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19607C - 车辆的拉动校准器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拉动校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19607C
CN1219607C CN01813883.7A CN01813883A CN1219607C CN 1219607 C CN1219607 C CN 1219607C CN 01813883 A CN01813883 A CN 01813883A CN 1219607 C CN1219607 C CN 121960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tensil
lifting stand
tension straingtening
stand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8138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46131A (zh
Inventor
西韦特·斯滕克维斯特
尤哈尼·马丁
彼得·亨布莱德
拉尔斯·E·尼尔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r O Liner AB
Original Assignee
Car O Liner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r O Liner AB filed Critical Car O Liner AB
Publication of CN1446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461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1960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960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1/00Straightening, restoring form or removing local distortions of sheet metal or specific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Stretching sheet metal combined with rolling
    • B21D1/14Straightening frame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Agricultural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矫直车辆的装置,包括升降台架(1)和拉伸矫直器具(11),该拉伸矫直器具(11)能够与升降台架连接。该拉伸矫直器具设计成在与升降台架连接后加入该升降台架的运动,并包括用于在拉伸元件中产生拉伸力的元件(12、13),该拉伸元件用于与夹在该升降台架上的车辆的合适部位连接。该升降台架(1)和拉伸矫直器具(11)设计成具有相互作用的连接元件(20),该连接元件设计成使该拉伸矫直器具(11)在与升降台架(1)连接后能够基本在升降台架的平面内相对于升降台架的纵轴线旋转。本发明还涉及在用于矫直车辆的装置中使用的升降台架和拉伸矫直器具。

Description

车辆的拉动校准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矫直车辆的装置,其包括升降台架和拉伸矫直器具,该拉伸矫直器具能够与该升降台架连接,且该拉伸矫直器具设计成在与升降台架连接后能够加入升降台架的运动,并包括用于在拉伸元件中产生拉伸力的元件,该拉伸元件用于与夹在该升降台架上的车辆的合适部位连接。
本发明还涉及在用于矫直车辆的装置中使用的升降台架和拉伸矫直器具。
发明背景
包括升降台架和拉伸矫直器具的前述类型的矫直装置用于车辆底盘和车体的矫直。拉伸矫直器具有竖直的拉伸臂,当该拉伸矫直器具与升降台架相连时,该竖直拉伸臂能够通常在活塞-缸单元的作用下旋转离开该台架。通过环绕拉伸臂布置且固定在车辆的合适部位上的链条,矫直拉伸力能够施加到车辆上。为了使拉伸力能够相对于车辆合适定向,必须能够使支承拉伸臂的拉伸矫直器具部分相对于矫直台架侧向转动。还应当使该拉伸臂能够相对于该台架倾斜。
为了能够施加不同角度的拉伸力,已知的拉伸矫直器具设计成有接头,该接头能够递增地调节到不同角度。因此,不能进行连续的角度调节,且该接头必须设计成能够吸收非常大的力。
而且,已知的拉伸矫直器具通常夹在台架的侧边缘上,因此该侧边缘受到很大的力。这意味着该台架必须设计为有抗扭的刚性边缘部分,这增加了制造成本,并使得该台架较为笨重。
台架的设计也有问题,该台架有液压驱动的多对剪形腿,该剪形腿足够薄,以便当它位于地面上时,最现代的客车也能够从它上面驶过,也就是横跨在它上面。因此,该台架必须布置在地面的凹口处,这意味着它必须确定在特定位置。已经提出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具有不同复杂程度的辅助起动机构,以便减小该台架的总高度,这些辅助起动机构的目的是当开始升高该台架时,使活塞-缸单元的提升运动产生足够大的施力角度。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矫直车辆的装置,该装置尤其能消除或减小已知装置的上述问题和缺点。
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矫直台架和拉伸矫直器具,它们形成该装置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前述主要目的通过一种装置实现,该装置设计成使拉伸矫直器具能够与升降台架连接,这样,它能够相对于该台架旋转并呈现合适角度。因此,拉伸矫直器具不需要包括铰接接头。
而且,拉伸矫直器具能够夹在适于由圆弧确定的升降台架端部的中心处,这意味着作用在台架的边缘部分上的应力能够减小。
这与一种新的、非常简单的、用于台架的剪形腿对的辅助起动机构相结合,能够将台架设计成有非常低的总高度,因此,可以在不需要使它凹入地面的情况下,使客车开到它上面。
通过下面的说明,将清楚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
因此,根据本发明,在引言部分所述类型的用于矫直车辆的装置的特殊特征在于:升降台架和拉伸矫直器具设计成有相互作用的连接元件,该连接元件设计成使得拉伸矫直器具在与升降台架连接之后能够在基本平行于升降台架平面的平面内绕由相互作用的连接元件确定的铰接轴线而相对于升降台架旋转。
优选是,与拉伸矫直器具相互作用的升降台架端头为圆弧形端头,拉伸矫直器具夹在该圆弧的中心处,这样,它能够旋转。这使得拉伸矫直器具能够很容易地由端部边缘支承,并环绕该端部边缘旋转,同时拉伸矫直器具的重力不会作用在台架的端部边缘上。
本发明装置以及可用于该装置中的升降台架和拉伸矫直器具的其它特征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中提出。
下面将参考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来更详细地介绍本发明。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A和1B表示了本发明的升降台架的两个视图,该升降台架置于水平表面上,其中支承臂折入;
图2表示了与图1A相对应的视图,其中支承臂展开;
图3表示了本发明的拉伸矫直器具的透视图;
图4表示了彼此分离的、拉伸矫直器具的两个主要部分;
图5表示了拉伸矫直器具的前部的梁形(beam-shaped)部分的详细视图;
图6和7表示了拉伸矫直器具在与升降台架连接的过程中的两个位置;
图8A、8B和8C表示了拉伸矫直器具和升降台架的连接元件在连接过程的不同阶段时的情况;
图9表示了与升降台架相连的拉伸矫直器具,该升降台架处于上部位置;
图10表示了当该台架升高时,拉伸矫直器具能够怎样相对于升降台架的前端旋转;
图11A和11B表示了拉伸矫直器具能够怎样相对于升降台架旋转和倾斜;
图12是升降台架剪形腿的辅助起动机构的详细视图;
图13、14和15表示了图12的辅助起动机构在台架升高过程中的不同位置。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图1A和1B表示了本发明1的升降台架,该升降台架位于水平表面上,且有折入的剪形腿,该剪形腿被台架部分2遮住。在本发明的台架中,台架部分2可以成弯曲和焊接板的金属板结构,并有向下弯的边缘板3,该边缘板3确定了用于台架的多对剪形腿的内部封闭空间。
本发明的台架的高度稍微超过100mm,这意味着即使最现代的客车也能够从它上面驶过,也就是横跨在它上面,同时底盘不会刮到该台架。4表示支承臂,可沿该台架的纵向边缘移动,该支承臂可以转入和转出,以便当该台架处于图1A和1B所示的收缩位置时,客车能够横跨在该台架上。支承臂4设计成有引导靴5,该引导靴5能够沿相应边缘板3移动,且该引导靴5的高度稍微比台架的总高度低。这意味着具有引导靴5的支承臂4不会凸出到台架的上部平面之上。
图2表示了图1A和1B的台架,其中可移动的支承臂处于外部位置。
升降支承臂4设计成有支承元件6,该支承元件6将与车辆上的支承点相互作用。该支承元件6可在支承臂4的狭槽7内移动,并能够相对于该支承臂升高和降低。因此,支承元件6的位置可根据需要充分调节,以便与车辆的预定支承点相互作用。
升降台架1的一端部分8由圆弧形边缘板9确定,该边缘板9的、在底侧的一部分设计成有从边缘板9到圆弧中心的、基本T形的狭槽10。所述狭槽在使调节与拉伸矫直器具连接时使用,如后面详细所述。
图3表示了具有拉伸臂13的拉伸矫直器具11,该拉伸臂13能够由活塞-缸单元12驱动。该拉伸臂13能够绕轴线14旋转,并由后部的梁形部件15支承。
梁形部件15可以与拉伸臂13一起相对于拉伸矫直器具的前部梁16旋转,为此,所述梁设计成有鼓状装置17,梁形部件15的柱形部分18可在该鼓状装置17中旋转。拉伸矫直器具有一对轮子19,以便于在与升降台架连接时方便进行操作。
前部梁16上设有连接销20、固定凸台21以及引导靴23,该固定凸台21能够通过楔子22运动。梁形部件15可相对于前部梁16旋转,这意味着拉伸臂13能够横向倾斜成合适位置。
如图4所示,扭转弹簧24在梁形部件15和16之间延伸。在所示实例中,该扭转弹簧包括多个弹簧钢的扁平杆,这些扁平杆一个布置在另一个顶上,该扭转弹簧可扭转地固定在两个梁上。扭转弹簧24设计成使它能在拉伸臂13倾斜时平衡由该拉伸臂13的重量产生的扭矩。因此,拉伸臂13可以连续调节至合适的倾斜角度,而不需要通过销钉等锁定在预定位置。图中所示弹簧24能够由某些其它类型的扭转弹簧或等同物代替。
因此,拉伸矫直器具11的前部梁16上设有固定连接销20和固定引导靴23。凸台21安装在伸入前部梁16的杆25上,如图5所示,该凸台21能够通过楔子22而向后移动,以便将从升降台架上向下凸出的板夹在该凸台21以及引导靴23的垂直部分之间。
图6表示了当台架处于地面上的降低位置时,怎样通过将拉伸矫直器具的连接销20插入升降台架的狭槽10内而将拉伸矫直器具装在升降台架上。
图7表示了当连接销20完全插入狭槽内时拉伸矫直器具的位置,这时拉伸矫直器具的引导靴23布置成非常靠近升降台架的圆弧形边缘板9。然后,该引导靴23的上部水平部分伸入到边缘板9上面。在该位置处,拉伸矫直器具能够横向旋转到合适位置,以便在拉伸臂13和夹在升降台架上的车辆之间形成正确的拉伸角度。当达到合适的角度位置时,推入楔子22,如图5所示,固定凸台21将边缘板9紧紧压靠在引导靴23的垂直部分上。因此,拉伸矫直器具以所呈现的角度位置锁定在台架上。
图8A、8B和8C表示了从后面看时的圆弧形边缘板9以及从该边缘板9延伸到圆弧中心的T形狭槽10。该狭槽的内侧端伸入到有圆形边界壁30的支座下面。在边界壁30中,有开口31,该开口31的宽度小于与该狭槽10对齐的圆的直径。
从后面看,布置在前部梁16上的连接销20表示为与该梁分离。该销有:上部的放大部分33,该放大部分33的直径基本与T形狭槽的最宽部分相等;以及细长形的底部32该底部32与前部梁16相连。同时,底部32的宽度稍微比T形狭槽的最狭窄部分更窄,甚至比支座的边界壁30中的开口31更狭窄。因此,当拉伸矫直器具将与升降台架连接时,如图6所示,连接销20可以引入狭槽10,如图8B所示。
连接销20的细长部分32的长度大于支座的边界壁30中的开口31的宽度。这意味着如图8C所示,在支座内进行旋转后,该连接销20不能够在狭槽10中向后拉出。一旦拉伸矫直器具引入狭槽10中并相对于台架横向旋转,在不首先转回到与狭槽10对齐的位置处的情况下,将不能再次拉出。
狭槽10并不必须沿升降台架的纵向方向延伸,而是例如可以对齐成与一侧或另一侧成90°。
图9和10表示了通过两对剪形腿35和36升高的升降台架,其中,剪形腿35的底端枢轴连接在基座板37上,而剪形腿36的底端可在基座板上导轨38内移动。因此,剪形腿35的上端可沿台架部分2的底侧移动,而剪形腿36的上端可枢轴转动地固定在台架部分2上。该台架通过两个活塞-缸单元39升高,这两个活塞-缸单元39分别枢轴连接到基座板37上和与剪形腿36对相互作用的辅助起动机构40上,该机构将在下面结合图12至15更详细地介绍。
由图9和10可见,当台架2升高时,拉伸矫直器具11随该台架2一起升高。在图10中,拉伸矫直器具11相对于台架2横向旋转,这样,它不会意外地与台架分离。
当台架处于图9和10所示的位置时,汽车通常夹在它上面。不过,图中没有画出汽车,因此不会使该图不必要地复杂。汽车通过多个可沿台架移动的固定臂41夹在该台架2上,图9中仅表示了两个这样的臂。该臂有固定夹42,车辆(未示出)能够通过该固定夹42夹在固定臂41上。这可以通过完全普通的装置来实现,因此不再进一步介绍。不过,本发明的台架的一个优点是,以后固定臂41能够牢固钩在台架的侧边缘上,也就是说这可以在台架和汽车升高到合适的工作高度时进行,这便于进行夹持工作。
图11A和11B与图10相对应,但是拉伸臂13向一侧倾斜。使拉伸臂能够倾斜的功能与拉伸矫直器具能够沿台架的端部分8旋转的能力一起意味着环绕拉伸臂13布置的链条能够调节到合适的拉伸方向。
与图12至15所示,本发明的辅助起动机构40包括两对引导臂45、46,在它们的一端处,即自由端处,该引导臂45、46能够绕公共旋转轴线47彼此相对旋转。在一对引导臂45的另一端分别可绕它们在相关剪形腿36上的第一固定点48而旋转,而另一对引导臂46的另一端可相对于它们在相同剪形腿上的另一固定点49而旋转和移动。为此,引导臂46设计成具有纵向槽50。
图13、14和15表示了在不同状态下的剪形腿和辅助起动机构。在图15中,升降台架剪形腿折叠起来,该台架完全扁平。这时,引导支承臂45和46基本彼此对齐,并与基座板37形成很小的角度α。活塞-缸单元39也相对于基座板形成很小的角度β。
当活塞-缸单元39起动时,它们将首先作用在台架2的底侧,并使它升高,同时,引导支承臂45和46彼此相对旋转,并使剪形腿与它们一起运动,见图14。然后,固定点49将在狭槽50内运动,并到达图13中所示的位置。这时,活塞-缸单元将在辅助起动机构40不会对升高运动产生任何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完成台架的升高。
引导臂46的功能是在图13所示的位置处停止臂45的旋转运动。因此,引导臂46能够由某些其它的止动元件代替,例如在各剪形腿36上的止动凸台,该止动凸台与相应的引导臂45相互作用。
当放低台架时,台架自身的重量将使剪形腿折叠在一起,同时将活塞杆推入活塞-缸单元39,直到再次到达图15所示的位置。在该位置处,台架的高度可以稍微超过100mm。使用两个平行的活塞-缸单元意味着各活塞-缸单元的面积能够保持较小,从而不会对总重量有不利影响。而且,两个活塞-缸单元提供了双倍的安全性,因此,不需要安装附加的降低锁定装置。不过,也可以只采用一个活塞-缸单元。
上面参考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介绍了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当对各个部件精确设计时,可以在各个方面进行变化。

Claims (13)

1.一种用于矫直车辆的装置,包括升降台架(1)和拉伸矫直器具(11),该拉伸矫直器具(11)能够与升降台架连接,并用来在与升降台架连接后加入该升降台架的运动,且能够在平行于升降台架平面的平面内绕由分别在升降台架(1)和拉伸矫直器具(11)上的、相互作用的连接元件(20、30)确定的铰接轴线相对于升降台架旋转,该装置还包括用于在拉伸元件中产生拉伸力的元件(12、13),该拉伸元件用于与夹在该升降台架上的车辆的合适部位连接,所述连接元件(20、30)包括有圆形边界壁(30)的支座和用于与该支座相互作用的连接销(20),这样,在不使用任何松开安装的装置的情况下,该拉伸矫直器具能够容易地与升降台架可拆卸地连接;该升降台架(1)的与拉伸矫直器具(11)相互作用的端头(8)具有圆弧形的端部边缘(9);该拉伸矫直器具能够枢轴连接在该圆弧的中心处,
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边界壁(30)的支座具有一在壁中的开口(31),该开口(31)的宽度小于支座的直径;用于与该支座相互作用的连接销(20)具有一细长的横截面部分(32),该细长的横截面部分的宽度小于所述在支座的边界壁(30)中的开口(31),但是它的长度大于在该支座的边界壁中的开口(31)的宽度,但是短于该支座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矫直器具(11)设计成具有梁(16),该梁(16)在升降台架(1)的底侧上延伸,并一直延伸到位于所述中心处的连接元件(30)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升降台架底侧上的所述连接元件(30)包括支座,该支座在底部开口,并具有圆柱形的边界壁;在底部开口的T形的引导狭槽(10)从升降台架的边缘表面(9)处伸出,并伸入该支座的下面;支座的圆柱形边界壁具有一开口(31),该开口(31)的宽度小于支座的直径;拉伸矫直器具的梁(16)设计成具有向上凸出的连接销(20),该连接销(20)用于与所述引导槽(10)和支座相互作用,该连接销(20)具有:上部(33),该上部的横截面大于所述支座的直径,并大于所述T形的狭槽(10)的开口部分的宽度;以及底部的细长部分(32),该底部的细长部分(32)的宽度小于在所述支座的边界壁中的开口(31),并小于所述T形的狭槽(10)的开口部分的宽度,但是该底部细长部分(32)的长度大于支座的边界壁中的开口(31)的宽度,但是短于支座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矫直器具的梁(16)设计成具有向上凸出的引导靴(23),该引导靴具有啮合表面,该啮合表面设计成在升降台架(1)的圆弧形端部边缘(8)的上侧运动。
5.一种在用于矫直车辆的装置内使用的升降台架,该用于矫直车辆的装置还包括拉伸矫直器具(11),该拉伸矫直器具(11)可以与升降台架连接,并设计成在与升降台架(1)连接后加入该升降台架的运动,且能够在基本平行于升降台架平面的平面内绕铰接轴线而相对于升降台架旋转,该装置还包括用于在拉伸元件中产生拉伸力的元件,该拉伸元件用于与夹在该升降台架上的车辆的合适部位连接,该升降台架(1)设计成具有在其底侧上的连接元件(30),该连接元件设计成接头的一部分,并用于与布置在拉伸矫直器具(11)上的相互作用的连接元件(20)容易地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在升降台架(1)的底侧上的连接元件(30)包括支座,该支座在底部开口,并具有圆柱形的边界壁,该支座设计成能够与从拉伸矫直器具的梁(16)向上凸出的连接销(20)相互作用;该升降台架(1)的一端具有圆弧形的端部边缘(8);用于与拉伸矫直器具(11)连接的所述连接元件(30)位于该圆弧的中心处,
其特征在于:在底部开口的T形的狭槽(10)从升降台架的边缘表面(9)处伸出,并伸入该支座的下面;支座的圆柱形边界壁具有一开口(31),该开口(31)的宽度小于支座的直径;所述狭槽(10)设计成能够与从拉伸矫直器具的梁(16)向上凸出的连接销(20)相互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架(1)沿两相对边缘设有可向内和向外旋转的支承臂(4),该支承臂(4)用于可通过升降台架升高的车辆,该支承臂可沿升降台架的各边缘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升降台架,包括:两对剪形腿(35、36),在它们的端头,该剪形腿铰接和/或滑动连接到底部基座部分(37)和台架部分(12)上,该台架部分(12)能够相对于该底部基座部分(37)升高和降低,且该剪形腿能够由至少一个活塞-缸单元(39)驱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对剪形腿中的各剪形腿(36)上均设有两个引导臂(45、46),它们的端头中的一个为自由端,并能够绕公共旋转轴线(47)旋转;一个引导臂(45)的另一端可绕在相联接的剪形腿(36)上的第一固定点(48)旋转,第二引导臂(46)的另一端可相对于在同一剪形腿(36)上的第二固定点(49)旋转和移动,该固定点(48、49)布置成当所述剪形腿处于折叠位置时,所述引导臂(45、46)被基本设置成彼此对齐,并与基座部分(37)形成很小的角度;所述活塞-缸单元(39)铰接在所述基座部分和引导臂的公共旋转轴线(47)之间。
8.一种在用于矫直车辆的装置中使用的拉伸矫直器具,该用于矫直车辆的装置还包括升降台架(1),该升降台架(1)能够与拉伸矫直器具(11)连接,该拉伸矫直器具包括用于在拉伸元件中产生拉伸力的元件(12、13),该拉伸元件用于与夹在该升降台架上的车辆的合适部位连接,该拉伸矫直器具(11)设计成具有连接元件(20),该连接元件设计成接头的一部分,并用于与布置在升降台架(1)上的相互作用的连接元件(30)连接,这样,该拉伸矫直器具在与升降台架(1)连接后能够在平行于升降台架平面的平面内绕铰接轴线相对于升降台架旋转;所述连接元件(20)布置在拉伸矫直器具的梁(16)上,并包括向上凸出的连接销,所述销设计成能够与位于升降台架(1)的底侧上的连接元件(30)相互作用;拉伸矫直器具(11)的所述梁(16)设计成在升降台架(1)的具有圆弧形端部边缘(9)的一端(8)的底侧上延伸,并一直延伸到在升降台架上的并位于该圆弧中心处的连接元件(30)处,
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上凸出的连接销具有上部和底部,该底部(32)为细长形,它的宽度小于上部(33)的相应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伸矫直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矫直器具的梁(16)设计成具有向上凸出的引导靴(23),该引导靴(23)具有啮合表面,该啮合表面设计成在升降台架的圆弧形端部边缘(9)的上侧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拉伸矫直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矫直器具的梁(16)设计成具有凸台(21),该凸台(21)位于离引导靴(23)较短距离的位置处,并可朝着引导靴移动,以便将从升降台架上向下凸出的、与拉伸矫直器具相连接的板夹在该凸台和引导靴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拉伸矫直器具,还包括:拉伸臂(13),该拉伸臂(13)从拉伸矫直器具(11)的后部(15)向上凸出,并通过活塞-缸单元(12)被驱动,其特征在于:该拉伸矫直器具的所述后部(15)可相对于前部梁(16)旋转,并与升降台架(1)连接,以便使拉伸臂(13)能够相对于升降台架倾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拉伸矫直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矫直器具的后部(15)通过扭转弹簧(24)与该前部梁(16)相连,当拉伸臂(13)倾斜时,该扭转弹簧(24)平衡该拉伸臂(13)的重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拉伸矫直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弹簧(24)包括至少一个由弹簧钢制成的细长扁平杆,该杆分别可扭转地固定在所述后部(15)和所述梁(16)上。
CN01813883.7A 2000-08-08 2001-08-07 车辆的拉动校准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960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E0002847A SE520770C2 (sv) 2000-08-08 2000-08-08 Anordning för riktning av fordon, samt lyftbord och dragriktare
SE00028472 2000-08-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6131A CN1446131A (zh) 2003-10-01
CN1219607C true CN1219607C (zh) 2005-09-21

Family

ID=20280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81388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9607C (zh) 2000-08-08 2001-08-07 车辆的拉动校准器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EP (1) EP1309413B1 (zh)
CN (1) CN1219607C (zh)
AT (1) ATE306336T1 (zh)
AU (1) AU2001280370A1 (zh)
DE (1) DE60114021T2 (zh)
ES (1) ES2251499T3 (zh)
HK (1) HK1055916A1 (zh)
SE (1) SE520770C2 (zh)
WO (1) WO20020119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1764C (zh) * 2006-02-27 2008-08-20 烟台奔腾汽车检测维修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汽车车体校正机液压和气动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8103295L (sv) * 1981-05-26 1982-11-27 Samefa Ab Anordning for att rikta deformerade fordon eller fordonsdelar
FR2606303B1 (fr) * 1986-11-07 1991-03-22 Ollier Aime Equerre a secteur pour redressage des carrosseries automobiles sur marbre
US4920781A (en) * 1988-04-19 1990-05-01 Chart Industries Ltd. Vehicle repair rack system
FI90506C (fi) * 1990-02-06 1994-02-25 Raine Vierto Ajoneuvojen oikaisulaitteisto
SE503368C2 (sv) * 1994-07-06 1996-06-03 Uno Johansson Liner Ab Anordning för lösbar fastspänning av en draganordning
US6446481B1 (en) * 1999-12-02 2002-09-10 Hein-Werner Corporation Vehicle interchangeable repair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2011918A1 (en) 2002-02-14
AU2001280370A1 (en) 2002-02-18
SE520770C2 (sv) 2003-08-26
EP1309413B1 (en) 2005-10-12
HK1055916A1 (en) 2004-01-30
DE60114021D1 (de) 2005-11-17
EP1309413A1 (en) 2003-05-14
ES2251499T3 (es) 2006-05-01
ATE306336T1 (de) 2005-10-15
DE60114021T2 (de) 2006-06-22
SE0002847L (sv) 2002-02-09
SE0002847D0 (sv) 2000-08-08
CN1446131A (zh) 2003-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56231A (zh) 监视器
US9441784B2 (en) Support mechanism
CN110052510B (zh) 一种钢板校平机
CN1602826A (zh) 带有制动器的助行器
CN1853967A (zh) 设有可翻转的装卸工具的组拆机
CN1401526A (zh) 汽车转向系统
CN1830633A (zh) 工具车
JP2717083B2 (ja) 車体修理装置
CN1219607C (zh) 车辆的拉动校准器
CN1041806C (zh) 矫正梁架
CN1589702A (zh) 带有折板的构架部件
CN116357099A (zh) 一种幕墙面板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206951893U (zh) 一种板料双端同步不同向的端部折边机
CN105776039A (zh) 起重机和用于这种起重机的支承单元
CN113740050B (zh) 一种摇窗测试设备
CN212494628U (zh) 一种新型微修复设备
CN109850795B (zh) 汽车多功能千斤顶
CN111744990A (zh) 一种微修复设备
CN110774493A (zh) 一种用于可调节式汽车遮阳帘的手柄弯曲加工的模具
CN216813528U (zh) 一种隧道衬砌破除小型机具支架
CN113998635B (zh) 型材举升车
CN218060303U (zh) 打桩机支架
CN215662827U (zh) 一种新型前钢板弹簧前右支撑座
CN113942336B (zh) 绷框机
CN111872716B (zh) 一种灯杆生产线用坡口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921

Termination date: 201908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