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1088C - 护理用入浴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护理用入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61088C
CN1261088C CNB031558518A CN03155851A CN1261088C CN 1261088 C CN1261088 C CN 1261088C CN B031558518 A CNB031558518 A CN B031558518A CN 03155851 A CN03155851 A CN 03155851A CN 1261088 C CN1261088 C CN 126108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htub
hot water
mentioned
bathe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558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88329A (zh
Inventor
野吕胜
西野雅文
浜田彻成
米本稔
南本丰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Sanyo Electric Techno Cle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Sanyo Electric Techno Cle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Sanyo Electric Techno Cle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88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883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108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108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3/00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3/00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 A61H33/02Bathing devices for use with gas-containing liquid, or liquid in which gas is led or generated, e.g. carbon dioxide bath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3/00Baths; Douches; Appurtenances therefor
    • A47K3/006Doors to get in and out of baths more easi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3/00Baths; Douches; Appurtenances therefor
    • A47K3/007Tipping-devices for bath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3/00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 A61H33/005Electrical circuits therefor
    • A61H2033/0054Electrical circuits therefor with liquid level detec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92Specific means for adjusting dimens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07Driving mean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61H2201/1215Rotary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4Special force transmission means, i.e. between the driving means and the interface with the user
    • A61H2201/1445Overrunning clutches; One-way clutch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vices For Medical Bathing And Wash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使用时紧凑而不占空间,使用时能够大大减轻护理人的负担的护理用入浴装置。其浴缸(12)由通过电动机的驱动在垂直方向上移动的轴支撑部(14)和倾斜导向部(15)上移行的滚轮(13)支撑,在非使用时,收起于储热水箱(11)下方大致呈立起状态。这样,在非使用时极为紧凑。而在使用时将轴支撑部(14)降下,滚轮(13)滑到倾斜导向部(15)之下,使浴缸(12)的上面的开口从指向斜前上方倾斜到大致指向正上方的状态。这种倾斜运动均通过电动机的电力驱动实现,护理人只需要进行键的操作,能够大幅度减轻劳动力。

Description

护理用入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让身体残疾的人、老年人等被护理人在护理人的看护下入浴所使用的护理用入浴装置。
背景技术
身体残疾的人、老年人或者生病体弱的人等,都是起身困难,靠自己的力量不能够入浴的人(以下称为“被护理人”),需要在护理人的帮助下入浴,对于在这里使用的入浴装置,人们已经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形式。作为这种入浴装置的一种形式,是让被护理人从坐在轮椅上的状态简便地移动到浴缸中,在浴缸中注入热水,从而可让被护理人浸到热水中,这种入浴装置是公知的。
例如在日本第2628568号专利公报记载的入浴装置中,浴缸上面的开口是从几乎指向正上方的状态到指向斜上方的状态让浴缸摆动支撑的,浴缸的前缘端在处于接近地板的状态(上面的开口指向斜上方的状态)下锁定,让坐在轮椅座位部上的被护理人与座位部一起滑移到浴缸内来构成。这样,在被护理人进入到浴缸中之后,解除锁定,将浴缸摆动到水平状态再锁定,通过在浴缸内注入热水,从而可让被护理人仰卧入浴。
发明内容
考虑到这种护理的现状,由于护理人大多是女性,而相反,在大多数护理工作中,特别是象上面所述提供被护理人入浴的护理中,其工作大多是需要有臂力的工作。这样,人们强烈希望减轻这种护理人的负担,特别是减轻了所需的劳力的工作。
在上述那种以往的护理用入浴装置中,为了取消将被护理人抬起朝浴缸内移动的繁重的工作,采用了将轮椅的座位部直接滑移到浴缸内的方法,实现了减轻护理人的负担的要求。然而,让被护理人在进入浴缸的状态下由没力气的护理人去摆动浴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外,还必须将被护理人选入后的浴缸移动到浴室内,并向浴缸内供热水。这样,在被护理人实际入浴时,护理人必须付出相当大的劳力,这是无法避免的。
另一方面,在例如日本第116745/2000号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等记载的入浴装置(作为产品,例如ォ-ジ-技研株式会社制造的轮椅入浴装置チェア-ィンバス等)中,在浴缸的侧壁上设有横开式的门。另一方面,移送被护理人用的轮椅构成座位部与底盘部可分离的结构。这样,在浴缸的门开启的状态下,让坐有被护理人的轮椅向接触浴缸的方向靠近,底盘部露在浴缸底面的下方,即浴缸的外部,仅使座位部带着被护理人滑入浴缸内。这样,在关闭该门后向浴缸内注入水,就可以让被护理人入浴。
由于在这种入浴装置中与供热水装置实现了一体化,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护理人的劳力。然而,由于这种入浴装置是以设置在比较容易确保安装面积的护理设施等中为前提的,它是大型的,占用了很大的安装面积。这样,对于例如为了家庭护理等而设置在一般家庭中是非常困难的。由于这种原因,人们需要一种也可以设置在一般家庭中的,特别是设置面积小的小型入浴装置。当然,如果设置面积小,在护理设施等中也可以并列设置多个装置,因此有很多的好处。
另外,使用这种入浴装置的被护理人大多是即不能自己移动,根据情况又不能出声的,因而强烈地要求其安全性,以使不发生危及到入浴者身体的情况,而在以往的入浴装置中,基本上是以护理人始终注意监视为前提的,在护理人目光离开的状态下必然会对安全性产生很大的担心。
另外,入浴装置原本的目的是维持被护理人身体清洁的同时,通过入浴对被护理人施加放松感或凉爽感等心理上的好影响,根据这种情况,也渴望通过温热达到身体治疗的效果。这样,对于这种原本的目的,获得比以往的入浴装置更高的效果也是很重要的。
本发明鉴于上述部分问题,其第1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大幅度地减护理人的工作负荷,即使在护理人的体格比较小,也没什么力气的情况下,也能够毫无问题地进行操作或处理,作业性良好的护理用入浴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第2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面积小、在节省空间方面优良的护理用入浴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第3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被护理人,即入浴者达到高的安全性的护理用入浴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第4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让被护理人本身获得充分的满足感,并获得高的入浴效果的护理用入浴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形成的第1发明的护理用入浴装置,其特征是它具有:
a)入浴者坐的座位部可以与其下方的底盘部分离的轮椅,
b)可将坐在上述座位部状态的入浴者收容到里面的浴缸,
c)以让上述浴缸的上面开口指向的方向在上方和前方之间变化的方式使该浴缸可自由倾斜运动地保持住的浴缸保持机构,
d)电动驱动源,
e)通过该驱动源的驱动力变更上述浴缸的倾角的浴缸动作机构,
其中,在非使用时,通过上述驱动源、浴缸动作机构以及浴缸保持机构将浴缸后部一侧抬起,以将上述浴缸的上面的开口大致朝着正前方的方式将该浴缸保持在立起的状态。
在第1发明的护理用入浴装置中,通过驱动源,具体地讲是通过电动机的驱动力让浴缸动作机构变更上述浴缸的倾角。通常,在让处于坐在轮椅上状态的入浴者坐在座位上移动到浴缸内,或者反之从浴缸内移动到轮椅的底盘部上时,将浴缸定位到浴缸上面的开口指向斜前上方的位置,通过让座位部滑移面将入浴者圆滑地移动。另外,在入浴时,通过将浴缸倾斜到让浴缸上面的开口指向上方,从而很容易地让入浴者的全身浸到储于浴缸内热水中。对此,在本装置非使用时,也就是收起时,将浴缸立起,直到浴缸上面的开口处于指向大致正前方的状态。
为了在入浴时将入浴者的全身浸入热水中,一般是将浴缸做成前后方向细长并且浅底的形状。这样,入浴时浴缸就会伸出到前方,在某种程度上占用较大的空间。然而,在非使用时,浴缸为了处于大致立起的状态,其前后方向的尺寸与使用时相比会变得很小,从而让收起场所的空间做得窄小,同时,也得到了不对周围的人产生阻碍的效果。特别是在该第1发明的护理用入浴装置中,实现这种浴缸收起状态的操作是通过电动驱动力完成的,例如通过操作装置的护理人按下操作键等类似的简单操作就能够进行,不需要付出由护理人自己手动让浴缸动作那样大的劳动力。因此,能够获得大大减轻护理人工作负荷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形成的第2发明的护理用入浴装置,其特征是它具有:
a)入浴者坐的座位部可以与其下方的底盘部分离的轮椅,
b)可将坐在上述座位部状态的入浴者收容到里面的浴缸,
c)以让上述浴缸的上面开口指向的方向在上方和前方之间变化的方式使该浴缸可自由倾斜运动地保持住的浴缸保持机构,
d)设置在该浴缸保持机构上部的、将热水供到上述浴缸内而储存热水的储热水箱,
其中,在非使用时,通过上述浴缸保持机构在上述储热水箱的下方将浴缸后部一侧抬起,以将上述浴缸的上面的开口大致朝着正前方的方式将该浴缸保持在立起的状态。
在该第2发明的护理用入浴装置中,在浴缸保持机构的上部设置有将入浴时应供给到浴缸内的热水储存起来的储热水箱。这样,与那种将储热水箱设置在地面上的横向或者后方的情况相比,能够大幅度地节约设置空间。另外,与第1发明的护理用入浴装置同样,为了在入浴时将入浴者的全身浸入热水中,即使是将浴缸做成前后方向细长并且浅底的形状,在非使用时通过将浴缸形成大致立起的状态,会将浴缸完全收到储热水箱的下方,或者至少尺寸达到比该储热水箱的前缘端科稍稍突出的程度。因此,包括储热水箱的收起处的空间非常的窄,同时,也得到了不对周围的人产生阻碍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第1发明或者第2发明的护理用入浴装置中,将操作面板配置成在非使用时浴缸立起保持的状态下位于其后方部分中的一部分被挡住,同时,在该操作面板中不被浴缸挡住的范围内,可以设置在浴缸起立状态下必须操作的操作键。
根据这种结构,即使在非使用时操作面板的一部分隐藏到浴缸的后方,也不妨碍任何的操作,由于使用时浴缸倾斜运动,打开了操作面板的前方,因而操作非常容易。另外,通过这种结构,还能够有效地利用装置的外表面,使装置整体尺寸小型化。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形成的第3发明的护理用入浴装置,其特征是它具有:
a)入浴者坐的座位部可以与其下方的底盘部分离的轮椅,
b)可将坐在上述座位部状态的入浴者收容到里面的浴缸,
c)以让上述浴缸的上面开口指向的方向在上方和前方之间变化的方式使该浴缸可自由倾斜运动地保持住的浴缸保持机构,
d)电动驱动源,
e)通过该驱动源的驱动力变更上述浴缸的倾角的浴缸动作机构,
其中,在将入浴者收容到浴缸内或者反之从浴缸内退出时,通过上述驱动源、浴缸动作机构以及浴缸保持机构将浴缸后部一侧压下或抬起,将上述浴缸上面的开口保持在指向斜前上方的状态,在其后的入浴时,变更到预先指示的浴缸倾角。
在第3发明的护理用入浴装置中,与第1发明的护理用入浴装置同样,通过驱动源,具体地讲是通过电动机的驱动力让浴缸动作机构变更上述浴缸的倾角。在让处于坐在轮椅上状态的入浴者坐在座位上移动到浴缸内,或者反之从浴缸内移动到轮椅的底盘部上时,将浴缸定位到浴缸上面的开口指向斜前上方的位置,通过让座位部滑移将入浴者圆滑地移动。另外,在入浴时,一般情况下,浴缸倾斜到让浴缸上面的开口更指向上方,这时浴缸的倾角处于例如对护理人预先指示的角度(或者状态)。这时的倾斜角度最好可由护理人考虑到入浴者的喜好或者状态进行适宜的选择。
在该第3发明的护理用入浴装置中,入浴时浴缸倾角的适设定用的操作由于是通过电动驱动力来实现的,例如可通过操作装置的护理人按下操作键等类似的简单操作就能够进行,不需要付出由护理人自己手动让浴缸动作那样大的劳动力。因此,能够获得大大减轻护理人工作负荷的效果。特别是由于在浴缸中载有入浴者的状态下浴缸变得非常重,用手动来倾斜浴缸不仅需要非常大的劳动力,而且由于不规则的移动还会对入浴者产生不必要的心理、生理的反应。对此,在第3发明的护理用入浴装置中,由于能够用电动将浴缸圆滑地倾斜运动到预定的角度,因而可给入浴者带来安心的感觉,也进一步获得了入浴时放松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第3发明的护理用入浴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浴缸的一部分或者与浴缸倾斜运动对应的移动部件上设置有相接触的用于以机械方式限制这种倾斜运动的挡块。
换句话说,如上所述,在通过驱动源、浴缸动作机构以及浴缸保持机构来控制浴缸倾斜的情况下,由于电动控制的问题(例如因混杂了噪音而使微机失控等)或者机械上的故障,会出现浴缸没有停止在所希望的角度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种护理用入浴装置的结构,浴缸的部分或者与浴缸倾斜运动对应的移动部件与挡块发生接触,从而能够在其位置上制止浴缸的倾斜运动。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收容于浴缸内的入浴者头部一侧非正常地过渡滑落,例如浸入到储存于浴缸内的热水中那样的危险状态。因此,能够给入浴者提供舒服的入浴状态,而且还够确保了高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形成的第4发明的护理用入浴装置,其特征是它具有:
a)入浴者坐的座位部可以与其下方的底盘部分离的轮椅,
b)可将坐在上述座位部状态的入浴者收容到里面的浴缸,
c)以让上述浴缸的上面开口指向的方向在上方和前方之间变化的方式使该浴缸可自由倾斜运动地保持住的浴缸保持机构,
d)电动驱动源,
e)通过该驱动源的驱动力变更上述浴缸的倾角的浴缸动作机构,
f)将热水供给到上述浴缸内的供热水机构,
g)将存留于上述浴缸内的热水排出到外部的排水机构,
h)操作者进行运转开始的指示用的操作机构,
i)在上述浴缸上面的开口指向斜前上方的状态下将入浴者收容到上述浴缸内之后,一旦通过上述操作机构接到运转开始的指示,至少为了进行将上述浴缸的倾斜角度变更为预先指示的倾角的变更动作,上述供热水机构的供热水动作,在预定时间将热水储存于浴缸中给入浴者提供入浴状态的入浴动作,经过预定时间之后将热水从浴缸中排出的排水动作,以及以能够让入浴者从浴缸内退出的方式与将该入浴者收容于浴缸中的状态相同地让浴缸倾斜返正的浴缸复动动作而对上述驱动源、浴缸动作机构、供热水机构以及排水机构分别进行控制的运转控制机构。
在该第4发明的护理用入浴装置中,让处于坐在轮椅上状态的入浴者坐在座位上移动到浴缸内的作业,以及相反的在入浴完成后让入浴者从浴缸内移动到轮椅的底盘部上的作业,必须由护理人进行,但是在入浴时必须进行的,对于朝浴缸内供热水,能够让入浴者将身体适当地浸入到热水中而进行的浴缸倾斜调整,所希望的入浴时间的计时,到达入浴结束时间后热水的排出等等的作业,是在运转控制机构的控制下,由驱动源、浴缸动作机构、供热水机构、排水机构等自动进行的。因此,在这样的入浴时间中,护理人不必始终待在旁边进行任何的操作,根据情况的不同还可以进行其它的作业。因此,根据第4发明的护理用入浴装置,与以往相比,能够大幅度地减轻被护理人入浴时的工作负荷。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形成的第5发明的护理用入浴装置具有:入浴者坐的座位部可以与其下方的底盘部分离的轮椅,可将坐在上述座位部状态的入浴者收容到里面的浴缸,将热水供到该浴缸内而储存热水的储热水箱,在这种护理用入浴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
a)设定目标热水温度用的温度设定机构,
b)检测注入上述储热水箱中的热水的温度的温度检测机构,
c)在由上述温度设定机构设定目标热水温度时,检测上述储热水箱内的热水温度,将其热水温度调整到上述目标热水温度附近的热水温度调整机构。
换句话说,在该第5发明的护理用入浴装置中,例如不是从供热水器导出的供热水管等直接引出,而是将储热水箱中储存的热水供给到浴缸内。在通过供热水管供热水中,其供热水的速度主要受到供热水器能力的限制,但是通过预先将大于浴缸容量的热水储存到储热水箱中,与通过供热水管的情况相比能够在短时间内将需要量的热水注入。因此,在供热水之前将入浴者收容到浴缸内,然后再供热水,这时入浴者在浴缸内待的时间就短。另外,由于是通过温度调整机构将储热水箱内的热水温度调整到设定的热水温度,因而在浴缸内始终能够供入与入浴者或者季节等环境相应的温度适合于入浴的热水。
另外,在上述第5发明的护理用入浴装置中,具有将上述储热水箱中的热水排出到外部的排水机构,将导入上述储热水箱中的热水温度调整到超过上述目标热水温度的适宜温度的前段热水温度调整机构,上述热水温度调整机构将由上述温度检测机构检测的温度与目标热水温度的温度差相对应的量的热水由上述排水机构放掉,其减少的部分可通过将上述正面热水调整机构调整后的热水补入来构成。
根据这种结构,即使是储热水箱本身不带加热器等加热机构的结构,在储存于储热水箱中的热水冷了时,也能够高效地,也就是尽可能地控制放掉的热水量的同时,迅速地将热水温度上升到目标热水温度。由此几乎不论任何时候都能够将接近目标热水温度的热水从储热水箱供给到浴缸中,从而能够为入浴者提供舒适的入浴。
另外,在上述第5发明的护理用入浴装置中,最好还具有将气泡送入上述储热水箱内的气泡发生机构。
储热水箱由于一般容量较大,储存的热水根据场所的不同容易产生温度差,通过气泡发生机构将气泡送入储热水箱内的热水里,起到的搅拌作用,使热水温度均匀化,从而能够让温度检测机构检测出正确的热水温度。由此,能使储热水箱内的热水温度更进一步维持在所希望的温度上,从而可以防止将不希望的温度的热水供到浴缸内。因此,能够给入浴者提供舒服的入浴状态。
另外,在上述第5发明的护理用入浴装置中,上述温度设定机构由显示目标热水温度数值的温度显示机构,将该温度显示机构显示的数值调高或低的输入操作机构,将上述温度显示机构显示的数值作为目标热水温度进行确定用的确认操作机构来构成。
换句话说,由温度设定机构设定的目标热水温度是入浴时非常重要的参数,过低或过高都会损害入浴者的身体状态,最差也可能危及到生命。根据上述的结构,因为只要不通过输入操作机构设定热水温度的数值,对确认操作机构进行操作在最初使其数值有效,所以能够避免因护理人(操作者)意外操作改变热水温度设定,或不经充分确认而改变热水温度设定这样的热水温度设定上的失误。因此,确保了高的安全性,能够让入浴者安心入浴,同时,护理人操作时也不会产生不必要的强烈紧张情绪。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形成的第6发明的护理用入浴装置具有:入浴者坐的座位部可以与其下方的底盘部分离的轮椅,可将坐在上述座位部状态的入浴者收容到里面的浴缸,在坐在上述轮椅座位部上的入浴者移动到浴缸内之后,将热水注入到该浴缸内进行洗浴,在这种护理用入浴装置中,其特征是:上述轮椅的座位部由靠背面及座位面具有很多水流通开口的材料构成。
根据第6发明的护理用入浴装置,若让坐在座位部状态下的入浴者移动到浴缸内之后再向浴缸内供热水,由于热水通过靠背面或座位面上的水流通开口直接接触入浴者的背部或肾部,因而能够将入浴者身体表面上附着的汗渍或污渍冲掉,从而对提高入浴者的身体清洁很有效。另外,对入浴者本身来说,如果没有得到身体的一部分与热水接触的感觉,则会减少入浴时的放松感觉或者清凉感觉,根据第6发明的护理用入浴装置,身体能够被稳定的保持住的同时,容易获得全身与热水接触的感觉。因此,可以获得充分的满足感。此外,要让入浴者的身体能够高效地与热水接触,最好使用具有很多水流通开口的网眼材料。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形成的第7发明的护理用入浴装置具有:入浴者坐的座位部可以与其下方的底盘部分离的轮椅,具有可将坐在上述座位部状态的入浴者收容到里面的浴缸的主体装置,在坐在上述轮椅座位部上的入浴者移动到浴缸内之后,将热水注入到该浴缸内进行洗浴,在这种护理用入浴装置中,其特征是:上述轮椅的座位部的靠背面具有多级水位指示标记,在上述主体装置上具有以上述水位指示标记为标准的热水量设定用输入操作机构,根据由该输入操作机构设定的热水量设定值对浴缸内供给热水的供热水机构。
在这种护理用入浴装置中,入浴时存储于浴缸中的热水深度(换言之,入浴时身体的被热水浸没的位置)不仅要考虑该入浴者本身的喜好,而且必须考虑到入浴者的身体状况。另一方面,入浴者的体格是各自不同的。根据第7发明的护理用入浴装置,由于轮椅座位部的靠背面设有多级水位指示标记,护理人可以判断出入浴者坐在座位部的状态下,该多级水位指示标记到达了哪个位置,水位是否适当,可以此作为目标通过输入操作机构来设定热水的量。因此,护理人很容易地明确判断热水的设定量,很难出现热水的量过量不足,同时,还减轻护理人的负担。另外,入浴者也能够在适宜的热水量下安心入浴。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形成的第8发明的护理用入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
a)入浴者坐的座位部可以与其下方的底盘部分离的轮椅,
b)可将坐在上述座位部状态的入浴者收容到里面的浴缸,
c)以让上述浴缸的上面开口指向的方向在上方和前方之间变化的方式使该浴缸可自由倾斜运动地保持住的浴缸保持机构,
d)电动驱动源,
e)通过该驱动源的驱动力变更上述浴缸的倾角的浴缸动作机构,
f)将热水供给到上述浴缸内的供热水机构,
g)指定入浴时上述浴缸的倾斜状态的浴缸角度设定机构,
h)将入浴时储存在上述浴缸内的热水量与坐在上述座位部状态下的入浴者的身体位置相关联进行指定的热水量设定机构,
i)在由上述供热水机构供热水时,根据由上述热水量设定机构设定的热水量和由上述浴缸角度设定机构设定的浴缸角度来确定水位位置,一直供热水直到到达该水位位置的供热水控制机构。
这里,热水量设定机构也可以用例如上述第7发明的护理用入浴装置中设置于座位部靠背面的多级水位指示标记来设定热水量。在该第8发明的护理用入浴装置中,即使在热水量设定机构设定成相同的热水量的情况下,由于入浴时浴缸的倾斜而会改变该水位位置,但是供热水控制机构则是考虑到这种浴缸的倾斜(换句话说是修正)来确定水位位置,向浴缸内供入热水直到到达该水位位置。因此,护理人完全不需要考虑这种浴缸的倾斜,可以单纯地设定热水量,从而能够在减轻护理人的工作负荷的基础上,将正确量的热水注入浴缸中。由此,能够给入浴者提供舒服安全的入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护理用入浴装置整体结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浴缸收起状态)。
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护理用入浴装置整体结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预备状态)。
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护理用入浴装置整体结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标准入浴状态)。
图4是表示图2中的浴缸盖体开启状态的侧视图。
图5(A)和图5(B)分别是作为本实施例的护理用入浴装置一部分的专用轮椅的外观主视图及外观侧视图。
图6是本实施例的护理用入浴装置中浴缸倾斜动作用的轴支撑部周围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施例的护理用入浴装置预备状态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8是本实施例的护理用入浴装置预备状态的主要部分的例视图。
图9(A)和图9(B)分别是图5(B)和图5(A)中所示轮椅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10(A)和图10(B)是表示将入浴者从轮椅朝浴缸内移送时的动作状态的侧视图。
图11(A)和图11(B)是表示将入浴者从轮椅朝浴缸内移送时的动作状态的侧视图。
图12(A)和图12(B)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护理用入浴装置的挡块伸缩机构结构的侧视图。
图13(A)和图13(B)分别是本实施例的护理用入浴装置的主体装置的浴缸收起状态的整体侧视图及主视图。
图14是本实施例的护理用入浴装置操作面板的放大图。
图15是本实施例的护理用入浴装置的供水、排水用管道的结构图。
图16(A)和图16(B)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护理用入浴装置的主要供热水路径的结构图。
图17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护理用入浴装置的排水路径的侧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护理用入浴装置的排水路径的侧视图。
图19是本实施例的护理用入浴装置电气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20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护理用入浴装置的微机与浴缸位置检测开关间的关系的电路结构图。
图21是本实施例的护理用入浴装置与浴缸倾斜运动用的电动机驱动相关的主要部分的电路结构图。
图22(A)~图22(C)是表示图21中的开关结构的图,图22(A)是主体装置的整体侧视图,图22(B)是除去浴缸状态下的主视图,图22(C)是图22(B)中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23(A)和图23(B)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护理用入浴装置的坐高检测传感器结构的腰部侧视图及主视图。
图24是说明护理人使用本实施例的护理用入浴装置让入浴者入浴时一连串过程的流程图。
图25是说明护理人使用本实施例的护理用入浴装置让入浴者入浴时一连串过程的流程图。
图26是说明护理人使用本实施例的护理用入浴装置让入浴者入浴时一连串过程的流程图。
图27是说明护理人使用本实施例的护理用入浴装置让入浴者入浴时一连串过程的流程图。
图28是本实施例的护理用入浴装置从浴缸收起位置到预备位置,或者反之从预备位置到收起位置让浴缸倾斜运动时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图29是表示半身浴入浴完成后转而进行全身浴入浴而改变浴缸角度时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图30是表示用键操作来设定储热水箱的热水温度时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31是表示朝储热水箱开始储热水时以及为了进行热水补充而向储热水箱储热水时的热水温度控制流程图。
图32是对应于浴缸角度而进行水位调整的供热水量控制流程图。
图33(A)和图33(B)是说明朝浴缸的供热水量控制动作用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护理用入浴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图1~图4均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护理用入浴装置整体结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1是浴缸收起时的状态,图2是让轮椅上坐着的入浴者移动到浴缸内或者反之从浴缸内坐上轮椅时的状态(以下将本状态称为“预备状态”),图3是从预备状态再倾斜浴缸而入浴时的状态(以下将本状态称为“标准入浴状态”),图4是表示图2中的浴缸盖体开启的状态。另外图5(A)和图5(B)是本护理用入浴装置的一部分,图5(A)和图5(B)分别为专用轮椅的外观主视图及外观侧视图。
本护理用入浴装置大体由具有让作为被护理人的入浴者以坐的姿势收容到浴缸内的浴缸12的主体装置1,以及将入浴者收容到该浴缸12内或者反之从该浴缸内退出用的专用轮椅2构成。
在主体装置1中,于最后部直立设置着支柱10,在该支柱10的上部具有最大约为200L左右容量的储热水箱11。储热水箱11的上面的高度,即,主体装置1的全高限制在小于日本一般住房天花板2400mm的高度的2300mm左右,考虑到了所谓在家护理场所的设置。在该储热水箱11的下方以前壁及后壁朝着底面中央倾斜的方式形成有浅底型浴缸12,它通过设置在比最底部稍稍靠前方的左右一对浴缸滚轮13,以及突出于后壁设置的轴支撑部14来支撑。后述的轴支撑部14由电动机的动作而上下运动,由此将浴缸12的后部一侧压下或抬起。支撑柱10的下方,设置有朝着后方向上倾斜的倾斜导向部15,在轴支撑部14上下运动,浴缸12的后部被抬起或者压下时,浴缸滚轮13沿着倾斜导向部15骑上或者退下。
浴缸12在图3所示的标准入浴状态朝着上方开口于上面(上面开口12a),除了其后方一侧的使入浴者伸头的开口部12b之外均可由盖体16封闭。盖体16如图4所示,通过一端由轴支撑的臂部18可滑动地设置在浴缸12两侧壁面的后端上,臂部18由气压弹簧19以适当的力朝着上方施压。盖体16如图2所示以紧贴在浴缸12上面开口12a上的状态由图中未示的锁定机构维持住封闭状态,一旦由人的手解除锁定而受朝着上方的力,就会在气压弹簧19的弹力作用下慢慢打开,最后达到图4所示的完全开启的状态。换句话说,在图4的状态下,浴缸12的上面开口12a指向前方,如后所述可以从前方让入浴者P移动到浴缸12内,或者反之可以让入浴者P从浴缸12内退到前方。
图6是主体装置1的浴缸12倾斜动作用的轴支撑部14周围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在浴缸12后壁上突出设置的支撑板12c上贯通有水平的轴20,该轴20的两端固定在可动体21上。可动体21设有与垂直延伸设置的螺纹轴23的螺纹槽相啮合的滚珠螺母22,螺纹轴23一旦由电动机24驱动旋转,装在滚珠螺母22内的滚珠就会沿螺纹轴23的螺纹槽呈螺旋状运动,由此让可动体21沿着螺纹轴23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其结果是,经轴20以及支撑板12c让浴缸12的后部抬起或者压下。
此外,在图6中,可动体21一侧的侧面上安装有磁铁25,在靠近它的支柱10上设置着垂直方向上设置4个导电开关26,形成可动体21上下运动时,对应于其位置来适当地导通导电开关26这样的结构,其作用将在后面详细描述。
如图5(A)和图5(B)所示,轮椅2由具有左右一对小直径前轮213及同样左右一对大直径后轮212的底盘部210,在该底盘部210上可向后方滑移且让入浴者坐着的座位部220来构成。座位部220如后面所述,在内部具有多个滚轮的左右一对横向基部221的后端设置着靠背支柱223,在该靠背支柱223和基部221之间设置着扶手部222。另外,在横向基部221上设置着供入浴者踏脚的踏板部。在一对横向基部221之间通过适度的张力架设着网眼状的座位面225,另外,在靠背支柱223的内侧也通过适度的张力架设着网眼状的靠背226。这样,通过将座位面225以及靠背226做成网眼状,以便让水或者空气自由通过,从而让与座位面225及靠背226相接触的入浴者的体表面容易与水或空气接触。另外,靠背223上具有设定供热水量时指示护理人标定用的3级水位标记227。
下面对轮椅2座位部220的滑动机构以及将入浴者移送到浴缸12内或者反之从浴缸内退出时的动作参照图5(A)和图5(B)及图7~图11(A)和图11(B)进行说明。
在轮椅2的底盘部210的左右一对支柱部211上,固定着后方开口的大致呈U字形的细长导轨214。在座位部220的横向基部221上,设有具有从两侧夹住导轨214的圆板部228a和于其间与导轨214上下接触的滑动部228b的底盘部滚轮228,它在前后方向以适宜的间隔设置4个,此外,在其中3个底盘部滚轮228的内侧设置着另外的浴缸滚轮229。通过让该底盘部滚轮228沿着导轨214在前后方向上运动,使座位部220在底盘部210上前后滑动,这时浴缸滚轮229不起作用。另一方面,在浴缸12的内侧壁面上,形成有座姿状态下呈大致水平的浴缸内轨12d,在座位部220处于浴缸12内的状态下,浴缸滚轮229通过在浴缸内轨12d上移行而让座位部220滑移。这时底盘部滚轮228处于从浴缸12内抬起的状态,不起作用。
如图8所示,在让坐在轮椅2座位部220上的入浴者P被移送到如图4所示盖体16被打开的浴缸12内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下面描述的情况。
首先,如图8所示,相对于浴缸12让轮椅2朝着后面靠近,通过让轮椅2的底盘部210后方所设的钩状底盘挂钩215钩在主体装置1的挡块176上,从而将底盘部210相对于主体装置1暂时固定。从这种状态由护理人将座位部220或者入浴者P朝着后方一侧,也就是浴缸12的方向推的话,底盘部滚轮228就会沿着导轨214运动,座位部220便载着入浴者P朝后方滑移。
随着移动,如图10(A)所示,最后一个底盘部滚轮228离开导轨214,这时由于另外3个底盘部滚轮228跨到了导轨24上,因而座位部220维持了大致水平状态。如图10(B)所示,在倒数第2个底盘部滚轮228离开导轨214之前,最后一个浴缸滚轮229已跨到浴缸内轨12d的上面。这样,从该状态再让座位部220移向后方一侧时,在此期间座位部220的后方一侧由浴缸滚轮229支撑,前方一侧由底盘部滚轮228支撑(参照图11(A))。
如图11(B)所示,在最前头一个底盘部滚轮228离开导轨214之前,从前头数的第2个浴缸滚轮229已跨到浴缸内轨12d的上面。这样,再让其后的浴缸用滚轮229移动到浴缸内轨12d上,座位部220便载着入浴者P收容到浴缸12内,在座位部220完全收容于浴缸12内时,如图4所示,浴缸12的前方只剩下底盘部210。
另外,在入浴完成后让座位部220从浴缸12内返回到轮椅2的底盘部210上时,可以按照与上述说明完全相反的顺序进行。
另外,为了将上述轮椅2的底盘部210固定在主体装置1上,在主体装置1上设置着固定挡块176,在收起浴缸12的状态下如果挡块突出到前方,则会出现因障碍而将人拌倒的危险。在此,本实施例的护理用入浴装置中,则设置了随着浴缸12的倾斜运动而在前后方向进退的挡块伸缩机构17。图12(A)是表示挡块伸缩机构17结构的侧视图。换句话说,在倾斜导向部15的两侧用轴支撑着第1部件171的一端,在其另一端上用轴支撑着第2部件172的一端,在第2部件的另一端上具有与底面接触的运动的滚轮173。
在倾斜导向部15和第1部件171的连接部、以及第1部件171与第2部件172的连接部上,分别设置着螺纹弹簧174、175,当没有由外部施加力时,通过两根螺旋弹簧174、175的弹力让滚轮173接近倾斜导向部15,而使第1部件171、第2部件172一齐立起(参照图12(A))。由此让这些部件后退到后面不构成妨碍。在浴缸12从收起状态倾斜到预备状态时,如上所述让浴缸滚轮13顺倾斜导向部15下降。由于在浴缸滚轮13上作用了浴缸12的重量,第1部件171被浴缸滚轮13推倒,滚轮173朝着前方运动,也将第2部件172推倒,这两个部件171、172就会整体以八字形扩大并延伸。由此,最终第1、第2部件171、172会延伸成如图12(B)所示的大致直线状,挡块176前进到前方并且指向上方。
图13(A)和图13(B)分别是主体装置1的浴缸收起状态的整体侧视图及主视图。如图13(B)所示,在主体装置1的储热水箱11下部的倾斜面31的朝着正面的左侧,设置着对主体装置1的各种动作进行操作的操作面板30。
图14是操作面板30的放大图。操作面板30上包括电源开关301,具有预备操作键302、收起操作键303、储热水箱热水量确认显示器305、与储热水箱热水温度显示器在一起的储热水箱热水温度设定键306、热水温度确认键307、开始键308、与入浴时间显示器在一起的入浴时间设定键309、与浴缸角度选择显示器在一起的浴缸角度设定键310、与(浴缸内)热水量选择显示器在一起的热水量设定键311、气泡发生指示键313、入浴剂投入指示键316、使用完指示键317、浴液投入指示键318等各种操作键或者显示器。
如图13(B)所示,在浴缸12收起的状态下,操作面板30的右侧一部分隐藏到了浴缸12的后方一侧,所以虽然不存在不可操作的问题,但是显示难以看见,很难进行操作。在此,在本实施例的护理用入浴装置的操作面板30中,对于浴缸收起状态进行操作所必须的键,电源开关301、预备操作键302、收起操作键303、储热水箱热水量确认显示器305、储热水箱热水温度设定键306都集中在左侧。这样,不会损害操作性。此外,在主体装置1的左侧面上设置有喷出热水的淋浴喷头32,在操作面板30的下侧设置有淋浴阀门33和淋浴热水温度调整钮34。
下面,对本装置朝浴缸供热水以及从浴缸排水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5是本护理用入浴装置的供水、排水用管道的结构图,图16(A)和图16(B)是表示主供热水路径的结构图,图17及图18是表示排水路径的侧视图。
在图15中,通到外部供热水器的供热水管40以及通到水龙头的供水管41连接在两个混合阀(热混合阀)42、43上,一侧的第2混合阀43中适当混合了的热水温度调整后的热水经过淋浴管道44从淋浴喷头32喷出。另一侧的第1混合阀42中适当混合了的热水温度调整后的热水经过作为电磁阀的储热水阀45供给到储热水箱11内,同时,在中途经以设置有旁通阀47的旁通管46连接到供热水管48上。
在储热水箱11的内底部上设置有连接供热水管48的供热水孔和连接排热水管49的排热水孔,分别设置有与扭转电动机51、53的动作相对应而开闭的供热水阀50、排热水阀52。如图16(A)和图16(B)所示,供热水阀50具有倒扣的碗状的阀体501、与扭转电动机51的动作相对应而牵引链轮503的链条502、将阀体501的下方与大气相连通的连通管504。
例如,一旦扭转电动机51动作,链轮303旋转而牵引链条502,便会抵抗水的压力而将阀体501提起。这时通入连通管504的空气由于送入了供热水管48中,供热水管48内不会变成负压,阀体501平衡地抬起,热水从储热水箱11流入供热水管48中。另一方面,一旦扭转电动机51的动作停止,链条502就会松驰,阀体501被水压封闭,而这时由于通入连通管504的空气送入了供热水管48中,阀体501便将供热水孔有效地封闭住。此外,排热水阀52的动作也是一样的。
在供热水管48的中间,分别设置有浴液或者入浴剂自动投入用的液体注入装置。液体注入装置例如由液体入浴剂的储液瓶55,从该储液瓶55将液体吸入送到供热水管48内的泵56构成。作为泵56,采用了通过电动机的旋转而将滚轮将管子压扁,通过挤压管子而将液体在滚轮转动的同方向上送出,也就是采用所谓的管子泵。此外,在本装置中浴液和入浴剂的液体注入装置是分别设置的,但是采用离合器机构等,由一个泵将来自浴液瓶和入浴剂瓶的液体切换抽吸、泵送的结构也是可以的。这样,通过供热水管48供入的热水从供热水口12e注入浴缸12内。
留在浴缸12中的水朝外部排出是通过设置于浴缸12前部底面上的排水口12f进行的。该排水口12f通过可伸缩的波纹状排水管59连接到外部的排水沟中,接近排水口12f的排水阀58一旦打开,水就会从浴缸12内流入排水管59,从而排出到外部。该排水口12f如图1、图3所示,在浴缸收起状态或者标准入浴状态下并不处于浴缸12的最低部位,而是在预备状态下处于浴缸12的最低位置。这样,为了将水完全从浴缸12排出,必须在预设状态下打开排水阀58。
另外,朝浴缸12中供热水时或者入浴时如果热水从浴缸12中溢出,就会将主体装置1周围的地面弄湿。在此,为了防止热水从浴缸12溢出,如图18所示,在浴缸12的内壁上除了设置两处溢出口12g、12h之外,在盖体上还设有一处溢出口16a。浴缸12的两处溢出口12g、12h经形成于浴缸12侧壁内部的溢流管12j连接到排水管59上,如果水位上升到比溢出口12g、12h还要高的位置,流入到溢出口12g、12h的热水经溢流管12j及排水管59排出到外部。另一方面,设置在盖体16上的溢出口16a通过形成于盖体16内部的溢流管16b、关闭该盖体16时与该溢流管16b相连接的浴缸12一侧溢流管12j送到排水管59中。
盖体16的溢流管16b的出口开口16d与浴缸12侧壁上缘所设的入口开口的连接部如图16(A)和图16(B)所示,是让出口开口16d的周缘凸缘16c突出到入口开口内侧来构成。由此能够让出口开口16d排出的热水全部进入到溢流管12j内,从而防止其绕过盖体16与浴缸12贴合面泄漏到外部。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护理用入浴装置中还设置有产生气泡用的空气泵60,从该空泵60送入的空气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与将气泡送入浴缸12内的气泡发生器61连接,另一部分与将气泡送入储热水箱11内的气泡发生器62连接。前者的主要目的是在入浴时获得入浴者身体表面的清洁效果(或者轻度按摩效果),后者的目的是通过与储热水箱11内的热水的搅拌而使热水温度均匀化。
此外,在图15中,第1混合阀42的出口、储热水箱11内、供热水管48以及浴缸12内分别设置有的热敏电阻构成的热水温度检测用的温度传感器63、64、65、66。此外,在储热水箱11内设置有检测热水是否注满用的储热水箱水位传感器67,而在浴缸12内设置有检测储存在浴缸12中的水的水位用的浴缸内水位传感器68。
图19是本实施例的护理用入浴装置电气系统的整体结构图。在控制中心中具有微型计算机(以下简称为微机)80,分别来自操作面板30上所设的各个操作键30a的键输入信号,来自储热水箱水位传感器67及浴缸内水位传感器68的水位检测信号,来自混合阀温度传感器63、储热水箱温度传感器64、供热水管温度传感器65及浴缸内温度传感器66的温度检测信号,来自坐高传感器70的坐高检测信号,来自浴缸位置检测开关26的浴缸12相应位置检测信号,均输入到微机80中。微机80内藏有众所周知的RAM和ROM,在ROM中预先储存有与后述的动作相关的控制程序。在接受上述各种信号执行控制程序的过程中,通过负荷驱动部81来驱动浴缸倾斜运动电动机24、供热水用扭转电动机51、排热水用扭转电动机53、空气泵60、控制朝储热水箱11供热水的储热水阀45、控制朝储热水相11供入的热水温度的第1混合阀42、旁通阀47、控制淋浴用热水温度的第2混合阀43、排出留存于浴缸12内的热水的排水阀58、在供入浴缸12中的热水中混入入浴剂的入浴剂注入泵56a、同样在供给到浴缸12中的热水里混入浴用液体香皂的浴液注入泵56b等。
图20是表示微机80与多个浴缸位置检测开关26之间关系的电路结构图。图20中所示的4个浴缸位置检测开关26分别是图6所描述的那种导电开关。
另外,在本护理用入浴装置中,浴缸12在收起状态与预备状态之间倾斜运动时,例如被来自外部的噪音等暂时使微机80失控的情况下,也不会由于异常动作对护理人或者周围的人的安全产生威胁。图21是与电动机24的驱动相关的主要部位的电路结构图。
电动机24通过电磁继电器84以及极性切换开关83连接到电源82上。极性切换开关83由来自微机80的控制信号进行切换,通过改变电动机24的旋转方向,来切换浴缸12(可动体21)的上升与下降。在电磁继电器84的线圈上并列连接着具有预备操作键302和第3光电耦合器TR3的供电电路,具有收起操作键303和第2光电耦合器TR2的供电电路,包括开关85和第1光电耦合器TR1的供电电路,一旦从任何一个供电电路供入电流,电磁继电器84会打开,将驱动电流供入电动机24中。
图22(A)~图22(C)是表示图21中的开关85的结构的图,图22(A)是主体装置的整体侧视图,图22(B)是除去浴缸状态下的主视图,图22(C)是(B)中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在位于沿螺纹轴23上下运动的可动体21一侧面的支柱10上,如图22(C)所示,形成有设置着阶梯86a的导向壁86,可动体21侧面上所设的开关85的可动片在处于比阶梯86a更靠上面时不受来自导向壁86的力,而在处于比阶梯86a更靠下时受到了来自导向壁86的推力。这样,开关85在可动体21处于比阶梯86a附近要靠上的位置时(图22(A)中的H1范围内时)打开,在可动体21处于比阶梯86a附近要靠下的位置时(图22(A)中的H2范围内时)关闭。
开关85的开闭可以由微机80的输入口Pi1的信号检测出来。开关85关闭时第1光电耦合器TR1的输出晶体管是导通的,另外两个电流供给电路的动作完全不受限制,可以通过微机80的输出口Po1的信号对电磁继电器84的开闭动作进行控制。换句话说,可以通过微机80的自发的控制来进行电动机24的动作,也就是进行浴缸12的倾斜动作。
对此,可动体21在处于H1范围的开关85打开时切断第1光电耦合器TR1的输出晶体管,从而使供电电路不对电磁继电器84进行开闭控制。另一方面,包括另外两个供电电路的光电耦合器TR2、TR3的输出晶体管分别仅在按下收起操作键303、预备操作键302时导通,例如在微机80的输出口Po2、Po3的输出即使是将电流供到线圈的电位的情况下,只要不按下收起操作键303或者预备操作键302,电磁继电器84也不打开。因此,在可动体21处于H1范围的情况下,浴缸12的倾斜运动必须通过人手进行收起操作键303或者预备操作键302的按动操作,因而即使在微机80出现问题而产生异常动作的情况下也会减轻其对安全性的损害。
由于只在按下收起操作键303或者预备操作键302期间电动机24才动作,在浴缸12倾斜动作的中途护理人如果感到有危险就会将手从键上移开,从而立刻停止浴缸12的倾斜动作。因此,从这一点上也能够确保其具有高的安全性。
另外,在可动体21处于H2范围的情况下,浴缸12的倾斜运动由微机80进行控制,通常,浴缸12的最大倾斜位置是图3所示的标准入浴状态,换句话说,浴缸12开口部12b的上缘大致水平的位置,而即使在微机80失控或者滚珠螺母等机构部件发生破损的情况下,从浴缸12的上述位置也不能进行更大的倾斜,在螺纹轴23下端部上设置与可动体21相接触的禁止超过规定下降的机械挡块27。
另外,在本护理用入浴装置中,向浴缸12内注入适当量的热水,由于入浴者浸在其中进行洗浴,例如在想要让热水浸到入浴者的肩胛骨左右的情况下,因入浴者的体格、特别是座位的高度而使得所需的热水的量不相同。为了与这种入浴者的体格的不同相对应,可以用下述的方式设定热水的量,而在将坐高极低的人收容于浴缸12内的情况下,热水有可能浸到脸部。因此,将这种入浴装置中使用对象的身高限定在例如140cm以上,但是为了与坐高相联系的个人的体格差异相对应,并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设置有坐高传感器70。
图23(A)和图23(B)分别是表示坐高检测传感器70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和主视图。以夹着收容到浴缸12中的入浴者P或者P’的头部的方式在其两侧配置有红处线发光部70a和红外线受光部70b。该发光部70a及受光部70b的设置高度在如图3所示的标准入浴状态下,设定成如果入浴者具有适合的体格(例如图23(A),图23(B)中的P’)的话,其头部就会挡住照射的红外光。因此,在入浴者的体格不适合(例如图23(A),图23(B)中的P)的情况下,其头部就不会挡住红外光,由于受光部70b接收到了红外光,就会通过该坐高检测传感器70的检测信号自动识别出不合适的入浴者。
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例的护理用入浴装置的动作依次进行说明。
首先,对护理人使用本护理用入浴装置让入浴者洗浴时的一连串过程参照图24~图27所示的流程图进行说明。作为初始状态的主体装置1的浴缸12如图1所示,处于预定的收起位置。
首先,护理人在主体装置1的操作面板30上按下电源开关301,接通电源(步骤S1)。这样,微机80开始动作将电力供给到电路中,在微机80中起动预定控制程序,进行初期设定处理。其结果是,预备操作键302可以工作,护理人一旦按下该操作键302,只在按下期间通过负荷驱动部81驱动浴缸倾斜运动电动机24。由此可动体21下降,浴缸12开始了让其上面的开口12a朝上的倾斜运动。而后浴缸12一旦到达预定的预备位置,电动机24便停止,预备结束(步骤S2)。
接着护理人用储热水箱热水温度设定键306设定适宜的热水温度(步骤S3)。这种设定被接受后,由第1混合阀42来调整热水与水的混合比率,通过打开储热水阀45开始朝储热水箱11注入热水(步骤S4)。这样,一旦来自储热水箱水位传感器67的检测信号检测出水已满,便关闭储热水阀45停止朝储热水箱11注入热水(步骤S5,S6)。注热水一旦完成,各种操作键便可以动作(步骤S7),护理人通过入浴时间设定键309、浴缸角度设定键310、热水量设定键311,分别设定适宜的半身入浴时间、全身入浴时间、全身入浴的浴缸角度、全身入浴的热水量,除此之外,如果需要的话,使用完指示键317、入浴剂投入指示键316、浴液投入指示键318气泡发生指示键313进行操作,进行使用完运转、入浴剂的自动注入、浴液的自动注入、产生气泡等的指示(步骤S8)。
这些全都设定之后,护理人便让入浴者P收容到浴缸12内,关闭盖体16(步骤S9)。换句话说,例如让躺在床上的入浴者P坐到轮椅2的座位部220上,将该轮椅从浴缸12的前方靠近浴缸12,再将底盘部210相对于主体装置1暂时固定。在该状态下将轮椅2的座位部220在坐着的入浴者P的情况下滑移到后方,移动到浴缸12内。若在入浴者P完全收容于浴缸12内后,放下盖体16并锁住,则在入浴者P的头部从开口部12b伸出的状态下浴缸12在盖体16中被封闭住。
至此,作为入浴的准备工作,大多是与护理人有关的操作,之后基本上是通过护理用入浴装置的自动运转进行与洗浴有关的动作。为了开始这种运转,护理人要按下开始键308(步骤S10)。接受该键的操作,在微机80中首先检查是否有使用完运转的指示(步骤S11)。由于使用完运转基本上是以该入浴人入浴完成后另外的人不洗浴为前提的,所以储热水箱11中的热水会被用光。
在有该使用完运转指示的情况下,接着判断全身入浴时间是否为0分钟(步骤S12)。在处于使用完运转且全身入浴时间为零,即仅进行半身浴的情况下,由于在朝浴缸12供热水之后不必再向储热水箱11补充热水,因而禁止朝储热水箱11供热水(步骤S13)。另一方面,不处于使用完运转,或者,即使处于使用完运转,但其全身入浴时间不是零的情况下,直接进入步骤S14,驱动供热水用扭转电动机51打开供热水阀50,从储热水箱11朝浴缸12开始供热水。在上述步骤S13中没有设定禁止储热水的情况下,一旦向浴缸12供热水而使储热水箱11内的水位下降,就将同样分量的新的热水朝储热水箱11补充,这一点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供热水开始后,判断有无入浴剂投入的指示(步骤S15),在有入浴剂投入指示的情况下起动入浴剂投入泵56a(步骤S16)。另外,判断有无浴液投入的指示(步骤S17),在有浴液投入指示的情况下起动浴液投入泵56b(步骤S18)。入浴剂投入泵56a或者浴液投入泵56b一旦动作,预定收容于容器中的入浴剂或者浴液就会被从容器内吸出,在供热水管48的中途混入。为此,在热水排出到浴缸12内的时刻,热水中已经混入了入浴剂或者浴液,这样的热水注入到浴缸12内,水位慢慢上升。
微机80通过浴缸内水位传感器68监视浴缸12内的水位,一旦判断出其水位到达预定的半身浴水位(步骤S19中的“是”),便通过关闭供热水阀50来停止供热水(步骤S20)。这时的水位到达浸没收容于浴缸12内的入浴者P的腰部以下左右位置。这样,之后再开始扣除由护理人最初设定的半身浴的入浴时间,扣除一直进行直到剩余的时间为零(步骤S21、S22)。半身浴入浴时间一旦为零,排水阀58便打开,将浴缸12内的热水排出(步骤S23)。半身浴入浴时间如图17所示,浴缸12处于预备状态,由于排水口12f处于浴缸12内的最底部,浴槽12内的热水便被全部排出。
接着,微机80通过负荷驱动部81再次驱动浴缸倾斜运动电动机24,使浴缸12更进一步倾斜运动(步骤S24)。这样,如果到达由护理人最初设定的浴缸角度(严格地讲是与4级倾斜相应的浴缸角度)(步骤S25中的“是”),便会通过停止电动机24而停止浴缸12的倾斜运动(步骤S26)。在停止后,判断浴缸12的倾斜是否为最大(本实施例中倾斜最大的是图3所示的标准入浴状态)(步骤S27),在倾斜为最大的情况下,根据坐高检测传感器70的检测信号判定出入浴者P的体格,具体地说是判断坐高是否适合于本装置(步骤S28)。
在本装置中,由于是自动注入热水的,所以即使留存于浴缸12中的热水是最低水位,在入浴者的坐高非常低并且浴缸12为最大倾斜的情况下,热水也有可能浸没脸的一部分。在此,于步骤S28中检测入浴者体格的适合性,在不适合的情况下,通过蜂鸣器30c的鸣叫进行错误警告(步骤S29),告知护理人该情况。由此极大地提高了安全性。
在入浴者P的体格适合时,接着检查是否有使用完运转的指示(步骤S30)。在有使用完运转指示的情况下,由于在朝浴缸12供热水之后不必再向储热水箱11补充热水,因而禁止朝储热水箱11供热水(步骤S31)。另一方面,在不进行使用完运转的情况下,直接进入步骤S32,驱动供热水用扭转电动机51打开供热水阀50,从储热水箱11朝浴缸12开始供热水。在上述步骤S31中没有设定禁止储热水的情况下,一旦向浴缸12供热水而使储热水箱11内的水位下降,就将同样分量的新的热水朝储热水箱11补充。
接着,通过与上述步骤S15~S18相同的步骤S33~S36,在有投入入浴剂或浴液指示的情况下,将其混入供给的热水中。这样,微机80通过浴缸内水位传感器38监视浴缸12内的水位,一旦判断出其水位到达全身浴水位(步骤S37中的“是”),便通过关闭供热水阀50来停止供热水(步骤S38)。这样,开始扣除由护理人最初设定的全身浴入浴时间,扣除一直进行直到剩余的时间为零(步骤S39、S40)。全身浴入浴时间一旦为零,排水阀58便打开,开始将浴缸12内的热水排出,同时,驱动浴缸倾斜电动机24,让浴缸12返回到预备位置(步骤S41)。
浴缸12一旦返回到预备位置(步骤S42中的“是”),便会停止电动机24从而停止浴缸12的倾斜运动(步骤S43)。在上述浴缸12处于全身浴入浴状态位置时,浴缸12的排水口12f并不限于处在最底部,而浴缸12返回到预备位置时则必须处于最低位置。这样,从浴缸12返回到预备位置再经很短时间后,浴槽12内的热水被全部排出。之后,让蜂鸣器30c鸣叫,通知护理人入浴完成(步骤S44)。因此即使护理人离开了,入浴完成时也会立刻明白该情况,从而不会让入浴者P一直待在入浴完成后的状态。
之后,按照与将入浴者P收容到浴缸12内的作业相反的顺序,由护理人打开盖体16,让坐着入浴者P的座位部220从浴缸12内滑移到轮椅2的底盘部210上。接着,解除轮椅2的底盘部210的暂时固定,让轮椅2从主体装置1上脱离开(步骤S45)。接下来,在另外的入浴者进行洗浴的情况下,返回到上述步骤S8(变更设定条件的情况)或者步骤S9,而在不进行入浴的情况下,护理人按下让浴缸12返回到收起位置的收起操作键303。浴缸倾斜驱动电动机24仅在上述那样按下收起操作键303期间驱动,通过轴支撑部14将浴缸12的后部抬起,让浴缸12返回到收起位置(步骤S46)。一旦到达收起位置电动机24便停止,即使仍按下收起操作键303也不会继续动作。最后,护理人按下电源开关301,切断主体装置1的电源(步骤S47),入浴的全部工作结束。
本护理用入浴装置的基本动作如上述所述,下面则参照流程图分别对独特的控制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浴缸的预备及收起时的控制
图28是本护理用入浴装置从浴缸收起位置到预备位置,或者反之从预备位置到收起位置让浴缸倾斜运动时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对于这种动作,与图21及图22(A)~图22(C)所示的结构相关。
首先,微机80根据输入口Pi1的输入信号级,来判断开关85的开、闭,也就是判断该时刻可动体21是否处在微机的非控制范围H1(步骤S51)。在不处于微机非控制范围H1的情况下就应当处于微机的非控制范围H2中,由于不是该处的控制对象,因而便终止返回到其它的处理中。在处于微机非控制范围H1的情况下,根据输入口Pi3的输入信号级,判断预备操作键302是否被按下(步骤S52)。在预备操作键302时按下的情况下,再根据输入口Pi2的输入信号级,判断收起操作键303是否被按下(步骤S53)。这里,在判断收起操作键303已被按下的情况下,预备命令和收起命令两者同时出现,由于不能明确哪种动作是正确的,因而通过蜂鸣器30c的鸣叫等进行错误警告(步骤S54)。
在步骤S53中判断收起操作键303未被按下的情况下,这时判断浴缸12是否到达预备位置(步骤S55),在没有到达预备位置的情况下,通过让浴缸倾斜运动电动机24正向旋转驱动,而让轴支撑部14下降,使浴缸12的倾斜加大(步骤S56)。对此,在步骤S55中判断出到达预备位置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进行浴缸12的倾斜,因而电动机24停止(步骤S59),处理完成。
在上述步骤S52中如果判断出预备操作键302未被按下,则根据输入口Pi2的输入信号级,判断收起操作键303是否被按下(步骤S57),如果判定收起操作键303未被按下则终止处理。在收起操作键303已被按下的情况下,这时判断浴缸12是否到达收起位置(步骤S58),在没有到达收起位置的情况下,通过让浴缸倾斜运动电动机24反向旋转驱动,而让轴支撑部14上升,使浴缸12的倾斜加大,也就是立起(步骤S60)。在步骤S58中判断出到达收起位置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进行浴缸12的倾斜,因而电动机24停止(步骤S59),处理完成。
通过让上述的处理反复进行,只在按下预备操作键302或者收起操作键303期间电动机24沿正向或者反向旋转驱动,让浴缸12倾斜运动,在按下操作键302或者303的动作停止时停止这种倾斜运动。
浴缸角度可变时的控制
图29是由上述步骤S14~S23的处理实现的半身浴入浴完成之后,转而进行全身浴入浴而改变浴缸12的角度时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微机80将由浴缸角度设定键310设定的4级浴缸角度选择信息读入(步骤S61),与相应,确定与停止位置相对应的浴缸位置检测开关SWa(步骤S62)。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选择图6及图20所示的支柱10上高度方向分开设置的4个浴缸位置检测开关26中的任意一个。这样,这时判断该开关SWa是否为开(步骤S63)。在该开关SWa为开的情况下,可动体21位于所希望的位置,由于能够判断出浴缸12的倾斜处于选择的状态,因而处理结束。
一旦在步骤S63中判断开关SWa为关,让浴缸倾斜运动电动机24正向旋转驱动(步骤S64),浴缸12更进一步倾斜移动。这样,判断从这种驱动开始是否经过了预定的允许时间(步骤S65),如果没有经过该时间,则判断该开关SWa是否为开(步骤S66)。由于在开关SWa为开的情况下能够判断出浴缸12到达了所希望的角度,因而至此停止电动机24(步骤S67),处理结束。
在步骤S66中判断开关SWa为关的情况下,判断4个浴缸位置检测开关26中比开关SWa靠上位置的另外至少0个开关(图29中由SWa+表示)是否为开(步骤S68)。由于在开关SWa+为开的情况下能够判断出浴缸12倾斜不够,因而让电动机24正向驱动(步骤S69)返回到步骤S65。
另一方面,在步骤S68中判断开关SWa+没有开的情况下,这次再判断比开关SWa靠下位置的另外至少1个开关(图29中由SWa-表示)是否为开(步骤S70)。由于在开关SWa-为开的情况下能够判断出浴缸12倾斜过度,因而以立起浴缸12方式使电动机24反向驱动(步骤S71),返回到步骤S65。
在上述步骤S65中判断出经过允许的时间的情况下,由于在预定的允许时间内浴缸12未达到所希望的角度,因而存在出现电动机24动作不良、对浴缸12的倾斜运动动作有障碍等一些问题的可能性。在此,停止电动机24,通过蜂鸣器30c的鸣叫等进行错误警告(步骤S72)。
通过上述的控制能够在全身浴入浴时将浴缸12正确控制在预定的角度,并且能够在无法控制的情况下让护理人明白该情况。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从实用性上考虑可将全身浴入浴时的浴缸12的角度设定为4级,而设定更细的角度也是可以的。另外,作为浴缸位置检测开关不使用电磁导电开关,而代之以光学开关,采用除此之外的各种位置检测方法当然都是可以的。
热水温度键输入设定时的控制
图30是表示上述步骤S3中用键操作来设定储热水箱的热水温度时的具体控制的流程图。
护理人一旦操作储热水箱温度设定键306(步骤S81中的“是”),微机80便判断是否处于热水温度设定的待机中(步骤S82)。由于不处于待机中的情况处在不能变更热水温度设置期间,则不能进行键的操作而结束。在处于待机中的情况下,对应于储热水箱热水温度设定键306的操作变更热水温度的显示(步骤S83)。这时,开始键处于禁止使用状态。
在热水温度设定键306能够操作后,一旦识别出护理人按下了热水温度确认键307(步骤S84中的“是”),便接受该操作完成热水温度的设定,也就是登记该时刻设定的热水温度(步骤S85),从而解除对开始键308的禁止操作(步骤S86)。在热水温度确认键307未被按下的情况下,由于没有解除对开始键308操作的禁止,护理人必须要求对热水温度进行确认。由此,能够防止由于错误的热水温度设定或者无意中将热水温度设定过高或过低而将热水供入的情况,从而可对入浴者提供高的安全性保证。
储热水箱的储热水及热水温度控制
图31是在上述步骤S4~S6中开始朝储热水箱11储热水时,以及通过朝浴缸12供热水而使储热水箱11内的水位降低时,要进行热水补充而朝储热水箱11储存热水时的,热水温度控制的流程图。
一旦开始处理,首先,微机80判断储热水箱水位传感器67中的开关是否处于关的状态(步骤S91)。由于在该开关处于关的状态下能够判断出储热水箱11内的水位没有到达满水水位,因而由第1混合阀42控制热水温度的同时,打开储热水阀45开始朝储热水箱11内储存热水(步骤S92)。更具体地说,要形成上述设定的热水温度,就要将通过供热水管40供入的高温水与通过供水管41供入的常温水在第1混合阀42中以适当的比率混合,将由这种混合得到的热水通过储热水阀45导入到储热水箱11中。这样,如果检测出上述开关处于开的话(步骤S93中的“是”),便关闭储热水阀45来停止储热水(步骤S94)。
接着,在此时判断空气泵60是否处于气泡发生过程中(步骤S95),在处于气泡发生中的情况下让空气泵60动作,将气泡送入储热水箱11内(步骤S96)。由于通过这种方式搅拌储热水箱11内的热水,因而能够提高储热水箱11内的热水温度的均匀性。另一方面,在处于气泡发生中的情况下,停止空气泵60从而停止产生气泡(步骤S97)。
之后,从储热水箱温度传感器64读入温度检测信号,将该储热水箱的热水温度T1与设定的热水温度T2进行比较。这样,在储热水箱热水温度T1与设定的热水温度T2的温度差ΔT(=|T1-T2|)在7℃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98中的“是”),将储热水箱11内的满水水量的大约90%的热水排出,驱动排热水用扭转电动机53,将排热水阀52打开预定的时间(步骤S99)。另外,在上述温度差ΔT不足7℃而高于4℃的情况下(步骤S100中的“是”),让排热水阀52打开预定的时间,将满水水量的大约50%的热水排出(步骤S101)。再有,在上述温度差ΔT不足4℃而高于2℃的情况下(步骤S102中的“是”),让排热水阀52打开预定的时间,将满水水量的大约20%的热水排出(步骤S103)。这样,在上述温度差ΔT不足2℃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储热水箱11内原来的热水。
在上述步骤S99、S101或S103那样将储热水箱11内的热水排出一部分的情况下,由于储热水箱11内的水位下降,便让上述的处理反复进行,让新的温度调整后的热水经储热水阀45导入到储热水箱11中。这样,例如储热水箱11内的热水从开始使用经过了一定时间使储热水箱11内的热水温度产生一定程度的下降时,把凉了的热水的一部分放掉,补充进调整为新设定的热水温度的热水。这样,储热水箱11内几乎始终储存着满水水量的热水,且能够将该热水的温度维持在适当的范围内。当然,如果是具有加热储存在储热水箱11内的热水的加热器的结构,则不需要将凉了的热水放掉。
朝浴缸内供热水的热水量控制
在本装置中,护理人通过用热水量设定键311选择3级水位中的任意一级,从而确定出入浴时注入浴缸12中的热水量。该热水量设定键311显示的3级与座位部220靠背面支柱223上指示的水位标记227相对应。然而,即使是相同的水位标记227,由于全身浴入浴时浴缸的角度而使其高度发生变化,所以如果与浴缸内水位传感器68检测出的水位相比较的水位级不对应于浴缸的角度来调整,则不能将热水供到护理人的希望的水位。具体地说,图36(A)所述的预备状态时(这时的浴缸角度为50°)的水位标记227的高度与图36(B)所示的标准入浴状态时(这时的浴缸角度为20°)的水位标记227的高度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最下级的水位标记的高度与后者最上级的水位标记的高度相当。
图32是对应于这种浴缸角度而进行水位调整的供热水量控制流程图。首先,微机80读出由护理人预先选择的浴缸角度设定值(这里为20°、30°、40°及50°四种)(步骤S111)。然后同样读出由护理人预先选择的热水量级(这里为与上述水位标记227相对应的3级L1、L2、L3)(步骤S112)。接着,判断读出的热水量级是否处于最低的L3(步骤S113),在不是L3的情况下,也就是处于L1或L2的情况下,分别将热水量级减小一级,变更为L1→L2、L2→L3(步骤S114)。
另一方面,在热水量级为L3的情况下,判断浴缸角度是否为20°或者30°(步骤S115),在浴缸角度是20°或者30°的情况下,换句话说,是标准入浴状态或者与之相近的状态的情况下,将热水量级设定为L1(步骤S116)。另外,在浴缸角度不是20°或者30°的情况下,再判断浴缸角度是否为40°(步骤S117),在浴缸角度为40°的情况下,换句话说,是接近预备状态(半身浴状态)的情况下,水位标记227的位置由于比浴缸角度为20°或者30°时的要高,因而将热水量级降低一级,设定为L2(步骤S118)。
在浴缸角度不是40°的情况下,浴缸角度为50°,也就是预备装置的水位标记227的位置由于相对地最高的,因而热水量级维持在L3。
在如上所述对应于浴缸角度调整热水量级之后,与浴缸12倾斜无关的设定与L1-L3构成的热水量级相当的3级水位,在供热水过程中在其水位到达时停止供热水(步骤S119~S121)。由此即使在浴缸12的倾斜大(上述浴缸角度小)的情况下,浴缸12内的热水量也不会异常减少,因而能够确保全身浴适宜的热水量。

Claims (13)

1.一种护理用入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
a)入浴者坐的座位部可以与其下方的底盘部分离的轮椅,
b)可将坐在上述座位部状态的入浴者收容到里面的浴缸,
c)以让上述浴缸的上面开口指向的方向在上方和前方之间变化的方式使该浴缸可自由倾斜运动地保持住的浴缸保持机构,
d)电动驱动源,
e)通过该驱动源的驱动力变更上述浴缸的倾角的浴缸动作机构,
其中,在非使用时,通过上述驱动源、浴缸动作机构以及浴缸保持机构将浴缸后部一侧抬起,以将上述浴缸上面的开口大致朝着正前方的方式将该浴缸保持在立起的状态。
2.一种护理用入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
a)入浴者坐的座位部可以与其下方的底盘部分离的轮椅,
b)可将坐在上述座位部状态的入浴者收容到里面的浴缸,
c)以让上述浴缸的上面开口指向的方向在上方和前方之间变化的方式使该浴缸可自由倾斜运动地保持住的浴缸保持机构,
d)设置在该浴缸保持机构上部的、将热水供到上述浴缸内而储存热水的储热水箱,
其中,在非使用时,通过上述浴缸保持机构在上述储热水箱的下方将浴缸后部一侧抬起,以将上述浴缸的上面的开口大致朝着正前方的方式将该浴缸保持在立起的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护理用入浴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操作面板配置成在非使用时浴缸立起保持的状态下位于其后方部分中的一部分被挡住,同时,在该操作面板中不被浴缸挡住的范围内,设置在浴缸起立状态下必须操作的操作键。
4.一种护理用入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
a)入浴者坐的座位部可以与其下方的底盘部分离的轮椅,
b)可将坐在上述座位部状态的入浴者收容到里面的浴缸,
c)以让上述浴缸的上面开口指向的方向在上方和前方之间变化的方式使该浴缸可自由倾斜运动地保持住的浴缸保持机构,
d)电动驱动源,
e)通过该驱动源的驱动力变更上述浴缸的倾角的浴缸动作机构,
其中,在将入浴者收容到浴缸内或者反之从浴缸内退出时,通过上述驱动源、浴缸动作机构以及浴缸保持机构将浴缸后部一侧压下或抬起,将上述浴缸上面的开口保持在指向斜前上方的状态,在其后的入浴时,变更到预先指示的浴缸倾角。
5.如权利要求4记载的护理用入浴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与上述浴缸的一部分或者与浴缸倾斜运动对应的移动部件相接触而以机械方式限制该倾斜运动的挡块。
6.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护理用入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
f)将热水供给到上述浴缸内的供热水机构,
g)将存留于上述浴缸内的热水排出到外部的排水机构,
h)操作者进行运转开始的指示用的操作机构,
i)在上述浴缸上面的开口指向斜前上方的状态下将入浴者收容到上述浴缸内之后,一旦通过上述操作机构接到运转开始的指示,至少为了进行将上述浴缸的倾斜角度变更为预先指示的倾角的变更动作,上述供热水机构的供热水动作,在预定时间将热水储存于浴缸中给入浴者提供入浴状态的入浴动作,经过预定时间之后将热水从浴缸中排出的排水动作,以及以能够让入浴者从浴缸内退出的方式与将该入浴者收容于浴缸中的状态相同地让浴缸倾斜返正的浴缸复动动作而对上述驱动源、浴缸动作机构、供热水机构以及排水机构分别进行控制的运转控制机构。
7.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护理用入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
a)设定目标热水温度用的温度设定机构,
b)检测注入上述储热水箱中的热水的温度的温度检测机构,
c)在由上述温度设定机构设定目标热水温度时,检测上述储热水箱内的热水温度,将其热水温度调整到上述目标热水温度附近的热水温度调整机构。
8.如权利要求7记载的护理用入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将上述储热水箱中的热水排出到外部的排水机构,将导入上述储热水箱中的热水温度调整到超过上述目标热水温度的适宜温度的前段热水温度调整机构,上述热水温度调整机构将由上述温度检测机构检测的温度与目标热水温度的温度差相对应的量的热水由上述排水机构放掉,其减少的部分通过由上述正面热水调整机构调整后的热水来补入。
9.如权利要求7或8记载的护理用入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将气泡送入上述储热水箱内的气泡发生机构。
10.如权利要求7记载的护理用入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温度设定机构由显示目标热水温度数值的温度显示机构,将该温度显示机构显示的数值调高或调低的输入操作机构,将上述温度显示机构显示的数值作为目标热水温度进行确定用的确认操作机构来构成。
11.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护理用入浴装置,其特征是:上述轮椅的座位部由靠背面及座位面由具有很多水流通开口的材料构成。
1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护理用入浴装置,其特征是:上述轮椅的座位部的靠背面具有多级水位指示标记,在上述主体装置上具有以上述水位指示标记为标准的热水量设定用输入操作机构,根据由该输入操作机构设定的热水量设定值对浴缸内供给热水的供热水机构。
13.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护理用入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
f)将热水供给到上述浴缸内的供热水机构,
g)指定入浴时上述浴缸的倾斜状态的浴缸角度设定机构,
h)将入浴时储存在上述浴缸内的热水量与坐在上述座位部状态下的入浴者的身体位置相关联进行指定的热水量设定机构,
i)在由上述供热水机构供热水时,根据由上述热水量设定机构设定的热水量和由上述浴缸角度设定机构设定的浴缸角度来确定水位位置,一直供热水直到到达该水位位置的供热水控制机构。
CNB031558518A 2002-08-26 2003-08-25 护理用入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108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4653/2002 2002-08-26
JP2002244653A JP4141204B2 (ja) 2002-08-26 2002-08-26 介護用入浴装置
JP244653/02 2002-08-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88329A CN1488329A (zh) 2004-04-14
CN1261088C true CN1261088C (zh) 2006-06-28

Family

ID=31884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5585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1088C (zh) 2002-08-26 2003-08-25 护理用入浴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111335B2 (zh)
JP (1) JP4141204B2 (zh)
KR (1) KR100552442B1 (zh)
CN (1) CN1261088C (zh)
TW (1) TWI2436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92563B2 (ja) * 2002-08-26 2007-10-1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介護用入浴装置
FR2868277B1 (fr) * 2004-03-31 2007-10-26 Bruno Harguindeguy Agencement d'un bac a inclinaison variable, notamment pour une personne a mobilite reduite
US9375115B2 (en) 2009-02-26 2016-06-28 Safeway Safety Step Llc Bathtub overlay
US8539619B2 (en) * 2009-09-14 2013-09-24 Technology Patents, Llc Cleaning systems and/or methods
CN103494692A (zh) * 2013-09-09 2014-01-08 洛阳圣瑞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护理洗浴对接装置
CN103494691A (zh) * 2013-09-09 2014-01-08 洛阳圣瑞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护理洗浴装置
WO2015038008A1 (en) * 2013-09-13 2015-03-19 Dynamic Controls Method for producing or calibrating a control profile for a wheelchair
US20150335206A1 (en) 2014-04-28 2015-11-26 Safeway Safety Step, Llc Bathtub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202268B2 (en) * 2015-07-20 2019-02-12 Honda Motor Co., Ltd. Aligner chair, support system including the aligner chair and method for suspending the aligner chair from a lift
US10111560B2 (en) * 2016-01-19 2018-10-30 Safeway Safety Step, Llc Vertical bathtub closure systems and methods
JP7045793B2 (ja) * 2016-12-16 2022-04-01 株式会社ナノプラネット研究所 健康増進装置
USD842972S1 (en) 2017-01-12 2019-03-12 Kohler Co. Walk in bath
US10881251B2 (en) 2017-01-12 2021-01-05 Kohler Co. Walk in bath
US10813506B1 (en) 2018-06-01 2020-10-27 Cynthia J. Mitrano Shower chair system with selective delivery and intermixing of liqui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69253A (en) * 1962-09-24 1965-02-16 Segar Joe Mobile chair for shower facilities
US3662409A (en) * 1970-12-21 1972-05-16 Hans Arne Johansson Bath system, particularly for wheel-chair constrained disabled persons
US4432104A (en) * 1982-06-28 1984-02-21 Sasaki Jack S Bathing equipment for the handicapped
KR910014084A (ko) * 1990-01-12 1991-08-31 원본미기재 욕조내의 기포발생장치
JP2628568B2 (ja) 1992-12-10 1997-07-09 春山 満 介護用バス
US5393119A (en) * 1992-06-22 1995-02-28 Mitsuru Haruyama Chair bath
JP2572559B2 (ja) * 1994-04-06 1997-01-16 酒井医療株式会社 入浴装置
JP2000116745A (ja) 1998-10-16 2000-04-25 Og Giken Co Ltd 干渉分離式車椅子入浴装置
JP3044024B1 (ja) * 1998-12-08 2000-05-22 酒井医療株式会社 入浴装置
US6766543B1 (en) * 2001-09-27 2004-07-27 Mastercare Patient Equipment, Inc Bath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141204B2 (ja) 2008-08-27
TWI243670B (en) 2005-11-21
JP2004081379A (ja) 2004-03-18
US20040034917A1 (en) 2004-02-26
CN1488329A (zh) 2004-04-14
TW200412923A (en) 2004-08-01
KR20040018940A (ko) 2004-03-04
KR100552442B1 (ko) 2006-02-20
US7111335B2 (en) 2006-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5779C (zh) 护理用入浴装置
CN1261088C (zh) 护理用入浴装置
CN1247171C (zh) 医疗用床
EP2272582B1 (en) Carbonic water production apparatus
US8945377B2 (en) Installation-free water purifying device
CN1610514A (zh) 电烧水器
CN1913861A (zh) 下肢喷水装置
CN1449712A (zh) 抽取装置
CN1682647A (zh) 餐具清洗机
CN1561171A (zh) 自动洗发机
JP2005058381A (ja) 強制排水付き全身浴装置
JP3147468B2 (ja) ショルダー吐水浴槽
CN1449711A (zh) 抽取装置
JP4163132B2 (ja) 介護用入浴装置
CN1417398A (zh) 缝纫机的抬压脚装置
JP3942513B2 (ja) 介護用入浴装置
JP2006141617A (ja) 温浴装置用の混合装置
JP2005052518A (ja) 足受け付き全身浴装置
JP2006102389A (ja) 車椅子入浴装置
JP2007175552A (ja) 介護用入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628

Termination date: 2012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