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95293A - 空气纺纱装置以及空气纺纱装置内的表面处理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气纺纱装置以及空气纺纱装置内的表面处理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95293A
CN116695293A CN202310194368.5A CN202310194368A CN116695293A CN 116695293 A CN116695293 A CN 116695293A CN 202310194368 A CN202310194368 A CN 202310194368A CN 116695293 A CN116695293 A CN 1166952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nning
yarn
air
fluid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943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迈斯纳
C·赛沙伊尔
K·冈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ol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ol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ol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ol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695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952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1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 D01H1/115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using pneumatic mea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4/00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 D01H4/04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imparting twist by contact of fibres with a running surface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1/00Arrangements for confining or removing dust, fly or the like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4/00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 D01H4/04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imparting twist by contact of fibres with a running surface
    • D01H4/22Cleaning of running surfac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4/00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 D01H4/48Piecing arrangements; Control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纺纱装置以及空气纺纱装置内的表面处理的方法,空气纺纱装置具有横穿纺纱锥且具有用于从该空气纺纱装置送出纺纱的出口的纱线抽出通道、与该纺纱锥间隔布置的罩住纺纱锥的纺纱壳体和能承受压缩空气的用于产生在纺纱锥与纺纱壳体之间的包络间隙内环绕该纺纱锥的空气流的喷嘴装置。为了提供用于空气纺纱装置内的表面处理的方法以及允许简单快速空气纺纱装置内的表面处理的空气纺纱装置而规定,在空气纺纱装置处设有流体引入装置,流体引入装置被设计成在出口侧给该出口供给流体或将流体送入该出口中。

Description

空气纺纱装置以及空气纺纱装置内的表面处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纺纱装置以及一种用于气纺纱装置内的表面处理的方法,该空气纺纱装置具有:带有纺纱锥的纱线抽出通道,其具有用于从该空气纺纱装置送出纺纱的出口;与该纺纱锥间隔布置的罩住该纺纱锥的纺纱壳体;能承受压缩空气的用于产生在纺纱锥与纺纱壳体之间的包络间隙内环绕该纺纱锥的空气流的喷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业中,与纺织纱线制造相关地知道各不同的方法和纺纱装置。例如环锭纺纱机和/或自由端转杯纺纱机很早就广泛流传且完全经受住考验。此外,尤其与合成丝线材料加工相关地也知道了如下空气纺纱装置,在其中通过环绕空心纺纱锥的空气流由在先牵伸的纤维条子形成纱线。在空气纺纱装置内,纤维条子的外纤维在此借助通过一个或多个空气喷嘴产生的回转流在纺纱锥与纺纱壳体之间的包络间隙内以已知方式围绕纺纱锥并且呈螺旋形缠绕纤维条子的芯纤维。由此制造出具有合适的强度性能的空气纺成纱线,其通过由纺纱锥空腔形成的纱线抽出通道的出口被送至卷绕装置,空气纺成纱线在卷绕装置上被卷绕。
原则上,空气纺纱法可以用由各不同材料构成的纤维进行,其中不仅可以采用天然纤维如棉花和/或动物毛,也可以采用合成纤维如聚酯、以及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的混合物。在实践中尤其在聚合物纤维尤其是聚酯纤维(PES)的纺纱时通常出现聚合物残余、聚酯纤维片段以及上油处理剂沉积于空气纺纱装置的表面。但这种沉积物可以显著干扰空气纺纱过程以及明显减少纺纱产物和进而降低纱线质量。尤其在空气纺纱过程期间可能因所造成的在空气纺纱装置表面与纤维之间的更强摩擦而出现纱线断裂。此外,空气纺纱装置的空气喷嘴以及其它构件可能被沉积物堵塞,使得所获纱线具有较低的强度以及质量。可能的纺纱范围也受到这种沉积物的不利限制。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而需要定期清洁空气纺纱装置,对此除了中断纺纱过程外还需要打开空气纺纱装置,这导致空气装置的长时间停机和随之而来的生产中断。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基于以下任务,提供一种用于空气纺纱装置的表面处理、尤其是清洁和/或添加剂供应的方法以及一种空气纺纱装置,其允许简单快速的空气纺纱装置表面处理、尤其是清洁和/或添加剂供应。
本发明通过一种用于空气纺纱装置的表面处理、尤其是清洁和/或供应添加剂的方法以及一种空气纺纱装置完成该任务。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一种空气纺纱装置,其具有:横穿(durchqueren)纺纱锥的纱线抽出通道,其具有用于从该空气纺纱装置送出纺纱的出口;与该纺纱锥间隔且尤其同轴布置的罩住该纺纱锥的纺纱壳体;以及可承受压缩空气的用于产生在纺纱锥与纺纱壳体之间的包络间隙内环绕该纺纱锥的空气流的喷嘴装置。
本发明意义上,纱线抽出通道是指这种通道,经此可以从纺纱装置抽出或送出空气纺成纱线。纱线抽出通道可以优选设计成一件式或多件式以及更有选地与纺纱锥同轴,由此可以提供在纺纱锥和空气纺纱装置设计方面的更高自由度。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纺纱锥也可以设计成一件式或多件式,且更优选地至少部分或完全包围纱线抽出通道。例如,纺纱锥可以沿纱线抽出通道和进而沿纱线走向和纱线抽出方向具有这种延伸范围,即,纺纱锥的用于接纳纱线的入口嘴口同时形成纱线抽出通道的入口嘴口。用于从纺纱锥送出纱线的纺纱锥出口嘴口还可以优选地形成纱线抽出通道的出口。在其一个替代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纺纱锥的出口嘴口与纱线抽出通道的通道嘴口相接,其中该纱线抽出通道呈至少两件式地由横穿纺纱锥的第一纱线抽出通道部和在纱线走向上与纺纱锥相接的第二纱线抽出通道部构成。第二纱线抽出通道部还可以优选由该纺纱壳体构成。
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纱线抽出通道可以沿纱线走向线性地、尤其是轴向笔直地没有偏转部或者替代地配备有至少一个使待抽出纱线偏离纱线走向的偏转部。纱线走向对应于在入口嘴口与出口之间延伸的笔直连线。偏转部可以是纱线抽出通道的弯曲或者存在于纱线抽出通道内的凸起。借助一个或多个沿纱线走向布置的偏转部,纱线可以被偏转以影响其性能。例如偏转部的设计可以根据需要影响纱线的发毛程度。如果多个偏转部例如应设置用于形成螺旋延伸的纱线抽出通道部,则待抽出的纱线可以被加捻。
根据本发明,纺纱壳体罩住纺纱锥。这是指纺纱壳体设计成沿纱线走向至少径向环绕纺纱锥,其中该纺纱壳体在常见设计中具有与纺纱锥间隔的入口以用于接纳和供应纤维条子至纺纱锥。纺纱壳体优选与纺纱锥同轴布置。纺纱壳体优选具有通孔,该通孔形成该出口、该出口布置在该通孔中或者例如纺纱锥的或纱线抽出通道的包含出口的部段延伸穿过该通孔。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纺纱壳体可以具有一件式设计或在常见设计中是多件式设计。多件式设计有利地允许空气纺纱装置的打开,以便能以简单方式保证可接近纺纱锥。例如,设计为多件式的纺纱壳体可以包括两个纺纱壳体部段,它们可彼此相对运动,其中一个纺纱壳体部段包括用于接纳并供应纤维条子至纺纱锥的入口,另一个纺纱壳体部段承载该纺纱锥。
原则上,该纺纱壳体可以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具有该入口、包含包络间隙的内置的涡旋腔和优选多个通入涡旋腔的涡旋空气喷嘴,涡旋空气喷嘴特别优选与至少一个空气供应管路流通相连,其中在空气纺纱机工作期间由空气供应管路提供的压缩空气经由涡旋空气喷嘴流入该涡旋腔或包络间隙中。这个或这些涡旋空气喷嘴通过已知用于产生涡旋空气流的方式布置在涡旋腔内以用于将纤维条子空气纺成纱线。在此,涡旋腔沿对应于纱线走向的纤维条子输送方向位于入口下游。
本发明方法的特点是,在纺纱过程或纺纱过程中断期间,流体在出口侧被供给该出口或被送入该出口中,并且借助该喷嘴装置产生在该包络间隙内环绕纺纱锥的空气流。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规定,在纺纱过程期间或例如因在预定的纺纱时间或工作时间等之后的纱线断裂或切断、维护措施、换筒、电流降/电压降、发现纱线质量差异而造成按计划或计划外的纺纱过程中断过程中的规定时刻或可规定时刻,流体在出口侧被供给纱线抽出通道的出口或被送入纱线抽出通道的出口中。本发明意义上的供给是指将这种流体供应到在纱线抽出通道外的所述出口之前的区域,使得所供给的流体可以通过附加在纱线抽出通道内的负压被吸入。纱线抽出通道在此就像例如前述那样在纱线走向上看从纺纱锥的入口或入口孔延伸至例如由空心纺纱锥的敞开端形成的空气纺纱装置出口。在时间上在开始流体引入之前、之时或之后被启动的最好包括涡旋空气喷嘴的喷嘴装置通过在包络间隙内环绕纺纱锥流动的空气流产生纺纱压力,通过纺纱压力在纺纱锥的入口且因而在纱线抽出通道内产生负压,其保证在出口侧被供给出口的或被送入出口中的流体能可靠地在空气纺纱装置的入口侧从纺纱锥被送出。于是,纺纱压力造成该流体至少经过纺纱锥周面被引导经过包络间隙,从而获得对纱线抽出通道的内侧面还有形成纺纱锥的且更优选是环绕其的空气纺纱装置表面区的可靠施加作用。
该优选的方法因此允许空气纺纱装置在闭合的操作准备就绪(betriebsbereitenZustand)状态下也可靠地被供应流体以便按规定处理空气纺纱装置的表面。
表面处理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可以是清洁,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可以是添加剂供应,借助清洁,空气纺纱装置的表面尤其是在纺纱中断过程中可被按需处理或施加作用,借助添加剂供应,纱线的纤维和空气纺纱装置的表面尤其在纺纱过程期间可被按需处理或施加作用。添加剂供应在覆积于纱线纤维上时尤其对随后的纱线处理过程起到有益作用。此外,添加剂供应可被用于使空气纺纱装置的表面具有层或膜,其可以减少在表面上的沉积且因而减小可能的堵塞以及在表面和纤维之间的摩擦作用。
供应流体以用于清洁和/或作为添加剂供应流体允许放弃时间漫长地打开或拆卸空气纺纱装置,这尤其相对于从现有技术已知的规定打开或拆卸空气纺纱装置以便其清洁的清洁方法导致显著更短的停机时间。此外,由此可以按照替代的尤其是节省结构空间的方式供应流体。因为现在可放弃常见的在纤维条子引入部的区域内的流体供应或者供入打开的空气纺纱装置区域。故可保持在纱线走向或纤维条子供应方向上位于空气纺纱装置前方的牵伸装置的出口辊对之间的小距离,以便能保证近似无过渡地将纤维条子从牵伸装置供应至空气纺纱装置。还可以放弃用于将添加剂送入空气纺纱装置的打开区域的待供应介质。流体供应过程之间的间隔期在此优选可以自由选择,在此,尤其是因为相对于已知方法的短暂的表面处理时间例如像短暂的清洁时间或添加剂供应时间,在相应停机时间下可以通过唯一方式或组合方式实现尤其更频繁的表面处理如优选清洁或添加剂供应,由此可保证高的生产安全性。
流体的选择以及流体在出口侧被供给出口和被送入出口的形式原则上能以任何方式进行,例如以流体作为液流在出口侧被供给出口或者被引入出口中的方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设计而规定,流体在供给或送入之前被雾化。雾化在此是指在气体如空气中将液体分散成气溶胶状的细小液滴。呈气溶胶状供给或送入流体允许将表面处理所需的流体量减至最小,其中同时可以保证流体在空气纺纱装置的待处理表面上的良好分布。优化使用雾化的流体、即气溶胶也允许很快速地干燥空气纺纱装置的表面,由此可以以补充的方式缩短空气纺纱装置的停机时间。
在出口侧将流体供给出口或将流体送入纱线抽出通道出口的设计也是原则上可自由选择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设计而规定,流体通过可与纱线抽出通道出口相接的供给管路被送入纱线抽出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这个优选设计而规定,为了将流体引入纱线抽出通道,将引导流体的供给管路连通至纱线抽出通道的出口,由此,随后将流体作为液流或以雾化形式作为气溶胶直接送入纱线抽出通道。本发明的这个优选设计以特别可靠的方式保证流体完全供入纱线抽出通道,从而可同时防止流体进入空气纺纱装置环境中的非为此设置的区域。供给管路在此优选适配于纱线抽出通道出口的设计,以因此确保无泄漏地将流体送入纱线抽出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设计而规定,流体通过与纱线抽出通道出口相邻结束的供给管路被供给纱线抽出通道。根据本发明的这个优选设计而规定,在纱线走向上在空气纺纱装置外与纱线抽出通道的出口相邻地将流体供给纱线抽出通道的出口,其中这例如可以通过供给管路来获得,其末端如此位置固定地相对于纱线抽出通道出口布置,从而其在纺纱过程期间布置在移动纱线外且因此没有影响到在纺纱过程在期间的空气纺纱装置工作。供给管路在此如此取向,即,流出的流体被供给或供应至纱线抽出通道的出口。因此可以放弃尤其在纺纱过程中断后将供给管路连通至空气纺纱装置出口,由此可以以补充的方式缩短停机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设计而规定,流体通过空气纺纱装置的沿纱线走向与包络间隙邻接的膨胀空间和与膨胀空间相连的排流道被排走。由于通过喷嘴装置产生纺纱压力,流体从纱线抽出通道的入口进入纺纱锥与纺纱壳体之间的包络间隙且进而进入与包络间隙邻接的膨胀空间。流体于是可以通过与膨胀空间流体连通相连的排流道与尤其是经由流体被移除的沉积物和污垢一起可靠地从空气纺纱装置中被排出。流体随后可以例如被可控收集并且或许被供应给再处理例如过滤和再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设计而规定,流体在在纱线抽出方向上与空气纺纱装置的纱线抽出通道出口相接的纱线准备单元的区域中被引入。
如果例如因为供给纤维条子断裂或因为纺成纱线通过清纱器的可靠切断已被切断而出现纺纱过程中断,则必须在用于消除纺纱中断的随后生头(Anspinnen)过程中先将一般落到所属的卷绕筒子上的纺成纱线的纱线头取回并穿过空气纺纱装置一直送到至少纺纱锥入口前或送入牵伸装置区域。对此已知的是采用纱线准备单元,其例如具有纱线转向单元和布置在此处的导纱通道,其中在纱线准备单元内使由卷绕筒子如交叉卷绕筒子所接纳的纱线摆脱其纱线捻和松散纤维并且经由空气纺纱装置的导纱通道出口与纱线走向相反地被喂给供应至纺纱锥以便生头。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改进方案而规定,流体在纺纱过程中断期间、即随着中断开始或在时间上在开始之后在纱线准备单元内例如被引入导纱通道中,其从那里起随后因为纺纱压力而经由纱线抽出通道出口进入空气纺纱装置。本发明的这个优选设计保证流体特别均匀可靠地送入空气纺纱装置中,在这里也还清除掉可选设于空气纺纱装置之后的纱线准备单元的污垢,从而很可靠地除去在空气纺纱装置与卷绕筒子之间的运动纱线区域内的沉积物中的污垢并可选择地还能使纱线准备单元表面配设有就像例如前述的层或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设计,通过喷嘴装置启动造成的蓄压(Staudruck)的产生并由此在包络间隙内产生空气流在时间上在流体引入之前或随着开始引入流体进行。本发明的这个优选设计确保了,在流体送入时刻已有足够高的蓄压,由此流体能可靠地经由纺纱锥入口进入空气纺纱装置并在那里被用于处理空气纺纱装置的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设计而规定,在时间上直到流体送入结束后地,在该包络间隙内至少暂时维持该空气流,即对于规定的或可规定的期间维持空气流。本发明的这个优选设计保证,在流体送入已结束之后,通过随后还是存在的空气流执行经过处理的表面的干燥,由此特别有效地避免可能或许导致纺纱过程受到不利影响的液体残留物例如像液滴等。
本发明还通过一种空气纺纱装置完成该任务,其具有带有纱线抽出通道的纺纱锥,其中纺纱抽出通道具有用于从空气纺纱装置送出纺纱的出口,空气纺纱装置还具有尤其与纺纱锥同轴且间隔设置的罩住纺纱锥的纺纱壳体和用于产生可承受压缩空气的在纺纱锥与纺纱壳体之间的包络间隙内环绕纺纱锥流动的空气流的喷嘴装置。在此,空气纺纱装置根据本发明具有流体引入装置,其设计成在出口侧给纱线抽出通道的出口供应流体或者将流体送入纱线抽出通道的出口。
空气纺纱装置可以具有根据前述实施方式之一的设计。
空气纺纱装置的特点是具有该流体引入装置,它尤其至少在纺纱过程期间或纺纱过程中断期间被用来将流体供给出口或者送入纱线抽出通道的出口中,由此可以进行空气纺纱装饰内的表面处理而不用在先拆卸或打开空气纺纱装置。流体引入装置优选设计成借此将例如从适当的储备容器送出的流体供给纱线抽出通道的出口,在此处它于是因为由喷嘴装置启动造成的纺纱压力而经由纱线抽出通道的出口进入空气纺纱装置并造成空气纺纱装置的表面处理。作为其替代方式,空气纺纱装置优选设计成将例如从适当的储备容器送出的流体送入纱线抽出通道的出口。
空气纺纱装置因此以特别简单舒适的方式允许去除空气纺纱装置内的沉积物和污垢而无需打开或拆卸空气纺纱装置,由此可以获得特别短暂的空气纺纱装置停机时间以用于其清洁。作为其替代方式,该表面可以就像前述方式那样配设有层或膜。
该空气纺纱装置优选设计用于执行根据前述优选实施方式之一的方法。
将流体引入装置设计成供给或送入流体原则上可自由选择。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设计而规定,流体引入装置具有与纱线抽出通道的出口尤其是流体密封地、可连通和/或邻接纱线抽出通道出口布置的供给管路。根据本发明的这个优选设计,流体引入装置具有供给管路,其例如与流体储备容器相连并且通过其出口将流体供给纱线抽出通道的出口。为此,供给管路可以优选设计成直接连通至纱线抽出通道或者如此邻接纱线抽出通道的出口位置固定地布置,从而自供给管路流出的流体可靠地进入纱线抽出通道的出口。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设计而规定,该流体引入装置设计用于雾化该流体。根据本发明的这个优选设计,可以借助流体引入装置以气溶胶形式将流体供给纱线抽出通道的出口,或者将其送入纱线抽出通道的出口,由此获得流体在空气纺纱装置内的很好分布同时减少表面处理所需的流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设计,该供给管路连接至在纱线走向上布置在纱线抽出通道的出口之后的纱线准备单元。根据本发明的这个优选设计,将流体供入空气纺纱装置通过将流体引入设于纱线抽出通道之后的纱线准备单元进行,纱线准备单元用于在例如因为供给纤维条子断裂或因为纺成纱线通过清纱器可控切断被切断而中断纺纱过程之后取回一般落到所属卷绕筒子上的纱线头并将其供给空气纺纱装置,随后在此处在空气纺纱装置内进行生头过程和随后的纺纱过程。
所述流体依据应用目的相应地是具有清洁空气纺纱装置内的表面的作用的清洁流体,或者是具有通过与空气纺纱装置内表面接触而直接或间接按需影响纤维性能或纱线性能的作用的添加剂。尤其可具有水或空气-水混合物或其它组成的这种清洁流体的组成以及例如从EP2730695A1中已知的添加剂在现有技术中是众所周知的且不是本发明的主题,故放弃相应组成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图来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图中示出:
图1以示意图示出空气纺纱装置连同前置的牵伸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2以示意图示出空气纺纱装置连同前置的牵伸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和
图3以示意图示出在纱线走向上布置于空气纺纱装置后的纱线准备单元。
附图标记列表
1 牵伸装置
2 空气纺纱装置
3 纱线抽出通道
4 纺纱锥入口
5 纺纱锥
6 喷嘴装置
7 喷嘴
8 喷嘴
9 管路
10 压缩空气源
11a,11b,11c 流体引入装置
12 入口区
13 纺纱壳体
14 供给管路
15 包络间隙
16 喷嘴
17 出口
18 管接件
19 膨胀室
20 排流道
22 输出上辊
23 输出下辊
24 第三牵伸装置上辊
25 第三牵伸装置下辊
26 入口上辊
27 入口下辊
28 第二牵伸装置上辊
29 第二牵伸装置下辊
30 纱线转向单元
31 纱线准备单元
32 导纱通道
33 出口
34 保持和开松管
35 贯穿通道
R 纱线走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总体上理解空气纺纱装置2的工作方式,图1示出牵伸装置1连同后置的空气纺纱装置2的原理性结构。从此处未示出的纤维条子源抽出的此处未示出的纤维条子被由入口上辊26和入口下辊27构成的入口辊对穿入。接着,纤维条子在第二牵伸装置上辊28与第二牵伸装置下辊29以及第三牵伸装置上辊24与第三牵伸装置下辊25与由出口上辊22和出口下辊23构成的随后的出口辊对之间按规定被牵伸。牵伸后的纤维条子随后经由随后经由纤维条子导入单元的入口区12和后置的喷嘴装置6进入空气纺纱装置2并且在那里在使用空气纺纱装置2的纺纱锥5以及喷嘴装置6的情况下变形为纱线。纺纱装置2具有多件式纺纱壳体13,其具有包括入口区12和喷嘴装置6的第一纺纱壳体部段以及承载纺纱锥5的第二纺纱壳体部段。第一和第二纺纱壳体部段被设计成彼此相对沿纱线走向运动以打开空气纺纱装置2,由此,纺纱锥5在空气纺纱装置2或纺纱壳体13的打开状态下被露出并且可从纺纱壳体13外接近。
喷嘴装置6具有多个喷嘴7、8,它们通过管路9连接至压缩空气源10。从喷嘴7、8流出的空气产生施加至牵伸后的纤维条子的涡旋空气流。空气流在此在纺纱锥5与同轴于纺纱锥5布置的罩住纺纱锥5的纺纱壳体13之间的包络间隙15内环绕纺纱锥5流动并因此对牵伸后的纤维条子施以作用。在空气纺纱装置2中,纤维条子的外包纤维因为在空气纺纱装置2内在包络间隙15中存在的涡旋气流被缠绕到纤维条子的内置芯纤上,并由此保证期望的纱线强度。如此构成的纱线接着通过在纱线走向R上从纺纱锥5的入口4一直延伸到其出口17的纱线抽出通道3的出口17从空气纺纱装置2中被抽出。
为了在闭合状态下处理空气纺纱装置2内的表面,图1所示的空气纺纱装置2具有流体引入装置11a,借此例如在纺纱过程期间或者在纺纱中断的情况下经由供给管路14和喷嘴16将流体例如清洁液或添加剂以气溶胶形式供给导纱通道3的出口17。为了将流体送入空气纺纱装置2,在时间上在在出口17处施加流体之前或期间启动喷嘴装置6,由此在空气纺纱装置2内加有纺纱压力,其结果是因为有在纺纱锥5与纺纱壳体13之间的包络间隙15内环绕的空气流而在纺纱锥5的入口4存在负压,从而流体经由出口17被引导通过导纱通道3直至纺纱锥5的入口并从那里进入膨胀空间19。流体在该流动中造成空气纺纱装置2内的表面的处理或被施以作用,其中流体因为纺纱压力而一直进入膨胀空间19,它从那里能随例如自表面脱离的污垢一起经由排流道20被排走。
为了在时间上在流体送入结束之后启动喷嘴装置6,在此实现空气纺纱装置2内的用流体处理过的表面的干燥。
图2示出空气纺纱装置2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与如图1所示的空气纺纱装置2的区别在于,流体引入装置11b具有尤其柔性的供给管路14,在其自由端安置有管接件18,可借此将供给管路14以液体密封方式直接连接至纱线抽出通道3的出口17。于是可通过管接件18将流体例如清洁液或添加剂直接送入纱线抽出通道3。为了液体密封的布置,管接件18根据该优选实施例具有锥形形状,其与在出口17之中或之处形成的例如呈密封唇形式的锥形容座有效接合。
图3以示意图示出可选地设置在空气纺纱装置2之后的纱线转向单元30,其通过连接至其出口33的导纱通道32与纱线准备单元31相连。空气纺纱装置2、纱线转向单元30以及纱线准备单元31连同其导纱通道32是空气纺纱机的此处未示出的纺纱位置的组成部分,在空气纺纱机中在纺纱过程期间将离开空气纺纱装置2的纱线卷绕到此处未示出的卷绕筒子上。
在正常纺纱过程期间,在空气纺纱装置2中加工的纱线从其中被抽出并且通过纱线转向单元30、导纱通道32和纱线准备单元31被送至卷绕筒子,纱线将在卷绕筒子上被卷绕。当现在例如因为纱线断裂或因为纺成纱线的可控切断而出现纺纱中断时,必须在重新开始纺纱过程之前先执行生头过程。为了执行生头过程而需要将制成纱线的通常位于卷绕筒子上的端头又安置在空气纺纱装置2内的纤维条子区域中。
为此,通常通过此处未示出的纱线引送装置从卷绕筒子纱取回制成纱线的纱线头并将其转入配备有保持开松管34的在纱线走向R上布置在空气纺纱装置2之后的纱线准备单元31中,以便在保持和开松管34内在夹持纱线情况下基本上使纱线头摆脱捻和松散纤维。为此,在纱线走向R上在保持和开松管34之前设有未示出的喷射嘴,经此可以将压缩空气供给导纱通道32并且在保持和开松管34区域中可产生与纱线走向R反向取向的涡旋气流以开松纱线头。开松并准备好的纱线在导纱通道32内有附加的压缩空气时可靠地通过贯穿通道35被供给空气纺纱装置2的出口17。
为了将流体送入空气纺纱装置2的出口17中,纱线准备单元31的导纱通道32与流体引入装置11c相连,借助流体引入装置可以将流体如清洁液或添加剂通过供给管路14和喷嘴16以例如雾化形式引入纱线准备单元31的导纱通道32。在纺纱过程中断之后,在导纱通道32内附加有压缩空气时并且在空气纺纱装置2内附加有纺纱压力时,存在于导纱通道32中的压缩空气流造成带动该流体,以及附加在纱线抽出通道3中的负压造成流体送入纱线抽出通道3的出口17,在出口中以前述方式实现空气纺纱装置2的内表面的处理。

Claims (12)

1.一种用于空气纺纱装置(2)内的表面处理的方法,所述空气纺纱装置具有:
-横穿纺纱锥(5)的纱线抽出通道(3),所述纱线抽出通道(3)具有用于从所述空气纺纱装置(2)送出纺纱的出口(17),
-与所述纺纱锥(5)间隔布置的罩住所述纺纱锥(5)的纺纱壳体(13),和
-能承受压缩空气的喷嘴装置(6),所述喷嘴装置(6)用于在所述纺纱锥(5)与所述纺纱壳体(13)之间的包络间隙(15)内产生环绕所述纺纱锥(5)的空气流,
其特征是,在纺纱过程或纺纱过程中断期间,
-流体在出口侧被供至所述出口(17)或被送入所述出口(17)中,并且
-借助所述喷嘴装置(6)产生在所述包络间隙(15)内环绕纺纱锥(5)的空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流体在被供应到所述纱线抽出通道(3)前面之前被雾化或所述流体在被供应到所述纱线抽出通道(3)中之前被雾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流体通过能与所述纱线抽出通道(3)的所述出口(17)相接的供给管路(14)被送入所述纱线抽出通道(3)中。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流体通过末端邻接所述纱线抽出通道(3)的所述出口(17)的供给管路(14)被供至所述纱线抽出通道(3)。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流体通过邻接所述包络间隙(15)的膨胀空间(19)和与所述膨胀空间(19)相连的排流道(20)被排走。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流体在纱线准备单元(21)的区域中被引入,所述纱线准备单元(21)在纱线抽出方向(R)上被布置在所述纱线抽出通道(3)的所述出口(17)的下游。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流体送入之前或随着开始送入流体,在所述包络间隙(15)中产生所述空气流。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直到流体送入结束后,在所述包络间隙(15)内至少暂时维持所述空气流。
9.一种空气纺纱装置(2),所述空气纺纱装置(2)具有:
-横穿纺纱锥(5)的纱线抽出通道(3),所述纱线抽出通道(3)具有用于从所述空气纺纱装置(2)送出纺纱的出口(17),
-与所述纺纱锥(5)间隔布置的罩住所述纺纱锥(5)的纺纱壳体(13),和
-能承受压缩空气的喷嘴装置(6),所述喷嘴装置(6)用于在所述纺纱锥(5)与所述纺纱壳体(13)之间的包络间隙(15)内产生环绕所述纺纱锥(5)的空气流,
其特征是,设有流体引入装置(11a,11b,11c),所述流体引入装置(11a,11b,11c)被设计成在出口侧将流体供至所述出口(17)或将流体送入所述出口(17)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纺纱装置(2),其特征是,所述流体引入装置具有能与所述纱线抽出通道(3)的所述出口(17)相连的和/或能邻接所述纱线抽出通道(3)的所述出口(17)布置的供给管路(14)。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空气纺纱装置(2),其特征是,所述流体引入装置(11a,11b,11c)被设计用于雾化所述流体。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空气纺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供给管路(14)与纱线准备单元(31)的在纱线走向上布置在所述纱线抽出通道(3)的所述出口(17)的下游的导纱通道相连。
CN202310194368.5A 2022-03-02 2023-03-01 空气纺纱装置以及空气纺纱装置内的表面处理的方法 Pending CN1166952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LULU501576 2022-03-02
LU501576A LU501576B1 (de) 2022-03-02 2022-03-02 Luftspinnvorrichtung sowie Verfahren zur Oberflächenbehandlung innerhalb einer Luftspinn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95293A true CN116695293A (zh) 2023-09-05

Family

ID=85285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94368.5A Pending CN116695293A (zh) 2022-03-02 2023-03-01 空气纺纱装置以及空气纺纱装置内的表面处理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239113A1 (zh)
JP (1) JP2023129334A (zh)
CN (1) CN116695293A (zh)
LU (1) LU501576B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36193B2 (ja) 2012-11-09 2016-06-15 竹本油脂株式会社 紡績方法
CH709749A1 (de) * 2014-06-12 2015-12-15 Rieter Ag Maschf Luftspinnmaschine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solchen.
DE102017115939A1 (de) * 2017-07-14 2019-01-17 Saurer Spinning Solutions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Luftspinnvorrichtung, Fadenleitkanal und Luftspinnmaschine umfassend einen solchen Fadenleitkanal
EP4015680A1 (de) * 2020-12-18 2022-06-22 Saur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AG Reini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garnbildungselement einer luftspinndüse sowie verfahren zum reinigen eines solchen garnbildungselemen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LU501576B1 (de) 2023-09-11
JP2023129334A (ja) 2023-09-14
EP4239113A1 (de) 2023-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11295B2 (ja) 空気紡績装置
US551137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iecing a sliver and at least one of a leading yarn and a bobbin yarn
JP2014152438A (ja) 紡績機の紡出部
JP6282132B2 (ja) エアジェット紡績機の紡出部
JP2008512576A (ja) エアジェット紡績装置
CN110892102B (zh) 气流纺纱装置的操作方法、导纱通道和包括这种导纱通道的气流纺纱机
US9670600B2 (en) Spinning unit of an air jet spinning machine and its operation
CN107916474B (zh) 用于喷气纺纱机纺纱喷嘴的纤维导向元件以及操作喷气纺纱机的方法
US11834759B2 (en) Spinning position with a cleaning nozzle and method of cleaning a yarn forming element
JP5333987B2 (ja) 空気紡績機
CS227602B1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yarn spinning-in in open-end spinning unit
US2911783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spinning a yarn
TWI472657B (zh) 針織機以及從粗紗產生針織物的方法
CN114645344A (zh) 纱线形成件的清洁装置和这种纱线形成件的清洁方法
US4674274A (e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spun yarn
CN116695293A (zh) 空气纺纱装置以及空气纺纱装置内的表面处理的方法
CN106245163B (zh) 纺织机以及纺织方法
JP2003049332A (ja) ニューマチック式紡績装置および紡績法
CN111850747A (zh) 纺纱工位、气流纺纱机和纱线制造方法
CN109415180B (zh) 用于加工线型纤维纱条的方法和粗纺机
JPH069030Y2 (ja) 紡績装置
JPH069028Y2 (ja) 紡績装置
JPH05239721A (ja) コーミング・ドラフト装置
GB799185A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textile yarn and apparatus therefor
JP2023552867A (ja) 紡績機用の多機能ノズ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