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2471C - 用于盘驱动器的高灵敏度拾取器致动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盘驱动器的高灵敏度拾取器致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02471C
CN1302471C CNB2004100925653A CN200410092565A CN1302471C CN 1302471 C CN1302471 C CN 1302471C CN B2004100925653 A CNB2004100925653 A CN B2004100925653A CN 200410092565 A CN200410092565 A CN 200410092565A CN 1302471 C CN1302471 C CN 130247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coil
bobbin
facing
ti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925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17240A (zh
Inventor
宋秉崙
姜亨宙
张大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Samsung Storage Technology Kore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172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72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0247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247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e.g. for compensation of eccentricity or wobble
    • G11B7/0956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e.g. for compensation of eccentricity or wobble to compensate for tilt, skew, warp or inclination of the disc, i.e. maintain the optical axis at right angles to the dis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25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for lens positioning
    • G11B7/0933Details of stationary par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25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for lens positioning
    • G11B7/0935Details of the moving parts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盘驱动器的拾取器致动器,其包括一对磁体,其中每个磁体对着线轴的相应侧,并具有中间区域和侧边区域,该中间区域具有第一极性,而该侧边区域具有与第一极性相反的第二极性。该拾取器致动器包括多个设置在线轴对着磁体的相应侧上的寻轨线圈。每个寻轨线圈都具有两个有效线圈部分,其中一个有效线圈部分对着磁体的中间区域,另一有效线圈部分对着磁体的侧边区域中的一个,用于实现更高的灵敏度。磁体设置在线轴的两侧上,以降低成本和制造的复杂程度。

Description

用于盘驱动器的高灵敏度拾取器致动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涉及一种用于盘驱动器的拾取器致动器,例如一种光拾取器致动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实现高灵敏度的有效线圈部分的拾取器致动器。
背景技术
光拾取器将信息记录到光盘驱动器中的光盘上和/或从该光盘再现信息。光拾取器在光盘上方沿径向运动,该光盘在所述记录/再现的过程中作为光学信息存储介质。
拾取器致动器在寻轨、聚焦和/或倾斜(tilt)方向上移动光拾取器的物镜,从而使光束聚焦在光盘上的预定光斑处。该寻轨方向指的是光盘的径向方向,从而使光束的光斑形成在光盘轨道的中心。该聚焦方向指的是相对光盘的上下方向,用于以预定的焦点将光束导向到光盘上。
近来,物镜的数值孔径(NA)增加并且光束的波长减小,以用于高灵敏度光学存储设备。这种增大的数值孔径和减小的波长减小了拾取器驱动器的倾斜余量(margin)。因此,拾取器致动器需要执行包括在倾斜方向以及在寻轨和聚焦方向在内的三轴控制。这种拾取器致动器被称为倾斜驱动光拾取器致动器。
图1示出传统的倾斜驱动光拾取器致动器的一个示例的透视图。参照图1,传统倾斜驱动光拾取器致动器包括线轴2、多条导线6和磁路,其中,线轴2具有安装在其上的物镜1,磁路形成在线轴2的四侧,用以移动线轴2。
每条导线6的一端附连到线轴2上,而其另一端固定到安装于基座5上的保持件3上。利用所述导线6的悬挂连接,线轴2相对基座5可以在聚焦方向F、寻轨(即径向)方向T和径向倾斜方向RT上运动。
相应的每对导线6可以载有电流,用于在聚焦和寻轨方向的每一个上进行驱动。图1中没有示出承载用于在倾斜方向上进行驱动的电流的导线。
图1所示传统磁路包括绕线轴2缠绕的聚焦线圈4,用于在聚焦方向F上移动物镜1。此外,两对寻轨线圈7a和7b设置在线轴2的两侧上,线轴的该两侧沿着寻轨方向平行。此外,一对倾斜线圈9a和9b中的一个设置在线轴2的剩余两侧的一侧上,而另一个设置在线轴2的剩余两侧的另一侧上。
图1所示传统磁路还包括位于线轴2的四侧的磁体10和11以及磁轭14、15和16。当电流流经聚焦线圈4、寻轨线圈7a和7b和/或倾斜线圈9a和9b时,生成移动线轴2的电磁力,并进而移动物镜1。
第一磁体10设置在第一磁轭14上,用于在聚焦和寻轨方向上驱动线轴2。第二磁体11设置在第二磁轭16上,用于在倾斜方向上驱动线轴2。第三磁轭15为内部磁轭,而第一磁轭14和第二磁轭16为外部磁轭,它们引导用于在聚焦、寻轨和倾斜方向上进行驱动的磁场的方向。
进一步参照图1,当电流流经聚焦线圈4时,通过该电流和磁体10的磁场的相互作用,在聚焦线圈4上施加电磁力,从而在聚焦方向F上移动线轴2,并进而在该方向上移动物镜1。当电流流经寻轨线圈7a和7b时,通过该电流和磁体10的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寻轨线圈7a和7b上施加电磁力,从而在寻轨(即径向)方向T上移动线轴2,并进而在该方向上移动物镜1。
当电流流经倾斜线圈9a和9b时,通过该电流和磁体11的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倾斜线圈9a和9b上施加电磁力。当电流沿不同的方向流经倾斜线圈9a和9b从而使得方向相反的电磁施加在倾斜线圈9a和9b上时,线轴2和物镜1在径向倾斜方向RT上移动。
在图1所示传统光拾取器致动器中,每个寻轨线圈7a或7b的一侧形成生成电磁力的有效线圈部分,这样导致在寻轨方向T上的控制具有较低的效率和灵敏度。此外,在传统的光拾取器致动器中,磁体设置在线轴2的四侧,导致制造成本更高,并且制造过程复杂。
通常,希望用于盘驱动器的拾取器致动器具有高控制灵敏度和低制造成本及复杂程度。
发明内容
因此,将拾取器致动器的线圈相对于具有多个区域的磁体布置,以得到高的控制灵敏度,磁体的所述多个区域带有多种极性。此外,将这种磁体设置在线轴的两侧,用于降低制造的成本和复杂程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盘驱动器的拾取器致动器,其包括一对磁体,其中每个磁体分别对着线轴的一侧,并且具有带有第一极性的中间区域和带有第二极性的侧边区域,该第二极性与第一极性相反。此外,该拾取器致动器包括多个线轴对着磁体的相对侧上寻轨线圈。每个寻轨线圈具有两个有效线圈部分,其中一个有效线圈部分对着磁体的中间区域,而另一个有效线圈部分对着磁体的侧边区域中的一个,其中,磁体的至少一个侧边区域中具有延伸分支,该延伸分支配合到该磁体的中间区域中。在这种情况下,拾取器致动器还包括倾斜线圈,该倾斜线圈绕线轴缠绕,并且具有两个有效线圈部分。倾斜线圈的每个有效线圈部分具有对着所述延伸分支的第一部分和对着与该延伸分支相邻的中间区域的第二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磁体的所述区域均为矩形,且侧边区域沿着盘驱动器的径向设置在中间区域的相对两侧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拾取器致动器还包括基座,磁体安装于该基座上,并还包括物镜,该物镜安装在盘驱动器的线轴上,所述盘驱动器是光盘驱动器。该拾取器致动器还包括用于支撑可以相对于基座运动的线轴的悬挂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该拾取器致动器还包括聚焦线圈,其绕所述线轴缠绕并具有两个有效线圈部分,每部分对着相应一个磁体的中间区域。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聚焦线圈的各有效线圈部分的宽度基本等于相应一个磁体的中间部分的宽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该拾取器致动器还包括多个在至少一个平面内缠绕的倾斜线圈,该平面与聚焦线圈平行并且从聚焦线圈向上和/或向下偏置。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倾斜线圈具有对着一个磁体的中间部分的有效线圈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磁体的侧边区域各自具有延伸分支,该延伸分支连接而形成一个U形结构的公共区域。在这种情况下,该拾取器致动器还包括多个倾斜线圈,其设置在线轴对着磁体的相应侧上。每个倾斜线圈具有两个有效线圈部分;其中一个有效线圈部分对着磁体的中间区域,另一个有效线圈部分对着该磁体的U形结构的公共区域。
通过这种倾斜线圈和磁体的这种U形结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倾斜线圈设置成比寻轨线圈更靠近磁体。或者,所述倾斜线圈设置成比寻轨线圈更远离磁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拾取器致动器还包括:一对倾斜磁体,其对着所述线轴的剩余侧。在这种情况下,拾取器致动器包括一对倾斜线圈,每个倾斜线圈设置在线轴剩余侧的相应一个上,并且具有与相应一个所述倾斜磁体互相作用的有效线圈部分。
当本发明实施例的拾取器致动器形成为盘驱动器的一部分时,能够实现特定的优点,该盘驱动器还包括:拾取器,其将信息记录到信息存储介质上和/或从信息存储介质再现信息;以及,控制拾取器的运动的伺服器。在这种情况下,拾取器致动器根据伺服器的控制移动所述拾取器。
通过这种方式,拾取器致动器的线圈相对于磁体的多个磁极设置,用于实现高控制灵敏度。此外,上述磁体可以仅设置在线轴的两侧上,以降低成本和制造的复杂程度。
对于光盘驱动器,本发明实施例的拾取器致动器可以有利地用来移动安装在线轴上的物镜。但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拾取器致动器也可用于任何其他类型的盘驱动器。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的特征与优点将会变得明了,附图中:
图1是传统光拾取器致动器的简要透视图;
图2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拾取器致动器的简要分解透视图;
图3是图2所示光拾取器致动器的磁路的透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磁路的侧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磁路的俯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拾取器致动器的磁路的透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磁路的侧视图;
图8A和8B分别是图7的侧视图,进一步示出图6磁路中倾斜驱动的情况;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拾取器致动器的磁路的透视图;
图10是示出图9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11是图9的磁路的侧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光拾取器致动器的磁路的透视图;以及
图13是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光拾取器致动器的光盘驱动器的简要示意图。
所参照的附图用于清楚地解释本发明,因此不必按照比例绘制。在图1、2、3、4、5、6、7、8、9、10、11、12和13中,具有相同附图标记的元件指的是具有类似结构和/或功能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3、4和5,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盘驱动器的光拾取器致动器包括线轴31,该线轴上安装有物镜30。此外,该光拾取器致动器包括悬挂部件37,其包括四条导线37,所述导线支撑线轴31,同时使线轴31可相对基座33运动。每条导线37的一端附连到线轴31上,另一端附连到安装于基座33的一侧上的保持件35上。
此外,该光拾取器致动器包括安装在线轴31和基座33上的磁路。该磁路包括一对磁体40,其设置在基座33上以对着线轴31的两侧31a和31b,线轴的这两侧沿着光盘的径向(即寻轨方向)平行。该磁路还包括绕线轴31缠绕的聚焦线圈45。此外,该磁路包括多个安装在线轴31对着一对磁体40的两侧31a和31b上的寻轨线圈47和49。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磁路还包括倾斜线圈46和48。
悬挂部件37的导线还载有用于寻轨和聚焦控制的电流。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拾取器致动器还可以包括两条载有用于倾斜控制的电流的导线(未示出)。
一对磁体40安装在基座33上,并且每个磁体40分别对着线轴31的两侧31a和31b中的相应一侧,线轴31的所述两侧沿着光盘的径向(即寻轨方向)平行。每个磁体40包括相应的中间区域42和一对相应的两个侧边区域41和43。这样的区域41、42和43至少具有沿着聚焦方向F平行的部分。周边部分41和43设置于中间区域42的相对侧。
该中间区域42具有第一磁极,而侧边区域41和43各自具有与该第一磁极相反的第二磁极。例如,当对着线轴31的中间区域42的表面被磁化为N极时,则对着线轴31的侧边区域41和43的表面被磁化为S极,反之亦然。参照图4,每个磁体40的区域41、42和43均为矩形形状。
由于每个磁体40的大小受到设计约束因素的限制,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最大化聚焦灵敏度,中间区域42在径向方向T上比侧边区域41和43宽。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间区域42的宽度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被最大化。
聚焦线圈45绕线轴31缠绕,该线圈通过与磁体40的相互作用感应出在聚焦方向F上移动线轴31的电磁力。通过该对磁体40沿着径向T与线轴31的两侧31a和31b相对,聚焦线圈45对着该对磁体40的两侧45a和45b(在图5中用斜线表示)形成两个有效线圈部分。通常,通过流经该线圈的电流与磁体的磁场的相互作用,在线圈的有效线圈部分上生成电磁力。
利用磁体40的中间部分42的磁场与流经聚焦线圈45的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生成的电磁力,线轴31在聚焦方向F上运动。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聚焦线圈45与磁体40相对的两侧45a和45b各自的长度均对应于中间部分42的宽度。当中间部分42的宽度被最大化时并且当聚焦线圈45的两侧45a和45b的长度均与中间部分42的宽度相等时,聚焦灵敏度增加。
或者,当聚焦线圈45的两侧45a和45b各自的长度大于或小于中间部分42的宽度时,也可以实施本发明。也可以在三个磁性区域41、42和43的宽度基本相等的情况下实施本发明。
聚焦线圈45的两侧45a和45b具有沿着物镜30的中心轴在聚焦方向F上施加于其上的电磁力,这样,线轴31在正或负聚焦方向上运动。这种电磁力由磁体40的中间区域42的磁场与流经聚焦线圈45的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当所述电流的方向反转时,线轴31在相反方向上运动。所以,可以利用流经聚焦线圈45的电流的方向来控制线轴31的运动方向。
参照图2和图3,一对寻轨线圈47和49安装在线轴31的一侧31a上,而另一对寻轨线圈47和49安装在相对侧31b上。所以,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使用四个寻轨线圈47和49。
在线轴31的两侧31a和31b上实现寻轨控制的基本原理类似。在线轴31的两侧31a和31b的每一侧上设置一对寻轨线圈47和49。参照图4,每个寻轨线圈47的两侧47a和47b分别对着磁体40的侧边区域41和中间区域42,以形成每个寻轨线圈47的两个有效线圈部分。类似地,各寻轨线圈49的两侧49a和49b分别对着磁体40的中间区域42和侧边区域43,以形成每个寻轨线圈49的两个有效线圈部分
寻轨线圈47的右侧47b和另一个寻轨线圈49的左侧49a与磁化成N极性的中间部分42的磁场相互作用。寻轨线圈47的左侧47a和另一个寻轨线圈49的右侧49b分别与磁化成S极的侧边区域41和43的磁场相互作用。
所以,流经该对寻轨线圈47和49的电流被控制成在相反的方向上流动,使得电磁力在相同方向施加于所述线圈上。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寻轨线圈47和49是由铜线绕成的整体线圈(bulk coil)或精密构图线圈(FPC,fine pattern coils)。对于体积线圈,可将寻轨线圈47和49直接缠绕在线轴31上或者预先缠绕并附连到线轴31的侧部31a和31b上。当将整体线圈直接缠绕在线轴31上时,供寻轨线圈47和49缠绕于其上的结构(未示出)设置在线轴31的各侧31a和31b上。可以通过简单地修改线轴31来形成所述结构,因此没有在图2、3、4和5中示出所述结构。
以这种方式,各寻轨线圈47和49的两侧被用作有效线圈部分,该有效线圈部分大约是寻轨线圈47和49的一半。另一方面,传统光拾取器致动器将寻轨线圈的大约四分之一用作有效线圈部分。所以,本发明实施例的寻轨线圈所提供的寻轨灵敏度至少是传统光拾取器致动器所提供的寻轨灵敏度的两倍,以实现高灵敏度寻轨操作。
进一步参照图2、3、4和5,光拾取器致动器的磁路还包括多个倾斜线圈46和48。该倾斜线圈46和48具有位于至少一个平面上的绕组,该平面平行于聚焦线圈45并且设置在聚焦线圈45的上方和/或下方。
在图2、3、4和5所示的示例中,倾斜线圈46和48设置在聚焦线圈45的上方,一对倾斜线圈46和48靠近各磁体40设置。本发明也可以以倾斜线圈的其他的数量和位置来实施。例如,倾斜线圈可以沿着聚焦方向F定位在聚焦线圈45的上方和/或下方。
参照图5,每个倾斜线圈46和48具有对着磁体40的中间区域42的一侧46a或48a,以形成有效线圈部分。为了在径向倾斜方向RT上实现控制,在倾斜线圈46和48的一个上沿着向上方向生成电磁力,并且在倾斜线圈46和48的另一个上沿着向下方向生成电磁力。根据流经倾斜线圈46和48的电流的方向,线轴31在正径向倾斜方向+RT或负径向倾斜方向-RT上运动。在四个倾斜线圈46和48可以是直接缠绕在线轴31上的整体线圈、附连到线轴31上的预先缠绕的整体线圈或精密构图线圈(FPC)时也可以实施本发明。
以这种方式,利用聚焦线圈45、寻轨线圈47和49以及倾斜线圈46和48,光拾取器致动器沿着聚焦方向F、径向T和径向倾斜方向RT的三个轴移动线轴31。另外,当仅使用聚焦线圈45和寻轨线圈47和49时,光拾取器致动器沿着聚焦方向F和径向T的两个轴移动线轴31。在任何情况下,该光拾取器致动器的寻轨线圈47和49具有占据每个寻轨线圈47和49的一半的两个有效线圈区域,用于实现高聚焦灵敏度。
现在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由于该实施例的光拾取器致动器的结构除磁路外基本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因此仅仅示出和描述该实施例的光拾取器致动器的磁路,而不再详细描述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应元件基本具有类似结构和/或功能的元件。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拾取器致动器的磁路的透视图,而图7是图6所示磁路的侧视图。在该实施例中,磁路包括一对设置在基座33以对着线轴31的两侧31a和31b的磁体140,线轴的所述两侧沿着光盘的径向平行。此外,该磁路包括:绕线轴31缠绕的聚焦线圈145;多个寻轨线圈147和149,它们安装在线轴31对着磁体140的两侧31a和31b上;以及绕线轴31缠绕并且平行于聚焦线圈145的倾斜线圈146。
磁体140安装在基座33上,以沿光盘的径向T对着线轴31的两侧31a和31b。每个磁体140包括中间区域142和两个侧边区域141和143,该侧边部分至少具有沿着聚焦方向F平行设置的部分。侧边区域141和143设置在中间区域142的相对侧上。
每个磁体分成三个磁极,其中,中间区域142具有第一磁极,而侧边区域141和143具有第二磁极。此外,一个侧边区域143具有在磁体140的底部配合到中间部分142中的延伸分支。
每个磁体140包括一个侧边区域141和143中的配合到相应中间部分142的相应延伸分支,两个磁体140沿着径向T对称反射,如图6所示。参照图7、8A和8B,位于顶部A内的区域141、142和143沿着聚焦方向F平行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中间区域142的宽度、聚焦线圈145的有效线圈部分的长度以及寻轨线圈147和149相对于磁体140的区域141、142和143的布置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基本类似。所以,第二实施例的光拾取器致动器的聚焦和寻轨灵敏度与第一实施例的类似。
将图4和图7相比,图7所示第二实施例的聚焦线圈145以及寻轨线圈147和149沿着聚焦方向的位置与图4所示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寻轨线圈147和149和/或聚焦线圈145沿着磁体140高度(即,在聚焦方向F上)的位置根据倾斜线圈146的位置而改变。
进一步参考图7,一个侧边区域141为简单的矩形。而另一侧边区域143具有延伸分支143a,其沿寻轨方向T延伸到中间区域142中。从而,中间区域142成形为于延伸分支143a配合。单个的倾斜线圈146沿着聚焦方向F设置在聚焦线圈145的下方。单个的倾斜线圈146也具有一个有效线圈部分,该部分具有对着中间区域142的部分146a和对着延伸分支143a的部分146b。
以这种方式,倾斜线圈146具有两个有效线圈部分,该部分是倾斜线圈146对着两个磁体140的两侧。在第一实施例中,大约四分之一的倾斜线圈46和48被用作有效线圈部分,而在第二实施例中,大约一半的倾斜线圈被用作有效线圈部分。
此外,当倾斜线圈146的整体长度等于倾斜线圈46和48的长度时,在第二实施例中形成有效线圈部分的倾斜线圈46和48的长度部分大于第一实施例的倾斜线圈46和48的相应长度部分,从而增大了用于倾斜控制的效率和灵敏度。此外,类似聚焦线圈145的倾斜线圈146靠近磁体140的极化面设置,以实现高灵敏的倾斜控制。
倾斜线圈146的部分146a和146b分别对着中间区域142的北极和侧边区域143的延伸分支143a的南极。所以,倾斜线圈146的部分146a处的磁场方向与另一部分146b处的磁场方向相反,并且施加在两个部分146a和146b上的电磁力的方向相反。
例如,当电流沿一个方向流经倾斜线圈146时,电磁力向上作用在倾斜线圈146的部分146a上,向下作用在倾斜线圈146的部分146b上,如同8A所示。另外,当电流沿一个相反方向流经倾斜线圈146时,作用在两个部分146a和146b上的电磁力的方向反转,如同8B所示。通过施加在两个部分146a和146b上的所述电磁力,线轴31在径向倾斜方向RT上运动。
以这种方式,对着两个磁体140的两个有效线圈部分中的每一个的部分146a和146b都被完全用来增加倾斜驱动的灵敏度。配合到中间部分142中的延伸分支143a仅仅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例如,侧边区域141(而不是143)可以具有延伸并配合到中间部分142中的延伸分支143a。
另外,侧边区域141或143中的一个可以具有向磁体140的上部延伸并配合到中间区域142中的延伸分支。在这种情况下,倾斜线圈146将位于聚焦线圈145的上方。另一方面,侧边区域141和143中的一个可以具有向磁体的上部延伸并配合到中间区域142中的第一延伸分支,而侧边区域141和143中的另一个可以具有向磁体的下部延伸并配合到中间区域142中的第二延伸分支。在这种情况下,在聚焦线圈145的上方和下方形成多个倾斜线圈146。在任何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倾斜线圈146以如上参照图6、7、8A和8B所述类似的方式在径向倾斜方向RT上移动线轴31。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拾取器致动器的磁路的透视图。图10是示出图9所示磁路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11是图9所示磁路的侧视图。在第三实施例中,磁路包括设置在基座33上以对着线轴31的两侧31a和31b的一对磁体240,线轴的所述两侧沿着光盘的径向T平行。
此外,第三实施例的磁路包括绕线轴31缠绕的聚焦线圈245。此外,该磁路包括多个寻轨线圈247和249以及多个倾斜线圈246和248,它们安装在线圈31对着一对磁体140的两侧31a和31b中的一个上。
磁体240中的每一个安装在基座33上,以对着沿光盘的径向T的线轴31的相应一侧31a和31b。每个磁体240包括中间区域242和侧边区域241和243,所述侧边区域至少具有设置成沿着聚焦方向F彼此平行的部分。侧边区域241和243的上部设置在中间区域242的相对两侧上。
中间区域242具有第一磁极,而侧边区域241和243具有与第一磁极相反的第二磁极。进一步参照图11,组合的磁性区域244包括具有公共底部区域的侧边区域241和243,从而具有直角(squared)的U形状。或者,本发明也可以以如下方式实施,即,组合磁性区域244具有公共的上部区域,从而具有倒置的U形结构。
在图11中,虚线L指代分别弯成L形和反L形的两个侧边区域241和243。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侧边区域241和243的延伸分支在虚线L处接合,从而形成直角的U形结构244。或者,可以以如下方式实现本发明,即直角的U形结构244是一个整体结构。
在第三实施例中,位于磁体上部B内的区域241、242和243沿着聚焦方向F彼此平行并且对着聚焦线圈245。中间区域242的宽度基本等于对着中间区域242的聚焦线圈245的有效线圈部分的长度,与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类似。
将图7和图11做比较,聚焦线圈245以及寻轨线圈247和249相对磁体240的上部B的设置与第二实施例的类似。因此,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拾取器致动器能够提供灵敏度与在先描述的实施例类似的聚焦和寻轨线圈。
进一步参照图11,倾斜线圈246和248的绕组平行于寻轨线圈247和249的绕组。在图10和11所示实施例中,两个倾斜线圈246和248与每个磁体240相对地设置,共有四个倾斜线圈246和248对着磁体240。但是,本发明可以以其他数量的倾斜线圈来实施。倾斜线圈246和248在图10和11所示示例中为整体线圈,但是,在实施本发明时,也可以将FPC(精密构型线圈)用作倾斜线圈246和248。
在第三实施例中,上侧246a或248b以及下侧246b或248b为每个倾斜线圈246和248形成两个有效线圈部分。倾斜线圈246和248中的每一个具有对着磁体240的中间区域242的相应的上侧246a和248a以及对着U形结构244的相应的下侧246b和248b。
上侧246a和248a处的磁场方向与下侧246b和248b处的磁场方向相反。此外,流经上侧246a和248a的电流的方向与流经下侧246b和248b的电流的方向相反。因此,施加在倾斜线圈246的上侧246a和下侧246b上的电磁力方向相同。类似地,施加在倾斜线圈248的上侧248a和下侧248b上的电磁力方向相同。
假设沿第一方向的电流通过第一对倾斜线圈246和248施加,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电流通过第二对倾斜线圈246和248施加。在这种情况下,在径向倾斜方向RT上,生成电磁力的示例向上施加在第一对倾斜线圈246和248上,并且向下施加在第二对倾斜线圈246和248上。如果流经各倾斜线圈246和248的电流的方向反转,则施加在倾斜线圈246和248上的电磁力的方向反转。
以这种方式,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线轴31在径向倾斜方向RT上运动。此外,每个磁体240沿着聚焦方向分成两个分开的磁极,并且每个倾斜线圈246和248的两个有效线圈部分对着这两个磁极。所以,根据该实施例,仅将倾斜线圈的一侧用作有效线圈部分,就可以使倾斜线圈246和248的效率变为原来的两倍。此外,由于倾斜线圈246和248靠近磁场较强的磁体240的前表面设置,从而进一步实现高灵敏度的倾斜驱动。
为了增加寻轨灵敏度,寻轨线圈247和249可以设置成比倾斜线圈246和248更靠近磁体240。另一方面,为了增加倾斜灵敏度,倾斜线圈246和248可以设置成比寻轨线圈247和249更靠近磁体240。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例的光拾取器致动器中,磁体40、140和240均为表面极化磁体。这样的表面极化磁体可以通过使电流流经生成用于使磁体表面磁化的磁场的磁化线圈来形成。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使用闭环磁化技术形成磁体40、140和240,在该技术中,磁化线圈形成闭环。通过这种闭环磁化技术,可以同时生成大小近似相等并且磁极相反的两个或多个磁场区域。所以,通过这种闭环磁化技术,磁体40、140和240多个区域可以同时被磁化,且磁场的大小基本近似相等。
磁体40、140和240分别磁化,以便从中间区域起生成强度足够实现灵敏的聚焦控制的磁场。通过闭环磁化技术,两侧边区域的磁场强度也被形成得与中间区域的强度类似,以实现高灵敏度寻轨控制。磁体40、140和240的中间区域和侧边区域的这种强度也适于实现高灵敏度倾斜控制。
此外,如图2、3、6、和9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各光拾取器致动器包括一对安装在基座33上的外磁轭39。磁体40、140和240分别附连到相应的外磁轭39上。
本发明实施例的各光拾取器致动器将线轴31的四个侧面中的两个(31a和31b)用作磁路。相反,图1所示的传统的光拾取器致动器将四个侧面用作磁路。所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拾取器致动器具有更少的磁体以及复杂程度更低的绕组,因而制造成本明显降低。
但是,根据如图12所示的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也可以使用线轴31的四个侧面来实施本发明。参照图12,光拾取器致动器包括线轴31,物镜30安装在该线轴上。图12的光拾取器致动器还包括悬挂导线37,该悬挂导线支持线轴30,该线轴31可以相对基座33沿聚焦方向F、寻轨方向T和径向倾斜方向RT运动。
每条导线37的一端附连到线轴31上,另一端附连到安装于基座33的一侧上的保持件35上。该导线37还可用来承载流经聚焦线圈345以及寻轨线圈347和349的电流。图12中未示出承载流经倾斜线圈346和348的电流的导线。
图12中,磁路安装在线轴31的四个侧面上,用以移动线轴31。该磁路包括绕线轴31缠绕的聚焦线圈345,其用于在聚焦方向F上移动线轴31。此外,该磁路包括分别设置在沿径向T平行的两侧上的两对寻轨线圈347和349。此外,该磁路还包括设置在线轴31没有设置寻轨线圈347和349的剩余两侧上的一对倾斜线圈346和348。
该磁路还包括磁体340和350以及磁轭39、339和359,它们与流经聚焦线圈345、寻轨线圈347和349以及倾斜线圈346和348的电流相互作用,以生成移动线轴31的电磁力。此处,设置在磁轭39上以对着寻轨线圈347和349的磁体340用于聚焦和寻轨控制,设置在磁轭359上以对着倾斜线圈346和348的磁体350用于倾斜控制。磁轭39和339分别是外磁轭和内磁轭,用于引导聚焦和寻轨控制的磁场。磁轭359是外磁轭,用于引导用于倾斜驱动的磁场。
在图12所示的第四实施例中,用于聚焦和寻轨控制的磁路部分基本与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例的类似。用于倾斜驱动的磁路的剩余部分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
在图12的示例中,磁体340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磁体40类似。但是,磁体340也可以与第二或第三实施例的磁体140或240类似。所以,图12的光拾取器致动器对于聚焦和寻轨控制的操作与前述实施例的类似。
当电流被施加到各倾斜线圈346和348上时,相应的电磁力沿相反方向施加到倾斜线圈上。所以,线轴31沿径向倾斜方向RT运动,进而物镜也沿径向倾斜方向RT运动。图12中,每个磁体350被分成磁化成具有相反极性的上、下磁性区域。每个倾斜线圈346和348的上、下侧形成各倾斜线圈346和348的两个有效线圈部分。
在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磁体350均为表面极化磁体,并通过闭环技术磁化。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光拾取器致动器使用线轴31的所以四个侧面,并且其提供的聚焦和寻轨灵敏度可以与前述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相当。
图13是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光拾取器致动器的光盘驱动器的简要示意图。该光盘驱动器包括光拾取器450,该光拾取器在沿光盘的径向方向运动的同时将信息记录到光盘D上和/或从光盘D再现信息。
该光盘驱动器还包括:旋转光盘D的主轴电机455;以及驱动主轴电机455和光拾取器450的驱动器457。该光盘驱动器还包括控制光拾取器450的聚焦、寻轨和/或倾斜驱动的控制器459。图13中,附图标记452和453分别指代用于卡装光盘D的转台和夹紧件。
该光拾取器450包括:具有物镜30的光学系统,该物镜将光束聚焦到光盘D上;以及移动物镜30的光拾取器致动器。该光拾取器致动器根据前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
从光盘D反射的光束被光拾取器450的光电探测器检测到,然后被光电转换为经驱动件457传送给控制件459的电信号。该驱动件457控制主轴电机455的转速,放大来自光拾取器的电信号,然后驱动光拾取器450。控制件459将根据从驱动件457接收到的信号调整的聚焦伺服、寻轨伺服和/或倾斜伺服命令传送回驱动件457,该驱动件控制光拾取器进行聚焦、寻轨和/或倾斜操作。
以上参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具体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有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的形式和细节做出各种改变。
所以,以上描述仅为示例形式,而不用于限定。例如,本发明被描述成应用于光盘驱动器内的光拾取器致动器的聚焦、寻轨和/或倾斜控制。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也可以用于在任何形式的盘驱动器内的、任何形式的拾取器致动器的聚焦、寻轨和/或倾斜控制。此外,此处示出和描述的结构的任何数量或形状仅为示例形式。
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物的限定。

Claims (24)

1、一种盘驱动器的拾取器致动器,该拾取器致动器包括:
一对磁体,其中每个磁体对着线轴的相应侧,并具有中间区域和侧边区域,该中间区域具有第一极性,而该侧边区域具有与第一极性相反的第二极性;以及
多个寻轨线圈,其设置在线轴对着磁体的相应侧上,每个寻轨线圈都具有两个有效线圈部分,其中一个有效线圈部分对着磁体的中间区域,而另一有效线圈部分对着磁体的侧边区域中的一个,
其中,磁体的至少一个侧边区域中具有延伸分支,该延伸分支配合到该磁体的中间区域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取器致动器,其中,所述磁体的所述区域各自为矩形,并且侧边区域沿着盘驱动器的径向设置在中间区域的相对侧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取器致动器,还包括:
基座,磁体安装于其上;
物镜,其安装在盘驱动器的线轴上,所述盘驱动器是光盘驱动器;以及
悬挂部件,用于支撑相对于基座可移动的线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取器致动器,还包括:
聚焦线圈,其绕所述线轴缠绕并具有两个有效线圈部分,每个有效线圈部分对着相应一个磁体的中间区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拾取器致动器,其中,所述聚焦线圈的每个有效线圈部分的宽度基本等于相应一个磁体的中间部分的宽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拾取器致动器,还包括:
多个倾斜线圈,它们在至少一个平面内缠绕,该平面与聚焦线圈平行并且从聚焦线圈向上和/或向下偏置,每个倾斜线圈具有对着一个磁体的中间部分的有效线圈部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取器致动器,还包括:
倾斜线圈,该倾斜线圈绕线轴缠绕,并且具有两个有效线圈部分,每个倾斜线圈都具有对着所述延伸分支的第一部分和对着与该延伸分支相邻的中间区域的第二部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取器致动器,其中,每个所述侧边区域都具有延伸分支,所述延伸分支接合到一起,从而形成U形结构的公共区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拾取器致动器,还包括:
多个倾斜线圈,其设置在线轴对着磁体的相应侧上,每个倾斜线圈具有两个有效线圈部分;
其中一个有效线圈部分对着磁体的中间区域,另一个有效线圈部分对着该磁体的U形结构的公共区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拾取器致动器,其中,在线轴对着磁体的一侧,所述倾斜线圈设置成比寻轨线圈更靠近磁体。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拾取器致动器,其中,在线轴对着磁体的一侧,所述倾斜线圈设置成比寻轨线圈更远离磁体。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取器致动器,还包括:
一对倾斜磁体,其对着所述线轴的剩余侧;以及
一对倾斜线圈,每个倾斜线圈设置在线轴剩余侧的相应一个上,并且具有与一个相应的所述倾斜磁体互相作用的有效线圈部分。
13、一种盘驱动器,包括:
拾取器,其将信息记录到信息存储介质上和/或从信息存储介质再现信息;
控制拾取器的运动的伺服器;以及
拾取器致动器,其根据伺服器的控制移动所述拾取器,
该拾取器致动器包括:
一对磁体,每个都对着线轴的相应侧,并且具有中间区域和侧边区域,该中间区域具有第一极性,而该侧边区域具有与第一极性相反的第二极性;以及
多个寻轨线圈,其设置在线轴对着磁体的相应侧上,每个寻轨线圈都具有两个有效线圈部分,其中一个有效线圈部分对着磁体的中间区域,另一有效线圈部分对着磁体的侧边区域中的一个,
其中,磁体的至少一个侧边区域中具有延伸分支,该延伸分支配合到该磁体的中间区域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驱动器,其中,所述磁体的所述区域各自为矩形,并且侧边区域沿着盘驱动器的径向设置在中间区域的相对两侧上。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驱动器,其中,所述拾取器致动器还包括:
基座,磁体安装于其上;
物镜,其安装在盘驱动器的线轴上,所述盘驱动器是光盘驱动器;以及
悬挂部件,用于支撑相对于基座可移动的线轴。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驱动器,其中,所述拾取器致动器还包括:
聚焦线圈,其绕所述线轴缠绕并具有两个有效线圈部分,每个有效线圈部分对着相应一个磁体的中间区域。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盘驱动器,其中,所述聚焦线圈的每个有效线圈部分的宽度基本等于相应一个磁体的中间部分的宽度。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盘驱动器,其中,所述拾取器致动器还包括:
多个在至少一个平面内缠绕的倾斜线圈,该平面与聚焦线圈平行并且从聚焦线圈向上和/或向下偏置,每个倾斜线圈具有对着一个磁体的中间部分的有效线圈部分。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驱动器,其中,所述拾取器致动器还包括:
倾斜线圈,其绕线轴缠绕,并且具有两个有效线圈部分,每个倾斜线圈都具有对着所述延伸分支的第一部分和对着与该延伸分支相邻的中间区域的第二部分。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驱动器,其中,每个所述侧边区域都具有延伸分支,所述延伸分支接合到一起,从而形成U形结构的公共区域。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盘驱动器,其中,所述拾取器致动器还包括:
多个倾斜线圈,它们设置在线轴对着磁体的相应侧上,每个倾斜线圈具有两个有效线圈部分;
其中一个有效线圈部分对着磁体的中间区域,另一个有效线圈部分对着该磁体的U形结构的公共区域。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盘驱动器,其中,在线轴对着磁体的一侧,所述倾斜线圈设置成比寻轨线圈更靠近磁体。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盘驱动器,其中,在线轴对着磁体的一侧,所述倾斜线圈设置成比寻轨线圈更远离磁体。
2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驱动器,其中,所述拾取器致动器还包括:
一对倾斜磁体,其对着所述线轴的剩余侧;以及
一对倾斜线圈,其中每个倾斜线圈设置在线轴剩余侧的相应一个上,并且具有与相应一个所述倾斜磁体互相作用的有效线圈部分。
CNB2004100925653A 2003-11-13 2004-11-15 用于盘驱动器的高灵敏度拾取器致动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247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30080100A KR100555527B1 (ko) 2003-11-13 2003-11-13 고감도 광픽업 액츄에이터 및 이를 채용한 광 기록및/또는 재생기기
KR80100/2003 2003-11-13
KR80100/03 2003-11-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7240A CN1617240A (zh) 2005-05-18
CN1302471C true CN1302471C (zh) 2007-02-28

Family

ID=34431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9256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2471C (zh) 2003-11-13 2004-11-15 用于盘驱动器的高灵敏度拾取器致动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352663B2 (zh)
EP (2) EP1533799A3 (zh)
JP (1) JP3950134B2 (zh)
KR (1) KR100555527B1 (zh)
CN (1) CN1302471C (zh)
DE (1) DE602004031063D1 (zh)
TW (1) TWI2884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66048A (ja) * 2003-12-25 2006-03-09 Nidec Sankyo Corp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光ヘッド装置
JP2005251358A (ja) * 2004-03-08 2005-09-15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光ヘッド装置
KR100688597B1 (ko) 2005-03-25 2007-03-02 도시바삼성스토리지테크놀러지코리아 주식회사 고추력을 갖는 광픽업 액츄에이터 및 이를 이용한광기록/재생장치
KR100689042B1 (ko) 2005-04-20 2007-03-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픽업용 액츄에이터 및 광기록 및/또는 재생장치
JP4559905B2 (ja) * 2005-04-28 2010-10-13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アクチュエータ
KR100717054B1 (ko) * 2005-11-09 2007-05-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픽업 액츄에이터
EP1966793A1 (en) * 2005-12-21 2008-09-1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Optical pickup actuator and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US8042130B2 (en) * 2006-01-22 2011-10-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Optical driving device including a holder with a top face having a closed structure
JP4533322B2 (ja) * 2006-01-31 2010-09-01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ア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光ピックアップ
JP4852580B2 (ja) * 2008-09-16 2012-01-11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ア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US9524710B2 (en) * 2010-10-28 2016-12-20 Gibson Brands, Inc. Lo impedance dual coil bifilar magnetic pickup
KR102233576B1 (ko) * 2018-10-17 2021-03-30 자화전자(주) 다극 마그네트 구조가 장착된 액추에이터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3162A (zh) * 1997-02-28 1998-09-16 大宇电子株式会社 光学拾取头驱动机构
CN1335613A (zh) * 2000-07-14 2002-02-13 Tdk株式会社 光拾取器中所使用的物镜驱动装置
JP2003123285A (ja) * 2001-10-11 2003-04-25 Sony Corp 光学ピックアップ及び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33215U (zh) * 1986-02-10 1987-08-22
JP2798719B2 (ja) * 1989-08-15 1998-09-17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学系支持装置
JP2765633B2 (ja) 1989-11-02 1998-06-18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学系支持装置
JPH10334486A (ja) * 1997-05-27 1998-12-18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光ピックアップ
JP2001229557A (ja) * 2000-02-09 2001-08-24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の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ディスクプレーヤのレンズ駆動装置用のプリント基板コイル
KR100727911B1 (ko) * 2000-12-08 2007-06-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픽업용 4축구동 액추에이터
US20030012090A1 (en) * 2001-07-12 2003-01-16 Tdk Corporation Objective lens drive apparatus for use in optical pickup
JP4522027B2 (ja) * 2001-07-31 2010-08-11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用マグネット、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着磁装置
KR100620020B1 (ko) * 2001-09-21 2006-09-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픽업의 렌즈홀더 조정장치
KR100636127B1 (ko) * 2001-12-01 2006-10-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픽업용 액츄에이터
JP2003173557A (ja) * 2001-12-05 2003-06-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KR100498443B1 (ko) * 2002-01-08 2005-07-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픽업용 액츄에이터
EP1355301A3 (en) * 2002-04-20 2006-03-29 Lg Electronics Inc. Optical pick-up actuato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3162A (zh) * 1997-02-28 1998-09-16 大宇电子株式会社 光学拾取头驱动机构
CN1335613A (zh) * 2000-07-14 2002-02-13 Tdk株式会社 光拾取器中所使用的物镜驱动装置
JP2003123285A (ja) * 2001-10-11 2003-04-25 Sony Corp 光学ピックアップ及び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2004031063D1 (de) 2011-02-24
KR20050046109A (ko) 2005-05-18
JP3950134B2 (ja) 2007-07-25
TWI288409B (en) 2007-10-11
KR100555527B1 (ko) 2006-03-03
CN1617240A (zh) 2005-05-18
EP2136365B1 (en) 2011-01-12
US7352663B2 (en) 2008-04-01
US20050117469A1 (en) 2005-06-02
JP2005149716A (ja) 2005-06-09
EP1533799A2 (en) 2005-05-25
EP2136365A1 (en) 2009-12-23
TW200519922A (en) 2005-06-16
EP1533799A3 (en) 2006-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4369C (zh) 用于光拾取器的驱动器
CN1174392C (zh) 物镜驱动装置
CN1302471C (zh) 用于盘驱动器的高灵敏度拾取器致动器
CN1479284A (zh) 光拾取执行器
CN1194342C (zh) 光学拾取器致动器
CN1542773A (zh) 倾斜驱动光拾取致动器及其光学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269118C (zh) 物镜驱动装置及光拾取装置
CN1251201C (zh) 光学头装置和采用此光学头装置的光学再现设备
CN1143279C (zh) 光学传感器物镜的传动装置
CN1637892A (zh) 球面像差补偿致动器及光学拾波器系统
CN1251198C (zh) 致动器磁体、致动器以及磁化装置
CN1855250A (zh) 光学拾取器致动器和光学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534634A (zh) 磁路和使用磁路的光拾取致动器及光记录和/或重放装置
CN1794348A (zh) 光学头致动器和光学记录/再现设备
CN1794349A (zh) 光学头致动器以及光学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CN1591612A (zh) 倾斜动作光拾取致动器及使用其的光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848256A (zh) 光学拾取致动器和具有其的光学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811932A (zh) 物镜驱动装置、光学拾取器及光盘装置
CN1702743A (zh) 光学拾取器致动机构和方法,及重现和/或记录装置
CN1195295C (zh) 物镜驱动器和包括它的盘片驱动装置
CN1645491A (zh) 小型光学拾取致动器
CN1302472C (zh) 磁路及采用该磁路的光学记录和/或复制装置
CN1609966A (zh) 光拾取致动器及其支撑部件、光记录/再现设备
CN1831971A (zh) 光学拾波器致动器
CN1115673C (zh) 双轴致动件及记录和/或再现光盘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TOSHIBA SAMSUNG STORAGE TECHN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72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723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Toshiba Samsung Storage Technology Korea Co.,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228

Termination date: 201611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