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43969A - 一种改性分子酶在分子免疫层析检测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性分子酶在分子免疫层析检测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43969A
CN117143969A CN202311122129.5A CN202311122129A CN117143969A CN 117143969 A CN117143969 A CN 117143969A CN 202311122129 A CN202311122129 A CN 202311122129A CN 117143969 A CN117143969 A CN 1171439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zyme
solution
molecular
protoplast
modified molec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221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蓝基贤
邵南津
黄彩兰
华松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ep Evolution Guangzhou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ep Evolution Guangzhou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ep Evolution Guangzhou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ep Evolution Guangzhou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2212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439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439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439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68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nucleic acids
    • C12Q1/6844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reac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68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nucleic acids
    • C12Q1/6806Preparing nucleic acids for analysis, e.g. fo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ssa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58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diffusion or migration of antigen or antibod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R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C12C - C12Q, RELATING TO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0Microorganisms ; Processes using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1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using 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C12R2001/07Bacillus
    • C12R2001/125Bacillus subtilis ; Hay bacillus; Grass bacillu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分子酶在分子免疫层析检测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分子酶由枯草芽孢杆菌制备的原生质体,经诱变筛选选取存活原生质体进行培养发酵,并从其菌液中提取分子酶,将所提取的分子酶与EDC溶液和NHS溶液进行反应,并采用MES溶液进行复溶,最后加入PEG‑聚精氨酸和封闭液进行反应后得到;并将其应用于免疫层析检测时,无需对样本进行核酸提取,在恶劣的核酸裂解环境中所使用等温扩增酶全部依旧具备很好的活性,能实现核酸的等温扩增,从而使得核酸的提取以及等温扩增可以同步反应,只需直接加入释放剂以及酶,在室温下放置5‑10分钟即可完成。可以有效简化操作的步骤,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改性分子酶在分子免疫层析检测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改性分子酶在分子免疫层析检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分子免疫层析检测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快速免疫检测技术。目前检测病毒一般是通过检测试剂盒检测的,检测方法是先加入裂解液将人体或动物样本中的核酸提取出来,然后通过吸附、洗脱等纯化核酸,再往核酸中加入酶进行等温扩增后,加入试剂盒中检测。
由于只有在强碱条件下,才能让组织中的病毒破坏,从而释放核酸片段。前期为了提高灵敏度需要进行对核酸进行提取纯化,再进行等温扩增,是提取核酸和等温扩增两步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并且核酸的提取物以及纯化操作通常都比较复杂。这样无疑增加整个检测时间;因此,如何进一步简化操作、提高效率成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分子酶在分子免疫层析检测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性分子酶在分子免疫层析检测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分子酶由枯草芽孢杆菌制备的原生质体,经诱变筛选选取存活原生质体进行培养发酵,从其菌液中提取分子酶,将所提取的分子酶与EDC溶液和NHS溶液进行反应,并采用MES溶液进行复溶,最后加入PEG-聚精氨酸和封闭液进行反应后得到。
作为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请求保护一种改性分子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枯草芽孢杆菌制备得到原生质体,将原生质体配置成悬浮液,分别将DES溶液与原生质体悬浮液混合,配置至DES终浓度为0.7-1.0%;混合均匀后,置于35-42℃处理30-120min,得到待用菌溶液A;将原生质体配置成悬浮液,在10-25W、250-300nm的条件下对原生质体悬浮液进行紫外处理,处理时间为90-160s,避光,得到待用菌溶液B;
(2)将待用菌溶液A、待用菌溶液B混合,加入助溶剂促融合,离心后弃去上清液,清洗后得到待筛选原生质体;
(3)将待筛选原生质体放入含有pH6.0-12.0再生培养基的梯面培养皿中,取存活原生质体;
(4)再将存活原生质体涂布于25-50mg/ml的庆大霉素的梯度斜面上,培养18-25d,挑选存活的菌落进行发酵培养,并从菌液中提取分子酶;
(5)将分子酶与EDC溶液、NHS溶液混合,配置成分子酶溶液,分子酶溶液的浓度为20-200mg/ml;
(6)将体积比为1:(2-3)的EDC溶液和NHS溶液加入到步骤(5)中的分子酶溶液中反应;离心,去上清;
(7)采用MES溶液对步骤(6)中剩余部分复溶,并加入PEG-聚精氨酸进行避光反应;
(9)最后加入封闭液进行旋转封闭反应,反应后离心,去上清,得到改性分子酶;
优选地,所述分子酶为μvsX酶、μvsY酶、GP32酶、Bsμ酶、Nfo酶、creatine kinaseM-type酶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助溶剂为硝酸钠、聚乙二醇、二甲亚砜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助溶剂为聚乙二醇。
作为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请求保护一种改性分子酶,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分子酶由上述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作为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请求保护一种采用改性分子酶的分子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1-3g待测样品加入到95-105μl核酸释放剂,在95-100℃下处理2-5min,得到待检测模板;
(2)然后将2×10-4-3×10-4μmol/L的改性分子酶和1-2μl待检测模板混合,混合均匀后加入0.8-1.5μl激活剂,在35-40℃下反应20-45min,得到反应产物;
(3)将反应产物用反应缓冲液稀释45-50倍,插入试剂,经沸水水浴后1-3min即可观察结果。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核酸释放剂由90-110mmol/L Tris-HCl溶液、18-23mmol/LEDTA-Na、0.65-0.9%NaCl溶液、0.03-0.06%SDS制备而成。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激活剂为20mmol/L醋酸镁。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将改性分子酶制成冻干粉,并与体积比为(8-12):(10-15)的溶解剂:反应缓冲剂混合。
优选地,所述溶解剂为PB缓冲液;所述反应缓冲剂包括10mmol/L磷酸肌酸钠、0.3mg/mL BSA、3%甲酰胺、10mmol/L DTT、150μmol/L dATP、150μmol/L dTTP、150μmol/LdCTP、150μmol/LdGTP、150μmol/L dUTP。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改性分子酶在分子免疫层析检测中的应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在制备改性分子酶中,通过将原生质体悬浮液置于DES溶液中,对其进行诱导反应,该处理方法简单、效率高,可以得到大量符合要求、具有良好抗碱效果的菌群;在特定功率、特定波长的紫外照射下对原生质体悬浮液进处理,诱变DNA使其发生特殊的改变;通过限定EDC溶液和NHS溶液之间的使用比例,提高活化酶的效率,促使目标蛋白酶可以往特定的方向进行偶联;加入助溶剂促使原生质体融合。助溶剂使分离的原生质体彼此黏附,导致紧密黏着,产生融合。
在检测过程中,添加核酸释放剂可以维持核酸结构的稳定,同时通过使蛋白质变性、破坏膜结构及解开与核酸相连接的蛋白质,从而实现核酸游离在裂解体系中;将改性分子酶制备成冻干粉,通过限定冻干粉、溶解剂、反应缓冲剂三者之间的使用比例,使原来冻干酶活性重新溶解,处于具有良好活性的状态;在观察结果时通过沸水水浴来加快反应的进行,提高检测效率。由于经过改性的分子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即使使用沸水处理也不会影响其活性。
本发明是对等温扩增酶的进行改性,使其具有抗碱性以及耐热稳定性。在检测时,无需对样本进行核酸提取,在恶劣的核酸裂解环境中所使用等温扩增酶全部依旧具备很好的活性,能实现核酸的等温扩增,从而使得核酸的提取以及等温扩增可以同步反应,只需直接加入释放剂以及酶,在室温下放置5-10分钟即可完成。可以有效简化操作的步骤,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效率。
具体地,对分子酶的改性主要是通过修改酶结果中的酸性氨基酸变成碱性氨基酸(精氨酸和赖氨酸),用精氨酸取代酶表面的苯丙氨酸、丝氨酸、赖氨酸、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实现的,可以达到提高酶的热稳定性的效果。
通过选用特定的EDC溶液对酶进行活化,在酸性条件下,有利于提高活化反应的效率,促使酶中的-COOH(羧基)与聚精氨酸偶联。在EDC溶液和NHS溶液的共同配合下,活化反应可以更加稳定进行,定向促使酶活化。
并且,本发明采用改性分子酶进行分子层析检测方法,该方法无需温度循环,通过模拟生物体内DNA复制,短时间内即可完成对目的片段的核酸扩增,具有特异性高、敏感性强、反应程序简单和不依赖复杂仪器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样品虾的采集部位示意图;
图2附图为组织样品提取图;
图3附图为使用实施例1的方法所得到的检测结果图;本次检测为海洋动物项目病毒检测,检测是否含有WSSV病毒左边为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样品,右边为检测结果阳性的样品;
图4附图为检测结果图;位于上方的试剂纸为实施例1的检测结果,位于下方的试剂纸为对比例1的检测结果;
图5附图为检测结果图;自左向右依次为实施例1、实施例4、实施例7、对比例2、实施例5、实施例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改性分子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枯草芽孢杆菌制备,得到原生质体。
步骤B:待用菌溶液A的处理:
步骤B1):取原生质体,配置成原生质体悬浮液;
步骤B2):将DES溶液混合于原生质体悬浮液试管内,配置至DES终浓度为0.9%,轻轻摇匀。
步骤B3):混合均匀后,置于37℃的恒温水浴锅中保温处理60min。反应终止后,得到待用菌溶液A。
步骤C:待用菌溶液B的处理:
步骤C1):取原生质体,配置成原生质体悬浮液。
步骤C2):将原生质体悬浮液分别倒在3个无菌培养皿中,每个无菌培养皿中有2ml原生质体悬浮液。
在超净工作台无可见光条件下,打开皿盖,将无菌培养皿放置在距离紫外灯30cm处。
调整紫外线灯功率为15W、波长为270nm,对3个无菌培养皿分别照射120s。
步骤C3):照射结束后,关闭紫外灯,盖上皿盖,用黑纸将无菌培养皿包裹。得到待用菌溶液B。
步骤D:枯草芽孢杆菌的融合:
步骤D1):取0.1ml的待用菌溶液A和0.1ml的待用菌溶液B,投入培养基中混合,并
加入PEG(聚乙二醇4000)溶液助溶,在37℃条件下保温反应30min。
具体地,PEG溶液选用M4000、40%(w/v)的。
步骤D2):将步骤D1)得到的溶液在3500r/min的条件下离心反应5min。弃去上清液,连续用培养基稳定液清洗5次。得到待筛选原生质体。
步骤E:将待筛选原生质体放入再生培养基中,做成pH6.0、pH8.0、pH10.0、pH12.0的梯度斜面培养皿,取存活原生质体。
步骤F:将存活原生质体涂布于25mg/ml、50mg/ml的庆大霉素的梯度斜面上,在37℃下培养20天。
培养箱内放入水盆,使箱内保持一定的湿度,防止培养基干裂。
步骤G:挑选存活的菌落接入斜面培养基进行培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G1):制备培养基:培养基包括以下成分,详见表1。将各种原料按照用量投入到水中混合均匀即可,最终的pH为7.0±0.2。
表1
步骤G2):制备发酵原料:按照大豆粉74%、MgSO410%、葡萄糖8%、K2HPO48%、水补充至100%的使用量进行混合。
步骤G3):将存活的菌落在培养基中培养一周,然后再加入发酵原料中发酵20天。
步骤G4):将发酵培养后的枯草芽孢杆菌采用超声波破碎法处理,得到培养液。
步骤H:从培养液中提取出分子酶,进行改性。
分子酶为μvsX酶、μvsY酶、GP32酶、Bsμ酶、Nfo酶、creatine kinase M-type酶中的一种。
步骤I:分子酶的改性:
步骤I1):取1mg分子酶,与适量的EDC溶液、NHS溶液混合,配置成分子酶浓度为50mg/ml的分子酶溶液。
步骤I2):再往分子酶溶液中加入20μl的EDC溶液和40μl的NHS溶液,震荡混合反应20min。
步骤I3):在4℃、15000rpm/min的条件下离心15min,去上清。
步骤I4):将步骤3)中的剩余部分用pH=6.50.5ml MES溶液复溶,并超声打散,同时在打散的时候加入0.1mg PEG-聚精氨酸混合反应。然后避光震荡反应2h。
步骤I5):加入1ml的10%PEG溶液作封闭液,旋转封闭1h,在4℃、15000rpm/min的条件下离心15min,去上清,得到改性分子酶。
参照图1-3,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采用改性分子酶的分子层析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01):将1g待测样品加入到100μl核酸释放剂,在100℃下处理3min,得到待检测模板。
其中,核酸释放剂中各组分的浓度如下:100mmol/L Tris-HCl、20mmol/LEDTA-Na、0.85%NaCl、0.05%SDS。Tris-HCl的pH为8.0
步骤02):将改性分子酶制成冻干粉。具体的,冻干粉的反应体系为50μL,反应体系包括2.5μL上下游引物(10μmol/L)、27.5μL缓冲液(10μmol/L改性分子酶、10mmol/L磷酸肌酸钠)、10-15μL 6%海藻糖、6-10μL 5%甘露醇。将反应体系直接冻干,得到冻干粉。
步骤03):将冻干粉与10μl溶解剂、12.5μl反应缓冲剂混合。
解剂为PB缓冲液,反应缓冲剂包括10mmol/l磷酸肌酸钠、0.3mg/mL BSA、3%甲酰胺、10mmol/L DTT、150μmol/L dATP、150μmol/L dTTP、150μmol/L dCTP、150μmol/LdGTP、150μmol/L dUTP。
步骤04):继续往步骤03)中的溶液中加入2μl待检测模板,混合均匀后加入1.2μl激活剂(20mmol/L醋酸镁),在37℃下反应30min,得到反应产物。
步骤05):将反应产物用反应缓冲液稀释50倍,插入试剂纸,观察结果。
反应缓冲液包括0.01mol/L Tris-HCl(pH8.0)、0.85%NaCl、0.5%Tween20。
步骤06):反应进行时,会看到深红色的条带在试剂纸中间的结果窗中移动,5-10分钟内读取结果。
当分子酶为μvsX酶时,其改性后所得到的改性分子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当分子酶为μvsY酶时,其改性后所得到的改性分子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当分子酶为GP32酶时,其改性后所得到的改性分子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当分子酶为Bsμ酶时,其改性后所得到的改性分子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4所示。
当分子酶为Nfo酶时,其改性后所得到的改性分子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5所示。
关于检测结果的解释:
阳性:结果窗出现两条红色线,即在检测区(T)及质控区(C)各出现一条红色反应线,说明病毒是存在;阴性:一条红色线,即仅在质控区(C)出现一条红色反应线;无效:质控区(C)无红色线出现,即检测无效。
试验证明,使用该改性分子酶进行的分子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可以出现阳性或阴性的结果,检测结果100%稳定出现。目测试剂纸上的检测结果,反应线清晰出现,可达10分(满分10分),具体结果详见图3、4。
实施例2
一种改性分子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B2)中至DES终浓度为1.0%。
步骤B3)的处理条件为42℃、30min。
步骤C2)的处理条件为25W、300nm,处理90s。
步骤F)中培养18天。
一种采用改性分子酶的分子层析检测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核酸释放剂中各组分的浓度如下:110mmol/L Tris-HCl、23mmol/LEDTA-Na、0.9%NaCl、0.03%SDS。
步骤03)中将冻干粉与8μl溶解剂、10μl反应缓冲剂混合。
步骤04)中待检测模板的使用量为2μl,激活剂的使用量为1.5μl,在40℃下反应20min。
试验证明,使用该改性分子酶进行的分子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可以出现阳性或阴性的结果,检测结果85%稳定出现;目测试剂纸上的检测结果,反应线出现较为清晰,可达7分(满分10分)。
实施例3
一种改性分子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B2)中至DES终浓度为0.7%。
步骤B3)的处理条件为35℃、120min。
步骤C2)的处理条件为10W、250nm,处理160s。
步骤F)中培养25天。
一种采用改性分子酶的分子层析检测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核酸释放剂中各组分的浓度如下:90mmol/L Tris-HCl、18mmol/LEDTA-Na、0.65%NaCl、0.06%SDS。
步骤03)中将冻干粉与12μl溶解剂、15μl反应缓冲剂混合。
步骤04)中待检测模板的使用量为1μl,激活剂的使用量为0.8μl,在35℃下反应45min。
步骤05)中稀释至45倍。
试验证明,使用该改性分子酶进行的分子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可以出现阳性或阴性的结果,检测结果90%稳定出现;目测试剂纸上的检测结果,反应线出现较为清晰,可达7分(满分10分)。
实施例4
一种改性分子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I2)中EDC溶液为25μl,NHS溶液为35μl。
试验证明,使用该改性分子酶进行的分子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可以出现阳性或阴性的结果,检测结果100%稳定出现;目测试剂纸上的检测结果,反应线出现较为清晰,可达8分(满分10分)。
具体检测结果详见图5。
实施例5
一种改性分子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I2)中EDC溶液为15μl,NHS溶液为45μl。
试验证明,使用该改性分子酶进行的分子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可以出现阳性或阴性的结果,检测结果100%稳定出现;目测试剂纸上的检测结果,反应线出现较为清晰,可达8.5分(满分10分),具体检测结果详见图5。
实施例6
一种采用改性分子酶的分子层析检测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03):将冻干粉与5μl溶解剂、25μl反应缓冲剂混合。
试验证明,使用该改性分子酶进行的分子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可以出现阳性或阴性的结果,检测结果95%稳定出现;目测试剂纸上的检测结果,反应线出现较为清晰,可达8分(满分10分),具体检测结果详见图5。
实施例7
一种采用改性分子酶的分子层析检测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04)插入试剂纸后,在沸水水浴中进行3min,观察结果。
试验证明,使用该改性分子酶进行的分子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可以出现阳性或阴性的结果,检测结果100%稳定出现;目测试剂纸上的检测结果,反应线快速、清晰出现,可达10分(满分10分),具体检测结果详见图5。
对比例1
一种分子免疫层析检测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将步骤02)中的改性分子酶替换为市售的分子酶。
试验证明,使用该改性分子酶进行的分子免疫层析检测方法无法出现阳性或阴性的结果。具体结果详见图4,质控区(C)无红色线出现,检测无效。
对比例2
一种改性分子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I2)中,EDC溶液和NHS溶液的体积比为1:1,即EDC溶液为20μl,NHS溶液为20μl。
试验证明,使用该改性分子酶进行的分子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出现阳性或阴性的结果不稳定,仅有50%的试剂纸可出现结果;目测试剂纸上的检测结果,反应线较模糊,可达4分(满分10分),具体检测结果详见图5。
对比例3
一种改性分子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省略步骤B。
试验证明,使用该改性分子酶进行的分子免疫层析检测方法无法出现阳性或阴性的结果,质控区(C)无红色线出现,检测无效。
对比例4
一种改性分子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省略步骤C。
试验证明,使用该改性分子酶进行的分子免疫层析检测方法无法出现阳性或阴性的结果,质控区(C)无红色线出现,检测无效。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改性分子酶在分子免疫层析检测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分子酶由枯草芽孢杆菌制备的原生质体,经诱变筛选选取存活原生质体进行培养发酵,并从其菌液中提取分子酶,将所提取的分子酶与EDC溶液和NHS溶液进行反应,并采用MES溶液进行复溶,最后加入PEG-聚精氨酸和封闭液进行反应后得到。
2.一种制备改性分子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枯草芽孢杆菌制备得到原生质体,将原生质体配置成悬浮液,分别将DES溶液与原生质体悬浮液混合,配置至DES终浓度为0.7-1.0%;混合均匀后,置于35-42℃处理30-120min,得到待用菌溶液A;将原生质体配置成悬浮液,在10-25W、250-300nm的条件下对原生质体悬浮液进行紫外处理,处理时间为90-160s,避光,得到待用菌溶液B;
(2)将待用菌溶液A、待用菌溶液B混合,加入助溶剂,离心后弃去上清液,清洗后得到待筛选原生质体;
(3)将待筛选原生质体放入含有pH6.0-12.0再生培养基的梯面培养皿中,取存活原生质体;
(4)再将存活原生质体涂布于25-50mg/ml的庆大霉素的梯度斜面上,培养18-25d,挑选存活的菌落进行发酵培养,并从菌液中提取分子酶;
(5)将分子酶与EDC溶液、NHS溶液混合,配置成分子酶溶液,分子酶溶液的浓度为20-200mg/ml;
(6)将体积比为1:(2-3)的EDC溶液和NHS溶液加入到步骤(5)中的分子酶溶液中反应;离心,去上清;
(7)采用MES溶液对步骤(6)中剩余部分复溶,并加入PEG-聚精氨酸进行避光反应;
(9)最后加入封闭液进行旋转封闭反应,反应后离心,去上清,得到改性分子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性分子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酶为μvsX酶、μvsY酶、GP32酶、Bsμ酶、Nfo酶、creatine kinase M-type酶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性分子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助溶剂为硝酸钠、聚乙二醇、二甲亚砜中的一种。
5.一种改性分子酶,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分子酶由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6.一种采用改性分子酶的分子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1-3g待测样品加入到95-105μl核酸释放剂,在95-100℃下处理2-5min,得到待检测模板;
(2)然后将2×10-4-3×10-4μmol/L的改性分子酶和1-2μl待检测模板混合,混合均匀后加入0.8-1.5μl激活剂,在35-40℃下反应20-45min,得到反应产物;
(3)将反应产物用反应缓冲液稀释45-50倍,插入试剂,经沸水水浴后1-3min即可观察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采用改性分子酶的分子层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核酸释放剂由90-110mmol/L Tris-HCl溶液、18-23mmol/L EDTA-Na、0.65-0.9%NaCl溶液、0.03-0.06%SDS制备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采用改性分子酶的分子层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激活剂为20mmol/L醋酸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采用改性分子酶的分子层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改性分子酶制成冻干粉,并与体积比为(8-12):(10-15)的溶解剂:反应缓冲剂混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采用改性分子酶的分子层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解剂为PB缓冲液;所述反应缓冲剂包括10mmol/L磷酸肌酸钠、0.3mg/mL BSA、3%甲酰胺、10mmol/L DTT、150μmol/L dATP、150μmol/L dTTP、150μmol/L dCTP、150μmol/LdGTP、150μmol/L dUTP。
CN202311122129.5A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改性分子酶在分子免疫层析检测中的应用 Pending CN1171439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22129.5A CN117143969A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改性分子酶在分子免疫层析检测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5029.3A CN115820597A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改性分子酶的制备方法及其分子免疫层析检测方法
CN202311122129.5A CN117143969A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改性分子酶在分子免疫层析检测中的应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75029.3A Division CN115820597A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改性分子酶的制备方法及其分子免疫层析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43969A true CN117143969A (zh) 2023-12-01

Family

ID=8554549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22129.5A Pending CN117143969A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改性分子酶在分子免疫层析检测中的应用
CN202211575029.3A Pending CN115820597A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改性分子酶的制备方法及其分子免疫层析检测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75029.3A Pending CN115820597A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改性分子酶的制备方法及其分子免疫层析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7143969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83007B2 (en) * 2008-07-22 2012-05-22 Promega Corporation ADP detection based methods using adenylate cyclase and bioluminescence
US8859706B2 (en) * 2008-11-28 2014-10-14 Zetascience Gmbh Bioactive hydrogel
EP2714928B1 (en) * 2011-05-27 2017-08-02 Lif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manipulating biomolecules
CN102559635B (zh) * 2012-01-16 2013-04-10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功能化离子液体修饰的脂肪酶及其修饰方法
CN102631678A (zh) * 2012-04-18 2012-08-15 北京大学 一种含聚精氨酸的三嵌段聚合物载体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087967B (zh) * 2013-02-20 2014-01-29 杭州贝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株高产β-葡聚糖酶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EP3224359B1 (en) * 2014-11-25 2023-10-25 Bio-Rad Laboratories, Inc. Arginine improves polymerase storage stability
CN104531670A (zh) * 2015-01-22 2015-04-22 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肌苷生产菌的复合诱变方法
CN107201315A (zh) * 2016-12-30 2017-09-26 徐州工程学院 一种嗜热拟青霉诱变菌株及其诱变方法和应用
CN107988122B (zh) * 2018-01-16 2021-05-07 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枯草芽孢杆菌lpb-3、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及生物降解环保型玻璃清洗液
CN109055611A (zh) * 2018-08-24 2018-12-21 深圳市芯思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hpv的试剂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20597A (zh)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56974B (zh) 一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
KR102649950B1 (ko) 세포주로부터 랍도바이러스를 탐지 및 제거하는 방법
CN112143747B (zh) 一种噬菌体裂解酶及其基因、基因重组表达载体与应用
CN107815441A (zh) 一种ⅱ型伪狂犬病毒减毒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567496A (zh) 有关病毒的无菌纯化方法
CN103923887A (zh) 含戊型肝炎病毒rna片段的假病毒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54141A (zh) 核酸提取组合物及其应用,含有该核酸提取组合物的试剂、试剂盒
CN101020053B (zh) 一种轮状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方法
CN102031263B (zh) 应用家蚕生物反应器制备人DNA聚合酶δ的方法
CN117143969A (zh) 一种改性分子酶在分子免疫层析检测中的应用
CN102533677B (zh) 一种疟疾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JPS63297A (ja) 遺伝子発現産物の精製法
CN109959789B (zh) 一种狂犬病毒抗体检测试纸及其制备方法与检测方法
Melcher et al. Clones of cauliflower mosaic virus identified by molecular hybridization in turnip leaves
CN107082819A (zh) 一种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的纯化方法
JPH05506999A (ja) ウイルスプロティナーゼの活性をモニターするためのテスト系
CN106086239B (zh) 用于小反刍兽疫病毒抗原检测的免疫磁珠试剂盒及其用途
Zarling et al. Fusion activity of virions of murine leukemia virus
CN106148568B (zh) 一种免疫磁珠试剂盒及其在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抗原中的用途
CN102086450B (zh) 一种用于分离纯化高酶活人类DNA聚合酶δ的免疫亲和层析柱及分离纯化方法
CN101024824A (zh) 一种从生物样品中将登革病毒灭活和去除的方法
CN107815480A (zh) 用鲶鱼鱼内脏蛋白酶提取鱼皮胶原蛋白的方法
CN105801673B (zh) 水貂阿留申病毒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试剂盒
CN106191304B (zh) 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抗原的免疫磁珠试剂盒及其用途
JPH07187935A (ja) プリオネン、ウイルス及び他の感染因子の不活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