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83310A - 共聚物、射出成型用树脂组合物、成型品、以及共聚物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共聚物、射出成型用树脂组合物、成型品、以及共聚物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83310A
CN117083310A CN202280025444.3A CN202280025444A CN117083310A CN 117083310 A CN117083310 A CN 117083310A CN 202280025444 A CN202280025444 A CN 202280025444A CN 117083310 A CN117083310 A CN 1170833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omer unit
copolymer
mass
aromatic vinyl
cyan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254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边亘
西野广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k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nk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ka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nk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083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833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01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hoice of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01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polymerisation apparatu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12/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 C08F212/02Monomers containing only on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
    • C08F212/04Monomers containing only on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 containing one ring
    • C08F212/06Hydrocarbons
    • C08F212/08Styrene
    • C08F212/10Styrene with nitri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8L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08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12Copolymers of styrene with unsaturated nitril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成成型品时强度和耐化学性优异、色相和透明性优异的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和氰基系单体单元的共聚物以及含有该共聚物的射出成型用树脂。提供一种共聚物,其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和氰基系单体单元,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使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求出的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MwRI的半峰宽中以UV254nm检测到的峰值强度设为P(UV),将MwRI的半峰宽中使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到的峰值强度设为P(RI)时,P(UV)/P(RI)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0.15以下。

Description

共聚物、射出成型用树脂组合物、成型品、以及共聚物的制造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和氰基系单体单元的共聚物、含有该共聚物的射出成型用树脂组合物、以及由该树脂组合物成型得到的成型体。
背景技术
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和氰基系单体单元的共聚物因具有优异的耐化学性、刚性、成型性等各种性质而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作为这些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可采用乳液聚合、悬浮聚合、本体聚合、溶液聚合等各种聚合法进行制造。但是由于在乳液聚合时要使用乳化剂,在悬浮聚合时要使用分散剂等,所以在聚合产物的透明性、着色变色等外观品质上存在问题。因此,从品质、成本、环境等方面考虑,大多采用非水系的本体聚合或溶液聚合。
在工业生产规模上,连续进行本体聚合或溶液聚合时,利用蒸发潜热,即利用气相部与聚合液的气液界面的蒸发带来的散热,或者根据需要使用反应槽外部的冷凝器对蒸发的溶剂和未反应单体进行冷却并向反应槽内回流而能够有效散热,因此可实现高转化速度的聚合,常用作工业生产规模的聚合物法。
已经公开的方法有:调整从聚合器的冷凝器回流的冷凝液的浓度,将其喷回至聚合器的气相部的方法(专利文献1);以及使用喷雾喷嘴等将原料液散布于反应槽的上部气相部,将从冷凝器回流的冷凝液与原料液混合而供给至聚合器的方法(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2641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629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包括透明性、强度和色相等在内的物性不断提高,要求降低在这种观点之下的不良品的产生率,但是采用上述技术得到的共聚物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和氰基系单体单元的共聚物以及含有该共聚物的射出成型用树脂,其在制成成型品时,强度、耐化学性以及色相和透明性优异。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反复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当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和氰基系单体单元的共聚物关于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满足以下构成时,所得成型品的强度、耐化学性以及色相和透明性优异,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如下内容。
(1)一种共聚物,其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和氰基系单体单元,将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使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求出的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MwRI的半峰宽中以UV254nm检测到的峰值强度设为P(UV),将MwRI的半峰宽中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到的峰值强度设为P(RI)时,P(UV)/P(RI)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0.15以下。
(2)如(1)所述的共聚物,其中,将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与氰基系单体单元的合计设为100质量%时,含有所述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50~90质量%以及所述氰基系单体单元10~50质量%。
(3)如(1)或(2)所述的共聚物,其中,所述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为苯乙烯单体单元,所述氰基系单体单元为丙烯腈单体单元。
(4)一种射出成型用树脂组合物,其含有(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共聚物。
(5)一种成型品,其由(4)所述的射出成型用树脂组合物成型而得到。
(6)一种共聚物的制造方法,该共聚物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和氰基系单体单元,该制造方法包括:将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和氰基系单体的供给液向反应槽内的聚合液的液相供给的工序;以及使用所述反应槽外的热交换器将所述反应槽内产生的蒸发气体冷凝,将得到的冷凝液返回至所述反应槽的液相的工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制成成型品时强度、耐化学性以及色相和透明性优异的共聚物。本发明所涉及的树脂组合物可适用于对设计性要求高的化妆品等容器、文具等杂货。
具体实施方式
<共聚物分子量分布的相关规定>
对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和氰基系单体单元的共聚物,将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以下有时简写为“GPC”)使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求出的重均分子量MwRI的半峰宽中以UV254nm检测到的峰值强度设为P(UV),将MwRI的半峰宽中使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的峰值强度设为P(RI)时,P(UV)/P(RI)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0.15以下,优选为0.10以下。具体而言例如为0.15以下、0.13以下、0.11以下、0.10以下、0.09以下、0.08以下、0.07以下、0.06以下或者0.05以下。若P(UV)/P(RI)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大于0.15,制成成型品时的色相有可能变差。P(UV)/P(RI)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0.15以下的共聚物例如可采用后述的制造方法得到,但并不限定于此。
在所述GPC测定中,可使用四氢呋喃(以下有时简写为“THF”)作为流动相。MwRI为聚苯乙烯换算的值,可按以下条件测定。
装置名:SYSTEM-21Shodex(昭和电工株式会社制)
柱:PL gel MIXED-B(Polymer Laboratories Ltd.制)3根串联温度:40℃
溶剂:四氢呋喃
浓度:0.4质量%
标准曲线:使用标准聚苯乙烯(PS)(Polymer Laboratories Ltd.制)绘制
本实施方式的GPC测定中,使用具有示差折光检测器和吸光度检测器且可同时用这些检测器进行测定的GPC装置。作为吸光度检测器,构成为能够测定波长254nm下的吸光度。通过GPC测定得到的分子量分布中,分布中各分子量分别含有的各成分的浓度使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测定,各分子量成分的吸光度(测定波长254nm)使用吸光度检测器测定。应予说明,测定波长254nm源自苯环的结构。作为吸光度检测器,可以是测定特定波长的紫外光吸收的检测器,也可以是分光测定特定范围波长的紫外光吸收的检测器。
重均分子量MwRI的半峰宽是指:使用由示差折光检测器测到的值绘制成色谱图,将色谱图中显示最大峰值强度值的溶出时间作为峰,给出该最大峰值强度值的一半的值的溶出时间中该峰的前后溶出时间的宽度。应予说明,在峰为多峰性的情况下也以显示最大峰值强度值的溶出时间作为基准。另外,给出该最大峰值强度值的一半的值的溶出时间有时多于2个,这种情况下是指这样的溶出时间中距离峰最远的前后溶出时间的宽度。
所述峰值强度P(RI)和P(UV)表示如下峰值强度:相对于由GPC溶出容量换算得到的该树脂的分子量,分别使用由示差折光检测器测得的值和由吸光度检测器(测定波长254nm)测得的值绘制成的各色谱图中的上述半宽度范围内的峰值强度。
<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和氰基系单体单元的共聚物>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共聚物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和氰基系单体单元。另外,在不阻碍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以含有除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和氰基系单体单元以外的单体单元。
以下对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和氰基系单体单元的共聚物的单体单元进行说明。
<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
作为提供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共聚物所含有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的单体,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3、5-二甲基苯乙烯、4-甲氧基苯乙烯、2-羟基苯乙烯等具有取代基的取代苯乙烯、α-溴苯乙烯、2、4-二氯苯乙烯等卤代苯乙烯、1-乙烯基萘等。其中从聚合性、成型性以及机械特性等观点考虑,优选苯乙烯。
<氰基系单体单元>
作为提供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共聚物所含有的氰基系单体单元的单体,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丙烯腈、甲基丙烯腈、α-氯丙烯腈、α-乙基丙烯腈等。其中从聚合性、机械特性等观点考虑,优选丙烯腈。
本实施方式中的共聚物中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与氰基系单体单元的含有比例可任意选择,100质量%的共聚物中含有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的量优选为50质量%~90质量%,更优选为55质量%~88质量%,进一步优选为60质量%~85质量%。具体例如为50质量%、55质量%、60质量%、65质量%、70质量%、75质量%、80质量%、85质量%或90质量%,也可以是这里所例示的任2个数值之间的范围内。100质量%共聚物中含有的氰化乙烯基系单体的量优选为10质量%~50质量%,更优选为12质量%~4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40质量%。具体例如为10质量%、15质量%、20质量%、25质量%、30质量%、35质量%、40质量%、45质量%或50质量%,也可以是这里所例示的任2个数值之间的范围内。如果各单体在上述组成范围之外,则有时难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成型品的外观以及耐化学性、透明性、机械特性等。
<除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和氰基系单体单元以外的单体单元>
在不阻碍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以使本实施方式中的共聚物与除氰化乙烯基系单体和芳香族乙烯基单体以外的可共聚的单体共聚。作为能够与氰化乙烯基系单体和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共聚的其他乙烯基化合物,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等丙烯酸酯类、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衣康酸等不饱和羧酸酸类或其酸酐、N-苯基马来酰亚胺、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等马来酰亚胺化合物等,特别优选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也可以将其中的2种以上混合使用。
将氰化乙烯基系单体单元、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以及源自能与它们共聚的单体的单体单元的合计设为100质量%时,本实施方式中的共聚物中含有的这些单体单元的含量为0质量%~20质量%,优选为0质量%~5质量%。
<树脂组合物>
本实施方式中的树脂组合物是含有包含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和氰基系单体单元的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该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中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与氰基系单体单元的共聚物的含量例如为50质量%以上。在一个方式中,树脂组合物中共聚物的含量优选为8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0质量%以上。具体例如为50、55、60、65、70、75、80、85或90质量%以上。在一个方式中,树脂组合物也可以实质上仅由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和氰基系单体单元的共聚物构成。
在不阻碍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本实施方式中的树脂组合物也可以含有矿物油。另外,还可以含有硬脂酸,亚乙基双硬脂酰胺等内润滑剂、酚系抗氧化剂、磷系抗氧化剂、硫系抗氧化剂、内酯系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受阻胺系稳定剂、抗静电剂、外润滑剂等添加剂。这些添加剂的添加方法可举出聚合工序、脱挥工序、造粒工序中进行添加混合的方法;或者成型加工时使用挤出机、射出成型机等进行添加混合的方法等,没有特别限定。
紫外线吸收剂是具有抑制由紫外线引起的劣化、着色的功能的添加剂,例如可举出二苯甲酮系、苯并三唑系、三嗪系、苯甲酸酯系、水杨酸酯系、氰基丙烯酸酯系、草酸酰苯胺系、丙二酸酯系、甲脒系等紫外线吸收剂。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也可以与受阻胺等光稳定剂并用。
为了表现出多样的设计性,在不阻碍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本实施方式中的树脂组合物还可以含有各种染颜料。例如可举出香豆素系荧光染料、苯并吡喃系荧光染料、苝系荧光染料、蒽醌系荧光染料、硫靛系荧光染料、呫吨系荧光染料、氧杂蒽酮系荧光染料、硫杂蒽系荧光染料、噻吨酮系荧光染料、噻嗪系荧光染料以及二氨基芪系荧光染料等。以树脂组合物中抗氧化剂等添加剂的合计100质量份为基准,上述染颜料的含量优选为0.00001~1质量份,更优选为0.00003~0.3质量份。
<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和氰基系单体单元的共聚物的制造方法>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和氰基系单体单元的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可使用悬浮聚合法、溶液聚合法、本体聚合法等,从防止分散剂等混入树脂中的目的考虑,优选使用溶液聚合法或本体聚合法。
<聚合装置>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聚合装置为具有将气相部的蒸汽冷凝的热交换器的完全混合槽型聚合器(I);或者由该聚合器(I)和与其相连的1台以上的聚合器(II)构成。聚合器(II)可使用完全混合槽式聚合器、管式聚合器、挤出机式聚合器或者捏合机式聚合器等。
用于使聚合器(I)中的聚合液实质上均匀的实施方式没有特别限定,除了使用螺旋带状叶片等带型搅拌叶片、涡轮式搅拌叶片、螺旋式搅拌叶片、锚式叶片、倾斜桨叶片或平桨叶片等桨叶片、泛能式(FULL ZONE)叶片(商品名)、Maxblend叶片(商品名)或者SANMELER叶片(商品名)等进行搅拌混合以外,例如也可以将搅拌混合与利用设置在聚合器(I)外部的泵等进行的循环混合组合来进行。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热交换器,例如可举出喷雾冷凝器、管壳式冷凝器等。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溶剂为通常自由基聚合中使用的非活性聚合溶剂,例如可举出乙苯、甲苯、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枯烯、正丙苯、异丙苯等芳香族烃;2-丁酮、甲基异丁酮等酮类;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等酰胺化合物。这些溶剂中,从脱挥性和经济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乙苯。
溶剂的使用量相对于单体混合液100质量份优选为5~40质量份,更优选为10~35质量份。低于5质量份时,聚合液的粘度变高,因此无法充分提高聚合率,生产率不足。另一方面,如果高于40质量份,则脱挥溶剂量变多,经济性不佳。
本实施方式中添加的聚合引发剂可使用公知的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举出过氧化甲乙酮等过氧化酮类、1,1-双(叔丁基过氧基)3,3,5-三甲基环己烷、2,2-双(4,4-二叔丁基过氧环己基)丙烷等过氧缩酮类、氢过氧化异丙苯等氢过氧化物类、过氧化二异丙苯等二烷基过氧化物类、过氧化苯甲酰等二酰基过氧化物类、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等过氧化二碳酸酯类、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等过氧化酯类、2,2’-偶氮二异丁腈、1,1’-偶氮双(环己烷-1-甲腈)等偶氮腈类、烯丙基叔丁基过氧碳酸酯、三甲基(叔丁基过氧基)甲硅烷、3,3’,4,4’-四(叔丁基过氧羰基)二苯甲酮等有机过氧化物等。这些聚合引发剂中,从色相和经济性的观点考虑,优选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这些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
对于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如果在能够控制聚合装置中反应热的除去的范围内,则量越多反应速度越快越有利,但若反应速度过快,则会发生着色等不良情况。实用的使用量根据聚合引发剂的种类、聚合温度而有所不同,相对于单体的合计量100质量份优选为0.005~0.5质量份,更优选为0.01~0.4质量份。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共聚物的制造中,作为链转移剂,例如可使用叔十二烷基硫醇、正十二烷基硫醇、α-甲基苯乙烯的不饱和二聚体、萜品油烯、硫代乙醇酸辛酯等。
链转移剂的使用量根据链转移剂的种类而有所不同,相对于单体的合计量100质量份优选为5质量份以下,更优选大于0且为3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01质量份。若高于5质量份,则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与氰基系单体单元的共聚物的分子量过小,会产生无法表现出实用的强度等问题。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共聚物的聚合例如以如下方式实施。
<供给液的制备>
首先制备以规定比例含有溶剂、聚合单体、聚合引发剂、链转移剂等的供给液。
<将供给液供给至反应槽>
通过将供给液连续供给至聚合液的液相而供给至反应槽。向聚合液的液相供给供给液时的供给速度还取决于后述的温度和所控制的聚合率,优选以聚合罐内的滞留时间成为2~6小时的方式调整。若滞留时间过短,则色相有可能变差,若滞留时间过长,则生产率不佳。
<单体的聚合>
将聚合温度维持在规定范围内实施聚合。聚合温度根据所使用的引发剂的种类而有所不同,优选为120~180℃。若将聚合温度调整为该范围,则聚合容易控制,能够在加快聚合速度的同时抑制色相变差。
<控制反应液的填充率>
将反应液的填充率维持在规定范围,连续抽出与供给液量等量的反应液。反应槽内的反应液的填充率优选为50~100vol%。通过在该范围实施聚合,生产率优异。
<蒸发气体冷凝>
反应槽内产生的蒸发气体经由蒸气管道进入反应槽外的热交换器,在此处冷凝成为冷凝液。该冷凝液经由供给管道回到反应槽的液相。
<共聚物回收>
对抽出的反应液脱气回收未反应单体、有机溶剂,将共聚物以颗粒形式回收。
对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共聚物,通过例如采用上述制造方法制造,将重均分子量MwRI的半峰宽中以UV254nm检测到的峰值强度设为P(UV),将MwRI的半峰宽中使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到的峰值强度设为P(RI)时,P(UV)/P(RI)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0.15以下。
P(UV)/P(RI)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表示树脂中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和氰基系单体单元的组成分布。对于以吸光度(测定波长254nm)检测到的P(UV),峰值强度根据具备苯环的单体、即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的浓度的改变而变化。另一方面,P(RI)取决于分子整体的浓度,因此P(UV)/P(RI)与分子量无关而显示为恒定值,说明即使分子量变化,组成分布也没有差异。
采用这种制造方法使得共聚物的P(UV)/P(RI)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0.15以下的机制并不十分明确,认为是因为现有技术的制造方法中存在来自气相部的供给所以会产生共聚物的组成分布,而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中是将供给液供给至聚合液的液相且将冷凝液返回至反应槽的液相,所以不存在来自气相部的供给。因此,共聚物的组成分布减少,即使共聚物的分子量改变,组成分布产生的差异也会减小。
<含有包含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和氰基系单体单元的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向如上所述得到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与氰基系单体单元的共聚物中,根据需要添加矿物油、添加剂、染颜料等得到树脂组合物。添加剂的添加可举出采用聚合工序、脱挥工序、造粒工序进行添加混合的方法或者使用成型加工时的挤出机或射出成型机等进行添加混合的方法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树脂组合物成型得到的成型体可加工成特别是要求高设计性的文具等杂货或化妆品容器、家电壳体等。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树脂组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者适合与ABS树脂、PC树脂等其他树脂混合而用作混合树脂。
实施例
以下使用实施例对详细内容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制备供给至50L反应槽的供给液为苯乙烯70质量份、丙烯腈15质量份、乙苯15质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0.02质量份、作为链转移剂的正十二烷基硫醇0.01质量份。对该供给液进行氮气鼓泡,经过混合器后,以10.8L/小时的速度连续供给至聚合液的液相而供给至反应槽,聚合温度为145℃,连续抽出与供给液量等量的反应液以使反应槽内的反应液的填充率能够维持在70vol%。应予说明,反应槽内产生的蒸发气体在反应槽外的热交换器中冷凝,将该冷凝液返回至反应槽液相。将抽出的反应液导入保持在250℃、10mmHg高真空的挥发成分去除装置中,将未反应单体、有机溶剂脱气回收,将共聚物以颗粒形式回收。
<实施例2>
制备供给至50L反应槽的供给液为苯乙烯58质量份、丙烯腈22质量份、乙苯20质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0.02质量份、作为链转移剂的正十二烷基硫醇0.04质量份。对该供给液进行氮气鼓泡,经过混合器后,以8L/小时的速度连续供给至聚合液的液相而供给至反应槽,聚合温度为145℃,连续抽出与供给液量等量的反应液以使反应槽内的反应液的填充率能够维持在60vol%。应予说明,反应槽内产生的蒸发气体在反应槽外的热交换器中冷凝,将该冷凝液返回至反应槽液相。将抽出的反应液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导入挥发成分去除装置中,将未反应单体、有机溶剂脱气回收,将共聚物以颗粒形式回收。
<实施例3>
制备供给至50L反应槽的供给液为苯乙烯49质量份、丙烯腈29质量份、乙苯23质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0.02质量份、作为链转移剂的正十二烷基硫醇0.12质量份。对该供给液进行氮气鼓泡,经过混合器后,以9.8L/小时的速度连续供给至聚合液的液相而供给至反应槽,聚合温度为145℃,连续抽出与供给液量等量的反应液以使反应槽内的反应液的填充率能够维持在80vol%。应予说明,反应槽内产生的蒸发气体在反应槽外的热交换器中冷凝,将该冷凝液返回至反应槽液相。将抽出的反应液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导入挥发成分去除装置中,将未反应单体、有机溶剂脱气回收,将共聚物以颗粒形式回收。
<实施例4>
制备供给至50L反应槽的供给液为苯乙烯78质量份、丙烯腈7质量份、乙苯15质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0.02质量份、作为链转移剂的正十二烷基硫醇0.01质量份。对该供给液进行氮气鼓泡,经过混合器后,以10.8L/小时的速度连续供给至聚合液的液相而供给至反应槽,聚合温度为145℃,连续抽出与供给液量等量的反应液以使反应槽内的反应液的填充率能够维持在70vol%。应予说明,反应槽内产生的蒸发气体在反应槽外的热交换器中冷凝,将该冷凝液返回至反应槽液相。将抽出的反应液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导入挥发成分去除装置中,将未反应单体、有机溶剂脱气回收,将共聚物以颗粒形式回收。
<比较例1>
从聚合液的气相连续导入供给液,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树脂颗粒。
<比较例2>
反应槽内产生的蒸发气体在反应槽外的热交换器中冷凝,将该冷凝液返回至反应槽气相,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树脂颗粒。
<比较例3>
从聚合液的气相连续喷射导入供给液以及从液相导入供给液,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树脂颗粒。
<比较例4>
使供给液仅为苯乙烯,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树脂颗粒。
<GPC测定>
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记载的条件下连续运行360小时后,采集颗粒,在上述条件下进行GPC测定,测定P(UV)/P(RI)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和两者之差。
<GPC测定条件>
装置名:SYSTEM-21Shodex(昭和电工株式会社制)
柱:PL gel MIXED-B(Polymer Laboratories Ltd.制)3根串联温度:40℃
溶剂:四氢呋喃
浓度:0.4质量%
标准曲线:使用标准聚苯乙烯(PS)(Polymer Laboratories Ltd.制)绘制
<制备样品>
在室温下将共聚物60mg溶解于15mL的THF(四氢呋喃)中,用0.45μm的注射器式过滤器过滤制得样品。应予说明,注入量为10μL。
<峰值强度P(RI)和P(UV)的测定>
相对于由上述GPC测定中的GPC溶出容量换算得到的该树脂的分子量,分别使用由示差折光检测器测得的值以及由吸光度检测器(测定波长254m)测得的值绘制得到色谱图,将各色谱图中在上述半宽度范围内的峰值强度分别作为P(RI)和P(UV)。
<制作树脂组合物试验片>
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记载的条件下连续运行360小时后,采集颗粒100质量%,相对于这些颗粒混合抗氧化剂4,4’,4”-(1-甲基丙烯基-3-叉基)三(6-叔丁基-间甲酚)(株式会社ADEKA制ADEKASTAB AO-30)0.15质量%、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株式会社ADEKA制ADEKASTAB 2112)0.05质量%后,使用单轴挤出机(IKG株式会社制MS-40)挤出造粒。使用该颗粒利用射出成型机制成试验片,测得各物性值。
<夏比冲击强度>
使用得到的颗粒,基于JIS K-7111,使用无切口试验片,打击方向采用沿边(edgewise),在相对湿度50%、气氛温度23℃下测得。应予说明,测定设备使用东洋精机制作所社制的数字冲击试验机。
<透射率、YI值>
使用得到的颗粒采用射出成型机(J140AD-180H、株式会社日本铁钢所制)将127×127×3mm厚的板状成型品以成型温度230℃成型。从板状成型品中切出115×85×3mm厚的试验片,将端面抛光研磨,制成端面具有镜面的板状成型品。对研磨后的板状成型品使用日本分光株式会社制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V-670,在大小20×1.6mm、发散角度0°的入射光下测得光程长度115mm时的350nm~800nm的分光透射率,根据JIS K7105算出波长C光源、视场2°下的YI值。另外,透射率表示430~700nm范围的总光线透射率。将结果示于表1。
<雾度(Haze)>
基于ASTM D-1003,使用在上述条件下成型的127×127×3mm厚的板状成型品,使用日本电色工业社制的雾度仪(NDH-2000)测定。
<耐化学性>
为了排除成型应变的影响,在260℃将各颗粒加压成型为厚度4mm,切出50mm×50mm见方制造试验片。在设定为40℃的各化学试剂中浸渍14天后,根据重量变化和外观变化按如下标准分类。化学试剂使用色拉油。
◎:几乎未观察到重量变化、外观变化等的影响
○:观察到轻微混浊或变色
△:出现轻微裂纹或龟裂
×:溶解或影响大
[表1]
P(UV)/P(RI)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的实施例1~4的强度优异,透明性和YI值、Haze(雾度)值优异。P(UV)/P(RI)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大的比较例1~3的强度低,YI值高,色相差。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含有本发明的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以及由该树脂组合物成型得到的成型品的强度和耐化学性优异,色相和透明性优异,因此可适用于要求高设计性的用途。具体而言,可适用于化妆品等的容器、文具等杂货的用途。

Claims (6)

1.一种共聚物,其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和氰基系单体单元,
将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使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求出的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MwRI的半峰宽中以UV254nm检测到的峰值强度设为P(UV),将MwRI的半峰宽中使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到的峰值强度设为P(RI)时,P(UV)/P(RI)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0.15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物,其中,
将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与氰基系单体单元的合计设为100质量%时,含有所述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50~90质量%以及所述氰基系单体单元10~50质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共聚物,其中,
所述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为苯乙烯单体单元,所述氰基系单体单元为丙烯腈单体单元。
4.一种射出成型用树脂组合物,其含有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共聚物。
5.一种成型品,其由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出成型用树脂组合物成型得到。
6.一种共聚物的制造方法,所述共聚物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和氰基系单体单元,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将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和氰基系单体的供给液供给至反应槽内的聚合液的液相的工序;以及
使用所述反应槽外的热交换器将所述反应槽内产生的蒸发气体冷凝,将得到的冷凝液返回至所述反应槽的液相的工序。
CN202280025444.3A 2021-04-08 2022-03-24 共聚物、射出成型用树脂组合物、成型品、以及共聚物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70833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66105 2021-04-08
JP2021-066105 2021-04-08
PCT/JP2022/014018 WO2022215544A1 (ja) 2021-04-08 2022-03-24 共重合体、射出成形用樹脂組成物、成形品、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83310A true CN117083310A (zh) 2023-11-17

Family

ID=83545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25444.3A Pending CN117083310A (zh) 2021-04-08 2022-03-24 共聚物、射出成型用树脂组合物、成型品、以及共聚物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2215544A1 (zh)
KR (1) KR20230169227A (zh)
CN (1) CN117083310A (zh)
TW (1) TW202244065A (zh)
WO (1) WO202221554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55448A (ja) * 1992-03-12 1993-10-05 Nippon Steel Chem Co Ltd スチレン−アクリロニトリル系共重合体の製造法
JP3645342B2 (ja) * 1994-12-26 2005-05-11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アクリロニトリル系(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DE19524180A1 (de) * 1995-07-03 1997-01-09 Basf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kontinuierlichen Herstellung von Polymeren
JP3664576B2 (ja) * 1996-09-25 2005-06-29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3506323B2 (ja) 1999-02-04 2004-03-15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2004262987A (ja) 2003-02-28 2004-09-24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アクリロニトリル含有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及び樹脂組成物
EP2308902B1 (en) * 2008-07-08 2013-09-11 Toray Industries, Inc.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moplastic copolymers
WO2010032302A1 (ja) * 2008-09-18 2010-03-25 東洋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重合樹脂の製造装置、重合容器及び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2215544A1 (zh) 2022-10-13
TW202244065A (zh) 2022-11-16
KR20230169227A (ko) 2023-12-15
WO2022215544A1 (ja) 2022-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50125B (zh)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膜、制造方法
CN108779213B (zh)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以及成型体
JP7025979B2 (ja) メタクリル系樹脂成形体、光学部品又は自動車部品
JP6247373B1 (ja) メタクリル系樹脂組成物、光学フィルム、光学部品
JP6895285B2 (ja) メタクリル系樹脂及びその製造方法、成形体、光学部品又は自動車部品
JP6151421B1 (ja) メタクリル系樹脂組成物
JP2008520760A (ja) 耐化学性、流動性及び耐変色性にすぐれる透明共重合体樹脂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共重合体樹脂
WO2017010323A1 (ja) メタクリル系樹脂、メタクリル系樹脂の製造方法、成形体及び自動車
JP2017165944A (ja) メタクリル系樹脂の製造方法
JP7395751B2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から製造された成形品
CN117083310A (zh) 共聚物、射出成型用树脂组合物、成型品、以及共聚物的制造方法
WO2017094748A1 (ja) 透明な高耐熱性スチレン系共重合体
KR20070019481A (ko) 경도, 내스크래치성 및 내화학성이 우수한 투명 공중합체수지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 공중합체 수지
KR100756816B1 (ko) 유동성 및 외관이 우수한 스티렌계 열가소성 수지
JPWO2019138997A1 (ja) スチレン系樹脂組成物、成形品及び導光板
KR100763951B1 (ko) 우수한 광학 성질을 갖는 메타크릴계 수지의 제조방법
JP7545482B2 (ja) マレイミド系共重合体、マレイミド系共重合体組成物、樹脂組成物並びに射出成形体
JPH0251514A (ja) マレイミド系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AU613802B2 (en) Heat resistant and impact resistant resin composition
JP7335772B2 (ja) メタクリル系樹脂、メタクリル系樹脂組成物、成形体、及び光学部品並びに自動車部品
JP6994367B2 (ja) メタクリル系樹脂組成物、成形体、光学部材及び自動車部品
WO2016114374A1 (ja) 透明な高耐熱性樹脂組成物
JP6247372B2 (ja) メタクリル系樹脂組成物
CN107960084B (zh) 树脂组合物、汽车透明部件用树脂组合物、仪表面板透明盖、半球形透镜
CN112812219A (zh)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及其制造方法、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成型体、及汽车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