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4933A - 包装体以及该包装体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包装体以及该包装体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4933A
CN1194933A CN97126180A CN97126180A CN1194933A CN 1194933 A CN1194933 A CN 1194933A CN 97126180 A CN97126180 A CN 97126180A CN 97126180 A CN97126180 A CN 97126180A CN 1194933 A CN1194933 A CN 11949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ing
peristome
packaging body
bonding part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26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684C (zh
Inventor
坂东健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94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49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68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68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3/00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 B65D83/08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for dispensing thin flat articles in succes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5/00Packages compri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partially or wholly enclosed in strips, sheets, blanks, tubes, or webs of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e.g. in folded wrappers
    • B65D75/52Details
    • B65D75/58Opening or contents-removing devices added or incorporated during package manufacture
    • B65D75/5827Tear-lines provided in a wall portion
    • B65D75/5833Tear-lines provided in a wall portion for tearing out a portion of the wall
    • B65D75/5838Tear-lines provided in a wall portion for tearing out a portion of the wall combined with separate fixed tearing means, e.g. tab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ckages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以往在湿薄绢等作为内容物的包装体中,取出内容物的开口部由盖材封住,盖材的材料费用高且必须有将盖材定位安装在包装材料上的复杂作业。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包装体以及该包装体的制造方法。将包装材料Fa和Fb在宽度尺寸A部分用粘接层6粘合,在此粘合部内侧的包装材料Fb上形成开口部8,在外侧的包装材料Fa上形成能用刻痕C分离的开封片9。由于开封片9成为包装材料Fa的一部分,与设有另外盖材场合相比,能够节省材料费。另外,使用将2片包装材料Fa和Fb粘合的包装材料,由于能用通常的包装工艺形成包装体,使制造容易。

Description

包装体以及该包装体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自由取出地容纳湿薄绢或干薄绢类内容物的包装体,特别是一种即使不具有以往另外设置的开封用盖材也能将取出内容物的开口部开闭的包装体,以及这种包装体的制造方法。
图6(A)(B)是示出了以往的容纳温薄绢的包装体的立体图,湿薄绢为片状纤维基材上浸有药剂等,(A)表示的是盖材关闭的状态,(B)表示的是盖材打开的状态。
构成包装体1的包装材料例如是从表面侧依次层叠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铝箔、密封胶层的叠层材料,在图6所示的包装体1的底面侧形成纵密封的同时,在前后两端部分形成横密封16、16,构成大致立方体形状的软质密封体,湿薄绢3被重叠地容纳到此密封体内部。
在包装体1的上面,在包装材料上形成缝纫机针眼等,在其上粘贴带有粘接层的盖材2,以形成长圆形的开口部1a。此盖材2例如是由在聚丙烯等基材层的两面层积着聚丙烯系树脂或聚乙烯系树脂等表面层,且还设有印刷层和外涂层的刚性大的片材形成,在盖材面对此包装体的部分形成粘接层。当撕揭此盖材时,在前述缝纫机针眼部分切断包装材料,以形成前述开口部1a。
一旦从开封的开口部1a取出湿薄绢3后,开口部1a再次由盖材2盖住时,盖材2的粘接层粘到开口部1a周边处的包装体上,关闭开口部1a。不使用时,通过用盖材2封闭开口部1a,能防止包装体1内湿薄绢3干燥。
在图6所示的包装体1中,盖材2的比切口2c、2c更靠近基端侧的部分为固定端2a,被前述夹住2c、2c的部分具有折页的作用。并且,粘接层形成于盖材2里表面整个区域,以粘接接合到包装体1的表面。在此包装体1中,用手拿着盖材2前端的手握部2b  撕揭盖材2直到被切口2c、2c夹住的折页部分时,如图6(B)所示,盖材2在固定到包装体1内表面的状态下,开放开口部1a。
从开口部1a取出湿薄绢3后,将盖材2按原样地放倒到包装体1的上面,使盖材2粘到开口部1a的周围。这样,再度粘接盖材2时,由于盖材2在返回原位的状态下粘到包装体1上,没有必要对准盖材2与开口部1a的位置,通常便可将盖材2粘到包装体1的预定位置上。
但是,以往用与包装体1的包装材料不同的片材形成盖材2时,在形成包装体1时,必须进行将盖材2粘接接合到包装材料上的步骤。在此步骤中,需要进行一片片供给盖材2的工序、和将盖材2一片片地粘接接合到成为包装材料开口部1a的部分上的工序,自动地进行这些工序的作业设备非常复杂。
此外,以往使用的盖材2是由将聚丙烯系树脂或聚乙烯系树脂等的表面层层积到聚丙烯等基材层的两面,并还设有印刷层和外涂层的比较高价的片材形成,所以仅就设有盖材2这一部分来说,材料费较高。
此外,在此包装体1中,由图6(A)的状态抓住盖材2的手握部2b朝离开包装体1的方向撕揭时,这种撕揭不限于切口2c、2c部分为止,在顺势拉开盖材2情况下,会使固定端2a从包装体1的表面剥下,或会在切口2c、2c围住的折页部切断盖材2。当盖材2离开包装体1时,必须使盖材2与开口部1a位置重合再度接合,使用上非常不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包装体以及该包装体的制造方法,它不需准备与包装材料不同的盖材,能降低材料费用,并且不必有将盖材与包装材料位置重合接合的步骤,制造工序简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开封片难以离开包装材料的结构、使用中不必使开封片位置重合接合的包装体以及该包装体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包装体,其特征是,由包装材料形成容纳内容物的袋体,在所述袋体上设有使包装材料相互重叠粘接接合的粘合部,此粘合部内侧的包装材料上形成取出内容物的开口部,而在所述粘合部外侧的包装材料上形成盖住所述开口部且可打开开口部的开封片。
在上述中,如图1(A)所示,在粘合部外侧的包装材料上形成能将作为所述开封片的部分与其他部分分离的切口部,可以是能将开封片与其他部分分离的方式撕揭的构造。或者,如图2(B)所示,可以在粘合部外侧的包装材料上预先形成成为开封片部分的凸状。
此外,最好是,粘合部内侧的包装材料的边缘与粘合部外侧的包装材料熔融接合,形成于粘合部外侧的包装材料上的所述开封片可开放到所述熔融接合的部分。
此熔融接合部分是图4符号Sa所示的部分,是外侧的包装材料为包住(夹住)内侧包装材料边缘而部分折叠、而内侧的包装材料边缘的内表面与面对它的外侧的包装材料的前述折叠部的内表面通过热熔融等熔融接合的部分。通过这种构造,将开封片撕揭到粘合部的边界部、即前述内侧包装材料的边缘与外侧包装材料的熔融接合部为止时,能够防止内侧包装材料的边缘与外侧包装材料剥下以及两包装材料间形成间隙的现象。
再有,能够具有在粘合部内侧的包装材料上形成围有预定面积的分离线,由此分离线围住的部分粘接接合到外侧的包装材料上,在撕揭所述开封片时,所述分离线围住的部分与内侧的包装材料分离,并在此分离部分上形成所述开口部的结构。在此构造中,一旦剥下的开封片再次盖住开口部时,会粘到开封片上,与内侧的包装材料分离的包装材料的一部分盖住开口部,能够防止粘接层触及内容物。
或者,在内侧包装材料上预先形成取出内容物的开口部,也可以为在外侧包装材料的内表面上面对前述开口部的部分不形成粘接层的结构。此外,在图示的例子中,开口部为长圆形状的开口,但此开口部可以为直线状切入内侧包装材料的切槽。
本发明的包装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具有以下工序:在带有成为取出内容物的开口部的部分的内侧包装材料上,重叠具有成为开封片的部分的外侧包装材料,粘接接合两包装材料以形成粘合部的工序,
包装材料上形成上述粘合部、并被连接在该包装材料容纳内容物后或容纳前,将与所述内侧包装材料和外侧包装材料的所述粘合部相反侧的边缘部彼此相互熔融接合、形成纵密封部,以形成筒状体的工序,
用与内容物量相适的长度划分所述筒状体,沿垂直于所述纵密封部的方向将包装材料彼此熔融接合,以形成横密封部的工序。
此外,在上述中,可以在形成所述筒状体之前或之后,包括粘合部中内侧的包装材料的边缘与外侧的包装材料熔融接合的工序。
容纳在本发明包装体中的内容物为湿薄绢或干薄绢纸等。
在此包装体中,不必设有以往那样的堵住开口部的另外的盖材,堵住开口部的开封片形成包装材料的一部分。因而,不必象以往那样与盖材分别设置包装材料,能使形成包装体的材料费用降低,而且不需要使盖材与包装材料位置重合接合的作业工序。
上述的开封片与包装材料粘合部的外侧包装材料形成一体,在粘合部中,开封片前部与内侧的包装材料之间局部不设粘接层,可以使此开封片的前部代替手握部或作为手握部。
另外,在粘合部的外侧包装材料上形成分离开封片的切口部时,此切口部可以仅设在外侧的包装材料的边缘,以此边缘的切口作为开端,使开封片能够离开外侧的包装材料,或者,将分离作为开封片部分的前述的切口线作成沿横断粘合部的方向成连续线,或者可以间断地形成缝纫针眼或穿孔状。
在制造工序中,使用长条状2片包装材料,在一片包装材料上,形成分离开口部的缝纫针眼或穿孔等分离线,或形成开口部,在另一片包装材料上形成分离开封片的前述切口。接着,将成为开封片的部分与成为前述开口部的部分以重合的方式使两包装材料合在一起,在两包装材料之一(最好是外侧包装材料)上形成粘接层,以接合两包装材料。
用此接合的包装材料包住内容物,进行纵密封而形成筒状体。或者将内容物容纳到纵密封的筒状体中。并且,按照内容物的量划分前述筒状体,在横密封的同时分离成各包装体。
在此包装体的制造方法中,通过使用在粘合部接合的包装材料的接合体,照原样转成以往的包装工序,从而形成纵密封部和横密封部,便能够结束包装,简化了包装工序。特别是,由于不需以往的盖材位置重合和接合。简化了工序。
此外,在上述说明的包装体以及包装体的制造方法中,在粘合部接合的包装材料的、与前述粘合部相反侧的边缘熔融接合来形成纵密封部,从而形成筒状体。但是,在本发明中,可以将1片包装材料形成筒状,以预定宽度通过粘接层相互粘合包装材料的边缘,在此粘合部内侧的包装材料上形成开口部,在外侧的包装材料上形成开封片,再仅形成横密封部。
图1是本发明包装体实施例的立体图,(A)表示的是作为包装材料一部分的开封片盖住开口部的状态,(B)表示的是开封片开启、开口部露出的状态;
图2(A)(B)是表示本发明包装体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示出两片包装材料贴合部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包装体的剖视图;
图5是包装材料放大的剖视图;
图6是以往包装体的立体图,(A)表示的是用盖材盖住开口部的状态,(B)表示的是盖材打开、开口部开启的状态。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
图1示出本发明包装体一实施例的立体图,(A)是作为构成包装体H的包装材料Fa一部分的开封片9盖住开口部8的状态,(B)示出前述开封片9打开状态的立体图,图2(A)(B)示出包装体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说明包装材料贴合部的立体图,图4是图1(A)所示包装体的剖视图,图5是包装材料的放大剖视图。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包装体H的包装材料F由包装材料Fa和包装材料Fb这两片贴合而成。各包装材料Fa和Fb如图5所示,从表面起,由作为外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ET)层f1、作为芯层的铝箔f2、以及作为内层的2轴延伸聚丙烯(OPP)等所谓称作密封胶的热密封层f3构成,所述各层由用于层压等层和粘接的层积薄膜(层积片)构成。或者,可以在一定量的真空镀敷上铝或硅或氧化铝层的PET上层压热密封层。此外,为提高热密封强度,可以使用将OPP与聚乙烯(PE)2层胶合的热密封层f3。
由于铝箔f2不透水和氧,气密性好,化妆料或浸有药剂的湿薄绢3放入包装体中时,能够防止它们干燥。铝箔f2的表面印有商品标记或使用说明文字等,PET层f1还具有保护此印刷的保护层的功能。
如图3所示,包装材料Fa和Fb在宽度尺寸A的部分相互重合,此宽度尺寸A部分成为粘合部。而在上侧相重合的包装材料Fa的里面(内面)即前述热密封层f3的面上形成宽度尺寸为B的粘接层6,包装材料Fa的边缘部还含有A-B尺寸不形成粘接层的部分7。在宽度尺寸A的粘合部,作为包装材料Fb的前述外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层f1和作为包装材料Fa的内层的热密封层f3相面对粘合在一起。
通过这样的将包装材料Fa和Fb粘合的包装材料F,包住多片折叠且层积的温薄绢3类内容物。如图4所示,包装材料Fa及Fb的与前述粘合部相反侧的边缘部4a和边缘5a在面对作为内层的热密封层f3的状态下,重合、挤压和热熔融接合以形成纵密封部S1。在包装体H中,前述胶合面成为上面,而纵密封部S1朝向底面侧。
对形成纵密封部S1的筒状包装材料F,根据内容物的量,使筒状体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即包装材料Fa的两端部4b、4b与包装材料Fb的两端部5b、5b在相互面对热密封层f3的状态下,挤压和热熔融接合,以形成横密封部S2。
如图4所示,包装材料H的断面形状大致为矩形(长方形),在其矩形各角部,使包装材料F仅折叠很短尺寸W并热熔融接合,以形成较短宽度的密封部Sa、Sb、Sc、Sd。
在前述较短宽度的密封部Sb、Sd中,作为包装材料Fb内层的各热密封层f3因相互面对,在短尺寸W部分,通过加压和加热包装材料Fb能使之热熔融接合。同样的,在较短宽度密封部Sc中,因包装材料Fa的热密封层f3相互面对,在短尺寸W的部分,通过加压和加热包装材料Fa,能够热熔融接合。
但是,在较短宽度密封部Sa中,由于包住(夹住)粘合部内侧的包装材料Fb边缘部5c地折叠外侧的包装材料Fa,将包装材料Fb的边缘部5c的热密封层f3与面对它的包装材料Fa的较短宽度部4c的热密封层f3热熔融密封,如图4所示,前述边缘部5c的下面侧成为热熔融密封部(i)。可是,包装材料Fb的边缘部5c的上面与包装材料Fa的面对部(ii)不热熔融,此部分用前述粘接层6粘接。
如图1(B)所示,在前述宽度尺寸A的粘合部中,内侧的包装材料Fb上形成取出湿薄绢3等内容物的开口部8。如图3所示,包装材料Fb上还形成围住预定面积的分离线P。此分离线P由一定间距的缝纫针眼或线状刻痕形成,或者是由一定间距孔形成的穿孔,此分离线P围住的区域为分离片5d。如图1(B)所示,当分离片5d从分离线P区域分离时,就打开了包装材料Fb上的开口部8。
在前述粘合部中,外侧的包装材料Fa上成一体地形成与产生前述开口部8的部分相重合的开封片9。此开封片9通过其两侧形成的刻痕C,能够撕离包装材料Fa的其他部分。在图1所示例中,刻痕C为缝纫针眼或穿孔,但此刻痕C可以为连续线。还可以在包装材料Fa的边缘形成短的刻痕或短的缝纫针眼,将开封片9沿箭头α方向拉时,短的刻痕作为开端,在包装材料Fa上延伸切断线。
如上所述,在粘合部的包装材料Fa的内面形成粘接层6,从而开封片9粘到包装材料Fb上形成开口部8的区域。如前所述,在粘合部中,在包装材料Fa的边缘一侧,设有一定宽度的不形成粘接层的部分7。因而,相当于开封片9的前述部分7处不粘到包装材料Fb上,从而,此部分7成为开封片9的手握部9a。
下面说明上述包装体H的制造方法。
首先,如图3所示,使用层压PET层f1、铝箔f2、热密封层13的纵方向上长的2片包装材料Fa和Fb。在作为粘合部内侧的包装材料Fb上形成用来分离预分离片5d的分离线P,而在成为粘合部外侧的包装材料Fa上形成用来撕离开封片9的刻痕C。
包装材料Fa的内面(热密封层f3的面)上位于宽度尺寸B的区域形成粘接层6。此粘接层6是通过在包装材料Fa的内面涂敷粘接剂而成。包装材料Fa和Fb在宽度尺寸A处重合,并通过前述粘接层6而相互粘合。此时,包装材料Fa上由刻痕C围住的成为开封片9的部分与分离片5d相重合,使两包装材料Fa和Fb的位置重合粘合。
相对于将包装材料Fa和Fb叠合的包装材料F,形成如图4所示的较短宽度的密封部Sa,Sb,Sc,Sd。此工序通过部分折叠热熔融包装材料F而成。
接着,在前述包装材料F中,包住湿薄绢3等内容物,使包装材料Fa的边缘4a与包装材料Fb的边缘5a合在一起、热熔接而形成纵密封部S1,使包装材料F成为筒状。还与内容物的量相适应、沿垂直于纵密封部S1的方向加压并热熔接包装材料F,以形成横密封部S2。于是,在横密封部S2,切断包装材料F就能分离各包装体。
在如此制成的包装体H中,由于开封片9成为构成包装体H的包装材料Fa的一部分,与以往的需要与包装材料F分别地准备盖材的包装体相比,能够降低材料成本。此外,采用将包装材料Fa和Fb粘合的包装材料F,使用以往的包装设备,也能包装原内容物,简化了包装工序。
在最初使用此包装材料H时,用手指朝箭头α方向剥下开封片9前端无粘接层6的手握部9a,断开包装材料Fa在刻痕C的部分,开封片9与包装材料Fa的其他部分断开。此时,由于包装材料Fb侧的分离片5d粘到开封片9上,分离片5d保持粘到开封片9里面的状态离开包装材料Fb,其结果,包装材料Fb上形成开口部8。
从前述开口部8顺序地取出湿薄绢3等内容物。取完后,将开封片9倒向包装材料Fb侧,用前述的粘接层6将开封片9粘到包装材料Fb上,密封包装体H,从而能够防止内容物干燥。此外,用开封片9再次堵上开口部8时,因粘到开封片9上的分离片5d位于开口部8上,成为开口部8被此分离片5d盖住,温薄绢3等内容物不会粘到开封片9的粘接层6上。
在此包装体H中,能够反复揭下开封片9。此外,开封片9能够拉到图4所示较短宽度密封部Sa的位置而揭下。但是,由于开封片9为包装材料Fa的一部分,与图6所示的以往例的盖材2不同,开封片9不能完全离开包装体H。另外,在前述较短宽度密封部Sa中,因包装材料Fb的边缘5c与包装材料Fa的较短宽度部4c是在热熔融密封部(i)处热熔接的,在打开方向大幅度撕揭开封片9的场合,前述热熔融密封部(i)处有效防止了这种撕揭。并且,在热熔融密封部(i)处,因熔接着两包装材料Fa和Fb,较大幅度地撕揭开封片9时,也能够防止在开封片9的基端部分的包装材料上形成间隙。
另外,在构成包装体H的包装材料Fb的开口部8的周边粘接着PET薄膜等刚性大的加强材料,并将开口部8周边处的包装材料Fb局部加厚,从而,开口部8周边处的包装材料Fb难以起皱或松弛,能够确实将开封片9粘到开口部8的周边,提高了开口部8的密闭性。
下面,说明图2(A)(B)所示的其他实施例。
在图2(A)中,从开封片9两侧的刻痕部C处形成垂直于此刻痕部C的短刻痕Ca。在此包装体H中,如图1(B)所示揭剥下开封片9后,能够从前述刻痕Ca部分切断开封片9。
因而,将此包装体H改装用作放入容器内使用时,能在断开并除去开封片9的状态下,将包装体H放入容器内。此外,包装体H不放入容器内保持原样使用时,不在刻痕Ca部分切断开封片9,如图1(B)所示,可以反复进行开封片9撕揭的使用方法。
图2(B)所示例中,在粘合部外侧的包装材料Fa上不形成前述刻痕C,把包装材料Fa预先切断成凸状,此凸状部分成为开封片9。在图2(B)中,没有必要用前述刻痕C切离开封片9,如从手握部9a保持原样地揭下开封片9的话,能够露出开口部8。
在图2(B)所示例中,如图1(B)所示,切断开封片9后的包装材料Fa的切离边缘(iii)不会发生卷曲等问题,使用时不会损害外观。
在上述的本发明中,由于盖材的一部分形成堵住开口部的开封片,没有必要如以往那样另外设有堵住开口部的盖材,能够降低材料成本。另外,在制造过程中,没有了将盖材与包装材料定位接合的复杂作业。
再有,拉开封片时,开封片不会离开包装体,便于使用。

Claims (6)

1.一种包装体,其特征在于,由包装材料形成容纳内容物的袋体,在所述袋体上设有使包装材料相互重叠粘接接合的粘合部,此粘合部的内侧的包装材料上形成取出内容物的开口部,而在所述粘合部的外侧的包装材料上形成盖住所述开口部且可开闭开口部的开封片。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体,其特征在于,在粘合部的外侧的包装材料上形成能将作为所述开封片的部分与其他部分分离的刻痕部。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体,其特征在于,粘合部的内侧的包装材料的边缘与粘合部的外侧的包装材料熔融接合,形成于粘合部的外侧的包装材料上的所述开封片可开放到所述熔融接合的部分。
4.按照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包装体,其特征在于,在粘合部的内侧的包装材料上形成围有预定面积的分离线,由此分离线围住的部分粘接接合到外侧的包装材料上,在撕揭所述开封片时,所述分离线围住的部分与内侧的包装材料分离,并在此分离部分上方形成所述开口部。
5.一种包装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步骤,
将其有成为取出内容物的开口部的内侧包装材料与其有成为开封片部分的外侧包装材料重叠,粘接接合两包装材料以形成粘合部的工序,
在由形成所述粘合部且被连接的包装材料容纳内容物后或容纳前,将与所述内侧包装材料和外侧包装材料的所述粘合部相反侧的边缘部彼此相互熔融接合,形成纵密封部,以形成筒状体的工序,
用与内容物量相适的长度划分所述筒状体,沿垂直于所述纵密封部的方向彼此熔融接合包装材料,以形成横密封部的工序。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形成所述筒状体之前或之后,粘合部中内侧的包装材料的边缘与外侧的包装材料熔融接合的步骤工序。
CN97126180A 1996-12-02 1997-12-02 包装体以及该包装体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168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21733/1995 1996-12-02
JP321733/95 1996-12-02
JP32173396A JP3561104B2 (ja) 1996-12-02 1996-12-02 包装体とこの包装体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4933A true CN1194933A (zh) 1998-10-07
CN1071684C CN1071684C (zh) 2001-09-26

Family

ID=18135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261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1684C (zh) 1996-12-02 1997-12-02 包装体以及该包装体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JP (1) JP3561104B2 (zh)
KR (1) KR100523969B1 (zh)
CN (1) CN1071684C (zh)
ID (1) ID17769A (zh)
MY (1) MY125595A (zh)
SG (1) SG71064A1 (zh)
TW (1) TW37637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5851A (zh) * 2014-06-13 2017-03-22 Sca卫生用品公司 用于卫生物品的包装单元及用于形成包装单元的方法
WO2019022752A1 (en) * 2017-07-28 2019-01-31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PACKAGING OF SEMI-RIGID TOILET PAPE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61104B2 (ja) * 1996-12-02 2004-09-0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包装体とこの包装体の製造方法
JP4456943B2 (ja) 2004-06-23 2010-04-28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易開封性包装体
JP4808005B2 (ja) 2005-10-31 2011-11-0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二重包装体
US8308363B2 (en) 2006-05-23 2012-11-13 Kraft Foods Global Brands Llc Package integrity indicator for container closure
US8408792B2 (en) 2007-03-30 2013-04-02 Kraft Foods Global Brands Llc Package integrity indicating closure
US20100018974A1 (en) 2008-07-24 2010-01-28 Deborah Lyzenga Package integrity indicating closure
JP5428011B2 (ja) * 2008-08-13 2014-02-26 憲司 中村 ウエットシートピロー包装体
US9656783B2 (en) 2010-05-18 2017-05-23 Intercontinental Great Brands Llc Reclosable flexible packaging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same
ES2525843T3 (es) 2010-05-18 2014-12-30 Intercontinental Great Brands Llc Envase flexible cerrable repetidamente y métodos de fabricación del mismo
EP2942290B1 (en) * 2011-03-17 2016-09-14 Intercontinental Great Brands LLC Reclosable flexible film packag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JP2016068994A (ja) * 2014-09-29 2016-05-09 株式会社フジシール 包装袋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9024Y2 (ja) * 1980-11-21 1983-06-24 利男 望月 密封包装体
JPS5911905Y2 (ja) * 1980-11-28 1984-04-11 利男 望月 払拭紙包装体
JPS59126978U (ja) * 1983-02-10 1984-08-27 フソ−化成株式会社 液浸紙携行用包装体
JPS62171479U (zh) * 1986-04-22 1987-10-30
JP3180114B2 (ja) * 1995-03-17 2001-06-25 中村 憲司 ウエットティッシュ包装体
KR970001675U (ko) * 1995-06-30 1997-01-21 유상현 물티슈의 인출 안내판
JPH0948477A (ja) * 1995-08-10 1997-02-18 Maruzen:Kk ティッシュペーパの包装容器
JP3561104B2 (ja) * 1996-12-02 2004-09-0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包装体とこの包装体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5851A (zh) * 2014-06-13 2017-03-22 Sca卫生用品公司 用于卫生物品的包装单元及用于形成包装单元的方法
CN106535851B (zh) * 2014-06-13 2019-10-01 易希提卫生与保健公司 用于卫生物品的包装单元及用于形成包装单元的方法
WO2019022752A1 (en) * 2017-07-28 2019-01-31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PACKAGING OF SEMI-RIGID TOILET PAPER
GB2578995A (en) * 2017-07-28 2020-06-03 Kimberly Clark Co Semi-rigid tissue package
GB2578995B (en) * 2017-07-28 2023-03-22 Kimberly Clark Co Semi-rigid tissue packa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71064A1 (en) 2000-03-21
JP3561104B2 (ja) 2004-09-02
CN1071684C (zh) 2001-09-26
ID17769A (id) 1998-01-29
MY125595A (en) 2006-08-30
JPH10167355A (ja) 1998-06-23
KR19980063678A (ko) 1998-10-07
TW376374B (en) 1999-12-11
KR100523969B1 (ko) 2006-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457874B1 (ko) 사이드가젯포대및그제조법
CN1076306C (zh) 柔性容器的打开部件、装有该部件的容器及其粘贴方法
CN1071684C (zh) 包装体以及该包装体的制造方法
US4826011A (en) Pack for packaging a material in the form of pieces
AU717579B1 (en) Sealed containers with tab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KR101654050B1 (ko) 별도의 테이프 및 다이-컷 웨브를 갖는 개봉 용이성의 재밀봉가능 패키지
KR101213865B1 (ko) 패키지
WO2006001411A1 (ja) チャックテープ付き袋
KR20050116822A (ko) 파스너 백
US20110192888A1 (en) Face mask combination and automatic packaging method for face masks
JP2002104440A (ja) ファスナーバッグ
CN1021035C (zh) 物品尤指正六面体形物品用的包装物
JP4090830B2 (ja) チャックテープ付き袋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89478B2 (ja) 合成樹脂製チャック付の袋体及び製造方法
JP2014193566A (ja) スパウト付きパウチ容器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スパウト付きパウチ容器
JP3653614B2 (ja) 紙袋
JP3600442B2 (ja) 合成樹脂製包装用袋
JP3509940B2 (ja) 再密封可能なテープ貼り密封袋
JP2003212248A (ja) チャックテープ付き袋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501281B1 (ko) 용기 밀봉재
CN1323910C (zh) 包括针织机用织针和针袋的组件
JP3020834B2 (ja) チャック付きプラスチック容器
JP4197061B2 (ja) 包装袋
CN216453347U (zh) 一种易开启的密封型香烟内包装
JP7440737B2 (ja) 製袋充填用フィルム、製袋充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10926

Termination date: 201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