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49322A - 电梯的驱动装置及电梯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驱动装置及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49322A
CN117049322A CN202311039055.9A CN202311039055A CN117049322A CN 117049322 A CN117049322 A CN 117049322A CN 202311039055 A CN202311039055 A CN 202311039055A CN 117049322 A CN117049322 A CN 117049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elevator
rotating wheel
upper limit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390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立波
朱建伟
毛凯萍
刘翔
谭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Daj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Daj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Daj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Daj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3905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493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49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493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4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 B66B11/043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actuated by rotating motor; Details, e.g. venti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9/00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的驱动装置及电梯,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悬挂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分别设置于电梯导轨两侧。所述第一转动轮设置于第一臂上,所述第二转动轮设置于第二臂上;所述第一转动轮和所述第二转动轮中至少一个为配置有驱动总成的驱动轮。悬挂连接结构用于悬挂连接电梯的轿厢;所述悬挂连接结构在轿厢的重力负载作用下能够拉紧第一臂和第二臂,使所述第一臂上的第一转动轮和所述第二臂的第二转动轮压紧位于中间的电梯导轨。该驱动装置利用轿厢重力作用使驱动轮自适应压电梯的紧导轨,驱动轮的压紧力与轿厢的重力负载大小适配,无需持续工作在最大的压紧力下。

Description

电梯的驱动装置及电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的驱动装置及电梯。
背景技术
目前,电梯可采用无曳引的驱动装置进行驱动,此类驱动装置可依靠驱动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实现驱动。为了使驱动轮压紧轨道、防止打滑以及提高驱动轮的受力均匀性,在中国专利2020107515964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设置了施力单元,该技术方案,一方面,上述施力单元受力较大,各安装部件和连接部位承受载荷较大,同时产生的变形也会增大,使得驱动轮受压面不均匀,影响驱动轮的摩擦提升力和使用寿命,进一步的还增加了各零部件的尺寸和重量,不利于驱动的进一步小型化和轻量化。另一方面,该驱动装置的施力机构操作调整以及驱动装置的安装调整比较麻烦,不够方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电梯的驱动装置及电梯。
一种电梯的驱动装置,包括:
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分别设置于电梯导轨两侧;
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所述第一转动轮设置于第一臂上,所述第二转动轮设置于第二臂上;所述第一转动轮和所述第二转动轮中至少一个为配置有驱动总成的驱动轮;
悬挂连接结构,用于悬挂连接电梯的轿厢;所述悬挂连接结构在轿厢的重力负载作用下能够拉紧第一臂和第二臂,使所述第一臂上的第一转动轮和所述第二臂的第二转动轮压紧位于中间的电梯导轨。
可选地,还包括中心支架;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布置于所述中心支架两侧;所述第一臂和/或所述第二臂与中心支架铰接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动轮的安装高度低于第一臂与中心支架之间的铰接部位的高度;所述第二转动轮的安装高度低于第二臂与中心支架之间的铰接部位的高度;
所述悬挂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一端铰接在第一臂的下端,所述第二连接件第一端铰接在第二臂的下端;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用于拖曳电梯的轿厢,且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呈V形布置。
可选地,所述悬挂连接结构还包括悬挂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铰接在悬挂件上;所述悬挂件用于连接电梯的轿厢;
所述悬挂件包括第一悬挂件和第二悬挂件;所述第一悬挂件和所述第二悬挂件的截面形状均为L形,且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之间铰接部位的两侧;
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以及第一悬挂件和第二悬挂件通过同一铰轴连接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驱动总成包括:动力源、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源之间动力连接,输出端与驱动轮之间动力连接。
可选地,所述中心支架上还布置有上限位结构和下限位结构;
所述第一臂上设置有与所述上限位结构位置对应的上限位配合结构,所述上限位结构插入所述上限位配合结构内以形成限位关系;
所述第一臂上还设置有与所述下限位结构位置对应的下限位配合结构,所述下限位结构插入所述下限位配合结构内以形成限位关系。
可选地,所述上限位配合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上限位结构两侧的第一上限位部和第二上限位部;
所述下限位配合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下限位结构两侧的第一下限位部和第二下限位部。
可选地,所述上限位配合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上限位部和所述第二上限位部之间的上导向体;
所述上限位结构上设置有供所述上导向体穿过的上导向孔,所述上导向孔的截面形状的延伸方向与上导向体的运动路径适配;
所述下限位配合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下限位部和所述第二下限位部之间的下导向体;
所述下限位结构上设置有供所述下导向体穿过的下导向孔;所述下导向孔的截面形状的延伸方向与下导向体的运动路径适配。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梯,包括:上述的驱动装置、导轨、以及轿厢。
可选地,还包括限位轮组件、以及连接在限位轮组件与驱动装置之间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限位轮组件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臂与驱动装置之间活动连接。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梯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利用轿厢的重力驱动第一臂和第二臂,使第一臂上的第一转动轮和所述第二臂的第二转动轮压紧位于中间的电梯导轨。该驱动装置利用轿厢重力作用使驱动轮自适应压紧电梯导轨,一方面,驱动轮的压紧力与轿厢的重力负载大小适配,无需持续工作在最大的压紧力下。另一方面,该驱动装置的安装和调节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附图标记:第一臂10a、第二臂10b、上限位配合结构11、第一上限位部111、第二上限位部112、上导向体113、下限位配合结构12、第一下限位部121、第二下限位部122、下导向体123、驱动总成30、第一驱动总成30a、第二驱动总成30b、驱动轮31、动力源32、减速器33、制动器34、悬挂连接结构40、第一连接件41、第二连接件42、悬挂件43、第一悬挂件431、第二悬挂件432、中心支架50、上限位结构51、上导向孔511、下限位结构52、下导向孔521、电梯导轨60、连接臂80、限位轮组件9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申请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采用无曳引电梯的驱动装置进行驱动,驱动装置可依靠驱动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实现驱动。该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悬挂连接结构,其中,第一臂和第二臂分别设置于电梯导轨两侧。第一转动轮设置于第一臂上,所述第二转动轮设置于第二臂上;所述第一转动轮和所述第二转动轮中至少一个为配置有驱动总成的驱动轮。悬挂连接结构用于悬挂连接电梯的轿厢;所述悬挂连接结构在轿厢的重力负载作用下能够拉紧第一臂和第二臂,使所述第一臂上的第一转动轮和所述第二臂的第二转动轮压紧位于中间的电梯导轨。进一步地,驱动方式包含两种方案,其一,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均为驱动轮。其二,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仅一个为驱动轮,另一个转动轮无动力输出可自由转动。另外,为了实现在轿厢的重力负载作用下拉紧第一臂和第二臂使所述第一臂上的第一转动轮和所述第二臂的第二转动轮压紧位于中间的电梯导轨,第一臂和第二臂中有一个或两个为活动安装。下面以第一臂和第二臂均设置为活动安装,且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均为驱动轮的技术方案为例进行说明。
参考图1和图2,该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臂10a和第二臂10b、驱动总成30、悬挂连接结构40。第一臂10a和第二臂10b分别设置于电梯导轨60两侧。驱动总成30包括第一驱动总成30a和第一驱动总成30a,第一驱动总成30a设置于第一臂10a上,第二驱动总成30b设置于第二臂10b上。驱动总成30包括为所述驱动轮31提供动力的动力源32。悬挂连接结构40用于悬挂连接电梯的轿厢;所述悬挂连接结构40在轿厢的重力负载作用下能够拉紧第一臂10a和第二臂10b,使所述第一臂10a上的驱动轮31和所述第二臂10b的驱动轮31压紧位于中间的电梯导轨60。
具体地,两臂,即第一臂10a和第二臂10b,采用可活动的连接方式进行安装。驱动总成30包括第一驱动总成30a和第一驱动总成30a,至少包括动力源32,在动力源32的驱动下,驱动轮31输出动力,驱动电梯工作。第一驱动总成30a安装在第一臂10a上,第二驱动总成30b安装在第二臂10b上,电梯导轨60布置在第一驱动总成30a和第二驱动总成30b之间,当第一臂10a和第二臂10b的运动使第一驱动总成30a和第二驱动总成30b相互靠近时,第一臂10a上的驱动轮31和第二臂10b的驱动轮31向中间压紧电梯导轨60,借助驱动轮31与电梯导轨60之间的压紧力,驱动轮31可依靠驱动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实现驱动。
具体参考图2,电梯的轿厢与悬挂连接结构40连接,在轿厢的重力负载作用下,悬挂连接结构40向第一臂10a和第二臂10b施加作用力,使第一臂10a的下端和第二臂10b的下端相互靠近,使两侧臂上的驱动轮31从两侧压紧电梯导轨60。进一步地,悬挂连接结构40由轿厢的重力负载驱动,悬挂连接结构40借助轿厢的重力负载驱使第一臂10a和第二臂10b的下端相互靠近,从而实现驱动轮31压紧电梯导轨60。因此,驱动轮31的压紧力与轿厢的重力负载大小适配,在大部分工作状态下无需持续工作在最大的压紧力下,降低了电梯工作时驱动装置中各个受力部件的受力。另外,悬挂连接结构40的功能在于悬挂连接电梯的轿厢,并借助轿厢的重力负载向第一臂10a和第二臂10b施加作用力以便驱动轮31从两侧压紧电梯导轨60,因而悬挂连接结构40为传力机构。
参考图1和图2,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悬挂连接结构40为连杆机构,借助连杆机构的作用,第一臂10a的下端和第二臂10b的下端相互靠近,使两侧臂上的驱动轮31从两侧压紧电梯导轨60。应当理解,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如附图所示的结构中,在重力负载的作用下,悬挂连接结构40的作用力会驱使第一臂10a的下端和第二臂10b的下端相互靠近,使第一臂10a上的驱动轮31和第二臂10b的驱动轮31向中间压紧电梯导轨60。在另外一些技术方案中,悬挂连接结构40的作用力可驱使第一臂10a的下端和第二臂10b的上端相互靠近,使第一臂10a上的驱动轮31和第二臂10b的驱动轮31向中间压紧电梯导轨60。因此,悬挂连接结构40的设计与驱动轮31在臂上的安装位置应当适配,实现在重力负载下使两侧臂上的驱动轮31压紧中间压紧电梯导轨60。
进一步参考图1至图5,驱动装置还包括中心支架50;所述第一臂10a和所述第二臂10b布置于所述中心支架50两侧。第一臂10a和/或所述第二臂10b与中心支架铰接在一起。在一具体示例中,第一臂10a和第二臂10b均与中心支架50铰接在一起,且驱动轮31的高度低于对应铰接部位的高度。参考图5,中心支架50两侧的结构对称布置,第一臂10a与中心支架50铰接于P1位置,第二臂10b与中心支架50铰接于P2位置,P1位置和P2位置的高度一致。第一臂10a上驱动轮31的安装位置和第二臂10b上驱动轮31的安装位置低于P1位置和P2位置的高度,当第一臂10a的下端和第二臂10b的下端相互靠近时,第一臂10a上的驱动轮31和第二臂10b的驱动轮31向中间靠拢压紧电梯导轨60。
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转动轮的安装高度低于第一臂与中心支架之间的铰接部位的高度;所述第二转动轮的安装高度低于第二臂与中心支架之间的铰接部位的高度,即第一臂10a上驱动轮31的安装位置和第二臂10b上驱动轮31的安装位置低于P1位置和P2位置的高度。悬挂连接结构40包括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用于拖曳电梯的轿厢,且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呈V形布置。
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用于拖曳电梯的轿厢,可直接连接在轿厢上,或借助其他连接结构与轿厢连接。在对应的连接部位,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均可以活动。具体地,悬挂连接结构40包括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以及悬挂件43;所述第一连接件41第一端铰接在第一臂10a的下端,所述第二连接件42第一端铰接在第二臂10b的下端。所述第一连接件4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接件42的第二端铰接在悬挂件43上,且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呈V形布置;所述悬挂件43用于连接电梯的轿厢。
具体地,第一连接件41的第二端、第二连接件42的第二端铰接在悬挂件43上同一部位,使第一连接件41、第二连接件42、悬挂件43之间形成复合铰链。轿厢安装在悬挂件43上,施加向下的负载,在重力负载的作用下,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分别拉动两侧第一臂10a的下端和第二臂10b的下端向中间靠拢,使第一臂10a上的驱动轮31和第二臂10b的驱动轮31向中间靠拢压紧电梯导轨60。因此,驱动轮31对于电梯导轨60的压紧力与轿厢所施加的重力负载相关,轿厢所施加的重力负载越大,驱动轮31压紧电梯导轨60的压紧力越大,在大部分工作状态下无需持续工作在最大的压紧力下,降低了电梯工作时驱动装置中各个受力部件的受力。此外,由于第一臂10a上驱动轮31的安装位置和第二臂10b上驱动轮31的安装位置低于P1位置和P2位置的高度,P1位置和P2距离两臂的下端较长,可以获得一个较大的施力力臂。
参考图2和图3,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驱动总成包括动力源32,减速器33,所述减速器33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源32之间动力连接,输出端与驱动轮31之间动力连接。本申请中,动力源32可以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输出动力到驱动轮31。具体地,动力源32的输出轴与减速器33的动力输入端之间形成动力连接,减速器33的输出轴输出动力至驱动轮31上。在本申请中,动力连接仅仅表示两者之间具有动力传输关系,不限定具体的连接方式,且可以设置其他中间部件。此处,减速器33用于降低动力源32输出的转速,使之更符合电梯运行速度的需求。
进一步地,驱动总成还包括制动器34,所述制动器34布置在减速器33与动力源32之间。制动器34用于对驱动装置进行制动,可用于实现电梯在预定位置的停靠。
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对于设置有驱动轮的臂,所述动力源、所述制动器、所述减速器布置在该臂的第一侧,所述驱动轮布置在该臂的第二侧。参考图3和图4,在一具体示例中,动力源32、制动器34、减速器33布置在第一臂10a和第二臂10b的第一侧,所述驱动轮31布置在第一臂10a和第二臂10b的第二侧。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总成30a设置于第一臂10a上,第二驱动总成30b设置于第二臂10b上,对于第一驱动总成30a和第二驱动总成30b,各构成部件的构成,以及布置方式均保持一致。
参考图5和图6,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悬挂件43包括第一悬挂件431和第二悬挂件432;所述第一悬挂件431和所述第二悬挂件432的截面形状均为L形,且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4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接件42的第二端之间铰接部位的两侧。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以及第一悬挂件431和第二悬挂件432通过同一铰轴连接在一起。具体地,第一悬挂件431和第二悬挂件432布置在两外侧,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位于第一悬挂件431和第二悬挂件432之间,如此,第一悬挂件431和第二悬挂件432可以将轿厢的负载更均匀的传递至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42的底部布置有用于连接轿厢的连接孔。
参考图7和图8,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臂活动连接在中心支架上;中心支架50上还布置有上限位结构51和下限位结构52。第一臂10a上设置有上限位配合结构11,上限位配合结构11与所述上限位结构51位置对应,上限位结构51插入所述上限位配合结构11内以形成限位关系。第一臂10a上还设置有下限位配合结构12,下限位配合结构12与所述下限位结构52位置对应,下限位结构52插入所述下限位配合结构12内以形成限位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臂10a和第二臂10b均铰接在中心支架50上,并且第一臂10a、第二臂10b与中心支架50之间的关联结构相同且可对称布置在中心支架50两侧。
第一臂10a与中心支架50之间包括两处限位结构,在上方位置,第一臂10a上的上限位配合结构11与中心支架50上的上限位结构51配合,上限位结构51插入上限位配合结构11内形成限位关系,引导并限制第一臂10a的活动,提高第一臂10a承受偏载的能力。在下方位置,第一臂10a上的下限位配合结构12与中心支架50上的下限位结构52配合,下限位结构52插入下限位配合结构12内形成限位关系,引导并限制第一臂10a的活动,提高第一臂10a承受偏载的能力。以上两处引导限位配合结构可有效提高第一臂10a承受偏载的能力,抵抗驱动轮的反作用力带来的力矩,从而提高驱动机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另外,在中心支架50的另一侧同样的位置上,第二臂10b与中心支架50之间可对称布置有相同的两处限位配合,本申请实施例重点对第一臂10a一侧的限位配合进行具体描述。
参考图7和图8,上限位配合结构11包括分别设置于上限位结构51两侧的第一上限位部111和第二上限位部112,第一上限位部111和第二上限位部112从两侧限制上限位结构51,使得上限位结构51只能在第一上限位部111和第二上限位部112所限定的间隙空间中进行相对运动。下限位配合结构12包括分别设置于下限位结构52两侧的第一下限位部121和第二下限位部122,第一下限位部121和第二下限位部122从两侧限制下限位结构52,使得下限位结构52只能够在第一下限位部121和第二下限位部122所限定的间隙空间中进行相对运动。如此,第一臂10a与中心支架50之间形成上下两处限位配合。
参考图7和图8,在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中,上限位配合结构11还包括上导向体113,上导向体113设置于所述第一上限位部111和所述第二上限位部112之间。上限位结构51上设置有供所述上导向体113穿过的上导向孔511,所述上导向孔511的截面形状的延伸方向与上导向体113的运动路径适配。当第一臂10a与中心支架50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上导向体113沿着上导向孔511的延伸方向相对运动。相对运动时,上导向体113仅能够在上导向孔511所限定的范围内运动,因而能够对第一臂10a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
进一步地,下限位配合结构12还包括下导向体123,下导向体123设置于所述第一下限位部121和所述第二下限位部122之间。下限位结构52上设置有供所述下导向体123穿过的下导向孔521;所述下导向孔521的截面形状的延伸方向与下导向体123的运动路径适配。当第一臂10a与中心支架50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时,下导向体123沿着下导向孔521的延伸方向相对运动。相对运动时,下导向体123仅能够在下导向孔521所限定的范围内运动,因而能够对第一臂10a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
参考图7和图8,在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中,上导向体113和下导向体123为可拆卸安装的轴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梯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利用轿厢的重力驱动第一臂和第二臂,使第一臂上的驱动轮和所述第二臂的驱动轮向中间压紧电梯导轨。该驱动装置利用轿厢重力作用使驱动轮自适应压电梯的紧导轨,一方面,驱动轮的压紧力与轿厢的重力负载大小适配,无需持续工作在最大的压紧力下,降低了电梯工作时驱动装置中各个受力部件的受力。另一方面,该驱动装置的安装和调节也较为方便。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梯,包括前一部分所提供的的驱动装置、导轨、以及轿厢。驱动装置与导轨配合,可沿着导轨上下移动,并带动轿厢一起上下运动。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电梯还可以包含其他相关机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梯还包括限位轮组件90、以及连接在限位轮组件90与驱动装置之间的连接臂80;所述连接臂80与限位轮组件90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臂80与驱动装置之间活动连接。此处,限位轮组件90用于导向限位,限位轮组件90与驱动装置之间采用活动的连接臂80连接在一起,用于使电梯能够顺畅的通过弯曲导轨,从而便于进行转向。
具体地,上述的活动连接可以为铰接、滑槽连接。铰接仅允许两连接件在连接部位产生相对转动。滑槽连接允许两连接件在连接部位产生相对滑动。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精神作举例说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梯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分别设置于电梯导轨两侧;
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所述第一转动轮设置于第一臂上,所述第二转动轮设置于第二臂上;所述第一转动轮和所述第二转动轮中至少一个为配置有驱动总成的驱动轮;
悬挂连接结构,用于悬挂连接电梯的轿厢;所述悬挂连接结构在轿厢的重力负载作用下能够拉紧第一臂和第二臂,使所述第一臂上的第一转动轮和所述第二臂的第二转动轮压紧位于中间的电梯导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心支架;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布置于所述中心支架两侧;所述第一臂和/或所述第二臂与中心支架铰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轮的安装高度低于第一臂与中心支架之间的铰接部位的高度;所述第二转动轮的安装高度低于第二臂与中心支架之间的铰接部位的高度;
所述悬挂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一端铰接在第一臂的下端,所述第二连接件第一端铰接在第二臂的下端;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用于拖曳电梯的轿厢,且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呈V形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连接结构还包括悬挂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铰接在悬挂件上;所述悬挂件用于连接电梯的轿厢;
所述悬挂件包括第一悬挂件和第二悬挂件;所述第一悬挂件和所述第二悬挂件的截面形状均为L形,且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之间铰接部位的两侧;
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以及第一悬挂件和第二悬挂件通过同一铰轴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总成包括:动力源、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源之间动力连接,输出端与驱动轮之间动力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支架上还布置有上限位结构和下限位结构;
所述第一臂上设置有与所述上限位结构位置对应的上限位配合结构,所述上限位结构插入所述上限位配合结构内以形成限位关系;
所述第一臂上还设置有与所述下限位结构位置对应的下限位配合结构,所述下限位结构插入所述下限位配合结构内以形成限位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限位配合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上限位结构两侧的第一上限位部和第二上限位部;
所述下限位配合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下限位结构两侧的第一下限位部和第二下限位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限位配合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上限位部和所述第二上限位部之间的上导向体;
所述上限位结构上设置有供所述上导向体穿过的上导向孔,所述上导向孔的截面形状的延伸方向与上导向体的运动路径适配;
所述下限位配合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下限位部和所述第二下限位部之间的下导向体;
所述下限位结构上设置有供所述下导向体穿过的下导向孔;所述下导向孔的截面形状的延伸方向与下导向体的运动路径适配。
9.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导轨、以及轿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轮组件、以及连接在限位轮组件与驱动装置之间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限位轮组件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臂与驱动装置之间活动连接。
CN202311039055.9A 2023-08-17 2023-08-17 电梯的驱动装置及电梯 Pending CN1170493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39055.9A CN117049322A (zh) 2023-08-17 2023-08-17 电梯的驱动装置及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39055.9A CN117049322A (zh) 2023-08-17 2023-08-17 电梯的驱动装置及电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49322A true CN117049322A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64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39055.9A Pending CN117049322A (zh) 2023-08-17 2023-08-17 电梯的驱动装置及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4932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15174B (zh) 负荷提升装置
KR100550493B1 (ko) 왕복 이동체 구동 기구 및 이를 이용한 엘리베이터 장치
JP4582440B2 (ja) 摩擦力を減少されたエネルギ伝送装置
CN102730511B (zh) 防坠落保护装置及提升机
CA2146722A1 (en) Automotive lift
CN103998364A (zh) 用于电梯的构造
CN220642182U (zh) 电梯的驱动装置及电梯
CN113371025A (zh) 一种适应转向架集成制动的铁路货车手制动装置
KR102520029B1 (ko) 엘리베이터 벨트를 위한 종단
CN117049322A (zh) 电梯的驱动装置及电梯
WO2019127852A1 (zh) 摩擦轮驱动悬挂端梁
CN201027852Y (zh) 钳式制动器
CN101665208A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对重驱动曳引装置
CN220642180U (zh) 用于电梯的限位驱动机构及电梯
CN213085324U (zh) 一种调度绞车用刹车装置
CN220642181U (zh) 用于电梯驱动轮的预紧组件及电梯
CN219341379U (zh) 一种电梯轿厢用曳引机构
CN219278737U (zh) 一种移载装置
CN216945369U (zh) 一种伸缩臂刹车机构
CN216711309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升降平台
CN219341586U (zh) 一种起重机液压制动装置
CN213978624U (zh) 一种桥梁建设设备架桥机的可调节行程限位装置
CN219488879U (zh) 一种移载机械手
CN214006491U (zh) 平稳滑行机构及炉膛检修平台
CN208546456U (zh) 一种新型钢筋弯曲机座双向刹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