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85200B - 一种高效自提升堆高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自提升堆高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85200B
CN117185200B CN202311424772.3A CN202311424772A CN117185200B CN 117185200 B CN117185200 B CN 117185200B CN 202311424772 A CN202311424772 A CN 202311424772A CN 117185200 B CN117185200 B CN 1171852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driving
frame
horizontal moving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2477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85200A (zh
Inventor
沈根琰
董永斌
王雷
黄益强
周扬
沈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xing Qiangshe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xing Qiangsheng Machinery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xing Qiangshe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xing Qiangshe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2477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852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85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852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852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852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自提升堆高车,包括车架、升降单元、货叉以及水平移动支架,安装于所述车架上用于驱动堆高车前进/后退的驱动单元,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驱动单元往复移动的调节组件以及控制所述水平移动支架往复移动的控制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安装于所述车架上,其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单元相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组件相连接;调节组件带动驱动单元向外移动,使控制组件与水平移动支架传动;通过调节组件的设置带动驱动轮的往复移动,实现同一动力完成堆高车的驱动和水平移动支架的电动驱动,避免人工手拉水平移动支架导致操操作性能差的技术问题,同时,采用电动驱动的方式,解决在高处人员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自提升堆高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堆高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自提升堆高车。
背景技术
在货物堆高或装车过程中,需要使用叉车进行对货物的搬运,但是一般叉车无法提升至高处或车厢内,将货物移至车厢内部并再次进行提升货物。
中国专利CN 218950956 U公开了一种随车叉车,包括车架体、载重机构、抽拉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车架体包括支撑立柱、齿条、连接横板、操作把手、第一轮组、轮架和支撑座;所述载重机构包括移动架和两个货叉;所述抽拉机构包括脚架、第二轮组、第三轮组、后封板和抽拉把手;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壳体、电力单元、动力单元、齿轮、导轨轮、提拉板和控制面板。
但是该技术方案在提升车体之后,采用手动推送车体,在高处位置时,操作者很难控制车体稳定向前运动,还需要附带货物一起运动,导致操作者较难操作,操作者站立在重物下方,安全性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效自提升堆高车,通过调节组件的设置带动驱动轮的往复移动,实现同一动力完成堆高车的驱动和水平移动支架的电动驱动,避免人工手拉水平移动支架导致操操作性能差的技术问题,同时,采用电动驱动的方式,解决在高处人员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自提升堆高车,包括车架、安装于车架上的升降单元、与升降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用于承载货物的货叉以及滑动设于所述车架底部的水平移动支架,安装于所述车架上用于驱动堆高车前进/后退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驱动单元往复移动的调节组件以及控制所述水平移动支架往复移动的控制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安装于所述车架上,其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单元相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组件相连接;
调节组件带动驱动单元向外移动,使控制组件与水平移动支架传动,通过驱动单元带动控制组件转动同时带动水平移动支架往复移动。
优选的,所述车架的底部安装有导向槽,所述水平移动支架设于导向槽内;所述水平移动支架的侧壁设有导轨,所述导向槽的内壁设有若干滑块,所述水平移动支架通过滑块导轨滑动设于导向槽内。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车架相连接;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滑动设于所述车架上,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通过导轨滑块安装与所述车架上,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支撑板往复移动,实现驱动轮的前后移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下滑动设于所述支撑板上;
操作杆,所述操作杆转动设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操作杆的顶部设有操作手柄;
驱动轮,所述驱动轮设于所述操作杆的下方;
所述驱动轮的转轴上左右对称设有凸出轴,凸出轴与转轴同步转动,所述凸出轴的端部连接有第一传动齿;
设于驱动轮两侧与车架相连接的从动轮以及用于为驱动轮提供能源的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支撑件的底部均布设有若干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的一端与支撑件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抵接;所述支撑件的顶部设有定位板。
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第二传动齿,所述第二传动齿转动设于所述车架上;
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滑动安装于第二传动齿的转轴一侧;
抬升组件,所述抬升组件设于所述第二传动齿的一侧;以及
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安装于所述水平移动支架上方。
优选的,所述抬升组件包括:
安装于所述导向槽顶部的楔形块;
转动设于楔形块上的若干辊轴;以及
设于楔形块上方的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滑动设于所述导向槽上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凸出轴配合的限位挡板以及安装于所述限位块一侧的第一弹性件;
所述第二传动齿的转动轴端部设有限位齿轮;所述限位块的一侧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限位齿轮配合,对第二传动齿的转轴限位。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用于将凸出轴的轴线调整为平行于第二传动齿轴线的校直机构,所述校直机构安装于所述楔形块内。
优选的,校直机构包括:
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滑动安装于限位块的两侧壁上开设的导向孔内;所述限位柱的底部安装有拉簧,使限位柱始终向上凸出导向孔;
滑动块,所述滑动块通过连杆与所述限位柱的底部连接,随限位柱的上下移动做往复移动;所述滑动块通过导轨滑动设于所述限位块上;所述滑动块的前端为楔形结构;
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垂直所述滑动块设置,其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相邻两个定位孔之间形成阻挡部;
所述滑动块的前端楔形结构伸入其中一个定位孔内,使导向板随滑动块的竖直移动做左右移动,所述导向板的两侧还连接设有第二弹性件;
所述滑动块和导向板均设有两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采用电动驱动轮的设置,实现堆高车的电动前进、后退,配合液压升降的方式,实现堆高车的智能操作,减小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2)本发明通过调节组件的设置带动驱动轮的往复移动,实现同一动力完成堆高车的驱动和水平移动支架的电动驱动,避免人工手拉水平移动支架导致操操作性能差的技术问题,同时,采用电动驱动的方式,解决在高处人员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
(3)本发明通过在水平移动支架上增加导轨滑块,提高水平移动支架的运行稳定性,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刚性摩擦的方式导致水平移动支架运行不畅,操作者在大力拉扯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
(4)本发明通过抬升组件配合滑动设置的支撑件,实现驱动轮两种工作状态的改变,避免驱动轮在带动水平移动支架移动过程中,堆高车出现移动的现象,实现驱动轮的两种工作状态切换;
(5)本发明通过校直机构的设计,利用两端的限位柱对凸出轴的阻挡作用,配合滑动块和导向板上开设的两个定位孔相互配合,实现凸出轴同步向下挤压限位柱时,可以继续向后运动,最终实现凸出轴平行向后运动,从而实现驱动齿接触时保证平行,避免驱动齿出现啮合不完全导致无法传动的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安全性高、便于操作、能够实现高处堆高车的自动前进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打开后盖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支撑件与支撑板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控制组件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升降单元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限位组件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限位凸起与限位齿轮配合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校直机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校直机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限位柱同步向下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限位柱一侧向下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堆高车工作状态示意图一;
图13为本发明堆高车工作状态示意图二;
图14为本发明堆高车工作状态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 “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自提升堆高车,包括车架1、安装于车架1上的升降单元2、与升降单元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用于承载货物的货叉3以及滑动设于所述车架1底部的水平移动支架4,安装于所述车架1上用于驱动堆高车前进/后退的驱动单元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驱动单元5往复移动的调节组件6以及控制所述水平移动支架4往复移动的控制组件7;所述调节组件6安装于所述车架1上,其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单元5相连接,所述驱动单元5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组件7相连接;
调节组件6带动驱动单元5向外移动,使控制组件7与水平移动支架4传动,通过驱动单元5带动控制组件7转动同时带动水平移动支架4往复移动。
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
驱动组件61,所述驱动组件61与所述车架1相连接;
支撑板62,所述支撑板62滑动设于所述车架1上,所述驱动组件61的输出端与所述支撑板62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62的底部通过导轨滑块安装与所述车架1上。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61包括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的涡轮、与涡轮传动连接的蜗杆以及与蜗杆相连接的丝杆;所述蜗杆转动设于所述车架1上,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有与所述丝杠配合的螺母,使支撑板62在丝杆螺母的作用下往复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调节组件6的调节,使驱动轮53可以靠近货叉3与车架1的连接处,当将货叉3提升至高处时,调节组件6将驱动轮53调节至货叉3的尾部(即叉货物时货物的边缘处),使驱动轮可以抵接货物边缘,实现将利用驱动轮将提升后的叉车向前自动推动,避免人工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
优选的,如图2-4所示,所述驱动单元5包括:
支撑件51,所述支撑件51上下滑动设于所述支撑板62上;
操作杆52,所述操作杆52转动设于所述支撑件51上;所述操作杆52的顶部设有操作手柄521;
驱动轮53,所述驱动轮53设于所述操作杆52的下方;设于驱动轮53两侧与车架1相连接的从动轮54以及用于为驱动轮53提供能源的蓄电池55。
优选的,所述支撑件51的底部均布设有若干复位件56,所述复位件56的一端与支撑件51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62抵接;所述支撑件51的顶部设有定位板57;
所述复位件56优选为弹簧;
通过复位件56的弹力作用并配合定位板57的限位,使工作状态下,支撑件51的上端始终与支撑板62的上平面抵靠,保证驱动轮53始终与从动轮54保持相同平面,提高车辆运行稳定性,当需要抬升驱动轮53时,抬升力挤压复位件56,使驱动轮53抬升。
作为改进,所述驱动轮53的转轴上左右对称设有凸出轴531,凸出轴531与驱动轮53的转轴同步转动,所述凸出轴531的端部连接有第一传动齿532;需要说明的是,驱动轮53优选为双输出轴的传动轮,其两侧均连接设有第一传动齿532。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车架1的底部安装有导向槽11,所述水平移动支架4设于导向槽11内;
所述水平移动支架4的侧壁设有导轨,所述导向槽11的内壁设有若干滑块,所述水平移动支架4通过滑块导轨滑动设于导向槽11内;通过滑块导轨的设置,提高水平移动支架4的运行稳定性、顺畅性,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刚性滑动导致滑动不畅,影响正常作业。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升降单元2包括:
导向支架21,所述导向支架21与车架1相连接;
油缸22,所述油缸22安装于车架1上,位于导向支架21内;
提升架23,所述提升架23与所述油缸22的输出端连接,其底端两侧设有导向轮24,导向轮24滚动设于所述导向支架21内,通过导向轮24的设置,提高货叉3提升的顺畅性;
液压泵站25,所述液压泵站25安装于车架1上为油缸22提供动力;所述液压泵站25安装于车架1上与蓄电池55安装位置相对的一侧,提高堆高车的运行稳定性,液压泵站25带动油缸22上下运动,实现带动货叉3的升降。
作为改进,所述货叉3的一端与所述提升架23相连接,所述货叉3与提升架23相连接的一端开设有容纳槽31。
优选的,所述货叉3的前端设有两个平行的叉齿。
进一步的,所述货叉3的前端设有配重块32,通过配重块32的设置,使堆高车在提升车体的过程中保持稳定提升。
优选的,所述水平移动支架4前端置于所述容纳槽31内,所述水平移动支架4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支撑轮,所述水平移动支架4的尾端设有拉手,便于手动操作。
实施例二
如图1-13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控制组件7包括:
第二传动齿71,所述第二传动齿71转动设于所述车架1上;
限位组件72,所述限位组件72滑动安装于第二传动齿71的转轴一侧;
抬升组件73,所述抬升组件73设于所述第二传动齿71的一侧;以及
传动齿条74,所述传动齿条74安装于所述水平移动支架4上方。
作为改进,所述抬升组件73包括:
安装于所述导向槽11顶部的楔形块731;
转动设于楔形块731上的若干辊轴732;以及
设于楔形块731上方的限位板733;
通过辊轴732的设置,减小凸出轴在抬升过程中的阻力,提高工作顺畅性;此外,限位板733将凸出轴限制在一定高度内,使第二传动。
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限位组件72包括:
滑动设于所述导向槽11上的限位块721、所述限位块721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凸出轴531配合的限位挡板722以及安装于所述限位块721一侧的第一弹性件723;优选的,所述限位块721的内径面与凸出轴的外径面匹配设置,优选为圆弧面;所述限位块721的两端设有密封板,该密封板为柔性可折叠结构。所述限位块721的底部通过导轨滑块滑动设于导向槽11上。
所述第二传动齿71的转动轴端设有限位齿轮711;所述限位块721的一侧设有限位凸起724,所述限位凸起724与限位齿轮711配合,对第二传动齿71的转轴限位;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凸出轴531向外移动时,挤压限位挡板722,带动限位块721远离第二传动齿71,使限位凸起724脱离限位齿轮711,接触第二传动齿71的限制,使其可以自由转动。
优选的,所述限位挡板722的一侧设有手动解除拉手7221以及拉手固定杆7222,当自动解除出现故障时,可以用于手动解除第二传动齿71的限位。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驱动组件61带动支撑板62向外移动,同步带动驱动轮53移动,使驱动轮53上的凸出轴531沿抬升组件73向上抬升,同时,第一传动齿532与第二传动齿71逐步啮合,以及凸出轴531带动限位组件72远离第二传动齿71,使第二传动齿71解除限位;驱动轮53转动,使第一传动齿532带动第二传动齿71转动,带动传动齿条74移动,实现水平移动支架4自动前后运动。
作为改进,如图8-11所示,所述限位组件72包括还包括校直机构725,所述校直机构安装于所述楔形块731内;其包括:
限位柱7251,所述限位柱7251滑动安装于楔形块731的两侧壁上开设的导向孔内;所述限位柱7251的底部安装有拉簧,使限位柱7251始终向上凸出导向孔;
滑动块7252,所述滑动块7252通过连杆与所述限位柱7251的底部连接,随限位柱7251的上下移动做往复移动;所述滑动块7252通过导轨滑动设于所述楔形块731上;所述滑动块7252的前端为楔形结构;
导向板7253,所述导向板7253垂直所述滑动块7252设置,其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72531和第二定位孔72532;定位孔的两侧形成阻挡部;
所述滑动块7252的前端楔形结构伸入第一定位孔72531内,使导向板7253随滑动块7252的竖直移动做左右移动,所述导向板7253的两侧还连接设有第二弹性件7254,通过第二弹性件7254的设置,在无外力作用时,使导向板7253始终置于原始中间位置,同时便于导向板7253收到外力作用时的复位。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7252和导向板7253均设有两个。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0所示,凸出轴531与两个限位柱7251平行抵接后,同步挤压限位柱7251向下运动,使限位柱7251同步带动滑动块7252移动,滑动块7252前部的楔形结构伸入导向板7253其中第一定位孔72531,使导向板7253同步相向移动,相对设置的两个滑动块7252穿过对向的导向板7253上的第二定位孔72532内,使限位柱7251的顶部与楔形块731的上平面对齐,从而使凸出轴531顺利平行向后移动;
如图11所示,当凸出轴531位倾斜状态时,其中一个限位柱7251向下运动,带动同步的滑块、导向板7253移动,另外一个限位柱7251不动,使对向的导向板7253未移动,此时,移动的滑块穿过第一定位孔72531后,被对向导向板7253的阻挡部挡住,无法继续移动,限位柱7251无法继续下降,使凸出轴531卡在限位柱7251位置,直到凸出轴531同时接触两侧的限位柱7251后,才可继续向后移动,实现凸出轴531的校直,使驱动轮53两侧的第一传动齿532同步与第二传动齿71平行接触啮合传动。
工作步骤
如图1所示,该状态为堆高车初始状态,当需要将堆高车提升至高处时,如图12所示,驱动组件61带动支撑板62向外运动,在支撑板向外运动过程中,凸出轴531经过楔形块731将凸出轴531抬升,从而将驱动轮与地面间的距离增大,便于驱动的转动;支撑板62向外运动至第一传动齿532与传动齿条74啮合后停止;
驱动轮53转动,通过第一传动齿532与传动齿条74的传动带动水平移动支架4向外运动,使水平移动支架4的前端运动至与货叉3的尾部错开即可,然后驱动组件61带动支撑板62向内运动,使驱动轮脱离楔形块731的顶升;
如图13所示,升降单元2带动的货叉3向上运动并超过货物顶部,驱动轮带动堆高车整体向前移动并使车体的侧边靠近货物侧边;升降单元2带动货叉3向下运动抵靠住货物顶部后,在反作用力下,堆高车位于货物一侧部分继续向上运动,并运动至水平移动支架4与对应容纳槽31对齐后,驱动组件61带动支撑板62向外运动至第一传动齿532与传动齿条74啮合后停止;
如图14所示,驱动轮53转动,通过第一传动齿532与传动齿条74的传动带动水平移动支架4向内运动,使水平移动支架4置于容纳槽31内;
如图14所示,驱动组件61带动支撑板62向内运动,使驱动轮的边缘靠近货物的边缘后,驱动组件61停止,此时驱动轮转动,将堆高车整体向货物的中心移动,实现堆高车的自动提升、自动向前移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堆高车提升后,自动向前运动的技术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高效自提升堆高车,包括车架、安装于车架上的升降单元、与升降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用于承载货物的货叉以及滑动设于所述车架底部的水平移动支架,安装于所述车架上用于驱动堆高车前进/后退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驱动单元往复移动的调节组件以及控制所述水平移动支架往复移动的控制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安装于所述车架上,其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单元相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组件相连接;
调节组件带动驱动单元向外移动,使控制组件与水平移动支架传动,通过驱动单元带动控制组件转动同时带动水平移动支架往复移动;
所述车架的底部安装有导向槽,所述水平移动支架设于导向槽内;所述水平移动支架的侧壁设有导轨,所述导向槽的内壁设有若干滑块,所述水平移动支架通过滑块导轨滑动设于导向槽内;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车架相连接;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滑动设于所述车架上,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下滑动设于所述支撑板上;
操作杆,所述操作杆转动设于所述支撑件上;
驱动轮,所述驱动轮设于所述操作杆的下方;
所述驱动轮的转轴上左右对称设有凸出轴,凸出轴与转轴同步转动,所述凸出轴的端部连接有第一传动齿;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第二传动齿,所述第二传动齿转动设于所述车架上;
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滑动安装于第二传动齿的转轴一侧;
抬升组件,所述抬升组件设于所述第二传动齿的一侧;以及
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安装于所述水平移动支架上方;
所述抬升组件包括:
安装于所述导向槽顶部的楔形块;
转动设于楔形块上的若干辊轴;以及
设于楔形块上方的限位板;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滑动设于所述导向槽上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凸出轴配合的限位挡板以及安装于所述限位块一侧的第一弹性件;
所述第二传动齿的转动轴端部设有限位齿轮;所述限位块的一侧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限位齿轮配合,对第二传动齿的转轴限位;
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用于将凸出轴的轴线调整为平行于第二传动齿轴线的校直机构,所述校直机构安装于所述楔形块内;
校直机构包括:
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滑动安装于限位块的两侧壁上开设的导向孔内;所述限位柱的底部安装有拉簧,使限位柱始终向上凸出导向孔;
滑动块,所述滑动块通过连杆与所述限位柱的底部连接,随限位柱的上下移动做往复移动;所述滑动块通过导轨滑动设于所述限位块上;所述滑动块的前端为楔形结构;
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垂直所述滑动块设置,其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相邻两个定位孔之间形成阻挡部;
所述滑动块的前端楔形结构伸入其中一个定位孔内,使导向板随滑动块的竖直移动做左右移动,所述导向板的两侧还连接设有第二弹性件;
所述滑动块和导向板均设有两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自提升堆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底部均布设有若干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的一端与支撑件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抵接;所述支撑件的顶部设有定位板。
CN202311424772.3A 2023-10-31 一种高效自提升堆高车 Active CN1171852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24772.3A CN117185200B (zh) 2023-10-31 一种高效自提升堆高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24772.3A CN117185200B (zh) 2023-10-31 一种高效自提升堆高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85200A CN117185200A (zh) 2023-12-08
CN117185200B true CN117185200B (zh) 2024-05-31

Family

ID=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09346A (en) * 1991-10-31 1995-04-25 Grether; Martin Self-loading and unloading forklift truck
JP2000344481A (ja) * 1999-06-07 2000-12-12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フォークリフトのトラックへの搭載装置及び方法
CN201896055U (zh) * 2010-12-13 2011-07-13 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自升式堆高车
JP2012188182A (ja) * 2011-03-09 2012-10-04 Tcm Corp 荷役車両
CN204434200U (zh) * 2015-02-03 2015-07-01 刘耀东 自提升外接动力叉车以及货车
CN113044770A (zh) * 2021-03-04 2021-06-29 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装卸助力推车
CN214270115U (zh) * 2021-01-25 2021-09-24 高密市裕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自提升堆垛车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09346A (en) * 1991-10-31 1995-04-25 Grether; Martin Self-loading and unloading forklift truck
JP2000344481A (ja) * 1999-06-07 2000-12-12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フォークリフトのトラックへの搭載装置及び方法
CN201896055U (zh) * 2010-12-13 2011-07-13 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自升式堆高车
JP2012188182A (ja) * 2011-03-09 2012-10-04 Tcm Corp 荷役車両
CN204434200U (zh) * 2015-02-03 2015-07-01 刘耀东 自提升外接动力叉车以及货车
CN214270115U (zh) * 2021-01-25 2021-09-24 高密市裕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自提升堆垛车
CN113044770A (zh) * 2021-03-04 2021-06-29 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装卸助力推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19363B1 (en) Lift hand truck
CN117185200B (zh) 一种高效自提升堆高车
WO2023279768A1 (zh) 一种裁断机用侧面取刀装置
CN115180559A (zh) Agv叉车稳定系统
CN117185200A (zh) 一种高效自提升堆高车
CN217675196U (zh) 一种叉车门架结构件自动物流输送平台
CN214114767U (zh) 一种新结构周转箱推车
CN114057137A (zh) 一种利用货架承重的叉车头及三向叉车
CN221027488U (zh) 一种自提升堆高车
CN114156060A (zh) 一种变压器铁芯夹紧装置
CN113044762A (zh) 一种可调升降机
CN210175929U (zh) 供料上料设备
CN218509145U (zh) 自升降式载车板、停车机及停车场
CN114799018B (zh) 一种锻压件模具更换装置
CN220841468U (zh) 用于顶升3d打印平台的升降机构及3d打印设备
CN220449727U (zh) 一种叉车属具及应用其的抱臂叉车
RU223361U1 (ru) Тележка подъемна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
CN219885033U (zh) 一种顶升脱扣机构
CN115771873B (zh) 一种具有调平功能的升降台
CN219312798U (zh) 一种板材转运装置
CN211282812U (zh) 一种顶升旋转装置
CN219730454U (zh) 一种可延长的叉车摇臂
CN209922809U (zh) 支撑机构及搬运车
CN217735029U (zh) 单元组合侧移式立体停车机及停车场
CN219044703U (zh) 一种集装箱前后框的翻转堆垛输运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