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403C - 感光材料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感光材料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403C
CN1176403C CNB021034915A CN02103491A CN1176403C CN 1176403 C CN1176403 C CN 1176403C CN B021034915 A CNB021034915 A CN B021034915A CN 02103491 A CN02103491 A CN 02103491A CN 1176403 C CN1176403 C CN 117640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rotary drum
moving
pair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034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69744A (zh
Inventor
宫胁浩
船濑公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itsu Kok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ritsu Ko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itsu Ko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ritsu Ko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69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697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40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40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 Photographic Processing Devices Using Wet Methods (AREA)
  • Discharge By Other Mean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感光材料传送装置,具有能够夹持感光材料并且在感光材料接收位置和感光材料交付位置之间可自由变更位置的一对的游动转动滚筒部32、33,游动转动滚筒部32、33在感光材料接收位置夹持传送接收的感光材料,将上述感光材料的前端侧能够送入上述感光材料交付位置侧的一对的旋转夹持部之间,夹持感光材料的游动转动滚筒部32、33,在上述感光材料交付位置侧,设置有与上述感光材料的送入方向对应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的旋转受到阻止,而在上述感光材料接收位置侧可解除锁定的锁定装置113。这种传送装置能抑制在把用游动转动滚筒部所夹持传送的感光材料交付到感光材料交付位置侧的一对旋转滚筒时的交付不良。

Description

感光材料传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光材料传送装置,其特征为具有能够夹持感光材料,并且,在从感光材料的接收位置到感光材料的交付位置之间可自由变更位置的一对游动转动滚筒部,上述游动转动滚筒部,可在上述感光材料的接收位置夹持传送接受到的感光材料,可将上述感光材料的前端侧送入在上述感光材料的交付位置侧的一对旋转夹持部之间。
背景技术
这种感光材料传送装置,作为一例,在上述感光材料接收位置时,使一对游动转动滚筒部与滚筒驱动部连动连接,当从感光材料接收位置离开时,连动连接成为被解除的状态。
另外,在感光材料接收位置,受滚筒驱动部的驱动使游动转动滚筒旋转的同时,将来自曝光部的曝光后的感光材料接收并夹持于一对游动转动滚筒部之间,保持这一夹持状态传送到感光材料的交付位置侧,将感光材料的前端侧送入感光材料的交付位置侧的一对旋转夹持部(滚筒部或旋转环形皮带)之间。
上述旋转夹持部受驱动旋转,从游动转动滚筒部侧将感光材料拉入两旋转夹持部之间。
过去,上述感光材料传送装置的一对游动转动滚筒部,离开感光材料接收位置后,成为正反方向均可游转的状态。
比如图12所示,游动转动滚筒部32、33夹持的感光材料10有卷曲时,感光材料10的前端侧,不能正确地送入接收单元210的一对旋转夹持部111、112之间,有时会偏向一方的旋转夹持部111的圆周面与之相触(在图12中42、43是感光材料的导向板)。
用上述过去的构成,夹持感光材料10的游动转动滚筒部32、33,由于在感光材料交付位置侧处于正反方向均可游转的状态,感光材料10仅与一方的旋转夹持部111的圆周面接触后立刻被推送回来,对于游动转动滚筒部32、33形成向后的位置偏移状态,有时会使旋转夹持部111、112无法接收感光材料1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感光材料传送装置,其特点是用游动转动滚筒部将夹持传送的感光材料交送感光材料的交付位置侧的一对旋转夹持部时可防止交付不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感光材料传送装置的构成·作用·效果如下。
构成
本发明的感光材料传送装置,具有能够夹持感光材料在感光材料接收位置和感光材料交付位置之间可自由变更位置的一对游动转动滚筒部,所述游动转动滚筒部在所述感光材料接收位置夹持传送接收的感光材料,并将所述感光材料的前端侧能够送入所述感光材料交付位置侧的一对的旋转夹持部之间,
其特征为:所述游动转动滚筒部设置有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在所述感光材料交付位置侧阻止与所述感光材料的送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而在所述感光材料接收位置侧可解除锁定;
并且,在所述感光材料接收位置和感光材料交付位置之间使可往复自由变更位置的可动部支承于支承架,并且使所述一对的游动转动滚筒部能够自由旋转支承的滚筒支承部,在使一方的游动转动滚筒部的滚筒轴芯或沿此轴芯的轴芯周围可自由旋转地支承于所述可动部,在对应所述可动部的滚筒支承部的所述滚筒轴芯或沿此轴芯的轴芯周围设置有切换姿态的姿态切换机构,使所述一对的游动转动滚筒部在所述感光材料的夹持传送方向也就是感光材料接收状态,与所述夹持传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也就是感光材料交付状态之间能够进行切换;
所述锁定装置,设有在所述滚筒支承部和所述一方的游动转动滚筒部的旋转轴之间的棘爪机构的同时,设有当所述滚筒支承部的姿态变更为所述感光材料送交状态侧时使所述棘爪和棘轮咬合,当姿态变更为在所述感光材料接收状态时使咬合解除的咬合切换机构。
作用
由于设置了上述的锁定装置,游动转动滚筒部所夹持的呈卷曲状态的感光材料的前端侧,即使仅与交付位置侧的一方的旋转夹持部的圆周面接触,由一对游动转动滚筒部保持感光材料,就可阻止感光材料被推送回来。
也就是,可阻止感光材料的前端侧从旋转夹持部的圆周面离开,通过旋转夹持部的旋转力对感光材料前端侧的作用,使感光材料的前端侧容易送入一对旋转夹持部之间。
另外,由于在感光材料接收位置侧可解除锁定装置的锁定,所以在感光材料接收位置,如用本感光材料传送装置之外另设置的滚筒驱动部使游动转动滚筒部旋转的同时,可将感光材料接收到一对游动转动滚筒部之间。
效果
因此,就可以防止用游动转动滚筒部将夹持传送的感光材料送交感光材料的交付位置侧的一对旋转夹持部时造成的交付不良。
另外,上述感光材料传送装置还可以有以下的作用。
(1)游动转动滚筒部在感光材料接收位置侧处于感光材料接收状态。
也就是,在对应可动体的滚筒支承部的上述滚筒轴芯或沿此轴芯的轴芯周围的姿态通过姿态切换机构进行切换,使一对的游动转动滚筒部成为感光材料的夹持传送方向也就是感光材料接受状态。
另外,当滚筒支承部的姿态变更为感光材料接收状态侧时,咬合切换机构将棘爪和棘轮间的咬合解除。由此,可使一对的游动转动滚筒部接收夹持感光材料。
游动转动滚筒接收夹持感光材料后,支承滚筒支承部的可动部相对于支承架变更为感光材料交付位置侧的位置。
(2)一对的游动转动滚筒部在感光材料交付位置侧处于感光材料送交状态。
也就是,对应可动部的滚筒支承部的上述滚筒轴芯或沿此轴芯周围的姿态通过姿态切换机构进行切换,使一对的游动转动滚筒部成为与感光材料的夹持传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也就是感光材料送交状态。
另外,滚筒支承部变更为感光材料送交状态侧的姿态时,咬合切换机构使上述棘爪和棘轮咬合。
由此,游动转动滚筒部夹持的卷曲状态的感光材料的前端侧,即使偏向一侧与交付位置侧的一方的旋转夹持部的圆周面接触,因一对的游动转动滚筒保持着感光材料,就能够阻止感光材料被推送回来。
因此,就容易得到与上述感光材料传送装置构成的效果的同样的效果。
在上述另一感光材料传送装置中,上述咬合切换机构,在上述棘爪侧设有凸轮推杆,而在上述可动部侧设有凸轮面。
因此,这种感光材料传送装置,除可以达到上述另一感光材料传送装置的构成的同样的作用外,由于咬合切换机构,在上述棘爪侧设有凸轮推杆,在上述可动部侧设有凸轮面,就可以简化咬合切换机构的构造。
因此,以克服了复杂化构造的状态可以得到与上述感光材料传送装置构成的效果的同样的效果。
在上述任一种感光材料传送装置中,上述感光材料接收位置,就是上述一对的游动转动滚筒部接收由曝光部排出的曝光印相后的感光材料的位置,上述感光材料交付位置,就是将上述感光材料送交显影处理部的位置。
因此,将来自曝光部的感光材料送交显影处理部侧时,可以起到与上述感光材料传送装置的任一构成的作用的同样的作用。
因此,来自曝光部的感光材料送交显影处理部侧时,就可以达到与上述感光材料传送装置的构成的效果的同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照片处理机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感光材料传送装置的纵向侧面剖视图。
图3是感光材料传送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感光材料传送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感光材料传送装置的动作示意图。
图6是感光材料传送装置传送状态主视图。
图7是感光材料传送装置传送状态主视图。
图8是感光材料传送装置传送状态主视图。
图9是感光材料传送装置的主要部位的主视图。
图10是锁定装置的动作的纵向侧面剖视图。
图11是锁定装置的动作的纵向侧面剖视图。
图12是现有技术示意图。
其中,10-感光材料;20-支承架;32、33-游动转动滚筒部;36-旋转轴;38-滚筒支承部;60a-可动部;100-曝光部;111、112-旋转滚筒;113-锁定装置;114-棘轮机构;115-棘爪;116-棘轮;118-凸轮推杆;119-凸轮面;300-显影处理部;0-滚筒轴芯。
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在图1,是具有曝光部100和感光材料传送装置200(以下略称为“传送装置200”)和显影处理部300的照相处理机示意图。
如图2所示,上述曝光部100具有激光曝光用的引擎4,通过马达M1驱动的曝光部传送机构3边传送感光材料10边对其扫描曝光。
印相曝光后的感光材料10,在感光材料接收位置被传送装置200接收的同时被传送到上方,在感光材料交付位置被送入接收单元210侧的一对旋转滚筒(相当于旋转夹持部)111、112之间,从那里被送往显影处理部300。
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传送装置200具有呈垂直状态的板状保持部20(相当于支承架)、和在保持部20的外侧面上升降可能地被支承的一对传送部40(40R、40L)和在各传送部40上水平方向移动可能地被支承的夹持传送单元60(60R、60L)。
在上述保持部20的内侧和机体1之间,设置有由水平配置的导轨21a和球21b构成的滑行移动机构21,如图1中二点划线所示,为了检修等目的将传送装置200含保持部20整体,从机体1中以水平方向可以向外侧拉出。
如图3所示,上述一对传送部40,分别配置在保持部20的纵向中心轴Y的两侧。
如图3、图4所示,各传送部40,通过在保持部20配置的马达M2和在马达M2的旋转轴上缠绕的垂直驱动环形皮带22,沿保持部20上的垂直导轨24在保持部2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可以上下往复移动。
上述保持部20的上端侧与感光材料的交付位置侧对应,下端侧与感光材料的交付位置侧对应。
另外,在保持部20上,设置有检测上述往复移动的传送部40在垂直导轨24上的位置的第2传感器74。
各夹持传送单元60,通过在传送部40上所设置的马达M3和在马达M3的旋转轴上所缠绕的水平驱动环形皮带28,沿在保持部20上所设置的水平导轨30可水平往复移动。
各夹持传送单元60,具有在水平导轨30上可自由往复变更位置的滑动部60a(相当于可动部)。
另外,使夹持感光材料10的一对游动转动滚筒部32、33可自由旋转地支承的滚筒支承部38,可自由旋转地支承于在一方的游动转动滚筒部33的滚筒轴芯0的周围的滑动部60a。
也就是,可以夹持感光材料10,并且在感光材料接收位置和感光材料交付位置之间可自由变更位置的一对游动转动滚筒部32、33,在感光材料接收位置将接受的感光材料10夹持传送,使感光材料10的前端侧能够送入在感光材料交付位置侧的一对旋转滚筒111、112之间。
在传送部40上设置有为了检测滑动部60a在水平导轨30上的位置的第1传感器72。
如图4所示,在上述一对游动转动滚筒部32、33中,一方的游动转动滚筒部33与传导轴36(相当于旋转轴,此传动轴36的轴芯为上述滚筒轴芯)的一端形成可一体旋转的连接,在传导轴36的其它部位与输入齿轮34、34形成可一体旋转的连接。
如图4、图9所示,另一方的游动转动滚筒部32,能够自由旋转地被支承于在传导轴36上可旋转被支承的滚筒支承部38。
如图4所示,将感光材料10引导进入游动转动滚筒部32、33之间的一对导向板42、43被固定于上述滚筒支承部38。
另外如图5所示,设置有对应上述滑动部60a的滚筒支持部38的滚筒轴芯0周围的姿态进行切换的姿态切换机构(由后述的板状操作部件62和卷簧50构成),一对的游动转动滚筒部32、33可以在感光材料10的夹持传送方向(垂直方向)相当于感光材料接受状态(图5(a)),和与夹持传送方向交叉的方向(水平方向)相当于感光材料送入状态(图5(b))之间进行切换。
还有,上述滚筒支承部38因于滑动部60a之间设置的卷簧50的张力靠向上述感光材料送入状态侧。
在上述保持部20,设有一对沿上下方向的板状操作部件62、62,滚筒支持部38,对应相对保持部20的滑动部60a的位置,与板状操作部件62碰触实施姿态变更,克服卷簧50的张力保持于上述感光材料接受状态(图5(a))。
如图2所示,在感光材料接收位置侧,为了将感光材料10送交传送装置200设置有送交部。上述送交部,具有与中间齿轮52齿合的输出齿轮54。输出齿轮54,对应滑动部60a的位置与夹持传送单元60的输入齿轮34、34的一方齿合。
在保持部20的纵向中心轴Y上配置有一个上述送交部,从传送装置200将感光材料10以一列排出。
上述一对的接收单元210配置于保持部20的纵向中心轴Y的两侧。
另外,在接近上述送交部的保持部20上的位置,各游动转动滚筒部32、33之间设有检测传送来的感光材料10的前端部的第3传感器76、76(参照图5)。
第3传感器76、76的位置,也可以不将前端部作为直接检测的位置,而用检测后端部后通过计算掌握其位置的方式也不存在问题。
另外如图9、图10、图11所示,夹持感光材料10的游动转动滚筒部32、33,设置有在感光材料交付位置,阻止与感光材料10的送入方向对应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的旋转,在感光材料接收位置侧可解除锁定的锁定装置113。
上述锁定装置113,在滚筒支承部38和传动轴36之间设有棘轮机构114的同时,设有滚筒支承部38在感光材料送入状态侧随着姿态的变更,使棘爪115和棘轮116咬合,而在感光材料接受状态侧随着姿态的变更使其解除咬合的咬合切换机构。
上述咬合切换机构,在棘爪115侧设有小圆柱状的凸轮推杆118,在滑动部60a侧设有凸轮面119。
其次,对传送装置200的动作加以说明。图6(a)为初始状态。此时,右侧的传送部40R降到了保持部20的最下端位置,并且,右侧的传送部40R的夹持传送单元60R处于传送部40R上的左端。
然后,上述送交部的右侧的输出齿轮54,与右侧的夹持单元60R的输入齿轮34、34成为咬合状态。
左侧的传送部40L处于高于保持部20最下端的静止位置,左侧的传送部40L的夹持传送单元60L处于传送部40L上的左端位置。
此时,右侧的夹持传送单元60R上的游动转动滚筒部32、33,在最靠近中心轴Y、正开始夹持从曝光部100的上述送交部送出的水平姿态的感光材料10。
如上所述,在此传送部40R处于下端的位置时,滚筒支承部38,由于与板状操作部件62碰触,将上述感光材料操作保持于接受状态、也就是、游动转动滚筒部32、33为上下并排的状态(图5(a))。
另外,上述棘爪115与棘轮116的咬合处于被解除的状态(图11)。
也就是,游动转动滚筒部32、33,为了阻止与感光材料10的送入方向对应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的旋转的锁定装置113的锁定处于被解除的状态。
在此状态下,马达M1驱动,使感光材料10送入夹持传送单元60R的导向板42、43之间的同时,通过中间齿轮52和输出齿轮54,使右侧的夹持传送单元60R的输入齿轮34、34也产生旋转,因此,右侧的游动转动滚筒部32、33旋转,将被送进导向板42、43之间的感光材料10拉入,直至第3传感器76检测出感光材料10的前端为止(感光材料10的乳剂面向上)。
第3传感器76检测出感光材料10的前端后,马达M2和马达M3开始旋转驱动,如图6(b)所示,传送部40R向上,并且,夹持传送单元60R开始在传送部40R上向纸面的右侧移动。
在此传送部40R向上方移动的初期,滚筒支承部38,因与板状操作部件62的碰接被解除,所以经卷簧50的张力被切换为感光材料送入状态侧(参照图5(b)。感光材料的乳剂面与保持部20相对)。然后,上述棘爪115和棘轮116成为咬合状态(图10)。也就是,夹持感光材料10的游动转动滚筒部32、33,处于阻止感光材料10的送入方向对应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的旋转状态。
图7(a)为传送部40R到达保持部20的上端位置,夹持传送单元60R到达传送部40R上的右端位置的状态。
此时,夹持传送单元60R将感光材料10送到右侧的接收单元210R,接收单元210R将其送到显影处理部300。在图7(a)的状态,左侧的夹持传送单元60L的游动转动滚筒部32、33,已经在上述送交部开始夹持下一张感光材料10。
在图7(b),从右侧的夹持传送单元60R向接收单元210R的感光材料10的送交正将结束,左侧的夹持传送单元60L,正在向接收单元210L开始传送下一张感光材料10。
如图8(a)所示,左侧的夹持传送单元60L的游动转动滚筒部32、33将下一张感光材料10在开始送交左侧的接收单元210L的时刻,右侧的夹持传送单元60R为了再次夹持传送再下一张的感光材料10向上述送交部开始移动,如图8(b)所示,到达上述送交部之前,夹持传送单元60R移动到传送部40R上的左端位置,然后到达上述送交部。
也就是,各夹持传送单元60L、60R的输入齿轮34、34,与上述接受部的各输出齿轮54的齿合在这些齿轮的圆周方向进行。
这样,左右的夹持传送单元60L、60R通过相互交替地在上述送交部和接收单元210L、210R之间的上下往复,将从送交部呈一列排出的感光材料10相互交替地分送到两个接收单元210L、210R。
其它实施例
替代上述一对旋转滚轴111、112,也可设置为一对旋转环形皮带,将这些旋转滚轴或旋转环形皮带统称为旋转夹持部。
将上述滚筒支承部38,也可支承于一方的游动转动滚筒部33的滚筒轴芯沿轴芯周围可自由旋转的滑动部60a。
也可用棘爪机构以外的机构构成上述锁定装置。

Claims (3)

1.一种感光材料传送装置,具有能够夹持感光材料在感光材料接收位置和感光材料交付位置之间可自由变更位置的一对游动转动滚筒部,所述游动转动滚筒部在所述感光材料接收位置夹持传送接收的感光材料,并将所述感光材料的前端侧能够送入所述感光材料交付位置侧的一对的旋转夹持部之间,
其特征为:所述游动转动滚筒部设置有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在所述感光材料交付位置侧阻止与所述感光材料的送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而在所述感光材料接收位置侧可解除锁定;
并且,在所述感光材料接收位置和感光材料交付位置之间使可往复自由变更位置的可动部支承于支承架,并且使所述一对的游动转动滚筒部能够自由旋转支承的滚筒支承部,在使一方的游动转动滚筒部的滚筒轴芯或沿此轴芯的轴芯周围可自由旋转地支承于所述可动部,在对应所述可动部的滚筒支承部的所述滚筒轴芯或沿此轴芯的轴芯周围设置有切换姿态的姿态切换机构,使所述一对的游动转动滚筒部在所述感光材料的夹持传送方向也就是感光材料接收状态,与所述夹持传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也就是感光材料交付状态之间能够进行切换;
所述锁定装置,设有在所述滚筒支承部和所述一方的游动转动滚筒部的旋转轴之间的棘爪机构的同时,设有当所述滚筒支承部的姿态变更为所述感光材料送交状态侧时使所述棘爪和棘轮咬合,当姿态变更为在所述感光材料接收状态时使咬合解除的咬合切换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材料传送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咬合切换机构,在所述棘爪侧设有凸轮推杆,在所述可动部侧设有凸轮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光材料传送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感光材料接收位置,就是所述一对的游动转动滚筒部接收由曝光部排出的曝光印相后的感光材料的位置,所述感光材料交付位置,就是将所述感光材料送交显影处理部的位置。
CNB021034915A 2001-02-06 2002-02-06 感光材料传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640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029010A JP3555658B2 (ja) 2001-02-06 2001-02-06 感光材料搬送装置
JP2001029010 2001-02-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9744A CN1369744A (zh) 2002-09-18
CN1176403C true CN1176403C (zh) 2004-11-17

Family

ID=18893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0349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6403C (zh) 2001-02-06 2002-02-06 感光材料传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555658B2 (zh)
CN (1) CN117640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06462B2 (ja) * 2004-12-28 2010-07-21 ノーリツ鋼機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2007153522A (ja) * 2005-12-05 2007-06-21 Noritsu Koki Co Ltd シート搬送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2229174A (ja) 2002-08-14
JP3555658B2 (ja) 2004-08-18
CN1369744A (zh) 2002-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0105C (zh) 片材输送装置和片材后续处理装置及配有这些的成像装置
CN1194272C (zh) 成象设备
CN101058265A (zh) 驱动装置及具有该驱动装置的成像设备
CN1204031C (zh) 打印机送纸装置和打印机
CN1440914A (zh) 辊式输送机
CN1272181C (zh) 利用摆动齿轮的纸传送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CN1955094A (zh) 具有用于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装置的图像记录设备
CN1765716A (zh) 记录材料导向装置及记录设备
CN1485215A (zh) 送纸装置以及具有该送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577135A (zh) 供纸装置和图像扫描装置
CN1827507A (zh) 薄片输送装置及具有该薄片输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176403C (zh) 感光材料传送装置
CN1262161C (zh) 带式送料装置
CN1771138A (zh) 用于将印刷器装入信封的装置
CN1228226C (zh) 辊轮和纸张类抽出方法
CN1222842C (zh) 回转滑动用套
CN1468792A (zh) 夹层移开设备、板送料设备和图像记录系统
CN1865001A (zh) 成像设备
CN1365889A (zh) 在半转纸张处理机中翻转平面印件的装置
CN1495119A (zh) 介质分发机的介质拾取装置
CN1684891A (zh) 不连续进纸装置
CN1526621A (zh) 纸张处理装置及纸张处理方法
CN1469367A (zh) 用于步进电机的动力传递装置和装有该装置的盘驱动器
CN2869938Y (zh) 具有出纸惰轮控制机构的纸张控制装置
CN1239068C (zh) 旋转振动分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117

Termination date: 201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