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36308A - 机动二轮车的后缓冲器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机动二轮车的后缓冲器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36308A CN1336308A CN 01124462 CN01124462A CN1336308A CN 1336308 A CN1336308 A CN 1336308A CN 01124462 CN01124462 CN 01124462 CN 01124462 A CN01124462 A CN 01124462A CN 1336308 A CN1336308 A CN 13363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seat
- seat rail
- tension member
- stiffener
- posterior bump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由横管61连接在左右车座轨6之间,在设于横管61中央的缓冲器托架支承后缓冲器15的上侧安装部100,而且将后缓冲器15的下部支承到后臂。横管61的两端焊接到大体为匚字状断面的加强板60,而且将加强板60焊接到车座轨6。加强板60与沿上下连接车座轨6和下构架7的加强板57连成一体,将从后缓冲器15施加到横管61的大负荷从加强板60经由车座轨6和加强板57分散到下构架7。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二轮车的后缓冲器安装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使车架轻量化的有利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采用沿上下方向朝车身中央仅配置一根构成机动二轮车后轮悬挂装置的后缓冲器的形式的场合,将后缓冲器的一端部安装到后臂的中间部,而且将上端部支承于上部缓冲器托架,该上部缓冲器托架预先设置到架设于左右一对车座轨之间的横管。
如日本专利第2832891号所示,设置连接车座轨与配置于其下方的下构架间的加强构件,由凸起连接该加强构件和上部缓冲器托架间,由该凸起支承后缓冲器的上部。
可是,在由设于横管的上部缓冲器托架直接支承后缓冲器的上部的形式中,由于后缓冲器的大负荷通过横管作用于车座轨,所以,需要使车座轨成为大直径,提高强度,结果,导致车架的重量增大。
另外,在由加强构件和上述上部缓冲器托架这两个构件支承后缓冲器的上述专利的结构的场合,由于可将负荷分散到加强构件,所以,不需要使车座轨大直径化太多,但加强构件复杂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后缓冲器的安装结构,该后缓冲器的安装结构不用使车座轨大直径化,而且加强结构也较简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的后缓冲器安装结构,该机动二轮车具有主构架、车座轨、及左右一对下构架,并具有后臂和后缓冲器,该主构架经过发动机上方朝车身的前后方向配置,该车座轨从该主构架的后部朝左右成对地伸出,该左右一对下构架配置到该车座轨的下方,倾斜地连接车座轨和主构架侧,该后臂可自由摆动地将前端支承到主构架侧,而且由后端部支承后轮,该后缓冲器沿上下支承在该后臂的中间部与车座轨之间,构成后轮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上述后缓冲器上部的上部缓冲器托架安装到架设于左右车座轨之间的横管,由第1加强构件对该横管和车座轨的连接部进行加强,并设置沿上下连接在上述车座轨与下构架间的第2加强构件,连接这些第1加强构件和第2加强构件使之一体化。
上述第1加强构件和第2加强构件可分别预先分别形成,在安装到车架时连接一体化,但也可预先形成单一构件形成为一体。
按照本发明,由于设置对横管的车座轨连接部进行加强的第1加强构件和沿上下连接车座轨和下构架的第2加强构件,一体地连接该第1加强构件和第2加强构件,所以,可将上部缓冲器托架对横管施加的后缓冲器的大负荷从第1加强构件分散到第2加强构件。因此,第1加强构件加强了横管与车座轨的连接部,第2加强构件加强了后缓冲器支承部近旁的车座轨,并使第1加强构件和第2加强构件一体化,从而可对车座轨进行充分的加强。结果,没有必要使车座轨大直径化到过去那样的程度,可实现车架全体的轻量化。
另外,第1加强构件和第2加强构件可分别形成,也可预先将两构件形成为一体,在分别形成的场合,可容易地分别将其形成为小型部件,并可改变各构件的特性。另外,如一体形成,可减少部件数量,并可减少焊接等的安装工时。
附图说明
图1为车身全体的侧视图。
图2为其后视图。
图3为车架要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4为车架全体的侧视图。
图5为其平面视图。
图6为其背面视图。
图7为图4的7-7线放大断面图。
图8为示出后缓冲器安装部的侧视图。
图9为图8的9-9线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适用于越野系机动二轮车的一实施例。图1-图9示出该实施例,图1为车身全体的侧视图,图2为其后视图,图3为车架要部的放大侧视图,图4为车架全体的侧视图,图5为其平面视图,图6为其背面视图,图7为图4的7-7线放大断面图,图8为示出后缓冲器支承部的侧视图,图9为其9-9线断面图。
首先,以图1-图3为中心说明车身全体的大体结构。对配置于前轮1和后轮2之间的水冷四冲程式发动机3进行支承的车架4(图4)为钻石型,由主构架5、车座轨6、及下构架7构成,发动机3作为车架4的一部分起作用。
主构架5朝前后方向配置在发动机3的上方,具有左右一对地设置的本体部10和沿上下方向配置于发动机3后方的枢支部11。
枢支部11的上端夹在左右本体部10的后端间进行焊接,而且在成为该焊接部前方的本体部10的后部焊接车座轨6的前端。另外,枢支部11的下端部焊接到下构架7的前部。下构架7左右一对地配置在车座轨6的下方,连接车座轨6的后部和枢支部11,同时,其前端部延伸到枢支部11的下端部的下方,构成下方伸出部12。
在枢支部11的中间部设置枢轴13,在这里可自由摆动地连接后臂14的前端。后臂14的前端部具有左右分叉状的轴承部,分别重合到枢支部11的左右各外侧面,由枢轴13连接。在后臂14的后端部支承后轮2,而且在中间部设置后缓冲器15,该后缓冲器15沿上下方向连接于与车座轨6的中间部之间,构成后轮悬挂装置。
在本体部10的前端部安装头管16,通过该头管16可自由回转地支承前叉17,并使该前叉17可由转向柄18操纵。
如图1所示,车架4由前导风罩20和多个车身罩覆盖,在头管16的后方部分,从前方依次具有前罩21、散热器罩22、箱罩23、及后导风罩24。另外,在发动机3的下部前方设置下防护板25。
图1中的符号26为散热器,符号27为车座,符号28为侧支脚,符号29为主支脚。
下面根据图4-图9详细说明车架4。左右一对本体部10为大体长圆形断面的铁制方管,各前端侧焊接到头管16,而且由角撑板30a、30b加强。
在本体部10的中间部下部朝下方凸起形成撑条31、32,在后端部朝下方凸出形成发动机吊架34。另外,在本体部10的后端部通过角撑板35焊接车座轨6的前端部。左右的本体部10间由横梁36连接(图5)。
枢支部11呈匚字形断面,朝前方开放而且上下端朝上方或下方开放。其上部在夹于左右本体部10的各后端部内侧的状态下焊接。枢支部11可由铁板等适当的金属板通过压力成形等方法容易地形成。但是,也可任意地由压力成形以外的适当方法成形。
如图7所示,枢支部11具有背面壁38和左右侧壁39,贯通形成于左右侧壁39各对应位置的安装孔40地架设横梁41,与侧壁39焊接。
左右下构架7由铁制成,呈方管状,如图4所示,在左右下构架7的前部间夹着焊接枢支部11下端部的左右侧壁39。左右下构架7的各前端部构成比枢支部11下端更往下方凸出的下方伸出部12,在其下端部间架设横管42,其两端朝左右凸出。
在左右的下方伸出部12的各下端部焊接支承片43,其前部作为发动机悬挂部44朝前方凸出,后部作为主支脚安装部45朝后方凸出。在主支脚安装部45设置套筒46。
支承片43一体地形成发动机悬挂部44和主支脚安装部45,中央部形成朝下方伸出部12的车身内侧罩住的大体匚字状断面部,可由铁板等适当金属通过压力成形等方法容易地形成,在将下方伸出部12的下端部车身内侧部分嵌合到该大体匚字形断面部的状态下综合地进行焊接。
在车身左侧的下方伸出部12的下端部外表面设置侧支脚安装部47并使其在侧视下重合。侧支脚安装部47由铁等适当金属通过压力成形等适当方法形成,上部焊接到横管42。
侧支脚安装部47的下部构成朝外方倾斜地张开的斜面部47a,在这里设置安装孔47b和销47c。本实施例的侧支脚安装部47与支承片43分别形成,而且设置到车身的左右任一方侧。
如图2和图6所示,在左右的主支脚安装部45之间设置主支脚29的回转轴48,通过使左右的套筒46一致地由螺栓连接,可自由回转地支承到下构架7。符号49为复位弹簧,设置在下方伸出部12侧的支片50与主支脚29的支片51之间。
另一方面,侧支脚28由形成于其上端部的分叉部52夹住侧支脚安装部47的斜面部47a,由螺栓和螺母可自由回转地支承。侧支脚28的复位弹簧53设置在销47c与下部的支片54之间。
下构架7的后端部重合焊接到车座轨6的后部下面,在该焊接部近旁大体以匚字状设置朝车身侧方伸出的把手56的一端。沿前后夹住该焊接部地将把手56的一端安装到下构架7的后端部,将另一端安装到车座轨6。
在左右的车座轨6与下构架7的各中间部配置加强板57。加强板57沿上下连接车座轨6和下构架7,在其上端部近旁将支承后缓冲器15上部的缓冲器托架58设置到在侧视下从加强板57朝前方错开的位置。
加强板57的下端焊接到下构架7,在其焊接部近旁的下构架7朝下方凸出地设置托架59,在其下端设置后脚蹬(ピニオンステツプ)59a。
如图4和图5所示,加强板57的上端部朝车座轨6的车身内侧面重合,与朝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板60连续一体化。该加强板60嵌合左右车座轨6内侧面和上下面,与上下面焊接,而且,在分别设于其上的孔中嵌合架设于左右车座轨6间的横管61的轴向两端并与车座轨6的表面形成间隙d,在嵌合部周围与横管61进行焊接。在该横管61的中间部焊接缓冲器托架58。
在横管61的后方的左右车座轨6间设置横梁62、64,在各车座轨6的上面设置车座支承支板64(图5)。图4中的符号65为从左右本体部10的各后端部朝侧方伸出的撑条。
下面,说明发动机3和一部分辅机类等相对车架4的配置。在图1和图3中,发动机3由发动机吊架34将曲轴箱71的中央上部支承到本体部10的下部。另外,曲轴箱71的后部的上方部分由位于枢轴13上方的枢轴部12的安装部72支承,下方部分由发动机悬挂部44支承。
另外,在曲轴箱71的后部侧面设置脚蹬支架74。脚蹬支架74支承到枢轴13,下部支承到横管42(图2),并且为将下部的前方部分作为前方凸出部73的大体为L字状的构件。
该脚蹬支架74可由铁板等适当的金属通过压力成形等适当的方法容易地形成,在前方凸出部73的上部安装前脚蹬75,在下部安装支轴76。在支轴76可自由回转地支承变速踏板77,其回转通过变速连杆78使变速轴79回转。
在由枢支部11、车座轨6、及下构架7围成的在侧视下大体为三角形的空间配置空气滤清器80。在空气滤清器80的后部,车身左侧构成朝车身中央侧凹入的退让部81,利用该退让部81将后缓冲器15朝上下方向大体配置到车身中央。
空气滤清器80横断左右车架4地配置到后轮2的前方,其盖在图中看不到但实际上设置于车身右侧,可从车身右侧开闭。空气滤清器80由前端下部的撑条80a安装到枢支部11的的撑条11a,而且将上部的撑条80b接合到车座轨6,从而支承到车架4。
从空气滤清器80朝前方伸出的锥形圆管82连接的化油器83隔着枢支部11地与空气滤清器80在车身的前后方向上分离地配置。另外,发动机3为四冲程式,为了可朝其气缸盖70直线吸气,所以,配置在较高的位置,在侧视下与本体部10重合。
锥形圆管82从空气滤清器80的上部伸出,在侧视下一部分比车座轨6的上部高,穿过由左右的本体部10后部间和枢支部11的上端部围住的空间到达化油器83。
在锥形圆管82前端的与化油器83的连接部的近旁安装谐振器84的一端。谐振器84形成大体水平地朝前后方向配置的长尺寸管状,其后端部延伸到燃料箱85与空气滤清器80的各前端部间的空间内。燃料箱85支承到左右的车座轨6上,而且由车座27开闭上方。
在化油器83的前侧的左右本体部10间设置AICV(空气主任务控制阀)86,分别由管87连接到气缸盖70,由管88连接到空气滤清器80的洁净侧。管87由撑条33支承。
另外,在左右本体部10的前部间中央配置副空气滤清器90,由配管91连接到化油器83的下游侧。漏气软管92从曲轴箱71的后部上面中央伸出到车身右侧,经过本体部10的侧方连接到空气滤清器80的洁净侧前部,避免发动机3侧的热影响。
如图1和图2所示,空气滤清器80的处于后导风罩24下方的部分和枢支部11的侧方由枢支部罩19覆盖。枢支部罩19为由树脂等适当材料构成的侧视下大体为Y字状的构件,重合到脚蹬支架74的外侧,中央在发动机3与脚蹬支架74一起固定到枢支部11,而且上部沿着后导风罩24的下端,前部安装到设于本体部10后端部的撑条65。
另外,图3所示符号93为贮水箱,利用形成于车身左侧的车座轨6与下构架7之间的空间进行配置,在侧视下一部分与燃料箱85重合。另外,符号8为排气管,从气缸盖70的前部绕到曲轴箱71的下方,朝后方延伸,连接到消声器9。消声器9如图2所示那样朝车身右侧出来,重合到后轮2的右侧面,延伸到后脚蹬60的下方。
下面,详细说明后缓冲器15的上部安装结构。在图8和图9中,后缓冲器15的上侧安装部100夹在形成为分叉状的左右一对缓冲器托架58,由螺栓101和螺母102可自由回转地连接(图9)。
缓冲器托架58焊接到中央的横管61的轴向两端通过加强板60连接到车座轨6。车座轨6的上下方向尺寸为大体与横管61的直径相等程度的较小直径。
加强板60为匚字形断面的构件,焊接到车座轨6的车身内侧表面。加强板60和横管61的连接部也通过角焊等进行焊接。另外,在加强板60的长度方向后端侧与加强板57的上端部连接,从而在上下连接车座轨6和下构架7,提高车座轨6的后缓冲器15支承部近旁的构架刚性。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板60和加强板57为由铁板等适当金属材料通过压力成形等连续一体形成的单一构件,如图8所示那样,在侧视下加强板57不与后缓冲器15重合。加强板57与本发明的第2加强构件对应,加强板60与本发明的第1加强构件对应。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作用。当从后缓冲器15通过缓冲器托架58对横管61施加大的负荷时,由于横管61通过加强板60支承到车座轨6,所以,该负荷传递到车座轨6,并从加强板60传递到连续一体的加强板57。因此,从后缓冲器15施加的大负荷良好地分散到车座轨6和下构架7,可减小施加在车座轨6上的负荷。
车座轨6和横管61的连接部由加强板60加强,而且,由加强板57连接并加强车座轨6与下构架7之间,同时,加强板60和加强板57为一体,所以,可充分地提高支承后缓冲器15的上侧安装部100的缓冲器托架58近旁的构架刚性,结果,不使车座轨6大直径化,可使车架4全体轻量化。另外,由于连续一体形成加强板60和加强板57,所以,可减少部件数量和焊接工时,从而可降低成本。
由于在侧视下不与后缓冲器15重合地形成加强板57,所以,后缓冲器15的侧方开放,容易维修。另外,加强板57没有必要如现有技术那样与缓冲器托架58同轴地支承上侧安装部100,所以,可使加强板57和加强板60的结构简化,容易进行制造。
另外,在加强板57和加强板60构成的加强结构中,加强板60具有对横管61和车座轨6的连接部进行加强的功能和对车座轨6进行加强的功能,加强板57具有对车座轨6和下构架7进行加强的功能,所以,可由一个部件发挥这些所有的功能,从而可多功能化。
另外,虽然在图中没有明确示出,但实际上当将加强板57设置到与后缓冲器15在侧视下重合的位置时,在车身右侧加强板57处于与空气滤清器80的盖重合的位置,结果盖的开闭困难,可能产生空气滤清器80的布置和盖的形状变化困难的问题,但在本实施例中没有这样的担心。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的原理内可进行多种变形和应用。例如,可分别形成加强板57和加强板60,由焊接对其进行后加工使其一体化。这样,通过使加强板57和加强板60的壁厚和材质等不同,可使各部分要求的强度适当化。而且,可作为小型部件容易地分别形成。
另外,加强板57和加强板60可使用各种金属材料,而且成形可采用铸造和锻造等公知的各种方法。另外,加强板57和加强板60相对车座轨6和横管61的接合除焊接以外还可采用连接等公知手法。另外,加强板57和加强板60不限于板状,也可采用箱状等各种形状和结构。
另外,车座轨6不仅可为方管状,也可使用圆管或实心构件。此外,适用的机动二轮车不限于越野系,也可使用多种形式。
Claims (2)
1.一种机动二轮车的后缓冲器安装结构,该动机二轮车具有主构架、车座轨、及左右一对下构架,并具有后臂和后缓冲器,该主构架经过发动机上方朝车身的前后方向配置,该车座轨从该主构架的后部朝左右成对地伸出,该左右一对下构架配置到该车座轨的下方,倾斜地连接车座轨和主构架侧,该后臂可自由摆动地将前端支承到主构架侧,而且由后端部支承后轮,该后缓冲器沿上下支承在该后臂的中间部与车座轨之间,构成后轮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上述后缓冲器上部的上部缓冲器托架安装到架设于左右车座轨之间的横管,由第1加强构件对该横管和车座轨的连接部进行加强,并设置沿上下连接在上述车座轨与下构架间的第2加强构件,连接这些第1加强构件和第2加强构件使之一体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后缓冲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加强构件和第2加强构件一体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30556/2000 | 2000-07-31 | ||
JP2000230556A JP3818570B2 (ja) | 2000-07-31 | 2000-07-31 | 自動2輪車のリヤクッション取付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36308A true CN1336308A (zh) | 2002-02-20 |
CN1188315C CN1188315C (zh) | 2005-02-09 |
Family
ID=18723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112446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8315C (zh) | 2000-07-31 | 2001-07-31 | 机动二轮车的后缓冲器安装结构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3818570B2 (zh) |
CN (1) | CN1188315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022097A (ja) * | 2003-08-20 | 2007-02-01 | Yamaha Motor Co Ltd | 鞍乗り型車両 |
JP2006088892A (ja) | 2004-09-24 | 2006-04-06 | Yamaha Motor Co Ltd | 鞍乗型車両 |
CN106627768B (zh) * | 2017-02-04 | 2023-03-28 | 安徽工程大学 | 汽车后减振器安装结构 |
-
2000
- 2000-07-31 JP JP2000230556A patent/JP381857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
- 2001-07-31 CN CN 01124462 patent/CN118831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2037169A (ja) | 2002-02-06 |
CN1188315C (zh) | 2005-02-09 |
JP3818570B2 (ja) | 2006-09-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419028B2 (en) | Motorcycle | |
US7971672B2 (en) | Motorcycle | |
US7438149B2 (en) | Motorcycle | |
CN102616314B (zh) | 机动二轮车的构架 | |
CN1123474C (zh) | 摩托车的车架结构 | |
US10780937B2 (en) | Frame structure for a motorcycle | |
CN1153124A (zh) | 二轮摩托车的车体构架 | |
CN1205081C (zh) | 机动二轮车的车身结构 | |
CN1827459A (zh) | 自动二轮车的车架 | |
CN1976842A (zh) | 摩托车 | |
CN1749095A (zh) | 跨乘式车辆 | |
CA2519322C (en) | Body frame of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 |
CN1185393A (zh) | 机动两轮车的车架结构 | |
US8251268B2 (en) | Carrier for vehicle | |
CN1336308A (zh) | 机动二轮车的后缓冲器安装结构 | |
CN1211247C (zh) |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用车体构架 | |
CN1414236A (zh) | 摩托车的空气滤清器布置结构 | |
CN1137033C (zh) | 车架 | |
CN1196622C (zh) |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发动机支承构造 | |
CN1116194C (zh) |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后缓冲部件的安装构造 | |
CN1278901C (zh) | 踏板型两轮摩托车的车架 | |
CN100377962C (zh) | 机动两轮车的车身架构造 | |
JP2001239978A (ja) |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 |
CN1138666C (zh) | 两轮摩托车的车架结构 | |
JP2004123062A (ja) |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フォーク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209 Termination date: 20140731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