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40309A - 电池换电的方法、装置、站控系统和换电站 - Google Patents

电池换电的方法、装置、站控系统和换电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40309A
CN117940309A CN202280060744.5A CN202280060744A CN117940309A CN 117940309 A CN117940309 A CN 117940309A CN 202280060744 A CN202280060744 A CN 202280060744A CN 117940309 A CN117940309 A CN 1179403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disassembled
crane
station
charging 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607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峰
何乐为
王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940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403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80Exchanging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e.g. removable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换电的方法、装置、站控系统和换电站,能够在降低换电成本的基础上有效减小电动车辆的换电时间。该方法包括:在控制第一行车拆卸用电设备的待拆卸电池;在所述第一行车将所述待拆卸电池拆卸下来后且控制所述第一行车将所述待拆卸电池运送至电池缓存装置的过程中,控制第二行车将待安装电池安装在所述用电设备上。

Description

电池换电的方法、装置、站控系统和换电站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换电的方法、装置、站控系统和换电站。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的充换电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目前,除了可通过充电装置对电动车辆中的电池进行充电以保证电动车辆的持续运行以外,还可通过换电站更换电动车辆中的电池,能够快速给为能量不足的电动车辆补给能量,从而避免电池的长时间充电。然而,目前的换电站普遍存在着换电时间较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换电的方法、装置、站控系统和换电站,能够在降低换电成本的基础上有效减小电动车辆的换电时间。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换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控制第一行车拆卸用电设备的待拆卸电池;在所述第一行车将所述待拆卸电池拆卸下来后且控制所述第一行车将所述待拆卸电池运送至电池缓存装置的过程中,控制第二行车将待安装电池安装在所述用电设备上。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两个行车,使得在将待拆卸电池拆卸下来并将待拆卸电池运送至电池缓存装置的过程中,另一个行车可以将待安装电池安装在用电设备上。也就是说,整个换电过程是并行进行的,从而能够有效减小换电时间,进而提高用户体验。进一步地,由于通常情况下,一个充电仓需要配置一个充电机,使得电池换电的成本较高。本申请实施例将拆卸下来的待拆卸电池运送至电池缓存装置,这样,就不用过多地设置充电仓,从而降低了电池换电的成本。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控制所述第一行车拆卸所述待拆卸电池时,控制所述第二行车将所述待安装电池从充电仓运送至所述待安装电池的安装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第一行车拆卸待拆卸电池的操作和第二行车将待安装电池从充电仓运送至安装位置的操作同时进行,也就是在电池换电的过程中,多个操作是并行进行的,如此,能够进一步减少换电时间,提高换电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行车或所述第二行 车将所述待拆卸电池从所述电池缓存装置搬运至充电仓,以使所述充电仓对所述待拆卸电池进行充电。
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待拆卸电池运送至电池缓存装置后,并且控制行车将待拆卸电池搬运至充电仓,使得拆卸电池能够及时地充上电,以为下一次用电设备的换电做好准备,避免了待安装电池不够用的情况。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所述第一行车或所述第二行车将所述待拆卸电池从所述电池缓存装置搬运至充电仓,包括:在所述用电设备驶离换电站的换电通道后,控制所述第一行车或所述第二行车将所述待拆卸电池从所述电池缓存装置搬运所述至充电仓。
由于通常情况下,在将待拆卸电池从电池缓存装置搬运至充电仓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换电通道,这样的话,用电设备容易对待拆卸电池的搬运产生干扰。上述技术方案在用电设备驶离换电通道后,控制第一行车或第二行车将待拆卸电池从电池缓存装置搬运至充电仓。如此,能够避免用电设备对待拆卸电池的搬运产生干扰的问题,从而保证了待拆卸电池从电池缓存装置移动至充电仓的顺利进行。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池缓存装置和所述充电仓位于换电站的换电通道的两侧。
该技术方案,将电池缓存装置和充电仓设置在换电通道的两侧,使得电池的拆卸过程和安装过程之间不会相互干扰,有利地保证了换电过程的正常进行。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行车和所述第二行车分别位于换电站的换电通道的两侧。
如此,能够避免第一行车和第二行车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冲突,比如轨迹重叠的问题。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电设备为重型卡车。
重型卡车总体市场保有量约为700万辆,超过70%的重型卡车24小时运营(两班倒或三班倒)。在这种情况下,用电设备为重型卡车,能够提高重型卡车的使用体验。并且对于重型卡车来说,相较于充电,换电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充电车位稀缺、电池容量大、充电时间长等痛点。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换电的装置,包括:第一行车,用于拆卸用电设备的待拆卸电池,以及用于在将所述待拆卸电池拆卸下来后将所述待拆卸电池运送至电池缓存装置;第二行车,用于在所述第一行车将所述待拆卸电池运送至所述电池缓存装置的过程中,将待安装电池安装在所述用电设备上。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行车还用于:在所述第一行车拆卸所述待拆卸电池时,将所述待安装电池从充电仓运送至所述待安装电池的安装位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行车或所述第二行车还用于:将所述待拆卸电池从所述电池缓存装置搬运至充电仓,以使所述充电仓对所述待拆卸电池进行充电。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行车或所述第二行车具体用于:在所述用电设备驶离换电站的换电通道后,将所述待拆卸电池从所述电池缓存装置搬运所述至 充电仓。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池缓存装置和所述充电仓位于换电站的换电通道的两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行车和所述第二行车分别位于换电站的换电通道的两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电设备为重型卡车。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站控系统,应用于换电站,所述站控系统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当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电站,包括:上述第三方面中的站控系统;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电池换电的装置,用于在所述站控系统的控制下,执行电池换电的操作。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换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池换电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换电过程的步骤示意性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换电过程的步骤示意性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换电过程的步骤示意性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换电过程的步骤示意性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换电过程的步骤示意性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换电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换电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在附图中,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申请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即本申请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 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垂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垂直,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平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申请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申请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电池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如可作为动力源为用电设备提供动力,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在用电设备中电池的电量不足以支持用电设备继续行驶的情况下,可利用充电桩等充电设备对用电设备进行充电,即对用电设备中的电池进行充电,以实现电池的充、放电循环使用。但电池充电需要花费较长时间,限制了用电设备的续航使用。
为了提高用电设备的续航使用率,换电技术应运而生。换电技术采用“车电分离”的方式,可以通过换电站为用电设备提供电池更换服务,即电池可以从用电设备上快速取下或者安装。从用电设备上取下的电池可以放入换电站的换电柜中进行充电,以备为后续进入换电站的用电设备进行换电。
在目前常规技术中,对用电设备的电池进行换电的整个工作过程是串行进行的。具体而言,在用电设备停驻在换电平台后,用于更换电池的装置移动到用电设备处,将待拆卸电池从用电设备上拆卸下来。然后,再将待拆卸电池搬运至电池存放机构(如充电仓或电池缓存装置)。接下来,该装置获取到待安装电池,并将待安装电池运送至用电设备处。之后,将待安装电池安装到用电设备上。
显然,这种工作方式所需的时间较长,进而导致用电设备的换电时间较长,影 响用户体验。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换电的方法,通过设置两个行车,使得在将待拆卸电池拆卸下来并将待拆卸电池运送至电池缓存装置的过程中,另一个行车可以将待安装电池安装在用电设备上。也就是说,整个换电过程是并行进行的,从而能够有效减小换电时间,进而提高用户体验。进一步地,由于通常情况下,一个充电仓需要配置一个充电机,使得电池换电的成本较高。本申请实施例将拆卸下来的待拆卸电池运送至电池缓存装置,这样,就不用过多地设置充电仓,从而降低了电池换电的成本。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换电的方法的应用场景的一种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电池换电的方法的应用场景可涉及到换电站11、用电设备12和电池。
换电站11可指为用电设备提供换电服务的场所。例如,换电站11可以为固定的场所,或者,换电站11可为如移动换电车辆等可移动场所,在此并不限定。
用电设备12可与电池可拆卸连接。在一些示例中,用电设备12可以是小汽车、重型卡车等以动力电池为动力源的车辆。
电池可包括设置在用电设备12内的电池和位于换电站11中用于换电的电池。为了便于区分,如图1所示,用电设备12内的待拆卸电池记作电池141,换电站中用于换电的电池记作电池142。从电池的种类而言,该电池可以是锂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铅酸电池、镍隔电池、镍氢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或者钠离子电池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从电池规模而言,该电池可以是电池包、电芯/电池单体,也可以是电池模组。
电池除了可作为动力源为用电设备的电机供电,还可为用电设备中的其他用电器件供电,例如,该电池还可为车内空调、车载播放器等供电。
当安装有电池141的用电设备12驶入换电站11之后,换电站11通过换电装置将电池141从用电设备12取下,并从换电站11中取出电池142,然后将电池142安装到用电设备辆12上。之后安装有电池142的用电设备12可以驶离换电站11。通过该换电技术,可以在几分钟、甚至数十秒内对用电设备进行快速的能量补充,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如图1所示,换电站11中可设置有换电柜13。换电柜13包括电池管理单元(battery management unit,BMU)131。此外,换电柜13还可设置有多个充电仓132,用于换电的电池可放置于充电仓132中。
换电站11还可对应设置有管理装置。该管理装置可为集中式结构,也可为分布式结构,在此并不限定。管理装置可设置在换电站11内,也可以设置在换电站11外。在管理装置为分布式结构的情况下,管理装置还可以部分设置在换电站11内,部分设置在换电站11外。例如,如图1所示,管理装置可以包括换电站11内的站控系统151和换电站11外的云端服务器152,在此并不限定。
可选地,BMU 131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其他单元、模块、装置等进行通信交互。站控系统151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其他单元、模块、装置等进行通信交互。有线通信方式例如可以包括制器局域网(control area network,CAN)通信方式、菊花 链(daisy chain)通信方式。无线通信方式例如可以包括蓝牙通信、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通信、ZigBee通信等各种方式,在此并不限定。
例如,站控系统151可以与BMU 131进行通信,以获取用电设备12上的电池141或充电仓133内的电池142的相关信息。再例如,站控系统151也可以与云端服务器152之间进行通信,以获取用电设备12上的电池141或充电仓133内的电池142的相关信息。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池换电的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方法200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部分内容。
S210:控制第一行车拆卸用电设备的待拆卸电池。
S220:在第一行车将待拆卸电池拆卸下来后且控制第一行车将待拆卸电池运送至电池缓存装置的过程中,控制第二行车将待安装电池安装在用电设备上。
方法200可以应用于换电站中。如前文所述,换电站可以为固定的场所,也可以为可移动场所。方法200可由换电站中的管理装置执行,例如由站控系统执行,如图1中的站控系统151。示例性地,在用电设备停驻在换电站的换电通道后,站控系统可以执行方法200。
其中,站控系统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与第一行车和第二行车进行通信,以执行方法200。例如,通过蓝牙通信、WIFI通信或ZigBee通信等无线通信方式与第一行车和第二行车进行通信。
可选地,待拆卸电池可以为亏电电池,待安装电池可以为满电电池。
或者,待拆卸电池可以为异常电池,如发生热失控的电池,或者形状出现变形的电池等。此时,待安装电池也可以为满电电池,或者也可以为电量与待拆卸电池的电量相同,但未发生热失控或形状出现变形的电池。
用电设备可以为电动车辆,也可以为船舶或航天器等。电动车辆例如可以为重型卡车,如洒水车、消防车、拉土车、载货车等。据分析,重型卡车总体市场保有量约为700万辆,超过70%的重型卡车24小时运营(两班倒或三班倒)。在这种情况下,用电设备为重型卡车,能够提高重型卡车的使用体验。并且对于重型卡车来说,相较于充电,换电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充电车位稀缺、电池容量大、充电时间长等痛点。
第一行车和第二行车的形状和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第一行车和第二行车之间可以进行通信。例如,第一行车和第二行车之间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通信。
电池缓存装置可以理解为任何可以放置电池但不对电池进行充电的装置。其中,换电站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电池缓存装置,并且一个电池缓存装置可以放置一个电池也可以放置多个电池。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仅仅为了区分不同的对象,但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构成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两个行车,使得在将待拆卸电池拆卸下来并将待拆卸电池运送至电池缓存装置的过程中,另一个行车可以将待安装电池安装在用电设备上。 也就是说,整个换电过程是并行进行的,从而能够有效减小换电时间,进而提高用户体验。进一步地,由于通常情况下,一个充电仓需要配置一个充电机,使得电池换电的成本较高。本申请实施例将拆卸下来的待拆卸电池运送至电池缓存装置,这样,就不用过多地设置充电仓,从而降低了电池换电的成本。
考虑到换电站的充电仓可能距离用电设备的停驻位置较远,为了进一步减少换电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200还可以包括:在控制第一行车拆卸待拆卸电池时,控制第二行车从充电仓将待安装电池运送至待安装电池的安装位置。
充电仓为可以对电池进行充电的装置,例如,可以为图1中的充电仓132。换电站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充电仓。
可选地,可以控制第二行车从距离用电设备最远的充电仓中取出待安装电池,也可以控制第二行车从距离用电设备最近的充电仓中取出待安装电池,或者,也可以控制第二行车从所有充电仓中任意取出待安装电池,再或者,可以根据第一行车拆卸待拆卸电池所需要的时长确定从哪个充电仓中取待安装电池。
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第一行车拆卸待拆卸电池的操作和第二行车将待安装电池从充电仓运送至安装位置的操作同时进行,也就是在电池换电的过程中,多个操作是并行进行的,如此,能够进一步减少换电时间,提高换电效率。
如上文所述,待拆卸电池可能为亏电电池,因此在将待拆卸电池拆卸下来后,需要对待拆卸电池进行充电。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200还可以包括:控制第一行车或第二行车将待拆卸电池从电池缓存装置搬运至充电仓,以使充电仓对待拆卸电池进行充电。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行车和第二行车可以分别位于换电通道的两侧。如此,能够避免第一行车和第二行车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冲突,比如轨迹重叠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待拆卸电池与第一行车位于同一侧,因此,方法200具体可以为:控制第一行车将待拆卸电池缓存装置搬运至充电仓。
作为另一种示例,第一行车和第二行车可以位于换电通道的同一侧。比如,均位于换电通道的左侧。
在这种情况下,方法200具体可以包括:控制第一行车和第二行车中处于空闲状态的行车将待拆卸电池搬运至充电仓。或者,控制第一行车和第二行车中的任意一个行车将待拆卸电池搬运至充电仓。
再或者,交替控制第一行车和第二行车将待拆卸电池搬运至充电仓。比如,在对上一个用电设备的电池进行换电时,控制第一行车将上一个用电设备的待拆卸电池搬运至充电仓,那么在对当前用电设备的电池进行换电时,则控制第二行车将待拆卸电池搬运至充电仓。如此,能够避免使用固定的行车将待拆卸电池搬运至充电仓,从而导致该行车的使用寿命大大减小的问题,有利地提高了行车的使用寿命。
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待拆卸电池运送至电池缓存装置后,并且控制行车将待拆卸电池搬运至充电仓,使得拆卸电池能够及时地充上电,以为下一次用电设备的换电做好准备,避免了待安装电池不够用的情况。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在待拆卸电池拆卸下来后,立即控制第一行车或第二 行车将待拆卸电池从电池缓存装置搬运至充电仓。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在待拆卸电池拆卸下来并间隔预定时间后,控制第一行车或第二行车将待拆卸电池从电池缓存装置搬运至充电仓。
由于通常情况下,在将待拆卸电池从电池缓存装置搬运至充电仓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换电通道,这样的话,用电设备容易对待拆卸电池的搬运产生干扰。因此,在再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在用电设备驶离换电通道后,控制第一行车或第二行车将待拆卸电池从电池缓存装置搬运至充电仓。
如此,能够避免用电设备对待拆卸电池的搬运产生干扰的问题,从而保证了待拆卸电池从电池缓存装置移动至充电仓的顺利进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缓存装置和充电仓位于换电通道的两侧。
该技术方案,将电池缓存装置和充电仓设置在换电通道的两侧,使得电池的拆卸过程和安装过程之间不会相互干扰,有利地保证了换电过程的正常进行。
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换电的方法,以下结合图3-图7描述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施例的电池换电的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图3-图6的顺序即为电池换电的顺序。
其中,在图3-图7中,H为换电通道,A为待安装电池,B为待拆卸电池。
首先,如图3所示,在用电设备停驻在换电通道后,控制第一行车拆卸待拆卸电池,并且控制第二行车将待安装电池从充电仓运送至待安装电池的安装位置。
接下来,如图4所示,控制第一行车将待拆卸电池运送至电池缓存装置,并且控制第二行车将待安装电池安装在用电设备上。即待安装电池和待拆卸电池是同步移动的。
再接下来,如图5所示,第一行车将待拆卸电池运送到了电池缓存装置,并且第二行车将待安装电池安装在了用电设备上。
之后,如图6所示,在用电设备的电池更换完之后,用电设备驶离换电站。此时,控制第一行车将待拆卸电池从电池缓存装置搬运至充电仓。
最后,如图7所示,第一行车将待拆卸电池搬运至充电仓,并且充电仓对待拆卸电池进行充电。至此,整个换电过程结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并且,在不冲突的前提下,本申请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和/或各个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的相互组合,组合之后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上文详细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换电的方法,下面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换电的装置和站控系统。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换电的装置8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8所示,该电池换电的装置800可以包括:
第一行车810,用于拆卸用电设备的待拆卸电池,以及用于在将待拆卸电池拆卸下来后将待拆卸电池运送至电池缓存装置。
第二行车820,用于在第一行车将待拆卸电池运送至电池缓存装置的过程中,将待安装电池安装在用电设备上。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行车830还用于:在第一行车拆卸待拆卸电池时,将待安装电池从充电仓运送至待安装电池的安装位置。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行车810或第二行车820还用于:将待拆卸电池从电池缓存装置搬运至充电仓,以使充电仓对待拆卸电池进行充电。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行车810或第二行车820具体用于:在用电设备驶离换电站的换电通道后,将待拆卸电池从电池缓存装置搬运至充电仓。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缓存装置和充电仓位于换电站的换电通道的两侧。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行车和第二行车分别位于换电站的换电通道的两侧。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电设备为重型卡车。
应理解,该装置800可以实现该方法200中第一行车和第二行车的相应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站控系统9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站控系统900包括存储器901、处理器902、通信接口903以及总线904。其中,存储器901、处理器902、通信接口903通过总线904实现彼此之间的通信连接。
存储器901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静态存储设备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901可以存储程序,当存储器901中存储的程序被处理器902执行时,处理器902和通信接口903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换电的方法的各个步骤。
处理器902可以采用通用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站控系统中的单元所需执行的功能,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换电的方法。
处理器902还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换电的方法的各个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90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上述处理器902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901, 处理器902读取存储器901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本申请实施例的站控系统中包括的单元所需执行的功能,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换电的方法。
通信接口903使用例如但不限于收发器一类的收发装置,来实现站控系统900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之间的通信。
总线904可包括在站控系统900各个部件(例如,存储器901、处理器902、通信接口903)之间传送信息的通路。
应注意,尽管上述站控系统900仅仅示出了存储器、处理器、通信接口,但是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站控系统900还可以包括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须的其他器件。同时,根据具体需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站控系统900还可包括实现其他附加功能的硬件器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站控系统900也可仅仅包括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必须的器件,而不必包括图9中所示的全部器件。
应理解,站控系统900例如可以为图1中的站控系统151。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换电站,该换电站可以包括站控系统和电池换电的装置,该电池换电的装置用于在站控系统的控制下执行电池换电的操作。
可选地,该站控系统可以为图9所示的站控系统900,该电池换电的装置可以为图8所示的电池换电的装置800。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前述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方法。
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上述电池换电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7)

  1. 一种电池换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第一行车拆卸用电设备的待拆卸电池;
    在所述第一行车将所述待拆卸电池拆卸下来后且控制所述第一行车将所述待拆卸电池运送至电池缓存装置的过程中,控制第二行车将待安装电池安装在所述用电设备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控制所述第一行车拆卸所述待拆卸电池时,控制所述第二行车将所述待安装电池从充电仓运送至所述待安装电池的安装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行车或所述第二行车将所述待拆卸电池从所述电池缓存装置搬运至充电仓,以使所述充电仓对所述待拆卸电池进行充电。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一行车或所述第二行车将所述待拆卸电池从所述电池缓存装置搬运至充电仓,包括:
    在所述用电设备驶离换电站的换电通道后,控制所述第一行车或所述第二行车将所述待拆卸电池从所述电池缓存装置搬运所述至充电仓。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缓存装置和所述充电仓位于换电站的换电通道的两侧。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车和所述第二行车分别位于换电站的换电通道的两侧。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设备为重型卡车。
  8. 一种电池换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行车,用于拆卸用电设备的待拆卸电池,以及用于在将所述待拆卸电池拆卸下来后将所述待拆卸电池运送至电池缓存装置;
    第二行车,用于在所述第一行车将所述待拆卸电池运送至所述电池缓存装置的过程中,将待安装电池安装在所述用电设备上。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车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行车拆卸所述待拆卸电池时,将所述待安装电池从充电仓运送至所述待安装电池的安装位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车或所述第二行车还用于:
    将所述待拆卸电池从所述电池缓存装置搬运至充电仓,以使所述充电仓对所述待拆卸电池进行充电。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车或所述第二行车具体用于:
    在所述用电设备驶离换电站的换电通道后,将所述待拆卸电池从所述电池缓存装置搬运所述至充电仓。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缓存装置和所述充电仓位于换电站的换电通道的两侧。
  13. 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车和所述第二行车分别位于换电站的换电通道的两侧。
  14. 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设备为重型卡车。
  15. 一种站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换电站,所述站控系统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当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换电的方法。
  16. 一种换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站控系统;
    如权利要求8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换电的装置,用于在所述站控系统的控制下执行电池换电的操作。
  17.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换电的方法。
CN202280060744.5A 2022-07-08 2022-07-08 电池换电的方法、装置、站控系统和换电站 Pending CN11794030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104517 WO2024007277A1 (zh) 2022-07-08 2022-07-08 电池换电的方法、装置、站控系统和换电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40309A true CN117940309A (zh) 2024-04-26

Family

ID=89454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60744.5A Pending CN117940309A (zh) 2022-07-08 2022-07-08 电池换电的方法、装置、站控系统和换电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40309A (zh)
WO (1) WO202400727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79456B1 (en) * 2012-06-27 2019-03-06 Kookmin University Industry Academy Cooperation Foundation Battery exchanging-type charging station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
CN109849861A (zh) * 2017-11-30 2019-06-07 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换电站及其控制方法
CN216300841U (zh) * 2020-10-12 2022-04-15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换电站
CN216709073U (zh) * 2022-01-25 2022-06-10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换电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07277A1 (zh) 2024-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4430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placing a vehicle battery
CN107499319B (zh) 一种电池转运设备、电池转运系统及电池转运方法
KR101663086B1 (ko) 비클투그리드용 전기차 충방전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14166846A (ja) プラグインハイブリッドおよび電気車両の電気管理方法
CN109969039A (zh) 车载双源电池包的能源管理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0022262A (ja) 産業車両用充電システム
KR101542665B1 (ko) 전기자동차용 배터리팩의 이용방법
EP3556596A1 (en)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harging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multi-layer division scheme
JP2007074800A (ja) 無人搬送車の電池充放電管理システム
CN106864283A (zh) 电动型移动充电车供电方法、服务能力计算方法
CN111959340B (zh) 一种换电站及换电站的运营方法
CN213705232U (zh) 换电站
CN111434516A (zh) 一种机器人换电方法、系统
CN117940309A (zh) 电池换电的方法、装置、站控系统和换电站
CN118043222A (zh) 电池换电的方法、换电系统和换电站
JP2023051851A (ja) 電池配送方法、充電計画方法、機器及び媒体
EP4243234A1 (en) Electric energy dispatchment method, vehicle control unit,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system, device and medium
CN213501923U (zh) 一种换电站
WO2023201508A1 (zh) 电池换电的方法和换电系统
CN221058308U (zh) 通信的装置
WO2023225975A1 (zh) 热失控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168593A1 (zh) 更换电池的方法、装置和站控系统
WO2024016254A1 (zh) 平衡检测的方法、装置和站控系统
WO2023206481A1 (zh)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201507A1 (zh) 电池换电的方法和换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