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37036B - 密封件、端盖组件和电池 - Google Patents

密封件、端盖组件和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37036B
CN116937036B CN202311182096.3A CN202311182096A CN116937036B CN 116937036 B CN116937036 B CN 116937036B CN 202311182096 A CN202311182096 A CN 202311182096A CN 116937036 B CN116937036 B CN 1169370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eal
sealing
cylindrical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820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37036A (zh
Inventor
卓彬
檀基本
徐卫东
肖和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8209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370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37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370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370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370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4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48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15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6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60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or topping-up with liquids; 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draining liquids from casings
    • H01M50/609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with liquid, e.g. electrolytes
    • H01M50/627Filling ports
    • H01M50/636Closing or sealing filling ports, e.g. using li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illing, Topping-Up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密封件、端盖组件和电池,密封件用于封堵电池的顶盖单元上的注液孔,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以垂直于密封件轴向的横截面为参考,第一密封部的横截面大于第二密封部的横截面,第二密封部沿第一密封部的厚度方向凸出设置在第一密封部厚度方向上的端面,第二密封部用于与注液孔配合以封堵注液孔,第一密封部位于注液孔之外并用于沿第一密封部的厚度方向与顶盖单元抵接;密封件内开设有贯穿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的导液孔,导液孔的口径非均匀设置,且导液孔口径最小的部分形成通断部,密封件能够产生弹性伸缩以封堵或敞开通断部。如此可以提高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并消除喷液现象。

Description

密封件、端盖组件和电池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密封件、端盖组件及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储能元件,使得电池在新能源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电池的端盖组件上开设有注液孔,电解液可以通过注液孔注入至电池内,当电解液注入完毕之后,通过密封件将该注液孔进行封堵。但是,对于传统的电池,密封件通常存在脱落的风险,从而造成电池的报废,如此将影响电池工作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一种密封件,用于封堵电池的顶盖单元上的注液孔,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以垂直于所述密封件轴向的横截面为参考,所述第一密封部的横截面大于所述第二密封部的横截面,所述第二密封部沿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厚度方向凸出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部厚度方向上的端面,所述第二密封部用于与所述注液孔配合以封堵所述注液孔,所述第一密封部位于所述注液孔之外并用于沿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厚度方向与所述顶盖单元抵接;所述密封件内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导液孔,所述导液孔的口径非均匀设置,且所述导液孔口径最小的部分形成通断部,所述密封件能够产生弹性伸缩以封堵或敞开所述通断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部远离所述第二密封部的端面记为第一端面,所述第二密封部远离所述第一密封部的端面为第二端面,所述导液孔在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上均存在开口。
优选的,所述导液孔包括第一锥形孔和第二锥形孔,沿所述密封件的轴向从所述第一密封部指向所述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锥形孔的口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二锥形孔的口径逐渐增大,所述第一锥形孔口径最大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二锥形孔口径最大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二端面,所述第一锥形孔和所述第二锥形孔口径最小的开口直接相互贯通并形成所述通断部。
优选的,所述导液孔为锥形孔,沿所述密封件的轴向从所述第一密封部指向所述第二密封部,所述锥形孔的口径逐渐减小,所述锥形孔口径最大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锥形孔口径最小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二端面并形成所述通断部。
优选的,所述导液孔为锥形孔,沿所述密封件的轴向从所述第一密封部指向所述第二密封部,所述锥形孔的口径逐渐增大,所述锥形孔口径最小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一端面并形成所述通断部,所述锥形孔口径最大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二端面。
优选的,所述导液孔包括沿所述密封件的轴向口径保持恒定的第一柱形孔、第二柱形孔和中间柱形孔,所述第一柱形孔和所述第二柱形孔的口径均大于所述中间柱形孔的口径,所述第一柱形孔贯穿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二柱形孔贯穿所述第二端面,所述中间柱形孔连通在所述第一柱形孔和所述第二柱形孔之间并形成所述通断部。
优选的,所述导液孔还包括第一球形孔和第二球形孔,所述第一球形孔连通在所述第一柱形孔和所述中间柱形孔之间,所述第二球形孔连通在所述第二柱形孔和所述中间柱形孔之间;沿所述密封件的轴向从所述第一柱形孔指向所述第二柱形孔,所述第一球形孔的口径逐渐变小,所述第二球形孔的口径逐渐增大,所述中间柱形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球形孔和所述第二球形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通断部在敞开状态下的口径为0.1mm至10mm。
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部包括同轴设置的柱形段和锥形段,所述柱形段连接在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锥形段之间;沿所述第二密封部的轴向从所述柱形段指向所述锥形段,所述柱形段的横截面尺寸恒定,所述锥形段的横截面尺寸逐渐减小,所述锥形段的最大横截面尺寸等于所述柱形段的横截面尺寸。
优选的,所述柱形段的外侧周面上凹陷有沿所述柱形段的周向间隔排列的多个缺料空间,所述缺料空间的一端沿所述柱形段的轴向延伸至所述锥形段,所述缺料空间的另一端沿所述柱形段的轴向与所述第一密封部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缺料空间之间形成有凸棱。
一种端盖组件,包括顶盖单元和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件,所述顶盖单元上开设有注液孔,所述第二密封部与所述注液孔配合以封堵所述注液孔,所述端面位于所述第二密封部之外的部分形成环绕所述第二密封部设置的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位于所述注液孔之外并沿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厚度方向与所述顶盖单元抵接。
优选的,所述顶盖单元厚度方向的端面上还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口径大于所述注液孔的口径,所述注液孔贯穿所述限位孔底壁面的中间部分,所述限位孔底壁面的边缘部分形成环绕所述注液孔的限位面,所述第一密封部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限位孔,且所述台阶面叠置在所述限位面上。
优选的,所述端盖组件还包括用于遮盖所述密封件的遮挡件,所述遮挡件朝向所述密封件的表面上凹陷形成有避位孔,所述遮挡件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限位孔中并与所述顶盖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密封部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避位孔中,所述遮挡件封堵所述注液孔的端部。
一种电池,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端盖组件。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是:当密封件装配完成之后,第二密封部将与注液孔配合以有效封堵注液孔,第一密封部的横截面大于第二密封的横截面,使得第一密封部位于注液孔之外,继而使得第一密封部位于注液孔之外并用于沿第一密封部的厚度方向与顶盖单元抵接。第一密封部通过与顶盖单元抵接以对第一密封部形成支撑和限位作用,也使得第一密封部与顶盖单元之间会产生干涉,有效防止第一密封部进入至注液孔中,避免整个密封件从注液孔中脱落,最终提高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也可以提高电池在生产过程中的良率。并且,由于通断部的存在,当注液件注液完毕之后,在注液件从导液孔中撤离的瞬间,密封件将产生弹性收缩而封堵通断部,防止电池内的电解液通过通断部以喷出导液孔,从而消除喷液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以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池中端盖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端盖组件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端盖组件的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电池中一实施例提供的密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密封件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密封件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所示密封件的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电池中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密封件的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电池中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密封件的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所示电池中再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密封件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密封件的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电池10、箱体11、端盖组件12、密封件100、第一密封部110、第一端面111、中间端面112、台阶面113、第二密封部120、柱形段121、缺料空间1211、凸棱1212、锥形段122、第二端面1221、导液孔130、通断部131、第一锥形孔132、第二锥形孔133、锥形孔134、第一柱形孔135、第二柱形孔136、中间柱形孔137、第一球形孔138、第二球形孔139、顶盖单元200、注液孔210、限位孔220、限位面221、遮挡件300:避位孔3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和图3,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池10包括箱体11、端盖组件12和电芯。箱体11内开设有容置腔,电芯收容在容置腔内,端盖组件12与箱体11连接并封盖容置腔。端盖组件12包括密封件100、顶盖单元200和遮挡件300,顶盖单元200上开设注液孔210,注液孔210能够连通容置腔并用于向容置腔注入电解液,密封件100能够与注液孔210配合以封堵注液孔210,遮挡件300与顶盖单元200连接并对密封件100起到遮盖作用。
参阅图2、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顶盖单元200还开设有限位孔220,限位孔220由顶盖单元200厚度方向上的端面凹陷形成,限位孔220的底壁面的中间部分凹陷形成注液孔210,即注液孔210为通孔并贯穿限位孔220的底壁面的中间部分,使得注液孔210在限位孔220底壁面的中间部分存在开口。限位孔220的底壁面未凹陷的边缘部分形成限位面221,限位面221环绕注液孔210设置,故限位孔220和注液孔210共同形成一个台阶孔。
参阅图4、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100可以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使得密封件100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密封件100包括第一密封部110和第二密封部120。第一密封部110和第二密封部120两者可以同轴设置,以垂直于密封件100轴向的横截面为参考,第一密封部110的横截面大于第二密封部120的横截面,第一密封部110厚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面分别记为第一端面111和中间端面112,第二密封部120沿第一密封部110厚度方向凸出设置在中间端面112上。显然,中间端面112的中间部分将被第二密封部120覆盖,中间端面112的边缘部分位于第二密封部120的覆盖范围之外,故中间端面112的边缘部分将形成台阶面113,台阶面113环绕第二密封部120设置。
在密封件100的装配过程中,第二密封部120与注液孔210可以形成过盈配合关系,使得第二密封部120封堵注液孔210。第一密封部110位于限位孔220中,第一密封部110的台阶面113与限位孔220的限位面221相互叠置,使得台阶面113和限位面221沿第一密封部110的厚度方向相互抵接,继而使得限位面221对整个密封件100起到支撑和定位作用。
参阅图4、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遮挡件300可以采用铝材料制成,遮挡件300上开设有避位孔310,避位孔310由遮挡件300厚度方向上朝向密封件100设置的表面凹陷设定深度形成。遮挡件300收容在限位孔220中,遮挡件300可以与顶盖单元200焊接连接,遮挡件300覆盖第一密封部110,遮挡件300将对整个密封件100起到遮盖和保护作用,遮挡件300厚度方向背向密封件100设置的端面可以与顶盖单元200上开设有限位孔220的端面相互平齐,如此可以消除端盖组件12外观上的凹凸结构,提高整个端盖组件12在外观上的整体一致性。当遮挡件300安装在限位孔220之后,第一密封部110可以收容在避位孔310中,故避位孔310可以为遮挡件300的安装提供很好的避位空间,使得遮挡件300厚度方向上朝向密封件100的表面的边缘部分将与限位面221抵接,如此可以提高遮挡件300的装配效率和装配精度。
参阅图4、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密封部120包括柱形段121和锥形段122,柱形段121和锥形段122两者可以同轴设置,柱形段121连接在第一密封部110和锥形段122之间。沿第二密封部120的轴向从柱形段121指向锥形段122,柱形段121的横截面尺寸保持恒定,锥形段122的横截面尺寸逐渐减小,锥形段122的最大横截面尺寸等于柱形段121的横截面尺寸。在密封件100的安装过程中,在锥形段122与注液孔210的配合过程中,锥形段122可以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可以减少密封件100在装配过程中的摩擦阻力,提高密封件100的装配效率和装配精度。
参阅图4、图5和图6,柱形段121的外侧周面上凹陷形成有多个缺料空间1211,该缺料空间1211可以理解为在柱形段121上去除部分材料形成。缺料空间12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缺料空间1211沿柱形段121的周向间隔排列,使得相邻两个缺料空间1211之间形成有凸棱1212。沿柱形段121的轴向,缺料空间1211的一端延伸至锥形段122;缺料空间1211的另一端与第一密封部110间隔设置。在密封件100的安装过程中,仅凸棱1212和柱形段121外侧周面上未设置有缺料空间1211的部分与注液孔210的孔壁面接触,而缺料空间1211的底壁面将与注液孔210的孔壁面不接触。如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密封件100在装配过程中的阻力,提高密封件100的装配效率和装配精度。当装配完成之后,柱形段121上未设置有缺料空间1211的部分将与注液孔210过盈配合而封堵注液孔210。
假如密封件100采用横截面尺寸沿轴向保持恒定的柱状结构,当密封件100与注液孔210配合后,密封件100将容易从注液孔210中脱落,使得电池10报废,故如此将影响电池10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生产过程中的良率。
参阅图4、图5和图6,而对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密封件100,当密封件100装配完成之后,第二密封部120将与注液孔210配合以有效封堵注液孔210,而限位面221将通过与台阶面113的抵接以对第一密封部110形成支撑和限位作用。故通过台阶面113与限位面221所产生的干涉作用,有效防止第一密封部110进入至注液孔210中,继而有效防止整个密封件100从注液孔210中脱落,最终提高电池10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生产过程中的良率。
参阅图4、图7和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密封部120远离第一密封部110的端面记为第二端面1221,第二端面1221位于第二密封部120的锥形段122上,显然,第一端面111、中间端面112和第二端面1221沿密封件100的轴向依次间隔排列。密封件100内开设有贯穿整个密封件100的导液孔130,导液孔130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一端面111和第二端面1221,故导液孔130的两端分别在第一端面111和第二端面1221上存在开口。当密封件100安装完毕之后,导液孔130可以连通电池10的容置腔,故可以通过导液孔130向容置腔内注入电解液。
在电池10的装配过程中,首先可以通过注液孔210向容置腔中注入大量的电解液,故通过注液孔210以形成第一次注液,容置腔内的电解液主要通过注液孔210注入,可以理解为容置腔内电解液的大部分通过第一次注液完成。当第一次注液完成后,装配密封件100以封堵注液孔210,然后通过导液孔130继续向容置腔补充小部分的电解液,使得容置腔内具有足够量的电解液。故通过导液孔130可以形成第二次注液,容置腔内电解液的小部分将通过第二次注液完成。因此,电解液的注入以第一次注液为主,以第二次注液为辅,第一次注液将注入大量的电解液,第二次注液将补充少量的电解液,使得容置腔内的电解液通过第一次注液和第二次注液共同完成,确保容置腔内具有足够的电解液以满足电池10的制造要求。当第二次注液注入完成之后,可以装配遮挡件300,使得遮挡件300焊接在顶盖单元200上并遮挡第一密封部110,继而使得遮挡件300能够封堵导液孔130在第一端面111上的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整个导液孔130的口径非均匀设置,导液孔130口径最小的部分将形成通断部131,密封件100能够产生弹性伸缩以封堵或敞开通断部131,通断部131在敞开状态下的口径为0.1mm至10mm,mm即为毫米,例如通断部131在敞开状态下的口径可以为0.1mm、2mm或10mm等。在采用注液件以通过导液孔130补充电解液时,注液件将会使得电解液产生一定的压力,在电解液注入压力的作用下,密封件100产生一定程度的扩张以敞开通断部131,电解液将通过通断部131注入至容置腔中。当电解液注入完毕以撤离注液件之后,鉴于电解液注入压力的撤销,将使得密封件100收缩而封堵通断部131,容置腔内电解液的压力将不足以克服密封件100的弹性力以开启通断部131,防止容置腔内的电解液通过通断部131以喷出导液孔130,最终消除电解液注入过程中所产生的喷液现象。
假如采用全部电解液均通过注液孔210注入的模式,当注液完毕之后,将使得容置腔内的电解液存在较大的压力,在注液件撤离注液孔210的瞬间,容置腔内的电解液将通过注液孔210喷射至注液孔210之外,从而引发喷液现象。
参阅图4、图7和图8,而对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10,鉴于一部分电解液通过注液孔210以第一次注液的形式注入至容置腔中,使得该一部分电解液在容置腔内的压力较小,在注液件撤离注液孔210的瞬间,容置腔内的电解液将无法通过注液孔210喷射至注液孔210之外,从而消除喷液现象。当第一次注液完成之后,通过密封件100封堵注液孔210,并接着将另一部分电解液通过导液孔130以第二次注液的形式注入至容置腔中,尽管此时容置腔内电解液的压力增大,但是,由于通断部131的存在,在注液件从导液孔130中撤离的瞬间,密封件100将收缩而封堵通断部131,防止容置腔内的电解液通过通断部131以喷出导液孔130,从而消除喷液现象。故第一次注液和第二次注液均可以有效消除喷液现象,最终消除电池10在整个电解液注入过程中的喷液现象。
参阅图4、图7和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液孔130包括第一锥形孔132和第二锥形孔133,在通断部131处于敞开状态时,沿密封件100的轴向从第一密封部110指向第二密封部120,第一锥形孔132的口径逐渐减小,第二锥形孔133的口径逐渐增大。第一锥形孔132口径最大的开口位于第一端面111,第二锥形孔133口径最大的开口位于第二端面1221,第一锥形孔132和第二锥形孔133口径最小的开口直接相互贯通而位于密封件100内,也可以通俗理解为第一锥形孔132和第二锥形孔133口径最小的开口相互重合。第一锥形孔132和第二锥形孔133口径最小的开口将形成上述通断部131。鉴于导液孔130包括第一锥形孔132和第二锥形孔133,可以使得电解液在导液孔130中具有合理的流量,在保证注液效率的基础上防止喷液现象。
第一锥形孔132的锥角可以大于第二锥形孔133的锥角,第一锥形孔132的延伸长度可以小于第二锥形孔133的延伸长度。第一锥形孔132可以为圆锥形孔或棱锥形孔,第二锥形孔133可以为圆锥形孔或棱锥形孔。
参阅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液孔130为锥形孔134,锥形孔134的数量为一个。沿密封件100的轴向从第一密封部110指向第二密封部120,锥形孔134的口径逐渐减小,如此使得锥形孔134口径最大的开口位于第一端面111,锥形孔134口径最小的开口位于第二端面1221,锥形孔134口径最小的开口形成通断部131。通过将导液孔130设置为锥形孔134,同样可以使得电解液在导液孔130具有合理的流量,在保证注液效率的基础上防止喷液现象。
参阅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液孔130也为锥形孔134,锥形孔134的数量为一个。沿密封件100的轴向从第一密封部110指向第二密封部120,锥形孔134的口径逐渐增大,锥形孔134口径最小的开口位于第一端面111,锥形孔134口径最大的开口位于第二端面1221。锥形孔134口径最小的开口形成通断部131。如此同样在保证注液效率的基础上防止喷液现象。
参阅图11和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液孔130包括第一柱形孔135、第二柱形孔136和中间柱形孔137。第一柱形孔135、第二柱形孔136和中间柱形孔137三者的口径沿密封件100的轴向保持恒定,第一柱形孔135和第二柱形孔136的口径均大于中间柱形孔137的口径,当然,第一柱形孔135的口径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二柱形孔136的口径。第一柱形孔135贯穿第一端面111,使得第一柱形孔135在第一端面111上存在开口;第二柱形孔136贯穿第二端面1221,使得第二柱形孔136在第二端面1221上存在开口。中间柱形孔137连通在第一柱形孔135和第二柱形孔136之间,中间柱形孔137可以与第一柱形孔135和第二柱形孔136直接连通或间接连通。中间柱形孔137形成上述通断部131。
导液孔130还可以包括第一球形孔138和第二球形孔139,第一球形孔138连通在第一柱形孔135和中间柱形孔137之间,第二球形孔139连通在第二柱形孔136和中间柱形孔137之间。沿密封件100的轴向从第一柱形孔135指向第二柱形孔136,第一球形孔138的口径逐渐变小,第二球形孔139的口径逐渐增大,中间柱形孔13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球形孔138和第二球形孔139连通。第一球形孔138的最大口径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二球形孔139的最大口径。显然,沿密封件100的轴向,第一柱形孔135、第一球形孔138、中间柱形孔137、第二球形孔139和第二柱形孔136依次排列。如此也可以在保证注液效率的基础上防止喷液现象。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密封件,其特征在于,用于封堵电池的顶盖单元上的注液孔,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以垂直于所述密封件轴向的横截面为参考,所述第一密封部的横截面大于所述第二密封部的横截面,所述第二密封部沿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厚度方向凸出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部厚度方向上的端面,所述第二密封部用于与所述注液孔配合以封堵所述注液孔,所述第一密封部位于所述注液孔之外并用于沿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厚度方向与所述顶盖单元抵接;所述密封件内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导液孔,所述导液孔的口径非均匀设置,且所述导液孔口径最小的部分形成通断部,所述密封件能够产生弹性伸缩以封堵或敞开所述通断部;
所述第一密封部远离所述第二密封部的端面记为第一端面,所述第二密封部远离所述第一密封部的端面为第二端面,所述导液孔在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上均存在开口;
所述导液孔包括沿所述密封件的轴向口径保持恒定的第一柱形孔、第二柱形孔和中间柱形孔,所述第一柱形孔和所述第二柱形孔的口径均大于所述中间柱形孔的口径,所述第一柱形孔贯穿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二柱形孔贯穿所述第二端面,所述中间柱形孔连通在所述第一柱形孔和所述第二柱形孔之间并形成所述通断部;
所述导液孔还包括第一球形孔和第二球形孔,所述第一球形孔连通在所述第一柱形孔和所述中间柱形孔之间,所述第二球形孔连通在所述第二柱形孔和所述中间柱形孔之间;沿所述密封件的轴向从所述第一柱形孔指向所述第二柱形孔,所述第一球形孔的口径逐渐变小,所述第二球形孔的口径逐渐增大,所述中间柱形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球形孔和所述第二球形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形孔的口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柱形孔的口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部用于与注液孔形成过盈配合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部在敞开状态下的口径为0.1mm至1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部在敞开状态下的口径为0.1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部在敞开状态下的口径为2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部在敞开状态下的口径为1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部包括同轴设置的柱形段和锥形段,所述柱形段连接在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锥形段之间;沿所述第二密封部的轴向从所述柱形段指向所述锥形段,所述柱形段的横截面尺寸恒定,所述锥形段的横截面尺寸逐渐减小,所述锥形段的最大横截面尺寸等于所述柱形段的横截面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段的外侧周面上凹陷有沿所述柱形段的周向间隔排列的多个缺料空间,所述缺料空间的一端沿所述柱形段的轴向延伸至所述锥形段,所述缺料空间的另一端沿所述柱形段的轴向与所述第一密封部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缺料空间之间形成有凸棱。
11.一种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单元和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件,所述顶盖单元上开设有注液孔,所述第二密封部与所述注液孔配合以封堵所述注液孔,所述端面位于所述第二密封部之外的部分形成环绕所述第二密封部设置的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位于所述注液孔之外并沿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厚度方向与所述顶盖单元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单元厚度方向的端面上还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口径大于所述注液孔的口径,所述注液孔贯穿所述限位孔底壁面的中间部分,所述限位孔底壁面的边缘部分形成环绕所述注液孔的限位面,所述第一密封部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限位孔,且所述台阶面叠置在所述限位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还包括用于遮盖所述密封件的遮挡件,所述遮挡件朝向所述密封件的表面上凹陷形成有避位孔,所述遮挡件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限位孔中并与所述顶盖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密封部至少部分收容在所述避位孔中,所述遮挡件封堵所述注液孔的端部。
14.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端盖组件。
CN202311182096.3A 2023-09-14 2023-09-14 密封件、端盖组件和电池 Active CN1169370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82096.3A CN116937036B (zh) 2023-09-14 2023-09-14 密封件、端盖组件和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82096.3A CN116937036B (zh) 2023-09-14 2023-09-14 密封件、端盖组件和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37036A CN116937036A (zh) 2023-10-24
CN116937036B true CN116937036B (zh) 2023-12-29

Family

ID=88384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82096.3A Active CN116937036B (zh) 2023-09-14 2023-09-14 密封件、端盖组件和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37036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051467A (ko) * 2013-11-04 2015-05-1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자가 밀봉성의 밀봉부재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CN111933833A (zh) * 2020-09-21 2020-11-13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WO2022022123A1 (zh) * 2020-07-31 2022-02-03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储液组件、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6120507U (zh) * 2021-10-18 2022-03-22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电池的密封胶钉及二次电池
CN115275542A (zh) * 2022-08-17 2022-11-01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端盖组件、电池、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8385686U (zh) * 2022-10-24 2023-01-2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胶钉、壳体、电池以及用电设备
CN218997033U (zh) * 2022-12-08 2023-05-09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注液组件
CN116231250A (zh) * 2023-04-20 2023-06-06 福建比力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滴液隔膜套及防滴液注液嘴
CN116742296A (zh) * 2023-06-30 2023-09-12 广东省豪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结构及具有该密封结构的盖板组件、动力电池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051467A (ko) * 2013-11-04 2015-05-1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자가 밀봉성의 밀봉부재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WO2022022123A1 (zh) * 2020-07-31 2022-02-03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储液组件、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1933833A (zh) * 2020-09-21 2020-11-13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6120507U (zh) * 2021-10-18 2022-03-22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电池的密封胶钉及二次电池
CN115275542A (zh) * 2022-08-17 2022-11-01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端盖组件、电池、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8385686U (zh) * 2022-10-24 2023-01-2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胶钉、壳体、电池以及用电设备
CN218997033U (zh) * 2022-12-08 2023-05-09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注液组件
CN116231250A (zh) * 2023-04-20 2023-06-06 福建比力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滴液隔膜套及防滴液注液嘴
CN116742296A (zh) * 2023-06-30 2023-09-12 广东省豪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结构及具有该密封结构的盖板组件、动力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37036A (zh) 2023-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94450B (zh) 方形二次电池
CN216120507U (zh) 一种二次电池的密封胶钉及二次电池
CN116937036B (zh) 密封件、端盖组件和电池
CN110707281B (zh) 一种二次电池顶盖补液结构
CN216250915U (zh) 电池盖板和电池
CN108075201B (zh) 老化除气装置
CN218274682U (zh) 电池及电池模组
CN216723114U (zh) 储液件、储液雾化组件和电子雾化器
CN219476947U (zh) 密封组件
CN111952531A (zh) 一种电池注液结构、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
CN214898804U (zh) 一种电池顶盖
CN218788470U (zh) 顶盖组件及电池
CN214340087U (zh) 加热雾化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20382200U (zh) 电池的密封端板、电池单体和电池包
CN218070103U (zh) 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CN219267862U (zh) 一种铝壳电池的注液结构及电池盖板
CN217934006U (zh) 电池封盖机构
CN220731755U (zh) 一种防爆电芯
CN210349947U (zh) 一种喷雾器及其电池仓连接结构
KR100733894B1 (ko) 비축형 단위 전지
CN220382265U (zh) 电池壳体结构及圆柱电池
CN220021490U (zh) 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03481438U (zh) 连接端子、密封连接端子及连接器
CN217589167U (zh) 顶盖组件及动力电池
CN220306484U (zh) 一种盖板组件、电池以及电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