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8774C - 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38774C
CN1238774C CNB021277451A CN02127745A CN1238774C CN 1238774 C CN1238774 C CN 1238774C CN B021277451 A CNB021277451 A CN B021277451A CN 02127745 A CN02127745 A CN 02127745A CN 1238774 C CN1238774 C CN 123877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member
image bearing
equipment
described image
charg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277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02091A (zh
Inventor
大羽浩幸
加藤淳一
清水康史
佐藤浩
吉田雅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402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020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3877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877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 G03G15/02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by contact, friction or induction, e.g. liquid charging apparatus
    • G03G15/02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by contact, friction or induction, e.g. liquid charging apparatus by bringing a charging member into contact with the member to be charged, e.g. roller, brush charg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58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 G03G15/6561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for sheet registration
    • G03G15/6564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for sheet registration with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556Control of copy medium feeding
    • G03G2215/00599Timing, synchronis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654Charging devi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成像设备,该设备包括:图像承载部件;可旋转的充电部件,该部件与图像承载部件形成辊隙,以便对图像承载部件进行充电;显影装置,该装置对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静电图像进行显影,形成调色剂图像,显影装置向图像承载部件提供导电颗粒,其中利用图像承载部件,向辊隙部分输送导电颗粒;转印装置,该装置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位于转印位置的记录材料上;其中显影装置能够将导电颗粒,输送到与第一记录材料和第一记录材料后的第二记录材料之间的区域相对应的、图像承载部件上的区域,并且第一记录材料的后沿通过转印位置与第二记录材料的前沿到达转印位置的时间间隔,长于充电部件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间隔。

Description

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诸如电子照相复印机、激光束打印机之类的成像设备,为诸如电子照相光电导部件、静电可记录电介质部件之类的图像承载装置充电的充电装置,是采用导电颗粒的充电装置,其中经过图像承载部件,从显影装置向充电部件与图像承载部件之间的辊隙部分,提供导电颗粒。
背景技术
通常,在诸如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或静电记录设备之类的成像设备中,在诸如电子照相光电导部件、静电可记录电介质部件之类的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电子照相潜象。为了在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电子照相图像,必须对图像承载部件均匀充电。至于为图像承载部件均匀充电的充电设备,普遍使用电晕型充电设备(该设备不与图像承载部件接触)。然而,电晕型充电设备有多个问题。例如,设备产生大量臭氧,并且为了给图像承载部件充电,必须在充电设备和图像承载部件之间施加非常高的电压,如10kV,从而增加设备成本。
近几年来,设计了所谓的接触充电设备,并且已经投入使用。对于此类充电设备,充电设备的充电部件直接与图像承载部件接触,并且通过对充电部件施加电压,对图像承载部件均匀充电。然而,原则上,此类充电设备与电晕型充电设备相同,因为此类设备根据放电对物体充电。因此,也会产生臭氧,尽管数量很小。臭氧形成其电阻较低的氧化一氮(NOx)。因此,如果氧化一氮粘附到图像承载部件的外表面上,则不能对图像承载部件正确充电,从而生成有缺陷的图像。
因此,日本延迟公开专利申请Hei 6-3921等提出了一种没有上述缺点的充电方法,即不产生臭氧,并且向充电设备施加的电压的电位电平较低。
上述充电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在充电部件之间直接交换电荷,并且图像承载部件的表面与充电部件接触,将电荷注入到图像承载部件中,代替放电过程。
以下参照海绵辊型的充电设备(美国专利No.6128456等),说明执行上述充电方法(即,电荷注入)的充电设备。
参照图5,此类充电设备的接触充电部件是由海绵辊2-A组成的,海绵辊2-A与图像承载部件1保持接触,并且沿方向b旋转海绵辊2-A,导电精微颗粒m(其电阻较低)粘附到其外表面的多孔部分,即海绵辊2-A的外层。当沿着与图像承载部件1之旋转方向a相反的方向,旋转海绵辊2-A时,在接触区域n,将电荷从海绵辊2-A注入到图像承载部件1中。从而对图像承载部件1充电,其电位电平与海绵辊2-A的电荷的电位电平大致相等。
导电精微颗粒m为用于增强充电设备之充电性能的颗粒。至于导电精微颗粒m的材料,可以使用各种物质:例如,诸如氧化锌之类的导电金属氧化物的精微颗粒,除金属氧化物之外的无机物的导电颗粒的精微颗粒,导电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精微颗粒的混合物等。
在该系统中,从电源S1,向海绵辊2-A施加-600V的DC电压。此电压的作用是,将与海绵辊2-A接触的图像承载部件1的部分以及导电精微颗粒m的电位电平,提高到该电压的电位电平,即-600V。如果来自海绵辊2-A侧的电荷能够突破图像承载部件1之外表面的势垒,即表面能,则将其注入到图像承载部件1中,从而对图像承载部件1充电。如果电荷不能突破上述高能势垒,则不对图像承载部件1充电。另外,当分开海绵辊2-A与图像承载部件1时,如果注入到图像承载部件1中的电荷又从图像承载部件1迁移到海绵辊2-A,则图像承载部件1将不带电。上述现象主要受图像承载部件1之外表面的高能势垒,以及图像承载部件1的电荷保持能力的影响。另一方面,如果将充电过程看作包含多个从属竞争过程的过程,则海绵辊2-A与图像承载部件1的接触频率非常重要。
至于提高上述频率的装置,改善海绵辊2-A与图像承载部件1之间的接触状态是有效的。通过将导电精微颗粒z粘附到海绵辊2-A的多孔部分(即,表面层),和/或通过使海绵辊2-A的外表面的移动方向与图像承载部件1的外表面的移动方向相反,来增加海绵辊2-A与图像承载部件1的外表面之间的相对速度,能够改善海绵辊2-A与图像承载部件1之间的接触状态。通过提供上述装置,即使在微观范围内,也可以对图像承载部件1的外表面均匀充电,并且其电位电平与海绵辊2-A上施加的电压的电位电平相等,即,-600V。
图6示意表示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示例,作为对图像承载部件1进行充电的装置,该设备采用注入型充电设备2,后者使用上述导电精微颗粒m。该设备没有专用清洁系统,并且采用转印型的成像系统。
参考码1表示的是圆筒形状的旋转电子照相光电导部件,沿箭头标志a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以预定的圆周速度,旋转驱动该部件。参考码2-A2是作为充电部件的海绵辊,充电部件与图像承载部件1保持接触,通过施加预定压力,沿海绵辊2的圆周方向,形成具有预定宽度的接触区域n。参考码2-B代表涂层设备,该设备利用导电精微颗粒,对海绵辊2的外表面进行涂层处理。当沿箭头标志b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海绵辊2时,利用导电精微颗粒m,对海绵辊2的外表面进行涂层处理。
对图像承载部件1的外表面进行均匀充电,以到达预定极性和电位电平,当沿着与图像承载部件1的旋转方向a相反的方向,旋转驱动海绵辊2时,从电源SI向海绵充电辊2施加预定的充电偏压,从而在海绵充电辊2与图像承载部件1之间的接触区域n(即,充电站)中,插入导电精微颗粒m。
利用未示出的曝光设备(数字扫描设备,例如,对原始图像进行聚焦的激光束扫描图像投影仪),对均匀充电的图像承载部件1的外表面进行曝光—从曝光设备,向均匀充电的图像承载部件1的外表面,投射反映成像数据的光束L。因此,在图像承载部件1的均匀充电表面上,形成反映曝光模式的静电潜象。
接着,在显影站f,利用非接触(跃迁)显影设备3的套筒3-a,将静电潜象显现为显影图像(调色剂图像)。参考码t为显影设备3中的调色剂,参考码c表示显影套筒3-a的旋转方向。参考码S2为一个电源,从该电源向显影套筒3-a施加预定的显影偏压。
接着,在转印站g,即,转印设备5的转印辊5-a与图像承载部件1之间的接触区域,当按照预定控制定时,从未示出的输纸站向转印站g输送记录介质时,将显影图像转印到转印介质p上。参考码d表示转印辊5-a的旋转方向,参考码S3为一个电源,从该电源向转印设备5施加预定的转印偏压。
在收到转印接触区域g中的显影图像后,转印介质p与图像承载部件1分离,并将其引入未示出的定影设备,在定影设备中,对显影剂图像进行定影。此后,对转印介质p放电,形成打印品或复制品。
在分离转印介质p后,图像承载部件1的旋转,携带残留的显影剂颗粒,即,图像转印后图像承载部件1之外表面上剩余的显影剂颗粒,通过充电站和显影站,在显影站内,在继续旋转图像承载部件1期间,显影设备3对图像承载部件1之外表面上形成的潜象进行显影处理,同时,利用显影设备3,清除图像承载部件1之外表面上的残留显影剂颗粒。
使得导电精微颗粒m的极性与显影剂t的极性相反。因此,不会将导电精微颗粒m迁移到转印介质上,仍然停留在图像承载部件1上,然后,由海绵充电辊2-A回收(拾取);换句话说,清除图像承载部件1之外表面上的用于电荷注入的导电精微颗粒m。通过提供具有上述结构的装置,即使显影剂t在海绵充电辊2-A上积累,只要提供的导电精微颗粒的数量足以压倒海绵充电辊2-A上积累的显影剂t的影响,就能令人满意地对图像承载部件1进行充电。
关于此类成像设备,施加正电压以转印图像承载部件I上的图像。此后,在图像转印后,图像承载部件1上的显影剂颗粒将一直带阳电荷。在对图像承载部件1充电时,当上述未转印的带阳电荷的残留显影剂颗粒在导电精微颗粒m和图像承载部件1之间通过时,施加适量负电荷。因此,当它们通过正在执行显影处理的区域时,由显影设备3回收;不允许它们通过显影站。换句话说,执行没有清洁器的电子照相方法。
从显影设备3,向海绵充电辊2-A和图像承载部件1之间的接触区域n,即充电站,提供导电精微颗粒m(美国专利6128456)。此时,预先混合导电精微颗粒m与显影剂颗粒,从而利用显影部件将导电精微颗粒m,粘附到图像承载部件1的外表面上,并且利用显影部件的旋转,将其传送(提供)到作为充电站的接触区域n。
本发明涉及有关成像设备的改进,其中经过图像承载部件,从显影装置,向充电部件和图像承载部件之间的接触区域,提供导电精微颗粒。
因此,为了可靠地向使用上述结构的图像承载部件充电,必须可靠地向海绵充电辊2-A的外表面提供导电精微颗粒m。然而,当利用转印设备5,将图像承载部件1之外表面上的显影剂t构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介质p上时,调色剂图像中的所有显影剂颗粒未必转印到转印介质p上—某些颗粒仍然在图像承载部件1上,并且到达海绵充电辊2-A,从而在海绵充电辊2-A积累。海绵充电辊2-A之外表面上积累的显影剂颗粒t,对海绵充电辊2-A的充电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当显影剂颗粒t按上述方式在海绵充电辊2-A之外表面上积累时,将不能对图像承载部件1进行正确充电。
另一方面,在纸张间隔期间,不形成图像,因此,不存在从图像承载部件1移动到海绵充电辊2-A的显影剂颗粒t。因此,在纸张间隔期间向海绵充电辊2-A之外表面提供导电精微颗粒m,比在成像期间提供导电精微颗粒m更可靠。如果纸张间隔比海绵充电辊2-A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短,则不可能向海绵充电辊2-A提供跨越其圆周方向全部范围的导电精微颗粒m,因此,海绵充电辊2-A之充电性能,有可能在其圆周方向上变得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其中向充电部件可靠地提供导电颗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其中向图像承载部件提供导电颗粒,而不关心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图像模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其中向充电部件均匀提供导电颗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其中从显影装置向与纸张间隔对应的图像承载部件的区域,提供大量导电颗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设备,该设备适合无清洁器的系统,即缺少专用清洁器的系统。
为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图像承载部件;可旋转的充电部件,该部件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形成辊隙,以便对所述图像承载部件进行充电;显影装置,该装置对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静电图像进行显影,形成调色剂图像,所述显影装置向所述图像承载部件提供导电颗粒,其中利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向辊隙部分输送导电颗粒;转印装置,该装置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位于转印位置的记录材料上,其中所述显影装置在从所述显影装置向与第一记录材料和紧接第一记录材料的第二记录材料之间的区域相对应的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区域提供导电颗粒的方向上形成电场,其中第一记录材料的后沿通过转印位置与第二记录材料的前沿到达转印位置的时间间隔,长于所述充电部件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间隔。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图像承载部件;可旋转的充电部件,该部件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形成辊隙,以便对所述图像承载部件进行充电;显影装置,该装置对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静电图像进行显影,形成调色剂图像,所述显影装置向所述图像承载部件提供导电颗粒,其中利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向辊隙部分输送导电颗粒;转印装置,该装置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位于转印位置的记录材料上,其中所述显影装置在从所述显影装置向与第一记录材料和紧接第一记录材料的第二记录材料之间的区域相对应的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区域提供导电颗粒的方向上形成电场,其中第一记录材料的后沿通过转印位置与第二记录材料的前沿到达转印位置的时间间隔,依照连续通过转印位置的记录材料的数目改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图像承载部件;可旋转的充电部件,该部件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形成辊隙,以便对所述图像承载部件进行充电;显影装置,该装置对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静电图像进行显影,形成调色剂图像,所述显影装置向所述图像承载部件提供导电颗粒,其中利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向辊隙部分输送导电颗粒;转印装置,该装置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位于转印位置的记录材料上,其中所述显影装置在从所述显影装置向与第一记录材料和第一记录材料后的第二记录材料之间的区域相对应的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区域提供导电颗粒的方向上形成电场,其中第一记录材料的后沿通过转印位置与第二记录材料的前沿到达转印位置的时间间隔,依照静电图像的图像信息改变。
通过连同附图考虑本发明之最佳实施方式的说明书,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其特征以及优点将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的截面图,该图用于说明其通用结构。
图2是一个流程图,用于确定本发明之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的输纸定时。
图3是一个流程图,用于确定本发明之第二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的输纸定时。
图4是一个流程图,用于确定本发明之第三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的输纸定时。
图5是一个示意图,用于说明采用导电颗粒的接触电荷注入装置。
图6是无清洁器的成像设备示例的示意截面图,其中为图像承载部件充电的充电装置为采用导电颗粒的接触电荷注入装置,该图用于说明其通用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示例的截面图,该图用于说明其通用结构。本实施方式中的成像设备是一个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激光束打印机),为图像承载部件充电的充电装置为采用导电颗粒的充电装置,其中经过图像承载部件,从显影装置到充电部件与图像承载部件之间的接触区域,提供导电精微颗粒。该设备采用无清洁器系统和转印系统。
(1)成像设备的通用结构
成像设备包括:图像承载部件1、注入型充电设备2;显影设备3(显影装置)、转印设备5、定影设备6(定影装置)、曝光设备7等。将图像承载部件1、注入型充电设备2以及显影设备3集成到处理盒10中,将处理盒10安装到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其包括转印设备5、定影设备6和曝光设备7。
利用转印设备5的转印辊5-a,将通过潜象成型处理和显影处理的图像承载部件1上形成的图像(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作为记录介质的转印介质p上,其中转印辊5-a正向定影设备传送转印介质。接着,将转印介质p上的图像定影到转印介质p的表面。此后,沿定影设备6的旋转方向e,对转印介质p进行放电。
a)图像承载部件1
图像承载部件1是一个直径为30mm的有机光电导部件(可对其负向进行充电的光电导部件)(以下称为光电导部件)。沿箭头标志a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以50mm/sec的圆周速度(以下称为处理速度),利用未示出的驱动装置,旋转驱动光电导部件1。
b)注入型充电设备2
作为接触充电部件,注入型充电设备2的导电弹性辊2-A(以下称为充电辊),是由金属核心2-a和橡胶或泡沫材料层2-b构成的,其中橡胶或泡沫材料层2-b为金属核心2-a之外表面上形成的辊形状的柔性部分。柔性层2-b的电阻为中间范围。中间电阻层2-b的材料为树脂(如,氨基甲酸乙酯)、导电精微颗粒(如,碳黑)、渗硫剂、起泡剂等混合物。如果需要,则对中间电阻层2-b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以获得直径为12mm的充电辊2-A,作为导电辊。在本实施方式中,充电辊2-A的测量电阻为105
(总外加压力:9.8N;外加电压:100V)
重要的是,充电辊2-A作为电极。换句话说,当对物体充电时,充电辊2-A必须具有足够弹性,以便令人满意地保持与光电导部件I的接触,同时,当光电导部件1旋转时,充电辊2-A的电阻必须足够低,以便对光电导部件1充电。另一方面,如果光电导部件1有缺陷区域,如带有针孔的区域,则必须能够防止可能出现的电压泄露。
当充电辊2-A进行充电的物体为电子照相光电导部件时,充电辊2-A的电阻最好在104-107欧姆数量级范围内,以便充电辊2-A能够令人满意地对充电辊2-A充电,同时避免漏电。
至于充电辊2-A的硬度,如果其硬度太低,则充电辊2-A的形状不稳定,从而不能令人满意地保持与光电导部件1的接触,如果其硬度太高,则不能吸引住充电辊2-A之外表面与光电导部件1之间的接触区域n,或充电站,同时,在微观程度上,充电辊2-A之外表面与光电导部件1之间的接触状态较差。因此,充电辊2-A的硬度最好在25度至50度(Asker C级)的范围内。
充电辊2-A的材料并不限于泡沫弹性材料。例如,其材料可以为诸如EPDM之类的橡胶,氨基甲酸乙酯,NBK,硅橡胶,IR等,其内漫布诸如碳黑或金属氧化物之类的导电材料,同时,也可以为橡胶泡沫。另外,通过使用离子导电材料而不是导电材料,也能调整充电辊2-A的材料的电阻。
将充电辊2-A压到光电导部件1的外表面上,从而相对于充电辊2-A的弹性,在充电辊2-A的外表面与光电导部件1之间生成并维持预定压力。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箭头标志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以75mm/sec的圆周速度,旋转驱动充电辊2-A,从而在充电辊2-A与光电导部件1之间的接触区域(辊隙部分)中,充电辊2-A的外表面与光电导部件I沿相反方向移动。换句话说,转动作为接触充电部件的充电辊2-A,以致充电辊2-A之外表面上的指定点,永远不和光电导部件1之外表面上的同一点接触。
对于充电辊2-A的金属核心2-a,施加-620V的DC电压,作为来自电荷偏压应用电源S1的电荷偏压。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电荷直接注入到光电导部件1中,对光电导部件1的外表面均匀充电,使其电位电平与充电辊2-A上施加的电压的电位电平(-600V)基本相等。
c)曝光设备7
曝光设备7是一个激光束扫描器(曝光装置),它包括激光二极管、多棱反光镜等。激光束扫描器输出其强度已调制的激光束L,其中连续的数字电信号反映目标图像的成像数据,并且在旋转光电导部件1时,扫描光电导部件1的均匀充电的外表面。因此,在光电导部件1的外表面上,形成与目标图像之成像数据一致的静电潜象。
d)显影设备3
显影设备3将旋转光电导部件1之外表面上的静电潜象,显影为调色剂图像。本实施方式中的显影设备3是一个反转型的显影设备,该设备采用单成分的磁性电介质调色剂t(阴性调色剂)作为显影剂。
参考码3-a代表无磁性的旋转显影套筒,作为显影剂承载/传输部件,后者包含磁性辊3-b。调节叶片3-c将显影剂3-d中的显影剂,涂一薄层到旋转显影套筒3-a的外表面上;由调节叶片3-c调节涂到旋转显影套筒3-a上的显影剂(即,调色剂)的厚度。在利用调节叶片3-c调节厚度的时候,当将调色剂涂到旋转显影套筒3-a的外表面上时,提供电荷。在将显影剂涂到旋转显影套筒3-a的外表面上时,通过旋转套筒3-a,将显影剂传送到显影站f(显影区域),在光电导部件1与套筒3-a在显影站f内彼此相对。另外,从显影偏压应用电源S2,向套筒3-a施加显影偏压。在本实施方式中,显影偏压为-450V的DC电压与频率为1,800Hz、峰-峰值电压为1,600V、波形为长方形的AC电压的组合。因此,在显影站中,利用调色剂,对光电导部件1之外表面上的静电潜象进行显影。
在本实施方式中,显影剂为调色剂t与作为导电颗粒的导电精微颗粒m(充电性能增强颗粒)的混合物。调色剂t是按下述方式形成的:均匀溶解或分散聚合单体与着色剂(和聚合引发剂、桥键形成剂、电荷控制介质以及其他添加剂,如果需要的话),形成单体化合物—通过使用悬浮聚合方法,将按上述方式形成的单体化合物聚合为调色剂颗粒,其中在悬浮聚合方法中,在包含分散稳定剂的连续分层(例如,液相)中,利用合适的搅拌设备,在分散单体化合物时进行聚合—并且将导电精微颗粒m和流化剂作为外部添加剂添加到调色剂颗粒中,以获得调色剂t显影剂。调色剂t的加权平均颗粒直径(D4)为7μm。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颗粒直径为3μ的氧化锌导电颗粒作为导电精微颗粒m。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100份调色剂t中,另外添加重量为1.5份的导电精微颗粒m。
使用以下方法获得调色剂t的平均颗粒直径和平均颗粒分布。将一个Coulter计数器TA-11和一个Coulter多级定径机(Coulter有限公司),连接到一个接口(Nikkaki有限公司)和一台个人计算机PC9801(NEC),后者输出数值分布和容积分布。电解液为1%的NaCl水溶液,该溶液是使用上等氯化钠进行混合后得到的。例如,可以使用ISOTONR-11(Coulter Scientific Japan Co.,Ltd.)。至于测量方法,将作为分散剂的表面活化剂(最好为烷基苯磺酸钠)添加到100-150ml的上述电解水溶液中,然后,将2-20mg的试样添加到上述混合物中。利用超声波分散设备,将其内悬浮有上述试样的电解液振动约1-3分钟,以便充分分散上述试样。接着,通过计算直径大于2Am的调色剂颗粒的数目,计算调色剂颗粒的容积分布和数值分布,并测量其体积。然后,根据容积分布,获得容积的加权平均颗粒直径(D4)。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比电阻为106Ωcm、平均颗粒直径为3μ的氧化锌导电颗粒(包括二代凝聚物),作为导电精微颗粒m。然而,也可以使用不同于本实施方式的各种导电颗粒作为导电精微颗粒m,例如,不同于氧化锌颗粒的无机物导电颗粒,无机物与有机物颗粒的混合物等。导电颗粒的容积电阻率最好不要超过1010Ωcm。
通过对使用压片方法测量的导电精微颗粒m的电阻进行规格化,获得导电精微颗粒m的电阻。具体而言,将大约0.5g的粉末试样,放到底面积为2.26cm2的圆柱上,同时在上下电极之间施加147N(15kg)的压力和100V的电压,从而测量试样的电阻。然后,通过对测量的电阻进行规格化,获得比电阻。
e)转印设备5
在转印设备5中,参考码5-a代表作为接触转印辊的转印辊,其电阻为中间范围。通过应用预定压力,对光电导部件1的外表面施压,从而形成用于图像转印的接触区域g。对于转印接触区域g,按照预定定时,从未示出的输纸站传送作为记录介质的转印介质p,并且在转印介质p通过转印接触区域g时,从转印偏压应用电源S3,向转印辊5-a施加预定的转印偏压。因此,将光电导部件1之外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连续不断地转印到转印介质p的表面上。具体而言,当引入转印介质p,并通过由转印辊5-a和光电导部件1压紧的转印接触区域g传送时,利用静电力和压力,将旋转光电导部件1之外表面上形成并承载于其上的调色剂图像,连续不断地转印到转印介质p上。
在收到正在通过转印接触区域g传送的光电导部件1上的调色剂图像后,转印介质p与旋转光电导部件1的外表面分离,然后将其引入定影设备6,在该设备内,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转印介质p上。此后,对记录介质p放电,从而得到来自成像设备的复制品或打印品。
f)处理盒10
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的上述元件中,将光电导部件1、充电辊2-A和显影设备3集成到容器(盒)内,从而形成与成像设备部分无关的处理盒10,在盒10内配置不同于以上3个元件的元件(以下称为设备主组件)。因此,在设备主组件内,上述3个元件是可以拆装的。
g)没有清洁器的清洁系统
本实施方式中的成像设备为没有清洁器的成像设备—该设备没有专门清洁光电导部件1之外表面的系统或装置。因此,不能利用清洁器清除未转印的残留调色剂颗粒,即,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介质后,旋转光电导部件1之外表面上剩余的调色剂颗粒。当光电导部件1旋转时,该部件通过充电接触区域n,到达显影站f,在显影站f中,当利用显影设备3执行显影处理时,由显影设备3去除(回收)这些颗粒(调色剂回收处理)。
当使用调色剂的显影设备3对光电导部件1上的静电潜象进行显影时,显影设备3中的显影剂调色剂t中混合的导电精微颗粒m,与调色剂颗粒一起迁移一定的量。对导电精微颗粒m进行充电的极性,与对调色剂颗粒进行充电的极性相反;它们在正向极性充电。因此,粘附到光电导部件的外表面的区域上,该区域对应于潜象显影期间预期图像的非图像部分。在转印接触区域g中,受转印偏压的影响,光电导部件1上调色剂图像主动转印到转印介质p上,鉴于光电导部件1上的导电精微颗粒m是导电的,因此,并不转印到转印介质上,而是仍然粘附在光电导部件1上。
采用调色剂回收处理的成像设备不使用清洁器。因此,在图像转印后,光电导部件1之外表面上剩余的未转印的残留调色剂颗粒,以及残留的导电精微颗粒m,由于光电导部件1的旋转,而被原封不动地传送到光电导部件1和作为接触充电部件的充电辊2-A之间的接触充电区域n(辊隙部分),并且粘附在和/或侵入充电辊2-A的外表面。因此,当光电导部件I和充电辊2-A之间的接触区域n中存在导电精微颗粒m时,利用充电辊2-A对光电导部件1充电。
在开始成像操作后,并不立即利用光电导部件,从显影设备向充电辊之外表面提供导电精微颗粒m。因此,不能有效地对光电导部件的外表面充电。这样,需要预先利用导电精微颗粒m,对充电辊之外表面进行涂层,从而即使在导电精微颗粒m到达充电辊的外表面之前,也能利用光电导部件,有效地对充电辊的外表面进行充电。
当存在上述导电精微颗粒m时,即使在调色剂颗粒粘附到和/或侵入充电辊2-A,充电辊2-A之外表面与光电导部件1之间的电导和接触摩擦也是令人满意的。换句话说,通过提供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装置,能够将电荷注入到光电导部件1中,从而令人满意地对光电导部件1充电,尽管使用诸如充电辊2-A之类的简单元件作为接触充电部件,并且接触充电部件受到残留调色剂颗粒的污染。其原因在于,在充电辊2-A与光电导部件1之间的接触区域中,充电辊2-A之外表面与光电导部件1之间存在导电精微颗粒m,并且与充电辊2-A之外表面和光电导部件1接触。因此,当旋转驱动充电辊2-A与光电导部件1时,充电辊2-A与光电导部件1之间的接触区域中的导电精微颗粒m,摩擦光电导部件1的外表面,从而不会错过任何污点。因此,从充电辊2-A将电荷直接注入到光电导部件1,从而对光电导部件1充电。换句话说,借助充电辊2-A与光电导部件1之间的接触区域中的导电精微颗粒m,主要通过既稳定又安全的直接电荷注入对光电导部件1充电,代替放电。因此,光电导部件1的电位电平与充电辊2-A上施加的电压相等;从而实现常规充电辊不可能实现的充电效率。
从充电辊2-A,将粘附到和/或侵入充电辊2-A的未转印的残留调色剂颗粒,逐渐驱逐到光电导部件1的外表面上,并且通过光电导部件I之外表面的运动,传送到显影站,在显影站中,当显影设备3执行显影处理时,利用显影设备3进行清除(回收)。关于上述显影/清除处理,利用防止图像模糊的偏压,回收图像转印后光电导部件1上剩余的调色剂颗粒。具体而言,在转印光电导部件1之外表面的指定部分上调色剂图像后,再次对光电导部件1之外表面的指定部分进行充电和曝光,以便形成下一幅潜象。然后,在对该潜象进行显影处理时,利用显影设备中防止图像模糊的偏压,即,显影设备上施加的DC电压与光电导部件之表面电压之间的电位电平的差值Vback,回收光电导部件I之前一个旋转周期的残留调色剂颗粒。关于诸如本实施方式中之打印机之类的成像设备,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潜象进行反向显影处理,利用其电位电平与潜象之黑暗区域相对应的、回收光电导部件之外表面区域上的调色剂颗粒的电场,以及其电位电平与潜象之明亮区域相对应的、将调色剂颗粒粘附到光电导部件之外表面区域上的电场,执行上述显影/清除处理。
另外,在操作成像设备时,显影设备3之显影剂中的导电精微颗粒m,移动到光电导部件1的外表面上,在显影站中,由于光电导部件1的旋转,携带其通过转印接触区域g,到达充电接触区域n,提供给充电辊2-A。换句话说,向充电辊2-A连续提供导电精微颗粒m。因此,即使某些导电精微颗粒m离开充电辊2-A,充电辊2-A上也会存在足够数量的导电精微颗粒m,从而令人满意地对光电导部件1充电。
正如从本实施方式之上述说明中看到的那样,根据本发明之上述实施方式,通过使用直接电荷注入处理,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光电导部件均匀、可靠地充电,其中充电辊上施加的电压的电位电平较低,尽管在采用接触充电方法、接触转印方法、调色剂回收处理、以及作为接触充电部件之充电辊的成像设备中,充电辊受到未转印的残留调色剂颗粒的污染。因此,能够提供价格低廉、结构简单的成像设备,并且不会遭受诸如臭氧之类的成像副产品引起的问题,以及不令人满意的充电性能问题等。
(2)纸张间隔控制
由于以下原因1)和2),所以在纸张间隔期间,必须最有效地向充电辊2-A提供导电精微颗粒m。这里,纸张间隔指:在按照一对一方式将多个图像连续转印到多个记录介质上的成像操作期间,给定记录介质的后沿通过转印站的时刻,与下一记录介质的前沿到达转印站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因此,在经过与纸张间隔相对应的光电导部件1之外表面上的区域时,不形成图像,所以,光电导部件1之外表面的上述区域不与记录介质接触。
1)导电精微颗粒m与调色剂颗粒t的极性相反。因此,对潜象进行显影处理时,利用与潜象之黑暗区域相对应的光电导部件1之外表面区域之间的电位电平,与显影套筒3-a上施加的电压的电位电平之间的差值(反差),从显影设备3向光电导部件1提供导电精微颗粒m。
并不在与纸张间隔相对应的光电导部件1之外表面区域上形成图像。因此,光电导部件1之上述区域的电荷在黑暗区域的电位电平保持一致。因此,当光电导部件1之上述区域通过显影站时,其反差保持不变,从而在均匀分布的情况下,向光电导部件1之外表面提供导电精微颗粒m。
2)在纸张间隔期间,不形成图像,从而不会生成未转印的残留调色剂颗粒,并且转印接触区域g中没有转印介质p,因此,能够防止光电导部件1上的导电精微颗粒m粘附到转印介质上,并且使光电导部件1上的导电精微颗粒m更容易到达充电辊2-A。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事实构成的。因此,根据本发明,使得纸张间隔时间与作为充电部件的充电辊2-A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相同,以便利用与纸张间隔相对应的光电导部件1的区域,向充电辊2-A的整个外表面提供导电精微颗粒m。因此,有可能提供能够在相当长时间内形成满意图像的处理盒,以及采用此类处理盒的成像设备。通过提供上述装置,均匀涂有导电精微颗粒m的光电导部件1的外表面区域通过充电辊隙部分所需要的时间,比充电辊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要多。因此,向充电辊提供的导电精微颗粒m均匀跨越其整个外表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充电辊2-A的直径和圆周速度分别设置为12mm和75mm/sec。因此,充电辊2-A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约为0.5秒。
因此,将指定转印介质的后沿与下一转印介质的前沿之间的纸张间隔或间隔(以时间为单位)设置为0.55秒。换句话说,向转印站连续提供众多转印介质p的定时为(转印介质p的长度/处理速度)+0.55秒。例如,在向转印站连续提供众多A4尺寸(长度为297mm)的转印介质p时,其中转印介质p的纵向与记录介质输送方向平行(纵向定向),如果以50mm/sec的圆周速度旋转光电导部件,则从开始输送第一页转印介质p到开始输送第二页转印介质p的纸张间隔(以时间为单位)为6.49秒:
(297.0/50)+0.55=6.49(秒)
图2为本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当开始输送第一转印部件p(介质)时,启动定时器,并且在转印介质输送时间与充电辊2-A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总和内,使转印介质进给装置保持待机。
然后,检测下一个打印命令是否在纸张间隔期间到达。如果检测到下一个打印命令已经到达,则输送下一页转印介质p,以便形成一幅图像。重复该例程,直至检测到打印命令不再到达-停止成像操作,因为没有检测到已经到达的打印命令。
使用成像设备的控制部分(未示出),执行上述纸张间隔控制顺序。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之上述实施方式,以时间为单位的纸张间隔长度不小于充电辊2-A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因此,利用与纸张间隔相对应的光电导部件1的外表面区域,向充电辊2-A的整个外表面提供导电精微颗粒m。因此,有可能提供能够在相当长时间内形成满意图像的处理盒,以及采用此类处理盒的成像设备。
本发明之上述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之实施方式的一个示例。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修改上述实施方式,而并不改变本发明的要旨。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尽管将以时间为单位的纸张间隔时间,设置为近似等于作为充电部件的充电辊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即使纸张间隔远远大于充电辊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也绝不会造成任何恶果。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根据连续打印操作期间通过转印站的转印介质的数目,加宽纸张间隔。
当成像设备连续形成多个图像时,换句话说,当向转印站连续提供多个转印介质时,在不受未转印的残留调色剂颗粒等的影响下,向充电接触区域g(辊隙部分)有效提供导电精微颗粒m的期限,限于纸张间隔。因此,当向转印站连续提供多个转印介质时,其充电误差余量比断续执行多个成像操作时的充电误差余量要小。当成像数据的打印比率较高时(当黑暗区域的比率较高时),上述趋势更加明显。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连续形成多个图像时,通过根据向转印站g传送的转印介质的数目调整纸张间隔的长度,增加充电误差余量。
本实施方式中的成像设备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成像设备基本相同,只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成像设备安装有计算转印介质p之数目的装置,在启动连续形成多个图像(连续打印操作)的成像序列后,该装置计算通过转印接触区g的转印介质p的数目。因此,本实施方式之成像设备部分的描述,与第一实施方式之成像设备的描述相同,所以不再赘述。在成像设备的控制部分(未示出)中安装转印介质计数装置,控制部分根据转印介质计数装置获得的转印介质计数,执行用于调整纸张间隔时间的控制序列。
      表1
间隔 充电误差数
一圈 160页
两圈 350页
三圈 500页
关于纸张间隔时间,表1表示使用纵向定向的A4纸,基于具有较高打印比率(50%)的成像数据复制500份时,在充电误差开始前,为查找通过转印站的转印介质的数目而执行的测试结果。这里,“充电误差”意指:由于跨越光电导部件1之外表面的某些斑点的电位电平的下降,致使调色剂粘附到斑点上,并在转印介质上造成其尺寸小于0.8mm的黑色斑点的现象。表中的“旋转一圈”意指:纸张间隔,以时间为单位的长度等于充电辊2-A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大约为0.5秒。另外,“打印比率”意指:与单页相等的成像数据集合中黑点数目的比率(黑色区域中的点数/(黑色区域+白色区域))。正如从该表中看到的那样,纸张间隔越短,向充电辊提供的光电导精微颗粒的数量越少,因此,在充电误差开始前形成的份数越少。
          表2
切换间隔时的页数 充电误差数
50页 350页
100页 345页
150页 340页
表2表示使用纵向定向的A4记录纸,以50%的高打印比率进行连续复制时,在连续输送预定数目(纸张间隔切换计数)的转印介质后,将纸张间隔从充电辊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切换为充电辊旋转两周所需要的时间的测试结果。
根据表1,当转印介质连续通过转印站时,通过将纸张间隔设置为充电辊2旋转两周所需要的时间,在通过350页转印介质后,充电误差开始。比较起来,根据表2,在连续打印多份复制品的成像操作中,通过将纸张间隔设置为充电辊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连续输送前50页转印介质,此后,将纸张间隔切换为充电辊旋转两周所需要的时间。在输送350页转印介质前,充电误差仍然不会出现。换句话说,切换纸张间隔的优点在于:由于前50页转印介质的纸张间隔较短,所以能够增加成像设备的吞吐量,其增加量等于所节省的时间。尽管存在以下趋势,即,在延长纸张间隔前,如果增加通过转印站的转印介质的数目,则充电误差开始前通过的转印介质的数目稍微减少,但是,该趋势的影响非常轻微。我们认为:在开始成像操作后,并在预定数目的转印介质通过转印站前,通过保持较短的纸张间隔来增加吞吐量的优点,比稍微减少充电误差开始前能够通过的转印介质的数目的优点更重要。
另外,通过进一步延长充电误差开始出现前的纸张间隔,能够增加充电误差开始出现前通过转印站的转印介质的数目。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以下序列,即参照表3所示的3个预定转印介质计数,调整以时间为单位的纸张间隔长度的序列。表3证明,通过采用该序列,在沿纵向方向连续输送500页A4尺寸的转印介质前,充电误差不会出现。
         表3
连续送纸页数   间隔
  <150   一圈
  150-300   两圈
  >300   三圈
图3为本实施方式中控制纸张间隔的流程图。
在清除转印介质计数后,以递增方式选择用于调整纸张间隔时间的众多转印介质计数,然后将转印介质计数器设置为所选计数。
接着,在输送第一页转印介质p后,启动定时器,并且在与(转印介质p输送时间+预定纸张间隔)相等的持续时间内,使转印介质进给装置保持待机。
然后,如果检测到第二条打印命令已经到达,则确定下一个纸张间隔的时间,然后输送转印介质p。连续重复此序列,如果没有检测到已经到达的打印命令,则结束成像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提供三种纸张间隔的序列。然而,这只是本发明之实施方式的一个示例;如果需要,可以增加或降低纸张间隔的数目。
当纸张间隔保持不变,基于50%打印比率的成像数据,沿纵向连续打印500页A4尺寸的复制品时,为了防止充电误差,必须将纸张间隔设置为不小于充电辊旋转三圈所需要的时间的一个值。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打印前150份时,使纸张间隔等于充电辊的周转,在打印第151到第300份时,使纸张间隔等于充电辊的两个周转。利用上述装置,与纸张间隔为常数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完成成像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如上所述,充电辊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约为0.5秒。因此,上述装置能够将完成成像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减少225秒:
1.0×150+0.5×150=225秒
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在成像设备开始连续打印多个份的操作后,根据通过转印站的转印介质的数目,调整纸张间隔时间。因此,充电误差的余量较大,从而有可能提供能够在相当长时间内形成满意图像的处理盒,并且通过采用此类处理盒,能够提供在相当长时间内形成满意图像的成像设备。
(实施方式3)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导电精微颗粒m的需要量,调整以时间为单位的纸张间隔。具体而言,根据影响导电精微颗粒m之需要量的一个或多个因数(例如,打印比率)的值,进行调整。
转印的残留调色剂的数量越大,向充电辊2-A提供的导电精微颗粒m的数量也越大。因此,通过根据预定图像中黑色区域相对于白色区域的比例延长各纸张间隔,增加提供的导电精微颗粒m的数量,就能够提高充电性能的稳定性余量。
本实施方式中的成像设备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成像设备基本相同,只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激光扫描器7安装有用于保持有关打印比率的成像数据的装置。本实施方式之成像设备部分的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表4
                    打印比率
5%  10%  20%  50%  100%
间隔
一圈 500  450  380  160  50
两圈 500  500  480  350  170
三圈 500  500  500  500  490
四圈 500  500  500  500  500
表4表示在纸张间隔和打印比率为常数的情况下,500页A4尺寸的转印介质(纵向定向)连续通过转印站时,为查找充电误差(导致尺寸为不小于0.8mm的黑色斑点)开始前通过的转印介质的数目而执行的测试结果。正如从表4中看到的那样,打印比率越高,并且纸张间隔越短,则充电误差开始前通过转印站的转印介质的数目越小。
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发明了一种成像设备,该设备根据以下数学公式表示的关系,确定某一转印介质与下一转印介质之间的纸张间隔长度y(以充电辊的周转数为单位),其中在转印介质上以x(%)的打印比率形成图像:
y=[x/5]+1  (0≤x<10)
[x/50]+3    (10≤x≤100)......(1)
在上式中,括号代表高斯符号。不管需要根据高打印比率的成像数据连续形成多少幅图像,只要纸张间隔长度是根据以上数学公式确定的,则充电误差不会发生,并且无需延长纸张间隔。
图4为本实施方式中控制纸张间隔时间的流程图。
首先,利用公式(1),根据要打印的图像的成像数据的打印比率,确定纸张间隔长度。
接着,在输送第一页转印介质p时,启动定时器。然后,正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那样,在与(转印介质p输送时间+预定纸张间隔)相等的持续时间内,使转印介质进给装置保持待机。
如果检测到第二条打印命令已经到达,则根据下一页的打印比率,确定下一个纸张间隔时间,并输送转印介质p。不断重复该序列,如果没有检测到已经到达的打印命令,则结束成像操作。
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依据打印比率调整纸张间隔,以避免充电误差。因此,由于无用的延长充电误差而使吞吐量降低的情况不会出现。因此,有可能提供能够在相当长时间内连续形成满意图像的处理盒,并且通过使用此类处理盒,能够提供连续形成满意图像的成像设备。
(其他)
1)图像承载部件可以为静电记录电介质部件等。此时,将电介质部件的表面均匀充电(初级充电)到预定极性和电位电平,然后,通过使用诸如电子枪之类的电荷迁移装置,选择迁移电介质表面上的电荷,写入预定图像的静电潜象。
2)从图像承载部件接收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可以为诸如转印鼓之类的中间转印部件。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使得诸如电子照相复印机或激光束打印机之类的包含处理盒的成像设备的纸张间隔时间,不少于充电部件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为图像承载部件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如电子照相光电导部件和静电可记录电介质部件等,采用导电精微颗粒,其中利用图像承载部件,从显影装置,向充电部件和图像承载部件之间的接触区域,提供导电精微颗粒。因此,在各纸张间隔期间,向充电部件的整个外表面提供导电精微颗粒,所以,有可能提供能够在相当长时间内连续形成满意图像的处理盒,并且通过使用此类处理盒,能够提供连续形成满意图像的成像设备。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连续打印多个份的成像操作中,根据通过转印站的转印介质的数目和/或打印比率,延长以时间为单位的纸张间隔,从而增加操作稳定性的余量。
尽管参照本文公开的结构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所阐述的具体细节,本申请旨在覆盖所附权利要求书之改进或范围内的所有此类更改或变更。

Claims (40)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图像承载部件;
可旋转的充电部件,该部件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形成辊隙,以便对所述图像承载部件进行充电;
显影装置,该装置对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静电图像进行显影,形成调色剂图像,所述显影装置向所述图像承载部件提供导电颗粒,其中利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向辊隙部分输送导电颗粒;
转印装置,该装置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位于转印位置的记录材料上,其中所述显影装置在从所述显影装置向与第一记录材料和紧接第一记录材料的第二记录材料之间的区域相对应的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区域提供导电颗粒的方向上形成电场,其中第一记录材料的后沿通过转印位置与第二记录材料的前沿到达转印位置的时间间隔,长于所述充电部件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述显影装置能够在其显影操作期间,将导电颗粒x输送到所述图像承载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设备,其中向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非图像部分提供导电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导电颗粒的充电极性与调色剂的充电极性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向所述充电部件提供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述充电部件是用柔性部件制造的。
7.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按照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不同的圆周速度,旋转所述充电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沿位于辊隙位置的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所述充电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述显影装置能够在进行显影操作的同时收集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的残留调色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向所述充电部件提供导电颗粒前,所述充电部件带有其他导电颗粒。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述充电部件经过辊隙部分对所述图像承载部件进行注入充电。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将所述图像承载部件、所述充电部件和所述显影装置安装在处理盒内,可以将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
13.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图像承载部件;
可旋转的充电部件,该部件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形成辊隙,以便对所述图像承载部件进行充电;
显影装置,该装置对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静电图像进行显影,形成调色剂图像,所述显影装置向所述图像承载部件提供导电颗粒,其中利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向辊隙部分输送导电颗粒;
转印装置,该装置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位于转印位置的记录材料上,其中所述显影装置在从所述显影装置向与第一记录材料和紧接第一记录材料的第二记录材料之间的区域相对应的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区域提供导电颗粒的方向上形成电场,其中第一记录材料的后沿通过转印位置与第二记录材料的前沿到达转印位置的时间间隔,依照连续通过转印位置的记录材料的数目改变。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设备,其中第一记录材料的后沿通过转印位置与第二记录材料的前沿到达转印位置的时间间隔,长于所述充电部件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间隔。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设备,其中所述显影装置能够在其显影操作期间,将导电颗粒x输送到所述图像承载部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设备,其中向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非图像部分提供导电颗粒。
17.根据权利要求13的设备,其中导电颗粒的充电极性与调色剂的充电极性相反。
18.根据权利要求13的设备,其中向所述充电部件提供电压。
19.根据权利要求13的设备,其中所述充电部件是用柔性部件制造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3的设备,其中按照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不同的圆周速度,旋转所述充电部件。
21.根据权利要求13的设备,其中沿位于辊隙位置的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所述充电部件。
22.根据权利要求13的设备,其中所述显影装置能够在进行显影操作的同时收集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的残留调色剂。
23.根据权利要求13的设备,其中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向所述充电部件提供导电颗粒前,所述充电部件带有其他导电颗粒。
24.根据权利要求13的设备,其中所述充电部件经过辊隙部分对所述图像承载部件进行注入充电。
25.根据权利要求13的设备,其中将所述图像承载部件、所述充电部件和所述显影装置安装在处理盒内,可以将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
26.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图像承载部件;
可旋转的充电部件,该部件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形成辊隙,以便对所述图像承载部件进行充电;
显影装置,该装置对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的静电图像进行显影,形成调色剂图像,所述显影装置向所述图像承载部件提供导电颗粒,其中利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向辊隙部分输送导电颗粒;
转印装置,该装置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位于转印位置的记录材料上,其中所述显影装置在从所述显影装置向与第一记录材料和紧接第一记录材料的第二记录材料之间的区域相对应的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区域提供导电颗粒的方向上形成电场,其中第一记录材料的后沿通过转印位置与第二记录材料的前沿到达转印位置的时间间隔,依照静电图像的图像信息改变。
27.根据权利要求26的设备,其中图像信息表示静电图像的图像比率。
28.根据权利要求26的设备,其中时间间隔随图像比率增加。
29.根据权利要求26的设备,其中第一记录材料的后沿通过转印位置与第二记录材料的前沿到达转印位置的时间间隔,长于所述充电部件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间隔。
30.根据权利要求26的设备,其中所述显影装置能够在其显影操作期间,将导电颗粒x输送到所述图像承载部件。
31.根据权利要求30的设备,其中向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非图像部分提供导电颗粒。
32.根据权利要求26的设备,其中导电颗粒的充电极性与调色剂的充电极性相反。
33.根据权利要求26的设备,其中向所述充电部件提供电压。
34.根据权利要求26的设备,其中所述充电部件是用柔性部件制造的。
35.根据权利要求26的设备,其中按照与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不同的圆周速度,旋转所述充电部件。
36.根据权利要求26的设备,其中沿位于辊隙位置的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所述充电部件。
37.根据权利要求26的设备,其中所述显影装置能够在进行显影操作的同时收集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的残留调色剂。
38.根据权利要求26的设备,其中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向所述充电部件提供导电颗粒前,所述充电部件带有其他导电颗粒。
39.根据权利要求26的设备,其中所述充电部件经过辊隙部分对所述图像承载部件进行注入充电。
40.根据权利要求26的设备,其中将所述图像承载部件、所述充电部件和所述显影装置安装在处理盒内,可以将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
CNB021277451A 2001-08-08 2002-08-08 成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877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0398/2001 2001-08-08
JP2001240398A JP2003050497A (ja) 2001-08-08 2001-08-08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02091A CN1402091A (zh) 2003-03-12
CN1238774C true CN1238774C (zh) 2006-01-25

Family

ID=19071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2774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8774C (zh) 2001-08-08 2002-08-08 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801738B2 (zh)
EP (1) EP1283452A3 (zh)
JP (1) JP2003050497A (zh)
KR (1) KR100425898B1 (zh)
CN (1) CN123877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10493B2 (ja) * 2004-03-29 2010-07-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399434B2 (ja) 2006-04-11 2010-01-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KR20100006570A (ko) 2007-04-27 2010-01-19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현상 롤러, 현상 장치,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및 전자 사진 화상 형성 장치
KR20210115210A (ko) * 2020-03-12 2021-09-27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인쇄 매체의 두께에 따라 이동하는 롤러를 이용하여, 이송 경로 간격을 조절하는 구조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87979A (ja) * 1987-05-21 1988-11-25 Minolta Camer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トナ−濃度制御装置
JP3320756B2 (ja) * 1991-11-28 2002-09-03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
JPH063921A (ja) 1992-06-17 1994-01-14 Canon Inc 電子写真装置及びこの装置に着脱可能な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H06250566A (ja) * 1993-02-26 1994-09-09 Hitachi Metals Ltd 画像形成方法
JP3402727B2 (ja) * 1993-03-01 2003-05-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帯電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784483A (ja) * 1993-09-14 1995-03-3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137261A (ja) * 1994-11-04 1996-05-31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接触帯電手段の清掃方法
US5765076A (en) * 1995-05-26 1998-06-09 Oki Dat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n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 with toner recovery
DE69832747T2 (de) 1997-03-05 2006-08-03 Canon K.K. Bilderzeugungsgerät
JP3715780B2 (ja) * 1997-03-05 2005-1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825918B2 (ja) * 1997-06-13 2006-09-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
JPH1172994A (ja) * 1997-08-29 1999-03-1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6215967B1 (en) * 1997-12-25 2001-04-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controlled cleaning operation feature
JP3332865B2 (ja) * 1998-09-04 2002-10-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292155B2 (ja) * 1998-09-04 2002-06-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292156B2 (ja) * 1998-09-04 2002-06-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帯電部材、帯電方法、帯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499139B2 (ja) * 1998-09-16 2004-02-23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のトナー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2001109230A (ja) * 1999-10-08 2001-04-2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35929A (ja) * 2000-02-24 2001-08-3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14523A (ja) * 2000-06-30 2002-01-1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49232A (ja) * 2000-08-07 2002-02-1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6553199B2 (en) * 2000-10-20 2003-04-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harg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02091A (zh) 2003-03-12
KR20030014636A (ko) 2003-02-19
KR100425898B1 (ko) 2004-04-01
EP1283452A3 (en) 2008-03-05
JP2003050497A (ja) 2003-02-21
US20030113134A1 (en) 2003-06-19
US6801738B2 (en) 2004-10-05
EP1283452A2 (en) 2003-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58227B2 (en) Development method apparatus, image formation and process cartridge for suppressing variation in toner charge
CN1932680A (zh) 成像设备
CN101038467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6922539B2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 which the contact width of a developer charger with an image bearing member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he sum of the developing width of developing means and the width of movement of the developer charger
CN1710495A (zh) 能优化转印部件的清洁时间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967407A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2005352431A (ja)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クリーニングレスシステム
JP2004280068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637647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190751A (zh) 图象形成装置
CN1238774C (zh) 成像设备
CN1534390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940746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US9395653B2 (en) Wet-type developing device and wet-typ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5037473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JP2007178599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376952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610865A (zh) 充电装置、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KR100527202B1 (ko) 화상형성기기의 현상장치
KR100529348B1 (ko) 현상장치 및 이를 채용한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JP506299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5091993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430212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96828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624597A (zh) 成像装置及其充电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125

Termination date: 201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