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97477A - 热收缩管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热收缩管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97477A
CN116897477A CN202280017584.6A CN202280017584A CN116897477A CN 116897477 A CN116897477 A CN 116897477A CN 202280017584 A CN202280017584 A CN 202280017584A CN 116897477 A CN116897477 A CN 1168974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rinkable tube
heat shrinkable
hot air
storage space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175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新村绚子
高桥庆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nmaywa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nmaywa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maywa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hinmaywa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897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974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70Insulation of connections
    • H01R4/72Insulation of connections using a heat shrinking insulating slee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1/00Shaping by liberation of internal stresses; Making preforms having internal str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1/02Thermal shrink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05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king 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onnection, coupling, or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07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elastomeric connect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1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K2105/02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heat shrink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23/00Tubular articles
    • B29L2023/001Tubular films, slee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具备:保持部件(40A),其具有能够收纳热收缩管(5)的收纳空间(S1);以及热风产生装置(50),其产生热风。保持部件(40A)的壁部(41W)配置于规定的轴线(Ax)周围,并且沿轴线(Ax)方向延伸,在内部形成收纳空间(S1)。流入流路(R3)具备:在保持部件(40A)的外表面开口的供给口(R3a)、以及在壁部(41W)开口的流入口(R3b)。排出流路(R1)具备:在壁部(41W)开口的流出口(R1a)、以及在保持部件(40A)的外表面开口的排出口(R1b)。热风产生装置(50)构成为向供给口(R3a)输送热风。

Description

热收缩管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收缩管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有因加热而收缩的热收缩管以及热收缩管的加热装置。热收缩管例如在对未被包覆的线材的束进行整理时等情况下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将未被包覆的线材的束插入热收缩管,并对热收缩管加热使其收缩。由此,热收缩管从外侧约束线材,线材被整理。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加热装置,当在内置有加热器的箱型的加热单元中收纳包含热收缩管的连接器并加热后,使加热单元冷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859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当通过手动操作对热收缩管加热时,一般是向热收缩管喷吹来自热风器等的热风。根据使热风接触热收缩管的方式,与专利文献1记载的对模具加热并利用模具的热对热收缩管加热的方式相比而言,容易较快地对热收缩管加热。在经由模具对热收缩管加热的方式中,需要对模具加热的时间,因此难以缩短对热收缩管加热所需的时间。
若要实现自动地向热收缩管喷吹热风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则需要保持包含热收缩管的工件的保持部件。但是通过实际试验可知:由于保持部件的影响,难以在短时间内使热收缩管进行加热收缩。具体而言,可知:例如,若热收缩管的被保持部件保持的部分较多,则热风被保持部件遮挡而难以吹到热收缩管,因此热收缩管的加热收缩耗时较多,反之,若热收缩管的被保持部件保持的部分较少,则热收缩管会被热风吹动,不能良好地进行热收缩管的加热收缩。
本发明鉴于该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收缩管加热装置,其能够较快地使热收缩管进行加热收缩。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具备:保持部件,其具有能够收纳热收缩管的收纳空间;以及热风产生装置,其产生热风。所述保持部件具有:壁部、流入流路、排出流路。所述壁部配置于规定的轴线周围,并且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在内部形成所述收纳空间。所述流入流路具备:在所述保持部件的外表面开口的供给口、以及在所述壁部开口的流入口。所述排出流路具备:在所述壁部开口的流出口、以及在所述保持部件的外表面开口的排出口。所述热风产生装置构成为向所述供给口输送热风。
根据上述热收缩管加热装置,通过在保持部件设置收纳热收缩管的收纳空间,从而能够抑制热收缩管被热风吹动。另外,向供给口供给的热风当流入收纳空间后,通过排出流路并向保持部件的外部排出。通过从收纳空间排出热风,从而在热收缩管的加热过程中,始终能够将由热风产生装置产生的温度较高的热风向收纳空间输送。因此,能够较快地使热收缩管进行加热收缩。本申请发明人发现:如果不设置与收纳空间连通的排出流路并从排出流路排出热风,则温度较高的新的热风难以流入收纳空间,因此加热效率不会提高。上述热收缩管加热装置基于该见解而构成。因此,根据上述热收缩管加热装置,能够较快地使热收缩管进行加热收缩。
根据本发明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的优选的一个方式,所述保持部件包含:分别设置有所述壁部的一部分的多个夹具部件。热收缩管加热装置还具备:驱动装置、移动装置、控制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在所述收纳空间的径向上驱动所述多个夹具部件,使所述多个夹具部件把持或者释放所述收纳空间中收纳的所述热收缩管。所述移动装置通过沿所述轴线方向移动向所述热收缩管插入的电线和所述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方,从而将所述电线插入所述收纳空间中收纳的所述热收缩管。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热风产生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以及所述移动装置进行控制。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在对所述驱动装置进行控制而使所述多个夹具部件把持了所述热收缩管的状态下,对所述移动装置进行控制而使所述电线插入所述热收缩管,当向所述热收缩管中插入了所述电线后,对所述驱动装置进行控制而使所述多个夹具部件释放所述热收缩管,进而对所述热风产生装置进行控制,向所述供给口输送热风。
为了将电线插入热收缩管,优选以防止热收缩管因插入操作而活动的方式把持热收缩管。但是,当利用形成收纳空间的多个夹具部件把持热收缩管时,多个夹具部件的壁部与热收缩管的外周面抵接,热风难以沿热收缩管的外周面流动。因此,在上述热收缩管加热装置中,当向供给口输送热风时,释放热收缩管,热风容易沿热收缩管的外周面流动。因此,能够较快地使热收缩管进行加热收缩。
根据上述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中的优选的一个方式,所述多个夹具部件构成为至少在释放了所述热收缩管的状态下相互分离而形成间隙。所述间隙形成所述流入流路以及所述排出流路中的至少一方。
根据上述热收缩管加热装置,多个夹具部件分离而成的间隙被作为流入流路以及排出流路中的至少一方进行利用,因此能够使保持部件的结构简单。
根据本发明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的优选的一个方式,所述热风产生装置具备吹出热风的热风吹出口。热收缩管加热装置还具备:冷风产生装置,其具备吹出冷风的冷风吹出口;以及转换装置,其通过使所述热风产生装置、所述冷风产生装置、以及所述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移动,从而能够使所述热风吹出口或者所述冷风吹出口与所述供给口对置。
为了适当地控制下一个热收缩管的加热,优选,当前一个热收缩管的加热结束后,降低收纳空间的温度直到下一个热收缩管收纳于收纳空间为止。根据上述热收缩管加热装置,通过将由冷风产生装置产生的冷风从供给口向收纳空间输送,从而能够迅速地冷却收纳空间。此时,通过从排出流路排出冷风,从而将由冷风产生装置产生的冷风连续地向收纳空间供给。因此,可较快地冷却收纳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的优选的一个方式,热收缩管加热装置还具备产生冷风的冷风产生装置。所述保持部件具有第二流入流路,该第二流入流路具备:在所述保持部件的外表面开口的第二供给口、以及在所述壁部开口的第二流入口。所述冷风产生装置构成为向所述第二供给口输送冷风。
使用上述热收缩管加热装置,也能够迅速地冷却收纳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的优选的一个方式,所述流入口是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扁平的开口部。
根据上述热收缩管加热装置,能够从沿收纳空间的轴线方向延伸的流入口起在上述轴线方向的较大范围,向收纳空间输送热风。由此,能够同时向热收缩管的较大范围吹热风。因此,能够高效且均匀地对热收缩管加热。
根据本发明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的优选的一个方式,所述流出口及所述排出口分别是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扁平的开口部,所述排出流路是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扁平的流路。
根据上述热收缩管加热装置,能够对应于收纳空间的轴线方向而高效地排出热风。因此,能够更高效地对热收缩管加热。
根据上述热收缩管加热装置中的优选的一个方式,所述保持部件具备:分别从所述保持部件的外部贯通到所述排出流路的多个排出孔。所述多个排出孔沿所述轴线方向排列配置。
根据上述热收缩管加热装置,利用辅助排出热风的多个排出孔,能够更高效地排出热风。并且,利用排出流路的长度方向即轴线方向,沿轴线方向排列配置多个排出孔,因此空间效率较好。
根据本发明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的优选的一个方式,在沿所述轴线方向观察下,所述流入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流出口的开口方向错开90度以上。
根据上述热收缩管加热装置,向收纳空间供给的热风在从流出口流出之前沿热收缩管的外周部至少绕行90度。因此,能够均匀且迅速地对热收缩管加热。
根据上述热收缩管加热装置中的优选的一个方式,所述保持部件具有第二排出流路,该第二排出流路具备:设置为以所述流入口的开口方向为基准与所述流出口对称的第二流出口、以及在所述保持部件的外表面开口的第二排出口。
根据上述热收缩管加热装置,向收纳空间供给的热风在从流出口及第二流出口排出之前沿热收缩管的外周部至少绕行180度。因此,能够均匀且迅速地对热收缩管加热。尤其是,热风向热收缩管的流出口侧和第二流出口侧大致均匀地绕行,因此能够使热收缩管的加热更均匀。
根据本发明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的优选的一个方式,热收缩管加热装置还具备:插入部件,其以在所述流入口与所述流出口之间分隔的方式插入所述收纳空间;以及插入部件驱动装置,其使所述插入部件插入所述收纳空间而与所述收纳空间中收纳的所述热收缩管抵接,或者使所述插入部件从所述收纳空间退避。所述插入部件具备使所述插入部件的所述流入口侧与所述流出口侧连通的切口或者贯通孔。
根据上述热收缩管加热装置,利用当插入收纳空间内时与热收缩管抵接的插入部件将收纳空间内的热收缩管保持于规定的位置,并且由插入部件的切口或者贯通孔形成使流入口和流出口连通的流路。因此,能够在收纳空间内将热收缩管保持于规定的位置,并且能够在收纳空间内流通热风,能够提高热收缩管的加热效率。
(三)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能够较快地使热收缩管进行加热收缩。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热收缩管加热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管保持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管保持装置的主要部位的纵向剖视图,是表示把持了热收缩管的状态的图。
图5是管保持装置的主要部位的纵向剖视图,是表示释放了热收缩管的状态的图。
图6是从后方侧观察的热风产生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管保持装置位于加热位置的状态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8是热收缩管加热装置的框图。
图9是第一变形例的保持部的纵向剖视图。
图10A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变形例的夹具的形状的纵向剖视图,是表示夹具关闭的状态的图。
图10B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变形例的夹具的形状的纵向剖视图,是表示夹具打开的状态的图。
图11A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三变形例的夹具的形状的纵向剖视图,是表示夹具关闭的状态的图。
图11B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三变形例的夹具的形状的纵向剖视图,是表示夹具打开的状态的图。
图12A是表示第四变形例的保持部释放了热收缩管的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图12B是表示第四变形例的保持部把持了热收缩管的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图13是第四变形例的保持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热收缩管加热装置的结构)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的立体图。图2是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的纵向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是对插入有多芯线缆1的排扰线2的热收缩管5进行加热使其收缩的装置。多芯线缆1是利用覆皮4将排扰线2、多个芯线3以及屏蔽层(省略图示)覆盖的电线。多个芯线3例如作为传递电信号的信号线使用。未图示的屏蔽层是屏蔽芯线3不受外部噪声干扰的导体。屏蔽层覆盖多个芯线3的外侧。排扰线2与屏蔽层电连接。在使用时,排扰线2接地,由此使屏蔽层接地。排扰线2由多个线材构成,未利用绝缘体进行包覆。多个芯线3和排扰线2在屏蔽层的内部捻合。屏蔽层进而被绝缘体的覆皮4覆盖。
在装设于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之前,对多芯线缆1进行:剥开端部的覆皮4的处理、解开捻合的多个芯线3以及排扰线2的捻合的处理、使排扰线2和芯线3分离的处理、以及使排扰线2延伸成直线状进行捻合的处理。如图1所示,在此,多个芯线3从多芯线缆1的轴线方向弯曲,从而使排扰线2和芯线3分离。排扰线2的形状被矫正为直线状来进行捻合。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将未被覆皮覆盖的排扰线2插入热收缩管5,之后使热收缩管5进行加热收缩。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对插入有多芯线缆1的排扰线2的热收缩管5进行加热,但是不限于此。热收缩管加热装置也可以使插入有其他种类电线的热收缩管进行加热收缩。另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而言,除了对热收缩管5加热使其收缩的处理之外,也进行将热收缩管5切断成为规定的长度的处理、以及将排扰线2插入热收缩管5的处理,详情后述。但是,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只要构成为至少能够进行对热收缩管5加热使其收缩的处理即可。将热收缩管5切断成为规定的长度的处理、以及将排扰线2插入热收缩管5的处理也可以由其他装置或操作者进行。
如图1和图2所示,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具备:管输送装置20、管切割器30、管保持装置40、热风产生装置50、冷风产生装置60、移动装置70、线缆保持装置80、以及控制装置90(参照图8)。如图1所示,以下将利用线缆保持装置80保持的状态的多芯线缆1的前端侧设定为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的前方,并用附图标记F表示。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的左方及右方设定为从前方观察的左方及右方。图中F、Rr、L、R、U、D分别表示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的前后左右上下。但是,这些方向都是为了说明方便,对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的设置方式等没有任何限定。
管输送装置20是将切断前的热收缩管5向管保持装置40输送的装置。在此,管输送装置20将切断前的热收缩管5朝向后方大致水平地输送。如图2所示,管输送装置20具备:一对输送辊21、输送马达22(参照图8)。一对输送辊21以沿上下方向相对的方式设置,在二者之间夹持切断前的热收缩管5。在该状态下,当一个输送辊21向后方旋转时,则切断前的热收缩管5被向后方输送。由此,热收缩管5被输送到位于图1和图2所示位置时的管保持装置40内。管保持装置40比管输送装置20靠向后方设置。管保持装置40构成为沿前后方向移动,详情后述。以下,也将图1和图2所示的管保持装置40的位置称为管设定位置P1。管设定位置P1是管保持装置40的可动范围的前端。
管切割器30将由管输送装置20输送来的热收缩管5切断成规定的长度。管切割器30设置于管输送装置20与管保持装置40之间。在利用管输送装置20将热收缩管5向管保持装置40内插入了规定长度的状态下,通过管切割器30切断热收缩管5,从而在管保持装置40内留有切断成规定长度的热收缩管5。如图1所示,管切割器30具备:切割刀具31、驱动切割刀具31的致动器32、以及切割器驱动阀33(参照图8)。致动器32以横贯热收缩管5的移动路径的方式,使切割刀具31沿上下方向移动。由此,将热收缩管5沿上下方向(即与轴线垂直地)切断。在此,致动器32是气缸。但是,致动器32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切割器驱动阀33是对向致动器32供给的空气进行控制的阀。切割器驱动阀33例如是电磁阀。切割器驱动阀33与控制装置90连接,并被控制装置90控制。
管保持装置40是对切断后的热收缩管5进行保持的装置。如上所述,热收缩管5被管输送装置20输送到管保持装置40,并保持于管保持装置40。排扰线2插入到保持于管保持装置40的状态的热收缩管5中。之后,热收缩管5保持于管保持装置40,且在插入有排扰线2的状态下进行加热收缩。管保持装置40构成为能够把持或者释放热收缩管5。图3是管保持装置40的立体图。图4是管保持装置40的主要部位的纵向剖视图,是表示把持了热收缩管5的状态的图。图5是管保持装置40的主要部位的纵向剖视图,是表示释放了热收缩管5的状态的图。如图3~图5所示,管保持装置40具备:保持部40A、驱动部40B、基座部40C。保持部40A具备分别能够向左右方向移动的左夹具41L和右夹具41R。如图5所示,在保持部40A的左夹具41L与右夹具41R之间构成了收纳热收缩管5的收纳空间S1。驱动部40B通过使左夹具41L及右夹具41R向左右方向移动,从而使左夹具41L及右夹具41R把持或者释放收纳空间S1中收纳的热收缩管5。基座部40C支撑保持部40A及驱动部40B。
左夹具41L和右夹具41R构成为左右对称。因此,以下对左夹具41L进行详细说明,并简化右夹具41R的说明。如图3及图4所示,左夹具41L具备:下夹具41L1、上夹具41L2、基础板41L3、滑块41L4(在图4中未示出)。基础板41L3构成为平板状,并在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上延伸。基础板41L3从下方支撑下夹具41L1和上夹具41L2。下夹具41L1固定在基础板41L3上。如图3所示,下夹具41L1在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上延伸。下夹具41L1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设定为与切断后的热收缩管5的长度相同或者是相同程度。下夹具41L1的后端可以比热收缩管5的后端靠向后方。下夹具41L1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没有特别限定,在此,比下夹具41L1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短。
如图5所示,下夹具41L1的右上角进行了倒角。该倒角41W1构成了形成收纳空间S1的壁部的一部分。倒角41W1绕收纳空间S1的轴线Ax配置,并沿轴线Ax方向(前后方向)延伸。另外,倒角41W1也是当左夹具41L及右夹具41R把持热收缩管5时抵接于热收缩管5的把持部之一。以下,也将该倒角41W1称为第一把持部41W1。此外,包含第一把持部41W1的把持部的形状不限于倒角形状。把持部也可以是尖突的形状,可以向收纳空间S1的内部凸出。把持部也可以具有形成为与热收缩管5的剖面形状对应的凹陷的R面。
上夹具41L2配置于下夹具41L1的上方。上夹具41L2是在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平板状的部件。如图3所示,上夹具41L2的前端及后端的位置与上夹具41L2的前端及后端的位置对齐。但是,只要上夹具41L2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与切断后的热收缩管5的长度相同或者是相同程度即可,也可以不与上夹具41L2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相同。
如图4所示,在下夹具41L1与上夹具41L2之间设置有空间R1。下夹具41L1与上夹具41L2沿上下方向分离。在下夹具41L1与上夹具41L2之间夹着隔件41L5。上夹具41L2以在其与下夹具41L1之间夹着隔件41L5的状态,利用螺栓41L6固定于下夹具41L1。由此形成了空间R1。利用空间R1连通了收纳空间S1与保持部40A的外部。
空间R1作为排出流路发挥功能,该排出流路将对热收缩管5加热的热风排出,详情后述。因此,以下也将该空间R1称为第一排出流路R1。第一排出流路R1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扁平的流路。第一排出流路R1的剖面方向中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比上下方向的长度长。第一排出流路R1在左夹具41L的前后方向的整体上形成。以下,也将第一排出流路R1的开口部中的以面向收纳空间S1的方式开口的开口部称为第一流出口R1a,也将在保持部40A的外表面开口的开口部称为第一排出口R1b。第一流出口R1a及第一排出口R1b分别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扁平的开口部。
如图5所示,上夹具41L2的右下角也进行了倒角,构成了形成收纳空间S1的壁部的一部分。该倒角41W2也是当左夹具41L及右夹具41R把持热收缩管5时抵接于热收缩管5的把持部之一。以下,也将该倒角41W2称为第二把持部41W2。在此,第二把持部41W2位于第一把持部41W1的上方。第二把持部41W2也绕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收纳空间S1的轴线Ax配置,并沿前后方向(轴线Ax方向)延伸。
在上夹具41L2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多个排出孔41L7。如图3所示,多个排出孔41L7沿前后方向排列配置。多个排出孔41L7分别从保持部40A的外表面(更具体而言,是上夹具41L2的上表面)贯通到第一排出流路R1。这样,第一排出流路R1与保持部40A的外部也利用多个排出孔41L7连通。多个排出孔41L7是用于更高效地从收纳空间S1排出热风的辅助性的排出口。
在此,左夹具41L的下夹具41L1和上夹具41L2由铝合金形成。构成夹具的材料不限于铝或者铝合金,优选为热扩散率(热传导率除以密度和比热容量而得到的值)高且耐热(例如,熔点为500度以上)的材料。通过由热扩散率高的材料来构成夹具,从而提高了夹具的温度控制性。右夹具41R的下夹具41R1和上夹具41R2也同样如此。
一对滑块41L4固定于基础板41L3的下表面。一对滑块41L4沿前后方向排列配置,并滑动自如地卡合于在基座部40C上设置的一对导轨43。一对导轨43分别沿左右方向延伸。左夹具41L通过一对滑块41L4沿一对导轨43移动,从而沿左右方向移动。
右夹具41R与左夹具41L同样地构成。如图5所示,右夹具41R的下夹具41R1的左上角进行了倒角,构成了第三把持部41W3,该第三把持部41W3是收纳空间S1的壁部的一部分,并且也是热收缩管5的把持部。右夹具41R的上夹具41R2的左下角也进行了倒角,构成了第四把持部41W4,该第四把持部41W4是收纳空间S1的壁部的一部分,并且也是热收缩管5的把持部。在第一把持部41W1~第四把持部41W4的内部形成有能够收纳热收缩管5的收纳空间S1。另外,右夹具41R的下夹具41L1与上夹具41L2之间的空间构成了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排出流路R2。第二排出流路R2具备:以面向收纳空间S1的方式开口的第二流出口R2a、以及在保持部40A的外表面开口的第二排出口R2b。此外,以下会根据需要而对第一把持部41W1~第四把持部41W4进行统称,并使用壁部41W的附图标记。
在左夹具41L的上夹具41L2与右夹具41R的上夹具41R2之间设置有间隙R3。在此,如图4及图5所示,左夹具41L及右夹具41R在释放了热收缩管5的状态以及把持了热收缩管5的状态这两种状态下,相互分离而形成间隙R3。但是,左夹具41L及右夹具41R在把持了热收缩管5的状态下也可以接触。换言之,左夹具41L及右夹具41R只要构成为至少在释放了热收缩管5的状态下相互分离而形成间隙R3即可。该间隙R3构成了朝向收纳空间S1流入热风的流入流路R3。流入流路R3沿上下方向延伸。流入流路R3具备:在保持部40A的外表面开口的供给口R3a、和以面向收纳空间S1的方式开口的流入口R3b。供给口R3a及流入口R3b是沿收纳空间S1的轴线Ax方向(前后方向)延伸的扁平的开口部。流入流路R3是沿收纳空间S1的轴线Ax方向(前后方向)延伸的扁平的流路,且在保持部40A的前后方向的整体上形成。此外,间隙R3也可以通过配置热风产生装置50而形成热风的排出流路。保持部40A只要具备至少一个流入流路、和至少一个排出流路即可,流入流路及排出流路的数量、形成方向、形成方式(例如,是利用多个夹具的间隙形成,还是形成于夹具)等没有特别限定。
如图4所示,流入流路R3的流入口R3b以与收纳空间S1的壁部41W的一部分(在此,是第二把持部41W2及第四把持部41W4)交叉的方式开口,并面向收纳空间S1。第一排出流路R1的第一流出口R1a及第二排出流路R2的第二流出口R2a也以与收纳空间S1的壁部41W的一部分交叉的方式开口,并面向收纳空间S1。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收纳空间S1的轴线Ax方向观察下,流入口R3b的开口方向(在此,是上下方向)与第一流出口R1a的开口方向(在此,是左右方向)错开90度。第二排出流路R2的流出口即第二流出口R2a以流入口R3b的开口方向(在此,是上下方向)为基准与第一流出口R1a对称地设置,开口方向仍然与流入口R3b错开90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第一排出流路R1与第二排出流路R2合计的剖面面积比流入流路R3的剖面面积(夹具41L及41R释放了热收缩管5时)大。即形成为,热风的排出路径比供给路径宽。由此,可高效地排出热风。但是,排出路径的合计的剖面面积并不是必须比流入路径的合计的剖面面积大。
如图3所示,保持部40A被基座部40C从下方支撑。基座部40C具备长方体的块状的基座块42。在基座块42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导轨43。一对导轨43沿前后方向排列配置,分别沿左右方向延伸。左夹具41L及右夹具41R以能够沿左右方向移动的方式卡合于一对导轨43。
驱动部40B沿收纳空间S1的径向驱动左右的夹具41L、41R,使夹具41L、41R把持或者释放收纳空间S1中收纳的热收缩管5。在此,如上所述,两个夹具41L、41R的移动方向是左右方向。但是,夹具41L、41R的移动方向只要是收纳空间S1的径向则没有特别限定。驱动部40B具备:致动器45(参照图2)、夹具开闭阀46(参照图8)、以及使夹具41L、41R的动作同步的未图示的同步机构。在此,致动器45是气缸。致动器45经由未图示的同步机构与左右的夹具41L、41R连接。但是,致动器45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是气缸以外的其他致动器。夹具开闭阀46是对向致动器45供给的空气的朝向进行控制的阀。夹具开闭阀46例如是电磁阀。夹具开闭阀46与控制装置90连接,并被控制装置90控制。
如图3所示,基座部40C还具备一对排扰线引导部44L、44R。一对排扰线引导部44L、44R是以排扰线2的轴线与收纳空间S1的轴线Ax大致一致的方式引导排扰线2的引导部。一对排扰线引导部44L、44R设置于基座块42的后方侧面,并沿左右方向排列。左侧的排扰线引导部44L和右侧的排扰线引导部44R除了一部分的结构之外构成为大致左右对称。因此,对右侧的排扰线引导部44R进行说明,右侧的排扰线引导部44R具备:引导板44R1、引导块44R2、轨部(在图3中未示出,参照左右对称地构成的左侧的排扰线引导部44L的轨部44L3)、致动器44R4、以及引导部开闭阀44R5(参照图8)。未图示的轨部沿左右方向延伸(参照左侧的轨部44L3)。引导板44R1和引导块44R2以可滑动的方式卡合于轨部,并构成为能够沿轨部在左右方向上移动。致动器44R4与引导板44R1和引导块44R2连接,使引导板44R1和引导块44R2沿轨部移动。在此,致动器44R4是气缸。但是,致动器44R4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引导部开闭阀44R5是对向致动器44R4供给的空气的朝向进行控制的阀。引导部开闭阀44R5例如是电磁阀。引导部开闭阀44R5与控制装置90连接,并被控制装置90控制。
引导板44R1构成为平板状,并沿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延伸。在沿前后方向观察下,引导板44R1在左端部具备大致呈三角形的切口C1。利用该切口C1使引导板44R1的左端部成为向右方凹陷的形状。左侧的引导板44L1与右侧的引导板44R1构成为大致左右对称。但是,左侧的排扰线引导部44L的引导板44L1设置为比右侧的排扰线引导部44R的引导板44R1靠向前方。虽然省略图示,当使左侧的排扰线引导部44L的引导板44L1向右方移动,并使右侧的排扰线引导部44R的引导板44R1向左方移动时(以下也适当地称为“关闭排扰线引导部44L、44R”),则引导板44L1与44R1接近,在沿前后方向观察下,一部分重叠。此时,引导板44L1与44R1在前后方向上错开。对于右侧的引导板44R1的切口C1与左侧的引导板44L1的切口C2而言,在沿前后方向观察下,一部分重叠,从而形成排扰线2能够通过的口道。
右侧的引导块44R2设置为比引导板44R1靠向前方。如图3所示,在引导块44R2形成有半圆柱状的笔直槽G1、以及半圆锥台上的锥形槽G2。笔直槽G1和锥形槽G2设置于引导块44R2的左侧面。笔直槽G1沿前后方向延伸。笔直槽G1的前端到达引导块44R2的前侧面。笔直槽G1的前方侧的大部分的半径设定为比热收缩管5的半径稍大。笔直槽G1的后方侧的一部分的半径设定为比热收缩管5的半径小。笔直槽G1的半径改变的边界成为台阶。锥形槽G2设置为比笔直槽G1靠向后方,并与笔直槽G1的后端连接。锥形槽G2向后方扩展。锥形槽G2的后端到达引导块44R2的后侧面。左侧的引导块44L2也具有同样的笔直槽以及锥形槽。
虽然省略图示,当关闭排扰线引导部44L、44R,使引导块44L2和44R2接近时,两个笔直槽形成大致圆柱状的通路。该大致圆柱状的通路是供热收缩管5插入的管通路。在管通路中的比台阶靠向前方的部分能够插入热收缩管5。管通路中的比台阶靠向后方的部分的直径较小,因此这里不能插入热收缩管5。另外,两个锥形槽形成了朝向后方扩展的圆锥台状的通路。该圆锥台状的通路是引导排扰线2的引导通路。管通路以及引导通路的轴线与收纳空间S1的轴线Ax大致一致。
如图2所示,热风产生装置50设置为比位于管设定位置P1时的管保持装置40靠向后方。热风产生装置50构成为能够产生用于对热收缩管5加热的热风。如图1所示,热风产生装置50具备:加热器51、加热器喷嘴52、空气连接部53、供给阀54(参照图8)、致动器55、升降阀56(参照图8)、以及未图示的导轨。图6是从后方侧观察的热风产生装置50的剖视图。在图2中示出从左方侧观察的热风产生装置50的剖视图。如图6所示,加热器51是筒形的加热器。加热器51以轴线朝向上下方向的方式设置。在加热器51的上端连接有空气连接部53。在空气连接部53上例如连接有与空气压缩机连接的管。向空气连接部53供给的压缩空气在通过加热器51的内部时被加热,成为热风,并从加热器51的下端喷出。供给阀54对向空气连接部53供给的压缩空气进行控制。供给阀54与控制装置90连接,并被控制装置90控制。
在加热器51的下端安装有加热器喷嘴52。加热器喷嘴52具备:在加热器51的下端连接的前室52a、以及设置为比前室52a靠向左方的喷嘴部52b。喷嘴部52b经由前室52a与加热器51连通。如图2及图6所示,喷嘴部52b具有在前后方向上较长且在左右方向上较短的扁平的内部空间。喷嘴部52b的下表面开放,构成了吹出热风的热风吹出口52b1。热风从热风吹出口52b1向下方喷出。热风吹出口52b1具有在前后方向上较长且在左右方向上较短的扁平的形状。热风吹出口52b1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构成为与保持部40A的供给口R3a相同或者是相同程度。热风吹出口52b1在左右方向上位于与保持部40A的供给口R3a对齐的位置。
加热器51、加热器喷嘴52、以及空气连接部53可利用致动器55沿未图示的导轨沿上下方向移动。导轨沿上下方向延伸。在此,致动器55是气缸。但是,致动器55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升降阀56是对向致动器55供给的空气的朝向进行控制的阀。升降阀56例如是电磁阀。升降阀56与控制装置90连接,并被控制装置90控制。加热器喷嘴52构成为,在定位于可动范围的下端的状态下,热风吹出口52b1与保持部40A的供给口R3a相接。但是,加热器喷嘴52也可以构成为,在定位于可动范围的下端的状态下,热风吹出口52b1比供给口R3a稍微靠向上方。
冷风产生装置60设置于位于管设定位置P1时的管保持装置40的上方。冷风产生装置60构成为能够产生用于使保持部40A冷却的冷风。保持部40A的冷却以如下方式进行,即:当热收缩管5保持于保持部40A时,热收缩管5不会因变热的保持部40A而收缩,该变热的保持部40A是由于之前的热收缩管5的加热而变热的。如图2所示,冷风产生装置60具备:冷风喷嘴61、空气连接部62、以及供给阀63(参照图8)。在冷风喷嘴61的上端设置有空气连接部62。在空气连接部62上例如连接有与空气压缩机连接的管。冷风喷嘴61的下表面开放,构成了吹出冷风的冷风吹出口61a。冷风从冷风吹出口61a向下方喷出。冷风吹出口61a具有在前后方向上较长且在左右方向上较短的扁平的形状。冷风吹出口61a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构成为与保持部40A的供给口R3a相同或者是相同程度。冷风吹出口61a在左右方向上位于与保持部40A的供给口R3a对齐的位置。另外,冷风吹出口61a配置为比保持部40A的供给口R3a稍微靠向上方。供给阀63对向空气连接部62供给的压缩空气进行控制。供给阀63与控制装置90连接,并被控制装置90控制。
移动装置70是使管保持装置40沿前后方向移动的装置。图7是管保持装置40位于加热位置P2的状态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的纵向剖视图。加热位置P2设定为比管设定位置P1(参照图2)靠向后方。加热位置P2是管保持装置40的可动范围的后端。管保持装置40可利用移动装置70在管设定位置P1与加热位置P2之间移动。移动装置70通过沿收纳空间S1的轴线Ax方向移动管保持装置40,从而向收纳于收纳空间S1的热收缩管5中插入排扰线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装置70也是转换装置,该转换装置通过使管保持装置40移动,从而使热风产生装置50的热风吹出口52b1或者冷风产生装置60的冷风吹出口61a选择性地与管保持装置40的供给口R3a对置。但是,对于移动装置而言,只要构成为通过使向热收缩管5插入的排扰线2和保持部40A中的至少一方在收纳空间S1的轴线Ax方向上移动,从而将排扰线2插入到收纳空间S1中收纳的热收缩管5中即可,也可以仅使排扰线2移动或者使排扰线2和保持部40A双方移动。另外,移动装置和转换装置也可以是不同的装置。对于转换装置而言,只要通过使热风产生装置50、冷风产生装置60、以及保持部40A中的至少一方移动,从而能够使热风吹出口52b1或者冷风吹出口61a与保持部40A的供给口R3a对置即可。
如图1所示,移动装置70具备:导轨71、伺服马达72、以及未图示的滚珠丝杠。导轨71沿前后方向延伸。在导轨71上滑动自如地卡合有管保持装置40。管保持装置40构成为能够沿导轨71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管保持装置40具备未图示的螺母,该未图示的螺母与未图示的滚珠丝杠啮合。伺服马达72与滚珠丝杠连接,并使滚珠丝杠旋转。由于滚珠丝杠利用伺服马达72的驱动进行旋转,从而使管保持装置40沿导轨71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伺服马达72与控制装置90连接,并被控制装置90控制。但是,移动装置70不限于具备电动马达和滚珠丝杠的方式。用于使管保持装置40移动的致动器例如也可以是气缸。
如图7所示,管保持装置40在加热位置P2位于热风产生装置50的下方。当管保持装置40位于加热位置P2时,热风产生装置50的热风吹出口52b1与管保持装置40的供给口R3a对置。另外,如图2所示,管保持装置40在管设定位置P1位于冷风产生装置60的下方。当管保持装置40位于管设定位置P1时,冷风产生装置60的冷风吹出口61a与管保持装置40的供给口R3a对置。
如图7所示,线缆保持装置80设置为比位于加热位置P2时的管保持装置40靠向后方。如图1所示,线缆保持装置80具备:线缆夹具81、致动器82、以及把持阀83(参照图8)。线缆夹具81构成为能够对多芯线缆1的被覆皮4覆盖的部分进行把持。对于被线缆保持装置80保持的多芯线缆1而言,以轴线与前后方向一致的方式且大致水平地进行保持。对于被线缆保持装置80保持的状态的多芯线缆1而言,其轴线与收纳空间S1的轴线Ax大致一致。致动器82使线缆夹具81开闭,以使线缆夹具81释放或者把持多芯线缆1。在此,致动器82是气缸。但是,致动器82不限于气缸。把持阀83是对向致动器82供给的空气的朝向进行控制的阀。把持阀83例如是电磁阀。把持阀83与控制装置90连接,并被控制装置90控制。
如图1所示,在多芯线缆1被线缆保持装置80保持的状态下,将捻合后的排扰线2以轴线与前后方向一致的方式且大致水平地保持。当多芯线缆1被线缆保持装置80保持时,排扰线2的轴线与收纳空间S1的轴线Ax大致一致。如图1所示,多个芯线3从覆皮4的端部附近向下方弯曲。
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具备对各部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90。图8是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的框图。控制装置90与如下各部连接,并对它们的动作进行控制,所述各部为:管输送装置20的输送马达22、管切割器30的切割器驱动阀33、管保持装置40的夹具开闭阀46以及引导部开闭阀44L5、44R5、热风产生装置50的加热器51、供给阀54、以及升降阀56、冷风产生装置60的供给阀63、移动装置70的伺服马达72、线缆保持装置80的把持阀83。
控制装置90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控制装置90例如可以具备:中央运算处理装置(以下称为CPU)、存储有CPU执行的程序等的ROM、RAM等。控制装置90的各部可以由软件构成,也可以由硬件构成。另外,各部可以是处理器,也可以是电路。控制装置90例如也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机等。
控制装置90构成为,对输送马达22进行控制,以使切断前的热收缩管5向位于管设定位置P1的管保持装置40输送,详情在工序的说明中进行说明。并且,控制装置90对管切割器30进行控制,以使热收缩管5切断。控制装置90对管保持装置40的驱动部40B进行控制,使夹具41L、41R把持热收缩管5,并在该状态下控制移动装置70,以使排扰线2插入热收缩管5。具体而言,使管保持装置40移动到加热位置P2,从而将排扰线2插入热收缩管5。当排扰线2插入热收缩管5后,控制装置90对管保持装置40的驱动部40B进行控制,使夹具41L、41R释放热收缩管5。控制装置90进而对热风产生装置50进行控制,使加热器喷嘴52下降,并向保持部40A的供给口R3a输送热风。控制装置90构成为,之后使管保持装置40返回管设定位置P1,对冷风产生装置60进行控制,向保持部40A的供给口R3a输送冷风。
(热收缩管向排扰线的装设工序)
以下对热收缩管5向排扰线2的装设工序进行说明。以下是从如下状态起开始说明,即:多芯线缆1被线缆保持装置80保持,管保持装置40定位于管设定位置P1,夹具41L、41R打开,并且加热器喷嘴52定位于可动范围的上端。在这里所例示的工序中为了稳定地供给热风,热风产生装置50的加热器51始终进行驱动。
在热收缩管5向排扰线2的装设工序中,首先,关闭排扰线引导部44L及44R。由此,利用引导块44L2、44R2形成:供热收缩管5插入的管通路、和排扰线2的引导通路。另外,由此利用引导板44L1、44R1形成排扰线2的口道。此外,该步骤只要是在后述的将热收缩管5压入管通路的步骤之前,则可以在任意的时刻进行。
在关闭排扰线引导部44L及44R的步骤之后,利用管输送装置20将切断前的热收缩管5向管保持装置40的收纳空间S1内插入规定的长度。在下一个步骤中,对管保持装置40的驱动部40B进行驱动,使夹具41L及41R把持热收缩管5。由此,将热收缩管5以相对于管保持装置40不能移动的方式固定。之后,对管切割器30进行驱动,将热收缩管5切断。但是,在切断热收缩管5时,管保持装置40也可以不把持热收缩管5。
在下一个步骤中,打开夹具41L及41R,释放热收缩管5。由此,热收缩管5能够相对于管保持装置40进行移动。在之后下一个步骤中,利用管输送装置20将下一个热收缩管送入收纳空间S1内。由于下一个热收缩管被送入收纳空间S1内,从而使正在处理的热收缩管5被向后方推压,并与排扰线引导部44L及44R所形成的管通路的台阶抵接。在之后下一个步骤中,下一个热收缩管从收纳空间S1退避。
在接下来的步骤中,利用夹具41L及41R再次把持热收缩管5。之后,打开排扰线引导部44L及44R。在下一个步骤中,对移动装置70进行驱动,使管保持装置40移动到加热位置P2。通过移动该管保持装置40,从而将排扰线2插入热收缩管5。在管保持装置40向加热位置P2移动的途中,在排扰线2的前端比引导板44L1和44R1靠向前方且比引导块44L2及44R2靠向后方的时刻,关闭排扰线引导部44L及44R。由此,排扰线2进入由引导板44L1、44R1形成的排扰线2的口道的内部,并沿切口C1和C2修正姿态。排扰线2通过该口道被引导至由两个锥形槽形成的排扰线2的引导通路。排扰线2进一步沿引导通路的锥形被引导至与管通路的台阶抵接的热收缩管5内。管保持装置40此时把持热收缩管5,使热收缩管5不能移动。由于管保持装置40向加热位置P2移动,从而使保持部40A的供给口R3a向热风产生装置50的热风吹出口52b1的下方移动。
在下一个步骤中,对管保持装置40的驱动部40B进行驱动,释放热收缩管5。由此,如图5所示,热收缩管5的下方部分以外的其他部分从收纳空间S1的壁部41W分离。如图5所示,热收缩管5的下方部分此时搭在第一把持部41W1和第三把持部41W3上。在热收缩管5的左方、右方、以及上方与收纳空间S1的壁部41W之间产生了间隙。由此,当热收缩管5被夹具41L、41R把持时,被热收缩管5封闭的流入流路R3的流入口R3b、第一排出流路R1的第一流出口R1a、以及第二排出流路R2的第二流出口R2a开放。此外,在这里所例示的工序中,此时排扰线引导部44L及44R也打开,但是也可以保持关闭。
当释放了热收缩管5之后,对热风产生装置50的致动器55进行驱动,加热器喷嘴52下降。由此,可向保持部40A的供给口R3a供给热风。此外,在这里所例示的工序中,热风产生装置50在工序期间始终使加热器51驱动,但是也可以在即将使加热器喷嘴52下降之前或者是在下降之后立即驱动加热器51。图5的箭头表示此时的热风的流动。如图5所示,热风从供给口R3a向流入流路R3流入,并从流入口R3b流入收纳空间S1内。由此,热收缩管5被加热并收缩。此外,热风的一部分通过第二把持部41W2与热收缩管5的外周面之间,并流入第一排出流路R1的第一流出口R1a。流入第一流出口R1a的热风的一部分通过第一排出流路R1,并从第一排出口R1b排出。流入第一流出口R1a的热风的另一部分从与第一排出流路R1连通的排出孔41L7排出。同样地,从流入口R3b流入收纳空间S1内的热风的另一部分如图5所示那样,通过第四把持部41W4与热收缩管5的外周面之间,并流入第二排出流路R2的第二流出口R2a。流入第二流出口R2a的热风的一部分通过第二排出流路R2,并从第二排出口R2b排出。流入第二流出口R2a的热风的另一部分从与第二排出流路R2连通的右夹具41R的排出孔41R7排出。
通过这样将流入收纳空间S1的热风从收纳空间S1排出,从而能够使新的热风流入收纳空间S1内。新的热风没有被热收缩管5、夹具41L、41R夺取热量,因此热量较大。因此,能够高速地对热收缩管5加热。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经过了热收缩管5切实地进行收缩的时间后,加热器喷嘴52上升。该时间例如是通过对利用本实施方式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以多种加热时间进行了加热的热收缩管5的状态进行确认而得到的。
在下一个步骤中,管保持装置40再次移动到管设定位置P1。由此,装设了热收缩管5的排扰线2从管保持装置40的收纳空间S1中脱离。另外,由此而使保持部40A的供给口R3a向冷风产生装置60的冷风吹出口61a的下方移动。
在下一个步骤中,对冷风产生装置60进行驱动,向保持部40A的供给口R3a供给冷风。由此,可使被来自热风产生装置50的热风加热的夹具41L及41R冷却。如上所述,该操作用于防止如下情况,即:当下一个热收缩管5收纳于收纳空间S1时,下一个热收缩管5被夹具41L及41R加热并收缩。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经过了夹具41L及41R被切实地冷却的时间后,停止从冷风产生装置60喷出冷风。该时间例如是通过一边冷却夹具41L及41R一边测量保持部40A的几处温度而得到的。通过停止该冷风,结束热收缩管5向排扰线2装设的一个周期的操作。
(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具备:保持部40A,其具有能够收纳热收缩管5的收纳空间S1;以及热风产生装置50,其产生热风。在保持部40A设置有流入流路R3,流入流路R3具备:在保持部40A的外表面开口的供给口R3a、以及在收纳空间S1的壁部41W开口的流入口R3b。并且在保持部40A设置有第一排出流路R1,第一排出流路R1具备:在收纳空间S1的壁部41W开口的第一流出口R1a、以及在保持部40A的外表面开口的第一排出口R1b。热风产生装置50构成为向供给口R3a输送热风。根据该结构,向供给口R3a供给的热风当流入收纳空间S1后,通过第一排出流路R1并向保持部40A的外部排出。通过从收纳空间S1排出热风,从而在热收缩管5的加热过程中,始终能够将由热风产生装置50产生的温度较高的热风向收纳空间S1输送。因此,能够使热收缩管5迅速地进行加热收缩。
根据本申请发明人的见解,如果没有在保持部40A中设置收纳热收缩管5的收纳空间S1,则热收缩管5会因热风而活动,不能良好地加热。另外,根据本申请发明人的见解,如果不设置与收纳空间S1连通的排出流路(可以是第一排出流路R1和第二排出流路R2中的一方,也可以是双方)并从排出流路排出热风,则温度较高的新的热风难以流入收纳空间S1,因此加热效率不会提高。基于上述见解,本实施方式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具备:收纳空间S1、以及第一排出流路R1和第二排出流路R2。因此,能够使热收缩管5在短时间内进行加热收缩。
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40A包含:分别设置有收纳空间S1的壁部41W的一部分的多个夹具41L及41R。具体而言,在左夹具41L设置有作为收纳空间S1的壁部41W的一部分的第一把持部41W1和第二把持部41W2,在右夹具41R设置有作为收纳空间S1的壁部41W的一部分的第三把持部41W3和第四把持部41W4。管保持装置40的驱动部40B构成为使夹具41L及41R把持或者释放收纳空间S1中保持的热收缩管5。本实施方式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在使夹具41L及41R把持了热收缩管5的状态下使排扰线2插入热收缩管5,当排扰线2插入热收缩管5后,使多个夹具41L及41R释放热收缩管5。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构成为之后进一步控制热风产生装置50向供给口R3a输送热风。根据该结构,当将排扰线2插入热收缩管5时,能够利用夹具41L及41R把持热收缩管5以防止热收缩管5因插入操作而活动。并且,当向供给口R3a输送热风时释放热收缩管5,产生在夹具41L、41R的把持部41W1~41W4与热收缩管5的外周面之间流通热风的间隙(参照图5)。如图4所示,在利用夹具41L、41R把持了热收缩管5的状态下,夹具41L、41R的把持部41W1~41W4与热收缩管5的外周面抵接,热风难以沿热收缩管5的外周面流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向供给口R3a输送热风时,由于使夹具41L及41R释放热收缩管5,因此热风容易沿热收缩管5的外周面流动。因此,能够较快地使热收缩管5进行加热收缩。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多个夹具41L及41R至少在释放了热收缩管5的状态下相互分离而形成间隙。该间隙形成流入流路R3。根据该结构,左夹具41L与右夹具41R分离而成的间隙被用作流入流路R3,因此能够使保持部40A的结构简单。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移动装置70通过使管保持装置40移动,从而使热风产生装置50的热风吹出口52b1或者冷风产生装置60的冷风吹出口61a与保持部40A的供给口R3a对置。根据该结构,也能够将用于使排扰线2插入热收缩管5的移动装置70作为转换热风和冷风的转换装置使用。因此,能够减少构成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的零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流入口R3b构成为在收纳空间S1的轴线Ax方向上延伸的扁平的开口部。根据该结构,能够在收纳空间S1的轴线Ax方向的较大范围向收纳空间S1输送热风。由此,能够同时向热收缩管5的较大范围吹热风。因此,能够高效且均匀地对热收缩管5加热。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流出口R1a及第一排出口R1b分别是在收纳空间S1的轴线Ax方向上延伸的扁平的开口部,第一排出流路R1是沿轴线Ax方向延伸的扁平的流路。根据该结构,能够对应于收纳空间S1的轴线Ax方向而高效地排出热风。在本实施方式中,轴线Ax方向是收纳空间S1的长度方向。因此,能够更高效地对热收缩管5加热。对于第二排出流路R2而言也同样如此。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40A具备:分别从保持部40A的外部贯通到第一排出流路R1的多个排出孔41L7。多个排出孔41L7沿收纳空间S1的轴线Ax方向排列配置。根据该结构,利用辅助排出热风的多个排出孔41L7,能够更高效地排出热风。并且,利用第一排出流路R1的长度方向即轴线Ax方向,将多个排出孔41L7沿轴线Ax方向排列配置,因此空间效率较好。与第二排出流路R2连通的多个排出孔41R7也同样如此。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收纳空间S1的轴线Ax方向观察下,流入口R3b的开口方向与第一流出口R1a的开口方向错开90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流入口R3b的开口方向是上下方向,第一流出口R1a的开口方向是左右方向。根据该结构,向收纳空间S1供给并从第一流出口R1a流出的热风在流出之前沿热收缩管5的外周部至少绕行90度。因此,能够均匀且迅速地对热收缩管5加热。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保持部40A而言,第二排出流路R2的第二流出口R2a以流入口R3b的开口方向为基准与第一流出口R1a对称地设置。因此,向收纳空间S1供给的热风在从第一流出口R1a及第二流出口R2a排出之前沿热收缩管5的外周部至少绕行180度。因此,能够均匀且迅速地对热收缩管5加热。尤其是在此,第一流出口R1a与第二流出口R2a对称地设置,因此热风向热收缩管5的第一流出口R1a侧和第二流出口R2a侧大致均匀地绕行。因此,能够使热收缩管5的加热更均匀。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为例示,此外还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由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进行:热收缩管5向收纳空间S1的输送、热收缩管5的切断、以及排扰线2向热收缩管5的插入,但是这些操作也可以由其他装置或者操作者来实施。例如,当利用其他装置等向热收缩管5插入排扰线2时,可以不在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中设置移动装置70。当不设置移动装置70时,用于冷却收纳空间S1的冷风可以从供给口R3a以外的其他流入口向收纳空间S1供给。
图9是将来自冷风产生装置60的冷风(用箭头表示)向第二供给口R4a供给的第一变形例的保持部40A的纵向剖视图。此外,在以下对一些变形例的说明中,无论是否图示,对于实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对于图9所示的保持部40A而言,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保持部40A也在左夹具41L的下夹具41L1与右夹具41R的下夹具41R1之间具有间隙。在本变形例中,该间隙构成第二流入流路R4。如图9所示,第二流入流路R4具备:以面向保持部40A的外部的方式开口的第二供给口R4a、和以与收纳空间S1的壁部41W的一部分(在此,是第一把持部41W1和第三把持部41W3)交叉的方式开口并面向收纳空间S1的第二流入口R4b。冷风产生装置60构成为向第二供给口R4a输送冷风。例如,当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不具备移动装置70时,如本变形例这样的结构简单,并能够削减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的成本。
把持或者释放热收缩管5的夹具的形状可以是各种形状。在图10A~图11B中示出夹具形状的一些变形例。此外,在图10A~图11B中,图10A及图11A分别示出夹具把持了热收缩管5的状态,图10B及图11B分别示出图10A及图11A所示的夹具释放了热收缩管5的状态。
如图10A及图10B所示,在第二变形例中,保持部40A除了左夹具141L、右夹具141R之外还具备:具有固定的壁部141D1的支撑部件141D。支撑部件141D设置于收纳空间S1的下方,形成收纳空间S1下侧的壁部141D1。左夹具141L的右侧面中的比把持部141L1靠向下方的部分成为随着朝向下方而朝向左方的倾斜面141L2。支撑部件141D的左侧面141D2与倾斜面141L2大致平行地倾斜。同样地,右夹具141R的左侧面中的比把持部141R1靠向下方的部分成为随着朝向下方而朝向右方的倾斜面141R2。支撑部件141D的右侧面141D3与右夹具141R的倾斜面141R2大致平行地倾斜。
如图10A及图10B所示,左夹具141L的比把持部141L1靠向上方的部分与右夹具141R的比把持部141R1靠向上方的部分之间的间隙构成了流入流路R13。左夹具141L的倾斜面141L2与支撑部件141D的左侧面141D2之间的间隙构成了第一排出流路R11。右夹具141R的倾斜面141R2与支撑部件141D的右侧面141D3之间的间隙构成了第二排出流路R12。
对于上述结构而言,在沿收纳空间S1的轴线方向(垂直于纸面的方向)观察下,流入流路R13的流入口的开口方向与第一排出流路R11和第二排出流路R12的流出口的开口方向分别错开超过90度。因此,相较于流入口的开口方向与流出口的开口方向错开90度时,进一步使热风在热收缩管5的周围绕行。由此,能够实现热收缩管5的更加高速且均匀的加热。
在第三变形例中,如图11A及图11B所示,左夹具241L的比把持部241L1靠向下方的部分与右夹具241R的比把持部241R1靠向下方的部分之间的间隙构成了排出流路R21。流入流路R23由左夹具241L的比把持部241L1靠向上方的部分与右夹具241R的比把持部241R1靠向上方的部分之间的间隙构成。根据该变形例,能够以非常简单的结构形成流入流路R23和排出流路R21。热风从收纳空间S1的排出例如能够通过使排出流路R21的轴线方向的长度比热收缩管5的收纳范围长来实现。为了防止排出流路被热收缩管5封闭,左夹具241L及右夹具241R的下方部分例如可以构成为梳齿状,也可以在把持热收缩管5时啮合梳齿。此时,可以在啮合的梳齿彼此之间形成供热风流通的间隙。
此外,管保持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利用与形成收纳空间的壁部不同的其他可动部件来保持或者释放收纳空间内的热收缩管。图12A是表示第四变形例的保持部40A释放了热收缩管5的状态的纵向剖视图。图12B是表示图12A所示的保持部40A把持了热收缩管5的状态的纵向剖视图。图13是第四变形例的保持部40A的立体图。
如图12A及图12B所示,第四变形例的保持部40A具备:左块部件340L、右块部件340R、下方支撑部件340D、左保持板350L、右保持板350R。在本变形例中,左块部件340L、右块部件340R、以及下方支撑部件340D构成了收纳空间S1,但是不会在收纳空间S1的径向上移动。左保持板350L及右保持板350R构成为,分别插入收纳空间S1并与收纳空间S1中收纳的热收缩管5抵接。此外,在图13中将左块部件340L及右块部件340R取下并以双点划线图示。
如图12A所示,左块部件340L具备:下部件341L、上部件342L。上部件342L配置于下部件341L的上方,在下部件341L与上部件342L之间形成有配置左保持板350L的间隙。如图13所示,下部件341L及上部件342L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因此,下部件341L与上部件342L之间的间隙也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如图12A所示,在沿前后方向观察下,在下部件341L的右上角形成有在圆弧上凹陷的曲面部341L1。曲面部341L1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在上部件342L的右下角形成有倒角342L1。倒角342L1也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曲面部341L1和倒角342L1形成了收纳空间S1的壁部340W的左侧。在下部件341L的右下角形成有倒角341L2。
右块部件340R与左块部件340L构成为左右对称。在右块部件340R的下部件341R与上部件342R之间形成间隙,在该间隙中配置有右保持板350R。右块部件340R的下部件341R及上部件342R分别具有曲面部341R1和倒角342R1。曲面部341R1和倒角342R1形成了收纳空间S1的壁部340W的右侧。在右块部件340R的下部件341R的左下角形成有倒角341R2。左块部件340L与右块部件340R在左右方向上分离设置且彼此相向。
下方支撑部件340D是形成收纳空间S1的壁部340W的下部的部件。下方支撑部件340D在左块部件340L与右块部件340R之间设置于左块部件340L和右块部件340R的曲面部341L1和341R1的下方。如图13所示,下方支撑部件340D是在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平板状的部件。如图12A所示,下方支撑部件340D的上端部340D1形成了壁部340W的下部。
如图13所示,下方支撑部件340D的上端部340D1构成为梳齿状。在下方支撑部件340D的上端部340D1设置有:沿前后方向排列配置的多个突起部340D2、以及在相邻的突起部340D2之间形成的切口部340D3。在沿左右方向观察下,多个突起部340D2分别构成为在上方具有一个顶点的大致三角形。大致三角形的前方侧(管输送装置20侧)的斜边的倾斜构成为比大致三角形的后方侧的斜边的倾斜缓和。
如图12A所示,在热收缩管5笔直(即不向左右方向倾斜)地载置于下方支撑部件340D的梳齿状的上端部340D1的状态下,在热收缩管5与左块部件340L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为热风的流路。同样地,在热收缩管5与右块部件340R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也是热风的流路。
左块部件340L的上部件342L与右块部件340R的上部件342R之间的间隙形成了流入流路R33。左块部件340L的下部件341L与下方支撑部件340D之间的间隙形成了第一排出流路R31。右块部件340R的下部件341R与下方支撑部件340D之间的间隙形成了第二排出流路R32。在第一排出流路R31和第二排出流路R32的下端部形成的排出口R31b及R32b分别因倒角341L2及341R2而使开口面积比它们的上部大。由此,可促进从收纳空间S1排出热风及冷风。另外,第一排出流路R31与第二排出流路R32利用在二者之间进行分隔的下方支撑部件340D上所设置的切口部340D3连通。
如图12A及图12B所示,左保持板350L构成为能够沿下部件341L与上部件342L之间的间隙在左右方向上移动。如图13所示,左保持板350L是在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平板状的部件。如图12B所示,左保持板350L以在流入口R33b与第一流出口R31a之间分隔的方式插入收纳空间S1。在本变形例中,左保持板350L的右端部(收纳空间S1侧的端部)也构成为梳齿状。如图13所示,在左保持板350L的右端部设置有:沿前后方向排列配置且分别向右方延伸的突起部350L1、以及在相邻的突起部350L1之间形成的切口部350L2。在沿上下方向观察下,多个突起部350L1分别构成为在右方具有一个顶点的大致三角形。
切口部350L2使比左保持板350L靠向流入口R33b的一侧与比左保持板350L靠向第一流出口R31a的一侧连通。左保持板350L的上表面350L3是左保持板350L的面中的朝向流入口R33b的面,左保持板350L的下表面350L4是左保持板350L的面中的朝向第一流出口R31a的面,切口部350L2贯通于上表面350L3和下表面350L4之间。
右保持板350R与左保持板350L构成为左右对称。如图13所示,在右保持板350R的左端部设置有:沿前后方向排列配置且分别向左方延伸的大致呈三角形的突起部350R1、以及在相邻的突起部350R1之间形成的切口部350R2。如图12A及图12B所示,右保持板350R也构成为能够沿右块部件340R的下部件341R与上部件342R之间的间隙在左右方向上移动。右保持板350R以在流入口R33b与第二流出口R32a之间分隔的方式插入收纳空间S1。右保持板350R的切口部350R2使比右保持板350R靠向流入口R33b的一侧与比右保持板350R靠向第二流出口R32a的一侧连通。
本变形例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具备保持板驱动装置360,该保持板驱动装置360将左保持板350L及右保持板350R插入收纳空间S1并抵接于收纳空间S1中收纳的热收缩管5。另外,保持板驱动装置360也能够使左保持板350L及右保持板350R从收纳空间S1退避。保持板驱动装置360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优选采用气缸、马达等作为保持板驱动装置360。此外,保持板驱动装置360可以使左保持板350L及右保持板350R把持热收缩管5,也可以不使其把持。即,保持板驱动装置360可以仅使左保持板350L及右保持板350R与热收缩管5接触。对于左保持板350L及右保持板350R而言,只要构成为能够与壁部一起(在此,是与下方支撑部件340D的上端部340D1一起)防止热收缩管5因热风而活动即可。
在本变形例中,当向收纳空间S1输送热收缩管5时,为了避免卡挂于梳齿而妨碍热收缩管5的输送,左保持板350L及右保持板350R从收纳空间S1退避。下方支撑部件340D的多个突起部340D2的前方侧的斜边的倾斜设定为较缓的倾斜,以使得当向收纳空间S1输送热收缩管5时热收缩管5不易卡挂于突起部340D2。左保持板350L及右保持板350R在热风吹入供给口R33a之前插入收纳空间S1。由此,如图12B所示,可保持热收缩管5不向左右倾斜。其结果为,可确保热收缩管5与左块部件340L之间的热风流路以及热收缩管5与右块部件340R之间的热风流路。
左保持板350L及右保持板350R在抵接于热收缩管5的状态下以将上述的热风流路沿上下方向分割的方式对其进行分隔。但是,在左保持板350L及右保持板350R分别设置有切口部350L2及350R2,该切口部350L2及350R2使热风流路的相对于左保持板350L及右保持板350R而言的上方部分与下方部分连通。因此,热风能够如图12B的箭头所示那样通过切口部350L2及350R2,并分别向第一排出流路R31和第二排出流路R32流动。由此使热风容易沿热收缩管5的外周流动,提高了热收缩管5的加热效率和加热的均匀性。
并且,在本变形例中,下方支撑部件340D的切口部340D3使第一排出流路R31和第二排出流路R32连通。由此,如图12B的箭头所示,热风或冷风也会向隔着下方支撑部件340D的相反侧的排出流路流动,可促进排出热风或冷风。
这样,根据第四变形例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10,可利用当插入收纳空间S1内时与热收缩管5抵接的保持板350L、350R将收纳空间S1内的热收缩管5保持于规定的位置,并且利用保持板350L、350R的切口部350L2、350R2形成使流入口R33b和流出口R31a、R32a连通的流路。因此,能够在收纳空间S1内将热收缩管5保持于规定的位置,并且使热风在收纳空间S1内流通,能够提高热收缩管5的加热效率。
此外,插入收纳空间S1内的保持板、或者替代保持板的插入部件的数量不限于两个,也可以是一个或者三个以上。另外,形成于插入部件的用于使插入部件的流入口侧与流出口侧连通的结构也可以不是突起及切口,而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贯通孔。也可以使突起及切口与贯通孔组合。
此外,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上述实施方式不限定本发明。例如,收纳空间的壁部不是必须分割为多个部分,也可以是整周相连的一个壁部。在这种情况下,流入口及流出口可以是在壁部形成的孔(可以是多个)、切缝等。也可以是,在壁部形成有槽,热风及冷风通过槽而流动到流出口。
附图标记说明
2-排扰线(电线);5-热收缩管;10-热收缩管加热装置;40-管保持装置;40A-保持部(保持部件);40B-驱动部(驱动装置);41L-左夹具(夹具部件);41L7-排出孔;41R-右夹具(夹具部件);41R7-排出孔;41W-壁部;41W1~41W4-第一~四把持部(壁部);50-热风产生装置;60-冷风产生装置;70-移动装置(转换装置);90-控制装置;350L-左保持板(插入部件);350L2-切口部(切口);350R-右保持板(插入部件);350R2-切口部(切口);360-保持板驱动装置(插入部件驱动装置);Ax-收纳空间的轴线(轴线);R1-第一排出流路(排出流路);R1a-第一流出口(流出口);R1b-第一排出口(排出口);R2-第二排出流路;R2a-第二流出口;R2b-第二排出口;R3-流入流路;R3a-供给口;R3b-流入口;S1-收纳空间。

Claims (11)

1.一种热收缩管加热装置,具备:
保持部件,其具有能够收纳热收缩管的收纳空间;以及
热风产生装置,其产生热风,
所述保持部件具有:
壁部,其配置于规定的轴线周围,并且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在内部形成所述收纳空间;
流入流路,其具备在所述保持部件的外表面开口的供给口、以及在所述壁部开口的流入口;以及
排出流路,其具备在所述壁部开口的流出口、以及在所述保持部件的外表面开口的排出口,
所述热风产生装置构成为向所述供给口输送热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包含:分别设置有所述壁部的一部分的多个夹具部件,
所述热收缩管加热装置还具备:
驱动装置,其在所述收纳空间的径向上驱动所述多个夹具部件,使所述多个夹具部件把持或者释放所述收纳空间中收纳的所述热收缩管;
移动装置,其通过沿所述轴线方向移动向所述热收缩管插入的电线和所述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方,从而将所述电线插入所述收纳空间中收纳的所述热收缩管;以及
控制装置,其对所述热风产生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以及所述移动装置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
在对所述驱动装置进行控制而使所述多个夹具部件把持了所述热收缩管的状态下,对所述移动装置进行控制而使所述电线插入所述热收缩管,
当向所述热收缩管中插入了所述电线后,对所述驱动装置进行控制而使所述多个夹具部件释放所述热收缩管,进而对所述热风产生装置进行控制,向所述供给口输送热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夹具部件构成为至少在释放了所述热收缩管的状态下相互分离而形成间隙,
所述间隙形成所述流入流路以及所述排出流路中的至少一方。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风产生装置具备吹出热风的热风吹出口,
所述热收缩管加热装置还具备:
冷风产生装置,其具备吹出冷风的冷风吹出口;以及
转换装置,其通过使所述热风产生装置、所述冷风产生装置、以及所述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移动,从而能够使所述热风吹出口或者所述冷风吹出口与所述供给口对置。
5.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产生冷风的冷风产生装置,
所述保持部件具有第二流入流路,该第二流入流路具备:在所述保持部件的外表面开口的第二供给口、以及在所述壁部开口的第二流入口,
所述冷风产生装置构成为向所述第二供给口输送冷风。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入口是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扁平的开口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出口及所述排出口分别是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扁平的开口部,
所述排出流路是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扁平的流路。
8.根据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具备:分别从所述保持部件的外部贯通到所述排出流路的多个排出孔,
所述多个排出孔沿所述轴线方向排列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的任一项所述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沿所述轴线方向观察下,所述流入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流出口的开口方向错开90度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具有第二排出流路,该第二排出流路具备:设置为以所述流入口的开口方向为基准与所述流出口对称的第二流出口、以及在所述保持部件的外表面开口的第二排出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10的任一项所述的热收缩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插入部件,其以在所述流入口与所述流出口之间分隔的方式插入所述收纳空间;以及
插入部件驱动装置,其使所述插入部件插入所述收纳空间而与所述收纳空间中收纳的所述热收缩管抵接,或者使所述插入部件从所述收纳空间退避,
所述插入部件具备使所述插入部件的所述流入口侧与所述流出口侧连通的切口或者贯通孔。
CN202280017584.6A 2021-03-02 2022-02-22 热收缩管加热装置 Pending CN1168974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32363 2021-03-02
JP2021-032363 2021-03-02
PCT/JP2022/007160 WO2022185993A1 (ja) 2021-03-02 2022-02-22 熱収縮チューブ加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97477A true CN116897477A (zh) 2023-10-17

Family

ID=83154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17584.6A Pending CN116897477A (zh) 2021-03-02 2022-02-22 热收缩管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55784A1 (zh)
EP (1) EP4304028A4 (zh)
JP (1) JP7429329B2 (zh)
CN (1) CN116897477A (zh)
WO (1) WO20221859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1710B (zh) * 2022-09-23 2022-11-25 惠州好盈电机有限公司 电机控制器连接线的套管设备、连接线、电机控制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28878A (en) * 1967-06-02 1968-10-02 Standard Telephones Cables Ltd Moulded cable sheath joint
JPS4961751U (zh) * 1972-09-06 1974-05-30
JPS5131779A (ja) * 1974-09-11 1976-03-18 Nippon Steel Corp Netsushushukuseipurasuchitsukuchuuburui no kanetsushushukuki
JPS5315581A (en) * 1976-07-29 1978-02-13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Heater for jointing of communication-cable housing
JPS5948816U (ja) * 1982-09-24 1984-03-31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加熱装置
JPS59185622A (ja) * 1983-04-07 1984-10-22 Nikko Denki Kogyo Kk 収縮チユ−ブ処理装置
JPS59186988U (ja) * 1983-05-27 1984-12-12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加熱収縮装置
JPS6392209A (ja) * 1986-09-03 1988-04-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ケ−ブルの接続方法
JPH04304108A (ja) * 1991-04-01 1992-10-27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熱収縮チューブの加熱方法
JPH08185953A (ja) 1995-01-05 1996-07-1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半田入り電線接続コネクタの加熱装置
DE29908740U1 (de) 1999-05-18 1999-08-26 Grässlin KG, 78112 St Georgen Vorrichtung zum Aufschrumpfen eines Schrumpfschlauchstückes auf einen elektrischen Leiter oder einen anderen stangenförmigen Gegenstand
JP4304108B2 (ja) 2004-03-31 2009-07-29 株式会社東芝 メタデータ配信装置、動画再生装置および動画再生システム
JP4961751B2 (ja) 2006-01-17 2012-06-2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駆動力配分装置
JP5948816B2 (ja) 2011-11-28 2016-07-06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バキュームポンプ制御装置
EP2849728A1 (en) 2012-05-04 2015-03-25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Lipid-based drug carriers for rapid penetration through mucus linings
JP5315581B1 (ja) 2013-03-08 2013-10-16 独立行政法人 国立印刷局 紙幣判別方法、紙幣判別用ソフトウェア及び紙幣判別装置
KR101739841B1 (ko) 2016-08-25 2017-06-08 주식회사 후레씨네코리아 연속식 케이블 수축튜브 융착장치
CN208841889U (zh) 2018-08-28 2019-05-10 安徽省铜陵泰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热缩管热缩装置
CN110789114A (zh) 2019-10-25 2020-02-14 谢斌 一种建筑输电线缆接头热缩管加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2185993A1 (zh) 2022-09-09
EP4304028A1 (en) 2024-01-10
JP7429329B2 (ja) 2024-02-07
WO2022185993A1 (ja) 2022-09-09
EP4304028A4 (en) 2024-05-08
US20240055784A1 (en) 2024-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47775B1 (ko) 사전 성형된 절연 시트를 형성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16897477A (zh) 热收缩管加热装置
CN110867778B (zh) 用于电缆制备机的电缆编织物张开机构
CN101866033A (zh) 光缆保持器、熔接机以及使用保持器的熔接方法
US20190084098A1 (en) Clamp jig, stator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sta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JP3461370B2 (ja) ケーブル加工機のためのケーブル供給及び変更装置
US20180034225A1 (en) Crimping machine
EP1775804B1 (e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n electrical wiring
CN103415898A (zh) 线束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KR20200038515A (ko) 크림핑 기계
US4749843A (en) Enveloping radiant heater
GB1587342A (en) Making cable harnesses
CN117374828A (zh) 电缆制备机
US10026527B2 (en) Conductor twis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ading a twisting head
JP2020126834A (ja) 2本のケーブルのケーブル端部の把持および取扱いのためのグリッパユニット、グリッパユニットを備えた装填ステーション、およびプラグハウジングを提供するための方法
JP6401048B2 (ja) 熱収縮チューブ取付装置及び熱収縮チューブ取付方法
KR102365090B1 (ko) 와이어 핸들링 장치
JP3370335B2 (ja) 電気ハーネスを製造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JPH04308718A (ja) 射出成形装置
KR102235661B1 (ko) 헤어핀 제조 장치
US6960072B1 (en) Hot sprue bushing
JP3639926B2 (ja) 線材端末成形装置
EP0708506A2 (en) Feed assembly for connector termination apparatus
JP2000167701A (ja) 棒材加工装置および棒材供給機
EP3895862B1 (en) Electrical cable process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