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4919A - 阴极射线管 - Google Patents

阴极射线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24919A
CN1224919A CN99101738A CN99101738A CN1224919A CN 1224919 A CN1224919 A CN 1224919A CN 99101738 A CN99101738 A CN 99101738A CN 99101738 A CN99101738 A CN 99101738A CN 1224919 A CN1224919 A CN 12249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y tube
cathode ray
screen
face
central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01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986C (zh
Inventor
吉田晴彦
吉冈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8547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11238481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224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49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98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98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9/00Details of cathode-ray tubes or of electron-beam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31/00
    • H01J29/86Vessels; Containers; Vacuum loc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0/00Solid state diffusion of only metal elements or silicon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 C23C10/02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coat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0/00Solid state diffusion of only metal elements or silicon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 C23C10/06Solid state diffusion of only metal elements or silicon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using g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9/00Details of cathode-ray tubes or of electron-beam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31/00
    • H01J29/86Vessels; Containers; Vacuum locks
    • H01J29/861Vessels or contain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the structur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29/00Details of cathode ray tubes or electron beam tubes
    • H01J2229/86Vessels and containers
    • H01J2229/8613Faceplates
    • H01J2229/8616Faceplate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H01J2229/862Parameterised shape, e.g. expression, relationship or equ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Vessels, Lead-In Wires, Accessory Apparatuses For Cathode-Ray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阴极射线管,包括一个在面盘1A的内表面上形成荧光屏的面板部分;面盘1A制成使其内表面1A1的曲率半径Ri几乎等于或大于其外表面1A2的曲率半径Ro,黑色矩阵孔的透射率则限定在一个特定值。阴值射线管配置了一个简单的装置,它容许面盘1A的周边区域的亮度匹配中心区域的亮度,甚至在偏转角颇大时,这个装置也能减少供给偏转系统的偏转电压,从而减少偏转系统的漏磁场。

Description

阴极射线管
本发明涉及一种阴极射线管,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面盘的弯曲表面的几何形状的改良,以在电子束投射到荧光屏上时,确保在面盘的内表面上所形成的荧光屏上显示的整个图象的亮度一致。
阴极射线管的玻璃管壳通常包括一个具有弯曲面盘的面板部分、一个直径减小的管颈部分、以及一个连接面板部分和管颈部分的漏斗形的玻锥部分。阴极射线管还包括一个在面盘的内表面上所形成的荧光屏、一个安装在管颈部分的电子枪、以及一个围绕玻锥部分安装的偏转系统。阴极射线管的玻璃管壳内部接近真空,其外侧总是承受大气压力,以致玻璃管壳需要具有高于预定值的机械强度。为此,玻璃管壳的各个部分制成其厚度能支持相应的机械强度。在公知的阴极射线管中,玻璃管壳的面盘一般具有其用边区域制成比中心区域厚的结构。
图11是表示公知的阴极射线管的玻璃管壳中面盘部分的一个实例结构的剖视图。
在图11中,标号31表示面盘,311表示面盘的内表面,312表示面盘的外表面,tpc表示面盘31的中心区域的厚度,tpa表示面盘31的周边区域的厚度,Rpi表示面盘内表面311的曲率半径,电子束的偏转中心点O作为其中心,Rpo则表示面盘外表面312的曲率半径,电子束的偏转中心点O作为其中心。
如图11中所示,面盘31制成使周边区域的厚度tpa比中心区域的厚度tpc厚,以保持上述机械强度。因此,面盘内表面311的曲率半径Rpi小于面盘外表面312的曲率半径的Rpo,即tpc<tpa,以及Rpi<Rpo。
在上述公知的阴极射线管中,面盘31的中心区域的厚度tpc小,而周边区域的厚度tpa大,因此,当图象显示在荧光屏上时,从荧光屏穿过面盘31向外辐射的光线在厚度tpa大的面盘31的周边区域衰减得比在厚度tpc小的中心区域多。亦即是,如果我们设Tpc代表面盘31的中心区域的光透射率,Tpa代表周边区域的光线透射率,则Tpc>Tpa,且在面盘31的周边区域所显示的图象的亮度比中心区域的低,从而产生了在周边区域所显示的图象的亮度不能保持足够的水平的问题。周边区域的亮度还由于周边区域的荧光材料的重量比中心区域的小而进一步衰减。
当在周边区域所显示的图象比较在中心区域的图象为深色时,为了校正在面盘31的周边区域上所显示的图象的亮度,以匹配中心区域的亮度,需要将投射在荧光屏的周边区域的电子束的强度设置成比中心区域的强。然而,不可能轻易地获得这种用以校正电子束强度的装置。
在常用的阴极射线管中,将加到偏转系统的偏转电压设置成尽可能小,以将来自偏转系统的漏磁场减至最低。可是,近年来数量不断增长的偏转角增大的阴极射线管已经付诸使用。由于供给阴极射线管的偏转系统的偏转电压随着偏转角而增大,所以难以减小加到偏转系统的偏转电压,从而引起了不能减低偏转系统的漏磁场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简单的装置使面盘的周边区域中所显示图形的亮度能与中心区域的亮度匹配的阴极射线管。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甚至在偏转角大时也能减小加到偏转系统的偏转电压、因而减低偏转系统的漏磁场的阴极射线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阴极射线管具有这样结构的面盘弯曲表面,即面盘的内表面的曲率半径等于或大于面盘外表面的曲率半径,以及将黑色矩阵孔的投射率限定在预定范围内。
采用上述装置,由于面盘的弯曲表面结构成使其内表面的曲率半径大于其外表面的曲率半径,因此面盘的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之间的厚度差变小,而中心区域比周边区域稍厚,结果面盘的周边区域上所显示的图象的亮度匹配中心区域的亮度。这就不需要过分增大荧光屏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的透射率,从而能够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色纯度、不显著减低屏幕的周边区域的清晰度的阴极射线管。
此外,采用上述装置,面盘的弯曲表面的几何形状为,面板部分的面盘的内表面的曲率半径大于公知的阴极射线管的对应的曲率半径,因此,从电子束的偏转中心到面盘的内表面上所形成的荧光屏的周边区域的距离比公知的阴极射线管的对应的距离长。在曲率半径较长的条件下,在偏转系统处的电子束的偏转角减小了,这又会减小加到偏转系统上的偏转电压,因而减低偏转系统的漏磁场。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阴极射线管的一个实施例的基本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面板的面盘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面板的平面图。
图4是点型黑色矩阵的解释性示意图。
图5是条型黑色矩阵的解释性示意图。
图6是点型荫罩的解释性示意图。
图7是表示当面板表面部分是一个非球形表面时的等效曲率半径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面板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面板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中实施的偏转角的实质减小的解释性示意图。
图11是先有技术的面板的剖视图。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阴极射线管包括一个在弯曲面盘的内表面上形成荧光屏的面板部分;一个容纳向荧光屏投射电子束的电子枪的管颈部分;以及一个用以连接面板部分和管颈部分且具有安装在其外周界的偏转系统的玻锥部分。弯曲面盘的几何形状是要使得其内表面的曲率半径等于或大于其外表面的曲率半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由于阴极射线管的面盘的弯曲表面设计成使得内表面的曲率半径几乎等于或大于外表面的曲率半径,面盘的周边区域的厚度等于和稍微大于中心区域的厚度。结果,在面盘的周边区域所显示的图象的亮度可以增强到接近在面盘的中心区域所显示的图象的亮度。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由于面板部分的面盘内表面的曲率半径大于公知的阴极射线管的对应的曲率半径,因此从电子束偏转中心至面盘内表面上所形成的荧光屏的周边区域的距离稍微长于公知阴极射线管的对应距离。在延长了至周边区域的距离的情况下,在偏转系统上电子束的偏转角就减小了,从而能够减小加到偏转系统上的偏转电压,因此能够减低从偏转系统泄漏的磁场的量。
具体地说,本发明的阴极射线管具有以下特征:
(1)RDI和RDO分别代表面盘部分沿对角线方向连接屏幕的中心区域和屏幕的周边区域(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等效曲率半径,tc代表屏幕中心区域的面板部分的厚度,它们保持以下关系:
RDO-tc<RDI
在屏幕的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的透射率等于或小于中心区域的透射率110%。
(2)RHI和RHO分别代表面盘部分沿主轴方向连接屏幕的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主轴方向周边区域)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等效曲率半径,tc代表屏幕中心区域的面板部分的厚度,它们保持关系:RHO-tc<RHI,以及在屏幕的主轴方向的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的透射率等于或小于中心区域的透射率110%。
(3)RDI和RDO分别代表面盘部分连接屏幕的中心区域和屏幕的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等效曲率半径,tc代表屏幕中心区域的面板部分的厚度,它们保持关系:RDO-tc≈RDI,以及在屏幕的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的透射率在中心区域的透射率的70%和110%之间。
(4)面盘部分的外表面是平整的,在屏幕的对角线方向的周边区域的面板部分的玻璃厚度小于屏幕中心区域的厚度,在屏幕的对角线方向的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的透射率等于或小于中心区域的透射率110%。
(5)面盘部分的外表面是平整的,在屏幕的对角线方向的周边区域的面板部分的玻璃厚度小于屏幕中心区域的厚度,在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的透射率等于或小于屏幕的中心区域的透射率110%。
(6)荫罩配置在面板部分的内部,面对荧光屏,荧光屏是由多个为黑色矩阵所包围的荧光象素所组成的,面盘部分的外表面是非球形的,荧光屏的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面盘部分的玻璃厚度小于中心区域的厚度。
(7)面盘部分的内表面是非球形的,面盘部分荧光屏的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玻璃厚度小于中心区域的厚度。
(8)荧光屏是由多个为黑色矩阵所包围的各有三种颜色的荧光三组圆点所组成的,每个荧光三组圆点对应于每组三个电子束。荧光三组圆点以0.26mm或更小的间隔配置在荧光屏的中心区域。面盘部分荧光屏的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玻璃厚度小于中心区域的厚度。
上述特征(1)-(8)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与下列特征中的至少一个组合起来,以产生更好的效果。
(9)在屏幕的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透射率小于中心区域的透射率。
(10)在屏幕的主轴方向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透射率小于中心区域的透射率。
(11)如果我们设面盘部分沿屏幕付轴方向连接屏幕的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付轴方向周边区域)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等效曲率半径分别为RVI和RVO,屏幕中心区域的面板部分的厚度为tc,则它们保持关系:RVO-tc≥RVI。
(12)面板部分的材料的光透射率几乎等于底色板的透射率。
(13)面板部分的材料的光透射率几乎等于黑色底色板的透射率。
(14)屏幕具有大约46cm以上的对角线尺寸。
(15)屏幕的中心区域的点间距为大约0.26mm或更小。
(16)偏转角为大约100°以上。
(17)屏幕的对角线方向的周边区域的荫罩透射率为中心区域的荫罩透射率的110%或更小。
(18)屏幕的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荫罩透射率小于中心区域的荫罩透射率。
(19)屏幕的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点间距为中心区域的点间距的100%或更小。
(20)屏幕的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点间距为中心区域的点间距的105%或更小。
(21)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透射率为中心区域的透射率的90%至110%。
(22)屏幕中沿付轴方向的周边区域的面板部分的厚度等于或大于中心区域的厚度。
现在参阅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阴极射线管的一个实施例的基本结构的剖视图。
在图1中,标号1表示表面部分,1A表示面盘,1B表示面板裙部,2表示管颈部分,3表示玻锥部分,4表示荧光层,5表示荫罩,6表示内部磁屏蔽件,7表示偏转系统,8表示纯度调节磁体,9表示中心电子束静态会聚调节磁体,10表示付电子束静态会聚调节磁体,11表示电子枪,以及12表示电子束。
形成彩色阴极射线管的玻璃管壳(管泡)包括配置在前面的大直径面板部分1,将电子枪11容纳在其内的窄管颈部分2,以及连接面板部分1和管颈部分2的漏斗形玻锥部分3。面板部分1具有在前面的面盘1A和连接到玻锥部分的裙部1B,荧光层4形成在面盘1A的内表面,荫罩5则配置成面对荧光层4。内部磁屏蔽件6配置在面板部分1和玻锥部分3的连接区内。在使用过程中偏转系统7配置在玻锥部分3和管颈部分2的连接区的外侧。从电子枪11射出的三个电子束12(图中只示出了一个电子束)借助偏转系统7沿预定方向偏转,且穿过荫罩5投射到荧光层4上。纯度调节磁体8、中心电子束静态会聚调节磁体9和付电子束静态会聚调节磁体10并排配置在管颈部分2的外侧。
上述结构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工作、即图象显示的工作原理是与公知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工作原理相类似的,因此,这里就不予以解释。
接着,图2是表示图1中所示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实施例的面板部分1的面盘1A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中,标号1A1表示面盘内表面,1A2表示面盘外表面,tc表示面盘1A的中心部分的厚度,Ri表示面盘内表面1A1的曲率半径,以及Ro表示面盘外表面1A2的曲率半径。与图1中所示的相同的其它结构元件赋予相同的标号。面盘1A的中心部分和周边部分的厚度tc和ta表示面盘内表面1A1和面盘外表面1A2之间相应部分的最短距离。由于面盘的曲率半径,无论是内表面还是外表面,通常远大于面盘的厚度,因此面盘1A的周边部分的厚度ta可以用平行于管轴方向的面盘的内表面1A1和外表面1A2之间的距离来代替。
如图2中所示,这个实施例的面盘1A的形状制成使得面盘内表面1A1的曲率半径Ri和面盘外表面1A2的曲率半径Ro之间的关系为Ro≤Ri+tc,而面盘周边部分的厚度ta近乎等于或小于中心部分的厚度tc。如图3中所示,面盘的周边部分表示围绕用在面盘内表面1A1上所形成的荧光层4的荧光点或荧光条所覆盖的区域或显示图象的有效屏幕111的周边区域。
这个实施例的面板部分1的面盘1A是通过以下过程设计的。
首先,在步骤S1设定面盘1A的面盘外表面1A2的曲率半径Ro。
接着,在步骤S2设定面盘1A的中心部分的厚度tc。
然后,在步骤S3将面盘1A的周边部分的厚度ta设定成等于或小于在步骤S2中所设定的中心部分的厚度tc。
在步骤S4,设定面盘内表面1A1的曲率半径Ri,使得它满足在步骤S2和S3中所设定的中心部分的厚度tc和周边部分的厚度ta。
在步骤S5,为具有分别在步骤S4和S1中所设定的面盘内外表面1A1和1A2的曲率半径Ri和Ro的面板部分1的面盘1A进行强度的预定计算。
接着,在步骤S6,当判定在前一步骤S5所进行的强度计算的结果超过预定值时,具有面盘内外表面1A1和1A2的曲率半径Ri和Ro的面板部分1的面盘1A的设计就结束了。另一方面,当判定计算结果小于预定值时,过程就返回步骤S3,再从此起进行。
在具有这样形状的面板部分1的面盘1A的阴极射线管中,由于将面盘1A的周边部分的厚度ta设定成近乎等于或小于中心部分的厚度tc,所以可以使屏幕的的周边区域的光透射率近乎等于或大于面盘的中心区域的透射率,因而使整个屏幕的亮度一致。
作为用以补偿中心部分和周边部分之间的亮度差的措施,可以设想出一种方法,将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的透射率设定成高于中心区域的透射率。黑色矩阵孔的透射率涉及不提供光栅4BM的区域的百分比,即如图4中所示,能穿过的光量的百分比。PD表示同一颜色的荧光材料之间的点间距或间隔。图5表示条型荧光屏。采用传统的面板,其周边区域的玻璃厚度大于中心区域的厚度,在不将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透射率设定为比中心区域的高超过10%的情况下,就不容易使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的亮度一致。不牺牲着落余量(landing margin)而增加屏幕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透射率的方法包括使屏幕周边区域的点间距大于中心区域的点间距的方法。然而,周边区域的点间距增加太多会使这个区域的清晰度劣化。此外,周边区域的孔透射率的增大会导致电子束损失,即电子束不能覆盖孔部分的现象,这是由于不能使已经穿过荫罩孔的电子束足以大于黑色矩阵孔。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可以提高荫罩的透射率,然而,这会引起荫罩强度减弱的问题。如图6中所示,荫罩的透射率涉及荫罩孔51的区域的百分比。
本发明将面板周边区域的面板厚度设定成等于中心区域的厚度,以及结合面板的厚度限定黑色矩阵孔的透射率,从而将屏幕的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减至最低,同时保证着落余量。
甚至在使屏幕的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的面板厚度相等,而且黑色矩阵孔的透射率也相等时,周边区域的亮度仍然比中心区域的亮度低,其原因是(1)在周边区域的荧光材料的重量比中心区域的轻,(2)金属底反射来自荧光材料的光线的反射率在屏幕的周边区域下降。因此,甚至在周边区域的面板厚度稍微减小时仍然可能需要增加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的透射率。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仍然容许屏幕的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的透射率设定为中心区域的110%或更小,视面板厚度和亮度差的值而定,甚至设定为105%或更小。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是要将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的透射率设定为比中心区域的低。如果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的透射率设定为相对于屏幕中心区域的70%以上,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屏幕周边区域与中心区域的亮度比。通过将周边区域与中心区域的黑色矩阵孔的透射率比设定在90%以上,可以获得进一步的改良。这样就能消除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之间的亮度差,而且还保证了周边区域必要的着落余量。如果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的透射率为中心区域的110%或更小,周边区域的点间距也可以设定为中心区域的110%或更小,使得屏幕的周边区域的清晰度的劣化显得不明显。类似地,如果屏幕的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的透射率为中心区域的105%或更小,也可以将周边区域的点间距设定为中心区域的105%或更小,使得屏幕的周边区域的清晰度的劣化几乎显示不出来。此外,由于周边区域的荫罩的透射率不需要过分提高,或者可以使周边区域的荫罩的透射率颇小,就能保证荫罩的强度。
当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的透射率为中心区域的110%或更小时,周边区域的荫罩的透射率也能保持在中心区域的110%或更小。考虑到荫罩强度的余量,周边区域的荫罩的透射率最好低于中心区域的荫罩的透射率。
如图3中所示,有效屏幕的周边区域可以用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112、主轴方向周边区域113和付轴方向周边区域114表示。通常,相对于中心区域的亮度差显得最主要的区域是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112。跟着是主轴方向周边区域113,然后是付轴方向周边区域114。实际上,只需要根据产品的亮度分布的要求,设定面板各部分的面板厚度、黑色矩阵孔透射率和荫罩透射率。
在用于计算机终端的彩色显象管(CDT)等中,所谓的底色板(10.6mm厚,根据采用546nm波长光的EIAJ标准透射率,透射率为56.8%)经常用作面板玻璃,以增加对比度。为了较高的对比度,经常采用黑色底色板(10.6mm厚,根据采用546nm波长光的EIAJ标准透射率,透射率为46%)。当采用这些低透射率的玻璃时,本发明特别有效。
在中心区域的点间距为0.25mm或更低的高清晰度的显象管中,电子束着落在荧光材料上的余量在屏幕的周边区域颇小,使得难以增加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透射率。因此,本发明对这些CDT特别有效。
对于大显象管,屏幕的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的亮度差更容易显示出来。本发明对19英寸以上的大CDT特别有效。
现在说明本发明用于19英寸CDT(有效屏幕的对角线尺寸为46cm)。在这种情况下,面板底板(base)是底色板。
中心区域 周边区域
面板厚度 12.5mm 11.3mm
黑色矩阵孔透射率 42.4% 39.8%
荫罩透射率 17.6% 17.1%
点间距 0.26mm 0.27mm
尽管以上描述假定面盘的内表面或外表面是球形的,但是本发明理所当然也能用于面盘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为非球形的情况。如图7中所示,在非球形面盘的情况下,等效的曲率半径RE利用面盘中心的下降量Z用下式限定。
RE=(Z2+d2)/2Z
非球形面板的优点是能为所需要的亮度设定值个别地沿着对角线轴、主轴和付轴设定面板厚度的变化。
在付轴方向周边区域114中,相对于屏幕中心区域的亮度比很少成为问题。另一方面,荫罩强度在付轴方向周边区域具有最小的余量。通过给予荫罩荧光曲率就可以提高荫罩的强度。荫罩的弯曲表面受到面板内表面的曲率的强烈影响。根据这个观点,应该将面板内表面的曲率半径设定得尽可能小。亦即是,使在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面板厚度小于中心区域的面板厚度,使付轴方向的周边区域的面板厚度大于中心区域的面板厚度。这能减少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同时保持荫罩的必要强度。图8中例示这个实施例的一个实例。
甚至当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的面板厚度几乎相同时,与先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也能减小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屏幕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透射率设定为中心区域的黑色矩阵孔透射率的70%以上,最好为90%以上。此外最好将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透射率设定成比中心区域高。当与传统的厚度向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增加的面板相比较时,具有相等厚度的面板能将亮度比改良到这样的程度,甚至在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中黑色矩阵孔透射率为中心区域的110%或更小时,也能使亮度差保持在实际可容许的范围内。
当屏幕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透射率等于或小于中心区域的110%时,可以将周边区域的点间距保持在110%或更小,使得周边区域的清晰度劣化几乎看不出来。同样,如果屏幕周边区域的孔透射率为中心区域的105%或更小时,周边区域的点间距就能保持在中心区域的105%或更小,从而使周边区域的清晰度劣化几乎看不出来。
当面板外表面平整时,如图9中所示,本发明的面板内表面是沿对角线方向呈逆圆形的。在这种情况下,内表面也可以是沿对角线方向逆圆形的,沿付轴方向正圆形的,以将中心区域和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减至最低,同时保持荫罩的强度。
当面板内表面平整时,给予面板外表面以适当的曲率,以减小屏幕中心区域和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之间的亮度差。
接着,图10是表示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面盘内表面1A1的形状和电子束偏转角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它还示出了公知的阴极射线管的面盘内表面的形状和电子束偏转角之间的关系。在图10的实例中,所示出的这个实施例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面盘外表面的曲率半径Ro和公知的阴极射线管的面盘外表面的曲率半径Rpo是相等的。
在图10中,A表示这个实施例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面盘内表面,B表示公知的阴极射线管的面盘内表面,C则表示电子束的中心轴。
如图10所示,在这个实施例的彩色阴极射线管中,从电子枪11射出的电子束12在到达面盘内表面A之前,在电子束12的偏转中心O为偏转系统7所偏转。在这时候,电子束12撞击面盘内表面A离电子束中心轴C的距离为y的某一点,所需的偏转角θ限定如下: θ = ta n - 1 y z · · · · · · ( 1 )
式中z是投射在电子束中心轴C上的电子束12的轨迹的长度,且可以表达为: z = L - R cos { si n - 1 y Ri }
式中Ri是面盘内表面A的曲率半径,L是从电子束12的偏转中心O至面盘内表面A的中心的距离。
另一方面,在公知的阴极射线管中,从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束在撞击面盘内表面B之前在电子束的偏转中心O为偏转系统的偏转。在这时候,电子束撞击面盘内表面B离电子束中心轴C的距离为y的某一点,所需的偏转角θ′限定如下: θ ′ = ta n - 1 y z ′ · · · · · · ( 2 ) 式中z’是投射在电子束中心轴C上的电子束12的轨迹的长度,且可以表达为: z ′ = L - R cos { si n - 1 y Rpi }
式中Rpi是面盘内表面B的曲率半径。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个实施例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面盘外表面的曲率半径Ro和公知的阴极射线管的面盘外表面的曲率半径Rpo是相等的,在这个实施例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面盘内表面的曲率半径Ri和公知的阴极射线管的面盘内表面的曲率半径Rpi保持关系Ri>Rpi。结果z>z’。
将这个关系z>z’用于公式(1)和(2)获得关系θ<θ’,式中θ和θ’是电子束的偏转角。
由于供给偏转系统的偏转功率与偏转角的立方成正比,所以可以将偏转功率减少对应于偏转角实际减少的量。因此,可以减少偏转系统的有害辐射。假定可以将偏转功率设定成等于传统值,就可以将阴极射线管的总体长度减少z-z’。
本发明对于具有大偏转角的阴极射线管特别有效,例如标称偏转角为100°以上,这样对偏转功率设置了更严格的条件。
采用本发明,能减少屏幕的中心区域和正比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同时保持周边区域的着落余量。
而且,采用本发明,能减少屏幕的中心区域和正比区域之间的亮度差,而不减低荫罩的强度。
此外,采用本发明,能以屏幕的相同宽高比减少偏转功率,或能减少阴极射线管的总体长度。

Claims (41)

1.一种彩色阴极射线管,包括:
一个包括面盘部分和裙部的面板部分,该面盘部分具有显示图象的屏幕,该面板部分内装有荫罩;
一个容纳电子枪的管颈部分;以及
一个连接所述面板部分和所述管颈部分的玻锥部分;
其中保持关系RDO-tc<RDI,式中RDI和RDO分别是各自连接屏幕的中心区域和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面盘部分的内外表面的等效曲率半径,tc则是屏幕中心区域的面盘部分厚度;
其中所述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透射率为中心区域的110%或更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的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透射率比所述中心区域的小。
3.一种彩色阴极射线管,包括:
一个包括面盘部分和裙部的面板部分,该面盘部分具有显示图象的屏幕,该面板部分内装有荫罩;
一个容纳电子枪的管颈部分;以及
一个连接所述面板部分和所述管颈部分的玻锥部分;
其中保持关系RHO-tc<RHI,式中RHI和RHO分别是各自连接屏幕的中心区域和主轴方向周边区域的面盘部分的内外表面的等效曲率半径,tc则是屏幕中心区域的面盘部分厚度;
其中所述主轴方向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透射率为中心区域的110%或更小。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的主轴方向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透射率比所述中心区域的小。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保持关系RVO-tc≥RVI,式中RVI和RVO分别是各自连接屏幕的中心区域和付轴方向周边区域的面盘部分的内外表面的等效曲率半径,tc则是中心区域的面盘部分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3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保持关系RVO-tc≥RVI,式中RVI和RVO分别是各自连接屏幕的中心区域和付轴方向周边区域的面盘部分的内外表面的等效曲率半径,tc则是中心区域的面盘部分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部分的材料的光透射率几乎等于底色板的光透射率。
8.根据权利要求3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部分的材料的光透射率几乎等于底色板的光透射率。
9.根据权利要求1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部分的材料的光透射率几乎等于黑色底色板的光透射率。
10.根据权利要求3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部分的材料的光透射率几乎等于黑色底色板的光透射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的对角线尺寸大约为46cm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3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的对角线尺寸大约为46cm以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的中心区域的点间距大约为0.26mm或更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的中心区域的点间距大约为0.26mm或更小。
15.根据权利要求1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偏转角大约为100度以上。
16.根据权利要求3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偏转角大约为100度以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的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荫罩的透射率为所述中心区域的110%或更小。
18.根据权利要求1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的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荫罩的透射率比所述中心区域的小。
19.根据权利要求1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的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点间距为所述中心区域的110%或更小。
20.根据权利要求1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的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点间距为所述中心区域的105%或更小。
21.一种彩色阴极射线管,包括:
一个包括面盘部分和裙部的面板部分,该面盘部分具有显示图象的屏幕,该面板部分内装有荫罩;
一个容纳电子枪的管颈部分;以及
一个连接所述面板部分和所述管颈部分的玻锥部分;
其中保持关系RDO-tcRDI,式中RDI和RDO分别是各自连接屏幕的中心区域和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面盘部分的内外表面的等效曲率半径,tc则是屏幕中心区域的面盘部分厚度;
其中所述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透射率为中心区域的70%至110%。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的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透射率为所述中心区域的90%至110%。
23.根据权利要求21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保持关系RVO-tc≥RVI,式中RVI和RVO分别是各自连接屏幕的中心区域和付轴方向周边区域的面盘部分的内外表面的等效曲率半径,tc则是中心区域的面盘部分厚度。
24.根据权利要求21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部分的材料的光透射率几乎等于底色板的光透射率。
25.根据权利要求21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部分的材料的光透射率几乎等于黑色底色板的光透射率。
26.根据权利要求21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的对角线尺寸大约为46cm以上。
27.根据权利要求21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的中心区域的点间距大约为0.26mm或更小。
28.根据权利要求21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的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荫罩的透射率为所述中心区域的110%或更小。
29.根据权利要求21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的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荫罩的透射比为所述中心区域的小。
30.根据权利要求21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的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点间距为所述中心区域的110%或更小。
31.根据权利要求21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的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点间距为所述中心区域的105%或更小。
32.一种彩色阴极射线管,包括:
一个包括面盘部分和裙部的面板部分,该面盘部分具有显示图象的屏幕,该面板部分内装有荫罩;
一个容纳电子枪的管颈部分;以及
一个连接所述面板部分和所述管颈部分的玻锥部分;
其中所述面盘部分的外表面是平整的,所述屏幕的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面板部分的玻璃厚度小于中心区域的厚度,所述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透射率为所述中心区域的110%或更小。
33.根据权利要求32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方向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透射率比所述中心区域的小。
34.根据权利要求32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的付轴方向周边区域的面板部分的厚度等于或大于所述中心区域的厚度。
35.一种彩色阴极射线管,包括:
一个包括面盘部分和裙部的面板部分,该面盘部分具有显示图象的屏幕,该面板部分内装有荫罩;
一个容纳电子枪的管颈部分;以及
一个连接所述面板部分和所述管颈部分的玻锥部分;
其中所述面盘部分的外表面是平整的,所述屏幕的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面板部分的玻璃厚度小于中心区域的厚度,所述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透射率为所述中心区域的110%或更小。
36.根据权利要求35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孔透射率比所述中心区域的小。
37.根据权利要求32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的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点间距为所述中心区域的110%或更小。
38.根据权利要求32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的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点间距为所述中心区域的105%或更小。
39.一种彩色阴极射线管,由玻璃管泡所组成,所述玻璃管泡包括:
一个具有面盘部分的面板部分,该面盘部分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荧光屏;
一个容纳电子枪的管颈部分;以及
一个连接所述面板部分和所述管颈部分的玻锥部分;
其中所述面板部分内装有面向该荧光屏的荫罩,所述荧光屏是由多个为黑色矩阵所围绕的荧光象素所组成的,所述面盘部分的外表面呈非球形,所述荧光屏的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面盘的玻璃厚度小于所述荧光屏的中心区域的玻璃厚度。
40.一种彩色阴极射线管,由玻璃管泡所组成,所述玻璃管泡包括:
一个具有面盘部分的面板部分,该面盘部分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荧光屏;
一个容纳电子枪的管颈部分;以及
一个连接所述面板部分和所述管颈部分的玻锥部分;
其中所述面板部分内装有面向该荧光屏的荫罩,所述荧光屏是由多个为黑色矩阵所围绕的荧光象素所组成的,所述面盘部分的外表面呈非球形,所述荧光屏的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面盘的玻璃厚度小于所述荧光屏的中心区域的玻璃厚度。
41.一种彩色阴极射线管,由玻璃管泡所组成,所述玻璃管泡包括:
一个具有面盘部分的面板部分,该面盘部分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荧光屏;
一个容纳一字排列式电子枪的管颈部分,该一字排列式电子枪发射三束电子束;以及
一个连接所述面板部分和所述管颈部分的玻锥部分;
其中所述面板部分内装有面向该荧光屏的荫罩,所述荧光屏是由多个三色荧光三组圆点所组成的,每个三组圆点对应所述三束电子束,且为黑色矩阵所围绕,所述荧光三色圆点以0.26mm或更小的间隔配置在所述荧光屏的中心部分,所述荧光屏的对角线方向周边区域的面盘的玻璃厚度小于所述中心区域的玻璃厚度。
CNB991017382A 1998-01-30 1999-01-30 阴极射线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598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8547/1998 1998-01-30
JP18547/98 1998-01-30
JP1854798A JPH11238481A (ja) 1997-12-15 1998-01-30 カラー陰極線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24919A true CN1224919A (zh) 1999-08-04
CN1155986C CN1155986C (zh) 2004-06-30

Family

ID=11974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10173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5986C (zh) 1998-01-30 1999-01-30 阴极射线管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6534907B1 (zh)
EP (1) EP0933797B1 (zh)
KR (1) KR100313391B1 (zh)
CN (1) CN1155986C (zh)
DE (1) DE69918874T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72515B2 (en) 2001-12-19 2005-12-06 Lg. Philips Displays Korea Co., Ltd. Flat type color cathode ray tub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85060A (ja) * 1999-12-24 2001-07-06 Hitachi Ltd インライン形カラー受像管
KR100600892B1 (ko) * 2001-07-23 2006-07-14 엘지.필립스 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음극선관
KR100389542B1 (ko) * 2001-07-24 2003-06-27 엘지.필립스디스플레이(주) 평면형 컬러음극선관
KR100443612B1 (ko) * 2002-06-25 2004-08-09 엘지.필립스디스플레이(주) 음극선관용 새도우 마스크
KR20050001568A (ko) * 2003-06-26 2005-01-0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개선된 패널구조를 갖는 음극선관
US7309952B2 (en) * 2003-08-29 2007-12-18 Samsung Corning Co., Ltd. Flat panel with blend round portion structure for use in a cathode ray tube
DE602005001816T2 (de) * 2004-06-01 2007-12-06 Matsushita Toshiba Picture Display Co., Ltd., Takatsuki Farbbildröhre
JP2006059574A (ja) * 2004-08-17 2006-03-02 Matsushita Toshiba Picture Display Co Ltd カラー受像管
ITMI20041929A1 (it) * 2004-10-12 2005-01-12 Videocolor Spa Involucro in vetro per tubo a raggi catodici
US20060087215A1 (en) * 2004-10-22 2006-04-27 Matsushita Toshiba Picture Display Co., Ltd. Cathode ray tube
KR100733301B1 (ko) * 2005-12-08 2007-06-29 엘지.필립스 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음극선관
JP2007165012A (ja) * 2005-12-09 2007-06-28 Hitachi Displays Ltd 画像表示装置
US8722202B2 (en) 2008-12-31 2014-05-1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hancing heat transfer of turbine engine componen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58161A (en) * 1970-06-11 1974-06-26 Pilkington Brothers Ltd Cathode ray tubes
US3979630A (en) * 1971-08-02 1976-09-07 Rca Corporation Shadow mask color picture tube having non-reflective material between elongated phosphor areas and positive tolerance
US3790839A (en) * 1972-04-04 1974-02-05 Zenith Radio Corp Rectangular grade black surround screen
JPS57157440A (en) * 1981-03-23 1982-09-29 Nec Corp Color cathode-ray tube
US4570101A (en) * 1983-09-06 1986-02-11 Rca Corporation Cathode-ray tube having a faceplate panel with a smooth aspherical screen surface
US4590404A (en) * 1984-03-30 1986-05-20 Rca Corporation Cathode-ray tube having a faceplate with decreasing center-to-edge thickness
DE3445628A1 (de) 1984-12-14 1986-06-19 Standard Elektrik Lorenz Ag, 7000 Stuttgart Flache bildwiedergabevorrichtung
US4904899A (en) * 1987-06-26 1990-02-27 Asahi Glass Company Ltd. Projection cathode ray tube
NL9000111A (nl) * 1990-01-17 1991-08-16 Philips Nv Kathodestraalbuis met gekromd beeldvenster en kleurenbeeldweergeefinrichting.
IT1239510B (it) * 1990-03-30 1993-11-03 Videocolor Spa Tubo a raggi catodici avente una lastra frontale perfezionata, con rapporto larghezza/altezza di 16/9"
JPH0738298B2 (ja) 1991-02-21 1995-04-26 榮次 石井 カラー陰極線管用パネル
JPH04284329A (ja) * 1991-03-13 1992-10-08 Hitachi Ltd カラー陰極線管の製造方法
JPH06260113A (ja) 1993-03-05 1994-09-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陰極線管
DE4330654A1 (de) * 1993-09-10 1995-03-16 Nokia Deutschland Gmbh Kennzeichnungsmuster für Bildröhrenteile
JP3427440B2 (ja) * 1993-09-29 2003-07-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用陰極線管
KR970009777B1 (ko) * 1993-12-01 1997-06-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칼라 음극선관의 형광면 및 그 제조방법
US6025676A (en) * 1996-03-06 2000-02-1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athode ray tube having improved curva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thereof
JPH10223159A (ja) 1997-02-06 1998-08-21 Hitachi Ltd カラー陰極線管
GB2351601B (en) * 1999-06-29 2004-02-11 Asahi Glass Co Ltd Glass funnel for a cathode ray tube and a cathode ray tube
JP2002056787A (ja) * 2000-08-11 2002-02-22 Hitachi Ltd カラー陰極線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72515B2 (en) 2001-12-19 2005-12-06 Lg. Philips Displays Korea Co., Ltd. Flat type color cathode ray tub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534907B1 (en) 2003-03-18
KR100313391B1 (ko) 2001-11-05
DE69918874T2 (de) 2005-07-21
DE69918874D1 (de) 2004-09-02
EP0933797A1 (en) 1999-08-04
US20030164672A1 (en) 2003-09-04
CN1155986C (zh) 2004-06-30
US6765344B2 (en) 2004-07-20
EP0933797B1 (en) 2004-07-28
KR19990068237A (ko) 1999-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5986C (zh) 阴极射线管
KR920009825B1 (ko) 평면 새도우 마스크 및 칼라 음극선관용 전면 어셈블리
KR100201425B1 (ko) 직경이 작은 넥부를 지닌 컬러음극선관
CN1073275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188892C (zh) 包括具有绕组间隙的鞍形偏转绕组的视频显示偏转装置
CN1144255C (zh) 阴极射线管
CN1156880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211808A (zh) 具有压力型投影栅的彩色显像管
US6124668A (en) Color cathode ray tube
CN1208804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用荫罩
CN1388560A (zh) 具有改善色纯度的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236472C (zh) 阴极射线管的玻壳结构
US20040104661A1 (en) Shadow mask of color CRT
CN1252788C (zh) 偏转轭和采用该偏转轭的阴极射线管
CN1191603C (zh) 电子枪及使用该电子枪的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236469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
KR100605759B1 (ko) 음극선관
US7012359B2 (en) Color cathode-ray tube
KR20000066219A (ko) 음극선관
CN1407584A (zh) 用于阴极射线管内部的提供最佳张力的屏蔽框架组件
EP1564781B1 (en) Cathode-ray tube apparatus
CN1337730A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664977A (zh) 阴极射线管
CN1518044A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
KR20050091399A (ko) 칼라 음극선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