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69938Y - 具有出纸惰轮控制机构的纸张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出纸惰轮控制机构的纸张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69938Y
CN2869938Y CN 200520132532 CN200520132532U CN2869938Y CN 2869938 Y CN2869938 Y CN 2869938Y CN 200520132532 CN200520132532 CN 200520132532 CN 200520132532 U CN200520132532 U CN 200520132532U CN 2869938 Y CN2869938 Y CN 286993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idle pulley
gear
paper delivery
running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13253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志明
陈志仰
萧焕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link Im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link Im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link Ima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link Im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52013253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6993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6993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6993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出纸惰轮控制机构的纸张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取纸马达及由取纸马达驱动的可自转并上下浮动的浮动齿轮。出纸惰轮通过一支撑机构可旋转地支撑于底座上,该支撑机构具有一拨杆,该拨杆位于浮动齿轮下方。浮动齿轮升降过程中与拨杆接触并拨动拨杆转动,从而带动整个支撑机构转动,并进而带动出纸惰轮转动并同时下降而与出纸辊轮分离。支撑机构还具有一弹性元件,用于在浮动齿轮与拨杆分离后将出纸惰轮复位。本实用新型纸张控制装置使用零件少,结构简单,成本低。

Description

具有出纸惰轮控制机构的纸张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影像处理设备中使用的纸张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双面扫瞄或打印的纸张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纸张控制装置是办公影像处理设备,如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及多功能事务机等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在该等办公影像处理设备中控制纸张的输入、输出及传送。
一般的纸张控制装置包括取纸机构、送纸机构及介质通道。其中,取纸机构用于从介质源抓取纸张,并将纸张送入介质通道。送纸机构用于将进入介质通道的纸张传送至影像处理区,进行扫描或打印后,再将纸张送出。
通常,为了节省资源或减小文件的堆叠厚度,所述办公影像处理设备往往需要对纸张进行双面处理。双面处理功能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其中较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于影像处理设备中配备可进行双面扫瞄或打印的纸张控制装置,用于将已经经过单面扫描或打印的纸张再次送回至扫描区或打印区进行该纸张另一面的扫描或打印。
上述的纸张控制装置一般亦包括取纸机构、送纸机构及介质通道。其中,取纸机构包括一抓取机构,用于从介质源抓取纸张,并将纸张送入介质通道。介质通道包括第一介质通道与第二介质通道,其中第一介质通道上设有扫描区或打印区,供进行扫描或打印;第二介质通道是用于将经单面处理过的纸张再次送回扫描区或打印区时使用。送纸机构包括设置于介质通道上的系列送纸辊轮、送纸惰轮及设于排纸口处的出纸辊轮和出纸惰轮。通常情况下,抓取机构是由一专门的取纸马达驱动,当取纸马达正方向转动时,抓取机构受驱动打下来进行取纸操作,而当取纸马达反方向转动时,抓取机构受驱动被抬起而闲置。所述系列送纸辊轮及出纸辊轮则通常是由一送纸马达驱动,其中,出纸辊轮受驱动可双向转动,以使得将经单面打印后的纸张反送至第二介质通道。
上述可进行双面扫描或打印的纸张控制装置于操作时,纸张首先由抓取机构抓取后送入第一介质通道内,送纸机构将纸张沿第一介质通道传送至扫描区或打印区,进行纸张正面的扫描或打印。之后,纸张被送至出纸辊轮处,并由出纸辊轮和出纸惰轮夹持而向外传送。此时,因出纸辊轮可双向转动,当纸张的末端由出纸辊轮与出纸惰轮间穿过时,出纸辊轮变向转动,从而将纸张送入第二介质通道内,然后再次送入第一介质通道内,进行纸张背面的扫描或打印,最后再将纸张由出纸辊轮与出纸惰轮之间送出。
上述传统的纸张控制装置具有较大的体积,其介质通道的总长度一般要大于纸张的长度。近年来,为因应各类办公影像处理设备的小型化,业界又推出另一种传统的用于双面扫描或打印的纸张控制装置。该纸张控制装置的介质通道被适当压缩,其总长度与待处理纸张的长度基本一致,以有效地减小该纸张控制装置的体积。
上述具有小体积的另一种传统的用于双面扫描或打印的纸张控制装置在减小介质通道长度的同时,一个相应的技术问题也需要解决,即于送纸过程时,纸张的前端和后端可能同时处于出纸辊轮与出纸惰轮之间。此时,为使得纸张的前端和后端能以相反方向传输,就必须将出纸惰轮与出纸辊轮分离。所以,于该类装置中需专门设置用于控制出纸惰轮与出纸辊轮抵顶与分离的控制机构。
然而,于传统技术中,所述控制机构通常为一独立设置的马达或电磁阀,以控制出纸辊轮与出纸惰轮之间的抵顶和分离。其缺点在于,所用零件较多,使得纸张控制装置的结构较复杂,并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且造价低的用于双面扫描或打印的纸张控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出纸惰轮控制机构的纸张控制装置,无需单独设置先前技术中的马达或电磁阀,使用零件少,结构简单,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出纸惰轮控制机构的纸张控制装置包括:底座,设于该纸张控制装置的底部;顶盖,扣设于上述底座上方,与底座之间围成一收容空间;引导件,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与底座及顶盖之间形成第一介质通道;内盖,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位于所述引导件上方,该内盖与顶盖之间形成一入纸口,与所述引导件之间形成第二介质通道,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一排纸口;取纸机构,包括一取纸马达、与该取纸马达连接的作动齿轮,及与该作动齿轮连接的抓取机构,该抓取机构嵌设于所述顶盖内侧,并位于入纸口上方;送纸机构,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包括一送纸马达及与该送纸马达连接的出纸辊轮及系列送纸辊轮,其中,所述送纸辊轮沿第一介质通道间隔地布置,所述出纸辊轮设置于所述排纸口处,该送纸机构还包括一与出纸辊轮配合的出纸惰轮,该出纸惰轮设置于底座的对应排纸口处;其特征是:所述作动齿轮还与一浮动齿轮齿合,作动齿轮的转动轴心与浮动齿轮的转动轴心由一连接臂连接,浮动齿轮受作动齿轮驱动于自转的同时并绕作动齿轮公转而上下浮动;该纸张控制装置还包括:支撑轴,可旋转地架设于底座上,该支撑轴位于所述出纸惰轮下方并与出纸惰轮大致平行;作动臂,固接于支撑轴大致中部,一端与出纸惰轮连接;弹性元件,一端与作动臂固接,另一端固接于底座上;及拨杆,固接于支撑轴一端,位于所述浮动齿轮下方,并与该浮动齿轮齿合或分离,当二者齿合时,通过浮动齿轮的自转及上下浮动而驱动拨杆转动,进而带动支撑轴及作动臂以支撑轴为轴转动,使得位于作动臂一侧的出纸惰轮下降而与出纸辊轮分离,位于作动臂另一侧的弹性元件则压缩变形。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纸张控制装置设置有专用的出纸惰轮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由取纸马达一同驱动,而无需单独设置先前技术中的马达或电磁阀,故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纸张控制装置使用零件少,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纸张控制装置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纸张控制装置的取纸机构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仰视图。
图4A、图4B是本实用新型纸张控制装置的取纸机构的作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纸张控制装置的底座及相关机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显示于图5中的支架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纸张控制装置的支撑机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显示于图7中的支撑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纸张控制装置的支架、支撑机构及出纸惰轮组装后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纸张控制装置的支撑机构及出纸惰轮组装于底座上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纸张控制装置的取纸机构、支架及支撑机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12A、图12B、图12C是本实用新型纸张控制装置的出纸惰轮与出纸辊轮离合动作的示意图。
图13A、图13B、图13C及图13D是本实用新型纸张控制装置控制纸张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具有出纸惰轮控制机构的纸张控制装置100具有:一底座20,设于该纸张控制装置100的底部;一顶盖10,扣设于底座20上方,并与底座20之间围成一收容空间;一呈环状的引导件30,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该引导件30与底座20及顶盖10之间形成第一介质通道103;一内盖40,亦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位于所述引导件30上方,该内盖40与顶盖10之间形成一入纸口101,与所述引导件30之间形成第二介质通道104,与所述底座20之间形成一排纸口102。其中,底座20于第一介质通道103下方设置一影像处理窗口105。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纸张控制装置100还包括用于供给纸张的取纸机构及用于传送纸张的送纸机构。
续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纸张控制装置100的取纸机构包括一抓取机构51及用于驱动该抓取机构51的取纸马达M1,该抓取机构51嵌设于所述顶盖10内部,并位于入纸口101上方,以用于从入纸口101处抓取纸张并将该纸张送入第一介质通道103内。
请参阅图2并结合参阅图1,该取纸马达M1与一作动齿轮71的外齿部齿合(各附图中各齿轮的齿部未画出),而该作动齿轮71的内齿部既与用于驱动抓取机构51的驱动齿轮54齿合,又与一浮动齿轮72齿合。作动齿轮71及浮动齿轮72的外侧设置一连接臂73,该连接臂73连接作动齿轮71的转动轴心及浮动齿轮72的转动轴心。其中,作动齿轮71具有一固定的转动轴心,相对所述顶盖10及底座20不会产生相对位移,而浮动齿轮72没有固定的转动轴心,受作动齿轮71的驱动,于自转的同时并绕作动齿轮71公转而可上下浮动。所述驱动齿轮54并通过一驱动轴511与所述抓取机构51连接。
请参阅图3并结合参阅图2,抓取机构51的驱动轴511与抓取机构51的驱动齿轮54连接,一托架512可旋转地连接于该驱动轴511上,一预抓取辊轮513及一抓取辊轮514可旋转地设置于托架512上。其中,预抓取辊轮513设于托架512前端,抓取辊轮514设置于托架512后端并套设于驱动轴511上。预抓取辊轮513右侧的驱动轴设置有一驱动齿轮515,该驱动齿轮515与预抓取辊轮513之间设置有一单向离合器OW1。抓取辊轮514右侧的驱动轴亦设有一驱动齿轮516,该驱动齿轮516与预抓取辊轮513的驱动齿轮515之间设有一中转齿轮517。
请参阅图4A并结合参阅图3,当取纸马达M1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作动齿轮71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此驱动浮动齿轮72顺时针转动并下降,并同时驱动抓取机构51的驱动齿轮54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连接于驱动齿轮54的驱动轴511受驱动而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抓取辊轮514亦随驱动轴511顺时针方向转动,由此使抓取辊轮514的驱动齿轮516通过中转齿轮517驱动预抓取辊轮513的驱动齿轮515顺时针方向转动,进而,单向离合器OW1将驱动齿轮515的动力传送给预抓取辊轮513,预抓取辊轮513亦顺时针方向转动,由此带动托架512前端下降,从而使得预抓取辊轮513与入纸口101处的纸张接触并进行纸张抓取。
请参阅图4B并结合参阅图3,当取纸马达M1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作动齿轮71顺时针方向转动,一由此驱动浮动齿轮72逆时针转动并上升,并同时驱动抓取机构51的驱动齿轮54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带动与驱动齿轮54连接的驱动轴511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抓取辊轮514随驱动轴511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此使抓取辊轮514的驱动齿轮516通过中转齿轮517而驱动预抓取辊轮513的驱动齿轮515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由于单向离合器OW1不会将驱动齿轮515的动力传送至预抓取辊轮513,使得预抓取辊轮513的驱动齿轮515逆时针方向空转,从而带动托架512绕驱动轴511逆时针转动,使托架512的前端被抬起,从而使得预抓取辊轮513远离入纸口101处的纸张。
请再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纸张控制装置100的送纸机构包括一送纸马达M2及与该送纸马达M2以驱动方式连接的系列送纸辊轮601a、601b和601c和出纸辊轮602。送纸辊轮601a、601b、601c是透过引导件30而沿第一介质通道103间隔地布置,出纸辊轮602设置于所述排纸口102处。
请继续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纸张控制装置100的送纸机构还包括系列送纸惰轮603a、603b和603c,分别对应送纸辊轮601a、601b、601c的位置而设置于顶盖10及底座20内侧。送纸机构还包括一与出纸辊轮602配合的出纸惰轮604,该出纸惰轮604设置于底座20的对应排纸口102处。
请参阅图5,底座20大致呈曲折状,底座20上设置有送纸惰轮603b、603c(图5中未示,请结合参阅图1)及出纸惰轮604,且于出纸惰轮604所在一侧的下方固设一支架21。
请参阅图6,支架21具有一底板210及两端垂直于该底板210的两侧板211,两侧板211上对应开设两枢转孔212。
请参阅图7并结合参阅图1,一支撑机构70,用于将出纸惰轮604支撑于底座20上。该支撑机构70包括支撑轴75、作动臂74、拨杆76及弹簧77。
请参阅图8并结合参阅图5,支撑轴75呈细长杆状,用于可旋转地支撑于底座20的支架21上。作动臂74中部形成套接孔741,用于将作动臂74套设并紧固于支撑轴75上,作动臂74前端形成两支撑臂742,用于与出纸惰轮604的转轴固接,作动臂74后端形成一支撑板743。弹簧77一端支撑于该支撑板743上并于支撑板743固接。拨杆76上端设有齿部761,下端与支撑轴75一端固接。
图9为连接有出纸惰轮604的支撑机构70与底座20的支架21配合的状态图。其中,作动臂74的支撑臂742与出纸惰轮604的转轴固接,支撑轴75的两端可旋转地定位于支架21的两枢转孔212内,且拨杆76布设于支架21外侧(请结合参阅图5)。
图10为上述支撑机构70及出纸惰轮604所组成的整体结构由底座20下方组装于底座20内的示意图。其中,作动臂74、支撑轴75、弹簧77均位于底座20内,弹簧77的另一端并与底座20固接,而拨杆76位于底座20外侧(请结合参阅图5)。
请参阅图11,上述完成组装的拨杆76位于取纸机构的浮动齿轮72正下方,从而使得浮动齿轮72受作动齿轮71驱动上下浮动时,与拨杆76接触和分离,并拨动拨杆76绕支撑轴75转动,从而控制出纸惰轮604与出纸辊轮602分离或抵顶。其具体操作过程下详述。
请参阅图12A,浮动齿轮未与拨杆76接触时,弹簧77的弹性力作用作动臂74,使得出纸惰轮604与出纸辊轮602抵顶。当取纸马达M1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作动齿轮71受驱动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驱动浮动齿轮72顺时针转动并同时向下运动,且抓取机构51的托架512亦向下运动。
请参阅图12B,当浮动齿轮72顺时针转动并向下运动至图中所示位置时,浮动齿轮72与拨杆76接触并使得拨杆76逆时针发生小角度偏转,并与拨杆76的齿部761齿合。而此时抓取机构51的预抓取辊轮513则开始取纸。当完成取纸后,取纸马达M1开始逆时针方向转动(请结合参阅图3)。
请参阅图12C,当取纸马达M1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抓取机构51的托架512前端开始向上运动。作动齿轮71受驱动而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驱动浮动齿轮72逆时针转动并同时向上运动。起初,由于浮动齿轮72位于较低位置,并与拨杆76齿合,从而使得浮动齿轮72逆时针转动并同时向上运动时,拨动拨杆76以顺时针方向偏转一定角度,从而带动支撑轴75、作动臂74以支撑轴75为轴顺时针方向偏转一定角度,进而使得出纸惰轮604下降,与出纸辊轮602分离,同时弹簧77被压缩。之后,浮动齿轮72受驱动继续上升并与拨杆76分离,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77施加向下的弹力推动作动臂74,使作动臂74逆时针方向转动至原始位置,并带动支撑轴75、拨杆76及出纸惰轮604以支撑轴75为轴逆时针方向转动至初始位置,由此使出纸惰轮604与出纸辊轮602再次抵顶而处于图12A所示位置。
请参阅图13A、图13B、图13C及图13D,下面对由上述结构形成的纸张控制装置100的纸张控制过程进行描述。
当入纸口101处有纸张S需处理时,抓取机构51受取纸马达M1驱动打下来取纸,并将纸张S送入第一介质通道103内(如图13A所示)。此时送纸辊轮601a、601b、601c受送纸马达M2驱动以送纸方向(图13A中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将纸张S先送至影像处理窗口105,后将纸张S的前端F送至出纸辊轮602及出纸惰轮604处,并由出纸辊轮602及出纸惰轮604夹持向外传送。当纸张S的末端R由出纸辊轮602及出纸惰轮604之间通过时(如图13B所示),出纸辊轮602受送纸马达M2驱动变向转动,此时送纸辊轮601a、601b、601c仍以送纸方向转动,从而将纸张S的末端R先返回至第二介质通道104内(如图13C所示),并进而送入第一介质通道103内,当纸张S的末端R再次送至出纸辊轮602及出纸惰轮604处时,纸张S的前端F仍处于出纸辊轮602与出纸惰轮604之间,并向第二介质通道104内传送。此时取纸马达M1换向转动,从而使得抓取机构51被抬起闲置,同时出纸惰轮604被驱动下降而与出纸辊轮602分离(如图13D所示)。此时,纸张S的末端R经由出纸辊轮602与出纸惰轮604之间向外传送,而纸张S的前端仍经由出纸辊轮602与出纸惰轮604之间向第二介质通道104内传送。之后,当纸张S的前端F彻底进入第二介质通道104内时,出纸惰轮604再次与出纸辊轮602抵顶,从而夹持纸张S并将其向外传送。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纸张控制装置100具有出纸惰轮控制机构来控制出纸惰轮604于特定时段与出纸辊轮602分离,从而允许纸张的前端和末端于该特定时段重叠地位于出纸辊轮602与出纸惰轮604之间,从而使得第一介质通道103与第二介质通道104的总长度可以小于纸张的长度,进而使得该纸张控制机构100具有较小的体积。而且,本实用新型使用驱动纸张抓取机构51的取纸马达M1一同驱动出纸惰轮控制机构,故而,使用零件少,结构简单,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之一而已,不能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对熟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具有出纸惰轮控制机构的纸张控制装置,包括:底座,设于该纸张控制装置的底部;顶盖,扣设于上述底座上方,与底座之间围成一收容空间;引导件,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与底座及顶盖之间形成第一介质通道;内盖,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位于所述引导件上方,该内盖与顶盖之间形成一入纸口,与所述引导件之间形成第二介质通道,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一排纸口;取纸机构,包括一取纸马达、与该取纸马达连接的作动齿轮,及与该作动齿轮连接的抓取机构,该抓取机构嵌设于所述顶盖内侧,并位于入纸口上方;送纸机构,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包括一送纸马达及与该送纸马达连接的出纸辊轮及系列送纸辊轮,其中,所述送纸辊轮沿第一介质通道间隔地布置,所述出纸辊轮设置于所述排纸口处,该送纸机构还包括一与出纸辊轮配合的出纸惰轮,该出纸惰轮设置于底座的对应排纸口处;其特征是:所述作动齿轮还与一浮动齿轮齿合,作动齿轮的转动轴心与浮动齿轮的转动轴心由一连接臂连接,浮动齿轮受作动齿轮驱动于自转的同时并绕作动齿轮公转而上下浮动;该纸张控制装置还包括:支撑轴,可旋转地架设于底座上,该支撑轴位于所述出纸惰轮下方并与出纸惰轮大致平行;作动臂,固接于支撑轴大致中部,一端与出纸惰轮连接;弹性元件,一端与作动臂固接,另一端固接于底座上;及拨杆,固接于支撑轴一端,位于所述浮动齿轮下方,并与该浮动齿轮齿合或分离,当二者齿合时,通过浮动齿轮的自转及上下浮动而驱动拨杆转动,进而带动支撑轴及作动臂以支撑轴为轴转动,使得位于作动臂一侧的出纸惰轮下降而与出纸辊轮分离,位于作动臂另一侧的弹性元件则压缩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出纸惰轮控制机构的纸张控制装置,其特征是:该作动臂中部形成套接孔,用于将作动臂套设于支撑轴上,该作动臂前端形成两支撑臂,用于与出纸惰轮的转轴固接,该作动臂后端形成一支撑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出纸惰轮控制机构的纸张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弹性元件一端支撑于所述支撑板上,并与该支撑板固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出纸惰轮控制机构的纸张控制装置,其特征是:该底座具有一支架,该支架具有一底板及两端垂直于该底板的两侧板,两侧板上对应开设两枢转孔,所述支撑轴两端可旋转地定位于该两枢转孔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出纸惰轮控制机构的纸张控制装置,其特征是:该拨杆上端设有齿部,用于与所述浮动齿轮齿合,拨杆下端与所述支撑轴的一端固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出纸惰轮控制机构的纸张控制装置,其特征是:该底座上开设一影像处理窗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出纸惰轮控制机构的纸张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送纸机构还包括系列送纸惰轮,分别对应送纸辊轮的位置而设置于顶盖及底座内侧。
CN 200520132532 2005-11-10 2005-11-10 具有出纸惰轮控制机构的纸张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6993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32532 CN2869938Y (zh) 2005-11-10 2005-11-10 具有出纸惰轮控制机构的纸张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32532 CN2869938Y (zh) 2005-11-10 2005-11-10 具有出纸惰轮控制机构的纸张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69938Y true CN2869938Y (zh) 2007-02-14

Family

ID=37724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13253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69938Y (zh) 2005-11-10 2005-11-10 具有出纸惰轮控制机构的纸张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69938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6419B (zh) * 2008-12-25 2011-07-27 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惰轮抬起装置
CN102795495A (zh) * 2011-05-23 2012-11-28 夏普株式会社 原稿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2653804A (zh) * 2020-02-26 2021-04-13 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可感应媒体的影像形成装置以及相关的媒体感应机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6419B (zh) * 2008-12-25 2011-07-27 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惰轮抬起装置
CN102795495A (zh) * 2011-05-23 2012-11-28 夏普株式会社 原稿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795495B (zh) * 2011-05-23 2015-03-25 夏普株式会社 原稿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2653804A (zh) * 2020-02-26 2021-04-13 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可感应媒体的影像形成装置以及相关的媒体感应机构
CN112653804B (zh) * 2020-02-26 2024-05-10 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可感应媒体的影像形成装置以及相关的媒体感应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5097C (zh) 送纸装置及设有它的成象设备
CN1222845C (zh) 供纸装置及设有该供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248861C (zh) 防止在打印机中纸张双份送入的装置
CN1955094A (zh) 具有用于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装置的图像记录设备
CN2869938Y (zh) 具有出纸惰轮控制机构的纸张控制装置
CN1669896A (zh) 片材供应装置
CN101058265A (zh) 驱动装置及具有该驱动装置的成像设备
CN1577135A (zh) 供纸装置和图像扫描装置
CN1200863C (zh) 送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289309C (zh) 用于喷墨打印机的供纸装置
CN1299916C (zh) 喷墨打印机的驱动设备
CN1923647A (zh) 用于成像装置的打印介质供给装置
CN1262161C (zh) 带式送料装置
CN1899817A (zh) 驱动辊隙松开设备
CN1050483C (zh) 传真装置
CN2801731Y (zh) 片状物分离装置
CN2778763Y (zh) 自动进给机构、记录装置和液体喷射装置
CN101749374B (zh) 用于事务机器的传动力切换机构
CN1931690A (zh) 供纸装置
CN1191185C (zh) 供纸设备和设有供纸设备的成象设备
CN1323914C (zh) 介质传送机构、介质传送装置和介质传送方法
US20030090052A1 (en) Document feeding apparatus
CN1077851C (zh) 页面翻转设备
CN1901786A (zh) 便携终端的滑动开闭装置
CN2637440Y (zh) 纸张撷取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214

Termination date: 2013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