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474C - 光盘记录重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盘记录重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474C
CN1181474C CNB018003915A CN01800391A CN1181474C CN 1181474 C CN1181474 C CN 1181474C CN B018003915 A CNB018003915 A CN B018003915A CN 01800391 A CN01800391 A CN 01800391A CN 1181474 C CN1181474 C CN 118147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mplitude
media
session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8003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63088A (zh
Inventor
�ٱ�����
藤本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63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630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147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47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8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otherwise than during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for adjustment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or track change or selec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45Methods for initialising servos, start-up sequences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Moving Of The Hea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关于对光盘进行信息记录或再生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提供使调整光道误差信号前进行的光拾取器(1)的移动量最佳化,能短缩起动时间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采用的构成是:在进行光道误差信号的调整时,预先利用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检测出光拾取器(1)是否位于光盘介质(2)上存在所需光道的区域,且即使在需要移动光拾取器时,微处理器(6)也能运行以所需最小限度的移动时间结束移动动作的程序。

Description

光盘记录重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光盘进行信息的记录或重放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特别是在本装置中安装光盘介质并进行起动时,能够很好地进行切实有效的光道误差信号调整,缩短起动时间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
背景技术
下面对以往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进行说明。
图14所示是以往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构成的方框图。
在图14中,2是CD、CD-ROM、DVD、MO等具有信息记录用光道的光盘介质,1是会聚半导体激光照射光盘介质2上的目标位置并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重放的光拾取器,由光学系统和驱动系统构成。光学系统是将激光会聚在光盘介质2的面上、或检测激光的照射位置与光盘介质2上的目标位置之间的偏差的装置,由半导体激光器、透镜类、光束分离器、发光二极管等(均没有图示)构成。驱动系统是用于进行使物镜追从光盘介质2上的面抖动的聚焦控制以及追从光道抖动的道跟踪控制,并保持光盘介质2上的目标位置与激光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一定的驱动装置,其主要由磁铁、线圈、支撑部件(均没有图示)构成。驱动系统构成驱动光学系统透镜组等的调节器。
3是对由构成光拾取器1的被分割成若干个的发光二极管检测出来的、从光盘介质2返回的返回光量信号进行各种运算处理的运算放大器,其输出作为激光点在光盘介质2上的焦点偏离量的聚焦错误信号(以下称为FE信号)、作为激光点对应光盘介质2上光道的位置偏离量的光道误差信号(以下称为TE信号)和作为光盘介质2上按光的反射率的变化所记录的信息的重放信号(以下称为RF信号)。4是会聚光拾取器1照射的激光并进行在光盘介质2上形成焦点的聚焦控制的聚焦控制电路。5是在受聚焦控制电路4的控制的同时,驱动光拾取器1的物镜调节器的聚焦驱动电路。6是作为运算处理装置的微处理器(以下称为MPU),前述的聚焦控制动作的ON/OFF就是根据该MPU6的指令动作的。7是调整电路,由偏移控制电路71和可变增益放大器72构成,输入运算放大器3输出的TE信号,并根据MPU6的设定调整增益和偏移,输出调整后的光道误差信号(以下称为TEA信号)。8是道跟踪控制电路,其输入TEA信号并控制激光的照射位置使之追从光盘介质2的光道。9是在受道跟踪控制电路8控制的同时,驱动光拾取器1的物镜的道跟踪驱动电路,该道跟踪控制动作的ON/OFF根据MPU6的指令动作。
10是径向进给控制电路,其输入道跟踪控制电路8输出的控制输出信号(以下称为TRO信号),并在光拾取器1的激光照射位置追从光盘介质2上的螺旋状光道时,产生作为使光拾取器1本身在光盘介质2的半径方向上进行追从移动的控制信号的TVO信号。11是输入TVO信号并驱动后面说到的径向进给电机的径向进给驱动电路。12是使光拾取器1在光盘介质2的半径方向移动的径向进给电机。13是输入运算放大器3输出的RF信号并重放来自光盘介质2的信息的信号处理电路,其从RF信号中抽取作为同步信号的SYNC信号。14是主轴电机控制电路,其输入信号处理电路13所抽取的SYNC信号并输出控制光盘介质2的旋转数的DMO信号。15是输入来自主轴电机控制电路14的DMO信号并驱动后面说到的主轴电机的主轴电机驱动电路。16是使光盘介质2旋转的主轴电机,通过将表示旋转数的FG信号输入到主轴电机控制电路14,其还可以区别于SYNC信号地按一定的旋转数控制主轴电机16的旋转。
下面,使用图15的流程图对以往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在安装光盘介质2后起动时所进行的光道误差信号的调整动作进行说明。
如果光盘记录重放装置上安装有光盘介质2或者打开(ON)电源(步骤S901)时,则MPU6将初始化光拾取器1的位置(步骤S902)。具体地讲,就是驱动径向进给电机12强制地使光拾取器1向光盘介质2的内圆周侧移动,并一直移动到压上最内周开关(没有图示)为止(步骤S903)。在没有内周开关时,则在光拾取器1切实地移动到可以向内圆周侧移动的可动范围界限的时间内,持续驱动径向进给电机12。这样,在使光拾取器1移动到光盘介质2的最内周位置后,再向外圆周侧移动一定的时间,以使光拾取器1位于光盘介质2上的存在光道的位置处(步骤S904)。
图16所示是普通的集约盘(以后表为CD)或追加型的CD-R、可擦写型的CD-RW等光盘介质半径方向的区域构造。如图16所示的那样,最内周部是用于安装盘的挟持区域A1,其外侧是具有光道的信息领域A2。在该信息区域A2的内周以及外周是形成有反射层但不存在光道的镜面区域A30、A31和只由透明基板构成的基板区域A40、A41。因而,通过初始化前述的光拾取器1的位置,可以使光拾取器1位于光盘介质2的信息区域A2。
此后,根据RF信号的电平检测出在使光拾取器1的物镜在聚焦方向上下动作时的光盘介质2的返回光量,进行有无光盘介质2的判定(步骤S905)。此时,如果光盘记录重放装置上确实安装有光盘介质2,则可利用所得到的一定的RF信号电平。如果判定的结果是判断安装有光盘介质2,则通过驱动主轴电机16使光盘介质2旋转(步骤S906),并进而使光拾取器1的聚焦控制为ON(步骤S907)。
会聚的激光点因光盘介质2本身的偏心或安装时的偏离中心等而交叉于光盘介质2上的光道。这种状态称为光道交叉状态。光道交叉状态时的TE信号为如图17所示的近似正弦波状,但有时会因光盘介质2的反射率不同、发光二极管的灵敏度不同、光道槽形状的非对称性等而引起信号振幅或信号偏移的变化。因此,TE信号根据MPU6的设定,通过构成调整电路7的偏移调整电路71和可变增益放大器72来调整增益和偏移,并生成如图17所示那样的作为调整后的光道误差信号的TEA信号(步骤S908)。通过这样进行光道误差信号的调整,可以控制动作使光拾取器1的激光点能够准确地跟踪光盘介质2上光道的中心。
如果通过前述的光道误差信号的调整完成了准确地进行道跟踪控制动作的准备,则使道跟踪控制为ON(步骤S909),接着使径向进给追从控制为ON(步骤S910),以使光拾取器1的激光点能够一直追从光盘介质2上的螺旋状光道。
这样,由于光拾取器1的激光点可以准确地一直追从光盘介质2上的光道,故能够使之重放光盘介质2的信息(步骤S911),结束光盘记录重放装置的起动。
如上述这样构成的以往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以保持光拾取器物镜的位置的状态,按一定的速度在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进行移送,通过获得近似恒定的光道交叉频率,可以提高光道误差信号的振幅以及偏移的调整精度。
但是,在前述的以往光盘记录重放装置中存在下面这样的问题。
即,以往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在进行光道误差信号的调整之前,需要初始化光拾取器1的位置,因为在向最内周位置移动光拾取器1时,为了能够不产生因对光拾取器1施加冲击而发出异样声响地进行移动,需要花费数秒的时间使其移动到初始化位置。
因而,只要不是在光拾取器1的狂转状态下关闭了电源的非正常结束动作那样的特殊情况,即使起动时光拾取器1的位置是位于光盘介质2上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内,也需要进行向初始化位置的移动动作,因此,存在从读取光盘介质2的信息到进行信息的记录重放,光盘记录重放装置起动时间过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这样的以往光盘记录重放装置的问题点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通过进行切实有效的光道误差信号的调整,可以缩短起动时间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方案1所涉及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包括:对具有信息记录用光道的光盘介质进行信息记录或者重放的光拾取器,对上述光拾取器进行控制以使光束的焦点能够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的聚焦控制装置,用于驱动上述光拾取器以使光束的照射位置能够追从上述信息记录用光道的道跟踪调节器,检测光束照射位置与光道位置的偏离的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调整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输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装置,以及对应该调整装置的输出信号驱动上述道跟踪调节器的道跟踪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上述光道误差信号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以及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的移送装置;而上述聚焦控制装置使上述光拾取器发出的光束的焦点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如果由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振幅超过预定的噪音电平的振幅,便由上述调整装置进行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如果由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振幅不足上述预定的噪音电平的振幅,则将上述光拾取器移送到光道的某信息区域。
由于按照本发明可以在起动时几乎无需光拾取器向初始化位置方向的移动,因此,可以实现起动时间大幅度短缩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
本发明方案2所涉及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包括:对具有信息记录用光道的光盘介质进行信息记录或者重放的光拾取器,对上述光拾取器进行控制以使光束的焦点能够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的聚焦控制装置,用于驱动上述光拾取器以使光束的照射位置能够追从上述信息记录用光道的道跟踪调节器,检测光束照射位置与光道位置的偏离的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调整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输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装置,以及对应该调整装置的输出信号驱动上述道跟踪调节器的道跟踪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上述光道误差信号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向上述道跟踪驱动装置提供信号并使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位的物镜移位装置,以及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的移送装置;而上述聚焦控制装置使上述光拾取器发出的光束的焦点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且在利用上述物镜移位装置,将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方向移位的状态下,比较由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第1光道误差信号的振幅和预定的噪音电平的振幅后,得到第1比较结果,在利用上述物镜移位装置,将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内周方向移位的状态下,比较由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第2光道误差信号的振幅和上述预定的噪音电平的振幅后,得到第2比较结果,并根据上述第1比较结果及第2比较结果进行判断,如果上述第1比较结果和上述第2比较结果同时超过上述预定的噪音电平的振幅,便进行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如果上述第1比较结果超过上述预定的噪音电平的振幅而上述第2比较结果不足上述预定的噪音电平的振幅,则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如果上述第1比较结果不足上述预定的噪音电平的振幅而上述第2比较结果超过上述预定的噪音电平的振幅,则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内周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如果上述第1比较结果和上述第2比较结果同时不足上述预定的噪音电平的振幅,则将上述光拾取器移送到光道的某信息区域。
按照本发明,因为是在进行光道误差信号的调整动作之前确定是否需要移动上述光拾取器,且当判断为需要移动光拾取器时也能够进行向最佳方向的移动,因此,即使是起动时光拾取器位于光盘介质上光道存在区域的边界处,也可以最适化光拾取器的移动,所以,可以实现起动时间的大幅度短缩。
本发明方案3所涉及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包括:对具有信息记录用光道的光盘介质进行信息记录或者重放的光拾取器,对上述光拾取器进行控制以使光束的焦点能够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的聚焦控制装置,用于驱动上述光拾取器以使光束的照射位置能够追从上述信息记录用光道的道跟踪调节器,检测光束照射位置与光道位置的偏离的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调整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输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装置,以及对应该调整装置的输出信号驱动上述道跟踪调节器的道跟踪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上述光道误差信号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向上述道跟踪驱动装置提供信号并使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位的物镜移位装置,以及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的移送装置;而该移送装置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上述聚焦控制装置使上述光拾取器发出的光束的焦点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如果在利用上述物镜移位装置,将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方向移位的状态下,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振幅超过了预定的噪音电平的振幅,便停止上述物镜的移位并由上述调整装置进行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如果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振幅不足上述预定的噪音电平的振幅,则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内周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
由于按照本发明可以大幅度地减少起动时的光拾取器的移动量,因此,可以实现起动时间大幅度短缩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
本发明方案4所涉及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包括:对具有信息记录用光道的光盘介质进行信息记录或者重放的光拾取器,对上述光拾取器进行控制以使光束的焦点能够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的聚焦控制装置,用于驱动上述光拾取器以使光束的照射位置能够追从上述信息记录用光道的道跟踪调节器,检测光束照射位置与光道位置的偏离的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调整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输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装置,以及对应该调整装置的输出信号驱动上述道跟踪调节器的道跟踪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上述光道误差信号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向上述道跟踪驱动装置提供信号并使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位的物镜移位装置,以及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的移送装置;而该移送装置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内周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上述聚焦控制装置使上述光拾取器发出的光束的焦点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如果在利用上述物镜移位装置,将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内周方向移位的状态下,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振幅超过了预定的噪音电平的振幅,便停止上述物镜的移位并由上述调整装置进行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如果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振幅不足上述预定的噪音电平的振幅,则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
由于按照本发明可以大幅度地减少起动时的光拾取器的移动量,因此,可以实现起动时间大幅度短缩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
本发明方案5所涉及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是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记载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利用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光道误差信号振幅的时间范围,是同步于上述光盘介质的旋转,进行一周以上旋转的时间范围。
按照本发明,即便因光盘介质本身的偏心或安装时的偏离中心、以及光拾取器的物镜的振动等引起光道误差信号的状态变化,也可以准确地检测出光道误差信号的振幅。
本发明方案6所涉及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包括:对具有信息记录用光道的光盘介质进行信息记录或者重放的光拾取器,对上述光拾取器进行控制以使光束的焦点能够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的聚焦控制装置,用于驱动上述光拾取器以使光束的照射位置能够追从上述信息记录用光道的道跟踪调节器,检测光束照射位置与光道位置的偏离的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调整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输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装置,以及对应该调整装置的输出信号驱动上述道跟踪调节器的道跟踪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来自上述光盘介质的返回光量的返回光量检测装置,检测该返回光量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的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以及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的移送装置;而上述聚焦控制装置使上述光拾取器发出的光束的焦点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如果由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返回光量信号的振幅超过未记录部分的光量信号的振幅,便由上述调整装置进行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如果由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返回光量信号的振幅不足上述未记录部分的光量信号的振幅,则将上述光拾取器移送到光道的某信息区域。
由于按照本发明在起动时几乎可以无需光拾取器向初始化位置方向的移动,所以,可以实现起动时间大幅度短缩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
本发明方案7所涉及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包括:对具有信息记录用光道的光盘介质进行信息记录或者重放的光拾取器,对上述光拾取器进行控制以使光束的焦点能够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的聚焦控制装置,用于驱动上述光拾取器以使光束的照射位置能够追从上述信息记录用光道的道跟踪调节器,检测光束照射位置与光道位置的偏离的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调整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输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装置,以及对应该调整装置的输出信号驱动上述道跟踪调节器的道跟踪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来自上述光盘介质的返回光量的返回光量检测装置,检测该返回光量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的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向上述道跟踪驱动装置提供信号并使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上移位的物镜移位装置,以及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的移送装置;而上述聚焦控制装置使上述光拾取器发出的光束的焦点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且在利用上述物镜移位装置,将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方向移位的状态下,比较由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第1返回光量信号的振幅和未记录部分的光量信号的振幅后,得到第1比较结果,并在利用上述物镜移位装置将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内周方向移位的状态下,比较由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第2返回光量信号的振幅和上述未记录部分的光量信号的振幅后,得到第2比较结果,并根据上述第1比较结果及第2比较结果进行判断,如果上述第1比较结果和上述第2比较结果同时超过上述未记录部分的光量信号的振幅,便进行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如果上述第1比较结果超过上述未记录部分的光量信号的振幅而上述第2比较结果不足上述未记录部分的光量信号的振幅,则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如果上述第1比较结果不足上述未记录部分的光量信号的振幅而上述第2比较结果超过上述未记录部分的光量信号的振幅,则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内周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如果上述第1比较结果和上述第2比较结果同时不足上述未记录部分的光量信号的振幅,则移送上述光拾取器到光道的某信息区域。
按照本发明,因为是在进行光道误差信号的调整动作之前确定是否需要移动上述光拾取器,且当判断为需要移动光拾取器时也可以进行向最佳方向的移动,因此,即使是起动时光拾取器位于光盘介质上存在光道区域的边界处,也可以适当移动光拾取器,实现起动时间大幅度短缩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
本发明方案8所涉及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包括:对具有信息记录用光道的光盘介质进行信息记录或者重放的光拾取器,对上述光拾取器进行控制以使光束的焦点能够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的聚焦控制装置,用于驱动上述光拾取器以使光束的照射位置能够追从上述信息记录用光道的道跟踪调节器,检测光束照射位置与光道位置的偏离的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调整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输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装置,以及对应该调整装置的输出信号驱动上述道跟踪调节器的道跟踪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来自上述光盘介质的返回光量的返回光量检测装置,检测该返回光量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的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向上述道跟踪驱动装置提供信号并使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位的物镜移位装置,以及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的移送装置;而该移送装置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上述聚焦控制装置使上述光拾取器发出的光束的焦点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如果在利用上述物镜移位装置,将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方向移位的状态下,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返回光量信号的振幅超过了未记录部分的光量信号的振幅,便停止上述物镜的移位并由上述调整装置进行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如果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返回光量信号的振幅不足上述未记录部分的光量信号的振幅,则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内周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
由于按照本发明可以大幅度地减少起动时光拾取器的移动量,因此,可以实现起动时间大幅度短缩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
本发明方案9所涉及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包括:对具有信息记录用光道的光盘介质进行信息记录或者重放的光拾取器,对上述光拾取器进行控制以使光束的焦点能够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的聚焦控制装置,用于驱动上述光拾取器以使光束的照射位置能够追从上述信息记录用光道的道跟踪调节器,检测光束照射位置与光道位置的偏离的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调整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输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装置,以及对应该调整装置的输出信号驱动上述道跟踪调节器的道跟踪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来自上述光盘介质的返回光量的返回光量检测装置,检测该返回光量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的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向上述道跟踪驱动装置提供信号并使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位的物镜移位装置,以及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的移送装置;而该移送装置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内周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上述聚焦控制装置使上述光拾取器发出的光束的焦点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如果在利用上述物镜移位装置,将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内周方向移位的状态下,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返回光量信号的振幅超过了未记录部分的光量信号的振幅,便停止上述物镜的移位并由上述调整装置进行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如果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返回光量信号的振幅不足上述未记录部分的光量信号的振幅,则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
由于按照本发明可以大幅度地减少起动时光拾取器的移动量,因此,可以实现起动时间大幅度短缩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
本发明方案10所涉及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是权利要求6至9任意一项所记载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同步于上述光盘介质的旋转,以旋转一周以上的时间范围作为利用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返回光量信号的振幅的时间范围。
按照本发明,即便因光盘介质本身的偏心或安装时的偏离中心、以及光拾取器的物镜的振动等引起返回光量信号的状态变化,也可以准确地检测出光道误差信号的振幅。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构成的方框图。
图2所示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动作的流程图。
图3所示是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2~4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构成的方框图。
图4所示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动作的流程图。
图5所示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动作的流程图。
图6所示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动作的流程图。
图7所示是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6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构成的方框图。
图8所示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6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动作的流程图。
图9所示是记录部以及未记录部光道交叉状态下RF信号和TE信号的波形图。
图10所示是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7~9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构成的方框图。
图11所示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7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所示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8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所示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9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动作的流程图。
图14所示是以往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构成的方框图。
图15所示是用于说明以往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动作的流程图。
图16所示是光盘介质中区域构成的图。
图17所示是光道交叉状态下RF信号和TE信号的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面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实施形态1)
图1所示是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构成的方框图。
在图1中,2是CD、CD-ROM、DVD、MO等具有信息记录用光道的光盘介质,1是会聚半导体激光照射光盘介质2上的目标位置并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重放的光拾取器,由光学系统和驱动系统构成。光学系统是将激光会聚在光盘介质2的面上并检测激光的照射位置与光盘介质2上的目标位置之间的偏离的装置,由半导体激光器、透镜类、光束分离器、发光二极管等(均没有图示)构成。驱动系统是用于进行使物镜追从光盘介质2上的面抖动的聚焦控制以及追从光道抖动的道跟踪控制,并保持光盘介质2上的目标位置与激光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一定的驱动装置,其主要由磁铁、线圈、支撑部件(均没有图示)构成。驱动系统构成驱动光学系统透镜组等的调节器。
3是对由构成光拾取器1的、被分割成若干个发光二极管所检测出来的、光盘介质2的返回光量信号进行各种运算处理的运算放大器(光道误差检测装置),其输出作为激光点在光盘介质2上的焦点偏离量的聚焦错误信号(以下称为FE信号)、作为激光点对应光盘介质2上光道的位置偏离量的光道误差信号(以下称为TE信号)和作为光盘介质2上利用光的反射率的变化所记录的信息的重放信号(以下称为RF信号)。4是会聚光拾取器1照射的激光并进行在光盘介质2上形成焦点的聚焦控制的聚焦控制电路(聚焦控制装置)。5是在受聚焦控制电路4的控制的同时,驱动光拾取器1的物镜调节器的聚焦驱动电路。6是作为运算处理装置的微处理器(以下称为MPU),前述的聚焦控制动作的ON/OFF就是根据该MPU6的指令进行动作的。7是调整电路,由偏移控制电路71和可变增益放大器72构成,输入运算放大器3输出的TE信号,并根据MPU6的设定调整增益和偏移,输出调整后的光道误差信号(以下称为TEA信号)。8是道跟踪控制电路,其输入TEA信号并控制激光的照射位置使之追从光盘介质2的光道。9是在受道跟踪控制电路8控制的同时,驱动光拾取器1的物镜调节器的道跟踪驱动电路(道跟踪控制装置),该道跟踪控制动作的ON/OFF根据MPU6的指令动作。
10是径向进给控制电路,其输入道跟踪控制电路8输出的控制输出信号(以下称为TRO信号),并在光拾取器1的激光照射位置追从光盘介质2上的螺旋状光道时,产生作为使光拾取器1本身在光盘介质2的半径方向上进行追从移动的控制信号的TVO信号。11是输入TVO信号并驱动后面说到的径向进给电机的径向进给驱动电路。12是使光拾取器1在光盘介质2的半径方向移动的径向进给电机(移送装置)。13是输入运算放大器3输出的RF信号并重放来自光盘介质2的信息的信号处理电路,其从RF信号中抽取作为同步信号的SYNC信号。14是主轴电机控制电路,其输入信号处理电路13抽取的SYNC信号并输出控制光盘介质2的旋转数的DMO信号。15是输入主轴电机控制电路14的DMO信号并驱动后面说到的主轴电机的主轴电机驱动电路。16是使光盘介质2旋转的主轴电机,通过将表示旋转数的FG信号输入主轴电机控制电路14,其还可以区别于SYNC信号地按一定的旋转数控制主轴电机16的旋转。17是作为检测调整前的TE信号的装置的信号振幅检测电路(振幅检测装置),输出输出信号TEpp。还有,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由没有图示的峰值保持电路、底峰保持电路和差动放大器组成(均没有图示)。18是比较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输出的输出信号TEpp的电平和MPU6所设定的规定电平信号TEref的比较器,该比较器18的输出信号Sig1被输入给MPU6。
会聚的激光点因光盘介质2本身的偏心或安装时的偏离中心等而交叉于光盘介质2上的光道。这种状态称为光道交叉状态,图17(a)所示是光道交叉状态下的TE信号图。此外,由TEpp表示的电平是前述的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所输出的输出信号。
由图17(a)可知,TE信号近似为正弦波状,但有时会因光盘介质2的反射率不同、发光二极管的灵敏度不同、光道槽形状的非对称性等引起信号振幅或信号偏移的变化。因此,TE信号根据MPU6的设定,通过构成调整电路7的偏移调整电路71和可变增益放大器72来调整增益和偏移。
图17(b)所示是作为调整后的光道误差信号的TEA信号。
下面对本实施形态1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2所示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动作的流程图。
图16是光盘介质半径方向的区域构成图。在图16中,最内周部A1是用于安装盘的挟持区域,A2是具有光道的信息区域,A30、A31是不存在光道的镜面区域,A40、A41是只由透明基板构成的基板区域。
如果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安装有光盘介质2,或者光盘记录重放装置的电源为ON(步骤S101),则进行光盘记录重放装置中有否光盘介质2的判定(步骤S102)。这里,为了进行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内是否安装有光盘介质2的判定,需要进行下面这样的操作。
首先,根据RF信号的电平检测出在使光拾取器1的物镜在聚焦方向上下动作时光盘介质2的返回光量。进而,如果光盘记录重放装置中安装有光盘介质2,且光拾取器1的位置存在于图16所示的光盘介质2的信息区域A2以及镜面区域A30、A31,则可以得到一定的RF信号电平。但是,由于起动前的光拾取器1的位置有时也会处于与通常不同的区域(信息区域、以及镜面区域以外的区域),因此利用RF信号电平进行的有否光盘介质2的判别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以下这样的操作。即,一定时间强制加速主轴电机16,并从FG信号中检测出主轴电机16的旋转数的变化,通过测量主轴电机16转子部的惯性进行有无光盘介质2的判别。这里,例如在利用RF信号的有无光盘的判别中判定为没有光盘介质2,而在利用测量惯性进行的有无光盘的判别中却判定有光盘介质2时,因起动前光拾取器1的位置位于与通常不同的区域,属异常状态,故需要继续进行对光拾取器1的位置的初始化处理。这样的有无光盘介质2的判别在步骤S102中进行。
接着,如果在步骤S102判定的结果是有光盘介质2,则通过驱动主轴电机16使光盘介质2开始旋转(步骤S103),并使光拾取器1的聚焦控制为ON(步骤S104)。反之,如果在步骤S102判定为没有光盘介质2则结束作业。在步骤S104,如果光拾取器1的位置处于光盘介质2的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则被会聚的激光点将因光盘介质2的偏心或安装时的偏离中心等而成为光道交叉状态。但如果光拾取器1的位置是处于光盘介质2的不存在光道的镜面区域A30、A31,则由于聚焦控制虽然正常动作但却不与光道交叉,故TE信号将形不成如图17所示那样的近似正弦波状而为一恒定的电平。
而后,由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检测出调整前TE信号的信号振幅(步骤S105),用比较器18比较检测出的TEpp和设定成因光盘介质2的镜面部上划痕等产生的TE信号上的噪声电平程度的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TEref,判定其是否超过了规定的振幅(步骤S106)。如果判定的结果是超过了规定的振幅,则比较器18在输出信号Sig1上输出高电平“1”,并进入步骤S108。反之,如果在步骤S106判定的结果是不足规定的振幅,则比较器18在输出信号Sig1上输出低电平“0”,并进入步骤S107。在步骤S108,如果信号Sig1为“1”,则MPU6判断光拾取器1位于光盘介质2的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并处于正常的光道交叉状态,转入进行下面的光道误差信号的调整(步骤S108)。在步骤S107,如果信号Sig1为“0”,则MPU6判断光拾取器1位于光盘介质2的不存在光道的镜面区域A30、A31且不处于正常的光道交叉状态,开始进行光拾取器1的位置初始化动作,在将光拾取器1移动到光盘介质2的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后,进行TE信号的调整(步骤S108)。但是,为了进行该光拾取器1的位置初始化,最初使聚焦控制置于OFF,最后再将聚焦控制置于ON。
在步骤S108,如果通过TE信号的调整完成了使道跟踪控制正确地动作的准备,下面将置道跟踪控制为ON(步骤S109),接着,置径向进给追从控制为ON,以使光拾取器1的激光点能够一直追从光盘介质2上的螺旋状光道(步骤所110)。于是,光拾取器1的激光点便可以准确地追从光盘介质2上的光道并重放光盘介质2的信息(步骤S111)。
这样,在本实施形态1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中,由于起动时向光拾取器1的初始化位置的移动只有在起动时光拾取器1处于光盘介质2的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以外的区域时才进行,所以,绝大部分情况下均可以大幅度地缩短起动时间。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形态1中,为了构成检测TE信号的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和与预先设定的值进行比较的比较装置,我们在图14所示的以往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中,追加了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和比较器18,但如果在给予了调整电路7初始值的状态下用MPU6采样TEA信号,并通过用MPU6实现检测TE信号的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和与预先设定的值进行比较的比较装置,也可以不追加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和比较器18来实现本实施形态1。
(实施形态2)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构成的方框图。
在图3中,19是加法器,其通过相加MPU6的输出信号Sig2和道跟踪控制电路8的输出信号TRO并输出给道跟踪驱动电路9来驱动光拾取器1的道跟踪调节器。该加法器19可以利用MPU6的输出信号Sig2强制地让光拾取器1的物镜在光盘介质2的径向方向移位。关于其它的构成,对与图1相同构成的部分添加相同的符号并略去说明。
下面对本实施形态2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4所示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动作的流程图。
如果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安装有光盘介质2,或者光盘记录重放装置的电源为ON(步骤S201),则进行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有无光盘介质2的判定(步骤S202)。由于进行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是否有光盘介质2的判定的方法与在实施形态1中说明的相同,也是利用RF信号电平和惯性进行的,故这里略去其说明。如果在步骤S202判定的结果是判定为有光盘介质2,则通过驱动主轴电机16开始旋转光盘介质2(步骤S203),并置光拾取器1的聚焦控制为ON(步骤S204)。反之,如果在步骤S202判定的结果为没有光盘介质2则结束作业。在步骤S204,如果光拾取器1的位置处于光盘介质2的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则被会聚的激光点将因光盘介质2的偏心或安装时的偏离中心等而成为图17所示那样的光道交叉状态。相反,如果光拾取器1的位置处于图16所示的光盘介质2的不存在光道的镜面区域A30、A31,则由于聚焦控制虽然正常动作但却不与光道交叉,故TE信号将形不成如图17所示那样的近似正弦波状而为一恒定的电平。
而后,MPU6根据输出信号Sig2使光拾取器1的物镜移位到光盘介质2的外周侧(步骤S205)。在该状态下,利用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检测出调整前TE信号的信号振幅(步骤S206),用比较器18比较检测出的输出信号TEpp和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TEref。该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TEref被设定为与因光盘介质2镜面部上的划痕等所产生的TE信号上的噪声电平相同的程度。如果用比较器18比较的结果为输出信号电平TEpp超过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TEref,作为输出信号Sig1,比较器18将输出高电平“1”,如果输出信号电平TEpp不足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TEref,作为输出信号Sig1,比较器18将输出低电平“0”。MPU6以该检测值为变量α保持下来(步骤S207)。
接着,MPU6根据输出信号Sig2使光拾取器1的物镜移位到光盘介质2的内周侧(步骤S208)。在该状态下,利用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检测出调整前TE信号的信号振幅(步骤S209),用比较器18比较检测出的输出信号TEpp和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TEref,且该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TEref被设定为与因光盘介质2镜面部上的划痕等所产生的TE信号上的噪声电平相同的程度。如果用比较器18比较的结果为输出信号电平TEpp超过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TEref,作为输出信号Sig1,比较器18将输出高电平“1”,如果输出信号电平TEpp不足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TEref,作为输出信号Sig1,比较器18将输出低电平“0”。MPU6以该检测值为变量β予以保持(步骤S210),并解除物镜的移位(步骤S211)。
当光拾取器1的位置处于图16所示的作为光盘介质2的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和不存在光道的镜面区域A30的边界的边界位置P0,或处于作为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和不存在光道的镜面区域A31的边界的边界位置P1任意一个位置时,因光盘介质2的偏心或者安装时的偏离中心,光拾取器1的激光束与光盘介质2的边界位置P0或边界位置P1交叉。进而,当激光束进入镜面部时,由于TE信号形不成近似正弦波而成为一恒定的电平,故如果在该位置进行TE信号的调整将不能检测出本来的TE信号的振幅,存在利用构成调整电路7的可变增益放大器72不能设定出合适的增益的可能性。因此,通过较因光盘介质2的偏心或安装时的偏离中心而引起的偏心量更大地设定上述物镜的外周移位量以及内周移位量,可以在超过不切实地形成光道交叉状态的区域范围的两个位置处检测出调整前的TE信号的振幅,并得到比较了预先设定的规定的振幅和变量α以及变量β这2个检测值的检测结果。所以,通过作为该检测值的变量α和变量β,可以更详细地判定光拾取器1的位置和光盘介质2的位置。
接着在步骤S212,判定检测值是否为α=“1”且β=“1”。如果判定的结果是α=“1”且β=“1”,则由于光拾取器1完全位于信息区域A2内部,可获得切实的光道交叉状态,故在该位置处进行TE信号的调整(步骤S218)。反之,如果在步骤S212检测值不是α=“1”且β=“1”,则判定是否为α=“1”且β=“0”(步骤S213)。如果判定的结果是α=“1”且β=“0”,则由于该情况下物镜在移位到内周侧时没能获得光道交叉状态,故光拾取器1位于信息区域A2和不存在光道的镜面区域A30的边界位置P0。于是,光拾取器1向外周侧进行微小移动(步骤S214),以能够得到切实的光道交叉状态并进行TE信号的调整。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13检测值不是α=“1”且β=“0”,则判定是否为α=“0”且β=“1”(步骤S215)。如果判定的结果是α=“0”且β=“1”,则由于该情况下物镜在移位到外周侧时没能获得光道交叉状态,故光拾取器1位于信息区域A2和不存在光道的镜面区域A31的边界位置P1。于是,光拾取器1向内周侧进行微小移动(步骤S216),以能够得到切实的光道交叉状态并进行光道误差信号的调整。反之,如果在步骤S215检测值不是α=“0”且β=“1”,则检测值一定为α=“0”且β=“0”,因该情况下的光拾取器1完全位于镜面区域A30或者A31内部,故需要进行光拾取器的位置初始化动作(步骤S217)。
在前述的步骤S212~步骤S217中,将光拾取器1移动到光盘介质2的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后,进行TE信号的调整(步骤S218)。在该光拾取器1的位置初始化开始时置聚焦控制为OFF,在位置初始化结束后再置聚焦控制为ON。此外,即使在光拾取器1的位置位于图16所示的光盘介质2的镜面区域A30和基板区域A40的边界位置或镜面区域A31和基板区域A41的边界位置,致使因前述的物镜的外周移位动作以及内周移位动作在聚焦控制上产生错误状态的情况时,也要进行光拾取器1的位置初始化动作,并在光拾取器1移动到光盘介质2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后进行TE信号的调整。
由于利用TE信号的调整完成了使道跟踪控制正确地动作的准备,故将置道跟踪控制为ON(步骤S219),接着,置径向进给追从控制为ON,以使光拾取器1的激光点能够一直追从光盘介质2上的螺旋状光道(步骤S220)。通过这些动作,光拾取器1的激光点便能够准确地一直追从光盘介质2上的光道并重放光盘介质2的信息(步骤S221)。
这样,在本实施形态2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中,由于是根据检测调整前TE信号的振幅,比较2个检测值(变量α及变量β)和预先设定的规定的振幅的结果,判断光拾取器1的位置是否完全位于光盘介质2的存在光道的区域内、是否位于存在光道的区域的外周侧的一端、是否位于存在光道的区域的内周侧的一端以及是否完全位于存在光道的区域外,并且通过上述判断,在进行TE信号的调整动作之前,确定是否需要移动光拾取器,且即使是在判断为需要移动时也能够进行向最佳方向的移动,以及在起动时即使光拾取器1是在光盘介质2上存在光道的区域的边界处也可以最适化光拾取器1的移动,故可以大幅度地缩短起动时间。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形态2中,为了构成检测TE信号的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和与预先设定的值进行比较的比较装置,我们在图14所示的以往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中,追加了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和比较器18,但如果在给予调整电路7初始值的状态下用MPU6采样TEA信号,并利用MPU6来实现检测TE信号的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和与预先设定的值进行比较的比较装置,则不追加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和比较器18也可以实现本实施形态2。
(实施形态3)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构成的方框图。由于在实施形态2中已经对图中的各构成进行了说明,故这里省略说明。
下面对本实施形态3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如果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安装有光盘介质2或者光盘记录重放装置的电源置于ON(步骤301),则进行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有无光盘介质2的判定(步骤S302)。由于进行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是否有光盘介质2的判定的方法与在实施形态1中说明的一样,也是利用RF信号电平和惯性进行的,故这里省略其说明。如果在步骤S302判定的结果是判定为有光盘介质2,则通过驱动主轴电机16开始旋转光盘介质2(步骤S303),让光拾取器1向光盘介质2的外周方向微小移动(步骤S304)。此时的向外周方向的移动量是从光拾取器1的可以向内周侧移动的可动范围的边界位置到进入光盘介质2的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内的移动量。如果光拾取器1的位置位于图16所示的光盘介质2的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则被会聚的激光点将因光盘介质2的偏心或安装时的偏离中心等而形成如图17所示那样的光道交叉状态。反之,如果光拾取器1的位置处于图16所示的光盘介质2的不存在光道的镜面区域A30、A31,则由于聚焦控制虽然正常动作但却不与光道交叉,故TE信号将形不成如图17所示那样的近似正弦波状而为一恒定的电平。
接着,MPU6根据输出信号Sig2使光拾取器1的物镜移位到光盘介质2的外周侧(步骤S305),并置聚焦控制为ON(步骤S306)。此时,如果光拾取器1的位置位于光盘介质2的外周部镜面区域A31更外的外周侧,且在聚焦控制上产生错误状态,则虽然这里没有图示,但其在进行了实施形态1中叙述的光拾取器1的位置初始化动作后,实施进行TE信号调整之类的一系列的错误处理动作。而后,如果光拾取器1位于信息区域A2或者镜面区域A31且聚焦控制为ON,则利用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检测出TE信号的信号振幅(步骤S307)。进而,通过用比较器18比较检测出的输出信号TEpp和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TEref,判定输出信号TEpp是否超过了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TEref(步骤S308)。该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TEref设定为与由光盘介质2镜面部上的划痕等所产生的TE信号上的噪声电平相同的程度。如果在步骤S308判定的结果是输出信号电平TEpp超过了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TEref,作为输出信号Sig1,比较器18将输出高电平“1”并进入步骤S310。反之,如果在步骤S308判定的结果是输出信号电平TEpp不足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TEref,作为输出信号Sig1,比较器18将输出低电平“0”并进入步骤S309。
这里,如果光拾取器1的位置位于图16所示的作为光盘介质2的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和不存在光道的镜面区域A31的边界位置P1,则因光盘介质2的偏心或者安装时的偏离中心等,光拾取器1的激光束将与光盘介质2的边界位置P1交叉。进而,当激光束进入镜面部时,由于TE信号形不成近似正弦波而成为一恒定的电平,故如果在该位置进行TE信号的调整将不能检测出本来的TE信号的振幅,存在不能利用构成调整电路7的可变增益放大器72设定出合适的增益的可能性。因此,通过较因光盘介质2的偏心或安装时的偏离中心而引起的偏心量更大地设定上述物镜向外周侧的移位量,可以使激光束出射到不切实地形成光道交叉状态的区域更外的外周侧,故激光束可切实地进入镜面部A31,检测信号Sig1变为低电平“0”,使光拾取器1向光盘介质2的内周侧微小移动,切实地使光拾取器1移动到信息区域A2内(步骤S309)。反之,如果光拾取器1的位置位于图16所示的作为光盘介质2的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和不存在光道的镜面区域A31的边界位置P1的稍微内周侧,则为了将上述光拾取器1的物镜移位到外周侧而需要在没有切实地形成光道交叉状态的状态下进行TE信号的振幅检测,但不管是怎样判定,下面都要通过解除物镜的外周移位(步骤S310),切实地使激光束进入信息区域A2内。
在前述的步骤S308及步骤S309中,将光拾取器1移动到光盘介质2的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后,进行TE信号的调整(步骤S311)。如果在步骤S311中通过TE信号的调整,准确地完成了道跟踪控制动作的准备,接着将置道跟踪控制为ON(步骤S312),而后,置径向进给追从控制为ON(步骤S313),以使光拾取器1的激光点能够一直追从光盘介质2上的螺旋状光道。通过这些动作,光拾取器1的激光点便能够一直准确地追从光盘介质2上的光道并重放光盘介质2的信息(步骤S314)。
这样,在本实施形态3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中,因其可以大幅度地减少起动时的光拾取器1的移动量,故可以实现起动时间的大幅度的短缩。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形态3中,为了构成检测TE信号的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和与预先设定的值进行比较的比较装置,我们在图14所示的以往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中,追加了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和比较器18,但如果在给予调整电路7初始值的状态下用MPU6采样TEA信号,并利用MPU6实现检测TE信号的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和与预先设定的值进行比较的比较装置,也可以不追加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和比较器18来实现本实施形态3。
(实施形态4)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构成的方框图。由于在实施形态2中已经对图中的各构成进行了说明,故这里省略说明。
下面我们对本实施形态4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动作的流程图。
如果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安装有光盘介质2或者光盘记录重放装置的电源被置为ON(步骤S401),则进行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有无光盘介质2的判定(步骤S402)。由于进行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是否有光盘介质2的判定的方法与在实施形态1中说明的一样,也是利用RF信号电平和惯性进行的,故这里省略其说明。如果在步骤S402判定的结果是判定为有光盘介质2,通过驱动主轴电机16开始旋转光盘介质2(步骤S403),让光拾取器1向光盘介质2的内周方向微小移动(步骤S404)。此时的向内周方向的移动量是从光拾取器1的可以向外周侧移动的可动范围的边界位置到进入光盘介质2的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内的移动量。由此,通过上述的动作,光拾取器1的位置将位于图16所示的信息区域A2内部,或者较信息区域A2更靠近于内周侧。
接着,MPU6根据输出信号Sig2使光拾取器1的物镜移位到光盘介质2的内周侧(步骤S405),并置聚焦控制为ON(步骤S406)。此时,如果光拾取器1的位置位于光盘介质2的内周部镜面区域A30的更内的内周侧,且在聚焦控制上产生错误状态,则虽然这里没有图示,但其将在进行了实施形态1中所述的光拾取器1的位置初始化动作后,实施进行TE信号调整之类的一系列的错误处理动作。而后,如果光拾取器1位于信息区域A2或者镜面区域A30且聚焦控制为ON,则利用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检测出TE信号的信号振幅(步骤S407)。进而,通过用比较器18比较检测出的输出信号TEpp和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TEref,判定输出信号TEpp是否超过了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TEref(步骤S408)。该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TEref设定为与因光盘介质2镜面部上的划痕等所产生的TE信号上的噪声电平相同的程度。如果在步骤S408判定的结果是输出信号电平TEpp超过了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TEref,作为输出信号Sig1,比较器18将输出高电平“1”并进入步骤S410。反之,如果在步骤S408判定的结果是输出信号电平TEpp不足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TEref,作为输出信号Sig1,比较器18将输出低电平“0”并进入步骤S409。
这里,如果光拾取器1的位置位于图16所示的作为光盘介质2的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和不存在光道的镜面区域A30的边界位置P0处,则因光盘介质2的偏心或者安装时的偏离中心,光拾取器1的激光束将与光盘介质2的边界位置P0交叉。进而,当激光束进入了镜面部时,由于TE信号形不成近似正弦波而成为一恒定的电平,故如果在该位置进行TE信号的调整将不能检测出本来的TE信号的振幅,存在不能利用构成调整电路7的可变增益放大器72设定出合适的增益的可能性。因此,通过较因光盘介质2的偏心或安装时的偏离中心而引起的偏心量更大地设定上述物镜向内周侧的移位量,可以使激光束出射到不切实地形成光道交叉状态的区域更外的外周侧,故激光束可切实地进入镜面部A30,检测信号Sig1变为低电平“0”,并向光盘介质2的外周侧微小移动光拾取器1,切实地使光拾取器1移动到信息区域A2内(步骤S409)。反之,如果光拾取器1的位置位于图16所示的作为光盘介质2的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和不存在光道的镜面区域A30的边界位置P0的稍微外周侧,则为了将上述光拾取器1的物镜移位到内周侧而需要在没有切实地形成光道交叉状态的状态下进行TE信号的振幅检测,但不管是怎样判定,下面都要通过解除物镜的内周移位(步骤S410),切实地使激光束进入信息区域A2内。
在前述的步骤S408以及步骤S409中,将光拾取器1移动到光盘介质2的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后,进行TE信号的调整(步骤S411)。如果在步骤S411中通过TE信号的调整,正确地完成了道跟踪控制动作的准备,接着则置道跟踪控制为ON(步骤S412),而后,置径向进给追从控制为ON(步骤S413),以使光拾取器1的激光点能够一直追从光盘介质2上的螺旋状光道。通过这些动作,光拾取器1的激光点将能够一直准确地追从光盘介质2上的光道并重放光盘介质2的信息(步骤S414)。
这样,在本实施形态4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中,因其可以大幅度地减少起动时的光拾取器1的移动量,故可以实现起动时间的大幅度的短缩。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形态4中,为了构成检测TE信号的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和与预先设定的值进行比较的比较装置,我们在图14所示的以往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中,追加了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和比较器18,但如果在给予了调整电路7初始值的状态下用MPU6采样TEA信号,并利用MPU6实现检测TE信号的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和与预先设定的值进行比较的比较装置,也可以不追加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和比较器18来实现本实施形态4。
(实施形态5)
图17所示是光道交叉状态的TE信号以及TEA信号的波形图,同时其也表示检测基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5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的调整前TE信号的振幅的时间范围。
在前述的本发明实施形态1~4中以图17(a)的t10到t20时间范围作为进行调整前TE信号振幅的检测时间范围时,由于激光点没有完全与光道交叉,故在信号振幅的检测上将产生误差。反之,如果在图17(a)中,用大于t1到t2的时间范围作为检测调整前TE信号振幅的时间范围进行检测,即同步于光盘介质2的旋转,用旋转一周以上的时间范围作为检测TE信号振幅的时间范围,则因光盘介质2的偏心或安装时的偏离中心等可使激光点切实地交叉于光盘介质2上的光道,因此,在信号振幅的检测上将不会产生误差。
这样,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形态5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中,因为是同步于光盘介质2的旋转,用旋转一周以上的时间范围作为检测调整前TE信号振幅的时间范围,故可以切实地检测出TE信号的振幅。
(实施形态6)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6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构成的方框图。
在图7中,17是信号振幅检测电路,它是检测作为光盘介质2返回光量信号的RF信号的振幅的装置,输出输出信号RFpp。还有,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由峰值保持电路、底峰保持电路和差动放大器(均没有图示)构成。18是比较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输出的输出信号REpp的电平和MPU6设定的规定的电平信号REref的比较器,比较器18的输出信号Sig1输入给MPU6。关于其它的构成,与图1相同构成的部分添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下面我们对根据本实施形态6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6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动作的流程图。
如果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安装有光盘介质2,或者光盘记录重放装置的电源被置为ON(步骤S501),则进行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有无光盘介质2的判定(步骤S502)。由于进行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是否有光盘介质2的判定的方法与在实施形态1中说明的相同,也是利用RF信号电平和惯性进行的,故这里略去其说明。如果在步骤S502判定的结果是判定为有光盘介质2,将通过驱动主轴电机16开始旋转光盘介质2(步骤S503),并置光拾取器1的聚焦控制为ON(步骤S504)。此时,如果光拾取器1的位置处于光盘介质2的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则被会聚的激光点将因光盘介质2的偏心或安装时偏离中心等而与光道交叉,光道误差信号形成图17所示那样的光道交叉状态。反之,如果光拾取器1的位置处于图16所示的光盘介质2的不存在光道的镜面区域A30以及镜面区域A31,则由于聚焦控制虽然正常动作但却不与光道交叉,故TE信号将形不成如图17所示那样的近似正弦波状而为一恒定的电平。此外,当光盘记录重放装置2是CD-R或CD-RW这样的可记录的光盘介质时,即使在存在光道的区域内也会存在未记录区域。
图9所示是记录部以及未记录部光道交叉状态下RF信号和TE信号的波形图。
在记录部,因为光盘介质2上光道的反射率受到调制而有所记录,故RF信号的信号振幅可以获得较大的振幅(参照图9(a))。在未记录部,因为光盘介质2上光道的反射率没有受到调制,故得到的RF信号的信号振幅是较小的振幅(参照图9(c))。但未记录部的TE信号的信号振幅(参照图9(d))却是较记录部的TE信号的信号振幅(参照图9(b))大的振幅。有的光盘介质2其TE信号的未记录部的信号振幅甚至可以达到记录部的信号振幅的近2倍。这里,与在本发明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是只进行光盘介质2的重放的重放专用装置时,不需要在光盘介质的未记录部使道跟踪控制为ON,故最好在记录部进行TE信号的增益调整。
接着,在步骤S504置聚焦控制为ON后,利用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检测出RF信号的信号振幅(步骤S505),进而,用比较器18比较检测出的输出信号RFpp和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RFref,判定输出信号RFpp是否超过了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RFref(步骤S506)。该振幅信号电平RFref被设定为大于在光盘介质2的未记录部检测出的RF信号振幅的电平。如果在步骤S506判定的结果是输出信号RFpp超过了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RFref,作为输出信号Sig1,比较器18将输出高电平“1”,并进入步骤S508。反之,如果在步骤S506判定的结果是输出信号RFpp不足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RFref,作为输出信号Sig1,比较器18将输出低电平“0”,并进入步骤S507。由此,如果信号Sig1为“1”,则MPU6判断光拾取器1位于光盘介质2的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并处于正常的光道交叉状态,转入进行下面的光道误差信号的调整(步骤S508),如果信号Sig1为“0”,则MPU6判断光拾取器1位于光盘介质2的不存在光道的镜面区域A30、A31且不处于正常的光道交叉状态,在进行了光拾取器1的位置初始化动作后(步骤S507),进行TE信号的调制(步骤S508)。但是,在进行该光拾取器1的位置初始化的开始时要置聚焦控制为OFF,在位置初始化设定完了后再重新置聚焦控制为ON。
在步骤S508,因为通过对TE信号的调整完成了使道跟踪控制正确地动作的准备,故下面将置道跟踪控制为ON(步骤S509),接着,置径向进给追从控制为ON(步骤所510),以使光拾取器1的激光点能够一直追从光盘介质2上的螺旋状光道。于是,由于光拾取器1的激光点可以准确地一直追从光盘介质2上的光道,故可重放光盘介质2的信息(步骤S511)。
这样,在本实施形态6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中,由于起动时向光拾取器1的初始化位置的移动,在起动时的光拾取器1的位置处于光盘介质2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的记录部时是不进行的,故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大幅度地缩短起动时间。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形态6中,为了构成检测TE信号的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和与预先设定的值进行比较的比较装置,我们在图14所示的以往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中,追加了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和比较器18,但如果在给予了调整电路7初始值的状态下用MPU6采样TEA信号,并利用MPU6来实现检测TE信号的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和与预先设定的值进行比较的比较装置,也可以不追加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和比较器18来实现本实施形态6。
(实施形态7)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7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构成的方框图。
在图10中,19是加法器,其相加MPU6的输出信号Sig2和道跟踪控制电路8的输出信号TRO,并利用道跟踪驱动电路9驱动光拾取器1的道跟踪调节器。该加法器19可以根据MPU6的输出信号Sig2强制地让光拾取器1的物镜在光盘介质2的径向方向位移。关于其它的构成,与图7相同构成的部分添加相同的符号并略去说明。
下面对本实施形态7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1所示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7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动作的流程图。
如果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安装有光盘介质2,或者光盘记录重放装置的电源被置为ON(步骤S601),将进行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有无光盘介质2的判定(步骤S602)。由于进行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是否有光盘介质2的判定的方法与在实施形态1中说明的相同,也是利用RF信号电平和惯性进行的,故这里略去其说明。如果在步骤S602判定的结果是判定为有光盘介质2,将通过驱动主轴电机16开始旋转光盘介质2(步骤S603),并置光拾取器1的聚焦控制为ON(步骤S604)。反之,如果在步骤S602判定的结果是没有光盘介质2则结束作业。在步骤S604,在光拾取器1的聚焦控制置于ON的状态下,如果光拾取器1的位置处于光盘介质2的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则被会聚的激光点将因光盘介质2的偏心或安装时偏离中心等而形成如图17所示那样的光道交叉状态。反之,如果光拾取器1的位置处于图16所示的光盘介质2的不存在光道的镜面区域A30、A31,则虽然聚焦控制正常动作但由于不与光道交叉,故TE信号将形不成如图17所示那样的近似正弦波状而为一恒定的电平。此外,如图9所示的那样,在信息区域A2内,记录部和未记录部中RF信号振幅和TE信号振幅为不同的电平。
而后,MPU6根据输出信号Sig2使光拾取器1的物镜移位到光盘介质2的外周侧(步骤S605)。在该状态下,利用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检测出RF信号的信号振幅(步骤S606),用比较器18比较检测出的信号RFpp和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RFref。此时,该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RFref设定为大于在光盘介质2的未记录部检测出的RF信号振幅的电平。如果比较器18的比较结果为输出信号RFpp的电平超过了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RFref,作为输出信号Sig1,比较器18将输出高电平“1”,如果输出信号RFpp的电平不足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RFref,作为输出信号Sig1,比较器18将输出低电平“0”。MPU6将该检测值作为变量α保持下来(步骤S607)。
接着,MPU6根据输出信号Sig2使光拾取器1的物镜移位到光盘介质2的内周侧(步骤S608)。在该状态下,利用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检测RF信号的信号振幅(步骤S609),并用比较器18比较检测出的信号RFpp和被设定为大于在光盘介质2的未记录部检测出的RF信号振幅的电平的、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RFref。如果比较器18比较的结果为输出信号电平RFpp超过了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RFref,作为输出信号Sig1,比较器18将输出高电平“1”,如果输出信号电平RFpp不足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RFref,作为输出信号Sig1,比较器18将输出低电平“0”。MPU6以该检测值为变量β予以保持(步骤S610),并解除物镜的移位(步骤S611)。
当光拾取器1的位置处于图16所示的、作为光盘介质2的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和不存在光道的镜面区域A30的边界的边界位置P0,或作为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和不存在光道的镜面区域A31的边界的边界位置P1的任意一个位置时,因光盘介质2的偏心或者安装时的偏离中心等,光拾取器1的激光束与光盘介质2的边界位置P0或边界位置P1交叉。进而,当激光束进入镜面部时,由于TE信号形不成近似正弦波而为一恒定的电平,故如果在该位置进行TE信号的调整,将不能检测出本来的TE信号的振幅,存在不能利用构成调整电路7的可变增益放大器72设定出合适的增益的可能性。因此,通过较因光盘介质2的偏心或安装时的偏离中心而引起的偏心量更大地设定上述物镜的外周移位量以及内周移位量,可以在超过不切实地形成光道交叉状态的区域范围的两个-位置处,检测出RF信号的振幅,根据作为该检测值的变量α和变量β,可以判定更详细的光拾取器1的位置和光盘介质2的位置。当光-盘装置2是如CD-R或CD-RW这样的可记录的光盘介质时,对具有光道的信息区域A2内存在有未记录区域的场合,根据作为检测值的变量α和变量β可以进行判定的区域,变成光盘介质2的信息区域A2内的记录部和未记录部的区域。
接着,在步骤S612,判定检测值是否为α=“1”且β=“1”。判定的结果如果是α=“1”且β=“1”,则因光拾取器1完全位于信息区域A2的记录部,可以获得切实的光道交叉状态,故在该位置处进行TE信号的调整(步骤S618)。反之,如果在步骤S612检测值不是α=“1”且β=“1”,则判定是否为α=“1”且β =“0”(步骤S613)。如果判定的结果检测值是α=“1”且β=“0”,则由于该情况下物镜在移位到内周侧时没能获得RF信号振幅电平,故光拾取器1是位于记录部和未记录部的边界位置。于是,为了能够得到切实的光道交叉状态,光拾取器1将向外周侧进行微小移动(步骤S614)并进行TE信号的调整。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613检测值不是α=“1”且β=“0”,则判定检测值是否为α=“0”且β=“1”(步骤S615)。如果判定的结果是α=“0”且β=“1”,则由于该情况下物镜在移位到外周侧时没能获得RF信号振幅电平,故光拾取器1是位于记录部和未记录部的边界位置。于是,为了能够得到切实的光道交叉状态,光拾取器1将向内周侧进行微小移动(步骤S616)并进行TE信号的调整。反之,如果在步骤S615检测值不是α=“0”且β=“1”,亦即检测值是α=“0”且β=“0”,因该情况是光拾取器1位于记录部之外,故需要进行光拾取器的位置初始化动作(步骤S617)。
在前述的步骤S612~步骤S617中,将光拾取器1移动到光盘介质2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后,进行TE信号的调整(步骤S618)。在该光拾取器1的位置初始化开始时置聚焦控制为OFF,在位置初始化结束后重新置聚焦控制为ON。此外,在光拾取器1的位置位于图16所示的光盘介质2的镜面区域A30和基板区域A40的边界位置或镜面区域A31和基板区域A41的边界位置,并根据前述的物镜的外周移位动作以及内周移位动作,在聚焦控制上产生了错误状态的情况时,也进行光拾取器1的位置初始化动作,并在光拾取器1移动到光盘介质2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后进行TE信号的调整。
由于通过对TE信号的调整,完成了使道跟踪控制准确地动作的准备,故将置道跟踪控制为ON(步骤S619),接着,置径向进给追从控制为ON,以使光拾取器1的激光点能够一直追从光盘介质2上的螺旋状光道(步骤S620)。通过这些动作,光拾取器1的激光点便能够准确地一直追从光盘介质2上的光道并重放光盘介质2的信息(步骤S621)。
这样,在本实施形态7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中,由于是通过检测RF信号的振幅,并根据比较了2个检测值(变量α及变量β)和预先设定的规定的振幅的结果,来判断光拾取器的位置是否完全位于光盘介质上存在光道区域内的记录部、是否位于记录部的外周侧的一端、是否位于记录部的内周侧的一端以及是否完全位于记录部外,确定是否需要在进行TE信号的调整动作之前移动光拾取器,且在即使是判断为需要移动时也能够进行向最佳方向的移动,并在起动时能够使光拾取器1的移动最适化,故可以实现起动时间的大幅度缩短。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形态7中,为了构成检测TE信号的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和与预先设定的值进行比较的比较装置,我们在图14所示的以往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中,追加了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和比较器18,但如果在给予了调整电路7初始值的状态下,用MPU6采样TEA信号,并利用MPU6实现检测TE信号的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和与预先设定的值进行比较的比较装置,也可以不追加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和比较器18来实现本实施形态7。
(实施形态8)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8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构成的方框图。由于在实施形态7中已经对图中的各构成进行了说明,故这里省略说明。
下面我们对本实施形态8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8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动作的流程图。
如果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安装有光盘介质2,或者光盘记录重放装置的电源被置为ON(步骤S701),则进行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有无光盘介质2的判定(步骤S702)。由于进行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是否有光盘介质2的判定的方法与在实施形态1中说明的一样,也是利用RF信号电平和惯性进行的,故这里省略其说明。如果在步骤S702判定的结果是判定为有光盘介质2,将通过驱动主轴电机16开始旋转光盘介质2(步骤S703),并使光拾取器1向外周方向微小移动(步骤S704)。此时的向外周方向的移动量是从光拾取器1的可以向内周侧移动的可动范围的边界位置到进入光盘介质2的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内的移动量。光拾取器1的位置将位于图16所示的光盘介质2的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内部,或位于信息区域A2的更外的外周侧。
接着,MPU6根据输出信号Sig2使光拾取器1的物镜移位到光盘介质2的外周侧(步骤S705),并置聚焦控制为ON(步骤S706)。此时,如果光拾取器1的位置位于光盘介质2的外周部镜面区域A31更外的外周侧,且在聚焦控制上产生错误状态,则这里虽然没有图示,但其将在进行了光拾取器1的位置初始化动作后,实施进行TE信号调整之类的一系列的错误处理动作。而后,如果光拾取器1位于信息区域A2或者镜面区域A31且聚焦控制为ON,则利用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检测出RF信号的信号振幅(步骤S707)。进而,通过用比较器18比较检测出的输出信号RFpp和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RFref,判定输出信号RFpp是否超过了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RFref(步骤S708)。该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RFref设定为大于在光盘介质2的未记录部检测出的RF信号振幅的电平。如果在步骤S708判定的结果是输出信号电平RFpp超过了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RFref,作为输出信号Sig1,比较器18将输出高电平“1”并进入步骤S710。反之,如果在步骤S708判定的结果是输出信号电平RFpp不足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RFref,作为输出信号Sig1,比较器18将输出低电平“0”并进入步骤S709。
这里,如果光拾取器1的位置是位于图16所示的作为光盘介质2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的记录部和未记录部的边界,则因光盘介质2的偏心或者安装时的偏离中心等,光拾取器1的激光束与光盘介质2的边界位置P1交叉。进而,当激光束进入了未记录部时,由于TE信号与记录部相比振幅偏大,故如果在该位置进行TE信号的调整,将不能检测出本来的TE信号的振幅,存在不能利用构成调整电路7的可变增益放大器72设定出合适的增益的可能性。因此,通过较因光盘介质2的偏心或安装时的偏离中心而引起的偏心量更大地设定上述物镜在外周侧的移位量,可以使激光束出射到不切实地形成光道交叉状态的区域更外的外周侧,故激光束可切实地进入未记录部,检测信号Sig1为低电平“0”,使光拾取器1向光盘介质2的内周侧微小移动,使光拾取器1切实地移动到信息区域A2内(步骤S709)。反之,如果光拾取器1的位置位于图16所示的作为光盘介质2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的记录部和未记录部的边界位置稍内周侧,则为了将前述的光拾取器1的物镜移位到外周侧,需要在没有切实地形成光道交叉状态的状态下进行RF信号的振幅检测,但不管是怎样判定,下面都要通过解除物镜的外周移位(步骤S710),使激光束切实地进入信息区域A2的记录部内。
步骤S710中,在解除了物镜的外周移位之后,进行TE信号的调制(步骤S711)。如果在步骤S711中通过TE信号的调整,完成了道跟踪控制准确地动作的准备,则接着将置道跟踪控制为ON(步骤S712),而后,置径向进给追从控制为ON(步骤S713),以使光拾取器1的激光点能够一直追从光盘介质2上的螺旋状光道。于是,光拾取器1的激光点便能够一直准确地追从光盘介质2上的光道,并重放光盘介质2的信息(步骤S714)。
这样,在本实施形态8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中,因其可以大幅度地减少起动时的光拾取器1的移动量,故可以实现起动时间的大幅度的短缩。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形态8中,为了构成检测TE信号的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和与预先设定的值进行比较的比较装置,我们在图14所示的以往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中,追加了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和比较器18,但如果在给予了调整电路7初始值的状态下用MPU6采样TEA信号,并利用MPU6实现检测TE信号的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和与预先设定的值进行比较的比较装置,也可以不追加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和比较器18来实现本实施形态8。
(实施形态9)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形态9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构成的方框图。由于在实施形态7中已经对图中的各构成进行了说明,故这里省略说明。
下面我们对本实施形态9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9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动作的流程图。
如果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安装有光盘介质2或者光盘记录重放装置的电源被置为ON(步骤S801),则进行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有无光盘介质2的判定(步骤S802)。由于进行光盘记录重放装置是否有光盘介质2的判定的方法与在实施形态1中说明的一样,也是利用RF信号电平和惯性进行的,故这里省略其说明。如果在步骤S802判定的结果是判定为有光盘介质2,将通过驱动主轴电机16开始旋转光盘介质2(步骤S803),让光拾取器1向光盘介质2的内周方向微小移动(步骤S804)。此时的向内周方向的移动量是从光拾取器1的可以向外周侧移动的可动范围的边界位置到进入光盘介质2的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内的移动量。由此,通过上述的动作,光拾取器1的位置将位于图16所示的信息区域A2内部,或者较信息区域A2更靠近内周侧。
接着,MPU6根据输出信号Sig2使光拾取器1的物镜移位到光盘介质2的内周侧(步骤S805),并置聚焦控制为ON(步骤S806)。此时,如果光拾取器1的位置位于较光盘介质2的内周部镜面区域A30的更靠近内周侧,且在聚焦控制上产生错误状态,则这里虽然没有图示,但其将在进行了光拾取器1的位置初始化动作后,实施进行TE信号的调整之类的一系列的错误处理动作。而后,如果光拾取器1位于信息区域A2或者镜面区域A30且聚焦控制为ON,则利用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检测RF信号的信号振幅(步骤S807)。进而,用比较器18比较检测出的输出信号RFpp和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RFref,判定输出信号RFpp是否超过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RFref(步骤S808)。该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RFref设定为大于在光盘介质2的未记录部检测出的RF信号振幅的电平。如果在步骤S808判定的结果是输出信号电平RFpp超过了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RFref,作为输出信号Sig1,比较器18将输出高电平“1”并进入步骤S810。反之,如果在步骤S808判定的结果是输出信号电平RFpp不足规定的振幅信号电平RFref,作为输出信号Sig1,比较器18将输出低电平“0”并进入步骤S809。
这里,如果光拾取器1的位置位于图16所示的、作为光盘介质2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的记录部和未记录部的边界,则因光盘介质2的偏心或者安装时的偏离中心等,光拾取器1的激光束与光盘介质2的边界位置P0交叉。进而,当激光束进入了镜面部时,由于TE信号与记录部相比振幅偏大,故如果在该位置进行TE信号的调整,将不能检测出进行本来动作的记录部的TE信号的振幅,存在不能利用构成调整电路7的可变增益放大器72设定出合适的增益的可能性。因此,通过较因光盘介质2的偏心或安装时的偏离中心而引起的偏心量更大地设定上述物镜在内周侧的移位量,可以使激光束出射到不切实地形成光道交叉状态区域更外的外周侧,故激光束可切实地进入未记录部,检测信号Sig1为低电平“0”,使光拾取器1向光盘介质2的外周侧微小移动(步骤S809),使光拾取器1切实地移动到信息区域A2内。反之,如果光拾取器1的位置位于图16所示的作为光盘介质2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的记录部和未记录部的边界位置P0的稍外周侧,则为了将前述的光拾取器1的物镜移位到内周侧,需要在没有切实地形成光道交叉状态的状态下进行RF信号的振幅检测,但不管是怎样判定,下面都要通过解除物镜的内周移位(步骤S810),使激光束切实地进入信息区域A2内。
在前述的步骤S808以及步骤S809中,在将光拾取器1移动到光盘介质2存在光道的信息区域A2后,进行TE信号的调整(步骤S811)。如果在步骤S811中通过TE信号的调整,完成了道跟踪控制准确地动作的准备,则接着将置道跟踪控制为ON(步骤S812),而后,置径向进给追从控制为ON(步骤S813),以使光拾取器1的激光点能够一直追从光盘介质2上的螺旋状光道。于是,光拾取器1的激光点将能够一直准确地追从光盘介质2上的光道并重放光盘介质2的信息(步骤S814)。
这样,在本实施形态9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中,因其可以大幅度地减少起动时的光拾取器1的移动量,故可以实现起动时间的大幅度短缩。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形态9中,为了构成检测TE信号的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和与预先设定的值进行比较的比较装置,我们在图14所示的以往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中,追加了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和比较器18,但如果在给予了调整电路7初始值的状态下用MPU6采样TEA信号,并利用MPU6实现检测TE信号的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和与预先设定的值进行比较的比较装置,也可以不追加信号振幅检测电路17和比较器18来实现本实施形态9。
(实施形态10)
图9所示是记录部和未记录部的光道交叉状态的RF信号和TE信号的波形图,同时其也表示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10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的、检测RF信号的振幅的时间范围。
在前述的本发明实施形态6~9中用图9的t10到t20时间范围作为检测TE信号的振幅的时间范围时,由于激光点没有完全与光道交叉,故在信号振幅的检测上将产生误差。相反,如果在图9中,用大于从t1到t2的时间范围,即同步于光盘介质2的旋转,用旋转一周以上的时间范围作为检测RF信号的振幅的时间范围,则因光盘介质2的偏心或安装时的偏离中心等,使激光点切实地交叉于光盘介质2上的光道,因此,在信号振幅的检测上将不会产生误差。
这样,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形态10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中,因为是同步于光盘介质2的旋转,用旋转一周以上的时间范围作为检测RF信号的振幅的时间范围,故可以切实地检测出光道误差信号的振幅。
在基于实施形态1~10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中,我们是以只进行信息重放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其对CD-R或CD-RW等可以进行信息记录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也同样适用,可以达到和上述这些实施形态同样的效果。
产业利用的可能性
如以上所述这样,本发明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适用于对光盘进行信息的记录或者重放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

Claims (10)

1.一种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包括对具有信息记录用光道的光盘介质进行信息记录或者重放的光拾取器,对上述光拾取器进行控制以使光束的焦点能够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的聚焦控制装置,用于驱动上述光拾取器以使光束的照射位置能够追从上述信息记录用光道的道跟踪调节器,检测光束照射位置与光道位置的偏离的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调整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输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装置,以及对应该调整装置的输出信号驱动上述道跟踪调节器的道跟踪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上述光道误差信号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以及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的移送装置;而上述聚焦控制装置使上述光拾取器发出的光束的焦点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如果由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振幅超过预定的噪音电平的振幅,便由上述调整装置进行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如果由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振幅不足上述预定的噪音电平的振幅,则将上述光拾取器移送到光道的某信息区域。
2.一种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包括对具有信息记录用光道的光盘介质进行信息记录或者重放的光拾取器,对上述光拾取器进行控制以使光束的焦点能够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的聚焦控制装置,用于驱动上述光拾取器以使光束的照射位置能够追从上述信息记录用光道的道跟踪调节器,检测光束照射位置与光道位置的偏离的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调整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输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装置,以及对应该调整装置的输出信号驱动上述道跟踪调节器的道跟踪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上述光道误差信号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向上述道跟踪驱动装置提供信号并使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位的物镜移位装置,以及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的移送装置;而上述聚焦控制装置使上述光拾取器发出的光束的焦点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且在利用上述物镜移位装置,将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方向移位的状态下,比较由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第1光道误差信号的振幅和预定的噪音电平的振幅后,得到第1比较结果,在利用上述物镜移位装置,将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内周方向移位的状态下,比较由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第2光道误差信号的振幅和上述预定的噪音电平的振幅后,得到第2比较结果,并根据上述第1比较结果及第2比较结果进行判断,如果上述第1比较结果和上述第2比较结果同时超过上述预定的噪音电平的振幅,便进行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如果上述第1比较结果超过上述预定的噪音电平的振幅而上述第2比较结果不足上述预定的噪音电平的振幅,则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如果上述第1比较结果不足上述预定的噪音电平的振幅而上述第2比较结果超过上述预定的噪音电平的振幅,则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内周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如果上述第1比较结果和上述第2比较结果同时不足上述预定的噪音电平的振幅,则将上述光拾取器移送到光道的某信息区域。
3.一种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包括对具有信息记录用光道的光盘介质进行信息记录或者重放的光拾取器,对上述光拾取器进行控制以使光束的焦点能够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的聚焦控制装置,用于驱动上述光拾取器以使光束的照射位置能够追从上述信息记录用光道的道跟踪调节器,检测光束照射位置与光道位置的偏离的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调整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输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装置,以及对应该调整装置的输出信号驱动上述道跟踪调节器的道跟踪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上述光道误差信号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向上述道跟踪驱动装置提供信号并使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位的物镜移位装置,以及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的移送装置;而该移送装置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上述聚焦控制装置使上述光拾取器发出的光束的焦点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如果在利用上述物镜移位装置,将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方向移位的状态下,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振幅超过了预定的噪音电平的振幅,便停止上述物镜的移位并由上述调整装置进行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如果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振幅不足上述预定的噪音电平的振幅,则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内周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
4.一种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包括对具有信息记录用光道的光盘介质进行信息记录或者重放的光拾取器,对上述光拾取器进行控制以使光束的焦点能够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的聚焦控制装置,用于驱动上述光拾取器以使光束的照射位置能够追从上述信息记录用光道的道跟踪调节器,检测光束照射位置与光道位置的偏离的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调整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输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装置,以及对应该调整装置的输出信号驱动上述道跟踪调节器的道跟踪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上述光道误差信号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向上述道跟踪驱动装置提供信号并使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位的物镜移位装置,以及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的移送装置;而该移送装置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内周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上述聚焦控制装置使上述光拾取器发出的光束的焦点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如果在利用上述物镜移位装置,将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内周方向移位的状态下,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振幅超过了预定的噪音电平的振幅,便停止上述物镜的移位并由上述调整装置进行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如果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振幅不足上述预定的噪音电平的振幅,则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任一项所述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同步于上述光盘介质的旋转,以旋转一周以上的时间范围作为利用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光道误差信号振幅的时间范围。
6.一种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包括对具有信息记录用光道的光盘介质进行信息记录或者重放的光拾取器,对上述光拾取器进行控制以使光束的焦点能够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的聚焦控制装置,用于驱动上述光拾取器以使光束的照射位置能够追从上述信息记录用光道的道跟踪调节器,检测光束照射位置与光道位置的偏离的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调整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输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装置,以及对应该调整装置的输出信号驱动上述道跟踪调节器的道跟踪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来自上述光盘介质的返回光量的返回光量检测装置,检测该返回光量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的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以及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的移送装置;而上述聚焦控制装置使上述光拾取器发出的光束的焦点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如果由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返回光量信号的振幅超过未记录部分的光量信号的振幅,便由上述调整装置进行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如果由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返回光量信号的振幅不足上述未记录部分的光量信号的振幅,则将上述光拾取器移送到光道的某信息区域。
7.一种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包括对具有信息记录用光道的光盘介质进行信息记录或者重放的光拾取器,对上述光拾取器进行控制以使光束的焦点能够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的聚焦控制装置,用于驱动上述光拾取器以使光束的照射位置能够追从上述信息记录用光道的道跟踪调节器,检测光束照射位置与光道位置的偏离的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调整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输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装置,以及对应该调整装置的输出信号驱动上述道跟踪调节器的道跟踪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来自上述光盘介质的返回光量的返回光量检测装置,检测该返回光量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的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向上述道跟踪驱动装置提供信号并使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上移位的物镜移位装置,以及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的移送装置;而上述聚焦控制装置使上述光拾取器发出的光束的焦点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且在利用上述物镜移位装置,将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方向移位的状态下,比较由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第1返回光量信号的振幅和未记录部分的光量信号的振幅后,得到第1比较结果,并在利用上述物镜移位装置将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内周方向移位的状态下,比较由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第2返回光量信号的振幅和上述未记录部分的光量信号的振幅后,得到第2比较结果,并根据上述第1比较结果及第2比较结果进行判断,如果上述第1比较结果和上述第2比较结果同时超过上述未记录部分的光量信号的振幅,便进行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如果上述第1比较结果超过上述未记录部分的光量信号的振幅而上述第2比较结果不足上述未记录部分的光量信号的振幅,则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如果上述第1比较结果不足上述未记录部分的光量信号的振幅而上述第2比较结果超过上述未记录部分的光量信号的振幅,则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内周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如果上述第1比较结果和上述第2比较结果同时不足上述未记录部分的光量信号的振幅,则移送上述光拾取器到光道的某信息区域。
8.一种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包括对具有信息记录用光道的光盘介质进行信息记录或者重放的光拾取器,对上述光拾取器进行控制以使光束的焦点能够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的聚焦控制装置,用于驱动上述光拾取器以使光束的照射位置能够追从上述信息记录用光道的道跟踪调节器,检测光束照射位置与光道位置的偏离的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调整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输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装置,以及对应该调整装置的输出信号驱动上述道跟踪调节器的道跟踪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来自上述光盘介质的返回光量的返回光量检测装置,检测该返回光量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的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向上述道跟踪驱动装置提供信号并使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位的物镜移位装置,以及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的移送装置;而该移送装置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上述聚焦控制装置使上述光拾取器发出的光束的焦点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如果在利用上述物镜移位装置,将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方向移位的状态下,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返回光量信号的振幅超过了未记录部分的光量信号的振幅,便停止上述物镜的移位并由上述调整装置进行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如果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返回光量信号的振幅不足上述未记录部分的光量信号的振幅,则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内周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
9.一种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包括对具有信息记录用光道的光盘介质进行信息记录或者重放的光拾取器,对上述光拾取器进行控制以使光束的焦点能够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的聚焦控制装置,用于驱动上述光拾取器以使光束的照射位置能够追从上述信息记录用光道的道跟踪调节器,检测光束照射位置与光道位置的偏离的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调整光道误差检测装置输出的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装置,以及对应该调整装置的输出信号驱动上述道跟踪调节器的道跟踪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来自上述光盘介质的返回光量的返回光量检测装置,检测该返回光量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的振幅的振幅检测装置,向上述道跟踪驱动装置提供信号并使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位的物镜移位装置,以及在上述光盘介质的径向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的移送装置;而该移送装置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内周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上述聚焦控制装置使上述光拾取器发出的光束的焦点会聚在上述光盘介质上,如果在利用上述物镜移位装置,将上述光拾取器的物镜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内周方向移位的状态下,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返回光量信号的振幅超过了未记录部分的光量信号的振幅,便停止上述物镜的移位并由上述调整装置进行光道误差信号的增益以及偏移的调整,如果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出的返回光量信号的振幅不足上述未记录部分的光量信号的振幅,则向上述光盘介质的外周方向移送上述光拾取器。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之任一项所述的光盘记录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同步于上述光盘介质的旋转,以旋转一周以上的时间范围作为利用上述振幅检测装置检测返回光量信号振幅的时间范围。
CNB018003915A 2000-03-01 2001-03-01 光盘记录重放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147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056241A JP3690955B2 (ja) 2000-03-01 2000-03-01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56241/2000 2000-03-01
JP56241/00 2000-03-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3088A CN1363088A (zh) 2002-08-07
CN1181474C true CN1181474C (zh) 2004-12-22

Family

ID=18577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0039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1474C (zh) 2000-03-01 2001-03-01 光盘记录重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678221B2 (zh)
JP (1) JP3690955B2 (zh)
KR (1) KR100461886B1 (zh)
CN (1) CN1181474C (zh)
TW (1) TW484130B (zh)
WO (1) WO20010655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55014A (ja) * 2002-07-18 2004-02-19 Funai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KR20040029716A (ko) * 2002-10-02 2004-04-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크 구동기의 트랙킹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0530374C (zh) * 2002-10-15 2009-08-19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控制光学拾取部件的起始点的方法和装置
JP2004139704A (ja) 2002-10-21 2004-05-13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再生方法
JP2004310931A (ja) * 2003-04-08 2004-11-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のミラー面検知方法
JP2005166080A (ja) * 2003-11-28 2005-06-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WO2006008686A1 (en) * 2004-07-14 2006-01-2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Improved tracking error signal calibration method, and disc drive implementing such method
KR20070026884A (ko) * 2004-07-14 2007-03-08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트래킹 에러 신호 보정 방법 및 이 방법을 수행하는 디스크드라이브
JP3874197B2 (ja) * 2004-09-03 2007-01-31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における光ディスクの情報記録エリア探索方法
WO2006106444A2 (en) * 2005-04-04 2006-10-1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 method for preventing interchange of optical information carriers
JP4451834B2 (ja) * 2005-10-05 2010-04-14 株式会社日立エルジーデータストレージ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対物レンズの移動制御方法
US8045434B2 (en) * 2006-09-28 2011-10-25 Mediatek Inc. Method of accessing information stored in predetermined data area on optical disc and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97438B2 (ja) 1991-11-29 1998-01-14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トラック誤差信号の補正装置
US5703848A (en) * 1994-04-05 1997-12-30 Hewlett-Packard Company Off track detection system for ruggedized optical disk drive
JPH09161279A (ja) 1995-12-12 1997-06-20 Fujitsu Ten Ltd 光学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DE19630887A1 (de) * 1996-07-31 1998-02-05 Thomson Brandt Gmbh Gerät zum Lesen und/oder Beschreiben optischer Aufzeichnungsträger
JPH10162485A (ja) 1996-11-25 1998-06-19 Alpine Electron Inc ディスク装置のデジタルサーボの調整方法
JP3119602B2 (ja) 1997-06-20 2000-12-25 日本電気アイシーマイコン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3444822B2 (ja) 1999-10-20 2003-09-08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及びその較正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461886B1 (ko) 2004-12-14
CN1363088A (zh) 2002-08-07
US20020159343A1 (en) 2002-10-31
TW484130B (en) 2002-04-21
KR20020012197A (ko) 2002-02-15
JP3690955B2 (ja) 2005-08-31
US6678221B2 (en) 2004-01-13
JP2001250245A (ja) 2001-09-14
WO2001065550A1 (fr) 200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368C (zh) 光盘及光盘记录/再生装置
CN1162843C (zh) 对具有多个信号记录表面的记录媒体读和/或写数据的设备
CN1116671C (zh) 光盘、跟踪控制装置和方法及焦点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181474C (zh) 光盘记录重放装置
CN1198270C (zh) 光信息记录和重放设备
CN1088883C (zh) 带有波形均衡器和焦点调节电路的光盘驱动器
CN1722272A (zh) 光盘识别装置
CN1244006A (zh) 光学记录与再现装置和光学记录与再现方法
CN1201302C (zh) 具有倾斜检测装置的记录媒体驱动装置和倾斜检测方法
CN1808579A (zh) 光学头、焦点偏移误差信号检出方法及光记录再现装置
CN1157719C (zh) 光头装置、光盘驱动器及用于光盘驱动器的跟踪控制方法
CN1909083A (zh) 光盘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271864A (zh) 透镜夹及其制备方法、生产透镜夹的金属模和物镜装置
CN1815273A (zh) 衍射光栅、受光元件及光学头以及光记录重放装置
CN1084912C (zh) 光拾取装置及光盘驱动装置
CN1293547C (zh) 光盘设备
CN1961364A (zh) 光学拾取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使用这种设备的光盘装置
CN1885416A (zh) 光盘装置
CN1240062C (zh) 用聚焦来读出光盘的方法与装置
CN1221953C (zh) 像差检测方法和使用其的光记录再现方法与光记录再现装置
JP4244330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CN1542778A (zh) 跟踪误差信号产生装置和方法及光盘设备和跟踪控制方法
CN1284156C (zh) 光盘驱动装置和光盘驱动方法
CN1237524C (zh) 光盘装置
CN1877718A (zh) 光盘设备和拾取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222

Termination date: 201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