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75751A - 多工位上下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工位上下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75751A
CN117775751A CN202410207533.0A CN202410207533A CN117775751A CN 117775751 A CN117775751 A CN 117775751A CN 202410207533 A CN202410207533 A CN 202410207533A CN 117775751 A CN117775751 A CN 1177757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station
lifting
frame
tray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075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 P Shangha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 P Shangha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 P Shangha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 P Shangha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075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757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75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757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自动化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工位上下料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所述机架上的上盘仓、下盘仓、第一移载机构和第二移载机构,所述第一移载机构设有等待工位,所述第一移载机构用于将所述上盘仓内的料盘移载至所述等待工位上,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定位工位,所述第二移载机构用于将所述等待工位上的料盘移载至所述定位工位上的同时,将所述定位工位上的料盘移载至所述下盘仓上。因此在本申请中,第二移载机构能够采用同步共进的方式一次性完成料盘的定位和料盘的收盘两道工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多工位上下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自动化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工位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化生产,产品上料和下料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序,为了前后端生产方便性,通常会使用料盘进行上料和下料。
目前比较普遍的用于料盘的上下料机构由上盘仓、移栽机构、定位机构、收盘仓组成。料盘装满或清空时,移载机构先将料盘移至收盘仓,然后移载机构再回去将上盘仓的料盘移载至定位机构上进行定位,相互等待,浪费时间,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上下料装置,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料盘装满或清空时,移载机构先将料盘移至收盘仓,然后移载机构再回去将上盘仓的料盘移栽至定位机构上进行定位,相互等待,浪费时间,影响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工位上下料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所述机架上的上盘仓、下盘仓、第一移载机构和第二移载机构,所述第一移载机构设有等待工位,所述第一移载机构用于将所述上盘仓内的料盘移载至所述等待工位上,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定位工位,所述第二移载机构用于将所述等待工位上的料盘移载至所述定位工位上的同时,将所述定位工位上的料盘移载至所述下盘仓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移载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带轮和传送带,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带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传送带绕接于所述带轮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带轮转动以带动传送带将所述上盘仓内的料盘移载至所述等待工位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移载机构包括移载平台、第一升降组件、第二升降组件、第三升降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移载平台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于所述机架上且驱动所述移载平台在所述机架上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移动,所述第一升降组件、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和所述第三升降组件均包括举升状态,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在举升状态下用于举升所述等待工位上的料盘,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在举升状态下用于举升由所述第二升降组件从所述定位工位移载至所述下盘仓上的料盘,所述第三升降组件在举升状态下用于举升由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从所述等待工位移载至所述定位工位上的料盘。
可选地,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导向杆、第一承载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移载平台上,所述第一导向杆穿过所述移载平台并与所述移载平台滑接,且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承载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承载板连接,所述第一承载板用于与所述等待工位上的料盘抵接,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承载板以将所述等待工位上的料盘举升。
可选地,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第二导向杆、第二承载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导向杆穿过所述移载平台并与所述移载平台滑接,且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承载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承载板用于与所述下盘仓上的料盘抵接,在所述移载平台将所述定位工位上的料盘移载至所述下盘仓上时,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承载板以将所述下盘仓的料盘举升。
可选地,所述第三升降组件包括第三导向杆、第三承载板、第三连接板和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三连接板设于所述第三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三导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承载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承载板用于与从所述等待工位移载至所述定位工位上的料盘抵接,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导向杆和所述第三承载板以将从所述等待工位移载至所述定位工位上的料盘举升。
可选地,所述移载平台上开设有可供所述第三导向杆穿过的避空槽,所述避空槽沿着所述移载平台的移动方向延伸以在所述移载平台移动时避让所述第三导向杆。
可选地,所述上盘仓包括第一安装立板、夹持组件和第四升降组件,所述夹持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立板上,所述第四升降组件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安装立板设于所述机架上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安装立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多个层叠放置的料盘的第一容纳空间,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的料盘,所述第四升降组件用于举升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的料盘。
可选地,所述下盘仓包括第二安装立板,所述第二安装立板上设有承载件,所述第二安装立板设于所述机架上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安装立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多个层叠放置的料盘的第二容纳空间,所述承载件用于承载从所述定位工位上的料盘移载至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的料盘。
可选地,所述下盘仓还包括第三安装立板,所述第三安装立板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安装立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三安装立板设有推送机构,所述推送机构用于推送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的料盘离开所述第二容纳空间。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工位上下料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上的上盘仓、下盘仓、第一移载机构和第二移载机构,第一移载机构设有等待工位,第一移载机构用于将上盘仓内的料盘移载至等待工位上,机架上设置有定位工位,第二移载机构用于将等待工位上的料盘移载至定位工位上的同时,将定位工位上的料盘移载至下盘仓上。因此在本申请中,第二移载机构能够采用同步共进的方式一次性完成料盘的定位和料盘的收盘两道工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工位上下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移载机构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移载机构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移载机构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移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盘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盘仓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处放大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盘仓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作流程中步骤1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作流程中步骤2的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作流程中步骤3的流程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作流程中步骤4的流程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作流程中步骤5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机架;10、定位工位;11、定位板;110、空窗;2、上盘仓;21、第一安装立板;210、第一容纳空间;22、夹持组件;221、夹紧气缸;222、升降气缸;223、支撑件;224、凸起部;23、第四升降组件;231、第四导向杆;232、第四承载板;233、第四连接板;234、第四驱动件;3、下盘仓;31、第二安装立板;310、第二容纳空间;311、条形槽;32、承载件;321、导向斜面;322、第一水平支撑面;323、第二水平支撑面;33、第三安装立板;34、推送机构;341、第五导向杆;342、推送板;343、第五驱动件;4、第一移载机构;40、等待工位;41、第一驱动组件;42、带轮;43、传送带;5、第二移载机构;50、移载平台;501、避空槽;51、第一升降组件;511、第一导向杆;512、第一承载板;513、第一连接板;514、第一驱动件;52、第二升降组件;521、第二导向杆;522、第二承载板;523、第二连接板;524、第二驱动件;53、第三升降组件;531、第三导向杆;532、第三承载板;533、第三连接板;534、第三驱动件;54、第二驱动组件;541、第一导轨;542、第一滑块;543、驱动电机;544、丝杆;545、螺母座;6、料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左、右、上和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工位上下料装置,包括机架1以及设于机架1上的上盘仓2、下盘仓3、第一移载机构4和第二移载机构5,第一移载机构4设有等待工位40,第一移载机构4用于将上盘仓2内的料盘6移载至等待工位40上,机架1上设置有定位工位10,第二移载机构5用于将等待工位40上的料盘6移载至定位工位10上的同时,将定位工位10上的料盘6移载至下盘仓3上。
为了便于说明,以机架1为准,机架1包括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其中,上盘仓2、等待工位40、定位工位10和下盘仓3沿着机架1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上盘仓2内沿着机架1的高度方向层叠有多个料盘6。在需要将上盘仓2内的料盘6移载至等待工位40上时,多个料盘6中最底层的料盘6落到第一移载机构4上,由第一移载机构4将料盘6移载至等待工位40上。第二移载机构5则将等待工位40上的料盘6移载至定位工位10上的同时,将定位工位10上的料盘6移载至下盘仓3上。同理,移载至下盘仓3内的多个料盘6沿着机架1的高度方向层叠。可见,设置有第二移载机构5的多工位上下料装置不仅结构紧凑,运行稳定可靠;而且通过同步移载多个料盘6的方式,能够满足快节拍的作业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申请中,上盘仓2内的料盘6可以装载有料件(例如铁件、塑料件)或者为空盘。当上盘仓2内的料盘6装载有料件时,移载至等待工位40上的料盘6同样装载有料件;移载至定位工位10上的料盘6的料件则被外部机构取走,此时为空盘。因此,移载至下盘仓3上的料盘6则为空盘。上述过程为本申请的多工位上下料装置用于下料操作。
当上盘仓2内的料盘6为空盘时,移载至等待工位40上的料盘6同样为空盘;移载至定位工位10上的料盘6则由外部机构进行上料,此时为料盘6内装载有料件。因此,移载至下盘仓3上的料盘6均装载有料件。上述过程为本申请的多工位上下料装置用于上料操作。
参照图5,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移载机构4包括第一驱动组件41、带轮42和传送带43,第一驱动组件41设于机架1上,带轮42转动连接于机架1上且与第一驱动组件4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传送带43绕接于带轮42上,第一驱动组件41驱动带轮42转动以带动传送带43将上盘仓2内的料盘6移载至等待工位40上。第一驱动组件41可以采用驱动电机543。
上述只是列举了第一移载机构4其中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移载机构4可以丝杆544传动或者直线模组的方式对料盘6进行转载。
参照图2至图4,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移载机构5包括移载平台50、第一升降组件51、第二升降组件52、第三升降组件53和第二驱动组件54,移载平台50可移动地设于机架1上,第二驱动组件54设于机架1上且驱动移载平台50在机架1上移动以带动第一升降组件51和第二升降组件52移动,第一升降组件51、第二升降组件52和第三升降组件53均包括举升状态,第一升降组件51在举升状态下用于举升等待工位40上的料盘6,第二升降组件52在举升状态下用于举升由第二升降组件52从定位工位10移载至下盘仓3上的料盘6,第三升降组件53在举升状态下用于举升由第一升降组件51从等待工位40移载至定位工位10上的料盘6。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升降组件51通过举升的方式能够将等待工位40上的料盘6与第一移载机构4分离,因此可以避免移载平台50在移载料盘6时,料盘6与第一移载机构4之间有接触而产生产生摩擦力。第二升降组件52通过举升的方式能够将移载至下盘仓3的下方的料盘6举升至下盘仓3内,由下盘仓3将料盘6进行固定。由于下盘仓3内的料盘6需要层叠设置,因此,第二升降组件52举升的料盘6位于多个料盘6的最底层。本申请中,在机架1的高度方向上,各个升降组件在初始状态下的高度低于举升状态下的高度。
进一步,移载平台50为板状结构,第二驱动组件54采用丝杆544驱动结构。具体地,第二驱动组件54包括第一导轨541、第一滑块542、驱动电机543、丝杆544和螺母座545,第一导轨541和驱动电机543设于机架1上,滑块和螺母座545设于移载平台50上,丝杆544则设于驱动电机543的动力输出端上,丝杆544与螺母座545螺纹连接,第一滑块542和第一导轨541滑接。驱动电机543启动,由于螺母座545通过与丝杆544螺纹连接,丝杆544转动时,螺母座545和第一滑块542的配合下,带动移载平台50沿第一导轨541滑移。第一导轨541的延伸方向为机架1的长度方向。上述为第二驱动组件54的其中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在其他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组件54可以是装设于机架1上的直线模组。直线模组是将电能直接转化为直线运动机械能,而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机构的一种传动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现长行程,高加速度,响应快,精度高等优点。上述的直线模组可用于连接移载平台50并驱动移载平台50进行滑移。
结合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升举组件、第二升举组件和第三升举组件对本方案的具体工作方式进行说明。以上盘仓2内的料盘6装载有料件为例。在需要将上盘仓2内的料盘6移载至等待工位40上时,多个料盘6中最底层的料盘6落到第一移载机构4上,由第一移载机构4将料盘6移载至等待工位40上。参照图11,图11为工作流程中步骤1的流程示意图,此时,第一升降组件51位于等待工位40的料盘6的下方,同时第二升降组件位于定位工位10的料盘6的下方,第一升降组件51和第二升降组件52动力输出端均处于初始状态。参照图12,图12为工作流程中步骤2的流程示意图,当第一升降组件51向上举升,将料盘6托起并使料盘6与第一移载机构4分离时,第三升降组件53举升的料盘6的料件已经被外部机构取走成为空盘,则开始下降至初始状态,由于第二升降组件52位于空盘的下方,下降的空盘落在第二升降组件52上。参照图13,图13为工作流程中步骤3的流程示意图,在第二驱动组件54的驱动作用下,第一升降组件51在举升状态下,将料盘6从等待工位40上位移至定位工位10上,同时,第二升降组件52在初始状态下将空盘从定位工位10上位移至下盘仓3。参照图14,图14为工作流程中步骤4的流程示意图,当第二升降组件52位移到位以后,第二升降组件52将空盘举升至下盘仓3内进行固定。与此同时,第三举升机构在举升状态下将料盘6托起以便于外部机构取走料件,第一升降组件51恢复初始状态。参照图15,图15为工作流程中步骤5的流程示意图,当空盘被固定在下盘仓3内,第二升降组件52恢复初始状态。与此同时,第一移载机构4将料盘6移载至等待工位40上。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第一升降组件51从定位工位10上位移至等待工位40的下方,同时第二升降组件52从下盘仓3位移至定位工位10上的下方,重复执行步骤1。如此循环,上述第一移载机构4和第二移载机构5的操作互不影响,分工合作,整体紧凑,极大节省换盘时间,控制方便。
在本申请中,等待工位40和定位工位10可以人为地根据生产的实际需求进行设定。等待工位40和定位工位10之间的距离与定位工位10和下盘仓3之间的距离相同,便于同时执行定位和下盘这两道工序。参照图7,为了进一步精准定位,机架1上对应于定位工位10的位置处设置有定位板11。定位板11对应于料盘6上放置料件的区域开设有空窗110,以便于料盘6裸露,便于外部机构进行放置料件或取走料件。当第三升降组件53将料盘6举升时,料盘6的边沿与定位板11抵接,从而实现精准定位。
具体地,第一升降组件51包括第一导向杆511、第一承载板512、第一连接板513和第一驱动件514,第一驱动件514设于移载平台50上,第一导向杆511穿过移载平台50并与移载平台50滑接,且第一导向杆51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承载板512和第一连接板513,第一驱动件514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承载板512连接,第一承载板512用于与等待工位40上的料盘6抵接,第一驱动件514驱动第一承载板512以将下盘仓3的料盘6举升。
具体地,第二升降组件52包括第二导向杆521、第二承载板522、第二连接板523和第二驱动件524,第二驱动件524设于机架1上,第二导向杆521穿过移载平台50并与移载平台50滑接,且第二导向杆52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承载板522和第二连接板523,第二承载板522用于与下盘仓3上的料盘6抵接,在移载平台50将定位工位10上的料盘6移载至下盘仓3上时,第二驱动件524驱动第二承载板522以将上的料盘6举升。
具体地,第三升降组件53包括第三导向杆531、第三承载板532、第三连接板533和第三驱动件534,第三驱动件534设于机架1上,第三连接板533设于第三驱动件534的动力输出端,第三导向杆53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三承载板532和第三连接板533,第三承载板532用于与从等待工位40移载至定位工位10上的料盘6抵接,第三驱动件534驱动第三连接板533、第三导向杆531和第三承载板532以将从等待工位40移载至定位工位10上的料盘6举升。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驱动件514、第二驱动件524和第三驱动件534均可采用电缸或者气缸。
进一步地,移载平台50上开设有可供第三导向杆531穿过的避空槽501,避空槽501沿着移载平台50的移动方向延伸以在移载平台50移动时避让第三导向杆531。在本申请中,由于第三导向杆531为固定不动,避空槽501可以避免在移载平台50移动过程中,第三导向杆531对移载平台50形成干涉。
参照图6,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盘仓2包括第一安装立板21、夹持组件22和第四升降组件23,夹持组件22设于第一安装立板21上,第四升降组件23设于机架1上,第一安装立板21设于机架1上且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安装立板21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多个层叠放置的料盘6的第一容纳空间210,夹持组件22用于夹持第一容纳空间210内的料盘6,第四升降组件23用于举升第一容纳空间210内的料盘6。以下为本实施方式的具体工作过程:将多个层叠放置的料盘6放到第一容纳空间210内,此时两侧的夹持组件22朝彼此的方向靠拢,防止料盘6掉落。在需要将料盘6移载至等待工位40上时,第四升降组件23向上举升,刚好与多个层叠放置的料盘6中最底部的料盘6抵接。与此同时,两侧的夹持组件22朝远离彼此的方向分开,将多个料盘6松开,此时完全由第四升降组件23为多个料盘6提供支撑力。第四升降组件23恢复初始状态,最底部的料盘6与落在传动带上。与此同时, 两侧的夹持组件22朝彼此的方向靠拢,将倒数第二的料盘6及以上的料盘6全部进行夹持。最底部的料盘6则被传送带43进行移载。
进一步地, 夹持组件22包括夹紧气缸221和升降气缸222。夹紧气缸221滑接于第一安装立板21上,升降气缸222固定于第一安装板上且能够带动夹紧气缸221上下移动。每个夹紧气缸22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支撑件223,支撑件223上沿着机架1的宽度方向水平延伸形成凸起部224,凸起部224用于抵接料盘6的底部以对料盘6形成支撑。两侧的夹紧气缸221驱动凸起部224朝彼此的方向靠拢时,料盘6的底部与凸起部224抵接;两侧的夹紧气缸221驱动凸起部224朝远离彼此的方向分开时,料盘6的底部与凸起部224分离。升降气缸222带动夹紧气缸221上下移动,以确保两侧的夹紧气缸221驱动凸起部224朝彼此的方向靠拢时,料盘6的底部恰好与凸起部224抵接。例如,料盘6上放置有料件时,相邻两个料盘6由于料件的阻挡作用,间距较大,此时驱动气缸需要带动夹紧气缸221上升以确保料盘6的底部恰好与凸起部224抵接;料盘6为空盘时,相邻两个料盘6由于没有料件的阻挡作用,间距较小,此时驱动气缸需要带动夹紧气缸221下降以确保料盘6的底部恰好与凸起部224抵接。
具体地,第四升降组件23包括第四导向杆231、第四承载板232、第四连接板233和第四驱动件234,第四连接板233连接于机架1上,第四驱动件234设于第四连接板233上,第四导向杆231穿过第四连接板233并与第四连接板233滑接,第四导向杆231的端部与第四承载板232连接。第四承载板232用于与上盘仓2上的料盘6抵接。在实施方式中的第四驱动件234可以采用气缸或者电缸。
参照图8至图10,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下盘仓3包括第二安装立板31,第二安装立板31上设有承载件32,第二安装立板31设于机架1上且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安装立板31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多个层叠放置的料盘6的第二容纳空间310,承载件32用于承载从定位工位10上的料盘6移载至第二容纳空间310内的料盘6。具体地,承载件32为铰接于第二安装立板31上的楔形凸块,第二安装立板31上开设有与楔形凸块相适配的条形槽311。楔形凸块包括导向斜面321、第一水平支撑面322和第二水平支撑面323。导向斜面321朝向第二升降组件52,第一水平支撑面322背离第二升降组件52,第二水平支撑面323用于与条形槽311的底面抵接。在下盘仓3内放置有料盘6时,第一水平支撑面322与料盘6的底面相抵接,第二水平支撑面323与条形槽311的底面抵接,从而将料盘6固定在下盘仓3内。当第二升降组件52将料盘6举升时,在导向斜面321的作用下,楔形凸块转动,直至料盘6与导向斜面321分离,在重力的作用下,楔形凸块转动并恢复至第一水平支撑面322与料盘6的底面相抵接,第二水平支撑面323与条形槽311的底面抵接,从而将料盘6固定在下盘仓3内。本实施方式中,楔形凸块结构简单,与第二升降组件52配合达到稳定放置料盘6的效果。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下盘仓3还包括第三安装立板33,第三安装立板33设于机架1上且位于两个第二安装立板31的同一侧,第三安装立板33设有推送机构34,推送机构34用于推送第二容纳空间310内的料盘6离开第二容纳空间310。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安装立板33仅设置在两个第二安装立板31的同一侧,因此两个第二安装立板31的另一侧为敞口状态。当下盘仓3内的料盘6层叠到预设数量时,需要转移出来,避免影响后续的第二升降组件52将料盘6举升至下盘内。具体地,推送机构34包括第五导向杆341、推送板342和第五驱动件343,第五驱动件343设于第三安装立板33上,第五导向杆341穿过第三安装立板33并与第三安装立板33滑接,第五导向杆341的端部与推送板342连接。推送板342用于与下盘仓3上的料盘6的侧面抵接。第五驱动件343驱动即可将层叠放置的料盘6推出下盘仓3。在实施方式中的第五驱动件343可以采用气缸或者电缸。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工位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以及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上盘仓(2)、下盘仓(3)、第一移载机构(4)和第二移载机构(5),所述第一移载机构(4)设有等待工位(40),所述第一移载机构(4)用于将所述上盘仓(2)内的料盘(6)移载至所述等待工位(40)上,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定位工位(10),所述第二移载机构(5)用于将所述等待工位(40)上的料盘(6)移载至所述定位工位(10)上的同时,将所述定位工位(10)上的料盘(6)移载至所述下盘仓(3)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载机构(4)包括第一驱动组件(41)、带轮(42)和传送带(43),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带轮(42)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1)上且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传送带(43)绕接于所述带轮(42)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驱动所述带轮(42)转动以带动传送带(43)将所述上盘仓(2)内的料盘(6)移载至所述等待工位(40)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载机构(5)包括移载平台(50)、第一升降组件(51)、第二升降组件(52)、第三升降组件(53)和第二驱动组件(54),所述移载平台(50)能够移动地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54)设于所述机架(1)上且驱动所述移载平台(50)在所述机架(1)上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升降组件(51)和第二升降组件(52)移动,所述第一升降组件(51)、所述第二升降组件(52)和所述第三升降组件(53)均包括举升状态,所述第一升降组件(51)在举升状态下用于举升所述等待工位(40)上的料盘(6),所述第二升降组件(52)在举升状态下用于举升由所述第二升降组件(52)从所述定位工位(10)移载至所述下盘仓(3)上的料盘(6),所述第三升降组件(53)在举升状态下用于举升由所述第一升降组件(51)从所述等待工位(40)移载至所述定位工位(10)上的料盘(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工位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51)包括第一导向杆(511)、第一承载板(512)、第一连接板(513)和第一驱动件(514),所述第一驱动件(514)设于所述移载平台(50)上,所述第一导向杆(511)穿过所述移载平台(50)并与所述移载平台(50)滑接,且所述第一导向杆(51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承载板(512)和所述第一连接板(513),所述第一驱动件(514)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承载板(512)连接,所述第一承载板(512)用于与所述等待工位(40)上的料盘(6)抵接,所述第一驱动件(514)驱动所述第一承载板(512)以将所述等待工位(40)上的料盘(6)举升。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工位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52)包括第二导向杆(521)、第二承载板(522)、第二连接板(523)和第二驱动件(524),所述第二驱动件(524)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二导向杆(521)穿过所述移载平台(50)并与所述移载平台(50)滑接,且所述第二导向杆(52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承载板(522)和所述第二连接板(523),所述第二承载板(522)用于与所述下盘仓(3)上的料盘(6)抵接,在所述移载平台(50)将所述定位工位(10)上的料盘(6)移载至所述下盘仓(3)上时,所述第二驱动件(524)驱动所述第二承载板(522)以将所述下盘仓(3)的料盘(6)举升。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工位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升降组件(53)包括第三导向杆(531)、第三承载板(532)、第三连接板(533)和第三驱动件(534),所述第三驱动件(534)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三连接板(533)设于所述第三驱动件(534)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三导向杆(53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承载板(532)和所述第三连接板(533),所述第三承载板(532)用于与从所述等待工位(40)移载至所述定位工位(10)上的料盘(6)抵接,所述第三驱动件(534)驱动第三连接板(533)、所述第三导向杆(531)和所述第三承载板(532)以将从所述等待工位(40)移载至所述定位工位(10)上的料盘(6)举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工位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平台(50)上开设有能够供所述第三导向杆(531)穿过的避空槽(501),所述避空槽(501)沿着所述移载平台(50)的移动方向延伸以在所述移载平台(50)移动时避让所述第三导向杆(53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盘仓(2)包括第一安装立板(21)、夹持组件(22)和第四升降组件(23),所述夹持组件(22)设于所述第一安装立板(21)上,所述第四升降组件(23)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一安装立板(21)设于所述机架(1)上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安装立板(21)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多个层叠放置的料盘(6)的第一容纳空间(210),所述夹持组件(22)用于夹持所述第一容纳空间(210)内的料盘(6),所述第四升降组件(23)用于举升所述第一容纳空间(210)内的料盘(6)。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盘仓(3)包括第二安装立板(31),所述第二安装立板(31)上设有承载件(32),所述第二安装立板(31)设于所述机架(1)上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安装立板(31)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多个层叠放置的料盘(6)的第二容纳空间(310),所述承载件(32)用于承载从所述定位工位(10)上的料盘(6)移载至所述第二容纳空间(310)内的料盘(6)。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工位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盘仓(3)还包括第三安装立板(33),所述第三安装立板(33)设于所述机架(1)上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安装立板(31)的同一侧,所述第三安装立板(33)设有推送机构(34),所述推送机构(34)用于推送所述第二容纳空间(310)内的料盘(6)离开所述第二容纳空间(310)。
CN202410207533.0A 2024-02-26 2024-02-26 多工位上下料装置 Pending CN1177757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07533.0A CN117775751A (zh) 2024-02-26 2024-02-26 多工位上下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07533.0A CN117775751A (zh) 2024-02-26 2024-02-26 多工位上下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75751A true CN117775751A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87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07533.0A Pending CN117775751A (zh) 2024-02-26 2024-02-26 多工位上下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75751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0953A (zh) * 2011-12-22 2014-08-27 亚马逊科技公司 用于在物料处理设施中堆放容器的方法和装置
CN209467852U (zh) * 2018-12-30 2019-10-08 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方形电芯热压机的送料装置
CN211197900U (zh) * 2019-11-28 2020-08-07 昆山煜弘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托盘装产品堆放设备
CN211418867U (zh) * 2019-08-28 2020-09-04 成都领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托盘自动分离移动旋转错盘码垛装置
CN212333998U (zh) * 2020-05-26 2021-01-12 广东蓝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CN214692179U (zh) * 2021-03-04 2021-11-12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料盘式集成电路板元器件自动供收料机构
CN215923444U (zh) * 2021-10-29 2022-03-01 常州天晟紫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托盘叠层机构
CN115108208A (zh) * 2022-06-14 2022-09-27 青岛海尔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血站的分拣存放库
CN115448045A (zh) * 2022-09-13 2022-12-09 立芯精密智造(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托盘收料机构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0953A (zh) * 2011-12-22 2014-08-27 亚马逊科技公司 用于在物料处理设施中堆放容器的方法和装置
CN209467852U (zh) * 2018-12-30 2019-10-08 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方形电芯热压机的送料装置
CN211418867U (zh) * 2019-08-28 2020-09-04 成都领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托盘自动分离移动旋转错盘码垛装置
CN211197900U (zh) * 2019-11-28 2020-08-07 昆山煜弘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托盘装产品堆放设备
CN212333998U (zh) * 2020-05-26 2021-01-12 广东蓝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CN214692179U (zh) * 2021-03-04 2021-11-12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料盘式集成电路板元器件自动供收料机构
CN215923444U (zh) * 2021-10-29 2022-03-01 常州天晟紫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托盘叠层机构
CN115108208A (zh) * 2022-06-14 2022-09-27 青岛海尔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血站的分拣存放库
CN115448045A (zh) * 2022-09-13 2022-12-09 立芯精密智造(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托盘收料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8772B (zh) 全自动上料流水线
CN213201408U (zh) 一种弹夹式上料装置
CN107244561B (zh) 一种全自动焊条装盘堆垛设备
CN113148669A (zh) 料盘上料设备
CN214691970U (zh) 一种供收料装置
CN214568857U (zh) 一种多料盘自动上料机
JPH06127672A (ja) トレイの移送方法とその装置
CN219652212U (zh) 一种用于自动化设备的料盘式下料设备
WO2020224209A1 (zh) 一种电池片料盒自动取放装置
CN117775751A (zh) 多工位上下料装置
CN109775298B (zh) 一种自动供料装置
CN216334538U (zh) 一种铜线料盘的上下料过渡机构
CN113247635B (zh) 料盘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
CN214226873U (zh) 二极管封装机自动上料装置
CN210113227U (zh) 一种电池片料盒自动取放装置
CN111960022A (zh) 一种机电控制可运输整叠托盘并自动分盘和叠盘的输送设备
CN215905393U (zh) 双工件连接装配用自动送料装置
CN216188303U (zh) 一种载板输送机构及载板装填机
CN217768323U (zh) 一种料盘供料设备
CN213620536U (zh) 芯片料盒传输装置
CN211282864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片支撑体上料机构
CN217437190U (zh) 一种料盘上下料设备
CN219636322U (zh) 一种自动供料装置
CN216889070U (zh) 一种可堆盘的自动出料装置
CN220200662U (zh) 一种高效Tray盘自动上下料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