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6233C - 热交换器、其制造方法及含有热交换器的除湿机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器、其制造方法及含有热交换器的除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76233C
CN1276233C CNB008169454A CN00816945A CN1276233C CN 1276233 C CN1276233 C CN 1276233C CN B008169454 A CNB008169454 A CN B008169454A CN 00816945 A CN00816945 A CN 00816945A CN 1276233 C CN1276233 C CN 127623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ath
zone
end plate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8169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09813A (zh
Inventor
池英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k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nk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k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nk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09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098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7623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623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7/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7/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helically coil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9/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formed by spirally-wound plates or lamina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1/00Constructions of heat-exchange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 F28F21/06Constructions of heat-exchange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of plastics material
    • F28F21/065Constructions of heat-exchange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of plastics material th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将隔着壁面相互接邻的2条通路形成涡壳状,使流体分别在这些通路中流通,通过壁面进行热交换。分别用端板覆盖涡壳状通路的上下端面,气密性地封住涡壳状通路和端板。端板上设有:只在第1通路上开口的第1通路入口,只在第1通路上开口的第1通路出口,只在第2通路上开口的第2通路入口,只在第2通路上开口的第2通路出口。各通路的各入口和各出口在涡壳状通路的各周上开口。从第1通路入口流入通路的第1流体在第1通路内流过不到1周便从第1通路出口排出。从第2通路入口流入通路的第2流体在第2通路内流过不到1周便从第2通路出口排出。这样,由于从开口部流入的流体从通路中通过不到1周,故压力损失小,处理量大,可节省处理用的动力。

Description

热交换器、其制造方法及 含有热交换器的除湿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其制造方法及含有热交换器的除湿机。
背景技术
大家早就知道,使流体分别从涡壳状的2条通路通过,在这些流体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为了方便,下称“涡壳状热交换器”)。例如,特开昭56-82384号公报中记载了将2条通路形成涡壳状,在这2条涡壳状通路内,使流体分别朝相对的方向流通,通过通路的壁面在这些流体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另外,财团法人节能中心发行的《高性能热交换器数据手册》第195页上记载了同样构造的热交换器。
现有的涡壳状热交换器中,由于使流体从整个涡壳状通路通过而进行热交换,故可获得热交换率高的优点。但,分别将流体从2条涡壳状通路的起点和终点导入通路内,使流体一直通到各通路的出口,故压力损失(透气阻力)大,因此,单位时间内可处理的流体量少,处理能力低。要想提高处理能力,必须用高压将流体导入涡壳状通路内,需要大功率电机,存在着电力消耗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这种热交换器与利用现有的涡壳状通路的热交换器具有同样高的热交换率,因此,与现有的热交换器相比,压力损失(透气阻力)小,处理能力大;以及提供一种使用这种热交换器的除湿机。
本申请的发明者锐意研究的结果发现,使流体从涡壳状通路中仅通过不到一周就排出,整体的热交换率便和现有的涡壳状热交换器一样高,故因压力损失(透气阻力)减小而可大幅度提高处理能力,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其包括:涡壳状的第1通路;涡壳状的第2通路,它沿着该第1通路形成,与该第1通路隔着壁面相接邻;分别覆盖该第1及第2通路两端面的第1及第2端板;第1通路入口,是设在该第1端板上的1组开口,由在该第1端板的半径方向上连续的第1区域内只在上述第1通路上开口的1组开口组成;第1通路出口,是设在上述第1或第2端板上的1组开口,由在该第1或第2端板的半径方向上连续的第2区域内只在上述第1通路上开口的1组开口构成;第2通路入口,是设在上述第1或第2端板上的1组开口,由在该端板半径方向上连续的第3区域内的只在上述第2通路上开口的1组开口构成;第2通路出口,是设在上述第1或第2端板上的1组开口,由在该端板的半径方向上连续的第4区域内只在上述第2通路上开口的1组开口构成,上述第1通路在上述第1通路入口及第1通路出口以外的区域是密闭的,上述第2通路在上述第2通路入口及第2通路出口以外的区域是密闭的,从上述第1通路入口进入上述第1通路的第1流体在上述第1通路内流过不到1周便从上述第1通路出口排出,从上述第2通路入口进入上述第2通路的第2流体在上述第2通路内流过不到一周便从上述第2通路出口排出,在上述第1及第2流体分别从第1及第2通路流过的期间,通过上述壁面在这些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其包括:涡壳状的第1通路;涡壳状的第2通路,它沿着该第1通路形成,与该第1通路隔着壁面相接邻;分别覆盖该第1及第2通路两端面的第1及第2端板;第1通路入口,是设在该第1端板上的1组开口,由在该第1端板的半径方向上连续的第1区域内只在上述第1通路上开口的1组开口构成;第1通路出口,是设在上述第1或第2端板上的1组开口,由在该第1或第2端板的半径方向上连续的第2区域内只在上述第1通路上开口的1组开口构成;第2通路入口,在上述第1或第2端板内,并形成于上述第1及第2区域以外的第3区域,由只在上述第2通路上开口的1组开口构成;第2通路出口,在与形成该第2通路入口的端板不同的端板内,形成于上述第1及第2区域以外的第4区域,由只在上述第2通路上开口的1组开口构成,上述第1通路在上述第1通路入口及第1通路出口以外的区域是密闭的,上述第2通路在上述第2通路入口及第2通路出口以外的区域是密闭的,从上述第1通路入口进入上述第1通路的第1流体,在上述第1通路内流过不到1周便从上述第1通路出口排出,从上述第2通路入口进入上述第2通路的第2流体在上述涡壳的轴向上通过上述第2通路后,从上述第2通路出口排出,在上述第1及第2流体分别从第1及第2通路流过的期间,通过上述壁面在这些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其包括:涡壳状的第1通路;涡壳状的第2通路,它沿着该第1通路形成,与该第1通路隔着壁面相邻;分别覆盖该第1及第2通路两端面的第1及第2端板;第1通路的第1入口,是在该第1端板的半径方向上连续的区域,由设在该半径方向外侧的约一半或内侧的约一半的部分上的第1区域内只在上述第1通路上开口的1组开口构成;第1通路的第1出口,是在上述第1或第2端板的半径方向上连续的区域,由只在上述第1通路上开口的1组开口构成的,在上述第1通路的第1入口设在半径方向外侧的约一半上的情况下,该出口设在半径方向外侧的约一半的第2区域内,在设于内侧的约一半上的情况下,该出口设在半径方向内侧的约一半上的第2区域内;第1通路的第2入口,是在上述第1或第2端板的半径方向上连续的区域,它是由第3区域内的只在上述第1通路上开口的1组开口构成的,该第3区域设在该半径方向外侧的约一半或内侧的约一半上,在上述第1区域设在半径方向外侧的约一半上的情况下,该第3区域设在内侧的约一半上,在第1区域设在内侧的约一半上的情况下,该第3区域设在外侧的约一半上;第1通路的第2出口,是在上述第1或第2端板的半径方向上连续的区域,它设在第4区域内,由只在上述第1通路上开口的1组开口构成,在上述第1通路的第2入口设在半径方向外侧的约一半上的情况下,该第4区域设在半径方向外侧的约一半上,在设于内侧的约一半上的情况下,该第4区域设在半径方向内侧的约一半上;第2通路入口,在上述第1或第2端板内,设在上述第1~第4区域以外的第5区域内,由只在上述第2通路上开口的1组开口构成;第2通路出口,在与设有该第2通路入口的端板不同的端板内,并设在上述第1~第4区域以外的第6区域内,由只在上述第2通路上开口的1组开口组成;第3通路,它将上述第1通路的第1出口和上述第1通路的第2入口气密性地连接起来;上述第1通路在上述第1通路的第1和第2入口以及第1通路的第1和第2出口以外的区域是密闭的,上述第2通路在上述第2通路入口及第2通路出口以外的区域是密闭的,从上述第1通路的第1入口流入的第1流体在上述第1通路内流过不到1周便通过上述第1通路的第1出口流入上述第3通路,并从上述第1通路的第2入口流入上述第1通路,在该第1通路内流过不到1周便从上述第1通路的第2出口排出,从上述第2通路入口流入上述第2通路的第2流体在上述涡壳的轴向上通过上述第2通路后,从上述第2通路出口排出,在上述第1及第2流体分别从第1及第3通路流过的期间,通过上述壁面在这些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
本发明提供上述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将具有涡壳状突条并设有上述开口的上述第1及第2端板保持平行,把由具有挠性和弹性的材料构成的2块软片重叠起来,将软片弯曲成该软片长度方向直行的方向之中心部分向涡壳外侧突出,同时将薄片卷取成涡壳状,以便各软片与各突条接触。另外,本发明还提供具有上述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除湿机。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损失小处理能力大、且热交换率和现有的涡壳状热交换器一样高的,容易与通过流体的管道连接的新型热交换器。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廉价地大批量制造本发明的涡壳状热交换器。根据本发明,还可提供具有高的热交换率,节省耗电量,而且有利于小型化的除湿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申请第1发明的理想的一实施例的模式分解图;
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热交换器之热交换率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制造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方法的图;
图4是表示本申请第1发明的另外的一实施例的模式图;
图5是表示本申请第1发明的另外的一实施例的模式图;
图6是表示本申请第1发明的另外的一实施例的模式图;
图7是表示本申请第2发明的理想的一实施例的模式图;
图8是表示本申请第3发明的理想的一实施例的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热交换器的理想的1例。图1是将通路部分和设在其两端面上的2片端板分解的表示的图。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具有涡壳状的第1通路10和沿着该第1通路形成,并隔着壁面14与该第1通路接邻的涡壳状的第2通路12。壁面最好由具有适当的刚性、挠性和弹性的塑料等的薄片形成。对塑料材料没有什么特殊限制,但作为理想例子,可列举聚丙烯、聚苯乙烯等。软片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但一般以20~1000μm左右较适当。涡壳的形状,除了近似于正圆的普通涡壳外,也可以是随圆形、多边形,只要是涡壳形即可,没有特别限定。
这些通路的两端面分别用第1端板16和第2端板18覆盖。这里,所谓“端面”,系指由涡壳状的第1通路10及第2通路12形成的大致圆筒形的底面和顶面。第1通路10和第2通路12被第1端板16及第2端板18气密性地封住。
在第1端板16上,在该第1端板16的半径方向上连续的第1区域20内,形成有第1通路入口22,该第1通路入口是由只在上述第1通路10上开口的1组开口组成的。在图1的例子中,为了简便,各通路仅绕了2周,故开口数只有2个,但在实际的热交换器上,通路一般绕10周~100周左右,故开口数也相应增多。而且,在图1中第1区域呈大致扇形,但不局限于这种形状,例如也可设成长方形等任意形状。当然,在靠近端板16中心的部分,由于入口和后述的出口之间的通路的距离缩短(单位壁面面积的处理流量增大),故供给这部分的流体不能充分地进行热交换。因此,在靠近中心的部分,最好将开口尺寸设得小一些,尽量加大至出口的通路的距离。因此,第1区域的形状如图所示最好为扇形。为了回避入口和出口间的距离缩短的问题,第1区域也可设成不靠近端板16的中心。例如,也可将第1区域设在端板半径方向外侧的约2/3的部分上(这种场合,从中心附近通过的第1通路的周壁不设开口)。而且,开口最好设在从该第1区域内通过的第1通路的全周上。当然,设在从第1区域内通过的第1通路的全周的80%以上的部分上也无妨。开口的大小虽没有特别限定,但,若太小则处理能力降低,太大则进行热交换的涡壳状通路内的通过距离缩短(单位壁面面积的处理流量增大),故热交换率降低。因此,开口大小,以中心角(开口之周向的两端部与端板中心构成的角)为15~60度左右为宜。
另外,在第2端板18上,在第2端板的半径方向上连续的第2区域24内形成有第1通路出口26,该第1通路出口是由只在上述第1通路上开口的1组开口构成的。在图1的例子中,为了简便,各通路仅绕了2周,故开口数只有2个,但在实际的热交换器上,通路一般绕10周~100周左右,故开口数也相应增多。而且,在图1中第2区域呈大致扇形,但不局限于该形状,例如也可设成长方形等任意形状。不过,靠近端板18的中心的部分,由于上述第1通路入口22与第1通路出口26之间的通路的距离缩短(单位壁面面积的处理流量增大),故供给这部分的流体不能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因此,在靠近中心的部分,最好开口尺寸设得小一些,尽量加大入口与出口之间的通路的距离。因此,第2区域的形状如图所示最好为扇形。为了回避入口和出口之间的距离变短的问题,第2区域也可不设在端板18的中心附近。例如,也可将第2区域设在端板半径方向外侧的约2/3部分上(这种场合,通过中心附近的第1通路的周壁不设开口)。而且,开口最好设在通过该第2区域内的第1通路的全周上。当然,设在通过第2区域内的第1通路的全周之80%以上的部分上也无妨。开口的大小虽没有特别限定,但若太小则处理能力降低,太大则进行热交换的涡壳状通路内的通过距离缩短(单位壁面面积的处理流量增大),故热交换率降低。因此,开口大小,以中心角(开口之周向的两端部与端板中心构成的角)为15~60度左右为宜。
图1的例子中,第1通路入口22设在端板16左侧,第1通路出口26设在端板18右侧,因此,上述第1通路入口22及第1通路出口26形成于相互错开180度的位置上。但是,上述第1通路入口22及第1通路出口26的位置关系不局限于此,可采用任意的位置关系。当然,从入口流入的流体立即从出口流出会降低热交换率,故将两者设在这样的位置上较理想,即,从第1通路入口流入的流体绕120度~340度左右、最好绕150度~340度左右通过第1通路后,再从第1通路出口排出的位置上。无论哪一种情况,从第1通路入口22流入的流体仅流过不到1周(即不到360度),便通过第1通路10从第1通路出口26排出。当然,在将入口和出口设在约180度以外的位置上的情况下,为了防止流体从短侧通路通过之后就从出口排出,最好在通过长侧通路的方向上将初始速度赋予供到入口的流体。因此,在想避免这种烦杂性的情况下,第1通路入口22和第1通路出口26如图1所示,最好在错开180度(即150度~210度)的位置上形成。而且,在图1的例子中,是将第1通路入口22和第1通路出口26设在不同的端板上,但也可将它们设在同一端板上。
第1端板16上形成有第2通路入口30,该第2通路入口30在该第1端板16的半径方向上是连续的,在与上述第1区域20不同的第3区域28内,由只在上述第2通路12上开口的1组开口构成。在图1的例子中,为了简便,各通路仅绕了2周,故开口数只有2个,但在实际的热交换器上,通路一般绕10周~100周左右,故开口数也相应增多。而且,在图1中,第3区域呈大致扇形,但不局限于这种形状,可设成例如长方形等任意形状。不过,在靠近端板16中心的部分,由于入口和后述的出口之间的通路的距离缩短(单位壁面面积的处理流量增大),故供给这部分的流体不能充分地进行热交换。因此,在靠近中心的部分,最好将开口尺寸设得小一些,尽量加大到出口的通路的距离。因此,第3区域的形状如图所示呈扇形较为理想。为了回避入口和出口的距离缩短的问题,第3区域也可设成不在端板16附近。例如,也可将第3区域设在端板半径方向外侧的约2/3的部分上(这种场合,通过中心附近的第2通路的周壁不设开口)。而且,开口最好设在从该第3区域内通过的第2通路的全周上。当然,设在从第3区域内通过的第2通路的全周的80%以上的部分上也无妨。开口的大小虽没有特别限定,但若太小则处理能力降低,太大则进行热交换的涡壳状通路内的通过距离缩短(单位壁面面积的处理流量增大),故热交换率降低。因此,开口的大小以中心角(开口之周向的两端部与端板中心构成的角)为15~60度左右为宜。
第2端板18上设有第2通路出口34,该第2通路出口在第2端板的半径方向上是连续的区域,在与上述第2区域24不同的第4区域32内,是由只在上述第1通路上开口的1组开口构成的。在图1的例子中,为了简便,各通路仅绕了2周,故开口数只有2个,但在实际的热交换器上,通路一般绕10周~100周左右,故开口数也相应增多。而且,在图1的例子中,第4区域呈大致扇形,但不局限于这种形状,例如也可设成长方形等任意形状。不过,在靠近端板18中心的部分,由于上述第2通路入口30和第1通路出口34之间的距离缩短(单位壁面面积的处理流量增大),故供给这部分的流体不能充分地进行热交换。因此,在靠近中心的部分,最好将开口尺寸设得小一些,尽量加大入口和出口之间的通路的距离。因此,第4区域的形状如图所示最好为扇形。为了避免入口和出口间的距离缩短的问题,第4区域也可设成不靠近端板18的中心。例如,也可将第4区域设在端板半径方向外侧的约2/3的部分上(这种场合,从中心附近通过的第1通路的周壁不设开口)。而且,开口最好设在从该第4区域内通过的第2通路的全周上。当然,设在从第4区域内通过的第2通路的全周的80%以上的部分上也无妨。开口的大小虽没有特别限定,但若太小则处理能力降低,太大则进行热交换的涡壳状通路内的通过距离缩短(单位壁面面积的处理流量增大),故热交换率降低。因此,开口的大小以中心角(开口之周向的两端部与端板中心构成的角)为15~60度左右为宜。
在图1的例子中,第2通路30设在端板16右侧,第2通路出口34设在端板18左侧,因此,上述第2通路入口30和第2通路出口34形成于相互错开180度的位置上。但是,上述第2通路入口30及第2通路出口34的位置关系不局限于此,可采用任意的位置关系。当然,从入口流入的流体立即从出口流出会降低热交换率,故将两者设在这样的位置上较理想,即,从第1通路入口流入的流体绕120度~340度左右、最好绕150度~340度左右通过第1通路后再从第1通路出口排出的位置上。无论哪一种情况,从第2通路入口30流入的流体仅流过不到1周(即不到360度)便通过第2通路12从第2通路出口34排出。当然,在将入口和出口设在约180度以外的位置上的情况下,为了防止流体从短侧通路通过之后就从出口排出,最好在通过长侧通路的方向上将初始速度赋予供到入口的流体。因此,在想避免这种烦杂性的情况下,第2通路入口30和第2通路出口34如图1所示,最好形成在错开约180度(即150度~210度)的位置上。
在图1的例子中,将第2通路入口30和第2通路出口34设在不同的端板上,但也可将它们设在同一端板上。而且,在图1中,将第2通路入口30和第1通路入口22设在同一端板上,但也可设在不同的端板上。即第1通路入口、第1通路出口、第2通路入口及第2通路出口也可设在任何端板上,也可将任一个口设在任一端板上。当然,最好使2股流体相互对流地配置各出入口。
下面,对操作方法作说明。向第1区域20供要进行热交换的第1流体。这可通过下述方式进行,即气密性地将未图示的管子连接在第1区域20的外缘上,从该管子将第1流体供给第1区域20。由于端板是平面状的,容易与管子连接。将第1流体供给第1区域20,如图1中的虚线箭头所示,第1流体从第1通路入口22流入第1通路10内。然后,在涡壳状通路10内仅通过约半周便从第1通路出口26排出。同时,同样将第2流体供给第3区域。所供的第2流体如图1中实线箭头所示,从第2通路入口30进入第2通路12,在第2通路内仅通过约半周便从第2通路出口34排出。第1流体和第2流体如图1所示,最好设定为对流方式。这如图1所示,将第1通路入口22和第2通路入口30设在错开180度的位置上便可容易地实现。
于是,第1流体和第2流体分别从第1通路10及第2通路12通过时,便通过它们之间的壁面14进行热交换。
这时的热交换率和现有的涡壳状热交换器大致相同,而且,流体仅从涡壳状通路通过不到1周,故压力损失小、且处理能力大大提高。以下,根据图2对此加以说明。如图2所示,在断面积Ad、长度L的通路中央有表面积为Af的热交换膜,使流量为V的流体相对流动。这时的热交换率用V/Af表示,压力损失用V/Ad×L表示。这里,在假设断面积相同、长度为1/5的通路上,设5片表面积为Af/5的热交换膜,使流量为V的流体相对流动(温度差一样)。这时的热交换率为V/[(Af/5)×5]=V/Af,没有变化,但压力损失为(V/Ad×L)×1/5,减小了1/5(膜厚忽略)。即,若流入的2流体的温度差一样,则热交换率取决于热交换膜的单位面积的处理流量,故通过分割热交换膜缩短通路长度,可使热交换率不变,实现压力损失小的热交换器。换句话说,在不改变热交换膜面积的情况下加大流体进出口面积,便可在不改变热交换率的情况下,实现可处理大量流体的热交换器。
下面,对上述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的一例作说明。第1及第2端板16、18上分别设有涡壳状突条36。使形成有突条36的一侧朝向内侧并保持这些端板平行。将具有挠性和弹性的材料构成的2块软片重叠起来,将软片弯曲成该软片的长度方向直行的方向之中心部分朝向涡壳外侧突出(见图3),同时使各软片与两端板上的各突条接触地将上述软片卷取成涡壳状。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弹性”,系指像这样将向该软片的长度方向直行的方向之中心部分朝向涡壳外侧突出地使软片弯曲的情况下,可发挥使软片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另外,为了用2块软片形成相互分离的第1及第2通路,将2块软片分别卷成不同的突条(见图1)。像上述那样将软片弯曲,则软片的长边便可越过突条36的上面,故可从涡壳的中心侧向外侧卷取。为了像上述那样边使软片弯曲边卷取,可使用于将软片保持在这种弯曲状态下的工具。即,准备具有大致呈“<”字形狭缝的工具,在软片通过该工具的上述狭缝的状态下进行卷取操作,便可像上述那样边使软片弯曲边卷取。这时,为了使软片容易超越突条,如图1所示,最好将突条36的朝向涡壳中心的一侧设成斜面。突条36的涡壳的外侧最好形成垂直于端板而峭立的形式,这样,便可沿着突条36的外侧将软片固定。该形状示意地示于图3。因在端板的开口部不能形成突条36,故在卷取时如图3所示,最好用导向板38从端板的外侧接触而进行卷取,该导向板是为了卷取而将突条赋予这些开口部。而且,如图1所示,在涡壳的始点部和终点部,最好将2块软片重叠起来在同一突条上卷取1周~数周,气密性地封住各通路。这样,2块软片的始点部和终点部即使不进行另外的粘接处理等,亦可确实地、气密性地封住。卷取完毕后,卸下导向板38,将软片的端部与突条36气密性地结合起来。可用以下方法进行结合:例如,卷取之后,用超声波在软片与板的接合面上产生热而进行熔敷等通过加热而进行熔敷的方法;将结合部分浸渍在使软片及(或)突条熔解的熔剂中进行熔敷的方法;将粘结剂涂敷在软片的长边端部而将结合部分粘住的方法。另外,也可与突条的外侧相接邻地设槽,将软片插入该槽内,可进一步提高气密性。
图4~图6所示为上述本发明的其他形式。图4~图6中,开口部只用设有开口的区域表示,各开口省略了。而且,涡壳状通路也省略了。图4所示的例子是在第1端板上设第1通路入口和第2通路出口,在第2端板上设第1通路出口和第2通路入口的例子。图5所示的例子是将所有的开口都设在第1端板上的例子。图6所示的例子是将第1通路入口和第1通路出口设在第1端板上,将第2通路入口和第2通路出口设在第2端板上的例子。
下面,根据图7对本申请的第2项发明(权利要求5)作说明。图7和图4~图6一样,开口部只用设有开口的区域表示,省略各开口。而且,涡壳状通路也省略了。涡壳状的第1及第2通路、第1及第2端板以及第1通路入口22和第1通路出口26和图1所示的本申请的第1项发明相同。图7所示的例子中,第2通路入口和第2通路出口34如图7所示,设在相互不同的端板的大的区域内。即,本申请第1项发明的第3区域及第4区域大。第2通路入口在图7中未示出,和第2通路出口34一样大的开口设在第2端板的相同位置上。第2通路入口和第2通路出口34的大小没有特别限制,但中心角最好为240度~300度左右。第2通路入口及第2通路出口也可截断。本申请的第2项发明除了第2通路入口及第2通路出口的尺寸大小之外的结构及理想形式同上述本申请的第1项发明一样。
下面,对操作方法进行说明。同根据图1说明的本申请的第1项发明一样,从第1通路入口22供第1流体,流入第1通路。流入第1通路的第1流体在第1通路内流过不到1周便从第1通路出口26排出。从第2通路入口供第2流体,在涡壳的轴向上通过第2通路,然后从第2通路出口34排出。其间,在第1流体和第2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
接着,根据图8对本申请的第3项发明(权利要求8)作说明。图8和图4~图6一样,开口部只用设有开口的区域表示,省略各开口。而且,涡壳状的通路也省略了。涡壳状的第1和第2通路以及第1和第2端板同本申请的第1项发明一样。第3项发明中,第1通路的第1入口22只设在第1端板半径方向外侧的约一半或内侧的约一半上,第1通路的第1出口26也设在第1或第2端板半径方向外侧的约一半或内侧的约一半上。这种场合,在第1通路的第1入口22设在第1端板半径方向外侧的约一半上的情况下,第1通路的第1出口26也设在第1或第2端板半径方向外侧的约一半上,在第1通路的第1入口22设在第1端板半径方向内侧的约一半上的情况下,第1通路的第1出口26也设在第1或第2端板半径方向内侧的约一半上。另外,还没有只在第1通路上开口的第1通路的第2入口22’,它是通过第1通路的第1出口26和未图示的管子气密性地连接的。在第1通路的第1入口22设在第1端板半径方向外侧的约一半上的情况下,第1通路的第2入口22’设在第1或第2端板半径方向内侧的约一半上,在第1通路的第1入口22设在第1端板半径方向内侧的约一半上的情况下,第1通路的第2入口22’设在第1或第2端板半径方向外侧的约一半上。另外,还设有第1通路的第2出口26’。第1通路的第2入口22’设在第1端板半径方向外侧的约一半上的情况下,第1通路的第2出口26’也设在第1或第2端板半径方向外侧的约一半上,在第1通路的第2入口22’设在第1端板半径方向内侧的约一半上的情况下,第1通路的第2出口26’也设在第1或第2端板半径方向外侧的约一半上。
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第2通路入口和第2通路出口34如图8所示,形成于不同端板的大区域内。即,本申请的第1项发明的第3区域和第4区域大。第2通路入口在图8中未示出,同第2通路出口34一样大的开口设在第2端板的同一位置上。第2通路入口和第2通路出口34的大小虽没有特别限定,但中心角最好为240度~300度左右。第2通路入口和第2通路出口也可截断。本申请的第3项发明除了第1通路的入口和出口如上述那样,每2个所在的点和第2通路入口及第2通路出口的大小之外的结构以及理想形式同上述本申请的第1项发明一样。
下面,就操作方法作说明。从第1通路的第1入口22供第1流体。流入第1通路的第1流体仅从第1通路流过不到1周(图8的例子中约半周)便从第1通路的第1出口26排出。排出的第1流体通过未图示的管子之后,从第1通路的第2入口22’流入第1通路内,在第1通路内仅流过不到1周(图8的例子中约半周)便从第1通路的第2出口26’排出。另外,从第2通路入口供第2流体,在涡壳的轴向上,使其通过第2通路后,再从第2通路出口34排出。其间,在第1流体和第2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
本申请的第2项发明及第3项发明的热交换器可用和本申请的第1项发明同样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可适用于在流体间进行热交换的所有用途,流体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作为理想用途的一例,可列举用于除湿机的场合。
即,本发明还可提供包括上述本发明热交换器的除湿机。现有的除湿机,由于是利用加热空气使吸湿部件再生,并对再生所用的空气进行冷却使其结露,从而进行除湿,故在加热前的空气和在用于吸湿部件的再生后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可令人满意地用作这种除湿机的热交换器。即,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热交换器就是本发明热交换器的除湿机,这种除湿机至少包括:壳体;装在壳体内的吸湿部件;加热器,用于加热使该吸湿部件再生的再生用空气;在使吸湿部件再生后的高温高湿的再生用空气、和用上述加热器加热前的再生用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用的热交换器,及(或)对高温高湿的再生用空气进行冷却或进一步进行热回收用的热交换器,该高温高湿的再生用空气是对吸湿部件进行再生后的空气,这种除湿机的上述热交换器就是本发明的热交换器。这种除湿机本体(热交换器是现有的热交换器)是众所周知的,例如,美国专利第6083 304号所记载的(美国专利第6083 304号,写进了本说明书,用作参考)。除湿机采用本发明的热交换器,这样,即使用比现在小的压力也可进行热交换处理,也可实现和现有热交换器同等或以上的热交换率,可节省耗电量,还可使马达小型化。

Claims (15)

1.一种热交换器,其包括:涡壳状的第1通路;涡壳状的第2通路,它沿着该第1通路形成,与该第1通路隔着壁面相接邻;分别覆盖该第1及第2通路两端面的第1及第2端板;第1通路入口,是设在该第1端板上的1组开口,由在该第1端板的半径方向上连续的第1区域内只在上述第1通路上开口的1组开口组成;第1通路出口,是设在上述第1或第2端板上的1组开口,由在该第1或第2端板的半径方向上连续的第2区域内只在上述第1通路上开口的1组开口构成;第2通路入口,是设在上述第1或第2端板上的1组开口,由在该端板半径方向上连续的第3区域内只在上述第2通路上开口的1组开口构成;第2通路出口,是设在上述第1或第2端板上的1组开口,由在该端板的半径方向上连续的第4区域内只在上述第2通路上开口的1组开口构成;上述第1通路在上述第1通路入口及第1通路出口以外的区域是密闭的,上述第2通路在上述第2通路入口及第2通路出口以外的区域是密闭的,从上述第1通路入口进入上述第1通路的第1流体在上述第1通路内流过不到1周便从上述第1通路出口排出,从上述第2通路入口进入上述第2通路的第2流体在上述第2通路内流过不到一周便从上述第2通路出口排出,在上述第1及第2流体分别从第1及第2通路流过的期间,通过上述壁面在这些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通路入口在穿过上述第1区域内的第1通路的每周上均开有口,上述第1通路出口在穿过上述第2区域内的第1通路的每周上均开有口,上述第2通路入口在穿过上述第3区域内的第2通路的每周上均开有口,上述第2通路出口在穿过上述第4区域内的第2通路的每周上均开有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通路入口及第1通路出口形成于相互错开150度至210度的位置上,上述第2通路入口及第2通路出口形成于相互错开150度至210度的位置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流体和上述第2流体相互向相反方向分别从上述第1及第2通路通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通路入口形成于上述第1及第2区域以外的大的第3区域内,上述第2通路出口位于和形成有该第2通路入口的端板不同的端板内,其形成于上述第1及第2区域以外的大的第4区域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通路入口及第2通路出口在上述各端板内的上述第1及第2区域以外的几乎全区域内形成。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通路入口在穿过上述第1区域内的第1通路的每周上均开有口,上述第1通路出口在穿过上述第2区域内的第1通路的每周上均开有口,上述第2通路入口在穿过上述第3区域内的第2通路的每周上均开有口,上述第2通路出口在穿过上述第4区域内的第2通路的每周上均开有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涡壳的始点部分和终点部分,形成上述第1及第2通路的壁面之间气密性地重叠卷取起来。
9.一种热交换器,其包括:涡壳状的第1通路;涡壳状的第2通路,它沿着该第1通路形成,与该第1通路隔着壁面相邻;分别覆盖该第1及第2通路两端面的第1及第2端板;第1通路的第1入口,是在该第1端板的半径方向上连续的区域,由设在该半径方向外侧的一半或内侧的一半的部分上的第1区域内只在上述第1通路上开口的1组开口构成;第1通路的第1出口,是在上述第1或第2端板的半径方向上连续的区域,由只在上述第1通路上开口的1组开口构成的,在上述第1通路的第1入口设在半径方向外侧的一半上的情况下,该出口设在半径方向外侧的一半的第2区域内,在设于内侧的一半上的情况下,该出口设在半径方向内侧的一半上的第2区域内;第1通路的第2入口,是在上述第1或第2端板的半径方向上连续的区域,由第3区域内只在上述第1通路上开口的1组开口构成,该第3区域设在该半径方向外侧的一半或内侧的一半上,在上述第1区域设在半径方向外侧的一半上的情况下,该第3区域设在内侧的一半上,在第1区域设在内侧的一半上的情况下,该第3区域设在外侧的一半上;第1通路的第2出口,是在上述第1或第2端板的半径方向上连续的区域,它设在第4区域内,由只在上述第1通路上开口的1组开口构成,在上述第1通路的第2入口设在半径方向外径的一半上的情况下,该第4区域设在半径方向外侧的一半上,在设于内侧的一半上的情况下,该第4区域设在半径方向内侧的一半上;第2通路入口,在上述第1或第2端板内,设在上述第1~第4区域以外的第5区域内,由只在上述第2通路上开口的1组开口构成;第2通路出口,在与设有该第2通路入口的端板不同的端板内,并设在上述第1~第4区域以外的第6区域内,由只在上述第2通路上开口的1组开口构成;第3通路,它将上述第1通路的第1出口和上述第1通路的第2入口气密性地连接起来;上述第1通路在上述第1通路的第1和第2入口以及第1通路的第1和第2出口以外的区域是密闭的,上述第2通路在上述第2通路入口及第2通路出口以外的区域是密闭的,从上述第1通路的第1入口流入的第1流体在上述第1通路内流过不到1周便通过上述第1通路的第1出口流入上述第3通路,并从上述第1通路的第2入口流入上述第1通路,在该第1通路内流过不到1周便从上述第1通路的第2出口排出,从上述第2通路入口流入上述第2通路的第2流体在上述涡壳的轴向上通过上述第2通路后,从上述第2通路出口排出,在上述第1及第2流体分别从第1及第2通路流过的期间,通过上述壁面在这些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涡壳的始点部分和终点部分,形成上述第1及第2通路的壁面之间气密性地重叠卷取起来。
11.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将设有上述开口的第1及第2端板的形成有涡壳状突条的一侧朝向内侧,并保持平行,把由具有挠性和弹性的材料构成的2块软片重叠起来,将2块软片分别卷成不同的突条,将软片弯曲成该软片长度方向直行的方向之中心部分向涡壳外侧突出,同时将软片卷取成涡壳状,以便各软片与各突条接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具有突条的导向板与上述开口部接触,将软片卷取成涡壳状,该突条用于弥补因上述开口部而缺掉的上述涡壳状的突条区域。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2块软片在涡壳的始点部分相互气密性地重叠卷取起来,而且,在卷取成涡壳状之后,在涡壳终点部分,上述2块软片气密性地重叠卷取起来。
14.一种除湿机,它具有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这种除湿机至少包括:壳体;装在壳体内的吸湿部件;加热器,用于加热使该吸湿部件再生的再生用空气;在使吸湿部件再生后的高温高湿的再生用空气,和用上述加热器加热前的再生用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用的热交换器,及/或对高温高湿的再生用空气进行冷却或进一步进行热回收用的热交换器,该高温高温的再生用空气是对吸湿部件进行再生之后的空气,这种除湿机的上述热交换器是权利要求1~9中任1项所述的热交换器。
CNB008169454A 2000-08-10 2000-08-10 热交换器、其制造方法及含有热交换器的除湿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623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0/005355 WO2002014770A1 (fr) 1999-04-16 2000-08-10 Echangeur de chaleur, procede de fabrication correspondant et deshumidificateur comprenant ledit echangeur de chaleu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09813A CN1409813A (zh) 2003-04-09
CN1276233C true CN1276233C (zh) 2006-09-20

Family

ID=11736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1694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6233C (zh) 2000-08-10 2000-08-10 热交换器、其制造方法及含有热交换器的除湿机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7025119B2 (zh)
EP (1) EP1308684B1 (zh)
KR (1) KR100804103B1 (zh)
CN (1) CN1276233C (zh)
AT (1) ATE375491T1 (zh)
CA (1) CA2393062A1 (zh)
DE (1) DE60036732D1 (zh)
HK (1) HK1052382B (zh)
WO (1) WO20020147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34284C1 (de) * 2001-07-13 2002-11-21 Draeger Medical Ag Dochtanordnung für einen Narkosemittelverdunster
KR100893354B1 (ko) * 2002-10-23 2009-04-17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이산화탄소용 내부열교환기
JP4205450B2 (ja) * 2003-02-19 2009-01-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蓄熱装置用エレメント及び蓄熱装置の製造方法
SE525831C2 (sv) * 2003-05-15 2005-05-10 Alfa Laval Corp Ab Spiralvärmeväxlare
DE102004046587B4 (de) * 2004-09-23 2007-02-22 Josef Bachmaier Wärmetauscher
EP2446210B1 (en) 2009-06-24 2018-05-30 Valorbec Société En Commandite, Représentée Par Gestion Valeo S.E.C Heat-exchanger configuration
US8038957B1 (en) 2009-06-25 2011-10-18 Cleary James M Electric catalytic oxidizer
CN104197756A (zh) * 2014-08-13 2014-12-10 广东工业大学 双螺旋弹簧板式热交换器
HUE049624T2 (hu) * 2014-12-18 2020-09-28 Zehnder Group Int Ag Hõcserélõ
FR3032028B1 (fr) * 2015-01-26 2019-05-17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Batterie thermique a materiau a changement de phase encapsule.
US10557391B1 (en) * 2017-05-18 2020-02-11 Advanced Cooling Technologies, Inc. Incineration system and process
US11366150B2 (en) 2017-12-05 2022-06-21 Airbus Helicopters Probe for non-intrusively detecting imperfections in a test object
CN111578750B (zh) * 2019-02-15 2022-02-2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二次流换热装置及系统
DK180389B1 (en) 2019-10-25 2021-03-05 Danfoss As Centre body in spiral heat exchanger
TWI769612B (zh) * 2020-11-02 2022-07-01 國立成功大學 渦捲式加熱裝置
CN112179182B (zh) * 2020-12-02 2021-03-02 上海兴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螺旋换热器及其制法
CN113375347B (zh) * 2021-07-13 2023-01-06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蜂窝状颗粒换热器及储热发电系统
US11927402B2 (en) * 2021-07-13 2024-03-12 The Boeing Company Heat transfer device with nested layers of helical fluid channe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81678A (en) * 1935-03-04 1937-05-25 Rosenblads Patenter Ab Heat exchanger
FR2045691A1 (en) * 1969-06-20 1971-03-05 Rebuffe Pascal Spiral chamber heat exchangers
US3882934A (en) * 1972-06-02 1975-05-13 Aga Ab Heat exchanger
US3907028A (en) * 1974-05-02 1975-09-23 Us Navy Concentric cylinder heat exchanger
FR2313650A1 (fr) * 1975-06-05 1976-12-31 Bertin & Cie Echangeur de chaleur compact pour fluides
SE393182B (sv) * 1975-11-12 1977-05-02 Svenska Flaektfabriken Ab Rotor for roterande vermevexlare
US4200441A (en) * 1976-06-29 1980-04-29 Ltg Lufttechnische Gmbh Regenerative heat exchanger
JPS599186Y2 (ja) * 1978-12-26 1984-03-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ユニット
JPS5682384A (en) * 1979-12-11 1981-07-06 Toshiba Corp Countercurrent type heat exchanger
JPS5923967Y2 (ja) * 1980-05-28 1984-07-16 肇 本田 熱交換器
JPS571377A (en) 1980-06-03 1982-01-06 Tomy Kogyo Co Knitting machine toy
JPS5726331A (en) * 1980-07-24 1982-02-12 Toyobo Co Ltd Air cooling system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ing activated carbon fiber
JPH01157965U (zh) * 1988-04-18 1989-10-31
US4883117A (en) * 1988-07-20 1989-11-28 Sundstrand Corporation Swirl flow heat exchanger with reverse spiral configuration
JP3040873B2 (ja) * 1992-03-18 2000-05-15 株式会社日阪製作所 スパイラル式熱交換器
US5787977A (en) * 1992-04-02 1998-08-04 Nippondenso Co., Ltd. Heat exchanger
US5273106A (en) * 1992-07-21 1993-12-28 Mechanical Technology Inc. Self-defrosting recuperative air-to-air heat exchanger
US5316747A (en) * 1992-10-09 1994-05-31 Ballard Power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selective oxidation of carbon monoxide in a hydrogen-containing gas mixture
US5326537A (en) * 1993-01-29 1994-07-05 Cleary James M Counterflow catalytic device
KR100327521B1 (ko) * 1993-03-19 2002-07-03 이.아이,듀우판드네모아앤드캄파니 일체형화학가공장치및그제조방법
US5787974A (en) * 1995-06-07 1998-08-04 Pennington; Robert L. Spiral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EP0798527B1 (fr) * 1996-08-05 1997-10-08 Hubert Antoine Echangeur de chaleur spirale
JPH10277678A (ja) 1997-04-03 1998-10-20 Matsukueito:Kk 熱交換器
SG104251A1 (en) 1998-01-26 2004-06-21 Kankyo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humidifying air
AU3784399A (en) * 1998-05-05 1999-11-23 Thermatrix Inc. A device for thermally processing a gas stream, and method for same
US6745822B1 (en) * 1998-05-22 2004-06-08 Matthew P. Mitchell Concentric foil structure for regenerators
US6282371B1 (en) * 1998-07-02 2001-08-28 Richard J. Martin Devices for reducing emissions, and methods for same
JP3090915B1 (ja) * 1999-04-16 2000-09-25 株式会社カンキョー 熱交換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含む除湿機
SE9903367D0 (sv) * 1999-09-20 1999-09-20 Alfa Laval Ab A spiral heat exchanger
US6233824B1 (en) * 1999-10-08 2001-05-22 Carrier Corporation Cylindrical heat exchanger
US6397944B1 (en) * 2000-01-28 2002-06-04 Lsi Logic Corporation Heat dissip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6607027B2 (en) * 2001-04-05 2003-08-19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Spiral fin/tube heat exchang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09813A (zh) 2003-04-09
KR20020041820A (ko) 2002-06-03
ATE375491T1 (de) 2007-10-15
EP1308684A1 (en) 2003-05-07
EP1308684B1 (en) 2007-10-10
HK1052382A1 (en) 2003-09-11
US20060124286A1 (en) 2006-06-15
KR100804103B1 (ko) 2008-02-18
EP1308684A4 (en) 2006-06-07
US20050082032A1 (en) 2005-04-21
DE60036732D1 (de) 2007-11-22
CA2393062A1 (en) 2002-02-21
US7025119B2 (en) 2006-04-11
WO2002014770A1 (fr) 2002-02-21
US7147036B2 (en) 2006-12-12
HK1052382B (zh) 2008-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6233C (zh) 热交换器、其制造方法及含有热交换器的除湿机
JP6685905B2 (ja) 乱流式耐腐食性熱交換器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6117297A (en) Electrodialysis apparatus
US4769146A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hollow fiber mass transfer module and module produced by this process
WO2003001122A1 (fr) Procede et appareil d'epuration de l'air
HU214379B (hu) Lemezszerelvény, főleg hőcserélőkhöz
US20060065592A1 (en) Direct flow filter with sealing mechanism
US6814132B1 (en) Heat exchanger,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a dehumidifier containing the same
NL2013988B1 (en) Heat and mass exchange module and use thereof.
JP3045146B2 (ja) 除湿装置
JP2000266480A (ja) 熱交換器及び換気装置
JP2003222355A (ja) 空気清浄装置
EP0635299B1 (en) Captive vortex high agitation device
KR20210001876U (ko) 공기정화 필터 및 공기정화 필터의 적층체
JP2593579B2 (ja) エアフィルタ兼加湿メディア
JPS61178018A (ja) 気体除湿装置における除湿槽
EP0761301B1 (en) Folded packing
JP2002079040A (ja) 除湿素子とその製造方法
CN208085442U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车载空气净化器
JPH09173733A (ja) ハニカム型エアーフィルタとその製造方法
EP2107940A1 (en) Shaped packing element
JPS57192791A (en) Total heat exchanger
JP3437042B2 (ja) 積層ケミカルフィルター
JPH06343968A (ja) 多段回流式浄水器
JP2002079038A (ja) 除湿素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920

Termination date: 2009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