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04012A - 一种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04012A
CN117004012A CN202311234430.5A CN202311234430A CN117004012A CN 117004012 A CN117004012 A CN 117004012A CN 202311234430 A CN202311234430 A CN 202311234430A CN 117004012 A CN117004012 A CN 1170040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polyether polyol
reactor
unsaturation polyether
cataly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344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荣若贵
荆晓东
耿佃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Shangz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Shangz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Shangz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Shangz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3443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040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04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040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 C08G6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 C08G65/2603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the other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C08G65/260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the other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containing hydroxyl groups
    • C08G65/2609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the other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containing hydroxyl groups containing aliphatic hydroxyl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 C08G6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 C08G65/269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r apparatus use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eth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属于聚醚多元醇合成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起始剂和碱性催化剂反应生成的催化剂液,催化剂液与环氧化合物通入微通道反应器进行聚合反应,然后进行精制得到中间体;将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酸与中间体在带搅拌的密闭容器中升温脱气、混合均匀,与环氧化合物通入微通道反应器组;使中间体与环氧化合物进行聚合反应,制得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本制备方法可以连续化进行运转,边配料边聚合反应,与釜式反应器比,大大减少了装置的空置率,物料一直在管线中流动反应直至出料,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醚多元醇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微通道反应器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醚多元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是以低分子量多元醇、多元胺或含活泼氢的化合物为起始剂,与氧化烯烃在催化剂作用下开环聚合而成,是合成聚氨酯材料的主要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家具海绵、家电保温、包装、纺织等领域。其中,以双金属络合物催化剂(DMC)制备的聚醚具有分子量分布窄和相对分子量高的优点,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目前国内DMC基聚醚多元醇的生产方式,大部分生产厂家采用釜式反应器。传统的釜式反应器生产DMC基聚醚多元醇时需要有较长的诱导期,且在诱导期内有一定的概率不聚合或缓慢聚合,而诱导期结束后聚合速率又突然加快,导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和压力的突然提升易导致反应釜爆炸。所以必须控制进料速度来控制反应放热速率,导致反应时间长,生产效率低。釜式反应装置的搅拌器是其关键装置,不同的搅拌器适用于不同起始剂的聚合反应和不同分子量聚醚的合成,导致一个反应釜只能专釜专用,不利于随时切换不同官能度和不同分子量的聚醚牌号,降低了生产效率。且随着聚醚牌号的增多,需要的不同形式的搅拌装置会越来越多,这对生产成本及维修、维护成本也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对规模化生产产生一定的局限性。釜式反应器在进行聚合反应时反应温度和压力控制不好会对聚醚质量产生影响,使其不饱和度升高,影响其后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周期短、工艺安全系数高的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起始剂和碱性催化剂反应生成得到催化剂液,再将催化剂液与至少一种环氧化合物先利用管道混合器混合后通入微通道反应器进行聚合反应,所述微通道反应器内的反应温度为90℃~200℃,反应压力为0.2MPa~10MPa;然后进行精制得到中间体;
2)将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酸与中间体在带搅拌的密闭容器中升温脱气、混合均匀得到预混物,将预混物与环氧化合物通入微通道反应器组,所述微通道反应器组的各微通道反应器内的反应温度为90℃~200℃,反应压力为0.2MPa~10MPa;使中间体与环氧化合物进行聚合反应,制得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
本发明生产周期短,工艺安全系数高,经济价值高,适用性广,占地面积小,适用于模块化组装和规模化生产。制得的聚醚多元醇的最终分子量为1000~10000,官能度为2~8,不饱和值≤0.03mol/kg。
上述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步骤1)中所得中间体的官能度为2~8,数均分子量为200~1000。
上述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所述的起始剂为甲醇、乙二醇、丙二醇、二乙二醇、甘油中的一种或几种,也可包括官能度为1~8,分子量为100~1000的小分子醇类聚醚多元醇。
上述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所述环氧化合物包括环氧丙烷、环氧乙烷、环氧氯丙烷、环氧丁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碱性催化剂为KOH、NaOH、甲醇钾或甲醇钠,所述的碱性催化剂的用量为环氧化合物质量的0.1%~0.5%。
优选的,所述的碱性催化剂的用量为环氧化合物质量的0.2%~0.3%。
上述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的用量为所得低不饱和度醚多元醇的总质量的10ppm~200ppm。
上述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酸为硫酸或磷酸,硫酸或磷酸的质量分数为45%~55%。
优选的,所述的酸的用量为预混物总量的10ppm~50ppm。
上述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微通道反应器的管道内直径为1mm~10mm,微通道容积为0.2L~10L;所述微通道反应器内的反应温度为130℃~150℃,反应压力为1MPa~3MPa。
上述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步骤2)所述的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酸与中间体利用T型微混合器混合;所述T型微混合器内的混合通道直径为100μm~1000μm,混合长度为5cm~20cm。
优选的,所述T型微混合器内的混合通道直径为400μm~800μm,混合长度为10cm~15cm。
所述微通道反应器的材质为不锈钢、哈氏合金中的一种。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至少一台微通道反应器为两台以上的微通道反应器串联,并为每台微通道反应器分别补充环氧化合物。
为得到目标数均分子量更高的聚醚多元醇,在第二个微通道反应器后继续串联第三个等等的微通道反应器。以上一级微通道反应器得到的聚醚作为起始剂继续与环氧化合物在本级微通道反应器中进行聚合反应,以此来得到更高分子量的聚醚。
为解决目前大部分计量泵的脉冲式出料导致的物料不能在微通道反应器中匀速恒定流动的弊端,本发明方法的装置系统中,计量泵和微通道反应器之间的管线上都装有混合器,两种物料从计量泵出来进入微通道反应器前都会先经过混合器,这就有效降低了计量泵本身的脉冲式送料对聚合单体的混合状态的影响,使聚合单体的混合更充分,聚合单体在管线内匀速的流动,使整体反应更充分。
本发明所述的利用微通道反应器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为:在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DMC),酸为助剂的作用下,通过微通道反应器,使起始剂与环氧烷烃进行聚合反应,制得目标分子量的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
本发明利用微通道反应器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具体步骤为:
1、将起始剂和碱性催化剂反应生成的催化剂液、至少一种环氧化合物以一定比例通过计量泵,经混合器加入第一个微通道反应器中反应,反应结束后物料进入收集罐,收集罐中物料经中和、吸附、脱气、过滤等步骤后得到中间体,存于预混罐中备用,其数均分子量在200~1000,官能度2~8。
2、将得到的中间体与双金属络合物催化剂(DMC)、痕量酸在一带搅拌的密闭容器中升温脱气一段时间,温度100℃~130℃,时间30min~180min,混合均匀,测水分≤0.02%,降温至50℃~80℃,得到混合料。
3、以至少一种环氧化合物为聚合单体,与步骤2的混合料在微通道反应器组中进行聚合反应,从微通道反应器流出的聚醚进入收集罐,经闪蒸器,降温,得到聚醚多元醇成品,数均分子量在1000~10000。
本发明再计量泵和微通道反应器之间的管线上均装有管道混合器,两种物料从计量泵出来进入微通道反应器前都会先经过混合器,这就有效降低了计量泵本身的脉冲式送料对聚合单体的混合状态的影响,使聚合单体的混合更充分,聚合单体在管线内匀速的流动,使整体反应更充分。
为得到目标产量的聚醚,本制备方法可以连续化进行运转,边配料边聚合反应,与釜式反应器比,大大减少了装置的空置率,物料一直在管线中流动反应直至出料,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优化,不再利用釜式反应器参与聚合反应。与传统的釜式反应器相比,整个反应体系无需进行诱导期聚合且反应单体在装置内停留时间较釜式反应器大大缩短,提高了生产效率。微通道反应器的比表面积大,传热系数高,整个反应安全可控,使聚合反应更加充分,提升了聚醚多元醇的聚合度,有效降低了聚醚多元醇的不饱和度。该发明方法适用性广,占地面积小,适用于模块化组装和规模化生产,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得到目标分子量的聚醚,可以将多个微通道反应器串联在一起,以上一级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的聚醚作为起始剂继续与环氧化合物在下一级微通道反应器中继续进行聚合反应,这种分段反应的方式,减小了环氧化合物和起始剂的质量比例,使反应更充分,更有利于聚醚链的增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果没有其它说明,所用原料都是市售得到的。
实施例1
1、将100g丙二醇,0.55gKOH制成催化剂液,与427g环氧丙烷分别通过计量泵同时加入第一级微通道反应器,停留时间5min,管道内直径3mm,反应器体积0.2L,反应温度100℃,反应压力1MPa,反应结束后经中和、干燥、过滤得到中间体,数均分子量为400,羟值(OHV)为280.5mgKOH/g。
2、将得到的中间体与0.04g双金属络合物催化剂(DMC)、0.001g质量分数为50%的磷酸在一带搅拌的密闭容器中升温120度脱气30min,混合均匀,降温60度得到混合料。
3、用计量泵分别将混合料与790g环氧丙烷同时加入第二级微通道反应器,停留时间7min,管道内直径3mm,反应器体积0.2L,反应温度120℃,反应压力2MPa,物料从第二级微通道反应器流出至收集器中,经闪蒸器处理得到聚醚多元醇成品,产品呈无色透明状,数均分子量为1000,C=C为0.01mol/kg。
实施例2
1、将100g丙三醇,1.2gKOH制成催化剂液,与443g环氧丙烷分别通过计量泵同时加入第一级微通道反应器,停留时间3min,管道内直径5mm,反应器体积0.5L,反应温度110℃,反应压力2MPa,反应结束后经中和、干燥、过滤得到中间体,数均分子量为500,OHV为336mgKOH/g。
2、将得到的中间体与0.19g双金属络合物催化剂(DMC)、0.0015g质量分数为50%的磷酸在一带搅拌的密闭容器中升温110度脱气60min,混合均匀,降温60度得到混合料。
3、用计量泵分别将混合料与2715g环氧丙烷同时加入第二级微通道反应器,停留时间7min,管道内直径5mm,反应器体积0.5L,反应温度120℃,反应压力3MPa,物料从第二级微通道反应器流出至收集器中,经闪蒸器处理得到聚醚多元醇成品,产品呈无色透明状,数均分子量为3000,C=C为0.015mol/kg。
实施例3
1、将100g丙二醇,0.55gKOH制成催化剂液,与427g环氧丙烷分别通过计量泵同时加入第一级微通道反应器,停留时间6min,管道内直径6mm,反应器体积0.3L,反应温度120℃,反应压力1MPa,反应结束后经中和、干燥、过滤得到中间体,数均分子量为400,OHV为280.5mgKOH/g。
2、将得到的中间体与0.1g双金属络合物催化剂(DMC)、0.002g质量分数为50%的磷酸在一带搅拌的密闭容器中升温110度脱气45min,混合均匀,降温50度得到混合料。
3、用计量泵分别将混合料与1250g环氧丙烷同时加入第二级微通道反应器,停留时间7min,管道内直径6mm,反应器体积0.3L,反应温度150℃,反应压力3MPa,物料从第二级微通道反应器流出至收集器中,经闪蒸器处理得到聚醚多元醇成品,产品呈无色透明状,数均分子量为6000,C=C为0.018mol/kg。
实施例4
1、将100g丙三醇,1.2gKOH制成催化剂液,与443g环氧丙烷分别通过计量泵同时加入第一级微通道反应器,停留时间3min,管道内直径5mm,反应器体积0.5L,反应温度110℃,反应压力2MPa,反应结束后经中和、干燥、过滤得到中间体,数均分子量为500,OHV为336mgKOH/g。
2、将得到的中间体与0.19g双金属络合物催化剂(DMC)、0.0015g质量分数为50%的磷酸在一带搅拌的密闭容器中升温110度脱气60min,混合均匀,降温60度得到混合料1。
3、用计量泵分别将混合料1与2715g环氧丙烷同时加入第二级微通道反应器,停留时间7min,管道内直径5mm,反应器体积0.5L,反应温度120℃,反应压力3MPa,物料从第二级微通道反应器流出至收集器中,经闪蒸器处理得到聚醚多元醇1,产品呈无色透明状,数均分子量为3000,C=C为0.018mol/kg。
4、将得到的聚醚多元醇1与0.20g双金属络合物催化剂(DMC)、0.0015g质量分数为50%的磷酸在一带搅拌的密闭容器中升温110度脱气60min,混合均匀,降温60度得到混合料2。
5、用计量泵分别将混合料2与5430g环氧丙烷同时加入第三级微通道反应器,停留时间10min,管道内直径5mm,反应器体积0.5L,反应温度150℃,反应压力3MPa,物料从第三级微通道反应器流出至收集器中,经闪蒸器处理得到聚醚多元醇2,产品呈无色透明状,数均分子量为7995,C=C为0.015mol/kg。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起始剂和碱性催化剂反应生成得到催化剂液,再将催化剂液与至少一种环氧化合物先利用管道混合器混合后通入微通道反应器进行聚合反应,所述微通道反应器内的反应温度为90℃~200℃,反应压力为0.2MPa~10MPa;然后进行精制得到中间体;
2)将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酸与中间体在带搅拌的密闭容器中升温脱气、混合均匀得到预混物,将预混物与环氧化合物通入微通道反应器组,所述微通道反应器组的各微通道反应器内的反应温度为90℃~200℃,反应压力为0.2MPa~10MPa;使中间体与环氧化合物进行聚合反应,制得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得中间体的官能度为2~8,数均分子量为200~1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碱性催化剂为KOH、NaOH、甲醇钾或甲醇钠,所述的碱性催化剂的用量为环氧化合物质量的0.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性催化剂的用量为环氧化合物质量的0.2%~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的用量为所得低不饱和度醚多元醇的总质量的10ppm~200pp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酸为硫酸或磷酸,硫酸或磷酸的质量分数为45%~5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的用量为预混物总量的10ppm~50pp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微通道反应器的管道内直径为1mm~10mm,微通道容积为0.2L~10L;所述微通道反应器内的反应温度为130℃~150℃,反应压力为1MPa~3MPa。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酸与中间体利用T型微混合器混合;所述T型微混合器内的混合通道直径为100μm~1000μm,混合长度为5cm~20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微通道反应器组为两台以上的微通道反应器串联,并为每台微通道反应器分别补充环氧化合物。
CN202311234430.5A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 Pending CN1170040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34430.5A CN117004012A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34430.5A CN117004012A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04012A true CN117004012A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69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34430.5A Pending CN117004012A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04012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5514A (zh) * 2020-07-02 2020-11-13 西华大学 一种采用微通道反应器连续生产高分子量聚醚的方法
CN114672012A (zh) * 2022-03-16 2022-06-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混合器和微通道反应器制备聚醚多元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5514A (zh) * 2020-07-02 2020-11-13 西华大学 一种采用微通道反应器连续生产高分子量聚醚的方法
CN114672012A (zh) * 2022-03-16 2022-06-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混合器和微通道反应器制备聚醚多元醇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50244B (zh) 一种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聚醚多元醇的方法
WO2017156797A1 (zh) 一种利用dmc催化剂循环制备聚醚多元醇的方法
CN100497438C (zh) 一种聚醚多元醇的连续化制备方法
CN101851329A (zh) 在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工艺中起始物进料流的酸化
KR20020054347A (ko) 폴리에테르 폴리올의 연속 제조 방법
US9890100B2 (en) Continuous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ers with a DMC catalyst
KR102069569B1 (ko) 저분자량 충격 폴리에테르를 제조하는 개선된 방법
MX2008010377A (es) Proceso para la preparacion de polioles.
CN111925514A (zh) 一种采用微通道反应器连续生产高分子量聚醚的方法
KR20040029262A (ko) 산화에틸렌-캡핑된 폴리올의 제조 방법
CN108070082B (zh) 一种制备较低粘度高分子量聚醚多元醇的方法
ES2800199T3 (es) Proceso para obtener poliéter dioles
CN117004012A (zh) 一种连续化制备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
CN213739255U (zh) 一种管道化连续生产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的设备
CN109535411B (zh) 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单一分布聚乙二醇的方法
CN111072947A (zh) 低不饱和度超高分子量低粘度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CN113429557B (zh) 一种低粘度聚醚多元醇的连续化制备方法
CN109929101A (zh) 硬泡聚醚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US11214584B2 (en) Polyols for preparing flexible polyurethane foa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11253531B (zh) 聚合物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CN110951066A (zh) 一种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CN217962495U (zh) 生产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的连续管式反应装置
SU807616A1 (ru) Непрерывный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 простых полиэфиров
CN116693826B (zh) 一种聚己内酯多元醇连续制备方法
CN204939365U (zh) 一种制备聚醚大单体的高效节能反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