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74554B - 激光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激光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74554B
CN116774554B CN202310819385.3A CN202310819385A CN116774554B CN 116774554 B CN116774554 B CN 116774554B CN 202310819385 A CN202310819385 A CN 202310819385A CN 116774554 B CN116774554 B CN 1167745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heating
conveying
structures
expo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193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74554A (zh
Inventor
宋拥军
伍锡焱
赵政
吴文兴
柳惠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qiu Image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qiu Image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qiu Image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qiu Image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1938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745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74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745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745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745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ser Beam Prin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激光打印机,属于图像生成领域,激光打印机的每一胶片盒上方设有取片结构,胶片盒的抽拉方向与取片结构的输送方向垂直,输送结构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位于多个取片结构一侧,输送结构的顶端与曝光结构连通,曝光结构以及加热结构位于多个胶片盒的顶部,激光发射结构与传送扫描结构垂直,激光发射结构与胶片盒平行,加热结构包括平面加热组件以及弧形加热组件,平面加热组件一端与传送扫描结构连通,另一端与弧形加热组件连通,平面加热组件位于激光发射结构以及顶部胶片盒之间,弧形加热组件从平面加热组件末端延伸至支架顶部,通过上述设计,激光打印机整体布局合理、结构简单、胶片传输路径短,并且体积小。

Description

激光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生成领域,尤其是涉及激光打印机。
背景技术
激光胶片打印机是将激光扫描技术和电子照相技术相结合的打印输出设备,较其它打印设备,激光打印机有打印速度快、成像质量高等优点。激光胶片打印机在使用时,需要通过激光束对胶片进行扫描曝光,胶片乳剂涂布层中的卤化银曝光后还原析出“银簇”,曝光量越强的地方还原出的银簇越多,这些银簇形成潜影,经一定温度和时间加热后,感光成像层中的非感光银源物质形成永久影像。
因此现有的激光打印机包括多个打印盒、曝光结构以及加热结构,内部结构复杂。现有的多个打印盒、曝光结构以及加热结构的布局位置不合理,导致激光打印机体积大,胶片传输路径长,容易损伤。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布局合理、结构简单、胶片传输路径短,并且体积小的激光打印机。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激光打印机,包括支架以及安装于所述支架的壳体,所述支架包括框体以及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框体分隔成多个收容空间,多个收容空间沿竖直方向排列并相互平行,所述激光打印机还包括胶片盒、取片结构、曝光结构、加热结构、以及输送结构,所述胶片盒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取片结构的数量与所述胶片盒的数量相同,每一所述胶片盒以及一所述取片结构安装于一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且所述取片结构位于所述胶片盒上方,所述胶片盒的抽拉方向与所述取片结构的输送方向垂直,所述输送结构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位于多个所述取片结构一侧,所述输送结构的顶端与所述曝光结构连通,所述曝光结构以及所述加热结构位于顶部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位于多个所述胶片盒的顶部,所述曝光结构包括激光发射结构以及传送扫描结构,所述激光发射结构与所述传送扫描结构垂直,所述激光发射结构与所述胶片盒平行,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平面加热组件以及弧形加热组件,所述平面加热组件一端与所述传送扫描结构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弧形加热组件连通,所述平面加热组件位于所述激光发射结构以及顶部所述胶片盒之间,所述弧形加热组件从所述平面加热组件末端延伸至所述支架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打印机还包括导出结构,所述导出结构安装于所述支架顶部并位于所述弧形加热组件上方,所述导出结构与所述弧形加热组件内部连通导出经所述弧形加热组件加热的胶片。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还包括分割板,所述分隔板固定安装于顶部的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分割板将顶部的所述收容空间分割成曝光空间以及加热空间,所述曝光空间以及所述加热空间堆叠,所述曝光结构位于所述曝光空间内,所述加热结构位于所述加热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空间截面呈L形,所述曝光空间截面呈倒L形。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扫描结构位于所述激光发射结构的末端,所述曝光结构整体呈倒L形。
进一步的,所述曝光结构的安装方向与所述加热结构的安装方向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的截面呈阶梯型。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结构包括多个导向板以及多组输送轮,多个所述导向板分别安装于所述壳体以及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导向板与安装于所述支架上的导向板之间形成输送通道,每一组所述输送轮分别位于所述输送通道两侧,带动胶片沿所述输送通道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结构还包括导轮,所述导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导向板的端部,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的两相邻导向板之间形成入口,所述入口与所述取片结构的出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板的端部为弧形或斜面结构。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激光打印机的每一胶片盒以及一取片结构安装于一收容空间内并且取片结构位于胶片盒上方,胶片盒的抽拉方向与取片结构的输送方向垂直,输送结构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位于多个取片结构一侧,输送结构的顶端与曝光结构连通,曝光结构以及加热结构位于顶部收容空间内并位于多个胶片盒的顶部,曝光结构包括激光发射结构以及传送扫描结构,激光发射结构与传送扫描结构垂直,激光发射结构与胶片盒平行,加热结构包括平面加热组件以及弧形加热组件,平面加热组件一端与传送扫描结构连通,另一端与弧形加热组件连通,平面加热组件位于激光发射结构以及顶部胶片盒之间,弧形加热组件从平面加热组件末端延伸至支架顶部,通过上述设计,激光打印机整体布局合理、结构简单、胶片传输路径短,并且体积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激光打印机的一立体图;
图2为图1的激光打印机的分解图;
图3为图2的激光打印机的支架的一立体图;
图4为图3的支架的另一立体图;
图5为图1的激光打印机的立体剖视图;
图6为图1的激光打印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0、支架;11、框体;12、隔板;13、收容空间;14、侧板;15、分割板;16、曝光空间;17、加热空间;20、壳体;30、胶片盒;40、取片结构;50、曝光结构;51、激光发射结构;52、传送扫描结构;60、加热结构;61、平面加热组件;62、弧形加热组件;70、导出结构;81、支撑脚;82、滚轮;90、输送结构;91、导向板;92、导轮;93、输送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结构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结构,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结构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另一中间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固定。当一个结构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结构,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结构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结构。当一个结构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结构,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结构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结构。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图1至图6为本申请激光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包括支架10、壳体20、胶片盒30、取片结构40、曝光结构50、加热结构60、导出结构70、支撑脚81、滚轮82、输送结构90。
支架10包括框体11、多个隔板12、两侧板14、分割板15。框体11呈长方体,框体11底部设有底板,顶部设有顶板,顶板上设有开槽,开槽使加热后的胶片能够导出。
隔板12呈平板状。多个隔板12间隔设置于框体11内部,多个隔板12将框体11内部分隔成多个收容空间13。每一收容空间13呈长方体,多个收容空间13沿竖直方向排列。具体的,顶部的收容空间13用于安装曝光结构50以及加热结构60。其余收容空间13用于收容胶片盒30。顶部的收容空间13的高度大于其余收容空间13,其余收容空间13的高度相同。
两侧板14分别固定于框体11两侧,形成收容空间13的两侧壁。具体的,两侧板14的高度不同,一侧板14从框体11的底板延伸至顶板,另一侧板14从框体11的底板延伸至顶部收容空间13的隔板12。这种设计使胶片盒30的抽拉方向与加热结构60的安装方向垂直,便于胶片盒30以及加热结构60安装,使激光打印机的布局更加合理。
分割板15固定于顶部收容空间13内,将顶部的收容空间13分割成曝光空间16以及加热空间17。曝光空间16用于安装曝光结构50,加热空间17用于安装加热结构60。分割板15包括两侧部以及位于两侧部之间的分割部。侧部呈L形并安装于收容空间13的侧边,使位于顶部的收容空间13的侧边一半有挡边,一半为开放式。分割部的截面呈台阶形,分割部的顶部与顶板固定,分割部的底部与隔板12固定,通过这种设计,曝光空间16以及加热空间17堆叠,使曝光结构50以及加热结构60交错设置,节约空间,使打印机体积减小。此外,曝光结构50的安装方向与加热结构60的安装方向垂直,即曝光结构50以及加热结构60从支架10的不同侧面安装,互不干扰,安装时不用区分先后,可以同时安装或者任一先安装,使曝光结构50以及加热结构60安装方便。
壳体20安装于支架10的框体11。与胶片盒30位置对应的壳体20上设有抽拉口,使胶片盒30能够被抽出以及推入。支架10另一侧的壳体20与支架10之间存在间隙,用于形成胶片输送通道。
胶片盒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胶片盒30分别沿竖直方向安装于多个收容空间13中。胶片盒30用于存储胶片。
取片结构40的数量与胶片盒30的数量相同。每一取片结构40位于一收容空间13的胶片盒30上方。取片结构40吸取胶片盒30内的胶片并将胶片传输至输送通道的入口处。
曝光结构50包括激光发射结构51以及传送扫描结构52,激光发射结构51用于产生扫描的激光,传送扫描结构52用于传送胶片并使胶片被激光扫描。传送扫描结构52位于激光发射结构51的末端并垂直于激光发射结构51。曝光结构50整体呈倒L形。传送扫描结构52与传输通道连通。曝光结构50安装于曝光空间16。
加热结构60包括平面加热组件61以及弧形加热组件62,平面加热组件61以及弧形加热组件62均能发热使胶片升温。平面加热组件61的末端与弧形加热组件62的起始端连通。平面加热组件61内的发热板为平面结构,胶片的传输路径为与水平面平行的直线。弧形加热组件62内的发热板为弧形结构,胶片的传输路径为弧线。加热结构60安装于加热空间17。
导出结构70安装于支架10的顶部并通过开槽与弧形加热组件62连通。导出结构70对弧形加热组件62加热后的胶片进行降温,并将胶片从打印机输出。
输送结构90包括多个导向板91、导轮92以及输送轮93。多个导向板91分别安装于支架10以及壳体20,多个导向板91位于支架10与壳体20的间隙中,安装于壳体20上的导向板91与安装于支架10上的导向板91之间形成输送通道。具体的,固定于壳体20的导向板91的数量为一个,固定于壳体20的导向板91呈直线型,两端为弧形,弧形结构能够引导胶片变形,使胶片进入输送通道以及从输送通道传输至传送扫描结构52。固定于支架10上的两相邻导向板91之间形成入口,入口与取片结构40的出口连通。输送结构90位于多个胶片盒30的一侧并且输送结构90的顶部位于传送扫描结构52处。固定于支架10上的导向板91的端部呈倾斜设计。导轮92固定于导向板91端部,引导胶片移动。输送轮93为多组,每一组输送轮93分别位于输送通道两侧,带动胶片沿输送通道移动。
支撑脚81固定于支架10底部,用于支撑激光打印机。滚轮82安装于支架10底部,用于移动激光打印机。
组装激光打印机时,胶片盒30安装于收容空间13中,每一胶片盒30上设有取片结构40,取片结构40吸取胶片盒30内的胶片并将胶片输送至输送通道。输送通道位于多个胶片盒30一侧并与取片结构40的出口连通。曝光结构50安装于曝光空间16,加热结构60安装于加热空间17。曝光结构50以及加热结构60位于胶片盒30上方。具体的,平面加热组件61位于激光发射结构51以及顶部的胶片盒30之间,传送扫描结构52与激光发射结构51垂直并且传送扫描结构52从激光发射结构51末端向下延伸至平面加热组件61的入口处。弧形加热组件62从平面加热组件61末端延伸至导出结构70处。导出结构70安装于框体11顶部,位于弧形加热组件62末端顶部。
激光打印机时组装时,胶片盒30的抽拉方向与加热结构60的安装方向垂直。曝光结构50以及加热结构60的安装方向相互垂直,从支架10的不同侧面安装,互不干扰。曝光结构50以及加热结构60交错设置,节约空间,在保证胶片在加热结构60中的传输路径长度以及加热时间的前提下,使打印机体积减小。
使用激光打印机时,胶片的输送路径如图6箭头所示。胶片存放于胶片盒30内,取片结构40吸取胶片盒30内的胶片并将胶片传输至位于胶片盒30侧部的输送通道的入口处。输送轮93带动胶片沿输送通道向上移动直至传送扫描结构52处,激光发射结构51发出激光,扫描传送扫描结构52处的胶片,使胶片进行曝光。胶片进入加热结构60进行加热,感光成像层中的非感光银源物质形成永久影像。导出结构70对加热结构60出来的胶片进行降温并使胶片从激光打印机中输出。
本申请的激光打印机整体布局合理,曝光结构50以及加热结构60的安装方向相互垂直,从支架10的不同侧面安装,互不干扰;整体结构简单,胶片传输路径短,曝光结构50以及加热结构60交错设置,节约空间,在保证胶片在加热结构60中的传输路径长度以及加热时间的前提下,使打印机体积减小。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演变,都是依据本发明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做的等同修饰与演变,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激光打印机,包括支架以及安装于所述支架的壳体,所述支架包括框体以及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框体分隔成多个收容空间,多个收容空间沿竖直方向排列并相互平行,所述激光打印机还包括胶片盒、取片结构、曝光结构、加热结构、以及输送结构,所述胶片盒的数量为多个,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片结构的数量与所述胶片盒的数量相同,每一所述胶片盒以及一所述取片结构安装于一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且所述取片结构位于所述胶片盒上方,所述胶片盒的抽拉方向与所述取片结构的输送方向垂直,所述输送结构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位于多个所述取片结构一侧,所述输送结构的顶端与所述曝光结构连通,所述曝光结构以及所述加热结构位于顶部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位于多个所述胶片盒的顶部,所述曝光结构包括激光发射结构以及传送扫描结构,所述激光发射结构与所述传送扫描结构垂直,所述激光发射结构与所述胶片盒平行,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平面加热组件以及弧形加热组件,所述平面加热组件一端与所述传送扫描结构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弧形加热组件连通,所述平面加热组件位于所述激光发射结构以及顶部所述胶片盒之间,所述弧形加热组件从所述平面加热组件末端延伸至所述支架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打印机还包括导出结构,所述导出结构安装于所述支架顶部并位于所述弧形加热组件上方,所述导出结构与所述弧形加热组件内部连通导出经所述弧形加热组件加热的胶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分割板,所述分割板固定安装于顶部的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分割板将顶部的所述收容空间分割成曝光空间以及加热空间,所述曝光空间与所述加热空间交错设置,所述曝光结构位于所述曝光空间内,所述加热结构位于所述加热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空间截面呈L形,所述曝光空间截面呈倒L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扫描结构位于所述激光发射结构的末端,所述曝光结构整体呈倒L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曝光结构的安装方向与所述加热结构的安装方向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板的截面呈阶梯型。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结构包括多个导向板以及多组输送轮,多个所述导向板分别安装于所述壳体以及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导向板与安装于所述支架上的导向板之间形成输送通道,每一组所述输送轮分别位于所述输送通道两侧,带动胶片沿所述输送通道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激光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结构还包括导轮,所述导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导向板的端部,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的两相邻导向板之间形成入口,所述入口与所述取片结构的出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激光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的端部为弧形或斜面结构。
CN202310819385.3A 2023-07-05 2023-07-05 激光打印机 Active CN1167745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19385.3A CN116774554B (zh) 2023-07-05 2023-07-05 激光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19385.3A CN116774554B (zh) 2023-07-05 2023-07-05 激光打印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74554A CN116774554A (zh) 2023-09-19
CN116774554B true CN116774554B (zh) 2024-04-09

Family

ID=87985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19385.3A Active CN116774554B (zh) 2023-07-05 2023-07-05 激光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7455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4153A (en) * 1991-01-04 1993-02-02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mpact laser printer with light tight compartment access
JP2003287862A (ja) * 2002-03-28 2003-10-1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8285276A (ja) * 2007-05-17 2008-11-27 Kyocera Mita Corp 原稿自動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24082A (ja) * 2009-03-23 2010-10-07 Kyocera Mita Corp 定着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3853016A (zh) * 2012-12-03 2014-06-1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以及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7526268A (zh) * 2016-06-20 2017-12-29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加热器及加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4153A (en) * 1991-01-04 1993-02-02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mpact laser printer with light tight compartment access
JP2003287862A (ja) * 2002-03-28 2003-10-1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8285276A (ja) * 2007-05-17 2008-11-27 Kyocera Mita Corp 原稿自動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24082A (ja) * 2009-03-23 2010-10-07 Kyocera Mita Corp 定着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3853016A (zh) * 2012-12-03 2014-06-1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以及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7526268A (zh) * 2016-06-20 2017-12-29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加热器及加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74554A (zh) 202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2847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冷却装置
JP200410216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6774554B (zh) 激光打印机
JPH08314022A (ja) 感光材料の露光方法及び感光材料の露光装置
JP563684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53974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73422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flexible tube for cooling air and guide channel for flexible tube
US11148444B2 (en) Medium heating device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H052753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60112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597342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585038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50832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19392475U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3452684B2 (ja) 記録媒体の処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の処理装置
US11584142B2 (en) Dr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2013172250A (ja) 光照射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812227B2 (ja) 写真処理機
JP2003043394A (ja) 走査光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807075B2 (ja) 全自動写真処理機
JP3064178B2 (ja) 印刷装置
JPH0711549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585138B2 (ja) 感光材料処理装置
JP3743606B2 (ja) 写真処理装置
JP200124267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