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17453B - 一种用于电机轴加工的打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机轴加工的打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17453B
CN117817453B CN202410255055.0A CN202410255055A CN117817453B CN 117817453 B CN117817453 B CN 117817453B CN 202410255055 A CN202410255055 A CN 202410255055A CN 117817453 B CN117817453 B CN 1178174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motor shaft
adjacent
fixedly connected
mirror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550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817453A (zh
Inventor
张太良
张铂成
张扣宝
王丽梅
申剑
严志军
魏子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inner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inner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inner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inner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5505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174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7817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174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8174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174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机轴加工的打磨装置,涉及电机轴打磨技术领域。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固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固定架固接有第一滑杆,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滑杆滑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一丝杠螺纹连接的第一滑架,所述第一滑架固接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固接有第二滑架,所述第一丝杠和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均固接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均滑动连接有传动块,所述转动架滑动连接有与相邻所述传动块配合的配合架,所述传动块之间绕设有皮带。本发明通过自动改变环形阵列的传动块与皮带的传动半径,进而改变第一伺服电机对第一丝杠的传动比,确保砂轮对电机轴不同半径处的打磨时长一致。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电机轴加工的打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轴打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机轴加工的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轴是作为电机与设备之间机电能量转换的一个重要零件,其在加工过程中为了满足产品后续的精加工,测量等功能要求,需要对其表面进行进一步的打磨抛光处理,使电机轴的表面更光滑,但是在对电机轴进行打磨时,由于电机轴各部所配合的零件不同,其各部的半径也互不相同,现有的电机轴打磨装置在对电机轴不同半径处的外壁进行打磨时,由于电机轴各部的半径不同,电机轴各部所需的打磨面积不同,但是打磨装置沿电机轴外壁打磨的行进速度一致,导致电机轴在不同半径处单位时间内的打磨频率不同,致使电机轴各部的打磨精度不同,降低电机轴的自身性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机轴加工的打磨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用于电机轴加工的打磨装置,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固接有控制终端,所述底座固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接有与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的第一伺服电机,所述固定架固接有第一滑杆,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滑杆滑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一丝杠螺纹连接的第一滑架,所述第一滑架固接有与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的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伸缩端固接有与所述第一滑架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架,所述第一丝杠和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均固接有转动架,镜像分布的所述转动架均滑动连接有环形阵列的传动块,所述转动架滑动连接有与相邻环形阵列的所述传动块配合的配合架,镜像分布且环形阵列的所述传动块之间绕设有皮带,所述转动架与相邻的所述配合架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二滑架固接有与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的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滑架转动连接有砂轮,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砂轮之间绕设有皮带,所述固定架均设置有用于转动电机轴的转动固定组件,所述固定架设置有用于改变传动比的触发组件。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滑架于砂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导流壳,所述导流壳与所述砂轮之间留有间隙。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触发组件包括有触发板,所述触发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所述触发板与所述第二滑架滑动连接,所述触发板固接有触发杆,靠近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所述配合架固接有与所述触发杆配合的滑板。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转动固定组件包括有镜像分布的第三伺服电机,镜像分布的所述第三伺服电机均与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镜像分布的所述第三伺服电机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有镜像分布的第二推杆,镜像分布的所述第二推杆均与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所述固定架滑动连接有镜像分布的固定卡柱和滑动环,镜像分布的所述固定卡柱分别与相邻的所述滑动环转动连接,镜像分布的所述第二推杆的伸缩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滑动环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卡柱与相邻的所述滑动环配合形成密闭腔体,镜像分布的所述固定卡柱内均设置有负压通道,所述负压通道与相邻所述固定卡柱和相邻所述滑动环配合形成的密闭腔体连通,镜像分布的所述滑动环均固定连接且连通有负压管。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的第三推杆,所述第三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有镜像分布的第二滑杆,镜像分布的所述第二滑杆共同滑动连接有直线阵列的滑动块,直线阵列的所述滑动块均螺纹连接有镜像分布的螺栓,直线阵列的所述滑动块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壳,直线阵列的所述滑动壳均滑动连接有内杆,所述滑动壳与相邻的所述内杆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直线阵列的所述内杆均固定连接有磨砂板。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磨砂板为扇形,且所述磨砂板的尖锐处远离所述第三推杆。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直线阵列的所述滑动壳内设置有空腔,直线阵列的所述内杆内与相邻的磨砂板内共同设置有注油通道,直线阵列的所述滑动壳内空腔分别与相邻的所述内杆内所述注油通道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有镜像分布的第四伺服电机,镜像分布的所述第四伺服电机均与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有镜像分布的第二丝杠,所述第四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相邻的所述第二丝杠固定连接,镜像分布的所述第二丝杠均螺纹连接有滑块,镜像分布的所述滑块内均设置有空腔,镜像分布的所述滑块均固定连接有蓄料筒,所述蓄料筒与相邻所述滑块内的空腔连通,镜像分布的所述蓄料筒均滑动连接且连通有活塞通轴,镜像分布的所述滑块的对向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镜像分布的所述滑动板均固定连接有海绵,镜像分布的所述滑动板内均设置有与相邻所述滑块内空腔连通的注料通道,镜像分布的所述滑动板设置有镜像分布的出料孔,镜像分布的所述出料孔均与相邻的所述注料通道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滑动板与相邻的所述滑块之间设置有镜像分布的第三弹性元件,所述活塞通轴固定连接有位于相邻所述蓄料筒和相邻所述滑块空腔内的卡轴,镜像分布的所述滑动板均固定连接有位于相邻所述滑块空腔内的锯齿杆,所述锯齿杆与相邻的所述卡轴配合,所述活塞通轴与相邻的所述滑块之间设置有第四弹性元件。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自动改变环形阵列的传动块与皮带的传动半径,进而改变第一伺服电机对第一丝杠的传动比,确保砂轮对电机轴不同半径处的打磨时长一致,提高电机轴的打磨精度。
2、通过向砂轮的顶部快速注入气体,使气体贴合砂轮外部冲击附着在其外部的金属碎屑,避免金属碎屑附着在砂轮外部降低对电机轴的打磨精度,同时气流沿砂轮两侧向下排出形成竖直向下的气幕,冲击砂轮对电机轴打磨时所溅射的碎屑,使金属碎屑受向下的冲击力垂直掉落,避免金属碎屑溅射使工作人员受伤。
3、通过对电机轴进行硬性固定和负压作用,进一步加强对电机轴打磨时的夹紧程度,避免在对电机轴打磨时,电机轴受打磨力出现晃动,导致电机轴打磨不平整。
4、通过在对电机轴半径变化处的环形面进行打磨时,向电机轴的侧面注射润滑油,减低磨砂板与电机轴的摩擦力,避免磨砂板对电机轴侧面重复打磨,降低电机轴的打磨精度。
5、通过海绵和洗涤液结合清洗电机轴外部所附着的油污,避免砂轮在对电机轴打磨时,油污使砂轮出现打滑,致使砂轮无法对电机轴施加有效的打磨,且海绵自适应电机轴的半径,同时快速补充海绵受挤压所丢失的洗涤液,避免海绵内洗涤液含量不足,导致无法完全清洗附着在电机轴表面的油污。
6、通过海绵与密封油在电机轴的外部涂抹密封油,使电机轴隔绝外部的空气和水汽,避免打磨后的电机轴与外部的空气和水汽结合出现修饰现象,影响电机轴的打磨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推杆和第二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转动架和传动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转动架的立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伺服电机和砂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伺服电机和第三推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固定卡柱和滑动环的立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推板和第二滑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滑动壳和内杆的立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滑块和蓄料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滑块和滑动板的立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01-底座,102-控制终端,103-固定架,104-第一伺服电机,105-第一滑杆,106-第一丝杠,107-第一滑架,108-第一推杆,109-第二滑架,110-转动架,111-传动块,112-配合架,113-第一弹性元件,114-第二伺服电机,115-砂轮,116-导流壳,201-触发板,202-触发杆,203-滑板,301-第三伺服电机,302-第二推杆,303-固定卡柱,304-滑动环,305-负压通道,306-负压管,401-第三推杆,402-推板,403-第二滑杆,404-滑动块,405-螺栓,406-滑动壳,407-内杆,408-第二弹性元件,409-磨砂板,410-注油通道,501-第四伺服电机,502-第二丝杠,503-滑块,504-蓄料筒,505-活塞通轴,506-滑动板,507-海绵,508-注料通道,509-出料孔,510-第三弹性元件,511-卡轴,512-锯齿杆,513-第四弹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实施例1:一种用于电机轴加工的打磨装置,如图1-图4所示,包括有底座101,底座101的左前方固接有控制终端102,底座101的上平面固接有固定架103,固定架103的左上方固接有与控制终端102电连接的第一伺服电机104,固定架103固接有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一滑杆105,固定架103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杠106,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一滑杆105滑动连接有与第一丝杠106螺纹连接的第一滑架107,第一滑架107的上平面固接有与控制终端102电连接的第一推杆108,第一推杆108的伸缩端固接有与第一滑架107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架109,第一推杆108通过第二滑架109带动打磨组件与电机轴贴合,同时第一丝杠106带动第二滑架109上打磨组件沿电机轴进行滑动打磨,第一丝杠106和第一伺服电机104的输出轴均固接有转动架110,镜像分布的两个转动架110均滑动连接有环形阵列的六个传动块111,镜像分布的两个转动架110均滑动连接有与相邻环形阵列的六个传动块配合的配合架112,配合架112由圆板和环形阵列的六个矩形架组成,且环形阵列的六个矩形架由靠近圆板的一端至远离端向外倾斜,镜像分布且环形阵列的十二个传动块111之间绕设有皮带,配合架112沿相邻的转动架110滑动带动相邻环形阵列的六个传动块111向内或向外滑动,调节环形阵列的六个传动块111与皮带的传动半径,镜像分布的两个转动架110与相邻的配合架112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113,第一弹性元件113用于带动相邻的配合架112复位,第二滑架109固接有与控制终端102电连接的第二伺服电机114,第二滑架109转动连接有砂轮115,第二伺服电机114的输出轴与砂轮115之间绕设有皮带,固定架103均设置有用于转动电机轴的转动固定组件,固定架103设置有用于改变传动比的触发组件。
如图2-图4所示,触发组件包括有触发板201,触发板201滑动连接于固定架103的上方,触发板201与第二滑架109滑动连接,触发板201的后侧固接有触发杆202,位于上方的配合架112固接有与触发杆202配合的滑板203,触发板201带动触发杆202挤压滑板203,使滑板203受挤压力带动上方的配合架112沿相邻的转动架110滑动,转动架110滑动带动相邻环形阵列的六个沿相邻的配合架112向外或向内滑动,进而分别调节上方和下方环形阵列的六个传动块111与皮带的传动半径,通过自动改变环形阵列的六个传动块111与皮带的传动半径,进而改变第一伺服电机104对第一丝杠106的传动比,确保电机轴不同半径处的打磨时长一致,提高电机轴的打磨精度。
如图5所示,第二滑架109固定连接有位于砂轮115上侧的导流壳116,导流壳116的顶部设置有与外界注气装置连通的注气管,导流壳116与砂轮115之间留有间隙,通过向砂轮115的顶部快速向下注入气体,使气体贴合砂轮115的外部冲击附着在其外部的金属碎屑,避免金属碎屑附着在砂轮115外部降低对电机轴的打磨精度,同时气流沿砂轮115两侧形成向下流动的气幕,冲击砂轮115对电机轴打磨时溅射的碎屑,使金属碎屑受向下的冲击力垂直掉落,避免金属碎屑溅射使工作人员受伤。
如图6和图7所示,转动固定组件包括有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三伺服电机301,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三伺服电机301均与控制终端102电连接,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三伺服电机301分别固定连接于固定架103的左右两侧,固定架10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杆302,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二推杆302均与控制终端102电连接,固定架103滑动连接有镜像分布的两个固定卡柱303和两个滑动环304,镜像分布的两个固定卡柱303的对向面均为软质的橡胶面,镜像分布的两个固定卡柱303分别与相邻的滑动环304转动连接,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二推杆302的伸缩端分别与相邻的滑动环304固定连接,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二推杆302推动相邻的固定卡柱303对向滑动对电机轴进行夹紧固定,镜像分布的两个固定卡柱303分别与相邻的滑动环304之间配合形成密闭腔体,镜像分布的两个固定卡柱303内均设置有负压通道305,镜像分布的两个负压通道305均与相邻固定卡柱303和滑动环304配合形成的密闭腔体连通,镜像分布的两个滑动环304均固定连接且连通有负压管306,镜像分布的两个负压管306均与外界的负压装置连通,通过使两个固定卡柱303与电机轴两侧端面的对接孔形成负压,使电机轴的两端受负压吸附力,进一步加强其锁紧程度,避免在对电机轴打磨时,电机轴受打磨力出现晃动,导致电机轴打磨不平整。
当工作人员需要对电机轴进行打磨时,此时工作人员将电机轴放置于镜像分布的两个固定卡柱303之间,然后开启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二推杆302,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二推杆302的伸缩端推动相邻的滑动环304对向滑动,滑动环304滑动带动相邻的固定卡柱303沿固定架103同步对向滑动,镜像分布的两个固定卡柱303对向滑动与中部的电机轴端面的加工孔对接,并将电机轴夹紧,然后开启外界负压装置,负压气流沿负压管306进入滑动环304和相邻滑动环304之间的密闭腔体,然后负压气流沿负压通道305作用于电机轴的端部,进一步加强电机轴的紧固程度,通过对电机轴进行硬性固定和负压作用,加强电机轴在打磨时的夹紧程度,避免在对电机轴打磨时,电机轴受打磨力出现晃动,导致电机轴打磨不平整。
当电机轴固定完成后,开启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三伺服电机301,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三伺服电机301通过相邻的固定卡柱303带动电机轴转动,同时开启第二伺服电机114,第二伺服电机114的输出轴转动通过带轮和皮带传动砂轮115转动,然后开启第一推杆108,第一推杆108的伸缩端带动第二滑架109沿第一滑架107向下滑动,第一滑架107向下滑动带动砂轮115同步向下滑动,砂轮115向下滑动与电机轴的外壁接触,并对电机轴的外壁进行打磨。
当砂轮115与电机轴的外壁接触后,开启第一伺服电机104,第一伺服电机104的输出轴带动相邻的转动架110转动,转动架110转动带动其上环形阵列的六个传动块111同步转动,环形阵列的六个传动块111转动通过皮带传动第一丝杠106上环形阵列的六个传动块111同步转动,环形阵列的六个传动块111转动带动下方的转动架110转动,下方的转动架110转动带动第一丝杠106转动,第一丝杠106转动带动第一滑架107沿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一滑杆105滑动,第一滑架107沿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一滑杆105滑动带动砂轮115沿电机轴的外壁滑动,逐步对电机轴的外壁进行打磨。
在上述打磨过程中,当电机轴的半径变化时,此时以半径增大为例,第一推杆108带动第二滑架109沿第一滑架107向上滑动,第二滑架109沿第一滑架107向上滑动带动砂轮115同步向上滑动,此时第二滑架109带动触发板201同步沿固定架103向上滑动,触发板201带动触发杆202同步向上滑动,触发杆202向上运动挤压滑板203,滑板203受触发杆202挤压带动相邻配合架112沿相邻的转动架110滑动,此时上方的第一弹性元件113被压缩,配合架112沿相邻的转动架110滑动带动环形阵列的六个传动块111同步沿相邻的转动架110向内滑动,环形阵列的六个传动块111同步沿相邻的转动架110向内滑动减小与皮带的传动半径。
在上侧配合架112向左滑动的过程中,下方的第一弹性元件113复位同时带动相邻的配合架112沿相邻的转动架110滑动,此时下侧的配合架112推动环形阵列的六个传动块111沿相邻的转动架110向外滑动,环形阵列的六个传动块111沿相邻的转动架110向外滑动增大与皮带的传动半径,此时上方环形阵列的六个传动块111与皮带的传动半径减小,下方环形阵列的六个传动块111与皮带的传动半径增大,使第一伺服电机104对第一丝杠106的传动比增大,第一丝杠106带动第一滑架107沿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一滑杆105滑动速度减慢,在电机轴的半径增大时,延缓砂轮115对电机轴外壁的打磨速度,确保砂轮115对电机轴各部的打磨时长一致,提高电机轴的打磨精度,避免电机轴的半径变化,导致砂轮115对电机轴各部的打磨时长不一致,降低电机轴的打磨精度。
同时在砂轮115对电机轴打磨时,工作人员开启外界的输气装置,输气装置向导流壳116和砂轮115之间的间隙注入快速流动气体,使气体沿砂轮115的顶部沿两侧向下流动,气流冲击砂轮115打磨时所附着在其外部的金属碎屑,使金属碎屑与砂轮115分离,避免砂轮115外部附着的金属碎屑降低电机轴的打磨精度,同时气流沿砂轮115两侧形成向下流动的气幕,冲击砂轮115打磨电机轴时溅射的碎屑,使金属碎屑受向下的冲击力垂直掉落,避免金属碎屑溅射使工作人员受伤。
如此直至电机轴打磨结束,此时第一推杆108带动砂轮115与电机轴分离,并关闭第二伺服电机114,同时第一伺服电机104反转带动第一滑架107复位至初始状态,然后关闭第一伺服电机104。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8和图9所示,固定架103的上平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与控制终端102电连接的第三推杆401,第三推杆40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推板402,固定架103固定连接有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二滑杆403,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二滑杆403共同滑动连接有直线阵列四个的滑动块404,直线阵列的四个滑动块404均螺纹连接有镜像分布的两个螺栓405,转动两个螺栓405将相邻的滑动块404锁定在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二滑杆403上,避免在对电机轴进行打磨时,滑动块404沿第二滑杆403滑动,导致磨砂板409与电机轴的环形面分离,直线阵列的四个滑动块404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壳406,直线阵列的四个滑动壳406均滑动连接有内杆407,直线阵列的四个滑动壳406与相邻的内杆407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408,直线阵列的四个内杆407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磨砂板409,第二弹性元件408为弹簧,第二弹性元件408用于带动相邻的内杆407复位,使磨砂板409自适应与电机轴不同半径的环形面贴合,磨砂板409为扇形,确保电机轴的环形面由内部至外部打磨频率一致,提高电机轴的打磨精度,磨砂板409的尖锐处位于顶部,直线阵列的四个滑动壳406内设置有空腔,且均与外界的油路连通,直线阵列的四个内杆407内与相邻的磨砂板409内共同设置有注油通道410,直线阵列的四个滑动壳406内空腔分别与相邻的内杆407内注油通道410连通,通过在对电机轴的环形面进行打磨时,向电机轴的侧面注射润滑油,减低磨砂板409圆心处与电机轴的摩擦力,避免磨砂板409对电机轴侧面重复打磨,降低电机轴的打磨精度。
当电机轴固定完成后,工作人员沿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二滑杆403滑动直线阵列的四个滑动块404,使直线阵列的四个滑动块404位于电机轴阶梯面的正下方,然后工作人员转动直线阵列的四个滑动块404上镜像分布的两个螺栓405,使镜像分布的两个螺栓405将相邻的滑动块404固定于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二滑杆403上,加强直线阵列的四个滑动块404与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二滑杆403锁紧程度,避免磨砂板409在对电机轴的环形面打磨时,滑动块404沿第二滑杆403滑动,导致磨砂板409与电机轴的环形面分离。
然后当电机轴的侧面打磨结束后,此时工作人员开启第三推杆401,第三推杆401的伸缩端带动推板402向上运动,推板402向上运动带动直线阵列的四个滑动壳406沿相邻的滑动块404向上滑动,滑动壳406带动磨砂板409同步向上运动,由于电机轴中部至两端半径逐渐减小,位于内侧的两个磨砂板409向上运动首先与电机轴半径变化处的环形面贴合,然后第三推杆401继续带动直线阵列的四个滑动壳406向上运动,位于内侧的两个第二弹性元件408压缩,外侧的两个滑动壳406继续向上运动,如此直至位于外侧的两个磨砂板409与电机轴半径变化处的环形面贴合,通过压缩第二弹性元件408,补充电机轴半径变化的余量,使磨砂板409能够自主适应位于不同半径处的环形面,并同时对其进行打磨,提高打磨效率。
当磨砂板409与电机轴贴合后,电机轴转动与磨砂板409发生相对滑动,磨砂板409开始对电机轴的环形面进行打磨,同时向环形阵列的四个滑动壳406内注入润滑油,润滑油沿滑动壳406内空腔进入注油通道410,注油通道410内润滑油向上运动,最终由磨砂板409的尖锐处排出,由磨砂板409的尖锐处排出的润滑油贴合在电机轴的侧面,润滑油减低磨砂板409尖锐处与电机轴的摩擦力,避免磨砂板409的尖锐处对电机轴侧面进行打磨,降低电机轴的打磨精度。
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6、图10和图11所示,固定架103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四伺服电机501,镜像分布的两个第四伺服电机501均与控制终端102电连接,固定架103的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杠502,镜像分布的两个第四伺服电机501的输出轴均与相邻的第二丝杠502固定连接,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二丝杠502均螺纹连接有滑块503,镜像分布的两个滑块503内均设置有空腔,镜像分布的两个滑块503的上平面均固定连接有蓄料筒504,镜像分布的两个蓄料筒504均与相邻滑块503内的空腔连通,镜像分布的两个蓄料筒504均滑动连接且连通有活塞通轴505,前侧的活塞通轴505与外界的洗涤液管道连通,后侧的活塞通轴505与外界的密封油通道连通,镜像分布的两个滑块503的对向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506,滑动板506具有镜像分布的两个倾斜面,电机轴的环形面挤压滑动板506的倾斜面,使滑动板506沿相邻的滑块503滑动,自适应电机轴的不同半径,镜像分布的两个滑动板506均固定连接有海绵507,镜像分布的两个滑动板506内均设置有与相邻滑块503内空腔连通的注料通道508,镜像分布的两个滑动板506设置有镜像分布的出料孔509,镜像分布的出料孔509均与相邻的注料通道508连通,使滑块503空腔内物料沿注料通道508和镜像分布的出料孔509进入海绵507中,通过海绵507和洗涤液结合清洗打磨前电机轴外部的油污,避免油污使砂轮115打滑,无法对电机轴施加有效的打磨,通过海绵507与密封油结合对打磨后电机轴外部涂抹密封油,使打磨完后的电机轴表面涂抹一层密封油,隔绝外部的空气和水汽,避免打磨后的电机轴与外部的空气和水汽结合出现修饰现象,影响电机轴的打磨精度。
如图11所示,滑动板506与相邻的滑块503之间设置有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三弹性元件510,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三弹性元件510分别位于相邻滑块503的空腔内,第三弹性元件510为弹簧,用于带动海绵507始终贴合电机轴的表面,活塞通轴505固定连接有位于相邻蓄料筒504和相邻滑块503空腔内的卡轴511,卡轴511的底部为T形杆,镜像分布的两个滑动板506均固定连接有镜像分布的两个锯齿杆512,镜像分布的两个锯齿杆512分别位于相邻503的空腔内,锯齿杆512由矩形杆和直线阵列的三棱柱组成,锯齿杆512与相邻的卡轴511配合,滑动板506带动锯齿杆512挤压卡轴511,使卡轴511向下拉动相邻的活塞通轴505,并挤压内部的物料,使其快速进入相邻的海绵507中,活塞通轴505与相邻的滑块503之间设置有第四弹性元件513,第四弹性元件513为弹簧,第四弹性元件513用于带动相邻的活塞通轴505复位,在滑动板506向外或向内滑动时,通过快速补充海绵507受挤压所丢失的洗涤液或密封油,避免海绵507内洗涤液或密封油含量不足,导致无法完全清洗附着在未打磨电机轴表面的油污,并且无法完全密封打磨后电机轴的外表。
当电机轴固定完成,并开始转动时,工作人员开启前侧的第四伺服电机501,第四伺服电机501转动带动相邻的第二丝杠502转动,第二丝杠502转动带动其上滑块503运动,滑块503运动带动其上海绵507与电机轴接触,同时通过前侧的活塞通轴505向相邻的滑块503内空腔注入洗涤液,滑块503空腔内洗涤液进入相邻的注料通道508,注料通道508内洗涤液进入相邻镜像分布的六个出料孔509内,洗涤液沿镜像分布的六个出料孔509浸润海绵507,然后海绵507裹挟洗涤液与电机轴的侧面接触,将附着在电机轴侧面的油污清洗干净,避免砂轮115在对电机轴打磨时,砂轮115的打磨力作用于电机轴表面的油污,致使砂轮115出现打滑,无法对电机轴施加有效的打磨,进而减低砂轮115对电机轴的打磨精度。
当滑块503沿电机轴侧面清理表面油污至半径变化处时,此时海绵507首先与电机轴的环形面接触,并受到挤压,海绵507内部的洗涤液向外大量溢出,然后当滑动板506与电机轴的环形面接触时,电机轴的环形面挤压滑动板506沿相邻的滑块503向内滑动,同时镜像分布的两个第三弹性元件510被压缩,滑动板506沿相邻的滑块503带动镜像分布的两个锯齿杆512同步向内滑动,镜像分布的两个锯齿杆512滑动向下挤压卡轴511,第四弹性元件513被压缩,卡轴511带动相邻的活塞通轴505同步向下滑动,活塞通轴505沿相邻的蓄料筒504向下滑动挤压蓄料筒504内洗涤液,使洗涤液快速沿相邻滑块503空腔、注料通道508和出料孔509进入海绵507,将海绵507内受挤压力溢出的洗涤液快速补充,避免海绵507内洗涤液含量不足,导致无法完全清洗附着在电机轴表面的油污,致使电机轴打磨不精确,如此直至电机轴表面油污清洗干净后,关闭前侧的第四伺服电机501,同时停止向活塞通轴505内注入洗涤液。
在电机轴打磨结束后,开启后侧的第四伺服电机501,并向后侧的活塞通轴505内注入密封油,然后开启第四伺服电机501,工作步骤如上述一致,将打磨完后的电机轴表面涂抹一层密封油,隔绝外部的空气和水汽,避免打磨后的电机轴与外部的空气和水汽结合出现修饰现象,影响电机轴的打磨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子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未作详细阐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已有技术。

Claims (7)

1.一种用于电机轴加工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101),所述底座(101)固接有控制终端(102),所述底座(101)固接有固定架(103),所述固定架(103)固接有与所述控制终端(102)电连接的第一伺服电机(104),所述固定架(103)固接有第一滑杆(105),所述固定架(103)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杠(106),所述第一滑杆(105)滑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一丝杠(106)螺纹连接的第一滑架(107),所述第一滑架(107)固接有与所述控制终端(102)电连接的第一推杆(108),所述第一推杆(108)的伸缩端固接有与所述第一滑架(107)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架(109),所述第一丝杠(106)和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04)的输出轴均固接有转动架(110),镜像分布的所述转动架(110)均滑动连接有环形阵列的传动块(111),所述转动架(110)滑动连接有与相邻环形阵列的所述传动块(111)配合的配合架(112),镜像分布且环形阵列的所述传动块(111)之间绕设有皮带,所述转动架(110)与相邻的所述配合架(112)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113),所述第二滑架(109)固接有与所述控制终端(102)电连接的第二伺服电机(114),所述第二滑架(109)转动连接有砂轮(115),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14)的输出轴与所述砂轮(115)之间绕设有皮带,所述固定架(103)均设置有用于转动电机轴的转动固定组件,所述固定架(103)设置有用于改变传动比的触发组件;
所述触发组件包括有触发板(201),所述触发板(201)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103),所述触发板(201)与所述第二滑架(109)滑动连接,所述触发板(201)固接有触发杆(202),靠近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04)的所述配合架(112)固接有与所述触发杆(202)配合的滑板(203);
所述固定架(103)固定连接有镜像分布的第四伺服电机(501),镜像分布的所述第四伺服电机(501)均与所述控制终端(102)电连接,所述固定架(103)转动连接有镜像分布的第二丝杠(502),所述第四伺服电机(501)的输出轴与相邻的所述第二丝杠(502)固定连接,镜像分布的所述第二丝杠(502)均螺纹连接有滑块(503),镜像分布的所述滑块(503)内均设置有空腔,镜像分布的所述滑块(503)均固定连接有蓄料筒(504),所述蓄料筒(504)与相邻所述滑块(503)内的空腔连通,镜像分布的所述蓄料筒(504)均滑动连接且连通有活塞通轴(505),镜像分布的所述滑块(503)的对向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506),镜像分布的所述滑动板(506)均固定连接有海绵(507),镜像分布的所述滑动板(506)内均设置有与相邻所述滑块(503)内空腔连通的注料通道(508),镜像分布的所述滑动板(506)设置有镜像分布的出料孔(509),镜像分布的所述出料孔(509)均与相邻的所述注料通道(508)连通;
所述滑动板(506)与相邻的所述滑块(503)之间设置有镜像分布的第三弹性元件(510),所述活塞通轴(505)固定连接有位于相邻所述蓄料筒(504)和相邻所述滑块(503)空腔内的卡轴(511),镜像分布的所述滑动板(506)均固定连接有位于相邻所述滑块(503)空腔内的锯齿杆(512),所述锯齿杆(512)与相邻的所述卡轴(511)配合,所述活塞通轴(505)与相邻的所述滑块(503)之间设置有第四弹性元件(5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轴加工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架(109)于砂轮(11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导流壳(116),所述导流壳(116)与所述砂轮(115)之间留有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轴加工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固定组件包括有镜像分布的第三伺服电机(301),镜像分布的所述第三伺服电机(301)均与所述控制终端(102)电连接,镜像分布的所述第三伺服电机(301)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架(103),所述固定架(103)固定连接有镜像分布的第二推杆(302),镜像分布的所述第二推杆(302)均与所述控制终端(102)电连接,所述固定架(103)滑动连接有镜像分布的固定卡柱(303)和滑动环(304),镜像分布的所述固定卡柱(303)分别与相邻的所述滑动环(304)转动连接,镜像分布的所述第二推杆(302)的伸缩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滑动环(304)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轴加工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柱(303)与相邻的所述滑动环(304)配合形成密闭腔体,镜像分布的所述固定卡柱(303)内均设置有负压通道(305),所述负压通道(305)与相邻所述固定卡柱(303)和相邻所述滑动环(304)配合形成的密闭腔体连通,镜像分布的所述滑动环(304)均固定连接且连通有负压管(306)。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轴加工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03)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控制终端(102)电连接的第三推杆(401),所述第三推杆(40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推板(402),所述固定架(103)固定连接有镜像分布的第二滑杆(403),镜像分布的所述第二滑杆(403)共同滑动连接有直线阵列的滑动块(404),直线阵列的所述滑动块(404)均螺纹连接有镜像分布的螺栓(405),直线阵列的所述滑动块(404)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壳(406),直线阵列的所述滑动壳(406)均滑动连接有内杆(407),所述滑动壳(406)与相邻的所述内杆(407)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408),直线阵列的所述内杆(407)均固定连接有磨砂板(409)。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轴加工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砂板(409)为扇形,且所述磨砂板(409)的尖锐处远离所述第三推杆(401)。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轴加工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直线阵列的所述滑动壳(406)内设置有空腔,直线阵列的所述内杆(407)内与相邻的磨砂板(409)内共同设置有注油通道(410),直线阵列的所述滑动壳(406)内空腔分别与相邻的所述内杆(407)内所述注油通道(410)连通。
CN202410255055.0A 2024-03-06 2024-03-06 一种用于电机轴加工的打磨装置 Active CN1178174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55055.0A CN117817453B (zh) 2024-03-06 2024-03-06 一种用于电机轴加工的打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55055.0A CN117817453B (zh) 2024-03-06 2024-03-06 一种用于电机轴加工的打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17453A CN117817453A (zh) 2024-04-05
CN117817453B true CN117817453B (zh) 2024-05-03

Family

ID=90513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55055.0A Active CN117817453B (zh) 2024-03-06 2024-03-06 一种用于电机轴加工的打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1745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5239734U (zh) * 2021-06-15 2021-12-21 侯马市特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活塞销外表面圆度磨削机
CN115555978A (zh) * 2022-09-07 2023-01-03 上海圣德曼铸造海安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曲轴损伤的汽车曲轴抛光机
CN218476483U (zh) * 2022-08-04 2023-02-14 佛山市汇鼎丰不锈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进料结构的钢管抛光机
CN115890423A (zh) * 2022-12-09 2023-04-04 徐州秋爽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家具制造用木杆打磨机
CN116494110A (zh) * 2023-06-28 2023-07-28 江苏荣豫鑫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棒材无尘磨削设备
CN116748963A (zh) * 2023-04-06 2023-09-15 中际同创电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铝镁合金轻量化铸造加工装置
KR200497748Y1 (ko) * 2023-05-09 2024-02-14 오정식 롤 연마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5239734U (zh) * 2021-06-15 2021-12-21 侯马市特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活塞销外表面圆度磨削机
CN218476483U (zh) * 2022-08-04 2023-02-14 佛山市汇鼎丰不锈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进料结构的钢管抛光机
CN115555978A (zh) * 2022-09-07 2023-01-03 上海圣德曼铸造海安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曲轴损伤的汽车曲轴抛光机
CN115890423A (zh) * 2022-12-09 2023-04-04 徐州秋爽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家具制造用木杆打磨机
CN116748963A (zh) * 2023-04-06 2023-09-15 中际同创电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铝镁合金轻量化铸造加工装置
KR200497748Y1 (ko) * 2023-05-09 2024-02-14 오정식 롤 연마 장치
CN116494110A (zh) * 2023-06-28 2023-07-28 江苏荣豫鑫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棒材无尘磨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17453A (zh) 2024-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817453B (zh) 一种用于电机轴加工的打磨装置
CN113199312A (zh) 一种汽车传动轴制造精加工工艺
CN113479172B (zh) 一种自行车保养用轮毂清洁润滑设备
CN114211377B (zh) 一种由3d打印的金属产品侧面粗糙度处理装置
CN117358642A (zh) 一种内外墙装饰一体板涂装生产线
CN110370123A (zh) 一种注塑机注塑产品毛边磨平机
EP206513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rface treatment of a long piece of material
CN111250220B (zh) 一种研磨机
CN114412136B (zh) 一种建筑装潢用粉刷涂料装置
CN115596181A (zh) 一种室内装修用美缝剂滴灌装置
CN115805462A (zh) 一种硫化机集气管加工装置
CN113458872B (zh) 一种车铣复合机床用刀具检测设备
CN115609447A (zh) 一种机械装备加工用抛光机床
CN214487591U (zh) 一种用于抛光垫的背胶机
CN113601375A (zh) 一种全自动粗精抛光的抛光机
CN117817459B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处理设备
CN112657752B (zh) 一种涂塑钢管制造涂层制备加工装置
CN115673986B (zh) 一种气动执行器齿轴抛光机
CN206910288U (zh) 一种自动涂蜡装置
CN116329580B (zh) 一种铁路车轮加工用打磨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6810418B (zh) 一种电池托盘总成加工用的三轴移动机构
CN117325048B (zh) 一种铝铸件生产用外表层处理装置
CN113427394A (zh) 一种有色金属合金加工设备
CN117817459A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处理设备
CN216095039U (zh) 工业油料擦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