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214C - 光拾波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拾波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214C
CN1178214C CNB011012013A CN01101201A CN1178214C CN 1178214 C CN1178214 C CN 1178214C CN B011012013 A CNB011012013 A CN B011012013A CN 01101201 A CN01101201 A CN 01101201A CN 1178214 C CN1178214 C CN 117821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wire
object lens
steel wires
optic pick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012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08320A (zh
Inventor
��ͳ���
和出达贵
־
杉原广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08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83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821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21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25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for lens positioning
    • G11B7/0932Details of sprung suppor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22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optical heads, e.g. assemb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光拾波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将物镜保持架(12)以弹性悬臂支承的钢丝(16A、16B、16C、16D)中,在跟踪方向重叠配置的钢丝(16A、16C)通过热熔接而固定,钢丝(16B、16D)独立配置。任何钢丝(16A、16B、16C、16D)靠近基端的部分(166)都从调焦方向被压扁,靠近前端的部分(167)从跟踪方向被压扁。从供电观点看,即使是用4根钢丝支承物镜保持架的结构,也可将无用空间做得狭小,且可适当地使物镜保持架向调焦方向和跟踪方向移动。

Description

光拾波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拾波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地说,涉及光拾波装置中的物镜的支承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对来自光记录媒体的信息进行再生或记录的光拾波装置,例如揭示在日本发明专利公开1992年第49174号公报中。在其所揭示的光拾波装置中,如图8及图9所示,使从光源(未图示)射出的激光聚束在光记录媒体(未图示)上的物镜11由物镜保持架12保持。在物镜保持架12的周围卷绕有调焦修正用的驱动绕组13,在相对于物镜保持架12的侧面,粘接固定有2对跟踪修正用的驱动绕组14。
在该光拾波装置10中,物镜保持架12由4根金属制的钢丝16A、16B、16C、16D以弹性而悬臂支承。即,4根钢丝16A、16B、16C、16D,因还兼作从固定侧构件110向物镜保持架12的供电,故它们各自在由橡胶管或树脂等的绝缘材料15所包覆的状态下,各自的基端侧161被固定在固定侧构件110的一侧,而前端侧162贯通于上下形成在物镜保持架12的相对侧面上的孔12a,并钎焊在安装于物镜保持架12侧面的印刷电路板17上。
在该印刷电路板17上,钎焊有调焦修正用的驱动绕组13的两端和跟踪修正用的驱动绕组14的两端,所述驱动绕组13、14,通过印刷电路板17的铜箔图形而分别与4根钢丝16A、16B、16C、16D电气连接。
对此,钢丝16的基端侧161被钎焊在印刷电路板18(固定侧构件110的一侧)上。该印刷电路板18用螺钉19固定在コ字状的固定侧构件110的侧面上。固定侧构件110用磁性材料构成,在相对的侧面的内侧,粘接固定有2个磁铁111,与驱动绕组13、14构成磁路。在印刷电路板18上钎焊有导线112,导线112通过印刷电路板18的铜箔图形而与钢丝16A、16B、16C、16D电气连接。
在如此构成的光拾波装置10中,一旦向导线112供电,就通过钢丝16A、16B、16C、16D而向调焦修正用的驱动绕组13或跟踪修正用的驱动绕组14供电,利用所述驱动绕组13、14与磁铁111、111之间所产生的磁力,物镜保持架12就一边使钢丝16A、16B、16C、16D产生挠曲一边克服钢丝16A、16B、16C、16D的弹性而向调焦方向和跟踪方向移动。其结果,物镜11也向调焦方向和跟踪方向移动。因此,从光源(未图示)射出的激光通过物镜11而照射到光记录媒体的规定位置上,若检测出其返回光,则就可在与光记录媒体之间对信息进行再生和记录。
这里,4根钢丝16A、16B、16C、16D如现有技术的图10(A)所示,在调焦方向(箭头F所示的方向)和跟踪方向(箭头T所示的方向)分别平行地配置成各2根重叠。即,若从其基端侧161一侧看4根钢丝16A、16B、16C、16D,则如图10(B)所示,在相当于短边和长边分别沿调焦方向和跟踪方向延伸的长方形的各个角的位置,分别以独立的状态配置钢丝16A、16B、16C、16D。另外,钢丝16A、16B、16C、16D的截面都设成一样的圆形。
但是,对于光拾波装置10来说,要求小型化和薄型化等,对于这种要求,往往不能用通过图10(A)、(B)说明的钢丝16A、16B、16C、16D支承物镜保持架12的结构来对付。例如,要将光拾波装置10做成小型化、薄型化,则要高密度地配置各种零件,而在图10(A)、(B)所示的结构中,由于在相当于长方形的各个角的位置处配置有钢丝16A、16B、16C、16D,故由该长方形划分的空间势必成为无用空间。
另外,当将现有的光拾波装置10做成小型化、薄型化后,存在着较难使物镜保持架12向调焦方向和跟踪方向适当移动的问题。即,若配合光拾波装置10的小型化、薄型化而将物镜保持架12做成小型化、薄型化,则所述钢丝16之间的调焦方向或跟踪方向中的距离整体缩短,从而较难对使物镜保持架12向调焦方向或跟踪方向移动时的物镜保持架12进行姿势控制。例如,一旦因物镜保持架12的薄型化而使钢丝16之间的调焦方向中的距离变短时,由于钢丝16容易向调焦方向扭转,故当使物镜保持架12向跟踪方向移动时,物镜保持架12变得容易倾斜。另外,当将物镜保持架12的宽度做得狭小,即钢丝16之间的跟踪方向中的距离变短时,由于钢丝16变得容易向跟踪方向扭转,故当使物镜保持架12向调焦方向移动时,物镜保持架12变得容易倾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从供电的观点看用4根钢丝来支承物镜保持架的结构也可将无用空间做得狭窄的光拾波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无用空间做得狭窄、并可使物镜保持架向调焦方向和跟踪方向适当移动的光拾波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光拾波装置具有:使激光聚束在光记录媒体上的物镜;保持该物镜的物镜保持架;固定侧构件;基端侧支承在该固定侧构件的一侧、前端侧与所述物镜保持架连接的4根钢丝,利用作用于所述物镜保持架一侧与所述固定侧构件一侧之间的磁力而使所述钢丝产生弹性变形并向调焦方向和跟踪方向驱动所述物镜,其特点是,所述4根钢丝由当向跟踪方向或调焦方向看时配置成每2根重叠的两组钢丝所构成,在该两组钢丝中,至少一组的2根钢丝互相被固定成为一体。
即,在本发明中,从向物镜保持架供电的观点看,使用4根钢丝这一点是与现有结构相同的,但在本发明中,在配置成当向跟踪方向或调焦方向看时为重叠状态的两组钢丝中,至少一组的2根钢丝互相被固定成为一体,这一点与现有结构不相同。
因此,在两组的钢丝中,当在一组中将2根钢丝互相固定做成一体、而在另一组中将2根钢丝配置成独立的状态时,在外观上,由于配置了3根钢丝,故与将4根钢丝分别配置在相当于长方形的角处的位置上的结构相比,可缩小无用空间。
此外,通过将2根钢丝互相固定成为一体的一组配置在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并将互相独立的2根钢丝配置成位于等腰三角形的底面的两端,从而可相对固定侧构件平衡良好地驱动物镜保持架。
另外,当在两组钢丝的任一组中将2根钢丝互相固定成为一体时,外观上,由于配置了2根钢丝,故与将4根钢丝分别配置在相当于长方形的角处的位置上的结构相比,可大幅度地缩小无用空间。
此外,由于利用涂敷在钢丝表面上的作为绝缘材料的热熔接性树脂将2根钢丝互相固定成为一体,故可容易地进行钢丝的绝缘和固定。
在本发明中,对于所述4根钢丝,最好包含长度方向的一部分从所述跟踪方向和所述调焦方向中的至少一方被压扁的形状的钢丝。若钢丝是从跟踪方向被压扁的形状,则该钢丝易向跟踪方向产生挠曲,而不易向调焦方向产生挠曲。相反,若钢丝是从调焦方向被压扁的形状,则钢丝易向调焦方向产生挠曲,而不易向跟踪方向产生挠曲。如此,若通过是否根据光拾波装置的规格、特性而将钢丝做成从任一方向压扁的形状而进行使钢丝挠曲容易度具有方向性的修正,则当物镜保持架向调焦方向或跟踪方向移动时可防止物镜保持架(物镜)产生倾斜等不良情况的现象。另外,由于压扁钢丝的部分是钢丝长度方向的一部分,故在钢丝的其他部分上,在与压扁方向正交的方向可保留挠曲容易度,并且,通过在长度方向中任意的范围压扁钢丝或压扁成任何程度,从而可任意调整钢丝的挠曲容易度。因此,在将光拾波装置做成小型化、薄型化时,即使要适当驱动物镜保持架(物镜)而要调整钢丝的弹性,但由于可容易而适当地对付这种要求,故具有光拾波装置的设计自由度较高的优点。
另外,在所述4根钢丝的任意一个中,最好具有长度方向的一部分从所述跟踪方向和所述调焦方向中的至少一方被压扁的形状。
例如,所述4根钢丝都具有一部分从跟踪方向被压扁的形状的情况下,即使因物镜保持架的薄型化而使钢丝互相的调焦方向中的距离缩短,但因钢丝难以向调焦方向扭转,故即使使物镜保持架向跟踪方向移动时,物镜保持架也不会倾斜。另外,由于从跟踪方向被压扁的是钢丝长度方向中的一部分,故钢丝的其他部分保留有向调焦方向的适当的挠曲容易度。因此,不妨碍向调焦方向驱动物镜保持架(物镜)。
与该结构相反,在4根钢丝都具有一部分从调焦方向被压扁的形状的情况下,钢丝难以向跟踪方向挠曲。因此,在将物镜保持架的宽度做得狭小后,即使钢丝互相的跟踪方向中的距离变短,由于钢丝难以向跟踪方向扭转,所以,即使使物镜保持架向调焦方向移动时,物镜保持架也不会倾斜。另外,由于从调焦方向被压扁的是钢丝长度方向中的一部分,故在钢丝的其他部分保留有向跟踪方向的挠曲容易度。因此,不妨碍向跟踪方向驱动物镜保持架(物镜)。
此外,所述4根钢丝中,压扁后形状的钢丝,也可以是具有长度方向的一部分从所述跟踪方向被压扁、其他一部分从所述调焦方向被压扁的形状的结构。做成如此结构,当使物镜保持架向调焦方向移动时,就以从调焦方向压扁的部分为中心挠曲,但由于该部分难以向跟踪方向挠曲,故物镜保持架(物镜)不会倾斜。另外,当使物镜保持架向跟踪方向移动时,就以从跟踪方向压扁的部分为中心挠曲,但由于该部分难以向调焦方向挠曲,故物镜保持架(物镜)不会倾斜。并且在本发明中,由于仅将钢丝的一部分压扁,故可由压扁的程度和范围来调整各个部分的挠曲容易度。因此,可根据光拾波装置的规格、特性来调整、修正钢丝的特性,从而有更进一步提高光拾波装置的设计自由度的优点。
在这种结构的光拾波装置的制造方法中,在用所述4根钢丝将所述物镜保持架支承在所述固定侧构件上后,最好从所述调焦方向及所述跟踪方向的至少一方压扁所述钢丝的长度方向中的一部分。做成如此结构,具有可根据实际试着驱动物镜保持架(物镜)后的结果而调整钢丝的特性的优点。
另外,当压扁所述钢丝时,最好同时将所述调焦方向或所述跟踪方向上重叠配置的2根钢丝压扁。做成如此结构,可根据实际试着驱动物镜保持架(物镜)的结果而高效率地进行调整钢丝特性的作业,并可对同时压扁加工的2根钢丝实施相同程度的压扁加工。
附图说明
图1(A)、(B)分别是在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光拾波装置中将悬臂支承物镜保持架的4根钢丝放大表示的说明图和表示从基端侧看到所述钢丝后的各钢丝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2(A)、(B)分别是在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光拾波装置中将悬臂支承物镜保持架的4根钢丝放大表示的说明图和表示从基端侧看到所述钢丝后的各钢丝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3(A)、(B)分别是在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光拾波装置中将悬臂支承物镜保持架的4根钢丝放大表示的说明图和表示从基端侧看到所述钢丝后的各钢丝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4(A)、(B)分别是在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光拾波装置中将悬臂支承物镜保持架的4根钢丝放大表示的说明图和表示从基端侧看到所述钢丝后的各钢丝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5(A)、(B)分别是在本发明实施形态5的光拾波装置中将悬臂支承物镜保持架的4根钢丝放大表示的说明图和表示从基端侧看到所述钢丝后的各钢丝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6(A)、(B)分别是在本发明实施形态6的光拾波装置中将悬臂支承物镜保持架的4根钢丝放大表示的说明图和表示从基端侧看到所述钢丝后的各钢丝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7(A)、(B)分别是在本发明实施形态7的光拾波装置中将悬臂支承物镜保持架的4根钢丝放大表示的说明图和表示从基端侧看到所述钢丝后的各钢丝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光拾波装置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光拾波装置中的物镜保持架的支承结构的立体图;
图10(A)、(B)分别是在现有的光拾波装置中将悬臂支承物镜保持架的4根钢丝放大表示的说明图和表示从基端侧看到所述钢丝后的各钢丝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本发明在保持物镜保持架的钢丝的配置和形状方面有特点,在图8和图9说明的光拾波装置及其它的光拾波装置中,仅根据钢丝的位置而进行针对物镜保持架的形状的设计变更,对于物镜、物镜保持架和磁性驱动电路等的基本结构不必进行设计变更。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物镜、物镜保持架及磁性驱动电路等共同的结构,标上同一符号而省略它们的说明,仅说明作为本发明特点的钢丝的结构。
实施形态1
图1(A)、(B)分别是在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光拾波装置中将悬臂支承物镜保持架的4根钢丝放大表示的说明图和表示从基端侧看到所述钢丝后的各钢丝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如图1(A)所示,本形态的光拾波装置,因物镜、物镜保持架及磁性驱动电路等的基本结构是按图8及图9说明的结构,故省略它们的说明,而用前端侧162支承物镜保持架12的4根钢丝16A、16B、16C、16D的基端侧161支承在固定侧构件110(参照图8及图9)上。另外,4根钢丝16A、16B、16C、16D由向跟踪方向和调焦方向中的跟踪方向看平行地配置成每2根重叠的两组钢丝(第一组的钢丝16A、16C和第二组的钢丝16B、16D)所构成,所述4根钢丝16A、16B、16C、16D配置成当从调焦方向看不重叠。
在本形态中,钢丝16A、16B、16C、16D都由在长度方向的截面为一样的圆形的金属线构成。另外,任何的钢丝16A、16B、16C、16D的表面都用热熔接性树脂等的绝缘材料(未图示)涂敷。
在本形态中,两组钢丝中,一组(第一组钢丝16A、16C)的2根钢丝互相通过热熔接等方式而固定成为一体,而另一组(第二组钢丝16B、16D)的2根钢丝独立。
因此,在本形态中,如图1(B)所示,热熔接后的第一组钢丝16A、16C,在外观上,1根钢丝配置在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处,互相独立的第二组钢丝16B、16D配置成位于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的两端处。
如此,在本形态中,从向物镜保持架12供电的观点看,在使用4根钢丝16A、16B、16C、16D这一点上是与现有结构相同的,而在从跟踪方向看配置成重叠的二组钢丝中,将第一组的2根钢丝16A、16C互相固定而成为一体,这一点与现有结构不同。因此,在本形态中,在外观上,由于配置了3根钢丝,故与将4根钢丝16A、16B、16C、16D分别配置在相当于长方形的角处的位置上的结构相比,可缩小无用空间。
实施形态2
图2(A)、(B)分别是在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光拾波装置中将悬臂支承物镜保持架的4根钢丝放大表示的说明图和表示从基端侧看到所述钢丝后的各钢丝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如图2(A)所示,本形态的光拾波装置的各钢丝的位置也与实施形态1的配置相同。另外,任何的钢丝16A、16B、16C、16D的表面都用热熔接性树脂等的绝缘材料(未图示)涂敷,一组(第一组钢丝16A、16C)的2根钢丝互相通过热熔接等方式而固定成为一体。
另外,在本形态中,4根钢丝16A、16B、16C、16D的两端部分(基端侧161及前端侧162)都是截面仍为圆形,但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分163具有从跟踪方向被压扁的形状。即,在钢丝16A、16B、16C、16D的中央部分163处,在调焦方向直径较大,在跟踪方向直径较小。这里,在4根钢丝16A、16B、16C、16D之间,在从跟踪方向被压扁的中央部分163的长度方向的位置、范围及压扁的程度是等同的。
这种形状的钢丝16A、16B、16C、16D,相对如图1所示那样截面同样为圆形的钢丝16A、16B、16C、16D来说,可在其中央部分163上通过从跟踪方向实施冲压加工而形成。
如此,在本形态的光拾波装置中,钢丝16A、16B、16C、16D的一部分(中央部分163),由于呈从跟踪方向被压扁的形状,故容易向跟踪方向产生挠曲,但难以向调焦方向产生挠曲。也就是说,在本形态中,根据光拾波装置的规格、特性,对钢丝16A、16B、16C、16D的一部分,通过从跟踪方向压扁而进行使挠曲容易度具有方向性的修正。因此,即使因物镜保持架12的薄型化而使钢丝16A、16B间及钢丝16C、16D间的调焦方向的距离变短,钢丝16A、16B、16C、16D也难以向调焦方向扭转,从而,即使使物镜保持架12向跟踪方向移动时,物镜保持架12(物镜11)也不会倾斜。
另外,在钢丝16A、16B、16C、16D中,由于从跟踪方向被压扁的是钢丝16A、16B、16C、16D的长度方向中的一部分,故钢丝16A、16B、16C、16D在调焦方向也具有适当的挠曲容易度。因此,不会妨碍向调焦方向驱动物镜保持架12(物镜11)。
此外,通过在长度方向中任意的范围压扁钢丝16A、16B、16C、16D或压扁成任何程度,从而可调整钢丝16A、16B、16C、16D的挠曲容易度。因此,在将光拾波装置做成小型化、薄型化时,即使要适当驱动物镜保持架12(物镜11)而要对钢丝16A、16B、16C、16D的弹性进行微调,但由于可容易而适当地对付这种要求,故光拾波装置的设计自由度较高。
在制造这种结构的光拾波装置时,在本形态中,如图1(A)所示,在使用截面为同样圆形的钢丝16A、16B、16C、16D对物镜保持架12进行悬臂支承后,根据实际试着驱动物镜保持架12(物镜)后的结果,而从跟踪方向对钢丝16A、16B、16C、16D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进行压扁的冲压加工。该从跟踪方向的压扁加工,对成为一体的钢丝16A、16C同时进行。因此,由于根据实际试着驱动物镜保持架12(物镜)后的结果来对钢丝16A、16B、16C、16D的特性进行调整、修正,故可使光拾波装置的性能最佳化。
实施形态3
图3(A)、(B)分别是在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光拾波装置中将悬臂支承物镜保持架的4根钢丝放大表示的说明图和表示从基端侧看到所述钢丝后的各钢丝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如图3(A)所示,本形态的光拾波装置,具有从调焦方向被压扁的形状,这一点不同于上述实施形态2的从跟踪方向对钢丝16A、16B、16C、16D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分163进行压扁的冲压加工,其他结构完全相同。即,在本形态中,在钢丝16A、16B、16C、16D的中央部分163处,在跟踪方向直径较大,在调焦方向直径较小。
本形态也如图1(A)所示,对于截面一样为圆形的钢丝16A、16B、16C、16D,可通过在其中央部分163处实施从调焦方向的冲压加工而形成。
在本形态的光拾波装置中,钢丝16A、16B、16C、16D的一部分(中央部分163),由于呈从调焦方向被压扁的形状,故容易向调焦方向产生挠曲,但难以向跟踪方向产生挠曲。也就是说,在本形态中,根据光拾波装置的规格、特性,对钢丝16A、16B、16C、16D的一部分,通过从调焦方向压扁而进行使挠曲容易度具有方向性的修正。因此,即使将物镜保持架12的宽度做得狭窄而使钢丝16A、16C间及钢丝16B、16D间的跟踪方向的距离变短,钢丝16A、16B、16C、16D也难以向跟踪方向扭转,从而,即使使物镜保持架12向调焦方向移动时,物镜保持架12(物镜)也不会倾斜。
在制造这种结构的光拾波装置时,如图1(A)所示,在使用截面为同样圆形的钢丝16A、16B、16C、16D对物镜保持架12进行悬臂支承后,根据实际试着驱动物镜保持架12(物镜)后的结果,而从调焦方向对钢丝16A、16B、16C、16D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进行压扁的冲压加工。在实施该冲压加工时,由于4根钢丝16A、16B、16C、16D配置成当从跟踪方向看时每2根钢丝重叠,所以同时将跟踪方向配置成重叠的2根钢丝16A、16C压扁,同时将另2根钢丝16B、16D压扁。因此,可高效率地进行对钢丝的特性进行调整、修正的作业,并且在钢丝16A、16B、16C、16D间不会产生挠曲方面的误差。
实施形态4
图4(A)、(B)分别是在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光拾波装置中将悬臂支承物镜保持架的4根钢丝放大表示的说明图和表示从基端侧看到所述钢丝后的各钢丝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如图4(A)所示,本形态的光拾波装置呈上述实施形态2和实施形态3组合而成的结构。
即,在本形态中,如图4(A)所示,4根钢丝16A、16B、16C、16D的两端部分(基端侧161和前端侧162)和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分165,截面都仍是圆形,但具有从调焦方向被压扁比中央部分165更靠近基端的部分166、从跟踪方向被压扁比中央部分165更靠近前端的部分167的形状,其他结构完全与上述实施形态2和实施形态3相同。
如此,在本形态中,根据光拾波装置的规格、特性,在钢丝16A、16B、16C、16D的靠近基端的部分166上实施从调焦方向的冲压加工,在其靠近前端的部分167上,通过实施从跟踪方向的冲压加工而进行使挠曲容易度具有方向性的修正。因此,在本形态的光拾波装置中,当使物镜保持架12向调焦方向移动时,主要是从调焦方向压扁的靠近基端的部分166产生挠曲,而在该部分难以向跟踪方向挠曲,因此,钢丝16A、16B、16C、16D不会向跟踪方向扭转,从而,即使使物镜保持架12向调焦方向移动时,物镜保持架12(物镜11)也不会倾斜。
另外,当使物镜保持架12向跟踪方向移动时,主要是从跟踪方向被压扁的靠近前端的部分167产生挠曲,而在该部分难以向调焦方向挠曲,因此,钢丝16A、16B、16C、16D不会向调焦方向扭转,从而,即使使物镜保持架12向跟踪方向移动时,物镜保持架12(物镜11)也不会倾斜。
这里,从跟踪方向的压扁加工,是对成为一体的钢丝16A、16C同时进行的。另外,从调焦方向的压扁加工,是同时将当从跟踪方向看时配置成重叠的2根钢丝16A、16C予以压扁,也同时将另2根钢丝16B、16D予以压扁。
实施形态5
图5(A)、(B)分别是在本发明实施形态5的光拾波装置中将悬臂支承物镜保持架的4根钢丝放大表示的说明图和表示从基端侧看到所述钢丝后的各钢丝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如图5(A)所示,在本形态的光拾波装置中,用前端侧162支承物镜保持架12的4根钢丝16A、16B、16C、16D与实施形态1相反,在跟踪方向和调焦方向中,由当从调焦方向看时平行配置成每2根重叠的两组钢丝(第一组钢丝16A、16B和第二组钢丝16C、16D)所构成,所述4根钢丝16A、16B、16C、16D配置成当从跟踪方向看时不重叠。除该4根钢丝的配置关系以外的其余结构是完全与实施形态1相同。
在本形态中,两组钢丝中,在一组(第二组钢丝16C、16D)中,2根钢丝互相通过热熔接等方式固定成一体,另一组(第一组钢丝16A、16B)中的2根钢丝独立。
因此,在本形态中也如图5(B)所示,热熔接后的第二组钢丝16C、16D在外观上以1根钢丝配置在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上,互相独立的第一组钢丝16A、16B配置在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的两端处。
另外,虽然以实施形态1为基础,将对钢丝16A、16B、16C、16D实施从跟踪方向或调焦方向的压扁加工的例子作为实施形态2、3、4作了说明,但即使对于本形态,也同样可以对钢丝16A、16B、16C、16D进行跟踪方向或调焦方向的压扁加工。
实施形态6
图6(A)、(B)分别是在本发明实施形态6的光拾波装置中将悬臂支承物镜保持架的4根钢丝放大表示的说明图和表示从基端侧看到所述钢丝后的各钢丝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如图6(A)所示,在本形态的光拾波装置中,用前端侧162支承物镜保持架12的4根钢丝16A、16B、16C、16D,在跟踪方向和调焦方向的双方配置成每2根重叠。除了该4根钢丝的配置关系以外的其余结构是完全与实施形态1相同。
另外,在本形态的4根钢丝16A、16B、16C、16D中,在当从调焦方向看时配置成每2根重叠的二组钢丝(第一组钢丝16A、16B和第二组钢丝16C、16D)中,2根钢丝互相通过热熔接等方式而固定成一体。
因此,在本形态中,如图6(B)所示,热熔接后的第一组钢丝16A、16B在外观上配置成为1根钢丝,同时,热熔接后的第二组钢丝16C、16D在外观上也配置成为1根钢丝。因此,在本形态中,由于在外观上配置了2根钢丝,故可比在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和底边两端上配置4根钢丝的实施形态1~5更加缩小无用空间。
另外,虽然以实施形态1为基础,将对钢丝16A、16B、16C、16D实施从跟踪方向或调焦方向的压扁加工的例子作为实施形态2、3、4作了说明,但即使对于本形态,也同样可以对钢丝16A、16B、16C、16D进行跟踪方向或调焦方向的压扁加工。
实施形态7
图7(A)、(B)分别是在本发明实施形态7的光拾波装置中将悬臂支承物镜保持架的4根钢丝放大表示的说明图和表示从基端侧看到所述钢丝后的各钢丝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如图7(A)所示,上述实施形态6是当从调焦方向看时配置成每2根重叠的二组钢丝(第一组钢丝16A、16B和第二组钢丝16C、16D)分别通过热熔接等方式固定成一体,而本形态的光拾波装置是当从跟踪方向看时配置成每2根重叠的二组钢丝(第一组钢丝16A、16C和第二组钢丝16B、16D)分别通过热熔接等方式固定成一体。除了该4根钢丝配置关系以外的其余结构是完全与实施形态1相同的。
另外,虽然以实施形态1为基础,将对钢丝16A、16B、16C、16D实施从跟踪方向或调焦方向的压扁加工的例子作为实施形态2、3、4作了说明,但即使对于本形态,也同样可以对钢丝16A、16B、16C、16D进行跟踪方向或调焦方向的压扁加工。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从向物镜保持架供电的观点看,虽然使用4根钢丝,但在从跟踪方向或调焦方向看时配置成重叠的二组钢丝中,至少一组是将2根钢丝互相固定而成一体的。因此,在二组钢丝中,当一组中将2根钢丝互相固定成一体、另一组将2根钢丝配置成独立的状态时,由于在外观上呈3根钢丝配置,故与将4根钢丝分别配置在相当于长方形的角处的位置的结构相比,可缩小无用空间。另外,当在2组钢丝的任意一组中将2根钢丝互相固定成一体时,由于在外观上呈2根钢丝配置,故与将4根钢丝分别配置在相当于长方形的角处的位置的结构相比,可大幅度地缩小无用空间。

Claims (9)

1.一种光拾波装置,具有:使激光聚束在光记录媒体上的物镜;保持该物镜的物镜保持架;固定侧构件;基端侧支承在该固定侧构件的一侧、前端侧与所述物镜保持架连接的4根钢丝,利用作用于所述物镜保持架一侧与所述固定侧构件一侧之间的磁力而使所述钢丝产生弹性变形并向调焦方向和跟踪方向驱动所述物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4根钢丝由当向跟踪方向或调焦方向看时配置成每2根重叠的两组钢丝所构成,
在该两组钢丝中,至少一组的2根钢丝互相被固定成为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二组钢丝中,一组中的2根钢丝互相固定成为一体,而另一组中的2根钢丝呈独立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拾波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2根钢丝互相固定成为一体的一组配置在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并将互相独立的2根钢丝配置成位于等腰三角形的底面的两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二组钢丝中的任意一组中,2根钢丝互相固定成一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波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涂敷在所述钢丝表面上的作为绝缘材料的热熔接性树脂将所述2根钢丝互相固定成为一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4根钢丝的任意一个中,具有长度方向的一部分从所述跟踪方向和所述调焦方向中的至少一方被压扁的形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拾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4根钢丝中,被压扁的形状的钢丝具有长度方向的一部分从所述跟踪方向被压扁、另一部分从所述调焦方向被压扁的形状。
8.一种光拾波装置的制造方法,系权利要求1所规定的光拾波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用所述4根钢丝将所述物镜保持架支承在所述固定侧构件上后,从所述调焦方向和所述跟踪方向的至少一方压扁所述钢丝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
9.在权利要求8中的光拾波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压扁所述钢丝时,同时将所述调焦方向或所述跟踪方向上重叠配置的2根钢丝压扁。
CNB011012013A 2000-01-14 2001-01-11 光拾波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821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005544A JP2001195756A (ja) 2000-01-14 2000-01-14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005544/2000 2000-01-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08320A CN1308320A (zh) 2001-08-15
CN1178214C true CN1178214C (zh) 2004-12-01

Family

ID=18534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0120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8214C (zh) 2000-01-14 2001-01-11 光拾波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707771B2 (zh)
JP (1) JP2001195756A (zh)
CN (1) CN117821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26913A (ja) 2003-04-24 2004-11-18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光ヘッド装置
EP1587085A1 (de) * 2004-04-15 2005-10-19 Deutsche Thomson-Brandt Gmbh Gerät zum Lesen und/oder Beschreiben optischer Aufzeichnungsträger
CA2553048A1 (en) * 2004-01-23 2005-09-01 Firmenich Sa Large glassy beads
WO2005088620A1 (ja) * 2004-03-16 2005-09-22 Pioneer Corporation 光学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EP1830354A1 (en) * 2006-03-03 2007-09-05 Deutsche Thomson-Brandt Gmbh Pickup for accessing storage media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83243B2 (ja) * 1988-03-29 1997-11-26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レンズの支持装置
JP2654168B2 (ja) * 1989-02-28 1997-09-17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学系支持装置
JPH0352128A (ja) * 1989-07-19 1991-03-06 Sony Corp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JPH0449174A (ja) 1990-06-19 1992-02-18 Fujikura Ltd 線条体の使用張力調整方法
US5724337A (en) * 1993-10-29 1998-03-03 Tdk Corporation Optical pickup with a compact design
JP3319481B2 (ja) * 1993-12-22 2002-09-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これを利用した光ディスク装置
JPH07235070A (ja) * 1993-12-28 1995-09-05 Sony Corp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この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に備えられる弾性支持部材の製造方法
TW282529B (zh) * 1993-12-28 1996-08-01 Sony Co Ltd
JPH0863769A (ja) * 1994-06-17 1996-03-08 Sony Corp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855354A (ja) * 1994-08-09 1996-02-27 Nec Corp 光学ヘッド
JPH08287499A (ja) * 1995-04-17 1996-11-01 Ricoh Co Ltd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JPH0916996A (ja) * 1995-06-30 1997-01-17 Sony Corp 二軸アクチュエータ
JPH0991725A (ja) * 1995-09-20 1997-04-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学式情報記録再生装置の光ピックアップ
US5768034A (en) * 1995-10-25 1998-06-16 Eastman Kodak Company Lens tilt error reduction actuator
JP3637197B2 (ja) * 1997-01-31 2005-04-13 株式会社東芝 対物レンズ支持装置および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KR100285758B1 (ko) * 1998-04-07 2001-04-02 구자홍 집중형자화방법을이용한광픽업액츄에이터
JPH11306570A (ja) * 1998-04-20 1999-11-05 Fujitsu Ltd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US6341104B1 (en) * 1998-08-03 2002-01-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of tilt control type
KR100329918B1 (ko) * 1998-10-28 2002-09-0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픽업엑추에이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707771B2 (en) 2004-03-16
JP2001195756A (ja) 2001-07-19
US20010008505A1 (en) 2001-07-19
CN1308320A (zh) 2001-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67727A (zh) 导电球接合方法和导电球接合装置
CN101048882A (zh) 线性超声波电机
CN1157718C (zh) 光测量仪中的物镜驱动装置
CN101067709A (zh) 图像抖动校正设备和方法
CN1874571A (zh) 移动终端致动器
CN1808174A (zh) 光束照射装置
CN1178214C (zh) 光拾波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308941C (zh) 具有多个镜头的光学拾波装置
CN1069988C (zh) 物镜促动器
CN1290927A (zh) 光拾取器及其支撑方法
CN101061380A (zh) 检查用光学装置、以及具有该光学装置的检查装置和检查方法
CN1835098A (zh) 光头致动器
CN1291391C (zh) 物镜驱动装置
CN1641759A (zh) 光读写设备
CN1271619C (zh) 光头装置
CN1227616C (zh) 具有可移动光敏元件的位置传感装置
CN1591663A (zh) 板材焊接结构和头体悬架
CN1294577C (zh) 光学头和光盘驱动装置
CN1160585C (zh) 光纤可分离式光学模块
CN1645491A (zh) 小型光学拾取致动器
CN1195295C (zh) 物镜驱动器和包括它的盘片驱动装置
CN1461086A (zh) 半导体激光设备以及使用它的光拾取设备
CN1698106A (zh) 物镜驱动单元,光拾取单元和盘驱动单元
CN1606078A (zh) 光学拾波器的致动器
CN1533003A (zh) 半导体激光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NIDEC SANKYO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SANKYO SEIKI MFG. SEISAKUSHO K.K.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agano

Patentee after: Sankyo Seiki Seisakusho KK

Address before: Nagano

Patentee before: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