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95676A - 搬运工具以及搬运工具的设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搬运工具以及搬运工具的设置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295676A CN117295676A CN202280034465.1A CN202280034465A CN117295676A CN 117295676 A CN117295676 A CN 117295676A CN 202280034465 A CN202280034465 A CN 202280034465A CN 117295676 A CN117295676 A CN 1172956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ir
- opening
- sides
- closing
- member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31/00—Accessories for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e.g. for sterilising or clean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3/00—Devices, e.g. jacks, adapted for uninterrupted lifting of loa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设置于扶手的搬运工具以及搬运工具的设置方法。搬运工具具备:棒部件,其在乘客输送机的两侧的扶手的上方架设于两侧的扶手,在该棒部件的中间部设置有起重装置;一对结合部件,其分别固定于棒部件的两侧的端部;以及一对支承部件,其在一对结合部件各自的下侧与结合部件固定,并通过各自从两侧把持两侧的扶手而分别固定于两侧的扶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搬运工具以及搬运工具的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乘客输送机的部件的搬运工具。根据该搬运工具,起重装置安装于架设在乘客输送机的扶手上的棒部件。起重装置在乘客输送机的维护作业时能够高效地搬运乘客输送机的构成部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1930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搬运工具中,棒部件被放置于扶手的支承部件在铅垂方向上支承载荷,且被带部在水平方向上拉拽,从而位置被固定。因此,在搬运部件的期间,棒部件的位置能够相对于扶手移动。
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设置于扶手的搬运工具以及搬运工具的设置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搬运工具具备:棒部件,其在乘客输送机的两侧的扶手的上方架设于两侧的扶手,在该棒部件的中间部设置有起重装置;一对结合部件,其分别固定于棒部件的两侧的端部;以及一对支承部件,其在一对结合部件各自的下侧与结合部件固定,并通过各自从两侧把持两侧的扶手而分别固定于两侧的扶手。
本公开的搬运工具的设置方法包括:第一固定工序,将搬运工具的支承部件分别固定于乘客输送机的两侧的扶手;在第一固定工序之后进行的第二固定工序,将搬运工具的一对结合部件分别固定于安装于扶手的一对支承部件;以及在第二固定工序之后进行的第三固定工序,将搬运工具的棒部件的两侧的端部固定于分别安装于一对支承部件的一对结合部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搬运工具的支承部件通过从两侧把持扶手而固定于扶手。因此,能够稳定地设置于扶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实施方式1中的搬运工具的乘客输送机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2是表示应用了实施方式1中的搬运工具的乘客输送机的维护作业的图。
图3是实施方式1中的搬运工具的支承部件的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1中的搬运工具的支承部件的分解剖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1中的搬运工具的连结部件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进行了实施方式1中的设置搬运工具的方法的第一固定工序的乘客输送机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7是表示进行了实施方式1中的设置搬运工具的方法的第二固定工序的乘客输送机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8是表示进行了实施方式1中的设置搬运工具的方法的第三固定工序的乘客输送机的主要部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适当地简化或省略该部分的重复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应用了实施方式1中的搬运工具的乘客输送机的主要部分的图。
在图1中示出了进行维护作业的状态的乘客输送机。例如,乘客输送机是自动扶梯1。在自动扶梯1通常运转时,乘客在移动路径2上移动而在上层与下层之间移动。
一对栏杆3设置于移动路径2的两侧。一对扶手4分别是环状的带。一对扶手4分别设置于一对栏杆3的外周。多个梯级轴5设置于移动路径2的下部。多个梯级6分别安装于多个梯级轴5。驱动单元7设置在移动路径2的下方。开口部8在维护作业中通过拆下多个梯级6中的几个而形成于移动路径2的下部。在图1中示出了驱动单元7从开口部8露出的状态。
搬运工具9在自动扶梯1中设置于开口部8的上方。搬运工具9具备棒部件10、一对结合部件11、一对支承部件12以及起重装置13。
例如,棒部件10是单管。棒部件10以在一对扶手4的上方架设于一对扶手4的方式配置。具体而言,棒部件10的一端部位于一对扶手4中的一方的上方。棒部件10的另一端部位于一对扶手4中的另一方的上方。
一对结合部件11分别具备相同的结构。一对结合部件11中的一方在一对扶手4中的一方的上方安装于棒部件10的一端部。一对结合部件11中的另一方在一对扶手4中的另一方的上方安装于棒部件10的另一端部。
一对支承部件12分别具备相同的结构。一对支承部件12中的一方通过从两侧把持扶手4而安装于一对扶手4中的一方。一对支承部件12中的一方与一对结合部件11中的一方固定。在一对支承部件12中的一方,该支承部件12的与扶手4对置的面与一对扶手4中的一方接触。一对支承部件12中的另一方以与一对支承部件12中的一方相同的状态安装于一对扶手4中的另一方。
例如,起重装置13是链滑车。起重装置13通过安装件安装于棒部件10的中间部。
接着,使用图2对自动扶梯1的维护作业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应用了实施方式1中的搬运工具的乘客输送机的维护作业的图。
在维护作业中,作业员经由开口部8进行设置于移动路径2的下方的装置的检查作业、更换作业等。
如图2所示,例如,搬运工具9在进行维护作业时搬运作为自动扶梯1的驱动单元7的构成部件的盘式制动器7a时被使用。搬运工具9的起重装置13经由开口部8起重该盘式制动器7a。此时,虽然在图2中未图示,但一对支承部件12分别通过把持扶手4的力以及在与扶手4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来支承搬运工具9的载荷和该盘式制动器7a的载荷。因此,一对支承部件12分别相对于扶手4不容易移动。
接着,使用图3对搬运工具9的支承部件12进行说明。
图3是实施方式1中的搬运工具的支承部件的立体图。
图3表示一对支承部件12中的一方。例如,支承部件12的外形在支承部件12的长度方向的截面中始终为相同的形状。支承部件12具备一对支承体14、多个连结体15以及安装体16。
作为第一支承体和第二支承体的一对支承体14分别具有相同的结构。一对支承体14分别具备把持部17、紧贴部18以及连结部19。
把持部17具备平坦面17a和弯曲面17b。平坦面17a和弯曲面17b在支承部件12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弯曲面17b的形状是与图2中未图示的扶手4的弯曲的侧面相同的形状。弯曲面17b的一端与平坦面17a的一端相连。
例如,紧贴部18是橡胶板。紧贴部18沿着把持部17的弯曲的内侧的面设置。紧贴部18从把持部17的平坦面17a设置到弯曲面17b。
例如,连结部19形成为长方体。连结部19的长度方向朝向支承部件12的长度方向。连结部19在把持部17的弯曲的外侧的面上固定于平坦面17a。连结部19具备一个以上的安装孔19a和多个连结孔19b。在实施方式1中,连结部19具备两个安装孔19a。
安装孔19a是内螺纹。两个安装孔19a在连结部19的长度方向上分别设置于连结部19的两侧的端部。两个连结孔18a在连结部19的与平坦面17a固定的面的相反侧的面上与平坦面17a垂直地设置。
多个连结孔19b分别在与连结部19的长度方向垂直且与平坦面17a平行的方向上贯通连结部19。多个连结孔19b沿连结部19的长度方向排列。
多个连结体15连结一对支承体14。例如,多个连结体15分别是连结螺栓15a和连结螺母15b。连结螺栓15a贯插于连结孔19b。连结螺母15b被拧入连结螺栓15a。
例如,安装体16是有眼螺栓。安装体16具备贯插部20和安装部21。贯插部20为外螺纹。贯插部20被插入支承体14中的任一个安装孔19a。例如,安装部21形成为环状。安装部21的空洞部分朝向支承体14的长度方向。
接着,使用图4对将搬运工具9的支承部件12安装于扶手4的方法进行说明。
图4是实施方式1中的搬运工具的支承部件的分解剖视图。
在图4中示出了一对支承部件12中的一方、一对栏杆3中的一方和一对扶手4中的一方。在支承部件12的一对支承体14中的一方,将把持部17配置于作为移动路径2侧的扶手4的一侧。在支承部件12的一对支承体14中的另一方,将把持部17配置于作为与移动路径2相反的一侧的扶手4的另一侧。
之后,将一对支承体14通过贯插于连结部19的多个连结孔19b的连结螺栓15a连结。一对支承体14从扶手4的两侧把持扶手4。在一对支承体14之间形成有间隙。在一对支承体14被连结的状态下,紧贴部18与扶手4的曲面及上表面紧贴。
在一对支承体14被连结后,将安装体16安装于一对支承体14。
接着,使用图5对搬运工具9的结合部件11进行说明。
图5是实施方式1中的搬运工具的连结部件的立体图。
图5表示一对结合部件11中的一方和一对支承部件12中的一方的主要部分。
例如,结合部件11是脚手架用夹具。结合部件11具备第一开闭部22、第二开闭部23、开闭螺栓部24、开闭螺母部25以及固定部26。
第一开闭部22呈大致L字型地弯曲形成。第一开闭部22在一端部具备第一轴27。第一开闭部22在另一端部具备第二轴28。
第二开闭部23形成为大致圆弧状。第二开闭部23的一端部以能够以第一轴27为支点旋转的方式与第一开闭部22相连。第二开闭部23在另一端部具备向第二开闭部23旋转的切线方向开口的调整孔29。
开闭螺栓部24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以能够以第二轴28为支点旋转的方式与第一开闭部22相连。具体而言,开闭螺栓部24被设置为能够在与第二开闭部23相对于第一开闭部22旋转的平面相同的平面中旋转。开闭螺栓部24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形成为能够贯插于第二开闭部23的调整孔29。
开闭螺母部25是与开闭螺栓部24对应的螺母。
固定部26设置于第一开闭部22的另一端侧。例如,固定部26是贯通第一开闭部22的螺栓。固定部26被设置为能够安装于支承部件12的安装体16的安装部21。
结合部件11通过固定部26固定于支承部件12。此时,第一开闭部22的一端侧与支承部件12的连结部19接触。第一开闭部22的另一端侧与支承部件12的安装体16接触。第二开闭部23和开闭螺栓部24能够相对于第一开闭部22旋转到90度左右。
在开闭螺栓部24贯插于第二开闭部23的调整孔29的状态下,结合部件11形成由第一开闭部22、第二开闭部23以及开闭螺栓部24形成的圆环状的空间即开闭口30。通过在该状态下将开闭螺母部25拧入开闭螺栓部24,结合部件11成为关闭状态。虽然未图示,但在开闭螺栓部24未贯插于调整孔29的状态下,结合部件11成为打开状态。
在结合部件11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棒部件10能够配置于形成结合部件11的开闭口30的位置。在棒部件10配置于结合部件11的开闭口30的状态下,结合部件11成为关闭状态,由此棒部件10固定于结合部件11。
接着,使用图6至图8,对将搬运工具9设置于自动扶梯1的方法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进行了实施方式1中的设置搬运工具的方法的第一固定工序的乘客输送机的主要部分的图。图7是表示进行了实施方式1中的设置搬运工具的方法的第二固定工序的乘客输送机的主要部分的图。图8是表示进行了实施方式1中的设置搬运工具的方法的第三固定工序的乘客输送机的主要部分的图。
在图6中示出了一对支承部件12中的一方。在搬运工具的设置方法的第一固定工序中,将一对支承部件12分别固定于一对扶手4。此时,将一对支承部件12分别以长度方向朝向扶手4的移动方向的方式固定。
之后,进行搬运工具的设置方法的第二固定工序。如图7所示,在第二固定工序中,将一对结合部件11分别固定于一对支承部件12。此时,将一对结合部件11中的一方以开闭口30朝向一对结合部件11中的另一方的方式固定。将一对结合部件11中的另一方以开闭口30朝向一对结合部件11中的一方的方式固定。
之后,进行搬运工具的设置方法的第三固定工序。如图8所示,在第三固定工序中,将棒部件10在开闭口30中分别固定于一对结合部件11。
之后,进行搬运工具的设置方法的起重装置安装工序。在起重装置安装工序中,将在图8中未图示的起重装置13安装在棒部件10的中间位置。在起重装置安装工序结束的情况下,搬运工具9的设置完成。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1,搬运工具9具备棒部件10、一对结合部件11以及一对支承部件12。一对支承部件12通过在自动扶梯1中将两侧的扶手4分别从两侧把持而分别固定于两侧的扶手4。因此,能够稳定地设置搬运工具9。
另外,支承部件12具备作为第一支承体的一对支承体14中的一方、作为第二支承体的一对支承体14中的另一方、连结螺栓15a以及连结螺母15b。因此,支承部件12能够以适当的力把持扶手4。
另外,一对结合部件11中的一方在一对支承部件12中的一方固定于扶手4的状态下装卸自如地固定棒部件10。因此,在设置搬运工具9时,在临时设置棒部件10之后,能够在将该棒部件10暂时拆卸之后容易地调整一对支承部件12的安装位置。其结果是,能够提高设置搬运工具9的作业的效率。
另外,一对结合部件11具有第一开闭部22、第二开闭部23、开闭螺栓部24以及开闭螺母部25。因此,一对结合部件11能够容易地装卸棒部件10。另外,能够固定直径不同的各种棒部件10。
另外,棒部件10也可以被设置为能够在长度方向上伸缩。例如,棒部件10也可以由未图示的第一棒部件和第二棒部件构成。在该情况下,第一棒部件在内部具有空洞。第二棒部件具有能够在第一棒部件的空洞的内部移动的直径。通过使第二棒部件在第一棒部件的内部移动,棒部件10在长度方向上伸缩。因此,搬运工具9能够应用于一对扶手4之间的距离不同的多个自动扶梯1。另外,能够抑制相对于扶手4存在于与移动路径2相反的一侧的物体与棒部件10发生干涉。
另外,搬运工具的设置方法具备第一固定工序、第二固定工序以及第三固定工序。在第一固定工序和第二固定工序中,将一对支承部件12和一对结合部件11在不通过棒部件10连结的情况下分别独立地设置。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搬运工具的设置。
此外,也可以在第三固定工序之后,进行使自动扶梯1运转而使多个梯级6和扶手4联动地移动的移动工序。此时,也可以使扶手4移动,以使棒部件10位于作为搬运工具9所要搬运的部件的盘式制动器7a的上方。因此,能够容易地调整搬运工具9的位置。
另外,在自动扶梯1具有多个驱动单元7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第一个驱动单元7中的盘式制动器7a的搬运作业完成之后进行移动工序。在该情况下,搬运工具9在设置于扶手4的状态下移动至第二个以后的驱动单元7的上方。因此,能够在不拆卸搬运工具9的情况下进行多个驱动单元7的维护作业。另外,开口部8与设置于扶手4的搬运工具9联动地移动,因此在维护作业中,能够省去重新拆卸多个梯级6的作业。其结果是,维护作业的效率提高。
另外,安装孔19a也可以设置在连结部19的长度方向上的连结部19的中央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公开的搬运工具能够用于乘客输送机。
标号说明
1:自动扶梯、2:移动路径、3:栏杆、4:扶手、5:梯级轴、6:梯级、7:驱动单元、7a:盘式制动器、8:开口部、9:搬运工具、10:棒部件、11:结合部件、12:支承部件、13:起重装置、14:支承体、15:连结体、15a:连结螺栓、15b:连结螺母、16:安装体、17:把持部、17a:平坦面、17b:弯曲面、18:紧贴部、18a:连结孔、19:连结部、19a:安装孔、19b:连结孔、20:贯插部、21:安装部、22:第一开闭部、23:第二开闭部、24:开闭螺栓部、25:开闭螺母部、26:固定部、27:第一轴、28:第二轴、29:调整孔、30:开闭口。
Claims (7)
1.一种搬运工具,其具备:
棒部件,其两侧的端部在乘客输送机的两侧的扶手的上方分别架设于所述两侧的扶手,在该棒部件的中间部设置有起重装置;
一对结合部件,其分别固定于所述棒部件的两侧的端部;以及
一对支承部件,其配置于所述一对结合部件各自的下方,分别与所述一对结合部件固定,并通过各自从两侧把持所述两侧的扶手而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侧的扶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工具,其中,
所述一对支承部件中的一方具有:
第一支承体,其在所述两侧的扶手中的一方沿着该扶手的一侧的弯曲面配置于该扶手;
第二支承体,其在所述两侧的扶手中的一方沿着该扶手的另一侧的弯曲面配置于该扶手;以及
连结体,其以所述第一支承体和所述第二支承体从所述一侧和所述另一侧把持所述两侧的扶手中的一方的方式连结所述第一支承体和所述第二支承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搬运工具,其中,
所述一对结合部件中的一方在所述一对支承部件中的一方固定于所述两侧的扶手中的一方的状态下装卸自如地固定所述棒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搬运工具,其中,
所述一对结合部件中的一方具有:
第一开闭部,其在一端部具有第一轴,在另一端部具有第二轴;
第二开闭部,其一端部在所述第一轴处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开闭部相连,在另一端部形成有调整孔;
开闭螺栓部,其一端部在所述第二轴处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开闭部相连,另一端部能够贯插于所述第二开闭部的所述调整孔;以及
开闭螺母部,其以在所述棒部件配置于由所述第一开闭部、所述第二开闭部以及所述开闭螺栓部形成的空间中的状态下装卸自如地固定所述棒部件的方式,被拧入到贯插于所述调整孔的所述开闭螺栓部的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搬运工具,其中,
所述棒部件在长度方向上伸缩。
6.一种搬运工具的设置方法,其包括:
第一固定工序,将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搬运工具的支承部件分别固定于乘客输送机的两侧的扶手;
在所述第一固定工序之后进行的第二固定工序,将所述搬运工具的一对结合部件分别固定于安装于所述扶手的所述一对支承部件;以及
在所述第二固定工序之后进行的第三固定工序,将所述搬运工具的棒部件的两侧的端部固定于分别安装于所述一对支承部件的所述一对结合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搬运工具的设置方法,其中,
所述搬运工具的设置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三固定工序之后进行的移动工序,在所述移动工序中,使所述乘客输送机的梯级与所述两侧的扶手联动地移动,从而使所述棒部件移动到所述搬运工具所要搬运的部件的上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1082688A JP7156444B1 (ja) | 2021-05-14 | 2021-05-14 | 運搬工具および運搬工具の設置方法 |
JP2021-082688 | 2021-05-14 | ||
PCT/JP2022/010707 WO2022239443A1 (ja) | 2021-05-14 | 2022-03-10 | 運搬工具および運搬工具の設置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295676A true CN117295676A (zh) | 2023-12-26 |
Family
ID=83688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80034465.1A Pending CN117295676A (zh) | 2021-05-14 | 2022-03-10 | 搬运工具以及搬运工具的设置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156444B1 (zh) |
KR (1) | KR102624747B1 (zh) |
CN (1) | CN117295676A (zh) |
WO (1) | WO2022239443A1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301961A (ja) * | 1998-04-24 | 1999-11-02 | Otis Elevator Co | エスカレーターのステップ吊り持ち工具 |
KR200426057Y1 (ko) * | 2006-06-08 | 2006-09-19 | 주식회사 엠코 | 콘크리트 슬래브 난간지주 설치용 노출철근 파지식 하부연결구 |
JP2007188828A (ja) * | 2006-01-16 | 2007-07-26 | Light Boy Co Ltd | クランプ装置及び取付装置 |
CN205063314U (zh) * | 2015-09-17 | 2016-03-02 | 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分公司 | 一种可调节的脚手架附墙连接件 |
CN206681342U (zh) * | 2017-04-19 | 2017-11-28 | 贾彦雄 | 一种拉墙杆专用扣件 |
CN208430763U (zh) * | 2018-07-03 | 2019-01-25 |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外脚手架连接装置 |
CN209025420U (zh) * | 2018-10-09 | 2019-06-25 |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大径管道焊接的可调节脚手板组件 |
CN110344579A (zh) * | 2019-07-23 | 2019-10-18 | 天津九为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脚手架三脚架用扣件 |
CN112010145A (zh) * | 2019-05-28 | 2020-12-01 |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 乘客输送机的部件搬运工具及部件搬运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319079A (ja) * | 1995-05-23 | 1996-12-0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乗客コンベヤ用機器運搬装置 |
JPH09301668A (ja) * | 1996-05-09 | 1997-11-25 |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 乗客コンベアの踏段搬送装置 |
-
2021
- 2021-05-14 JP JP2021082688A patent/JP7156444B1/ja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3-10 KR KR1020237036071A patent/KR10262474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22-03-10 WO PCT/JP2022/010707 patent/WO202223944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03-10 CN CN202280034465.1A patent/CN11729567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301961A (ja) * | 1998-04-24 | 1999-11-02 | Otis Elevator Co | エスカレーターのステップ吊り持ち工具 |
JP2007188828A (ja) * | 2006-01-16 | 2007-07-26 | Light Boy Co Ltd | クランプ装置及び取付装置 |
KR200426057Y1 (ko) * | 2006-06-08 | 2006-09-19 | 주식회사 엠코 | 콘크리트 슬래브 난간지주 설치용 노출철근 파지식 하부연결구 |
CN205063314U (zh) * | 2015-09-17 | 2016-03-02 | 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分公司 | 一种可调节的脚手架附墙连接件 |
CN206681342U (zh) * | 2017-04-19 | 2017-11-28 | 贾彦雄 | 一种拉墙杆专用扣件 |
CN208430763U (zh) * | 2018-07-03 | 2019-01-25 |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外脚手架连接装置 |
CN209025420U (zh) * | 2018-10-09 | 2019-06-25 |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大径管道焊接的可调节脚手板组件 |
CN112010145A (zh) * | 2019-05-28 | 2020-12-01 |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 乘客输送机的部件搬运工具及部件搬运方法 |
CN110344579A (zh) * | 2019-07-23 | 2019-10-18 | 天津九为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脚手架三脚架用扣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2624747B1 (ko) | 2024-01-15 |
KR20230151066A (ko) | 2023-10-31 |
JP7156444B1 (ja) | 2022-10-19 |
WO2022239443A1 (ja) | 2022-11-17 |
JP2022175910A (ja) | 2022-11-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843751B (zh) | 高架输送车以及输送系统 | |
CN112010145B (zh) | 乘客输送机的部件搬运工具及部件搬运方法 | |
KR100827179B1 (ko) | 승객용 컨베이어의 발판 요소 체결부 | |
CN117295676A (zh) | 搬运工具以及搬运工具的设置方法 | |
CN112533855A (zh) | 施工用电梯的扬程延长方法和电梯用的绳索下降辅具 | |
JP2006124064A (ja) | エレベータの主ロープ張力調整装置 | |
JP2009012884A (ja) | 乗客コンベア用運搬装置 | |
KR20020018858A (ko) | 벨트컨베이어용 캐리어 및 지지롤러 교환 장치 | |
CN117580795B (zh) | 自动扶梯的作业台 | |
JP7491473B2 (ja) | エスカレーターの部品交換方法 | |
JP2906077B2 (ja) | 表面処理装置 | |
CN116075476B (zh) | 乘客输送机的扶手的保持件以及乘客输送机的扶手的驱动轮的设置方法 | |
JP3304817B2 (ja) | 乗客コンベア用運搬装置 | |
CN220596743U (zh) | 一种跨楼层重型提升机 | |
CN116323466B (zh) | 乘客输送机的维护用具 | |
JP2006256802A (ja) | 乗客コンベアの揚重方法 | |
JPH1095595A (ja) | 乗客コンベア用の乗降板着脱装置 | |
JP2022129482A (ja) | マンコンベヤ用運搬具のガイド装置及びマンコンベヤの製造方法 | |
JP2024099218A (ja) | ベルトコンベアのフレームの交換方法 | |
CN112792799A (zh) | 并联机器人 | |
JPS617106A (ja) | 荷受渡し設備 | |
KR20140077341A (ko) | 챔버 내 시편 설치 기구 | |
JPS62160972A (ja) | 重量物移送装置 | |
JPH09301668A (ja) | 乗客コンベアの踏段搬送装置 | |
JPH0275523A (ja) | 荷物運搬エスカレーター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