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00731A - 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植焊螺母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植焊螺母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00731A
CN117600731A CN202311065056.0A CN202311065056A CN117600731A CN 117600731 A CN117600731 A CN 117600731A CN 202311065056 A CN202311065056 A CN 202311065056A CN 117600731 A CN117600731 A CN 1176007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outer plate
nut
bracket
w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650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礼
孙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Chengfei Integration Ruihu Automobile Mo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Chengfei Integration Ruihu Automobile Mo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Chengfei Integration Ruihu Automobile Mo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Chengfei Integration Ruihu Automobile Mo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6505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007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00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007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3K37/0426Fixtures for other work
    • B23K37/0435Clamp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植焊螺母的方法,包括步骤:S1、由焊接工装完成组成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的第一外板、第二外板和固定支架的装夹固定;S2、将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安装在第一外板上;S3、对第一外板与第二外板和固定支架进行焊接;S4、对螺母与第一外板进行焊接。本发明的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植焊螺母的方法,采用专用的焊接工装,通过在多个夹紧装置和定位销的配合,共同夹紧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的各个部件,以及螺母的定位和固定,确保各个部件定位精确,提高了装夹效率,可以提高焊接后的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的产品质量和螺母的植焊作业效率。

Description

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植焊螺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夹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植焊螺母的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是汽车上的一个总成件,其主要作用是提高汽车轮罩位置处的刚度和模态,并用于传递部分碰撞能量。
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是由第一外板、第二外板和固定支架组成,第一外板、第二外板和固定支架均为钣金件。第二外板和固定支架与第一外板焊接连接,在焊接时需通过焊接夹具对组成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的各部件进行装夹。而且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需进行植焊作业,将螺母预先焊接在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上。
现有技术缺少在焊接时能够实现组成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的各个部件的精确定位且能够实现螺母植焊的工装夹具,导致影响焊接后的产品质量,而且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植焊螺母的方法,目的是提高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上螺母的植焊作业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植焊螺母的方法,包括步骤:
S1、由焊接工装完成组成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的第一外板、第二外板和固定支架的装夹固定;
S2、将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安装在第一外板上;
S3、对第一外板与第二外板和固定支架进行焊接;
S4、对螺母与第一外板进行焊接;
其中,焊接工装包括用于在第一外板的一端夹紧第一外板和固定支架的第一夹紧装置、用于在第一外板的另一端夹紧第一外板和第二外板的一端的第二夹紧装置、用于在第二外板的另一端夹紧第二外板的第三夹紧装置、用于将第一螺母固定在第一外板上的螺母压紧装置以及用于将第二螺母固定在第一外板上的螺母定位装置。
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夹紧支架、第一主夹紧臂、设置于第一主夹紧臂上的侧夹紧臂、设置于第一夹紧支架上且用于控制第一主夹紧臂进行旋转的第一驱动器、设置于第一主夹紧臂上的第一上夹块和第二上夹块、设置于第一夹紧支架上且与第一上夹块相配合以夹紧所述第一外板的第一下夹块、与第二上夹块相配合以夹紧所述固定支架的第二下夹块、设置于侧夹紧臂上的第三上夹块以及与第三上夹块相配合以夹紧所述第一外板的第三下夹块。
所述第一夹紧装置还包括第一辅助支架和设置于第一辅助支架上的第一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辅助支架上的第一升降气缸和设置于第一升降气缸上的第一升降座,所述第二下夹块设置于第一升降座上。
所述焊接工装还包括第二辅助支架和设置于第二辅助支架上且用于对所述第一外板进行限位的限位块,所述螺母压紧装置设置于第二辅助支架上。
所述螺母压紧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辅助支架上的第一支撑板、设置于第一支撑板上且用于与所述第一外板的底面相接触的顶块、可旋转的设置于第一支撑板上的螺母夹紧臂、设置于第一支撑板上且用于控制螺母夹紧臂进行旋转的执行元件、设置于螺母夹紧臂上的第一安装板和设置于第一安装板上且用于对所述第一螺母施加压力的压紧杆。
所述第二夹紧装置包括第二夹紧支架、第二夹紧臂、设置于第二夹紧支架上且用于控制第二夹紧臂进行旋转的第二驱动器、设置于第二夹紧臂上的第四上夹块以及设置于第二夹紧支架上且与第四上夹块相配合以夹紧第一外板和第二外板的第四下夹块。
所述第二夹紧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夹紧支架上的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气缸和设置于第二升降气缸上的第二升降座,第二定位销和第三定位销设置于第二升降座上。
所述螺母定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夹紧支架上的第二支撑板、设置于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二安装板和可移动的设置于第二安装板上且用于对所述第二螺母进行定位的螺母定位销。
所述第三夹紧装置包括第三夹紧支架、第三夹紧臂、设置于第三夹紧支架上且用于控制第三夹紧臂进行旋转的第三驱动器、设置于第三夹紧臂上的第五上夹块以及设置于第三夹紧支架上且与第五上夹块相配合以夹紧第一外板的第五下夹块,第三夹紧支架上设置第四定位销。
所述第五上夹块和所述第五下夹块均设置多个。
本发明的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植焊螺母的方法,采用专用的焊接工装,通过在多个夹紧装置和定位销的配合,共同夹紧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的各个部件,以及螺母的定位和固定,确保各个部件定位精确,提高了装夹效率,可以提高焊接后的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的产品质量和螺母的植焊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焊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是焊接工装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螺母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和图8是第二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第三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第一夹紧支架;2、第一主夹紧臂;3、侧夹紧臂;4、第一驱动器;5、第一上夹块;6、第一下夹块;7、第二上夹块;8、第二下夹块;9、第三上夹块;10、第三下夹块;11、第一定位销;12、第一辅助支架;13、第二辅助支架;14、限位块;15、第一升降气缸;16、第一升降座;17、第二夹紧臂;18、第二驱动器;19、第四上夹块;20、第四下夹块;21、第二夹紧支架;22、第二升降气缸;23、第二升降座;24、第二定位销;25、第三定位销;26、第三夹紧臂;27、第三驱动器;28、第五上夹块;29、第五下夹块;30、第三夹紧支架;31、第四定位销;32、第五定位销;33、第一外板;34、第二外板;35、固定支架;36、底座;37、第一螺母;38、第二螺母;39、第一支撑板;40、顶块;41、螺母夹紧臂;42、执行元件;43、第一安装板;44、压紧杆;45、第二支撑板;46、第二安装板;47、螺母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植焊螺母的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S1、由焊接工装完成组成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的第一外板、第二外板和固定支架的装夹固定;
S2、将第一螺母37和第二螺母38安装在第一外板上;
S3、对第一外板与第二外板和固定支架进行焊接;
S4、对螺母与第一外板进行焊接。
具体地说,如图1至图9所示,焊接工装包括底座36、用于在第一外板33的一端夹紧第一外板33和固定支架35的第一夹紧装置、用于在第一外板33的另一端夹紧第一外板33和第二外板34的一端的第二夹紧装置、用于在第二外板34的另一端夹紧第二外板34的第三夹紧装置、用于将第一螺母37固定在第一外板33上的螺母压紧装置以及用于将第二螺母38固定在第一外板33上的螺母定位装置。第一夹紧装置上设置用于对第一外板33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销11,第二夹紧装置上设置用于对第一外板33进行定位的第二定位销24和用于对第二外板34进行定位的第三定位销25,第三夹紧装置上设置用于对第二外板34进行定位的第四定位销31,第一夹紧装置、第二夹紧装置和第三夹紧装置设置于底座36上。
如图2至图4所示,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是由第一外板33、第二外板34和固定支架35组成,第一外板33、第二外板34和固定支架35均为钣金件。第二外板34和固定支架35与第一外板33焊接连接,固定支架35位于第一外板33的外侧,第一外板33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第二外板34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连接,第一外板33的横截面呈L形,第二外板34的横截面呈U形。第一外板33的第一表面上需要焊接多个第一螺母37,第一外板33的第二表面上需要焊接多个第二螺母38,第一外板33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相垂直的两个表面。
如图1和图2所示,底座36为水平设置,底座36具有一定的宽度和长度,底座36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底座36的宽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为水平方向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垂直,第一夹紧装置、第二夹紧装置和第三夹紧装置处于与第一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第二夹紧装置位于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三夹紧装置之间,螺母定位装置设置于第二夹紧装置上,螺母压紧装置设置于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之间。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夹紧支架1、第一主夹紧臂2、设置于第一主夹紧臂2上的侧夹紧臂3、设置于第一夹紧支架1上且用于控制第一主夹紧臂2进行旋转的第一驱动器4、设置于第一主夹紧臂2上的第一上夹块5和第二上夹块7、设置于第一夹紧支架1上且与第一上夹块5相配合以夹紧第一外板33的第一下夹块6、与第二上夹块7相配合以夹紧固定支架35的第二下夹块8、设置于侧夹紧臂3上的第三上夹块9以及与第三上夹块9相配合以夹紧第一外板33的第三下夹块10,第一主夹紧臂2的旋转中心线为水平线。第一夹紧支架1竖直设置于底座36上,第一夹紧支架1的下端与底座36固定连接。第一驱动器4竖直设置在第一夹紧支架1上,第一驱动器4用于控制第一主夹紧臂2上下旋转,第一驱动器4为气缸,第一上夹块5固定设置在第一主夹紧臂2上,第一上夹块5用于与第一外板33接触。侧夹紧臂3与第一主夹紧臂2固定连接,侧夹紧臂3朝向第一主夹紧臂2的外侧伸出,第三上夹块9固定设置在侧夹紧臂3上,第三上夹块9用于与第一外板33接触。第一下夹块6和第三下夹块10固定设置在第一夹紧支架1上,第一下夹块6和第三下夹块10用于与第一外板33接触,第一下夹块6的高度大于第三下夹块10的高度。
在上述步骤S1中,在夹紧状态时,第一上夹块5和第三上夹块9位于第一外板33的上方且用于对第一外板33施加向下的压力,第一下夹块6和第三上下块位于第一外板33的下方且第一下夹块6与第一外板33的底面接触,从而第一上夹块5和第一下夹块6相配合,第三上夹块9和第三下夹块10相配合,夹紧第一外板33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第一夹紧装置还包括竖直设置于底座36的顶面上的第一辅助支架12和设置于第一辅助支架12上的第一升降机构,第二下夹块8设置于第一升降机构上。第一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第一辅助支架12上的第一升降气缸15和设置于第一升降气缸15上的第一升降座16,第二下夹块8设置于第一升降座16上。第二上夹块7固定设置在第一主夹紧臂2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第一上夹块5位于第一主夹紧臂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之间的位置处,第二上夹块7用于与固定支架35接触。第二下夹块8固定设置在第一升降座16上,第二下夹块8用于与固定支架35接触。在上述步骤S1中,在夹紧状态时,第二上夹块7位于固定支架35的上方且用于对固定支架35施加向下的压力,第二下夹块8位于固定支架35的下方且第二下夹块8与固定支架35的底面接触,从而第二上夹块7和第二下夹块8相配合,夹紧固定支架35,第二上夹块7和第二下夹块8均设置多个。第一升降座16与第一升降气缸15的活塞杆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升降气缸15的伸缩,控制第一升降座16及其上的第二下夹块8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实现第二下夹块8与固定支架35的接触和分离。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定位销11为竖直设置于第一夹紧支架1上,第一外板33上设置用于让第一定位销11插入的通孔。各个第二下夹块8上设置一个用于对固定支架35进行定位的第五定位销32,第五定位销32为竖直设置,固定支架35上设置用于让第五定位销32插入的通孔,确保固定支架35位置准确。通过第一升降气缸15的伸缩,控制第一升降座16及其上的第二下夹块8和第五定位销32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实现第二下夹块8与固定支架35的接触和分离的同时实现第五定位销32的移动,使第五定位销32能够插入固定支架35上的通孔中和从通孔中移出。在上述步骤S1中,第一升降气缸15的伸长,推动第一升降座16及其上的第二下夹块8和第五定位销32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使第二下夹块8与固定支架35接触的同时,第五定位销32插入固定支架35上的通孔中。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上夹块7和第二下夹块8均设置两个,第五定位销32也设置两个。
如图1和图2所示,焊接工装还包括竖直设置于底座36的顶面上的第二辅助支架13和设置于第二辅助支架13上且用于对第一外板33进行限位的限位块14。第二辅助支架13和第一夹紧支架1处于与第一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限位块14固定设置在第二辅助支架13的上端。在上述步骤S1中,限位块14与第一外板33的外壁面相接触,用于在第二方向上对第一外板33起到限位作用,确保第一外板33位置准确,限位块14和固定支架35位于第一外板33的同一侧。
如图1至图6所示,第二夹紧装置包括第二夹紧支架21、第二夹紧臂17、设置于第二夹紧支架21上且用于控制第二夹紧臂17进行旋转的第二驱动器18、设置于第二夹紧臂17上的第四上夹块19以及设置于第二夹紧支架21上且与第四上夹块19相配合以夹紧第一外板33和第二外板34的第四下夹块20。第二夹紧臂17的旋转中心线与第一方向相平行。第二夹紧支架21竖直设置于底座36上,第二夹紧支架21的下端与底座36固定连接。第二驱动器18竖直设置在第二夹紧支架21上,第二驱动器18用于控制第二夹紧臂17上下旋转,第二驱动器18为气缸,第四上夹块19固定设置在第二夹紧臂17上,第四上夹块19用于与第一外板33接触。第四下夹块20固定设置在第二夹紧支架21上,第四下夹块20用于与第二外板34接触。在上述步骤S1中,在夹紧状态时,第四上夹块19位于第一外板33的上方且用于对第一外板33施加向下的压力,第四下夹块20位于第二外板34的下方且第四下夹块20与第二外板34的底面接触,从而第四上夹块19和第四下夹块20相配合,夹紧第一外板33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和第二外板34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使第一外板33和第二外板34保持贴合状态,第一外板33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插入第二外板34中。第四上夹块19和第四上夹块19均设置多个,各个第四上夹块19分别与一个第四下夹块20相配合。
如图1至图3、图7和图8所示,第二夹紧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夹紧支架21上的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气缸22和设置于第二升降气缸22上的第二升降座23,第二定位销24和第三定位销25设置于第二升降机构上设置于第二升降座23上。第一外板33的端部设置让第二定位销24插入的通孔,第二外板34的端部设置让第三定位销25插入的通孔,第二定位销24和第三定位销25为竖直设置于第二升降座23的上端。第二升降气缸22固定设置于第二夹紧支架21上,通过第二升降气缸22的伸缩,控制第二升降座23及其上的第二定位销24和第三定位销25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使第二定位销24和第三定位销25能够分别插入第一外板33和第二外板34上的通孔中和从通孔中移出。在上述步骤S1中,第二升降气缸22伸长时,控制第二升降座23及其上的第二定位销24和第三定位销25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最终使第二定位销24和第三定位销25能够分别插入第一外板33和第二外板34上的通孔中,实现定位。
如图1至图3和图9所示,第三夹紧装置包括第三夹紧支架30、第三夹紧臂26、设置于第三夹紧支架30上且用于控制第三夹紧臂26进行旋转的第三驱动器27、设置于第三夹紧臂26上的第五上夹块28以及设置于第三夹紧支架30上且与第五上夹块28相配合以夹紧第一外板33的第五下夹块29,第四定位销31设置于第三夹紧支架30上。第三夹紧臂26的旋转中心线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第三夹紧支架30竖直设置于底座36上,第三夹紧支架30的下端与底座36固定连接。第三驱动器27竖直设置在第三夹紧支架30上,第三驱动器27用于控制第三夹紧臂26上下旋转,第三驱动器27为气缸,第五上夹块28固定设置在第三夹紧臂26上,第五上夹块28用于与第二外板34接触。第五下夹块29固定设置在第三夹紧支架30上,第五下夹块29用于与第二外板34接触。在上述步骤S1中,在夹紧状态时,第五上夹块28位于第二外板34的上方且用于对第二外板34施加向下的压力,第五下夹块29位于第二外板34的下方且第五下夹块29与第二外板34的底面接触,从而第五上夹块28和第五下夹块29相配合,夹紧第二外板34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第五上夹块28和第五上夹块28均设置多个,各个第五上夹块28分别与一个第五下夹块29相配合。第四定位销31为竖直设置于第三夹紧支架30上,第二外板34上设置用于让第四定位销31插入的通孔。第四定位销31插入第二外板34上的通孔,实现第二外板34的定位。
如图1至图4、图6所示,螺母压紧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二辅助支架上的第一支撑板39、设置于第一支撑板39上且用于与第一外板的底面相接触的顶块40、可旋转的设置于第一支撑板39上的螺母夹紧臂41、设置于第一支撑板39上且用于控制螺母夹紧臂41进行旋转的执行元件42、设置于螺母夹紧臂41上的第一安装板43和设置于第一安装板43上且用于对第一螺母37施加压力的压紧杆44。第一支撑板39为固定设置在第二辅助支架的上端,螺母夹紧臂41的旋转中心线与第一方向相平行,执行元件42用于控制螺母夹紧臂41上下旋转,执行元件42为气缸。顶块40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板39上端,顶块40与第一外板的底面相接触,可以对第一外板的两端之间的位置处对第一外板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可以减少第一外板的变形。第一安装板43固定设置在螺母夹紧臂41的上端,螺母夹紧臂41的下端与执行元件42连接。压紧杆44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板43的端部,压紧杆44用于与第一螺母37接触。在上述步骤S2中,将所有第一螺母37放置在第一外板33的第一表面上,然后执行元件42控制螺母夹紧臂41进行转动,螺母夹紧臂41带动第一安装板43及其上的压紧杆44同步向下转动,最终使压紧杆44接触到下方的第一螺母37,对第一螺母37施加压力,使第一螺母37固定在第一外板33的第一表面上,第一安装板43位于第一外板33的第一表面的上方,第一外板33的第一表面为水平面,螺母夹紧臂41位于第一外板33的外侧,且螺母夹紧臂41和限位块分别位于第一外板33的相对两侧。
如图1至图4、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母37共安装三个,相应的,第一安装板43和压紧杆44均设置多个,各个第一安装板43上安装一个压紧杆44。
如图1至图4、图7和图8所示,螺母定位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二夹紧支架上的第二支撑板45、设置于第二支撑板45上的第二安装板46和可移动的设置于第二安装板46上且用于对第二螺母38进行定位的螺母定位销47,螺母定位销47设置多个,各个螺母定位销47分别用于对一个第二螺母38进行定位和固定。第二支撑板45固定设置在第二夹紧支架上,第二支撑板45位于第二夹紧支架和第二辅助支架之间,第二安装板46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板45的一端,螺母定位销47为可移动的设置于第二支撑板45上,第一外板上设置让螺母定位销47穿过的通孔,螺母定位销47穿过第一外板上的通孔后插入到第二螺母38的中心孔中,使第二螺母38与第一外板的第二表面保持贴合状态,实现第二螺母38的固定。
在上述步骤S2中,操作人员通过推动螺母定位销47进行移动,使螺母定位销47穿过第一外板上的通孔后插入到第二螺母38的中心孔中,第二螺母38固定在螺母定位销47中,同时第二螺母38与第一外板的第二表面保持贴合状态。焊接结束后,抽出螺母定位销47即可。这种螺母定位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螺母38共安装两个,相应的,第二安装板46设置两个,各个第二安装板46上安装一个螺母定位销47。
在上述步骤S3中,将第一外板第二外板和固定支架分别进行焊接。
在上述步骤S4中,将所有第一螺母37和第二螺母38焊接在第一外板上。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植焊螺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由焊接工装完成组成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的第一外板、第二外板和固定支架的装夹固定;
S2、将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安装在第一外板上;
S3、对第一外板与第二外板和固定支架进行焊接;
S4、对螺母与第一外板进行焊接;
其中,焊接工装包括用于在第一外板的一端夹紧第一外板和固定支架的第一夹紧装置、用于在第一外板的另一端夹紧第一外板和第二外板的一端的第二夹紧装置、用于在第二外板的另一端夹紧第二外板的第三夹紧装置、用于将第一螺母固定在第一外板上的螺母压紧装置以及用于将第二螺母固定在第一外板上的螺母定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植焊螺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夹紧支架、第一主夹紧臂、设置于第一主夹紧臂上的侧夹紧臂、设置于第一夹紧支架上且用于控制第一主夹紧臂进行旋转的第一驱动器、设置于第一主夹紧臂上的第一上夹块和第二上夹块、设置于第一夹紧支架上且与第一上夹块相配合以夹紧所述第一外板的第一下夹块、与第二上夹块相配合以夹紧所述固定支架的第二下夹块、设置于侧夹紧臂上的第三上夹块以及与第三上夹块相配合以夹紧所述第一外板的第三下夹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植焊螺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装置还包括第一辅助支架和设置于第一辅助支架上的第一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辅助支架上的第一升降气缸和设置于第一升降气缸上的第一升降座,所述第二下夹块设置于第一升降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植焊螺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工装还包括第二辅助支架和设置于第二辅助支架上且用于对所述第一外板进行限位的限位块,所述螺母压紧装置设置于第二辅助支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植焊螺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压紧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辅助支架上的第一支撑板、设置于第一支撑板上且用于与所述第一外板的底面相接触的顶块、可旋转的设置于第一支撑板上的螺母夹紧臂、设置于第一支撑板上且用于控制螺母夹紧臂进行旋转的执行元件、设置于螺母夹紧臂上的第一安装板和设置于第一安装板上且用于对所述第一螺母施加压力的压紧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植焊螺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紧装置包括第二夹紧支架、第二夹紧臂、设置于第二夹紧支架上且用于控制第二夹紧臂进行旋转的第二驱动器、设置于第二夹紧臂上的第四上夹块以及设置于第二夹紧支架上且与第四上夹块相配合以夹紧第一外板和第二外板的第四下夹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植焊螺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紧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夹紧支架上的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气缸和设置于第二升降气缸上的第二升降座,第二定位销和第三定位销设置于第二升降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植焊螺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定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夹紧支架上的第二支撑板、设置于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二安装板和可移动的设置于第二安装板上且用于对所述第二螺母进行定位的螺母定位销。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植焊螺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紧装置包括第三夹紧支架、第三夹紧臂、设置于第三夹紧支架上且用于控制第三夹紧臂进行旋转的第三驱动器、设置于第三夹紧臂上的第五上夹块以及设置于第三夹紧支架上且与第五上夹块相配合以夹紧第一外板的第五下夹块,第三夹紧支架上设置第四定位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植焊螺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上夹块和所述第五下夹块均设置多个。
CN202311065056.0A 2023-08-22 2023-08-22 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植焊螺母的方法 Pending CN1176007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65056.0A CN117600731A (zh) 2023-08-22 2023-08-22 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植焊螺母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65056.0A CN117600731A (zh) 2023-08-22 2023-08-22 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植焊螺母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00731A true CN117600731A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58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65056.0A Pending CN117600731A (zh) 2023-08-22 2023-08-22 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植焊螺母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0073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80375U (zh) 固定点柔性焊接平台
CN204934987U (zh) 一种汽车顶盖天窗总成焊接夹具
CN209850226U (zh) 汽车前风挡下横梁总成焊接工装
CN111299942B (zh) 汽车前纵梁加强板总成焊接工装
CN211728054U (zh) 汽车中通道总成焊接工装
CN117600731A (zh) 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植焊螺母的方法
CN220739951U (zh) 汽车轮罩加强梁外板总成焊接工装
CN108161301B (zh) 适于平台车型下部车身的真空助力器安装板的焊接工装
KR101876442B1 (ko) 자동차의 루프프레임 조립체 제조용 지그
CN202344173U (zh) 自动切换柔性夹紧装置
CN211728081U (zh) 汽车地板横梁焊接工装
CN210703406U (zh) 重型汽车车架管状梁焊接夹具
CN210451530U (zh) 一种夹具定位夹紧机构
CN215699091U (zh) 汽车轮罩连接装置焊接工装
CN118438067A (zh) 汽车顶边梁加强板总成的制造方法
CN211192652U (zh) 汽车仪表板安装支架焊接工装
CN215699180U (zh) 汽车座椅横梁安装总成焊接工装
CN221159137U (zh) 汽车轮罩外板加强板焊接用夹具
CN213470097U (zh) 汽车车身纵梁加强板总成焊接夹具
CN220533485U (zh) 用于拉杆导向座装配的辅助装置
CN221658200U (zh) 汽车座椅内安装架总成生产设备
CN217493201U (zh) 汽车座椅横梁总成焊接工装
CN211966451U (zh) 汽车前轮罩总成焊接工装
CN217493029U (zh) 汽车车身纵梁内板总成焊接夹具
CN110270791B (zh) 一种汽车大梁内嵌式随行工装定位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