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68509B - 一种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68509B
CN116968509B CN202311207245.7A CN202311207245A CN116968509B CN 116968509 B CN116968509 B CN 116968509B CN 202311207245 A CN202311207245 A CN 202311207245A CN 116968509 B CN116968509 B CN 1169685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resistor
valve
capacitor
micro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072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68509A (zh
Inventor
曾成碧
苏纪豪
杨小宝
苗虹
刘青松
李文涛
吴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120724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685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68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68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68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685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271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 B60H1/00278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for the batte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357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H1/00385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vehicles having an electrical drive, e.g. hybrid or fuel cell
    • B60H1/00392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vehicles having an electrical drive, e.g. hybrid or fuel cell for electric vehicles having only electric drive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2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 B60H1/14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otherwise than from cooling liquid of the plant, e.g. heat from the grease oil, the brakes, the transmission unit
    • B60H1/143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otherwise than from cooling liquid of the plant, e.g. heat from the grease oil, the brakes, the transmission unit the heat being derived from cooling an electric component, e.g.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circuits, fuel cells or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6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air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271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 B60H2001/003Component temperature regulation using an air flow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一端均与驾乘舱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冷风腔和热风腔连通;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一端均与电池盒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冷风腔和热风腔连通;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一端均与电机箱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冷风腔和热风腔连通;风扇,其第一进风端通过第七阀门与电池盒连通,其第二进风端通过第八阀门与电机箱连通,其出风端与热风腔连通。本发明可以将电机和电池的工作温度,以及驾乘舱内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同时能够在环境温度较低时,降低空调系统的耗电量,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的温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的电机和动力电池的工作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大,为了提高电动汽车整车的运行性能,需要将电机和动力电池的工作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通常电动汽车还为电机和动力电池配置有热管理系统,通过热管理系统对电机和动力电池的工作温度进行控制。当电机和动力电池的工作温度较高时,热管理系统将电机和动力电池上的热量搬运走;当电机和动力电池的工作温度较低时,热管理系统为电机和/或动力电池提供热量,以便保证电机和动力电池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
此外,在环境温度较低时,空调系统需要为电动汽车的驾乘舱(驾驶舱和乘员舱)提供大量的热量,为驾乘人员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温度。如果电机和/或动力电池产生的废热能够被搬运到驾乘舱内,则势必会降低空调系统的耗电量,从而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可以将电机和电池的工作温度,以及驾乘舱内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同时能够在环境温度较低时,降低空调系统的耗电量,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设置在驾乘舱内,以检测所述驾乘舱内的室内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设置在电池盒内,以检测所述电池盒内的电池温度;
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设置在电机箱内,以检测所述电机箱内的电机温度;
第一阀门,一端与所述驾乘舱连通,另一端用于与空调系统的冷风腔连通;
第二阀门,一端与所述驾乘舱连通,另一端用于与空调系统的热风腔连通;
第三阀门,一端与所述电池盒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冷风腔连通;
第四阀门,一端与所述电池盒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热风腔连通;
第五阀门,一端与所述电机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冷风腔连通;
第六阀门,一端与所述电机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热风腔连通;
风扇,其第一进风端通过第七阀门与所述电池盒连通,其第二进风端通过第八阀门与所述电机箱连通,其出风端与所述热风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或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或第三温度传感器配置有温控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控电路包括检测电路、主控电路、电源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电路与所述检测电路、主控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连接,以提供电源;所述检测电路、主控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依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热电偶J1、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温度传感器U5、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和电阻R19;
所述热电偶J1的引脚2与所述电容C17的一端、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2和接地的电容C18连接,所述热电偶J1的引脚1与所述电容C17的另一端、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3和接地的电容C19连接,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4与接地的所述电容C20连接后外接电压端+5V,所述电阻R16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17的一端和电阻R18的一端连接后外接电压端3V3,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7与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和主控电路连接,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6与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和主控电路连接,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5与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和主控电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U5的引脚3与所述电阻R19的一端连接后外接电压端3V3,所述温度传感器U5的引脚2与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和主控电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电路包括微控制器U1、电阻R2、灯D1、电容C8和电感L1,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54与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7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52与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6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53与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5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40与所述温度传感器U5的引脚2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1外接电压端3V3,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2与所述灯D1的负极连接,所述灯D1的正极通过所述电阻R2外接电压端3V3,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13与所述电感L1的一端和接地的电容C8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电容C9、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和接口JTAG1,所述电容C9的一端与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1和引脚2连接后外接电压端3V3,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4、引脚6、引脚8、引脚10、引脚12、引脚14、引脚16、引脚18和引脚20连接后接地,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3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56连接,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5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50连接,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7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46连接,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9与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49和接地的电阻R9连接,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13与所述电阻R8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55连接,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15与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7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和电阻R8的另一端相连后外接电压端3V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连接器P1,所述连接器P1的引脚1、引脚2、引脚3、引脚4、引脚5、引脚6、引脚7、引脚8、引脚9、引脚10、引脚11、引脚12、引脚13、引脚14、引脚15、引脚16、引脚17、引脚18、引脚19和引脚20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3、引脚4、引脚11、引脚26、引脚27、引脚29、引脚30、引脚41、引脚42、引脚43、引脚33、引脚34、引脚35、引脚36、引脚37、引脚38、引脚39、引脚40、引脚62和引脚28一一对应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按键K2、按键K3、按键K4和按键K5,所述电阻R32的一端、电阻R33的一端、电阻R34的一端和电阻R35的一端相连后外接电压端3V3,所述电阻R32的另一端与按键K2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51连接,所述电阻R33的另一端与按键K3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44连接,所述电阻R34的另一端与按键K4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45连接,所述电阻R35的另一端与按键K5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40连接,所述按键K2的另一端、按键K3的另一端、按键K4的另一端和按键K5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4、电阻R23、电阻R25、电阻R26、光耦U7、光耦U8、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灯D7、灯D8、三极管Q2、三极管Q1、电子开关P7、电子开关P8、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
所述电阻R21的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61连接,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与所述光耦U7的引脚2连接,所述光耦U7的引脚1外接电压端3V3,所述光耦U7的引脚3外接电压端+5V,所述光耦U7的引脚4与所述电阻R23的一端和接地的电阻R22连接,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25的一端和电阻R2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与所述灯D7的负极连接,所述灯D7的正极外接电压端+5V,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子开关P7的引脚2连接,所述电子开关P7的引脚1外接电压端+V,所述电子开关P7的引脚3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KM1连接;
所述电阻R26的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57连接,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与所述光耦U8的引脚2连接,所述光耦U8的引脚1外接电压端3V3,所述光耦U8的引脚3外接电压端+5V,所述光耦U8的引脚4与所述电阻R27的一端和接地的电阻R28连接,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30的一端和电阻R2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9的另一端与所述灯D8的负极连接,所述灯D8的正极外接电压端+5V,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子开关P8的引脚2连接,所述电子开关P8的引脚1外接电压端+V,所述电子开关P8的引脚3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KM2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电路包括蓄电池P3、二极管D3、电容C10、电容C12、电容C11、电容C13、二极管D2、稳压器U2、稳压器U3、电容C14、电容C15、电阻R15、二极管D4和灯D5;
所述蓄电池P3引脚2与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电容C10的一端、电容C1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和稳压器U2的引脚1连接,所述蓄电池P3引脚1与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电容C10的另一端、电容C12的负极、电容C11的一端、电容C13的负极和稳压器U2的引脚2连接后接地,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所述稳压器U2的引脚3、电容C11的另一端和电容C13的正极连接后作为电压端+5V;
所述稳压器U3的引脚3与所述稳压器U2的引脚3和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与所述电阻R15的一端、接地的电容C15、接地的电容C14、稳压器U3的引脚2和引脚4连接后作为电压端3V3,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所述灯D5的正极连接,所述灯D5的负极接地。
综上所述,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的设置,可以将驾乘舱内的室内温度、电池盒内的电池温度和电机箱内的电机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同时通过风扇、第七阀门、第八阀门的设置,能够在环境温度较低时,将电池盒和电机箱内的热风排到热风腔,降低空调系统的耗电量,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所涉及的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所涉及的热电偶J1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所涉及的温度传感器U5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微控制器U1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所涉及的接口JTAG1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所涉及的连接器P1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所涉及的按键J1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所涉及的按键J2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存储器U6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所涉及的显示器P2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光耦U7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光耦U8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所涉及的稳压器U2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所涉及的稳压器U3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实施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此外,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设置在驾乘舱内,以检测所述驾乘舱内的室内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设置在电池盒内,以检测所述电池盒内的电池温度;
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设置在电机箱内,以检测所述电机箱内的电机温度;
第一阀门,一端与所述驾乘舱连通,另一端用于与空调系统的冷风腔连通;
第二阀门,一端与所述驾乘舱连通,另一端用于与空调系统的热风腔连通;
第三阀门,一端与所述电池盒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冷风腔连通;
第四阀门,一端与所述电池盒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热风腔连通;
第五阀门,一端与所述电机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冷风腔连通;
第六阀门,一端与所述电机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热风腔连通;
风扇,其第一进风端通过第七阀门与所述电池盒连通,其第二进风端通过第八阀门与所述电机箱连通,其出风端与所述热风腔连通。
应当理解的是,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驾乘舱内的室内温度过高时,空调系统工作并在冷风腔内产生冷风,打开第一阀门,冷风通过第一阀门进入驾乘舱,驾乘舱内的室内温度降低。
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驾乘舱内的室内温度过低时,空调系统工作并在热风腔内产生热风,打开第二阀门,热风通过第二阀门进入驾乘舱,驾乘舱内的室内温度升高。同时,风扇工作,打开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风扇将电池盒和电机箱内的热风排到热风腔,可以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此时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或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比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低,则无需启动风扇、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反之,如果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比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高,则启动风扇和第七阀门;如果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比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高,则启动风扇和第八阀门;如果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均比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高,则启动风扇、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
当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电池盒内的电池温度过高时,空调系统工作并在冷风腔内产生冷风,打开第三阀门,冷风通过第三阀门进入电池盒,电池盒内的电池温度降低。
当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电池盒内的电池温度过低时,空调系统工作并在热风腔内产生热风,打开第四阀门,热风通过第四阀门进入电池盒,电池盒内的电池温度升高。
当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电机箱内的电机温度过高时,空调系统工作并在冷风腔内产生冷风,打开第五阀门,冷风通过第五阀门进入电机箱,电机箱内的电机温度降低。
当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电机箱内的电机温度过低时,空调系统工作并在热风腔内产生热风,打开第六阀门,热风通过第六阀门进入电机箱,电机箱内的电机温度升高。
可以理解的是,空调系统产生冷风和热风的过程和原理均为现有方案,在此不再复述;本实施例只是利用空调系统产生的冷风和热风,分别进行降温和升温而已。上述的温度过高过低的判断,只需根据各自提前预设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配置有温控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控电路包括检测电路、主控电路、电源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电路与所述检测电路、主控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连接,以提供电源;所述检测电路、主控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依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热电偶J1、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温度传感器U5、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和电阻R19;
所述热电偶J1的引脚2与所述电容C17的一端、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2和接地的电容C18连接,所述热电偶J1的引脚1与所述电容C17的另一端、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3和接地的电容C19连接,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4与接地的所述电容C20连接后外接电压端+5V,所述电阻R16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17的一端和电阻R18的一端连接后外接电压端3V3,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7与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和主控电路连接,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6与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和主控电路连接,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5与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和主控电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U5的引脚3与所述电阻R19的一端连接后外接电压端3V3,所述温度传感器U5的引脚2与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和主控电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7所示,所述主控电路包括微控制器U1、电阻R2、灯D1、电容C8和电感L1,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54与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7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52与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6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53与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5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40与所述温度传感器U5的引脚2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1外接电压端3V3,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2与所述灯D1的负极连接,所述灯D1的正极通过所述电阻R2外接电压端3V3,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13与所述电感L1的一端和接地的电容C8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电容C9、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和接口JTAG1,所述电容C9的一端与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1和引脚2连接后外接电压端3V3,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4、引脚6、引脚8、引脚10、引脚12、引脚14、引脚16、引脚18和引脚20连接后接地,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3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56连接,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5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50连接,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7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46连接,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9与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49和接地的电阻R9连接,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13与所述电阻R8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55连接,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15与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7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和电阻R8的另一端相连后外接电压端3V3。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连接器P1,所述连接器P1的引脚1、引脚2、引脚3、引脚4、引脚5、引脚6、引脚7、引脚8、引脚9、引脚10、引脚11、引脚12、引脚13、引脚14、引脚15、引脚16、引脚17、引脚18、引脚19和引脚20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3、引脚4、引脚11、引脚26、引脚27、引脚29、引脚30、引脚41、引脚42、引脚43、引脚33、引脚34、引脚35、引脚36、引脚37、引脚38、引脚39、引脚40、引脚62和引脚28一一对应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8所示,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按键K2、按键K3、按键K4和按键K5,所述电阻R32的一端、电阻R33的一端、电阻R34的一端和电阻R35的一端相连后外接电压端3V3,所述电阻R32的另一端与按键K2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51连接,所述电阻R33的另一端与按键K3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44连接,所述电阻R34的另一端与按键K4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45连接,所述电阻R35的另一端与按键K5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40连接,所述按键K2的另一端、按键K3的另一端、按键K4的另一端和按键K5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7、图9和图10所示,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电阻R1、按键K1、电容C5、电阻R3、电阻R4、电容C6、电容C7、晶振Y1、存储器U6、电阻R13、电阻R14、电容C16、电阻R10、电阻R11、变阻器R12和显示器P2;
微控制器U1的引脚60与接地的电阻R3连接,微控制器U1的引脚28与接地的电阻R4连接,微控制器U1的引脚7与电阻R1的一端、接地的电容C5和接地的按键K1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外接电压端3V3,微控制器U1的引脚5与晶振Y1的一端和接地的电容C6的连接,微控制器U1的引脚6与晶振Y1的另一端和接地的电容C7的连接,微控制器U1的引脚58与电阻R14的一端和存储器U6的引脚6连接,微控制器U1的引脚59与电阻R13的一端和存储器U6的引脚5连接,存储器U6的引脚8与接地的电容C16、电阻R13的另一端和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后外接电压端3V3,显示器P2的引脚17通过电阻R10外接电压端+5V,显示器P2的引脚15通过电阻R11外接电压端+5V,显示器P2的引脚17、引脚15、引脚14、引脚13、引脚12、引脚11、引脚10、引脚9、引脚8、引脚7、引脚6、引脚5和引脚4分别与微控制器U1的引脚24、引脚25、引脚23、引脚22、引脚21、引脚20、引脚17、引脚16、引脚15、引脚14、引脚10、引脚9和引脚8一一对应连接,显示器P2的引脚18与变阻器R12的第一定端连接,显示器P2的引脚3与变阻器R12的动端连接,变阻器R12的第二定端外接电压端+5V。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输出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4、电阻R23、电阻R25、电阻R26、光耦U7、光耦U8、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灯D7、灯D8、三极管Q2、三极管Q1、电子开关P7、电子开关P8、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
所述电阻R21的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61连接,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与所述光耦U7的引脚2连接,所述光耦U7的引脚1外接电压端3V3,所述光耦U7的引脚3外接电压端+5V,所述光耦U7的引脚4与所述电阻R23的一端和接地的电阻R22连接,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25的一端和电阻R2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与所述灯D7的负极连接,所述灯D7的正极外接电压端+5V,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子开关P7的引脚2连接,所述电子开关P7的引脚1外接电压端+V,所述电子开关P7的引脚3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KM1连接;
所述电阻R26的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57连接,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与所述光耦U8的引脚2连接,所述光耦U8的引脚1外接电压端3V3,所述光耦U8的引脚3外接电压端+5V,所述光耦U8的引脚4与所述电阻R27的一端和接地的电阻R28连接,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30的一端和电阻R2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9的另一端与所述灯D8的负极连接,所述灯D8的正极外接电压端+5V,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子开关P8的引脚2连接,所述电子开关P8的引脚1外接电压端+V,所述电子开关P8的引脚3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KM2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电源电路包括蓄电池P3、二极管D3、电容C10、电容C12、电容C11、电容C13、二极管D2、稳压器U2、稳压器U3、电容C14、电容C15、电阻R15、二极管D4和灯D5;
所述蓄电池P3引脚2与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电容C10的一端、电容C1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和稳压器U2的引脚1连接,所述蓄电池P3引脚1与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电容C10的另一端、电容C12的负极、电容C11的一端、电容C13的负极和稳压器U2的引脚2连接后接地,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所述稳压器U2的引脚3、电容C11的另一端和电容C13的正极连接后作为电压端+5V;
所述稳压器U3的引脚3与所述稳压器U2的引脚3和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与所述电阻R15的一端、接地的电容C15、接地的电容C14、稳压器U3的引脚2和引脚4连接后作为电压端3V3,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所述灯D5的正极连接,所述灯D5的负极接地。
综上,没有描述到的器件参数和连接关系如图2至图14所示即可。各个电压端(如+V、+5V、3V3)可以根据实际所需的工作电压设置即可。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可以为电磁阀。
工作时,通过热电偶J1和温度传感器U5进行温度检测,检测温度信号传输到微控制器U1,通过按键K2、按键K3、按键K4、按键K5和显示器P2,可以提前预设温度阈值,当检测温度在温度阈值范围内,微控制器U1无动作(即OUT1和OUT2处均无输出)。
当检测温度小于温度阈值,即温度较低时,微控制器U1向光耦U7输出高电平,光耦U7向三极管Q1输出高电平,三极管Q1导通,电子开关P7得电导通,使得线圈KM1得电,第一温度传感器对应的第一继电器的5个常开触点分别串联在第二阀门的工作电路、第七阀门的工作电路、第八阀门的工作电路和风扇的工作电路上,以及并联在空调系统的热风工作电路上;第二温度传感器对应的第一继电器的2个常开触点分别串联在第四阀门的工作电路上,以及并联在空调系统的热风工作电路上;第三温度传感器对应的第一继电器的2个常开触点分别串联在第六阀门的工作电路上,以及并联在空调系统的热风工作电路上。
当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小于温度阈值,即架乘舱内的温度较低时,线圈KM1得电,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动作打开,风扇工作,风扇将电池盒和电机箱内的热风抽取到热风腔,同时第二阀门动作打开,空调系统工作,在热风腔内产生热风,热风通过第二阀门进入架乘舱,架乘舱内的温度升高。这能够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
同理,当第二温度传感器或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小于温度阈值,即电池盒或电机箱内的温度较低时,相应的第四阀门或第六阀门动作打开,热风通过相应的第四阀门或第六阀门进入电池盒或电机箱,电池盒或电机箱内的温度升高。
当检测温度大于温度阈值,即温度较高时,微控制器U1向光耦U8输出高电平,光耦U8向三极管Q2输出高电平,三极管Q2导通,电子开关P8得电导通,使得线圈KM2得电,第一温度传感器对应的第二继电器的2个常开触点分别串联在第一阀门的工作电路上,以及并联在空调系统的冷风工作电路上;第二温度传感器对应的第二继电器的2个常开触点分别串联在第三阀门的工作电路上,以及并联在空调系统的冷风工作电路上;第三温度传感器对应的第二继电器的2个常开触点分别串联在第五阀门的工作电路上,以及并联在空调系统的冷风工作电路上。
当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大于温度阈值,即架乘舱内的温度较高时,线圈KM2得电,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第一阀门动作打开,同时空调系统工作,在冷风腔内产生冷风,冷风通过第一阀门进入架乘舱,架乘舱内的温度降低。
同理,当第二温度传感器或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大于温度阈值,即电池盒或电机箱内的温度较高时,相应的第三阀门或第五阀门动作打开,冷风通过相应的第三阀门或第五阀门进入电池盒或电机箱,电池盒或电机箱内的温度降低。
以上所述实施例是用以说明本发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所以举例数值的变更或等效元件的置换仍应隶属本发明的范畴。

Claims (5)

1.一种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设置在驾乘舱内,以检测所述驾乘舱内的室内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设置在电池盒内,以检测所述电池盒内的电池温度;
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设置在电机箱内,以检测所述电机箱内的电机温度;
第一阀门,一端与所述驾乘舱连通,另一端用于与空调系统的冷风腔连通;
第二阀门,一端与所述驾乘舱连通,另一端用于与空调系统的热风腔连通;
第三阀门,一端与所述电池盒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冷风腔连通;
第四阀门,一端与所述电池盒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热风腔连通;
第五阀门,一端与所述电机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冷风腔连通;
第六阀门,一端与所述电机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热风腔连通;
风扇,其第一进风端通过第七阀门与所述电池盒连通,其第二进风端通过第八阀门与所述电机箱连通,其出风端与所述热风腔连通;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配置有温控电路;
所述温控电路包括检测电路、主控电路、电源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电路与所述检测电路、主控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连接,以提供电源;所述检测电路、主控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依次连接;
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热电偶J1、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温度传感器U5、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和电阻R19;
所述热电偶J1的引脚2与所述电容C17的一端、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2和接地的电容C18连接,所述热电偶J1的引脚1与所述电容C17的另一端、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3和接地的电容C19连接,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4与接地的所述电容C20连接后外接电压端+5V,所述电阻R16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17的一端和电阻R18的一端连接后外接电压端3V3,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7与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和主控电路连接,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6与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和主控电路连接,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5与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和主控电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U5的引脚3与所述电阻R19的一端连接后外接电压端3V3,所述温度传感器U5的引脚2与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和主控电路连接;
所述主控电路包括微控制器U1、电阻R2、灯D1、电容C8和电感L1,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54与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7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52与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6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53与所述热电偶数字转换器U4的引脚5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40与所述温度传感器U5的引脚2连接,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1外接电压端3V3,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2与所述灯D1的负极连接,所述灯D1的正极通过所述电阻R2外接电压端3V3,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13与所述电感L1的一端和接地的电容C8连接;
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电容C9、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和接口JTAG1,所述电容C9的一端与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1和引脚2连接后外接电压端3V3,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4、引脚6、引脚8、引脚10、引脚12、引脚14、引脚16、引脚18和引脚20连接后接地,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3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56连接,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5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50连接,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7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46连接,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9与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49和接地的电阻R9连接,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13与所述电阻R8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55连接,所述接口JTAG1的引脚15与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7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和电阻R8的另一端相连后外接电压端3V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连接器P1,所述连接器P1的引脚1、引脚2、引脚3、引脚4、引脚5、引脚6、引脚7、引脚8、引脚9、引脚10、引脚11、引脚12、引脚13、引脚14、引脚15、引脚16、引脚17、引脚18、引脚19和引脚20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3、引脚4、引脚11、引脚26、引脚27、引脚29、引脚30、引脚41、引脚42、引脚43、引脚33、引脚34、引脚35、引脚36、引脚37、引脚38、引脚39、引脚40、引脚62和引脚28一一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按键K2、按键K3、按键K4和按键K5,所述电阻R32的一端、电阻R33的一端、电阻R34的一端和电阻R35的一端相连后外接电压端3V3,所述电阻R32的另一端与按键K2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51连接,所述电阻R33的另一端与按键K3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44连接,所述电阻R34的另一端与按键K4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45连接,所述电阻R35的另一端与按键K5的一端和微控制器U1的引脚40连接,所述按键K2的另一端、按键K3的另一端、按键K4的另一端和按键K5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4、电阻R23、电阻R25、电阻R26、光耦U7、光耦U8、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灯D7、灯D8、三极管Q2、三极管Q1、电子开关P7、电子开关P8、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
所述电阻R21的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61连接,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与所述光耦U7的引脚2连接,所述光耦U7的引脚1外接电压端3V3,所述光耦U7的引脚3外接电压端+5V,所述光耦U7的引脚4与所述电阻R23的一端和接地的电阻R22连接,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25的一端和电阻R2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与所述灯D7的负极连接,所述灯D7的正极外接电压端+5V,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子开关P7的引脚2连接,所述电子开关P7的引脚1外接电压端+V,所述电子开关P7的引脚3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KM1连接;
所述电阻R26的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U1的引脚57连接,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与所述光耦U8的引脚2连接,所述光耦U8的引脚1外接电压端3V3,所述光耦U8的引脚3外接电压端+5V,所述光耦U8的引脚4与所述电阻R27的一端和接地的电阻R28连接,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30的一端和电阻R2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9的另一端与所述灯D8的负极连接,所述灯D8的正极外接电压端+5V,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子开关P8的引脚2连接,所述电子开关P8的引脚1外接电压端+V,所述电子开关P8的引脚3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KM2连接;
第一温度传感器对应的第一继电器的5个常开触点分别串联在第二阀门的工作电路、第七阀门的工作电路、第八阀门的工作电路和风扇的工作电路上,以及并联在空调系统的热风工作电路上;
第二温度传感器对应的第一继电器的2个常开触点分别串联在第四阀门的工作电路上,以及并联在空调系统的热风工作电路上;
第三温度传感器对应的第一继电器的2个常开触点分别串联在第六阀门的工作电路上,以及并联在空调系统的热风工作电路上;
第一温度传感器对应的第二继电器的2个常开触点分别串联在第一阀门的工作电路上,以及并联在空调系统的冷风工作电路上;
第二温度传感器对应的第二继电器的2个常开触点分别串联在第三阀门的工作电路上,以及并联在空调系统的冷风工作电路上;
第三温度传感器对应的第二继电器的2个常开触点分别串联在第五阀门的工作电路上,以及并联在空调系统的冷风工作电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蓄电池P3、二极管D3、电容C10、电容C12、电容C11、电容C13、二极管D2、稳压器U2、稳压器U3、电容C14、电容C15、电阻R15、二极管D4和灯D5;
所述蓄电池P3引脚2与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电容C10的一端、电容C1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和稳压器U2的引脚1连接,所述蓄电池P3引脚1与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电容C10的另一端、电容C12的负极、电容C11的一端、电容C13的负极和稳压器U2的引脚2连接后接地,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所述稳压器U2的引脚3、电容C11的另一端和电容C13的正极连接后作为电压端+5V;
所述稳压器U3的引脚3与所述稳压器U2的引脚3和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与所述电阻R15的一端、接地的电容C15、接地的电容C14、稳压器U3的引脚2和引脚4连接后作为电压端3V3,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所述灯D5的正极连接,所述灯D5的负极接地。
CN202311207245.7A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 Active CN1169685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07245.7A CN116968509B (zh)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07245.7A CN116968509B (zh)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68509A CN116968509A (zh) 2023-10-31
CN116968509B true CN116968509B (zh) 2023-11-28

Family

ID=88475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07245.7A Active CN116968509B (zh)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68509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97721A (en) * 1954-09-14 1958-07-09 Foxboro Co Measuring apparatus
FR2009425A1 (zh) * 1968-05-27 1970-02-06 Rosemount Eng Co Ltd
CN203995556U (zh) * 2014-06-10 2014-12-10 恒升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废热量的电动车暖气系统
CN105365523A (zh) * 2015-12-09 2016-03-02 刘景平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的电动汽车节能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5987437A (zh) * 2014-11-17 2016-10-0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空调
CN205836750U (zh) * 2016-05-05 2016-12-28 吉林大学 基于stm32的高速车祸自动报警系统
CN106352996A (zh) * 2016-10-10 2017-01-25 无锡伟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热电偶温度和模拟信号采集仪
CN206003923U (zh) * 2016-07-22 2017-03-08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调节系统和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KR101753004B1 (ko) * 2016-06-03 2017-07-19 동명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차량용 공조시스템
CN207559021U (zh) * 2017-12-20 2018-06-29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温控系统和电动汽车
CN109390641A (zh) * 2018-10-24 2019-02-26 大乘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冷却系统
CN110031132A (zh) * 2019-03-07 2019-07-19 潍坊奥博仪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高精度流量热量积算仪
WO2020179403A1 (ja) * 2019-03-06 2020-09-10 サンデ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高電圧機器用インターロッ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49200A1 (de) * 2004-10-18 2006-05-11 Denso Corp., Kariya Batteriekühlvorrichtung zur Fahrzeugnutzung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97721A (en) * 1954-09-14 1958-07-09 Foxboro Co Measuring apparatus
FR2009425A1 (zh) * 1968-05-27 1970-02-06 Rosemount Eng Co Ltd
CN203995556U (zh) * 2014-06-10 2014-12-10 恒升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废热量的电动车暖气系统
CN105987437A (zh) * 2014-11-17 2016-10-0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空调
CN105365523A (zh) * 2015-12-09 2016-03-02 刘景平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的电动汽车节能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205836750U (zh) * 2016-05-05 2016-12-28 吉林大学 基于stm32的高速车祸自动报警系统
KR101753004B1 (ko) * 2016-06-03 2017-07-19 동명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차량용 공조시스템
CN206003923U (zh) * 2016-07-22 2017-03-08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调节系统和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CN106352996A (zh) * 2016-10-10 2017-01-25 无锡伟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热电偶温度和模拟信号采集仪
CN207559021U (zh) * 2017-12-20 2018-06-29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温控系统和电动汽车
CN109390641A (zh) * 2018-10-24 2019-02-26 大乘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冷却系统
WO2020179403A1 (ja) * 2019-03-06 2020-09-10 サンデ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高電圧機器用インターロック装置
CN110031132A (zh) * 2019-03-07 2019-07-19 潍坊奥博仪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高精度流量热量积算仪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Frequency Adaptive Scheme Based on Newton Structure of PRRC for LCL-Type Inverter Connected with Weak Grid;Zeng, CB etc.;《ENERGIES》;第14卷(第14期);全文 *
基于定子串电阻的DFIG联合故障穿越方法研究;曾成碧等;《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第34卷(第05期);第214-219页 *
欧曼GTL超能版空调系统电路;赵国富;;汽车电器(第04期);第66-6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68509A (zh)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85229A (zh) 电池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464020B (zh) 一种汽车ptc采暖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8596954U (zh) 一种汽车启动电源电路
CN205381155U (zh)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
CN116968509B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温控系统
CN110539710A (zh) 一种带快慢充的纯电动物流车的电源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
CN102496751A (zh) 一种具有热量管理功能的电池包及其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3065871A (zh) 一种降低电磁继电器功耗的实现电路
CN102729767A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及暖风集成控制系统
CN210603647U (zh) 一种电池超温报警电路
CN203410269U (zh) 具有发动机转速检测的汽车空调控制系统
CN210149268U (zh) 一种车载净化器的控制系统
CN208993454U (zh) 一种高可靠性混合动力客车空调控制器
CN109751722B (zh) 一种空调控制装置、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20820716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检测装置
CN202703452U (zh) 节油多功能仪
CN206436957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太阳能供电定时除霜系统
CN202444314U (zh) 空调公交车换气风扇双路供电自动控制系统
CN219999242U (zh) 内置foc的三相无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电路
CN112909890B (zh) 一种电动车直流短路保护模块
CN203892096U (zh) 带电压监视功能的汽车起动机保护装置
CN202391547U (zh) Ecu控制的发动机电子风扇冷却系统
CN203948201U (zh) 一种车载负压式氢氧节能装置
CN214728053U (zh) 一种智能车载散热器
CN114056042B (zh) 卡车系统空调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