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3855C - 图像拾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拾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3855C
CN1313855C CNB2004100366480A CN200410036648A CN1313855C CN 1313855 C CN1313855 C CN 1313855C CN B2004100366480 A CNB2004100366480 A CN B2004100366480A CN 200410036648 A CN200410036648 A CN 200410036648A CN 1313855 C CN1313855 C CN 131385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apter ring
lens barrel
mounting portion
lens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366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50808A (zh
Inventor
土屋尚嗣
上田俊明
平田尚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50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508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385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385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拾取装置,该图像拾取装置可以确实防止镜筒与光学部件等的干涉,并有利于减小光学部件和接合环的尺寸、重量和成本。当检测装置检测到接合环安装在接合环安装部分上时,镜筒控制装置使镜筒运动成使得镜筒的前端位于接合环前端的后面的范围内。因为镜筒的前端并不会伸出到接合环前端的前面,因此,镜筒的端部不会与安装在接合环前端上的变换透镜等干涉。它不需要增加变换透镜或接合环的尺寸来防止位于伸出位置的镜筒的前端与广角变换透镜的透镜的干涉。

Description

图像拾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拾取装置。
发明背景
已经可以获得可伸缩镜筒类型的图像拾取装置,其中,容纳有图像拾取光学系统的镜筒可在伸出位置和装入位置之间运动,在该伸出位置,镜筒朝着壳体前部伸出,而在该装入位置,镜筒装入壳体内。
在某些所述类型的普通图像拾取装置中,为了使光学部件例如普通变换透镜或滤光器布置在图像拾取光学系统的前面,形成于圆柱形壁形状的接合环可拆卸地安装在成环形布置在壳体前表面上的螺纹部分,这样,它环绕镜筒。光学部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接合环的前端。例如,在日本专利No.3174205(下文中称为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上述类型的图像拾取装置。
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No.平10-48737(下文中称为专利文献2)公开了另一种上述类型的图像拾取装置。在该图像拾取装置中,包括接合器并用于三维图像拾取的光学部件可拆卸地安装在镜筒的前端,且检测开关布置在该镜筒的前端,当光学部件安装在镜筒上时,该检测开关显示on状态。图像拾取装置记录根据检测开关的操作而在底片(film)上记录识别数据。
在专利文献1的图像拾取装置中,图像拾取光学系统由变焦距透镜形成,镜筒的伸出量随变焦距操作而变化。其中,考虑将光学部件安装在接合环上,当镜筒位于最大伸出位置时镜筒的前端必须不与安装在接合环上的光学部件干涉。
因此,为了保证在光学部件和镜筒前端之间的距离,需要使接合环和光学部件形成为沿它们的光学轴线方向有较大尺寸。而且,为了防止出现遮蔽图像拾取光学系统,也必须将接合环和光学部件设置为较大。因此,专利文献1的图像拾取装置的缺点是接合环和光学部件的尺寸、重量和成本不可避免地增加。
同时,尽管专利文献2的图像拾取装置检测光学部件在镜筒上的安装,并执行预定控制,专利文献2并没有涉及可伸缩镜筒的前端与安装在接合环上的光学部件的干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拾取装置,该图像拾取装置确实防止镜筒与光学部件等的干涉,并有利于减小光学部件和接合环的尺寸、重量和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伸缩镜筒类型的图像拾取装置,它包括:
壳体;
镜筒,该镜筒布置在壳体上,并具有容纳于其中的图像拾取光学系统;
该镜筒可在伸出位置和装入位置之间运动,在该伸出位置,镜筒在壳体的前部伸出最大,而在该装入位置,镜筒装入壳体内;
环形接合环安装部分,该环形接合环安装部分布置在壳体上,以环绕镜筒;
检测装置,用于对接合环安装在接合环安装部分上进行检测;以及
镜筒控制装置,用于响应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来控制镜筒的伸出量;
由镜筒控制装置对镜筒伸出量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在该范围内,当接合环安装在接合环安装部分上时,镜筒的前端位于接合环前端的后面。
在图像拾取装置中,当检测装置检测到接合环安装在接合环安装部分上时,镜筒控制装置使镜筒运动成使得镜筒的前端位于接合环前端的后面。因此,镜筒的前端并不会伸出到接合环前端的前面,因此,镜筒的端部不会与安装在接合环前端上的光学部件等干涉。
因此,对于图像拾取装置,可以确实防止镜筒与光学部件例如变换透镜的干涉,同时减小光学部件的尺寸、重量和成本,并可以很容易获得接合环。
通过下面的说明和附加权利要求并结合附图,可以清楚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中,相同部分或元件由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数字照相机在从斜前方看时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数字照相机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数字照相机、接合环和广角(wide)变换透镜的侧视图;
图4是图2中所示的接合环和广角变换透镜的剖视图;
图5是用于控制图1的数字照相机的镜筒的伸缩运动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6是图3中所示的接合环和远距(tele)变换透镜的剖视图;以及
图7是表示变化形式的检测机构的示意图。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首先参考图1和2,图中表示了采用本发明的数字照相机。该数字照相机10是图像拾取装置,并包括壳体12、镜筒14、接合环安装部分16、接合环18(图3)、检测部分20(图5)以及镜筒控制部分22(图5)。
特别参考图1,在壳体12的上表面上布置有:转盘开关1202,用于变换图像拾取模式;快门开关1204,用于引发图像拾取操作;以及闪光灯装置1206,用于将辅助光照射到图像拾取目标上。
下面参考图2,在壳体12的后表面上布置有:显示装置1208,该显示装置可以是液晶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各种数据例如图像数据和字符数据;取景窗1210,用于通过该取景窗1210视觉观察图像拾取目标;变焦距操作开关1211,用于执行图像拾取光学系统15的变焦距操作;供电开关(未示出)等。
参考图1和2,接合环安装部分16成环形形成为使它在壳体12的前表面的中心部分向前膨胀。镜筒14布置在接合环安装部分16的内侧上。
在本实施例中,镜筒14形成为两级型镜筒,它包括第一镜筒1402和第二镜筒1404,该第二镜筒1404可相对运动地安装在第一镜筒1402的内侧,如图2所示。图像拾取光学系统15装入镜筒1402和1404内。图像拾取元件(未示出)装入壳体12内,它用于拾取图像拾取目标的、通过图像拾取光学系统15引入的图像,以便产生图像拾取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图像拾取光学系统15由变焦距透镜形成,变焦比(也就是图像拾取放大率或焦距长度)可以通过使形成变焦距透镜的透镜沿变焦距透镜的光学轴线方向运动而变化。
镜筒14形成为所谓的可伸缩类型,其中,它可以通过镜筒驱动机构24(图5)而伸缩。镜筒14构成为使得它的伸出量根据图像拾取光学系统15的变焦比而变化,并可在伸出位置P1和装入位置P0之间运动,在该伸出位置P1,图像拾取光学系统15位于最远侧位置,且镜筒14的伸出量最大,而在该装入位置P0,镜筒14装入壳体12内。而且,当图像拾取光学系统15设置在最广角侧时,镜筒14位于中间位置P2,该中间位置P2是在伸出位置P1和装入位置P0之间的位置,并在接合环安装部分16的前面。
参考图2,接合环安装部分16包括:圆柱形壁部分1602,该圆柱形壁部分1602环绕镜筒14的外周表面,同时在它们之间留有空隙;以及第一内螺纹1604,该第一内螺纹1604形成于该圆柱形壁部分1602的内周表面上。
环形阶梯部分1606(图4)形成于圆柱形壁部分1602的内周表面的一定位置处,而不是靠近壳体12处,这样,它在比第一内螺纹1604更远处径向向内伸出。
参考图3和4,接合环18形成为圆柱形壁形状,它的内径大于镜筒14的外径。
用于与接合环安装部分16的第一内螺纹1604进行螺纹啮合的第一外螺纹1802(后端安装部分)形成在接合环18的后端部分处,这样,通过使第一外螺纹1802与第一内螺纹1604螺纹连接,从而将该接合环18的后端部分可拆卸地安装在接合环安装部分16上。
内径大于第一外螺纹1802的外径的第二内螺纹1804形成于接合环18的前端部分上。该第二内螺纹1804形成为螺纹连接在作为光学部件的广角变换透镜30的外螺纹3002上,这样,通过使第二内螺纹1804与外螺纹3002螺纹连接,从而将接合环18的前端部分可拆卸地安装在广角变换透镜30上。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部件安装部分由第二内螺纹1804形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内螺纹1604和第一外螺纹1802由双线螺纹形成,而第二内螺纹1804由单线螺纹形成。
接合环18形成这样,当它的后端部分安装在接合环安装部分16上时,接合环18的前端位于镜筒14的伸出位置P1的后面。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接合环18这样形成,当它的后端部分安装在接合环安装部分16上时,接合环18的前端位于镜筒14的中间位置P2的前面。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接合环18这样形成,当它的后端部分安装在接合环安装部分16上,且图像拾取光学系统15的变焦距比设置成最广角侧,图像拾取光学系统15不会发生遮蔽。还有,在接合环18的前端部分处的第二内螺纹1804的内径设置为不会使图像拾取光学系统15发生遮蔽的值。
参考图4,广角变换透镜30具有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3006的光学系统,当它通过接合环18安装在接合环安装部分16上时,用于减小图像拾取光学系统15的焦距长度,以便将变焦距比(视角)变成广角侧。在图4中,参考标号3004表示fancy环。
检测部分20对接合环18安装在接合环安装部分16上进行检测。检测部分20包括:活动销2002,该活动销2002布置在接合环安装部分16的阶梯部分1606上;以及检测开关2004,用于检测活动销2002的运动。
活动销2002用于在阶梯部分1606上进行伸缩运动,开且通常被偏压成其前端自阶梯部分1606向前伸出。
检测开关2004检测活动销2002的运动,并向镜筒控制部分22输出on/off信号形式的检测信号。特别是,当接合环18安装在接合环安装部分16上时,活动销2002由接合环18的后端部分1806推动,并从伸出位置向缩回位置运动,且检测开关2004检测活动销2002的运动,并输出相应的检测信号。
参考图5,镜筒控制部分22根据由变焦距操作开关1211供给它的变焦距操作信号以及由检测开关2004供给它的检测信号而控制镜筒驱动机构24,以便控制镜筒14的伸出量。
特别是,镜筒控制部分22控制镜筒14的伸出量,这样,当供电开关关闭时,镜筒14位于装入位置P0,但是当供电开关打开时,镜筒14位于中间位置P2。
镜筒控制部分22例如由微计算机形成,该微计算机包括:ROM,用于储存控制程序;RAM,用于提供工作区域;界面,用于控制与电源开关、变焦距操作开关1211、检测开关2004和镜筒驱动机构24的信号连通;以及CPU,用于执行ROM的控制程序,以便执行控制操作。
下面介绍当数字照相机10用于拾取图像时的操作。
首先介绍当数字照相机10单独使用时的操作,也就是当在不使用接合环18或安装在该接合环上的广角变换透镜30的情况下使用数字照相机10时的操作。
当电源开关处于off状态时,因为镜筒14位于装入位置P0,并装入壳体12内,因此,将防止镜筒14与壳体12外部的物品干涉以及受到外力作用。
如上所述,活动销2002被偏压向使它的前端部分从阶梯部分1606中伸出的位置。
当供电开关打开时,表示接合环18并没有安装的检测信号由检测开关2004供给镜筒控制部分22。因此,镜筒控制部分22控制镜筒驱动机构24,以便使镜筒14运动至可以进行图像拾取的中间位置P2。在该状态下,用户将视觉观察取景窗1210或显示装置1208,并操作变焦距操作开关1211,这样,可以获得所希望的变焦距比。然后,根据变焦距操作开关1211的操作信号,镜筒控制部分22控制镜筒驱动机构24,以便使镜筒14在中间位置P2和伸出位置P1之间运动。
然后,用户将按压快门开关1204,以便进行图像拾取。
下面将介绍当数字照相机10与接合环18以及安装在该接合环上的广角变换透镜30一起使用时的操作。
首先,广角变换透镜300的外螺纹3002将螺纹连接在接合环18的第二内螺纹1804中,以便将该广角变换透镜30安装在接合环18的前端部分上,如图3所示。
然后,当数字照相机10的供电开关处于off状态时,镜筒14位于装入位置P0,接合环18的第一外螺纹1802将螺纹连接到接合环安装部分16的第一内螺纹1604中,如图4所示。因此,广角变换透镜30和接合环18安装在接合环安装部分16上。
这时,当第一外螺纹1802螺纹连接在第一内螺纹1604内时,接合环18的后端部分1806与活动销2002的前端接触,然后使活动销2002变成和保持在缩回到阶梯部分1606中的状态,如图4所示。
然后,当打开供电开关时,表示已经安装接合环18的检测信号从检测开关2004供给镜筒控制部分22。因此,镜筒控制部分22控制镜筒驱动机构24,以便使镜筒14运动,这样,该镜筒14的前端可以位于接合环18前端的后部的一定范围内。在本实施例中,由镜筒控制部分22执行镜筒14伸出量的控制,从而可以获得这样的镜筒14伸出量,即通过该镜筒14伸出量,图像拾取光学系统15的变焦距比呈现最广角侧值。通过控制伸出量,镜筒14运动至中间位置P2,然后,镜筒14的位置固定在中间位置P2,并防止变焦距运动。
特别是,镜筒控制部分22将镜筒的伸出量控制在这样的范围内,即在该范围内,当接合环18安装在接合环安装部分16上时,镜筒14的前端位于接合环18前端的后面。因此,镜筒14的前端并不与广角变换透镜30的透镜3006干涉。
因此,图像拾取光学系统15的变焦距比通过广角变换透镜的光学系统作用而进一步变成广角侧。
通过用户在观察取景窗1210或显示装置1208时按压快门开关1204而进行图像拾取。
应当知道,在本实施例中,即使当变焦距操作开关1211在该状态下工作时,因为镜筒控制部分22防止变焦距操作,因此镜筒14的位置保持固定在中间位置P2处。
根据上述结构的数字照相机10,因为由镜筒控制部分22在这样的范围内执行镜筒14伸出量的控制,即在该范围内,当接合环18安装在接合环安装部分16上时,镜筒14的前端位于接合环18前端的后面,因此,镜筒14的前端并不与光学部件如安装在接合环18前端上的广角变换透镜30的透镜3006发生干涉。
而且,与防止位于伸出位置P1的镜筒14的前端与光学部件如广角变换透镜30干涉的可选情况不同,不需要增加光学部件和接合环18沿光学轴线方向和径向方向的尺寸。
因此,在确实防止镜筒14与光学部件干涉的同时,可以有利地减小光学部件和接合环18的尺寸、重量和成本。
而且,因为这样减小光学部件和接合环18的尺寸,因此,数字照相机10的优点是,当光学部件和接合环18安装在该数字照相机10上时,将便于在携带或放置数字照相机时对该数字照相机进行处理。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接合环安装部分16的第一内螺纹1604和接合环18的第一外螺纹1802由双线螺纹形成,而接合环18的第二内螺纹1804由单线螺纹形成。因此,即使当广角变换透镜30的外螺纹3002的外径和接合环安装部分16的第一内螺纹1604的内径彼此相等时,因为广角变换透镜30的外螺纹3002是单线螺纹,而第一内螺纹1604是双线螺纹,因此,将确实防止使外螺纹3002螺纹连接到第一内螺纹1604内。因此,可以确实防止广角变换透镜30错误地直接安装在接合环安装部分16上以及镜筒14的前端与广角变换透镜30的透镜3006干涉的情况。
而且,当双线螺纹的节距设置成等于或小于单线螺纹的2/3时(例如前者设置成0.4,而后者设置成0.75),双线螺纹的节距与单线螺纹的节距有很大区别。这使得更难将单线螺纹与双线螺纹螺纹连接,且能够更确实地防止将外螺纹3002螺纹连接到第一内螺纹1604中。
而且,当接合环18的第二内螺纹1804和接合环安装部分16的第一内螺纹1604的模数设置为彼此不同的值时(例如前者设置为M46,而后者设置成M45.5),能够更确实地防止将外螺纹3002螺纹连接在第一内螺纹1604中。
而且,当接合环18的第二内螺纹1804的外径设置为尺寸等于普通滤光器或变换透镜的螺纹的外径尺寸,且镜筒14的第一内螺纹1604的外径设置为尺寸与上述第二内螺纹1804的外径尺寸不同时,能够更确实地防止将外螺纹3002螺纹连接在第一内螺纹1604中。
而且,即使当接合环18安装在接合环安装部分16上且没有光学部件安装在接合环18上时,因为镜筒14的前端位于接合环18前端的后面,镜筒14的前端将由接合环18保护。因此,可以很好地防止某个物体与镜筒14的前端碰撞以损坏镜筒14或镜筒驱动机构24的情况。
应当知道,在本实施例中,当接合环18安装在接合环安装部分16上时,镜筒14固定在中间位置P2处以防止变焦距操作,因此,只需要由镜筒控制部分22将镜筒14的伸出量控制在这样的范围内,即在该范围内,镜筒14的前端位于接合环18前端的后面。因此,镜筒14可以在该范围内运动,以便进行变焦距操作。
下面将介绍本发明第二实施例。
图6表示了作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的数字照相机的接合环和远距变换透镜。本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的变化形式,它们的区别只是接合环和远距变换透镜,下面只介绍该区别部件。
参考图6,根据第二实施例,作为变换透镜的远距变换透镜32和用于该远距变换透镜32的接合环19安装在数字照相机10上。
接合环19形成为圆柱形壁形状,它的内径大于镜筒14的外径。
用于螺纹连接到接合环安装部分16的第一内螺纹1604中的第一外螺纹1902形成在接合环19的后端部分处,这样,通过将第一外螺纹1902螺纹连接到第一内螺纹1604中而将接合环19的滑动部分可拆卸地安装在接合环安装部分16上。
接合环19构造成这样,即当该接合环的后端部分安装在接合环安装部分16上,该接合环19的前端位于镜筒14的伸出位置P1的前面。
而且,即使当接合环19安装在接合环安装部分16上时,接合环19的后端部分1906并不与活动销2002干涉。
因此,即使当接合环19安装在接合环安装部分16上时,检测开关2004并不将表示接合环19已经安装的检测信号供给镜筒控制部分22。
内径大于第一外螺纹1902的外径的第二内螺纹1904形成于接合环19的前端部分上。第二内螺纹1904形成为与远距变换透镜32螺纹连接,这样,通过使第二内螺纹1904与外螺纹3202彼此螺纹连接,将远距变换透镜32可拆卸地安装在接合环19的前端上。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部件安装部分由第二内螺纹1904形成。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内螺纹1604和第一外螺纹1902由双线螺纹形成,而第二内螺纹1904由单线螺纹形成。
远距变换透镜32包括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又包括一个或多个的透镜3206,当它通过接合环19而安装在接合环安装部分16上时,用于延长图像拾取光学系统15的焦距,以便将变焦距比(视角)变成远距侧。在图6中,参考标号3204表示fancy环。
下面将介绍当数字照相机10与接合环19和远距变换透镜32一起使用时的操作。
首先,远距变换透镜的外螺纹3202将螺纹连接在接合环19的第二内螺纹1904中,以便将该远距变换透镜32安装在接合环19的前端,如图6所示。
然后,当数字照相机10的供电开关处于off状态,且镜筒14位于装入位置P0时,接合环19的第一外螺纹1902将螺纹连接到接合环安装部分16的第一内螺纹1604中。因此,远距变换透镜32和接合环19安装在接合环安装部分16上。
因此,即使当第一外螺纹1902螺纹连接到第一内螺纹1604内时,接合环19的后端部分1906也不会与活动销2002的前端接触。
然后,当供电开关打开时,表示接合环19已经安装的检测信号从检测开关2004根据镜筒控制部分22。因此,镜筒控制部分22执行使镜筒14在中间位置P2和伸出位置P1之间运动的变焦距操作,这与单独使用数字照相机10时的情况相同。
因此,即使当接合环19安装在接合环安装部分16上时镜筒14的前端运动至伸出位置P1,因为接合环19的前端位于镜筒14的伸出位置P1的前面,镜筒14的前端也不会与远距变换透镜32的透镜3206干涉。
因此,图像拾取光学系统15的变焦距比通过远距变换透镜32的光学系统的作用而进一步向远距侧变化。
通过用户在视觉观察取景窗1210或显示装置1208时按压快门开关1204而进行图像摄影。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数字照相机,即使当接合环19安装在接合环安装部分16上时镜筒14的前端运动至伸出位置P1,因为接合环19的前端位于镜筒14的伸出位置P1的前面,镜筒14的前端根本不会与远距变换透镜32的透镜3206干涉。
因此,可以确实防止镜筒14与远距变换透镜32干涉。
还有,在优选实施例中,当远距变换透镜32的外螺纹3202以及内螺纹1604分别形成为单线螺纹和双线螺纹时,或者当螺纹形成为具有彼此不同的节距、具有彼此不同的模数或具有彼此不同直径时,可以确实防止使远距变换透镜32错误地直接安装在接合环安装部分16上以及使镜筒14的前端与远距变换透镜32的透镜3206干涉的不利情况。
应当知道,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图像拾取光学系统15由变焦距透镜形成,当然,本发明也可以用于图像拾取光学系统15具有固定焦距或固定视角的情况。
而且,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接合环18是否安装在接合环安装部分16根据检测部分20的活动销2002是否被推动来检测,且镜筒控制部分22响应该检测结果来控制镜筒14的伸出量,但是该实施例也可以以以下方式进行变化。
例如,如图7所示,第一、第二和第三活动销2202A、2202B和2202C设置在接合环安装部分16的阶梯部分1606上,并使它们从阶梯部分1606上伸出的部分的长度彼此不同,且彼此不同的检测开关(未示出)设置成对应于第一、第二和第三活动销2202A、2202B和2202C。
准备三个不同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接合环作为接合环18。
第一接合环18的尺寸设置为这样,即当第一外螺纹1806螺纹连接到第一内螺纹1604中时,该第一接合环18只推动第一活动销2202A。
第二接合环18的尺寸设置为这样,即当第一外螺纹1806螺纹连接到第一内螺纹1604中时,该第二接合环18推动第一和第二活动销2202A和2202B。
第三接合环18的尺寸设置为这样,即当第一外螺纹1806螺纹连接到第一内螺纹1604中时,该第三接合环18推动第一、第二和第三活动销2202A、2202B和2202C。
当采用上述结构时,可以根据由检测开关输出的检测信号的状态来判别第一、第二和第三接合环中的哪一个安装在接合环安装部分16上。因此,根据判别结果,可以为各接合环合适控制镜筒14的伸出量。
因此,当具有彼此不同放大率的变换透镜安装在第一、第二和第三接合环上,且其中一个接合环安装在接合环安装部分16上时,镜筒14的伸出量可以通过镜筒控制部分22来控制,从而使镜筒14的前端不会与该变换透镜干涉。
应当知道,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图像拾取装置形成为数字照相机10,但是当然,本发明也可以用于各种图像拾取装置,例如摄影机。
尽管已经使用专用术语介绍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该说明只是用于举例说明目的,应当知道,在不脱离附加权利要求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变化和改变。

Claims (7)

1.一种可伸缩镜筒类型的图像拾取装置,包括:
壳体;
镜筒,该镜筒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且具有容纳于其中的图像拾取光学系统;
所述镜筒可在伸出位置和装入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伸出位置,所述镜筒在所述壳体的前部伸出量最大,在所述装入位置,所述镜筒装入在所述壳体内;
接合环,用于连接光学部件;
环形接合环安装部分,该环形接合环安装部分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以环绕所述镜筒;
所述接合环安装在所述环形接合环安装部分上;
检测装置,用于对接合环安装在所述接合环安装部分上进行检测;以及
镜筒控制装置,用于响应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镜筒的伸出量;
由所述镜筒控制装置对所述镜筒的伸出量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在该范围内,当接合环安装在所述接合环安装部分上时,所述镜筒的前端位于该接合环的前端的后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拾取装置,其中:所述接合环安装部分由第一内螺纹形成,同时在所述接合环的后端部分处形成后端安装部分,所述接合环安装部分安装在该后端安装部分上,且在该接合环的前端部分处形成光学部件安装部分,光学部件安装在该光学部件安装部分上,所述后端安装部分由第一外螺纹形成,该第一外螺纹用于螺纹连接到所述第一内螺纹中,所述光学部件安装部分由第二内螺纹形成,该第二内螺纹用于与光学部件的螺纹部分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内螺纹和所述第一外螺纹由双线螺纹形成,而所述第二内螺纹由单线螺纹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拾取装置,其中:当接合环安装在所述接合环安装部分上时,接合环的前端位于所述镜筒的伸出位置的后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拾取装置,其中:所述图像拾取光学系统由变焦距透镜形成,所述镜筒控制成使得所述镜筒的伸出量响应所述图像拾取光学系统的变焦距比而变化,所述镜筒的伸出量由所述镜筒控制装置来控制,这样,当接合环安装在所述接合环安装部分上时,所述镜筒伸出一定伸出量,通过该伸出量,所述图像拾取光学系统的变焦距比呈现最广角侧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拾取装置,其中:所述图像拾取光学系统由变焦距透镜形成,且接合环构造成这样,当接合环安装在所述接合环安装部分上,且所述图像拾取光学系统的变焦距比呈现最广角侧值时,所述图像拾取光学系统不受到遮蔽。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拾取装置,其中:所述光学部件是变换透镜或滤光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拾取装置,其中:所述变换透镜是广角变换透镜,它将所述图像拾取光学系统的视角转变成广角侧。
CNB2004100366480A 2003-05-07 2004-04-29 图像拾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385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28543A JP3947129B2 (ja) 2003-05-07 2003-05-07 撮像装置
JP128543/2003 2003-05-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50808A CN1550808A (zh) 2004-12-01
CN1313855C true CN1313855C (zh) 2007-05-02

Family

ID=32985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3664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3855C (zh) 2003-05-07 2004-04-29 图像拾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6906870B2 (zh)
EP (1) EP1475959B1 (zh)
JP (1) JP3947129B2 (zh)
CN (1) CN1313855C (zh)
DE (1) DE602004000235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21605B2 (ja) * 2007-02-26 2009-08-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アダプタ及び撮像装置
JP5455586B2 (ja) 2009-12-02 2014-03-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装置
JP6155695B2 (ja) * 2013-02-26 2017-07-05 株式会社ニコン 光学ユニット識別システム、撮像装置及び光学ユニット
CN107390340B (zh) * 2017-08-31 2020-09-18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镜头
JP6989466B2 (ja) * 2018-09-13 2022-01-05 株式会社東芝 光学フィルタ、撮像装置および測距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21036A (en) * 1992-07-27 1996-05-28 Nikon Corporation Positio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0330179A (ja) * 1999-05-17 2000-11-3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カメラ
CN1366209A (zh) * 2001-01-15 2002-08-28 奥林巴斯光学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光学变焦系统的照相机
EP1811874A2 (en) * 2004-11-15 2007-08-01 Nike International Covered zipper pull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11874A1 (en) 1996-06-04 1997-12-10 Fifty Cycle Video Laser Device Co. Ltd. Camera with easy adjusting focus
JPH10186202A (ja) * 1996-12-24 1998-07-14 Sony Corp レンズアダプター取付装置
JP3726440B2 (ja) * 1997-08-28 2005-12-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制御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レンズ制御方法
US6081371A (en) * 1998-01-06 2000-06-2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Surgical microscope including a first image and a changing projection position of a second image
JP2000162693A (ja) * 1998-11-24 2000-06-16 Hiroshi Yamase コンパクト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ズ―ム付きデジタルカメラ用交換レンズアダプタ―
JP2001051332A (ja) * 1999-08-13 2001-02-23 Asahi Optical Co Ltd カメラ
JP2001168000A (ja) * 1999-12-03 2001-06-22 Nikon Corp 露光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該製造方法によって製造された露光装置を用いたマイクロ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4669170B2 (ja) * 2001-08-10 2011-04-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制御装置、ズームレン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3977184B2 (ja) * 2002-07-22 2007-09-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04085932A (ja) * 2002-08-27 2004-03-18 Pentax Corp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の繰出カム機構及び繰出カム機構
US20040061799A1 (en) * 2002-09-27 2004-04-01 Konica Corporation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portable terminal equipped therewith
US7113351B2 (en) * 2003-01-02 2006-09-26 Cov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tuating lens assemblies
JP2004349738A (ja) * 2003-05-13 2004-12-09 Olympus Corp レンズ交換可能なデジタルカメラシステム、カメラボディおよび交換レン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21036A (en) * 1992-07-27 1996-05-28 Nikon Corporation Positio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0330179A (ja) * 1999-05-17 2000-11-3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カメラ
CN1366209A (zh) * 2001-01-15 2002-08-28 奥林巴斯光学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光学变焦系统的照相机
EP1811874A2 (en) * 2004-11-15 2007-08-01 Nike International Covered zipper pull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475959A1 (en) 2004-11-10
DE602004000235T2 (de) 2006-07-27
CN1550808A (zh) 2004-12-01
US6906870B2 (en) 2005-06-14
DE602004000235D1 (de) 2006-01-19
US20040264001A1 (en) 2004-12-30
JP3947129B2 (ja) 2007-07-18
US7006301B2 (en) 2006-02-28
US20050157201A1 (en) 2005-07-21
EP1475959B1 (en) 2005-12-14
JP2004333778A (ja) 2004-11-25
US20050157200A1 (en) 2005-07-21
US6999244B2 (en) 2006-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5939C (zh) 中间适配器及照相机系统
CN1690756A (zh) 伸缩式镜筒与成像设备
CN1892298A (zh) 光学图像稳定器
US8928996B2 (en) Lens barrel assembly and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249546C (zh) 操纵杆装置
CN1928604A (zh) 透镜装置、图像拾取装置及图像拾取系统
CN1581938A (zh) 相机装置,电子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1051108A (zh) 透镜镜筒和成像装置
CN1922527A (zh) 透镜镜筒以及图像捕获装置
CN1956501A (zh) 透镜位置调整装置、透镜位置调整方法和记录介质
CN1781048A (zh) 伸缩透镜筒
CN1313855C (zh) 图像拾取装置
CN1700738A (zh) 图像输入装置
CN1683984A (zh) 镜筒与成像设备
CN1893562A (zh) 数字照相机
CN1279385C (zh) 带有照相功能的光学观察器装置
CN1301680C (zh) 眼科摄像装置
CN1825156A (zh) 照相机
CN1698006A (zh) 透镜适配器
CN1707303A (zh) 镜筒结构和图像捕捉设备
CN1611974A (zh) 透镜镜筒和图像拾取装置
CN1189786C (zh) 照相机的防模糊系统
CN1829283A (zh) 手持式影像撷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64926C (zh) 视频影像探测杆
CN203909378U (zh) 快速调焦机器视觉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502

Termination date: 2010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