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4397C - 摄影装置以及动作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摄影装置以及动作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24397C
CN1324397C CNB031090834A CN03109083A CN1324397C CN 1324397 C CN1324397 C CN 1324397C CN B031090834 A CNB031090834 A CN B031090834A CN 03109083 A CN03109083 A CN 03109083A CN 1324397 C CN1324397 C CN 132439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oreign matter
camera
main body
imag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090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48776A (zh
Inventor
东原正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448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487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439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439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3/81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suppressing or minimising disturbance in the image signal gen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3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interchangeable camera parts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影装置,不被摄影条件左右,都可简单可靠地检测出异物。检测出照相机主体101上的异物。照相机CPU409进行控制使得在接入电源开关时开始异物检测处理。

Description

摄影装置以及动作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摄影装置主体上,设置有检测附着于摄影光学系统的异物的异物检测部件的数字照相机等的摄影装置、动作处理方法、程序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可更换透镜的数字单反照相机中,由于透镜更换、反射镜驱动、快门动作,引起照相机主体内的灰尘、垃圾等异物移动,就会附着在作为摄影光学系统的摄像元件的玻璃盖和摄像元件附近所配置的光学低通滤波器、红外线切断滤光器等的表面上。并且,当在附着异物的状态下进行摄影时,就与被拍摄物体像一起在摄像元件上写入了异物的影子,出现不能进行良好摄影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提案出一种摄影装置,通过分离地配置低通滤波器、红外线切断滤光器等的光学滤波器和摄像元件,使该光学滤波器和摄像元件之间为洁净的密闭空间,以防止在摄像元件附近侵入异物。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特开平11-234543号公报,提出一种从摄像元件的输出信号检测摄影透镜的沾污的摄影装置(摄像机)。其通过一边对活动图像进行摄影一边检测摄影图像中的固定低频成分来检测摄影透镜的沾污。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特开平11-249004号公报,提出在单反照相机等中使用的相位差检测方式的摄影光学系统上附着异物时的检测方法和图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校正装置。其积分被均匀照明的图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相邻像素的差分值、通过该积分值是否比预定值大来进行异物检测,当检测出异物时,变更各像素的灵敏度校正数据以使由于该异物而降低的图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为正常值。
但是,更换透镜的凸缘衬圈已决定的单反照相机中,在摄像元件小的照相机中,可确保上述滤波器与摄像元件之间必要的空间,但由于近年来的伴随高像素化的摄像元件的大型化,确保这种必要空间就变得困难。
这种异物影子由于附着场所、大小和摄影透镜的光圈值,在摄像元件上变得模糊,难以获知异物的坏影响,因此摄影者没有觉察异物的附着继续摄影,在摄影后,就有在摄像条件不同的情况下,觉察到由异物而产生坏影响的问题。
因此摄影前很有必要简单且可靠地检测出可能对摄影结果产生坏影响的异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不被摄影条件所左右,可简单且可靠地检测出异物的摄影装置、动作处理方法、程序以及存储介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摄影装置,包括:摄影装置主体;在该摄影装置主体上设置的电源开关;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该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装置;进行控制使得随着上述电源开关的接入使上述异物检测装置动作的控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提供一种摄影装置,包括:摄影装置主体;在该摄影装置主体上设置的电源开关;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该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装置;进行控制使得随着把上述电源开关从接通状态转移到断开状态使上述异物检测装置动作的控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三方案提供一种摄影装置,包括:摄影装置主体;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该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装置;用于开始上述异物检测装置的异物检测的异物检测开关;检测上述异物检测装置操作的开关检测装置;进行控制使得由上述开关检测装置检测到上述异物检测装置进行了操作时使上述异物检测装置动作的控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四方案提供一种摄影装置,包括:摄影装置主体;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该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装置;检测摄影装置主体上安装了透镜的透镜安装检测装置;进行控制使得由上述透镜安装检测装置检测到上述摄影装置主体上安装了透镜时使上述异物检测装置动作的控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五方案提供一种摄影装置,包括:摄影装置主体;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该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装置;对进行上次的异物检测动作后上述摄影装置的摄影次数进行计数的计数装置;进行控制使得上述计数装置的计数值达到预定值时使上述异物检测装置动作的控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六方案提供一种摄影装置,包括:摄影装置主体;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该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装置;检测从进行摄影的摄影模式转移到再现摄影的图像的再现模式的模式检测装置;进行控制使得由上述模式检测装置检测到从上述摄影模式转移到上述再现模式时使上述异物检测装置动作的控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七方案提供一种摄影装置,包括:摄影装置主体;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该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装置;检测从再现摄影的图像的再现模式转移到进行摄影的摄影模式的模式检测装置;进行控制使得由上述模式检测装置检测到从上述再现模式转移到上述摄影模式时使上述异物检测装置动作的控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八方案提供一种摄影装置,包括:摄影装置主体;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该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装置;记录图像数据的数据记录装置;检测上述数据记录装置安装在上述摄影装置主体上的安装检测装置;进行控制使得由上述检测装置在上述摄影装置主体上检测到上述数据记录装置的安装时使上述异物检测装置动作的控制装置。
更好是在第一到第八形式的摄影装置中包含可更换的摄影透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九方案提供一种具有摄影装置主体、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在该摄影装置主体上设置的电源开关的摄影装置的动作处理方法,包括: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上述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步骤;进行控制使得随着上述摄影装置主体的电源开关接入使上述异物检测步骤动作的控制步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十方案提供一种具有摄影装置主体、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在该摄影装置主体上设置的电源开关的摄影装置的动作处理方法,包括: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上述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步骤;进行控制使得随着把上述摄影装置主体的电源开关从接通状态转移到断开状态使上述异物检测步骤动作的控制步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十一方案提供一种具有摄影装置主体、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异物检测开关的摄影装置的动作处理方法,包括: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上述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步骤;为开始上述异物检测步骤的异物检测,检测上述异物检测开关操作的开关检测步骤;进行控制使得由上述开关检测步骤检测到上述异物检测开关操作时使上述异物检测步骤动作的控制步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十二方案提供一种具有摄影装置主体和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的摄影装置的动作处理方法,包括: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上述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步骤;检测上述摄影装置主体上安装了透镜的透镜安装检测步骤;进行控制使得由上述透镜安装步骤检测到安装了透镜时使上述异物检测步骤动作的控制步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十三方案提供一种具有摄影装置主体和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的摄影装置的动作处理方法,包括: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上述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步骤;对进行上次的异物检测动作后上述摄影装置的摄影次数进行计数的计数步骤;进行控制使得上述计数步骤的计数值达到预定值时使上述异物检测步骤动作的控制步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十四方案提供一种具有摄影装置主体和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的摄影装置的动作处理方法,包括: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上述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步骤;检测从进行摄影的摄影模式转移到再现摄影的图像的再现模式的模式检测步骤;进行控制使得由上述模式检测步骤检测到从上述摄影模式转移到上述再现模式时使上述异物检测步骤动作的控制步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十五方案提供一种具有摄影装置主体和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的摄影装置的动作处理方法,包括: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上述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步骤;检测从再现摄影的图像的再现模式转移到进行摄影的摄影模式的模式检测步骤;进行控制使得由上述模式检测步骤检测到从上述再现模式转移到上述摄影模式时使上述异物检测步骤动作的控制步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十六方案提供一种具有摄影装置主体、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记录图像数据的数据记录装置的摄影装置的动作处理方法,包括: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上述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步骤;检测上述数据记录装置安装在上述摄影装置主体上的安装检测步骤;进行控制使得由上述安装检测步骤在上述摄影装置主体上检测到上述数据记录步骤的安装时使上述异物检测步骤动作的控制装置。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发明,通过控制使用于检测附着在摄影光学系统等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装置动作的定时,可不对摄影作业产生障碍,有效地进行异物的检测处理。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从下面参考附图的说明将会明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摄影装置的数字单反照相机处于待机状态时的简要结构的垂直纵向截面图;
图2是表示数字单反照相机100处于进行异物检测的状态时的简要结构的垂直纵向截面图;
图3是图2的摄像元件120附近的放大图;
图4是表示数字单反照相机100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5是数字单反照相机100的摄影前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在图5的步骤S505~S510的处理中所执行的开关SW2中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图5的步骤S502的异物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图7的步骤S710的异物检测运算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摄影装置的数字单反照相机的摄影前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摄影装置的数字单反照相机的摄影前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作为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摄影装置的数字单反照相机的摄影前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摄影装置的数字单反照相机的摄影前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在图12的步骤S1506~S1511的处理中所执行的开关SW2中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作为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的摄影装置的数字单反照相机的再现模式转移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的摄影装置的数字单反照相机的再现模式转移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作为本发明的第八个实施例的摄影装置的数字单反照相机的摄影前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首先根据图1~图8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构成为检测到摄影装置主体的电源开关从断开状态转移到接通状态时,进行异物检测动作,由此,必须在摄影前进行检查是否有异物附着的摄影前处理,从而不必在实际摄影中进行异物检测。通过这样进行动作,摄影者可集中于摄影作业,从所谓的摄影中的异物检测的麻烦中解放出来。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摄影装置的数字单反照相机处于待机状态时的简要结构的中央截面图。该图中,数字单反照相机100由照相机主体(摄影装置主体)101和对该照相机主体101可拆装的更换透镜102构成。更换透镜102具有摄影透镜107、安装部104和接合部106。安装部104固定于照相机主体101的安装部103上,通过照相机主体101的接合部105和更换透镜102的接合部106接触进行电连接。经该接合部105,106进行从照相机主体101向更换透镜102的电供给和用于控制摄影透镜107的通信等。
透过更换透镜102的摄影透镜107的光束入射到照相机主体101的主反射镜108中。主反射镜108为半反射镜,反射的光束导向取景器,透过的光束用次反射镜109向下方反射,导向焦点检测装置110。
当焦点检测装置110检测摄影透镜107的散焦量,运算驱动该摄影透镜107的透镜驱动量以使得摄影透镜107成为聚焦状态,经接合部105,106向更换透镜102送出透镜驱动量时,该更换透镜102控制未图示的电机,驱动摄影透镜107来进行焦点调节。
主反射镜108粘合固定于主反射镜保持框111并且由铰轴112可旋转地支撑。次反射镜109粘合固定于次反射镜保持框113并且由未图示的铰轴对主反射镜保持框111可旋转地支撑。
构成为由主反射镜108导向取景器的光束,将被拍摄物体像成像于调焦板114,摄影者经五棱镜115和目镜116可以观察调焦板114上的被拍摄物体像。
在次反射镜109的后方配置快门117,其快门帘118经常处于关闭状态。
在快门117的后方配置将光学低通滤波器和红外线切断滤光器一体化的光学滤波器119。然后,构成为在摄影时,透过光学滤波器119的光束入射到在该光学滤波器119的后方所配置的摄像元件120。121是作为照明部件的LED(发光二极管),在检测异物时从镜盒(镜空间)A下面一侧照明摄像元件120。122是更换透镜102的光圈。
以上是数字单反照相机100的待机状态的主要结构。
在这样搭载大的摄像元件120的数字单反照相机100中,由于不能使调焦板114和主反射镜108小型化,所以难以确保光学滤波器119和摄像元件120之间的空间,光学滤波器119上附着的灰尘等的异物和摄像元件120之间的距离近,因此异物的影子不会成为很模糊,而是进入摄像元件120上的被拍摄物体像上。在这种状态下所拍摄的图像就有异物的黑影进入,图像质量大大降低,从而需要在摄影前检测这种异物根据需要将其去除(清除)。
图2是表示数字单反照相机100处于进行异物检测的状态时的简要结构的垂直纵向截面图。
为进行异物检测,需要把镜盒A内变暗。因此,首先,通过反射镜上升动作使主反射镜108和次反射镜109退开,由主反射镜保持框111和次反射镜保持框113遮住从取景器的目镜116入射来的光束。接着,通过经照相机主体101的接合部105和更换透镜102的接合部106的通信,通过更换透镜102的光圈122的光圈叶片123,遮住从摄影透镜107入射来的光束。然后,使快门107的快门帘118移动来将快门117置于打开状态。
这样使来自外部的光不进入,成为LED121和摄像元件120之间没有遮光部件的状态,由LED121均匀地照明摄像元件121,该状态下,摄像元件120进行电荷累积和图像信号读出,从该图像信号判断光学滤波器119上有无异物。
由透过摄影透镜107到来的光束产生的异物影子,因该摄影透镜107的光圈值而模糊情况不同,当在开放状态下使用明亮的摄影透镜107时,由于异物影子很模糊,从而看不到小的异物。当缩小更换透镜102的光圈122或使用暗的摄影透镜107时,由于异物的影子不怎么模糊,即使是比较小的异物的影子也可观察到。
当这样使用透过摄影透镜107到来的光束进行异物检测时,可检测出的异物的大小因摄影透镜107和摄影条件而不同,有不能进行稳定的异物检测的问题。
透过摄影透镜107的光束中,由于被拍摄物体像也成像在摄像元件120上,会把被拍摄物体像误判断为异物,存在不能进行精确的异物检测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通过由接近点光源的LED121照明摄像元件120,由于异物的影子难以模糊,从而也可检测出小的异物,由于不受摄影条件和摄影透镜107的影响,故可进行精确稳定的异物检测。
图3是图2的摄像元件120附近的放大图。摄像元件120大致来说由摄像部120a和陶瓷封装120b以及玻璃盖120c构成。
图3表示在位于摄像元件120的玻璃盖120c紧前面的光学滤波器119的表面上附着异物124的状态,该异物124遮住LED121的照明光,产生影子125。由于该影子125,使得该影子125部分的摄像元件120的输出信号的图像的电平比周围没有影子的图像部分低,从而通过检测该电平降低的信号图像部分,就可检测出在光学滤波器119上附着的异物。
图4是数字单反照相机100的电路图,在同一图中,与图1相同的部分加上相同符号。
如图4所示那样,照相机主体101和更换透镜102由通信接合点105a,106a和电源用接合点105b,106b进行连接。照相机主体101上设置有,驱动主反射镜108和次反射镜109的反射镜驱动电路401、检测摄影透镜107的散焦量的焦点检测装置110、为决定摄影时的曝光而测定被拍摄物体的亮度的测光电路402、用于驱动快门117的快门帘118的快门驱动电路403、在进行光学滤波器119的异物检测时照明摄像元件120的LED121、驱动摄像元件120并从该摄像元件120读出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驱动电路404、用于存储所读出的摄像信号的RAM(随机存取存储器)405、把存储在该RAM405中的摄像信号变换为预定的图像数据的信号处理电路406、用于存储图像数据的闪速存储器407、向照相机主体101的各电路和更换透镜102供电的照相机电源电路408、通过这些电路的控制和与更换透镜102的通信进行摄影透镜107的控制的照相机CPU409、驱动作为未图示的显示部件的LCD的LCD驱动电路410、开关输入电路411。
更换透镜102上设置有,包含摄影透镜107的透镜单元、根据照相机主体101的焦点检测装置110的散焦量进行摄影透镜107的焦点调节的聚焦驱动电机412、控制该聚焦驱动电机412的聚焦控制电路413、驱动光圈122的光圈叶片123的光圈驱动电机414、控制该光圈驱动电机414的光圈控制电路415、向更换透镜102内的各电路供电的透镜电源电路416、根据与照相机CPU409的通信结果控制这些电路的透镜CPU417。
在遮住从取景器光学系统入射来的光束的情况下,照相机CPU409控制反射镜驱动电路401,把主反射镜108和次反射镜109置于反射镜上升状态。在遮住从摄影透镜107入射来的光束的情况下,从照相机CPU409对透镜CPU417送出通过关闭光圈122来进行遮光的命令。接收该命令的透镜CPU417控制光圈控制电路415,把光圈驱动电机414驱动预定量,通过光圈122的光圈叶片123遮住摄影透镜107的光束。
为把快门117置于打开状态,通过由照相机CPU409控制快门驱动电路403,使快门帘118移动,把快门117置于打开状态。
在进行异物检测的情况下,由LED121照明摄像元件120,从自摄像元件120读出的摄像信号检测光学滤波器119上附着的异物的影子。为从摄像信号进行异物的检测,由信号处理电路406把摄像信号变换为图像数据,从该图像数据抽取亮度成分。然后,判断为在该亮度值小于预定值的部分中附着有异物。
当检测异物时,照相机CPU409通过LCD驱动电路410控制未图示的显示用的LCD(液晶显示器),在上述LCD上显示表示异物附着的信息,对摄影者通知异物附着在摄影光学系统上。
这样,摄影者看到在上述LCD上显示的信息,就简单地获知是否附着异物,从而在摄影前可简单地获知是否有必要进行用于去除异物的清洁。由此,可对把当摄影者高度注意摄影图像时觉察到的异物拍摄到摄影图像中去的以往的事故防患于未然。
接着使用图5和图6说明作为本实施例的摄影装置的数字单反照相机100的动作。
图5~图8是作为第一实施例的摄影装置的数字单反照相机100的摄影前处理的流程图。
图5中,首先,步骤S501中,当操作照相机主体101的电源开关从断开状态变为接通状态时,照相机CPU409读入存储在未图示的ROM(只读存储器)中的用于执行本处理的预定的程序。
接着进入步骤S502,进行检测在摄像元件120附近的光学滤波器119上是否附着有异物的异物检测处理。
接着进入步骤S503,由从上述步骤S502的异物检测处理的结果所设定或复位的GF标志判断是否附着有异物。这里,GF标志在判断为附着异物时被设置,在判断为未附着异物时被复位。该判断结果为分别当GF标志被设置,即异物附着时,进入步骤S504,而当GF标志被复位,即判断为未附着异物时进入步骤S505。
步骤S504中,控制LCD驱动电路410,利用LCD(液晶显示器)进行用于向摄影者通知附着异物的警告显示。然后,进行警告显示后,进入下一步骤S505。当摄影者看到上述LCD上显示的警告显示的内容并确认异物附着时,把照相机主体101设定成清洁模式,通过吹风器(blower)等清除光学滤波器119上的异物,以可在良好状态下开始摄影。
这样,通过照相机主体101的电源开关从断开状态转移到接通状态时进行异物检测,可在摄影前确认照相机主体101的状态,就有可安心进行摄影的效果。
步骤S505中进行在照相机主体101的未图示的用于进行摄像动作的释放钮的第一行程(stroke)中接通的开关SW1的状态检测,如果该开关SW1是接通状态,则进入步骤S507,如果该开关SW1是断开状态,则进入步骤S506。
步骤S506中,为了将存储在照相机主体101的控制中使用的各种参数的RAM405的内容返回到初始状态,清除全部标志和全部变量。在上述步骤S506的处理结束后,向上述步骤S505返回。
步骤S507中,作为摄影准备动作,从测光电路402的测光传感器输出对被拍摄物体亮度进行测光,计算摄影时的曝光(光圈值和快门秒数)。
接着进入步骤S508,由焦点检测装置110检测摄影透镜107的焦点状态(散焦量)。接着,进入步骤S509,由上述步骤S508中所检测的散焦量是否小于预定值来判断是否处于聚焦状态。然后,在为散焦量小于预定值的聚焦状态时,返回上述步骤S505,在为散焦量大于预定值的非聚焦状态时,进入步骤S510。
步骤S510中通过聚焦驱动电机412驱动摄影透镜107使得消除上述步骤S508中所检测的散焦量。然后,在结束步骤S510的处理后向上述步骤S505返回。
这样,反复执行上述步骤S505~步骤S510的处理。其中,在电源开关成为断开状态时,在该时刻结束全部处理,在电源开关再次成为接通状态时,再次进行从步骤S501开始的处理。
当在上述步骤S507~步骤S510的处理执行中,摄影者进而按下上述释放钮时,在该释放钮的第二行程中接通的开关SW2成为接通状态,照相机CPU409执行后述的图6的开关SW2中断处理。
图6是图5的步骤S505~步骤S510的处理中的开关SW2中断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步骤S602中,判断摄影透镜107是否处于聚焦状态。然后,分别在处于聚焦状态时,进入步骤S603,在不处于聚焦状态时,不进行摄影,而进入步骤S616中。
步骤S603中,控制反射镜驱动电路401进行反射镜上升动作,在下一步骤S604中通过控制光圈控制电路415,驱动光圈122使之成为上述图5的步骤S507中所计算的光圈值。
当反射镜驱动和光圈控制结束后(步骤S605为是),进入步骤S606。
控制快门驱动电路403,使快门帘(前帘)118移动,将快门117置于打开状态。接着,进入步骤S607,开始摄像元件120的电荷累积,经过上述图5的步骤S507中所计算的快门秒数后(步骤S607a为是),在下一步骤S608中结束摄像元件120的电荷累积。
接着进入步骤S609,控制快门驱动电路403,使快门帘(后帘)118移动,将快门117置于关闭状态。接着,在步骤S610中,控制反射镜驱动电路401进行反射镜下降动作,在下一步骤S611中控制光圈控制电路415,将光圈122置于全开状态。接着,当步骤S612中结束反射镜驱动和光圈驱动时(步骤S612为是),进入步骤S613。
读出摄像元件120累积的电荷并存储在RAM405中。然后,存储在RAM405中的数据在下一步骤S614中由信号处理电路406进行变换成图像数据的信号处理,在下一步骤S615中写入闪速存储器407中进行数据记录。在结束该步骤S615的处理后,进行到下一步骤S616,结束该SW2中断处理的子例行程序。
接着使用图7说明作为本实施例的摄影装置数字单反照相机100的异物检测处理。
图7是图5的步骤S502的异物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当在图5的步骤S502中调用异物检测的子例行程序时,开始该异物检测处理。
首先,在步骤S702中,根据与照相机CPU409的通信数据,透镜CPU417控制光圈控制电路415并驱动光圈驱动电机414,通过将光圈122的光圈叶片123置于关闭状态,遮住摄影透镜107的光束。
接着在步骤S703中控制反射镜驱动电路401进行反射镜上升动作,遮住从取景器入射来的光束。接着,步骤S704中通过驱动快门驱动电路403,使快门帘(前帘)118移动,将快门117置于打开状态。
然后,在下一步骤S705中点亮LED121并照明摄像元件120。然后,在照明摄像元件120的状态下,在下一步骤S706中控制摄像元件120并开始受光部的电荷累积。开始该电荷累积并经过预定时间后(步骤S706a为是),在下一步骤S707中结束电荷的累积。
接着,在步骤S708中熄灭LED121,在下一步骤S709中把由摄像元件120的受光部所累积的电荷传送到传送路径,依次作为电压读出各像素的电荷(摄像信号),通过来图示的A/D转换器将其变换为数字的摄像数据,保存的RAM405中。接着,进入步骤S710中,根据在RAM405中所保存的摄像数据,进行检测是否有异物附着的异物检测运算处理。
当上述步骤S710的异物检测运算处理结束时,进入步骤S711,驱动快门驱动电路403将快门117置于关闭状态来返回到初始状态。接着,在步骤S712中控制反射镜驱动电路401进行反射镜下降动作,在下一步骤S713中通过光圈控制电路415驱动光圈驱动电机414,使光圈122的光圈叶片123置于全开状态。然后,当全部的异物检测处理结束时,进入下一步骤S714,结束异物检测处理的子例行程序。
图8是图7的步骤S710的异物检测运算处理的流程图。
图7的步骤S710中调用异物检测运算处理子例行程序。
首先,步骤S802中,进行由信号处理电路406将在RAM405中所保存的摄像数据变换为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处理,生成各像素的亮度数据和颜色数据。接着,在步骤S803中从由亮度数据和颜色数据构成的图像数据仅抽取亮度数据。接着,步骤S804中判断亮度数据的值是否大于预定值。
接着,步骤S805中,在上述步骤S804中所抽取的低亮度区域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判断为附着异物并进入步骤S807,否则,判断为未附着异物,进入步骤S806。
步骤S806中,在复位识别异物附着的GF标志后,进入步骤S808。步骤S807中,在设置识别异物附着的GF标志后,进入下一步骤S808,结束异物检测运算处理的子例行程序。
根据本处理,在从RAM405中所保存的摄像数据生成的亮度数据中,抽取亮度小于预定值的低亮度区域(步骤S803),在所抽取的低亮度区域大于预定值时判断为有异物(步骤S805为是),设置识别异物附着的GF标志(步骤S807),从而能可靠地检测异物。
第二实施例
接着基于图9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由于本实施例的摄影装置的基本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图1~图4相同,因此根据需要也沿用这些图来说明。
本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照相机主体101的电源开关从接通状态转移到断开状态时,进行异物检测处理。由此,可事先进行下次摄影时的事前检查。另外,有下面的优点,摄影结束后时间上有富裕,即使异物检测稍微花费时间也不会感到繁杂,在检测到异物的情况下进行异物去除作业时,也由于时间富裕而能够安心进行清除作业。
图9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摄影装置的数字单反照相机100的摄影前处理的流程图。
图9中,首先,当照相机主体101的电源开关成为接通状态时,照相机CPU409读入在上述的ROM中所存储的用于执行本处理的预定程序(步骤S901)。
接着,在步骤S902中,进行在上述释放钮的第一行程中接通的开关SW1的状态检测。然后,分别在判断为开关SW1为接通状态时,为进行摄影准备动作,进入步骤S904,在判断为开关SW1为断开状态时,进入步骤S903。
步骤S903中为了将存储在照相机主体101的控制中使用的各种参数的RAM405的内容返回到初始状态,清除全部标志和全部变量以后,进入步骤S908。
步骤S904中,作为摄影准备动作,从测光电路402的测光传感器输出对被拍摄物体亮度进行测光,计算摄影时的曝光(光圈值和快门秒数)。接着在步骤S905中,由焦点检测装置110检测摄影透镜107的焦点状态(散焦量)。
接着,步骤S906中,由上述步骤S905检测的散焦量是否小于预定值来判断是否处于聚焦状态。然后,分别在为散焦量小于预定值的聚焦状态时,进入步骤S908,在为散焦量大于预定值的非聚焦状态时,进入步骤S907。
步骤S907中,在由聚焦驱动电机412驱动摄影透镜107使得消除上述步骤S905中所检测的散焦量后,进入步骤S908。
步骤S908中判断是否检测到电源开关的状态,在电源开关为接通状态时,返回上述步骤S902,在电源开关为断开状态时,进入步骤S909。
步骤S909中,执行异物检测处理的子例行程序。该异物检测处理的子例行程序检测在摄像元件120附近的光学滤波器119上是否附着异物,由于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异物检测处理(图5的步骤S502)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接着进入步骤S910,通过GF标志被设置还是被复位来判断上述步骤S909的异物检测处理中是否附着异物。然后,当GF标志被设置时,判断为附着异物,进入步骤S911,当GF标志被复位时,判断为未附着异物,进入步骤S912。
步骤S911中,控制LCD驱动电路410,对上述LCD,进行向摄影者通知附着异物的警告显示。然后,在进行该警告显示后,进入下一步骤S912。当摄影者看到上述LCD上显示的警告显示内容并确认异物附着时,将照相机主体101设定到清洁模式,通过吹风器(blower)等清除光学滤波器119上的异物,从而在下次摄影时处于可在良好状态下开始摄影的状态。虽然进行异物检测,根据需要进行清洁,需要相应的时间和工夫,但由于是摄影结束状态,就有不怎么感到繁杂、可安心进行清洁作业的效果。
步骤S912中,如果未结束图像数据记录和照相机主体101的控制数据的保存,则进行这些数据的保存作业,当该保存作用结束后,进行到下一步骤S913,停止照相机主体101的控制系统,在下一步骤S914中结束异物检测处理的子例行程序。
当在执行上述步骤S904~步骤S907中,摄影者进而按下上述释放钮时,在上述释放钮的第二行程中接通的开关SW2变为接通状态,照相机CPU409执行图6的开关SW2中断处理。
第三实施例
接着根据图10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摄影装置的基本构成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图1~图4相同,因此根据需要沿用这些图来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构成为当操作照相机主体101的异物检测动作开始开关时,开始异物检测处理,当用户在摄影开始前和透镜更换后等关心异物附着的情况下进行该操作时,可进行异物检测。这样一来,就不会自动地进行异物检测,不会感到异物检测处理带来的麻烦。
图10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摄影装置的数字单反照相机的摄影前处理的流程图。
图10中,首先,当照相机主体101的电源开关为接通状态时,照相机CPU409读入保存在上述的ROM中的用于执行本处理的预定程序(步骤S1101)。
接着在步骤S1102中,进行在上述释放钮的第一行程中接通的开关SW1的状态检测,在判断为开关SW1为接通状态时,为了进行摄影准备动作,进入步骤S1108,在判断为开关SW1为断开状态时,进入步骤S1103。
步骤S1103中为了将存储在照相机主体101的控制中使用的各种参数的RAM405的内容返回到初始状态,清除全部标志和全部变量。接着在步骤S1104中,进行异物检测开关的状态检测。然后在判断为异物检测开关是接通状态时,进入步骤S1105,在判断为异物检测开关是断开状态时,向步骤S1102返回。
步骤S1105中,执行异物检测处理的子例行程序。该异物检测处理的子例行程序检测在摄像元件120附近的光学滤波器119上是否附着有异物,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异物检测处理(图5的步骤S502)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进入步骤S1106,通过GF标志被设置还是复位来判断上述步骤S1105的异物检测处理中是否附着异物。然后,在设置了GF标志时,判断为附着异物,进入步骤S1107,在GF标志被复位时,判断为未附着异物,向步骤S1102返回。
步骤S1107中,控制LCD驱动电路410,对上述LCD,进行向摄影者通知附着异物的警告显示。然后,在进行该警告显示后,返回上述步骤S1102。当摄影者看到上述LCD上显示的警告显示内容并确认异物附着时,把照相机主体101设定到清洁模式,通过吹风器(blower)等清除光学滤波器119上的异物,从而可在良好状态下开始摄影。
图10的步骤S1108~步骤S1111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图5的步骤S507~步骤S510相同,故省略其说明。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在电源开关为断开状态时,在该时刻结束全部处理,在电源开关再次为接通状态时,再次进行从步骤S1102的处理。
当在上述步骤S1108~步骤S1111执行中,摄影者还按下上述释放钮时,在上述释放钮的第二行程中接通的开关SW2变为接通状态,照相机CPU409执行图6的中断处理。
这样,根据第三实施例,通过由摄影者的操作进行异物检测处理动作,在摄影前和刚刚透镜更换后等中留意异物附着的情况下,就有事前容易地进行异物是否附着的确认的效果。用于不是自动地进行异物检测,因此也有可防止在摄影中突然开始异物检测的麻烦的效果。
第四实施例
接着根据图11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摄影装置的基本构成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图1~图4相同,因此根据需要也沿用这些图来说明。
本实施例中,构成为检测到摄影透镜117安装在照相机主体101上时,自动开始异物检测处理,从而可自动进行容易产生异物附着的透镜更换后的异物附着检查,同时可在异物去除作业中从照相机主体101取下更换透镜102,通过吹风器等清洁后,将更换透镜102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01上,也可自动进行清洁后的异物附着的再确认,从而可高效地检查是否有异物附着。
图11是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摄影装置的数字单反照相机的摄影前处理的流程图。
图11中,首先,照相机主体101的电源开关为接通状态时,照相机CPU409读入上述的ROM中存储的执行本处理的预定程序(步骤S1301)。
接着在步骤S1302中,进行由上述释放钮的第一行程接通的开关SW1的状态检测。并且判断为开关SW1为接通状态时,为进行摄影准备动作,进入步骤S1309,判断为开关SW1为断开状态时,进入步骤S1303。
步骤S1303中将存储照相机主体101的控制中使用的各种参数的RAM405的内容返回初始状态,因此清除全部标志和全部变量。接着在步骤S1304中,进行摄影透镜检测开关的状态检测,表示更换透镜102安装在照相机主体101上的状态的透镜检测开关为接通状态,则返回到步骤S1302,在摄影透镜被取下的状态下透镜检测开关为断开状态时,返回到步骤S1305。
步骤S1305中,再次进行摄影透镜检测开关的状态检测,直到检测到更换透镜102安装于照相机主体101并且透镜检测开关为接通状态之前,反复执行该步骤S1305的处理。而且,检测到透镜检测开关的接通状态时,直接进入下面的步骤S1306。
步骤S1306中,执行异物检测处理的子例行程序。该异物检测处理的子例行程序检测摄像元件120附近的光学滤波器119上是否附着异物,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异物检测处理(图5的步骤S502)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进入步骤S1307,通过设置还是复位GF标志来判断上述步骤S1306的异物检测处理中是否附着异物。并且,设置了GF标志时,判断为附着异物,进入步骤S1308,复位GF标志时,判断为未附着异物,返回步骤S1302。
步骤S1308中,控制LCD驱动电路410,对上述LCD,进行向摄影者通知附着异物的警告显示。并且,进行该警告显示后,返回上述步骤S1302。摄影者看到上述LCD上显示的警告显示内容并确认异物附着时,把照相机主体101设定在清洁模式,通过吹风器(blower)等清除光学滤波器119上的异物,从而可在良好状态下开始摄影。
图11的步骤S1309~步骤S1312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图5的步骤S507~步骤S510相同,省略其说明。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电源开关为断开状态时,该时刻结束全部处理,电源开关再次为接通状态时,再次开始自步骤S1302的处理。
在图11的步骤S1309~步骤S1312执行中,摄影者还压下上述释放钮时,上述释放钮的第二行程接通的开关SW2变为接通状态,照相机CPU409执行图6的开关SW2中断处理。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在容易引起异物侵入的对更换透镜102进行更换后可自动进行异物检测处理动作,同时可在异物去除作业中从照相机主体101取下更换透镜102,通过吹风器等清洁后,将更换透镜102安装到照相机主体101上,也可自动进行清洁后的异物附着的再确认,从而具有可高效地检查是否有异物附着的效果。
第五实施例
接着根据图12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摄影装置的基本构成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图1~图4相同,因此根据需要也沿用这些图来说明。
本实施例中,对压下照相机主体101的释放钮的次数,即进行摄像动作的次数进行计数,来自上次异物去除的计数值达到预定值时进行异物检测处理,从而可不用频繁进行异物检测动作,在室内使用、不频繁更换透镜的使用状况下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该计数值超出预定值,并且电源从断开状态转移到接通状态的情况下进行异物检测处理动作时,不会在摄影中突然进行异物检测处理动作,能进一步改善操作性。
图12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摄影装置的数字单反照相机的摄影前处理的流程图。
图12中,首先,照相机主体101的电源开关为接通状态时,照相机CPU409读入上述的ROM中存储的执行本处理的预定程序(步骤S1501)。
接着在步骤S1502中,判断每次上述释放钮运动或进行后述的异物检测处理(步骤S1503)时都加1的计数器(COUNTER)的计数值是否大于1000。并且,COUNTER>1000,则进入步骤S1503,COUNTER>1000不成立时进入步骤S1506。
步骤S1503中执行异物检测处理的子例行程序。该异物检测处理的子例行程序检测摄像元件120附近的光学滤波器119上是否附着异物,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异物检测处理(图5的步骤S502)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进入步骤S1504,通过设置还是复位GF标志来判断上述步骤S1503的异物检测处理中是否附着异物。并且,设置了GF标志时,判断为附着异物,进入步骤S1505,复位GF标志时,判断为未附着异物,进入步骤S1506。
步骤S1505中,控制LCD驱动电路410,对上述LCD,进行向摄影者通知附着异物的警告显示。并且,进行该警告显示后,进入步骤S1506。摄影者看到上述LCD上显示的警告显示内容并确认异物附着时,把照相机主体101设定在清洁模式,通过吹风器(blower)等清除光学滤波器119上的异物,从而可在良好状态下开始摄影。并且将照相机主体101设定在清洁模式时,把计数器(COUNTER)的计数值复位,使得计数器(COUNTER)可对清洁动作开始后的释放次数进行计数。
在步骤S1506中,进行由上述释放钮的第一行程接通的开关SW1的状态检测,开关SW1为接通状态时,为进行摄影准备动作,进入步骤S1508,开关SW1为断开状态时,进入步骤S1507。
步骤S1507中,将存储照相机主体101的控制中使用的各种参数的RAM405的内容返回初始状态,因此清除全部标志和全部变量。但仅保持释放次数的计数。
图12的步骤S1508~步骤S1511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图5的步骤S507~步骤S510相同,省略其说明。但步骤S1511的处理结束时,返回步骤S1502的处理。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电源开关为断开状态时,该时刻结束全部处理,电源开关再次为接通状态时,再次开始自步骤S1502的处理。
在图12的步骤S1508~步骤S1511执行中,摄影者还压下上述释放钮时,上述释放钮的第二行程接通的开关SW2变为接通状态,照相机CPU409执行图13的开关SW2中断处理。
图13的步骤S1602~步骤S1615和步骤S1617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图6的步骤S602~步骤S616相同,省略其说明。
图13中,结束步骤S1602~步骤S1615的处理时,进行到下面的步骤S1616,将对释放次数计数的计数器(COUNTER)仅加上1来递加。接着的步骤S1617中结束该释放子例行程序。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每次上述释放钮运动或进行照相机主体101的异物检测处理(步骤S1503)时计数器的计数值都递加1(步骤S1616),计数器的计数值大于1000时(步骤S1502为是)进行异物检测处理动作,不用频繁进行异物检测处理动作,在室内使用、不频繁更换透镜的使用状况下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该计数器的计数值大于1000时,并且电源从断开状态转移到接通状态的情况下,在该移动之后立刻判断计数器的计数值是否达到预定值(步骤S1502),进行异物检测处理(步骤S1503),不会在摄影中突然进行异物检测处理动作,能进一步改善操作性。
第六实施例
接着根据图14说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摄影装置的基本构成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图1~图4相同,因此根据需要也沿用这些图来说明。
本实施例中,在照相机主体101的控制模式从摄影模式转移到再现模式的情况下自动进行异物检测处理。通过这种构成,不直接进行摄影而在不驱动摄像元件120的图像再现中进行摄像系统的异物检测处理,从而不会使摄影者感到麻烦,可高效使用时间。
图14是作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摄影装置的数字单反照相机的再现模式转移处理的流程图。
图14中,首先,照相机主体101的电源开关为接通状态时,照相机CPU409读入上述的ROM中存储的执行本处理的预定程序(步骤S1701)。
接着在步骤S1702中,进行上述释放钮的第一行程接通的开关SW1的状态检测。并且判断为开关SW1为接通状态时,为进行摄影准备动作,进入步骤S1705,判断为开关SW1为断开状态时,进入步骤S1703。
步骤S1703中,将存储照相机主体101的控制中使用的各种参数的RAM405的内容返回初始状态,因此清除全部标志和全部变量。接着步骤S1704中进行照相机主体101的模式设定开关的状态检测,如果设定为摄影模式,则返回上述步骤S1702,如果设定在再现模式,则进入步骤S1709,执行异物检测处理的子例行程序。
该异物检测处理的子例行程序检测摄像元件120附近的光学滤波器119上是否附着异物,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异物检测处理(图5的步骤S502)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进入步骤S1710,通过设置还是复位GF标志来判断上述步骤S1709的异物检测处理中是否附着异物。并且,设置了GF标志时,判断为附着异物,进入步骤S1711,复位GF标志时,判断为未附着异物,进入步骤S1712。
步骤S1711中,控制LCD驱动电路410,对上述LCD,进行向摄影者通知附着异物的警告显示。并且,进行该警告显示后,进入步骤S1712。摄影者看到上述LCD上显示的警告显示内容并确认异物附着时,把照相机主体101设定在清洁模式,通过吹风器(blower)等清除光学滤波器119上的异物,从而可在良好状态下开始摄影。
由此,判断为照相机主体101的控制模式从摄影模式转移到再现模式时(步骤S1704为是),首先,进行异物检测处理(步骤S1709),从而不会使摄影者感到麻烦,可高效使用时间。
接着在步骤S1712中读出RAM405中存储的图像数据,显示在照相机主体101的上述LCD上。接着,步骤S1713中判断是否进行再现图像的变更操作。然后,进行再现图像的变更时,进入步骤S1714,不进行再现图像的变更时,进入步骤S1715。
步骤S1714中,从RAM405读出变更的图像数据,进行再现图像的变更。执行上述步骤S1714的处理后,进入步骤S1715。
步骤S1715中,进行照相机主体101的模式设定开关的状态检测,如果设定在摄影模式,则转移到摄影模式,从而返回上述步骤S1702,如果设定在再现模式,则返回上述步骤S1712。
图14的步骤S1705~步骤S1708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图5的步骤S507~步骤S510相同,省略其说明。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电源开关为断开状态时,该时刻结束全部处理,电源开关再次为接通状态时,再次开始自步骤S1702的处理。
在图14的步骤S1708~步骤S1711执行中,摄影者还压下上述释放钮时,上述释放钮的第二行程接通的开关SW2变为接通状态,照相机CPU409执行图6的开关SW2中断处理。
第七实施例
接着根据图15说明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摄影装置的基本构成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图1~图4相同,因此根据需要也沿用这些图来说明。
本实施例中,在照相机主体101的控制模式从再现模式转移到摄影模式的情况下自动进行异物检测处理。这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同样具有在摄影前自动进行照相机主体101的状态检查的效果。
图15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摄影装置的数字单反照相机的再现模式转移处理的流程图。
图15中,首先,照相机主体101的电源开关为接通状态时,照相机CPU409读入上述的ROM中存储的执行本处理的预定程序(步骤S1901)。
接着在步骤S1902中,执行异物检测处理的子例行程序。该异物检测处理的子例行程序检测摄像元件120附近的光学滤波器119上是否附着异物,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异物检测处理(图5的步骤S502)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进入步骤S1903,通过设置还是复位GF标志来判断上述步骤S1909的异物检测处理中是否附着异物。并且,设置了GF标志时,判断为附着异物,进入步骤S1904,复位GF标志时,判断为未附着异物,进入步骤S1905。
步骤S1904中,控制LCD驱动电路410,对上述LCD,进行向摄影者通知附着异物的警告显示。并且,进行该警告显示后,进入步骤S1905。摄影者看到上述LCD上显示的警告显示内容并确认异物附着时,把照相机主体101设定在清洁模式,通过吹风器(blower)等清除光学滤波器119上的异物,从而可在良好状态下开始摄影。
步骤S1905中进行上述释放钮的第一行程接通的开关SW1的状态检测,为开关SW1为接通状态时,为进行摄影准备动作,进入步骤S1906,判断为开关SW1为断开状态时,进入步骤S1910。
步骤S1910中,将存储照相机主体101的控制中使用的各种参数的RAM405的内容返回初始状态,因此清除全部标志和全部变量。接着步骤S1911中进行照相机主体101的模式设定开关的状态检测。并且如果设定为摄影模式,则返回上述步骤S1905,如果设定在再现模式,则为转移到再现模式而进入步骤S1912。
接着在步骤S1912中读出RAM405中存储的图像数据,显示在照相机主体101的上述LCD上。接着,步骤S1913中判断是否进行再现图像的变更操作。然后,进行再现图像的变更时,进入步骤S1914,不进行再现图像的变更时,进入步骤S1915。
步骤S1914中,从RAM405读出变更的图像数据,进行再现图像的变更后,进行到下面的步骤S1915。
步骤S1915中,进行照相机主体101的模式设定开关的状态检测,如果设定在摄影模式,则为转移到摄影模式而返回上述步骤S1902,如果设定在再现模式,则返回上述步骤S1912。
图15的步骤S1906~步骤S1909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图5的步骤S507~步骤S510相同,省略其说明。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电源开关为断开状态时,该时刻结束全部处理,电源开关再次为接通状态时,再次开始自步骤S1901的处理。
在图15的步骤S1906~步骤S1909执行中,摄影者还压下上述释放钮时,上述释放钮的第二行程接通的开关SW2变为接通状态,照相机CPU409执行图6的开关SW2中断处理。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必定是转移到摄影模式来检查异物是否附着,从而有在摄影前可确认照相机主体101的状态的效果。
第八实施例
接着根据图16说明本发明的八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摄影装置的基本构成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图1~图4相同,因此根据需要也沿用这些图来说明。
本实施例中,通过检测更换在照相机主体101上安装的用于记录图像数据的存储卡来自动进行异物检测处理。其是在从照相机主体101取下存储卡时、把存储卡安装在照相机主体101上后与,检查存储卡的余量和状态,而不直接进行摄影。因此,通过这期间进行异物检测处理,实现时间的有效利用。
图16是作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摄影装置的数字单反照相机的摄像前处理的流程图。
图16中,首先,照相机主体101的电源开关为接通状态时,照相机CPU409读入上述的ROM中存储的执行本处理的预定程序(步骤S2101)。
接着在步骤S2102中,进行上述释放钮的第一行程接通的开关SW1的状态检测。并且为开关SW1为接通状态时,为进行摄影准备动作,进入步骤S2108,为开关SW1为断开状态时,进入步骤S2103。
步骤S2103中,将存储照相机主体101的控制中使用的各种参数的RAM405的内容返回初始状态,因此清除全部标志和全部变量。接着步骤S2104中由存储卡状态检测开关进行存储卡是否安装在照相机主体101的状态检测。并且,如果存储卡的状态检测开关为断开、存储卡未安装在照相机主体101上,进入步骤S2105,如果存储卡的状态检测开关为接通、存储卡安装在照相机主体101上,返回到上述步骤S2102。
接着步骤S2105中执行异物检测处理的子例行程序。该异物检测处理的子例行程序检测摄像元件120附近的光学滤波器121上是否附着异物,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异物检测处理(图5的步骤S502)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接着进入步骤S2106,通过设置还是复位GF标志来判断上述步骤S2105的异物检测处理中是否附着异物。并且,设置了GF标志时,判断为附着异物,进入步骤S2107,复位GF标志时,判断为未附着异物,返回到步骤S2102。
步骤S2107中,控制LCD驱动电路410,对上述LCD,进行向摄影者通知附着异物的警告显示。并且,进行该警告显示后,返回到步骤S2102。摄影者看到上述LCD上显示的警告显示内容并确认异物附着时,把照相机主体101设定在清洁模式,通过吹风器(blower)等清除光学滤波器121上的异物,从而可在良好状态下开始摄影。
图16的步骤S2108~步骤S2111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图5的步骤S 507~步骤S510相同,省略其说明。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电源开关为断开状态时,该时刻结束全部处理,电源开关再次为接通状态时,再次开始自步骤S2102的处理。
在图16的步骤S2108~步骤S2111执行中,摄影者还压下上述释放钮时,上述释放钮的第二行程接通的开关SW2变为接通状态,照相机CPU409执行图6的开关SW2中断处理。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在更换存储卡时不进行摄影。因此利用该时间检查摄像元件120附近是否附着异物,使得有效灵活使用异物检测处理需要的工序和时间,摄影者处于可安心开始摄影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进行存储卡的状态检测,但可检测存储卡装入部的盖子的开合来进行同样动作。
以上说明了第一~第八实施例,但很显然即便构成为组合这些实施例来进行异物检测处理,本发明仍有效。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通过将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码经互联网等的网络提供给摄影装置、摄影装置的计算机(或CPU、MPU)读出并执行存储介质上存储的程序码实现。
此时,从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码自身实现上述实施例的照相机CPU409的功能,存储该程序码的存储介质构成本发明。
作为提供程序码的存储介质,例如可使用软盘(注册商标)、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CD-R、CD-RW、DVD-ROM、DVD-RAM、DVD-RW、DVD+RW、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ROM等。
还包括通过执行计算机读出的程序码,不仅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还根据该程序码的指示,计算机上运转的OS(操作系统)等进行实际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该处理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情况。
另外,从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码写入插入计算机的功能扩张板、连接计算机的功能扩张单元上备有的存储器中后,根据该程序码的指示,该功能扩张板、连接计算机的功能扩张单元上备有的CPU等进行实际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该处理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

Claims (24)

1.一种摄影装置,包括:
摄影装置主体;
在该摄影装置主体上设置的电源开关;
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
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该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装置;
进行控制使得随着上述电源开关的接入使上述异物检测装置动作的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装置,包含可更换的摄影透镜。
3.一种摄影装置,包括:
摄影装置主体;
在该摄影装置主体上设置的电源开关;
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
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该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装置;
进行控制使得随着把上述电源开关从接通状态转移到断开状态使上述异物检测装置动作的控制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影装置,包含可更换的摄影透镜。
5.一种摄影装置,包括:
摄影装置主体;
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
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该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装置;
用于开始上述异物检测装置的异物检测的异物检测开关;
检测上述异物检测装置操作的开关检测装置;
进行控制使得由上述开关检测装置检测到上述异物检测装置进行了操作时使上述异物检测装置动作的控制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影装置,包含可更换的摄影透镜。
7.一种摄影装置,包括:
摄影装置主体;
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
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该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装置;
检测摄影装置主体上安装了透镜的透镜安装检测装置;
进行控制使得由上述透镜安装检测装置检测到上述摄影装置主体上安装了透镜时使上述异物检测装置动作的控制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影装置,包含可更换的摄影透镜。
9.一种摄影装置,包括:
摄影装置主体;
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
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该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装置;
对进行上次的异物检测动作后上述摄影装置的摄影次数进行计数的计数装置;
进行控制使得上述计数装置的计数值达到预定值时使上述异物检测装置动作的控制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影装置,包含可更换的摄影透镜。
11.一种摄影装置,包括:
摄影装置主体;
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
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该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装置;
检测从进行摄影的摄影模式转移到再现摄影的图像的再现模式的模式检测装置;
进行控制使得由上述模式检测装置检测到从上述摄影模式转移到上述再现模式时使上述异物检测装置动作的控制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影装置,包含可更换的摄影透镜。
13.一种摄影装置,包括:
摄影装置主体;
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
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该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装置;
检测从再现摄影的图像的再现模式转移到进行摄影的摄影模式的模式检测装置;
进行控制使得由上述模式检测装置检测到从上述再现模式转移到上述摄影模式时使上述异物检测装置动作的控制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影装置,包含可更换的摄影透镜。
15.一种摄影装置,包括:
摄影装置主体;
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
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该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装置;
记录图像数据的数据记录装置;
检测上述数据记录装置安装在上述摄影装置主体上的安装检测装置;
进行控制使得由上述检测装置在上述摄影装置主体上检测到上述数据记录装置的安装时使上述异物检测装置动作的控制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摄影装置,包含可更换的摄影透镜。
17.一种具有摄影装置主体、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在该摄影装置主体上设置的电源开关的摄影装置的动作处理方法,包括:
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上述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步骤;
进行控制使得随着上述摄影装置主体的电源开关接入使上述异物检测步骤动作的控制步骤。
18.一种具有摄影装置主体、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在该摄影装置主体上设置的电源开关的摄影装置的动作处理方法,包括:
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上述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步骤;
进行控制使得随着把上述摄影装置主体的电源开关从接通状态转移到断开状态使上述异物检测步骤动作的控制步骤。
19.一种具有摄影装置主体、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异物检测开关的摄影装置的动作处理方法,包括:
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上述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步骤;
为开始上述异物检测步骤的异物检测,检测上述异物检测开关操作的开关检测步骤;
进行控制使得由上述开关检测步骤检测到上述异物检测开关操作时使上述异物检测步骤动作的控制步骤。
20.一种具有摄影装置主体和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的摄影装置的动作处理方法,包括:
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上述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步骤;
检测上述摄影装置主体上安装了透镜的透镜安装检测步骤;
进行控制使得由上述透镜安装步骤检测到安装了透镜时使上述异物检测步骤动作的控制步骤。
21.一种具有摄影装置主体和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的摄影装置的动作处理方法,包括:
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上述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步骤;
对进行上次的异物检测动作后上述摄影装置的摄影次数进行计数的计数步骤;
进行控制使得上述计数步骤的计数值达到预定值时使上述异物检测步骤动作的控制步骤。
22.一种具有摄影装置主体和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的摄影装置的动作处理方法,包括:
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上述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步骤;
检测从进行摄影的摄影模式转移到再现摄影的图像的再现模式的模式检测步骤;
进行控制使得由上述模式检测步骤检测到从上述摄影模式转移到上述再现模式时使上述异物检测步骤动作的控制步骤。
23.一种具有摄影装置主体和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的摄影装置的动作处理方法,包括:
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上述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步骤;
检测从再现摄影的图像的再现模式转移到进行摄影的摄影模式的模式检测步骤;
进行控制使得由上述模式检测步骤检测到从上述再现模式转移到上述摄影模式时使上述异物检测步骤动作的控制步骤。
24.一种具有摄影装置主体、生成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记录图像数据的数据记录装置的摄影装置的动作处理方法,包括:
根据由上述摄像元件所获得的摄像信号,检测附着在上述摄影装置主体的摄影光学系统上的异物的异物检测步骤;
检测上述数据记录装置安装在上述摄影装置主体上的安装检测步骤;
进行控制使得由上述安装检测步骤在上述摄影装置主体上检测到上述数据记录装置的安装时使上述异物检测步骤动作的控制装置。
CNB031090834A 2002-04-03 2003-04-02 摄影装置以及动作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439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101497A JP2003295281A (ja) 2002-04-03 2002-04-03 撮像装置及び動作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101497/2002 2002-04-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8776A CN1448776A (zh) 2003-10-15
CN1324397C true CN1324397C (zh) 2007-07-04

Family

ID=28786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0908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4397C (zh) 2002-04-03 2003-04-02 摄影装置以及动作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349014B2 (zh)
JP (1) JP2003295281A (zh)
CN (1) CN132439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92408B2 (en) * 2002-05-17 2009-02-17 Olympus Corporation Electronic imaging apparatus with anti-dust function
JP4444750B2 (ja) * 2004-08-05 2010-03-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影装置
JP2006194858A (ja) * 2004-12-17 2006-07-27 Micronics Japan Co Ltd 表示用パネルの検査装置
JP4756950B2 (ja) * 2005-08-08 2011-08-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859177B2 (ja) * 2005-09-16 2012-0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7183428A (ja) 2006-01-06 2007-07-19 Canon Inc カメラ
JP2007215151A (ja) * 2006-01-12 2007-08-23 Canon Inc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678860B2 (ja) * 2006-01-24 2011-04-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JP4702954B2 (ja) * 2006-03-09 2011-06-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WO2007141858A1 (ja) * 2006-06-08 2007-12-13 Fujitsu Limited 汚れ検出方式
JP4771540B2 (ja) * 2006-07-26 2011-09-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771539B2 (ja) * 2006-07-26 2011-09-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989385B2 (ja) * 2007-09-12 2012-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706728B2 (ja) * 2008-07-11 2011-06-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焦点板交換機構
JP5210091B2 (ja) * 2008-08-29 2013-06-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撮像装置、プログラム
US10232374B2 (en) 2010-05-05 2019-03-19 Miroculus Inc. Method of processing dried samples using digital microfluidic device
JP2015070566A (ja) * 2013-09-30 2015-04-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カメラのレンズ汚れ検知装置
US20150334277A1 (en) * 2014-05-13 2015-11-19 Mems Drive, Inc. Mems based dust removal for image sensors
US10464067B2 (en) 2015-06-05 2019-11-05 Miroculus Inc. Air-matrix digital microfluidics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limiting evaporation and surface fouling
EP3303548A4 (en) 2015-06-05 2019-01-02 Miroculus Inc. Evaporation management in digital microfluidic devices
US10596572B2 (en) 2016-08-22 2020-03-24 Miroculus Inc. Feedback system for parallel droplet control in a digital microfluidic device
CA3049416A1 (en) 2016-12-28 2018-07-05 Miroculus Inc. Digital microfluidic devices and methods
WO2018187476A1 (en) 2017-04-04 2018-10-11 Miroculus Inc. Digital microfluidic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manipulating and processing encapsulated droplets
CN110892258A (zh) 2017-07-24 2020-03-17 米罗库鲁斯公司 具有集成的血浆收集设备的数字微流控系统和方法
EP3676009A4 (en) 2017-09-01 2021-06-16 Miroculus Inc. DIGITAL MICROFLUIDIC DEVICES AND THEIR METHODS OF USE
US11738345B2 (en) 2019-04-08 2023-08-29 Miroculus Inc. Multi-cartridge digital microfluidics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of use
US11524298B2 (en) 2019-07-25 2022-12-13 Miroculus Inc. Digital microfluidics devic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US11772093B2 (en) 2022-01-12 2023-10-03 Miroculus Inc. Methods of mechanical microfluidic manipulation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20512A (ja) * 1995-05-24 1996-12-03 Canon Inc 視線検出機能を有する撮影装置
JPH09138454A (ja) * 1995-11-15 1997-05-27 Nikon Corp 水陸両用カメラ
JPH10254037A (ja) * 1997-03-14 1998-09-25 Nikon Corp カメラのデータ読出し装置
JPH11234543A (ja) * 1998-02-17 1999-08-27 Sony Corp ビデオカメラ装置
JPH11249004A (ja) * 1998-03-02 1999-09-17 Nikon Corp イメージセンサ
GB2359899A (en) * 1999-03-02 2001-09-05 Steve Barnett Optical element protection device with rotatable transparent pla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19511B2 (ja) * 1997-02-13 2006-09-13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Ccd撮像デバイスにおけるモニタ方法およびディジタルスチルカメラ
JP3461482B2 (ja) * 1999-02-24 2003-10-27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デジタルカメラのゴミ位置検出方法
JP4167401B2 (ja) * 2001-01-12 2008-10-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カメラおよびその動作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20512A (ja) * 1995-05-24 1996-12-03 Canon Inc 視線検出機能を有する撮影装置
JPH09138454A (ja) * 1995-11-15 1997-05-27 Nikon Corp 水陸両用カメラ
JPH10254037A (ja) * 1997-03-14 1998-09-25 Nikon Corp カメラのデータ読出し装置
JPH11234543A (ja) * 1998-02-17 1999-08-27 Sony Corp ビデオカメラ装置
JPH11249004A (ja) * 1998-03-02 1999-09-17 Nikon Corp イメージセンサ
GB2359899A (en) * 1999-03-02 2001-09-05 Steve Barnett Optical element protection device with rotatable transparent plat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40017480A1 (en) 2004-01-29
CN1448776A (zh) 2003-10-15
JP2003295281A (ja) 2003-10-15
US7349014B2 (en) 2008-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24397C (zh) 摄影装置以及动作处理方法
KR100815512B1 (ko) 촬상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909603A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摄像设备
CN1893561A (zh) 图像拾取装置,控制方法,和程序
CN1469184A (zh) 自动聚焦装置及图像输入装置
CN1928692A (zh) 具有多个摄像元件的照相机装置
CN101038363A (zh) 焦点调节装置及照相机
CN101075073A (zh) 数字照相机和照相机系统
CN1550864A (zh) 摄像装置和透镜装置
CN1933558A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及其程序
CN1835569A (zh) 时移图像分配系统,时移图像分配方法,时移图像请求装置及图像服务器
CN1369813A (zh) 数字照相机及其动作控制方法
CN1574899A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摄取装置和程序
CN1693983A (zh) 照相机
CN1922652A (zh) 信息显示方法以及信息显示装置
CN1744675A (zh) 图像输入装置
CN1968391A (zh) 摄影装置、显示控制方法、程序
CN1723693A (zh) 图像传感设备及其自动聚焦控制方法
CN1848923A (zh) 控制装置,控制方法,计算机程序及照相机
CN1930519A (zh) 摄影装置
CN101030016A (zh) 具有帮助功能的摄像设备和用于控制该摄像设备的方法
CN101029956A (zh) 摄像设备及其方法
CN1893556A (zh) 成像设备、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CN1655044A (zh) 照相机
CN1409170A (zh) 带有照相功能的光学观察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9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