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6844C - 乘骑型车辆中的变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乘骑型车辆中的变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76844C
CN1276844C CNB2004100035878A CN200410003587A CN1276844C CN 1276844 C CN1276844 C CN 1276844C CN B2004100035878 A CNB2004100035878 A CN B2004100035878A CN 200410003587 A CN200410003587 A CN 200410003587A CN 1276844 C CN1276844 C CN 127684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ir
transmission gearbox
introducing port
v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035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22930A (zh
Inventor
桐生大辅
香山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22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229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7684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684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乘骑型车辆(1)的变速装置(18)具有:使后车轮(5)与支承在车体(2)上的内燃机(17)连动连接的V形皮带卷挂机构(21),收容该V形皮带卷挂机构(21)的传动箱(22),以及配置在该传动箱(22)的上方、净化外部的空气(23)并使该空气(23)通过形成于上述传动箱(22)的空气导入口(24)而能导入该传动箱(22)内的空气净化器(25)。空气导入口(24)形成于传动箱(22)的上表面。由此,在乘骑型车辆中的变速装置中,外部的水不容易被吸入至收容V形皮带卷挂机构的传动箱内,且不使车辆的宽度尺寸变大。

Description

乘骑型车辆中的变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使后车轮连动连接于支承在车体上的内燃机的V形皮带卷挂机构、并对该V形皮带卷挂机构进行空冷的乘骑型车辆中的变速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上述乘骑型车辆中的变速装置,以往,有上述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特开2000-79892号公报)中所示的装置。根据其记载,上述车辆的变速装置具有:使后车轮连动连接于支承在车体上的内燃机的V形皮带卷挂机构,收容该V形皮带卷挂机构并支承该V形皮带卷挂的传动箱,配置在该传动箱上方、对外部的空气进行净化的空气净化器,以及使该空气净化器与形成于上述传动箱外侧面的空气导入口连通、将用上述空气净化器所净化的空气导入上述传动箱内的空气导入管;该空气导入管的下游部分被配置在上述传动箱的外侧方。
驱动上述内燃机,通过上述V形皮带卷挂机构使该内燃机的驱动力向后车轮传递而使其旋转,就能使上述车辆行驶。该车辆行驶时,由于上述V形皮带卷挂机构的动作,会使该V形皮带变成高温。但是,由于利用上述空气净化器,外部的空气被净化并被导入至传动箱内,利用该空气,上述V形皮带卷挂机构的V形皮带被空冷,故能防止上述V形皮带变成高温。又,此时,由于上述空气利用空气净化器被净化,故还能防止外部的粉尘附着在上述V形皮带上。
由此,通过防止上述的V形皮带的高温化而实现其寿命的延长,并通过防止粉尘附着于V形皮带而能防止在V形皮带上发生滑移,其结果,就能利用上述V形皮带卷挂机构传递规定的动力。
可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变速装置中,由于上述空气导入口形成于传动箱的外侧面,离行驶面的高度较低,所以,尤其在车轮的下部浸入水中那样的雨中行驶时,有可能从上述空气导入口与空气导入管的下游端部的接缝容易将水吸入至上述传动箱内。而且,当发生这样的进水时,因在V形皮带上发生滑移而不能确保传递规定的动力。
又,如上所述,空气导入管的下游部分被配置在传动箱的外侧方,并从该传动箱向其外侧方突出,因此,往往车辆的宽度尺寸变大,这对乘骑型车辆是不好的。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情况,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乘骑型车辆中的变速装置中,作成使外部的水不容易吸入至收容V形皮带卷挂机构的传动箱内,并不使车辆的宽度尺寸变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乘骑型车辆中的变速装置如下所述。又,在该方案中,标记在各用语中的符号,不是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解释成限定于后述的“具体实施方式”项的内容。
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乘骑型车辆中的变速装置,具有:使后车轮5连动连接于支承在车体2上的内燃机17的V形皮带卷挂机构21,收容该V形皮带卷挂机构21的传动箱22,以及配置在该传动箱22上方、对外部的空气23进行净化并使该空气23通过形成于上述传动箱22上的空气导入口24而能导向该传动箱22内的空气净化器25;其特点在于,
将上述空气导入口24形成于上述传动箱22的上表面,使空气导入管从所述传动箱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将该空气导入管的上端部作成所述空气导入口,且使空气导入管上端部的边缘部全部位于高于所述传动箱的上表面的位置。
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基础上,这样配置空气导入口,使其处于上述空气净化器25宽度方向尺寸范围内,且使所述空气净化器与上述空气导入口24连通。
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发明的基础上,构成上述空气净化器25外壳的净化器箱体46,具有向下方开口的碗形的箱体构件53,将上述空气导入口24嵌入在该箱体构件53的内部。
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发明的基础上,所述空气净化器具有:构成其外壳的净化器箱46、以及收容在该净化器箱46内并通过对该净化器箱46的外部空气23进行过滤而使之净化的单元47,使上述空气导入口24位于上述空气净化器25的单元47的上侧。
技术方案6的发明是一种乘骑型车辆中的变速装置,在技术方案1发明的基础上,上述V形皮带卷挂机构21具有:收容在上述传动箱22内前部、轴心29向车体2宽度方向延伸的驱动轮30,收容在上述传动箱22内后部、轴心31向车体2宽度方向延伸的从动轮32,以及卷挂在该两轮30、32上的V形皮带33;在与上述驱动轮30相同的轴心29上,将风扇34与该驱动轮30并设,并利用该风扇34的驱动,使外部的空气23依次通过上述空气净化器25内、空气导入口24和传动箱22内,其特点在于,
从上述车体2的侧面看(图1),与从上述空气导入口24导向上述风扇34的轴心29的空气导入通路44的上游侧宽度尺寸W1相比,下游侧宽度尺寸W2大。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所述。
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乘骑型车辆中的变速装置,具有:使后车轮连动连接于支承在车体上的内燃机的V形皮带卷挂机构,收容该V形皮带卷挂机构的传动箱,以及配置在该传动箱的上方、对外部的空气进行净化并使该空气通过形成于上述传动箱上的空气导入口而能导向该传动箱内的空气净化器;其特点在于,
将上述空气导入口形成于上述传动箱的上表面。
这里,在以往的技术中,上述空气导入口形成于传动箱的外侧面,与其相比,上述结构的空气导入口离行驶面的高度变得更高。因此,即使在前、后车轮的下部浸入水中那样的雨中行驶时,也能防止外部的水通过上述空气导入口被吸入至收容上述V形皮带卷挂机构的传动箱内,故能防止在V形皮带上发生滑移。
又,如上所述,由于将空气净化器配置在传动箱的上方,将把来自该空气净化器的净化空气导入上述传动箱内的空气导入口形成于上述传动箱的上表面,故能防止象以往的技术那样的情况、即将空气从上述空气净化器导入空气导入口的通路从上述传动箱向其外侧方突出。因此,如上所述,除了能防止外部的水被吸入至传动箱内以外,还能防止车辆的宽度尺寸变大,这对乘骑型车辆是有益的。
技术方案2的发明,使上述空气净化器宽度方向的某一部位与上述空气导入口连通。
因此,能防止空气从上述空气净化器向空气导入口导入的通路向上述空气净化器的外侧方突出。由此,能防止车辆的宽度尺寸变大,这对乘骑型车辆更有益。
技术方案3的发明,使空气导入管从上述传动箱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将该空气导入管的上端部作成上述空气导入口。
因此,上述空气导入管向上方突出的部分,该空气导入管内的空气导入口的高度变得更高。由此,能以空气导入管与上述传动箱一体形成的简单结构,更可靠地防止外部的水通过上述空气导入口被吸入至传动箱内。
技术方案4的发明,构成上述空气净化器外壳的净化器箱体,具有向下方开口的碗形的箱体构件,将上述空气导入口嵌入在该箱体构件的内部。
因此,上述空气净化器的内部,不使用以往技术那样的空气导入管,能更直接地通过上述空气导入口与上述传动箱内连通。由此,从上述空气净化器至传动箱之间的接缝减少,故能更可靠地防止外部的水流入至上述传动箱内。
又,在上述车辆的处置时等,即使上述空气净化器浸水,也由于能保持着空气积存在上述箱构件内的状态,故能防止外部的水通过上述空气导入口不经意地流入传动箱内。
技术方案5的发明,使上述空气导入口位于上述空气净化器的单元的上侧。
因此,通过上述元件的空气一旦上升后,向下方反转而通过上述空气导入口被导入至上述传动箱内,因在该反转时,上述空气中的水滴被分离,故能防止该水滴通过上述空气导入口被导入传动箱内。
技术方案6的发明,所述V形皮带卷挂机构,具有:收容在上述传动箱内前部、轴心向车体宽度方向延伸的驱动轮,收容在上述传动箱内后部、轴心向车体宽度方向延伸的从动轮,以及卷挂在该两轮上的V形皮带;在与上述驱动轮相同的轴心上,将风扇与该驱动轮并设,利用该风扇的驱动,使外部的空气依次通过上述空气净化器内、空气导入口和传动箱内,其特点在于,
从上述车体的侧面看,与从上述空气导入口导向上述风扇的轴心的空气导入通路的上游侧宽度尺寸相比,下游侧宽度尺寸大。
这里,如上所述,驱动轮、风扇和空气导入通路的下游侧被并设在车体的宽度方向上,在它们的“配置部分”,车辆1的宽度尺寸往往变大,但如上所述,从车体的侧面看,由于与上述空气导入通路的上游侧宽度尺寸相比,下游侧宽度尺寸大,故可在使上述空气导入通路的各部分断面积互相均匀的基础上,对在上述车体平面视图上的上述空气导入通路,将下游侧宽度尺寸做成比上游侧宽度尺寸小。因此,能防止上述的“配置部分”的车辆的宽度尺寸变大。
                     附图说明
图1是图2的局部放大部分的剖视图。
图2是车辆的后部侧视图。
图3是图1沿3-3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变速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图1沿5-5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图1沿6-6线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图中,符号1是以小型摩托车自动二轮车为例示的乘骑型车辆,图中箭头Fr表示该车辆1的行进方向前方。
上述车辆1具有:车体2,利用前叉操纵及转向自如地支承在该车体2前部的前车轮3,利用悬架装置4支承在上述车体2后部的后车轮5,支承在上述车体2后上部的鞍座6,以及支承在上述车体2上、可旋转驱动上述后车轮5的驱动装置即驱动单元7;上述车体2利用上述前车轮3和后车轮5被支承在行驶面8上。
上述鞍座6,其前部为骑手用鞍座11,后部为串座骑手用鞍座12。
上述悬架装置4具有上述驱动单元7,该驱动单元7向前后方向较长地延伸,前部利用枢支轴14被枢轴支承在上述车体2的前后方向的中途部上,使其后部侧可上下摆动自如。又,上述悬架装置4具有使上述车体2后部支承上述驱动单元7后部的缓冲器15。
上述驱动单元7具有:构成其前部、利用上述枢支轴14枢轴支承在车体2上的内燃机17,配置在该内燃机17后侧、与该内燃机17连设的变速装置18,以及配置在该变速装置18的后侧、与该变速装置18连设、将上述后车轮5支承在其后部的齿轮式减速装置19;上述内燃机17的驱动力能够用上述变速装置18进行变速,并用上述减速装置19减速,而向上述后车轮5传递。
上述变速装置18具有:将后车轮5通过上述减速装置19连动连接于上述内燃机17的V形皮带卷挂机构21,向前后方向较长地延伸、收容该V形皮带卷挂机构21并在后端部支承上述后车轮5和减速装置19的传动箱22,以及与该传动箱22的上方邻接地配置、净化外部的空气23且使该空气23通过形成于上述传动箱22上表面的空气导入口24而能将该空气23导入该传动箱22内的空气净化器25。上述空气导入口24被做成与该空气净化器25宽度方向的某一部位连通,又,在上述传动箱22上形成有能将其内部的空气23向外部导出的空气导出口26。
上述V形皮带卷挂机构21具有:收容在上述传动箱22内前部、围绕在车体2宽度方向延伸的轴心29可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在所述传动箱22上且与上述内燃机17的曲轴连动连接的驱动轮30,收容在上述传动箱22内后部、围绕在车体2宽度方向延伸的轴心31可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在上述传动箱22上且通过上述减速装置19与后车轮5连动连接的从动轮32,以及卷挂在上述驱动轮30和从动轮32上的V形皮带33;随着与上述内燃机17连动的驱动轮30的旋转变快,上述V形皮带卷挂机构21的减速比自动地减小。
在与上述驱动轮30相同的轴心29上,设置有与所述驱动轮30并设的、并与该驱动轮30一起旋转的离心式风扇34。该风扇34具有多个叶片35,在上述驱动轮30的轴向上,叶片35被一体状地突设在与上述内燃机17相反侧的上述驱动轮30的面上,以规定的间距配置在上述轴心29周围的圆周方向上,在上述风扇34的轴心29上的上述叶片35群的内部为空气23的吸入部36。
上述传动箱22具有:构成车体2宽度方向的中途部、向与上述内燃机17相反的外侧方开口的箱本体39,开闭自如地关闭该箱体39的开口、利用紧固件40装拆自如地固定在上述箱本体39上的箱罩41,从该箱罩41上表面前后方向的中途部向上方地突出、其内部的上端部成为上述空气导入口24的空气导入管42,以及在该空气导入管42后方从上述传动箱22的箱罩41上表面的后部向上方突出、其内部成为上述空气导出口26的空气导出管43;上述传动箱22的箱罩41上表面在前后方向上大致呈直线地延伸,又,该箱罩41的外侧面从整体看大致笔直地向后方延伸。
在上述传动箱22的内部,形成有使上述空气导入管42内的空气导入口24与上述风扇34的吸入部36连通的空气导入通路44、和使上述风扇34的外周部区域与上述空气导出口26连通的空气流动通路45,该空气流动通路45成为上述V形皮带卷挂机构21的收容空间。从上述车体2的侧面看(图1),与上述空气导入通路44的上游侧宽度尺寸W1相比,下游侧宽度尺寸W2大,从上述车体2的平面视图看,与上述空气导入通路44的上游侧宽度尺寸相比,下游侧宽度尺寸小,也就是说,空气导入通路44的各部分断面积被作成互相大致均匀。
上述空气净化器25具有:构成其外壳的净化器箱46,以及收容在该净化器箱46内、通过对该净化器箱46的外部空气23进行过滤而净化的单元47。上述净化器箱46设置为,其长度与上述传动箱22箱罩41上表面前后方向的整体长度基本上相同,并与上述传动箱22箱罩41的上表面邻接,又,上述传动箱22箱罩41的外侧面和上述空气净化器25的净化器箱46的外侧面被配置在车体2宽度方向上互相大致相同的位置,互相大致为同一面。
上述净化器箱46具有:构成其前部、位于上述空气导入管42前方且其前端部向外部开口的前部箱体48,构成上述净化器箱46前后方向中途部、与上述前部箱48连通且整体地包围上述空气导入管42内空气导入口24的上端开口、而使上述前部箱体48内与上述空气导入管42内空气导入口24连通的中途部箱体49,以及构成上述净化器箱46后部、与上述中途部箱49连设并从上方覆盖上述空气导出管43而使上述空气导出管43内的空气导出口26与上述传动箱22箱罩41的后下方连通的后部箱体50;上述净化器箱体46的各箱体48~50分别利用紧固件51被固定在传动箱22箱罩41的上表面。
上述中途部箱49具有:被配置在上述空气导入管42的基部周围、与上述后部箱体50一体形成的箱体基部52,以及作成向下方开口的碗形、将上述空气导入管42内上端部的空气导入口24嵌入其内部的箱体构件53;该箱体构件53利用紧固件54被固定在上述箱体基部52上。上述后部箱体50的上表面平坦地形成,成为串座骑手在骑上、及骑坐于上述串座骑手用鞍座12时的踏板55。
上述单元47具有:配置在上述前部箱体48与中途部箱体49的连通部分的1次单元56,以及配置在从上述中途部箱体49箱体基部52内部至上述箱体构件53内部之间、向大致水平方向平坦地延伸的2次单元57;包括上述空气导出管43的上部,其上端部内的空气导入口24分别位于上述单元47的1、2次单元56、57的上侧。
驱动上述驱动单元7的内燃机17,通过上述变速装置18的V形皮带卷挂机构21和减速装置19将该内燃机17的驱动力传递至后车轮5而使其旋转,则上述车辆1就能行驶。
车辆1行驶时,在通过V形皮带卷挂机构21的驱动轮30与上述内燃机17连动的风扇34的驱动下,上述风扇34的吸入部36为负压。于是,首先,上述空气净化器25外部的空气23(A)被吸入至上述净化器箱46的前部箱体48内。吸入该前部箱体48内的空气23(B)依次地通过上述1次单元56和2次单元57被过滤而净化。接着,这种被净化后的空气23(B)在净化器箱46中途部箱体49的箱体构件53内,一旦上升后,向下方反转而被吸入至上述空气导入口24内。在该反转时,上述空气23(B)内的水滴因离心力而被分离,故能防止该水滴通过上述空气导入口24而被吸入传动箱22内。
被吸入至上述空气导入口24的空气23(C),通过上述空气导入管42的内部和空气导入通路44,被吸入至上述风扇34的吸入部36。于是,上述空气23(C)由上述风扇34的叶片35施以流速,通过上述空气流动通路45被导向空气导出口26。这时,利用通过上述空气流动通路45的空气23(D)对上述V形皮带卷挂机构21进行空冷,故能防止该V形皮带卷挂机构21特别是V形皮带33成为高温。通过上述空气导出口26向传动箱22的外部导出的空气23(E)被引导至上述净化器箱46的后部箱体50内,从上述传动箱22的后下方向外部排出。
采用上述结构,将空气导入口24形成在上述传动箱22的上表面。
这里,在以往的技术中,是将上述空气导入口形成在传动箱的外侧面,但与其相比,上述结构的空气导入口24就变得更高于行驶面8的高度。因此,在前、后车轮3、5的下部与水接触那样的雨中行驶时,也能防止外部的水通过上述空气导入口24被吸入至收容上述V形皮带卷挂机构21的传动箱22内的情况,并可防止V形皮带33发生滑移。
又,如上所述,由于将空气净化器25配置在传动箱22的上方,在上述传动箱22的上表面上形成将来自该空气净化器25的净化空气23导入上述传动箱22内的空气导入口24,故能防止象以往的技术那样的情况即、将空气23从上述空气净化器25向空气导入口24导入的通路从上述传动箱22向其外侧方突出。因此,如上所述,除了能防止外部的水被吸入传动箱22内以外,还能防止车辆1的宽度尺寸变大,这对乘骑型车辆1是有益的。
又,如上所述,使空气净化器25宽度方向的某一部位与上述空气导入口24连通,这种场合,上述部位可以是上述空气净化器25的上、下部和前、后部的任一处。
因此,能防止这种情况,即把空气23从上述空气净化器25向空气导入口24导入的通路向上述空气净化器25的外侧方突出。由此,能防止车辆1的宽度尺寸变大,这对乘骑型车辆1更有益。
又,如上所述,使空气导入管42从传动箱22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并将该空气导入管42内部的上端部作成上述空气导入口24。该空气导入管42也可与传动箱22的上表面一体地形成。
因此,上述空气导入管42向上方突出的部分,该空气导入管42内的空气导入口24的高度变得更高。由此,以空气导入管42与上述传动箱22一体形成的简单结构,能更可靠地防止外部的水通过上述空气导入口24被吸入至传动箱22内。
又,如上所述,构成空气净化器25外壳的净化器箱46,具有向下方开口的碗形的箱体构件53,将包括上述空气导入管42上部的上述空气导入口24嵌入该箱体构件53内部。
因此,上述空气净化器25的内部,不使用以往的技术那样的空气导入管,而是更直接地通过上述空气导入口24与上述传动箱22内连通。因此,从上述空气净化器25至传动箱22之间的接缝减少,能更可靠地防止外部的水流人上述传动箱22内。
又,在上述车辆1的处置时等,即使上述空气净化器25浸水,由于被保持成空气23照样积存于上述箱体构件53内的状态,故能防止外部的水通过上述空气导入口24而不经意地流入传动箱22内。
又,如上所述,使空气导入口24位于上述空气净化器25的单元47的上侧。
因此,通过上述单元47的空气23一旦上升后,由于向下方反转,通过上述空气导入口24而被导入上述传动箱22内,在该反转时,上述空气23中的水滴被分离,故能防止该水滴通过上述空气导入口24而被导入传动箱22内。
又,如上所述,从车体2的侧面看(图1),与从上述空气导入口24向上述风扇34的轴心29的空气导入通路44的上游侧宽度尺寸W1相比,下游侧宽度尺寸W2大。
这里,如上所述,驱动轮30、风扇34、和空气导入通路44的下游侧,并设在车体2的宽度方向上,在这些30、34、44的“配置部分”中,车辆1的宽度尺寸往往变大,但如上所述,从车体2的侧面看(图1),由于与上述空气导入通路44的上游侧宽度尺寸W1相比,下游侧宽度尺寸W2大,因此,可在使上述空气导入通路44的各断面积互相均匀的基础上,与上述车体2平面视图上的上述空气导入通路44的上游侧宽度尺寸相比,将下游侧宽度尺寸做小。因此,能防止上述的“配置部分”的车辆1的宽度尺寸变大。
又,上述空气净化器25设置为,其长度与上述传动箱22上表面前后方向的整体长度基本上相同,并被设置成与上述传动箱22的上表面邻接。
因此,能将上述空气净化器25的容量作成足够大,能更可靠地实现空气23的净化,并可将该传动箱22与空气净化器25紧凑地配置,故能防止随着空气净化器25的容量的增大而使车辆1大型化。
又,以上是采用图示的例子,但车辆1也可以是二轮摩托车。又,上述空气净化器25的净化器箱46也可以将前后方向的各部分剖面形状作成分别向下方开口的倒立U字形,用上述传动箱22的上表面将该净化器箱46的下端开口关闭。
[符号的说明]
1-车辆
2-车体
3-前车轮
4-悬架装置
5-后车轮
6-鞍座
7-驱动单元
8-行驶面
17-内燃机
18-变速装置
21-V形皮带卷挂机构
22-传动箱
23-空气
24-空气导入口
25-空气净化器
26-空气导出口
29-轴心
30-驱动轮
31-轴心
32-从动轮
33-V形皮带
34-风扇
35-叶片
36-吸入部
42-空气导入管
43-空气导出管
44-空气导入通路
45-空气流动通路
46-净化器箱
47-单元
53-箱体构件
W1-上游侧宽度尺寸
W2-下游侧宽度尺寸

Claims (5)

1、一种乘骑型车辆中的变速装置,具有:使后车轮运动连接于支承在车体上的内燃机的V形皮带卷挂机构,收容该V形皮带卷挂机构的传动箱,以及配置在该传动箱上方、对外部的空气进行净化、并使该空气通过形成于所述传动箱上的空气导入口而能将该空气导入该传动箱内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空气导入口形成于所述传动箱的上表面,使空气导入管从所述传动箱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将该空气导入管的上端部作成所述空气导入口,且使空气导入管上端部的边缘部全部位于高于所述传动箱的上表面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骑型车辆中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这样配置空气导入口,使其处于所述空气净化器宽度方向尺寸范围内,且使所述空气净化器与所述空气导入口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骑型车辆中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空气净化器外壳的净化器箱,具有向下方开口的碗形的箱体构件,并将所述空气导入口嵌入该箱体构件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骑型车辆中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器具有:构成其外壳的净化器箱(46)、以及收容在该净化器箱(46)内并通过对该净化器箱(46)的外部空气(23)进行过滤而使之净化的单元(47),使所述空气导入口位于所述空气净化器的单元(47)的上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骑型车辆中的变速装置,所述V形皮带卷挂机构具有:收容在所述传动箱内前部、轴心向车体宽度方向延伸的驱动轮,收容在所述传动箱内后部、轴心向车体宽度方向延伸的从动轮,以及卷挂在该两轮上的V形皮带;在与所述驱动轮相同的轴心上,将风扇与该驱动轮并设,利用该风扇的驱动,使外部的空气依次通过所述空气净化器内、空气导入口和传动箱内,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车体的侧面看,与从所述空气导入口导向所述风扇的轴心的空气导入通路的上游侧宽度尺寸相比,下游侧宽度尺寸大。
CNB2004100035878A 2003-02-19 2004-02-02 乘骑型车辆中的变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684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41539A JP4124669B2 (ja) 2003-02-19 2003-02-19 鞍乗型車両における変速装置
JP2003041539 2003-02-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22930A CN1522930A (zh) 2004-08-25
CN1276844C true CN1276844C (zh) 2006-09-27

Family

ID=33025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358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6844C (zh) 2003-02-19 2004-02-02 乘骑型车辆中的变速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124669B2 (zh)
CN (1) CN1276844C (zh)
MY (1) MY144545A (zh)
TW (1) TWI2431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03739B2 (ja) * 2008-02-14 2013-06-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の冷却構造
JP5301183B2 (ja) * 2008-03-25 2013-09-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パワーユニッ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44545A (en) 2011-09-30
TW200500257A (en) 2005-01-01
TWI243125B (en) 2005-11-11
CN1522930A (zh) 2004-08-25
JP2004249813A (ja) 2004-09-09
JP4124669B2 (ja) 2008-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3717C (zh) 车辆用发动机的吸气装置
CN1955057A (zh) 燃料箱组件以及具有该燃料箱组件的跨骑式车辆
CN1814496A (zh) 摩托车
CN1082140C (zh) 两轮摩托车的增压装置
CN1736787A (zh) 混合型车辆的防音结构
CN1314888C (zh) 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CN1093217C (zh) 向小型机动两轮车的排气系统供给二次空气的装置
CN1313725C (zh) 大气中污染物质处理构造
CN1692220A (zh) 踏板型自动二轮车的吸气装置
CN1276844C (zh) 乘骑型车辆中的变速装置
CN101062705A (zh) 摩托车
CN1251917C (zh) 小轮摩托车型车辆
CN1721686A (zh) 发动机
CN101058330A (zh) 摩托车
CN1831305A (zh) 摩托车的排气装置
CN1214944C (zh) 小型艇
CN1158943A (zh) 下弯架型摩托车发动机的吸气机构
CN1756691A (zh) 摩托车
CN1281854C (zh) 轻便摩托车的二次空气供给系统
CN1271320C (zh) 强制空冷式发动机
CN1303929C (zh) 真空吸尘器用离心送风机
CN1522926A (zh) 摩托车
CN1254401C (zh) 小轮摩托车型车辆的挡泥结构
CN1878461A (zh) 联合收割机
CN1756693A (zh) 摩托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927

Termination date: 201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