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60366A - 一种卡边连接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卡边连接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60366A
CN1360366A CN01143789A CN01143789A CN1360366A CN 1360366 A CN1360366 A CN 1360366A CN 01143789 A CN01143789 A CN 01143789A CN 01143789 A CN01143789 A CN 01143789A CN 1360366 A CN1360366 A CN 13603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ughter board
locking piece
semi
breaks away
circular recess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437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23050C (zh
Inventor
川前贵裕
小林胜彦
文仓忠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 Connectivit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18854937&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360366(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Publication of CN1360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603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2305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305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directly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文提出了一种卡边连接件,通过提高锁定件产生的子板夹持力可以有效地限制子板在水平方向上的脱离。卡边连接件1包括安装在母板A上的绝缘壳体10以及连接在壳体10上用于夹持子板B的锁定件30A,30B。锁定件30A,30B具有防子板脱离部分47a,通过和子板B边缘部分上的半圆形凹槽B1的内壁相接合,可以限制子板B在水平方向(箭头X方向)上的脱离。此防子板脱离部分47a具有一可以进入到半圆形凹槽B1的内壁中的尖锐部分47c。

Description

一种卡边连接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母板上的卡边连接件,其中子板能可拆卸地连接在母板上。
背景技术
通常来说,安装在母板上的卡边连接件已经用于计算机或类似装置,子板例如单列直插式存储器模块(SIMM)或双列直插式存储器模块(DIMM)能可拆卸地连接在母板上。
关于这种卡边连接件,已经知道一种如图9所示的传统的卡边连接件(见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第8-190967号)。
如图9A所示的这种卡边连接件101具有:安装在母板(未示出)上的绝缘壳体110,具有沿纵向延伸的两个子板接收凹部111,211;多个触点121,221,其沿子板接收凹部111,211的纵向排成上下两排,并和母板连接。而且,在壳体110的子板接收凹部111纵向方向上的两端部设有一对用来夹持子板300的锁定部分131,子板300倾斜地插入子板接收凹部111中,再水平旋转一个角度,从而被放置在一水平位置上。同样地,在子板接收凹部211纵向的两端部设有一对用来夹持子板300的锁定部分231,子板300倾斜地插入子板接收凹部211中,再水平旋转一个角度,从而被放置在一水平位置上。
每一锁定部分131,231和壳体110形成一体,在锁定部分的前端部(图9B中的右端部)上设有限制部分132,232和防子板脱离部分133,233。每一限制部分132,232从锁定部分131,231的前端部的上端向内伸出。当将插入到子板接收凹部111,211中的子板300从倾斜位置旋转到水平位置时,每一限制部分132,232的外侧先发生位移,然后通过锁定部分131,231的弹力回复到其原始状态,并和子板300边缘部分的上表面相接触以防止子板300抬起,从而可以固定住子板300。而且,如图9B所示的每一防子板脱离部分133,233(图9B中只显示了防子板脱离部分133)从锁定部分131,231的限制部分132,232的附近位置向内伸出。当子板300相对于母板处于水平位置时,每一防子板脱离部分133,233进入到子板300边缘部分上的半圆形凹槽301中,当在水平方向(图9B中所示的箭头方向)上对子板300施加作用力时,压力面133A,233A(图中只显示了133A)就压在半圆形凹槽301内壁的对接面301A上,这样就防止了子板300在水平方向上从连接件101中脱离。
发明内容
然而在这种传统的卡边连接件101中,由于防子板脱离部分133,233的压力面133A,233A和半圆形凹槽301内壁上的对接面301A相互之间为面接触,子板300的夹持(防脱)压力较低,在受到冲击例如掉落时,子板300可能会在水平方向上从卡边连接件101中脱离,这就导致了无法达到客户所要求的抗冲击振动性能的问题。
因此,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卡边连接件,可以通过提高锁定件对子板的夹持力从而有效地限制子板在水平方向上的脱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卡边连接件,其包括安装在母板上的绝缘壳体,以及用于夹持子板的连接在壳体上的锁定件。锁定件具有防子板脱离部分,通过锁定件和子板边缘上的半圆形凹槽的内壁相接合,可以防止子板在水平方向上脱离,其特征在于,防子板脱离部分具有一个可以进入到半圆形凹槽的内壁中的尖锐部分。
而且,上述卡边连接件的特征在于,锁定件是由冲压成形金属板所形成的金属锁定件,而尖锐部分是在冲压金属板时在锁定件末端形成的毛刺。
另外,上述卡边连接件的特征在于,尖锐部分沿水平方向的正交方向倾斜,可进入到半圆形凹槽的内壁顶端的附近。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卡边连接件,其包括安装在母板上的绝缘壳体,以及用于夹持子板的并和壳体形成一体的锁定件。锁定件具有防子板脱离部分,通过锁定件和子板边缘上的半圆形凹槽的内壁相接合,可以防止子板在水平方向上脱离,其特征在于,防子板脱离部分具有一个可以进入到半圆形凹槽的内壁中的尖锐部分。
附图说明
图1A到1C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卡边连接件,图1A为平面图,图1B为正视图,图1C为右侧视图,但图1C中还显示了母板和子板;
图2A到2C显示了用于图1所示卡边连接件的构成左侧锁定件的锁定体,图2A为局部正视图,图2B为右侧视图,图2C为左侧视图;
图3是图2所示锁定体的平面图;
图4A和4B显示了通过图2所示锁定体的防子板脱离部分而防止子板脱离的示意图,图4A是从平面侧看去防子板脱离部分插入半圆形凹槽中的示意图,图4B是从右侧看去防子板脱离部分插入半圆形凹槽中的示意图,在图4B中用点划线表示了子板;
图5A到5E显示了用于图1所示卡边连接件的构成左侧锁定件的固定件,图5A为平面图,图5B为正视图,图5C为左侧视图,图5D为底视图,图5E是沿图5A中线5E-5E的剖视图;
图6显示了左侧锁定件的固定件通过焊接连接到母板A上的局部剖视图;
图7A到7C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卡边连接件第二实施例的左侧锁定件,图7A为右侧视图,图7B为平面图,图7C为从底面看去子板夹持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8A和8B显示了通过图7所示锁定件的防子板脱离片而防止子板脱离的示意图,图8A是从平面侧看去防子板脱离片插入半圆形凹槽中的示意图,图8B是从右侧看去防子板脱离片插入半圆形凹槽中的示意图,在图8B中用点划线表示了子板;和
图9A和9B显示了一传统的卡边连接件,图9A为局部透视图,图9B为显示了壳体上部的侧壁上部具体结构的局部透视图,在图9B中还显示了一部分子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A到1C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卡边连接件,图1A为平面图,图1B为正视图,图1C为右侧视图,但图1C中还显示了母板和子板。图2A到2C显示了用于图1所示卡边连接件的构成左侧锁定件的锁定体,图2A为局部正视图,图2B为右侧视图,图2C为左侧视图。图3是图2所示锁定体的平面图。图4A和4B显示了通过图2所示锁定体的防子板脱离部分而防止子板脱离的示意图,图4A是从平面侧看去防子板脱离部分插入半圆形凹槽中的示意图,图4B是从右侧看去防子板脱离部分插入半圆形凹槽中的示意图,图4B中用点划线表示了子板。图5A到5E显示了用于图1所示卡边连接件的构成左侧锁定件的固定件,图5A为平面图,图5B为正视图,图5C为左侧视图,图5D为底视图,图5E是沿图5A中线5E-5E的剖视图。图6显示了左侧锁定件的固定件通过焊接连接到母板A上的局部剖视图。
在图1中,卡边连接件1包括:安装在母板A上的绝缘壳体10,具有沿纵向方向(图1B中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子板接收凹部11;多个触点20,其沿子板接收凹部11的纵向排成上、下两排。每一触点20具有焊接部分21,其可以通过焊接表面固定在母板A上。在壳体纵向方向上的两端部设有一对锁定件30A,30B,用于将子板B夹持在第二角度上(相对于母板A的水平角度)。子板B已经以第一角度(倾斜于母板A的角度)插入到子板接收凹部11中,然后进行旋转被放置在第二角度上。当子板B以第一角度插入到子板接收凹部11中时,子板B进入到排成上下两排的多个触点20之间,当其进行旋转而被夹持在第二角度上时,子板B和上下两排触点20相接触,这样子板B就可以电连接在母板A上。
在此情况中,壳体10是由在纵向上延伸的基本矩形体所形成的绝缘体,可由模制合成树脂如PBT制成。在壳体10纵向中心稍微偏右(图1B中右侧)的位置上设有肋条12,用于防止子板B插反。
而且,这一对锁定件30A,30B形成相对于壳体10的纵向中心对称的形状,包括位于壳体10纵向中心左侧的左侧锁定件30A,以及位于壳体10纵向中心右侧的右侧锁定件30B。由于左侧锁定件30A和右侧锁定件30B的形状对称,因此在下文中只介绍左侧锁定件30A的结构,而右侧锁定件30B的结构描述在此略去。
图1所示左侧锁定件30A包括:金属锁定体40;以及和锁定体40分隔开的金属固定件50。
在这些零件中,锁定体40是由如不锈钢的金属板冲压成形而形成的金属锁定件,其具有一可以压配在壳体10中的压配板部分41,在图2和3中可清楚地看到。在压配板部分41的前端部(图3所示的下端部)设有一向外侧前方倾斜伸出的过渡部分43a,在过渡部分43a的末端向前延伸出第一平板部分43。而且,在压配板部分41前端部的上边缘设有一折叠片42,其在向上延伸后又向内往下折叠。在折叠片42的前边缘设有第二平板部分46,其基本平行于第一平板部分43向前延伸。在折叠片42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向外伸出的凸台48,用于在第一平板部分43和第二平板部分46之间保持预设的距离。
在第二平板部分46的前端部设有一子板夹持部分47,用于将子板B夹持在第二角度上。子板夹持部分47具有:防子板脱离片(防子板脱离部分)47a,其从第二平板部分46的前端部向内弯曲成一预设角度;以及一子板夹持片47b,其从第二平板部分46的上边缘向内弯曲。在此情况中,当以第一角度插入子板接收凹部11的子板B旋转到第二角度时,子板夹持片47b先移动到外部,然后在第二平板部分46的弹力作用下回到其原始位置,并和子板B边缘部分的上表面相接触,可防止子板上抬,从而将其固定住。
而且,如图4所示,当子板B位于第二角度且沿水平方向向前(图4A和4B中箭头X方向)对子板B施加力时,防子板脱离片47a进入到子板B边缘部分的半圆形凹槽B1中,在这种情况下防子板脱离片47a和半圆形凹槽B1相接合,从而防止了子板B在水平方向上从连接件1中向前脱离。如图4A和4B所示,在防子板脱离片47a上和半圆形凹槽B1的内壁相接合的部分是尖锐部分47c的上端部,其设在防子板脱离片47a末端的内侧(图4A中的上侧),并沿水平方向的正交方向倾斜。当沿水平方向对子板B向前施加力时,尖锐部分47c的上端和半圆形凹槽B1的内壁上端附近发生点接触,并进入图4B所示的位置。因此,由锁定件40的防子板脱离片47a产生的子板B的夹持力得到极大地提高,能有效地限制子板B在水平方向上的脱离。由于此时尖锐部分47c沿水平方向的正交方向倾斜,同样产生了将子板B向下压的效果,因而能更有效地限制子板B在水平方向上的脱离。在此方面,尖锐部分47c并不限于设置在防子板脱离片47a的末端内部上,而可以是从防子板脱离片47a中部凸出的舌状片。而且,尖锐部分47c最好由金属板冲压时形成的毛刺构成。由于毛刺构成了尖锐部分47c,其进入半圆形凹槽B1时产生的压力提高,因此由锁定件40的防子板脱离片47a产生的子板B的夹持力也进一步提高。另外,尖锐部分47c可以平行于水平方向的正交方向延伸,而不是沿正交方向倾斜。在此情况下,当沿水平方向对子板B施加力时,尖锐部分47c和半圆形凹槽B1的内壁发生线接触,和传统的面接触所产生的子板B的夹持力相比,由锁定件40的防子板脱离片47a所产生的子板B的夹持力得到提高。另外,当尖锐部分47c平行于上下方向延伸时,锁定体40的制造更简单。
在此方面,在第二平板部分46的前端部的下边缘和后端部的下边缘处设有子板支撑部分49a,49b,其延伸到内部,当子板B处于第二角度时可以从下侧支撑子板B。子板支撑部分49a,49b的高度不同,使得它们的上表面位置在高度方向上相互不重合。这是因为考虑到当子板B处于第二角度时子板B存在翘曲。
另一方面,在纵向方向上从第一平板部分43下边缘的基本中部位置上向内弯曲了一个厚度为t的突出片44。突出片44在第二平板部分46的下方延伸。突出片44具有:具有较大宽度的宽部44a,从第一平板部分43向内弯曲;从宽部44a的末端向内延伸的窄部44b,其宽度比宽部44a小。在图3中,窄部44b的宽度W2小于宽部44a的宽度W1。因此,如图3和6所示,在窄部44b两侧的宽部44a的末端表面上形成了限制台肩44c。而且,在突出片44的窄部44b上设有在垂直方向上穿过的限制孔44e,在窄部44b的末端部设有具有预定宽度的倾斜面44d,其从窄部44b末端向着限制孔44e方向向上倾斜。而且,防止超量移动片45具有:连接部分45a,其从第一平板部分43前端的下边缘向内弯曲,并处于第二平板部分46的下方;以及伸出片45b,其从连接部分45a的末端伸出。第二平板部分46位于第一平板部分43和伸出片45b之间,这样,第一平板部分43可以限制第二平板部分46的任何向外的运动,而防止超量移动片45的伸出片45b可以限制第二平板部分46的任何向内的运动。
固定件50由金属板如不锈钢和铜合金通过冲压成形而制成。如图5所示,固定件50具有:一平板顶部51,其在突出片44的弯曲方向上延伸;一对侧板部分52,其从平板项部51的两侧向下延伸;以及一对平板底部53,其从侧板部分52的两个下边缘相对延伸。固定件50是可焊接板,或者镀有锡以便进行焊接。
在此情况下,在固定件50的平板顶部51的左侧端部上设有一导向板51a,在平板顶部51上还设有悬臂状弹性限制片54,其从平板顶部51的左侧端部向右侧端部(沿突出片44的弯曲方向)延伸。弹性限制片54的宽度比突出片44上的倾斜面44d的宽度稍窄,弹性限制片54的末端向下弯曲,直到和自由状态下的平板底部53的上表面基本平齐。而且,一对侧板部分52之间的宽度WA比突出片44的窄部44b的宽度W2稍大,这样能允许窄部44b插入。另外,平板底部53和平板顶部51之间的宽度WB比突出片44的厚度t大。
因此,如图6所示,固定件50压向锁定体40的第一平板部分43,而平板顶部51的导向板51a在突出片44的窄部44b的上表面上滑动,这样固定件50就可安装在锁定体40的突出片44上。在安装时,突出片44的窄部44b从固定件50的末端插入固定件50上由平板顶部51、一对侧板部分52和一对平板底部53所包围的空间内。此时,导向板51a在突出片44的窄部44b的上表面上滑动,因此窄部44b可以很容易地插入。当突出片44的窄部44b从固定件50的末端插入固定件50内的空间时,固定件50的弹性限制片54的末端在窄部44b末端的倾斜面44d上滑动,并将弹性限制片54向上弯曲。因此,当弹性限制片54的末端到达限制孔44e时,弹性限制片54回到其原始位置并进入限制孔44e中且与限制孔44e的边缘相接合。而且,侧板部分52的左边表面在突出片的弯曲方向上靠在突出片44的限制台肩44c上。当弹性限制片54和限制孔44e相接合时,由于弹性限制片54的末端易于在倾斜面44d上滑动,弹性限制片54的末端能很顺畅地被引导进入限制孔44e中。弹性限制片54和限制孔44e相接合,侧板部分52的左边表面在突出片的弯曲方向上靠在突出片44的限制台肩44c上,因此固定件50在突出片44弯曲方向上的任何运动都被限制。与此同时,侧板部分52的内表面靠在突出片44窄部44b的侧边上,因此固定件50在正交于突出片44弯曲方向上的任何运动也同时被限制。因此,在固定件50安装到突出片44上之后,固定件50只能在上下方向(图6所示Z方向)上运动。然而固定件50的平板顶部51的下表面靠在窄部44b的上表面上,这样就限制了固定件50向下的运动,同时平板底部53的上表面靠在窄部44b的下表面上,这样就限制了固定件50向上的运动。
将一对左、右锁定件30A,30B连接到具有多个触点20的壳体的纵向端部上,就完成了卡边连接件1。此卡边连接件1可以安装在母板A上,放置到个人计算机或类似装置的内部。
在将此卡边连接件1安装到母板A上时,在将触点20的焊接部分和锁定件30A,30B的固定件50,50的平板底部53放置到图1C和6所示母板A的预定位置上之后,再进行回流焊接。这样,卡边连接件1就可安装到母板A上。
在此时,由于固定件50还能在上下方向(图6中的Z方向)上相对于锁定体40的突出片44在一定程度上移动,即使母板A已经发生了翘曲,通过固定件50的上下运动都可以调节此翘曲变形,触点20的焊接部分21和固定件50都可以有利地焊接在母板A上。
下面将结合图7,8介绍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图7显示了用于本发明卡边连接件第二实施例的左侧锁定件,图7A为右侧视图,图7B为平面图,图7C为从底面看去子板夹持部分的放大视图。图8显示了通过图7所示锁定件的防子板脱离片而防止子板脱离的示意图,图8A是从平面侧看去防子板脱离片插入半圆形凹槽中的示意图,图8B是从右侧看去防子板脱离片插入半圆形凹槽中的示意图。
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卡边连接件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卡边连接件的结构基本相似,但是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夹持子板B的左右侧锁定件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不同。
由于构成一对锁定件的左侧锁定件和右侧锁定件的形状对称,因此在下文中只介绍左侧锁定件的结构,而右侧锁定件的描述在此略去。
如图7所示,左侧锁定件60由金属板如不锈钢通过冲压成形而制成,其具有处于顶部的两个平板部分61,62。在这两个平板部分61,62中,处于外侧(图7B左侧)的平板部分61具有位于其后端(图7B的上端)的压配板部分63,从下端向外弯曲的固定部分64,位于前端的子板夹持部分65,以及从下端向内弯曲的防过应力片66。在此情况下,压配部分63压配到壳体(未示出)的两个纵向端部上,固定部分64焊接在母板A的接地图案上。另一方面,在平板部分61,62中,处于内侧的平板部分62具有从其下端向内弯曲并向前延伸的弹性接触片67。当子板B以第一角度(倾斜于母板A的角度)插入后进行旋转并处于第二角度(相对于母板的水平角度)时,弹性接触片67和子板B下表面的接地图案相接触,子板B通过固定部分64使得母板接地。
因此,位于外侧的平板部分61上的子板夹持部分65具有将子板B夹持在第二角度的功能。子板夹持部分65具有:防子板脱离片65a(防子板脱离部分),其从平板部分61的前端向内弯曲,弯曲的角度比防子板脱离片47a的弯曲角度大;子板夹持片65b,其从平板部分61的顶端向内弯曲;以及防止超量移动片65c。
在这种情况下,当以第一角度插入到壳体的子板接收凹部(未示出)中的子板B旋转到第二角度时,子板夹持片65b先向外运动,然后在外侧平板部分61的弹力作用下回到其原始位置,并和子板B边缘的上表面相接触,可防止子板B上抬,从而将子板B固定。
而且,当子板B处于第二角度时,如图8所示,防子板脱离片65a进入到子板B边缘部分上的半圆形凹槽B1中。当在水平方向上对子板B施加向前(图8A和8B中的箭头X所示方向)的作用力时,防子板脱离片65a和半圆形凹槽B1的内壁相接合,从而防止子板B在水平方向上从连接件上向前脱离。如图8A和8B所示,防子板脱离片65a上和半圆形凹槽B1的内壁相接合的部分是尖锐部分65d,其位于和防子板脱离片47a不同的防子板脱离片65a末端的外部(图8A中的右侧),并沿正交于水平方向的上下方向倾斜。由于防子板脱离片65a从平板部分61前端向内弯曲,弯曲角度比防子板脱离片47a大,这样就使得防子板脱离片65a末端外侧的尖锐部分65d有可能与半圆形凹槽B1的内壁相接合。当在水平方向上对子板B施加向前的作用力时,此尖锐部分65d和半圆形凹槽B1内壁的上端发生点接触,并进入到其中。因此,由锁定件60的防子板脱离片65a产生的子板B的夹持力得到极大地提高,能有效地限制子板B在水平方向上的脱离。由于此时尖锐部分65d在正交于水平方向的上下方向上倾斜,同样也有一个向下压子板的效果,可以更加有效地限制子板B在水平方向上的脱离。在此方面,尖锐部分65d是由在冲压金属板时形成的毛刺边构成,在冲压金属板时还在尖锐部分65d的相反一侧形成了一剪切下垂边。因此,当尖锐部分65d进入到半圆形凹槽B1的内壁中时,进入压力得以提高,由锁定件60的防子板脱离片65a所产生的子板B的夹持力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另外,尖锐部分65d还可以平行于上下方向延伸,而不是沿水平方向的正交方向倾斜。在这种情况下,当在水平方向上对子板B施加作用力时,尖锐部分65d和半圆形凹槽B1的内壁发生线性接触并进入到其中,和传统的面接触所产生的子板夹持力相比,由锁定件60的防子板脱离片65a产生的子板B的夹持力有所提高。另外,尖锐部分65d平行于上下方向延伸,使得锁定件60的制造更加简单。还有,防子板脱离片65a的延伸方向和使得子板B脱离的水平向前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反。因此,和使子板B脱离的作用力相反的作用力较大。
而且,防止超量移动片65c是由外侧平板部分61从下端向内弯曲而形成,其功能是当子板B和弹性接触片67相接触时防止子板B向下的超量运动。另外,当子板固定片65b在外侧发生位移从而松开已固定的子板B时,防止超量移动片65c可以靠在内侧平板部分62的内表面上,从而防止外侧平板部分61在外侧发生过度位移。
在此方面,在外侧平板部分61上设有一防过应力片66,其位于弹性接触片67的下方,用于防止弹性接触片过度地向下弯曲。而且,防过应力片66也位于内侧平板部分62的下方,其靠在内侧平板部分62的下边缘上,当子板夹持部分65夹持的子板B向上偏置时,可以防止外侧平板部分61被抬起。
在上文中介绍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而是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改进。例如,锁定件30A,30B和60可以不用金属而用树脂制造,它们可以制成和壳件分开,或者是和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第8-190967号中所述与壳体制成一体。
而且,当锁定件30A,30B和60是由金属制成时,至少锁定件30A,30B和60的防子板脱离片47a,65a上应涂有一层树脂,或是制成与壳体分隔开,还设有由树脂制成的正方形面,可以进入到子板B上的半圆形凹槽B1的内壁中。因此,和传统形式相比,由防子板脱离片47a,65a产生的子板B的夹持力得到提高,可以有效地限制子板B在水平方向上的脱离。
如上所述,防子板脱离部分具有一尖锐部分,可以进入到子板边缘部分的半圆形凹槽部分的内壁中,因此,由锁定件的防子板脱离部分产生的子板B的夹持力得到提高,可以有效地限制子板B在水平方向上的脱离。
另外,锁定件是由冲压成形金属板而形成的金属锁定件,尖锐是在冲压金属板时在锁定件末端部所形成的毛刺边。因此,当尖锐进入到半圆形凹槽部分的内壁中时,进入压力得以提高,而且由锁定件的防子板脱离部分产生的子板B的夹持力进一步提高。
另外,尖锐部分在与水平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倾斜,并进入到半圆形凹槽的内壁顶端的附近。因此,当在水平方向上对子板施加作用力时,尖锐部分和半圆形凹槽内壁的顶端附近发生点接触并进入到其中,这样,由锁定件的防子板脱离部分产生的子板B的夹持力进一步提高,可以有效地限制子板在水平方向上的脱离。

Claims (4)

1.一种卡边连接件,包括安装在母板上的绝缘壳体和连接在所述壳体上用于夹持子板的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具有防子板脱离部分,通过所述锁定件和所述子板边缘部分上的半圆形凹槽的内壁相接合,所述防子板脱离部分可以限制所述子板在水平方向上的脱离,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子板脱离部分具有可进入到所述半圆形凹槽的内壁中的尖锐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卡边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是通过冲压成形金属板而形成的金属锁定件,所述尖锐部分是在冲压所述金属板时在所述锁定件末端上形成的毛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卡边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尖锐部分在所述水平方向的正交方向上倾斜,并可进入到所述半圆形凹槽的内壁顶端的附近。
4.一种卡边连接件,包括安装在母板上的绝缘壳体以及和所述壳体形成一体并用于夹持子板的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具有防子板脱离部分,通过所述锁定件和所述子板边缘部分上的半圆形凹槽的内壁相接合,所述防子板脱离部分可以限制所述子板在水平方向上的脱离,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子板脱离部分具有可进入到所述半圆形凹槽的内壁中的尖锐部分。
CNB011437898A 2000-12-21 2001-12-21 一种卡边连接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305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88145/00 2000-12-21
JP388145/2000 2000-12-21
JP2000388145A JP3730116B2 (ja) 2000-12-21 2000-12-21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0366A true CN1360366A (zh) 2002-07-24
CN1223050C CN1223050C (zh) 2005-10-12

Family

ID=18854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4378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3050C (zh) 2000-12-21 2001-12-21 一种卡边连接件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6634899B2 (zh)
EP (1) EP1220359B1 (zh)
JP (1) JP3730116B2 (zh)
KR (1) KR100806471B1 (zh)
CN (1) CN1223050C (zh)
AT (1) ATE386348T1 (zh)
DE (1) DE60132758T2 (zh)
SG (1) SG107571A1 (zh)
TW (1) TW53194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2338A (zh) * 2009-11-26 2011-06-01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CN103326151A (zh) * 2010-07-30 2013-09-25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TWI812304B (zh) * 2022-05-05 2023-08-11 大陸商東莞立德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卡緣連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26549B2 (en) * 2003-11-26 2005-08-09 Speed Technology Corp. Electric card fastener with elastic metal cantilever
KR100814771B1 (ko) * 2006-03-23 2008-03-19 교우세라 에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잠금구조
US7484983B2 (en) * 2007-04-19 2009-02-03 Lotes Co., Ltd. Card edge connector
JP4852469B2 (ja) 2007-04-27 2012-01-11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JP4922379B2 (ja) * 2009-11-06 2012-04-2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CN103296507B (zh) * 2010-07-30 2015-02-04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JP5667436B2 (ja) * 2010-12-28 2015-02-1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JP5258942B2 (ja) * 2011-08-22 2013-08-0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JP5999541B2 (ja) * 2011-08-24 2016-09-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202231178U (zh) * 2011-09-01 2012-05-23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JP5826577B2 (ja) * 2011-09-28 2015-12-0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CN103593010A (zh) * 2012-08-14 2014-02-1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硬盘固定装置
CN107204551B (zh) * 2016-03-17 2019-12-2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JP2020123534A (ja) 2019-01-31 2020-08-13 株式会社東芝 基板用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447617A (zh) * 1936-12-24
DE7328889U (de) * 1973-08-07 1976-09-23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uenchen Verriegelungselement
JP3078189B2 (ja) * 1994-12-09 2000-08-2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3022230B2 (ja) * 1995-01-12 2000-03-15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モジュール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US5542854A (en) * 1995-01-17 1996-08-06 Molex Incorporated Edge card connector with alignment means
US5755585A (en) * 1995-02-24 1998-05-26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Duplex profile connector assembly
US5766031A (en) * 1996-12-11 1998-06-16 Yeh; Te-Hsi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fasteners
JP2000208183A (ja) * 1998-07-27 2000-07-28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カ―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JP4527310B2 (ja) * 2000-12-08 2010-08-18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2338A (zh) * 2009-11-26 2011-06-01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CN102082338B (zh) * 2009-11-26 2014-04-23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CN103326151A (zh) * 2010-07-30 2013-09-25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CN103326151B (zh) * 2010-07-30 2015-04-29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TWI812304B (zh) * 2022-05-05 2023-08-11 大陸商東莞立德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卡緣連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132758T2 (de) 2009-02-12
ATE386348T1 (de) 2008-03-15
CN1223050C (zh) 2005-10-12
US20020081885A1 (en) 2002-06-27
TW531943B (en) 2003-05-11
DE60132758D1 (de) 2008-03-27
US6634899B2 (en) 2003-10-21
KR100806471B1 (ko) 2008-02-21
EP1220359A1 (en) 2002-07-03
EP1220359B1 (en) 2008-02-13
KR20020050703A (ko) 2002-06-27
JP3730116B2 (ja) 2005-12-21
SG107571A1 (en) 2004-12-29
JP2002190354A (ja) 2002-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3050C (zh) 一种卡边连接件
CN1206776C (zh) 扁平电缆用电气接头
CN2800522Y (zh) 电连接器端子
CN1294678C (zh) 电连接器
CN1192463C (zh) 印刷布线板用接插件
CN1122339C (zh) 连接器插座,连接器插头和连接器组件
CN1230945C (zh) 卡边连接器
CN1097332C (zh) 具有加强的锁合臂的连接器
CN1734847A (zh) 扁平型电缆用电连接器
CN1732723A (zh) 板固定装置
CN1918753A (zh) 卡连接器
CN1667880A (zh) 连接器
CN1523714A (zh) 卡边缘连接器闩锁
CN1230946C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1379508A (zh) 电连接器
CN1135667A (zh) 连接器的插头接点及其加工方法
CN1591994A (zh) 具有多个卡接收部分并且仍能减小尺寸的卡装配机构
US6193523B1 (en) Contact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42474C (zh) 电插接件
CN1144303C (zh) 铅蓄电池
CN1227782C (zh) 卡片边缘插接组件
CN1819352A (zh) 阳性端子接头,用于该接头的板材以及形成该接头的方法
CN1702915A (zh) 板连接型电连接器
CN101060215A (zh) 电连接器
CN2724239Y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TYCO ELECTRONICS JAPAN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ANPU TYCO ELECTRONICS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Kawasaki,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after: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AMP Tech Electronics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012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