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4941C - 吸收性物品用的透液性膜、采用上述透液性膜的吸收性物品以及上述透液性膜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用的透液性膜、采用上述透液性膜的吸收性物品以及上述透液性膜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4941C
CN1184941C CNB011456590A CN01145659A CN1184941C CN 1184941 C CN1184941 C CN 1184941C CN B011456590 A CNB011456590 A CN B011456590A CN 01145659 A CN01145659 A CN 01145659A CN 1184941 C CN1184941 C CN 118494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ilm
resin
liquid permeability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456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58491A (zh
Inventor
水谷聪
田村竜也
野田祐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58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58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494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494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61F13/512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characterised by its apertures, e.g. perfor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61F13/51104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the top sheet having a three-dimensional cross-section, e.g. corrugations, embossments, recesses or proje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61F13/513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or properties, e.g. stretchability, breathability, rewet, visual effect; having areas of different permeability
    • A61F2013/51338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or properties, e.g. stretchability, breathability, rewet, visual effect; having areas of different permeability having improved touch or feeling, e.g. smooth film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用作卫生巾等的外面层的开孔膜中,由于未改善表面的质量,故具有皮肤的发黏感,另外蒸气容易滞留,在减小闷热感的方面受到限制。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用的透液性膜,在内部混合有填料(13)的开孔膜的表面形成线状的划伤部(14),在该划伤部(14)的缘部形成薄膜状、细微的突起状或细微纤维状等的树脂隆起部(14a)。通过设置该隆起部(14a),改善膜表面的质量,与皮肤的触感柔软,难于产生发黏或闷热感。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用的透液性膜、采用上述透液性 膜的吸收性物品以及上述透液性膜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卫生巾、一次性尿布、尿垫、短内裤内衬等的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膜、采用上述透液性膜的吸收性物品以及上述透液性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卫生巾或一次性尿布等的吸收性物品的受液侧外面材有的使用开孔膜。
这种开孔膜这样形成,将烯烃系等的树脂膜供给到表面具有许多孔的筛式滚筒上,由热风使树脂软化,同时通过筛式滚筒的内部的吸引压力在上述树脂膜上形成与上述滚筒孔相对应的孔,同时使孔的周围朝向膜的一侧突出,形成导液管。
另外,在将上述开孔膜用作吸收性物品的受液侧外面侧材料的场合,膜表面与穿着者的皮肤紧密接触,由此感到不适,另外,由于潮气滞留于膜表面与皮肤之间,故具有使穿着者产生闷热感的危险。
为了改善这样的状态,在上述开孔膜的表面形成细小的凹凸部。这样的开孔膜一般通过下述步骤形成,该步骤包括:将熔融或半熔融状态的膜进行压在表面上具有凹凸部的成形辊等上。按照形成细微的凹凸形状的方式对膜本身进行成形,使上述凹凸部永久存在于膜上。
由于形成上述细微的凹凸部,故使开孔膜的表面与穿着者的皮肤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由此,使与皮肤的紧密接触感进一步减小,还有,使膜表面与皮肤之间的蒸气的滞留降低。
但是,由于按照上述方式在膜上形成有凹凸形状,未对膜表面本身改性,因此,虽然可减小与皮肤的接触面积,但其与皮肤仍然容易紧密接触,无法完全地消除不适感或潮热感。
发明目的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已有的课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对使膜表面改性,使其与皮肤的紧密接触性减小,可进一步减小对穿着者的不适感或闷热感的透液性膜、采用上述透液性膜的吸收性物品以及上述透液性膜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液性膜,该透液性膜设置于具有液吸收层的吸收性物品的受液侧,其特征在于,在以贯通方式形成有许多透液通路的膜的表面上散布着许多凹陷部,在上述凹陷部中的缘部中的至少一部分中,树脂从膜表面隆起,上述膜由树脂与填料的混合体形成,上述凹陷部包括由上述填料从膜表面脱离而形成的凹陷部。
另一项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液性膜,在以贯通方式形成有许多透液通路的膜的表面上突出地形成有多个细微的树脂片,这些树脂片是通过使上述表面开裂而形成的。
此外,在上述凹陷部的缘部,上述树脂以围绕上述凹陷部中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隆起。
同样在为具有上述凹陷部的透液性膜的场合,最好在上述膜的表面上突出地形成有多个细微的树脂片,这些树脂片是通过使上述表面开裂而形成的。
在上述各项发明中,上述表面开裂方向既可主要沿制品的纵向延伸,上述表面开裂方向也可随机地朝向制品中的各方向延伸。
还有,最好通过使上述表面开裂,在上述表面,树脂以较薄的膜状、细微的突起状或细微纤维状中的至少1种形态突出。
另外,具有上述凹陷部的透液性膜也可由树脂与填料的混合体形成,上述凹陷部包括由于上述填料与膜表面脱离而形成的凹陷部。
此外,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是具有液吸收层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覆盖上述液吸收层的区域的表面采用上述任何一项发明所述的透液性膜,和/或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是具有液吸收层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覆盖上述液吸收层的区域的两侧部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可朝向外面侧立起的壁部,上述壁部中的至少表面由上述任何一项发明所述的透液性膜形成。
本发明的透液性膜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由树脂和填料的混合体成形膜的工序;
使上述膜的表面开裂,在上述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以薄膜状、细微的突起状、或细微纤维状中的至少1种形态,使树脂突出的工序;
在使上述表面开裂工序之前或之后的工序中,在上述膜上贯通开设许多透液通路。
另外,再一项发明的透液性膜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由树脂和填料的混合体形成膜的工序;
使许多突起在上述膜的表面滑动,在上述膜的表面上散布凹陷部,并使树脂在上述凹陷部的缘部隆起的工序;
在形成上述表面的工序之前或之后的工序中,在上述膜上贯通地开设许多透液通路。
在上述方法中,还可在使突起在上述膜的表面上滑动时,通过将在上述膜的表面上突出的上述填料剥离掉来形成上述凹陷部。
本发明的透液性膜,通过使开孔膜的表面开裂,在上述表面上形成划伤部或裂缝等、或在上述表面上形成散布在上述表面上的凹陷部,通过在上述划伤部、裂缝、或凹陷部的周围使树脂隆起,由此使膜的表面本身改性。由于上述树脂的隆起为薄膜、细微的突起、或细微的纤维状,故可显著减小与皮肤的紧密接触感,可减小穿着者的不适感或闷热感。
此外,由于在透液性膜的表面上同时形成上述划伤部或裂缝与凹陷部双方,故可进一步使皮肤的接触感柔软,另外可减小闷热感。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剖视图;
图2为第1实施例的透液性膜的放大透视图;
图3为第2实施例的透液性膜的放大透视图;
图4为膜表面的划伤部的放大透视图;
图5为膜表面的凹陷部的放大透视图;
图6为透液性膜的制造步骤的说明图;
图7(A)、(B)为表面粗糙辊的表面的放大剖视图;
图8为采用筛式滚筒的开孔步骤的说明图。
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一个实例的,通过以将纵向分为两个部分的中间的切断线将卫生巾切断的剖视图。
图1所示的卫生巾1在非透液性的底片2的上面的中间区域设置有吸收性芯体3,该吸收性芯体3的外面被顶片4覆盖。在卫生巾1的受液侧外面的左右两侧部设置有侧层5、5。该侧层5、5在左右两侧部与上述底片2接合,再在吸收性芯体3的左右外侧被弯曲而形成防漏壁6、6。另外,为了形成上述防漏壁6、6,对折的上述侧层5、5与上述顶片4的左右两侧部的上面接合。
沿纵向(Y方向)延伸的弹性部件7分别与上述防漏壁6、6接合。在该弹性部件7的收缩力的作用下,卫生巾1形成朝向纵向弯曲的形状。其结果是,防漏壁6可从卫生间1的受液侧外面立起。
在图1所示的卫生巾1中,设置有上述吸收性芯体3的宽度W1的区域为吸收区域,位于比上述吸收性芯体3的左右两缘部规定尺寸内侧的宽度W2的区域是中间区域,在上述吸收性芯体3的左右两缘部的外侧,直到顶片4的左右两缘部为止的宽度W3的区域为非吸收区域。
另外,上述卫生巾1中的上述顶片4、或上述侧层5中的至少形成防漏壁6的部分由下面将要描述的透液性膜10A或10B形成。或者,形成顶片4与上述防漏壁6的这两个部分由透液性膜10A或10B形成。
此外,上述底片2由通气性的树脂膜、疏水性的无纺布、最好是由经防水处理的由纺粘、点粘合、熔喷、热粘合等法制造的无纺布形成。另外,上述吸收性芯体3由纸浆等的吸收性材料和高吸收性树脂等形成。此外,在上述侧层5不由上述透液性膜10A或10B形成的场合,其由疏水性的无纺布,最好由经防水处理的无纺布形成。
图2和图3是分别表示本发明的不同的实施例的透液性膜10A和10B的放大透视图,图4和图5以放大表示上述透液性膜的外面的透视图。
在图2所示的透液性膜10A,以及图3所示的透液性膜10B中,其X方向可为膜成形工序或外面改质工序时的流向(MD),而与上述X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也可为上述流向(MD)。此外,在用于图1所示的卫生巾1的场合,上述X方向可与卫生巾1的纵向(Y方向)保持一致,上述X方向还可沿与上述纵向相垂直的方向设置。
在图2和图3所示的上述透液性膜10A、10B中,形成构成贯通膜的透液通路的许多孔11。该开孔11按照有规律地或无规律地排列的方式形成,在孔11的周围形成朝向膜的底面方向突出的导液管12。还有,上述导液管12的开口端12a朝向吸收性芯体3一侧,再有,该开口端12a形成为随着朝向吸收性芯体3直径逐渐减小的锥状。
上述导液管12的膜内外方向的高度在0.3~1.0mm的范围内,如果上述高度在此范围内,则容易防止吸收于吸液性芯体3中的液体朝向膜表面反向回流。另外,各个孔11的面积在0.125~1.766mm2的范围内,孔11的占有面积率较好在25~70%的范围内,最好在40~65%的范围内。如果各个孔11的面积在上述范围内,并且上述占有面积率在前述范围内,则容易使提供给膜表面的液体透过到吸收性芯体3,还有,容易防止吸收于吸收性芯体3中的液体朝向膜表面的反向回流。
上述透液性膜10A、10B由聚烯烃系树脂形成,其为从乙烯、丙烯的聚合物或共聚物中选择出的树脂或它们的混合物,比如,上述烯烃系树脂可由LDPE(低密度聚乙烯)、LLDPE(超低密度聚乙烯)、HDPE(高密度聚乙烯)、或这些成分的混合物形成。
烯烃系的树脂的密度在0.910~0.925g/cm3的范围内。另外,最好用于可由筛式滚筒稳定地形成孔11的适合的熔体流速(melt flow rate)在4~20g/10分钟的范围内。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上述透液性膜10A,10B中混合有许多填料13。该填料13最好是从碳酸钙、硫酸钡、磷酸钙、滑石、硅石、膨润土等中选择出的无机填料,该填料是不熔性的,在于以熔融方式挤压树脂,进行膜的成形时的熔融温度的作用下该填料在树脂内不会熔化或软化。
在图2所示的透液性膜10A和图3所示的透液性膜10B中,由于通过搔与上述导液管12的延伸方向相反侧的外面使其撒裂,故形成沿X方向呈线状延伸的许多划伤部14。该划伤部14是由于以搔擦伤的方式对膜表面进行粗削而形成的,该划伤部的深度即可为在膜表面稍下方的程度,也还可是深到膜的厚度的中间部分而形成为深的裂缝状。
如以放大方式表示的图4所示,在上述划伤部14的缘部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膜表面的树脂以上翻方式上抬的隆起部14a。上述划伤部14通过由比膜硬的突起沿X方向划擦膜表面的方式形成,此时,线状的划伤部14按照嵌入膜的外面内部的方式形成,此时,划伤部14的缘部的树脂朝向外面方向卷曲。
上述隆起部14a呈沿划伤部14的边缘的薄膜状、细微的突起状或细微纤维状(原纤维状)、或者以将上述形状组合的状态突出。如果在透液性膜10A或透液性膜10B的外面上形成上述那样的呈薄膜状、细微的突起状或细微的纤维状(原纤维状)的隆起部14a,由于该隆起部14a是软质的,故与穿着者的皮肤接触时的触感柔软,可获得与布接触那样的触感,与过去的膜表面的接触相比较,难于产生紧密贴靠感。另外,残留于膜表面与皮肤之间的水分或蒸汽通过呈线状延伸的划伤部14内部而移动,而容易蒸发。于是,闷热感也可降低。
还有,如图4所示,填料13的一部分突出于上述透液性膜10A,10B的外面。按照上述方式,当填料13的一部分从膜表面突出时,则可进一步降低给予穿着者的皮肤的黏感。此外,如果上述填料13采用吸附性的多孔质无机填充剂,则填料13可具有吸湿性,可更加降低闷热感。
另外,如果在膜的树脂内部混合上述填料13,则膜的延展性降低。于是,当在外面产生划伤部14时,如图4中的标号16所示的部位那样,填料13与树脂分离,由此容易形成较深的划伤部或裂缝,其结果是,容易在划伤部14的周围形成较高地隆起的隆起部14a。
此外,在图3所示的透液性膜10B中,在膜表面形成上述伤部14(或裂缝),并且散布形成着多个凹陷部15。该凹陷部15由在膜表面按压突起的压痕形成,凹陷部15的平均最大直径(各凹陷部的最大直径的平均值)和平均深度大于划伤部14的平均最大宽度(各划伤部的最大宽度的平均值)和平均深度。如果由上述压痕形成凹陷部15,则在凹陷部15的缘部处以至少围绕凹陷部15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隆起部15a。该隆起部15a以凹陷部15的缘部隆起的方式形成,还具有山状隆起的部分,或者还具有呈薄膜状或细微的突起状隆起的部分。
还有,通过在图5中的标号17所示的部分,将一部分露出于膜表面的填料13或埋设于膜的外面附近的填料13剥离掉形成凹陷部15。此外,在填料13从膜表面剥离掉时,膜表面的树脂上卷,薄膜状的隆起部15a以围绕凹陷部15的周围的方式形成。
这样,当在膜表面设置散布的凹陷部15,形成从凹陷部15的周围隆起的隆起部15a时,与皮肤的接触非常柔软。另外,在图3所示的透液性膜10B中,由于同时形成所示划伤部14和上述凹陷部15,故膜表面的改性程度高,与皮肤的触感非常柔软。另外,既可象图2所示的透液性膜10A那样在膜表面仅仅形成划伤部14,也可在膜表面上仅散布凹陷部15。
上述填料13的平均粒径较好在1~30μm的范围内,更好在1~20μm的范围内,最好在2~10μm的范围内。如果上述填料的平均粒径大于1μm,则在膜表面上,填料13与树脂之间容易分离,容易形成较深的划伤部14(或裂缝)。另外,如果上述平均粒径大于1μm,则在从膜表面上剥离掉填料13时,容易在凹陷部15的周围形成薄膜状的隆起部15a。如果填料13的平均粒径大于30μm,则填料的分散密度降低,可与填料13邻接地形成划伤部14的概率降低,另外,可剥离掉填料13而形成凹陷部15的概率下降。
另外,最好按照质量百分比计,上述膜中的填料的所占比例在5~65%的范围内。此外,按照质量百分比计,上述所占比例更好在15~65%的范围内,最好在30~60%的范围内。如果在此范围内,则填料13容易露出于膜表面,容易在填料13与树脂的边界部形成划伤部14,还有,可剥离掉填料13而形成凹陷部15的概率变高。此外,较多的填料13在膜表面露出,膜表面与皮肤的接触概率可降低,可降低黏感。
此外,为了使透液性膜10A、10B呈白色,隐蔽吸收于吸收性芯体3中的月经等的颜色,可包含染料物质。该染料物质的平均粒径在0.1~0.5μm的范围内,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其含量在2~7%的范围内。另外,为了使孔11的成形性良好,透液性膜10A、10B的整体单位面积重量最好在20~60g/m2的范围内,特别是最好在25~40g/m2的范围内。
象上述透液性膜10A、10B那样,通过使填料13混合在树脂内,由此,容易在膜表面形成上述划伤部14或凹陷部15,但是,为了有效地形成上述划伤部14、凹陷部15,填料13可至少位于膜表面侧的层内。
为此,比如,将树脂膜形成为由多层共同挤压工序形成的多层膜,仅在位于外面的顶片含有填料13,或也可使顶片的填料13的含有率大于其以外的层中的填料的含有率。如果在树脂膜中含有较多的填料,则张拉强度或伸度降低,但是由于采用多层膜,在2层的场合的底片,或3层的中间层与底片中不含有填料、或在底片等中仅包含少量的填料,则可防止整个膜的张拉强度或伸度的降低。其结果是,当施加穿着者的皮肤压力时,容易抑制孔11的周围的导液管12的压坏,另外还容易防止孔11与孔11之间的树脂的肋部18的破断。此外,由于底片等具有足够的伸度,故当与皮肤摩擦时,透液性膜柔软而变形,难于对皮肤造成刺激。
在此场合,可由烯烃系等的热塑性树脂形成顶片,使其含有按照质量百分比计5~65%的填料,可由不包含填料的烯烃系等的热塑性树脂形成底片或中间层,但是为了使整个透液性膜富有柔软性或弹性,最好由SEBS、SIS、氨基甲酸乙酯、SEEPS等的合成弹性树脂形成上述底片或中间层,或者由从作为低密度的烯烃系树脂的LDPE,LLDPE(密度在0.88~0.90g/cm3的范围内)中选择出的1种以上的树脂形成上述底片或中间层。
还有,包含较多填料13的顶片的厚度最好为层整体厚度的1/2~1/5,整个层的膜厚度最好在20~40μm的范围内。
再有,作为形成整个透液性膜的树脂,还可由硬成分和软成分的嵌段共聚物聚酯树脂形成,其中以苯二酸、苯对二甲酸、萘二羧酸等的芳香族二羧酸、或琥珀酸、己二酸等的脂肪族羧酸、或乙二醇、丙二醇等的脂肪族2,3-丁二醇等的1种以上的树脂为硬性成分,以聚醚、脂肪族聚酯、聚乙二醇、己二酸乙二醇酯等的1种以上的树脂为软成分。上述嵌段共聚物聚酯树脂可用作透湿性树脂。
图6表示图3所示的上述透液性膜10B的制造方法的1个实例。在此工序中,由树脂材料的熔融挤压机和具有成形模头的膜成形部21形成由聚乙烯系树脂等形成的膜10a。
使表面粗糙的辊22和23的周面在上述膜10a的表面上滑动。上述表面粗糙辊22和23以相对膜10a的流向(MD)周面沿反向移动的方式,沿反向,以100~1000rpm的转速旋转。
如图7(A)所示,在第1级的表面粗糙辊22中,较细的矿物等的硬质颗粒22a通过粘接剂等固定于辊周面上,形成砂纸状的多个突起。第1级的粗糙表面辊22的硬质颗粒22a在膜10a的表面上滑动,由此,象图4所示的那样地在膜10a的表面上形成划伤部14,可在划伤部14的缘部形成隆起部14a。为了在上述划伤部14的缘部形成薄膜状、细微的突起状,细微纤维状的隆起部14a,上述硬质颗粒22a的平均粒径最好在10~100μm的范围内,被形成的划伤部14的平均最大宽度在5~100μm的范围内。
另外,如图7(B)所示,在第2级的表面粗糙辊23中,下述硬质颗粒23a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于辊周面上,该硬质颗粒23a是其直径大于前述的硬质颗粒22a,另外其密度较疏而设置的矿物等的颗粒。
如果使第2级表面粗糙辊23在膜表面上滑动,则在膜表面上形成其深度大于图4所示的划伤部14的划伤部,或象图5所示的那样,硬质颗粒23a嵌入树脂表面,形成凹陷部15,同时,在凹陷部15的周围形成隆起部15a。此外,也可通过在膜表面或靠近表面的填料13借助硬质颗粒23a而剥离掉的方式形成上述凹陷部15。为了形成这样的凹陷部15,硬质颗粒23a的平均粒径最好在100~700μm的范围内,被形成的隆起部15a的平均最大直径在90~700μm的范围内。
此外,为了确实形成上述划伤部14或凹陷部15,特别是确实形成上述凹陷部15,最好对表面粗糙辊22和23所滑动的膜进行温度在80~130℃的范围内的预热处理,使树脂软化。
接着,象上述那样,借助表面粗糙辊22和23而被表面粗糙处理的表面粗糙膜10b供向筛式滚筒24。如图8所示,在上述筛式滚筒24上形成与孔11的配置图案相对应的成形孔24a。供给到筛式滚筒24的周围的表面粗糙膜10b由热风加热,另外,在来自上述筛式滚筒24的内部的吸引压力的作用下,将其吸引到成形孔24a内部,形成孔11和导液管12,获得透液性膜10A、10B。
另外,也可在先于膜上形成孔11和导液管12后,由上述表面粗糙辊22和23对膜表面进行表面粗糙处理。
此外,在图6中,若去除第2级表面粗糙辊23,象图2所示的那样,则可获得仅仅形成划伤部14的透液性膜10A,在图6中,若去除第1级表面粗糙辊22,则可获得表面仅仅具有凹陷部15的透液性膜。另外,作为上述第1级表面粗糙辊22,也可采用呈绉纹状(凹凸状)对表面进行粗糙加工的硬质金属辊。
还有,本发明的透液性膜不限于由上述筛式滚筒24形成锥状的导液管12的形式,也可比如,将压花辊压靠于膜上,在膜上对压花施加压力,从而形成孔和导液管。或者,还可为是在膜上形成细微的缝,然后沿横向(CD)扩大膜的宽度,使其形成网状,对许多眼进行开孔,形成透液通路。
再有,上述划伤部14和/或上述凹陷部15可以仅仅形成于图1所示的卫生巾1的表面层4的中间区域(宽度W2),或仅仅形成于液吸收区域(宽度W1),还可形成于非吸收区域W3。
另外,图2和图4所述的划伤部14不限于通过辊形成,其也可通过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采用在表面具有许多突起的平面的砂纸这样的物品在平面上沿多个方向使膜表面开裂。在此场合,划伤部14朝向任意方向而形成,或划伤部14也可呈锯齿状或曲线状。
此外,上述透液性膜不仅可用作卫生巾,而且还可用作一次性尿布或取尿垫以及短衬裤内衬的外面材。
本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在用于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透液性膜中,由于使膜表面的改性,故与皮肤的触感柔软,另外,抑制蒸气的滞留,可减小对皮肤的发黏感。

Claims (13)

1.一种透液性膜,该透液性膜设置于具有液吸收层的吸收性物品的受液侧,其特征在于,在以贯通方式形成有许多透液通路的膜的表面上散布着许多凹陷部,在上述凹陷部中的缘部中的至少一部分中,树脂从膜表面隆起,上述膜由树脂与填料的混合体形成,上述凹陷部包括由上述填料从膜表面脱离而形成的凹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液性膜,其特征在于,在以贯通方式形成有许多透液通路的膜的表面上突出地形成有多个细微的树脂片,这些树脂片是通过使上述表面开裂而形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液性膜,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凹陷部的缘部,上述树脂以围绕上述凹陷部中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隆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液性膜,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膜的表面突出地形成有多个细微的树脂片,这些树脂片是通过使上述表面开裂而形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液性膜,其特征在于,上述表面开裂方向主要沿制品的纵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液性膜,其特征在于,上述表面开裂方向随机地朝向制品的各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液性膜,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上述表面开裂,在上述表面上,树脂以较薄的膜状、细微的突起状或细微纤维状中的至少1种的形态突出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液性膜,其特征在于,上述膜由树脂与填料的混合体形成,上述填料中的一部分从上述膜表面突出。
9.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具有液吸收层,其特征在于,覆盖上述液吸收层的区域的表面使用权利要求1~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透液性膜。
10.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具有液吸收层,其特征在于,在覆盖上述液吸收层的区域的两侧部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可朝向外面侧立起的壁部,上述壁部中的至少表面由权利要求1~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透液性膜形成。
11.一种透液性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用树脂和填料的混合体形成膜的工序;
使上述膜的表面开裂,在上述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中以薄膜状、细微的突起状或细微纤维状中的至少1种形态使树脂突出的工序;
在使上述表面开裂的工序之前或之后的工序中,在上述膜上贯通许多透液通路的工序。
12.一种透液性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用树脂和填料的混合体形成膜的工序;
使许多突起在上述膜的表面上滑动,在上述膜的表面上散布地形成凹陷部,同时使树脂在上述凹陷部的缘部隆起的工序;
在使上述表面开裂的工序之前或之后的工序中,在上述膜上贯通许多透液通路的工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透液性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突起在上述膜的表面上滑动时,通过将在上述膜的表面上突出的上述填料剥离掉,形成上述凹陷部。
CNB011456590A 2000-09-29 2001-09-29 吸收性物品用的透液性膜、采用上述透液性膜的吸收性物品以及上述透液性膜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494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99293/2000 2000-09-29
JP2000299293A JP3710370B2 (ja) 2000-09-29 2000-09-29 吸収性物品用の透液性フィルム、前記透液性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および前記透液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58491A CN1358491A (zh) 2002-07-17
CN1184941C true CN1184941C (zh) 2005-01-19

Family

ID=18781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4565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4941C (zh) 2000-09-29 2001-09-29 吸收性物品用的透液性膜、采用上述透液性膜的吸收性物品以及上述透液性膜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3710370B2 (zh)
KR (1) KR100798709B1 (zh)
CN (1) CN1184941C (zh)
TW (1) TW521619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209010A1 (ja) * 2016-05-31 2017-12-07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95456B2 (ja) * 1999-02-05 2004-12-0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着用物品の可撓性シー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58491A (zh) 2002-07-17
TW521619U (en) 2003-02-21
JP3710370B2 (ja) 2005-10-26
KR20020025825A (ko) 2002-04-04
KR100798709B1 (ko) 2008-01-28
JP2002103498A (ja) 2002-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75398B1 (ko) 흡수성 물품의 표면 시트와 그 제조 방법
JP3061507B2 (ja) 体液吸収性物品の表面シート、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CN1150872C (zh) 吸湿用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212821C (zh) 具有底层的吸收性物品和底层的制造方法
KR101228680B1 (ko) 흡수 물품용 이동층
US10729597B2 (en) Embossed textured webs and method for making
CN1229091C (zh) 用于吸收制品的顶层
JP3012475B2 (ja) 体液吸収性物品用の透液性複合不織布
CN1165266C (zh) 使用开孔表面层的吸收性物品
CN1547631A (zh) 高度伸长的有孔无纺织网及其制造方法
CN1037930C (zh) 具有减少皮肤接触面和增强流体传送性能的弹性塑料织物
JP5024833B2 (ja) 立体模様を有する不織布シート
JP4492943B2 (ja) 吸収性物品
JP4834529B2 (ja) 吸収性物品
CN1184941C (zh) 吸收性物品用的透液性膜、采用上述透液性膜的吸收性物品以及上述透液性膜的制造方法
TWI649471B (zh) 親水性蓬鬆不織布
KR100416109B1 (ko) 부직포 합지 천공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4201983A (ja) 吸収性物品
JP3260863B2 (ja) 吸収性物品の表面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93515B2 (ja) 吸収性物品用の透液性フィルム、前記透液性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および前記透液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H10109360A (ja) 複合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193724C (zh) 具有开孔膜的吸收性物品
JP2002102284A (ja) 開孔フィルムを有する吸収性物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119

Termination date: 201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