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18740U - 电磁炉 - Google Patents

电磁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18740U
CN206018740U CN201621007120.5U CN201621007120U CN206018740U CN 206018740 U CN206018740 U CN 206018740U CN 201621007120 U CN201621007120 U CN 201621007120U CN 206018740 U CN206018740 U CN 206018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oven
drain pan
crossflow fan
radiating fin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0712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振卫
王飞
张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0712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18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18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187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1)、位于底壳(1)内腔中的线圈盘(3)、散热风机、电路板组件(4)和散热翅片(41),底壳(1)上设有进风孔(121)和出风孔(122),散热风机为横流风机(5),横流风机(5)沿进风孔(121)或出风孔(122)的长度方向设置。从而使得横流风机吸入的冷却风的风量更大,且使电磁炉内部的热量散去的更快,仅通过一个横流风机就可实现线圈盘和散热翅片的良好散热,在提高散热效果的同时,使得电磁炉的装配更加便捷,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电磁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具有加热快速、无明火、安全方便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
电磁炉包括底壳和位于底壳顶部的面板,底壳内设有线圈盘、普通扇叶风机、电路板组件以及连接在电路板组件上的散热翅片,电路板组件上的热量可传导至散热翅片,通过散热翅片进行散热。电磁炉主要利用线圈盘产生的交变磁场进行加热,为了能够产生交变磁场,需要往线圈盘内通入高频的交变电流,通过电路板组件控制通入线圈盘的电流。普通扇叶风机用于对散热翅片和线圈盘进行散热。
由于普通扇叶风机吹出来的风是向四面八方的,没有定向,在给零部件散热时会把一个零部件的热量带给另一个零部件,不利于零部件的散热。为了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通过在底壳内设置与各零部件位置相配合的风道结构以及两个普通扇叶风机,通过一个普通扇叶风机对线圈盘散热,通过另一个普通扇叶风机对散热翅片进行散热,但是如此设置导致电磁炉装配工序复杂,制作成本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能够提高电磁炉的散热效果,且易装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位于所述底壳内腔中的线圈盘、散热风机、电路板组件以及与所述电路板组件连接的散热翅片,所述底壳上设有进风孔和出风孔,所述散热风机为横流风机,所述横流风机沿所述进风孔或所述出风孔的长度方向设置。这样通过将散热风机设置为横流风机,且将横流风机沿进风孔或出风孔的长度方向设置,当横流风机沿进风孔的长度方向设置时,使得外部的冷却风在横流风机的作用下从进风孔被吸入,使横流风机吸入的冷却风的风量更大,使更多的冷却风吹向线圈盘和散热翅片,对线圈盘和散热翅片进行良好散热;当横流风机沿出风孔的长度方向设置时,冷却风在横流风机作用下直接吹向线圈盘和散热翅片,然后横流风机将热风吸入并直接从出风孔吹出,使电磁炉内部的热量散去的更快,降低了线圈盘和散热翅片的温升,从而仅需要一个横流风机就可实现对线圈盘和散热翅片的良好散热,在提高散热效果的同时,使得电磁炉的装配更加便捷,降低了生产成本。
可选的,所述进风孔或所述出风孔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横流风机的轴向长度。这样可进一步提高冷却风的吸入量以及电磁炉内部的散热速率,散热更好。
可选的,所述线圈盘和所述散热翅片位于所述横流风机的同一侧。这样线圈盘和散热翅片可均位于横流风机的吸风侧,使得冷却风在横流风机的吸力作用下直接吹向线圈盘和散热翅片,然后热风被横流分机吸入并从出风孔吹出至电磁炉外;或者,线圈盘和散热翅片可均位于横流风机的送风侧,使得从横流风机吹出的风直接吹向线圈盘和散热翅片,从而提高了线圈盘和散热翅片的散热效果。
可选的,所述横流风机水平设置在所述底壳内。这样在保证横流风机送出的风能够直接吹向线圈盘和散热翅片的同时,还可以使电磁炉做的更薄。
可选的,所述进风孔位于所述底壳的侧壁上。这样可防止电磁炉在工作时烹饪台面上的水被吸入电磁炉内部而导致电磁炉发生故障,提高了电磁炉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出风孔位于所述底壳的与所述进风孔相对的侧壁上。这样冷却风在带走线圈盘和散热翅片上的热量后可直接从出风孔流出,提高风的流通速度,使电磁炉内部的热量能够快速被吹出至电磁炉外部,进一步提高了散热速率。
可选的,所述进风孔位于所述底壳的底面上。这样冷却风可直接从底壳的底面进入至电磁炉内。
可选的,所述散热翅片的导风方向与所述横流风机的送风方向或吸风方向相同。这样可进一步提高散热翅片的散热效果。
可选的,所述进风孔和所述出风孔上设置有格栅。这样在提高进风和出风均匀性的同时,提高了电磁炉的外观美感。
可选的,所述底壳包括上盖和与所述上盖配合安装的下盖,所述横流风机、线圈盘、电路板组件和散热翅片位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围成的空间内,所述进风孔设置在所述上盖和/或所述下盖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底壳内部的结构俯视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底壳内部的结构俯视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壳;2—面板;3—线圈盘;4—电路板组件;5—横流风机;51—吸风侧;52—送风侧;11—上盖;12—下盖;121—进风孔;122—出风孔;111—第一固定部;123—第二固定部;41—散热翅片;6—显示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底壳内部的结构俯视图一。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底壳内部的结构俯视图二。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1、面板2、线圈盘3、电路板组件4、散热翅片41、显示板6和散热风机。其中,线圈盘3、电路板组件4、散热翅片41、显示板6和散热风机位于底壳1的内腔中。线圈盘3和电路板组件4电连接,面板2位于底壳1的顶部。电路板组件4上具体设有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桥堆、电感、电容等等。散热翅片41与电路板组件4连接,电路板组件4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传导至散热翅片41,通过散热翅片41进行散热,散热翅片41由导热较好的材料制成,例如可以是铝片,但并不限于此。底壳1上设有进风孔121和出风孔122。在本实施例中,散热风机为横流风机5,横流风机5沿进风孔121或出风孔122的长度方向设置。
使用本实施例的电磁炉进行加热时,将锅具放置在面板2上,通电后,会有高频的电流通过线圈盘3上的线圈,从而产生无数封闭的磁场力,磁场的磁力线通过锅具会产生无数小涡流,从而使放置在面板2上的锅具发热,通过电路板组件4控制通入线圈盘3的电流。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在工作过程中会发热,横流风机5将外部的冷却风从进风孔121吸入,被横流风机5吸入的冷却风直接吹向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然后热风从出风孔122吹出至电磁炉外部,从而实现对线圈盘3和电路板组件4散热,以保证电磁炉的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通过将散热风机设置为横流风机,且将横流风机沿进风孔或出风孔的长度方向设置,当横流风机沿进风孔的长度方向设置时,使得外部的冷却风在横流风机的作用下从进风孔被吸入,使横流风机吸入的冷却风的风量更大,使更多的冷却风吹向线圈盘和散热翅片,对线圈盘和散热翅片进行良好散热;当横流风机沿出风孔的长度方向设置时,冷却风在横流风机作用下直接吹向线圈盘和散热翅片,然后横流风机将热风吸入并直接从出风孔吹出,使电磁炉内部的热量散去的更快,降低了线圈盘和散热翅片的温升,从而仅需要一个横流风机就可实现对线圈盘和散热翅片的良好散热,在提高散热效果的同时,使得电磁炉的装配更加便捷,降低了生产成本。
较为优选的,进风孔121或出风孔122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横流风机5的轴向长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冷却风的吸入量,使吹向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上的冷却风更多,且使电磁炉内部的热量能够快速地排出至电磁炉外,使电磁炉的散热性能更好。
本实施例中的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位于横流风机5的同一侧,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横流风机5的吸风侧51朝向进风孔121,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均位于横流风机5的送风侧。参照图2所示,可以理解为,横流风机5设置在电磁炉底壳1内的左侧,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设置在电磁炉底壳1内的右侧,横流风机5的吸风侧正对进风孔121,线圈盘3和电路板组件4均正对横流风机5的送风侧。电磁炉外部的冷却风被横流风机5吸入,风从横流风机5的吸风侧51进入,沿着横流风机5的径向,从横流风机5的送风侧52吹出,吹出的风一部分直接吹至线圈盘3,一部分直接吹至散热翅片41,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之间的温升互不影响。由于采用了横流风机5,风沿横流风机5的径向流动,风从进至出的行程更短,使得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的散热效率更高。较为优选的,散热翅片41的导风方向与横流风机5的送风方向相同,这样横流风机5送出的冷却风可以直接沿着散热翅片41流动,从而将散热翅片41上的热量带走,进一步提高电路板组件4的散热效果。此外,当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位于横流风机5的同侧时,可使横流风机5的轴向长度大于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在与横流风机5轴向平行的方向上的总长度,可以理解为,横流风机5的长度跨过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即,横流风机5的长度大于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的长度之和,从而使得从横流风机5送风侧吹出的风能够吹向整个线圈盘3所在区域以及整个散热翅片41所在区域,进一步提高了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的散热效率。
参照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路板组件4可以为L形结构,电路板组件4的一部分与散热翅片41连接,另一部分位于线圈盘3和出风孔122之间的空间内。也可以如图3所示,整个电路板组件4均位于线圈盘3的同侧,即,整个电路板组件4直接与横流风机5的送风侧相对设置,从而使电路板组件4的散热效果更好。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将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均设置在横流风机5的吸风侧51,横流风机5的送风侧52正对出风孔122。外部的冷却风在横流风机5的作用下,从进风孔121进入,然后被横流风机5吸入至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上,进入电磁炉内部的冷却风一部分直接到达线圈盘3上,另一部分直接到达散热翅片41上,使线圈盘3的散热和散热翅片41的散热互不影响,冷却风带走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上的热量,然后被横流风机5吸入,并从出风孔122吹出,使电磁炉内部的热量散去的更快。较为优选的,散热翅片41的导风方向与横流风机5的吸风方向相同,这样使得被横流风机5吸入的冷却风可以直接沿着散热翅片41流动,从而将散热翅片41上的热量带走,进一步提高电路板组件4的散热效果。
底壳1可具体包括上盖11和与上盖11配合安装的下盖12,即,上盖11和下盖12围成用于安装线圈盘3、电路板组件4、散热翅片41、横流风机5和显示板6的空腔。也可以是在制作时,将上盖11和下盖12一体制作成型。其中,面板2可以是玻璃面板,也可以是陶瓷面板,本实施例对面板的材质不作限定。
安装时,将横流风机5、线圈盘3、电路板组件4、散热翅片41、显示板6安装在下盖12内。散热翅片41与电路板组件4连接,横流风机5、电路板组件4、线圈盘3、显示板6具体可通过卡扣或螺钉等固定在下盖12上,具体固定方式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定,然后将面板2固定在上盖11上,面板2可通过黏结剂固定在上盖11上,例如通过硅酮胶将面板2粘接在上盖11上。然后再将上盖11和下盖12固定在一起。具体实现时,可在上盖11上设置第一固定部111,在下盖12上设置与第一固定部111匹配连接的第二固定部123。参照图1所示,第一固定部111可以为设置在上盖11底部的定位柱,第二固定部123可以为设置在下盖12上的套筒,套筒的内径与定位柱的外径匹配,连接时,将上盖11放置在下盖12上方,将定位柱和套筒对准,定位柱向下套入套筒中,从而将上盖11固定在下盖12上。当然,第一固定部也可以为卡扣,第二固定部为与卡扣匹配卡合的卡槽。本实用新型对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具体形状和连接方式并不以此为限,只能能够实现上盖11和下盖12的固定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横流风机5水平设置在底壳1内,在保证横流风机5吹出的风能够直接吹向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的同时,使电磁炉可以做的较薄。进风孔121可以设置在底壳1的底面上,电磁炉工作时,冷却风可直接从底壳1的底面进入至电磁炉内部。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孔121位于底壳1的侧壁上,这样可防止电磁炉在工作时烹饪台面上的水被吸入电磁炉内部而导致电磁炉发生故障,从而提高了电磁炉的使用寿命。具体地,进风孔121可以设置在底壳1的上盖11的侧壁上,也可以设置在底壳的下盖12的侧壁上,或者上盖11和下盖12的侧壁上均设有进风孔。较为优选的,出风孔122位于底壳1的与进风孔121相对的侧壁上,也就是说,进风孔121和出风孔122相对设置,这样可提高风的流通速度,使电磁炉内部的热量能够快速被吹出至电磁炉外部,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进风孔121和出风孔122设置在下盖12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进风孔121和出风孔122中还设有格栅,这样可以提高进风和出风的均匀性,同时使电磁炉的外观更具美感,满足用户对电磁炉外观的要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1)、位于所述底壳(1)内腔中的线圈盘(3)、散热风机、电路板组件(4)以及与所述电路板组件(4)连接的散热翅片(41),所述底壳(1)上设有进风孔(121)和出风孔(122),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机为横流风机(5),所述横流风机(5)沿所述进风孔(121)或所述出风孔(122)的长度方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121)或所述出风孔(122)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横流风机(5)的轴向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3)和所述散热翅片(41)位于所述横流风机(5)的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流风机(5)水平设置在所述底壳(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121)位于所述底壳(1)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孔(122)位于所述底壳(1)的与所述进风孔(121)相对的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121)位于所述底壳(1)的底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41)的导风方向与所述横流风机(5)的送风方向或吸风方向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121)和所述出风孔(122)上设置有格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包括上盖(11)和与所述上盖(11)配合安装的下盖(12),所述横流风机(5)、线圈盘(3)、电路板组件(4)和散热翅片(41)位于所述上盖(11)和所述下盖(12)围成的空间内,所述进风孔(121)设置在所述上盖(11)和/或所述下盖(12)的侧壁上。
CN201621007120.5U 2016-08-30 2016-08-30 电磁炉 Active CN206018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07120.5U CN206018740U (zh) 2016-08-30 2016-08-30 电磁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07120.5U CN206018740U (zh) 2016-08-30 2016-08-30 电磁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18740U true CN206018740U (zh) 2017-03-15

Family

ID=58255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07120.5U Active CN206018740U (zh) 2016-08-30 2016-08-30 电磁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187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2624A (zh) * 2017-03-28 2018-10-16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磁炉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2624A (zh) * 2017-03-28 2018-10-16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磁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15751B (zh) 微波炉
CN105387492B (zh) 微波炉
CN206018740U (zh) 电磁炉
CN104197383A (zh) 一种电磁炉
CN205864782U (zh) 电磁炉风道结构和电磁炉
CN206018745U (zh) 电磁炉
CN206540193U (zh) 电磁炉
CN112377957A (zh) 嵌入式烹饪器具及烹饪系统
CN203709828U (zh) 一种豆浆机冷却机构
CN203642256U (zh) 微波炉
WO2017206240A1 (zh) 嵌入式烹饪器具
CN205625581U (zh) 烹饪器具及其散热装置
CN105249824A (zh) 一种ih烹饪器具隔热导气装置
CN203024199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磁炉
CN206775903U (zh) 电路板散热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03801195U (zh) 一种具有导流散热功能的微波炉变频盒
CN106060991A (zh) 电磁炉风道结构和电磁炉
CN206001551U (zh) 电磁炉
CN207365123U (zh) 烹饪器具的散热结构
CN112393281A (zh) 嵌入式烹饪器具及烹饪系统
CN209310060U (zh) 电磁炉
CN207279716U (zh) 电磁炉
CN205847651U (zh) 电磁加热设备的散热系统
CN209310058U (zh) 电磁炉
CN206755260U (zh) 具有散热结构的电磁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