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9572C - 燃料喷射式发动机的燃料软管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燃料喷射式发动机的燃料软管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29572C CN1229572C CNB021514127A CN02151412A CN1229572C CN 1229572 C CN1229572 C CN 1229572C CN B021514127 A CNB021514127 A CN B021514127A CN 02151412 A CN02151412 A CN 02151412A CN 1229572 C CN1229572 C CN 1229572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uel
- fuel hose
- body frame
- hose
- fuel t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在摆动组件式的燃料喷射发动机中可提高燃料软管的连接部的可靠性的燃料软管的安装结构。在将安装有喷嘴的燃料喷射发动机与连接在后轮上的减速器一体化而形成发动机组件,将该发动机组件安装在车体框架(34)处,使该发动机组件可与后轮一起相对车体进行定轴转动,车体框架(34)处设有燃料箱(10),用燃料软管(62)将该燃料箱(10)与前述喷嘴连接起来的摩托车的燃料软管安装结构中,将前述燃料软管(62)的中间部分固定在车体框架(34)上,同时,前述燃料软管(62)在车体框架(34)上的固定部分(例如支柱63)和前述喷嘴之间的燃料软管(62)可与前述发动机组件的摆动动作相对应地弹性变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摆动组件式燃料喷射式发动机的燃料软管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踏板式摩托车等小型摩托车中使用摆动组件式发动机。该摆动组件式发动机的曲轴箱和减速箱整体结合形成发动机组件,减速器与后轮相连同时通过减震器安装在车体框架上并可以摆动,发动机组件的前部通过轴固定在车体框架上。因此,发动机组件可与后轮一起以轴为中心在某一角度范围内转动,吸收在行进中车体框架产生的摆动。
这样的摆动组件式发动机,例如被专利文献1所记载。
作为这样的小型摩托车的摆动组件式发动机可以选用安装有化油器或喷嘴的2冲程发动机或4冲程发动机。
在这种发动机的进气系统中,进气通路的一端设有空气滤清器,通过该滤清器将外界气体导入。与形成进气通路局部的节气门阀体与进气通路的中间相连。节气门阀体内设有节气门来控制进气量的大小。例如燃料喷射式4冲程发动机的情况下,面向节气门阀体的下流侧进气通路设有喷嘴进行燃料喷射。燃料喷出后,混合气体经过进气歧管后再通过进气通路的下流侧一端的进气阀门吸入到燃烧室内。多汽缸发动机的情况下,在与各个汽缸相对应的进气歧管上均设有喷嘴。
该燃料喷射式发动机在进气通路上安装有喷嘴,用燃料泵对燃料箱的燃料加高压后通过燃料软管将燃料供给到喷嘴中。燃料软管由硬质的树脂制成,它将燃料箱与喷嘴连接起来,同时喷嘴旁边形成有分支出来的回流管与燃料箱连通。从喷嘴旁边的燃料软管分支的回流管上安装有压力调节器。燃料通过压力调节器维持预定的压力并供给喷嘴,多余的燃料通过回流管路回流到燃料箱中。这样的燃料管路结构被应用在传统的4轮汽车的燃料喷射式发动机中。
喷嘴喷出的燃料是通过固定在车体框架上的燃料泵从固定在车体框架的燃料箱经过燃料软管送入到喷嘴中的。在燃料喷射式发动机中,由于要运送高压力的燃料,因而燃料软管为了能够耐住高压一般选用硬度较大且具有一定弹性的树脂材料。为了使燃料软管不碰到发动机周围的车体框架或周围零件等,于是让这样的燃料软管弯曲而弹性变形地设置。因此,由于燃料软管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弹性力就对燃料软管的连接部产生初始负荷的作用。
专利文献1
特开2001-48081号公报
在小型踏板式摩托车中,发动机周围的空间比较狭小,为使达到小型轻便的目的,不能使用大的连接部件来提高强度。因此,若长期使用可能由于燃料软管的初始负荷而产生的弹性力作用使得连接的可靠性渐渐下降。特别是摆动组件式燃料喷射式发动机中,由于喷嘴与发动机一起摆动,与其相连的燃料软管也发生摆动,除了初始负荷以外由于摆动变形而产生的应力也会作用在燃料箱的连接部。因此,连接的可靠性就会降低。
另外,安装有摆动组件式发动机的小型摩托车与4轮汽车相比,发动机周围的空间有限,因此对燃料管路的布局设置有很多限制,另外由于发动机本身会相对车体发生摆动(在小型踏板式摩托车中相对车体达到8-10cm),因此不能按照以往4轮汽车中的燃料管路结构进行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基于以往传统技术,提供一种燃料软管安装结构,它可使摆动组件式燃料喷射发动机中燃料软管的连接部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本发明实现了一种燃料管路结构,特别是如果把它用于安装有空间受到限制的摆动组件式燃料喷射发动机的摩托车中,就可用简单的结构应付发动机的摆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燃料软管的安装结构,它把安装有喷嘴的燃料喷射发动机与连接后轮的减速器一体化设计从而形成发动机组件,将该发动机铰接在车体框架上并使它能够与后轮一起相对车体作定轴转动,车体框架上设有燃料箱,用燃料软管来连接该燃料箱和前述喷嘴,在这样的摩托车燃料软管安装结构中,其特征在于:把前述燃料软管的中间部分固定在车体框架上,同时前述燃料软管在车体框架上的固定部分与前述喷嘴之间的燃料软管可与前述发动机组件的摆动动作相对应地弹性变形。
按照这种结构,安装在发动机中的喷嘴与发动机同时发生摆动,与该喷嘴相连的燃料软管在摆动时,由于摆动的燃料软管的中间部分被固定在车体框架上,位于该固定部分和同样被固定在车体框架上的燃料箱之间的燃料软管保持在固定状态,因而不会发生摆动。因此,摆动对燃料箱的连接部产生的影响就会消失,也不会产生应力的作用,对燃料箱的连接可靠性大大提高。与此同时,由于发动机的摆动会使从固定部分到喷嘴这一部分燃料软管发生弹性变形,因而就会吸收摆动变形产生的应力,对喷嘴的连接部几乎不产生应力作用,连接喷嘴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燃料软管的中间部分固定在车体框架上,同时把喷嘴连接部旁边的燃料软管固定在喷嘴旁边的进气管等靠近发动机一侧的位置上,由于燃料软管与喷嘴之间的连接部与发动机及喷嘴一起摆动,摆动就不会对连接部产生应力作用,与喷嘴连接的可靠性也大大提高。
对于理想的实施结构,其特征是在前述燃料箱与喷嘴之间仅用一根燃料软管来进行连接。
按照这种结构,若使用从燃料箱到喷嘴供给燃料的单一燃料软管就无须安装回流管,通过使用这种单向结构的燃料管路系统,管路的数量被减少,结构被简化,特别是在空间受到限制的摆动组件式发动机中就可实现简单的管路设计方案,从而方便地进行安装作业。
此外,理想的实施结构的特征还在于在前述燃料箱内设有燃料泵和压力调节器。
按照这种结构,燃料管路系统中,由于在燃料箱内配置必要的燃料泵以及压力调节器,空间得到有效利用,发动机周围狭小空间内的结构和零件设计方案就得以简化。
而且,理想的结构中具有以下的特征:在前述燃料箱上面形成阶梯状凹陷部,通过设于该凹陷部上的插孔将燃料泵设置在前述燃料箱内,同时将前述燃料软管的局部设置在前述凹陷部中。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燃料箱上面的阶梯状凹陷部内形成插孔,由于通过该插孔后将燃料泵设置在燃料箱内,所以安装或维修时就容易进出,同时将燃料泵上面的联结器等部件放入到凹陷部内,使它们不会向上面或者侧面突出,从而实现了紧凑的结构。与此同时,由于燃料软管的一部分,例如与联结器相连的连接部设置在阶梯状的凹陷部内,因而可以通过使燃料软管不向燃料箱的上面突出的简化的设计方案将燃料管引到燃料箱的侧面。
此外,理想的实施结构的特征在于前述燃料软管由橡胶制成。
在这种结构中,通过使用挠性大的橡胶制成的燃料软管便可以吸收在相对车体框架剧烈摆动的摆动组件式发动机的摆动过程中对管路系统产生的应力作用,不仅能保护管路或其它部件,同时还能持续顺畅地供给燃料。
在这种情况下,特别,如果选用耐高压的橡胶制作成形软管,不仅可以具有柔软性,而且还可按照管路的设计方案预先进行成形加工,在设置燃料软管时由于软管变形而附加在连接部上的初始负荷会减小,另外由于摆动变形而对连接部产生的应力作用被减小。因此,燃料软管连接部的连接可靠性也会被提高。
根据以上说明,在本发明中,安装在发动机中的喷嘴会因发动机的摆动一起摆动,与该喷嘴相连的燃料软管在摆动时,由于摆动的燃料软管的中间部分被固定在车体框架上,位于该固定部分和同样设在车体框架部分的燃料箱之间的燃料软管被保持在固定状态,从而不会发生摆动。因此,由于摆动而对燃料箱的连接部分产生的影响就会消失,不会产生应力的作用,对燃料箱的连接可靠性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对于从固定部分到喷嘴一侧的燃料软管,由于在发动机的摆动下产生弹性变形,摆动变形而产生的应力被吸收,与喷嘴连接的部分几乎不再受到应力的作用,从而与喷嘴连接的可靠性会大大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将喷嘴连接部旁边的燃料软管固定在比如喷嘴旁边的进气管等的发动机侧的话,由于与喷嘴连接的燃料软管的连接部与发动机以及喷嘴同时发生摆动,摆动就不会对连接部产生应力作用,因而与喷嘴的连接的可靠性也大大提高。
另外,在前述燃料箱与喷嘴之间如果仅通过1根燃料软管连接的话,使用从燃料箱向喷嘴提供燃料的单一燃料软管而不带回流管,构成了非回流结构的燃料管路系统,因此,管路数量减少,结构简化,特别是在受空间性制约的摆动组件式发动机中实现简单的管路设计方案,容易进行安装作业。
此外,如果在前述燃料箱内设有燃料泵和压力调节器的话,那么对于燃料管路系统所必须的燃料泵及压力调节器被安装在燃料箱内,因而有效地利用了空间,简化了发动机周围的狭小空间内的结构和零件的设计。
此外,在前述燃料箱的上面形成有台阶状的凹陷部,通过形成在该凹陷部处的插孔将燃料泵配设在前述燃料箱内,另一方面,如果把前述燃料软管一部分设在前述凹陷部处的话,燃料箱上面的台阶状的凹陷部内形成插孔,通过该插孔将燃料泵设在燃料箱内,从而在安装或维修时就能方便地进行出入,同时,将位于燃料泵上面的联接器等零件收藏在凹陷部内使之不向燃料箱的上面或者侧面突出,于是实现了紧凑性的结构。与此同时,由于燃料软管的局部,例如与联接器相连的连接部被设在台阶状的凹陷部处,因而可以通过使燃料软管不向燃料箱的上面突出的简化的设计方案将燃料管向燃料箱的侧方引出。
此外,如果前述燃料软管是由橡胶制成,通过使用可弯曲性大的橡胶制的燃料软管,强烈摆动的摆动组件式发动机因相对车体的摆动而对管路系统产生的应力就会被吸收,不仅能够保护管路或其它部件,同时还能持续地顺畅地进行燃料供给。
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如果选用耐高压的橡胶制的成形软管,不仅具有柔软性,而且通过管路设计方案预先进行成形加工,就会使由于在燃料软管配设时发生的软管变形而产生的附加在连接部上的初始负载变小,另外也会使因摆动变形而在连接部上产生的应力减轻。因此,燃料软管连接部的连接性的可靠度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小型摩托车的外观图。
图2是图1的摩托车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摩托车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摩托车的发动机部分的结构图。
图5是涉及本发明的燃料箱的结构图。
图6是图1的摩托车的燃料箱部分的仰视图。
图7是图6的燃料箱部分的侧视图。
图8是图1的摩托车的车体框架的整体侧视图。
图9是图8的车体框架的主要部分的仰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燃料箱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燃料软管装配部的剖视图。
图12是燃料管内的压力变化图。
图13是本发明另外的实施例所涉及的燃料喷射发动机的燃料管装配结构部分的外观图。
图14是图13的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适用于本发明的小型摩托车的外观图。
车体1前部具有车把2,车把2通过插有前管3的转向轴4与前轮5连接。车体框架6与前管3相结合。车体框架6形成车整体的框架结构。车体前部覆盖有前罩板7。从车体框架6的外侧起,车体1被车体罩8覆盖。车体中央设有车座9,其下侧设有燃料箱10,其后方设有机罩箱(装物)11。燃料箱10通过图中未示出的燃料软管向喷嘴(图中未示出)提供燃料。燃料箱10的上部与通气软管12的一端连接,其另一端与罐体13相连接。罐体13通过净化管14与进气系统(例如节气门阀体)相连。节气门缆线15安装在图中未示出的右侧夹具的节气门柄(或控制杆)上,并与进气系统的节气门相连。制动缆线16被安装在夹具部分的制动控制杆上(图中未示出),并与后轮17的制动凸轮轴18相连。
车体中央部的车体框架6上安装有发动机组件19。发动机组件19是由与发动机(图中未示出)和其曲柄箱(图中未示出)整体结合的减速器24构成。该发动机组件19通过发动机托架20或以相对于构成车体框架6一部分的下部车体框架部件21绕轴22转动的方式悬挂。后轮17与该发动机组件19的后轮相连,同时减震器23的下端被铰接。减震器23的上端被铰接在构成车体框架6的一部分的后部车体框架(图中未示出)上。因此,发动机组件19可与后轮17一起围绕轴22摆动,形成摆动组件式发动机。
减速器24的上侧设有空气滤清器25。空气滤清器25的前部设有外部气体进入口25a,覆盖该进入口25的车体的罩8的内侧设有由橡胶或树脂构成的防尘罩26。27是支架,28是起动杆。
图2及图3分别是上述本发明所涉及的安装有燃料喷射发动机的摩托车的主要部分侧视图和俯视图。图4是其进气系统的放大图。
燃料箱10的下方处设有发动机29。该发动机29是设有燃料喷射喷嘴的四冲程单缸发动机。发动机29的曲轴箱(图中未示出)与V型皮带式无机减速机构构成的减速器24整体结合,整体构成摆动组件式发动机形式的发动机组件19。减速器24的前部连接有导管30,将外部气体从其开放端部30a处吸入并供给到减速器24内使其内部冷却。减速器24后部的输出轴(图中未示出)与后轮17的车轴相连。
该摆动组件式发动机形式的发动机组件19的前部与发动机托架20整体结合。连接板32通过轴31枢轴支承在该发动机托架20上。连接板32通过枢轴22安装在下部车体框架部件21上并可以转动。
发动机组件19的后部设有减震器23。减震器23的上端33枢轴支承在后部车体框架部件34上,下端35固定在发动机组件19的后端的托架36上。这样的话,发动机组件19以其前端轴心22为中心相对车体框架安装,并可进行摆动。像图4所示那样,发动机29的汽缸37前倾到水平状态。曲轴38以前述轴22为中心,与发动机托架20(图2)的轴31一起朝箭头D方向摆动。
在发动机29的气体进入侧设有与汽缸盖的进气口(图中未示出)连通的进气歧管39以及与此相连的进气管40(图3、图4),在气体排出侧连接有排气管41(图3)。进气管40呈弯曲的肘形弯管状,像图4所示那样,通过树脂的绝热材料42将法兰盘43相互对接,通过2个螺栓44固定住。45是配备气门凸轮的盖体。在发动机29处设有水温传感器46(图3、图4)。水温传感器46的检测输出信号通过水温信号电缆线89及电气线缆72传送到发动机控制单元47(图3)。后述的进气温度传感器及进气压力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电缆线(图中未示出)通过电气线缆72与发动机控制单元47相连,用这些检测信号控制节气门的开闭。
节气门主体48通过前述弯曲的肘状进气管40与进气歧管39相连接。节气门主体48通过接头49连接到空气滤清器25上。进气管40处安装有喷嘴50。
节气门主体48内安装有节气门(图中未示出),与此同时,在其上流侧安装有膜片吸入式活塞51。该吸入式活塞51的膜片室52设置在节气门主体48的上侧,将空气导入该隔板箱52中的空气通路53的空气进口(空气开放端部)54设置在节气门主体48的下侧。与图中未示出的节气门控制杆或者节气门柄等相连的节气门缆线15由连接件55连接到节气门的阀柱上。
空气滤清器25前部的空气进气开口部25a被橡胶或树脂材料构成的防尘罩26(图1的单点划线)覆盖住。该防尘罩26的外侧处安装有车体罩。吸入式活塞51的空气进口54向着该防尘罩26的内侧开口。
与吸入式活塞51邻接,在节气门主体48处设有加热式蜡式自动阻风门56及进气压力传感器57(图3)。自动阻风门56对连通节气门的上流侧和下流侧的旁路管(图中未示出)进行开闭控制。进气压力传感器57通过负压软管58(图4)与进气歧管或进气管40连通。空气滤清器25内装备有进气温度传感器59(图3)。
另外,也可将进气压力传感器57设置在进气歧管的旁边。另外,也可将节气门的位置传感器(图中未示出)设置在连接件55的相反方向的节气门的阀柱处。在这种情况下,自动阻风门56为了不与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产生相互干涉,被设置在节气门的上流侧。
燃料箱10的前部下侧通过托架60固定在车体框架部件61上。从燃料箱10的后部引出燃料管62,向喷嘴50提供燃料。燃料管62通过支柱63(图2、图4)被固定在后部车体框架部件34上。64(图2)是溢出管。65(图3)是蓄电池,66(图3)表示冷却水的回收箱。如图3所示那样,在车体中央处的右侧装备有排出气体净化用的二次空气导入系统86。该二次空气导入系统86通过负压软管87与进气歧管连通,根据进气负压,通过空气软管88将外部气体供给到触媒中,让排出的气体进行再次燃烧。
如图2所示那样,空气滤清器25处连接有漏气软管90。该漏气软管90与通向发动机29的曲轴箱(图中未示出)的凸轮链条室(图中未示出)相连通,防止由于发动机的曲轴内等处的压力上升而引起的油封脱落或者功率损失。该漏气软管90连接到经过空气滤清器内的元件之后的清洁一侧,泄漏的气体被再次导入到燃烧室内。
图5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燃料箱的结构图。
燃料箱10内储藏有燃料107。108是浮动式的燃料计。燃料箱10内安装有燃料泵109,把燃料107通过过滤器110吸上来。燃料泵109和压力调节器111一起构成了内置式的泵单元112,通过圆板状的盖113由多个螺栓114固定在燃料箱10上。盖113的上面一侧安装有用于电气配线的联结器115。橡胶制的燃料软管62嵌入到泵单元112的出口116处。燃料箱10的后侧形成有低洼的台阶状凹陷部117。该凹陷部117中形成有插孔213。安装有燃料泵109的泵单元112的下侧部分穿过该插孔213并配设在燃料箱10内。
图6及图7分别是图1的摩托车的燃料箱部分的仰视图和侧视图。
如图6所示,燃料箱10的前部的左右部分均通过托架60固定在车体框架部件61上,后部通过箱体法兰盘118分别用螺栓119固定在左右两侧的后部车体框架部件34上。燃料箱10的后部形成有右侧稍宽左侧稍窄的凹陷部117,内置式泵单元112通过盖体113被6个螺栓114固定在该凹陷部117的右侧部分处。盖体113的上面的联结器115通过缆线120与发动机控制单元47(图3)相连。燃料软管62通过凹陷部117的左侧部分(狭窄部分)后向下侧弯曲,并与喷嘴50(参考图7)相连。燃料软管62被保持固定在后部车体框架部件34的支柱63上(后述)。在燃料箱10的后方配设有抽吸活塞51及蓄电池65。
燃料箱10的前部设有由加注盖121围起来的燃料注入口122,并用盖子123塞住。从燃料箱10的上部引出的通气软管12通过翻转式阀门124(参考图7)与罐体13相连。罐体13通过净化软管14与节气门主体48相连。溢出管64与加注盖121相接。
该实施例的摩托车的燃料管路系统属于单向管路,如图7所示那样,喷嘴50只与燃料软管62相连,而不连接回流管。因此,就可以在比抽吸活塞48或蓄电池65等狭窄的燃料箱10后方的发动机周围的狭窄空间内高效地配设管路系统。该燃料软管62是由可弯曲性的大型柔软橡胶制成。
燃料软管62最好是由高压橡胶制成的成形软管制成。通过对高压用橡胶软管材料的成形加工,就能够按照预先设定的零件配置来设定燃料软管62的方案,以设定的方案的形状形成燃料软管62。因此,不会在配设燃料软管的同时对其它零部件增大初始载荷,或随着摆动而施加过多的外力,或由于摩擦而导致劣化。另外,还可以抑制由于燃料软管的弹性导致连接部分的松动或由于强行安装而产生的扭转,同时还可保证在狭窄的空间内装入零件的地方为其它零件留有空间,实现很强的紧凑性和高性能的连接性。
图8是图1的摩托车的车体框架整体的侧视图,图9是其主要部分的仰视图。
车体框架138是由被固定在车体前部的前管3上的中央的下管139、设在该下管139的左右两侧的前部车体框架部件140、以及通过肘形弯曲框架145与左右的前部车体框架部件140相连的后部车体框架部件34共同构成。左右的后部车体框架部件34之间设有横梁142。该横梁142的中间固定着蓄电池托架143,装载着蓄电池65(参考图3、图6)。车体左侧的后部车体框架部件34的后部下侧固定着减震器支架144,设有铰接着减震器23(参考图2)的上端33(参考图2)的减震器安装孔33a。
在下管139的中间部与其倾斜的后方左右的各个后部车体框架部件34之间设有车体框架部件61。该车体框架部件61处固定着托架60。将左右托架60的上端部之间相连接并设有支撑部件141。该支撑部件141上支撑着燃料箱前部的箱体法兰盘118(参照图6、图7),并用2个螺栓148(图8)通过螺栓孔146进行固定。左右两侧的后部车体框架部件34处分别固定着截面呈コ形的支柱63。在左右两根支柱63上分别支撑着箱体法兰盘118的左右后部,并由螺栓119(参照图6、图7)通过螺栓孔147进行固定。
箱体法兰盘118的后部左边角处形成有切口部118a。通过该切口部118a配设有燃料软管62。燃料软管62像后述那样,被夹具150(图11)夹持住,并用螺栓149固定支撑在支柱63上。
图10是燃料箱10的立体图。
燃料箱10由上下两个分割体构成,上下分割体的周围分别具有法兰盘,法兰盘相互连接形成箱体法兰盘118。燃料箱10的上侧分割体(箱体法兰盘118的上侧部分)的后部形成有前述那样的凹陷部117。该凹陷部117的右侧部分安装着泵单元112。设定凹陷部117的深度(从法兰盘面开始的高度),以使突出在泵单元112的上面的联结器115等的零件的顶部不从燃料箱10的上面突出来。该凹陷部117的深度与零件的高度相对应,基本与法兰盘相同或稍微高出。
把燃料软管62插入泵单元112的出口116处,用皮带152固定住。像前述那样,用经过成形加工的高压橡胶制成的燃料软管62跨过凹陷部117,通过法兰盘118的切口部118a设置在燃料箱的下部,与喷嘴50(参考图7)相连接。垫圈153被安装在与该切口118a邻接部分的燃料软管62处,像后述那样被固定在支柱63(图8、图9)上。从该垫圈153通向泵单元112侧的燃料软管62相对固定有燃料箱10的车体框架138(图8),形成被牢牢固定的固定软管部62a。垫圈153下侧的燃料软管62就成为随着喷嘴一起摆动的摆动软管部62b。
燃料箱10的底面的后部中央部的左侧部分形成有凹部154。在该凹部154内,在确保留有摆动所需的间隙余量的情况下配置着喷嘴50(图7)及水温传感器46(图3)。151是与通气软管12相连的通气管道。
图11是对应于燃料软管62中间部分的车体框架固定部分的详细剖视图。
燃料软管62上安装有垫圈153(参考图10)。该垫圈153的周围安装有夹具150,并用螺栓149将它固定在コ字形截面的支柱63的车体内侧的侧面上。通过焊接コ字形的开口边缘部分使支柱63与后部车体框架部件34接合在一起。155是固定在支柱63的内表面的突出螺母。通过这些支柱63、螺栓149、夹具150、垫圈153及突出螺母155将燃料软管62固定保持在车体框架138上。
另外,也可以用塑料或金属制成的带来代替上述支柱63,将燃料软管的中间部分固定在车体框架上。
另外,在燃料软管固定于车体框架上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带等直接将它固定在车体框架上,或者也可以将支架或托架等的安装板通过焊接固定在车体框架上,对着该安装板将燃料软管固定。
图12是表示在非回流管路结构中的燃料软管材料采用橡胶的情况下,以及以往采用硬质尼龙树脂的情况下的软管内压力(喷嘴喷射压力的反作用下的软管内压力变化)的曲线图。a表示尼龙树脂的情况,b表示橡胶的情况。从曲线图可知,采用尼龙树脂的情况下,在偏差大,软管内部压力的振动没有衰减时进行下次喷射。与此相对应,在采用橡胶的情况下,偏差减小,振动立即衰减,成为稳定的压力。因此,在橡胶制的燃料软管的情况下,可以以稳定的压力对发动机进行燃料喷射,同时还可抑制压力的偏差或振动的影响,由于A/F的偏差的下降,排气性能和发动机性能上的偏差就会降低,从而能够进行高精度的燃料喷射控制。
图13是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例所涉及的燃料喷射发动机的燃料软管的安装结构部分的外观图,图14是它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如图所示那样,燃料软管62的一端与安装在燃料箱10内的内置式的泵单元112的出口116相连。燃料软管62的另一端与设在进气歧管39处的喷嘴50相连。与该喷嘴50相连的连接部旁边的燃料软管62处安装着软管托架210。该软管托架210在将燃料软管62稳定固定的状态下,由两个螺栓211固定在突设于进气歧管39处的2个突起物212上。因此,燃料软管62就被固定在构成发动机的进气通路的进气歧管39上。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燃料软管62的中间部如同前述的实施例(图7)所表示那样,最好通过支柱63或其它方法固定在车体框架34上。
在上述实施状态中,可将喷嘴50设在进气管40的进气歧管39上,在4冲程发动机中也可将它设在形成于汽缸盖上的进气通路处,另外在2冲程发动机中可将它设在曲柄轴或排气口处。
Claims (5)
1.一种摩托车的燃料软管的安装结构,将安装有喷嘴的燃料喷射发动机与连接后轮的减速器整体化而形成发动机组件,将该发动机组件铰接在车体框架上使该发动机组件可与后轮一起相对车体进行定轴转动,车体框架上设有燃料箱,该燃料箱与前述喷嘴之间连接有燃料软管,在采用这样的燃料软管的安装结构的摩托车中,其特征在于:
把所述燃料软管的中间部分固定在车体框架上,同时所述燃料软管在车体框架上的固定部分与所述喷嘴之间的燃料软管可与所述发动机组件的摆动动作相对应地弹性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燃料软管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箱与喷嘴之间仅用1根燃料软管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的燃料软管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箱内设有燃料泵和压力调节器。
4.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的燃料软管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燃料箱的上面形成有阶梯状凹陷部,通过在该凹陷部处形成的插孔将燃料泵设置在所述燃料箱内,同时所述燃料软管的局部设置在所述凹陷部中。
5.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的燃料软管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软管由橡胶制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1295332 | 2001-09-27 | ||
JP295332/01 | 2001-09-27 | ||
JP295332/2001 | 2001-09-27 | ||
JP2001309308 | 2001-10-05 | ||
JP309308/01 | 2001-10-05 | ||
JP309308/2001 | 2001-10-05 | ||
JP261136/2002 | 2002-09-06 | ||
JP2002261136A JP2003176762A (ja) | 2001-09-27 | 2002-09-06 | 燃料噴射エンジンの燃料ホース取付構造 |
JP261136/02 | 2002-09-0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09000A CN1409000A (zh) | 2003-04-09 |
CN1229572C true CN1229572C (zh) | 2005-11-30 |
Family
ID=27347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1514127A Expired - Lifetime CN1229572C (zh) | 2001-09-27 | 2002-09-27 | 燃料喷射式发动机的燃料软管的安装结构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3176762A (zh) |
CN (1) | CN1229572C (zh) |
TW (1) | TW57102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176449B2 (ja) * | 2002-10-30 | 2008-11-0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小型車両における燃料配管構造 |
CN100406339C (zh) * | 2003-05-20 | 2008-07-30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具有引擎进气构造的机动二轮车 |
JP4268001B2 (ja) * | 2003-09-29 | 2009-05-2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の燃料配管構造 |
JP4367913B2 (ja) * | 2003-09-30 | 2009-11-1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燃料タンク構造 |
JP2006194433A (ja) * | 2004-12-17 | 2006-07-27 | Tokai Rubber Ind Ltd | 燃料輸送用のコネクタ付き樹脂チューブの組付構造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コネクタ付き樹脂チューブ |
US7806213B2 (en) | 2004-12-17 | 2010-10-05 | Tokai Rubber Industries, Ltd. | Piping structure for transporting a fuel |
JP2006194432A (ja) * | 2004-12-17 | 2006-07-27 | Tokai Rubber Ind Ltd | 燃料輸送用の配管部材 |
JP4550684B2 (ja) | 2005-07-29 | 2010-09-2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揺動三輪車の吸気系構造 |
JP4584790B2 (ja) * | 2005-07-29 | 2010-11-2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揺動三輪車の燃料供給構造 |
JP4888114B2 (ja) * | 2006-12-28 | 2012-02-29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燃料供給装置 |
JP2009234531A (ja) * | 2008-03-28 | 2009-10-15 | Yamaha Motor Co Ltd | マフラー固定用ブラケ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鞍乗型車両 |
JP5267530B2 (ja) * | 2010-10-01 | 2013-08-21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配管の支持構造 |
CN102996296B (zh) | 2011-09-16 | 2015-07-01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摩托车 |
JP5905256B2 (ja) * | 2011-12-28 | 2016-04-20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燃料供給構造 |
JP2014114729A (ja) * | 2012-12-07 | 2014-06-26 | Suzuki Motor Corp | エンジンユニットの圧力センサ配設構造 |
JP5932865B2 (ja) * | 2013-09-30 | 2016-06-0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JP6433031B2 (ja) * | 2016-09-29 | 2018-12-0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電動車両の燃料電池スタック固定構造 |
CN113202666A (zh) * | 2021-06-02 | 2021-08-03 |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 运输工具、油气输送总成及流体输送管组件 |
-
2002
- 2002-09-06 JP JP2002261136A patent/JP2003176762A/ja active Pending
- 2002-09-20 TW TW091121617A patent/TW571023B/zh active
- 2002-09-27 CN CNB021514127A patent/CN122957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3176762A (ja) | 2003-06-27 |
CN1409000A (zh) | 2003-04-09 |
TW571023B (en) | 2004-0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29572C (zh) | 燃料喷射式发动机的燃料软管的安装结构 | |
TWI232814B (en) | Engine mounting structure of low floor type vehicle | |
CN1751956A (zh) | 鞍乘型车辆 | |
CN1603588A (zh) | 自动二轮车的排气控制装置 | |
CN1314888C (zh) | 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 |
CN1082140C (zh) | 两轮摩托车的增压装置 | |
CN1093809C (zh) | 小型摩托车 | |
CN1073035C (zh) | 小型摩托车的车架 | |
CN1305728C (zh) | 踏板型摩托车 | |
CN1170719C (zh) | 摩托车、机动三轮车中发动机的进气装置 | |
CN1991141A (zh) | 具备节流阀体用保护罩的车辆用内燃机 | |
CN1313314C (zh) | 摩托车 | |
CN1074503C (zh) | 发动机的泵配置结构 | |
CN1091706C (zh) | 摩托车的座位装置 | |
CN1113771C (zh) | 动力装置的冷却装置 | |
CN1111484C (zh) | 摩托车的转向装置 | |
CN1506263A (zh) | 踏板型摩托车的空气滤清器的配置结构 | |
JP2005096504A (ja) |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燃料タンク構造 | |
CN1945001A (zh) | 燃料供给装置和安装有该燃料供给装置的摩托车 | |
CN100344867C (zh) | 车辆燃料管路结构 | |
CN1291151C (zh) | 节流阀体装置 | |
CN1251901C (zh) |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冷却水配管配置构造 | |
CN1311158C (zh) | 摩托车 | |
CN1281854C (zh) | 轻便摩托车的二次空气供给系统 | |
CN1522926A (zh) | 摩托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130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