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83206A - 雨刮器支架 - Google Patents

雨刮器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83206A
CN117083206A CN202280023968.9A CN202280023968A CN117083206A CN 117083206 A CN117083206 A CN 117083206A CN 202280023968 A CN202280023968 A CN 202280023968A CN 117083206 A CN117083206 A CN 1170832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wiper
plate portion
support plate
instrument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239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半田正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uzu Mo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uzu Moto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uzu Motors Ltd filed Critical Isuzu Motor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083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832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0488Wiper arrangement for crash protection or impact absorp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043Attachment of the wiper assembly to the vehicle
    • B60S1/0436Attachement of separate wiper shaft holders to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043Attachment of the wiper assembly to the vehicle
    • B60S1/0441Attachment of the wiper assembly to the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attachment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1Cow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雨刮器支架(10)具备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第一支架(11)由一个雨刮器支承板部(13)构成。在雨刮器支承板部(13)的上端部,设置有支承枢轴(9a)的轴支承部(16)。雨刮器支承板部(13)的上端侧相对于仪表板(4)被固定。第二支架(12)具有被固定于第一支架(11)的下端侧的前板部(18)、从前板部(18)的下端弯曲并向后方延伸的中板部(19a、19b)、从中板部(19a、19b)的后端弯曲并向下方延伸的后板部(20a、20b)。中板部(19a、19b)具有开口(23)。中板部(19a、19b)之中,后部区域(25)比前部区域(26)宽度窄,向前后方向输入荷重时容易变形。后板部(20a、20b)被固定于仪表板(4)。

Description

雨刮器支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雨刮器支架。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设置冲击吸收单元的雨刮器支架。雨刮器支架具有倾斜部及从倾斜部的下端大致垂直地延伸设置并与水平部连接的垂直部,整体上被形成为侧视下大致L字状,在侧缘部分设置有肋部。在雨刮器支架的倾斜部侧的一端部,设置有能够旋转地支承枢轴的筒部。在雨刮器支架的筒部附近的部件角部,分别形成有安装孔,雨刮器支架的车辆后方侧端部通过被插通于这些安装孔的安装螺栓固定于前罩板。另一方面,在雨刮器支架的水平部侧的另一端部,形成有插通安装螺栓的安装孔,通过被插通于该安装孔的安装螺栓,雨刮器支架被固定于悬架塔部的水平部。在雨刮器支架的肋部,在相对安装孔的窗玻璃侧的位置设置有薄壁部。车身的变形会对雨刮器支架施加撞击荷重,安装螺栓脱离安装孔,车身变形撞击雨刮器支架时,作用于雨刮器支架的撞击荷重超过预定值,薄壁部变形,靠近薄壁部的倾斜部也变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11-2404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货车等的车辆中,对于在车室的前方竖起的仪表板固定有雨刮器支架,因此行人撞到车辆的前表面时,存在行人碰撞配置有雨刮器支架的部分的可能性。雨刮器支架具有从车身侧的仪表板向前方竖起的部分(例如,所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从车身侧的悬架塔部向上方竖起的雨刮器支架的垂直部相当的部分)的情况下,相关的部分针对来自前方的荷重的刚性高,因此行人保护性能可能会降低。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行人保护性能的雨刮器支架。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公开的第一方案是对在车室的前方竖起的仪表板安装雨刮器的雨刮器支架,具备雨刮器支承板部、脚部和固定板部。雨刮器支承板部具有能够旋转地支承雨刮器的枢轴的轴支承部,被形成为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板状,被配置于仪表板的前方,上端侧相对于仪表板固定。脚部被形成为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板状,从雨刮器支承板部的下端侧向后方的仪表板侧延伸。固定板部被形成为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板状,从脚部的后端向上方或下方延伸,被固定于仪表板。脚部具有输入前后方向的荷重时容易变形的易变形部。
在所述结构中,脚部从雨刮器支承板部的下端侧向后方的仪表板侧延伸。即,脚部从仪表板侧向前方立起。而且,脚部具有在输入前后方向的荷重时容易变形的易变形部。因此,在行人从车辆的前表面碰撞时,即使行人从前方碰撞从仪表板侧向前方竖起的雨刮器支架的脚部,也能够通过易变形部使脚部变形,因此通过脚部的变形抑制向行人侧的冲击,可以确保行人保护性能。
本公开的第二方案为所述第一方案的雨刮器支架,具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包括雨刮器支承板部。第二支架包括脚部和固定板部,被固定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一体地具有支架支承板部、脚部、固定板部,支架支承板部被形成为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板状,从脚部的前端向上方或下方延伸,被固定于第一支架的雨刮器支承板部。第一支架的雨刮器支承板部的上端侧相对于仪表板紧固固定。第一支架的雨刮器支承板部的下端侧相对于第二支架的支架支承板部紧固固定。
在所述结构中,具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的雨刮器支承板部的上端侧相对于仪表板紧固固定,第一支架的雨刮器支承板部的下端侧相对于第二支架的支架支承板部紧固固定。因此,通过松开紧固固定第一支架的上端侧及下端侧的螺栓等,可以将支承雨刮器的第一支架从第二支架及仪表板侧卸下,从而能够卸下雨刮器进行检修、更换等。
此外,由于能够将支承雨刮器的第一支架从第二支架卸下,因此即使不使第二支架能够相对于仪表板卸下,也能够将第一支架从车身侧卸下。因此,能够将第二支架的固定板部相对于仪表板,例如通过点焊进行固定,因此不需要将用于固定第二支架的螺栓插通孔设置于仪表板,从而能够减少设置于仪表板的开口。
本公开的第三方案为所述第一方案或所述第二方案的雨刮器支架,脚部具有在车宽方向延伸、作为易变形部发挥功能的曲折部,被形成为通过曲折部弯曲的形状。
在所述结构中,脚部具有在车宽方向延伸、作为易变形部发挥功能的曲折部,被形成为在曲折部弯折的形状。这样,即通过将脚部形成为在曲折部弯折的形状,就能使曲折部作为易变形部发挥功能,因此能够容易地形成具有易变形部的脚部。
本公开的第四方案为所述第一方案~所述第三方案的任一项的雨刮器支架,雨刮器支承板部的轴支承部被配置于雨刮器支承板部的上端侧。雨刮器支承板部之中,轴支承部的车宽方向两侧的区域相对于仪表板固定。
在所述结构中,雨刮器支承板部的轴支承部被配置于雨刮器支承板部的上端侧,雨刮器支承板部之中轴支承部的车宽方向两侧的区域相对于仪表板固定。因此,雨刮器支承板部的轴支承部的车宽方向两侧从仪表板侧被支承,因此能够确保雨刮器支承板部的轴支承部的强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确保行人保护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公开的雨刮器支架的车辆的仪表板的主视图。
图2是示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雨刮器支架的图1的II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图2的III-III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雨刮器支架的图1的IV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图4的V-V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公开的雨刮器支架。此外,在各图中,FR表示车辆的前方,UP表示上方,IN表示车宽方向内侧。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前后方向表示车辆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表示在朝向车辆前方的状态下的左右方向。
如图1所示,应用本公开的雨刮器支架的车辆1是驾驶室2大致配置于引擎(图示省略)的上方的平头型的车辆1,具有划分车室3的前方的仪表板4。
仪表板4在车室3的前方沿着车宽方向竖起。在仪表板4的前方,配置有构成驾驶室2的前表面的前面板(图示省略)。在仪表板4的前表面侧的上端部,设置有以向前方突出的状态在车宽方向延伸的凸部4a。凸部4a上形成有多个螺栓插通孔(图示省略),凸部4a的后表面侧,在与所述螺栓插通孔连通的位置固定有螺母(图示省略)。此外,图1图示出卸下车辆1的前面板的状态(仪表板4露出的状态)的驾驶室2的前表面。
在仪表板4的前表面侧的上端部,安装有用于擦去车辆1的前玻璃6的表面(前表面)的水滴或尘埃的雨刮器装置(雨刮器)5。在本实施方式中,雨刮器装置5具有:被配置于仪表板4的上端部之中右侧的车宽方向外端部的雨刮臂7a、雨刮片8a、及枢轴9a,以及被配置与仪表板4的上端部之中车宽方向中央部的雨刮臂7b、雨刮片8b、及枢轴9b。雨刮臂7a、7b以基端侧(下端侧)的枢轴9a、9b为中心,前端侧(上端侧)向车宽方向倾动。雨刮片8a、8b被支承于雨刮臂7a、7b的前端侧,沿前玻璃6的表面延伸。枢轴9a、9b是被雨刮器电机(图示省略)驱动,能够旋转的轴,被设置于雨刮臂7a、7b的基端侧并在前后方向延伸,能够向左右倾动地支承雨刮臂7a、7b。
基于附图说明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雨刮器支架10是用于将雨刮器装置5安装于仪表板4的部件,被固定于仪表板4的上端部之中右侧的车宽方向外端部,支承雨刮器装置5的枢轴9a。雨刮器支架10具备支承枢轴9a的第一支架11、从仪表板4侧支承第一支架11的第二支架12。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架11由支承枢轴9a的一个板状部件(雨刮器支承板部13)构成。雨刮器支承板部13被形成为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板状。在雨刮器支承板部13的上端部的车宽方向两侧,设置有左右的上侧螺栓固定部14。在左右的上侧螺栓固定部14,形成有螺栓插通孔(图示省略)。左右的上侧螺栓固定部14相对于仪表板4的凸部4a紧固固定。具体而言,将螺栓15从前方插通于左右上侧螺栓固定部14的螺栓插通孔及仪表板4的凸部4a的螺栓插通孔,使其与螺母螺合并拧紧,从而雨刮器支承板部13的左右上侧螺栓固定部14相对于仪表板4的凸部4a紧固固定。雨刮器支承板部13之中比仪表板4的凸部4a更靠下方的区域从仪表板4的前表面向前方分开。在雨刮器支承板部13的上端部的左右的上侧螺栓固定部14之间(左右上侧螺栓固定部14所夹着的位置),设置有支承枢轴9a的轴支承部16。即,雨刮器支承板部13的上端侧,轴支承部16的车宽方向两侧的区域相对于仪表板4固定。轴支承部16具有在前后方向贯通雨刮器支承板部13的轴插通孔(图示省略)。轴支承部16能够旋转地支承插通所述轴插通孔的枢轴9a。雨刮器支承板部13之中在比轴支承部16靠下方的区域(下端侧),设置有下侧螺栓固定部17。下侧螺栓固定部17上形成有螺栓插通孔(图示省略)。下侧螺栓固定部17如后所述相对于第二支架12紧固固定。
第二支架12由弯折一个板状部件而形成,具有前板部(支架支承板部)18、从前板部18的下端弯曲并向后方延伸的两个中板部(脚部)19a、19b、从两个中板部19a、19b的后端弯曲并向下方延伸的两个后板部(固定板部)20a、20b。
第二支架12的前板部18是被固定于第一支架11的板部,被形成为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板状,沿着第一支架11的下端侧的后表面以预定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车宽方向外侧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下方的方向)延伸。在前板部18设置有螺栓固定部21。在螺栓固定部21形成有螺栓插通孔(图示省略),在螺栓固定部21的后表面侧,与所述螺栓插通孔连通的位置固定有螺母27(参照图3)。在前板部18的螺栓固定部21,紧固固定有第一支架11的雨刮器支承板部13的下侧螺栓固定部17。具体而言,将螺栓22从前方插通于第一支架11的雨刮器支承板部13的下侧螺栓固定部17的螺栓插通孔及第二支架12的前板部18的螺栓固定部21的螺栓插通孔,并使其螺合于螺母27并拧紧,从而第一支架11的雨刮器支承板部13的下侧螺栓固定部17紧固固定于第二支架12的前板部18的螺栓固定部21。即,第一支架11的雨刮器支承板部13的下端侧相对于第二支架12的前板部18紧固固定。
第二支架12的两个中板部19a、19b是连结前板部18和后板部20a、20b的板部,被形成为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板状,在前板部18的下端侧的车宽方向两侧彼此分开的设置,从前板部18的下端弯曲,向后方延伸。即,前板部18从中板部19a、19b的前端向上方延伸。两个中板部19a、19b具有从预定的前后位置24(图3中以单点划线24示出的前后位置)向后方的后板部20a、20b连续的开口23。两个中板部19a、19b之中,从所述预定的前后位置24向后方延伸的后部区域(易变形部)25,比从所述预定的前后位置24向前方延伸的前部区域26宽度(车宽方向的长度)更窄,在前后方向输入荷重时容易变形。
第二支架12的两个后板部20a、20b是相对于仪表板4固定的板部,从两个中板部19a、19b的后端弯曲向下方延伸。后板部20a、20b彼此分开地配置,沿着仪表板4的前表面延伸,相对于仪表板4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点焊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中板部19a、19b的开口23的后端侧在后板部20a、20b的上端侧连续。
在所述那样构成的雨刮器支架10中,第二支架12的中板部19a、19b之中从所述预定的前后位置24向后方延伸的后部区域25比从所述预定的前后位置24向前方延伸的前部区域26宽度窄,在前后方向输入荷重时容易变形。因此,在行人撞击车辆1的前表面,并相对雨刮器支架10之中从仪表板4侧向前方竖起的部分(第二支架12的中板部19a、19b(图3中空心箭头所示的位置))从前方碰撞的情况下,能够在中板部19a、19b的后部区域25中使中板部19a、19b变形。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行人从前方碰撞雨刮器支架10之中从仪表板4向前方竖起的比较硬的部分(中板部19a、19b),也可以通过中板部19a、19b的变形抑制向行人侧的撞击,因此能够确保行人保护性能。
此外,第一支架11的雨刮器支承板部13的上侧螺栓固定部14通过螺栓15相对于仪表板4的凸部4a紧固固定,下侧螺栓固定部17通过螺栓22相对于第二支架12紧固固定。因此,通过松开紧固固定第一支架11的上端侧及下端侧的螺栓15、22,能够将支承雨刮器装置5的枢轴9a的第一支架11从第二支架12及仪表板4侧卸下,因此可以卸下雨刮器装置5进行检修、更换等。
此外,由于能够将支承雨刮器装置5的第一支架11从第二支架12卸下,因此即使不能将第二支架12相对于仪表板4卸下,也能够将第一支架11从车身侧卸下。因此,能够将第二支架12的后板部20a、20b相对于仪表板4,通过点焊固定,从而不需要在仪表板4设置用于固定第二支架12的螺栓插通孔,可以减少在仪表板4设置的开口。
此外,第一支架11的雨刮器支承板部13的上端侧,被配置于轴支承部16的车宽方向两侧的左右上侧螺栓固定部14相对于仪表板4固定。由此,从仪表板4侧支承雨刮器支承板部13的轴支承部16的车宽方向两侧,从而能够确保雨刮器支承板部13的轴支承部16的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一个板状部件(雨刮器支承板部13)构成第一支架11,但并不限定于此,如果包含支承枢轴9a的雨刮器支承板部13,则也可以为其他结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前板部(支架支承板部)18、中板部(脚部)19a、19b和后板部(固定板部)20a、20b构成第二支架12,但如果包含支架支承板部、脚部、及固定板部,则也可以为其他结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在车宽方向彼此分开的两个中板部19a、19b,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使中板部19a、19b彼此连结的一个中板部(脚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中板部19a、19b形成开口23,设置比前部区域26宽度窄的后部区域(易变形部)25,使其作为易变形部发挥功能,但易变形部并不限定于此,如果是对于前后方向的荷重容易变形的部分,则也可以为其他结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从前板部(支架支承板部)18的下端弯曲向后方延伸的中板部(脚部)19a、19b,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置从支架支承板部的上端弯曲向后方延伸的脚部。即,也可以使支架支承板部从脚部的后端向上方延伸。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在车宽方向彼此分开的两个后板部20a、20b,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使后板部20a、20b互相连接的一个后板部(固定板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从中板部(脚部)19a、19b的后端弯曲向下方延伸的后板部(固定板部)20a、20b,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置从脚部的后端弯曲向上方延伸的固定板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雨刮器支承板部13的轴支承部16配置在雨刮器支承板部13的上端部的左右上侧螺栓固定部14之间(左右上侧螺栓固定部14所夹着的位置),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轴支承部16配置在比雨刮器支承板部13的上侧螺栓固定部14更靠下方,且比下侧螺栓固定部17更靠上方的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雨刮器支承板部13的上端侧的轴支承部16的车宽方向两侧的区域相对于仪表板4固定,但并不限定于此。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彼此固定的两个支架11、12构成雨刮器支架10,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为由一体地具备雨刮器支承板部13、中板部(脚部)19a、19b和后板部(固定板部)20a、20b的一个部件所构成的雨刮器支架10。
接着,基于附图说明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雨刮器支架30,第二支架32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此外,关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如图1、图4、及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雨刮器支架30是用于将雨刮器装置5安装于仪表板4的部件,被固定于仪表板4的上端部之中车宽方向中央部,支承雨刮器装置5的枢轴9b。雨刮器支架30具备支承枢轴9b的第一支架31、及从仪表板4侧支承第一支架31的第二支架32。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架31由支承枢轴9a的一个板状部件(雨刮器支承板部33)所构成。雨刮器支承板部33被形成为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板状。在雨刮器支承板部33的上端部的车宽方向两侧,设置有相对于仪表板4的凸部4a紧固固定的左右上侧螺栓固定部51。在左右上侧螺栓固定部51,形成有螺栓插通孔(图示省略)。左右上侧螺栓固定部51相对于仪表板4的凸部4a紧固固定。具体而言,将螺栓53从前方插通于左右上侧螺栓固定部51的螺栓插通孔及仪表板4的凸部4a的螺栓插通孔,使其与螺母螺合并拧紧,从而雨刮器支承板部33的左右上侧螺栓固定部51相对于仪表板4的凸部4a紧固固定。雨刮器支承板部33之中比仪表板4的凸部4a靠下方的区域从仪表板4的前表面向前方分开。在雨刮器支承板部33的上端部的左右上侧螺栓固定部51之间(左右上侧螺栓固定部51所夹着的位置),设置有支承枢轴9b的轴支承部52。即,雨刮器支承板部33的上端侧,轴支承部52的车宽方向两侧的区域相对于仪表板4固定。轴支承部52具有在前后方向贯通雨刮器支承板部33的轴插通孔(图示省略)。轴支承部52能够旋转地支承插通所述轴插通孔的枢轴9b。在雨刮器支承板部33之中比轴支承部52靠下方的区域(下端侧)中,设置有左右下侧螺栓固定部34。在左右下侧螺栓固定部34,形成有螺栓插通孔35。左右下侧螺栓固定部34如后所述相对于第二支架32紧固固定。
第二支架32弯折一个板状部件而形成,具有前板部(支架支承板部)36、从前板部36的下端弯曲并向后方延伸的中板部(脚部)37、从中板部37的后端弯曲并向下方延伸的后板部(固定板部)38。
第二支架32的前板部36是被固定于第一支架31的板部,被形成为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板状,沿着第一支架31的下端侧的后表面在车宽方向延伸。前板部36上设置有左右螺栓固定部39。在左右螺栓固定部39,形成有螺栓插通孔40,在螺栓固定部39的后表面侧,在与螺栓插通孔40连通的位置固定有螺母41。在前板部36的左右螺栓固定部39,紧固固定有第一支架31的雨刮器支承板部33的左右下侧螺栓固定部34。具体而言,将螺栓54从前方插通第一支架31的雨刮器支承板部33的左右下侧螺栓固定部39的螺栓插通孔35及第二支架32的前板部36的左右螺栓固定部39的螺栓插通孔40,使其与螺母41螺合并拧紧,从而第一支架31的雨刮器支承板部33的左右下侧螺栓固定部39紧固固定于第二支架32的前板部36的螺栓固定部39。即,第一支架31的雨刮器支承板部33的下端侧相对于第二支架32的前板部36紧固固定。
第二支架32的中板部37是连结前板部36和后板部38的板部,被形成为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板状,从前板部18的下端弯曲并向后方延伸。即,前板部36从中板部37的前端向上方延伸。中板部37具有:第一区域42,从前板部18的下端弯曲至后方的预定的前后位置43(图5中以一点划线43示出)向后下方直线状地延伸;以及第二区域44,从第一区域42的后端弯曲延伸至后方的仪表板4的前表面。所述预定的前后位置43是比前板部18的下端靠后方、且比仪表板4靠前方的前后位置。中板部37的第二区域44被配置于比将第一区域42向下方延长的虚拟线靠上方,从第一区域42的后端弯曲并向后下方延伸。即,中板部37具有在车宽方向延伸并作为易变形部发挥功能的曲折部(易变形部)45,被形成为在曲折部45弯曲的形状。中板部37的曲折部45在向前下方突出的状态下向车宽方向延伸,向中板部37在前后方向输入荷重时,容易曲折变形。
第二支架32的后板部38是相对于仪表板4固定的板部,从中板部37(第二区域44)的后端弯曲,向下方延伸。后板部38沿着仪表板4的前表面延伸,相对于仪表板4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点焊固定)。
在如所述构成的雨刮器支架30中,第二支架32的中板部37的曲折部45在车宽方向延伸,对中板部37在前后方向上输入荷重时,容易弯曲变形。因此,行人撞击车辆1的前表面,行人从前方碰撞雨刮器支架30之中从仪表板4侧向前方竖起的部分(第二支架32的中板部37(图5中以空心箭头所示的位置))的情况下,如图5以单点划线所示,可以通过曲折部45使中板部37变形。
此外,第二支架32的中板部37具有在车宽方向延伸并作为易变形部发挥功能的曲折部45,被形成为在曲折部45弯曲的形状。这样,仅通过将中板部37形成为以曲折部45弯曲的形状就能使曲折部45作为易变形部发挥功能,因此能够容易地形成具有易变形部的中板部37。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行人从前方碰撞雨刮器支架30之中从仪表板4向前方竖起的比较硬的部分(中板部37),可以通过中板部37的变形抑制向行人侧的冲击,能够确保行人保护性能。
此外,第一支架31的雨刮器支承板部33,上侧螺栓固定部51通过螺栓53对仪表板4的凸部4a紧固固定,下侧螺栓固定部34通过螺栓54对于第二支架32紧固固定。因此,通过松开紧固固定第一支架31的上端侧及下端侧的螺栓53、54,能够将支承雨刮器装置5的枢轴9b的第一支架31从第二支架32及仪表板4侧卸下,因此能够卸下雨刮器装置5,进行检修、更换等。
此外,由于能够将支承雨刮器装置5的第一支架31从第二支架32卸下,因此即使不能将第二支架32相对于仪表板4卸下,也能够将第一支架31从车身侧卸下。因此,能够将第二支架32的后板部38通过点焊相对于仪表板4固定,从而不需要将用于固定第二支架32的螺栓插通孔设置于仪表板4,能够减少在仪表板4设置的开口。
此外,第一支架31的雨刮器支承板部33的上端侧,被配置于轴支承部52的车宽方向两侧的左右上侧螺栓固定部51相对于仪表板4固定。因此,雨刮器支承板部33的轴支承部52的车宽方向两侧被从仪表板4侧支承,因此能够确保雨刮器支承板部33的轴支承部52的强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一个板状部件(雨刮器支承板部33)构成第一支架31,但并不限定于此,如果包含支承枢轴9b的雨刮器支承板部33,则也可以为其他构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前板部(支架支承板部)36、中板部(脚部)37和后板部(固定板部)38构成第二支架32,但如果包含支架支承板部、脚部、及固定板部,则也可以为其他构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从前板部(支架支承板部)36的下端弯曲向后方延伸的中板部(脚部)37,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置从支架支承板部的上端弯曲向后方延伸的脚部。即,可以使支架支承板部从脚部的后端向上方延伸。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中板部37的曲折部45向前侧突出,但也可以向后侧突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从中板部(脚部)37的后端弯曲向下方延伸的后板部(固定板部)38,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置从脚部的后端弯曲向上方延伸的固定板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雨刮器支承板部33的轴支承部52配置在雨刮器支承板部33的上端部的左右上侧螺栓固定部51之间(左右上侧螺栓固定部51所夹着的位置),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轴支承部52配置在比雨刮器支承板部33的上侧螺栓固定部51更靠下方,且比下侧螺栓固定部34更靠上方的高度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雨刮器支承板部33的上端侧的轴支承部52的车宽方向两侧的区域相对于仪表板4固定,但并不限定于此。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彼此固定的两个支架31、32构成雨刮器支架30,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通过一体地具备雨刮器支承板部33、中板部(脚部)37和后板部(固定板部)38的一个部件所构成的雨刮器支架30。
以上,针对本公开,基于所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的内容,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当然能够适当变更。即,无需说明的是,基于该实施方式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实施的其他实施方式、实施例及应用技术等全部包含在本发明的范畴中。
例如,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及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将本公开的雨刮器支架应用在平头型的车辆1中,但并不限定于此,可以应用在具有在车室的前方竖起的仪表板的各种车辆中。
本申请基于2021年3月25日提交的日本国特许申请(特愿2021-051503),其内容作为参照引用至此。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的雨刮器支架可以广泛地应用在对在车室的前方竖起的仪表板安装雨刮器的各种车辆中。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
3:车室
4:仪表板
5:雨刮器装置(雨刮器)
9a、9b:枢轴
10、30:雨刮器支架
11、31:第一支架
12、32:第二支架
13、33:雨刮器支承板部
16、52:轴支承部
18、36:前板部(支架支承板部)
19a、19b、37:中板部(脚部)
20a、20b、38:后板部(固定板部)
25:中板部的后部区域(易变形部)
45:中板部的曲折部(易变形部)

Claims (4)

1.一种雨刮器支架,是对在车室的前方竖起的仪表板安装雨刮器的雨刮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具有:
雨刮器支承板部,具有能够旋转地支承所述雨刮器的枢轴的轴支承部,被形成为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板状,被配置于所述仪表板的前方,上端侧相对于所述仪表板固定,
脚部,被形成为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板状,从所述雨刮器支承板部的下端侧向后方的所述仪表板侧延伸,以及
固定板部,被形成为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板状,从所述脚部的后端向上方或下方延伸,被固定于所述仪表板;
所述脚部具有在输入前后方向的荷重时容易变形的易变形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刮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支架,包括所述雨刮器支承板部,以及
第二支架,包含所述脚部和所述固定板部,被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
所述第二支架一体地具有支架支承板部、所述脚部、所述固定板部,所述支架支承板部被形成为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板状,从所述脚部的前端向上方或下方延伸,被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雨刮器支承板部,
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雨刮器支承板部的上端侧相对于所述仪表板紧固固定,
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雨刮器支承板部的下端侧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支架支承板部紧固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雨刮器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脚部具有在车宽方向延伸、作为所述易变形部发挥功能的曲折部,被形成为在所述曲折部弯曲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雨刮器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雨刮器支承板部的所述轴支承部被配置于所述雨刮器支承板部的上端侧,
所述雨刮器支承板部之中,所述轴支承部的车宽方向两侧的区域相对于所述仪表板固定。
CN202280023968.9A 2021-03-25 2022-03-23 雨刮器支架 Pending CN1170832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51503 2021-03-25
JP2021051503A JP7356649B2 (ja) 2021-03-25 2021-03-25 ワイパブラケット
PCT/JP2022/013384 WO2022202874A1 (ja) 2021-03-25 2022-03-23 ワイパブラケッ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83206A true CN117083206A (zh) 2023-11-17

Family

ID=83397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23968.9A Pending CN117083206A (zh) 2021-03-25 2022-03-23 雨刮器支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66267A1 (zh)
JP (1) JP7356649B2 (zh)
CN (1) CN117083206A (zh)
DE (1) DE112022000850T5 (zh)
WO (1) WO202220287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18003B2 (ja) * 1998-02-03 2001-10-15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ワイパ装置
JP3826981B2 (ja) 1998-10-20 2006-09-27 三菱ふそうトラック・バス株式会社 ワイパリンクのピボットホルダ
JP3678055B2 (ja) 1999-04-20 2005-08-03 ふそう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2014141208A (ja) 2013-01-25 2014-08-07 Nissan Motor Co Ltd ワイパブラケットの取付構造
JP2014189160A (ja) 2013-03-27 2014-10-06 Daihatsu Motor Co Ltd キャブオーバー型車の前部構造
JP2017206044A (ja) 2016-05-16 2017-11-24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キャブの前面部構造
JP7374685B2 (ja) 2019-09-24 2023-11-07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56649B2 (ja) 2023-10-05
WO2022202874A1 (ja) 2022-09-29
US20240166267A1 (en) 2024-05-23
DE112022000850T5 (de) 2023-11-16
JP2022149377A (ja) 2022-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73776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for electric vehicle
EP1902928A2 (en)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JP4092711B1 (ja) キャブオーバー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CN101360631B (zh) 用于车辆的乘客踏板安装结构
US9446797B2 (en) Front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US11548557B2 (en) Power unit mounting structure
CN1868786A (zh) 汽车前部车体结构
US5743590A (en) Front end for an automobile with a supporting structure
US6979053B2 (en)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for front end module carrier
CN117083206A (zh) 雨刮器支架
JP2006219111A (ja) 車両のカウル構造
US11541714B2 (en) Vehicle
CN109664948A (zh) 车辆前部构造
JP4193570B2 (ja) ワイパモジュール取付部の衝撃吸収構造
CN115362100B (zh) 车辆的前部结构
JP2019137157A (ja) 取付部材
US11787474B2 (en) Vehicle suspension tower structure
CN115195876B (zh) 一种仪表板横梁结构及车辆
US11312195B2 (en) Front suspension device for vehicle
WO2022196703A1 (ja) ワイパーモータ取付構造
JP5640629B2 (ja) 補強カバー部材構造
KR100369733B1 (ko) 차량의 서브프레임 지지부의 마운팅 구조
KR100333881B1 (ko) 자동차 프레임 보강 구조
JP4442857B2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JP3205293B2 (ja) ワイパブラケ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