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33379A - 高炉炉底的解体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炉炉底的解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33379A
CN1333379A CN00136063A CN00136063A CN1333379A CN 1333379 A CN1333379 A CN 1333379A CN 00136063 A CN00136063 A CN 00136063A CN 00136063 A CN00136063 A CN 00136063A CN 1333379 A CN1333379 A CN 13333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esidual iron
platform
coagulum
he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136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50745C (zh
Inventor
小岛启孝
藤田昌男
木口满
安原博行
落合康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FE Steel Corp
Sankyu Inc
Original Assignee
Sankyu Inc
Kawasaki Ste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21250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59143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21250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58916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21250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59143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kyu Inc, Kawasaki Steel Corp filed Critical Sankyu Inc
Publication of CN1333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33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5074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074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7/00Blast furnaces
    • C21B7/04Blast furnaces with special refractories
    • C21B7/06Linings for furna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7/00Blast furna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66/00Metallurgical apparatus
    • Y10S266/01Repair or restoration of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urnace Housings, Linings, Walls, And Ceilings (AREA)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高炉炉底的解体方法,用固定在排列于上部炉体下部的风口上的升降机构将残存于高炉炉底的残铁凝固物悬架起来,该炉体通过抬上千斤顶和残铁吊带而下降并放置在水平移动台上。然后,其上放置有残铁凝固物水平移动台从炉体移动到炉外,从而,能够在短时间经济地完成将残铁凝固物从高炉炉底中除去的工作。

Description

高炉炉底的解体方法
本发明涉及高炉炉底的解体方法,更详细地说是涉及为了对高炉进行大修,在停炉之后可将炉底残存的残铁凝固物搬出炉外的高炉炉底解体方法。
高炉经过长期运转之后,内衬(耐火)砖浸蚀严重。若对此置之不理,则在高炉上部、在作为耐压容器而设在炉子外周的炉壳上便产生裂纹,煤气等便会喷出,在高炉下部,炉底炭砖被浸蚀,熔化物将炉壳熔损而流出。这种情况下,冷却壁的冷却水和炉壳冷却水有时会引起水蒸汽爆炸。因此,运转十几年后要将高炉停炉,对内部进行大修。
高炉大修时,首先用反向铲等重型建筑机械将高炉炉底的炉壳及内衬砖破坏一部分而设置开口部,将重型建筑机械引导到炉底内部。并且,用重型建筑机械将残存于炉底的焦炭推出炉外去除掉。然后,作业者进入炉内,必须用冲击钻机或爆破方法将残存在其下方的、以混合有炉渣或焦炭的生铁为主的残铁凝固物破碎,并搬出炉外。
残铁凝固物与损坏性凝固物不同,很坚固地结合成一体,分解很困难,要通过爆破进行分解作业。在爆破之前,首先要用打孔钻或氧枪在残铁凝固物上打数个孔,将黄色炸药装入孔内。这种打孔、爆破、分割的方法中,打孔作业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故工期长,爆破作业防碍其他解体作业。另外,爆破时破碎物飞散很危险,而且噪音也大,故在爆破时不得不停止高炉周围的作业。
可是,高炉大修工程必须尽量缩短工期,故在炉体内的内衬砖和残铁凝固物冷却至室温之前,就开始进行解体作业。因此,作业环境是高温、而且大量产生粉尘的恶劣环境。内衬砖和残存凝固物很坚硬而且很重,因此,要从设在炉底的开口部搬出来必须分割成小块。由于这个原因,所以现在的解体作业需要很长的时间,结果要花费很大一笔费用。
另外,也可使用外伸叉架吊车,该吊车设在炉体支柱上,用于维修,将高炉炉底部的炉壳切断成5~50t的长方形,用外伸叉架吊车将其吊走,并从设在高炉炉底部的开口部将残铁凝固物搬到炉外。
其他方法有特开平10-96005号公报及特开平7-197112号公报中揭示的对高炉内部进行大修的方法。特开平10-96005号公报中所述的高炉炉底的解体方法是将高炉下部切断,用高炉支柱将高炉炉体悬架、固定之后,再对高炉下部的炉壳进行解体,用钢丝锯水平地将高炉内的残铁凝固物切断,将残铁凝固物作为一个整体拉出的方法。特开平7-197112号公报所述的高炉炉底残铁凝固物搬出炉外的方法是在高炉炉内周边的残铁凝固物与炉底砖之间设置千斤顶,在垂直方向上抬起之后,插入圆筒等减小摩擦系数的物体,将残铁凝固物拉出的方法。
但是,这些现有的高炉炉底解体方法存在着下述问题。
(1)使用外伸叉架吊车的方法中,外伸叉架吊车的起吊能力为70~200t左右,而高炉内的残铁凝固物是具有500t左右重的大型残铁凝固物,故需要将残铁凝固物分割成小块。
(2)特开平10-96005号公报中所述的方法中,砖的切断作业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且拉出残铁凝固物需要花费很大的劳力。
(3)特开平7-197112号公报中所述的方法中,即使使用圆筒等来减小残铁凝固物与炉底砖的摩擦系数,但仍受搬出的残铁凝固物大小的限制。
另外,在高炉的外周有支承炉体用的支柱,故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在将残铁凝固物往炉外搬出时都必须在不碰撞炉体支柱的情况下进行作业。
本发明是考虑到这种情况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高炉大修时对炉底进行解体作业,可在短时间内、且高效率地搬出残存于炉底的残铁凝固物的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高炉炉底解体方法,该方法是在比残存于高炉炉底的残铁凝固物高的位置上水平地将停炉后的高炉炉体切断,用设在炉体支住上的升降机构将该切断位置上方的上部炉体悬架起来,在炉子的全周至少撤去了切断位置下方的下部炉体的炉壳及内衬砖的一部分之后,再将残铁凝固物搬出炉外,这种高炉炉底解体方法的特征在于:将残铁凝固物搬出炉外之前,用吊具将上部炉体与残铁凝固物连结成一体,用升降机构使上部炉体和残铁凝固物升降。
上述发明最好这样进行操作,在将残铁凝固物搬出炉外之前,沿着残铁凝固物的周边部、在残铁凝固物与炉底砖之间的多处设置空洞,用配设在该空洞内的起重千斤顶顶起残铁凝固物之后,便在残铁凝固物与炉底砖之间形成间隙,将残铁吊带插入间隙内之后,再用升降机构使悬架在炉体支柱上的上部炉体下降,并将残铁吊带连接在固定于上部炉体下部上的吊具上,接着,用升降机构将上部炉体和残铁凝固物一起吊起,在残铁凝固物与炉底砖或高炉底板之间形成作业空间,将水平移动台移动到炉底砖上或高炉底板上之后,再用升降机构使上部炉体及残铁凝固物下降、并放置在水平移动台上,接着,卸下固定于上部炉体下部上的吊具,然后用升降装置使上部炉体退避到上方,并使载有残铁凝固物的水平移动台从炉内移动至炉外。
吊具最好固定在上部炉体的风口上。
另外,最好在形成于残铁凝固物与炉底砖之间的作业空间内,将炉底砖的表层部修整成平坦状态之后、或将炉底砖去除之后,再在炉底砖上或高炉底板上铺设炉内轨道,使水平移动台在炉内轨道上移动。
最好这样进行操作,在残铁凝固物与炉底砖之间形成的作业空间内,将炉底的表层部修整成平坦状态之后、或将炉底砖去掉之后,将具有残铁承受台的水平移动台移动到炉底砖上或高炉底板上,该水平移动台配设成可安装在数个贯通孔内也可撤出的形式,用升降机构使上部炉体和残铁凝固物下降,并载置在残铁承受台上,依靠残铁凝固物的自重使残铁承受台的下端面与炉底砖或高炉底板接触,在水平移动台与炉底砖或高炉底板之间形成工程空间,在该工程空间内、在炉底砖或高炉底板上铺设炉内轨道之后,用升降机构将上部炉体和残铁凝固物吊起,将残铁承受台从水平移动台上卸下来,用升降机构使上部炉体及残铁凝固物下降、并载置在水平移动台上,接着,卸下固定在上部炉体的下端部上的吊具之后,用升降装置使上部炉体退避到上方,使载有残铁凝固物的水平移动台从炉内移动到炉外。
另外,最好这样进行操作,在设于水平移动台上的贯通孔内设置承受架,通过数个弹簧、利用设在其上部侧面上的托座将残铁承受台支承在承受架上,将水平移动台移动到炉底砖或高炉底板上时,通过弹簧的弹力使残铁承受台的下端面离开炉底砖或高炉底板,当残铁承受台上载置有残铁凝固物时,通过托座使弹簧收缩,残铁承受台的下端面便与炉底砖或高炉底板接触,在水平移动台与炉底砖或高炉底板之间形成工程空间。
配置在炉内轨道上的水平移动台最好通过设在水平移动台下部的辊子或滑瓦而移动。
最好将滑瓦配置在炉内轨道上的槽内,在滑瓦与形成于炉内轨道上的槽之间设减小摩擦系数的材料,使滑瓦沿着形成于炉内轨道上的槽滑动,这样使水平移动台移动。
减小摩擦系数和材料最好是特氟隆和/或不锈钢。
残铁吊带的形状最好是Y字形。
另外,残铁吊带最好为带状、而且将2根带状残铁吊带交叉成X形状,将上述残铁凝固物吊起。
最好将残铁凝固物分割,用升降机构将其和上部炉体一同吊起。
最好将载置于水平移动台上的残铁凝固物分割。
最好将在上部炉体内部设置梁,用起重部件将梁和残铁凝固物连接起来,用起重部残铁吊带将残铁凝固物吊起。
图1是高炉的正视图。
图2是表示撤去炉底的炉壳之后的炉底状况之正视图。
图3是表示撤去炉底的炉壳之后的损坏性凝固物及残铁凝固物的状况之正视图。
图4是表示在残铁凝固物的周边部的空洞内配置了抬上千斤顶的状况之俯视图。
图5是表示用抬上千斤顶将残铁凝固物顶起的状况之剖面图。
图6(A)是表示将残铁吊带插到用抬上千斤顶顶起的残铁凝固物与炉底砖之间的状况之剖面图,图6(B)是表示将吊具安装在风口上的状况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7是表示使悬架着的上部炉体下降、将残铁吊带与固定在风口上的吊具连接起来的状况之正视图。
图8是表示用升降千斤顶使上部炉体上升,用吊具和残铁吊带将残铁凝固物吊起,在炉底砖上形成作业空间的状况之正视图。
图9是表示用建筑重型机械将炉底砖的表层部修整成平坦状的正视图。
图10是表示将炉底砖的表层部修整成平坦状之后的状况的剖面图。
图11是表示在炉底砖的表面上铺设炉内轨道的状况之剖面图。
图12是表示使水平移动台在炉内轨道上移动的状况之正视图。
图13是表示使设在水平移动台下部上的辊子构造体与槽型的炉内轨道相对应配设的状况之侧视图。
图14是表示由设在水平移动台下部的移动辊及导向辊所构成的辊子构造体与槽型炉内轨道相对应配设的状态之侧视图。
图15是表示用环状链连接起来的多个移动用辊的正视图。
图16是表示使配设在水平移动台下面的滑瓦与槽型轨道相对应配设的状态之侧视图。
图17是表示铺设在炉底砖上的I型轨道的侧视图。
图18是表示用升降千斤顶使上部炉体下降,把用残铁吊带支承着的残铁凝固物载置的水平移动台上的状况之正视图。
图19是表示用升降千斤顶使上部炉体上升、退避,将载有残铁凝固物的水平移动台移动到炉体输送台车上的状况之正视图。
图20是表示对配备在台上轨道附近的移动用液压缸进行操作,将载有残铁凝固物的水平移动台移动到台上轨道上的状态之正视图。
图21是表示将载有残铁凝固物的水平移动台载置在炉体输送台车的装载水平调整构架上的状况之正视图。
图22是表示装载有具有残铁承受台的水平移动台的炉体输送台车,在高炉炉底附近等待的状况之正视图。
图23是表示将残铁凝固物吊起,将水平移动台从炉体输送台车上移动到炉内的状况之正视图。
图24是表示设在水平移动台上的残铁承受台的构造之剖面图。
图25是表示用升降千斤顶使上部炉体下降,把用残铁吊带支承的残铁凝固放置在残铁承受台上的状况之正视图。
图26是表示将残铁凝固物放置在残铁承受台上,将炉内轨道铺设在炉底砖上的状况之正视图。
图27是表示用升降千斤顶使上部炉体上升,用吊具和残铁吊带将残铁凝固物从残铁承受台上吊起来了的状况之正视图。
图28是表示沿着槽型炉内轨道,通过移动用液压缸使滑瓦等待的机构之轴测轴。
图29是表示沿着槽型炉内轨道,通过移动用液压缸使滑瓦移动的机构之正视图。
图30是表示使设在水平移动台下部上的滑瓦与槽型的炉内轨道相对应配置的状况之侧视图。
图31是图30的A部之放大侧视图。
图32是表示使用Y字形残铁吊带的状况之平面图。
图33是表示将2根带状残铁吊带交叉成X字形的状况之平面图。
图34是表示设在水平移动台上的残铁承受台的其他结构的例子之剖面图,(A)表示未放置残铁凝固物的状态之剖面图,(B)表示卸下隔板,载置了残铁凝固物的状态之剖面图。
按照操作顺序对本发明的高炉炉底解体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高炉10是这样构成的,其外部用炉壳包围,炉壳的内侧设有冷却用的冷却壁,在冷却壁内侧设有由耐火砖等构成的砖层。炉壳连接部分用焊接方法固定。在高炉10的外侧安装有炉体支柱15,作为修补时的使用,在炉体支柱15的上部设有数台升降机构的一例、即升降千斤顶16。升降千斤顶16在安装新炉体时用于下述场合,即在炉体支柱15内把在上下方向上分割成数块(例如4块)的炉壳组装起来的场合。在本发明中,在炉底11的解体作业中灵活采用该升降千斤顶16。
停炉后的高炉10的炉底11最下部砌有炉底砖17(一般使用炭砖),炉底砖17上有凝固后的残铁凝固物19,该残铁凝固物是在生铁内混合有炉渣、焦炭凝固而成的,其上有焦炭、炉渣等混合物经熔融凝固而成的损坏性凝固物18。为了对炉底砖17进行修补,必须去除这些损坏性凝固物18及残铁凝固物19。在本实施例中,是对下述情况进行说明,即将损坏性凝固物18破碎后用推土机之类的重型建筑机去除,然后再将残铁凝固物19吊起、从炉底11将其去除的情况。
对停炉后的高炉10的炉底11进行解体时,首先将设在炉体支柱15上的升降千斤顶16垂下的杆20的前端固定在炉顶14上,支承高炉10,该杆可自由升降。接着,水平地切断炉底11的炉壳,撤去切断位置A下方的下部炉体2的炉壳及内衬砖。切断的高度位置至少比残存于炉底11的残铁凝固物19高。撤去高炉10的下部炉体2的炉壳之后,用设在炉体支柱15上的升降千斤顶16将上部炉体1悬架起来,该上部炉体位于炉壳切断位置A的上方。
如图2所示,撤去下部炉壳而敞开的高炉10内部的砖用重型建筑机械(未图示)破碎之后去除。炉底砖17上的炉内残留物中的焦炭、炉渣等容易破坏的损坏性凝固物18,用重型建筑机械搬出炉外。炉内残留物中的难以破坏的残铁凝固物19的重量为300~500t。在长寿高炉10上,炉底砖17的浸蚀区域扩大到出铁口下方,残存于该侵蚀区域的残铁凝固物19的一部分在高炉生产中冷却凝固,以代替炉底砖17的状态存在。
因此,残铁凝固物19的直径几乎接近炉缸直径,5000m3级的高炉需要搬出体积约为250m3、重量达1300t的大块。该残铁凝固物19很难用重型建筑机械进行破坏,只能用黄色炸药爆破,但如上面所述这种爆破作业需要花很多时间。
如图3所示,残铁凝固物19存在于炉底砖17上。去除损坏性凝固物18之后,如图4所示,在残铁凝固物19周边的数处、从炉底砖17表面开始挖空洞21,在空洞21处、在残铁凝固物19与炉底砖17之间的间隙内设抬上千斤顶22。该空洞21例如用铲车很容易挖掘。接着,如图5所示,用抬上千斤顶22将残铁凝固物19按箭头方向顶起。该空洞21的挖掘作业以及用抬上千斤顶22顶起残铁凝固物19的作业不一定要将残铁凝固物19的温度冷却至常温,温度为300℃左右也可进行作业。因此,将高炉10停炉之后很快就可以进行去除残铁凝固物19的作业。
接着,如图6(A)及图6(B)所示,将吊具24插入、固定在设于悬架着的上部炉体1的下部的风口23内。另外,用钢板制成的残铁吊带25(例如宽1200mm、厚25~50mm),沿着箭头方向插入残铁凝固物19与炉底砖17之间的间隙内。如图7所示,用升降千斤顶16使悬加着的高炉10的上部炉体1下降之后,将残铁吊带25与吊具24连接起来。然后,如图8所示,用升降千斤顶16使上部炉体1上升,用吊具24和残铁吊带25将残铁凝固物19吊起,在残铁凝固物19与炉底砖17之间形成作业空间。
作业员56在该作业空间内,如图9、图10所示,将炉底砖17的表层部修整成没有凹凸的平坦表面之后,如图11所示,在炉底砖17的表面上铺设水平移动台29移动用的炉内轨道28。也可在除去炉底砖17之后,在高炉底板上铺设炉内轨道28。如图12所示,水平移动台29可用绞车等简单地装在炉内轨道28上。为了使水平移动台29容易移动,例如如图13~图15所示,最好使用在其下部具有移动用辊30及导向辊31的台车。水平移动台29的下面,向下设有一对支承架37,在这些支承架37之间设有用环形链条38连接起来的多个移动用辊30,支承架37的外面侧设有辊子构造体39,该辊子构造体配设有导向辊。辊子构造体39使用市场上销售的制品,隔有间隔而安装(例如4列)在水平移动台29的下部,沿着槽型炉内轨道28移动。
由于炉内轨道28铺设在将炉底砖17的表层修整成平坦表面的炉底砖17上、或者是铺设在将炉底砖17全部去除后的高炉底板上,故可承受很大的重量。炉底砖17上局部地存在着凹部时,用灰浆将该凹部填成平坦的平面之后再铺设炉内轨道28就没有什么问题。
水平移动台29如图16所示,也可以在其下部配设滑瓦40、使滑瓦40沿着槽型的炉内轨道28滑动的滑动台车。滑瓦40的下面粘贴有特氟隆41,另外,还在炉内轨道28的槽部的上面安装不锈钢板42,以减小摩擦系数。或者如图17所示,通过水平调整衬垫44将I型轨道45设在炉底砖17上的平面板43上,使具有车轮的台车在该轨道上移动,或者将滑动台车载置在I型轨道45上,用润滑油、洗涤剂、肥皂等进行润滑也可以。但是,低成本、又可减小摩擦系数、而且作业性能又好的水平移动台29的移动结构是关键。
接着,如图18所示,用升降千斤顶16使高炉10的上部炉体1下降,将通过吊具24和残铁吊带25支承的残铁凝固物19放置在水平移动台29上。将吊具24从风口23上卸下后,如图19所示,用升降千斤顶16将高炉10的上部炉体1吊起、退避到上方。吊起残铁凝固物19所使用的吊具24和残铁吊带25,同残铁凝固物19一起载置在水平移动台29上。台上轨道32铺设在移动台车29b上,与炉内轨道28连接,载有残铁凝固物19的水平移动台29可向炉体输送台车34一侧移动,该炉体输送台车具有载货水平调节构架33和水平校正块46。
如图19及图20所示,对配备在台上轨道32附近的移动液压缸35每进行1个行程的操作,便使固定位置向前方变更,同时使载有残铁凝固物19的水平移动台29从炉内轨道28向台上轨道32上移动、从炉内往炉外拉出。用移动用液压缸35使水平移动台29移动的机构之一例示于图28及图29。其操作方法同图28及图29一起将在下面作详细说明。
接着,操作配置在炉体输送台车34上的移动用液压缸36,如图21所示,将移动台车29b移动到炉体输送台车34上。这样,就将残铁凝固物19同铺设在移动台车29b上的台上轨道32上的水平移动台29一起载置在炉体输送台车34的载货水平调整构架33上。然后,将炉体输送台车34移动至残铁凝固物堆放场,一系列的高炉炉底解体作业完毕。
在本发明中,也可使用具有图22所示的残铁承受台47的水平移动台29。即,水平移动台29在炉底11附近等待时,用螺栓等将炉内轨道28固定在其下部。又如图23所示,在将残铁凝固物19吊起的状态下,水平移动台29和炉内轨道28一起在炉底砖17上移动。这时,水平移动台29通过安装在炉内轨道28下面上的辊子等,很容易从炉体输送台车34上移动到炉底砖17上。
在水平移动台29的残铁承受部48上设有数个(例如4个)上下方向的贯通孔49,残铁承受台47(高度约2.8m)可装卸地配置在各贯通孔49内。又如图24所示,在贯通孔49内、在相当于残铁承受台47的支柱高度方向中间部的位置上配设有承受架50。残铁承受台47通过设在承受架50上的数个弹簧51,由设在其侧面的托座52支承着。水平移动台29在炉底11附近等待时,即残铁承受台47上未载置残铁凝固物19时,残铁承受台47的下端面因弹簧51的弹力作用而离开炉底砖17,故可将水平移动台29从炉外移动到炉底砖17上。
如上所述,在将水平移动台29移动到炉底砖17上之前,在残铁凝固物19与炉底砖17之间形成作业空间,作业人员56在该作业空间内将炉底砖17的表层部修整成平坦状态。将水平移动台29移动到炉底砖17上之后,如图25所示,用升降千斤顶16使上部炉体1下降,把用吊具24和残铁吊带25支承着的残铁凝固物19放置在残铁承受台47上。弹簧51依靠残铁凝固物19的自重,通过托座52而收缩,残铁承受台47的下端面便与炉底砖17接触。这样,便在水平移动台29与炉底砖17之间形成工程空间。如图26所示,作业人员在工程空间内、在炉底砖17上进行炉内轨道的铺设工程,即在炉内轨道28的下侧填充灰浆,对炉内轨道28进行水平校准、及固定的铺设工程。
或者,也可将炉底砖17全部去除,在高炉底板上铺设炉内轨道28。
炉内轨道28通过炉外轨道53与铺设在炉体输送台车34上的台上轨道32连接。
接着,如图27所示,用升降千斤顶16将上部炉体1吊起,使残铁凝固物19从残铁承受台47退避到上方。这里,因为不要残铁承受台47,故将残铁承受台47从贯通孔49内拔出。在炉内进行拔出操作较困难的情况下,利用移动用液压缸35将水平移动台29拉到台上轨道32上再拔出,该台上轨道铺设在炉体移动台车34上。
或者,如图34(A)所示,也可将隔板54设在残铁承受台47的上面使用。即,在进行炉内轨道28的铺设工程时,将残铁凝固物19放置在隔板54上。依靠残铁凝固物19的自重,残铁承受台47的下端面与炉底砖17接触。这样,便在水平移动台29与炉底砖17之间形成工程空间。
炉内轨道28的铺设工程完毕之后,使残铁凝固物19退避到上方,并取下隔板54,再一次将残铁凝固物19放置在残铁承受台47上。这时,依靠残铁凝固物19的自重,残铁承受台47下降,但残铁承受台47的下端面不接触炉底砖17而成为离开的状态。因此,可在不拔出残铁承受台47、将残铁凝固物19放置在残铁承受台47上的状态下,将水平移动台29拉到台上轨道32上,该台上轨道铺设在炉体输送台车34上。
移动用液压缸35如图28、图29所示,例如水平、而且可移动地配置在槽型的炉内轨道28内的长度方向上。在炉内轨道28的两侧壁上、在各相向的位置上,等间隔地设在止动用切口64。另外,在支持移动用液压缸35的液压缸侧的金属件56的上面,在炉内轨道28的长度方向上呈直角地、水平地配设有第1止动液压缸57,在通过移动用液压缸55的活塞杆58连接的活塞杆侧的金属件59上、在炉内轨道28的长度方向上呈直角、且水平地配设有第2止动液压缸60。而且,在活塞杆侧金属件59上连接有数个滑瓦40,该滑瓦通过连接销62配设在水平移动台29的下部上。
这里,对水平移动台29的移动方法加以说明。首先,使第1止动液压缸57伸长,使连接在第1止动液压缸57上的止动件61向两侧突出,并卡在设于炉内轨道28的两侧壁65上的止动用切口64内。这时,连接在第2止动液压缸60上的止动件66呈缩入状态。使伸长状态的移动用液压缸35缩入,将活塞杆58移动至收缩侧,使活塞杆金属件59及数个滑瓦40沿着炉内轨道28移动。这样,配设有残铁承受台47的水平移动台29便向炉外方向移动相当于移动用液压缸35的1个行程的距离。
接着,使第2止动液压缸60伸长,于是使连接在第2止动液压缸60上的止动件66向两侧突出,并卡在设于炉内轨道28的两侧壁65上的止动用切口64内,另外,使第1止动液压缸57收缩,于是使连接在第1止动液压缸57上的止动件61成为收缩状态,脱离设在炉内轨道28两侧壁65上的止动用切口64。使收缩状态的移动用液压缸35伸长,使液压缸一侧的金属件56向炉外方向移动1个行程的距离。
然后,使第1止动液压缸57伸长,连接在第1止动液压缸57上的止动件61向两侧突出,并卡在设于炉内轨道28的两侧壁65上的止动用切口64内,另外,使第2止动液压缸60收缩,使连接在第2止动液压缸60上的止动件66缩入两侧,脱离设在炉内轨道28的两侧壁65上的止动用切口64,于是使移动用液压缸35收缩。反复地进行这种操作,将配设有残铁承受台47的水平移动台29往炉外方向移动。
这里,对使用移动用液压缸35使水平移动台29移动的方法进行了说明,但用中心孔千斤顶等也同样可使水平移动台29移动。
又如图30所示,在水平移动台29的下部例如配设4列滑瓦40,该滑瓦40沿着铺设在炉底砖17上的槽型炉内轨道28滑动。如图31所示,滑瓦40的下面粘贴有特氟隆41,最好在炉内轨道28的内面装不锈钢板42,以减小摩擦系数。
在本发明中,最好使用图32所示的Y字形的制作成一个整体的残铁吊带25。即,使Y字形残铁吊带25呈辐射状地向3个方向延伸的长方形带25a中的1根,在朝着高炉10中心的状态下沿着箭头所示方向移动。设置抬上千斤顶22的位置是选择在使Y字形残铁吊带25移动时不干扰的位置,该抬上千斤顶用于顶起残铁凝固物19。这样,通过使用Y字形残铁吊带25便可稳定地吊起残铁凝固物19。
Y字形残铁吊带25呈辐射状地向3个方向延伸的长方形带25a的角度不一定是120°角。在将Y字形残铁吊带25向高炉1.0的中心移动的状态下,将位于后方的2根长方形吊带25a构成的角度α设为小于120°(例如90°)时,扩大了设置抬上千斤顶22的区域,因此,可稳定地将残铁凝固物19顶起。
除了Y字形残铁吊带25以外,使用带状残铁吊带25b时,如图33所示,最好将2条带状残铁吊带25b交叉成X字形使用。交叉成X字形的2条带状残铁吊带25b构成的角度没有什么特别限制。但是,要将抬上千斤顶22设在2条带状残铁吊带25b构成的角度中的大角度区域内,才可稳定地将残铁凝固物19顶起。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设置在支承高炉10的炉体支柱15上的升降千斤顶16使残铁凝固物19升降,故不需要另设残铁凝固物19的升降机构。将残铁吊带25与固定在上部炉体1的下端部上的炉壳侧吊具24连接,便可将残铁凝固物19吊起,因此,在不分割的情况下就可使大块残铁凝固物19移动。而且,可在高温状态下进行作业,故可缩短炉底11的解体作业所需的时间。
但是,在残铁凝固物19的重量太大、超过了残铁吊带25或升降机构的允许范围的情况下,在将残铁凝固物19分割之后再用上述方法吊起也可以。另外,在残铁凝固物19的尺寸太大而影响搬运的情况下,也可将残铁凝固物19放置在水平移动台29上之后,再在水平移动台29上进行分割。
为了稳定地将残铁凝固物19吊起,也可在上部炉体的内部设梁,用起重部件将梁与残铁凝固物连接起来,用起重部件及残铁吊带、或者是在残铁凝固物19上开3个以上的孔,将吊杆贯通在孔内、而将残铁凝固物吊起。

Claims (14)

1.一种高炉炉底的解体方法,是在比残存于高炉炉底的残铁凝固物高的位置上将停炉后的高炉炉体水平地切断,用设置在炉体支柱上的升降机构将切断位置上方的上部炉体悬架起来,在高炉的全周上至少撤去了上述切断位置下方的下部炉体的炉壳及内衬砖的一部分之后,再将上述残铁凝固物搬出炉外,其特征在于:在将上述残铁凝固物搬出炉外之前,先用吊具将上述上部炉体与上述残铁凝固物连接成一体,用上述升降机构使上述上部炉体和上述残铁凝固物升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炉底的解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上述残铁凝固物搬出炉外之前,沿着残铁凝固物的周边部、并在上述残铁凝固物与炉底砖之间的多处设置空洞,用配设在上述空洞内的抬上千斤顶将上述残铁凝固物顶起,在上述残铁凝固物与上述炉底砖之间形成间隙,将残铁吊带插入上述间隙内之后,用上述升降机构使悬架在上述炉体支柱上的上部炉体下降,将上述残铁吊带与固定在上述上部炉体下部上的上述吊具相连接,然后再用上述升降机构将上述上部炉体和上述残铁凝固物一起吊起,在上述残铁凝固物与上述炉底砖或高炉底板之间形成作业空间,将水平移动台移动到上述炉底砖或上述高炉底板上之后,再用上述升降机构使上述上部炉体及上述残铁凝固物下降、并放置在上述水平移动台上,接着,将固定在上述上部炉体的下部上的吊具脱开之后,再用升降装置使上述上部炉体退避到上方,使载有上述残铁凝固物的上述水平移动台从炉内移动到炉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炉炉底的解体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吊具固定在上述上部炉体的风口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炉炉底的解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残铁凝固物与上述炉底砖之间形成的作业空间内,将上述炉底砖的表层部修整平坦之后、或将上述炉底砖去除之后,再在上述炉底砖上、或上述高炉底板上铺设炉内轨道,使上述水平移动台在上述炉内轨道上移动。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炉炉底的解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残铁凝固物与上述炉底砖之间形成的上述作业空间内,将上述炉底砖的表层部修整平坦之后、或将上述炉底砖去除之后,将可装卸地配设在数个贯通孔内的、具有残铁承受台的上述水平移动台移动到上述炉底砖上、或上述高炉底板上,用升降机构使上述上部炉体及上述残铁凝固物下降、并放置在上述残铁承受台上,依赖上述残铁凝固物的自重而使上述残铁承受台的下端面与上述炉底砖或高炉底板接触,在上述水平移动台与上述炉底砖或高炉底板之间形成工程空间,在上述工程空间内将炉内轨道铺设到上述炉底砖或高炉底板上之后,再用上述升降机构将上述上部炉体及残铁凝固物吊起,将上述残铁承受台从上述水平移动台上卸下,用上述升降机构使上述上部炉体及残铁凝固物下降、并放置在上述水平移动台上,接着,将固定在上述上部炉体下端部上的上述吊具脱开之后,再用上述升降装置使上述上部炉体退避到上方,将载置有上述残铁凝固物的上述水平移动台从炉内移动到炉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炉炉底的解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于上述水平移动台上的上述贯通孔内设有承受架,通过数个弹簧、并利用设在上述残铁承受台的上部侧面上的托座支承上述残铁承受台,在将上述水平移动台移动到上述炉底砖上或高炉底板上时,由于上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使上述残铁承受台的下端面离开上述炉底砖或高炉底板,当上述残铁承受台上载置有上述残铁凝固物时,通过上述托座压缩上述弹簧,使上述残铁承受台的下端与上述炉底砖或高炉底板接触,在上述水平移动台与上述炉底砖或高炉底板之间形成上述工程空间。
7.如权利要求2、3、4、5或6所述的高炉炉底的解体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在上述炉内轨道上的上述水平移动台通过设在上述水平移动台下部的辊子或滑瓦进行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炉炉底的解体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滑瓦配置在形成于上述炉内轨道上的槽内,并在上述滑瓦与形成于上述炉内轨道上的槽之间设置减小摩擦系数的材料,使上述滑瓦沿着上述炉内轨道上的槽滑动,便可使上述水平移动台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炉炉底的解体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减小摩擦系数的材料是特氟隆和/或不锈钢。
10.如权利要求2、3、4、5、6、7、8或9所述的高炉炉底的解体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残铁吊带的形状呈Y字形。
11.如权利要求2、3、4、5、6、7、8或9所述的高炉炉底的解体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残铁吊带的形状是带状的,并且将2条上述带状残铁吊带交叉成X字形后将上述残铁凝固物吊起。
12.如权利要求2、3、4、5、6、7、8、9、10或11所述的高炉炉底的解体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残铁凝固物分割后,用上述升降机构将其和上述上部炉体一同吊起。
13.如权利要求2、3、4、5、6、7、8、9、10、11或12所述的高炉炉底的解体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载置在上述水平移动台上的上述残铁凝固物进行分割。
14.如权利要求2、3、4、5、6、7、8、9、10、11、12或13所述的高炉炉底的解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上部炉体内部配设梁,用提升部件将上述梁和上述残铁凝固物连接起来,再用上述提升部件及上述残铁吊带将残铁凝固物吊起。
CNB001360639A 2000-07-13 2000-12-20 高炉炉底的解体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074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12507/00 2000-07-13
JP212506/00 2000-07-13
JP2000212507A JP3591431B2 (ja) 2000-07-13 2000-07-13 高炉炉底部の解体方法
JP2000212506A JP3589161B2 (ja) 2000-07-13 2000-07-13 高炉炉底部の解体方法
JP212508/00 2000-07-13
JP212508/2000 2000-07-13
JP212506/2000 2000-07-13
JP2000212508A JP3591432B2 (ja) 2000-07-13 2000-07-13 高炉炉底部の解体方法
JP212507/2000 2000-07-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33379A true CN1333379A (zh) 2002-01-30
CN1250745C CN1250745C (zh) 2006-04-12

Family

ID=27344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3606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0745C (zh) 2000-07-13 2000-12-20 高炉炉底的解体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479011B2 (zh)
KR (1) KR100478107B1 (zh)
CN (1) CN1250745C (zh)
BR (1) BR0005946A (zh)
DE (1) DE10063701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9120A (zh) * 2011-10-28 2012-04-11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高炉炉底更换方法
CN102409119A (zh) * 2011-10-28 2012-04-11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高炉炉体纠偏复位方法
CN103103303A (zh) * 2011-11-15 2013-05-15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大型高炉残铁解体方法
CN103322826A (zh) * 2013-04-01 2013-09-25 富阳申能固废环保再生有限公司 可移动式炉缸
CN108885060A (zh) * 2015-12-30 2018-11-23 丹尼利克里斯有限公司 竖炉构造方法及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02407B2 (ja) 1994-01-07 1997-04-23 川崎製鉄株式会社 高炉炉底内容物の炉外搬出方法
JP3110684B2 (ja) 1996-09-20 2000-11-20 川崎製鉄株式会社 高炉炉底部の解体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9120A (zh) * 2011-10-28 2012-04-11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高炉炉底更换方法
CN102409119A (zh) * 2011-10-28 2012-04-11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高炉炉体纠偏复位方法
CN103103303A (zh) * 2011-11-15 2013-05-15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大型高炉残铁解体方法
CN103103303B (zh) * 2011-11-15 2016-02-03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大型高炉残铁解体方法
CN103322826A (zh) * 2013-04-01 2013-09-25 富阳申能固废环保再生有限公司 可移动式炉缸
CN108885060A (zh) * 2015-12-30 2018-11-23 丹尼利克里斯有限公司 竖炉构造方法及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0005946A (pt) 2002-04-02
KR20020007121A (ko) 2002-01-26
US20020014724A1 (en) 2002-02-07
DE10063701A1 (de) 2002-01-24
KR100478107B1 (ko) 2005-03-24
US6479011B2 (en) 2002-11-12
CN1250745C (zh) 2006-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2626C (zh) 高炉的短时间改建和建设方法及设备
CN104762438A (zh) 一种转炉设备更换安装方法
JP4300249B2 (ja) 高炉炉底部の解体方法
CN1250745C (zh) 高炉炉底的解体方法
WO2006070922A1 (ja) 高炉炉体の撤去方法
JP2006283183A (ja) 高炉炉体の撤去方法
JP3110684B2 (ja) 高炉炉底部の解体方法
CN210458247U (zh) 一种更换转炉升降烟罩的装置
CN109136436A (zh) 更换大型钒钛磁铁矿冶炼高炉铁口的方法
CN1017157B (zh) 用于更换竖炉出铁槽的装置
JP4126469B2 (ja) 高炉炉体の解体組立装置
JP3591432B2 (ja) 高炉炉底部の解体方法
JP3589161B2 (ja) 高炉炉底部の解体方法
JP2003105413A (ja) 高炉の残銑の除去方法
JP2001003111A (ja) 高炉炉底部の解体方法
KR100958304B1 (ko) 고로의 개수 방법
CN217495924U (zh) 一种渣土车翻转装置
JP3591431B2 (ja) 高炉炉底部の解体方法
CN110964871B (zh) 带有溜槽的吊臂式铁水罐倾翻式兑铁装置
JP4085293B2 (ja) 高炉の組立解体装置及び組立解体方法
CN116162753A (zh) 一种高炉风口区冷却壁安装方法
CN205933034U (zh) 一种移动式耙矿绞车
JP4064002B2 (ja) 高炉の炉体マンテルの解体方法
CN116986478A (zh) 烧结室大烟道灰斗安装方法
JP5193535B2 (ja) 高炉炉底部の解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