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54555A - 一种带电测试环形中试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电测试环形中试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54555A
CN116654555A CN202310937773.1A CN202310937773A CN116654555A CN 116654555 A CN116654555 A CN 116654555A CN 202310937773 A CN202310937773 A CN 202310937773A CN 116654555 A CN116654555 A CN 1166545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conveying
wire guide
lifting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377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54555B (zh
Inventor
田勇
江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i Tech Hummingbird Advance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Hi Tech Hummingbird Advance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Hi Tech Hummingbird Advance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Hi Tech Hummingbird Advance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3777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545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545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545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545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545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of the same kind, 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or use in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65G37/02Flow-sheets for conveyor combinations in warehouses, magazines or worksho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5/00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08Control devices operated by article or material being fed, conveyed or discharg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电测试环形中试生产线,属于带电测试生产线技术领域,包括承载装置,上层运输装置固定设置在输送支架的顶部,下层运输装置固定设置在输送支架的下侧,上层运输装置的两端处均设置有与上层运输装置配合的升降装置,承载装置依次通过上层运输装置、升降装置、下层运输装置和升降装置后回到上层运输装置上形成环形生产线。产品放在承载装置,承载装置从上层运输装置的输入端开始运输,并且开始可接入电源,中途任意工位都可停顿进行测试,在上层运输装置的末端拆下产品,承载装置经过循环进入到上层运输装置的输入端可对新的产品进行检测,整个过程中承载装置重复使用,有效的节约了成本以及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带电测试环形中试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电测试生产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电测试环形中试生产线。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在生产过程中,部分产品需要进行多道工序的带电测试。而现有技术中,当产品运输到对应的工位后再插入电源,然后再进行测试,由于其中部分产品启动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就导致生产产品的过程缓慢,加工效率低下,而现有的生产线不能有效的持续维持为产品供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电测试环形中试生产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带电测试环形中试生产线,包括输送支架、上层运输装置、下层运输装置、承载装置、升降装置和控制中心,所述上层运输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架的顶部,所述下层运输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架的下侧,所述上层运输装置的两端处均设置有与所述上层运输装置配合的所述升降装置,两个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下层运输装置的两端配合,所述上层运输装置、所述下层运输装置和所述升降装置均与所述控制中心电连接,所述承载装置依次通过所述上层运输装置、所述升降装置、所述下层运输装置和所述升降装置后回到所述上层运输装置上形成环形生产线;
所述上层运输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组件、限位组件和导电组件,所述输送支架上设置有两组互相平行的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两个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架上侧的两侧壁上,所述导电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架上且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之间,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和所述导电组件均与所述承载装置配合,所述输送支架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承载装置配合的所述限位组件,所述下层运输装置包括两组互相平行的第二输送组件,两个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架下侧的两侧壁上;
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均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导轨、主动转轴、从动转轴、限位受力盘、移动轴、连接板、承载轮和第一传动转轴,所述第一传动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架上且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转轴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转轴转动,所述主动转轴和所述从动转轴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架的两端上,所述主动转轴上和所述从动转轴上分别同轴设置有两个互相平行的所述限位受力盘,所述限位受力盘的周缘上均匀设置有与所述移动轴配合的受力槽,相邻两个所述移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互相平行的所述连接板铰接,且所述主动转轴和所述从动转轴上的所述限位受力盘均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多个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移动轴首尾相接形成环形的传动带,所有的所述移动轴上均同轴转动设置有所述承载轮,所述承载轮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受力盘之间,所述主动转轴与所述从动转轴之间设置有与所述传动带配合的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固定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架上且两端分别靠近所述主动转轴和所述从动转轴设置,所述第一导轨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传动带的上侧配合的第一承载槽,所述第一导轨的下侧设置有所述传动带的下侧配合的第二承载槽,所述第一承载槽的槽口处设置有与所述承载轮配合的限位口,所述承载轮的下侧与所述第一承载槽的底部接触,所述承载轮的上侧突出至所述第一导轨的上表面且与所述承载装置接触,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中心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组件包括火线导轨、零线导轨、地线导轨和充分接触部件,所述火线导轨、所述零线导轨和所述地线导轨均固定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架的顶部且均与所述第一导轨平行设置,所述火线导轨和所述零线导轨固定设置在两组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之间,所述地线导轨设置在所述火线导轨与所述零线导轨之间,所述火线导轨、所述零线导轨和所述地线导轨上均等间距设置有与所述承载装置电连接的所述充分接触部件,相邻两个所述充分接触部件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承载装置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充分接触部件包括绝缘输送支座、导电定轴、浮动导电滚轮、导电销和复位弹簧,所述浮动导电滚轮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限位滑孔,所述导电销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滑孔中,处于压缩状态的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导电销的端部与所述限位滑孔的底部之间,所述导电定轴的中部设置有环形的导电凹槽,所述导电销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导电凹槽配合的球形端头,所述导电定轴固定设置在所述绝缘输送支座上,所述火线导轨、所述零线导轨和所述地线导轨上均等间距固定设置有所述绝缘输送支座。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装置包括绝缘承载板、火线导板、零线导板、地线导板和插接端头,所述火线导板、所述零线导板和所述地线导板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绝缘承载板的下表面上,所述插接端头固定设置在所述绝缘承载板的上表面上且与所述火线导板、所述零线导板和所述地线导板电连接,当所述绝缘承载板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的上时,所述绝缘承载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承载轮接触,所述火线导板与所述火线导轨上的所述浮动导电滚轮接触,所述零线导板与所述零线导轨上的所述浮动导电滚轮接触,所述地线导板与所述地线导轨(上的所述浮动导电滚轮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电动推杆、限位座、限位销、挡块、限位定轴、转动板、支撑弹簧、防刮轴和防刮滚轮,所述电动推杆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架上,所述限位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轴上,所述限位销竖直固定在所述输送支架上且与所述限位座上的限位孔配合,所述限位座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承载装置前进方向垂直的所述限位定轴,所述转动板的倾斜转动设置在所述限位定轴上,所述转动板的下端与所述挡块配合,所述挡块固定设置在所述限位座上且靠近所述承载装置的前进侧,所述转动板的上端与处于压缩的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相连,所述支撑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限位座上,且所述支撑弹簧与所述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限位定轴的两侧,所述防刮轴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板的上端上且与所述限位定轴平行设置,所述防刮轴的两端上均固定设置有与所述承载装置配合的所述防刮滚轮,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控制中心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支架、竖向运输组件和横向运输组件,所述竖向运输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架上,所述横向运输组件设置在所述竖向运输组件上,且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上的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上的所述第一导轨均与所述横向运输组件配合,所述竖向运输组件和所述横向运输组件均与所述控制中心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运输组件包括升降驱动缸、第二导轨、滑动连接架、提升杆、提升轮和提升带,所述升降驱动缸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架上,所述升降驱动缸的输出轴上水平固定设置有所述提升杆,所述提升杆的两端上呈对称设置有两个自由转动的所述提升轮,所述提升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支架的底部上,所述提升带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提升轮与所述滑动连接架固定相连,所述滑动连接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导轨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架上,所述升降驱动缸与所述控制中心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运输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传动转轴、主动带轮、从动带轮、支撑轮、环形带和水平支撑架,所述水平支撑架与所述滑动连接架固定相连,所述第二传动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架的一端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架上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转轴转动,所述第二传动转轴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所述主动带轮,所述环形带的一侧套设在所述主动带轮上,所述环形带的另一侧套设在所述从动带轮上,所述从动带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架的另一端上,所述主动带轮与所述从动带轮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环形带的所述支撑轮,且所述主动带轮与所述从动带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承载装置的长度,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中心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承载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侧边凹槽,所述侧边凹槽竖向中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轨配合的侧转轮。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承载板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阻挡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本技术中,产品放在承载装置,承载装置从上层运输装置的输入端开始运输,并且开始可接入电源,中途任意工位都可停顿进行测试,在上层运输装置的末端拆下产品后,承载装置进入到升降装置中转运到下层运输装置的输入端,在下层运输装置的作用下承载装置从输入端运送到输出端,然后进入到另一个升降装置中,最后承载装置再次进入到上层运输装置的输入端可对新的产品进行检测,整个过程中承载装置重复使用,可以有效的节约了成本,产品不断电进行输送和检测可以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2)在本技术中,两个主动转轴通过限位受力盘和移动轴同步带动承载轮移动,使得绝缘承载板沿着直线前进,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绝缘承载板上的插接端头在上层运输装置中始终处于通电的状态,这样也有效的防止产品在测试过程中被断电,使得产品测试顺利进行。
3)在本技术中,导电组件中包含导电定轴、浮动导电滚轮、导电销和复位弹簧,导电定轴与导线连接,导电定轴通过导电销和浮动导电滚轮将电输送给承载装置,并且始终保持与承载装置充分接触,防止断电。
4)在本技术中,通过两个升降装置可以在竖直方向上转运承载装置,可以有效的节约转运的空间,保证承载装置实现循环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生产线的立体连接结构图;
图2为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传动转轴之间的连接结构图;
图3为上层运输装置与下层运输装置之间的剖面连接结构图;
图4为承载装置的立体连接结构图;
图5为升降装置的内部立体连接结构图;
图6为限位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充分接触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的A处放大连接结构图;
图9为图1的B处放大连接结构图;
图中,1-输送支架,2-第一驱动电机,3-第一导轨,4-主动转轴,5-从动转轴,6-限位受力盘,7-移动轴,8-连接板,9-承载轮,10-第一传动转轴,11-受力槽,12-第一承载槽,13-第二承载槽,14-限位口,15-火线导轨,16-零线导轨,17-地线导轨,18-绝缘输送支座,19-导电定轴,20-浮动导电滚轮,21-导电销,22-复位弹簧,23-限位滑孔,24-导电凹槽,25-绝缘承载板,26-火线导板,27-零线导板,28-地线导板,29-插接端头,30-电动推杆, 31-限位座,32-限位销,33-挡块,34-限位定轴,35-转动板,36-支撑弹簧,37-防刮轴,38-防刮滚轮,39-限位孔,40-升降支架,41-升降驱动缸,42-第二导轨,43-滑动连接架,44-提升杆,45-提升轮,46-提升带,47-第二驱动电机,48-第二传动转轴,49-主动带轮,50-从动带轮,51-支撑轮,52-环形带,53-水平支撑架,54-侧边凹槽,55-侧转轮,56-阻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图9,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带电测试环形中试生产线,包括输送支架1、上层运输装置、下层运输装置、承载装置、升降装置和控制中心,上层运输装置固定设置在输送支架1的顶部,下层运输装置固定设置在输送支架1的下侧,上层运输装置的两端处均设置有与上层运输装置配合的升降装置,两个升降装置与下层运输装置的两端配合,上层运输装置、下层运输装置和升降装置均与控制中心电连接,承载装置依次通过上层运输装置、升降装置、下层运输装置和升降装置后回到上层运输装置上形成环形生产线。在本技术中,需要生产的产品放在承载装置上,承载装置将产品通过上层运输装置从输送支架1的一端运输到另一端,在输送支架1上依次设置多个工位,在不同的工位加工不同的工序,并且承载装置在上层运输装置上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给产品进行通电。当产品加工完成后,将产品从承载装置上取下,承载装置被上层运输装置输送到升降装置上,升降装置下降并将承载装置运送到下层运输装置上,下层运输装置再将承载装置运输到另一个升降装置上,本升降装置将承载装置运输到上层运输装置的输入端处,此时承载装置可继续放入产品进行再次生产,这样形成环形的生产线,此生产线可以有效的降低车间面积的占用率。上层运输装置、下层运输装置和升降装置均由现有技术中的控制中心进行控制,上层运输装置的部分工位由人工控制,两个升降装置和下层运输装置完全由控制中心进行控制实现自动化控制。
上层运输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组件、限位组件和导电组件,输送支架1上设置有两组互相平行的第一输送组件,两个第一输送组件分别设置在输送支架1上侧的两侧壁上,导电组件固定设置在输送支架1上且设置在两个第一输送组件之间,第一输送组件和导电组件均与承载装置配合,输送支架1上设置有若干与承载装置配合的限位组件,下层运输装置包括两组互相平行的第二输送组件,两个第二输送组件分别设置在输送支架1下侧的两侧壁上。其中,上层运输装置中的第一输送组件和下层运输装置中的第二输送组件功能相同,其作用是用来运输承载装置进行移动的。在上层运输装置上,每个工位对应设置有一个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可以有效的限制承载装置进行移动,工序完成后,限位组件下移,承载装置继续向前移动。导电组件的作用是一直为承载装置供电,保证承载装置上的产品用电。
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均包括第一驱动电机2、第一导轨3、主动转轴4、从动转轴5、限位受力盘6、移动轴7、连接板8、承载轮9和第一传动转轴10,第一传动转轴10转动设置在输送支架1上,第一驱动电机2固定设置在输送支架1上且通过第一传动转轴10用于驱动主动转轴4转动,主动转轴4和从动转轴5分别转动设置在输送支架1的两端上,主动转轴4上和从动转轴5上分别同轴设置有两个互相平行的限位受力盘6,限位受力盘6的周缘上均匀设置有与移动轴7配合的受力槽11,相邻两个移动轴7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互相平行的连接板8铰接,且主动转轴4和从动转轴5上的限位受力盘6均设置在两个连接板8之间,多个连接板8通过移动轴7首尾相接形成环形的传动带,所有的移动轴7上均同轴转动设置有承载轮9,承载轮9设置在两个限位受力盘6之间,主动转轴4与从动转轴5之间设置有与传动带配合的第一导轨3,第一导轨3固定设置在输送支架1上且两端分别靠近主动转轴4和从动转轴5设置,第一导轨3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与传动带的上侧配合的第一承载槽12,第一导轨3的下侧设置有传动带的下侧配合的第二承载槽13,第一承载槽12的槽口处设置有与承载轮9配合的限位口14,承载轮9的下侧与第一承载槽12的底部接触,承载轮9的上侧突出至第一导轨3的上表面且与承载装置接触,第一驱动电机2与控制中心电连接。其中,第一驱动电机2为现有技术,第一驱动电机2由控制中心进行控制,第一驱动电机2带动第一传动转轴10转动,第一传动转轴10同时带动两端的主动转轴4转动,主动转轴4带动其上固定的两个限位受力盘6转动,限位受力盘6通过移动轴7带动连接板8移动,主动转轴4与从动转轴5共同作用是绷紧多个连接板8首尾相连形成的传动带,传动带带动移动轴7移动,移动轴7上的承载轮9与第一承载槽12之间的底部接触后,承载轮9因第一承载槽12底部的摩擦而转动,从而带动承载轮9上的绝缘承载板25移动,承载轮9为绝缘橡胶轮,相邻两个承载轮9之间间隙配合。设置第二承载槽13作用是用来承载下侧的移动轴7、连接板8和承载轮9的重量。设置受力槽11防止移动轴7移动过程中出现相对滑动的情况。连接板8的两端都设置有圆形孔,移动轴7的两端都插入到圆形孔中,第一承载槽12的两侧壁对移动轴7进行限位,限位口14对承载轮9进行限位。这样使得绝缘承载板25在第一导轨3上沿着直线前进,也不会对绝缘承载板25造成损害。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组件包括火线导轨15、零线导轨16、地线导轨17和充分接触部件,火线导轨15、零线导轨16和地线导轨17均固定设置在输送支架1的顶部且均与第一导轨3平行设置,火线导轨15和零线导轨16固定设置在两组第一输送组件之间,地线导轨17设置在火线导轨15与零线导轨16之间,火线导轨15、零线导轨16和地线导轨17上均等间距设置有与承载装置电连接的充分接触部件,相邻两个充分接触部件之间的距离小于承载装置的长度。充分接触部件包括绝缘输送支座18、导电定轴19、浮动导电滚轮20、导电销21和复位弹簧22,浮动导电滚轮20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限位滑孔23,导电销21滑动设置在限位滑孔23中,处于压缩状态的复位弹簧22设置在导电销21的端部与限位滑孔23的底部之间,导电定轴19的中部设置有环形的导电凹槽24,导电销21的端部设置有与导电凹槽24配合的球形端头,导电定轴19固定设置在绝缘输送支座18上,火线导轨15、零线导轨16和地线导轨17上均等间距固定设置有绝缘输送支座18。其中,火线导轨15、零线导轨16和地线导轨17内均设置有导电的电缆线,电缆线与导电定轴19之间是电连接的,在生产线上,地线导轨17靠近火线导轨15侧设置,火线导轨15与零线导轨16分别靠近输送支架1两侧设置,而且火线导轨15远离人工操作侧设置。绝缘输送支座18设置在导轨上,绝缘输送支座18上设置有两个连接耳,导电定轴19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连接耳上,浮动导电滚轮20通过多个导电销21转动设置在导电定轴19上,复位弹簧22的作用是使得浮动导电滚轮20相对与导电定轴19之间实现距离浮动,这样使得多个浮动导电滚轮20充分与火线导板26、零线导板27和地线导板28接触。火线导轨15、零线导轨16和地线导轨17都属于绝缘导轨,通电线缆从绝缘导轨内部穿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装置包括绝缘承载板25、火线导板26、零线导板27、地线导板28和插接端头29,火线导板26、零线导板27和地线导板28均固定设置在绝缘承载板25的下表面上,插接端头29固定设置在绝缘承载板25的上表面上且与火线导板26、零线导板27和地线导板28电连接,当绝缘承载板25放置在第一导轨3的上时,绝缘承载板25的下表面与承载轮9接触,火线导板26与火线导轨15上的浮动导电滚轮20接触,零线导板27与零线导轨16上的浮动导电滚轮20接触,地线导板28与地线导轨上的浮动导电滚轮20接触。绝缘承载板25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阻挡板56。绝缘承载板25的两侧均设置有侧边凹槽54,侧边凹槽54竖向中转动设置有与第一导轨3配合的侧转轮55。其中,插接端头29为现有技术中的插板,插接端头29固定在绝缘承载板25上方便为产品供电,火线导板26、零线导板27和地线导板28均与插接端头29之间通过导线相连,其中导线埋设在绝缘承载板25内,火线导板26、零线导板27和地线导板28均固定设置在绝缘承载板25的下表面上且均与第一导轨3平行设置。火线导板26、零线导板27和地线导板28的长度都不超过绝缘承载板25的长度。在生产线上,火线导板26同时与火线导轨15上三个浮动导电滚轮20接触,火线导板26同时与零线导轨16上三个浮动导电滚轮20接触,零线导板27同时与地线导轨17上三个浮动导电滚轮20接触,这样使得火线导板26、零线导板27和地线导板28有效的保证通电和接地保护。阻挡板56的作用是防止产品在生产线上从绝缘承载板25滑落。侧转轮55为绝缘轮,其作用是防止绝缘承载板25的侧边与第一导轨3的侧壁之间因摩擦导致绝缘承载板25不再移动。绝缘承载板25的端部设置有与防刮滚轮38配合的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组件包括电动推杆30、限位座31、限位销32、挡块33、限位定轴34、转动板35、支撑弹簧36、防刮轴37和防刮滚轮38,电动推杆30竖直固定设置在输送支架1上,限位座31固定设置在电动推杆30的输出轴上,限位销32竖直固定在输送支架1上且与限位座31上的限位孔39配合,限位座31上固定设置有与承载装置前进方向垂直的限位定轴34,转动板35的倾斜转动设置在限位定轴34上,转动板35的下端与挡块33配合,挡块33固定设置在限位座31上且靠近承载装置的前进侧,转动板35的上端与处于压缩的支撑弹簧36的一端相连,支撑弹簧36的另一端设置在限位座31上,且支撑弹簧36与挡块33分别设置在限位定轴34的两侧,防刮轴37转动设置在转动板35的上端上且与限位定轴34平行设置,防刮轴37的两端上均固定设置有与承载装置配合的防刮滚轮38,电动推杆30与控制中心电连接。其中,电动推杆30为现有技术,电动推杆30的固定在输送支架1上,限位座31固定设置在电动推杆30的输出轴上,限位座31与限位销32配合使得限位座31只能上下移动,限位座31上设置有两个连接耳,限位定轴34的两端设置在两个连接耳上,挡块33的作用是对转动板35进行限位,支撑弹簧36的作用是使得转动板35的上端始终处于上侧,这样在绝缘承载板25移动过程中可以被限制移动,防刮轴37转动设置转动板35上,防刮轴37的两端固定设置有两个防刮滚轮38,在整个限位组件上,只有防刮滚轮38与绝缘承载板25接触。一般情况下,每个工位上对应设置有一个限位组件,并且还对用设置有一个开关,通过开关控制生产线上的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再控制电动推杆30升降,电动推杆30带动防刮滚轮38下移后,绝缘承载板25可在第一导轨3上机械移动。防刮滚轮38与绝缘承载板25的下表面接触不会对绝缘承载板25造成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支架40、竖向运输组件和横向运输组件,竖向运输组件设置在升降支架40上,横向运输组件设置在竖向运输组件上,且第一输送组件上的第一导轨3和第二输送组件上的第一导轨3均与横向运输组件配合,竖向运输组件和横向运输组件均与控制中心电连接。其中,升降支架40用来安装竖向运输组件和横向运输组件的,输送支架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升降支架40固定相连,竖向运输组件的作用是带动横向运输组件上下移动。在上层运输装置的输出侧,上层运输装置中的第一导轨3上的绝缘承载板25被输送到横向运输组件上,竖向运输组件下移,然后在横向运输组件的作用下,横向运输组件上的绝缘承载板25进入到下层运输装置中的第一导轨3上;在上层运输装置的输入侧,下层运输装置中的第一导轨3上的绝缘承载板25被输送到横向运输组件上,竖向运输组件上移,然后在横向运输组件的作用下,横向运输组件上的绝缘承载板25进入到上层运输装置中的第一导轨3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竖向运输组件包括升降驱动缸41、第二导轨42、滑动连接架43、提升杆44、提升轮45和提升带46,升降驱动缸41固定设置在升降支架40上,升降驱动缸41的输出轴上水平固定设置有提升杆44,提升杆44的两端上呈对称设置有两个自由转动的提升轮45,提升带46的一端固定在升降支架40的底部上,提升带46的另一端绕过提升轮45与滑动连接架43固定相连,滑动连接架43滑动设置在第二导轨42上,第二导轨42竖直固定设置在升降支架40上,升降驱动缸41与控制中心电连接。其中,升降驱动缸41为现有技术中的气压缸或者液压缸,升降驱动缸41的缸体竖直固定设置在升降支架40上,活塞杆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移动,提升杆44的中部固定设置在升降驱动缸41中活塞杆的端部上,提升杆44处于升降驱动缸41缸体的正上方,升降支架40上固定设置有两个竖直的第二导轨42,滑动连接架43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二导轨42上,滑动连接架43只能上下移动,提升带46一端固定,另一端绕过提升轮45连接在滑动连接架43上,提升轮45在提升杆44的两端上可自由转动。工作过程中,活塞杆向上伸出时,通过提升杆44、提升轮45和提升带46带动滑动连接架43上移;活塞杆向下收缩时,通过提升杆44、提升轮45和提升带46带动滑动连接架43下移。活塞杆上升到最高位置时,横向运输组件刚好与上层运输装置中的第一导轨3配合,活塞杆收缩到最低位置时,横向运输组件刚好与下层运输装置中的第一导轨3配合。在滑动连接架43上设置有现有技术中的第一红外线检测传感器,当绝缘承载板25完全进入到横向运输组件上或者完全离开横向运输组件后,第一红外线检测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控制升降驱动缸41进行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横向运输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47、第二传动转轴48、主动带轮49、从动带轮50、支撑轮51、环形带52和水平支撑架53,水平支撑架53与滑动连接架43固定相连,第二传动转轴48转动设置在水平支撑架53的一端上,第二驱动电机47固定设置在水平支撑架53上且用于驱动第二传动转轴48转动,第二传动转轴48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主动带轮49,环形带52的一侧套设在主动带轮49上,环形带52的另一侧套设在从动带轮50上,从动带轮50转动设置在水平支撑架53的另一端上,主动带轮49与从动带轮50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环形带52的支撑轮51,且主动带轮49与从动带轮50之间的距离大于承载装置的长度,第二驱动电机47与控制中心电连接。其中,第二驱动电机47为现有技术中的电机,第二驱动电机47安装在水平支撑架53上来带动第二传动转轴48转动,第二传动转轴48带动两端的主动带轮49转动,从动带轮50与主动带轮49配合来绷紧环形带52,绝缘承载板25在环形带52上移动,支撑轮51用来承载环形带52上的重量。环形带52的传送方向与第一导轨3的方向平行。在水平支撑架53上设置有现有技术中的第二红外线检测传感器,当第二红外线检测传感器检测绝缘承载板25刚进入到环形带52上时,第二红外线检测传感器将信号产地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控制第二驱动电机47转动使得绝缘承载板25完全进入到水平支撑架53上后被第一红外线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此时第二驱动电机47停止工作,而竖向运输组件开始工作;竖向运输组件将绝缘承载板25运输到位后,第二驱动电机47开始工作并将绝缘承载板25输送到第一导轨3上,绝缘承载板25完全离开水平支撑架53时被第二红外线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第二红外线检测传感器通过控制中心第二驱动电机47停止工作,然后控制升降驱动缸41工作使得横向运输组件运动到初始位置。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内”、“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铰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带电测试环形中试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支架(1)、上层运输装置、下层运输装置、承载装置、升降装置和控制中心,所述上层运输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架(1)的顶部,所述下层运输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架(1)的下侧,所述上层运输装置的两端处均设置有与所述上层运输装置配合的所述升降装置,两个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下层运输装置的两端配合,所述上层运输装置、所述下层运输装置和所述升降装置均与所述控制中心电连接,所述承载装置依次通过所述上层运输装置、所述升降装置、所述下层运输装置和所述升降装置后回到所述上层运输装置上形成环形生产线;
所述上层运输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组件、限位组件和导电组件,所述输送支架(1)上设置有两组互相平行的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两个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架(1)上侧的两侧壁上,所述导电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架(1)上且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之间,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和所述导电组件均与所述承载装置配合,所述输送支架(1)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承载装置配合的所述限位组件,所述下层运输装置包括两组互相平行的第二输送组件,两个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架(1)下侧的两侧壁上;
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均包括第一驱动电机(2)、第一导轨(3)、主动转轴(4)、从动转轴(5)、限位受力盘(6)、移动轴(7)、连接板(8)、承载轮(9)和第一传动转轴(10),所述第一传动转轴(10)转动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架(1)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固定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架(1)上且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转轴(10)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转轴(4)转动,所述主动转轴(4)和所述从动转轴(5)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架(1)的两端上,所述主动转轴(4)上和所述从动转轴(5)上分别同轴设置有两个互相平行的所述限位受力盘(6),所述限位受力盘(6)的周缘上均匀设置有与所述移动轴(7)配合的受力槽(11),相邻两个所述移动轴(7)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互相平行的所述连接板(8)铰接,且所述主动转轴(4)和所述从动转轴(5)上的所述限位受力盘(6)均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板(8)之间,多个所述连接板(8)通过所述移动轴(7)首尾相接形成环形的传动带,所有的所述移动轴(7)上均同轴转动设置有所述承载轮(9),所述承载轮(9)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受力盘(6)之间,所述主动转轴(4)与所述从动转轴(5)之间设置有与所述传动带配合的所述第一导轨(3),所述第一导轨(3)固定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架(1)上且两端分别靠近所述主动转轴(4)和所述从动转轴(5)设置,所述第一导轨(3)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传动带的上侧配合的第一承载槽(12),所述第一导轨(3)的下侧设置有所述传动带的下侧配合的第二承载槽(13),所述第一承载槽(12)的槽口处设置有与所述承载轮(9)配合的限位口(14),所述承载轮(9)的下侧与所述第一承载槽(12)的底部接触,所述承载轮(9)的上侧突出至所述第一导轨(3)的上表面且与所述承载装置接触,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与所述控制中心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电测试环形中试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包括火线导轨(15)、零线导轨(16)、地线导轨(17)和充分接触部件,所述火线导轨(15)、所述零线导轨(16)和所述地线导轨(17)均固定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架(1)的顶部且均与所述第一导轨(3)平行设置,所述火线导轨(15)和所述零线导轨(16)固定设置在两组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之间,所述地线导轨(17)设置在所述火线导轨(15)与所述零线导轨(16)之间,所述火线导轨(15)、所述零线导轨(16)和所述地线导轨(17)上均等间距设置有与所述承载装置电连接的所述充分接触部件,相邻两个所述充分接触部件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承载装置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电测试环形中试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充分接触部件包括绝缘输送支座(18)、导电定轴(19)、浮动导电滚轮(20)、导电销(21)和复位弹簧(22),所述浮动导电滚轮(20)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限位滑孔(23),所述导电销(21)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滑孔(23)中,处于压缩状态的所述复位弹簧(22)设置在所述导电销(21)的端部与所述限位滑孔(23)的底部之间,所述导电定轴(19)的中部设置有环形的导电凹槽(24),所述导电销(21)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导电凹槽(24)配合的球形端头,所述导电定轴(19)固定设置在所述绝缘输送支座(18)上,所述火线导轨(15)、所述零线导轨(16)和所述地线导轨(17)上均等间距固定设置有所述绝缘输送支座(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电测试环形中试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包括绝缘承载板(25)、火线导板(26)、零线导板(27)、地线导板(28)和插接端头(29),所述火线导板(26)、所述零线导板(27)和所述地线导板(28)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绝缘承载板(25)的下表面上,所述插接端头(29)固定设置在所述绝缘承载板(25)的上表面上且与所述火线导板(26)、所述零线导板(27)和所述地线导板(28)电连接,当所述绝缘承载板(25)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3)的上时,所述绝缘承载板(25)的下表面与所述承载轮(9)接触,所述火线导板(26)与所述火线导轨(15)上的所述浮动导电滚轮(20)接触,所述零线导板(27)与所述零线导轨(16)上的所述浮动导电滚轮(20)接触,所述地线导板(28)与所述地线导轨(上的所述浮动导电滚轮(20)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电测试环形中试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电动推杆(30)、限位座(31)、限位销(32)、挡块(33)、限位定轴(34)、转动板(35)、支撑弹簧(36)、防刮轴(37)和防刮滚轮(38),所述电动推杆(30)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输送支架(1)上,所述限位座(31)固定设置在所述电动推杆(30)的输出轴上,所述限位销(32)竖直固定在所述输送支架(1)上且与所述限位座(31)上的限位孔(39)配合,所述限位座(31)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承载装置前进方向垂直的所述限位定轴(34),所述转动板(35)的倾斜转动设置在所述限位定轴(34)上,所述转动板(35)的下端与所述挡块(33)配合,所述挡块(33)固定设置在所述限位座(31)上且靠近所述承载装置的前进侧,所述转动板(35)的上端与处于压缩的所述支撑弹簧(36)的一端相连,所述支撑弹簧(36)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限位座(31)上,且所述支撑弹簧(36)与所述挡块(33)分别设置在所述限位定轴(34)的两侧,所述防刮轴(37)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板(35)的上端上且与所述限位定轴(34)平行设置,所述防刮轴(37)的两端上均固定设置有与所述承载装置配合的所述防刮滚轮(38),所述电动推杆(30)与所述控制中心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电测试环形中试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支架(40)、竖向运输组件和横向运输组件,所述竖向运输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架(40)上,所述横向运输组件设置在所述竖向运输组件上,且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上的所述第一导轨(3)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上的所述第一导轨(3)均与所述横向运输组件配合,所述竖向运输组件和所述横向运输组件均与所述控制中心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电测试环形中试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运输组件包括升降驱动缸(41)、第二导轨(42)、滑动连接架(43)、提升杆(44)、提升轮(45)和提升带(46),所述升降驱动缸(41)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架(40)上,所述升降驱动缸(41)的输出轴上水平固定设置有所述提升杆(44),所述提升杆(44)的两端上呈对称设置有两个自由转动的所述提升轮(45),所述提升带(4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支架(40)的底部上,所述提升带(46)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提升轮(45)与所述滑动连接架(43)固定相连,所述滑动连接架(43)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42)上,所述第二导轨(42)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架(40)上,所述升降驱动缸(41)与所述控制中心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电测试环形中试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运输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47)、第二传动转轴(48)、主动带轮(49)、从动带轮(50)、支撑轮(51)、环形带(52)和水平支撑架(53),所述水平支撑架(53)与所述滑动连接架(43)固定相连,所述第二传动转轴(48)转动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架(53)的一端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7)固定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架(53)上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转轴(48)转动,所述第二传动转轴(48)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所述主动带轮(49),所述环形带(52)的一侧套设在所述主动带轮(49)上,所述环形带(52)的另一侧套设在所述从动带轮(50)上,所述从动带轮(50)转动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架(53)的另一端上,所述主动带轮(49)与所述从动带轮(50)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环形带(52)的所述支撑轮(51),且所述主动带轮(49)与所述从动带轮(50)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承载装置的长度,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7)与所述控制中心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电测试环形中试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承载板(25)的两侧均设置有侧边凹槽(54),所述侧边凹槽(54)竖向中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轨(3)配合的侧转轮(55)。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电测试环形中试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承载板(25)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阻挡板(56)。
CN202310937773.1A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带电测试环形中试生产线 Active CN1166545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37773.1A CN116654555B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带电测试环形中试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37773.1A CN116654555B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带电测试环形中试生产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54555A true CN116654555A (zh) 2023-08-29
CN116654555B CN116654555B (zh) 2023-10-31

Family

ID=87720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37773.1A Active CN116654555B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带电测试环形中试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5455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00577A (zh) * 2023-09-12 2023-10-20 西昌学院 一种计算机pcb板双面焊接设备及方法

Citation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99222A (en) * 1932-04-02 1933-10-02 Andrew Mathis Kamper Apparatus for attaching metal strip to sheets of wood, composition boarding, or the like
DE2401868A1 (de) * 1973-03-24 1974-09-26 Auto Rack International Co Ltd Parkvorrichtung fuer kraftfahrzeuge
BR8005142A (pt) * 1979-08-18 1981-02-24 Tampoprint Gmbh Mesa de distribuicao
CN1121649A (zh) * 1994-05-09 1996-05-01 约翰国际有限公司 电气装置的接触系统
CA2208654A1 (en) * 1996-07-02 1998-01-02 James J. Rathburn Electrical interconnect contact system
JP2007220482A (ja) * 2006-02-16 2007-08-30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圧接挟持型コネクタ及びその接続構造
AT503429A4 (de) * 2006-08-14 2007-10-15 Sticht Fertigungstech Stiwa Übergabevorrichtung, transport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handhaben von teileträgern
CN101055954A (zh) * 2006-04-14 2007-10-1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连接装置及使用该电连接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01849514A (zh) * 2010-04-30 2010-10-06 江苏大学 禽蛋自动分级生产线中的禽蛋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2311000A (zh) * 2010-07-10 2012-01-11 浙江德玛克机械有限公司 塑料瓶胚加热器输送机构
CN103043448A (zh) * 2012-12-19 2013-04-17 武汉人天包装技术有限公司 低位门式码垛机
CN103538894A (zh) * 2013-10-25 2014-01-29 山东开泰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60抛丸器制造生产线
CN105699706A (zh) * 2014-11-27 2016-06-22 天津耐斯特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插座
CN107585498A (zh) * 2017-10-19 2018-01-16 孙启成 一种用于建筑材料运送的装置
CN108100606A (zh) * 2017-12-11 2018-06-01 金锋馥(滁州)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的迷你皮带输送机
CN108297210A (zh) * 2018-03-29 2018-07-20 安吉县杰安竹木制品工艺厂 一种竹木板清洁传送装置
CN108584396A (zh) * 2018-01-31 2018-09-28 重庆奔飞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发动机装配线的推件机构
US20200038895A1 (en) * 2018-07-31 2020-02-06 Citic Dicastal Co., Ltd Wheel bolt hole protection plug placing device
CN112830252A (zh) * 2020-12-15 2021-05-25 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基板送料调节装置
US20210246003A1 (en) * 2020-02-06 2021-08-12 Shenzhen Yee Fu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ombined transporter and master transporter thereof
CN217385666U (zh) * 2021-11-26 2022-09-06 珠海博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滚轮模组
CN217838307U (zh) * 2022-05-27 2022-11-18 丰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货叉、存取货装置及存取货系统
CN115806183A (zh) * 2022-11-01 2023-03-17 盐城科普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烘箱自动产线
CN218841626U (zh) * 2022-11-02 2023-04-11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掘进机物料升降平台
CN116298419A (zh) * 2023-03-13 2023-06-23 东莞市艾普达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老化测试生产线

Patent Citation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99222A (en) * 1932-04-02 1933-10-02 Andrew Mathis Kamper Apparatus for attaching metal strip to sheets of wood, composition boarding, or the like
DE2401868A1 (de) * 1973-03-24 1974-09-26 Auto Rack International Co Ltd Parkvorrichtung fuer kraftfahrzeuge
BR8005142A (pt) * 1979-08-18 1981-02-24 Tampoprint Gmbh Mesa de distribuicao
CN1121649A (zh) * 1994-05-09 1996-05-01 约翰国际有限公司 电气装置的接触系统
CA2208654A1 (en) * 1996-07-02 1998-01-02 James J. Rathburn Electrical interconnect contact system
JP2007220482A (ja) * 2006-02-16 2007-08-30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圧接挟持型コネクタ及びその接続構造
CN101055954A (zh) * 2006-04-14 2007-10-1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连接装置及使用该电连接装置的电子设备
AT503429A4 (de) * 2006-08-14 2007-10-15 Sticht Fertigungstech Stiwa Übergabevorrichtung, transport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handhaben von teileträgern
CN101849514A (zh) * 2010-04-30 2010-10-06 江苏大学 禽蛋自动分级生产线中的禽蛋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2311000A (zh) * 2010-07-10 2012-01-11 浙江德玛克机械有限公司 塑料瓶胚加热器输送机构
CN103043448A (zh) * 2012-12-19 2013-04-17 武汉人天包装技术有限公司 低位门式码垛机
CN103538894A (zh) * 2013-10-25 2014-01-29 山东开泰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60抛丸器制造生产线
CN105699706A (zh) * 2014-11-27 2016-06-22 天津耐斯特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插座
CN107585498A (zh) * 2017-10-19 2018-01-16 孙启成 一种用于建筑材料运送的装置
CN108100606A (zh) * 2017-12-11 2018-06-01 金锋馥(滁州)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的迷你皮带输送机
CN108584396A (zh) * 2018-01-31 2018-09-28 重庆奔飞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发动机装配线的推件机构
CN108297210A (zh) * 2018-03-29 2018-07-20 安吉县杰安竹木制品工艺厂 一种竹木板清洁传送装置
US20200038895A1 (en) * 2018-07-31 2020-02-06 Citic Dicastal Co., Ltd Wheel bolt hole protection plug placing device
US20210246003A1 (en) * 2020-02-06 2021-08-12 Shenzhen Yee Fu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ombined transporter and master transporter thereof
CN112830252A (zh) * 2020-12-15 2021-05-25 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基板送料调节装置
CN217385666U (zh) * 2021-11-26 2022-09-06 珠海博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滚轮模组
CN217838307U (zh) * 2022-05-27 2022-11-18 丰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货叉、存取货装置及存取货系统
CN115806183A (zh) * 2022-11-01 2023-03-17 盐城科普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烘箱自动产线
CN218841626U (zh) * 2022-11-02 2023-04-11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掘进机物料升降平台
CN116298419A (zh) * 2023-03-13 2023-06-23 东莞市艾普达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老化测试生产线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夏征农: "《物流运输与包装 第2版》", vol. 1,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pages: 113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00577A (zh) * 2023-09-12 2023-10-20 西昌学院 一种计算机pcb板双面焊接设备及方法
CN116900577B (zh) * 2023-09-12 2023-12-08 西昌学院 一种计算机pcb板双面焊接设备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54555B (zh)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654555B (zh) 一种带电测试环形中试生产线
EP0223584B1 (en) Mechanical handling apparatus
CN109195887B (zh) 用于转运物件的转运装置
US5615992A (en) Method storing or restacking goods carriers in multi-storied warehouse
US4730718A (en) Bi-directional transfer mechanism
WO2019085418A1 (zh) 双向输送装置
JPH07172538A (ja) コンベヤ装置
CN112357535A (zh) 一种用于智慧产线的工件分发机构
CN211732869U (zh) 一种饰面板转送机构
CN112407867A (zh) 一种用于自动化产线的工件转运装置
CN114772250A (zh) 上盘系统
CN212374371U (zh) 送料装置
CN212353752U (zh) 基于栽培容器的搬运车
CN112244051A (zh) 一种食品加工输送线
CN210557728U (zh) 多向重载输送机
CN211768671U (zh) 立体网状式工件循环输送机构
CN211768670U (zh) 平面线性工件循环输送机构
CN213523650U (zh) 一种食品加工输送线
CN111559617A (zh) 一种便携式货物爬坡运输架装置
CN216612736U (zh) 双边提升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N211899722U (zh) 一种用于墙砖输送的转运车厢
CN218087687U (zh) 一种直角自动转运传送系统
CN215401348U (zh) 一种板材输送用摆渡装置
CN215438380U (zh) Spc地板用90°转角输送装置
CN213620700U (zh) 一种吸附移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