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11032A - 线束 - Google Patents

线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11032A
CN116711032A CN202280009409.2A CN202280009409A CN116711032A CN 116711032 A CN116711032 A CN 116711032A CN 202280009409 A CN202280009409 A CN 202280009409A CN 116711032 A CN116711032 A CN 1167110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terminals
wire
holding
axis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0940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饭田哲也
宫本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711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110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Bases; Cases formed as an integral bod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按照本公开的一方式的线束(10)具备:相互并列的多个端子(20);多条电线(30),与多个端子(20)分别连接;壳体(40),保持多个端子(20)及多条电线(30);以及板(50),从壳体(40)突出。板(50)的一部分埋设于壳体(40)。板(50)具有在板(50)的厚度方向贯穿的孔(53)。保持部(43)具有:第1部分(44),位于板(50)的一面侧,并且内包多条电线(30);第2部分(47),位于板(50)的与一面侧相反的一侧;以及连结部(48),贯穿孔(53),并且将第1部分(44)和第2部分(47)连结。

Description

线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线束。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将车辆用机器彼此电连接的线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记载的线束具备:并列的多个端子;多条电线,与多个端子连接;壳体,保持多个端子及多条电线;以及板,与壳体设置成一体。
壳体具有:筒状的罩部,具有使多个端子露出于内部的开口;和多个电线保持部,被引出多条电线。电线保持部各自从罩部向罩部的外周侧突出。
板从壳体向罩部的外周侧遍及全周而突出。板被壳体在厚度方向夹入。通过板装配于机器的箱体,从而线束装配于机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924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这样的线束中,例如在从电线保持部引出的电线向板的厚度方向弯折地布设的情况下,有时负荷向离开板的方向作用于电线保持部。在该情况下,通过壳体离开板,从而有可能在壳体与板之间产生间隙。因此,电线的布设路径有可能被限制在不产生上述间隙的范围内。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能提高电线布设时的自由度的线束。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线束,具备:相互并列的多个端子;多条电线,与所述多个端子分别连接;树脂制的壳体,包括罩部和保持部,所述罩部具有使所述多个端子露出于内部的开口,所述保持部从所述罩部向所述罩部的外周侧突出,并且保持所述多个端子及所述多条电线;以及板,从所述壳体向所述罩部的外周侧突出,所述板的一部分埋设于所述壳体,所述板具有在所述板的厚度方向贯穿的贯穿部,所述贯穿部是孔或者缺口,所述保持部具有:第1部分,位于所述板的一面侧,并且内包所述多条电线;第2部分,位于所述板的与所述一面侧相反的一侧;以及连结部,贯穿所述贯穿部,并且将所述第1部分和所述第2部分连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提高电线布设时的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俯视图。
图2是沿图1的2-2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的3-3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1的4-4线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本公开的线束,具备:相互并列的多个端子;多条电线,与所述多个端子分别连接;树脂制的壳体,包括罩部和保持部,所述罩部具有使所述多个端子露出于内部的开口,所述保持部从所述罩部向所述罩部的外周侧突出,并且保持所述多个端子及所述多条电线;以及板,从所述壳体向所述罩部的外周侧突出,所述板的一部分埋设于所述壳体,所述板具有在所述板的厚度方向贯穿的贯穿
部,所述贯穿部是孔或者缺口,所述保持部具有:第1部分,位于所述板的一面侧,并且内包所述多条电线;第2部分,位于所述板的与所述一面侧相反的一侧;以及连结部,贯穿所述贯穿部,并且将所述第1部分和所述第2部分连结。
根据该结构,作为保持部中将板夹入的部分的第1部分和第2部分由作为保持部的一部分的连结部连结。因此,在伴随电线的布设而在第1部分作用负荷时,能抑制在第1部分与板之间产生间隙。因此,能提高电线布设时的自由度。
[2]优选的是,在将所述多个端子并列的方向设为并列方向时,所述板具有在所述并列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的多个所述贯穿部,所述保持部具有在所述并列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的多个所述连结部。
根据该结构,多个连结部及多个孔、或者多个连结部及多个贯穿部在并列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因此,能遍及宽广的范围抑制在保持部的第1部分与板之间产生间隙。
[3]优选的是,在将所述保持部的突出方向仅设为突出方向时,所述连结部设置于比所述第2部分的所述突出方向上的基端部与所述第2部分的所述突出方向上的顶端部之间的中间部靠所述顶端部侧。
伴随电线的布设而作用于保持部的第1部分的负荷越往保持部的突出方向上的顶端侧去越容易集中。因此,在第1部分的顶端部,在该顶端部与板之间容易产生间隙。
在这方面,根据上述结构,连结部设置于比第2部分的中间部靠顶端部侧。即,在保持部的突出方向上的顶端侧,第1部分和第2部分由连结部连结。并且,连结部的位置通过将从第2部分的基端部到顶端部的长度增大,从而设定于第1部分的顶端侧。由此,能避免上述的不良情况。因此,能进一步提高电线布设时的自由度。
[4]优选的是,所述多条电线各自的从所述保持部向外方延伸的
部分的长度为30mm以上且100mm以下。
根据该结构,能利用线束将相互接近地配置的连接对象彼此连接。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线束的具体例。在各附图中,说明便利起见,有时将结构的一部分放大或简化示出。另外,关于各部分的尺寸比率,有时在各附图中不同。此外,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形。本说明书中的“正交”不仅包括严格为正交的情况,也包括在起到本实施方式中的作用效果的范围内大致正交的情况。
(线束10的结构)
如图1及图2所示,线束10例如将电动机、逆变器等车辆用机器彼此电连接。线束10装配于具有开口的机器的箱体100。
线束10具备:相互并列的多个端子20;多条电线30,与多个端子20分别连接;壳体40,保持多个端子20及多条电线30;以及板50,与壳体40设置成一体。线束10例如具备端子20及电线30各六个。
以后,将多个端子20并列的方向称为X轴方向,将电线30在壳体40的内部延伸的方向称为Y轴方向,将与X轴方向和Y轴方向双方正交的方向称为Z轴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相互正交。
(端子20的结构)
如图2所示,端子20具有电线连接部21和端子连接部22。端子20是电线连接部21和端子连接部22形成为一体的单一部件。作为端子20的材料,例如能使用铁系或者铜系或者铝系等的金属材料。
电线连接部21与电线30电连接。电线连接部21例如压接于电线30。
端子连接部22例如呈板状。端子连接部22例如一边向Y轴方向及Z轴方向弯折一边延伸。端子连接部22的顶端位于壳体40的外部。端子连接部22与设置于箱体100的内部的未图示的对方端子电连接。端子连接部22具有在Z轴方向贯穿的插入孔23。端子连接部22和对方端子通过插入到插入孔23中的未图示的螺栓紧固。
(电线30的结构)
电线30具有芯线31和将芯线31的外周包覆的绝缘包覆部32。
芯线31例如是通过将多根金属线材绞合而构成的绞线。芯线31的与其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能设为任意形状。芯线31的截面形状例如能形成为圆形、半圆形、多边形、正方形、扁平形状。本实施方式的芯线31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圆形。芯线31的与其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的截面积例如为8平方mm以上且20平方mm以下。
芯线31在电线30的端部从绝缘包覆部32露出。从绝缘包覆部32露出的芯线31与端子20的电线连接部21连接。
在电线30中的与保持于壳体40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装配有连接器C。连接器C装配于与上述机器独立的机器的箱体200。
电线30例如从壳体40向Y轴方向延伸,并且向Z轴方向的一方向弯折。本实施方式中的Z轴方向的一方向是Z轴方向中、从后述的第1部分44朝向第2部分47的方向。电线30各自的从壳体40向外方延伸的部分的长度L例如能设定为30mm以上且100mm以下。本实施方式中的电线30的长度L例如能设定为60mm以上且70mm以下。电线30的长度L是电线30中、从壳体40及连接器C双方露出的部分的长度。
(壳体40的结构)
如图1~图3所示,壳体40具有筒状的罩部42和从罩部42向罩部42的外周侧突出的保持部43。作为壳体40的材料,例如能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树脂材料。
罩部42具有使多个端子20露出于内部的开口41。开口41将
罩部42在Z轴方向贯穿。开口41呈在X轴方向长的长圆形。
保持部43从罩部42向Y轴方向的一方向突出。保持部43保持多个端子20及多条电线30。多个端子20、多条电线30以及壳体40通过嵌件成型而一体化。因此,多个端子20的一部分及多条电线30的一部分埋设于壳体40。电线30各自从保持部43向Y轴方向的一方向引出。
保持部43具有:第1部分44,位于板50的厚度方向的一面侧,并且内包多条电线30;和第2部分47,位于板50的与厚度方向的一面侧相反的一侧。板50在Z轴方向上被第1部分44和第2部分47夹入。
第1部分44具有多个电线保持部45和从罩部42向Y轴方向的一方向伸出的多个伸出部46,多个电线保持部45分别将电线30以内包的方式保持。伸出部46各自将在X轴方向上相互相邻的两个电线保持部45彼此连结。第1部分44例如具有六个电线保持部45和五个伸出部46。
如图3所示,伸出部46的从罩部42算起的突出量小于电线保持部45的从罩部42算起的突出量。即,伸出部46的顶端部46a设置于比电线保持部45的顶端部45a在Y轴方向上离罩部42近的位置。
伸出部46的Z轴方向上的厚度小于电线保持部45的Z轴方向上的厚度。
第2部分47具有保持部43的突出方向上的基端部47a及顶端部47b、和位于基端部47a与顶端部47b之间的中间部47c。基端部47a与罩部42相连。从基端部47a到顶端部47b的距离例如遍及X轴方向的整体相同。
第2部分47的从罩部42算起的突出量大于伸出部46的从罩部42算起的突出量,且小于电线保持部45的从罩部42算起的突出量。即,第2部分47的顶端部47b设置于比伸出部46的顶端部46a在Y轴方向上离罩部42远的位置。另外,第2部分47的顶端
部47b设置于比电线保持部45的顶端部45a在Y轴方向上离罩部42近的位置。
如图3及图4所示,保持部43具有将第1部分44的伸出部46和第2部分47连结的多个连结部48。多个连结部48在X轴方向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保持部43例如具有五个连结部48。连结部48在Y轴方向上设置于比中间部47c靠顶端部47b侧的位置。换言之,连结部48在Y轴方向上设置于中间部47c与顶端部47b之间的位置。
连结部48贯穿后述的板50的孔53。连结部48沿着Z轴方向延伸。连结部48的与Z轴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例如呈圆形。
(板50的结构)
如图5所示,板50从壳体40向罩部42的外周侧突出。板50呈在X轴方向长的长条状。作为板50的材料,例如能使用铁系的金属材料。板50和壳体40通过嵌件成型而一体化。因此,板50的一部分埋设于壳体40。
板50具有供壳体40插入的插入孔51。插入孔51将板50在Z轴方向贯穿。插入孔51例如呈在X轴方向长的长圆形。插入孔51的周缘部被壳体40的第1部分44和第2部分47夹入。
板50具有供未图示的螺栓插入的多个装配孔52,该螺栓用于将板50装配于箱体100。装配孔52将板50在Z轴方向贯穿。通过板50装配于箱体100,从而线束10装配于箱体100。
板50具有在自身的厚度方向、即Z轴方向贯穿的多个孔53。多个孔53设置于板50中、被壳体40的第1部分44和第2部分47夹入的部分。多个孔53在X轴方向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板50例如具有五个孔53。孔53的与Z轴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例如呈圆形。在孔53中被插入上述的连结部48。孔53相当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的贯穿部。
在将板50作为嵌件品对壳体40进行嵌件成型时,在孔53中填充构成壳体40的树脂材料。由此,形成贯穿孔53的连结部48。
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线束10中,电线30从壳体40向Y轴方向的一方向延伸并且向Z轴方向的一方向弯折地布设。在这样的布设路径中的电线30作用将要使该电线30返回原来形状的反作用力。即,该反作用力在与Z轴方向的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作用于电线30。芯线31的截面积越大,这样的反作用力越容易变大。特别是,在芯线31的截面积为16平方mm以上的情况下,反作用力的大小变得显著。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线束10,作为保持部43中将板50夹入的部分的第1部分44和第2部分47由作为保持部43的一部分的连结部48连结。因此,在伴随电线30的布设,上述反作用力等负荷作用于第1部分44时,能抑制在第1部分44与板50之间产生间隙。
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1)线束10具备:相互并列的多个端子20;多条电线30,与多个端子20分别连接;壳体40,保持多个端子20及多条电线30;以及板50,从壳体40突出。板50的一部分埋设于壳体40。板50具有在板50的厚度方向贯穿的孔53。保持部43具有:第1部分44,位于板50的一面侧,并且内包多条电线30;第2部分47,位于板50的与一面侧相反的一侧;以及连结部48,贯穿孔53,并且将第1部分44和第2部分47连结。
根据这样的结构,因为起到上述的作用,所以能提高电线30布设时的自由度。
(2)板50具有在X轴方向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的多个孔53。保持部43具有在X轴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的多个连结部48。
根据这样的结构,多个连结部48及多个孔53在X轴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因此,能遍及宽广的范围抑制在保持部43的第1部分44与板50之间产生间隙。
(3)连结部48设置于比中间部47c靠顶端部47b侧。
伴随电线30的布设而作用于保持部43的第1部分44的负荷越往保持部43的突出方向上的顶端侧去越容易集中。因此,在第1部分44的顶端部,在该顶端部与板50之间容易产生间隙。
在这方面,根据上述结构,连结部48设置于比第2部分47的中间部47c靠顶端部47b侧。即,在保持部43的突出方向上的顶端侧,第1部分44和第2部分47由连结部48连结。并且,连结部48的位置通过将从第2部分47的基端部47a到顶端部47b的长度增大,从而能设定在离第1部分44的伸出部46的顶端部46a近的位置。由此,能避免上述的不良情况。因此,能进一步提高电线30布设时的自由度。
(4)多条电线30各自的从保持部43向外方延伸的部分的长度L为30mm以上且100mm以下。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利用线束10将相互接近地配置的机器彼此连接。
此外,在电线30的长度L小于30mm的情况下,不易布设线束10。在电线30的长度L大于100mm的情况下,在电线30产生的反作用力不易作用于壳体40,因此不易产生课题。因此,在电线30的长度L为30mm以上且100mm以下的情况下,课题变得显著。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线束10,即使在这样的结构中,也能通过连结部48有效地提高电线30布设时的自由度。
<变形例>
本实施方式能按如下变形而实施。本实施方式及以下变形例能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相互组合而实施。
·连结部48及孔53的截面形状能适当变形。连结部48及孔53的截面形状例如也可以呈长圆形、多边形。
·电线30的布设路径能适当变形。电线30例如也可以从壳体40向Y轴方向的一方向延伸,并且在Z轴方向上向从第2部分47朝向第1部分44的方向弯折。
·电线30的长度L既可以小于30mm,也可以大于100mm。
·连结部48的Y轴方向上的位置能适当变形。连结部48例如
也可以在Y轴方向上设置于比中间部47c靠基端部47a侧。
·连结部48及孔53的数量能适当变形。连结部48及孔53的数量例如也可以为各一个。
·本实施方式的连结部48将伸出部46和第2部分47连结,但是连结部48也可以将电线保持部45和第2部分47连结。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通过适当设定从第2部分47的基端部47a到顶端部47b的长度,从而将连结部48的位置设定在离电线保持部45的顶端部45a近的位置。
·板50也可以是作为贯穿部取代孔53而具有将板50在厚度方向贯穿的缺口的板。缺口例如能设置于插入孔51的周缘。即使是这样的结构,也能起到上述实施方式的效果。此外,在板50具有孔53的情况下,与具有缺口的情况相比,能抑制板50的刚性降低。
·如图5所示,板50的插入孔51也可以形成为具有长轴和短轴的长圆形。板50能具有沿着插入孔51的长轴延伸的两个长缘。板50的贯穿部(孔)53也可以比板50的一方长缘靠向插入孔51的两个长内缘中的一方,并与其邻接地形成一列。
·如图1所示,也可以在罩部42与插入孔51的一方长内缘之间形成间隙。根据上述结构,与贯穿部(孔)53与板50的一方长缘邻接地形成,且插入孔51的一方长内缘埋设于罩部42的情况相比,在成型时树脂能容易向板50的两个面及贯穿部(孔)53流动。
·如图2~4所示,也可以在罩部42及保持部43设置有密封槽,该密封槽用于收纳与箱体100接触的密封构件。如图3所示,板50的贯穿部(孔)53也可以形成于在保持部43形成的密封槽与插入孔51的一方长内缘之间。
·根据上述结构,与贯穿部(孔)53与板50的一方长缘邻接地形成,插入孔51的一方长内缘埋设于罩部42,且密封槽形成于罩部42中的、与贯穿部(孔)53的一方长内缘邻接的部位的情况相比,在成型时树脂能容易向板50的两个面及贯穿部(孔)53流动。
·如图1、4所示,板50的贯穿部(孔)53也可以形成于与邻接的电线连接部21之间对应的位置。
附图标记说明
C 连接器
L 长度
10 线束
20 端子
21 电线连接部
22 端子连接部
23 插入孔
30 电线
31 芯线
32 绝缘包覆部
40 壳体
41 开口
42 罩部
43 保持部
44第1部分
45 电线保持部
45a 顶端部
46 伸出部
46a 顶端部
47第2部分
47a 基端部
47b 顶端部
47c 中间部
48 连结部
50 板
51 插入孔
52 装配孔
53 孔
100 箱体
200 箱体

Claims (4)

1.一种线束,具备:
相互并列的多个端子;
多条电线,与所述多个端子分别连接;
树脂制的壳体,包括罩部和保持部,所述罩部具有使所述多个端子露出于内部的开口,所述保持部从所述罩部向所述罩部的外周侧突出,并且保持所述多个端子及所述多条电线;以及
板,从所述壳体向所述罩部的外周侧突出,
所述板的一部分埋设于所述壳体,
所述板具有在所述板的厚度方向贯穿的贯穿部,
所述贯穿部是孔或者缺口,
所述保持部具有:
第1部分,位于所述板的一面侧,并且内包所述多条电线;
第2部分,位于所述板的与所述一面侧相反的一侧;以及
连结部,贯穿所述贯穿部,并且将所述第1部分和所述第2部分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中,
在将所述多个端子并列的方向设为并列方向时,
所述板具有在所述并列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的多个所述贯穿部,
所述保持部具有在所述并列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的多个所述连结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其中,
在将所述保持部的突出方向仅设为突出方向时,
所述连结部设置于比所述第2部分的所述突出方向上的基端部与所述第2部分的所述突出方向上的顶端部之间的中间部靠所述顶端部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其中,
所述多条电线各自的从所述保持部向外方延伸的部分的长度为30mm以上且100mm以下。
CN202280009409.2A 2021-01-20 2022-01-19 线束 Pending CN11671103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07210A JP7459809B2 (ja) 2021-01-20 2021-01-20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21-007210 2021-01-20
PCT/JP2022/001850 WO2022158495A1 (ja) 2021-01-20 2022-01-19 ワイヤハーネ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11032A true CN116711032A (zh) 2023-09-05

Family

ID=82549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09409.2A Pending CN116711032A (zh) 2021-01-20 2022-01-19 线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75888A1 (zh)
JP (1) JP7459809B2 (zh)
CN (1) CN116711032A (zh)
WO (1) WO202215849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46022A (ja) * 1996-03-05 1997-09-19 Calsonic Corp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用抵抗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99441B2 (ja) 2008-05-29 2012-12-1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機器取付用コネクタ
JP5229186B2 (ja) 2009-11-05 2013-07-0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機器用コネクタ
JP5433776B1 (ja) 2012-12-28 2014-03-0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
JP6622005B2 (ja) 2015-05-19 2019-12-1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259440B2 (ja) 2015-12-08 2018-01-1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58495A1 (ja) 2022-07-28
JP7459809B2 (ja) 2024-04-02
US20240075888A1 (en) 2024-03-07
JP2022111646A (ja) 2022-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72700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JP5426202B2 (ja) コネクタ
JP2019103340A (ja) 配索材の接続構造
US10457229B2 (en) Branch structure and wire harness
WO2011093242A1 (ja) コネクタ
US8263865B2 (en) Wire connection unit
JP2007317554A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システム
US20100144170A1 (en) Electric junction box
CN109038114B (zh) 屏蔽罩和屏蔽连接器
CN116711032A (zh) 线束
JP7090401B2 (ja) プロテクタ、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固定構造
US20220123496A1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with electric wires including the connector
JP5851932B2 (ja) 部品接続体、部品接続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気接続箱
JP4153353B2 (ja) フラットハーネス
US20240178625A1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unit and wire harnesses
CN115133307A (zh) 连接器
JP7313905B2 (ja) パッキンの取付構造
JP2019140008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WO2022138597A1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24049620A (ja) 端子付き電線の組立体、及び、端子接続構造
JP4933246B2 (ja) 接続部材及び該接続部材を用いたハーネス接続体
CN115133322A (zh) 连接器
JP2024077054A (ja) 電子部品ユニット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794698B2 (ja) コネク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15621768A (zh) 连接器及线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