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82908C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82908C
CN1282908C CN03146552.8A CN03146552A CN1282908C CN 1282908 C CN1282908 C CN 1282908C CN 03146552 A CN03146552 A CN 03146552A CN 1282908 C CN1282908 C CN 128290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harged
voltage
alternating voltage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1465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80803A (zh
Inventor
伊藤充浩
酒井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480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808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8290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290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5Self-diagnostics; Malfunction or lifetime displa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 G03G15/0266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amount of char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记录材料与记录材料之间超出需要地变长的情况下,使得像承载体的寿命不会明显下降。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带电部件;带电电压外加部;曝光部;显影部;转印部;以及对带电电压外加部外加于带电部件的带电交流电压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其中,控制部在多个记录材料的输送间隔比预定间隔短的情况下,将对于像承载体上的与输送间隔相当的区域的带电交流电压设为第1带电交流电压,在输送间隔比预定间隔长的情况下,将对于像承载体上的与输送间隔相当的区域的带电交流电压设为第2带电交流电压;使在外加第2带电交流电压时流动于带电部件的电流值,比外加第1带电交流电压时在带电部件中流动的电流值低。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更为详细地说,涉及复印机和打印机等由电摄影方法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电摄影方式的复印机和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虽然大多仅在作为记录材料的转印纸那样的纸张的单面形成图像,但在今天,从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的观点出发,在纸张的双面形成图像的所谓双面图像形成装置正在产品化。在该双面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设置在打印了第1面后使打印了第1面的用纸反转(turn over)的用纸反转机构,和再次供给用纸的再供纸机构来实现第2面的打印。
图1为表示以往的电摄影方式的激光打印机的一例的结构图。该激光打印机在激光打印机100的大体中央设置具有纸张反转部和再供给部、可在装置主体上装拆的双面输送部D。在装置下部具有收容纸张P的供纸盒101。纸张P经由从该供纸盒101捡出纸张P的搓纸辊104和防止纸张P的重送的供纸辊105和延迟辊106,由供给辊108输送到处理盒112。在处理盒112前设置检测纸张P的定位前传感器110和同步输送纸张P的定位辊109。
处理盒112可装拆地设置于装置主体,根据来自扫描器111的激光在作为像承载体的感光鼓1上形成静电潜像,通过对该潜像进行显影而形成可视图像即调色剂像。扫描器111由发出激光的激光单元129、用于使来自激光单元129的激光在感光鼓1上扫描的多面镜130、多面镜电机131、成像透镜组132、反射镜133等构成。处理盒112备有公知的电摄影方法所需要的感光鼓1、带电器2、显影器134、清洁部6等。
以往,作为带电器2,使在细的电晕放电线上外加高压而产生的电晕作用于感光鼓表面进行带电的、作为非接触带电的电晕带电较为普遍。近年来,从低压处理、低臭氧发生量、低成本等方面考虑较有利的接触带电方式正成为主流。该方式为例如使辊带电部件(以下称“带电辊”)接触于感光鼓1表面、在该带电辊2上外加电压而使感光鼓1带电的方式。虽然对于带电辊2的外加电压可仅为直流电压,但通过外加交流电压、交替地向正侧和负侧放电就可均匀地进行带电。通过由扫描器111在均匀地所带电的感光鼓1进行激光曝光,形成所期望的潜像,该潜像由显影器134形成为调色剂像。
在构成显影器134的显影辊外加显影偏压。显影偏压外加电压在显影辊134相对感光鼓1接触的情况仅外加直流电压,在非接触的情况外加在直流电压上重叠交流电压后获得的电压。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像由作为转印器的转印辊113转印到纸张P上。
在处理盒112的下游设置对转印到纸张P上的调色剂像加热和压力使其定影的定影器F。定影器F由定影辊117、加热定影辊117的加热器116、加压辊118、热敏电阻等温度检测元件140等构成。加压辊118由图中未示出的弹性力施加部对定影辊117加压。在该定影器F的下游侧设置检测定影排出辊139和纸张P的通过的定影排出传感器119。
在定影排出辊139的下游侧,输送路径分成2条路径,由舌门120选择前进目标。在通常的单面记录的情况下,通过排出辊122排出到机外,在双面记录的情况下输送到双面输送部。
双面输送部具有纸张反转部和再供给部,该纸张反转部包括反转辊123和反转传感器124,该再供给部包括D形切口辊125、双面传感器126、及双面输送辊127。
在反转辊123的上游侧,输送路径分支,在分支点近旁设置反转传感器124。在纸张P后端通过反转传感器124之后在输送了预定量的位置停止输送,通过使反转辊123反转,向再供给部输送纸张P。
当由双面传感器126检测到纸张P的通过时,由下游的双面输送辊127再次输送到供给辊108,进行再供给。此后,再次经由定位辊109由转印辊113进行第2面的图像形成,由定影器F对调色剂定影后,由舌门120输送到排出辊122进行排出。
另外,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进行了改进,使得依照纸的尺寸决定在用纸反转机构和再供纸机构的输送路径上待机的张数,更换打印顺序,以良好效率进行双面打印(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特开2002-91102号公报)。在双面打印的张数多的情况,更换打印顺序使得依照纸的尺寸在用纸反转机构和再供纸机构的输送路径上待机的张数为最大。打印顺序的更换通过将从PC等接收的多页的打印信息存储到打印装置的存储器、更换页顺序来进行。
然而,在打印装置的存储器的搭载量较少的情况,不能存储多页的打印信息,不能更换页顺序。因此,当存储容量少时,就成为打印第1面进行用纸反转、再供纸以对与该用纸的背面相当的第2面进行打印的方法,多张的双面打印则反复利用该方法。也就是,成为在用纸反转机构和再供纸机构的输送路径上不是多张而是1张的打印方法。
另外,在不论存储容量的大小都仅进行1张双面打印情况下,则为对单面进行打印后将用纸反转、再供纸、以对与该用纸的背面相当的第2面进行打印的方法。另外,在从原稿读取装置读取原稿、进行双面复印的双面打印的情况,由于在从读取装置读取原稿的同时对双面进行打印,所以不能更换页,即使在多张原稿读入的双面复印中,也多为反复进行对第1面进行打印后将用纸反转、再供纸、对第2面进行打印的方法。
在这样对第1面进行打印后将用纸反转、再供纸、对第2面进行打印的、在用纸反转机构和再供纸机构的输送路径上仅有1张的打印方法中,用于使第1面反转、再供纸的用纸输送时间变长。因此,进行在此期间停止电摄影方法的带电输出、或者停止用于定影的加热器驱动的改进,以防止像承载体的磨损和无用的加热器驱动(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特开平8-320642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那样的双面图像形成装置中,当进行双面连续打印时,在进行仅1张的双面打印的情况,每1张的感光鼓的旋转时间就产生较大的差。
图2为表示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双面连续打印的时间图的图,是表示进行双面连续4张打印的情况的时间图。图3是表示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的1张双面打印时间图的图。
一般情况下,在使带电交流高压、带电直流高压上升到预定的值后,在使显影偏压的直流高压上升的前旋转工序之后,在打印工序的图像区域中外加显影偏压的交流高压。当纸张P通过转印部时,外加转印高压,在纸间隔工序使显影交流高压下降,转印高压则为纸间隔设定值。当打印最终页时成为后旋转工序,按转印高压、显影直流高压、带电直流高压、带电交流高压的顺序下降。
在图2中,当第1张的1面被打印,并到达反转部后打印第2张的1面。当第1张到达双面输送部、第2张到达反转部时,打印第3张的1面,接着,打印第1张的2面、第4张的1面、第2张的2面。然后,继续打印第3张的2面和第4张的2面,由此4张连续的双面打印结束。
进行双面连续打印时,如图2所示,由于在短的纸间隔进行打印,所以,每1张的纸间隔相当时间对感光鼓1的寿命的影响少,可满足接近单面连续打印的寿命。
相对于此,在反复进行仅是1张的双面打印的情况,如图3所示那样,反复进行第1面打印工序、纸间隔工序、第2面打印工序的处理。这样的动作在存储容量少、不能存储多张量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或在具有读取扫描器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进行双面复印的情况下进行。在从进行第1面的打印开始到进行第2面的打印之前的期间,也就是,直到使纸张反转、再次供纸的期间,感光鼓1继续纸间隔工序。由于直到使纸张反转、再次供纸的期间通常需要与打印2页到3页相当的时间,故感光鼓1的寿命缩短该时间量。
另外,由于图像形成装置的高速化不断发展,发生当使1张1张的供纸动作完成后进入下一供纸动作时,需要使供纸速度高速化、或即使供纸速度高速化处理量也存在限度之类的问题。
因此,进行了一些改进,使得在打印预约存储器中依次存储打印条件,根据所存储的打印预约条件,在可打印条件具备后进行用于打印动作的供纸,不仅对于下一纸张,而且对于以后的纸张也尽可能地预先供纸(以下称为预备供纸)(例如可参照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特开2002-046876号公报、特开2001-192132号公报、特开2001-088406号公报、特开2001-088370号公报)。通过该改进,不用提高成本使供纸速度极端地高速化,即使在记录用纸的供纸输送路径长的情况下也可容易地实现最大处理量。
另外,在很多的打印装置中,结构为像承载体的旋转驱动和供纸输送的辊旋转驱动从成本方面考虑采用1个驱动源(电机),将电机与像承载体的旋转驱动直接连接,供纸输送辊旋转驱动可由离合器断开驱动。在这样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用在用纸反转机构和再供纸机构的输送路径上仅为1张的打印方法进行双面打印,在该方法中,对第1面进行打印后,将用纸反转,再供纸,对其第2面进行打印。在该情况下,当通过进行上述预备供纸采样实现最大处理量的改进时,发生以下那样的问题。
即,如为仅1张的双面打印,则在将第1面进行用纸反转、再供纸之前的时间内,如在以往的例子中所示的那样,可使电摄影的高压输出停止、以停止像承载体的旋转驱动。然而,如为多张的连续双面打印,则在使第1面进行用纸反转、再供纸之前的时间内,为了进一步实施以后的预备供纸而进行供纸输送辊的旋转驱动,就不能停止驱动源相同的像承载体的旋转。
为此,虽然不使成本上升即可实现最大处理量,但由于在使第1面进行用纸反转后再供纸之前的时间内,像承载体继续旋转而且高压输出,所以,存在像承载体磨损很快、寿命变短的问题。
不限于双面打印,在通常的单面打印的情况下纸间隔也会变长,在该情况也发生与上述的双面打印同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记录材料与记录材料之间超出需要地变长的情况下像承载体的寿命不会显著下降的图像形成装置。
另外,提供一种在双面打印中维持最大处理量、使像承载体的寿命延长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为了在像承载体(1)上形成静电潜像而使上述像承载体带电的带电部件(2);对上述带电部件外加带电电压的带电电压外加部(3、30);对由上述带电部件带电的上述像承载体进行曝光形成与图像信号相应的静电潜像的曝光部(111);对形成于上述像承载体的上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而形成调色剂像的显影部(134、135);将由上述显影部形成的调色剂像连续转印到多张记录材料(P)的转印部(113);检测在上述带电部件中流动的电流值的电流检测部(35);以及对由上述带电电压外加部外加于上述带电部件的带电交流电压(Vcac)进行控制,使得由上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到的上述电流值为预定电流值的控制部(5);上述控制部,在上述多个记录材料的输送间隔比预定间隔短的情况下,将对于上述像承载体上的与上述输送间隔相当的区域的上述带电交流电压设为第1带电交流电压(Vpp1),在上述输送间隔比上述预定间隔长的情况下,将对于上述像承载体上的与上述输送间隔相当的区域的上述带电交流电压设为第2带电交流电压(Vpp2);使在外加上述第2带电交流电压时流动于上述带电部件的电流值(Iac2),比外加上述第1带电交流电压时在上述带电部件中流动的电流值(Iac1)低。
为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为了在像承载体(1)上形成静电潜像而使上述像承载体带电的带电部件(2);对上述带电部件外加带电电压的带电电压外加部(3、30);对由上述带电部件带电的上述像承载体进行曝光形成与图像信号相应的静电潜像的曝光部(111);对形成于上述像承载体的上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而形成调色剂像的显影部(134、135);将由上述显影部形成的调色剂像连续转印到多张记录材料(P)的转印部(113);将上述调色剂像定影到由上述转印部转印了调色剂像的上述记录材料的定影部(F);为了将调色剂像转印于由上述定影部定影了上述调色剂像的上述记录材料的另一面,而将上述记录材料输送到上述转印部的双面输送部(127);检测在上述带电部件中流动的电流值的电流检测部(35);以及对由上述带电电压外加部外加于上述带电部件的带电交流电压(Vcac)进行控制,使得由上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到的上述电流值为预定电流值的控制部(5);上述控制部,在不由上述双面输送部输送上述记录材料的情况下将上述带电交流电压设为第1带电交流电压(Vpp1),在由上述双面输送部输送上述记录材料的情况下将上述带电交流电压设为第2带电交流电压(Vpp2);使在外加上述第2带电交流电压时流动于上述带电部件的电流值(Iac2),比外加上述第1带电交流电压时在上述带电部件中流动的电流值(Iac1)低。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为了在像承载体(1)上形成静电潜像而使上述像承载体带电的带电部件(2);对上述带电部件外加带电电压的带电电压外加部(3、30);对由上述带电部件带电的上述像承载体进行曝光形成与图像信号相应的静电潜像的曝光部(111);对形成于上述像承载体的上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而形成调色剂像的显影部(134、135);将由上述显影部形成的调色剂像连续转印到多张记录材料(P)的转印部(113);将上述调色剂像定影到由上述转印部转印了调色剂像的上述记录材料的定影部(F);从堆放上述多张记录材料的记录材料堆放部(101)供给上述记录材料的供纸部(105);为了将调色剂像转印于由上述定影部定影了上述调色剂像的上述记录材料的另一面,而将上述记录材料输送到上述转印部的双面输送部(127);检测在上述带电部件中流动的电流值的电流检测部(35);对由上述带电电压外加部外加于上述带电部件的带电交流电压(Vcac)进行控制,使得由上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到的上述电流值为预定电流值的带电交流电压控制部(5);以及基于来自外部装置(128)的指示,存储关于上述多张记录材料的图像形成条件的存储部(5a、5b);上述带电交流电压控制部,在不由上述双面输送部输送上述记录材料的情况下,将上述带电交流电压设为第1带电交流电压(Vpp1);在由上述双面输送部输送上述记录材料的情况下,当上述供纸部基于存储于上述存储部的上述图像形成条件进行紧接上述记录材料之后的下一记录材料的供纸时,将上述带电交流电压设为第2带电交流电压(Vpp2);使在外加上述第2带电交流电压时流动于上述带电部件的电流值(Iac2),比外加上述第1带电交流电压时在上述带电部件中流动的电流值(Iac1)低。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与单面打印、将双面的待机张数设为多张的双面交替打印、在双面仅使1张待机的双面打印之类的各条件相应的最佳控制,就可以防止像承载体的磨损。
另外,在双面输送中停止像承载体的旋转驱动期间,即使进行了预约时,通过与像承载体的旋转再次开始一起进行预备供纸,就可以将处理量下降抑制到最小限度,而且可防止像承载体的磨损。
另外,关于通过将外加了电压的带电部件接触于像承载体而进行像承载体的带电的图像形成装置,当确定在连续打印中纸间隔比预定的长度还长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外加到上述带电部件的交流电流也就是交流电压的值,就可减少像承载体的磨损,可大幅度延长像承载体的寿命。
另外,当在第1面与第2面的打印之间,第1面进行用纸反转、双面输送到再供纸位置期间,进而还存在后续的预约的情况下,通过进行后续的预备供纸,使不提高成本地输出最大处理量,在此期间,通过进行使带电的交流成分的输出下降的控制,就可获得减少感光鼓的磨损的效果。当在第1面与第2面的打印之间,第1面进行用纸反转,双面输送到再供纸位置期间,进而不存在后续的预约的情况下,由于不需要进行预备供纸,所以,在该期间,使带电的直流成分双方的输出停止,而且,使感光鼓的旋转也停止,就可获得进一步减少感光鼓的磨损的效果。并且,不提高成本地维持最大处理量,依照双面打印的打印状态,来控制感光鼓旋转和带电输出,就取得最佳的感光鼓的磨损防止效果,同时,还取得消除无用的旋转和带电输出、节省能量的效果。
本发明上述和其他的目的、效果、特征以及优点,通过以附图为参照的下面的实施例的说明将会弄明白。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双面连续打印的时间图的图。
图3是表示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的1张双面打印时间图的图。
图4是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的第1实施例的概略结构图。
图5是带电高压输出电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6是带电交流电压和带电电流的特性图。
图7是带电电流和感光鼓电位的特性图。
图8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时间图的图。
图9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概略结构图。
图10是带电电流的下降、上升特性图。
图11是表示具有多个供纸口的第2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单面连续打印的时间图的图。
图12是表示具有多个供纸口的第2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双面连续打印的时间图的图。
图13是表示第3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时间图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4和第5实施例的概略结构图。
图15是本发明第4和第5实施例的功能结构图(之一)。
图16是本发明第4和第5实施例的功能结构图(之二)。
图17A~图17K是表示第4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预约表的图。
图18是表示第4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时间图的图。
图19A、图19B是用于说明第4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引擎控制部的打印动作相关的处理的流程的图。
图20A~图20K是表示第5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预约表的图(双面2张打印)。
图21是表示第5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时间图(双面2张打印)的图。
图22A~22M是用于说明第5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预约表的图(双面2张打印+单面打印)。
图23是表示第5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时间图(双面2张打印+单面打印)的图。
图24A、图24B是用于说明第5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引擎控制部的打印动作相关的处理的流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图4是作为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激光打印机的概略结构图。
在本实施例中,激光打印机100具有收容作为记录材料的转印纸那样的纸张,即记录纸P的供纸盒101,另外,设置有用于检测供纸盒101内的记录纸P的有无的供纸盒纸有无传感器102、用于检测供纸盒101内的记录纸P的尺寸的纸尺寸检测传感器103、从供纸盒101捡出记录纸P的搓纸辊104、输送由搓纸辊104捡出的记录纸P的供纸辊105、及与供纸辊105配对用于防止记录纸P的重送的延迟辊106。
在供纸辊105的下游配置检测来自后述的双面反转部D的供纸输送状态的供纸传感器107、进而用于朝下游输送记录纸P的供给辊108、同步输送记录纸P的定位辊对109、检测向定位辊对109的记录纸P的输送状态的定位前传感器110。
另外,在定位辊对109的下游配置基于来自后述的激光扫描器111的激光在感光鼓1上形成调色剂像的处理盒112、用于将形成于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纸P的转印辊113、及用于除去记录纸P上的电荷促使从感光鼓1的分离的放电部件114(以下称消电针)。
进而,在消电针114的下游配置输送导向件115、定影部F、从定影部F将纸送出的定影排纸辊139、检测来自定影器F的输送状态的定影排纸传感器119、及双面舌门120,该定影部F包括为了对转印到记录纸P上的调色剂像进行热定影而在置备于内部的加热用卤素加热器116的定影辊117和加压辊118,该双面舌门120用于将从定影部F输送来的记录纸P的行进方向切换到排纸部或双面反转部D。在排纸部的下游配置用于检测排纸部的纸输送状态的排纸传感器121和对记录纸进行排纸的排纸辊对122。
另一方面,为了对记录纸P的双面进行打印,使单面打印结束后的记录纸P表里反转,在用于再次向图像形成部供纸的双面反转部D配置通过正反转使记录纸P翻转的反转辊对123、检测向反转辊123的纸输送状态的反转传感器124、从用于校准记录纸P的横向位置的横向定位部(图中未示出)输送记录纸P的D形切口辊(D-cutroller)125、检测双面反转部D的记录纸P输送状态的双面传感器126、及用于从双面反转部D向供纸部输送记录纸P的双面输送辊对127。
另外,激光扫描器111包括发出基于从后述的外部装置128送出的图像信号所调制的激光的激光单元129、用于使来自激光单元129的激光在感光鼓1上扫描的多面镜130和扫描电机131、成像透镜组132、及反射镜133构成。
处理盒112具有公知的电摄影方法所需要的感光鼓1、作为带电器的带电辊2、作为显影器的显影辊134和调色剂存放容器135、及作为清洁部的清洁刮板6等,对激光打印机100可装拆地构成。
另外,在激光打印机100中设置有高压电源部3和打印机控制部4。高压电源部3除了后述的带电高电压输出电路30外,还具有向显影辊134、转印辊113、以及消电针114供给所期望的电压的高压输出电路。
控制激光打印机100的打印机控制部4由具有RAM5a、ROM5b、定时器5c、数字输入输出端口(以下称“I/O端口”)5d、模数变换输入端口(以下称“A/D端口”)5e、数模输出端口(以下称“D/A端口”)5f等的CPU5,和各种输入输出控制电路(图中未示出)等构成。打印机控制部4通过接口138连接到个人计算机等外部装置128。
图5是表示带电高压电源部3的带电高电压输出电路30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对CPU5进行的使用带电高电压输出电路30的带电高压输出的控制进行说明。
带电高电压输出电路30生成在带电直流高电压Vcdc上重叠了带电交流高电压Vcac的带电高电压V,从图5的输出端子31输出。输出端子31连接到与感光鼓1接触的带电辊2。
当从CPU5的I/O端口5d输出时钟脉冲(PRICLK)时,通过负载电阻R1、基极电阻R2使晶体管Q1进行开关动作,放大为与通过二极管D1连接于负载电阻R3的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相应的振幅的时钟脉冲。运算放大器OP1构成电流检测部35,详细情况后述。当时钟脉冲的振幅大时,输入到后述的高电压变压器TR的正弦波的驱动电压振幅(峰间电压)也增大,结果显示带电交流高电压Vcac的电压电平的峰间电压也增大。
时钟脉冲(PRICLK)通过滤波电路32和推挽的高电压变压器驱动电路33输入到高电压变压器TR的一次线圈。即,由运算放大器OP1放大的时钟脉冲(PRICLK)通过电容器C1输入到滤波电路32,从由电阻R4~R14、电容器C2~C6、及运算放大器OP2、OP3构成的滤波电路32输出以+12V为中心的正弦波。
来自滤波电路32的输出,通过具有晶体管Q2、齐纳二极管D2、及电阻R15~R19、晶体管Q3、Q4的推挽的高电压变压器驱动电路33和电容器C7输入到高电压变压器TR的一次线圈,在二次线圈侧产生正弦波的带电交流高电压Vcac。另外,高电压变压器TR的二次侧的一方的端子通过电阻R20连接到带电直流高电压发生电路34。从而,在带电直流高电压Vcdc重叠了带电交流高电压Vcac的带电高电压V通过输出保护电阻R21由输出端子31输出,向带电辊2供电。
下面,说明带电高电压输出电路30的电流检测部35。
如上述那样,由带电高电压输出电路30的驱动所产生的带电交流电流Iac输入到电流检测电路即电流检测部35。在该电流检测部35中,来自带电高电压输出电路30的带电交流电流Iac通过电容器C8,箭头A方向的半波通过二极管D3流动,箭头B方向的半波通过二极管D4流动。通过二极管D3的箭头A方向的半波输入到由运算放大器OP4、电阻R22、电容器C9构成的积分电路,变换成直流电压。
运算放大器OP4的输出端子电压(V1)为下述那样的特性。
V1=-(Rs×Imean)+Vt    (式1)
式中,Imean表示带电交流电流Iac的半波的平均值。另外,Rs表示电阻R22的电阻值,Vt表示输入到运算放大器OP4的正输入的电压。该电压Vt为由晶体管Q5和电阻R23、R24对来自CPU5的I/O端口5d的输出(PRION)进行了分压后的电压。
运算放大器OP4的输出连接到运算放大器OP1的正输入,与连接到负输入的电流控制信号(PRICNT)的电平进行比较。电流控制信号(PRICNT)为设定带电交流电流Iac的电流电平的信号。
在运算放大器OP4的输出电压(V1)比设定电流控制信号(PRICNT)的设定电压Vc大的情况,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增大。如上述那样,当运算放大器OP1的输出增大时,输入到滤波电路32的时钟脉冲的振幅增大,带电交流高电压Vcac的峰间电压增大。
通过采样这样的结构,对表示带电交流高电压Vcac的电压电平的峰间电压进行控制以使带电交流电流Iac成为与电流控制信号(PRICNT)设定的设定电压Vc相应的值。即,进行与电流控制信号(PRICNT)相应的恒定电流控制。
图6至图8为用于对本实施例的带电控制进行说明的图,图6为带电交流高电压Vcac和带电交流电流Iac的特性图,图7为带电电流Iac和感光鼓1的表面电位Vd的特性图,图8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时间图的图。
在图6中,图A示出感光鼓1的使用初期的特性,图B示出充分使用感光鼓1后的特性。
在带电辊2中流动的带电交流电流(Iac)在外加于带电辊2的带电交流高电压Vcac的峰值较低的状态下直线地上升,当超过开始放电的阈值电压时,带电交流电流Iac从该直线进一步增加。即,延长了感光鼓1的使用初期的直线的虚线与实线的差为带电放电电流Is。设定恒定电流值以使该带电放电电流Is进入到预定的范围。一般情况下,当带电放电电流Is较小时产生带电不良导致的图像不良,当带电放电电流Is较大时对感光鼓1的损伤增加,磨损量增加。
在本实施例中,CPU5在感光鼓1的使用初期通过将从D/A端口5f输出的电流控制信号设为Vc1,如图6所示那样,进行带电交流电流Iac1(交流外加电压:Vpp1)的恒定电流控制,将放电电流量设为Is1。另一方面,在充分使用感光鼓1的状态下,成为图B那样的特性,当设定交流外加电压Vpp1′以使带电交流电流Iac成为Iac1时,放电电流量从感光鼓的使用初期的放电电流量Is1增加到Is1′,所以,如上述那样,感光鼓1的磨损量也增加。为此,CPU5进行控制以使在从感光鼓1的使用开始使用了预定时间的情况下,通过将从D/A端口5f输出的电流控制信号的设定电压从Vc1变更到Vc2,同时将恒定电流值(带电交流电流)Iac切换成Iac2(带电交流高电压Vcac=Vpp2),使放电电流量成为Is2(Is1)。
接着,使用图7说明带电交流电流Iac与感光鼓电位Vd的关系。当CPU5使电流控制信号(PRICNT)的设定电压Vc增加时,根据图6的特性增加带电放电电流Is,同时感光鼓1的感光鼓电位Vd增加,感光鼓电位Vd收敛于外加到带电辊2的带电直流高电压Vcdc。用于将上述带电放电电流Is设定为预定值Is1(Is2)的带电交流电流Iac1(Iac2)可充分地使感光鼓电位Vd稳定,且设定在带电不良不发生的区域(图7的由箭头示出的区域)。
接着,使用图8说明在对记录纸P的双面进行打印(图像形成)时利用CPU5的带电控制。图8与图3同样,是表示1张1张地连续打印第1面和第2面、连续地对3张的记录纸P进行双面打印的情况的时间图的图。
如图8所示那样,CPU5在确定第1面的下一打印为该纸的第2面的情况,从对记录纸P的第1面进行打印后到使该记录纸P反转、进行记录纸P的再供纸的期间(以下称双面输送中)将带电直流高电压Vcdc设定为比打印工序还低(以下称为“LOW设定”)。
LOW设定是指CPU5将从D/A端口5f输出的电流控制信号(PRICNT)的设定电压Vc设为比从感光鼓1向记录纸P打印时的设定电压Vc1还低的设定电压VcZ的设定。如后述的那样,从切换带电电流控制信号(PRICNT)的设定电压Vc开始,到流入带电辊2的带电交流电流Iac稳定于一定值之前,需要预定时间。因此,在带电下降时,CPU5将电流控制信号(PRICNT)的设定电压Vc从打印时的Vc1(感光鼓1充分使用后为Vc2)切换到作为LOW设定的VcZ开始,经过预定时间Tdn后,带电电流值Iac从Iac1成为IacZ。另外,在带电的上升时,CPU5将电流控制信号(PRICNT)的设定电压Vc从作为LOW设定的VcZ切换到打印时的设定电压Vc1(感光鼓1充分使用后为Vc2)开始,经过预定时间Tup后,带电交流电流Iac从IacZ成为Iac1(感光鼓1充分使用后为Iac2)。
此外,LOW设定中的带电交流电流IacZ如图7的斜线部所示那样,当在打印中进行设定时为产生带电不良的电流电平,与打印时的带电交流电流Iac1、Iac2相比为充分小的值。
另外,在带电交流电流Iac成为IacZ的情况,感光鼓1的使用初期和充分使用感光鼓1后的放电电流Is分别为IsZ、IsZ′。另一方面,打印时的带电放电电流Is分别为Is1、Is2。由图6可知,由于IsZ与IsZ′的差比Is1与Is2的差小,所以,在充分使用感光鼓1后,由带电放电电流Is增加而引起的对感光鼓1的磨损的影响也变小。
因此,在实施例1中,在带电辊2的使用状态下,即使在可设定多个恒定电流控制值的情况下,通过将双面输送中的带电交流高电压Vcac的设定值设定成1个值,就可简化装置和程序。
另一方面,通过将感光鼓电位Vd设定为比显影直流高电压Vdc还大的值,就可防止向感光鼓1的白区域的调色剂的显影,同时可防止调色剂显影导致的转印辊113的污染和无用的调色剂的消耗。即,通过将纸间隔(双面输送中)的带电交流电流Iac设定(LOW设定)成图7的斜线部所示的区域,就可防止问题的发生同时改善感光鼓1的磨损。
另外,本实施例的带电交流电流Iac向LOW设定的切换时刻,根据从图像的垂直同步信号(VSYNC)的经过时间设为第1面的打印结束后,维持LOW设定的期间设为直到第2面的再供纸(双面输送中)。上述的切换时刻也可根据设置于输送路径的定影排纸传感器119、反转传感器124、双面传感器126的信号来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当对1张的记录纸P的双面进行打印时,带电交流电流成为LOW设定的时间相对于全带电时间的50%。另外,作为实验结果,已知LOW设定时的感光鼓1的磨损量比不设置成为LOW设定的带电时间的情况减少30%。因此,当对1张的记录纸P的双面进行打印时,作为全体,可使感光鼓1的寿命增加15%。
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特开平10-39691号公报所示那样,在具有检测感光鼓1的寿命的寿命检测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不设置成为LOW设定的带电时间的情况下与每个单位使用时间中感光鼓1磨损的量对应的磨损系数为1,在LOW设定的情况下与每个单位使用时间中磨损感光鼓1的量对应的磨损系数在考虑寿命增加30%用0.7来进行计算即可。
(实施例2)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在上述实施例1中,说明了如下方法,即,当进行双面打印时,在第1面之后进行打印的页为打印了第1面后的记录纸P的第2面的情况,即对每1张进行双面打印的情况下,在从打印了记录纸P的第1面后,到使该记录纸P反转进行记录纸P的再供纸为止的期间(双面输送中),使带电交流高电压Vcac下降以防止感光鼓1的磨损。
在实施例2中,说明在不对记录纸P的双面进行打印、仅对记录纸P的单面进行打印的通常动作中也可防止感光鼓1的磨损的方法。
图9是表示实施例2的激光打印机的概略构成的截面图。
尽管是与参照图4所说明的实施例1的激光打印机同样的结构,但除实施例1的结构外,还设置有3个供给记录纸P的供纸口(在图9中,从上开始为供纸盒101-1、101-2、101-3)。因此,对组成与实施例1的激光打印机相同构成和功能的部件附加相同的参照编号,并省略再度的说明。
在实施例2中,供纸盒101-1和供纸盒101-2分别为相同的规格,供纸盒101-3为大容量的台型(deck type)供纸盒。
图10表示切换带电交流高电压Vcac时的带电交流电流的下降特性和上升特性。在打印中,当CPU5通过调整外加于带电辊2的带电交流高电压Vcac,从打印中的带电交流电流Iac1切换成作为处于先行的记录纸P与后续的其它记录纸P的输送间隔(纸间隔)的设定的、LOW设定的IacZ时,从打印中的带电交流电流Iac1经过下降时间Tdn后到达带电交流电流IacZ。另外,当从LOW设定的IacZ切换到打印中的带电交流电流Iac1的情况下,经过上升时间Tup后从带电交流电流IacZ到达带电交流电流Iac1。
当将先行的记录纸P的后端通过转印辊113与感光鼓1接触的转印夹持部开始、到后续的记录纸P的前端到达转印夹持部之前所需要的时间设为输送间隔时间Tr时,则为了良好地进行向记录纸P的打印,需要在输送间隔时间Tr中确保进行带电交流电流Iac的下降和上升两者的时间。
因此,如至少纸间隔的感光鼓旋转时间Tr比带电电流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的合计(Tup+Tdn)还长,则可对感光鼓1的寿命取得充分的改善效果。
一般在进行连续打印的情况,为了提高处理量(单位时间的记录纸P的输出张数),在确定进行紧接着前面的页的下一页的打印的情况下,进行打印预约(在实施例4以后进行详细说明),在对记录纸P打印前面的页并将记录纸P排出到装置外之前,进行接在先行的记录纸P之后的记录纸P的供纸动作。然后,在定位辊109中使记录纸P待机,在预定的时刻进行再供给,确保连续打印时的输送间隔时间Ts。
由搓纸辊104从供纸盒101搓起开始,到记录纸P的前端到达定位辊109之前的供纸输送时间Tt,和为了确保输送间隔时间Tr而用于在定位辊109中使记录纸P待机的最低时间Tw,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规格来决定。供纸输送时间Tt根据从各供纸盒101-1、101-2、101-3的供纸口到定位辊109的距离的不同分别按Tt1<Tt2<Tt3的顺序变长。
这里,Tt1为从供纸盒101-1的供纸口到定位辊109的供纸输送时间,Tt2、Tt3分别为从供纸盒101-1、101-2、101-3的供纸口到定位辊109的供纸输送时间。
在以上那样的条件下,当在连续打印中存在供纸盒101即供纸口的变更情况下,(例如从供纸盒101-1变为供纸盒101-3的情况)供纸输送时间Tt相应增长(Tt3-Tt1)。因此,CPU5判断成为满足Ts+(Tt3-Tt1)>(Tup+Tdn)的条件的输送间隔时间Tr,进行带电交流电流Iac的变更。
图11是表示具有多个供纸口的实施例2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单面连续打印的时间图的图,表示从供纸盒101-1供给第1张、第2张纸后切换到供纸盒101-3打印第3张、第4张的情况的时刻。
在该情况,CPU5在判断供纸盒即供纸口进行了切换的情况下,在第2张的记录纸P与第3张的记录纸P的输送间隔中对带电交流电流Iac进行LOW设定。由此,与实施例1同样,由于LOW设定的时间使感光鼓1的寿命提高30%,所以,在由打印系统切换供纸口的处理多的情况下,感光鼓1的寿命改善效果得以提高。
图12是表示具有多个供纸口的第2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双面连续打印的时间图的图。
在改变供纸盒101即供纸口进行双面打印的情况下,也就是从供纸盒101-1供给第1张进行双面打印、接着从供纸盒101-2供给第2张进行双面打印的情况下,输送间隔时间中所占的LOW设定的时间的比例增加,所以,感光鼓1的寿命进一步得以改善。
(实施例3)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3。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方法,虽然存在对表面凹凸大的记录纸(粗糙纸)进行打印的情况,但粗糙纸由于表面凹凸的而使得难以将来自定影辊117的热传递到纸,与表面平滑的记录纸相比,定影性(调色剂在记录纸的附着容易程度)差。因此,在打印粗糙纸的情况,采用降低处理量(单位时间的记录纸P的输出张数)来改善定影性的方法。一般由于通过使处理量下降3成到5成,就可提高加压辊118表面的温度,使传递到粗糙纸的热量增加并改善定影性。
这样,在对定影器F进行特殊设定的情况(以下称特殊顺序)等那样,当调节先行的记录纸P和后续的记录纸P的输送间隔、延长记录材料的输送间隔时,则当在1张的记录纸P上形成(打印)图像时,将带电交流电压Vcac外加于感光鼓1的时间就延长。带电交流电压Vcac的外加时间越长,则越对感光鼓1的寿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实施例3中,说明通过采用上述特殊顺序在记录纸P的输送间隔变长的情况下防止对感光鼓1的寿命的不良影响的方法。
已确定在由特殊顺序进行连续打印的情况下,从最初起记录纸P的输送间隔变长。当按照来自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或主计算机的指示设定特殊顺序时,即使在单面连续打印中也在记录纸P的输送间隔对带电交流电流Iac进行LOW设定。即,CPU5使对于感光鼓1上的与记录纸P的输送间隔相当的区域的带电交流电流Iac为LOW设定。
图13是表示第3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时间图的图。
表示在记录纸P的单面连续3张进行特殊顺序的情况下的时间图。通过扩大先行的记录纸P和后续的记录纸P的输送间隔,例如通过使处理量下降40%,从而使1张的输送间隔时间Tr增加400%。为此,按输送间隔时间Tr的量使带电交流电流Iac为LOW设定,所以,感光鼓1的寿命与不进行LOW设定的情况相比大幅度得到改善。
如由上述各实施例可理解那样,
(1)在纸间隔超出需要地变长的情况下,通过将外加于带电部件的交流外加电压(电流)设为比打印时(图像形成时)还小的值,就可减少感光鼓的磨损量,谋求感光鼓的长寿命化。
(2)当在纸间隔工序之前确定了连续地打印多页时,纸间隔变得比预定的长度还长这一情况,则使在纸间隔外加于带电部件的交流外加电压(电流)下降到在打印工序中进行了设定的情况下发生由带电不良导致的图像不良的水平。
(3)由在纸间隔外加于带电部件的交流外加电压(电流)所得到的感光鼓电位设定成比显影直流高电压还大的值,由此就可防止调色剂的不需要的显影。
(4)考虑带电部件的通电特性的变动,在具有多个外加于带电部件的交流外加电压(电流)的设定值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当外加满足上述条件的纸间隔的交流外加电压(电流)时,与设定值的数量无关地采用1个纸间隔交流外加电压(电流)。
(5)在确定纸间隔的感光鼓旋转时间比外加于带电部件的交流电压(电流)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的合计时间还长的情况下,使纸间隔的带电部件的交流外加电压(电流)下降。
(6)在双面图像形成装置中,当1张1张地进行双面打印时,即确定在第1面的打印后进行第2面的打印时,在双面反转处理中使带电外中电压(电流)下降。
(7)在从不同的供纸盒的供纸口进行连续的打印的情况下,当纸间隔比通常的连续打印时还长的情况,使纸间隔的带电外加电压(电流)下降。
(8)在处理量比通常的连续打印还低时,使纸间隔的带电外加电压(电流)下降。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4和第5实施例。
(实施例4)
图14是表示作为实施例4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激光打印机的结构图。
打印机主体201具有收容记录纸P(记录纸P)的上层盒202和下层盒205。从上层盒202由搓捡供纸辊203捡出记录纸P,由上层供纸输送辊204输送记录纸P。另外,从下层盒205由下层搓捡供纸辊206捡出记录纸P,由下层供纸输送辊207输送记录纸P。从上层盒202或下层盒205输送的记录纸P由下游的供纸传感器208检测,由再供纸辊209进一步输送。
另外,从收容记录纸P的多托盘(multi-tray)210由多搓捡供纸辊211每次1张地捡出记录纸P,由多供纸输送辊212输送记录纸P。从上层盒202、下层盒205、多托盘210所供纸输送的记录纸P进一步由下游的定位传感器213检测,在将预定的弯曲部分形成于定位辊对214后停止输送。此后,与图像形成时刻(VSYNC信号)取得同步,由定位辊对214再次开始记录纸P的输送。
在定位辊对214的输送方向的下游设置基于来自激光扫描部230的激光在感光鼓(像承载体)215上形成调色剂像的可装拆的处理盒235。感光鼓215上的调色剂像由转印器240转印到记录纸P。另外,在下游设置对形成在记录纸P上的调色剂像进行加热加压定影的定影器228,在定影器228的输送方向的下游设置用于检测记录纸P的输送状态的定影排纸传感器218和将记录纸P输送到排纸堆放托盘221的定影排纸辊217,记录纸P进而由排纸辊220排出到排纸堆放托盘221。
在进行双面打印的情况,由双面舌门219将记录纸P引导至反转部260。向反转部260进行了引导的记录纸P由反转传感器222检测,由反转辊223引入。当引入结束时,通过使反转辊223的旋转方向相反,使记录纸P反转,向双面输送部引导。向双面输送部261引导的记录纸P由切口辊225输送,在切口辊225的切口部分在与记录纸P相接的位置停止输送,当记录纸P变得自由时,由横定位调整板224对斜行进行修正。此后,由切口辊225再次开始输送,继续到输送方向的下游的双面辊226,由双面传感器227确认记录纸P的输送位置。然后由再供纸辊209输送,进行记录纸P的第2面的图像形成。
另外,激光扫描部230由发出基于从外部装置244送出的图像信号所调制的激光的激光单元231、用于使来自该激光单元231的激光在感光鼓215上扫描的扫描电机单元232、成像透镜组233、和反射镜234构成。扫描电机单元232由扫描电机232a和多面镜232b构成。处理盒235由电摄影方法所需要的感光鼓215、前曝光灯236、带电器237、显影器238、转印器240、清洁器239构成。
打印机控制部241用于控制打印机主体201,由视频控制器242和引擎控制部243构成。视频控制器242由微机242a、定时器242b、存储器242c等构成。引擎控制部243由微机243a、定时器243b、存储器243c构成。
另外,打印机控制部241通过接口245在可与外部装置244(主PC等)通信的状态下进行连接。另外,虽然在这里未图示,但在打印机主体201上具有用于对用户通知信息或由用户进行选择设定操作的显示操作面板250。另外,定影器228为热辊方式的定影器,由包括加热辊和加压辊的加热加压旋转体216和设置于加热辊内部的作为卤素加热器的加热器229构成。在加热辊的表面接触图中未示出的温度检测元件,根据温度检测结果使加热器接通/断开,将辊表面温度控制为一定。
图15和图16为实施例4的功能结构图。在打印机主体201中具有打印机控制装置241,由视频控制器242和引擎控制部243构成。视频控制器242将从主计算机等外部设备244通过接口245发送来的图像数据展开成打印所需要的位数据。
视频控制器242通过串行接口(I/F)将ID分配给每个对引擎控制部243进行打印的图像,由打印条件指示部242d指定打印条件(供给记录纸P的供纸源、排出记录纸P的排纸目的地等),由打印预约指示部242e按照ID进行打印预约。视频控制器242当向位数据的展开结束时,由打印指示部242f对引擎控制部243进行打印指示。
引擎控制部243根据由打印条件接收部243d从视频控制器242接收到的打印条件,和由打印预约接收部243e接收到的打印预约将打印条件和打印预约的内容存储到预约存储表243g,由打印控制部243h控制打印。引擎控制部243使感光鼓215旋转,控制供纸辊、输送辊、升降器等用纸输送机构246,从打印条件的供纸口进行供纸。另外,引擎控制部243通过控制高电压单元249由带电器237将带电高电压V(重叠带电交流高电压Vcac与带电直流高电压Vcdc获得的电压)外加到感光鼓215,使感光鼓215的表面带电成均匀的感光鼓电位Vd,由显影器238外加显影高电压的直流成分(显影直流高电压Vdc)。
根据由打印指示接收部243f从视频控制器242接收到的打印指示,输出垂直同步请求信号(VSREQ信号),等候垂直同步信号(VSYNC信号)从视频控制器242到来。引擎控制部243与VSYNC信号一起对每1线的视频信号输出水平同步信号(HSYNC信号),同时,由视频控制器242根据视频信号(VDO信号)一边控制激光扫描部230一边进行图像形成。
对进行了图像形成后的图像,通过由高电压单元249在显影器238重叠并外加显影高电压的交流成分(显影交流高电压Vac),从而由调色剂对形成于感光鼓215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另外,引擎控制部243由转印器240外加转印高电压将显影于感光鼓215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纸P,同时由定影器228对转印于记录纸P的调色剂像进行热定影。另外,引擎控制部243通过控制用纸输送机构246对调色剂像已热定影的记录纸P向作为打印条件所指定的排纸目的地进行排纸。
另外,视频控制器242具有将打印机主体201的动作状态显示于显示操作面板250的功能和由显示操作面板250识别用户所操作的设定内部的功能。另外,引擎控制部243由传感器输入部247输入来自各种传感器的信息,检测在输送路径上是否具有记录纸P。
在实施例4中,引擎控制部243根据预约存储表243g的内容有选择地执行是否实施第1~第4的控制部243i和供纸开始延迟控制部243j的动作。在用纸输送机构246中,构成为感光鼓215的旋转驱动和供纸输送辊203、204、206、207、209、211、212、214的旋转驱动由作为相同驱动源的电机进行,感光鼓215的旋转驱动与电机驱动直接连接,供纸输送辊的旋转由离合器使电机驱动成为传递/非传递中的任何一个状态。
图17A~图17K是表示存储于实施例4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预约表的数据的内容的一例的图。另外,图18是表示第4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时间图的图。参照这些图说明用于实施例4的打印的预约和打印的顺序。
图17A~图18示出从图14的上层盒202供给2张记录纸P并对双面进行打印后向排纸堆放托盘221排纸的情况。双面打印的方法为按第1张第1面、第1张第2面、第2张第1面、第2张第2面的顺序对每1张打印正反面的方法。在上层盒202中存储2张以上的A4尺寸的用纸。当由视频控制器242进行第1张记录纸P的第1面的图像信号向位数据的展开处理一结束,就通过串行接口(I/F)在引擎控制部243对第1张的记录纸P的第1面分配ID编号,进行打印条件(ID=4,供纸口=上层,排纸口=双面)的打印预约指示和打印指示(图17A)。
从视频控制器242接收到打印预约指示和打印指示的引擎控制部243基于来自视频控制器242的打印预约,按所预约的顺序将打印条件(ID编号、供纸口、排纸口)和该预约时刻的纸张尺寸存储于打印预约存储表243g。在这里,上层盒202自动地检测记录纸P的尺寸,在上层盒202存储A4尺寸的用纸,所以,将检测到的尺寸作为A4定型纸尺寸进行登录。另外,作为打印机主体201的动作状态,由于还未实施记录纸P的供纸,所以将供纸待机作为动作状态进行登录。另外,作为发生于打印机主体201的错误,登录为无错误。结果,如图17A所示那样,将第1张的记录纸P的第1面的打印预约信息登录到打印预约表。
此后,从视频控制器242进行后续第1张的记录纸P的第2面的打印条件(ID=4,供纸口=双面,排纸口=排纸托盘)、第2张第1面的打印条件(ID=7,供纸口=上层,排纸口=双面)、第2张2面的打印条件(ID=7,供纸口=双面,排纸口=排纸托盘)的打印预约指示。从视频控制器242接收到打印预约指示的引擎控制部243,由于不进行记录纸P的供纸,所以作为打印机的动作状态登录供纸待机状态,同时,对于错误的发生作为无错误登录(图17B)。
在该时刻,由于对于作为最初的第1张的打印条件的ID=4具备开始打印的条件,所以,引擎控制部243使打印动作开始。
首先,引擎控制部243起动以使扫描电机232a的旋转开始、多面镜232b成为固定的转速,使感光鼓215开始旋转,同时开始高电压的输出。高电压的输出的开始,通过在输出带电直流高电压Vcdc和带电交流高电压Vcac后输出显影直流高电压Vdc而进行。
对于作为最初的打印条件的ID=4,开始记录纸P的供纸。这样,如图17B所示那样,将关于第1张第1面的ID=4的打印机的动作状态改写为供纸中(图17B)。
引擎控制部243,在记录纸P的前端到达定位辊对214、供纸动作完成后,从视频控制器242已经接受到打印指示,故进行垂直同步(VSREQ信号与VSYNC信号)的交换,开始进行待机于定位辊214的记录纸P的图像形成(进行利用激光扫描部230的感光鼓215的曝光、利用显影器238在感光鼓215上的静电潜像的显影、及利用转印器240向感光鼓215上的调色剂像的记录纸P的转印)。这样,如图17C所示那样,将关于第1张第1面的ID=4的打印机主体201的动作状态改写成打印中。
根据引擎控制部243已完成向第1张的记录纸P的第1面的图像形成的情况,在维持感光鼓215的旋转的状态下,使带电交流高电压Vcac的输出下降。然后,进行定影将用纸反转,等待进行双面输送,输送到再供纸的位置。在此期间,供纸辊203、204利用离合器连接起来,使第2张第1面的ID=7的记录纸P驱动进行预备供纸(从上层盒202供纸输送到不啮入到再供纸辊209的供纸传感器208的前面进行待机)。如图17D所示那样,将关于第1张第1面的ID=4的打印机主体201的动作状态改写为双面输送中,将第2张第1面的ID=7的状态信息改写为供纸中。
引擎控制部243在第1张第1面被输送到再供纸的位置之后,使带电直流高电压Vcdc上升,同时对记录纸P进行再供纸以使第1张的记录纸P的第2面(背面)打印。在此期间,视频控制器242进行第1张的记录纸P的第2面的图像信号向位数据的展开处理,同时在展开处理结束后,对引擎控制部243进行关于第1张的记录纸P的第2面的打印指示。如图17E所示那样,将关于第1张的记录纸P的第2面的ID=4的状态信息改写为供纸中,同时,由于第1张的记录纸P的第1面转移到第2面的打印动作,故将打印机主体201的动作状态改写为2面管理(图17E)。
引擎控制部243当第1张的记录纸P的再供纸动作完成时,已从视频控制器242接收到打印指示,所以进行垂直同步(VSREQ信号和VSYNC信号)的交换,开始图像形成,同时将关于第1张的记录纸P的第2面的ID=4的状态信息改写为打印中(图17F)。
然后,引擎控制部243再次开始第2张的记录纸P的第1面的供纸,完成关于第1张的记录纸P的第2面的图像形成并使其定影。引擎控制部243从视频控制器242接收关于第2张的记录纸P的第1面的打印指示,开始第2张的记录纸P的第1面的图像形成。如图17G所示那样,当第1张的记录纸P的第2面的图像形成结束、排出到装置外后,删除关于第1面的记录纸P的第1面和第1张的记录纸P的第2面的ID=4的信息,将关于第2张的记录纸P的第1面的打印机主体201的动作状态改写为打印中。
当关于第2张的记录纸P的第1面的图像形成完成后,引擎控制部243使高电压下降(使显影直流高电压Vdc和转印高电压下降后带电直流高电压Vcdc和带电交流高电压Vcac也停止输出),使感光鼓215的旋转停止。
在这里,由于不存在关于接着第2张的记录纸P的第2面待打印的页的打印预约,所以,不需要进行预备供纸。为此,引擎控制部243也不用驱动供纸辊203,也可使感光鼓215的旋转停止。
因此,引擎控制部243在将调色剂像定影到第2张的记录纸P的第2面后,在反转部260使记录纸P反转,进而在双面输送部261进行双面输送,输送到再供纸的位置。在将调色剂像定影到第2张的记录纸P的第2面后、到达再供纸的位置(记录纸P的前端到达供纸传感器208的位置)之前,如图17H所示那样,将第2张第1面的ID=7的状态信息设为双面输送中。
引擎控制部243在将第2张的记录纸P(第2面)输送到再供纸位置后,再次使感光鼓215的旋转开始,同时使高电压单元249起动(输出带电直流高电压Vcdc和带电交流高电压Vcac后,输出显影直流高电压Vdc),从再供纸位置输送第2张的记录纸P(第2面)。如图17I所示那样,将第2张第2面的ID=7的状态信息改写成供纸中,同时,由于第2张第1面转移到第2面的打印动作,所以,将状态信息改写为2面管理。
当第2张第2面的图像位展开完成后,从视频控制器242对引擎控制部243进行第2张第2面的打印指示。由于在引擎控制部243中再供纸已完成,从视频控制器242接收到打印指示,所以,进行垂直同步(VSREQ信号和VSYNC信号)的交换,开始图像形成。由此,如图17J所示那样,将第2张第2面的ID=7的状态信息改写成打印中。
引擎控制部243当第2张的记录纸P(第2面)的图像形成完成后,逐步关闭高电压单元249(使显影直流高电压Vdc和转印高电压输出停止后停止带电直流高电压Vcdc和带电交流高电压Vcac的输出),停止感光鼓215的旋转。引擎控制部243也使扫描电机232a的旋转停止。如图17K所示那样,在第2张的记录纸P(第2面)从打印机主体201排出到排纸堆放托盘221后,删除关于第2张的记录纸P的第1面和第2张的记录纸P的第2面的ID=7的信息,成为任何打印预约都没有的状态。
下面,使用时间图(图18)说明在供给2张的记录纸P、对双面进行了打印后将记录纸P排到排纸堆放托盘221时的动作。
最初,引擎控制部243开始感光鼓215的旋转(T1),同时,为了起动高电压单元249,使作为带电交流成分的带电交流高电压Vcac、作为直流成分的带电直流高电压Vcdc、及作为显影的直流成分的显影直流高电压Vdc上升(T1)。
引擎控制部243依照高电压单元249已起动,开始记录纸P的供纸(T1)。引擎控制部243在将记录纸P供给到定位辊214后,进行对于第1张的记录纸P的第1面的图像形成(图像形成中(T2~T3)输出作为显影的交流成分的显影交流高电压Vac和转印高电压),使调色剂像定影到转印了调色剂像的记录纸P,同时使作为带电的交流成分的带电交流高电压Vcac的输出下降(T3~T4),使关于第2张的记录纸P的第1面的预备供纸开始(T4)。
引擎控制部243使调色剂像定影到第1张的记录纸P的第1面,使双面输送部261进行输送(由反转部260使记录纸P反转,输送到再供纸位置),依照将第1张的记录纸P(第1面)输送到再供纸位置,使作为带电交流成分的带电交流高电压Vcac的输出上升(T5~T6)。
引擎控制部243在对第1张的记录纸P的第2面进行打印之前,开始第1张的记录纸P的再供纸。另外,引擎控制部243在高电压单元249的起动和再供纸完成后,使关于第1张的记录纸P的第2面的图像形成开始(T6)。另外,引擎控制部243在第1张的记录纸P的第2面的图像形成结束之前再次开始第2张的记录纸P(第1面)的供纸,在使供纸再次开始后,进行第1张第2面的定影。
引擎控制部243在第2张的记录纸P(第1面)的供纸完成后(T8),开始对于第2张的记录纸P的第1面的图像形成。另外,引擎控制部243在结束对于第2张的记录纸P的第1面的图像形成(T9)后,一边将调色剂像定影到第2张的记录纸P的第1面,同时从T9开始使高电压单元249停止(在停止输出显影直流高电压Vdc和转印高电压后,将作为带电的直流成分的带电直流高电压Vcdc和作为交流成分的带电交流高电压Vcac的输出都停止),使感光鼓215的旋转停止(T10)。
然后,在对第2张的记录纸P的第1面定影调色剂像,进行双面输送(用纸转印后输送到再供纸位置),输送到再供纸位置后,再次开始鼓旋转(T11),使高电压单元249起动(在一起输出作为带电的直流成分的带电直流电压Vcdc和作为交流成分的带电交流电压Vcac后,输出作为显影的直流成分的显影直流电压Vdc),同时开始第2张的记录纸P(第2面)的再次供纸(T11)。引擎控制部243在高电压单元249的起动和再供纸完成后(T12),开始向第2张的记录纸P的第2面的图像形成。引擎控制部243进行关于第2张的记录纸P的第2面的图像形成(T12~T13),停止高电压单元249(在停止显影高压和转印高压的输出后,一起停止输出带电的直流成分和交流成分),使感光鼓215的旋转停止(T15)。然后,引擎控制部243对第2张的记录纸P的第2面定影调色剂像后进行排出。
如在这里说明那样,在第1张的记录纸P的第1面的图像形成结束后,在第1张第2面的打印期间,在使第1张的记录纸P(第1面)反转、双面输送到再供纸位置之间,进一步使后续的记录纸P(第1面)进行预备供纸,由此不增大成本即获得打印机主体201可发挥的最大处理量。
在双面输送中,如使感光鼓215的旋转停止同时使高电压单元249动作,则可使得带电交流高电压Vcac不对感光鼓215的寿命产生不良影响,但在实施例4的打印机主体201中,驱动感光鼓215的驱动源和用于在双面输送中进行预备供纸的供纸辊的驱动源采用同一电机。在这样结构的打印机主体201中,双面输送中的预备供纸需要供纸辊的驱动,不能停止驱动源相同的感光鼓的旋转。因此,在双面输送中,通过使作为带电交流成分的带电交流高电压Vcac的输出下降,就可实现在进行预备供纸的同时减少感光鼓215的磨损。
在使作为带电的交流成分的带电交流高电压Vcac的输出下降的情况下,当使由重叠了作为带电的直流成分的带电直流高电压Vcdc与作为下降了的交流成分的带电交流高电压Vcac的带电高电压V产生的感光鼓电位Vd,比作为显影直流成分的显影直流高电压Vdc(作为交流成分的显影交流高电压Vac停止输出)还大时,就能防止调色剂的不需要的显影,可防止污染和无用的调色剂消耗所以较为理想。
由于在打印第1张的记录纸P的第2面后到打印第2张的记录纸P的第1面为止的期间,为通常的输送间隔时间Tr,所以,带电的输出不变化,保持原状态。在第2张第1面与第2张第2面的打印之间,第1张第1面进行用纸反转、双面输送到再供纸位置期间,由于不进一步存在后续的预约,所以不需要预备供纸。
因此,在此期间,通过使作为带电直流成分的带电直流高电压Vcdc和作为交流成分的带电交流高电压Vcac双方的输出停止,而且,使感光鼓215的旋转也停止,就可进一步减少感光鼓215的磨损。在第2张第2面的图像形成后,由于没有后续的打印,所以,立即使带电直流成分和交流成分双方都停止输出,使感光鼓的旋转也停止,消除无用的感光鼓的磨损。在双面输送中,仅使带电的交流成分输出下降,恢复输出的时刻,在该实施例中设为再供纸的时刻,从恢复输出、高压上升后进入感光鼓1周量的旋转,在曝光前使感光鼓的表面充分均匀。
同样,使带电的直流成分和交流成分停止输出后,输出再开始的时刻,在实施例4中设为再供纸时刻,输出再开始、高压上升后,进入感光鼓1周量的旋转,在曝光前感光鼓表面的感光鼓电位Vd充分均匀。
图19A、图19B是用于说明与第1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引擎控制部243的打印动作有关的处理的流程图。表示着眼于打印动作中供纸和图像形成后的处理。引擎控制部243通过从视频控制器242接收可进行打印动作的打印预约指示和打印指示从而开始打印动作。
首先,引擎控制部243进行感光鼓215的旋转驱动、高电压单元249的起动(在输出作为带电的交流成分的带电交流高电压Vcac和作为直流成分的带电直流高电压Vcdc双方后,输出作为显影的直流成分的显影直流高电压Vdc)(步骤S101)。
然后,引擎控制部243开始记录纸P的供纸(步骤S102),等待转印(图像形成)结束(步骤S103)。
引擎控制部243在向记录纸的P的图像形成中,进行作为显影的交流成分的显影交流高电压Vac和转印高电压的输出。引擎控制部243在转印结束后,检查是否存在可接着打印的打印预约(步骤S104)。如不存在可打印的打印预约,则引擎控制部243进行高压的下降(在停止显影高压和转印高压的输出后停止带电的交流成分和直流成分双方的输出)(步骤S105),停止感光鼓的旋转(步骤S106),在定影和排出结束后(步骤S107),结束打印动作。
转印结束后,如存在可接着打印的打印预约,则检查下一预约是否为与打印已结束的用纸的第2面相当的预约(步骤S108)。如不是与转印已结束后的用纸的第2面相当的预约,则为了进行下一预约的打印返回到步骤S102。如为与打印已结束的用纸的第2面相当的预约,则检查是否存在再下一待打印的可打印的打印预约(步骤S109)。
如存在再下一待打印的可打印的打印预约,则使带电的交流成分AC的输出下降(步骤S110),开始再下一待打印的可打印的打印预约的预备供纸(步骤S111)。然后,对第1面的用纸进行定影,使用纸反转并等待输送到再供纸的位置的双面输送结束(步骤S112)。当双面输送结束后,将输送到再供纸位置的用纸作为第2面进行再供纸(步骤S113),恢复带电的交流成分AC的输出(步骤S114)。进行第2面的图像形成,向步骤S103返回。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09中不存在再下一打印的可打印的打印预约的情况,进行高压的下降(在停止显影高压和转印高压的输出后停止带电交流成分和直流成分双方的输出(步骤S115),使感光鼓的旋转停止(步骤S116)。然后,对第1面的用纸进行定影,使用纸反转,等待输送到再供纸的位置的双面输送结束(步骤S117)。
当双面输送结束后,再次开始感光鼓的旋转(步骤S118),进行高压的上升(在输出带电的交流成分和直流成分双方后输出显影的直流成分)(步骤S119),将输送到再供纸位置的用纸作为第2面进行再供纸(步骤S120)。进行第2面的图像形成,向步骤S103返回。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第1张第1面与第1张第2面的打印之间,第1张第1面进行用纸反转、双面输送到再供纸位置期间,通过进行更加后续的第2张第1在的预备供纸,使在不增大成本的状态下获得最大的处理量。此时,双面输送中的预备供纸需要供纸辊的驱动,不能停止驱动源相同的感光鼓的旋转,所以,在此期间通过进行使带电的交流成分的输出下降的控制,就可实现在进行预备供纸的同时减少感光鼓的磨损。实际上与在通常的纸间隔不使带电的交流成分的输出下降时相比,使带电的交流成分的输出下降时取得30%左右的磨损减少效果。
由于在第1张第2面与第2张第1面的打印间,为通常的纸间隔时间,所以,带电的输出保持原有状态。在第2张第1面与第2张第2面的打印之间,第1张第1面进行用纸反转、双面输送到再供纸位置期间,由于不存在更后面的预约因而不需要进行预备供纸,所以,在此期间使带电的直流成分和交流成分双方的输出停止,而且使感光鼓的旋转也停止,就可进一步减少感光鼓的磨损。
在感光鼓的旋转也不外加高压时,不发生磨损。第2张第2面的图像形成后,由于没有后续的打印,所以,带电的直流成分和交流成分双方都立即停止输出,感光鼓的旋转也停止,消除了无用的感光鼓的磨损。结果,不增大成本即可维持最大的处理量,可依照双面打印的打印状态实现最佳的感光鼓磨损的防止。
另外,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特开平10-39691号公报所提案那样,根据感光鼓的旋转时间,通常输出带电的交流成分的时间,使带电的交流成分的输出下降的时间,考虑预先从各鼓磨损实测数据求出的磨损率的系数,将鼓磨损量或鼓残余量之类的数值存储于鼓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不管是接触式、还是利用天线的非接触式都可)时,就可使用到由磨损防止效果所延长的寿命,所以更为理想。
(实施例5)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5实施例的结构图,图15和图16是表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图像记录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由于都与第4实施例同样,所以省略说明。
图20A~图20K是表示第5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预约表的图。图21和图23是表示第5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时间图。图20A~图20K与图21对应,图22A~图22M与图23对应。下面参照这些图说明本发明的打印所用的预约和打印的顺序。
图20A~图20K与图21假想从上层盒202向排纸托盘221进行2张的双面打印。双面打印的方法为按第1张第1面、第1张第2面、第2张第1面、第2张第2面的顺序1张1张地打印正反面的方法。在上层盒202存储2张以上的A4尺寸的用纸。由于实施例4的图17A~图17K与图18大体相同,所以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在打印预约表的图中,仅实施例4的图17H与实施例5的图20H不同。在第1面的图像形成结束、使高压下降(在停止显影高压和转印高压的输出后带电的直流成分和交流成分都停止输出),停止感光鼓的旋转驱动,进行双面输送(用纸反转后输送到再供纸位置)期间,由于不能驱动供纸辊,所以不能进行预备供纸。为此,在本实施例中,将此期间作为预备供纸禁止期间,等待预备供纸。
因此,在图20H中,当第2张第1面为双面输送中的状态时,对以后的打印顺序的预约写入预备供纸禁止的错误。第2张第1面双面输送结束,使感光鼓的旋转再次开始,开始第2张第2面的再供纸,同时由于预备供纸也可以进行,所以,解除预备供纸禁止。在图20I中,消除第2张第2面的预备供纸禁止的错误,设为供纸中。
在打印时间图中,实施例4的图18与实施例5的图21仅第1张第2面的再供纸时刻与恢复带电的交流成分的高压上升时刻不同。在实施例5中,在从图像形成开始时刻(T6)按带电的交流成分的高电压上升的时间相应进行了追溯的时刻(T5),使带电的交流成分恢复。因此,与进行再供纸一起恢复带电的交流成分的实施例4的图18相比,可更长地设置带电的交流成分的输出下降的时间(T4~T5),所以,可进一步防止感光鼓215的磨损。
图22A~图22M和图23假想从上层盒202向排纸托盘221进行2张的双面打印,在第2张第1面的双面输送中(感光鼓的旋转停止中),从下层盒205向排纸托盘221发送1张的单面打印的指示,进行单面打印。双面打印的方法为按第1张第1面、第1张第2面、第2张第1面、第2张第2面的顺序1张1张地打印正反面的方法。在上层盒202存储2张以上的A4尺寸的用纸,在下层盒205也存储1张以上的A4尺寸的用纸。
由于图22A~图22H与图20A~图20H相同,所以,对图22I以后进行说明。
第1面的图像形成结束后,在使高压下降(在显影高压和转印高压的输出停止后,使带电的直流成分和交流成分的输出都停止),停止感光鼓的旋转驱动,进行双面输送(用纸反转后输送到再供纸位置)期间,由于不能驱动供纸辊,所以不能进行预备供纸。为此,在本实施例中,将此期间作为预备供纸禁止期间,等待预备供纸。
因此,在图22H中,当第2张第1面为双面输送中的状态时,对以后的打印顺序的预约写入预备供纸禁止的错误。此时假想视频控制器242进行第3张单面的打印条件(ID=14,供纸口=下层盒,排纸口=排纸托盘)的打印预约指示。当引擎控制部243接受第3张单面的打印预约指示时,对打印预约存储表243g进行登录,但由于为不能驱动供纸辊的预备供纸禁止期间,所以,写入预备供纸禁止的错误,不进行预备供纸。如图22I那样,以供纸待机将第3张单面的ID=14作为预备供纸禁止错误进行登录。
第2张第1面的双面输送结束,使感光鼓的旋转再次开始,开始第2张第2面的再供纸,同时由于预备供纸也可以进行,所以,解除预备供纸禁止,第3张单面的预备供纸也开始。在图22J中,删除第2张第2面和第3张单面的预备供纸错误,使第2张第2面和第3张单面的状态为供纸中。另外,关于第2张第1面,由于转移到第2张第2面的打印动作,所以,将状态改写为2面管理中。
在第2张第2面的图像位展开结束后,由视频控制器242对引擎控制部243进行第2张第2面的打印指示。由于在引擎控制部243中再供纸已完成,从视频控制器242接收打印指示,所以进行垂直同步(VSREQ信号和VSYNC信号)的交换,开始图像形成。这样,如图22K所示那样,将第2张第2面的ID=7的状态信息改写为打印中。
在由引擎控制部243完成第2张第2面的图像形成后,进行定影和排出,当接收第3张单面的打印指示后,结束第3张单面的供纸,同时,开始图像形成。如图22L所示那样,第2张第2面结束排出后,删除所有的第2张第1面和第2张第2面的信息,第3张单面的状态成为打印中。当第3张单面的图像形成结束后,使高压下降(在停止输出显影高压和转印高压后,停止输出带电的直流成分和交流成分),使鼓旋转停止。然后使扫描电机旋转也停止。
如图22M所示那样,当排出第3张单面后,删除第3张单面的ID=14的信息,成为没有任何预约的状态。在打印时间图中,图21和图23中仅追加第3张单面的部分这一点不同,在停止感光鼓215的旋转动作的双面输送中(T10~T11),如图23的箭头所示那样,预约存储表243g从视频控制器242的打印指示部242F接收关于第3张的记录纸P的单面的预约。但是,在T10~T11中,感光鼓215的旋转停止,由于引擎控制部243不能驱动供纸辊,所以,记录纸P的预备供纸不开始。引擎控制部243使感光鼓215的旋转再次开始(T11),等待到可进行供纸辊的驱动的时刻为止后,开始记录纸P的预备供纸。
这样,当不能进行供纸辊的驱动时,能够防止开始预备供纸却不能够进行用纸输送而成为堵塞,并且,一旦能够进行供纸辊的驱动则立即开始预备供纸,使得尽可能地不降低处理量。
图24A和图24B为用于说明与实施例5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引擎控制部243的打印动作有关的处理的流程图。记作在打印动作中着眼于供纸和图像形成的处理。关于与实施例4的图19A和图19B所示流程图同样的步骤,分配与图19A和图19B相同的步骤编号,所以,对相同步骤省略说明。在图24A和图24B中,相对图19A和图19B,仅步骤S201、步骤S202、步骤S203这3个步骤不同。首先,说明步骤S201。
在双面输送结束后(步骤S112),将输送到再供纸位置的用纸作为第2面进行再供纸(步骤S113)。然后,等待预定时刻经过(步骤S201),恢复带电的交流成分AC的输出(步骤S114)。然后,进行第2面的图像形成,返回到步骤S103。与实施例1相比,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经过预定时刻后恢复带电的交流成分AC的输出,使得由输出下降而使感光鼓磨损变少的时间增多。该时刻设为在开始图像形成之前,按带电的交流成分的输出恢复之前的上升量进行了追溯的时刻,对防止鼓磨损来说较理想。
下面,说明步骤S202、S203。在步骤S109中,当不存在再下一待打印的可打印的打印预约时,禁止预备供纸(步骤S202),进行高压的下降(在显影高压和转印高压的输出停止后停止带电的交流成分和直流成分双方的输出)(步骤S115),使感光鼓的旋转停止(步骤S116)。然后,对第1面的用纸进行定影,将用纸反转,等待输送到再供纸位置的双面输送结束(步骤S117)。当双面输送结束后,再次开始感光鼓的旋转(步骤S118),进行高压的上升(在输出带电的交流成分和直流成分双方后输出显影的直流成分)(步骤S119),将输送到再供纸位置的用纸作为第2面进行再供纸(步骤S120),解除预备供纸禁止(步骤S203)。然后,进行第2面的图像形成,向步骤S103返回。
这样,在使感光鼓的旋转停止不能进行供纸辊驱动的不可进行预备供纸期间,设为预备供纸禁止,当再次开始感光鼓的旋转、可进行预备供纸后,解除预备供纸禁止。这样,能够防止当不能进行预备供纸时开始预备供纸,误检测出供纸堵塞。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实施例5中,与实施例4相比,通过延长停止带电的交流成分的输出的期间,可进一步防止鼓磨损。另外,为了防止鼓磨损,在停止感光鼓的旋转期间,禁止预备供纸,当在此时接受到打印预约的情况下,通过等待预备供纸,再次开始感光鼓的旋转同时开始预备供纸,从而就可不误检测堵塞、尽可能不降低处理量地,实现鼓磨损的防止。
本发明使用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如前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不脱离本发明在更广泛的方面进行改变和修正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覆盖所有落入本发明的主旨范围的改变和修正。

Claims (19)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为了在像承载体(1)上形成静电潜像而使上述像承载体带电的带电部件(2);
对上述带电部件外加带电电压的带电电压外加部(3、30);
对由上述带电部件带电的上述像承载体进行曝光形成与图像信号相应的静电潜像的曝光部(111);
对形成于上述像承载体的上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而形成调色剂像的显影部(134、135);
将由上述显影部形成的调色剂像连续转印到多张记录材料(P)的转印部(113);
检测在上述带电部件中流动的电流值的电流检测部(35);以及
对由上述带电电压外加部外加于上述带电部件的带电交流电压(Vcac)进行控制,使得由上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到的上述电流值为预定电流值的控制部(5);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多个记录材料的输送间隔比预定间隔短的情况下,将对于上述像承载体上的与上述输送间隔相当的区域的上述带电交流电压设为第1带电交流电压(Vpp1),在上述输送间隔比上述预定间隔长的情况下,将对于上述像承载体上的与上述输送间隔相当的区域的上述带电交流电压设为第2带电交流电压(Vpp2);
使在外加上述第2带电交流电压时流动于上述带电部件的电流值(Iac2),比外加上述第1带电交流电压时在上述带电部件中流动的电流值(Iac1)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带电交流电压是为了将上述预定电流值设为第1预定电流值,而由上述带电电压外加部外加的带电交流电压;
上述第2带电交流电压是为了将上述预定电流值设为比上述第1预定电流值低的第2预定电流值,而由上述带电电压外加部外加的带电交流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预定间隔为使上述第1预定电流值下降到上述第2预定电流值所需要的时间,与使上述第2预定电流值提高到上述第1预定电流值所需要的时间的合计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带电电压外加部为了使上述像承载体带电成预定电位,而外加将带电直流电压重叠到上述带电交流电压的上述带电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影部向上述像承载体的非图像形成部外加预定的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控制上述第2带电交流电压,以使上述预定电位比上述预定电压高。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为了在像承载体(1)上形成静电潜像而使上述像承载体带电的带电部件(2);
对上述带电部件外加带电电压的带电电压外加部(3、30);
对由上述带电部件带电的上述像承载体进行曝光形成与图像信号相应的静电潜像的曝光部(111);
对形成于上述像承载体的上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而形成调色剂像的显影部(134、135);
将由上述显影部形成的调色剂像连续转印到多张记录材料(P)的转印部(113);
将上述调色剂像定影到由上述转印部转印了调色剂像的上述记录材料的定影部(F);
为了将调色剂像转印于由上述定影部定影了上述调色剂像的上述记录材料的另一面,而将上述记录材料输送到上述转印部的双面输送部(127);
检测在上述带电部件中流动的电流值的电流检测部(35);以及
对由上述带电电压外加部外加于上述带电部件的带电交流电压(Vcac)进行控制,使得由上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到的上述电流值为预定电流值的控制部(5);
上述控制部,在不由上述双面输送部输送上述记录材料的情况下将上述带电交流电压设为第1带电交流电压(Vpp1),在由上述双面输送部输送上述记录材料的情况下将上述带电交流电压设为第2带电交流电压(Vpp2);
使在外加上述第2带电交流电压时流动于上述带电部件的电流值(Iac2),比外加上述第1带电交流电压时在上述带电部件中流动的电流值(Iac1)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带电交流电压是为了将上述预定电流值设为第1预定电流值而由上述带电电压外加部外加的带电交流电压;
上述第2带电交流电压是为了将上述预定电流值设为比上述第1预定电流值低的第2预定电流值而由上述带电电压外加部外加的带电交流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带电电压外加部为了使上述像承载体带电成预定电位,而外加将带电直流电压重叠到上述带电交流电压的上述带电电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影部向上述像承载体的非图像形成部外加预定的电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控制上述第2带电交流电压,以使上述预定电位比上述预定电压高。
1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为了在像承载体(1)上形成静电潜像而使上述像承载体带电的带电部件(2);
对上述带电部件外加带电电压的带电电压外加部(3、30);
对由上述带电部件带电的上述像承载体进行曝光形成与图像信号相应的静电潜像的曝光部(111);
对形成于上述像承载体的上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而形成调色剂像的显影部(134、135);
将由上述显影部形成的调色剂像连续转印到多张记录材料(P)的转印部(113);
将上述调色剂像定影到由上述转印部转印了调色剂像的上述记录材料的定影部(F);
从堆放上述多张记录材料的记录材料堆放部(101)供给上述记录材料的供纸部(105);
为了将调色剂像转印于由上述定影部定影了上述调色剂像的上述记录材料的另一面,而将上述记录材料输送到上述转印部的双面输送部(127);
检测在上述带电部件中流动的电流值的电流检测部(35);
对由上述带电电压外加部外加于上述带电部件的带电交流电压(Vcac)进行控制,使得由上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到的上述电流值为预定电流值的带电交流电压控制部(5);以及
基于来自外部装置(128)的指示,存储关于上述多张记录材料的图像形成条件的存储部(5a、5b);
上述带电交流电压控制部,
在不由上述双面输送部输送上述记录材料的情况下,将上述带电交流电压设为第1带电交流电压(Vpp1);
在由上述双面输送部输送上述记录材料的情况下,当上述供纸部基于存储于上述存储部的上述图像形成条件进行紧接上述记录材料之后的下一记录材料的供纸时,将上述带电交流电压设为第2带电交流电压(Vpp2);
使在外加上述第2带电交流电压时流动于上述带电部件的电流值(Iac2),比外加上述第1带电交流电压时在上述带电部件中流动的电流值(Iac1)低。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由上述双面输送部输送上述记录材料的情况下,当在上述存储部中未存储关于紧接上述记录材料之后待进行图像形成的记录材料的上述图像形成条件时,停止上述带电交流电压的外加。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驱动上述像承载体和上述供纸部的驱动部,使在上述像承载体的旋转的同时进行利用上述供纸部的供纸。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部,在由上述双面输送部输送上述记录材料的情况,当在上述存储部中未存储关于紧接上述记录材料之后待进行图像形成的记录材料的上述图像形成条件时,不使上述像承载体旋转。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带电交流电压是为了将上述预定电流值设为第1预定电流值而由上述带电电压外加部外加的带电交流电压
上述第2带电交流电压是为了将上述预定电流值设为比上述第1预定电流值低的第2预定电流值,而由上述带电电压外加部外加的带电交流电压。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带电电压外加部为了使上述像承载体带电成预定电位,而外加将带电直流电压重叠到上述带电交流电压的上述带电电压。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影部,向上述像承载体的非图像形成部外加预定的电压。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控制上述第2带电交流电压,以使上述预定电位比上述预定电压高。
CN03146552.8A 2002-07-05 2003-07-07 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290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97743/2002 2002-07-05
JP2002197743 2002-07-05
JP2002204877 2002-07-12
JP204877/2002 2002-07-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80803A CN1480803A (zh) 2004-03-10
CN1282908C true CN1282908C (zh) 2006-11-01

Family

ID=30002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14655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2908C (zh) 2002-07-05 2003-07-07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3) US6898385B2 (zh)
CN (1) CN128290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11706B2 (ja) * 2002-07-31 2009-08-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744485B2 (ja) * 2002-11-05 2006-02-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6985680B2 (en) * 2003-04-10 2006-01-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139501B2 (en) * 2003-11-20 2006-11-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harge voltage control circu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ich controls a charge voltage based on a discharge current
JP4378229B2 (ja) * 2004-06-14 2009-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自動給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4720161B2 (ja) * 2004-12-01 2011-07-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複合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353107B2 (ja) * 2005-02-18 2009-10-28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18492A (ja) * 2005-06-06 2007-01-25 Fuji Xerox Co Ltd 無線応答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装置
US7752436B2 (en) * 2005-08-09 2010-07-06 Intel Corporation Exclusive access for secure audio program
US7447452B2 (en) * 2006-11-01 2008-11-04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electrophotographic run cost through cyclic efficiency of the charging device
JP5232043B2 (ja) * 2009-02-27 2013-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811686B2 (ja) * 2009-03-02 2011-11-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981842B2 (ja) * 2009-04-20 2012-07-25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JP5381490B2 (ja) * 2009-08-19 2014-01-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10043837A1 (en) * 2009-08-19 2011-02-2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alibration method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437654B2 (en) * 2009-12-04 2013-05-0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sheet convey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455758B2 (ja) * 2010-04-16 2014-03-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もしくは画像形成装置
JP6354300B2 (ja) * 2014-05-01 2018-07-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327203B2 (ja) * 2014-06-30 2018-05-2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281517B2 (ja) * 2015-03-30 2018-02-2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高圧電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91819A (ja) * 2021-06-16 2022-12-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給紙部を予約する機能を持つ装置、及び、当該装置に接続された情報処理装置
US20230043977A1 (en) * 2021-08-05 2023-02-0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8925344T2 (de) * 1988-11-02 1996-06-27 Canon Kk Bilderzeugungsgerät
JPH08137204A (ja) * 1994-11-09 1996-05-31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542408B2 (ja) 1995-05-24 2004-07-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279152B2 (ja) * 1995-10-04 2002-04-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DE69627803T2 (de) 1995-12-26 2004-04-01 Canon K.K. Lebensdaueranzeigegerät eines aufgeladenen Bildträgerteiles, Anzeigeverfahren dafür, und Bilderzeugungsgerät
JP3566468B2 (ja) 1996-07-23 2004-09-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感光体の寿命検知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5970302A (en) * 1997-10-01 1999-10-19 Oki Data Corporation Method of cleaning in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er
JP3499139B2 (ja) * 1998-09-16 2004-02-23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のトナー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4497593B2 (ja) 1999-09-21 2010-07-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DE69940876D1 (de) 1998-09-29 2009-06-25 Canon Kk Bilderzeugungsgerät zum Verwalten einzelner Kopierblätter
JP4750241B2 (ja) 1999-09-21 2011-08-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字装置
US6438331B2 (en) * 1999-12-27 2002-08-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leaning sequence of contact charging members
JP4274506B2 (ja) 2000-01-12 2009-06-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および排紙装置
JP2001305837A (ja) 2000-04-18 2001-11-0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6564023B2 (en) * 2000-04-28 2003-05-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C current detector
JP2002046876A (ja) 2000-05-22 2002-02-1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2091102A (ja) 2000-09-13 2002-03-2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KR100396550B1 (ko) * 2001-01-26 2003-09-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사진 인쇄방법
JP2002229308A (ja) * 2001-02-01 2002-08-1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069335A1 (en) 2005-03-31
US7203435B2 (en) 2007-04-10
US6898385B2 (en) 2005-05-24
US20060177233A1 (en) 2006-08-10
CN1480803A (zh) 2004-03-10
US7016619B2 (en) 2006-03-21
US20040005159A1 (en) 2004-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2908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268993C (zh) 印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1949C (zh) 成像设备
US8315534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to supply DC power to a load from both a main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a capacitor supply device
US8924757B2 (en) Electrical apparatus and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CN1495558A (zh) 成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351285A (zh) 图像形成方法及其装置
CN101046669A (zh) 图像处理设备、其控制设备和图像处理系统
CN1700116A (zh)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控制方法
CN1402094A (zh) 图像读取装置
CN1786844A (zh) 图像形成装置、调色剂浓度控制方法和程序及其记录媒体
CN1237415C (zh) 图像成形装置
JP5331219B2 (ja) 電源制御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46757C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装置
CN1945451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777846A (zh) 图像形成设备、处理盒和安装到处理盒上的存储装置
CN1837980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283469C (zh) 成像控制方法
CN1441325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058577C (zh) 图象形成装置
CN1700114A (zh) 安装有可替换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525257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503071A (zh) 成像设备
JP200820388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737695A (zh)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101

Termination date: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