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10820A - 光纤带、光纤连接部件以及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纤带、光纤连接部件以及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10820A
CN116710820A CN202180081012.XA CN202180081012A CN116710820A CN 116710820 A CN116710820 A CN 116710820A CN 202180081012 A CN202180081012 A CN 202180081012A CN 116710820 A CN116710820 A CN 1167108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optical
fibers
optical fibers
fiber rib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10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森岛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710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108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79Manufacturing methods of optical cables
    • G02B6/448Ribbon cab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02B6/3834Means for centering or aligning the light guide within the ferrule
    • G02B6/3843Means for centering or aligning the light guide within the ferrule with auxiliary facilities for movably aligning or adjusting the fibre within its ferrule, e.g. measuring position or eccentricit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03Optical cables with ribbon structur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2Optical fibres with cladding with or without a coating
    • G02B6/02042Multicore optical fib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2Optical fibres with cladding with or without a coating
    • G02B6/024Optical fibres with cladding with or without a coating with polarisation maintaining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02B6/386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fabricated by using polishing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73Connectors using guide surfaces for aligning ferrule ends, e.g. tubes, sleeves, V-grooves, rods, pins, balls
    • G02B6/3885Multicore or multichannel optical connectors, i.e. one single ferrule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fibre, e.g. ribbon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光纤带具备多根光纤,该光纤包括:玻璃纤维,具有纤芯和覆盖所述纤芯的包层;以及树脂被覆,覆盖所述玻璃纤维。所述多根光纤并列地排列。所述多根光纤中邻接的光纤的中心轴间的在与长尺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距离比所述多根光纤各自的外径大。

Description

光纤带、光纤连接部件以及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光纤带、光纤连接部件以及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主张基于2020年12月25日提出申请的日本申请第2020-217224号的优先权,并援引记载于所述日本申请的全部记载内容。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多芯光纤的光连接器的制造方法。根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制造方法,在将多芯光纤配置于设于连接器插芯的V形槽之后,调整多芯光纤的绕中心轴的方位(即,对多芯光纤进行旋转调芯)。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各多芯光纤内的纤芯以规定的方向配置的多个多芯光纤的光纤带。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光纤带中,邻接的多芯光纤沿着光纤带的长尺寸方向间歇地相互粘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251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1735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光纤带具备多根光纤,该光纤包括:玻璃纤维,具有纤芯和覆盖所述纤芯的包层;以及树脂被覆,覆盖所述玻璃纤维。所述多根光纤并列地排列。所述多根光纤中邻接的光纤的中心轴间的在与长尺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距离比所述多根光纤各自的外径大。
此外,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光纤带的光纤连接部件。
本公开的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使本公开的光纤带中所包括的所述多根光纤分离;使所述多个玻璃纤维的端部从所述树脂被覆露出;将从所述树脂被覆露出的多个玻璃纤维搭载于保持构件;以及调整所述多根光纤各自的绕中心轴的方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带的俯视图。
图2是沿着图1所示的II-II线切断的光纤带的剖视图。
图3是用于对使用光纤带来制造光纤连接部件的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从树脂被覆露出的玻璃纤维的端部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各玻璃纤维被进行了旋转调芯的情形的图。
图6是表示光纤连接部件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带的俯视图。
图8是沿着图7所示的VIII-VIII线切断的光纤带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从树脂被覆露出的玻璃纤维的端部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各玻璃纤维被进行了旋转调芯的情形的图。
图11是表示光纤连接部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使用具备多芯光纤的光纤带来制造光连接器的情况下,在光纤带的顶端区域中将各多芯光纤分离之后,将被分离的各多芯光纤搭载于连接器插芯。之后,在对各多芯光纤进行旋转调芯之后,通过粘接剂将多芯光纤与连接器插芯进行固定。之后,对从连接器插芯突出的多芯光纤的端面进行研磨,使得多芯光纤的端面与连接器插芯的端面齐平。
再者,在对光纤带中所包括的多芯光纤进行旋转调芯的情况下,该多芯光纤有时会与已经被进行了旋转调芯的邻接的多芯光纤接触,邻接的多芯光纤的绕中心轴的方位(具体而言,端面上的纤芯的位置)有时会变动。如此,由于旋转调芯工序时的邻接多芯光纤间的接触,各多芯光纤的旋转调芯的精度会下降。其结果是,多芯光纤与外部的光学器件之间的耦合损耗会增大,光连接器的光学特性会下降。如此,根据上述观点,关于能提高光连接器等光纤连接部件的光学特性的光纤带存在研究的余地。
[实施方案的说明]
对实施方案进行说明。
(1)一种光纤带,具备多根光纤,所述多根光纤并列地排列,其中,所述光纤包括:玻璃纤维,具有纤芯和覆盖所述纤芯的包层;以及树脂被覆,覆盖所述玻璃纤维,所述多根光纤中邻接的光纤的中心轴间的在与长尺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距离比所述多根光纤各自的外径大。
根据上述构成,在使用光纤带来制造光连接器等光纤连接部件的情况下,能以高的精度进行各光纤的旋转调芯(各光纤的绕中心轴的方位的调整)。特别是,会防止在进行规定的光纤的旋转调芯的情况下,该规定的光纤与已经被进行了旋转调芯的邻接的光纤接触。如此,会防止邻接的光纤的绕中心轴的方位(具体而言,邻接的光纤的端面上的纤芯的位置)变动的状况。因此,能提供一种能提高光纤连接部件的光学特性的光纤带。
(2)根据第(1)项所述的光纤带,其中,所述多根光纤各自是多芯光纤或保偏光纤。
在光纤是多芯光纤或保偏光纤的情况下,在使用光纤带来制造光连接器等光纤连接部件时,各光纤的旋转调芯的精度是重要的。在这一点上,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光纤带,能以高的精度进行各光纤的旋转调芯。
(3)根据第(1)项或第(2)项所述的光纤带,其中,所述邻接的光纤在所述长尺寸方向上间歇地相互粘接。
根据上述构成,邻接的光纤在长尺寸方向上间歇地相互粘接,因此,在使用光纤带来制造光连接器等光纤连接部件的情况下,能容易地将各光纤分离。而且,在使光纤绕中心轴旋转时,能使在光纤产生的扭转缓和。此外,多个光纤在与长尺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以设置空隙的方式排列,因此,会防止在进行规定的光纤的旋转调芯的情况下,该规定的光纤与已经被进行了旋转调芯的邻接的光纤接触。
(4)根据第(3)项所述的光纤带,其中,所述邻接的光纤在所述长尺寸方向上以设置10mm以上的间隔的方式间歇地相互粘接。
根据上述构成,在使光纤带中所包括的多根光纤彼此分离时,在光纤带的顶端区域中被分离的各光纤的长度为10mm以上。如此,能从光纤带容易地确保足够长度的分离了的光纤。而且,由于分离了的光纤的长度足够,因此,在使光纤绕中心轴旋转时,能使在光纤产生的扭转缓和。
(5)根据第(1)项或第(2)项所述的光纤带,其中,所述光纤带还具备配置于所述邻接的光纤间的虚设线,所述虚设线与所述邻接的光纤在所述长尺寸方向上间歇地彼此粘接。
根据上述构成,会防止邻接的光纤彼此接触。如此,会防止在进行光纤的旋转调芯的情况下,该光纤与已经被进行了旋转调芯的邻接的光纤接触。而且,在使用光纤带来制造光连接器等光纤连接部件的情况下,能容易地将各光纤与虚设线分离。而且,在使光纤绕中心轴旋转时,能抑制在光纤产生的扭转。
(6)根据第(5)项所述的光纤带,其中,所述虚设线由与所述树脂被覆相同的树脂材料构成。
根据上述构成,在使用光纤带来制造光连接器等光纤连接部件的情况下,能在使各玻璃纤维的端部从树脂被覆露出的工序中同时去除树脂被覆和虚设线。
(7)根据第(5)项或第(6)项所述的光纤带,其中,所述虚设线与所述邻接的光纤在所述长尺寸方向上以设置10mm以上的间隔的方式间歇地相互粘接。
根据上述构成,在使光纤带中所包括的多根光纤与多根虚设线彼此分离时,在光纤带的顶端区域中被分离的各光纤的长度为10mm以上。如此,能从光纤带容易地确保足够长度的分离了的光纤。而且,由于分离了的光纤的长度足够,因此,在使光纤绕中心轴旋转时,能使在光纤产生的扭转缓和。
(8)根据第(1)项至第(7)项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纤带,其中,所述多根光纤的绕中心轴的方位相对于从所述多根光纤的中心轴通过的假想平面的偏差为30度以内。
根据上述构成,在对各光纤进行旋转调芯时,能抑制各光纤的旋转量,因此能使在各光纤产生的扭转缓和。而且,由于在各光纤产生的扭转变得缓和,因此,能缩短分离了的各光纤的长度(换言之,从树脂被覆露出的玻璃纤维的长度),能抑制光连接器等光纤连接部件的长度尺寸。
(9)一种光纤连接部件,使用如第(1)项至第(8)项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纤带。
根据上述,能提供一种光学特性得到提高的光纤连接部件。
(10)一种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使如第(1)项至第(8)项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纤带中所包括的多根光纤分离;使所述多个玻璃纤维的端部从所述树脂被覆露出;将从所述树脂被覆露出的多个玻璃纤维搭载于保持构件;以及调整所述多根光纤各自的绕中心轴的方位。
根据上述构成,能以高的精度进行各光纤的旋转调芯(各光纤的绕中心轴的方位的调整)。特别是,会防止在进行规定的光纤的旋转调芯的情况下,该规定的光纤与已经被进行了旋转调芯的邻接的光纤接触。如此,会防止邻接的光纤的绕中心轴的方位(具体而言,邻接的光纤的端面上的纤芯的位置)变动的状况。因此,能提高光纤的旋转调芯的精度,因此提供一种能提高光纤连接部件的光学特性的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
[本公开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提供一种能提高光连接器等光纤连接部件的光学特性的光纤带。
[实施方式的详情]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为了便于说明,各附图所示的各构件的尺寸的比率有时与实际的各构件的尺寸的比率不同。此外,对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带1的俯视图。光纤带1具备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光纤2a~2d。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光纤2a~2d仅统称为光纤2。
在本例子中,光纤带1具有四根光纤2,但光纤2的根数并不被特别限定。光纤2a~2d在与光纤2的长尺寸方向(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X轴方向)上并列地排列。光纤带1是间歇粘接型光纤带。即,彼此邻接的光纤2沿着Z轴方向间歇地通过粘接剂10粘接。
在光纤带1中,设于彼此邻接的光纤2a与光纤2b之间的各粘接剂10在Z轴方向上的位置与设于彼此邻接的光纤2b与光纤2c之间的各粘接剂10在Z轴方向上的位置不同。具体而言,设于光纤2b与光纤2c之间的各粘接剂10在Z轴方向上位于设于光纤2a与光纤2b之间的多个粘接剂10中彼此邻接的粘接剂10之间。
此外,彼此邻接的光纤2在Z轴方向上以设置10mm以上的间隔的方式间歇地相互粘接。就是说,在Z轴方向上彼此邻接的粘接剂10间的距离d1为10mm以上。
图2是沿着图1所示的II-II线切断的光纤带1的剖视图。在图2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表现截面的影线。各光纤2具有玻璃纤维22和覆盖玻璃纤维22的树脂被覆21。各光纤2具有在与沿光纤2的长尺寸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中心轴Ax垂直的截面中彼此大致相同,且关于中心轴Ax不是轴对称的结构,即除了特定的旋转角度以外不与自身重叠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具有相对于中心轴Ax不是轴对称的结构的光纤2的一个例子,使用多芯光纤。如此,各光纤2具有关于中心轴Ax非轴对称的结构,因此需要用于调整各光纤2的绕中心轴Ax的方位的旋转调芯工序。玻璃纤维22具有:多个纤芯23,供信号光传播;以及包层24,覆盖多个纤芯23。各纤芯23的折射率比包层24的折射率大。
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带1中,各光纤2的绕中心轴Ax的方向相对于从各光纤2的中心轴Ax通过的假想平面H1的偏差为30度以内。例如,光纤2a的基准线H2(例如,将中心轴与特定的纤芯的中心连结的直线、将特定的两个以上的纤芯的中心连结的直线)与假想平面H1之间的角度为30度以内。需要说明的是,假想平面H1也可以是各光纤2的包层24的平行的两个公切面中的任一个,或者是夹在两个平行的公切面之间且位于距两个平行的公切面等距离处的平面。此外,各光纤2的外径可以相同。在该情况下,设为各光纤2的外径为R。
彼此邻接的光纤2的中心轴Ax间的在X轴方向上的距离D1比光纤2的外径R大。在将彼此邻接的光纤2间的在X轴方向上的空隙的距离设为α的情况下,距离D1为D1=R/2+α+R/2=α+R。如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带1中,光纤2a~2d在X轴方向上以设置空隙的方式排列,邻接的光纤2彼此不接触。
(包括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带的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
图3是用于对使用光纤带1来制造光纤连接部件100的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光纤连接部件100作为包括多个光纤2的光纤阵列发挥功能。在光纤连接部件100的光纤与其他光纤光学连接的情况下,光纤连接部件100作为光连接器发挥功能。在工序S1中,在光纤带1的顶端区域K1中将光纤带1中所包括的光纤2a~2d彼此分离。在本实施方式中,在Z轴方向上彼此邻接的粘接剂10间的距离d1为10mm以上,因此在光纤带1的顶端区域K1中被分离的各光纤2的长度为10mm以上。因此,能从光纤带1容易地确保足够长度的分离了的光纤2。此外,由于分离了的光纤2的长度足够,因此,在使光纤2绕中心轴Ax旋转时,能使在光纤2产生的扭转缓和。
图4是表示从树脂被覆21露出的玻璃纤维22的端部的俯视图。在工序S2中,通过使用规定的工具来使各光纤2的玻璃纤维22的端部从树脂被覆21露出。
图5是表示各玻璃纤维22被进行了旋转调芯的情形的图。在工序S3中,将从树脂被覆21露出的各玻璃纤维22搭载于保持基板6。特别是,各玻璃纤维22配置于形成于保持基板6的多个V字形的槽部62中的对应的一个。各玻璃纤维22以在X轴方向上排列并且在Z轴方向上从保持基板6向外部突出的方式搭载于保持基板6。
在工序S4中,调整各玻璃纤维22的绕中心轴Ax的方位(换言之,调整玻璃纤维22的端面上的纤芯23的位置)。在工序S4的旋转调芯工序中,例如,可以通过摄像机等拍摄装置来对从保持基板6突出的玻璃纤维22的端面进行拍摄。之后,可以由未图示的旋转调芯装置基于由拍摄装置获取到的示出玻璃纤维22的端面的拍摄图像来自动地调整玻璃纤维22的绕中心轴Ax的方位。在这一点上,旋转调芯装置可以以纤芯23的位置成为规定的位置的方式调整玻璃纤维22的绕中心轴Ax的方位。
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带1中,各光纤2的绕中心轴Ax的方位存在偏差,因此需要对各光纤2进行旋转调芯。另一方面,各光纤2的绕中心轴Ax的方位的偏差为30度以内,因此能抑制旋转调芯时的各光纤2的旋转量。其结果是,能抑制因旋转调芯而产生的各光纤2的扭转的影响。而且,由于各光纤2的扭转的影响被抑制,因此,能缩短分离了的各光纤2的长度,能抑制光纤连接部件100的Z轴方向的长度尺寸的大型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光纤2的树脂被覆21以设有空隙的状态在X轴方向上排列,因此各树脂被覆21彼此不接触。因此,例如,会防止在对光纤2b进行旋转调芯的期间,光纤2b的树脂被覆21与邻接的光纤2a、2c的树脂被覆21接触。另一方面,假定在光纤2b的旋转调芯的期间,光纤2b的树脂被覆21与光纤2a的树脂被覆21接触的情况下,已经被进行了旋转调芯的光纤2a的中心轴Ax的方位会变动。其结果是,光纤2a的旋转位置会偏移,光纤2b的旋转调芯的精度会下降。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旋转调芯时邻接的光纤2间的接触被防止,因此会防止已经被进行了旋转调芯的光纤2的绕中心轴Ax的方位变动。
图6是表示光纤连接部件100的俯视图。在工序S5中,将盖部7配置于保持基板6的上方。各光纤2在与X轴、Z轴垂直的Y轴方向上被盖部7和保持基板6夹着。之后,通过粘接剂将各玻璃纤维22、保持基板6以及盖部7一并粘接。
最后,在工序S6中,对各玻璃纤维22的端面进行研磨。特别是,对各玻璃纤维22的端面、盖部7的端面以及保持基板6的端面进行研磨,使得这些端面齐平。如此一来,使用光纤带1制造出光纤连接部件100。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使用光纤带1来制造光连接器等光纤连接部件100的情况下,能以高的精度进行各光纤2的旋转调芯(各光纤2的绕中心轴Ax的方位的调整)。特别是,会防止在进行规定的光纤2的旋转调芯的情况下,规定的光纤2与已经被进行了旋转调芯的邻接的光纤2接触。如此,会防止已经被进行了旋转调芯的光纤2的绕中心轴Ax的方位(具体而言,光纤2的端面上的纤芯23的位置)变动的状况。
因此,能以高的精度进行各光纤2的旋转调芯,会防止光纤连接部件100与其他光学部件(其他光连接器等)之间的耦合损耗增大。如此,能提供一种能提高光纤连接部件100的光学特性的光纤带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邻接的光纤2在Z轴方向上间歇地相互粘接,因此,在使用光纤带1来制造光纤连接部件100的情况下,能容易地将各光纤2分离。而且,在使光纤2绕中心轴Ax旋转时,能使在光纤2产生的扭转缓和。
(第二实施方式)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带1A的俯视图。光纤带1A具备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光纤2a、2b和虚设线3a、3b。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光纤2a、2b仅统称为光纤2,并且有时将虚设线3a、3b仅统称为虚设线3。
在本例子中,光纤带1A具有两根光纤2和两根虚设线3,但光纤2的根数和虚设线3的根数并不被特别限定。光纤2a、2b和虚设线3a、3b在与它们的长尺寸方向(Z轴方向)正交的X轴方向上并列地排列。光纤2和虚设线3在X轴方向上交替地排列。具体而言,虚设线3a配置于光纤2a与光纤2b之间,并且光纤2b配置于虚设线3a与虚设线3b之间。
光纤带1A是间歇粘接型光纤带。即,彼此邻接的光纤2和虚设线3沿着Z轴方向间歇地通过粘接剂10A粘接。
在光纤带1A中,设于彼此邻接的光纤2a与虚设线3a之间的各粘接剂10A在Z轴方向上的位置与设于彼此邻接的虚设线3a与光纤2b之间的各粘接剂10在Z轴方向上的位置不同。具体而言,设于虚设线3a与光纤2b之间的各粘接剂10A在Z轴方向上位于设于光纤2a与虚设线3a之间的多个粘接剂10A中彼此邻接的粘接剂10A之间。
此外,彼此邻接的光纤2与虚设线3在Z轴方向上以设置10mm以上的间隔的方式间歇地相互粘接。就是说,在Z轴方向上彼此邻接的粘接剂10A间的距离d2为10mm以上。
图8是沿着图7所示的VIII-VIII线切断的光纤带1A的剖视图。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表现截面的影线。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带1A中,各光纤2的绕中心轴Ax的方位相对于从各光纤2的中心轴Ax通过的假想平面H3的偏差为30度以内。例如,从光纤2a的多个纤芯23的中心通过的假想平面H4与假想平面H3之间的角度为30度以内。此外,各光纤2的外径可以相同。在该情况下,设为各光纤2的外径为R。各虚设线3由树脂材料构成。特别是,各虚设线3可以由与光纤2的树脂被覆21相同的树脂材料构成。虚设线3的外径为R1,可以与光纤2的外径R相同。
彼此邻接的光纤2a和光纤2b的中心轴Ax间的在X轴方向上的距离D2比光纤2的外径R大。特别是,距离D2为D2=R/2+R1+R/2=R1+R。在虚设线3的外径R1为R的情况下,距离D2为2R。如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纤带1A中,虚设线3配置于彼此邻接的光纤2之间,因此邻接的光纤2彼此不接触。另一方面,彼此邻接的光纤2与虚设线3接触。
(包括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带的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
在工序S1(图3)中,在光纤带1A的顶端区域K2中使光纤带1A中所包括的光纤2a、2b和虚设线3a、3b彼此分离。在本实施方式中,在Z轴方向上彼此邻接的粘接剂10A间的距离d2为10mm以上,因此在光纤带1A的顶端区域K2中被分离的各光纤2和虚设线3的长度为10mm以上。因此,能从光纤带1A容易地确保足够长度的分离了的光纤2。此外,由于分离了的光纤2的长度足够,因此,在使光纤2绕中心轴Ax旋转时,能使在光纤2产生的扭转缓和。
图9是表示从树脂被覆21露出的各玻璃纤维22的端部的俯视图。在工序S2中,通过使用规定的工具来使各光纤2的玻璃纤维22的端部从树脂被覆21露出。此时,在虚设线3由与树脂被覆21相同的树脂材料构成的情况下,虚设线3的端部也与树脂被覆21同时利用规定的工具(例如,热护套去除器(thermal jacket remover)等)去除。
图10是表示各玻璃纤维22被进行了旋转调芯的情形的图。在工序S3中,将从树脂被覆21露出的各玻璃纤维22搭载于保持基板6A。特别是,各玻璃纤维22配置于形成于保持基板6A的多个V字形的槽部62A中的对应的一个。各玻璃纤维22以在X轴方向上排列并且在Z轴方向上从保持基板6A向外部突出的方式搭载于保持基板6A。
在工序S4中,调整各玻璃纤维22的绕中心轴Ax的方位。在本实施方式中,虚设线3配置于彼此邻接的光纤2之间,因此光纤2的树脂被覆21彼此不接触。因此,例如,会防止在对光纤2b进行旋转调芯的期间,光纤2b的树脂被覆21与光纤2a的树脂被覆21接触。特别是,假定在光纤2b的旋转调芯的期间,光纤2b的树脂被覆21与光纤2a的树脂被覆21接触的情况下,已经被进行了旋转调芯的光纤2a的中心轴Ax的方位会变动。其结果是,光纤2a的旋转位置会偏移,光纤2a的旋转调芯的精度会下降。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旋转调芯时彼此邻接的光纤2间的接触被防止,因此会防止已经被进行了旋转调芯的光纤2的绕中心轴Ax的方位变动。
图11是表示光纤连接部件100A的俯视图。接着,在工序S5中,将盖部7A配置于保持基板6A的上方。各光纤2在与X轴、Z轴垂直的Y轴方向上被盖部7A和保持基板6A夹着。之后,通过粘接剂将各玻璃纤维22、保持基板6A以及盖部7A一并粘接。最后,在工序S6中,对各玻璃纤维22的端面、盖部7A的端面以及保持基板6A的端面进行研磨,使得这些端面齐平。如此一来,使用光纤带1A制造出光纤连接部件100A。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使用光纤带1A来制造光连接器等光纤连接部件100A的情况下,能以高的精度进行各光纤2的旋转调芯。特别是,会防止在进行规定的光纤2的旋转调芯的情况下,规定的光纤2与已经被进行了旋转调芯的邻接的光纤2接触。如此,会防止已经被进行了旋转调芯的光纤2的绕中心轴Ax的方位(具体而言,光纤2的端面上的纤芯23的位置)变动的状况。因此,能以高的精度进行各光纤2的旋转调芯,会防止光纤连接部件100A与其他光学部件(其他光连接器等)之间的耦合损耗增大。如此,能提供一种能提高光纤连接部件100A的光学特性的光纤带1A。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彼此邻接的光纤2与虚设线3在Z轴方向上间歇地相互粘接,因此,在使用光纤带1A来制造光纤连接部件100A的情况下,能容易地将各光纤2与虚设线3分离。而且,在使光纤2绕中心轴Ax旋转时,能使在光纤2产生的扭转缓和。
此外,在X轴方向上的邻接的玻璃纤维22间的间隔宽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带1A来制造光纤连接部件100A。另一方面,在X轴方向上的邻接的玻璃纤维22间的间隔窄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带1来制造光纤连接部件100。
以上,对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不言而喻的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应被实施方式的说明限定性地解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方式只是一个例子,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的变更。如此,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应基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及其等同的范围来确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多芯光纤来作为光纤2的一个例子,但光纤2也可以是保偏光纤。保偏光纤具有:一对应力赋予部;纤芯,配置于一对应力赋予部之间,供信号光传播;以及包层,覆盖一对应力赋予部和纤芯。在使用保偏光纤来作为光纤2的情况下,能抑制彼此光学连接的光纤连接部件与其他光学部件之间的串扰。
此外,被构成为保持各玻璃纤维22的保持构件并不限定于具有槽部的保持基板和盖部。例如,保持构件也可以是具有在X轴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孔部的孔洞毛细管。多个孔部各自在Z轴方向上延伸,并被构成为保持多个玻璃纤维22中的对应的一个。在各玻璃纤维22被孔洞毛细管保持的情况下,在图3所示的工序S3中,将各玻璃纤维22插入对应的孔部。
附图标记说明
1、1A:光纤带
2、2a、2b、2c、2d:光纤
3、3a、3b:虚设线
6、6A:保持基板
7、7A:盖部
10、10A:粘接剂
21:树脂被覆
22:玻璃纤维
23:纤芯
24:包层
62、62A:槽部
100、100A:光纤连接部件。

Claims (10)

1.一种光纤带,具备多根光纤,所述多根光纤并列地排列,其中,所述光纤包括:玻璃纤维,具有纤芯和覆盖所述纤芯的包层;以及树脂被覆,覆盖所述玻璃纤维,
所述多根光纤中邻接的光纤的中心轴间的在与长尺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距离比所述多根光纤各自的外径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带,其中,
所述多根光纤各自是多芯光纤或保偏光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带,其中,
所述邻接的光纤在所述长尺寸方向上间歇地相互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带,其中,
所述邻接的光纤在所述长尺寸方向上以设置10mm以上的间隔的方式间歇地相互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带,其中,
所述光纤带还具备配置于所述邻接的光纤间的虚设线,
所述虚设线与所述邻接的光纤在所述长尺寸方向上间歇地彼此粘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带,其中,
所述虚设线由与所述树脂被覆相同的树脂材料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光纤带,其中,
所述虚设线与所述邻接的光纤在所述长尺寸方向上以设置10mm以上的间隔的方式间歇地相互粘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带,其中,
所述多根光纤的绕中心轴的方位相对于从所述多根光纤的中心轴通过的假想平面的偏差为30度以内。
9.一种光纤连接部件,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带。
10.一种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使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带中所包括的多根光纤分离;
使所述多个玻璃纤维的端部从所述树脂被覆露出;
将从所述树脂被覆露出的多个玻璃纤维搭载于保持构件;以及
调整所述多根光纤各自的绕中心轴的方位。
CN202180081012.XA 2020-12-25 2021-12-22 光纤带、光纤连接部件以及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671082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217224 2020-12-25
JP2020217224 2020-12-25
PCT/JP2021/047692 WO2022138761A1 (ja) 2020-12-25 2021-12-22 光ファイバリボン、光ファイバ接続部品、及び光ファイバ接続部品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10820A true CN116710820A (zh) 2023-09-05

Family

ID=82159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1012.XA Pending CN116710820A (zh) 2020-12-25 2021-12-22 光纤带、光纤连接部件以及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67092A1 (zh)
EP (1) EP4270070A4 (zh)
JP (1) JPWO2022138761A1 (zh)
CN (1) CN116710820A (zh)
WO (1) WO202213876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44735A (ja) * 2002-05-28 2003-12-03 Photonic Science Technology Inc 偏波保持光ファイバリボン作製装置
JP2010224478A (ja) * 2009-03-25 2010-10-07 Hitachi Cable Ltd テープ状光ファイバ
US9069144B2 (en) * 2010-03-16 2015-06-30 Ofs Fitel, Llc Connectors for use with polarization-maintaining and multicore optical fiber cables
JP5867076B2 (ja) * 2011-12-28 2016-02-24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マルチコア光ファイバ
US9696513B2 (en) * 2013-11-22 2017-07-04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Multicore optical fiber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6287179B2 (ja) 2013-12-25 2018-03-07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マルチコア光ファイバ及びマルチコア光ファイバ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JP6734087B2 (ja) 2016-03-23 2020-08-05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マルチコア光ファイバテープ心線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ファイバテープ心線の製造方法
JP7156867B2 (ja) * 2018-09-03 2022-10-19 Kddi株式会社 マルチコア光ファイバの融着のための調芯装置
JP2022067142A (ja) * 2019-03-05 2022-05-06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アレ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70070A1 (en) 2023-11-01
EP4270070A4 (en) 2024-05-22
US20230367092A1 (en) 2023-11-16
WO2022138761A1 (ja) 2022-06-30
JPWO2022138761A1 (zh) 2022-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95885B2 (en) Connector for transitioning multi-core fiber to plural single core fibers
JP5798177B2 (ja) マルチコア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のための単心コネクタ
US11852870B2 (en) Optical fiber photonic integrated chip connector interfaces, photonic integrated chip assemblie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JP2618466B2 (ja) 光ファイバコネクタ、終端光ファイバ、および、光ファイバの結合方法
US6782146B2 (en) Multiple polarization combiner-splitter-isola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03010564A9 (en) Expanded beam connector system
US9995884B2 (en) Systems and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insertion loss performance of multicore fiber connectors
KR20020061539A (ko) 광 섬유용 수동 정렬 접속부
JP3273490B2 (ja) 多芯マイクロキャピラリとこれを用いた光導波回路と光ファイバとの接続方法
CN110178063B (zh) 光纤保持部件、光连接器及光耦合构造
JP2001281494A (ja) 光コネクタフェル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15280207B (zh) 光纤连接部件以及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
US11474303B2 (en) Optical connector ferrule, sleev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ferrule member
JPH0843640A (ja) 光ファイバアレイの基板への固定方法
US20240176062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ptical connector
JP5559258B2 (ja) ファイバ接続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6710820A (zh) 光纤带、光纤连接部件以及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
JP4172097B2 (ja) ロッドレンズ付き光ファイバ配列部品の製造方法
JP3989316B2 (ja) 光ファイバの接続方法および光ファイバの接続構造
JP2843338B2 (ja) 光導波路・光ファイバ接続コネクタ
CN116670548A (zh) 光纤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
JP2015064504A (ja) 光ファイバの調芯方法および光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US11703644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ultifiber connector and multi-fiber connector
JP3950781B2 (ja) 光ファイバ接続方法及び接続構造
JPH08201651A (ja) 光導波路デバイ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