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62949A - 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纤维用第1处理剂、纤维用第2处理剂、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水性液、纤维的处理方法、及纤维 - Google Patents

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纤维用第1处理剂、纤维用第2处理剂、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水性液、纤维的处理方法、及纤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62949A
CN117062949A CN202280023091.3A CN202280023091A CN117062949A CN 117062949 A CN117062949 A CN 117062949A CN 202280023091 A CN202280023091 A CN 202280023091A CN 117062949 A CN117062949 A CN 1170629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trogen
treatment agent
nonionic surfactant
carbon atoms
containing noni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230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山义弘
冈田智八
大海卓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kemoto Oil and Fa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kemoto Oil and Fa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emoto Oil and Fa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kemoto Oil and Fa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062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629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3/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3/244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compounds containing sulfur or phosphorus
    • D06M13/282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compounds containing sulfur or phosphorus with compounds containing phosphorus
    • D06M13/292Mono-, di- or triesters of phosphoric or phosphorous acids; Salts thereof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3/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3/322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 D06M13/372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containing etherified or esterified hydroxy groups ; Polyethers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5/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5/19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D06M15/37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6M15/53Polyeth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2101/00Chemical constitution of the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to be treated
    • D06M2101/16Synthetic fibres, other than mineral fibres
    • D06M2101/30Synthetic polymers consisting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6M2101/32Polyes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低泡性、乳化稳定性、及防腐性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等。本发明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含有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为对分子中具有碳原子数8以上22以下的烃基的有机胺1摩尔加成总计2摩尔以上100摩尔以下的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上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中的(聚)氧亚烷基(X)是由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所形成者,且环氧乙烷的加成摩尔数相对于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的总加成摩尔数的比例为50%以上。

Description

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纤维用第1处理剂、纤维用第2处理剂、合 成纤维用处理剂的水性液、纤维的处理方法、及纤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规定的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纤维用第1处理剂、纤维用第2处理剂、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水性液、纤维的处理方法、及纤维。
背景技术
例如在合成纤维的纺纱延伸步骤、后制步骤等中,例如从纤维的降低摩擦、抗静电性、集束性等观点而言,有时会在纤维的表面进行附着纤维用处理剂的处理。
目前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纤维用处理剂。专利文献1揭示一种合成短纤维用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含有甘油酯衍生物,且磷元素的含量为0.5质量%以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31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目前仍谋求处理剂的低泡性、乳化稳定性、及防腐性的进一步提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者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合成纤维用处理剂中含有规定的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构成效果尤佳。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含有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及下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上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为对分子中具有碳原子数8以上22以下的烃基的有机胺1摩尔加成总计2摩尔以上100摩尔以下的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其重点在于:上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中的(聚)氧亚烷基(X)为下述者。
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含有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及下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上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为对分子中具有碳原子数8以上22以下的烃基的有机胺1摩尔加成总计2摩尔以上100摩尔以下的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其重点在于:上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中的(聚)氧亚烷基(X)为下述者。
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含有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上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为对分子中具有碳原子数8以上22以下的烃基的有机胺1摩尔加成总计2摩尔以上100摩尔以下的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其重点在于:上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中的(聚)氧亚烷基(X)为下述者,且该合成纤维用处理剂适用于仅由合成纤维所构成的短纤维或仅由合成纤维所构成的纺纱的制造。
其中,第1~第3方式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皆排除如下聚酰胺系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含有环氧烷共聚物50重量%以上与R-N((AO)mH)((AO)nH)(R:碳原子数6~22的烷基,A:碳原子数2~4的亚烷基,m及n:1~10的整数,m+n为2~20的整数)0.1~10重量%者。
(聚)氧亚烷基(X)是由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所形成者,且环氧乙烷的加成摩尔数相对于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的总加成摩尔数的比例为50%以上。
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是选自聚氧亚烷基烷基醚、聚氧亚烷基烯基醚、聚氧亚烷基烷基酯、聚氧亚烷基烯基酯、聚氧亚烷基烷基苯基醚、及聚氧亚烷基多元醇脂肪酸酯中的至少一者。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是选自有机磷酸酯及其盐中的至少一者,该有机磷酸酯于分子中具有如下残基: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去除羟基后的残基,或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加成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去除羟基后的残基。
第1~第3方式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亦可为:上述有机胺为分子中具有碳原子数10以上20以下的烃基者。
第1~第3方式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亦可为:上述(聚)氧亚烷基(X)中,当其总链长设为100摩尔%时,从靠近构成有机胺的氮原子的一侧起算大于50摩尔%的部分为0≦环氧乙烷/环氧丙烷<5(摩尔比例)。
第2或第3方式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亦可为:进一步含有下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
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是选自聚氧亚烷基烷基醚、聚氧亚烷基烯基醚、聚氧亚烷基烷基酯、聚氧亚烷基烯基酯、聚氧亚烷基烷基苯基醚、及聚氧亚烷基多元醇脂肪酸酯中的至少一者。
第1方式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亦可为:当合成纤维用处理剂中的上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及上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的含有比例的总计设为100质量份时,含有1质量份以上80质量份以下的上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及20质量份以上99质量份以下的上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的比例。
第1或第3方式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亦可为:进一步含有下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是选自有机磷酸酯及其盐中的至少一者,该有机磷酸酯于分子中具有如下残基: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去除羟基后的残基,或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加成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去除羟基后的残基。
当第1方式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进一步含有上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且当合成纤维用处理剂中的上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上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及上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的含有比例的总计设为100质量份时,合成纤维用处理剂亦可为:含有总计为10质量份以上90质量份以下的上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与上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及10质量份以上90质量份以下的上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
第1方式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亦可为:包含纤维用第1处理剂及纤维用第2处理剂,上述纤维用第1处理剂含有上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及上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上述纤维用第2处理剂含有下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选自有机磷酸酯及其盐中的至少一者,该有机磷酸酯于分子中具有如下残基: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去除羟基后的残基,或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加成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去除羟基后的残基。
第1或第2方式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亦可适用于短纤维。
第1~第3方式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亦可适用于聚酯短纤维。
第1或第2方式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亦可适用于纺纱制造。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提供一种纤维用第1处理剂,其重点在于:含有下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及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并与含有下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G)的纤维用第2处理剂并用。
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是对分子中具有碳原子数8以上22以下的烃基的有机胺1摩尔加成总计2摩尔以上100摩尔以下的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中的(聚)氧亚烷基(X)是由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所形成者;且环氧乙烷的加成摩尔数相对于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的总加成摩尔数的比例为50%以上。
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是选自聚氧亚烷基烷基醚、聚氧亚烷基烯基醚、聚氧亚烷基烷基酯、聚氧亚烷基烯基酯、聚氧亚烷基烷基苯基醚、及聚氧亚烷基多元醇脂肪酸酯中的至少一者。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G)是选自有机磷酸酯及其盐中的至少一者,该有机磷酸酯于分子中具有如下残基: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去除羟基后的残基,或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加成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去除羟基后的残基。
上述纤维用第1处理剂亦可为:当纤维用第1处理剂中的上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及上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的含有比例的总计设为100质量份时,含有20质量份以上99质量份以下的上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及1质量份以上80质量份以下的上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提供一种纤维用第2处理剂,其重点在于:含有下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G),并与含有下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及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的纤维用第1处理剂并用。
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是对分子中具有碳原子数8以上22以下的烃基的有机胺1摩尔加成总计2摩尔以上100摩尔以下的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中的(聚)氧亚烷基(X)是由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所形成者;且环氧乙烷的加成摩尔数相对于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的总加成摩尔数的比例为50%以上。
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是选自聚氧亚烷基烷基醚、聚氧亚烷基烯基醚、聚氧亚烷基烷基酯、聚氧亚烷基烯基酯、聚氧亚烷基烷基苯基醚、及聚氧亚烷基多元醇脂肪酸酯中的至少一者。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G)是选自有机磷酸酯及其盐中的至少一者,该有机磷酸酯于分子中具有如下残基: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去除羟基后的残基,或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加成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去除羟基后的残基。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提供一种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水性液,其重点在于:含有上述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及水。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提供一种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水性液,其亦可包含上述纤维用第1处理剂及上述纤维用第2处理剂。
上述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水性液,亦可为:上述纤维用第1处理剂与上述纤维用第2处理剂的含有比例之比以不挥发成分的质量比表示为上述纤维用第1处理剂/上述纤维用第2处理剂=1/9~9/1。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提供一种纤维的处理方法,其包含对纤维赋予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水性液的步骤;上述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水性液是上述纤维用第1处理剂及上述纤维用第2处理剂添加至水中而获得者。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提供一种纤维,其重点在于:附着有上述纤维用第1处理剂及上述纤维用第2处理剂。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处理剂的低泡性、乳化稳定性、及防腐性。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针对将本发明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以下称为处理剂)具体化的第1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处理剂含有如下所示的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
(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
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是对分子中具有碳原子数8以上22以下的烃基的有机胺1摩尔加成总计2摩尔以上100摩尔以下的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中的(聚)氧亚烷基(X)是藉由加成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而形成者,且环氧乙烷的加成摩尔数相对于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的总加成摩尔数的比例为50%以上。藉由该化合物,能够提高处理剂的低泡性、乳化稳定性、及防腐性。
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可为在具有1个碳原子数8以上22以下的烃基的1级胺上具有2个(聚)氧亚烷基(X)从而形成的3级胺化合物,亦可为在具有2个碳原子数8以上22以下的烃基的2级胺上具有1个(聚)氧亚烷基(X)从而形成的3级胺化合物,亦可为在具有1个碳原子数8以上22以下的烃基的1级胺上具有1个(聚)氧亚烷基(X)从而形成的2级胺化合物。这些之中以容易制造的观点而言较佳为在具有1个碳原子数8以上22以下的烃基的1级胺上具有2个(聚)氧亚烷基(X)从而形成的3级胺化合物。
构成具有碳原子数8以上22以下的烃基的有机胺的烃基可为饱和烃基,亦可为不饱和烃基。此外,可为直链的烃基,亦可为具有支链的烃基。
直链的饱和烃基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二十烷基、二十二烷基等。
具有支链结构的饱和烃基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异辛基、异壬基、异癸基、异十一烷基、异十二烷基、异十三烷基、异十四烷基、异十五烷基、异十六烷基、异十七烷基、异十八烷基、异二十烷基、异二十二烷基等。
不饱和烃基可为具有1个不饱和碳键之双键的烯基,亦可为具有2个以上双键的烃二烯基、烃三烯基等。此外,可为具有1个不饱和碳键之三键的炔基,亦可为具有2个以上三键的烃二炔基等。烃基中具有1个双键的直链的不饱和烃基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辛烯基、壬烯基、癸烯基、十一烯基、十二烯基、十三烯基、十四烯基、十五烯基、十六烯基、十七烯基、十八烯基、二十烯基、二十二烯基等。
烃基中具有1个双键的具有支链结构的不饱和烃基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异辛烯基、异壬烯基、异癸烯基、异十一烯基、异十二烯基、异十三烯基、异十四烯基、异十五烯基、异十六烯基、异十七烯基、异十八烯基、异二十烯基、异二十二烯基等。
其中,有机胺较佳为分子中具有碳原子数10以上20以下的烃基。当碳原子数为10以上时,能够进而提高处理剂的低泡性。又当碳原子数为20以下时,能够进而提高当处理剂被调制成水溶液时的乳化稳定性。
具有1个碳原子数8以上22以下的烃基的1级胺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辛胺、壬胺、癸胺、十二烷胺、十四烷胺、十六烷胺、十八烷胺、二十烷胺、二十二烷胺、油胺等。
构成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的(聚)氧亚烷基(X)是藉由加成碳原子数2的环氧乙烷及碳原子数3的环氧丙烷而形成。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的加成摩尔数的总计的下限为2摩尔以上,较佳为4摩尔以上。该加成摩尔数的总计的上限为100摩尔以下,较佳为50摩尔以下。亦可为上述上限及下限任意组合的范围。其中,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的加成摩尔数表示相对于装填原料中分子中具有碳原子数8以上22以下的烃基的有机胺1摩尔的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的摩尔数。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的加成方式可为嵌段加成、无规加成、及嵌段加成与无规加成的组合中的任一者,并无特别限制。
(聚)氧亚烷基(X)中环氧乙烷的加成摩尔数相对于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的总加成摩尔数的比例为50%以上。藉由该构成,特别是能够提高处理剂的乳化稳定性。
上述(聚)氧亚烷基(X)中,当其总链长设为100摩尔%时,从靠近构成有机胺的氮原子的一侧起算大于50摩尔%的部分为0≦环氧乙烷/环氧丙烷<5(摩尔比例),详细而言,同部分中环氧乙烷相对于环氧丙烷的摩尔比例较佳为0以上并且小于5。该构成的情形,能够进而提高处理剂的低泡性。
上述(聚)氧亚烷基(X)中,当其总链长设为100摩尔%时,从靠近构成有机胺的氮原子的一侧起算50摩尔%以下的部分为0≦环氧丙烷/环氧乙烷≦2(摩尔比例),详细而言,同部分中环氧丙烷相对于环氧乙烷的摩尔比例较佳为0以上2以下。
上述(聚)氧亚烷基(X)较佳为在其末端部分加成有环氧丙烷。
上述(聚)氧亚烷基(X)从容易制造的观点而言较佳为无规加成或最终加成步骤为环氧丙烷的嵌段加成。其中进而更佳为最终加成步骤为环氧丙烷的嵌段加成。
这些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可单独使用一种类的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亦可适当组合使用二种以上的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
(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
处理剂亦可进一步含有后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藉由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能够提高被赋予处理剂的纤维的湿润性。
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是选自聚氧亚烷基烷基醚、聚氧亚烷基烯基醚、聚氧亚烷基烷基酯、聚氧亚烷基烯基酯、聚氧亚烷基烷基苯基醚、及聚氧亚烷基多元醇脂肪酸酯之至少1者。
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中,构成聚氧亚烷基烷基醚、聚氧亚烷基烷基酯、聚氧亚烷基烷基苯基醚的烷基并无特别限制,可为直链状的烷基,亦可为分支烷基。
烷基的碳原子数并无特别限定,较佳为碳原子数1~30,更佳为碳原子数8~22。烷基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二十烷基、异丁基、异戊基、异己基、异庚基、异辛基、异癸基、异十一烷基、异十二烷基、异十三烷基、异十四烷基、异十五烷基、异十六烷基、异十七烷基、异十八烷基、异二十烷基等。
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中,构成聚氧亚烷基烯基醚、聚氧亚烷基烯基酯的烯基并无特别限制,可为直链状的烯基,亦可为分支烯基。
烯基的碳原子数并无特别限定,较佳为碳原子数1~30,更佳为碳原子数8~22。烯基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丁烯基、戊烯基、己烯基、庚烯基、辛烯基、壬烯基、癸烯基、十一烯基、十二烯基、十三烯基、十四烯基、十五烯基、十六烯基、十七烯基、十八烯基、二十烯基、异丁烯基、异戊烯基、异己烯基、异庚烯基、异辛烯基、异壬烯基、异癸烯基、异十一烯基、异十二烯基、异十三烯基、异十四烯基、异十五烯基、异十六烯基、异十七烯基、异十八烯基、异二十烯基等。
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中,构成聚氧亚烷基烷基醚、聚氧亚烷基烯基醚、聚氧亚烷基烷基酯、聚氧亚烷基烯基酯、聚氧亚烷基烷基苯基醚、及聚氧亚烷基多元醇脂肪酸酯的环氧烷链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氧化乙烯链、氧化丙烯链等。形成环氧烷链的环氧烷的加成摩尔数的下限可适当地设定,较佳为0.1摩尔以上,更佳为1摩尔以上,最佳为2摩尔以上。该加成摩尔数的上限可适当地设定,较佳为200摩尔以下,更佳为150摩尔以下,最佳为100摩尔以下。亦可为上述上限及下限任意组合的范围。其中,环氧烷的加成摩尔数表示相对于装填原料中醇类化合物或羧酸化合物1摩尔的环氧烷的摩尔数。环氧烷可单独使用一种类的环氧烷,亦可适当组合使用二种以上的环氧烷。当环氧烷适用2种类以上时,这些的加成方式可为嵌段加成、无规加成、及嵌段加成与无规加成的组合中的任一者,并无特别限制。
作为聚氧亚烷基多元醇脂肪酸酯的原料所用的多元醇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乙二醇、丙二醇、1,3-丙烷二醇、1,2-丁烷二醇、1,3-丁烷二醇、1,4-丁烷二醇、2-甲基-1,2-丙烷二醇、1,5-戊烷二醇、1,6-己烷二醇、2,5-己烷二醇、2-甲基-2,4-戊烷二醇、2,3-二甲基-2,3-丁烷二醇、甘油、2-甲基-2-羟甲基-1,3-丙烷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去水山梨醇、新戊四醇、山梨醇等。作为聚氧亚烷基多元醇脂肪酸酯的原料所用的脂肪酸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1)辛酸、壬酸、癸酸、十一烷酸、十二烷酸、十三烷酸、十四烷酸、十五烷酸、十六烷酸、十七烷酸、十八烷酸、十九烷酸、二十烷酸、二十一烷酸、二十二烷酸等直链烷基脂肪酸;(2)2-乙基己酸、异十二烷酸、异十三烷酸、异十四烷酸、异十六烷酸、异十八烷酸等支链烷基脂肪酸;(3)十八碳烯酸、十八碳二烯酸、十八碳三烯酸等直链烯基脂肪酸;(4)视网酸、蓖麻油脂肪酸、硬化蓖麻油脂肪酸等羟基脂肪酸等。作为聚氧亚烷基多元醇脂肪酸酯的具体例可列举聚氧亚烷基去水山梨醇三油酸酯、聚氧亚烷基蓖麻油、聚氧亚烷基硬化蓖麻油等。
这些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可单独使用一种类的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亦可适当组合使用二种以上的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
处理剂较佳为:当处理剂中的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及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的含有比例的总计设为100质量份时,含有1质量份以上80质量份以下的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及20质量份以上99质量份以下的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亦可为上述上限及下限任意组合的范围。当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的含有比例为1质量份以上时,可进而提高处理剂的低泡性及防腐性。当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的含有比例为20质量份以上时,可进而提高被赋予处理剂的纤维的湿润性。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
处理剂亦可进一步含有后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藉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能够提高当被赋予处理剂的纤维通过梳棉机时的梳棉通过性。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是选自有机磷酸酯及其盐中的至少一者,该有机磷酸酯于分子中具有如下残基: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去除羟基后的残基,或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加成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去除羟基后的残基。
构成有机磷酸酯的脂肪族醇类可为公知者,具体而言可为饱和脂肪族醇类,亦可为不饱和脂肪族醇类。此外,可为直链状者,亦可为具有支链结构者。
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1)十二烷醇、十三烷醇、十四烷醇、十五烷醇、十六烷醇、十七烷醇、十八烷醇、十九烷醇、二十烷醇、二十一烷醇、二十二烷醇等直链烷醇;(2)异十二烷醇、异十三烷醇、异十四烷醇、异十五烷醇、异十六烷醇、异十七烷醇、异十八烷醇、异十九烷醇、异二十烷醇、异二十一烷醇、异二十二烷醇等分支烷醇;(3)十四烯醇、十六烯醇、十七烯醇、十八烯醇、十九烯醇等直链烯醇;(4)异十六烯醇、异十八烯醇等分支烯醇等。
亦可使用具有藉由加成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从而形成的环氧烷链的有机磷酸酯。形成环氧烷链的环氧烷的具体例可举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烷的加成摩尔数的下限可适当地设定,较佳为0.1摩尔以上,更佳为1摩尔以上,最佳为2摩尔以上。该加成摩尔数的上限可适当地设定,较佳为50摩尔以下,更佳为40摩尔以下,最佳为30摩尔以下。亦可为上述上限及下限任意组合的范围。其中,环氧烷的加成摩尔数表示相对于装填原料中脂肪族醇类化合物1摩尔的环氧烷的摩尔数。环氧烷可单独使用一种类的环氧烷,亦可适当组合使用二种环氧烷。当环氧烷适用2种类时,这些的加成方式可为嵌段加成、无规加成、及嵌段加成与无规加成的组合中的任一者,并无特别限制。
构成有机磷酸酯的磷酸并无特别限制,可为正磷酸,亦可为二磷酸等多磷酸。
当有机磷酸酯适用盐时,盐可列举例如磷酸酯胺盐、磷酸酯金属盐等。
金属盐可列举例如碱金属盐、碱土类金属盐。构成碱金属盐的碱金属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钠、钾、锂等。构成碱土类金属盐的碱土类金属可列举符合第2族元素的金属,例如钙、镁、铍、锶、钡等。
构成胺盐的胺可为1级胺、2级胺、及3级胺中任一者。构成胺盐的胺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1)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乙胺、二乙胺、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丁胺、二丁胺、2-甲基丁胺、三丁胺、辛胺、二甲基月桂胺等脂肪族胺;(2)苯胺、N-甲基苯甲胺、吡啶、吗啉、哌嗪、这些衍生物等芳香族胺类或杂环胺;(3)单乙醇胺、N-甲基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异丙醇胺、二异丙醇胺、三异丙醇胺、二丁基乙醇胺、丁基二乙醇胺、辛基二乙醇胺、月桂基二乙醇胺等烷醇胺;(4)N-甲基苯甲胺等芳胺;(5)聚氧乙烯月桂基胺醚、聚氧乙烯硬脂基胺醚等聚氧亚烷基烷基胺醚;(6)氨等。
从纤维的制程通过性及制剂稳定性的观点而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较佳为有机磷酸酯的碱金属盐,进而更佳为有机磷酸酯的钾盐。
这些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可单独使用一种类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亦可适当组合使用二种以上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
处理剂较佳为:当处理剂中的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的含有比例的总计设为100质量份时,含有总计10质量份以上90质量份以下的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与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及10质量份以上90质量份以下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亦可为上述上限及下限任意组合的范围。当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为10质量份以上时,可进而提高被赋予处理剂的纤维的梳棉通过性。当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为90质量份以下时,可进而提高处理剂的乳化稳定性及被赋予处理剂的纤维的湿润性。
(保存方式)
处理剂较佳为:当含有上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之外亦含有上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及上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时,由纤维用第1处理剂及纤维用第2处理剂之组合的方式构成。纤维用第1处理剂含有上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及上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纤维用第2处理剂含有上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根据该构成,能够提高保存时的制剂稳定性。
针对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处理剂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1-1)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处理剂含有规定的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因此,可提高处理剂的低泡性、乳化稳定性、及防腐性。如此一来,特别是可抑制乳化液的泡沫所导致之浮渣的产生、处理剂的乳化不良所产生的析出物所导致之浮渣的产生、甚至是处理剂中的腐败物所导致之浮渣的产生。因此,可提高使用处理剂所制造的合成纤维的生产性、品质性。此外,在将新的处理剂或再利用的处理剂以滤器过滤使用时可抑制滤器的堵塞,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特别是藉由使用以胺类作为起始原料的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抑制处理剂的腐败。此外,藉由从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形成环氧烷基,可抑制处理剂中的起泡的产生。此外,藉由使环氧乙烷的加成多于环氧丙烷的加成,可提高处理剂的乳化稳定性。
(1-2)处理剂即使不使用消泡剂亦可提高消泡性。特别是当不使用聚硅氧系消泡剂时,可进而提高处理剂对纤维的各种机能。
(1-3)当处理剂是由含有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及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的纤维用第1处理剂与含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的纤维用第2处理剂所构成时,可提高保存时的制剂稳定性。
<第2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针对将本发明的纤维用第1处理剂(以下称第1处理剂)具体化的第2实施方式。以下以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第1处理剂含有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及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与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为相同成分。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与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为相同成分。第1处理剂与含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G)的纤维用第2处理剂(以下称第2处理剂)并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G)与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相同。
第1处理剂较佳为:当第1处理剂中的上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及上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的含有比例的总计设为100质量份时,含有20质量份以上99质量份以下的上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及1质量份以上80质量份以下的上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藉由该构成,可进而提高第1处理剂的制剂稳定性。
针对本实施方式的第1处理剂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除了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之外,还具有以下的效果。
(2-1)本实施方式的第1处理剂含有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及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并与含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G)的第2处理剂并用。因此,可提高第1处理剂的制剂稳定性,特别是可提高保存稳定性。此外,藉由调整与第2处理剂之间的混合比例,从而可调整获得的处理剂的成分。
<第3实施方式>
接着针对将本发明的第2处理剂具体化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以与第1、2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第2处理剂含有上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G)。此外,与含有上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及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的第1处理剂并用。
针对本实施方式的第2处理剂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除了第1、2实施方式的效果之外,还具有以下的效果。
(3-1)本实施方式的第2处理剂含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G)。此外,其与含有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及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的第1处理剂并用。因此,能够提高第2处理剂的制剂稳定性,特别是保存稳定性。此外,藉由调整与第1处理剂的混合比例,从而能够调整获得的处理剂的成分。
<第4实施方式>
接着针对将本发明的纤维的处理方法具体化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纤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纤维赋予含有第1实施方式的处理剂及水的处理剂的水性液(以下称水性液)。
更具体而言,该方法是例如在由纺纱或延伸步骤等所构成的纺纱制造步骤、后制步骤等中对纤维赋予水性液的方法。水性液的调制可采用后述的水性液的调制方法来进行。
水性液较佳为将第2实施方式的第1处理剂与第3实施方式的第2处理剂添加至水中来调制。并用第1处理剂与第2处理剂的方式中,可任意地变更第1处理剂与第2处理剂的混合比例。因此,即使在制造设备不同或温湿度等气候不同等制造条件有差异的条件下,仍可藉由微调整配合比例而轻易地调制出用以获得最佳纺纱延伸性的处理剂或水性液。藉此可达成稳定地纤维制造。第1处理剂与第2处理剂的含有比例的比较佳为以不挥发成分的质量比表示为第1处理剂与第2处理剂=1/9~9/1。藉由界定于该范围,可提高操作性。纤维的处理方法是例如在由纺纱或延伸步骤等所构成的纺纱制造步骤、后制步骤等中对纤维赋予如上述获得的水性液的方法。其中,不挥发成分是从对象物于105℃热处理2小时而将挥发性物质充分去除后的绝对干燥物的质量求出,以下亦同。
水性液的调制方法可使用例如以下方法:将第1处理剂及第2处理剂添加至水中,使不挥发成分浓度成为0.01质量%以上10质量%以下。
将第1处理剂及第2处理剂添加至水中的方法可适当地采用公知的方法,较佳为经过后述步骤1及后述步骤2。藉由该方法,当第1处理剂及第2处理剂的混合物为乳液方式时,可进而提高乳液的稳定性。
步骤1为如下步骤:将第1处理剂及第2处理剂添加至第1水中,调制不挥发成分浓度为大于2质量%且10质量%以下的处理剂的水性液的母液。第1处理剂及第2处理剂添加至第1水的顺序并无特别限定,可先将第1处理剂添加至水中,再将第2处理剂添加至水中,亦可先将第2处理剂添加至水中,再将第1处理剂添加至水中。此外,亦可将第1处理剂及第2处理剂同时添加至水中。此外,稀释的水的温度并无特别限定。从提高乳液的稳定性的观点而言,较佳为先将第2处理剂添加至第1水中,再将第1处理剂添加至第1水中。
此外,步骤1较佳为经过以下步骤:将第1水的总量当中20~70质量%的水加温至60~95℃,再添加第1处理剂及第2处理剂,然后再添加调整至40℃以下的剩余的30~80质量%的第1水。藉由该方法,当第1处理剂及第2处理剂的混合物为乳液方式时,可进而提高乳液的稳定性。此时第1处理剂及第2处理剂对水的添加顺序亦无特别限定,可先将第1处理剂添加至水中,再将第2处理剂添加至水中,亦可先将第2处理剂添加至水中,再将第1处理剂添加至水中。此外,亦可将第1处理剂及第2处理剂同时添加至水中。从提高乳液的稳定性的观点而言,较佳为先将第2处理剂添加至第1水中,再将第1处理剂添加至第1水中。
此外,步骤1亦可经过如下步骤:将第1水的总量当中20~70质量%的水加温至60~95℃,再添加第2处理剂,然后添加调整至40℃以下的剩余的30~80质量%的第1水,最后再添加第1处理剂。藉由该方法,当第1处理剂及第2处理剂的混合物为乳液方式时,可进而提高乳液的稳定性。
步骤2为如下步骤:于步骤1所调制的处理剂的水性液的母液中添加第2水,调制不挥发成分浓度为0.01质量%以上2质量%以下的水性液。
被赋予水性液的纤维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定。藉由对纤维赋予的水性液,在最终处理剂会包覆纤维表面,从而提高摩擦特性。被赋予水性液的纤维可举出合成纤维。合成纤维的具体例并无特别限制,可列举例如(1)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乳酸、含有这些聚酯系树脂而形成的复合纤维等聚酯系纤维;(2)耐纶6、耐纶66等聚酰胺系纤维;(3)聚丙烯酸、改质丙烯酸等聚丙烯酸系纤维;(4)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系纤维等。这些之中,较佳为适用于制造步骤中特别需要在纤维间赋予摩擦特性的聚酯纤维或聚烯烃纤维。
纤维的用途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短纤维、纺纱、无纺布等。亦可适用于短纤维及长纤维之任一种纤维用途,较佳为适用于短纤维。短纤维通常是指被称为“staple”者,而不包含被称为”filament”的长纤维。此外,短纤维的长度只要是符合本技术领域中短纤维定义者则无特别限定,较佳为例如100mm以下。这些之中,较佳为适用于聚酯短纤维。
将水性液附着于纤维的比例并无特别限制,较佳为使水性液相对于纤维附着使最终的固体成分成为0.1~3质量%的比例。根据该构成,能够有效发挥处理剂中各成分的效能。此外,使水性液附着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制,可根据纤维的种类、方式、用途等而采用公知的方法,例如滚筒式给油法、使用计量泵的导引给油法、浸渍给油法、喷雾给油法等。
被赋予水性液的纤维亦可使用公知的方法进行干燥处理。藉由干燥处理将水等溶剂挥发,可获得附着有第1处理剂及第2处理剂中所含有的成分的纤维。
针对本实施方式的纤维的处理方法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除了第1~3实施方式的效果之外,还具有以下的效果。
(4-1)本实施方式的纤维的处理方法是例如在纺纱或延伸步骤等纺纱制造步骤、后制步骤等中对纤维赋予处理剂的水性液的方法。特别是第2实施方式的第1处理剂与第3实施方式的第2处理剂添加至水中调制而成的水性液的情形,可获得乳化稳定性优异的水性液。因此,能够有效地发挥处理剂中各成分对于短纤维、纺纱、无纺布等的效能。
(4-2)本实施方式的纤维的处理方法中的水性液的调制方法,是例如将第1处理剂及第2处理剂添加至水中,使不挥发成分浓度成为0.01质量%以上10质量%以下的方法。因此,当第1处理剂及第2处理剂的混合物为乳液方式时,可提高乳液的稳定性。此外,由于可藉由将预先调制的第1处理剂与第2处理剂混合于水中,调制纤维赋予方式的水性液,故与使用时从试药开始调合的方法相比能够简单地调制水性液。
(4-3)此外,当通过如下步骤时,能够进而提高乳液的稳定性:将第1处理剂及第2处理剂添加至水中,调制不挥发成分浓度为大于2质量%且10质量%以下的水性液的母液。如此一来,能够有效地发挥各成分的效能,而不降低各成分对于处理剂中的成分的纤维之均匀的附着性。
其中,上述实施方式亦可变更如下。上述实施方式及以下的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互相组合实施。
·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上述实施方式的各处理剂或水性液也能够进一步配合用以维持处理剂或水性液品质的其他溶剂、稳定化剂、抗静电剂、粘结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有机酸、上述以外的表面活性剂等通常可用于处理剂的成分。
·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上述第1处理剂亦可与溶剂来保存。从安全性、生产性的观点而言,溶剂较佳为水。第1处理剂与溶剂的配合比例较佳为:第1处理剂为70质量%以上未达100质量,溶剂为超过0质量%且30质量%以下的范围。
实施例
以下为了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构成及效果而举出实施例等,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其中,以下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说明中若无特别限定,份表示质量份,%表示质量%。
试验类别1(处理剂的调制)
处理剂是使用表3所示的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及添加剂(X),并藉由后述调制方法调制而成。
·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
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是使用表1所示的A-1~A-23、a-1~a-10。构成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的有机胺的烃基的种类、形成(聚)氧亚烷基(X)的环氧乙烷(以下称EO)的加成摩尔数、环氧丙烷(以下称PO)的加成摩尔数、相对于EO及PO的总加成摩尔数之EO的加成摩尔数的比例、对原料之有机胺进行加成的环氧烷的加成顺序与加成方法与加成摩尔数、从靠近构成有机胺的氮原子的一侧起算50摩尔%以下的部分之PO/EO(摩尔比例)、从靠近构成有机胺的氮原子的一侧起算大于50摩尔%的部分之EO/PO(摩尔比例)分别示于表1的“有机胺的烃基的种类”栏、“EO加成摩尔数”栏、“PO加成摩尔数”栏、“EO的加成摩尔数的比例”栏、“加成顺序”栏、“50摩尔%以下的部分”栏、“大于50摩尔%的部分”栏。其中,对有机胺进行加成的环氧烷的加成方法若无特别记载则表示为嵌段加成。
·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
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是使用表2所示的B-1~B-26。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的分支度、EO与PO的加成方式、种类分别示于表2的“分支度”栏、“加成方式”栏、“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的种类”栏。其中,分支度是当测定1H-NMR而将0.8-1.0ppm所检测的波峰作为甲基,1.2-1.4ppm所检测的波峰设为亚甲基时,亚甲基/甲基的面积比。加成方式中具有2成分者以“/”来区隔并分开标记。
(实施例1-1)
如表3所示,调制出实施例1-1的处理剂,其包含作为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的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1)25份(%)、作为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的聚氧乙烯(5摩尔(表示EO的加成摩尔数(以下相同)))癸醚(B-1)20份(%)及(聚氧乙烯)(聚氧丙烯)(r+s=20,r为氧化乙烯单位的数,s为氧化丙烯单位的数)硬化蓖麻油(B-20)5份(%)、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的月桂基磷酸酯钾盐(C-1)50份(%)、作为添加剂(X)的十二烷基磺酸钠盐(X-1)。其中,当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及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的含量的总计设为100%时,作为添加剂(X)的十二烷基磺酸钠盐(X-1)在处理剂中配合1%。
(实施例1-2~1-42、比较例1-1~1-15)
实施例1-2~1-42、比较例1-1~1-15的处理剂是以与实施例1-1的处理剂相同的方式调制出包含表3所示的比例的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及添加剂(X)。
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的种类与含量、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的种类与含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的种类与含量分别示于表3的“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栏、“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栏。此外,添加剂(X)的种类与当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及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的含量的总计设为100%时添加剂(X)的含量分别示于表3的“添加剂(X)”栏。
[表1]
[表2]
[表3]
表3所记载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添加剂(X)、及后述表4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G)的详细如下所述。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G))
C-1:月桂基磷酸酯钾盐
C-2:鲸蜡基磷酸酯钾盐
C-3:聚氧乙烯(n=10)鲸蜡基磷酸酯钾盐
C-4:十八烷基磷酸酯钾盐
(添加剂(X))
X-1:十二烷基磺酸钠盐
X-2:油酸钾盐
X-3:醋酸钾盐
X-4:乳酸
试验类别2(低泡性)
将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处理剂以约70℃的温水进行稀释,调制出0.25%的乳化液。将调制的0.25%乳化液20mL置入100mL有栓量筒(Cherry公司制,不含栓的高度为26.5cm)中。泡沫的生成量会随着量筒的高度而异,因此以26.5±0.1cm的高度的有栓量筒来测定为宜。关闭有栓量筒的盖子,以上下30次/10秒钟的速度剧烈摇晃。摇晃后进行静置,测定静置开始10秒后的泡沫高度H1[cm]与5分钟后的起泡高度H2[cm]。上述试验中,H1表示抑制起泡性,H2表示泡沫残留性,并分别藉由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
(抑制起泡性)
◎:H1≦10.0cm
○:10.0cm<H1≦12.0cm
×:H1>12.0cm
(泡沫残留性)
◎:H2≦7.0cm
○:7.0cm<H2≦8.5cm
×:H2>8.5cm
根据上述抑制起泡性及泡沫残留性并藉由以下的基准针对低泡性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3的“低泡性”栏。
(低泡性)
◎◎(优异):抑制起泡性及泡沫残留性皆为◎
◎(良好):抑制起泡性及泡沫残留性中一者为◎,另一者为○
○(尚可):抑制起泡性及泡沫残留性皆为○
×(不良):抑制起泡性及泡沫残留性皆为×,或一者为×
试验类别3(防腐性)
将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处理剂以约70℃的蒸馏水进行稀释,调制出0.25%的乳化液。添加微生物数为107个/mL以上的细菌悬浮液0.2%至乳化液中,并以灭菌过的免洗筷进行搅拌。此时,同一个免洗筷不使用于不同的乳化液的搅拌。于37℃的恒温条件下培养48小时,然后将微生物测定器具(三爱石油公司制,SAN-AI Biochecker TTC)浸渍于培养后的乳化液中,使培养基面赋予乳化液。将已被赋予乳化液的微生物测定器具于30℃的恒温条件下培养48小时。培养后,算出微生物测定器具的培养基面上的菌数,并藉由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3的“防腐性”栏。
(防腐性)
◎◎(优异):微生物数未达105个/mL
◎(良好):微生物数为105个/mL以上,但未达106个/mL
○(尚可):微生物数为106个/mL以上,但未达107个/mL
×(不良):微生物数为107个/mL以上
试验类别4(乳化稳定性)
将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处理剂以约70℃的温水进行稀释,调制出5%的乳化液。将调制的5%乳化液于50℃静置24小时,以目视确认此时乳化液的外观,并藉由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3的“乳化稳定性”栏。
(乳化稳定性)
◎◎(优异):看不到白浊、析出物的产生、下层部沉淀
◎(良好):看得到有微量析出物的产生,但使用搅拌棒手动搅拌就会消失
○(尚可):看得到有析出物的产生、下层部沉淀,但使用搅拌棒手动搅拌就会消失
×(不良):看得到有白浊、析出物的产生、下层部沉淀
试验类别5(湿润性)
将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处理剂以约70℃的温水进行稀释,调制出0.25%的乳化液。将调制的0.25%的乳化液滴加5μL至未赋予处理剂的无纺布上。纪录处理剂完全浸透无纺布的时间,并藉由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3的“湿润性”栏。
(湿润性)
◎◎(优异):浸透所需的时间未达500秒
◎(良好):浸透所需的时间为500秒以上,未达1000秒
○(尚可):浸透所需的时间为1000秒以上,未达1500秒
×(不良):浸透所需的时间为1500秒以上
试验类别6(梳棉通过性)
将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处理剂附着于未赋予处理剂的聚酯绵(1.3de×38mm)上,使附着量相对于聚酯绵为0.15%。将已附着有处理剂的聚酯绵于80℃的干燥机内干燥2小时。将干燥的聚酯绵于20℃、40%RH的条件下调温24小时,然后于相同的20℃、40%RH的条件下将聚酯绵投入至梳棉机内。将梳棉通过量定义为(聚酯绵的纺出量[kg])/(聚酯绵的投入量[kg]),并藉由以下的基准针对梳棉通过性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3的“梳棉通过性”栏。
(梳棉通过性)
◎◎(优异):梳棉通过量为0.80以上
◎(良好):梳棉通过量未达0.80但为0.65以上
○(尚可):梳棉通过量未达0.65但为0.50以上
×(不良):梳棉通过量未达0.50
试验类别7(第1处理剂的调制)
(第1处理剂(I-1))
如表4所示,调制出包含作为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的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1)50份(%)、作为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的聚氧乙烯(5摩尔)癸醚(B-1)40份(%)及(聚氧乙烯)(聚氧丙烯)(r+s=20)硬化蓖麻油(B-20)10份(%)、作为添加剂(X)的十二烷基磺酸钠盐(X-1)的第1处理剂(I-1)。其中,当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及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的含量的总计设为100%时,作为添加剂(X)的十二烷基磺酸钠盐(X-1)在第1处理剂中配合1%。
(第1处理剂I-2~I-42、第1处理剂i-1~i-15)
第1处理剂I-2~I-42、第1处理剂i-1~i-15是以与第1处理剂(I-1)相同的方式调制出包含表4所示的比例的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及添加剂(X)。
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的种类与含量、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的种类与含量分别示于表4的“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栏、“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栏。此外,添加剂(X)的种类与当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及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的含量的总计设为100%时的含量分别示于表4的“添加剂(X)”栏。
[表4]
试验类别8(第2处理剂的调制)
(第2处理剂(Ⅱ-1))
第2处理剂(Ⅱ-1)包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1)100份(%)来作为表5所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G)。
(第2处理剂Ⅱ-2~Ⅱ-10)
第2处理剂Ⅱ-2~Ⅱ-10是调制出包含表5所示的比例的表5所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G)。阴离子表面活性剂(G)的种类与含量分别示于表5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G)”栏。
[表5]
试验类别9(制剂稳定性的评价)
将上述第1处理剂于25℃保管1周。观察经过1周后的外观,依这后述基准进行评价。第2处理剂则是利用水将处理剂的浓度调整为40%作为第2处理剂的制剂,并于25℃保管1周。观察经过1周后的外观,藉由后述基准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4、5的“制剂稳定性”栏。
·制剂稳定性的评价基准(第1剂及第2剂)
○(尚可):未引起分离及增粘
×(不良):引起分离或增粘
试验类别10(包含第1处理剂与第2处理剂的处理剂的调制)
(实施例2-1)
将表6所示的第1处理剂(I-1)50份、第2处理剂(Ⅱ-1)50份、及水进行混合,调制出实施例2-1的处理剂的水性液。
(实施例2-2~2-42,比较例2-1~2-15)
以与实施例2-1相同的方式,将表6所示的第1处理剂与第2处理剂及与实施例2-1相同比例的水进行混合,调制出各例的处理剂的水性液。第1处理剂的种类与含有比例、第2处理剂的种类与含有比例分别示于表6的“第1处理剂”栏、“第2处理剂”栏。
使用所获得的各例的处理剂,以与实施例1-1相同的方式针对低泡性、乳化稳定性、防腐性、湿润性、梳棉通过性进行评价。结果分别示于表6的“低泡性”栏、“乳化稳定性”栏、“防腐性”栏、“湿润性”栏、“梳棉通过性”栏。
[表6]
本发明的处理剂能够提高低泡性、乳化稳定性、及防腐性。此外被赋予处理剂的纤维能够提高湿润性、梳棉通过性。其中,经确认各例的处理剂也能够适用于作为聚烯烃的聚丙烯纤维。
本公开也包含以下的方式。
(附录1)
一种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其含有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上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为对分子中具有碳原子数8以上22以下的烃基的有机胺1摩尔加成总计2摩尔以上100摩尔以下的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其特征在于,上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中的(聚)氧亚烷基(X)为下述者。
(聚)氧亚烷基(X):由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所形成者,且环氧乙烷的加成摩尔数相对于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的总加成摩尔数的比例为50%以上者。
(附录2)
如附录1所述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其中,上述有机胺为分子中具有碳原子数10以上20以下的烃基者。
(附录3)
如附录1或2所述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其中,上述(聚)氧亚烷基(X)中,当总链长设为100摩尔%时,从靠近构成有机胺的氮原子的一侧起算大于50摩尔%的部分为0≦环氧乙烷/环氧丙烷<5(摩尔比例)。
(附录4)
如附录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其中,进一步含有下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
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选自聚氧亚烷基烷基醚、聚氧亚烷基烯基醚、聚氧亚烷基烷基酯、聚氧亚烷基烯基酯、聚氧亚烷基烷基苯基醚、及聚氧亚烷基多元醇脂肪酸酯中的至少一者。
(附录5)
如附录4所述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其中,当上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及上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的含有比例的总计设为100质量份时,含有1质量份以上80质量份以下的上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及20质量份以上99质量份以下的上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的比例。
(附录6)
如附录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其中,进一步含有下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选自有机磷酸酯及其盐中的至少一者,该有机磷酸酯于分子中具有如下残基: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去除羟基后的残基,或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加成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去除羟基后的残基。
(附录7)
如附录4所述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其中,进一步含有下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当上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上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及上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的含有比例的总计设为100质量份时,含有含有比例的总计为10质量份以上90质量份以下的上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与上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及10质量份以上90质量份以下的上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的比例。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选自有机磷酸酯及其盐中的至少一者,该有机磷酸酯于分子中具有如下残基: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去除羟基后的残基,或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加成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去除羟基后的残基。
(附录8)
如附录4所述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其中,包含纤维用第1处理剂及纤维用第2处理剂,上述纤维用第1处理剂含有上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及上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上述纤维用第2处理剂含有下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选自有机磷酸酯及其盐中的至少一者,该有机磷酸酯于分子中具有如下残基: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去除羟基后的残基,或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加成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去除羟基后的残基。
(附录9)
如附录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其适用于短纤维。
(附录10)
如附录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其适用于聚酯短纤维。
(附录11)
如附录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其适用于纺纱制造。
(附录12)
一种纤维用第1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及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并与含有下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G)的纤维用第2处理剂并用。
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对分子中具有碳原子数8以上22以下的烃基的有机胺1摩尔加成总计2摩尔以上100摩尔以下的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中的(聚)氧亚烷基(X)是由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所形成者;且环氧乙烷的加成摩尔数相对于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的总加成摩尔数的比例为50%以上者。
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选自聚氧亚烷基烷基醚、聚氧亚烷基烯基醚、聚氧亚烷基烷基酯、聚氧亚烷基烯基酯、聚氧亚烷基烷基苯基醚、及聚氧亚烷基多元醇脂肪酸酯中的至少一者。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G):选自有机磷酸酯及其盐中的至少一者,该有机磷酸酯于分子中具有如下残基: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去除羟基后的残基,或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加成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去除羟基后的残基。
(附录13)
如附录12所述的纤维用第1处理剂,其中,当上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及上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的含有比例的总计设为100质量份时,含有20质量份以上99质量份以下的上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及1质量份以上80质量份以下的上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
(附录14)
一种纤维用第2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G),并与含有下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及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的纤维用第1处理剂并用。
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对分子中具有碳原子数8以上22以下的烃基的有机胺1摩尔加成总计2摩尔以上100摩尔以下的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中的(聚)氧亚烷基(X)是由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所形成者;且环氧乙烷的加成摩尔数相对于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的总加成摩尔数的比例为50%以上者。
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选自聚氧亚烷基烷基醚、聚氧亚烷基烯基醚、聚氧亚烷基烷基酯、聚氧亚烷基烯基酯、聚氧亚烷基烷基苯基醚、及聚氧亚烷基多元醇脂肪酸酯中的至少一者。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G):选自有机磷酸酯及其盐中的至少一者,该有机磷酸酯于分子中具有如下残基: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去除羟基后的残基,或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加成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去除羟基后的残基。
(附录15)
一种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水性液,其特征在于,含有附录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及水。
(附录16)
一种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水性液,其特征在于,包含附录12或13所述的纤维用第1处理剂及附录14所述的纤维用第2处理剂。
(附录17)
如附录16所述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水性液,其中,上述纤维用第1处理剂与上述纤维用第2处理剂的含有比例之比以不挥发成分的质量比表示为上述纤维用第1处理剂/上述纤维用第2处理剂=1/9~9/1。
(附录18)
一种纤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纤维赋予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水性液,上述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水性液是附录12或13所述的纤维用第1处理剂、及附录14所述的纤维用第2处理剂添加至水中而获得者。
(附录19)
一种纤维,其特征在于,附着有附录12或13所述的纤维用第1处理剂及附录14所述的纤维用第2处理剂。

Claims (21)

1.一种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含有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及下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所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为对分子中具有碳原子数8以上22以下的烃基的有机胺1摩尔加成总计2摩尔以上100摩尔以下的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所述合成纤维用处理剂排除含有50重量%以上的环氧烷共聚物和0.1~10重量%的R-N((AO)mH)((AO)nH)的聚酰胺系合成纤维用处理剂,R:碳原子数6~22的烷基,A:碳原子数2~4的亚烷基,m及n:1~10的整数,m+n为2~20的整数,所述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特征在于,
所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中的(聚)氧亚烷基(X)为下述者:
(聚)氧亚烷基(X):由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所形成者,且环氧乙烷的加成摩尔数相对于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的总加成摩尔数的比例为50%以上者;
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选自聚氧亚烷基烷基醚、聚氧亚烷基烯基醚、聚氧亚烷基烷基酯、聚氧亚烷基烯基酯、聚氧亚烷基烷基苯基醚、及聚氧亚烷基多元醇脂肪酸酯中的至少一者。
2.一种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含有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及下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所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为对分子中具有碳原子数8以上22以下的烃基的有机胺1摩尔加成总计2摩尔以上100摩尔以下的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所述合成纤维用处理剂排除含有50重量%以上的环氧烷共聚物和0.1~10重量%的R-N((AO)mH)((AO)nH)的聚酰胺系合成纤维用处理剂,R:碳原子数6~22的烷基,A:碳原子数2~4的亚烷基,m及n:1~10的整数,m+n为2~20的整数,
所述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特征在于,所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中的(聚)氧亚烷基(X)为下述者:
(聚)氧亚烷基(X):由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所形成者,且环氧乙烷的加成摩尔数相对于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的总加成摩尔数的比例为50%以上者;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选自有机磷酸酯及其盐中的至少一者,该有机磷酸酯于分子中具有如下残基: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去除羟基后的残基,或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加成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去除羟基后的残基。
3.一种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含有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所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为对分子中具有碳原子数8以上22以下的烃基的有机胺1摩尔加成总计2摩尔以上100摩尔以下的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所述合成纤维用处理剂排除含有50重量%以上的环氧烷共聚物和0.1~10重量%的R-N((AO)mH)((AO)nH)的聚酰胺系合成纤维用处理剂,R:碳原子数6~22的烷基,A:碳原子数2~4的亚烷基,m及n:1~10的整数,m+n为2~20的整数,
所述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特征在于,所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中的(聚)氧亚烷基(X)为下述者,且该合成纤维用处理剂适用于仅由合成纤维所构成的短纤维或仅由合成纤维所构成的纺纱的制造;
(聚)氧亚烷基(X):由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所形成者,且环氧乙烷的加成摩尔数相对于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的总加成摩尔数的比例为50%以上者。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其中,所述有机胺为分子中具有碳原子数10以上20以下的烃基者。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其中,
所述(聚)氧亚烷基(X)中,当总链长设为100摩尔%时,以摩尔比例计,从靠近构成有机胺的氮原子的一侧起算大于50摩尔%的部分为0≦环氧乙烷/环氧丙烷<5。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其中,
进一步含有下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
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选自聚氧亚烷基烷基醚、聚氧亚烷基烯基醚、聚氧亚烷基烷基酯、聚氧亚烷基烯基酯、聚氧亚烷基烷基苯基醚、及聚氧亚烷基多元醇脂肪酸酯中的至少一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其中,
当所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及所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的含有比例的总计设为100质量份时,含有1质量份以上80质量份以下的所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及20质量份以上99质量份以下的所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
8.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其中,
进一步含有下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选自有机磷酸酯及其盐中的至少一者,该有机磷酸酯于分子中具有如下残基: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去除羟基后的残基,或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加成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去除羟基后的残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其中,
进一步含有下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
当所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所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及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的含有比例的总计设为100质量份时,所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与所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的含有比例的总计为10质量份以上90质量份以下,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的含有比例为10质量份以上90质量份以下;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选自有机磷酸酯及其盐中的至少一者,该有机磷酸酯于分子中具有如下残基: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去除羟基后的残基,或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加成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去除羟基后的残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其中,
包含纤维用第1处理剂及纤维用第2处理剂,
所述纤维用第1处理剂含有所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及所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所述纤维用第2处理剂含有下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选自有机磷酸酯及其盐中的至少一者,该有机磷酸酯于分子中具有如下残基: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去除羟基后的残基,或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加成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去除羟基后的残基。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其适用于短纤维。
12.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其适用于聚酯短纤维。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其适用于纺纱制造。
14.一种纤维用第1处理剂,含有下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及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并与含有下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G)的纤维用第2处理剂并用,所述纤维用第1处理剂的特征在于,
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对分子中具有碳原子数8以上22以下的烃基的有机胺1摩尔加成总计2摩尔以上100摩尔以下的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中的(聚)氧亚烷基(X)是由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所形成者;且环氧乙烷的加成摩尔数相对于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的总加成摩尔数的比例为50%以上者;
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选自聚氧亚烷基烷基醚、聚氧亚烷基烯基醚、聚氧亚烷基烷基酯、聚氧亚烷基烯基酯、聚氧亚烷基烷基苯基醚、及聚氧亚烷基多元醇脂肪酸酯中的至少一者;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G):选自有机磷酸酯及其盐中的至少一者,该有机磷酸酯于分子中具有如下残基: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去除羟基后的残基,或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加成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去除羟基后的残基。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纤维用第1处理剂,其中,
当所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及所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的含有比例的总计设为100质量份时,含有20质量份以上99质量份以下的所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及1质量份以上80质量份以下的所述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
16.一种纤维用第2处理剂,含有下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G),并与含有下述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及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的纤维用第1处理剂并用,所述纤维用第2处理剂的特征在于,
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对分子中具有碳原子数8以上22以下的烃基的有机胺1摩尔加成总计2摩尔以上100摩尔以下的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中的(聚)氧亚烷基(X)是由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所形成者;且环氧乙烷的加成摩尔数相对于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的总加成摩尔数的比例为50%以上者;
非含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选自聚氧亚烷基烷基醚、聚氧亚烷基烯基醚、聚氧亚烷基烷基酯、聚氧亚烷基烯基酯、聚氧亚烷基烷基苯基醚、及聚氧亚烷基多元醇脂肪酸酯中的至少一者;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G):选自有机磷酸酯及其盐中的至少一者,该有机磷酸酯于分子中具有如下残基: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去除羟基后的残基,或从碳原子数12以上22以下的脂肪族醇类加成碳原子数2以上3以下的环氧烷而成者去除羟基后的残基。
17.一种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水性液,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及水。
18.一种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水性液,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纤维用第1处理剂及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纤维用第2处理剂。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水性液,其中,所述纤维用第1处理剂与所述纤维用第2处理剂的含有比例之比以不挥发成分的质量比表示为所述纤维用第1处理剂/所述纤维用第2处理剂=1/9~9/1。
20.一种纤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纤维赋予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水性液,
所述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水性液是将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纤维用第1处理剂、及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纤维用第2处理剂添加至水中而获得者。
21.一种纤维,其特征在于,
附着有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纤维用第1处理剂及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纤维用第2处理剂。
CN202280023091.3A 2021-06-04 2022-06-02 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纤维用第1处理剂、纤维用第2处理剂、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水性液、纤维的处理方法、及纤维 Pending CN1170629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94517 2021-06-04
JP2021094517A JP7029834B1 (ja) 2021-06-04 2021-06-04 合成繊維用処理剤、繊維用第1処理剤、繊維用第2処理剤、合成繊維用処理剤の水性液、繊維の処理方法、及び繊維
PCT/JP2022/022414 WO2022255432A1 (ja) 2021-06-04 2022-06-02 合成繊維用処理剤、繊維用第1処理剤、繊維用第2処理剤、合成繊維用処理剤の水性液、繊維の処理方法、及び繊維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62949A true CN117062949A (zh) 2023-11-14

Family

ID=81212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23091.3A Pending CN117062949A (zh) 2021-06-04 2022-06-02 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纤维用第1处理剂、纤维用第2处理剂、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水性液、纤维的处理方法、及纤维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029834B1 (zh)
CN (1) CN117062949A (zh)
TW (1) TWI809905B (zh)
WO (1) WO20222554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27904B1 (ja) * 2021-07-09 2022-08-30 竹本油脂株式会社 繊維用処理剤、繊維用第1処理剤、繊維用第2処理剤、繊維用第1処理剤含有組成物、繊維用処理剤の希釈液、繊維の処理方法、及び繊維
JP7319748B1 (ja) 2023-03-15 2023-08-02 竹本油脂株式会社 合成繊維用処理剤含有組成物、合成繊維用第1処理剤含有組成物、合成繊維用第2処理剤含有組成物、合成繊維用処理剤の希釈液の調製方法、合成繊維の処理方法、及び合成繊維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6176A (ja) * 1986-06-27 1988-01-12 旭化成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系合成繊維用処理剤
JPH02229537A (ja) * 1989-01-12 1990-09-12 Sandoz Ag 界面活性組成物
JPH0512444B2 (zh) * 1983-05-18 1993-02-18 Toray Industries
CN111247289A (zh) * 2018-04-27 2020-06-05 竹本油脂株式会社 聚烯烃系合成纤维处理剂及聚烯烃系合成纤维
CN111479962A (zh) * 2018-07-26 2020-07-31 竹本油脂株式会社 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及合成纤维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09159A (en) * 1954-11-18 1957-10-08 Dexter Chemical Corp Antistatic and rewetting treatment of textile material
JPS6189371A (ja) * 1984-10-03 1986-05-07 竹本油脂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系繊維用紡績油剤
JP3222210B2 (ja) * 1992-08-21 2001-10-22 松本油脂製薬株式会社 繊維用油剤
EP1734171A4 (en) * 2004-04-07 2009-04-01 Matsumoto Yushi Seiyaku Kk FIBER PROCESSING AGENT, SHORT POLYESTER FIBER MADE THEREWITH, AND NONWOVEN FABRIC
JP2010275362A (ja) * 2009-05-26 2010-12-09 Sanyo Chem Ind Ltd 繊維用洗浄剤組成物
JP6533020B1 (ja) * 2019-01-04 2019-06-19 竹本油脂株式会社 短繊維用処理剤、短繊維、及び、スパンレース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JP2020133050A (ja) * 2019-02-20 2020-08-31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繊維用集束剤、繊維束及び繊維製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2444B2 (zh) * 1983-05-18 1993-02-18 Toray Industries
JPS636176A (ja) * 1986-06-27 1988-01-12 旭化成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系合成繊維用処理剤
JPH02229537A (ja) * 1989-01-12 1990-09-12 Sandoz Ag 界面活性組成物
CN111247289A (zh) * 2018-04-27 2020-06-05 竹本油脂株式会社 聚烯烃系合成纤维处理剂及聚烯烃系合成纤维
CN111479962A (zh) * 2018-07-26 2020-07-31 竹本油脂株式会社 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及合成纤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09905B (zh) 2023-07-21
JP7029834B1 (ja) 2022-03-04
JP2022186350A (ja) 2022-12-15
WO2022255432A1 (ja) 2022-12-08
TW202307309A (zh) 2023-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062949A (zh) 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纤维用第1处理剂、纤维用第2处理剂、合成纤维用处理剂的水性液、纤维的处理方法、及纤维
JP4970058B2 (ja) 透水性付与剤およびそれが付着した透水性繊維
JP6777349B1 (ja) 合成繊維用処理剤及び合成繊維
CN111356804B (zh) 聚烯烃系无纺布用处理剂、聚烯烃系合成纤维以及聚烯烃系合成纤维的处理方法
KR101310108B1 (ko) 투수성 부여제 및 그것이 부착된 투수성 섬유
CN112048915A (zh) 弹性纤维用处理剂以及弹性纤维
JP3904514B2 (ja) 合成繊維用処理剤及び合成繊維の処理方法
TWI824466B (zh) 合成纖維用處理劑及合成纖維
JPH0551872A (ja) バインダー繊維用処理剤
JP4681934B2 (ja) 合成繊維用処理剤及び合成繊維の処理方法
JP7055495B1 (ja) 合成繊維用処理剤、合成繊維用第1処理剤、合成繊維用第2処理剤、合成繊維用処理剤の水性液、合成繊維の処理方法、及び合成繊維
JP2001089976A (ja) 乾式法による不織布製造用ポリオレフィン系繊維の処理剤及び処理方法
JP7311196B1 (ja) レーヨンスパンレース用処理剤、レーヨンスパンレース用処理剤含有組成物、レーヨンスパンレース用第1処理剤、レーヨンスパンレース用第1処理剤含有組成物、スパンレース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JP7319748B1 (ja) 合成繊維用処理剤含有組成物、合成繊維用第1処理剤含有組成物、合成繊維用第2処理剤含有組成物、合成繊維用処理剤の希釈液の調製方法、合成繊維の処理方法、及び合成繊維
CN115485431B (zh) 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合成纤维及合成纤维的处理方法
KR20240017087A (ko) 단섬유용 처리제, 단섬유용 처리제의 수성액, 단섬유의 처리 방법, 단섬유의 제조 방법, 및 단섬유
JP7165455B1 (ja) 短繊維用処理剤、短繊維用処理剤セット、短繊維用処理剤含有組成物、短繊維用第1処理剤、短繊維用第2処理剤、短繊維用第1処理剤含有組成物、短繊維用第2処理剤含有組成物、合成繊維、及び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WO2015166603A1 (ja) 短繊維用繊維処理剤及びその利用
KR20240015140A (ko) 섬유용 처리제, 섬유용 제1 처리제, 섬유용 제2 처리제, 섬유용 제1 처리제 함유 조성물, 섬유용 처리제의 희석액, 섬유의 처리 방법, 및 섬유
KR102378978B1 (ko) 합성 섬유용 처리제 및 합성 섬유
JP7449005B2 (ja) 合成繊維用処理剤、及び合成繊維
WO2023176838A1 (ja) アクリル系合成繊維用処理剤含有組成物、アクリル系合成繊維用処理剤の希釈液の調製方法、アクリル系合成繊維の処理方法、及びアクリル系合成繊維
JP2023008367A (ja) 合成繊維用処理剤及び合成繊維
JP2024054734A (ja) 合成繊維用処理剤及び合成繊維
JP2024054735A (ja) 合成繊維用処理剤及び合成繊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