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74827B - 一种聚乙烯蜡生产用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乙烯蜡生产用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74827B
CN116674827B CN202310967904.0A CN202310967904A CN116674827B CN 116674827 B CN116674827 B CN 116674827B CN 202310967904 A CN202310967904 A CN 202310967904A CN 116674827 B CN116674827 B CN 1166748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particles
polyethylene wax
fixed
connect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679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74827A (zh
Inventor
王飞
王新明
王孝华
黄志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Xingyun Lubricant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Xingyun Lubricant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Xingyun Lubricant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Xingyun Lubricant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6790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748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74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748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748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748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蜡生产用输送装置,涉及颗粒输送技术领域,包括底部支撑部、传料部、出料部、驱动部、通气管,所述底部支撑部起到整个装置的支撑作用,所述底部支撑部包括底座、固定于底座上表面的支撑件、与支撑件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板、第二支板,所述传料部用于进行聚乙烯蜡颗粒的向上传送,所述传料部包括贯穿且固定于第二支板中部的外筒、与外筒外壁焊接的螺旋传送部、设置于螺旋传送部下方一侧的送料框,所述出料部包括与螺旋传送部上端相固定的凹形板、设置于凹形板中部的转辊、均匀设置于转辊表面的一组刮刀,能够刚产出的聚乙烯蜡颗粒实现有序传送,同时在传送过程中实现颗粒的降温,提高其凝固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聚乙烯蜡生产用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颗粒输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乙烯蜡生产用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聚乙烯蜡,又称高分子蜡简称聚乙烯蜡,因其优良的耐寒性、耐热性、耐化学性和耐磨性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正常生产中,这部分蜡作为一种添加剂可直接加到聚烯烃加工中,它可以增加产品的光泽和加工性能,与聚乙烯、聚丙烯、聚醋酸乙烯、乙丙橡胶、丁基橡胶相溶性好,能改善聚乙烯、聚丙烯、ABS的流动性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的脱模性,对于PVC和其它的外部润滑剂相比,聚乙烯蜡具有更强的内部润滑作用。
在进行完整工序的聚乙烯蜡颗粒生产时,由于是处于高温下成型的,部分颗粒将存在软化现象,若是直接静置降温或是包装,将导致颗粒发生粘结,产品成型质量不佳,因此,在最后一步输送工序中应当对聚乙烯蜡颗粒进行降温,进而提高颗粒的凝固程度,这也成为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乙烯蜡生产用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乙烯蜡生产用输送装置,包括底部支撑部,起到整个装置的支撑作用,所述底部支撑部包括底座、固定于底座上表面的支撑件、与支撑件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板、第二支板;
传料部,用于进行聚乙烯蜡颗粒的向上传送,所述传料部包括贯穿且固定于第二支板中部的外筒、与外筒外壁焊接的螺旋传送部、设置于螺旋传送部下方一侧的送料框;
出料部,所述出料部包括与螺旋传送部上端相固定的凹形板、设置于凹形板中部的转辊、均匀设置于转辊表面的一组刮刀、固定于凹形板左侧的第一旋转电机;
驱动部,所述外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框架,所述驱动部与上框架间螺栓固定,所述外筒的上端设置为上通管;
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与上通管的上端贯穿设置,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气泵,所述外筒的表面开设有一组气孔;
所述底部支撑部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内部设置有处理器。
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所述螺旋传送部外部一周均匀固定有一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底部与第二支板的上表面相焊接;
所述送料框的底面呈倾斜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所述外筒的内壁贴合有滤筒,所述滤筒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组滤孔,所述滤孔组数大于气孔组数,所述滤孔径长小于气孔径长。
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支板、第二支板之间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滤筒的底部贯穿圆盘上表面中部,且与圆盘轴承连接,所述滤筒的底部中间固定有下通管,所述下通管贯穿并与圆盘轴承连接,所述圆盘的内部还设置有传动部,用以带动整个滤筒发生转动。
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所述上通管与通气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信号连接处理器;
与所述通气管连接的气泵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连管,所述第一连管固定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另一侧连通设置有第二连管、第三连管,所述第二连管、第三连管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用以控制第二连管、第三连管的连通状态,所述第二连管与外部空气相通,所述第三连管的另一端管道连接有液箱,所述液箱的内部填充有液体,所述第三连管的另一端位于液体的水平面下方,所述液箱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气泵设置为双向泵。
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所述液箱的一侧设置有水泵,所述转辊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水泵一端与液箱间管道连接且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水泵另一端管道连接有通流管,所述通流管与转辊间轴承连接,所述转辊靠近刮刀的一侧开设有一组水流管道,一组所述水流管道的内部均设置有单向阀。
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所述下通管的下端轴承连接有伸缩软管,所述伸缩软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集料箱,所述集料箱的下方底部滑动连接有抽箱,所述集料箱的两侧固定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内部均匀设置有一组微型电动推杆,所述抽箱、集料箱对应于微型电动推杆的位置处开设有插孔,且插孔大小与微型电动推杆输出端尺寸相适应。
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所述集料箱的内部后壁固定有斜板,所述斜板的下方设置有推料部,所述推料部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与抽箱滑动连接,所述集料箱的内部底面设置有重力感应器,所述移动板的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感应弹簧,所述感应弹簧的另一端固定有压板。
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所述底部支撑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端固定有视觉扫描仪,所述送料框的上表面固定有降温部,所述处理器内部设置降温控制模块,所述降温控制模块包括压力感应单元、扫描单元和调整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外筒、螺旋输送部、气孔以及压力传感器,实现颗粒的有序向上传送,同时通过气孔进行风冷降温,此外,压力传感器对外筒内部的堵塞情况实时监测,由此方便疏通;
采用中空转辊、刮片、液箱、通流管以及三通管,一方面当颗粒堵塞或是粘结在凹形板底面时,刮刀能够对下方颗粒进行充分刮料,保证颗粒的正常输出,另一方面,实现颗粒收集以及颗粒在液箱内的高度设置,若是液体可作为清洁剂,液体经通流管进入到转辊内部,起到初步冲洗清洁作用;
采用视觉扫描仪、压力感应单元、扫描单元和调整单元,检测出颗粒的凝固程度,若程度不佳,则进行相应指令,提高颗粒的凝固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的右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2的A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出料部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外筒与滤筒局部分离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图5的B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集料箱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图7的C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集料箱内部局剖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压板的a、b、c状态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件;3、第一支板;4、第二支板;5、螺旋传送部;6、第一连接部;7、送料框;8、固定架;9、出料部;10、上框架;11、驱动部;12、视觉扫描仪;13、降温部;14、集料箱;15、气孔;16、抽箱;17、第二连接部;18、微型电动推杆;19、上通管;20、移动板;21、斜板;22、压板;23、外筒;24、通气管;25、通流管;26、转辊;27、刮刀;28、丝杆;29、限位杆;30、滤筒;31、圆盘;32、传动部;33、下通管;34、水泵;35、液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聚乙烯蜡生产用输送装置,包括底部支撑部、传料部、出料部9和驱动部11:
其中,底部支撑部起到整个装置的支撑作用,底部支撑部包括底座1,底座1的四周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件2,支撑件2由支撑块和支撑弹簧构成,支撑件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板3,第一支板3的上表面通过圆柱块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板4,当整个装置振动传输时,起到连接与支撑作用,同时又能保证一定频率的振动,使得聚乙烯蜡颗粒有序传送;
传料部用于进行聚乙烯蜡颗粒的向上传送,具体的,传料部包括外筒23,外筒23贯穿且固定于第二支板4中部,外筒23的外壁焊接有螺旋传送部5,螺旋传送部5由螺旋板片、螺旋挡片组成,螺旋板片朝外一侧与螺旋挡片相固定,螺旋挡片的外壁一周均匀固定有一组固定架8,固定架8底部与第二支板4的上表面相焊接,用于提高振动时外筒23与螺旋传送部5的连接牢固程度,螺旋传送部5的下方一侧设置有送料框7,送料框7的底面呈倾斜设置,方便倒入的颗粒能够有序进入螺旋传送部5的下端进料处;
如图3、图4,出料部9设置于螺旋传送部5的上端,出料部9包括凹形板,凹形板与螺旋传送部5的上端相固定,凹形板的底面固定连接一组支杆,一组支杆的另一端与外筒23的外壁相焊接,凹形板的中部设置有转辊26,转辊26的表面均匀设置有一组刮刀27,一组刮刀27形成不高于270°的夹角,用于对堵塞在凹形板的颗粒进行刮出疏通,转辊26的右端贯穿凹形板右侧面,转辊26的左端设置有第一旋转电机,第一旋转电机固定于凹形板的左侧,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辊26左端固定连接,通电后,用于驱动转辊26旋转;
外筒2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框架10,上框架10的两侧表面均螺栓固定有驱动部11,用以带动整个装置振动运行,驱动部11可设置为振动电机,外筒23的上端设置为上通管19,上通管19位于上框架10的内部,上框架10内部对上通管19进行固定支撑。
上通管19的上端贯穿设置有通气管24,通气管24的另一端连接有气泵,外筒23的表面开设有一组气孔15,阵列排布于外筒23表面,用于对传送中的聚乙烯蜡颗粒进行风冷降温。
在本实施例中,启动驱动部11,驱动部11带动整个装置按一定频率振动,人工上料,对聚乙烯蜡颗粒进行提升冷却,以下简称颗粒,倒入到送料框7内的颗粒从螺旋传送部5下方向上方传动,在传送过程中进行疏散散热,并从出料部9排出,颗粒在传送过程中,气泵启动,外筒23外部的气流带动颗粒表面的热气分子经若干气孔15进入到外筒23内部,并从上通管19、通气管24排出,提高传送中颗粒的降温效果;
当颗粒堵塞或是粘结在凹形板底面时,第一旋转电机启动,并带动刮刀27对下方颗粒进行刮料,其中设置当其中一个刮刀27最靠近凹形板底面时,二者接触,进而保证刮刀27能够对下方颗粒进行充分刮料,当停止刮料工序时,刮刀27恢复至初始状态,即不影响颗粒正常从凹形板上输出;
通过以上设置,使得颗粒在上升过程中得到风冷降温,提高其凝固形态的稳定性,降低颗粒高温粘结的发生率,且保证颗粒的正常输出。
实施例二,请参阅图5-8,在进行风冷降温时,考虑到部分颗粒在气流作用下将会通过气孔15进入到外筒23内部,由此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设以下结构:
如图5,外筒23的内壁贴合且活动连接有滤筒30,滤筒30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组滤孔,滤孔组数大于气孔15组数,以方便进行及时更换,滤孔径长小于气孔15径长,以防大量合格尺寸的颗粒在气流作用下经气孔15进入外筒23内部,进而降低颗粒在传输中的损耗。
如图6,第一支板3、第二支板4之间固定设置有圆盘31,圆盘3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滤筒30的底部贯穿圆盘31上表面中部,且与圆盘31轴承连接,滤筒30的底部中间固定有下通管33,下通管33贯穿并与圆盘31轴承连接,圆盘31的内部还设置有传动部32,用以带动整个滤筒30发生转动;
传动部32包括一组啮合齿轮,其中一个齿轮固定于下通管33外表面,另一个齿轮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螺栓固定于圆盘31的底面,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另一个齿轮固定连接,起到传动作用。
上通管19与通气管24的连接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底部支撑部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台,控制台内部设置有处理器,图中未示出,压力传感器信号连接处理器,处理器可为PLC设置,用于接收、处理并传输数据。
与通气管24连接的气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管,第一连管固定连接有三通管,三通管的另一侧连通设置有第二连管、第三连管,第二连管、第三连管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用以控制第二连管、第三连管的连通状态,第二连管与外部空气相通,第三连管的另一端管道连接有液箱35,液箱35的内部填充有液体,第三连管的另一端位于液体的水平面下方,既能够实现第二连管的直接排出,又能够将颗粒与灰尘收集于液箱35中,液箱35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气泵设置为双向泵,气泵正向运行时,第二连管、第三连管上的第一控制阀均可根据实际需要打开,气泵反向运行时,第三连管上的第一控制阀关闭。
如图4,液箱35的一侧设置有水泵34,转辊26内部为中空结构,水泵34一端与液箱35间管道连接且该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水泵34另一端管道连接有通流管25,通流管25与转辊26间轴承连接,转辊26靠近刮刀27的一侧开设有一组水流管道,一组水流管道的内部均设置有单向阀,以防水流逆流。
如图7、图8,下通管33的下端轴承连接有伸缩软管,伸缩软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集料箱14,集料箱14用于收集未从通气管24排出的剩余颗粒,集料箱14的下方底部滑动连接有抽箱16,抽箱16朝外一侧固定有把手,集料箱14的两侧固定有第二连接部17,第二连接部17呈L型设置,第二连接部17朝向集料箱14的一侧内部均匀设置有一组微型电动推杆18,抽箱16、集料箱14对应于微型电动推杆18的位置处开设有插孔,插孔大小与微型电动推杆18输出端尺寸相适应。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预先测试,测出气孔15堵塞时,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出的压力值,具体为传动部32运行,带动下通管33以及滤筒30转动一定角度,使得所有气孔15与外筒23内部不通,此时启动气泵,压力传感器测得管道内的压力值为F,设定F为压力限值,并存储至处理器中,在获取压力限值后,传动部32运行,使得所有气孔15与外筒23内部相通,在进行颗粒传输时,气泵启动,进行风冷降温,压力传感器进行实时压力检测,并将检测到的压力值记为,当微颗粒堵塞住滤孔时,能够进行及时地得到数据反馈,并进行状态地调整;
设定当趋近于F时,例如0.8F≤/>≤F时,认定此时与气孔15相通的滤孔发生严重堵塞,处理器接收到此信号后,向传动部32传输指令,传动部32带动滤筒30快速转动,使得下一组滤孔依次与气孔15相通,进而不妨碍对传送中颗粒的降温,滤孔组数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进行设定,例如,当设置滤孔组数为三组时,可根据在颗粒开始传送过程中,第一组滤孔先与气孔位置相通,当第一组滤孔堵塞时,传动部32控制第二组滤孔与气孔位置相通,当第二组滤孔堵塞时,传动部32控制第三组滤孔与气孔15位置相通,从而使得气流能够从气孔15流经滤孔,达到气流流通效果;
当最后一组滤孔堵塞时,若颗粒还未结束传送,则处理器控制驱动部11先暂停振动,第三连管上的第一控制阀关闭,气泵反向输出,外部气流经通气管24进入外筒23内部,对最后一组滤孔进行反向气流冲击,并持续一定时间,使得堵塞于滤孔处的颗粒重新落入到螺旋传送部5内部,之后气泵切换为正向运行,继续进行风冷散热,此操作方式直至颗粒传送结束,该批次颗粒传送结束后,控制台提示操作人员进行对滤筒30的人工清理,以方便下次使用;
由于外筒23的内壁贴合滤筒30,当滤筒30转动时,将使堵塞于滤孔外表面的部分颗粒在气孔15处的筒壁阻挡作用下掉落至螺旋传送部5上,降低颗粒损耗,而大部分已卡入滤孔的颗粒将在外筒23的作用下被挤入至滤筒30内部,方便收集以及分类处理。
在进行风冷散热过程中,进入到滤筒30内部的质量轻的颗粒以及外部空气中的灰尘将跟随气流流向进入到通气管24内部,当第二连管的第一控制阀打开、第三连管的第一控制阀关闭时,颗粒与灰尘直接从第二连管排出;当第二连管的第一控制阀关闭、第三连管的第一控制阀打开时,颗粒与灰尘进入液体并留存于液体中,气体则从液体中向上排出,由排气口排出,使得颗粒与灰尘收集于液箱35中,提高周围环境整洁度;
通过控制液体密度,还能够改变颗粒在液箱35中的位置高度,可根据需求进行设置,此外,液体与聚乙烯蜡不相溶,当液体密度高于颗粒密度时,进入到液箱35内的颗粒将悬浮于液体上表面,在传输结束需要对螺旋传送部5、送料框7、出料部9清洗时,若是液体可作为清洁剂,那么水泵34、第二控制阀开启,液体经通流管25进入到转辊26内部,当内部液体充足时,挤压单向阀,单向阀打开,液体从水流管道流出至凹形板上,同时刮刀27转动,对凹形板表面进行刮料以及冲洗清洁,部分液体也将流经螺旋传送部5至送料框7内部,进行初步清洁,以方便后续深度清洁。
质量重的颗粒将从下通管33进入到集料箱14的内部,微型电动推杆18与处理器信号连接,通过微型电动推杆18的伸缩完成抽箱16与集料箱14间锁定与非锁定状态的改变。
实施例三,请参阅图9-10,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增设以下结构:
集料箱14的内部后壁固定有斜板21,方便颗粒集中于抽箱16的内部,斜板21的下方设置有推料部,用于使抽箱16内部颗粒集中,推料部包括移动板20,移动板20的左侧转动连接有丝杆28,丝杆28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旋转电机,移动板20的右侧滑动连接有限位杆29,移动板20的两侧设置有滑块,抽箱16的内壁两侧开设有滑轨,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集料箱14的内部底面设置有重力感应器;
具体的,当抽箱16与集料箱14锁定时,重力感应器对抽箱16内部的颗粒量进行检测,当内部颗粒量达到预设值时,第三旋转电机启动,丝杆28带动移动板20朝抽箱16方向移动,滑块滑入滑轨内部,进而实现颗粒在抽箱16内的集合堆积,方便取出抽箱16时对颗粒进行收集。
如图10(a)所示,移动板20的中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感应弹簧,感应弹簧的另一端固定有压板22;
底部支撑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连接部6,第一连接部6可设置为升降结构,第一连接部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视觉扫描仪12,视觉扫描仪12位于送料框7的上方,送料框7的上表面固定有降温部13,降温部13可为制冷片或是内置冷凝管的板块;
此外,处理器内部设置降温控制模块,用于智能调控颗粒传输过程中的降温指令;降温控制模块包括压力感应单元、扫描单元和调整单元,压力感应单元与感应弹簧信号连接,扫描单元与视觉扫描仪12信号连接,调整单元与降温部13、驱动部11信号连接;
降温控制模块的运行方法如下:
S1:在颗粒传送过程,视觉扫描仪12定时对送料框7的上表面进行扫描,扫描单元得出颗粒剩余比率;
S2:移动板20根据重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对颗粒及进行推送堆积,压力感应单元获取反向黏附压力值;
S3:调整单元根据颗粒剩余比率以及反向黏附压力值判断颗粒的凝固程度,进而进行降温状态调整。
其中,S1中颗粒剩余比率记为c,c=s/S,S为送料框7的上表面面积,s为剩余颗粒所占面积,预设驱动部11运行固定时间段内,颗粒剩余比率应当达到50%,由此视觉扫描仪12对c进行时间监测,对达到50%的时间进行记录,当达到50%的时间大于固定时间段时,说明颗粒由于本体凝固效果不佳,导致滞留于送料框7内;
S2中,重力传感器从0开始检测,以增量为基数,当重力传感器每检测到重力值为/>时,第三旋转电机启动,移动板20移动,使得压板22从a状态变为b状态,i为移动板20的移动次数,移动板20每次移动时颗粒对压板22施加挤压力并使得压板22位于凹槽内部时,感压弹簧传输信号至第三旋转电机,第三旋转电机输出端反向转动使得移动板20回到初始位置,当移动板20不与颗粒接触时,即移出h距离时,h为压板厚度,应当为a状态,感压弹簧恢复至初始状态,设定此时压力感应单元检测到的反向黏附压力值为0,当移动板移动h距离,但颗粒对压板22施加黏附力时,如图10(c)中c状态,感压弹簧向外拉伸,压力感应单元检测到的反向黏附压力值不为0,设定/>时推送得到的合理黏附压力值为/>,以此类推,/>时推送得到的合理黏附压力值应当为/>,当第i次压力感应单元检测到的反向黏附压力值大于/>,则认定颗粒出现较为严重的黏附现象,不再进行后续的压力感应单元检测;
S3中结合时间以及反向黏附压力值进行颗粒的凝固程度判断:
当达到50%的时间大于固定时间段时,直接认定为凝固程度不佳,调整单元控制降温部13启动,进行对颗粒的降温冷凝,利于颗粒成型输送,降温部13的冷凝温度与达到50%的实际时间相关;
当达到50%的时间不大于固定时间段时,进行反向黏附压力值判断,具体的:
若第i次压力感应单元检测到的反向黏附压力值大于时,认定为凝固程度一般,则驱动部11将降低振动频率,由此增加气流与颗粒的接触时间,提高降温凝固效果;
若第i次压力感应单元检测到的反向黏附压力值不大于时,认定为凝固程度佳,则驱动部11正常运行。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上”、“ 下”、“ 前”、“ 后”、“ 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聚乙烯蜡生产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部支撑部,起到整个装置的支撑作用,所述底部支撑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四周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件(2),所述支撑件(2)由支撑块和支撑弹簧构成,所述支撑件(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板(3),所述第一支板(3)的上表面通过圆柱块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板(4);
传料部,用于进行聚乙烯蜡颗粒的向上传送,所述传料部包括贯穿且固定于第二支板(4)中部的外筒(23)、与外筒(23)外壁焊接的螺旋传送部(5)、设置于螺旋传送部(5)下方一侧的送料框(7);
出料部(9),所述出料部(9)包括与螺旋传送部(5)上端相固定的凹形板、设置于凹形板中部的转辊(26)、均匀设置于转辊(26)表面的一组刮刀(27)、固定于凹形板左侧的第一旋转电机;
驱动部(11),所述外筒(2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框架(10),所述驱动部(11)与上框架(10)间螺栓固定,所述外筒(23)的上端设置为上通管(19);
通气管(24),所述通气管(24)与上通管(19)的上端贯穿设置,所述通气管(24)的另一端连接有气泵,所述外筒(23)的表面开设有一组气孔(15);
所述底部支撑部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内部设置有处理器;
所述外筒(23)的内壁贴合有滤筒(30),所述滤筒(30)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组滤孔,所述滤孔组数大于气孔(15)组数,所述滤孔径长小于气孔(15)径长;
所述第一支板(3)、第二支板(4)之间设置有圆盘(31),所述圆盘(3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滤筒(30)的底部贯穿圆盘(31)上表面中部,且与圆盘(31)轴承连接,所述滤筒(30)的底部中间固定有下通管(33),所述下通管(33)贯穿并与圆盘(31)轴承连接,所述圆盘(31)的内部还设置有传动部(32),用以带动整个滤筒(30)发生转动;
所述上通管(19)与通气管(24)的连接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信号连接处理器;
与所述通气管(24)连接的气泵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连管,所述第一连管固定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另一侧连通设置有第二连管、第三连管,所述第二连管、第三连管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用以控制第二连管、第三连管的连通状态,所述第二连管与外部空气相通,所述第三连管的另一端管道连接有液箱(35),所述液箱(35)的内部填充有液体,所述第三连管的另一端位于液体的水平面下方,所述液箱(35)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气泵设置为双向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蜡生产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传送部(5)外部一周均匀固定有一组固定架(8),所述固定架(8)底部与第二支板(4)的上表面相焊接;
所述送料框(7)的底面呈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蜡生产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箱(35)的一侧设置有水泵(34),所述转辊(26)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水泵(34)一端与液箱(35)间管道连接且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水泵(34)另一端管道连接有通流管(25),所述通流管(25)与转辊(26)间轴承连接,所述转辊(26)靠近刮刀(27)的一侧开设有一组水流管道,一组所述水流管道的内部均设置有单向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聚乙烯蜡生产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通管(33)的下端轴承连接有伸缩软管,所述伸缩软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集料箱(14),所述集料箱(14)的下方底部滑动连接有抽箱(16),所述集料箱(14)的两侧固定有第二连接部(17),所述第二连接部(17)内部均匀设置有一组微型电动推杆(18),所述抽箱(16)、集料箱(14)对应于微型电动推杆(18)的位置处开设有插孔,且插孔大小与微型电动推杆(18)输出端尺寸相适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乙烯蜡生产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箱(14)的内部后壁固定有斜板(21),所述斜板(21)的下方设置有推料部,所述推料部包括移动板(20),所述移动板(20)与抽箱(16)滑动连接,所述集料箱(14)的内部底面设置有重力感应器,所述移动板(20)的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感应弹簧,所述感应弹簧的另一端固定有压板(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聚乙烯蜡生产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连接部(6),所述第一连接部(6)的上端固定有视觉扫描仪(12),所述送料框(7)的上表面固定有降温部(13),所述处理器内部设置降温控制模块,所述降温控制模块包括压力感应单元、扫描单元和调整单元,所述调整单元与降温部(13)、驱动部(11)信号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聚乙烯蜡生产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控制模块的运行方法如下:
S1:在颗粒传送过程,视觉扫描仪(12)定时对送料框(7)的上表面进行扫描,扫描单元得出颗粒剩余比率;
S2:移动板(20)根据重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对颗粒进行推送堆积,压力感应单元获取反向黏附压力值;
S3:调整单元根据颗粒剩余比率以及反向黏附压力值判断颗粒的凝固程度,进而进行降温状态调整。
CN202310967904.0A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聚乙烯蜡生产用输送装置 Active CN1166748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67904.0A CN116674827B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聚乙烯蜡生产用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67904.0A CN116674827B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聚乙烯蜡生产用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74827A CN116674827A (zh) 2023-09-01
CN116674827B true CN116674827B (zh) 2023-10-03

Family

ID=87785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67904.0A Active CN116674827B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聚乙烯蜡生产用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748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52775B (zh) * 2023-09-19 2023-12-08 常州市星云润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材料用熔融指数测试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52956A1 (en) * 1973-11-29 1975-06-27 Levy Giorgio Metering and packaging of solidifiable fluids - such as bitumen in an automatic flowline
US4177647A (en) * 1977-10-06 1979-12-11 Lewis Refrigeration Co. Air slide freezer system
CN103895919A (zh) * 2014-04-14 2014-07-02 安庆五谷香食品有限公司 烘焙食品的螺旋输送及冷却装置
CN104984566A (zh) * 2014-03-28 2015-10-21 衢州市易凡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油水分离方法
CN108375308A (zh) * 2018-03-30 2018-08-07 内江至诚铂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清洁箱式高效电阻炉
CN212668359U (zh) * 2020-05-28 2021-03-09 福建深纳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应用于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的螺旋提升机出料装置
CN213443470U (zh) * 2020-09-25 2021-06-15 上海可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乙烯蜡收集包装装置
CN113480823A (zh) * 2021-07-16 2021-10-08 东莞市飞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抗形变3d打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15515282U (zh) * 2021-08-05 2022-01-14 黑龙江格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冷却输送设备
CN217185922U (zh) * 2022-04-08 2022-08-16 潍坊瑞驰科技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碳化硅微粉负压收集装置
CN217288310U (zh) * 2021-12-22 2022-08-26 常州市星云润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乙烯蜡喷雾造粒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52956A1 (en) * 1973-11-29 1975-06-27 Levy Giorgio Metering and packaging of solidifiable fluids - such as bitumen in an automatic flowline
US4177647A (en) * 1977-10-06 1979-12-11 Lewis Refrigeration Co. Air slide freezer system
CN104984566A (zh) * 2014-03-28 2015-10-21 衢州市易凡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油水分离方法
CN103895919A (zh) * 2014-04-14 2014-07-02 安庆五谷香食品有限公司 烘焙食品的螺旋输送及冷却装置
CN108375308A (zh) * 2018-03-30 2018-08-07 内江至诚铂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清洁箱式高效电阻炉
CN212668359U (zh) * 2020-05-28 2021-03-09 福建深纳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应用于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的螺旋提升机出料装置
CN213443470U (zh) * 2020-09-25 2021-06-15 上海可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乙烯蜡收集包装装置
CN113480823A (zh) * 2021-07-16 2021-10-08 东莞市飞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抗形变3d打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15515282U (zh) * 2021-08-05 2022-01-14 黑龙江格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冷却输送设备
CN217288310U (zh) * 2021-12-22 2022-08-26 常州市星云润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乙烯蜡喷雾造粒系统
CN217185922U (zh) * 2022-04-08 2022-08-16 潍坊瑞驰科技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碳化硅微粉负压收集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几种乳化基质冷却方式的可行性研究;夏光;杨民刚;;火工品(第05期);47-5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74827A (zh) 2023-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674827B (zh) 一种聚乙烯蜡生产用输送装置
CN212072909U (zh) 一种医疗塑料粒子再生挤出条水冷装置
CN112060392A (zh) 一种聚乙烯塑料颗粒加工系统
CN213260560U (zh) 一种塑料制品生产原料收集用挤压装置
CN208247418U (zh) 一种电缆管生产用冷却系统
CN113199726A (zh) 一种低噪音的塑料管挤出生产线
CN216372930U (zh) 一种拉伸膜机用的拉伸膜废料回收装置
CN219790595U (zh) 一种热熔胶用液压出料机
CN219748783U (zh) 具有降温机构的注塑模具
CN214344735U (zh) 一种树脂高效过滤装置
CN218907803U (zh) 一种氢氧化铝微粉收尘包装密封装置
CN211363633U (zh) 一种高精密双螺旋分切机
CN214872252U (zh) 塑料日用品注塑用全自动集中供料系统
CN111112159B (zh) 一种用于塑料制品的带清洗功能的真空镀膜设备
CN213972449U (zh) 一种pvc软管加工用的挤塑机
CN219054513U (zh) 一种聚乙烯蜡的冷却分离切片装置
CN213006253U (zh) 一种注塑生产用自动上料装置
CN217318867U (zh) 一种包装复合膜生产用气泡膜机
CN219396132U (zh) 一种茶饼成形设备
CN210705951U (zh) 一种pvc发泡板挤出机用下料收集装置
CN220681379U (zh) 一种聚丙烯加工成品冷却装置
CN219486505U (zh) 一种pe管生产用挤出装置
CN220347886U (zh) 一种联动式整形削切装置
CN116728749B (zh) 一种pvc管冷却成型装置
CN213829857U (zh) 一种pe管生产用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