CN1361502A - 信息处理设备,打印数据产生方法,及打印控制程序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设备,打印数据产生方法,及打印控制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61502A
CN1361502A CN01144016A CN01144016A CN1361502A CN 1361502 A CN1361502 A CN 1361502A CN 01144016 A CN01144016 A CN 01144016A CN 01144016 A CN01144016 A CN 01144016A CN 1361502 A CN1361502 A CN 13615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output
print
literary composition
p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44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13383C (zh
Inventor
黑田茂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361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615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1338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338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22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 G06K2215/0002Handling the output data
    • G06K2215/0005Accepting output data; Preparing data for the controlling system
    • G06K2215/0011Accepting output data; Preparing data for the controlling syste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command or data flow, e.g. Page Description Language, configuration comman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22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 G06K2215/0002Handling the output data
    • G06K2215/0005Accepting output data; Preparing data for the controlling system
    • G06K2215/0014Transforming the printer input data into internal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22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 G06K2215/0082Architecture adapted for a particular function
    • G06K2215/0088Collated pri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Abstract

当偏移或旋转分拣输出指定为输出方式时,辨别一个拷贝的文档数据是否打印到一张纸(物理页)并输出。当打印到一张纸时,则使打印能够不进行偏移或旋转输出。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具有:完成命令设置单元,该单元能够向打印机设置完成命令,以便旋转分拣输出或偏移输出文档数据;以及用于对分配所需输出的一个拷贝的文档数据的物理页的数目计数的计数器。完成命令设置单元设置完成命令,使得当按由计数器计数的结果一个拷贝的文档数据打印到一个物理页时,不进行旋转分拣输出或偏移输出,并当一个拷贝的文档数据打印到两个或多个物理页时,进行旋转分拣输出或偏移输出。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设备,打印数据 产生方法,及打印控制程序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设备,打印数据产生方法,打印控制程序,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中能够以由连接到打印机的诸如个人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设备设置的打印式样,获得所需的打印结果。
迄今,在包括具有基于页面单元打印功能的打印机与连接到打印机的诸如个人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设备的系统中的打印处理过程中,作为进行页面控制的打印方法,已知一种页面格式打印(集N打印),使得多个逻辑页面(N个页面)被缩小并排布到一个物理页中(一张打印纸的一侧)。当用户想要节省输出页面或执行草稿打印之类时,这种格式打印也是一种适用的打印方法。例如,两个逻辑页面(从应用程序输出的页面)格式打印(集2打印)到一页纸,从而能够使输出纸数量节省到大约一半(在单面打印的情形下)。
作为另一种页面格式打印,已知一种集4打印,使得四个逻辑页面格式打印到一个物理页。类似地,已知有集8打印、集9打印、集16打印等等。至于一个物理页中的格式方向,也已知可以有从右到左的方向,从上到下的方向等等。为了实现格式打印,已知一种方法,按这种方法,当在信息处理设备一侧指令文挡数据等打印模式时,操作者指定页面格式打印模式,指定要排布到一个物理页中的逻辑页面数,并进而指定格式方向。还已知,当一旦指定了页面格式模式时,直到重新指定格式模式之前,该模式设置始终是有效的。
在具有双面打印功能的打印机中,还已知当在信息处理设备侧指定了双面打印的执行模式,且指定的模式被传送到打印机时,则在打印机侧执行双面打印功能,而无需在信息处理设备侧执行任何特定的处理。
而且,在具有基于页面单元打印功能的打印机与连接到打印机的诸如个人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设备的系统中的打印处理过程中,作为进行输出方式(完成)控制的打印方法,在打印机具有分拣器盒并基于拷贝单元改变输出盒,从而使得易于进行分拣操作的情形下,已知一种进行分拣处理的方法。又在没有分拣器盒的打印机中,已知使输出位置交替地稍微偏移且纸张按拷贝单元输出的偏移输出,使纸张的方向旋转90°且纸张按拷贝单元输出的旋转输出。现在参照图13A、13B和14将说明偏移输出和旋转输出。
图13A和13B是说明偏移输出的图示,所示的情形是输出文挡的三份拷贝,一份拷贝由三个页面构成。图13A表示所有的页面在一堆中偏移并按拷贝单元输出的一个例子。图中的箭头指示纸张从打印机弹出的方向。该图示出,第二份拷贝对第一份拷贝在与打印机弹出纸张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偏移并输出的状态。进而,该图表示第三份拷贝输出到与第一份拷贝相同的位置,使得它能够与第二份拷贝区分开。如上所述,根据偏移输出,通过交替改变每一不同拷贝的输出位置而输出拷贝。
图13B示出,每一份拷贝只有头一页面在横向偏移并输出页面的状态。如上所述,已知有两类偏移输出的方法。
图14是表示旋转输出的图示,这种情形是输出三份文挡拷贝,一份拷贝由三个页面构成。类似地图中箭头指出纸张从打印机弹出的方向。该图表示第二份拷贝旋转90°并输出纸张的状态。如上所述,根据旋转输出,每一不同的拷贝输出的纸张旋转90°并输出纸张。
然而,根据以上方法,即使打印用户要打印的打印数据的一份拷贝被的输出纸的数目等于一,只要指令偏移输出或旋转输出,则每一拷贝就被偏移输出或旋转输出。一般来说,如果打印数据的一个拷贝的打印纸数等于一,则纸张可被分拣而无需偏移输出或旋转输出。相反,对于操作者来说,如果不进行偏移输出或旋转输出,则能够更容易拾取和整理打印纸。因而存在一个问题,即在包含多个拷贝的文挡中,当打印数据的一份拷贝的打印纸数等于一时,如果进行偏移输出或旋转输出,则打印纸变得庞杂而难以整理。
如上所述,在一份拷贝的打印数据的打印纸作为一张纸从打印机弹出的情形下,虽然也考虑了一种方法,即用户可使用打印机驱动程序的打印模式设置功能,在开始就关掉“偏移输出”或“旋转输出”的检验框的ON-状态,但这有一个问题,即如果让用户每次指定发出打印指令,则增加了用户的负担。
要把自动辨别过程安装到打印机侧,则不仅开发成本和产品成本上升,而且不能进行预供纸等。有降低打印生产量的危险。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传统技术而作出的,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设备,一种打印数据产生方法,以及一种打印控制程序,其中当偏移输出或旋转输出已经指定为输出方式时,辨别是否是一份拷贝的文挡数据打印到一张纸(物理页)上并输出,并在文挡数据打印到一张纸上的情形下,将产生打印数据,该数据能够设置不进行偏移输出或旋转输出的打印,并还提供一种存储这种程序的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它包括:完成命令设置装置,该装置能够向打印机设置完成命令,以便进行旋转分拣输出或偏移输出文挡数据;以及计数装置,用于对分配所需输出的一份拷贝文挡数据的物理页的数目计数,其中完成命令设置装置这样设置完成命令,使得按计数装置所进行的计数操作的结果,在一份拷贝的文挡数据只打印到一个物理页的情形下,则不进行旋转分拣输出或偏移输出,并在一份拷贝的文挡数据打印到两个或多个物理页上的情形下,则进行旋转分拣输出或偏移输出。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点和先进之处将显而易见,其中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同的或类似的部件。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总体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该实施例中存储映象的图示;
图3是表示该实施例中存储器介质的结构图示;
图4是表示根据该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用于指定实施例处理过程中必须的信息的UI画面的图示;
图6是表示实施例处理过程中所需的数据的图示;
图7是表示实施例中间数据产生过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中打印处理过程所需的文件结构的图示;
图9是表示实施例中输出结果的图示;
图10是表示实施例中的中间数据编辑/输出过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实施例中指令设置过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根据一种修改形式的指令设置过程的流程图;
图13A和13B是表示传统技术的偏移输出例子的图示;以及
图14是表示传统技术的旋转输出一例的图示。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结构框图。在该图中,标号1标记诸如个人计算机(PC)等信息处理设备,作为主要组成部件它包括:视频存储器(以下称为,VRAM)3;监视器4;键盘(以下称为,KBD)5;指点装置(以下称为,PD)6;磁盘控制器7;硬磁盘(以下称为,HD);连接器单元10;CPU 11;RAM 12;以及ROM 13。这些组成部件通过系统总线2相互连接。以下将说明组成部件的细节。
CPU 11根据图2所示的程序等控制整个的信息处理设备1。该程序将在以后加以说明。RAM 12作为CPU 11的主存储器存储程序,并还有用于各种数据的暂时存储区,用作为在执行由CPU 11进行的控制时的工作数据区。
磁盘控制器7进行对诸如HD 9,FD 8等外部存储器的访问的控制。
HD 9和FD 8是用于把数据记录到磁盘的磁存储介质上并向该介质读写数据的装置。HD 9和FD 8存储各种文挡数据,诸如文本数据,图形数据等;进而,下载到RAM 12并被执行的信息处理设备1的引导程序;作为CPU 11的控制程序的操作系统(OS);各种应用程序;打印机控制命令(打印数据)产生程序(打印机驱动程序);具有打印数据的综合功能等的当前打印系统程序;等等。存储介质不限于硬磁盘或软磁盘,也可以是磁带,CD-ROM,IC存储卡等。
ROM 13一内部存储器,其中按类似于上述HD 9、FD 8等方式已存储各种数据和程序。
监视器4向屏幕显示信息处理设备1中的用户界面(UI),诸如各种图形,例如位图数据等,命令菜单的命令图象等,来自操作者的消息等。监视器4包括CRT(阴极射线管),液晶,FLC等。
VRAM 3存储要在监视器4上显示的数据。
KBD 5和PD 6由操作者操作,并用于由操作者输入各种数据,命令打印模式等。通过KBD 5或PD 6选择显示在监视器4的屏幕上的命令菜单的命令图象等,使得能够指令命令或打印模式的执行。
连接器单元10通过诸如Centronics接口、网络接口等预定的双向接口14连接到打印机15的连接器单元17,并执行与打印机15的通信控制过程,例如执行打印机控制命令(打印数据)的传输等,稍后将对通信控制过程进行说明。
作为主要组成部件打印机15包括:连接器单元17;打印机引擎18;操作单元19;外部存储器20;CPU 21;RAM 22;以及ROM 23。这些组成部件通过系统总线16相互连接。稍后将说明组成部件的细节。
CPU 21是用于控制整个打印机15的打印机CPU。基于存储在ROM13或外部存储器20中的控制程序,通过由连接器单元17收到的打印机控制命令(打印数据),CPU 21向打印机引擎18传送图象信号,稍后将对控制程序进行说明。
作为CPU 21的主存储器,RAM 22具有用于各种数据的暂时存储区,这一存储区用作为在由CPU 21执行控制时的工作数据区。
外部存储器20也能够作为选件连接到打印机,并存储字模数据,仿真程序,格式数据等。
ROM 23是打印机内部存储器,其中类似于外部存储器的方式,存储有各种数据,用于控制打印机的打印机控制程序等。
打印机引擎18由CPU 21控制,它通过系统总线接收由存储在ROM23或外部存储器20中的控制程序产生的图象信号,并执行实际的打印。
操作单元19包括:操作面板、操作开关等输入单元;以及诸如LED、液晶板等显示单元;等等。操作单元19接收操作者的操作并显示操作结果。操作者通过操作单元19能够指定并确认打印机15的设置。
连接器单元17通过双向接口14连接到信息处理设备1的连接器单元10,并能够接收打印机控制命令,并通知打印机的状态等。
而且,虽然没有示出,打印机15具有:用于供给打印纸的供纸单元;打印纸弹出盒,从打印机弹出的打印纸堆放在其上;打印纸弹出托架;等等。打印纸弹出盒及打印纸弹出托架可用于偏移输出与旋转输出。
以下将参照上述图1到3进一步说明,在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中具有打印数据等综合功能的打印处理设备操作之前,要执行的处理步骤。
CPU执行基本的I/O程序(BIOS),操作系统(OS),及打印处理程序,使得打印处理设备操作。
BIOS已经写入ROM 13。操作系统(OS)已经写入诸如HD 9、FD 8等外部存储器。
首先,当信息处理设备1的电源接通时,通过BIOS中的初始化程序加载(IPL)功能,使存储在诸如HD 9、FD 8等外部存储器中的操作系统(OS)被读出并加载到RAM 12,并使OS能够操作。
接下来,操作者通过KBD 5及PD 6在监视器4的屏幕上显示的命令菜单上选择命令图象等,并指令应用程序的执行。这样,存储在诸如HD 9、FD 8等外部存储器的应用程序被读出并加载到RAM 12,并使应用程序操作。
接下来,通过类似于激活应用程序的过程,当由操作者指令打印时,存储在诸如HD 9、FD 8等外部存储器的具有打印数据等综合功能的打印处理模块及打印机控制命令产生程序(打印机驱动程序),被读出并加载到RAM 12,并使打印处理系统操作。
在本实施例的情形下,打印处理模块和相关的数据已经存储在FDF 8中。图3示出所记录的内容结构。该内容包括卷信息,目录信息,打印处理执行文件,打印处理相关数据文件等。
存储在FD 8中的打印处理模块和相关数据,也能够通过磁盘控制器7加载到信息处理设备。当FD 8置于磁盘控制器7之中时,在OS和BIOS控制之下,打印处理模块和相关数据从FD 8被读出并加载到RAM 12,使其能够被操作。
图2示出在打印处理程序已经加载到RAM 12并被执行的状态存储映象。在RAM 12中存储并形成BIOS,OS,打印处理程序,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及工作区。
接下来,参照图4到12中的流程图、用户界面(UI)画面、数据格式图、及表和输出例子,说明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中具有打印数据自动页面格式功能等的打印处理系统的操作方法。
在诸如可打印应用程序等程序通过上述处理步骤操作的状态下启动这些处理过程。
根据本实施例,当通过应用程序指定文挡数据打印处理时,指定集N打印,进而选择偏移输出作为输出方式,并指定自动模式,中间数据写入程序把从应用程序接收的文挡数据转换为中间数据,中间数据作为中间数据文件被暂时存储,计算逻辑页面总数(I),并进而产生其中包含已计算的页面总数的页面信息文件。此后,在中间数据编辑程序中,读取页面信息文件,计算一份拷贝的文挡数据的物理页数,并如果物理页数等于一,则设置关闭偏移模式的命令。此后,中间数据输出程序向打印机控制命令产生程序(打印机驱动程序)或在其前一阶段步骤中执行的程序输出中间数据。最后,打印机控制命令产生程序(打印机驱动程序)产生打印机控制命令并执行打印。
图4是表示本实施例中打印处理系统流程的流程图。首先,在图4中的步骤S401,通过作为打印模式设置装置用于形成打印处理系统功能的模式设置UI,指定打印方式,页面数,格式顺序,打印拷贝数,及作为完成命令设置装置用于设置输出方式的偏移模式。
接下来在步骤S402,指定打印。打印模式及打印的指定也可通过一种方法指令,按这种方法,通过上述图1中的KBD 5和PD 6操作该系统,并选择显示在监视器屏幕上的命令菜单上的命令图象等。
接下来是步骤S403,并产生中间数据。当在步骤S403产生中间数据时,随之是步骤S404并编辑中间数据。
随之是步骤S405并向打印机驱动程序发送中间数据。在步骤S406中,产生打印机控制命令(打印数据)并发送到打印机。这一过程是由打印机控制命令产生程序(打印数据)执行的通常的打印步骤。打印过程结束。
接下来,将参照图5详细说明步骤S401中的打印模式的指定方法。
图5表示在本实施例步骤S401中指定打印模式的情形下的打印模式指定UI。图中(a)标记用于指定作为打印方式的集N打印的开关。开关(a)具有用于指定常规打印的常规打印按钮,以及用于指定集N打印的集N打印按钮。这些开关是交替开关,并只能选择它们中的一个。图5示出集N打印已被选择且集N打印按钮校验框已转为黑色的状态。
(b)标记用于指定集N打印页面数的组合框。当框中右侧向下的箭头按钮被点击时,可顺序选择在集N打印中能够被指定的页面数,例如“2”、“4”、“8”、“9”、“16”等。图5示出已被选择的一种状态,其中选择“4”页面作为页面数。即,通过这一设置而选择了这样的格式,使得四个逻辑页面排布在物理页的一个页面上。
(c)标记用于指定集N打印中格式顺序的组合框。当框中右侧向下的箭头按钮被点击时,可在集N打印中指定根据上述逻辑页面数的格式顺序。即,“上,左→右”,“上,右→左”,“上,左→下”,“上,右→下”等。图5示出已经选择“上,左→右”作为格式顺序的状态。
(d)标记用于指定拷贝数的组合框。图5示出已经选择“3个拷贝”的状态。
(e)标记用于指定作为输出方式的偏移模式的组合框。当框中右侧向下的箭头按钮被点击时,可顺序选择ON、OFF及自动之一。ON标记总是执行偏移输出的模式。OFF标记不进行偏移输出的模式。自动标记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拷贝的打印数据输出到一页打印纸的情形下,自动不进行偏移打印的模式。
在图中,(f)标记OK按钮开关,当确定了所指定的模式时选择该开关。(g)标记取消按钮,当取消已指定的模式以及取消打印模式的指定时,选择该按钮。
当通过选择OK按钮(f)而确定模式时,指示打印模式的该信息等暂时存储到工作区,并能够供在后继的处理步骤中参照。
如果打印机主体支持双向打印功能,则在图5所示的设置画面中也可指令双向打印。
以下参照图4将说明对于多拷贝打印的方法。在图4步骤S405的中间数据的发送中,参照在图5的(d)中指定的拷贝数。当发送多拷贝时,这是通过重复步骤S405的中间数据发送过程而实现的,重复的次数对应于在图5(d)中指定的拷贝数。
现在将参照图6和7说明步骤S403中产生中间数据的方法。
图6示出文挡数据的绘制命令,当在本实施例的图4中步骤S402从应用程序指定打印执行时,该命令被发送到信息处理设备。
如图6中所示,绘制命令从“工作开始命令”开始而在“工作结束命令”处结束。打印机初始化命令出现在“工作开始命令”之后,并包括“完成命令”,“拷贝数命令”,“纸张规格命令”,“打印方向命令”等。“完成命令”包含作为输出方式等的偏移指定命令。
绘制命令具有“打印chr(打印字符)命令”、“颜色命令”、“绘fig(绘数字)命令”、“绘图象命令”、“换页命令”等。“颜色命令”是用于在“打印chr命令”和“绘fig命令”情形下事先指定颜色。被顺序打印的字符或数字的颜色是通过RGB格式指定的。作为一般的图形数据格式,RGB格式的颜色数据表包含在“绘制图象命令”中的数据部分。在绘制图象的情形下,每一象素的颜色是通过每一象素值指示颜色表的一个索引的方法而被指定的。至于其它信息,位图数据,表示宽度的信息,绘制位置的坐标等也包含在“绘制图象命令”中。
进而,表示字符类型,字符代码,字符打印位置的坐标,字符宽度,字符高度,字符进给宽度,行进给高度等的信息包含在“打印chr命令”中。绘制数字的种类,每一绘制数字的属性,绘制位置坐标的信息等等也包含在“绘fig命令”中。
图7是表示图4步骤S403中的中间数据产生步骤的流程图,即从图6的绘制命令产生中间数据的步骤。
首先,在图7的步骤S701中,页面计数器的计数值(i)被初始化为0。
然后,在步骤S702,从第一个命令逐一顺序接收图6中所示的每一绘制命令,并假设为M。
在步骤S703,辨别在步骤S702接收的绘制命令M是否为“工作开始命令”。如果在步骤S703确定使得的绘制命令M是“绘制开始命令”,则进到步骤S704,并打开记录页面信息的页面信息文件。
在下一步骤S705,打开中间数据文件暂时存储第一页的中间数据。
在步骤S706,页面计数器的计数值(i)设置为(i+1)。
在步骤S707,在步骤S704被打开的中间数据暂时存储文件的页面数(i)和文件名称Pi被记录为页面信息。
在步骤S708,收到的绘制命令M转换为中间数据,并记录到打开的中间数据暂时存储文件中。
接下来处理程序返回步骤S702,并接收下一个绘制命令且重新假设为M。
如果在步骤S703确定,收到的绘制命令M不是“工作开始命令”,则随之是步骤S709,并辨别收到的绘制命令M是否为“换页命令”。
如果在步骤S709确定收到的绘制命令M为“换页命令”,则进到步骤S710,且绘制命令M被转换为中间数据并以类似于步骤S708的方式被记录。
接下来是步骤S711,并关闭当前已被记录的打开的第i-页的中间数据暂时存储文件。
在步骤S712,页面计数器的计数值(i)设置为(i+1)。
在步骤S713,重新打开中间数据文件以暂时存储第i+1页的中间数据。
在步骤S714,在步骤S713打开的中间数据暂时存储文件的页面数(i)以及文件名称Pi被记录为页面信息。
接下来处理程序返回步骤S702,并接收下一个绘制命令且重新假设为M。
如果在步骤S709确定收到的绘制命令M不是“换页命令”,则进到步骤S715,并辨别收到的绘制命令M是否为“工作结束命令”。
如果在步骤S715确定收到绘制命令M不是“工作结束命令”,则进到步骤S716,并把绘制命令M转换为中间数据且被记录。处理程序返回到步骤S702,并接收下一个绘制命令且重新假设为M。
如果在步骤S715确定收到的绘制命令M为“工作结束命令”,则进到步骤S717,并转换绘制命令M为中间数据且被记录。
接下来是步骤S718,用于暂时存储当前所参照的中间数据的中间数据暂时存储文件被关闭。
在步骤S719,关闭已记录有页面信息的页面信息暂时存储文件。处理程序结束。
接下来,参照图8将说明图7中的步骤S707和S714中的页面信息记录方法,以及步骤S708、S710、S716及S717中的转换页面信息为中间数据的方法及其记录方法。
图8是表示本实施例的中间数据暂时存储文件结构的表。这一表存储到图1中诸如HD 9等存储装置中。
图8中,暂时存储文件包括用于记录页面信息的页面信息暂时存储文件,以及用于记录每页面的中间数据的暂时存储文件。
页面信息暂时存储文件是当执行图7中的步骤S707和S714中的页面信息记录步骤,即头页面和换行过程时被记录的文件。对应于这一页面的当前页面数(i)和中间数据暂时存储文件的文件名称Pi被记录。例如,图8中,文件名称P1是用于记录第一页面的中间数据的文件。页面数计数器的计数值(i)在每个页面信息记录步骤时被更新。最后,作为总的页面数“I”记录为(i)。
中间数据暂时存储文件,是用于记录通过另一命令格式代替绘制命令而获得的中间数据的区域,并通过上述图6绘制命令中的“换页命令”所划分每页而形成。
中间数据还能够以通过集合多个绘制命令为一个命令等获得的格式形成。
现在参照图9的图示及图10和11的流程图,说明图4中步骤S404的中间数据编辑步骤。
图9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中间数据编辑步骤中的页面格式打印功能。图中,L1到L17标记逻辑页面Li。在该例子中,i=1到17,并示出17个页面的输出页面的一个例子。图中,F1和F2标记实际输出到打印机的页面,即物理页面Fi。获得诸如每一逻辑页面Li的数据缩小并分布到物理页(输出纸)的一个页面这样的格式。
N标记集N页面的数目,即排布到一个物理页的页面中的逻辑页面数。这一例子中,N=9(集9),即缩小9个逻辑页面并且排布到物理页的一个页面中。图9中,格式顺序设置为“上,左→右”,设置左上位置给逻辑页面的第一页L1,进而,逻辑页面L2和L3顺序排布到右侧。此后,逻辑页面L4和L5顺序向右排布在较低阶。然而如上所述,集N打印功能不限于以上顺序。也可使用“上,右→下→左列”的格式顺序,或“上,  左→下→右列”的格式。如上所述,排布在一个物理页的页面中的逻辑页面的数目(N)不只限于9个页面(集9),而是还可以设置为2页面(集2),4页面(集4),8页面(集8),16页面(集16)等等。这时,物理页Fi的页面数(I’)由商I/N表示。进而,假设逻辑页面的数目等于1页面(集1),则进行常规直接(等复制)拷贝输出,类似于不进行页面格式的方式,使得一个逻辑页面排布在一个物理页的页面上。
以下将参照图8进一步详细说明上述的中间数据的页面号码、逻辑页面Li及物理页面Fi。
图8中的中间数据文件是按来自图6中的应用程序的绘制命令顺序产生的。中间数据文件的页面号码与应用程序输出的页面号码一致。
逻辑页面Li是中间数据的页面号码已经在其中对于集N打印功能重新排布的页面,并无条件地对应于中间数据文件的页面。例如,对于中间数据文件的页面号码1到I,假设逻辑页面Li反方向分配到LI到L1,且物理页面Fi的格式设置为N=1(集1),则数据按简单的逆序打印。作为分配逻辑页面和物理页面的方法,可使用各种组合方法。输出页面的格式方式也可改变成各种格式。
现在将参照图10说明图4步骤S404中的中间数据编辑过程的页面编辑处理流程。
图10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中间数据编辑步骤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1001,打开已经暂时被存储的页面信息文件。
接下来是步骤S1002,从该页面信息文件读出页面信息。如图8中的说明所示,页面的总数(I),每一页面的中间数据记录文件的文件名称Pi等包含在页面信息中。
在下一个步骤S1003,基于上述图4的步骤S401中的打印模式,作为优化页面格式打印重新计算对于集N打印的页面数(N)。
在步骤S1004,作为如上所述的格式设置,各逻辑页面Li被分配到中间数据的各页面号码,并计算每一逻辑页面Li在它们排布到物理页面中时的定标比例(缩小倍率)S。这种配置是由操作者在图4的步骤S401中指定打印模式时设置的,而定标比例S是基于所设置的配置计算的。具体来说,如上述图8中所述的例子,执行一种过程使得当指定逆序时,则逻辑页面Li按与中间数据文件页面号码相反的顺序分配等等。
例如,根据步骤S1003中计算的集N页面的数目(N),如果如同上述图8中所述的例子N=9,则定标比例S可简单地设定为S=1/3或稍微小于1/3。
在步骤S1005,用于对逻辑页面Li的数目进行计数的页面计数器的计数值(i)被初始化为“1”。用于对物理页面数目进行计数的计数器的计数值(f)也被初始化为“1”。
在步骤S1006,对于逻辑页面的总数(I)辨别页面计数器的计数值(i)是否等于(i=I+1)。逻辑页面的总数(I)与中间数据文件的页面数目是一致的。
如果在步骤S1006有i=I+1,则进到步骤S1019,并根据情况重新设置指定输出方式的命令。
接下来,假设所有的中间数据文件的编辑已经完成,且处理程序进到步骤S1020。作为工作的结束,在对应于逻辑页面LI的中间数据文件的最后输出工作结束代码。
在下一步骤S1021,关闭页面信息文件并结束处理程序。
如果在步骤S1007有i≠I+1,则进到S1007,并计算用于向物理页面排布逻辑页面Li的位置(参照位置)。参照位置标记表示在物理页面中的一个位置的坐标,例如在该位置排布左上逻辑页面的坐标。参照位置是基于在步骤S1003计算的要排布到一个物理页面上的逻辑页面Li数目N,格式顺序,以及在诸逻辑页面Li中的目标逻辑页面而确定的。在图9的物理页面的解释例子中,假设当前目标逻辑页面是L2,由于N=9(集9)而格式顺序是“上,左→右”,如果物理页面的左上位置看作是坐标原点,则也能够这样简单设置坐标,使得(横向坐标x)=(物理页面的宽度÷3),以及(垂直方向坐标y)=(上方空白的高度)。
在下一个步骤S1008中,打开对应于逻辑页面Li的中间数据文件。
在步骤S1009中,顺序读取中间数据的记录并假设为“R”。
在步骤S1010,辨别在步骤S1009读取的中间数据R是否指示“换页”或“工作结束”。
如果在步骤S1010确定中间数据R没有指示“换页”或“工作结束”,则随后是步骤S1011,并执行读取中间数据R的替换过程。
如果没有特别的需要进行替换,则中间数据不被替换而处理程序可直接进到下一个步骤。
在步骤S1012,假设在步骤S1011被替换的中间数据为R’,并输出到中间数据文件,且根据在步骤S1004所计算定标比例S和位置被编辑。
接下来,处理程序返回步骤S1009,并获得下一个中间数据的记录并重新被设置为R。
如果在步骤S1010确定,中间数据R指示“换页”或“工作结束”,则随之是步骤S1013,并辨别是否有Mod(i,N)=0,以便决定是否执行物理页面的换页操作。Mod(i,N)是一函数,用于计算把当前的逻辑页面计数器的计数值(i)除以要排布到一个物理页面的逻辑页面数(N)而获得的余数。
如果在步骤S1013有Mod(i,N)≠0,则随之是步骤S1014,并关闭对应于逻辑页面Li的当前打开的中间数据文件。
接下来在步骤S1015,逻辑页面计数器设置为(i=i+1)并提高对应于一页面的值。
处理程序返回上述的步骤S1006。
如果在步骤S1013有Mod(i,N)=0,则随之是步骤S1016,并进行物理页面的换页。即,换页记录作为中间数据被记录到对应于当前打开的逻辑页面Li的中间数据文件的最后。进而,物理页面计数器(f)的计数值增加到(f=f+1)。
在步骤S1017,对应于当前打开的逻辑页面Li的中间数据文件被关闭。
接下来在步骤S1018,逻辑页面计数器(i)被设置为(i=i+1),并增加对应于一页面的值。
处理程序返回上述步骤S1006,并辨别处理程序是否结束。
现在将参照图11说明图10中步骤S1019的命令设置方法。
图11是表示本实施例中自动设置偏移命令的步骤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1101,辨别在图4步骤S401中指定的偏移模式是否为自动的。
如果在步骤S1101偏移模式不是自动的,则偏移命令结束而不改变在图4步骤S401中指定的页面数。
如果在步骤S1101偏移模式是自动的,则随之是步骤S1102,并辨别物理页面计数器的计数值(f)是否等于1。
如果在步骤S1102有f=1,则随之是步骤S1103,且偏移命令重置为OFF,并结束处理程序。
如果在步骤S1102有f≠1,则随之是步骤S1104,且偏移命令重置为ON,并结束处理程序。
这样,就辨别出当多个逻辑页面被集N打印时一个拷贝的文挡数据是否输出到一个纸页。如果是YES,则偏移命令自动设置为OFF。因而能够解决使拾取或分拣打印纸页变得困难的问题。
(第二实施例)
现在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根据本实施例,当通过应用程序指定文挡数据的打印过程时,指定了集N打印,进而选择旋转输出作为输出方式,且指定自动模式,中间数据写程序把从应用程序收到的文挡数据转换为中间数据,作为中间数据文件暂时存储中间数据,计算逻辑页面的总数(I),并进而产生页面信息文件,其中包括逻辑页面总数的页面信息已被记录。此后,在中间数据编辑程序中,读取页面信息文件,计算一个拷贝的打印数据的物理页数,并如果物理页数等于1,则重新设置命令以便取消旋转输出模式。
此后,中间数据输出程序向打印机控制命令产生程序(打印机驱动程序),或存在于其前阶段步骤的程序,输出中间数据。打印机控制命令产生程序(打印机驱动程序)最后产生打印机控制命令(打印数据)并打印。
通过把图5中UI的解释图示中的偏移命令的指定改变为旋转输出模式的指定,并进而在图11的每一步骤把偏移命令替换为旋转命令,则能够类似地实现第二实施例。
而且在上述结构中,能够获得类似于前面的第一实施例的效果。
以下将参照图12进一步说明实施例的一个改型。
如参照图11的说明,在第一实施例中,如果偏移模式为自动,则进行的控制使得根据物理页面计数器的值设置偏移命令。然而,改型的结构使得,如果没有提供图5所示的自动模式,即当只有ON或OFF作为偏移模式的设置模式而存在时,则也要获得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效果。
首先,如果在步骤S1201偏移模式不是ON,则偏移模式结束而不改变图4中步骤S401指定的页面数。
如果在步骤S1201偏移模式是ON,则随之是步骤S1202,并辨别物理页面计数器的计数值(f)是否等于1。
如果在步骤S1202有f≠1,则偏移命令保持为ON不变。处理程序结束。
如果在步骤S1202有f=1,则随之是步骤S1203,并重新设置偏移命令为OFF,处理程序结束。
这样,当多个逻辑页面为集N打印时,即使偏移模式已经设置为ON,也要辨别一份拷贝的文挡数据是否输出到一页纸。当输出到一页纸时,已经设置为ON的偏移命令自动地切换为OFF,于是能够解决变得困难的拾取或分拣打印纸的问题。
自然,改型的控制能够用于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旋转输出模式。
本发明还能够用于由多个设备构成的系统,或还能用于包含一个装置的设备。
自然,本发明还能够用于通过把用于控制打印的程序提供给一个系统或一个设备而实现的情形。
这种情形下,其中已经存储了根据本发明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也构成了本发明。通过从该记录介质读取程序并将其加载到系统或设备,则系统或设备就根据预定的方法工作。
虽然已经就这样的例子展示并说明了诸实施例,其中当前打印处理程序和相关的数据直接加载到RAM 12并执行,但还能够使用另一种结构,其打印处理程序及相关数据从FD 8读出并一次存储(安装)到HD,当使打印处理程序操作时,它们从HD被加载到RAM 12。
用于记录当前打印处理程序的介质不限于软盘,而还可使用磁带,CD-ROM,IC存储卡,DVD等。
还可使用一种结构,使得当前打印处理程序存储在ROM 13中,并构成存储映象的一部分,且能够由CPU 11直接执行。
本实施例还能够用于向具有双面打印功能的打印机传送打印数据的信息处理设备。如果打印机具有双面打印功能并指定双面打印模式,则信息处理设备辨别一个拷贝的文挡数据(打印数据)是否排布到物理页的一个页面。
例如,假设一个拷贝的打印数据的逻辑页面数等于4页面,且指定集2打印为集N打印,如果执行双面打印,则每两个逻辑页面排布到物理页的一面。因而,一个拷贝的打印数据排布到一个物理页。在一个拷贝的打印数据排布到一个物理页的情形下,通过进行控制使得不进行偏移输出和旋转输出,能够获得类似于本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当偏移后旋转输出指定为输出方式时,辨别其上打印一个拷贝的文挡数据的拷贝纸数目是否等于1。如果YES,则过程自动执行以免进行偏移或旋转输出。因而,在打印文挡数据的多个拷贝情形下,可以解决以下的问题,即如果每纸张被偏移或旋转输出,则纸张变得庞杂而难以分拣。进而,即使已经设置了诸如集N页面格式,由于可以对输出纸张的数目计数,故可以执行类似于上述的过程。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以上实施例只不过是示例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而不能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限制性的解释。就是说,在不背离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技术思想和主要特点情形下可以有很多修改和变形。
根据以上所述的本发明,例如,当偏移打印模式或旋转打印模式已经设置为打印模式时,辨别打印一份拷贝打印数据的打印纸数目是否等于1。如果YES,则可产生打印数据使得不执行偏移打印和旋转打印。

Claims (20)

  1. I.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完成命令设置装置,该装置能够向打印机设置完成命令,以便进行旋转分拣输出或偏移输出文挡数据;以及
    计数装置,用于对分配所需输出的一份拷贝文挡数据的物理页的数目计数,
    其中所述完成命令设置装置这样设置所述完成命令,使得按所述计数装置的计数结果,在一份拷贝的文挡数据打印到一个物理页的情形下,则不进行旋转分拣输出或偏移输出,并在一份拷贝的文挡数据打印到两个或多个物理页上的情形下,则进行旋转分拣输出或偏移输出。
  2.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还包括用于设置文挡数据打印模式的打印模式设置装置,
    且其中所述打印模式设置装置具有用于把多个逻辑页面排布到物理页的一个页面的格式打印设置装置。
  3.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设备,还包括:
    用于指令打印的执行的打印指令装置;以及
    假脱机装置,用于使所述文挡数据作为不同于所述文挡数据的数据格式的中间数据假脱机,
    且其中所述计数装置,基于由所述假脱机装置假脱机的所述中间数据,执行计数。
  4.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设备,还包括:
    中间数据页面编辑装置,用于基于由所述计数装置计数的数目以及由所述打印模式设置装置设置的打印模式,进行所述中间数据的格式打印控制;
    用于输出所述已编辑的中间数据的中间数据输出装置;以及
    用于从所述输出的中间数据产生打印数据的打印数据产生装置。
  5. 5.一种打印数据产生方法,包括:
    完成命令设置步骤,该步骤能够向打印机设置完成命令,以便旋转分拣输出或偏移输出文挡数据;以及
    计数步骤,对分配所需输出的一份拷贝文挡数据的物理页的数目计数,
    其中在所述完成命令设置步骤,这样设置所述完成命令,使得按所述计数步骤的计数结果,在一份拷贝的文挡数据打印到一个物理页的情形下,则不进行旋转分拣输出或偏移输出,并在一份拷贝的文挡数据打印到两个或多个物理页上的情形下,则进行旋转分拣输出或偏移输出。
  6.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还包括设置文挡数据打印模式的打印模式设置步骤,
    且其中所述打印模式设置步骤,还具有把多个逻辑页面排布到物理页的一个页面的格式打印设置步骤。
  7.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还包括:
    指令打印的执行的打印指令步骤;以及
    假脱机步骤,使所述文挡数据作为不同于所述文挡数据的数据格式的中间数据假脱机,
    且其中在所述计数步骤,基于由所述假脱机步骤假脱机的所述中间数据,对物理页数计数。
  8.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还包括:
    中间数据页面编辑步骤,基于由所述计数步骤计数的数目以及由所述打印模式设置步骤设置的打印模式,进行所述中间数据的格式打印控制;
    输出所述已编辑的中间数据的中间数据输出步骤;以及
    从所述输出的中间数据产生打印数据的打印数据产生步骤。
  9. 9.一种打印控制程序,包括:
    完成命令设置步骤,该步骤能够向打印机设置完成命令,以便旋转分拣输出或偏移输出文挡数据;以及
    计数步骤,对分配所需输出的一份拷贝文挡数据的物理页的数目计数,
    其中在所述完成命令设置步骤,这样设置所述完成命令,使得按所述计数步骤的计数结果,在一份拷贝的文挡数据打印到一个物理页的情形下,则不进行旋转分拣输出或偏移输出,并在一份拷贝的文挡数据打印到两个或多个物理页的情形下,则进行旋转分拣输出或偏移输出。
  10. 10.一种记录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中所述程序包括:
    完成命令设置步骤,该步骤能够向打印机设置完成命令,以便旋转分拣输出或偏移输出文挡数据;以及
    计数步骤,对分配所需输出的一份拷贝文挡数据的物理页的数目计数,
    并在所述完成命令设置步骤,这样设置所述完成命令,使得按所述计数装置中计数结果,在一份拷贝的文挡数据打印到一个物理页的情形下,则不进行旋转分拣输出或偏移输出,并在一份拷贝的文挡数据打印到两个或多个物理页的情形下,则进行旋转分拣输出或偏移输出。
  11. 11.一种具有完成命令设置装置的信息处理设备,该装置能够向打印机设置完成命令,以便进行旋转分拣输出或偏移输出文挡数据,该设备包括:
    计数装置,用于对分配所需输出的一份拷贝文挡数据的物理页的数目计数;以及
    完成命令编辑装置,用于取消完成命令的设置,以便在按由所述计数装置计数结果,在一份拷贝的文挡数据打印到一个物理页的情形下,使所述完成命令设置装置能够执行完成操作。
  12.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设备,还包括用于设置文挡数据打印模式的打印模式设置装置,
    且其中所述打印模式设置装置具有格式打印设置装置,用于把多个逻辑页面排布到物理页的一个页面上。
  13.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设备,还包括:
    用于指令打印的执行的打印指令装置;以及
    假脱机装置,用于使所述文挡数据作为不同于所述文挡数据的数据格式的中间数据假脱机,
    且其中所述计数装置,基于由所述假脱机装置假脱机的所述中间数据,执行计数。
  14.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设备,还包括:
    中间数据页面编辑装置,用于基于由所述计数装置计数的数目以及由所述打印模式设置装置设置的打印模式,进行所述中间数据的格式打印控制;
    用于输出所述已编辑的中间数据的中间数据输出装置;以及
    用于从所述输出的中间数据产生打印数据的打印数据产生装置。
  15. 15.一种具有完成命令设置单元的信息处理设备的打印数据产生方法,该完成命令设置单元能够向打印机设置完成命令,以便进行旋转分拣输出或偏移输出文挡数据,该方法包括:
    计数步骤,对分配所需输出的一份拷贝文挡数据的物理页的数目计数;以及
    取消完成命令的设置的完成命令编辑步骤,以便在按所述计数步骤中计数结果,在一份拷贝的文挡数据打印到一个物理页的情形下,使所述完成命令设置单元能够执行完成操作。
  16.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还包括设置文挡数据打印模式的打印模式设置步骤,
    且其中所述打印模式设置步骤,具有把多个逻辑页面排布到物理页的一个页面的格式打印设置步骤。
  17.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还包括:
    指令打印的执行的打印指令步骤;以及
    假脱机步骤,使所述文挡数据作为不同于所述文挡数据的数据格式的中间数据假脱机,
    且其中在所述计数步骤,基于由所述假脱机步骤假脱机的所述中间数据,执行计数。
  18.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还包括:
    中间数据页面编辑步骤,基于由所述计数步骤计数的数目以及由所述打印模式设置步骤设置的打印模式,进行所述中间数据的格式打印控制;
    输出所述已编辑的中间数据的中间数据输出步骤;以及
    从所述输出的中间数据产生打印数据的打印数据产生步骤。
  19. 19.一种打印控制程序,该程序能够向打印机设置完成命令,以便旋转分拣输出或偏移输出文挡数据,该程序包括:
    计数步骤,对分配所需输出的一份拷贝文挡数据的物理页的数目计数,
    取消完成命令的设置的完成命令编辑步骤,以便在按所述计数步骤中计数结果,在一份拷贝的文挡数据打印到一个物理页的情形下,能够执行完成操作。
  20. 20.一种记录打印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中所述程序包括:
    计数步骤,对分配所需输出的一份拷贝文挡数据的物理页的数目计数,以及
    取消完成命令的设置的完成命令编辑步骤,以便在按所述计数步骤中计数结果,在一份拷贝的文挡数据打印到一个物理页的情形下,能够执行完成操作。
CNB011440163A 2000-12-26 2001-12-25 信息处理设备,打印数据产生方法,及打印控制程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338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396173 2000-12-26
JP396173/2000 2000-12-26
JP336847/2001 2001-11-01
JP2001336847A JP3884943B2 (ja) 2000-12-26 2001-11-01 情報処理装置、印刷データ生成方法、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1502A true CN1361502A (zh) 2002-07-31
CN1213383C CN1213383C (zh) 2005-08-03

Family

ID=26606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4401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3383C (zh) 2000-12-26 2001-12-25 信息处理设备,打印数据产生方法,及打印控制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7233411B2 (zh)
EP (1) EP1220144B1 (zh)
JP (1) JP3884943B2 (zh)
KR (1) KR100469595B1 (zh)
CN (1) CN1213383C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5282C (zh) * 2005-02-03 2008-07-23 佳能株式会社 文档处理装置和文档处理方法
CN100429613C (zh) * 2005-05-23 2008-10-29 夏普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控制方法和打印控制装置
CN101923449A (zh) * 2009-06-09 2010-12-2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数据处理装置和打印数据处理方法
CN102202903A (zh) * 2008-11-05 2011-09-28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首片材作业偏移
CN102574404A (zh) * 2009-09-28 2012-07-11 Csr技术公司 在打印设备处对文档的可打印分量的预览和修改
CN103024234A (zh) * 2011-09-21 2013-04-0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3129194A (zh) * 2011-11-28 2013-06-05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960121A (zh) * 2017-12-22 2019-07-02 佳能株式会社 片材分拣装置和成像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84943B2 (ja) * 2000-12-26 2007-0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印刷データ生成方法、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US20030226005A1 (en) * 2002-05-28 2003-12-04 Vincent Wu Bootable CD controller with embedded operating system
JP4574344B2 (ja) 2004-01-20 2010-11-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JP4604888B2 (ja) * 2005-07-12 2011-01-0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位置情報管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位置情報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174727B2 (en) * 2006-03-09 2012-05-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displays finished graphical image indicating multiple draft images arranged in matrix form
JP2007279832A (ja) * 2006-04-03 2007-10-25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034659B2 (ja) * 2007-04-30 2012-09-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610781B2 (ja) * 2010-01-21 2014-10-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630072B2 (ja) * 2010-05-24 2014-11-2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印刷管理装置、印刷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871525B2 (ja) * 2011-08-30 2016-03-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539280B2 (ja) * 2011-09-07 2014-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921156B2 (ja) 2011-11-16 2016-05-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レイアウト変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149110A (ja) * 2016-02-26 2017-08-3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870A (en) 1869-01-12 Improvement in harvester-rakes
US4188025A (en) * 1978-02-23 1980-02-12 Eastman Kodak Company Offset sheet stacking apparatus
US4917366A (en) * 1986-02-25 1990-04-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handling apparatus
US5007625A (en) * 1989-08-24 1991-04-16 Xerox Corporation Selectable sheet offsetting
JPH0564925A (ja) 1991-09-09 1993-03-1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5495561A (en) * 1993-06-21 1996-02-27 Taligent, Inc. Operating system with object-oriented printing interface
US5501442A (en) * 1993-11-08 1996-03-26 Xerox Corporation Dual mode tamper/offsetter
JP3040904B2 (ja) * 1993-12-24 2000-05-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US5602974A (en) * 1994-10-05 1997-02-11 Microsoft Corporation Device independent spooling in a print architecture
US5768488A (en) * 1995-02-24 1998-06-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nhanced page placement for multiple-up presentation
KR100212981B1 (ko) * 1995-03-04 1999-08-02 윤종용 화상형성장치의 출력용지 및 토너 절약 프린팅 장치 및 방법
JPH08262931A (ja) 1995-03-22 1996-10-11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3486528B2 (ja) 1997-07-22 2004-0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ドライバ、プリンタ制御方法および印刷方法
KR19990084815A (ko) * 1998-05-11 1999-12-06 윤종용 다중 페이지 동시 인쇄 방법
US6671066B1 (en) * 1998-07-28 2003-12-30 Minolta Co., Lt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intended for processing print data,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print data
KR100311027B1 (ko) * 1998-09-19 2001-11-15 윤종용 멀티페이지 인쇄방법
KR20000059460A (ko) * 1999-03-04 2000-10-05 윤종용 복합기의 축소 복사 방법
KR100296590B1 (ko) * 1999-04-07 2001-07-12 윤종용 프린터의 인쇄 각도 가변 방법
JP2001039614A (ja) * 1999-07-30 2001-02-1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3634695B2 (ja) * 1999-11-02 2005-03-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489936B2 (ja) * 2000-12-12 2010-06-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3884943B2 (ja) * 2000-12-26 2007-0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印刷データ生成方法、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5282C (zh) * 2005-02-03 2008-07-23 佳能株式会社 文档处理装置和文档处理方法
CN100429613C (zh) * 2005-05-23 2008-10-29 夏普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控制方法和打印控制装置
CN102202903B (zh) * 2008-11-05 2013-08-28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设备及产生至少一个首片材作业偏移的方法
CN102202903A (zh) * 2008-11-05 2011-09-28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首片材作业偏移
US8919768B2 (en) 2008-11-05 2014-12-3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irst sheet job offset
CN101923449A (zh) * 2009-06-09 2010-12-2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数据处理装置和打印数据处理方法
CN101923449B (zh) * 2009-06-09 2012-11-2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数据处理装置和打印数据处理方法
CN102574404A (zh) * 2009-09-28 2012-07-11 Csr技术公司 在打印设备处对文档的可打印分量的预览和修改
CN103024234A (zh) * 2011-09-21 2013-04-0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3024234B (zh) * 2011-09-21 2016-05-2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3129194A (zh) * 2011-11-28 2013-06-05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9050842B2 (en) 2011-11-28 2015-06-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storage medium for performing duplex printing
CN103129194B (zh) * 2011-11-28 2016-01-20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9285739B2 (en) 2011-11-28 2016-03-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960121A (zh) * 2017-12-22 2019-07-02 佳能株式会社 片材分拣装置和成像设备
US11434098B2 (en) 2017-12-22 2022-09-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sor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220144A2 (en) 2002-07-03
KR20020052986A (ko) 2002-07-04
US7233411B2 (en) 2007-06-19
JP3884943B2 (ja) 2007-02-21
JP2002259090A (ja) 2002-09-13
CN1213383C (zh) 2005-08-03
EP1220144A3 (en) 2004-04-07
US8009300B2 (en) 2011-08-30
US20070211297A1 (en) 2007-09-13
EP1220144B1 (en) 2012-08-08
KR100469595B1 (ko) 2005-02-02
US20020080405A1 (en) 2002-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3383C (zh) 信息处理设备,打印数据产生方法,及打印控制程序
CN1230730C (zh) 文档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303515C (zh) 打印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133937C (zh) 打印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200334C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266587C (zh) 打印数据处理方法
CN1120442C (zh) 文件图象处理设备及其方法
CN100339819C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打印预览显示方法
CN1182473C (zh) 与可连接多个设备的一个网络相连接的数据处理设备
CN1300671C (zh) 信息处理设备、打印数据生成方法
CN1758241A (zh) 具有字体信息嵌入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CN1576037A (zh) 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及程序
CN1577241A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CN1613656A (zh) 文档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684064A (zh) 文件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779691A (zh) 信息处理装置、打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783067A (zh) 可与计算机网络连接的图像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945523A (zh)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815435A (zh) 文档处理装置和文档处理方法
CN1405730A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731340A (zh) 打印系统和打印处理方法
CN1648849A (zh) 布局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1043574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728145A (zh) 信息管理装置、信息呈现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841302A (zh) 信息处理设备以及为此可由计算机读取的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803

Termination date: 201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