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18151C - 吸收式制冷机 - Google Patents
吸收式制冷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18151C CN1218151C CN971135541A CN97113554A CN1218151C CN 1218151 C CN1218151 C CN 1218151C CN 971135541 A CN971135541 A CN 971135541A CN 97113554 A CN97113554 A CN 97113554A CN 1218151 C CN1218151 C CN 1218151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bustion front
- flame
- plane
- heating clamber
- absorption refriger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5/00—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e.g. absorption type
- F25B15/02—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e.g. absorption type without inert gas
- F25B15/06—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e.g. absorption type without inert gas the refrigerant being water vapour evaporated from a salt solution, e.g. lithium bromid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3/00—Boilers; Analysers; Rectifi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09/00—Gas cycl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 F25B2309/003—Gas cycl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or composition of the regenerat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33/00—Details of boilers; Analysers; Rectifiers
- F25B2333/003—Details of boilers; Analysers; Rectifiers the generator or boiler is heated by combustion g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没有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稀溶液2a的流动更为平衡,结构小型价格低廉的吸收式制冷装置。这种制冷机利用平面状火焰形燃烧器的燃烧面加热加热室,其中加热室的水平面内以行列状配置了流通上述吸收液的稀溶液的垂直液管,从上述稀溶液中蒸发出制冷剂蒸汽,其特征在于为了避免上述加热室过热,设置一水平面内的上述燃烧面的宽度比上述液管的行列状配置宽度窄的燃烧面形成装置。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提高高温再生器的加热效率的吸收式制冷机。
吸收式制冷机以溴化锂为吸收剂,以水为制冷剂,使用两者混合后的溴化锂水溶液作为吸收液,其结构如图5所示的吸收式制冷机。
在图5中,粗实线部分是制冷剂、吸收液、冷却用水的液体管路,双重线部分是制冷剂蒸汽的蒸汽管路,首先,以滞溜在吸收器1的底部的低浓度吸收液,即稀溶液2a为起点来说明吸收液的循环系统。
稀溶液2a由泵P1抽取,经管路3,流入高温再生器5。因为从下方由燃烧器等的加热器6加热高温再生器5,所以稀溶液2a中所含的制冷剂被蒸发,分离成高温中浓度的吸收液即中间液2b和制冷剂蒸气7a。
高温中间液2b经管路8流入高温侧的热交换器9内。在热交换器9中,高温中间液2b将热量传递给流过管路3的稀溶液2a而放热,温度降低后,经管路10流入低温再生器11。
在低温再生器11中,经管路21向加热中间液2b的低温再生器11内的放热管11A输送制冷剂蒸汽7a而对其加热,因此中间液2b中所含的制冷剂蒸发,分离成高温的高浓度吸收液即浓溶液2c和制冷剂蒸汽7b。
高温的浓溶液2c经管路12流入低温侧的热交换器13内。在热交换器13内,高温浓溶液2c向通过管路3的稀溶液2a放热,成中温后,经管路4,流入吸收器1内的分配器1A,从分配器1A的多个孔进行分配。
分配后的浓溶液2c在沿冷却管1B的外侧流下之际吸收从相邻蒸发器26流入的制冷剂蒸汽而变稀时,受流过吸收器1内的冷却管1B的冷却用水32a的冷却,变成低温稀溶液2a,吸收液反复进行这样的循环。
其次,以流入吸收器1内的制冷剂蒸汽7C为起点说明制冷剂的循环。制冷剂蒸汽7C如在上述吸收液循环系统中所说明的那样,被吸收器1内的从分配器1A分配出的浓溶液2c吸收,并流入稀溶液2a中,在高温再生器7a中成为制冷剂蒸汽。
制冷剂蒸汽7a经管路21流入低温再生器11的放热管11A内,传热给中间液2b,自身冷凝成为制冷剂液24后,经管路22流入冷凝器25的底部。
冷凝器23利用通过冷凝器23内的冷却管23A的冷却水32a冷却经与相邻低温再生器11之间的多条通路11B流入的制冷剂蒸汽7b,使制冷剂蒸汽7b冷凝,成为低温制冷剂液24a。制冷剂液24a经管路25流入蒸发器,停留在蒸发器26的底部而成为制冷剂液24b。
泵P2经管路24b将制冷剂液24b输送到分配器26A内,再从分配器26A的多个孔流出而完成一次循环。分配的制冷剂液24b冷却通过蒸发器26内的热交管26B的受热操作流体即冷热水、回水35a。在冷却之际,制冷剂液24b从冷热水、回水35a中吸收热量而蒸发,成为制冷剂蒸汽7c后,经与相邻的吸收器1之间的多个通路26C而返回吸收器1,制冷剂液24b完成一个循环。
根据如上的运行,借助于高温再生器5和低温再生器11的双重再生作用,一边使吸收液和制冷剂即热操作流体循环,一边利用蒸发器26内的热交管26B即热交换用配管冷却从管路36供给的受热操作流体即冷热水、回水35a,并用泵P11从管路37将冷热水35b作为冷却用受热操作流体送给室内空调机等冷却对象机器等的冷却负荷210。所述冷却负荷主要用于空调制冷。
冷却用水32a冷却各应冷却部位并被加热后成冷却用水、返回水32b经管路34被送到放热装置例如空冷的冷却塔或空冷热交换器等内进行放热,返回成低温冷却用水32a。
吸收式制冷机100如上所述地具有实现双重冷却功能的构成,如图5的虚线所示,通过切换成打开设置在向蒸发器26供给由高温再生器5蒸发的制冷剂蒸汽7a和流入高温热交换器9的高温中间液2b的管路41上的开关阀V1,直接返回蒸发器26,同时,打开设置在管路28和管路3之间的侧向管路43上的开关阀V2,停留在蒸汽器26下部的制冷剂液24b混入吸收液2a内,就不使用低温再生器11,仅仅由高温再生器5运转,边完成吸收液循环和制冷剂循环,边利用蒸汽器26内的热交换管26B即热交换用配管加热来自管路36的受热操作流体即冷热水、回水35a,由于附加了代替冷水而供给热水的构成,因此可将冷却负荷210变更成加热负荷,主要起供暧作用。
进一步地,在进行上述双重功能的冷却构成中,还有冷水热水一起供给型的吸收式制冷机,即在制冷剂蒸汽7b的管路21的中途设置热交换器81,通过与制冷剂蒸汽7b的热交换对加热加热负荷返回的热水、回水82a进行加热,并作为热水82b供给,将管路37的冷热水32a作为冷却热源向冷却负荷供给,与此动作的同时,将热水作为加热热源供给加热负荷。
吸收式制机100的控制器70根据检测所需的各部的状态得到各检测信号和从输入运转条件的操作部(图中未示出)供给的各操作信号进行所需的控制处理,将各控制信号供给所需的各控制对象,就能完成所需目的运转。
在这种吸收式制冷机100中,特开昭63-294467,特开平6-221718公开了作为高温再生器5部分的构成的如图6所示的液管型锅炉的构成(以下称为第一现有技术)。
在图6中,粗线所示的地方是构成部件的厚壁部分,通常是由金属材料如不锈钢板或管构成的部分,划出斜剖面线的地方是容纳稀液2a的部分。
相当于加热器6的喷嘴形燃烧器60即预混式气体燃烧器在喷嘴61的前端燃烧气体燃料60A和空气60B混合的混合气体,在燃烧的火焰62产生的热量供给围着加热室63的容器50的内壁50B和加热室63内的垂直液管51后,作为热废气从排出路64排出。
稀溶液2a从流入管52流入围着加热室63的容器50的内部,贮存在容器50的外壁50A和内壁50B之间的间隙和如[a-a断面]那样的成组排列配置的各液管51的内部,接受火焰提供的热能,使制冷剂蒸气7a蒸发,边存贮在容器50上方的空间部分内边从管路21流出,同时使制冷剂蒸气7a蒸发浓度变高的中间液2b流出管路8。由于在蒸发后的制冷剂蒸气7a中含有飞沫状的吸收液成分,因此由迂回板使流出路经发生迂回,仅仅制冷剂蒸汽7a流出管路21。
特开昭63-294467的构成揭示了这样的一种结构,加热室63的构成形成折返状的路经,配置在折返液管51侧的路经上,同时在位于路经的后方位置的液管51上设置提高吸热量的翅片体,即吸热肋片51X。
特开平6-221718的构成揭示了这样的一种结构,沿加热室63的加热路经的纵向形成偏平状的液管51,同时在偏平状的液管51的后方侧设置吸热肋片。
图7的构成(以下称为第二现有技术是日本机械学会昭和35年6月发行的[机械工学便览]第12篇,第40图揭示了利用加热器6的原混合形燃气燃烧器的一种结构。
在图7中,粗线所示的地方是构成部件的厚壁部分,通常是由金属材料例如不锈钢板构成的部分,划出交叉线的地方是多孔面状耐火砖60D的截面部分。
燃料气体60A在混合室60C内与含有燃烧所必要量的氧气的空气60B混合,成混合气体后,通过多孔平面状耐火砖60D的通孔60D1,在外侧的燃烧面60D2处燃烧形成多个平面状火焰组,形成火焰分布成平面状的燃烧器(本发明中称为平面状火焰燃烧器)60X。
多孔平面状耐火砖60D是以在厚板状耐火材料例如钛合金等上设置多个如图所示的细微通孔60D1为主体而形成的部件。
如图8所示,提出了设置上述第二现有技术中的平面状火焰形燃烧器60X的高温再生器5的构成来代替上述第一现有技术中的喷嘴形燃烧器60即预混型燃烧器的主方案(以下称为第三现有技术)。
在图8中,相当于加热器6的平面状火焰形燃烧器60X是具有如图7相同的构成的燃烧器,因此简略地示出多孔平面状耐火砖60D的通孔60D1的部分。
各液管51的配置是将配置在最接近燃烧面60D2部分的液管51的一组为第一管组51A,配置在最远离燃烧面60D2的液管51的一组为第三管组51C,配置在这两组之间的液管51的一组为第二管组51B。
隔间60C位于第一管组51A和第二管组51B分隔的地方,是分隔容器50的底侧外壁50A和内壁50B之间的隔间,由泵P1输送的稀溶液2a受燃烧面60D2加热,在第一管组51A部分内,如[B-B截面示出的箭头所示,也在液管51内的流路15a,外壁50A和内壁50B之间的流路即壁部侧流路50a-50b和底部侧的流路50c中的任何一条流路内,向上流动,从容器50的上方侧向第二管组51B和第三管组51C流动。
在第三管组51C中,由于进行已在第一管组51A和第二管组51B的地方失去大部分热量后的加热,因此使液管51Y的直径变细,减少稀溶液2a的流动量而且在液管51Y上设置吸热肋片以增加吸热量。
在上述第一现有技术中的高温再生器5的构成中,由于使用喷嘴形燃烧器60即预混型燃烧器,火焰62不得不集中并成长形,,另外,流过稀溶液2a的液管51直接与火焰62接触,因此火焰被冷却,残留下未燃烧的气体,并使整体形状的小型化成为困难。
为了使整体小型化,只要如上述第三现有技术所示,设置平面状火焰形燃烧器60X,而且在平面状火焰形燃烧器60X的附近配置液管51,在内壁50A和外壁50B之间的流路50a-50b中的稀溶液2a和液管51内的流路51a中的稀溶液2a受到同样的加热,流路50a-50b内的稀溶液2a和流路51a内的稀溶液2a如图8的[B-B截面]中箭头所示,都朝上流动,就会使全部或局部产生因高温引起的腐蚀事故。
因此,人们希望提供一种没有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稀溶液2a的流动更为平衡,结构小型价格低廉的吸收式制冷装置。
本发明第一构成提供一种吸收式制冷机,其具有一发生器,在该发生器中,制冷剂和吸收溶液的混合液体组分通过被加热而蒸发出制冷剂蒸汽;所述发生器包括:用于储存所述混合液体组分的外壁;具有平面状火焰形燃烧器的燃烧面的燃烧室;及多个垂直配置在所述外壁内部、用于垂直地循环所述混合液体组分的液管,所述燃烧室通过所述液管而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面的水平宽度设置成比所述配置的液管的水平分散宽度小。
本发明第二构成提供一种吸收式制冷机,其中稀释的吸收溶液通过利用一平面状火焰形燃烧器的燃烧面加热一加热室而蒸发出制冷剂蒸汽,在加热室中以在水平面内的行列状配置有用于循环该稀释的吸收溶液的垂直液管;所述吸收式制冷机包括:一用于形成该燃烧面的燃烧面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面形成装置设置成使在水平面内的燃烧面的火焰量,在中央部分大而在壁侧部分小,以防止该加热室过热。
本发明第三构成提供一种吸收式制冷机,其中稀释的吸收溶液通过利用一平面状火焰形燃烧器的燃烧面加热一加热室而蒸发出制冷剂蒸汽,在加热室中以在水平面内的行列状配置有用于循环该稀释的吸收溶液的垂直液管;所述吸收式制冷机包括:一用于形成该燃烧面的燃烧面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面形成装置设置成使在水平面内的燃烧面的火焰量,在中央部分大而从中央部分向着壁侧部分成阶段性减小,以防止该加热室过热。
本发明第四构成提供一种吸收式制冷机,其具有一发生器,在该发生器中,制冷剂和吸收溶液的混合液体组分通过被加热而蒸发出制冷剂蒸汽;所述发生器包括:用于储存所述混合液体组分的外壁;具有平面状火焰形燃烧器的燃烧面的燃烧室;及多个垂直配置在所述外壁内部、用于垂直地循环所述混合液体组分的液管,所述燃烧室通过所述液管而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状火焰形燃烧器的所述燃烧面设置成使其所产生的火焰在预定的加热范围内加热所述液管。
本发明第五构成提供一种吸收式制冷机,其中稀释的吸收溶液通过利用一平面状火焰形燃烧器的燃烧面加热一加热室而蒸发出制冷剂蒸汽,在加热室中以在水平面内的行列状配置有用于循环该稀释的吸收溶液的垂直液管;所述吸收式制冷机包括:一用于形成该燃烧面的燃烧面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面形成装置设置成使在垂直面内的燃烧面的火焰量,在上部部分大而在下部部分小,以防止该加热室过热。
本发明第六构成提供一种吸收式制冷机,其中稀释的吸收溶液通过利用一平面状火焰形燃烧器的燃烧面加热一加热室而蒸发出制冷剂蒸汽,在加热室中以在水平面内的行列状配置有用于循环该稀释的吸收溶液的垂直液管;所述吸收式制冷机包括:一用于形成该燃烧面的燃烧面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面形成装置设置成使在垂直面内的燃烧面的火焰量,从中央部分至上部部分大,而从中央部分向着下部部分成阶段性成小,以防止该加热室过热。
本发明第七构成提供一种吸收式制冷机,其中稀释的吸收溶液通过利用一平面状火焰形燃烧器的燃烧面加热一加热室而蒸发出制冷剂蒸汽,在加热室中以在水平面内的行列状配置有用于循环该稀释的吸收溶液的垂直液管;所述吸收式制冷机包括:一用于形成该燃烧面的燃烧面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面形成装置设置成使在垂直面内的燃烧面的火焰量,从中央部分至上部部分大,而从中央部分至下部部分逐渐减小,以防止该加热室过热。
对于使用图8所示结构的高温再生器5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附图中,图1-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图5-图8是现有技术,各图的内容如下。
图1(A)(B)(C)分别是主要构成正视纵截面图,平面截面图,侧视纵截面图。
图2是主要部分构成平面截面图。
图3是主要部分构成正视图。
图4(A)(B)是主要构成正视图,侧视纵截面图。
图5是整体方框构成图。
图6(A)(B)(C)是主要构成正视纵截面图,平面截面图,侧视纵截面图。
图7是主要构成正视纵截面图。
图8(A)(B)(C)是主要构成正视纵截面图,平面截面图,侧视纵截面图。
下面根据附图1-4说明实施例。在图1-图4中,用与图5-图8中的符号相同的符号表示的部分是具有与图5-图8中说明的相同符号部分的相同功能的部分。另外,在图1-图4中,由相同符号表示的部分是具有与图1-图4中任何一幅图中说明的相同符号部分相同的功能。
根据图1说明平面状火焰燃烧器构成的第一实施例。在图1的构成中,与图8的构成不同的地方是使平面状火焰燃烧器60X的燃烧面60D2的宽度60BX比液管51的水平面的行列状配置宽度51BX小,使得来自燃烧面60D2的火焰不直接加热两侧的内壁50B。
根据这种结构,流过两侧面的内壁50B和外壁50A间的流路50a,50b的稀溶液2a不会受到局部过热,因此,如[B-B断面]上的箭头所示,因为在第一管群51A的流路51a内朝上升方向流动,在流路50a,50b中朝下降方向流动,所以稀溶液2a的流动平衡性更好,可防止因局部过热而引起的腐蚀事故。
[平面状火焰燃烧器构成的第二实施例]
根据图2说明构成的平面状火焰燃烧器的第二实施例。图2是相当于图8[a-a断面]的构成部分,即水平面内的构成部分。与图8构成不同的地方是使平面状火焰燃烧器60X的燃烧面60D2的火焰量在中央部分BY处为大,随着从中央部分BY至壁部侧,即随着接近于内壁50B,成阶梯状减小。
具体来说,例如,在位于中央部分的多孔耐火砖部分60Da处,图8中的孔60DI的每单位面积的配置数量较多,或孔60DI的直径较大,使燃烧面60D2的火焰量增大,而在位于两侧的多孔状耐火砖60DI部分,孔60DI的每单位面积的配置数量较少或孔60DI的直径较小,使燃烧面60DI2处的火焰量较小,虽然火焰量变化保持为二段,但如果有更多的孔60DI的配置密度的变化种类或孔60DI的直径的变化种类,则可以使火焰量有更多的变化阶段。
根据这种结构,因为能够仅减少朝着两侧面的内壁50B处的加热量,所以流过与外壁50A间的流路的稀溶液2a不会局部过热,因此,与图1的[B-B断面]的箭头所示方向一样,在第一管群51A的流路51a内向上流动,在流路50a,50b内向下流动,因此,稀溶液的流动更为平衡,防止了局部高温引起的腐蚀事故。
[平面状火焰燃烧器构成的第三实施例]
以图2的第二实施例为基准说明平面状火焰燃烧器构成的第三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中,使得图2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孔60DI的配置密度的变化种类或孔60DI的直径变化例如随着向两侧靠近,而依次使每一个变小,以至于平面状火焰燃烧器60X的燃烧面60D2的火焰量在中央部分BY较大,而随着从中央部分BY至壁部侧,即随着接近于内壁,慢慢变小。
采用这种结构,则与第二实施例的情况相同,因为能够仅减少朝着两侧面的内壁50B处的加热量,所以流过与外壁50A间的流路的稀溶液2a不会局部过热,因此,与图1的[B-B断面]的箭头所示方向一样,在第一管群51A的流路51a内向上流动,在流路50a,50b内向下流动,因此,稀溶液的流动更为平衡,防止了局部高温引起的腐蚀事故。
[平面状火焰燃烧器构成的第四实施例]
根据图3说明平面状火焰燃烧器构成的第四实施例。图3是相当于图8[a-a断面]的构成部分,即垂直面内的构成部分。与图8构成不同的地方是使平面状火焰燃烧器60X的燃烧面60D2的火焰量从中央部分BZ向上为大,随着从中央部分向下,即随着接近于底侧内壁50B,成阶梯状减小。
具体来说,例如,在位于中央部分以上的多孔耐火砖部分60Dc处,图8中的孔60DI的每单位面积的配置数量较多,或孔60DI的直径较大,使燃烧面60D2处的火焰量增大,而在位于中央部分以下的多孔状耐火砖60Dd部分,孔60DI的每单位面积的配置数量较少或孔60DI的直径较小,使燃烧面60DI2处的火焰量较小,虽然火焰量变化保持为二段,但如果有更多的孔60DI的配置密度的变化种类或孔60DI的直径的变化种类,则可以使火焰量有更多的变化阶段。
根据这种结构,因为能够仅减少相对于底面侧的流路50c处的加热量,所以流过与外壁50A间的流路50c的稀溶液2a不会局部过热,因此,底侧的流路50c的局部沸腾不会对稀溶液2a的流动产生阻力,使得稀溶液的流动更为平衡,防止了局部高温引起的腐蚀事故。
[平面状火焰燃烧器构成的第五实施例]
平面状火焰燃烧器构成的第五实施例是这样配置而成:使得第四实施例中的的孔60DI的配置密度的变化种类或孔60DI的直径变化例如随着从中央部分向下延伸,而依次使每一个变小,以至于平面状火焰燃烧器60X的燃烧面60D2的火焰量随着从中央部分BY向下,即随着接近于底面侧的内壁50B慢慢地变小。
根据这种结构,与第四实施例一样,因为能够仅减少相对于底面侧的流路50c处的加热量,所以底侧的流路50c的局部沸腾不会对稀溶液2a的流动产生阻力,使得稀溶液2a的流动更为平衡,防止了局部高温引起的腐蚀事故。
[吸收液流入路构成的实施例]
根据图4说明吸收液流入路构成的实施例。在图4中,分流部分3A正好能够使从管路3流入的稀溶液2a直接流向第一管群51A的各液体管路51内,在设置于内部的隔壁上对着第一管群51A的各液体管的地方配置流入孔3B1。
从管路3流入的稀溶液2a如[B-B断面]上的箭头方向所示,受各流入孔3B1的作用朝箭头所示方向流动,因此最初如箭头所示那样向上流动之后,沿外壁50A和内壁50B之间的流路50a,50b向下流动。另外,如图1,图2所示,在两侧面的火焰量变小的构成情况下,因为能够得到稀溶液2a沿外壁50A和内壁50B之间的流路50a,50b向下流动的所谓稀溶液2更平衡的流动,因此能够防止腐蚀事故。
对于上述实施例的构成要点,就平面状火焰燃烧器构成的第一实施例而言:
一种吸收式制冷机的第一结构是在其加热室63的水平面内行列状配置垂直液体管51,吸收液的稀溶液2a流过这些垂直液体管51,利用平面状火焰燃烧器60X的燃烧面60D2加热加热室63,这样,从上述稀溶液2a中蒸发出制冷剂蒸汽7c,其特征在于
为了避免上述加热室63的过热,要设置这样的燃烧面形成装置,即使得水平面内的上述燃烧面60D2的宽度60BX比上述液体管51的行列状配置宽度51B的窄。
在平面状火焰燃烧器构成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其第二构成是以下述的燃烧面形成装置替代上述第一结构中的燃烧面形状装置;即
为了避免上述加热室6的过热,例如通过使得孔60DI的每单位面积的配置数量或孔60DI的直径增大,从而水平面内的上述燃烧面60D2的火焰量在中央部分BY处较大,而在上述壁部侧变小。
在平面状火焰燃烧器构成的第一实施例中,其第三构成是以下述的燃烧面形成装置替代上述第一结构中的燃烧面形成装置;即
为了避免上述加热室6的过热,例如通过使得孔60DI的每单位面积的配置数量或孔60DI的直径增大,从而水平面内的上述燃烧面60D2的火焰量在中央部分BY处较大,而从中央部分至上述壁部侧呈阶段性变小。
在平面状火焰燃烧器构成的第二实施例中,其第四构成是以下述的燃烧面形成装置替代上述第一结构中的燃烧面形成装置;即
为了避免上述加热室6的过热,例如通过使得孔60DI的每单位面积的配置数量或孔60DI的直径增大,从而水平面内的上述燃烧面60D2的火焰量在中央部分BY处较大,而从中央部分至上述壁部侧呈慢慢变小。
在平面状火焰燃烧器构成的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中,其第五构成是以下述的燃烧面形成装置替代上述第一结构中的燃烧面形成装置;即
为了避免上述加热室6的过热,例如通过使孔60DI的每单位面积的配置数量或孔60DI的直径增大,从而使垂直面内的上述燃烧面60D2的火焰量上大下小地变化。
在平面状火焰燃烧器构成的第三实施例的构成中,其第六构成是以下述的燃烧面形成装置替代上述第一结构中的燃烧面形成装置;即
为了避免上述加热室6的过热,例如通过使孔60DI的每单位面积的配置数量或孔60DI的直径增大,从而使垂直面内的上述燃烧面60D2的火焰量从中央部分BZ向上为增大,随着从中央部分BZ向下方呈阶段性变小。
在平面状火焰燃烧器构成的第四实施例的构成中,其第七构成是以下述的燃烧面形成装置替代上述第一结构中的燃烧面形成装置;即
为了避免上述加热室6的过热,例如通过使孔60DI的每单位面积的配置数量或孔60DI的直径增大,从而使垂直面内的上述燃烧面60D2的火焰量从中央部分BZ向上为增大,随着从中央部分BZ向下方呈慢慢变小。
本发明还包含如下变化的实施例:
(1)在流出制冷剂蒸汽7a的管路21的下面设置与图6的情况相同的迂回板54。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由平面状火焰燃烧器加热为从吸收液的稀溶液中使制冷剂蒸汽蒸发的高温再生器的加热室的同时,或者把平面状火焰燃烧器的燃烧面内的火焰配置成加热室的两侧面和底面侧的壁部侧较小或者在水平面内的中央部分和垂直面内的上方部分较大,因此,流过加热室的稀溶液不会局部过热,能够使稀溶液的流动更为平衡,从而可防止内壁的局部高温所引起的腐蚀事故。
因为可以将平面状火焰燃烧器配置在液管附近,而该液管是配置在加热室内流通稀溶液且对其加热,所以稀溶液的加热效率,而且可高温再生器小型化,从而可提供小型价廉的吸收式制冷装置。
Claims (7)
1.一种吸收式制冷机,其具有一发生器,在该发生器中,制冷剂和吸收溶液的混合液体组分通过被加热而蒸发出制冷剂蒸汽;所述发生器包括:
用于储存所述混合液体组分的外壁;
具有平面状火焰形燃烧器的燃烧面的燃烧室;及
多个垂直配置在所述外壁内部、用于垂直地循环所述混合液体组分的液管,所述燃烧室穿过所述多个液管而形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烧面的水平宽度设置成比所述配置的液管的水平配置宽度小。
2.一种吸收式制冷机,其中稀释的吸收溶液通过利用一平面状火焰形燃烧器的燃烧面加热一加热室而蒸发出制冷剂蒸汽,在加热室中以在水平面内的行列状配置有用于循环该稀释的吸收溶液的垂直液管;所述吸收式制冷机包括:
一用于形成该燃烧面的燃烧面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烧面形成装置设置成使在水平面内的燃烧面的火焰量,在中央部分大而在壁侧部分小,以防止该加热室过热。
3.一种吸收式制冷机,其中稀释的吸收溶液通过利用一平面状火焰形燃烧器的燃烧面加热一加热室而蒸发出制冷剂蒸汽,在加热室中以在水平面内的行列状配置有用于循环该稀释的吸收溶液的垂直液管;所述吸收式制冷机包括:
一用于形成该燃烧面的燃烧面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烧面形成装置设置成使在水平面内的燃烧面的火焰量,在中央部分大而从中央部分向着壁侧部分成阶段性减小,以防止该加热室过热。
4.一种吸收式制冷机,其具有一发生器,在该发生器中,制冷剂和吸收溶液的混合液体组分通过被加热而蒸发出制冷剂蒸汽;所述发生器包括:
用于储存所述混合液体组分的外壁;
具有平面状火焰形燃烧器的燃烧面的燃烧室;及
多个垂直配置在所述外壁内部、用于垂直地循环所述混合液体组分的液管,所述燃烧室通过所述液管而形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面状火焰形燃烧器的所述燃烧面设置成使在水平面内的燃烧面的火焰量,在中央部分大而从中央部分向着侧壁部分逐渐变小。
5.一种吸收式制冷机,其中稀释的吸收溶液通过利用一平面状火焰形燃烧器的燃烧面加热一加热室而蒸发出制冷剂蒸汽,在加热室中以在水平面内的行列状配置有用于循环该稀释的吸收溶液的垂直液管;所述吸收式制冷机包括:
一用于形成该燃烧面的燃烧面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烧面形成装置设置成使在垂直面内的燃烧面的火焰量,在上部部分大而在下部部分小,以防止该加热室过热。
6.一种吸收式制冷机,其中稀释的吸收溶液通过利用一平面状火焰形燃烧器的燃烧面加热一加热室而蒸发出制冷剂蒸汽,在加热室中以在水平面内的行列状配置有用于循环该稀释的吸收溶液的垂直液管;所述吸收式制冷机包括:
一用于形成该燃烧面的燃烧面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烧面形成装置设置成使在垂直面内的燃烧面的火焰量,从中央部分至上部部分大,而从中央部分向着下部部分成阶段性减小,以防止该加热室过热。
7.一种吸收式制冷机,其中稀释的吸收溶液通过利用一平面状火焰形燃烧器的燃烧面加热一加热室而蒸发出制冷剂蒸汽,在加热室中以在水平面内的行列状配置有用于循环该稀释的吸收溶液的垂直液管;所述吸收式制冷机包括:
一用于形成该燃烧面的燃烧面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烧面形成装置设置成使在垂直面内的燃烧面的火焰量,从中央部分至上部部分大,而从中央部分至下部部分逐渐减小,以防止该加热室过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0969296A JP3865325B2 (ja) | 1996-04-30 | 1996-04-30 | 吸収式冷凍機 |
JP109692/1996 | 1996-04-30 | ||
JP109692/96 | 1996-04-3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1526A CN1171526A (zh) | 1998-01-28 |
CN1218151C true CN1218151C (zh) | 2005-09-07 |
Family
ID=14516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711355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8151C (zh) | 1996-04-30 | 1997-04-30 | 吸收式制冷机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5832742A (zh) |
JP (1) | JP3865325B2 (zh) |
KR (1) | KR100458891B1 (zh) |
CN (1) | CN1218151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837196B2 (ja) * | 1997-01-10 | 2006-10-25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高温再生器 |
GB9910758D0 (en) * | 1999-05-11 | 1999-07-07 | British Gas Plc | An adsorption chiller |
GB9918581D0 (en) * | 1999-08-06 | 1999-10-06 | British Gas Plc | A generator for an absorption chiller |
JP2002295917A (ja) * | 2001-03-28 | 2002-10-09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吸収式冷凍機の制御方法 |
US6601405B2 (en) | 2001-10-22 | 2003-08-05 | American Standard Inc. | Single-pass, direct-fired generator for an absorption chiller |
KR100678313B1 (ko) * | 2005-12-14 | 2007-02-02 | 엘에스전선 주식회사 | 흡수식 냉온수기용 고온 재생기 |
JP5761792B2 (ja) * | 2011-05-10 | 2015-08-12 | 川重冷熱工業株式会社 | 吸収式冷凍機 |
KR101797706B1 (ko) | 2015-07-31 | 2017-11-16 | 김찬오 | 휴대 및 보관이 간편한 접이식 히터기 |
KR101797705B1 (ko) | 2015-07-31 | 2017-12-12 | 김찬오 | 휴대 및 보관이 간편한 접이식 히터기 |
KR101797707B1 (ko) | 2015-07-31 | 2017-12-12 | 김찬오 | 휴대 및 보관이 간편한 접이식 히터기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121948A (en) * | 1935-05-11 | 1938-06-28 | Western Electric Co | Burner |
JPH079320B2 (ja) * | 1987-05-26 | 1995-02-01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直焚発生器 |
JP2664010B2 (ja) * | 1992-12-14 | 1997-10-15 |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 燃焼プレート |
JP3195100B2 (ja) * | 1993-01-26 | 2001-08-06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吸収式冷温水機の高温再生器及び吸収式冷温水機 |
-
1996
- 1996-04-30 JP JP10969296A patent/JP386532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7
- 1997-04-28 US US08/846,212 patent/US5832742A/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04-29 KR KR1019970016244A patent/KR100458891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7-04-30 CN CN971135541A patent/CN121815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H09296968A (ja) | 1997-11-18 |
CN1171526A (zh) | 1998-01-28 |
US5832742A (en) | 1998-11-10 |
KR100458891B1 (ko) | 2005-04-08 |
JP3865325B2 (ja) | 2007-01-10 |
KR970070852A (ko) | 1997-11-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18151C (zh) | 吸收式制冷机 | |
US6470702B2 (en) | Absorption water heater/chiller and high temperature regenerator therefor | |
KR20050092031A (ko) | 흡수식 공조기 시스템 | |
JP2723454B2 (ja) | 吸収式冷暖房機 | |
CN1192194C (zh) | 高温储热器 | |
US5048308A (en) | Absorption refrigerator | |
KR980010256A (ko) | 흡수식 공조기 | |
US5704225A (en) | Regenerator | |
KR100542462B1 (ko) | 흡수식냉동기 | |
JP2009236477A (ja) | 吸収式冷温水機 | |
JPH05256536A (ja) | 吸収式冷凍機 | |
CN1172140C (zh) | 吸收式冷冻机 | |
JP2000065436A (ja) | 負荷変動制御機能を備えた廃熱利用吸収式冷温水機・冷凍機 | |
JP5055307B2 (ja) | 暖房装置 | |
JP2005061652A (ja) | 吸収式冷凍機 | |
JPWO2004046622A1 (ja) | 吸収冷凍機 | |
JPS60599Y2 (ja) | 低温発生器 | |
JP3988016B2 (ja) | 吸収式冷凍機 | |
KR0168716B1 (ko) | 이중효용 수냉흡수식 냉온수기 | |
JP3969528B2 (ja) | 排ガス投入型吸収冷温水機 | |
JP3178678B2 (ja) | 吸収冷凍機の水素ガス排出装置 | |
CN100513934C (zh) | 用在吸收式制冷加热装置中的发生器 | |
KR100295092B1 (ko) | 흡수식 냉온수기의 공냉장치 | |
CN101236031B (zh) | 吸收式制冷机 | |
JPH10238705A (ja) | 液管対流式燃焼加熱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