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33057A - 一种汽车轮毂更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轮毂更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33057A
CN117533057A CN202311777949.8A CN202311777949A CN117533057A CN 117533057 A CN117533057 A CN 117533057A CN 202311777949 A CN202311777949 A CN 202311777949A CN 117533057 A CN117533057 A CN 1175330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age
hub
disc
belt pulley
carri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779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世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Xinzhe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Xinzhe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Xinzhe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Xinzhe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7794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330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33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330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9/00Apparatus or tools for mounting or dismounting wheels
    • B60B29/002Apparatus or tools for mounting or dismounting wheels provided with a dol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轮毂更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汽修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移动载板、立挡盘、阻停结构、动力移动机构、联动夹机构、圆盘和蓄电池,所述移动载板用于承载各个机构使用,用于将轮毂承载移动,所述立挡盘固定设置于移动载板的顶端,所述立挡盘用于稳定动力移动机构的使用,所述阻停结构设置于移动载板的底端一侧,所述阻停结构用于防止装置移动,通过动力移动机构的设置,动力移动机构的设置可以使得联动夹机构和圆盘靠近轮毂,且同时带动联动夹机构使用,将拿下螺丝的轮毂夹持固定住,然后将轮毂取出,使用方便简单,提高更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轮毂更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修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轮毂更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的轮胎或轮毂损坏导致汽车抛锚的维修工况下,汽车轮毂的更换普遍采用人力进行,工人将拆卸下的轮胎抱到拆卸轮毂的机器上进行下一步的拆卸工作,而轮毂重量一般较重。
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112895800A的文献提供一种汽车轮毂更换装置,该装置通过机械箱的设置,通过机械箱内部组件的配合及环形曲线槽与更换块后侧设置的凸轮间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可以针对不同大小的轮毂螺丝位置的不同,实现了先通过电机A反转带动更换块公转对轮毂螺丝的位置进行环形轨迹的坐标定位,完毕后再通过电机A正转带动更换块对直线方向的坐标进行定位,从而实现对轮毂螺丝的定位,使其可以拆卸更换轮毂,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相关技术中,通过机械箱的设置内部组件的设置,可以在不同位置将轮毂螺丝拆卸。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通过机械箱的设置内部组件的设置可以实现可以在不同位置将轮毂螺丝拆卸的效果,但是仍存在以下缺陷;拆卸下轮毂螺丝后需要依靠人力将轮毂拿到其他设备旁,使得工作人员较为劳累,且降低工作效率,使得更换轮毂较慢。
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轮毂更换装置。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轮毂更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拆卸下轮毂螺丝后需要依靠人力将轮毂拿到其他设备旁,使得工作人员较为劳累,且降低工作效率,使得更换轮毂较慢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可以将轮毂夹持固定,并拉动装置移动,拆卸安装方便,减少工人压力,提高更换效率的技术效果。
2.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轮毂更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移动载板、立挡盘、阻停结构、动力移动机构、联动夹机构、圆盘和蓄电池;
移动载板,所述移动载板用于承载各个机构使用,用于将轮毂承载移动;
立挡盘,所述立挡盘固定设置于移动载板的顶端,所述立挡盘用于稳定动力移动机构的使用;
阻停结构,所述阻停结构设置于移动载板的底端一侧,所述阻停结构用于防止装置移动;
动力移动机构,所述动力移动机构设置于立挡盘的两侧,所述动力移动机构用于带动圆盘移动,且驱动联动夹机构运行;
联动夹机构,所述联动夹机构设置于圆盘的两侧,所述联动夹机构用于将轮毂夹持固定;
圆盘,所述圆盘设置于立挡盘的一侧,所述圆盘用于承载联动夹机构的使用;
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设置于移动载板的顶端,所述蓄电池用于为机构提供能源使用;
其中动力移动机构使得联动夹机构和圆盘靠近轮毂的同时带动联动夹机构使用,将拿下螺丝的轮毂夹持固定住,然后将轮毂取出,阻停结构防止装置移动,在取下轮毂时使得装置更加稳定的定在地面上,动力移动机构的设置可以使得圆盘向轮毂位置移动,使得联动夹机构可以位于轮毂的外侧,同时带动联动夹机构夹住轮毂,并将联动夹机构反向移动将轮毂拿出,节省人力资源,提高轮毂的更换效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动力移动机构的设置可以使得联动夹机构和圆盘靠近轮毂,且同时带动联动夹机构使用,将拿下螺丝的轮毂夹持固定住,而移动载板底端四个万向轮的设置便于装置可以带动夹持的轮毂移动,节省人力资源消耗,且提高转移效率和更换效率,通过阻停结构的设置可以防止装置移动,在取下轮毂时使得装置更加稳定的定在地面上,防止装置在使用时会移动,通过联动夹机构的设置可以在动力移动机构的驱动下将轮毂夹持固定,且不影响动力移动机构带动圆盘的移动。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移动载板的底端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所述移动载板的顶端一侧转动设置有把手载台,所述把手载台的内侧转动设置有推拉把手,所述移动载板的顶端对称固定设置有顺位导板,所述移动载板的顶端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万向轮的设置便于装置的移动,把手载台和推拉把手的转动便于从各个方向拉动装置,顺位导板的设置便于圆盘可以稳定的移动。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立挡盘的顶端一侧贯穿并滑动设置有稳固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固滑杆的设置便于稳定圆盘的移动。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阻停结构还包括侧立板,所述侧立板对称固定设置于移动载板的顶端,所述侧立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设置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底端设置有凸块,所述阻停结构还包括阻停滑柱,所述阻停滑柱贯穿并滑动设置于移动载板的顶端一侧,所述阻停滑柱的两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条和阻停板,所述阻停滑柱的外侧设置有下压弹簧,所述下压弹簧固定设置于阻停板的顶端,所述阻停板固定设置于移动载板的底端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阻停结构的设置可以防止装置移动,在取下轮毂时使得装置更加稳定的定在地面上,防止装置在使用时会移动。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动力移动机构还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设置有主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与从动皮带轮,所述从动皮带轮的内侧滑动设置有联动滑杆,所述联动滑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驱动锥齿轮,所述主动皮带轮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移动螺杆,所述移动螺杆贯穿并转动设置于立挡盘的一侧,所述移动螺杆的外侧开设有让位槽口,所述伺服电机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固定设置于移动载板的顶端,所述伺服电机与控制面板和蓄电池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移动机构的设置可以使得联动夹机构和圆盘靠近轮毂,且同时带动联动夹机构使用,将拿下螺丝的轮毂夹持固定住,然后将轮毂取出,使用方便简单,提高更换效率。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圆盘的一侧开设有四个滑行槽,所述圆盘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推动连架和稳固架,所述稳固架位于推动连架的上方,所述圆盘螺纹连接于移动螺杆的外侧,所述稳固架固定设置于稳固滑杆的一端,所述稳固架转动设置于联动滑杆的外侧,所述圆盘的偏心位置开设有圆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螺杆的转动可以使得圆盘移动,滑行槽的开设是便于运动板罩的滑动,推动连架和稳固架的设置便于动力移动机构可以推动圆盘,圆孔的开设是便于移动螺杆的穿过,便于带动圆盘移动。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联动夹机构还包括联动锥齿轮,所述联动锥齿轮设置有四个,所述联动锥齿轮均啮合设置于驱动锥齿轮的外侧,所述联动锥齿轮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联动长杆,所述联动长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联动皮带轮A,所述联动皮带轮A通过皮带与联动皮带轮B传动连接,所述联动皮带轮B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夹持螺杆,所述夹持螺杆转动设置于稳固架的外侧,所述联动皮带轮B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立挡板,下方所述立挡板的底端固定设置有顺位轨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联动夹机构可以将轮毂夹持固定,便于转运移动轮毂,减少工作人员的压力。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夹持螺杆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运动板罩,所述运动板罩的内侧滑动设置有按压弹簧,所述运动板罩滑动设置于滑行槽的内侧,所述夹持块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多个按压弹簧,所述按压弹簧固定设置于运动板罩的内侧,所述顺位轨板滑动设置于顺位导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四个运动板罩可以达到扩张和收缩的效果。
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联动长杆贯穿并转动设置于稳固架的顶端、底端和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稳定联动长杆的转动和使用。
本申请还公开了前述汽车轮毂更换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装置推到轮毂的一侧,然后通过控制面板启动动力移动机构中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启动使得主动皮带轮转动,主动皮带轮的转动带动从动皮带轮转动,而从动皮带轮的直径大于主动皮带轮,因此从动皮带轮的转速小于主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的转动带动移动螺杆转动,移动螺杆的转动推动稳固架、推动连架和圆盘进行移动,并靠近轮毂,且同时联动滑杆则会被从动皮带轮转动,联动滑杆在圆盘的移动下在从动皮带轮的内侧滑动,且不影响联动滑杆带动驱动锥齿轮的转动;
S2、而驱动锥齿轮的转动带动联动夹机构中的联动锥齿轮转动,联动锥齿轮的转动同时带动联动长杆和联动皮带轮A转动,联动皮带轮A的转动带动联动皮带轮B转动,联动皮带轮B的转动带动夹持螺杆转动,夹持螺杆的转动使得运动板罩移动,四个运动板罩可以达到扩张和收缩的效果,并使得夹持块接触轮毂外侧,按压弹簧则会压缩,使得夹持块可以更加紧固的夹持轮毂,这样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压力,可以更加轻松的运输移动轮毂;
S3、接着使得反向转动移动螺杆,且将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之间的皮带拿下,使得圆盘带动联动夹机构夹持的轮毂反向移动,而稳固滑杆则会滑动移动,用于稳固联动夹机构和圆盘以及夹持固定的轮毂,且联动夹机构不会松开轮毂,然后通过设置的推拉把手拉动装置,装置可以通过其底端的万向轮进行移动,便于劫持的轮毂移动运输,提高更换轮毂的效率;
S4、在对轮毂夹持固定之前,向下扳动阻停结构中的按压板,使得凸块接触阻停滑柱,同时下压弹簧伸长,阻停滑柱带动阻停板下降,阻停板的底端设置有防滑纹,阻停板接触地面,并防止装置移动,从而提高在夹持固定轮毂时的稳定性,移动装置时,向上扳动按压板即可解锁阻停板。
3.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通过动力移动机构的设置,动力移动机构的设置可以使得联动夹机构和圆盘靠近轮毂,且同时带动联动夹机构使用,将拿下螺丝的轮毂夹持固定住,然后将轮毂取出,使用方便简单,提高更换效率;
2.本申请通过阻停结构的设置可以防止装置移动,在取下轮毂时使得装置更加稳定的定在地面上,防止装置在使用时会移动;
3.本申请通过万向轮的设置,而移动载板底端四个万向轮的设置便于装置可以带动夹持的轮毂移动,节省人力资源消耗,且提高转移效率和更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公开的汽车轮毂更换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公开的汽车轮毂更换装置的前后轴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公开的汽车轮毂更换装置中移动载板的顶端和阻停结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公开的汽车轮毂更换装置中移动载板、立挡盘、动力移动机构和蓄电池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公开的汽车轮毂更换装置中立挡盘和部分动力移动机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公开的汽车轮毂更换装置中立挡盘、圆盘和部分动力移动机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公开的汽车轮毂更换装置中圆盘和部分联动夹机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移动载板;101、万向轮;102、把手载台;103、推拉把手;104、顺位导板;105、控制面板;2、立挡盘;201、稳固滑杆;3、阻停结构;301、侧立板;302、按压板;303、凸块;304、阻停滑柱;305、限位条;306、下压弹簧;307、阻停板;4、动力移动机构;401、伺服电机;402、主动皮带轮;403、从动皮带轮;404、联动滑杆;405、驱动锥齿轮;406、移动螺杆;407、让位槽口;408、电机支架;5、联动夹机构;501、联动锥齿轮;502、联动长杆;503、联动皮带轮A;504、联动皮带轮B;505、夹持螺杆;506、立挡板;5061、顺位轨板;507、运动板罩;508、按压弹簧;509、夹持块;6、圆盘;601、滑行槽;602、推动连架;603、稳固架;7、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汽车轮毂更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移动载板1、立挡盘2、阻停结构3、动力移动机构4、联动夹机构5、圆盘6和蓄电池7;
移动载板1,移动载板1用于承载各个机构使用,用于将轮毂承载移动;
立挡盘2,立挡盘2固定设置于移动载板1的顶端,立挡盘2用于稳定动力移动机构4的使用;
阻停结构3,阻停结构3设置于移动载板1的底端一侧,阻停结构3用于防止装置移动;
动力移动机构4,动力移动机构4设置于立挡盘2的两侧,动力移动机构4用于带动圆盘6移动,且驱动联动夹机构5运行;
联动夹机构5,联动夹机构5设置于圆盘6的两侧,联动夹机构5用于将轮毂夹持固定;
圆盘6,圆盘6设置于立挡盘2的一侧,圆盘6用于承载联动夹机构5的使用;
蓄电池7,蓄电池7设置于移动载板1的顶端,蓄电池7用于为机构提供能源使用,立挡盘2的顶端一侧贯穿并滑动设置有稳固滑杆201
其中动力移动机构使得联动夹机构和圆盘靠近轮毂的同时带动联动夹机构使用,将拿下螺丝的轮毂夹持固定住,然后将轮毂取出,阻停结构防止装置移动,在取下轮毂时使得装置更加稳定的定在地面上,动力移动机构4的设置可以使得圆盘6向轮毂位置移动,使得联动夹机构5可以位于轮毂的外侧,同时带动联动夹机构5夹住轮毂,并将联动夹机构5反向移动将轮毂拿出,节省人力资源,提高轮毂的更换效率。
通过动力移动机构4的设置可以使得联动夹机构5和圆盘6靠近轮毂,且同时带动联动夹机构5使用,将拿下螺丝的轮毂夹持固定住,而移动载板1底端四个万向轮101的设置便于装置可以带动夹持的轮毂移动,节省人力资源消耗,且提高转移效率和更换效率,通过阻停结构3的设置可以防止装置移动,在取下轮毂时使得装置更加稳定的定在地面上,防止装置在使用时会移动,通过联动夹机构5的设置可以在动力移动机构4的驱动下将轮毂夹持固定,且不影响动力移动机构4带动圆盘6的移动。
参照图1和图3,移动载板1的底端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101,移动载板1的顶端一侧转动设置有把手载台102,把手载台102的内侧转动设置有推拉把手103,移动载板1的顶端对称固定设置有顺位导板104,移动载板1的顶端设置有控制面板105,控制面板105与蓄电池7电性连接。
参照图1和图3,万向轮101的设置便于装置的移动,把手载台102和推拉把手103的转动便于从各个方向拉动装置,顺位导板104的设置便于圆盘6可以稳定的移动。
阻停结构3还包括侧立板301,侧立板301对称固定设置于移动载板1的顶端,侧立板301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设置有按压板302,按压板302的底端设置有凸块303,阻停结构3还包括阻停滑柱304,阻停滑柱304贯穿并滑动设置于移动载板1的顶端一侧,阻停滑柱304的两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条305和阻停板307,阻停滑柱304的外侧设置有下压弹簧306,下压弹簧306固定设置于阻停板307的顶端,阻停板307固定设置于移动载板1的底端一侧。
在对轮毂夹持固定之前,向下扳动阻停结构3中的按压板302,使得凸块303接触阻停滑柱304,同时下压弹簧306伸长,阻停滑柱304带动阻停板307下降,阻停板307的底端设置有防滑纹,阻停板307接触地面,并防止装置移动,从而提高在夹持固定轮毂时的稳定性,移动装置时,向上扳动按压板302即可解锁阻停板307。
参照图4和图5,动力移动机构4还包括伺服电机401,伺服电机401的驱动端固定设置有主动皮带轮402,主动皮带轮402通过皮带与从动皮带轮403,从动皮带轮403的内侧滑动设置有联动滑杆404,联动滑杆40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驱动锥齿轮405,主动皮带轮402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移动螺杆406,移动螺杆406贯穿并转动设置于立挡盘2的一侧,移动螺杆406的外侧开设有让位槽口407,伺服电机40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电机支架408,电机支架408固定设置于移动载板1的顶端,伺服电机401与控制面板105和蓄电池7电性连接。
通过控制面板105启动动力移动机构4中的伺服电机401,伺服电机401的启动使得主动皮带轮402转动,主动皮带轮402的转动带动从动皮带轮403转动,而从动皮带轮403的直径大于主动皮带轮402,因此从动皮带轮403的转速小于主动皮带轮402,主动皮带轮402的转动带动移动螺杆406转动,移动螺杆406的转动推动稳固架603、推动连架602和圆盘6进行移动,并靠近轮毂,且同时联动滑杆404则会被从动皮带轮403转动,联动滑杆404在圆盘6的移动下在从动皮带轮403的内侧滑动,且不影响联动滑杆404带动驱动锥齿轮405的转动。
参照图6和图7,圆盘6的一侧开设有四个滑行槽601,圆盘6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推动连架602和稳固架603,稳固架603位于推动连架602的上方,圆盘6螺纹连接于移动螺杆406的外侧,稳固架603固定设置于稳固滑杆201的一端,稳固架603转动设置于联动滑杆404的外侧,圆盘6的偏心位置开设有圆孔。
滑行槽601的开设是便于运动板罩507的滑动,推动连架602和稳固架603的设置便于动力移动机构4可以推动圆盘6,圆孔的开设是便于移动螺杆406的穿过,便于带动圆盘6移动。
参照图5和图7,联动夹机构5还包括联动锥齿轮501,联动锥齿轮501设置有四个,联动锥齿轮501均啮合设置于驱动锥齿轮405的外侧,联动锥齿轮501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联动长杆502,联动长杆502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联动皮带轮A503,联动皮带轮A503通过皮带与联动皮带轮B504传动连接,联动皮带轮B50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夹持螺杆505,夹持螺杆505转动设置于稳固架603的外侧,联动皮带轮B504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立挡板506,下方立挡板506的底端固定设置有顺位轨板5061,夹持螺杆505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运动板罩507,运动板罩507的内侧滑动设置有按压弹簧508,运动板罩507滑动设置于滑行槽601的内侧,夹持块509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多个按压弹簧508,按压弹簧508固定设置于运动板罩507的内侧,顺位轨板5061滑动设置于顺位导板104之间,联动长杆502贯穿并转动设置于稳固架603的顶端、底端和两侧。
驱动锥齿轮405的转动带动联动夹机构5中的联动锥齿轮501转动,联动锥齿轮501的转动同时带动联动长杆502和联动皮带轮A503转动,联动皮带轮A503的转动带动联动皮带轮B504转动,联动皮带轮B504的转动带动夹持螺杆505转动,夹持螺杆505的转动使得运动板罩507移动,四个运动板罩507可以达到扩张和收缩的效果,并使得夹持块509接触轮毂外侧,按压弹簧508则会压缩,使得夹持块509可以更加紧固的夹持轮毂,这样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压力,可以更加轻松的运输移动轮毂。
一种汽车轮毂更换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装置推到轮毂的一侧,然后通过控制面板105启动动力移动机构4中的伺服电机401,伺服电机401的启动使得主动皮带轮402转动,主动皮带轮402的转动带动从动皮带轮403转动,而从动皮带轮403的直径大于主动皮带轮402,因此从动皮带轮403的转速小于主动皮带轮402,主动皮带轮402的转动带动移动螺杆406转动,移动螺杆406的转动推动稳固架603、推动连架602和圆盘6进行移动,并靠近轮毂,且同时联动滑杆404则会被从动皮带轮403转动,联动滑杆404在圆盘6的移动下在从动皮带轮403的内侧滑动,且不影响联动滑杆404带动驱动锥齿轮405的转动;
S2、而驱动锥齿轮405的转动带动联动夹机构5中的联动锥齿轮501转动,联动锥齿轮501的转动同时带动联动长杆502和联动皮带轮A503转动,联动皮带轮A503的转动带动联动皮带轮B504转动,联动皮带轮B504的转动带动夹持螺杆505转动,夹持螺杆505的转动使得运动板罩507移动,四个运动板罩507可以达到扩张和收缩的效果,并使得夹持块509接触轮毂外侧,按压弹簧508则会压缩,使得夹持块509可以更加紧固的夹持轮毂,这样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压力,可以更加轻松的运输移动轮毂;
S3、接着使得反向转动移动螺杆406,且将主动皮带轮402和从动皮带轮403之间的皮带拿下,使得圆盘6带动联动夹机构5夹持的轮毂反向移动,而稳固滑杆201则会滑动移动,用于稳固联动夹机构5和圆盘6以及夹持固定的轮毂,且联动夹机构5不会松开轮毂,然后通过设置的推拉把手103拉动装置,装置可以通过其底端的万向轮101进行移动,便于劫持的轮毂移动运输,提高更换轮毂的效率;
S4、在对轮毂夹持固定之前,向下扳动阻停结构3中的按压板302,使得凸块303接触阻停滑柱304,同时下压弹簧306伸长,阻停滑柱304带动阻停板307下降,阻停板307的底端设置有防滑纹,阻停板307接触地面,并防止装置移动,从而提高在夹持固定轮毂时的稳定性,移动装置时,向上扳动按压板302即可解锁阻停板307。
具体的将轮毂的螺丝拆卸沟,将装置推到轮毂的一侧,然后通过控制面板105启动动力移动机构4中的伺服电机401,伺服电机401的启动使得主动皮带轮402转动,主动皮带轮402的转动带动从动皮带轮403转动,而从动皮带轮403的直径大于主动皮带轮402,因此从动皮带轮403的转速小于主动皮带轮402,主动皮带轮402的转动带动移动螺杆406转动,移动螺杆406的转动推动稳固架603、推动连架602和圆盘6进行移动,并靠近轮毂,且同时联动滑杆404则会被从动皮带轮403转动,联动滑杆404在圆盘6的移动下在从动皮带轮403的内侧滑动,且不影响联动滑杆404带动驱动锥齿轮405的转动;
而驱动锥齿轮405的转动带动联动夹机构5中的联动锥齿轮501转动,联动锥齿轮501的转动同时带动联动长杆502和联动皮带轮A503转动,联动皮带轮A503的转动带动联动皮带轮B504转动,联动皮带轮B504的转动带动夹持螺杆505转动,夹持螺杆505的转动使得运动板罩507移动,四个运动板罩507可以达到扩张和收缩的效果,并使得夹持块509接触轮毂外侧,按压弹簧508则会压缩,使得夹持块509可以更加紧固的夹持轮毂,这样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压力,可以更加轻松的运输移动轮毂;
接着使得反向转动移动螺杆406,且将主动皮带轮402和从动皮带轮403之间的皮带拿下,使得圆盘6带动联动夹机构5夹持的轮毂反向移动,而稳固滑杆201则会滑动移动,用于稳固联动夹机构5和圆盘6以及夹持固定的轮毂,且联动夹机构5不会松开轮毂,然后通过设置的推拉把手103拉动装置,装置可以通过其底端的万向轮101进行移动,便于劫持的轮毂移动运输,提高更换轮毂的效率;
在对轮毂夹持固定之前,向下扳动阻停结构3中的按压板302,使得凸块303接触阻停滑柱304,同时下压弹簧306伸长,阻停滑柱304带动阻停板307下降,阻停板307的底端设置有防滑纹,阻停板307接触地面,并防止装置移动,从而提高在夹持固定轮毂时的稳定性,移动装置时,向上扳动按压板302即可解锁阻停板307。
上述过程中本申请通过动力移动机构的设置,动力移动机构的设置可以使得联动夹机构和圆盘靠近轮毂,且同时带动联动夹机构使用,将拿下螺丝的轮毂夹持固定住,然后将轮毂取出,使用方便简单,提高更换效率;此外通过阻停结构的设置可以防止装置移动,在取下轮毂时使得装置更加稳定的定在地面上,防止装置在使用时会移动;万向轮的设置,而移动载板底端四个万向轮的设置便于装置可以带动夹持的轮毂移动,节省人力资源消耗,且提高转移效率和更换效率。

Claims (10)

1.一种汽车轮毂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移动载板、立挡盘、阻停结构、动力移动机构、联动夹机构、圆盘和蓄电池;
移动载板,所述移动载板用于承载各个机构使用,用于将轮毂承载移动;
立挡盘,所述立挡盘固定设置于移动载板的顶端,所述立挡盘用于稳定动力移动机构的使用;
阻停结构,所述阻停结构设置于移动载板的底端一侧,所述阻停结构还包括侧立板,所述侧立板对称固定设置于移动载板的顶端,所述侧立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设置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底端设置有凸块,所述阻停结构还包括阻停滑柱,所述阻停滑柱贯穿并滑动设置于移动载板的顶端一侧,所述阻停滑柱的两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条和阻停板,所述阻停滑柱的外侧设置有下压弹簧;
动力移动机构,所述动力移动机构设置于立挡盘的两侧,所述动力移动机构用于带动圆盘移动,且驱动联动夹机构运行,所述动力移动机构还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设置有主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与从动皮带轮,所述从动皮带轮的内侧滑动设置有联动滑杆,所述联动滑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驱动锥齿轮,所述主动皮带轮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移动螺杆,所述移动螺杆贯穿并转动设置于立挡盘的一侧,所述移动螺杆的外侧开设有让位槽口;
联动夹机构,所述联动夹机构设置于圆盘的两侧,所述联动夹机构还包括联动锥齿轮,所述联动锥齿轮设置有四个,所述联动锥齿轮均啮合设置于驱动锥齿轮的外侧,所述联动锥齿轮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联动长杆,所述联动长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联动皮带轮A,所述联动皮带轮A通过皮带与联动皮带轮B传动连接,所述联动皮带轮B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夹持螺杆,所述夹持螺杆转动设置于稳固架的外侧,所述联动皮带轮B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立挡板,下方所述立挡板的底端固定设置有顺位轨板;
圆盘,所述圆盘设置于立挡盘的一侧,所述圆盘的一侧开设有四个滑行槽,所述圆盘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推动连架和稳固架,所述稳固架位于推动连架的上方,所述圆盘螺纹连接于移动螺杆的外侧,所述稳固架转动设置于联动滑杆的外侧,所述圆盘的偏心位置开设有圆孔;
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设置于移动载板的顶端,所述蓄电池用于为机构提供能源使用;
其中动力移动机构使得联动夹机构和圆盘靠近轮毂的同时带动联动夹机构使用,将拿下螺丝的轮毂夹持固定住,然后将轮毂取出,阻停结构防止装置移动,在取下轮毂时使得装置更加稳定的定在地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毂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载板的底端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所述移动载板的顶端一侧转动设置有把手载台,所述把手载台的内侧转动设置有推拉把手,所述移动载板的顶端对称固定设置有顺位导板,所述移动载板的顶端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毂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挡盘的顶端一侧贯穿并滑动设置有稳固滑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毂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弹簧固定设置于阻停板的顶端,所述阻停板固定设置于移动载板的底端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毂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固定设置于移动载板的顶端,所述伺服电机与控制面板和蓄电池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毂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架固定设置于稳固滑杆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毂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夹机构还包括联动锥齿轮,所述联动锥齿轮设置有四个,所述联动锥齿轮均啮合设置于驱动锥齿轮的外侧,所述联动锥齿轮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联动长杆,所述联动长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联动皮带轮A,所述联动皮带轮A通过皮带与联动皮带轮B传动连接,所述联动皮带轮B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夹持螺杆,所述夹持螺杆转动设置于稳固架的外侧,所述联动皮带轮B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立挡板,下方所述立挡板的底端固定设置有顺位轨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轮毂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螺杆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运动板罩,所述运动板罩的内侧滑动设置有按压弹簧,所述运动板罩滑动设置于滑行槽的内侧,所述夹持块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多个按压弹簧,所述按压弹簧固定设置于运动板罩的内侧,所述顺位轨板滑动设置于顺位导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轮毂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长杆贯穿并转动设置于稳固架的顶端、底端和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汽车轮毂更换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动力移动机构的设置可以使得联动夹机构和圆盘靠近轮毂,且同时带动联动夹机构使用,将拿下螺丝的轮毂夹持固定住;
S2、而移动载板底端四个万向轮的设置便于装置可以带动夹持的轮毂移动,节省人力资源消耗,且提高转移效率和更换效率;
S3、通过阻停结构的设置可以防止装置移动,在取下轮毂时使得装置更加稳定的定在地面上,防止装置在使用时会移动;
S4、通过联动夹机构的设置可以在动力移动机构的驱动下将轮毂夹持固定,且不影响动力移动机构带动圆盘的移动。
CN202311777949.8A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汽车轮毂更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75330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77949.8A CN117533057A (zh)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汽车轮毂更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77949.8A CN117533057A (zh)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汽车轮毂更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33057A true CN117533057A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84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77949.8A Pending CN117533057A (zh)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汽车轮毂更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3305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22012B (zh) 用于报废汽车轮毂轮胎拆卸的专用工具
CN110900538B (zh) 一种整车厂汽车合装用插拔式多车型转换托盘
CN113664802A (zh) 一种基于四路旋转座式的助力机械手结构
CN107813853B (zh) 一种用于汽车整车制造的轮胎装配用支撑装置
CN111498731A (zh) 一种施工用简易可移动灰盆
CN117533057A (zh) 一种汽车轮毂更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7665578U (zh) 一种钢带加工用预弯装置
CN218637675U (zh) 一种车架喷漆专用旋转装置
CN114905385B (zh) 一种面壳板打磨装置
CN113291095B (zh) 一种汽车轮胎快速更换装置
CN111547147B (zh) 一种便于履带张紧的辅助装置
CN212350457U (zh) 一种导轨钻孔时的自动推送装置
CN213106417U (zh) 一种自行车轮圈锁紧定位机
CN112059661B (zh) 一种多角度固定式加工板材的旋转设备及方法
CN212470939U (zh) 一种可用于不同直径的建筑钢筋打磨装置
CN220575485U (zh) 一种汽车变速箱齿轮的表面处理设备
CN220535714U (zh) 一种自行车车圈生产用转运托架
CN213945659U (zh) 一种皮带轮加工用夹具
CN111975338A (zh) 一种轮胎维护用的螺栓快速旋出设备
CN221064075U (zh) 一种生产阀芯套用冲压机
CN217227221U (zh) 一种废旧轮胎拆装机
CN219094687U (zh) 一种便于更换砂带的抛光机
CN220785359U (zh) 一种电动车轮胎扒胎装置
CN220462900U (zh) 一种车辆后悬架螺栓备帽拧紧工装
CN219476385U (zh) 一种电缆制造用导体表面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