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2348C - 水溶性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水溶性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72348C
CN1272348C CN02815908.XA CN02815908A CN1272348C CN 1272348 C CN1272348 C CN 1272348C CN 02815908 A CN02815908 A CN 02815908A CN 1272348 C CN1272348 C CN 127234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ystem
monomer solution
ethene base
system monomer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0281590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28132A (zh
Inventor
后藤寿一
伊藤贤司
都筑哲也
美保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a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a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a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agos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28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281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7234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234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6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溶性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由含有光聚合引发剂的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的上方对前述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进行光照射,使前述乙烯基系单体开始聚合,同时从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表面除去前述开始聚合的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表面蒸发的水蒸汽。优选水蒸汽随同沿聚合物水溶液表面流动的惰性气体一起除去,或者采用使水蒸汽在聚合物上面倾斜配置的有光透过性的板的表面冷凝等的方法除去。

Description

水溶性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高分子凝聚剂等用途使用的乙烯基系水溶性聚合物的制造方法。更详细地讲,涉及对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进行光照射从而大量制造分子量分布窄的水溶性聚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使丙烯酰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的三级盐或季盐等的乙烯基系单体聚合制得的乙烯基系水溶性聚合物大多用于各种的废水处理、造纸用助剂等的用途。
作为乙烯基系水溶性聚合物的制造方法,有对上述单体等的水溶液进行光照射使单体聚合的方法。这种方法必须制造所得聚合物的聚合度高、而且聚合层上部的聚合度与下部的聚合度之间差别小的聚合物。为了满足这种要求,要求注意下述事项进行聚合。
(1)使单体水溶液的上部与下部照射的光能保持一定。
(2)聚合中产生聚合热,水蒸汽从单体水溶液表面蒸发,不因为这种因素的影响而在单体水溶液的上部与下部产生单体的浓度分布,及
(3)单体水溶液的上部与下部不产生温度差。
过去,为了避免上述问题,设法降低单体水溶液的液深,尽量确保水溶液深度方向的光能变化小。另外,为了使该水蒸汽从单体水溶液表面蒸发的比例一定,并为了使该水溶液的上部与下部不产生温度分布,使用片材(薄膜)覆盖该水溶液,从外部进行冷却。
例如,特开平11-228609号公报公开了间歇式制造水溶性聚合物的方法。该方法把含光聚合引发剂的水溶性单体水溶液充满深度50mm以下的容器,用光透过性薄膜覆盖水溶液表面。然后,通过薄膜对水溶液照射光,进行聚合。聚合时,从薄膜上面采用空气冷却,从容器底部采用水冷或空气冷却,从而冷却该水溶液。
另外,也知道连续式制造水溶性聚合物的方法。
例如,特公平3-65821号公报公开了边连续地向连续运行的带状可动载带上供给75~90质量%的乙烯基系水溶性单体水溶液以达到40mm以下的液深边进行聚合。记述了单体水溶液的液深越大,生产性越好,但由于液深增加后,聚合层的内部温度急剧升高,故不能获得分子量高的聚合物,因此液深限于40mm以下。
特公平6-804号公报公开了向可动载带上供给添加有光引发剂的水溶性乙烯基单体的20~90质量%水溶液,然后照射光进行聚合。该方法中,按照金属制可动载带的进行方法,使用在可动载带的两边设可挠性带状堰的装置。此外,在这2个堰的上面张设光透过性薄膜,在前述载带与堰及薄膜形成的空间充满单体,从薄膜上面照射光。采用这样的方法,水溶性乙烯基系单体连续进行聚合。
上述聚合方法中,堰的高度决定了单体层的厚度。堰太高时,难以除去聚合热。另外单体层内的入射光量也在单体层的上部与下部产生差别,结果成为所得聚合物的聚合度产生差别的原因。反之,该单体层的厚度太薄时,单位面积载带的聚合物生产速度小。若考虑这些的平衡,通常堰的高度优选为5~50mm,这也在特公平6-804号公报中公开。
特公平8-5926号公报公开了使用包括上部具有光透过性材质部分的气密室和通过前述气密室内的可动性载带的光聚合装置连续地制造丙烯酸系聚合物凝胶的方法。
该方法中,含有光聚合引发剂的丙烯酸系单体水溶液中的氧含量为1mg/L以下,将气密室内的氧浓度保持在1体积%以下的环境气氛中。在前述可动式带一端,向带上连续供给合成树脂薄膜,再向该合成树脂薄膜上连续地供给单体水溶液,成为薄层状。通过对薄层状供给的单体水溶液照射光能,使该单体开始聚合。在开始聚合的该单体水溶液呈非流动性的阶段,向单体水溶液上部连续地供给合成树脂薄膜,与该表面贴合。另外,记载了继续照射光能后,在可动式带的另一端连续地从聚合物凝胶表面边剥离上部及下部的合成树脂薄膜边连续地取出聚合物凝胶。
另外,记载了供给可动式带、用于聚合的单体水溶液的液深为3~20mm,优选5~10mm。但没记载限定前述液深的理由。
如上所述,为了获得分子量高、且分子量差别小的乙烯基系水溶性聚合物,必须迅速除去聚合中产生的聚合热,使照射的光量沿液深方向均匀。过去,通过将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的液深保持在50mm以下,解决了这些问题。
然而,降低液深时,单位时间的聚合物产量减少。为了补充减少量,考虑制造装置的更大型化,但大型化也有限制。因此,以往的水溶性聚合物的制造方法难以大量进行生产。另外,乙烯基系水溶性单体水溶液的液深大时,如前述在水溶液的上部与下部产生照射光量差,结果产生的自由基量在单体水溶液的上部与下部不同。因此,单体水溶液的上部聚合度低、下部聚合度高。结果存在最终所得水溶性聚合物的聚合度差别明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者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各种研究的结果,发现将水溶性单体进行光聚合时,由于产生的聚合热,水蒸汽从水溶性单体水溶液的表面蒸发,通过强制性地除去该蒸发的水蒸汽,促进水溶性单体水溶液的水分蒸发,可以制造聚合度差别小的聚合物。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认识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溶性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即使所得聚合物为厚膜时,也可以大量生产厚膜方向聚合度差别小且高分子量的乙烯基系水溶性聚合物。
根据本发明,虽然可以制造聚合度差别小的聚合物的理由的详细情况尚不清楚,但推测或许如下。
对含有光聚合引发剂的乙烯基系水溶性单体进行光照射而使单体聚合时,光的照射量在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表面附近高,随着离开水溶液表面而减少。因此,在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的表面附近,引发剂自由基量增多。结果在水溶液表面附近生成的聚合物的聚合度降低。而,在离开水溶液表面的部分,由于引发剂自由基量比水溶液表面附近少,因此生成的聚合物成为高聚合度。
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的光聚合,随着聚合的进行产生聚合热,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的温度上升。因此,在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表面,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中的水分蒸发。
本发明通过强制性地除去该蒸发的水蒸汽,积极地促进水分从水溶液表面蒸发。因此推测或许可以提高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表面附近的单体浓度。
结果,避免了水溶液表面附近的聚合物的聚合度降低。因此,推测本发明中使用50cm以上液深的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采用光聚合制造聚合物时,或许可以制造分子量差别小的聚合物。
以下是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
[1]水溶性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从含有光聚合引发剂的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的上方对前述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进行光照射,使前述乙烯基系单体开始聚合,同时从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表面除去由前述开始聚合的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表面蒸发的水蒸汽。
[2]上述[1]所述的水溶性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的液深是50mm以上。
[3]上述[1]所述的水溶性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或聚合物水溶液的上方设置倾斜面而配置的具有光透过性的板的表面使水蒸汽冷凝,从而除去水蒸汽。
[4]上述[1]所述的水溶性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水蒸汽的除去随同沿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或聚合物水溶液表面流动的惰性气体一起进行。
[5]上述[1]所述的水溶性聚合物的连续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乙烯基系单体包含从(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盐、(甲基)丙烯酰胺及(甲基)丙烯酸二烷氨基乙酯的三级盐或季盐中选出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
[6]连续式水溶性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具有移动型贮液部的可挠性带上边连续供给含有光聚合引发剂的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边对前述乙烯基单体水溶液从其上方进行光照射,使前述乙烯基系单体开始聚合,同时从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表面除去由供给前述带上的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表面蒸发的水蒸汽。
[7]前述[6]所述的连续式水溶性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可挠性带的两边缘弯成贮液部。
[8]前述[6]所述的连续式水溶性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沿可挠性带的两边缘部配设的导向板,使可挠性带弯成贮液部。
[9]前述[6]所述的连续式水溶性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的液深是50mm以上。
[10]前述[6]所述的连续式水溶性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或聚合物水溶液的上方设置倾斜面而配置的有光透过性的板的表面使水蒸汽冷凝,从而除去水蒸汽。
[11]前述[6]所述的连续式水溶性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水蒸汽的除去随同沿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或聚合物水溶液表面流动的惰性气体一起进行。
本发明的水溶性聚合物的制造方法中,由于对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进行光照射开始聚合、同时从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表面除去蒸发的水蒸汽,故单体水溶液表面附近的单体浓度上升,因此可以避免水溶液表面附近聚合物的聚合度降低。根据本制造方法,由于使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的液深为50mm以上,因此适合于大量生产水溶性聚合物。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中使用的水溶性聚合物制造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示意侧面图。
图2是沿图1中的P-P′线的气密室截面图。
图3(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中使用的水溶性聚合物制造装置的气密室另一例子的示意截面图,图3(b)是该气密室立体图。
图中符合分别表示:
1-连续带;2,3-滚筒;4-气密室;5-上面;7a,7b-光源;8-气体供给部;9-排出口;10-水溶液贮罐;11-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12-聚合引发剂贮罐;13-混合器;14-供给管;15-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层;20-载带;22-气密室;24-底面;26,28-倾斜部;30-有光透过性的板;32,34-侧壁;36-水滴;38-贮液部;40-气体供给部;42-冷凝水排出口;44-冷凝水排出口;46-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层;50-流槽。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案
作为本发明使用的乙烯基系单体,优选水溶性的乙烯基系单体。
再者,本发明中的丙烯酰胺或甲基丙烯酰胺表示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表示为(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表示为(甲基)丙烯酸酯。
作为水溶性的乙烯基系单体、具体地可列举(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及这些酸的碱金属盐或铵盐;(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与(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等的(甲基)丙烯酸的各种二烷氨基烷基酯的三级盐(盐酸盐或硫酸盐等)、前述二烷氨基烷基酯的卤化烷基加成物(氯甲烷加成物等)或前述二烷氨基烷基酯的卤化芳基加成物(苄基氯加成物等)等的季盐;N,N-二烷氨基烷基(甲基)丙烯酰胺及这些的三级盐或季盐;二烷基二烯丙基铵盐;(甲基)丙烯酸硫代烷基酯;丙烯酰胺烷基磺酸及其盐等。
其中,由于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及其盐、(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的三级盐及季盐,通过均聚或这些单体共聚,可以制造有特征的高分子量的凝聚剂,所以这些单体特别重要。
将这些乙烯基系单体进行聚合时的上述乙烯基系单体的水溶液浓度优选20~90质量%,特别优选25~80质量%。乙烯基系单体浓度小于20质量%时,由于所得聚合物的含水量多,故干燥成本高,生产性差。而,乙烯基系单体浓度超过90质量%时,难以制得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上述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中可以添加其他的单体。作为其他的单体,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二烷氨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与聚氧化烯(甲基)丙烯酸酯、丙烯腈等的亲水性单体、以及(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苯乙烯及醋酸乙烯酯等的非水溶性单体等。这些的其他单体可以根据使用目的适当地进行选择。
其他单体的添加比例考虑使用目的、水溶性等来决定。通常相对于乙烯基系单体100质量份,优选添加30质量份以下。
使前述单体、其他的单体开始聚合的光聚合引发剂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使用目的适当地选择公知的光聚合引发剂。具体地可列举2,2′-偶氮二(2-氨基二丙烷)盐等的偶氮化合物、1-苯甲酰-1-羟基环己烷及二苯甲酮等的酮、苯偶姻及其烷基醚、苄基酮缩醇类及蒽醌衍生物等。
光聚合引发剂的添加量,相对于水溶液中的乙烯基系单体,优选10~10000ppm,更优选是10~2000ppm。光聚合引发剂的浓度小于10ppm时,聚合不充分,而超过10000ppm时,所得聚合物的聚合度降低。
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中,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作为添加剂的链转移剂或表面活性剂等。
为了调节所得水溶性聚合物的分子量,使用链转移剂。作为链转移剂,可列举巯基乙酸、巯基丙酸及这些酸的盐类等。链转移剂的添加量,相对于水溶液中的乙烯基系单体,优选1~1000ppm。
为了改善所得水溶性聚合物与聚合容器等的剥离性,添加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根据水溶性单体的性质,分别使用公知的非离子系、阳离子系、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
作为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可列举四烷基季铵盐、三烷基苄基季铵盐、烷基吡啶鎓盐、烷基喹啉鎓盐等。
作为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可列举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高级醇硫酸酯盐、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盐等。
作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可列举聚氧化烯烃烷基醚、聚氧乙烯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等。
上述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相对于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优选0.01~3质量%。
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小于0.01质量%时,无法体现表面活性剂的添加效果,而超过3质量%时,添加量增加而作用没有增加,故不经济。
本发明方法中,对上述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进行光照射开始聚合,同时从开始前述聚合的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表面除去蒸发的水蒸汽。
作为理想的水蒸汽排除量,以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中的水量为基准,优选为5~30%,更优选为10~20%。
图1及图2是表示本发明水溶性聚合物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水溶性聚合物制造装置一个例子的简图。该制造装置可以使用惰性气体除去聚合中产生的水蒸汽。
图1中,连续带1张设在滚筒2、3间,按箭头Q方向旋转移动。
前述连续带1有可挠性,带的材质优选是合成树脂。连续带1通过将带的两边缘部分向上方弯曲,在中央沿纵向形成连续的贮液部100。前述贮液部100的横向截面只要是有凹状,可以使用各种形状。
特别优选如图2所示的横向截面按照朝向上方扩宽的船型形状。作为贮液部100的高度H,优选液深+20mm,更优选70~220mm。
通过沿带的侧面设导向板等,可以简单地形成这种形状的贮液部100。
图1中,4是沿前述连续带1的进行方向配设的截面是长方形的气密室。前述载带1贯通气密室4内。另外前述气密室4的上面5用光透过性材料形成。设于气密室4上方的多个光源7a、7b照射的光透过形成前述气密室4上面的光透过性材料,射入气密室4内。作为光透过性材料,可列举玻璃及透明塑料等。从光透过性及耐热性好的观点考虑,优选玻璃。
8是气密室4的一边侧壁形成的气体供给部,氮气等的惰性气体通过气体管路(没图示)从在前述气密室4的一边侧壁形成的气体供给部8流入前述气密室4内,用惰性气体充满气密室4内。然后,充满气密室4内的惰性气体随同聚合产生的水蒸汽,通过设在气密室4的另一边侧壁(与前述气体供给部8相对侧的侧壁)的排出口9排到气密室4外。
这样通过从载带的侧面方向供给惰性气体,可以有效地除去水蒸汽。
过去,为了降低气密室内的氧浓度,从气密室4的载带入口上部向气密室4内供给惰性气体。利用这种方法除去水蒸汽时,冷却载带上的单体水溶液表面,抑制水蒸汽的产生。结果,有时降低所得聚合物的物性。因此,该法并不理想。
惰性气体的供给量优选0.5~40m3/hr。另外,优选排出口9与排气装置(没图示)连接。这样通过排出口9与排气装置连接,可有效地除去水蒸汽。
图1中,10是水溶液贮罐,把罐内容纳的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11送入混合器13,与聚合引发剂罐12中充满的光聚合引发剂进行混合。混合物通过供给管14供给连续带1移动方向上游的贮液部100内,在载带1上形成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层15。此时,调节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的供给量,使前述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层15的液深成为所期望的深度。根据本发明,优选有50mm以上,更优选有50~200mm,最优选有55~150mm液深的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的聚合成为可能。
在连续带1上形成的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层15随带1的移动向下游移动,同时被光源7a、7b照射光。作为光源,使用通常光聚合用光源,可适当使用可照射紫外线、可见光的市售光源。
通过前述光照射,向载带1上供给的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层15中的单体开始聚合。随着聚合开始放出聚合热,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层15的温度开始上升。
与聚合一起开始从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层15表面蒸发水分。蒸发的水分立即从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层15表面随同在与载带1的运行方向垂直的方向流动的惰性气体移向气密室4内,从气密室4的与气体供给部8相对侧的侧壁形成的排出口9排到外部。开始聚合的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层15的表面附近的水分由于强制性地除去而被浓缩,因此表面附近的单体浓度比离开表面的部分高。即,开始聚合的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层15中的乙烯基系单体浓度随着接近水溶液层15的表面连续增高。
结果,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层15的表面附近的聚合物的聚合度保持在高的状态。
这样的连续带1上边聚合边向下游移动的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层15,在完成聚合的状态下通过气密室4的最下游部分从气密室4送出,在滚筒3附近与连续带1剥离分开。16是剥离后连续回收的水溶性聚合物层。这样制造的聚合物按照通常方法进行切断、粉碎、干燥,成为粉末制品。
上述说明中,通过设包围连续带的气密室,向内部供给惰性气体,强制性地从水溶液表面附近除去由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层表面蒸发的水分,但不限于这种方法,也可以将整个装置设在可减压的室内,使整个室成为减压状态,从而除去从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层表面蒸发的水分。
图3是表示与图2所示气密室4不同形态的气密室的图。该装置的场合,通过在单体水溶液或聚合物水溶液的上方设倾斜面而配置的有光透过性的板(以下称“透明板”)的表面使水蒸汽冷凝,除去水蒸汽。
图3(a)表示沿连续带横向的截面图。该气密室22的截面,如图3所示,底面24的两端侧是有向上方倾斜的倾斜部26,28的类似5角形。上面由透明板30构成。作为透明板,只要使用前述的光透过性材料制造即可。该透明板30沿载带20横向倾斜(本图中从侧壁32朝侧壁34下降)形成。倾斜角度优选0.2~5度,更优选0.2~2度。图3(a)表示倾斜角度0.4度的例子。透明板的倾斜角度小于0.2度时,有时不能充分除去凝聚的水蒸汽,而超过5度时,由于光源与单体水溶液或聚合物水溶液的距离太大,有时不能获得足够的光强度。
在前述气密室22内移动的可挠性连续带20,沿着朝气密室22的底面24及倾斜部26、28所形成的上方仿成扩宽的船形形状,形成船形形状的贮液部38。
图3(b)表示从气密室22的侧面看的透视图。图3(b)中省略了连续带的记载。
40是在侧壁34形成的气体供给部,42是集中于侧壁34形成的流槽50中的冷凝水排出口,44是在底面24形成的冷凝水排出口。此外,气体供给部40也可以形成多个,但如图3的(b)所示,气体供给部40也可以只是1处。另外,冷凝水排出口44,除了图3的(b)所示以外,只要是底面24的最低处,则可以设在任意的位置。
载带20上形成的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层46,如前述随着聚合的进行,温度上升,因此产生水蒸汽。产生的水蒸汽在其上方设的透明板30上冷却,在透明板30的下面形成水滴36。这种情况下,透明板30可以只由外界空气自然冷却而使水蒸汽冷凝。没有必要从外部使用冷却装置等冷却透明板30。
水滴36沿透明板30的倾斜从透明板30的下面向侧壁34移动,落到沿侧壁34形成的流槽50内,从排出口42排到外部。
图3表示的气密室22是如上所述使水蒸汽在透明板上冷凝而除去的构成。
此外,冷凝水的一部分也通过载带20的下面从排出口44排到外部。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实施例1
使用图1表示的装置进行水溶性乙烯基系单体的聚合。此外,气密室的总长是3m。
在丙烯酰胺90摩尔%、使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与氯甲烷反应制得的季盐(以下,称“DAC”)10摩尔%的单体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使总质量为850kg,单体浓度为32质量%。调节pH为4.0后,边将温度保持在10℃边用氮气吹30分钟,制得单体水溶液。将该水溶液加到水溶液罐10中。
另外,以该单体水溶液中单体的质量为基准,调制含1-苯甲酰-1-羟基环己烷30ppm与偶氮二眯基丙烷盐酸盐1800ppm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水溶液。对该水溶液吹氮气2分钟,将该水溶液加到聚合引发剂罐12中。
用混合器13将单体水溶液与光聚合引发剂水溶液一面混合,一面通过供给管14连续供应含上述光聚合引发剂的单体水溶液,使载带1的贮液部100维持液深70mm。
作为光源,使用10W化学灯(东芝公司制,商品名“FL10BL”),距气密室4上游顶端1.5m之间先用5W/m2的照射强度,然后用120W/m2的照射强度对单体水溶液层照射紫外线。通过照射紫外线,单体水溶液层边放热边开始聚合。单体水溶液层表面产生的水蒸汽被气密室侧面供给的氮气强制性地从水溶液表面除去。将所得含水状聚合物从载带上剥下,再细切成粒径3mm左右的块,接着用热风干燥机在80℃干燥5小时。然后用粉碎机把干燥的聚合物粉碎,获得粉末状的聚合物。用以下的方法测定所得聚合物的物性。把这些结果示于表1。
[粘度]
把各聚合物溶解在4质量%氯化钠水溶液中,制备0.5质量%浓度的聚合物溶液。使用B型粘度计在25℃、60rpm的条件下进行测定。测定搅拌开始5分钟后的粘度。
[不溶解分]
把各聚合物溶解在离子交换水中,制备0.1质量%浓度的聚合物溶液400ml。使用直径20cm、83目的筛把全部溶液过滤后,收集筛上残留的不溶解物,测量不溶解物的容量。
比较例1
除了使用聚乙烯(PE)片材覆盖载带上的单体水溶液层表面、透过PE片材对单体水溶液层照射紫外线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制得粉末状的聚合物。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所得聚合物的物性,把这些结果示于表1。
                           表1
  取样位置(mm)  0.5%盐粘度(mPa·S)   不溶解分(ml)
  实施例1   距表面1010~3030~5050~70  80808183   <1<1<1<1
  比较例1   距表面1010~3030~5050~70  60657483   <1<1<1<1
实施例2
除了把实施例1使用的装置改成图3所示的装置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制得粉末状的聚合物。此外,该场合以单体水溶液中的水为基准,除去20%的水蒸汽。
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所得聚合物的物性,把这些结果示于表2。
                         表2
  取样位置(mm)   0.5%盐粘度(mPa·s)   不溶解分(ml)
  实施例2   距表面1010~3030~5050~70   85868687   <1<1<1<1

Claims (9)

1.制造水溶性聚合物的方法,其中,通过从含有光聚合引发剂的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的上方对前述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进行光照射,使前述乙烯基系单体开始聚合,同时从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表面除去前述开始聚合的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表面蒸发的水蒸汽,其特征在于,在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或聚合物水溶液的上方设倾斜面而配置的具有透光性的板的表面使水蒸汽冷凝,从而除去水蒸汽。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水溶性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的液深是50mm以上。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水溶性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水蒸汽的除去随同沿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或聚合物水溶液表面的惰性气体的流动一起进行。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水溶性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乙烯基系单体包含由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盐或甲基丙烯酸盐、丙烯酰胺或甲基丙烯酰胺及丙烯酸二烷氨基乙酯或甲基丙烯酸二烷氨基乙酯的三级盐或季盐中选出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
5.连续制造水溶性聚合物的方法,其中,向具有移动贮液部的可挠性载带上边连续供给含有光聚合引发剂的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边对前述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从其上方进行光照射,使前述乙烯基系单体开始聚合,同时除去供给前述载带的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表面蒸发的水蒸汽,其特征在于,在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或聚合物水溶液的上方设倾斜面而配置的具有透光性的板的表面使水蒸汽冷凝,从而除去水蒸汽。
6.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制造水溶性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可挠性载带的两边缘弯成贮液部。
7.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制造水溶性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沿可挠性载带的两边缘部配设的导向板,使可挠性载带弯成贮液部。
8.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制造水溶性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的液深是50mm以上。
9.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制造水溶性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水蒸汽的除去随同沿乙烯基系单体水溶液或聚合物水溶液表面的惰性气体的流动一起进行。
CN02815908.XA 2001-09-11 2002-09-09 水溶性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27234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75550/2001 2001-09-11
JP2001275550A JP3882553B2 (ja) 2001-09-11 2001-09-11 水溶性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8132A CN1628132A (zh) 2005-06-15
CN1272348C true CN1272348C (zh) 2006-08-30

Family

ID=19100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815908.XA Expired - Lifetime CN1272348C (zh) 2001-09-11 2002-09-09 水溶性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882553B2 (zh)
CN (1) CN1272348C (zh)
WO (1) WO20030250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16448B2 (ja) * 2008-07-03 2013-06-19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紫外線照射装置、ベルト重合機、及び、水溶性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01619110B (zh) * 2008-07-04 2011-05-04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水溶性光聚合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JP5588686B2 (ja) * 2010-01-21 2014-09-10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紫外線照射装置、ベルト重合機及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47803A (en) * 1980-03-24 1981-11-17 Calgon Corp Continuous polymerization
JPS63309501A (ja) * 1987-06-11 1988-12-16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水溶性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2002003509A (ja) * 2000-06-26 2002-01-09 Toagosei Co Ltd 含水状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4623862B2 (ja) * 2001-05-25 2011-02-02 ダイヤニトリックス株式会社 重合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2002347046A (ja) * 2001-05-25 2002-12-04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シート状重合体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3025024A8 (fr) 2004-02-12
WO2003025024A1 (fr) 2003-03-27
CN1628132A (zh) 2005-06-15
JP3882553B2 (ja) 2007-02-21
JP2003082013A (ja) 2003-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63425C (fi) Foerfarande foer framstaellning av vattenloesliga hoegmolekylaera akrylpolymerer laempliga i synnerhet foer behandling av vatten
CN87102540A (zh) 高分子量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85104823A (zh) 水溶性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269849C (zh) 聚合方法
CA2919320C (en) Reverse-phase polymerisation process
CN1418898A (zh) 高抗冲聚丙烯酸酯复合粒子接枝氯乙烯乳液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2731701A (zh) 利用光化学法制备单分散聚合物功能微球的方法
US7615258B2 (en) Method of treating polymers
CN1272348C (zh) 水溶性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CN85104556A (zh) 粘性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305910C (zh) 亲水性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CN100418900C (zh) 高分子量双亲阳离子型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JPH11228609A (ja) 水溶性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270599A (zh) 聚合方法和产物及产物的应用
JPH10231309A (ja) 水溶性重合体の製造法
JP3693084B2 (ja) 水溶性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H0532410B2 (zh)
JPS608681B2 (ja) 凝集性重合体
CN85104558A (zh) 制备水溶性聚合物的方法
JPH10231308A (ja) 水溶性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311004C (zh) 一种阳离子型水溶性高分子分散体
JP2003246805A (ja) 水溶性ビニル系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H0553804B2 (zh)
JPH10279615A (ja) 水溶性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S63295605A (ja) 水溶性カチオン系重合体の製造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