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5943C - 内装式微波炉 - Google Patents
内装式微波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95943C CN1295943C CNB008173621A CN00817362A CN1295943C CN 1295943 C CN1295943 C CN 1295943C CN B008173621 A CNB008173621 A CN B008173621A CN 00817362 A CN00817362 A CN 00817362A CN 1295943 C CN1295943 C CN 1295943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shell
- heater
- cooking cavity
- microwave ove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642—Cooling of the microwave components and related air circulation systems
- H05B6/6423—Cooling of the microwave components and related air circulation systems wherein the microwave oven air circulation system is also used as air extracting hood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647—Aspects related to microwave heating combined with other heating techniques
- H05B6/6473—Aspects related to microwave heating combined with other heating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convection hea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ic Ove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内装式微波炉,安装在厨房家具中作为该家具的组成部分。在本发明的微波炉中,一个吸气格栅10和一个排风格栅20设在外壳的前壁上,从而经该壳的前壁吸进和排出冷却空气。上和下加热器32a和32b在壳内,同时上内部空气通道18a形成在上加热器32a周围,用于引导由上加热器冷却风扇形成的气流,而另一个空气通道18a形成在下加热器32b的周围,用于引导下加热器冷却风扇形成的气流。来自吸气格栅10的内流空气部分地和直接地引导至排风格栅20从而先与来自上和加热器的热空气混合,之后再经排风格栅20从外壳排出到大气。从而,从排风格栅排出的空气优选地从其温度上降低到适当的低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炉,尤其是涉及一种内装式微波炉,设计成可被安装于厨房家具内的预定位置上而成为该厨房家具的组成部分。
技术背景
如本领域内的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微波炉是一种利用高频电磁波的用电工作的炉,高频电磁波穿透食品,引起其分子振动从而在食品中产生热量,在短的时间内烹调食品。现有的微波炉分为两个类型:设计用于放在桌上的台式微波炉,和与煤气灶结合在煤气灶的顶部并且附带着起通风罩作用的通风罩结合型微波炉。
近年来,某些种类的电厨具,诸如煤气灶及泡菜冰箱之类,已经设计成内装式的,力图实现厨房用具小型化的当前趋势。这样的内装式厨具较好地实现电厨具与厨房家具所希望的和谐与结合。
此外,现有的微波炉一般地设计成从磁控管向烹调腔发射高频电磁波,以让电磁波穿透该腔内的食品,从而引起食品的分子振动而在食品内生热,在短时间内烹调食品。然而,这样的现有微波炉的问题在于,它不利地只有使用高频电磁波的单一加热方式,所以近年来提出了并使用除了具有这种磁控管还另外具有加热器的另一种微波炉。换言之,提出了设计除了使用磁控管的高频电磁波之外还使用加热器来发热的微波炉,从而满足加热方式多样化和加热条件多样化的要求。
这样具有除磁控管之外的加热器的微波炉中使用的现有加热器的代表例子是石英管加热器。在具有这样的石英管作为附加热源的微波炉中,从石英管加热器发出的热强制地传送到烹调腔内完成现有的加热作用并且把腔内的食品加热到较高的温度。
还提出并使用了另一种类型的设有卤素灯的微波炉,卤素灯能够产生较高的温度并且把食品的表面烤成棕色。在这样的微波炉中,卤素灯安装在炉腔的顶壁和底壁上,并且向腔内辐射热能和光能,从而更快地加热腔内的食品。这种卤素灯安装在微波炉中时,灯泡发出非常高温度的热,所以必须另外安装冷却装置用以有效地冷却卤素灯和灯泡的周围。
与炊具内装式结构的当前趋势相应,消费者需要内装式微波炉。这样的内装式微波炉中,希望在炉内安装卤素灯之类的附加加热器,以达到所述炉加热方式的多样化和加热条件的多样化。
这种内装式微波炉还设置在厨房家具中作为该家具的组成部分,仅以该炉的前壁从所述家具的前表面露出,让使用者能够达到所述的前壁。因此,需要设计允许空气仅流过炉前壁的内装式微波炉。
在这样的内装式微波炉工作时,除了磁控管和安装在机仓内的高压变压器之外,加热器也产生高温热量。
因此需要使用冷却气流冷却内装式微波炉内的加热器和其它的发热元件。在这样的内装式微波炉中,必须在炉的前壁上设置冷却空气通道。然而这样的用于内装式微波炉的空气通道结构与其它类型的现有微波炉的空气通道结构完全不同,因此在内装式微波炉中不可能使用现有的空气通道结构。
另外,在内装式微波炉工作时,冷却处理加热器、磁控管和高压变压器后,热气经炉前壁从炉外壳排出,直抵使用者,令使用者感到不适。从内装式微波炉的前壁排出的热气还损坏设于前壁中的零件或者使之丧失作用。
发明概述
因此,考虑到现有技术出现的以上问题而提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装式微波炉,这种内装式微波炉设计成安装在厨房家具内预定位置上,成为该厨房家具的组成部分,并且这种内装式微波炉让用于散热的冷却空气能够流经炉的前壁。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内装式微波炉,这种内装式微波炉设计成用于冷却发热零件后的空气经微波炉的前壁从微波炉的外壁排出时,能够良好地把冷却气体的温度降低至适当的低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内装式微波炉,包括:吸气格栅,设在外壳前壁的预定位置上,用于把空气吸入该外壳中;排气格栅,设在外壳前壁的另一个预定位置上,用于把空气从外壳排出到大气中;以及装置,用于先在外壳内形成气流,同时引导从吸气格栅流来的内流空气,让内流空气流过外壳内,然后经排气格栅把该空气从外壳排放到大气中。
在上述本发明的微波炉中,吸气格栅和排气格栅形成在外壳的前壁预定位置上,从而可以提供有效的内装式微波炉。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内装式微波炉,包括:吸气格栅,设在外壳前壁的预定位置上,用于把空气吸入该外壳中;排气格栅,设在外壳前壁的另一个预定位置上,用于把空气从外壳排出到大气中;至少一个加热装置,用于加热置于微波炉的烹调腔内的食品;第一空气通道,把部分内流空气从吸气格栅引导到排气格栅;第二空气通道,把其余内流空气从吸气格栅引导到排气格栅同时让空气流过加热装置以冷却加热装置;以及装置,用于通过经吸气格栅吸进内流空气,然后让内流空气流经第一和第二空气通道,再经排气格栅把该空气从外壳排到大气中,从而在外壳内形成空气流动,其中第一和第二空气通道在排气格栅前的一处位置汇合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内装式微波炉中,可以把从微波炉的外壳排出的排气温度降低到适当的低温度。因此本发明的内装式微波炉的排放空气几乎完全不会使设置在炉前壁上的零件受热损坏或者丧失作用,也不会不必要地使站或坐在炉前的使用者感到不适。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说明中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其它的优点,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基本实施例的内装式微波炉的俯视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内装式微波炉的仰视透视图;
图3是侧视图,示出图1所示的内装式微波炉内所包括的机仓结构;
图4是图1所示的内装式微波炉的剖视图,特别地示出该微波炉的内部结构;
图5是图1所示的内装式微波炉的俯视图,特别地示出该微波炉的顶部的结构;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内装的仰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内装式微波炉沿图4的A-A线剖开的截面图,根据基本实施例的一种修改,具有截取上加热器发出的热的结构,以阻止热传导到微波炉外壳的外面;和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内装式微波炉的仰视透视图。
优选实施例描述
现在参看附图,各图中同样的或类似的部件均用相同的标号标示。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基本实施例的内装式微波炉的俯视透视图。如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基本实施例的内装式微波炉有一个烹调腔,烹调腔内放置和加热食品。微波炉外壳的前壁设有吸气格栅10和排气格栅20。吸气格栅10设在前壁的上部,用于在炉工作时把大气中的气体吸入炉的外壳以冷却产热零件。排气格栅20设在前壁的下部,用于在所述气体在炉内循环冷却产热零件后把所述气体从炉的外壳出到大气。
因为吸气格栅10和排气格栅20安置在炉前壁高于和低于前门30的位置上,经吸气格栅10吸入的内流空气引入烹调腔的上部,而经排气格栅20排出的出流空气先流经烹调腔的下部再排出该腔。
现在参照图1至4说明炉的结构和炉中的空气循环。如图所示,用于把大气空气经吸气格栅10吸引进炉的外壳的吸引力部分地由设在上隔板12上的排风马达22产生。
图5中可以很清楚看到,排风马达22于图的左侧位置安装在上隔板12上,也就是,在机仓40对面的位置上。排风马达22产生把大气的空气经吸气格栅10吸引进炉的外壳的吸引力。上述的排风马达以预定的间隙与控制板4隔开,并且以一个预定的间隙与炉的外壳的后壁1b隔开。控制板4设在炉的前壁吸气格栅10上方处。因此,从经吸气格栅10进入的内流空气主要从排风马达旁流过同时越过马达22的对立侧壁,如图8的箭头所示。
然后,内流空气经形成在外壳侧壁1c内的第一侧面空气通道22a,从排风马达继发地向下流动,最终流经烹调腔2的底壁2a和外壳的底壁1d之间的间隙,然后再经排气格栅20从外壳排出到大气。在炉工作时,由排风马达22的吸引力经吸气格栅10吸引进炉的外壳的内流空气温度为室温,或者说是低温。
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的气流与冷却加热器32a和32b后从上及下加热器32a和32b流来的热空气混合,再经排风格栅20从炉的外壳排出。因此经排风格栅20从炉的外壳排出至大气的出流空气,因为是从排风马达22流来的相对低温的空气和从加热器32a和32b流来的热空气混合的结果,所以有适度的温度。
如图4所示,上加热器32a外部地安装在烹调腔2的顶壁2b上,而下加热器32b外部地安装在腔2的底壁2a上。在本发明的微波炉中,两个加热器32a和32b起附加的加热装置的作用,产生用以加热腔2内的食品的热。
上加热器32a外部地安装在烹调腔2的顶壁2b上,而上隔板12置于所述的顶壁2b上方,使得在板12和顶壁2b之间形成一个预定的间隙,以形成上内部空气通道18a,用于让上加热器32a的冷却空气能够通过。炉外壳内腔2上方的上部划分成两个空气通道,也就是上内部空气通道18a和上外部空气通道22a,这两个通道使冷却空气能够分开地流过。
上加热器冷却风扇24安装在机仓40的顶壁上,用于冷却上加热器32a。由上述冷却风扇24形成的压力气流被吸入机仓40,流入形成于上隔板12与腔2的顶壁2b之间的上内部空气通道18a之中。因此安装在上内部空气通道18a内的上加热器32a被该空气通道18a中流动的冷却气流适当地冷却。
如附图所示,上内部空气通道18a与形成在烹调腔2左侧壁外面的第二空气通道18b连通。侧隔板12a从上隔板12的左端向下伸,同时以预定的平行间隙与腔2的左侧壁2c间隔开,第二空气通道18b在壁的左侧壁2c与侧隔板12a之间形成。
上加热器冷却风扇24形成的加压气流主要流经上内部空气通道18a同时冷却上加热器32a,然后沿第二空气通道18b向下流过。在这样的情况下,从第二空气通道18b流出的出流空气,因其通过上内部通道18a时从上加热器32a吸热,所以温度较高。另一方面,流经形成于侧隔板12和外壳侧壁1c之间的第一侧面空气通道22a的气流,因所述气流大部分如前所述由经吸气格栅10新吸入至炉外壁内的大气空气形成,所以温度较低。
如图2和4所示,下隔板12c在腔2的底壁2a下面的位置从侧隔板12a向右方向水平地伸出。下空气通道18c形成于下隔板12c与腔2的底壁2a之间,于附图中左端的位置。这样从第二空气通道18b流来的热空气先引入至下空气通道18c,再经空气通道18e右开口端从所述通道18c排出。另外,由下隔板12c形成的下空气通道18c与下加热器冷却空气通道28a部分地连通,这在下文还要详述。
在图3和图4中看得很清楚,下加热器冷却风扇28安装在内含磁控管44和高压变压器46两者的机仓40之下的预定位置,用于冷却下加热器32b。上述的下加热器冷却风扇28从机仓40吸引气流而冷却安装在腔2底壁2a上的下加热器32b。
由下加热器冷却风扇28形成的加压气流流经形成在腔2的底壁2a之下的下加热器冷却空气通道28a。上述下加热器32b安装在腔2的底壁2a下加热器冷却通道28a内的预定位置,从而所述通道28a中流动的气流适当地冷却下加热器32b。在此情况下,从下加热器冷却空气通道28a流来的出流空气,因其流过空气通道28a时从下加热器吸热,所以有高的温度。
如图2所示,下加热器冷却空气通道28a设计得部分地与下空气通道18c连接。因此,来自下加热器冷却通道28a的热气与来自第二空气通道18b的热气流混合于下空气通道18c。
来自下空气通道18e出口端的出流空气因为从上和下加热器32a及32b吸热而具有高温度。然后从下空气通道18c流出的热出流空气与从第一侧面空气通道22a流出的低温空气混合,从而成为由第一侧面空气通道22a流出的低温空气适当地降低了温度的混合空气。然后得到的具有适当低温的混合空气经外壳的前壁的排风格栅20从炉的外壳排出至大气。
图3和图4还示出本发明的炉外壳内的另一个气流。如图所示,用于产生高频电磁波的磁控管44和用于向磁控管44提供高电压的高压变压器46安装在机仓内的预定位置。当接通本发明的微波炉时,磁控管44和高压变压器46都发热,因此必须冷却磁控管44和高压变压器46。为了完成上述目标,在机仓40内的适当位置安装机仓冷却风扇26。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机仓冷却风扇26竖直地安装在机仓40的内框40上,使得风扇26有效地在机仓40内形成前向的冷却气流,去冷却磁控管44和高压变压器46。在本发明中,应当理解,上述的风扇26可以以预定的倾角倾斜地安置在机仓40内,以有效地形成既冷却磁控管44又冷却变压器46的冷却气流。在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风扇安装在机仓内内隔壁42上。然而,应当理解风扇26的安装结构可以从上述的结构加以改变而不影响本发明的功能。
如图3所示,内隔壁42安装在机仓40内,并且从侧面观看仓40的内部时,把机仓40的内部分成前仓42a和后仓42b。在本发明的微波炉中,诸如磁控管44和高压变压器46之类的产热零件安装在机仓40的前仓42a内。因此机仓40的后仓42b充以低温空气。上述的后仓42b与机仓40的空气入口6连通,在图1和图5中所示最清楚。
当机仓冷却风扇26接通时,一部分经吸气格栅10吸入炉的外壳的内流空气初步地经空气入口6引入机仓40的后仓42b,再继而流进机仓40的前仓42a。
就是说,机仓冷却风扇26产生吸引力,把一部分内流空气从吸气格栅10经空气入口6引入到机仓40中。这还意味着本发明的微波炉设计得让机仓冷却风扇26产生一部分吸引力,用于从大气经吸气格栅10向炉的外壳内吸引空气。
当然,应当理解可以有些随意地从上述结构加以改变机仓冷却风扇26,只要改变后的结构有效地产生能够适当地冷却设在机仓40内的如磁控管44和高压变压器46之类的发热零件的加压冷却气流即可。
如图3和4所示,由机仓冷却仓26形成的加压气流初步地由磁控管44和变压器46旁通过以冷却它们,继而经气道48引进到烹调腔2中。适当地设计气道48的形状以平稳地把气流从机仓40引进到烹调腔2中,并且设在机仓40的侧壁围绕烹调腔2的位置。经形成在腔2的侧壁上的空气入口2I将气道48流来的空气引入到烹调腔2中。
在本发明中,可以在气道48中安装一个选择性地截断腔2的内流空气的设有档板的气流调节装置。这种气流调节装置旨在防止希望保持腔2内部高温以有效地在腔2内加热和烹调食物时,由于向腔2内引入外部空气而使烹调腔2的内部温度出现不合宜的下降。这种气流调节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本领域内的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似不需要再作说明。
如上所述,由机仓冷却风扇26形成的加压气流,先流经烹调腔2再最终从炉的外壳排出。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让空气从腔2排出并最终从炉外壳排出的空气通道结构。如图所示,在上隔板12上形成一个连接通道12d,使通道12d连通烹调腔2的内部。因此,空气首先经该连接通道排出烹调腔2,再经第一侧面空气通道22a后最终从外壳排出至大气中。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让空气能够从腔2排出并且最终从外壳排出的空气通道结构可以包括一个排气单元,该排气单元具有多个以现有微波炉的通风孔相同的方式形成在腔2的顶壁上的通风孔。如果微波炉有这样的带通风孔的排气单元,空气可以先经通风孔从腔2排出,再于通过第二空气通道18b之后经排气格栅20从外壳排出。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微波炉外壳内于机仓40周围处安装三个风扇。即,本发明的微波炉有用于冷却上加热器32a的第一冷却风扇24、用于冷却机仓40中的磁控管44和高压变压器46之类的产热元件的第二冷却风扇26,及用于冷却下加热器32b的第三冷却风扇28。上述三个24、26、28一起产生所需要的吸引力,以把大气的空气经吸气格栅10吸引进炉外壳,同时加压空气,然后,先把内流空气导入机仓40再让该空气通过烹调腔2、上内部空气通道18a和下加热器冷却通道28a。
如图1所示,由于排风马达22的吸引力,来自吸气格栅10的加压的内流空气部分地流经形成在炉外壳的侧壁中的第一侧面空气通道22a,其余的内流空气经空气入口6流入机仓40。如上所述,经开口6引入机仓40的气流由三个冷却风扇24、26和28产生的吸引力所形成。
对炉外壳内气流简要说明中,由于排风马达22的吸引力而流入第一侧面空气通道22a的空气有相对较低的室温温度。然而从下空气通道18c发出的空气因其通过加热器时从上和下加热器32a及32b吸热冷却这两个加热器而有高温。低温空气与高温空气混合以变为混合空气后,再把此混合的空气经排风格栅20从外壳排出到大气。因此,可以把从炉排出的空气温度降低到完全不会对在炉外壳前壁上的各种元件造成热损坏或丧失功能的适当温度,或者不会使站或坐在炉前的使用者因接触热的排出空气而感觉不适的适当温度。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微波炉的运转效果和用上和下加热器和/或磁控管进行的各种工作模式时炉内气流:
当炉通电时,高压变压器46向磁控管44施加高电压,激励磁控管。从而磁控管44产生高频电磁波,并把高频电磁波辐射进腔2。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按照选取的炉工作模式接通上和下加热器32a及32b,从而加热器32a和32b发热并向腔2内辐射发出的热。
在除磁控管44外还使用上和下加热器32a及32b的工作模式的进行过程中,两个加热器32a和32b及磁控管44产热,所以必须形成冷却气流以冷却这些产热元件。因此,四个吸引力产生元件,就是说排风马达22、上及下冷却风扇24和28及机仓冷却风扇26,被启动形成所需要的吸引力。这样就可以经吸气格栅10把大气吸引进炉外壳,同时加压空气,并且在所述的外壳内形成所需要的加压冷却气流,如下文所述。
经机仓40的入口6把来自吸气格栅10的室温内流空气部分地导入机仓40,而其余的内流空气由排风马达22的吸引力导入第一侧面空气通道22a。
引入机仓40的内流空气流动如下。即,上加热器冷却风扇24形成加压空气流。该气流从机仓40流入上侧空气通道18a,然后流过通道18a同时冷却安装在腔2的顶壁2b上的上加热器32a。由于从加热器32a向空气传热,所述气流变成为热空气流。然后该热空气流经形成在腔2的侧壁2c外部的第二空气通道18b向下流动。第二空气通道18b的下端与沿腔2的底壁2a在外部形成的下空气通道18c的出口端连接,从而热气流从第二空气通道18b水平地流经下空气通道18c,从而从所述通道18c的出口端排出。
除上述由上加热器冷却风扇24形成的气流之外,安装在机仓40的底壁下方一位置上的下加热器冷却风扇28形成另一个气流。即,下加热器冷却风扇28从机仓40吸入空气以形成流经下加热器冷却空气通道28a的加压冷却气流。通过通道28a时,该冷却气流冷却下加热器32b,并且最终因从加热器32b吸热变成热气流。
在下空气通道18c,来自下加热器冷却通道28a的热气流与上述流经第二空气通道18b和下空气通道18e的低温气流混合。因此在下空气通道18c形成具有适当的低温的混合气流。
另一方面,因排风马达22的吸引力经吸气格栅10吸入炉外壳的室温内流空气经第一侧面空气通道22a向下流动,并且与从下空气通道18c流过来的热气流混合。
从上和下加热器32a及32b流过来的热气流在下空气通道18c与低温气流混合,以变成有适当的低温度的混合气流。然后,该低温混合气流经排风格栅20从外壳排出至大气。因此本发明的微波炉可以在外壳内把排气温度适当地降低后,再经排风格栅20排放到大气中。
由机仓冷却风扇26形成的加压气流在机仓40内流动,同时把产热元件,诸如磁控管44和高压变压器46,冷却到所要求的低温。然后,如图3所示,加压气流从机仓40经气道48引入到腔2中,并且与加热和烹调过程中从食品发出的蒸汽及烟气一起被强迫排出腔2。
例如,可以把加压气流与蒸汽和烟气一起经从腔2内部伸到所述的隔板12外部的连接通道12d从腔2排出到上隔板外部。然后,该排放气流从隔板12的外部先被吸到排风马达22的侧壁,再沿第一侧面空气通道22a向下流动。该经通道22a向下流动的气流最终经前文所述的相同方式经排出格栅20从外壳排出到大气。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内装式微波炉的仰视透视图。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炉的总形态与对基本实施例所述的保持相同,因此基本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所共有的元件在下面标以相同的标号。
第二实施例特别地设计来有效地、充分地并且几乎完全地先把热空气和冷空气混合成有适当的低温的混合空气,然后再经排风格栅20从外壳排出。在该实施例的炉中,流经第一侧面空气通道22a以抵达一个刚好在排风格栅20前的位置的气流具有低的温度,从第二空气通道18b及下加热器冷却空气通道28a二方面流过来的气流温度高。当这种高温空气与低温空气充分混合作为第二实施的目标时,就有可能把炉的排放空气降低到不会对炉造成热损坏或失去作用或也不会让使用者感觉不适的合理温度。
如图6所示,该第二实施例的炉有一个置于腔2的底壁2a外部的中心引导件52,还有一个安装在中心引导件52前面一个位置上的辅助引导件54。
上述的中心引导件52旨在分开地把出流空气从第一侧面空气通道22a引导到排风格栅20的对立侧,从而把排放空气经所述格栅20的对立侧从外壳排出。这种情况下把中心引导件52安置得使其后端52a抵达第一侧面空气通道22a的中部,同时其前端抵达排风格栅20的内表面的中部。从而沿第一测空气通道22a向下流动的气流,在下隔板12c下方处由中心引导件52分开成两个气流,从而形成一个沿引导件52的左侧通过的第一气流和一个沿引导件52的右侧通过的第二气流。这两个气流中,第一气流要经排风格栅20的左端部从外壳排出,而第二气流要经排风格栅20的右端部从外壳排出。
这种中心引导件52除了设在所述的板12c下方的位置外还设在下隔板12c上方的一个位置上。即一个中心引导件52设在腔2的底壁2a之下,而另一个中心引导件52设在下隔板12e的下表面之下。因此,可以先由中心引导件52把流过腔2的底壁2a与下隔板12c之间的下空气通道18c的热气流分开成两个气流,再经排风格栅20的对立侧从外壳排出至大气中。
辅助引导件54安装在下空气通道12c的下表面并在中心引导件前的一个位置上。辅助引导件54的安装方向与中心引导件52的安装方向相同,并且用于把沿第一侧面空气通道22a向下流动的气流再次分成所需要数量的气流。换言之,中心引导件52把排放空气分成两个经排风格栅20的对立侧端部排出的气流,而辅助引导件54把由中心引导件52引导到排风格栅20左端部的气流分成所需要数量的气流。
当气流沿第一侧面空气通道22a向下流动,并且经本发明的基本实施例的微波炉的排风格栅20从外壳排出至大气时,从排风格栅20的对立侧部排出的空气量之间会有不同,从而因为离心力的作用,从排风格栅20的左侧端部排放空气量小于右侧端部的排放空气量。然而,如上所述在刚好在排风格栅20前的一个位置上安装这种中心引导件52时,就可以把排放气流分开两股或多股气流,从而更加有效地把排热空气和冷空气混合在一起。另外,如上所述在在下空气通道12c的下表面上中心引导件52前一个位置上安装这种辅助引导件54时,就可以先把由中心引导件52引导到排风格栅20左端部的气流分开成所需要数目的气流,再经排风格栅20排出该空气。
如图6所示,隔壁60安装在腔2底壁2a上与机仓40对应的所需要的位置上。换言之,该隔壁60置于底壁2A上仓40与腔2结合处周围的一个位置上。另外,下加热器冷却空气通道28a形成在隔壁60的左侧,经该空气通道通过冷却下加热器32b的冷却空气。
上述的隔壁60旨在防止抵达腔下面位置的热空气不合意地引进到机仓40内。从两个侧面空气通道22a和18b流抵腔下面的位置的空气,因其从产热元件吸热,所以是热空气。另外,从下加热冷却空气通道28a流出的空气,因其从下加热器32b吸热,所以是热空气。因此,这些热空气不合意地引进到机仓40内时,热空气可能会扰乱机仓40内磁控管和高压变压器之类的产热元件的冷却过程。然而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隔壁60安装在腔2的底壁2a上对应于机仓40的底的所要求位置上,从而几乎完全地防止把热空气不合意地引入机仓40。
图7本发明的内装式微波炉沿图4的A-A线剖开的截面图,根据基本实施例的一种修改而具有截取上加热器发出热的结构,以阻止热传导到炉外壳的外面。因为本发明的微波炉设计成安装在厨房家具中的内装型炉,并且用作为该厨房家具的组成部分,优选不让热从炉传到炉外壳的外部。因此,必须提供一种结构,用于截取上和下加热器32a和32b发出的热,以防止热传到炉外壳的外部。在此修改中,炉的总形态与对基本实施例所述的保持相同,因此基本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所共有的元件在以下标以相同的标号。
图7清楚地示出设在上加热器32a周围的热截取结构。如附图所示,该热截取结构在加热器32a上方有一个反射板31a。上述反射板32a不让热从加热器32a传到外壳的外部,而是把热反射至腔2中。通道构件31b安装在反射板31a的上表面以在板31a上形成一个气道。上述通道构件31b放置在上内部空气通道18a内,并且把加压气流的一部分从上加热器冷却风扇24导入由该通道构件31b形成的气道。
因此,当启动上加热器冷却风扇24时,两股加压气流分别地流过通道构件31b内的气道,并且流经在上加热器32a上方位置上的上内部空气通道18a,从而有效地截取加热器32发出的热。因为这种带有双通道的热截取结构,可以有效地并且几乎完全地截取上加热器32a发出的热,以防止热传到炉外壳的外部。因此,该热截取结构保护组合有本发明内装式微波炉的厨房家具免受炉发出的热,从而防止该家具受热损坏。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内装式微波炉的仰视透视图。该第三实施例旨在利用在下加热器冷却通道28a中流动的冷却气流冷却炉的另一个产热元件。
如图8所示,由下加热器冷却风扇28形成并且在下加热器冷却空气通道28a中流动的冷却气流,同时用于冷却安装在腔2下方的托盘马达8。
上述的托盘马达8用于产生旋转力,以现有微波炉的相同方式转动安设在腔2内的食品托盘。在本发明中,术语“托盘马达”应当认为包括用于从马达向托盘传递旋转力的现有动力传动齿轮机构。
塑料的齿轮机构设置在托盘马达8内,并且长时间使用时可能受热损坏、变形或者失去作用。在以上文对本发明实施例所说明相同的方式带有下加热器32b的微波炉的情况下,炉的工作过程中塑料齿轮机构可能会由加热器32b发出的热过量地加热到非常高的温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第三实施例形成一个分开的气流以冷却这种托盘马达8。如图8所示,沿下加热冷却空气通道28a的侧壁在托盘马达8周围的位置上形成多个通风孔,从而形成通风窗28c。从而在所述通道28a中流动的气流寻从通道28a经通风窗28c流至托盘马达8,从而有效地冷却马达8。在本发明中,优选在通道28a的空气入口端部周围形成通风窗28c。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让通道28a内的气流在通过上加热器32a之前流到托盘马达8。当把通风窗28c设计成把气流从通道28a在上加热器32a后的位置引导到托盘马达8时,就不可能把低温空气引导到托盘马达,因此不能够达到所要求的托盘马达冷却效果。
从下加热器冷却空气通道28a经下通风窗28c排出的空气从托盘马达8旁通过以先冷却马达8后,再经排风格栅20从炉外壳排出到大气中。
简而言之,本发明的内装式微波炉的特征在于:
1.在本发明的内装式微波炉中,吸气格栅10和排风格栅20设在炉外壳的前壁上,从而流自吸气格栅10的内流空气在炉内部流动,先把产热元件冷却至适当的温度后再经排风格栅20从所述外壳排出至大气中。
2.从上和下加热器流来的热空气与从第一侧面空气通道22a流来的低温空气在刚好于排风格栅20前的位置混合,从而由炉的排风格栅20排放的空气温度不高,而是有适当温度的。
因此显然设在本发明的炉内的排风马达和第一侧面空气通道22a两者都是旨在向从上和下加热器32a和32b发出的热气流提供室温温度的冷却气流,从而使这两类气流先混合在一起变成有适当的低温的混合空气再经排风格栅20从外壳排出至大气。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用于把来自吸气格栅10的低温内流空气引导到从加热器32a和32b流来的热空气的通道由第一侧面空气通道22a形成。然而,应当理解,低温的内流空气通道不局限于该第一侧面空气通道22a。换言之,可以通过经外壳的侧壁与炉内烹调腔的侧壁之间的通道、在外壳的后壁与腔后壁之间的通道,取代所述第一通道,把来自吸气格栅10低温内流空气引导到来自加热器32a和32b的热空气,这时来自吸气格栅10低温空气与来自加热器32a和32b的热空气在排风格栅20前的位置混合。
工业应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内装式微波炉,设计得让用于产热元件的冷却空气能够经炉前壁吸进和排出外壳。从而可以提供有效的内装式微波炉。
在本发明的内装式微波炉中,从至少一个加热器流来的热空气与经吸气格栅吸进炉外壳的室温冷却空气混合,从而可以有效地把经排风格栅从外壳排出的排放空气的温度降低至适当的温度。因此本发明的内装式微波炉的排放空气几乎完全不会使设在炉前壁上的元件受热损坏或者丧失功能,也不会使站或坐在炉前的使用者感到不适。
尽管以阐述为目的揭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本领域内的一般技术人员会理解可以有各种修改、补充和替代,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揭示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0)
1.一种内装式微波炉,包括:
吸气格栅,设在所述微波炉外壳前壁的上部,用于把空气吸入该外壳中;
排气格栅,设在外壳所述前壁的下部,用于把空气从外壳排出到大气中;
气流形成装置,用于在外壳内形成气流,同时引导从吸气格栅流来的内流空气,让内流空气先流过外壳内,然后经排气格栅把该空气从外壳排出到大气中;和
空气冷却装置,通过混合来自吸气格栅的内流空气和经热源加热的热空气,在将空气通过所述排气格栅排放到大气中之前冷却空气。
2.一种内装式微波炉,包括:
吸气格栅,设在所述微波炉外壳前壁的预定位置上,用于使大气空气内流到该外壳中;
排气格栅,设在外壳所述前壁的另一个预定位置上,用于把空气从外壳排出到大气中;
至少一个加热装置,用于加热置于微波炉烹调腔内的食品;
第一空气通道,把一部分内流大气空气从吸气格栅引导到排气格栅;
第二空气通道,把其余部分的内流大气空气从吸气格栅引导到排气格栅同时让该空气流过所述加热装置以冷却加热装置;以及
气流形成装置,用于通过吸气格栅吸入内流大气空气,并通过让内流大气空气先流经第一和第二空气通道,再经排气格栅把该空气从外壳排放到大气中,从而在外壳内形成气流,
其中,所述第一空气通道构造成在排气格栅前的一处位置冷却第二空气通道的空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内装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格栅设在所述外壳前壁上一个预定的上部位置,所述排气格栅设在所述外壳前壁上一个预定的下部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内装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单元包括:
上隔板,分隔所述烹调腔的顶壁与所述外壳的顶壁之间的通道;
侧隔板,分隔所述烹调腔的侧壁与所述外壳的侧壁之间的通道;
下隔板,分隔所述烹调腔的底壁与所述外壳的底壁之间的通道;
其中,所述上隔板、侧隔板和下隔板从彼此之间连续地延伸出,从而把所述烹调腔与外壳之间的通道分成一个内部通道和一个外部通道,并且所述下隔板设在所述烹调腔的底壁上一个预定的部位,用于让所述下隔板形成的内部通道和外部通道能够汇合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3所述内装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上加热器,外部地设在所述烹调腔顶壁上;下加热器,外部地设在所述烹调腔的底壁上,在下加热器的周围形成下加热器冷却空气通道,以让气流流过同时冷却所述下加热器;和第四气流形成装置,用于形成在所述下加热器冷却空气通道内流动的气流,从而来自所述下加热器冷却空气通道的气流经排气格栅从外壳排出至大气。
6.如权利要求2所述内装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道构件,用于形成气道,并且引导气流流经此气道,从而防止所述加热装置的热传到所述外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内装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射板,安装在所述通道构件内,用于将从所述加热装置发出的热反射到所述腔内。
8.如权利要求2所述内装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分隔第一空气通道和第二空气通道的至少一个隔板。
9.一种内装式微波炉,包括:
外壳,形成所述微波炉的外轮廓;
烹调腔,设在所述外壳内并且用于加热放在其内的食物;
隔板单元,用于把所述外壳和所述烹调腔之间的通道分开成为内部通道和外部通道;
加热装置,安装在隔板单元和烹调腔的顶壁之间的所述内部通道内,用于产生热量并把热量辐射到所述烹调腔内;
吸气格栅和排气格栅,分别设在所述外壳前壁上预定的上方位置和下方位置;
第一气流形成装置,用于引导从吸气格栅流来的内流空气,使所述空气先流经隔板单元和烹调腔的顶壁之间的所述内部通道,同时冷却加热装置,之后再经排气格栅把该空气从外壳排出到大气中;和
第二气流形成装置,用于引导从吸气格栅流来的内流空气,使所述空气流经隔板单元和所述外壳的顶壁之间的所述外部通道之后再抵达排气格栅;
其中第一气流形成装置形成的气流先与第二气流形成装置形成的气流混合,之后再经排气格栅从外壳排出到大气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内装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机仓,设在所述外壳内在烹调腔周围的一个位置上,并且其内装有高频电磁波发生装置;和
第三气流形成装置,用于部分地引导从吸气格栅流来的内流空气,使所述空气先流过机仓,之后再抵达排气格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内装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单元包括:
上隔板,分隔所述烹调腔的顶壁与所述外壳的顶壁之间的通道;
侧隔板,分隔所述烹调腔的侧壁与所述外壳的侧壁之间的通道;
下隔板,分隔所述烹调腔的底壁与所述外壳的底壁之间的通道;
其中,来自所述上隔板、侧隔板和下隔板从彼此之间连续地延伸出,从而把所述烹调腔与外壳之间的通道分成一个内部通道和一个外部通道,并且所述下隔板设在所述烹调腔的底壁上一个预定的部位,用于让所述下隔板形成的内部通道和外部通道能够汇合在一起。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内装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上加热器,外部地设在所述烹调腔顶壁上;下加热器,外部地设在所述烹调腔的底壁上,在下加热器的周围形成下加热器冷却空气通道,以让气流流过同时冷却所述下加热器;和第四气流形成装置,用于形成在所述下加热器冷却空气通道内流动的气流,其中从而来自所述下加热器冷却空气通道的气流经排气格栅从外壳排出至大气。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内装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隔壁,安装在所述烹调腔的底壁和所述机仓的底壁的结合处,并且用于防止排放空气在经排气格栅从外壳排出到大气前意外地进入到所述机仓中。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内装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单元包括:
上隔板,分隔所述烹调腔的顶壁与所述外壳的顶壁之间的通道;
侧隔板,分隔所述烹调腔的侧壁与所述外壳的侧壁之间的通道;
下隔板,分隔所述烹调腔的底壁与所述外壳的底壁之间的通道;
其中,所述上隔板、侧隔板和下隔板从彼此之间连续地延伸出,从而把所述烹调腔与外壳之间的通道分成一个内部通道和一个外部通道,并且所述下隔板设在所述烹调腔的底壁上一个预定的部位,用于让所述下隔板形成的内部通道和外部通道能够汇合在一起。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内装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中心引导件,设在外壳之内在排气格栅前的一个位置上,用于把从所述下隔板限定于所述腔底壁下面的内、外部通道流来的气流混合而形成的混合气流引导到排气格栅的相对立的端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内装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引导件,设在下隔板下方的一个位置上,用于把从限定于所述烹调腔侧壁外部的外部通道流来的、并且沿所述中心引导件引导向所述排气格栅端部的气流二次分流。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内装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上加热器,外部地设在所述烹调腔顶壁上;下加热器,外部地设在所述烹调腔的底壁上,在下加热器的周围形成下加热器冷却空气通道,以让气流流过同时冷却所述下加热器;和第四气流形成装置,用于形成在所述下加热器冷却空气通道内流动的气流,从而来自所述下加热器冷却空气通道的气流经排气格栅从外壳排出至大气。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内装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加热器冷却空气通道与限定于下隔板和所述烹调腔底壁之间的下空气通道的一个端部连通。
19.如权利要求9所述内装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中心引导件,设在外壳之内在排气格栅前的一个位置上,用于分别把从内部通道流来的空气和从外部通道流来的空气引导到排气格栅的相对立的端部。
20.如权利要求9所述内装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道构件,用于形成气道,并且引导气流流经此气道,从而防止所述加热装置的热传到所述外壳。
21.一种内装式微波炉,包括:
外壳,形成所述微波炉的外轮廓;
烹调腔,设在所述外壳内并且用于加热放在其内的食品;
机仓,设在所述外壳内在烹调腔周围的一个位置上,并且其内装有高频电磁波发生装置;
加热装置,用于产生热量并把热辐射到所述烹调腔内;
吸气格栅和排气格栅,分别设在所述外壳前壁上预定的上方位置和下方位置;
气流形成装置,用于引导从吸气格栅流来的内流空气,使所述空气先流过外壳,再经排气格栅把该空气从外壳排出到大气中;
第一通道,用于部分地和直接地把内流空气从所述吸气格栅引导至所述排气格栅;
第二通道,用于部分地引导从所述吸气格栅来的内流空气,以便让所述空气先流经所述加热装置,同时冷却该加热装置,之后再抵达排气格栅;
第三通道,用于部分地引导从所述吸气格栅来的内流空气,使所述空气先流过机仓,之后再抵达排气格栅,
从而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通道在排气格栅之前的一个位置汇合在一起。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内装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隔壁,安装在所述烹调腔的底壁和所述机仓的底壁的结合处,并且用于防止排放空气在经排气格栅从外壳排出到大气前意外地进入到所述机仓中。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内装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单元包括:
上隔板,分隔所述烹调腔的顶壁与所述外壳的顶壁之间的通道;
侧隔板,分隔所述烹调腔的侧壁与所述外壳的侧壁之间的通道;
下隔板,分隔所述烹调腔的底壁与所述外壳的底壁之间的通道;
其中,所述上隔板、侧隔板和下隔板从彼此之间连续地延伸出,从而把所述烹调腔与外壳之间的通道分成一个内部通道和一个外部通道,并且所述下隔板设在所述烹调腔的底壁上一个预定的部位,用于让所述下隔板形成的内部通道和外部通道能够汇合在一起。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内装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上加热器,外部地设在所述烹调腔顶壁上;下加热器,外部地设在所述烹调腔的底壁上,在下加热器的周围形成下加热器冷却空气通道,以让气流流过同时冷却所述下加热器;和第四气流形成装置,用于形成在所述下加热器冷却空气通道内流动的气流,从而来自所述下加热器冷却空气通道的气流经排气格栅从外壳排出至大气。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内装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道构件,用于形成气道,并且引导气流流经此气道,从而防止所述加热装置的热传到所述外壳。
26.一种内装式微波炉,包括:
外壳,形成所述微波炉的外轮廓;
烹调腔,设在所述外壳内并且用于加热放在其内的食品;
机仓,设在所述外壳内在烹调腔周围的一个位置上,并且其内装有高频电磁波发生装置;
加热装置,用于产生热量并把热量辐射到所述烹调腔内;
吸气格栅和排气格栅,分别设在所述外壳前壁上预定的上方位置和下方位置;
气流形成装置,用于引导从吸气格栅流来的内流空气,使所述空气先流过外壳,再经排气格栅把空气从外壳排出到大气中;
第一通道,用于部分地引导从吸气格栅流来的内流空气,使所述空气先流过加热装置再抵达排气格栅;和
第二通道,用于部分地引导从吸气格栅流来的内流空气,使所述空气先流过机仓,之后再抵达排气格栅,
从而所述第一和第二通道在排气格栅之前的一个位置汇合在一起。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内装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单元包括:
上隔板,分隔所述烹调腔的顶壁与所述外壳的顶壁之间的通道;
侧隔板,分隔所述烹调腔的侧壁与所述外壳的侧壁之间的通道;
下隔板,分隔所述烹调腔的底壁与所述外壳的底壁之间的通道;
其中,所述上隔板、侧隔板和下隔板从彼此之间连续地延伸出,从而把所述烹调腔与外壳之间的通道分成一个内部通道和一个外部通道,并且所述下隔板设在所述烹调腔的底壁上一个预定的部位,用于让所述下隔板形成的内部通道和外部通道能够汇合在一起。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内装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上加热器,外部地设在所述烹调腔顶壁上;下加热器,外部地设在所述烹调腔的底壁上,在下加热器的周围形成下加热器冷却空气通道,以让气流流过同时冷却所述下加热器;和第四气流形成装置,用于形成在所述下加热器冷却空气通道内流动的气流,其中从所述下加热器冷却空气通道流来的气流经排气格栅从外壳排出至大气。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内装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隔壁,安装在所述烹调腔的底壁和所述机仓的底壁的结合处,并且用于防止排放空气在经排气格栅从外壳排出到大气前意外地进入到所述机仓中。
30.如权利要求26所述内装式微波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道构件,用于形成气道,并且引导气流流经此气道,从而防止所述加热装置的热传到所述外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58855/1999 | 1999-12-18 | ||
KR1019990058855A KR20010057090A (ko) | 1999-12-18 | 1999-12-18 | 빌트인타입 전자레인지 |
KR1019990058857A KR20010057092A (ko) | 1999-12-18 | 1999-12-18 | 빌트인타입 전자레인지 |
KR58857/1999 | 1999-12-18 | ||
KR1019990058847A KR20010057082A (ko) | 1999-12-18 | 1999-12-18 | 전자레인지의 턴테이블모터 냉각장치 |
KR58847/1999 | 1999-12-18 | ||
KR1020000030768A KR20010110494A (ko) | 2000-06-05 | 2000-06-05 | 빌트인타입 전자레인지 |
KR1020000030770A KR20010109947A (ko) | 2000-06-05 | 2000-06-05 | 빌트인타입 전자레인지 |
KR30768/2000 | 2000-06-05 | ||
KR30770/2000 | 2000-06-0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11680A CN1411680A (zh) | 2003-04-16 |
CN1295943C true CN1295943C (zh) | 2007-01-17 |
Family
ID=27532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081736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5943C (zh) | 1999-12-18 | 2000-12-18 | 内装式微波炉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344637B2 (zh) |
EP (1) | EP1238573B1 (zh) |
JP (1) | JP3750059B2 (zh) |
CN (1) | CN1295943C (zh) |
AU (1) | AU2030601A (zh) |
DE (1) | DE60039067D1 (zh) |
WO (1) | WO200104546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389441B1 (ko) * | 1999-12-27 | 2003-06-27 | 주식회사 엘지이아이 | 빌트인타입 전자레인지 |
DE60132423T2 (de) * | 2000-11-30 | 2009-01-15 | Lg Electronics Inc. | Heizvorrichtung für einen Mikrowellenherd |
US6723970B1 (en) * | 2003-01-27 | 2004-04-20 | Maytag Corporation | Ventilation system for a cooking appliance |
JP4115889B2 (ja) * | 2003-06-13 | 2008-07-09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ビルトイン対応型加熱調理器 |
CN100376840C (zh) * | 2003-06-30 | 2008-03-26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微波炉 |
EP1649220B1 (en) * | 2003-07-21 | 2013-06-26 | Lg Electronics Inc. | Air flow system in an oven |
US20050103322A1 (en) * | 2003-11-14 | 2005-05-19 | Smith Robert L. | Dual flow convection oven |
KR20050061702A (ko) | 2003-12-18 | 2005-06-23 |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 피자오븐 겸용 전자렌지의 오븐도어 냉각구조물 |
US6878915B1 (en) | 2004-03-19 | 2005-04-12 | Maytag Corporation | Air flow system for microwave cooking appliance |
US20060042622A1 (en) * | 2004-08-26 | 2006-03-02 | Searer Floyd A | Wall-mounted range hood |
US7780439B2 (en) * | 2004-11-17 | 2010-08-24 | Duncan Enterprises | Kilns for the processing ceramics and methods for using such kilns |
KR200396178Y1 (ko) * | 2005-06-20 | 2005-09-2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전자레인지의 상부히터조립체 |
JP4547344B2 (ja) * | 2006-02-27 | 2010-09-22 |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 加熱調理器 |
US8141549B2 (en) * | 2008-09-12 | 2012-03-27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Appliance with a vacuum-based reverse airflow cooling system using one fan |
US8006687B2 (en) * | 2008-09-12 | 2011-08-30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Appliance with a vacuum-based reverse airflow cooling system |
JP5048818B2 (ja) * | 2010-08-31 | 2012-10-1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加熱調理器 |
US20120152227A1 (en) * | 2010-12-15 | 2012-06-21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Forced convection cooling of led lighting and electronics in a range hood appliance |
JP2013032872A (ja) * | 2011-08-01 | 2013-02-14 | Sharp Corp | 加熱調理器 |
US10281156B2 (en) * | 2013-04-23 | 2019-05-07 | Alto-Shaam, Inc. | Zero clearance combination oven |
CN104633726B (zh) * | 2013-11-11 | 2017-05-24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抽屉式微波炉 |
KR102211731B1 (ko) | 2014-07-23 | 2021-02-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오븐 |
CN105910144A (zh) * | 2016-05-27 | 2016-08-31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微波炉 |
JP6986684B2 (ja) * | 2018-02-28 | 2021-12-22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高周波加熱装置 |
US11009235B2 (en) * | 2018-12-17 | 2021-05-18 | Bsh Home Appliances Corporation | Domestic kitchen appliance with sidewall cooling |
CN109497844A (zh) * | 2018-12-30 | 2019-03-22 | 欧贤超 | 一种改进型空气炸锅 |
CN113040435B (zh) * | 2021-04-27 | 2024-08-23 |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80049A (en) * | 1978-01-09 | 1979-12-25 | Whirlpool Corporation | Oven assembly air circulation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825461A1 (de) * | 1978-06-09 | 1979-12-13 | Bosch Siemens Hausgeraete | Doppelbackofen, insbesondere einbaubackofen |
US4184945A (en) * | 1978-06-12 | 1980-01-22 | Litton Systems, Inc. | Microwave wall oven air flow system |
US4327274A (en) * | 1978-08-21 | 1982-04-27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Ventilation system for combination microwave oven and exhaust vent |
GB8402757D0 (en) * | 1984-02-02 | 1984-03-07 | Microwave Ovens Ltd | Oven systems |
EP0295711B1 (en) * | 1987-06-18 | 1991-09-1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Blower |
JPH01200121A (ja) * | 1988-02-02 | 1989-08-11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調理器用高所設置台 |
KR930009236B1 (ko) * | 1991-05-03 | 1993-09-24 | 주식회사 금성사 | 마그네트론의 냉각장치 |
KR960041905A (ko) * | 1995-05-16 | 1996-12-19 | 구자홍 | 전자레인지의 공기유동구조 |
JPH09229377A (ja) * | 1996-02-26 | 1997-09-05 | Sharp Corp | 電子レンジ |
JPH10339446A (ja) * | 1997-06-04 | 1998-12-22 | Daewoo Electron Co Ltd | 改善された冷却システムを有する電子レンジ |
KR100301904B1 (ko) * | 1997-11-15 | 2001-11-22 | 구자홍 | 할로겐램프를구비한전자레인지의냉각장치 |
KR19990062782A (ko) * | 1997-12-27 | 1999-07-26 | 윤종용 | 가스 배출용 가이드부를 갖는 전자렌지 |
-
2000
- 2000-12-15 US US09/736,128 patent/US634463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0-12-18 WO PCT/KR2000/001481 patent/WO2001045466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0-12-18 EP EP00983568A patent/EP1238573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0-12-18 JP JP2001546216A patent/JP375005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12-18 AU AU20306/01A patent/AU2030601A/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0-12-18 CN CNB008173621A patent/CN129594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12-18 DE DE60039067T patent/DE60039067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80049A (en) * | 1978-01-09 | 1979-12-25 | Whirlpool Corporation | Oven assembly air circulation syste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AU2030601A (en) | 2001-06-25 |
EP1238573B1 (en) | 2008-05-28 |
CN1411680A (zh) | 2003-04-16 |
US6344637B2 (en) | 2002-02-05 |
EP1238573A1 (en) | 2002-09-11 |
JP3750059B2 (ja) | 2006-03-01 |
WO2001045466A1 (en) | 2001-06-21 |
JP2003517564A (ja) | 2003-05-27 |
DE60039067D1 (de) | 2008-07-10 |
US20010004077A1 (en) | 2001-06-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95943C (zh) | 内装式微波炉 | |
US7482562B2 (en) | Microwave range configured both to heat food and to exhaust contaminated air generated by a cooking appliance provided therebeneath | |
CN1840969A (zh) | 烹饪装置 | |
CN100451453C (zh) | 墙面安装型微波炉 | |
US7482563B2 (en) | Microwave range configured both to heat food and to exhaust contaminated air generated by a cooking appliance provided therebeneath | |
CN1507783A (zh) | 电烤炉 | |
CN108771489B (zh) |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烹饪器具 | |
CN109008663B (zh) | 一种空气烤箱 | |
CN100362904C (zh) | 内置微波炉 | |
CN2694155Y (zh) | 整体式空调器及其空气导向构件 | |
CN112628807A (zh) | 烹饪装置 | |
CN112696714A (zh) | 烹饪装置 | |
CN1891054A (zh) | 电烤箱排出过滤器装配结构 | |
CN206018740U (zh) | 电磁炉 | |
CN215959453U (zh) | 热风组件及烹饪装置 | |
CN1273774C (zh) | 嵌入式微波炉 | |
CN1113190C (zh) | 加热烹调器 | |
JP2000234776A (ja) | 換気装置 | |
CN107894014A (zh) | 加热烹调器 | |
CN214370421U (zh) | 烹饪装置 | |
CN214370410U (zh) | 烹饪装置 | |
CN1273775C (zh) | 嵌入式微波炉 | |
CN101451729A (zh) | 热风对流式微波炉 | |
CN100376840C (zh) | 微波炉 | |
KR100552504B1 (ko) | 후드겸용 다기능 전자렌지의 히터 방열 구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117 Termination date: 20151218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