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07185A - 一种引线框架电镀粗铜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引线框架电镀粗铜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07185A
CN116607185A CN202310690621.6A CN202310690621A CN116607185A CN 116607185 A CN116607185 A CN 116607185A CN 202310690621 A CN202310690621 A CN 202310690621A CN 116607185 A CN116607185 A CN 1166071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frame
plates
main body
frame main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906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07185B (zh
Inventor
康小明
康亮
马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shui Huay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shui Huay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shui Huay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shui Huay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9062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071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07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71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071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71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3/00Electroplating: Baths therefor
    • C25D3/02Electroplating: Baths therefor from solutions
    • C25D3/38Electroplating: Baths therefor from solutions of copp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7/00Constructional par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of cells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 C25D17/02Tanks; Installation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21/00Processes for servicing or operating cells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21/00Processes for servicing or operating cells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 C25D21/02Heating or cool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5/00Electropl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Pretreatment or after-treatment of workpiec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ead Frame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镀引线框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引线框架电镀粗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引线框架预处理:将需要电镀的引线框架进行清洗,去除引线框架表面的油污和杂质;步骤二、引线框架烘干:对清洗后的引线框架表面进行烘干处理,去除引线框架表面的附着的清洗水;本发明通过四个T形夹持板和四个插板相互配合,从而实现对引线框架主体的四个侧端面进行固定,再对引线框架主体的针脚周围进行限位支撑,从而实现对引线框架主体和引线框架主体上的针脚进行支撑固定,进而避免打磨引线框架主体时引线框架主体和引线框架主体的针脚被打磨轮牵引弯折,进而避免引线框架主体打磨后不能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引线框架电镀粗铜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镀引线框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线框架电镀粗铜工艺。
背景技术
引线框架是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其作用是实现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引线框架电镀是将引线框架放置在电镀溶液内,利用电解原理在引线框架表面附上锌、银等金属层,从而起到防腐的目的。
现有技术公开了部分热镀锌钢管镀锌方面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CN11557301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引线框架电镀柜,包括底箱第一容纳槽和所述底箱第一容纳槽上端固定连通的安装腔打磨台,所述安装腔打磨台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引线框架主体;所述安装腔打磨台内滑动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安装有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包括滑杆、方形板、夹板、横板、L型板、斜杆,多个所述横板分别呈等距阵列在所述放置板上,两个所述滑杆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板两端,所述滑杆滑动连接在所述放置板上。
在对粗铜材质的引线框架进行电镀前,需要对引线框架表面进行打磨,从而去除引线框架表面的毛刺,进而便于引线框架表面可以平整的电镀上金属层,由于引线框架上有分裂出的针脚,因此对引线框架表面打磨的过程中,打磨盘会对引线框架的表面产生摩擦力,在摩擦力作用到针脚位置时,由于针脚位置是从引线框架上分裂出来的,整体受力点薄弱,因此,在被打磨的过程中,容易被打磨轮牵引弯折,从而影响引线框架的正常使用,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引线框架电镀粗铜工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引线框架电镀粗铜工艺。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引线框架电镀粗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引线框架预处理:将需要电镀的引线框架进行清洗,去除引线框架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步骤二、引线框架烘干:对清洗后的引线框架表面进行烘干处理,去除引线框架表面的附着的清洗水;
步骤三、固定引线框架:将烘干后的引线框架放置在打磨台上,通过支撑装置对引线框架进行支撑固定,并且通过支撑装置对引线框架上的针脚进行限位支撑,避免打磨轮旋转牵引引线框架的针脚弯折;
步骤四、打磨引线框架:使旋转的打磨轮与固定后的引线框架接触,通过打磨轮对引线框架表面进行打磨,去除引线框架表面的毛刺和铜锈;
步骤五、引线框架喷吹:将开启的风机在打磨后的引线框架表面喷吹,通过风机的风力吹掉引线框架表面粘黏的毛刺和铜锈;
步骤六、引线框架电镀:将喷吹后的引线框架放入到电镀溶液内,对电镀溶液和引线框架通电,使电镀溶液中的金属离子附着在引线框架表面;
其中,步骤三中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打磨台,所述打磨台上放置有引线框架主体,所述打磨台的上端面上下贯穿开凿有四个第一滑孔,四个所述第一滑孔内均滑动有T形夹持板以实现夹持引线框架主体的四个侧端面,四个所述T形夹持板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四个T形夹持板同时向引线框架主体移动,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打磨台的下侧;
所述打磨台的上端面上下贯穿开凿有与引线框架主体四个针脚相匹配的四个插孔,四个所述插孔内均上下滑动有与插孔相契合的插板,四个所述插板分别用于对引线框架主体的四个针脚侧端进行支撑限位,四个所述插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位于驱动机构与打磨台之间,所述连接板的下侧设置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用于控制插孔的上下移动对引线框架主体的针脚进行限位支撑,所述顶出机构与驱动机构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转杆,两个所述转杆交叉呈十字状位于连接板的下侧,两个所述转杆的表面均卡凿有两个第一螺纹槽,且每个转杆上的两个第一螺纹槽螺纹方向相反,两个所述转杆分别通过四个第一螺纹槽螺纹连接于四个T形夹持板,两个所述转杆的圆周表面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蜗杆和蜗轮,所述蜗轮啮合连接于蜗轮,所述打磨台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打磨台的前内壁固定连接于一个转杆的前端面以实现驱动所述转杆旋转。
优选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两个连接盒,两个所述连接盒均固定连接于连接板的下端面,两个所述连接盒的上内壁均设置有斜面,两个所述连接盒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一个所述转杆的圆周表面开凿有两个第二螺纹槽,且两个第二螺纹槽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个所述滑动板分别螺纹连接于两个第二螺纹槽,两个所述滑动板分别滑动于两个连接盒的斜面上以实现支撑四个插板向上顶出,所述打磨台的前后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两个所述滑动板均前后滑动于限位杆的表面。
优选的,四个所述插板的左右内壁均开凿有第一容纳槽,八个所述第一容纳槽内均滑动有用于夹持引线框架针脚的方形夹持板,八个所述方形夹持板的下端面均开凿有斜槽,八个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下内壁均开凿有上下贯穿的第二滑孔,八个所述第二滑孔内均上下滑动有推板,八个所述推板分别滑动连接于八个斜槽内以实现推动八个方形夹持板在八个第一容纳槽内滑动,每个所述方形夹持板和对应的每个第一容纳槽的内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用弹性牵引方形夹持板滑动复位,所述连接板的上端面开凿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八个所述推板均固定连接于密封板的上端面。
优选的,所述打磨台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右部放置有冷风机,所述冷风机的出风口对准引线框架主体以实现对引线框架主体降温。
优选的,所述冷风机的出风口固定连接有通风管,四个所述T形夹持板的侧端面均开凿有第一风腔,四个所述T形夹持板夹持引线框架主体后四个第一风腔形成连通的风道,所述通风管固定连接于前侧的T形夹持板的右端面,且通风管和前侧的T形夹持板相连通。
优选的,前侧所述第一风腔的下内壁开凿有第二风腔,所述第二风腔和第二容纳槽之间固定连接有连通管,且第二风腔、连通管和第二容纳槽之间相连通,八个所述方形夹持板的侧端面均开凿有滑面,八个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侧内壁均开凿有限位槽,八个所述限位槽内均滑动连接有密封块,八个所述密封块分别滑动连接于八个滑面上,八分所述密封块的侧端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八个限位板分别滑动连接于八个限位槽内,八个所述限位板和八个限位槽的内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
优选的,四个所述T形夹持板相远离的一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纵向支撑板,四个所述纵向支撑板上均滑动连接有横向支撑板,四个所述横向支撑板均与对应位置的所述纵向支撑板之间连接有弹性支撑件,四个所述横向支撑板的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四个所述第二气缸的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板,四个所述挤压板分别位于引线框架主体四个针脚的上侧以实现向下按压四个针脚。
优选的,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圆杆,所述圆杆固定连接在所述横向支撑板表面开设的凹槽的内壁上,所述圆杆的圆周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对应位置的所述纵向支撑板和所述横向支撑板之间。
优选的,四个所述挤压板的底面均转动连接有滚动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四个T形夹持板和四个插板相互配合,从而实现对引线框架主体的四个侧端面进行固定,再对引线框架主体的针脚周围进行限位支撑,从而实现对引线框架主体和引线框架主体上的针脚进行支撑固定,进而避免打磨引线框架主体时引线框架主体和引线框架主体的针脚被打磨轮牵引弯折,进而避免引线框架主体打磨后不能正常使用。
(2)本发明先通过插板从插孔内伸出带动第一容纳槽内的方形夹持板向上移动,从而实现方形夹持板位于引线框架主体针脚的左右两侧,再通过操控第一气缸实现第一容纳槽内的方形夹持板顶出,从而实现对先限位在插板内的引线框架主体针脚再进一步夹持固定,进而进一步对引线框架主体的针脚进行限位固定,进而进一步避免引线框架主体的针脚在打磨过程中发生扭动,进而进一步防止打磨后的引线框架主体不能正常使用。
(3)本发明将冷风机吹出的冷风通过通风管引入到前侧第一风腔内,通过四个T形夹持板移动夹持引线框架主体实现四个T形夹持板接触,从而实现四个第一风腔形成连通的风道,进而便于对四个T形夹持板进行降温,进而便于T形夹持板对引线框架主体高效降温冷却,进而实现增加金属引线框架主体的硬度,利用引线框架主体金属材质的特性提高引线框架主体的硬度,从而从多方位防止引线框架主体打磨时不能正常使用。
(4)本发明在对引线框架主体打磨前通过将前侧的通风管和第一容纳槽进行连通,从而实现冷风机吹出的冷风吹在引线框架主体针脚的侧端面,进而便于对打磨前的引线框架主体针脚进行降温,同时也便于将引线框架主体针脚侧端面附着的杂质吹掉,进而避免方形夹持板夹持引线框架主体的针脚时被杂质阻挡,进而提高方形夹持板对引线框架主体针脚的夹持固定效果,进而防止引线框架主体针脚在打磨时不能正常使用,在打磨过程中,通过方形夹持板伸出实现夹持固定引线框架主体的针脚,同时通过方形夹持板和密封块配合实现对第一容纳槽进行密封,从而避免打磨下的毛刺进入到第一容纳槽内卡住方形夹持板不能收回,进而避免引线框架主体不能正常取下,同时对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内的冷气进行密封存储,利用热传导原理对引线框架主体进行持续的降温冷却,提高引线框架主体的硬度,避免打磨过程中引线框架主体的针脚弯折不能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立体剖视图;
图5为图4的G处放大图
图6为图5的B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立体剖视图;
图8为图7的C处放大图;
图9为图7的D处放大图;
图10为图7的E处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插板处的第一立体图;
图12为图11的F处放大图;
图13为本发明连接盒处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发明插板处的第二立体图;
图15为本发明插孔处的立体图;
图16为本发明套筒11处的正视图;
图17为本发明滚动柱处的正视图。
图中:1、打磨台;2、引线框架主体;3、第一滑孔;301、T形夹持板;302、转杆;303、第一螺纹槽;304、伺服电机;305、蜗杆;306、蜗轮;4、插孔;401、插板;402、连接板;403、连接盒;404、滑动板;405、第二螺纹槽;406、限位杆;5、第一容纳槽;501、方形夹持板;502、斜槽;503、推板;504、第一弹簧;505、密封板;506、第一气缸;507、第二容纳槽;508、第二滑孔;6、纵向支撑板;601、横向支撑板;602、圆杆;603、第二气缸;604、挤压板;605、第二弹簧;7、冷风机;701、通风管;702、第一风腔;8、底座;9、第二风腔;901、连通管;902、滑面;903、限位槽;904、限位板;905、第三弹簧;906、密封块;10、支撑架;1001、第三滑孔;1002、移动杆;1003、连接块;1004、第三气缸;1005、驱动电机;1006、连接杆;1007、打磨轮;11、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17,的一种引线框架电镀粗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引线框架预处理:将需要电镀的引线框架进行清洗,去除引线框架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步骤二、引线框架烘干:对清洗后的引线框架表面进行烘干处理,去除引线框架表面的附着的清洗水;
步骤三、固定引线框架:将烘干后的引线框架放置在打磨台上,通过支撑装置对引线框架进行支撑固定,并且通过支撑装置对引线框架上的针脚进行限位支撑,避免打磨轮旋转牵引引线框架的针脚弯折;
步骤四、打磨引线框架:使旋转的打磨轮与固定后的引线框架接触,通过打磨轮对引线框架表面进行打磨,去除引线框架表面的毛刺和铜锈;
步骤五、引线框架喷吹:将开启的风机在打磨后的引线框架表面喷吹,通过风机的风力吹掉引线框架表面粘黏的毛刺和铜锈;
步骤六、引线框架电镀:将喷吹后的引线框架放入到电镀溶液内,对电镀溶液和引线框架通电,使电镀溶液中的金属离子附着在引线框架表面;
其中,步骤三中的支撑装置包括打磨台1,打磨台1上放置有引线框架主体2,打磨台1的上端面上下贯穿开凿有四个第一滑孔3,四个第一滑孔3内均滑动有T形夹持板301以实现夹持引线框架主体2的四个侧端面,四个T形夹持板301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四个T形夹持板301同时向引线框架主体2移动,驱动机构位于打磨台1的下侧;
打磨台1的上端面上下贯穿开凿有与引线框架主体2四个针脚相匹配的四个插孔4,四个插孔4内均上下滑动有与插孔4相契合的插板401,四个插板401分别用于对引线框架主体2的四个针脚侧端进行支撑限位,四个插板40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02,且连接板402位于驱动机构与打磨台1之间,连接板402的下侧设置有顶出机构,顶出机构用于控制插孔4的上下移动对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进行限位支撑,顶出机构与驱动机构相连接;
驱动机构包括两个转杆302,两个转杆302交叉呈十字状位于连接板402的下侧,两个转杆302的表面均卡凿有两个第一螺纹槽303,且每个转杆302上的两个第一螺纹槽303螺纹方向相反,两个转杆302分别通过四个第一螺纹槽303螺纹连接于四个T形夹持板301,两个转杆302的圆周表面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蜗杆305和蜗轮306,蜗轮306啮合连接于蜗轮306,打磨台1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304,且伺服电机304的输出端贯穿打磨台1的前内壁固定连接于一个转杆302的前端面以实现驱动转杆302旋转;
顶出机构包括两个连接盒403,两个连接盒403均固定连接于连接板402的下端面,两个连接盒403的上内壁均设置有斜面,两个连接盒403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404,一个转杆302的圆周表面开凿有两个第二螺纹槽405,且两个第二螺纹槽405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个滑动板404分别螺纹连接于两个第二螺纹槽405,两个滑动板404分别滑动于两个连接盒403的斜面上以实现支撑四个插板401向上顶出,打磨台1的前后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406,两个滑动板404均前后滑动于限位杆406的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当打磨引线框架主体2前需要固定引线框架主体2的位置时,将引线框架主体2放置在打磨台1的上端面,移动引线框架主体2,使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位置与插孔4相匹配,从而避免插板401向上移动将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抬起,进而避免固定引线框架主体2时造成引线框架主体2的弯折,打开伺服电机304,伺服电机304的输出端旋转带动一个转杆302旋转,转杆302旋转带动蜗杆305旋转,蜗杆305旋转带动蜗轮306旋转,蜗轮306旋转带动另一个转杆302旋转,从而实现两个转杆302在不同方向上同时旋转,由于两个滑动板404通过两个第一螺纹槽303连接四个T形夹持板301,且每个转杆302上的两个第一螺纹槽303螺纹方向相反,从而实现四个T形夹持板301可以同时向相靠近的一侧移动或同时向相远离的一侧移动,进而实现四个T形夹持板301夹持引线框架主体2的前后左右四端面,进而实现对引线框架主体2进行固定,进而避免引线框架主体2被打磨时前后左右移动,同时由于四个T形夹持板301形成一个闭环空间将引线框架主体2包裹在内,从而实现对引线框架主体2的四个侧端面进行限位,进而避免打磨轮旋转带动引线框架主体2的四个侧端面发生位移扭动,进而避免引线框架主体2被打磨时扭动弯折,当四个T形夹持板301紧贴引线框架主体2的四个侧端面时关闭伺服电机304,从而避免T形夹持板301将引线框架主体2挤压变形,当两个转杆302旋转时,一个转杆302上的两个第二螺纹槽405跟随该转杆302旋转,由于两个第二螺纹槽405的螺纹方向相反,从而实现带动两个滑动板404向相靠近的一端面移动或向相远离的一端面移动,进而实现两个滑动板404在两个连接盒403内滑动,由于两个连接盒403的上内壁由一段平面和一段斜面组成,因此当滑动板404从连接盒403的平面滑动至斜面继续滑动后,会将两个连接盒403向上顶起,从而实现滑动板404带动连接板402向上移动,进而实现连接板402带动四个插板401向上移动,进而实现插板401在插孔4内向上滑动,最终实现插板401分布在引线框架主体2针脚的周围,从而实现插板401对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进行限位支撑,进而避免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被打磨轮扭动发生,引线框架主体2打磨结束后,打开伺服电机304,伺服电机304的输出端反向旋转,从而带动四个T形夹持板301向相远离的一侧移动,转杆302的反向旋转带动两个滑动板404向相靠近的一侧移动,从而实现滑动板404从连接盒403的斜面滑动至平面,进而在连接板402的重力作用下实现连接盒403和连接板402带动插板401向下移动,从而实现插板401向下滑动至插孔4内,此时将打磨后的引线框架主体2从打磨台1拿走即可,本方案通过四个T形夹持板301和四个插板401相互配合,从而实现对引线框架主体2的四个侧端面进行固定,再对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周围进行限位支撑,从而实现对引线框架主体2和引线框架主体2上的针脚进行支撑固定,进而避免打磨引线框架主体2时引线框架主体2和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被打磨轮牵引弯折,进而避免引线框架主体2打磨后不能正常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四个插板401的左右内壁均开凿有第一容纳槽5,八个第一容纳槽5内均左右滑动有用于夹持引线框架针脚的方形夹持板501,八个方形夹持板501的下端面均开凿有斜槽502,八个第一容纳槽5的下内壁均开凿有上下贯穿的第二滑孔508,八个第二滑孔508内均上下滑动有推板503,八个推板503分别滑动连接于八个斜槽502内以实现推动八个方形夹持板501在八个第一容纳槽5内滑动,每个方形夹持板501和对应的每个第一容纳槽5的内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504,第一弹簧504用弹性牵引方形夹持板501滑动复位,连接板402的上端面开凿有第二容纳槽507,第二容纳槽507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506,第一气缸50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505,八个推板503均固定连接于密封板505的上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当T形夹持板301夹持插板401从插孔4内伸出对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进行支撑限位时,打开第一气缸506,第一气缸506的输出端伸长带动密封板505在第二容纳槽507内向上移动,从而实现密封板505带动推板503向上移动,进而实现推板503在第二滑孔508内向上滑动,由于推板503的上端面和斜槽502的上内壁为契合的斜面,从而实现推板503向上移动可以推动方形夹持板501在第一容纳槽5内向右移动,进而实现方形夹持板501从第一容纳槽5内伸出,进而实现一个插板401上的两个方形夹持板501向相靠近的一端面移动夹持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从而进一步对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进行限位固定,进而进一步避免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在打磨时发生扭动,进而进一步防止打磨后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无法正常使用,当方形夹持板501接触到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后关闭第一气缸506,从而避免方形夹持板501进一步挤压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造成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变形,在对引线框架主体2打磨结束后,打开第一气缸506,第一气缸506的输出端缩短,从而带动推板503在第二滑孔508内向下移动,方形夹持板501在没有推板503挤压支撑后,在第一弹簧504的弹性作用下带动方形夹持板501复位移动,从而实现方形夹持板501完全收回到第一容纳槽5内,此时方形夹持板501不再挤压固定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再操控伺服电机304,使插板401收入到插孔4内,四个T形夹持板301松开引线框架主体2,从而可以将打磨后的引线框架主体2从打磨台1上取走,本装置先通过插板401从插孔4内伸出带动第一容纳槽5内的方形夹持板501向上移动,从而实现方形夹持板501位于引线框架主体2针脚的左右两侧,再通过操控第一气缸506实现第一容纳槽5内的方形夹持板501顶出,从而实现对先限位在插板401内的引线框架主体2针脚再进一步夹持固定,进而进一步对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的侧壁进行限位支撑,进而进一步避免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在打磨过程中对打磨的摩擦力进行抵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打磨台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底座8,底座8的上端面右部放置有冷风机7,冷风机7的出风口对准引线框架主体2以实现对引线框架主体2降温。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在对引线框架主体2和引线框架主体2上的针脚限位固定后,开启冷风机7,冷风机7出风口吹出的冷气吹到引线框架主体2上,从而对引线框架主体2进行冷却降温,由于引线框架主体2为金属材质,通过对金属材质引线框架主体2的降温从而实现提高引线框架主体2的硬度,进而在打磨过程中增加引线框架主体2和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发生扭动的难度,进而进一步避免引线框架主体2和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在打磨过程中发生扭动,当打磨结束后,关闭冷风机7停止对引线框架主体2降温,再将引线框架主体2取下即可,本装置先通过对引线框架主体2和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进行多角度的夹持限位,再对引线框架主体2通冷气降温,利用引线框架主体2金属材质的特性提高引线框架主体2的硬度,从而从多方位防止引线框架主体2打磨时不能正常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冷风机7的出风口固定连接有通风管701,四个T形夹持板301的侧端面均开凿有第一风腔702,四个T形夹持板301夹持引线框架主体2后四个第一风腔702形成连通的风道,通风管701固定连接于前侧的T形夹持板301的右端面,且通风管701和前侧的T形夹持板301相连通。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当对引线框架主体2进行吹冷气降温时,通过通风管701连通冷风机7的出风口和前侧的第一风腔702,使冷风机7吹出的冷气吹入到前侧的第一风腔702内,当四个T形夹持板301移动至紧贴引线框架主体2的四个侧端面时,四个T形夹持板301上的第一风腔702形成一个连通的通道,从而便于前侧第一风腔702内的冷风通入到其余三个第一风腔702内,进而实现降低四个T形夹持板301的温度,由于四个T形夹持板301紧贴在引线框架主体2的四个侧端面,从而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实现对引线框架主体2进行降温冷却,进而避免使用冷风机7直接对引线框架主体2吹冷风,进而避免冷风机7吹出的冷风发生扩散不能有效的接触到引线框架主体2,进而避免使用冷风机7直接对引线框架主体2吹冷风造成降温效果不显著的问题,当打磨结束后,先关闭冷风机7,再通过控制伺服电机304驱动四个T形夹持板301不再夹持接触引线框架主体2,T形夹持板301从引线框架主体2上脱离后不仅便于将打磨后引线框架主体2取走,同时也可以停止对引线框架主体2进行降温,本装置中将冷风机7吹出的冷风通过通风管701引入到前侧第一风腔702内,通过四个T形夹持板301移动夹持引线框架主体2实现四个T形夹持板301接触,从而实现四个第一风腔702形成连通的风道,进而便于对四个T形夹持板301进行降温,进而便于T形夹持板301对引线框架主体2高效降温冷却,进而实现增加金属引线框架主体2的硬度,利用引线框架主体2金属材质的特性提高引线框架主体2的硬度,从支撑和提高硬度的两个方面对引线框架主体2在打磨过程中进行保护。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前侧第一风腔702的下内壁开凿有第二风腔9,第二风腔9和第二容纳槽507之间固定连接有连通管901,且第二风腔9、连通管901和第二容纳槽507之间相连通,八个方形夹持板501的侧端面均开凿有滑面902,八个第一容纳槽5的侧内壁均开凿有限位槽903,八个限位槽903内均滑动连接有密封块906,八个密封块906分别滑动连接于八个滑面902上,八分密封块906的侧端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904,八个限位板904分别滑动连接于八个限位槽903内,八个限位板904和八个限位槽903的内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905。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当对引线框架主体2进行降温时,冷风机7出吹的冷风进入到前侧的通风管701内,前侧通风管701内的冷风进入第二风腔9内,第二风腔9内的冷风通过连通管901进入到连接板402的第二容纳槽507内,由于密封板505的外径小于密封板505的内径,且推板503向上移动至不能移动时密封板505和第二容纳槽507上内壁之间仍留有空间,因此第二容纳槽507内的冷风随时都可以进入到第二滑孔508内,第二滑孔508内的冷风进入到第一容纳槽5内,由于方形夹持板501的前端面和第一容纳槽5的后内壁之间留有空间,因此第二容纳槽507内的冷风可以进入到第一容纳槽5内并向外吹出,当插板401从插孔4内伸出支撑限位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后,在插板401上的方形夹持板501伸出夹持引线框架主体2前,由于方形夹持板501没有伸出,因此滑面902和密封块906之间没有接触并留有便于冷风通过的空隙,可以通过吹出的冷风对引线框架主体2的侧端面进行吹拂,从而便于对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进行降温,同时也便于将引线框架主体2侧端面的灰尘砂砾等杂质吹掉,进而避免方形夹持板501夹持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时被杂质阻挡,进而避免由于杂质夹在方形夹持板501和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侧端面之间,而造成方形夹持板501和引线框架主体2针脚的接触面积减少的情况发生,进而避免减少方形夹持板501和引线框架主体2针脚侧端面间的摩擦力,进而提高方形夹持板501对引线框架主体2针脚的夹持固定效果,进而防止引线框架主体2针脚在打磨时不能正常使用,当方形夹持板501从第一容纳槽5内伸出夹持固定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时,方形夹持板501向外移动的过程中从而减小滑面902和密封块906的间距,直至滑面902和密封块906完全接触,实现对第一容纳槽5进行密封,从而防止第一容纳槽5内的冷风吹出,从而防止方形夹持板501夹持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进行打磨时,打磨下的毛刺进入到第一容纳槽5内,进而避免毛刺卡在方形夹持板501和第一容纳槽5的内壁之间造成方形夹持板501不能收回到第一容纳槽5内,进而便于在打磨结束后方形夹持板501可以释放被夹持固定的引线框架主体2针脚,由于第一容纳槽5被密封前,冷风机7吹出的冷气进入到第二容纳槽507和第一容纳槽5内,从而实现将第二容纳槽507和第一容纳槽5内的常温空气吹出,当第一容纳槽5被密封后,第二容纳槽507和第一容纳槽5内的冷气被存储,从而实现对插板401和打磨台1进行降温冷却,再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对与打磨台1和插孔4接触的引线框架主体2针脚进行持续的降温冷却,从而通过降温提高引线框架主体2针脚硬度的同时,避免毛刺卡在第一容纳槽5内影响方形夹持板501对引线框架主体2针脚的夹持效果,当方形夹持板501从第一容纳槽5内伸出夹持引线框架主体2针脚时,方形夹持板501会推动密封块906在限位槽903内滑动,从而避免方形夹持板501和密封块906接触后,方形夹持板501仍未和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接触起不到夹持效果,同时也避免方形夹持板501夹持引线框架主体2后,滑面902未与密封块906接触起到密封效果,本装置在对引线框架主体2打磨前通过将前侧的通风管701和第一容纳槽5进行连通,从而实现冷风机7吹出的冷风吹在引线框架主体2针脚的侧端面,进而便于对打磨前的引线框架主体2针脚进行降温,同时也便于将引线框架主体2针脚侧端面附着的杂质吹掉,进而避免方形夹持板501夹持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时被杂质阻挡,进而提高方形夹持板501对引线框架主体2针脚的夹持固定效果,进而防止引线框架主体2针脚在打磨时不能正常使用,在打磨过程中,通过方形夹持板501伸出实现夹持固定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同时通过方形夹持板501和密封块906配合实现对第一容纳槽5进行密封,从而避免打磨下的毛刺进入到第一容纳槽5内卡住方形夹持板501不能收回,进而避免引线框架主体2不能正常取下,同时对第一容纳槽5和第二容纳槽507内的冷气进行密封存储,利用热传导原理对引线框架主体2进行持续的降温冷却,提高引线框架主体2的硬度,避免打磨过程中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弯折不能正常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四个T形夹持板301相远离的一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纵向支撑板6,四个纵向支撑板6上均滑动连接有横向支撑板601,四个横向支撑板601均与对应位置的纵向支撑板6之间连接有弹性支撑件,四个横向支撑板601的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603,四个第二气缸603的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板604,四个挤压板604分别位于引线框架主体2四个针脚的上侧以实现向下按压四个针脚;
弹性支撑件包括圆杆602,圆杆602固定连接在横向支撑板601表面开设的凹槽的内壁上,圆杆602的圆周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605,第二弹簧605位于对应位置的纵向支撑板6和横向支撑板601之间;
四个挤压板604的底面均转动连接有滚动柱。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在方形夹持板501夹持固定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后,打开第二气缸603,第二气缸603输出端向下移动带动挤压板604按压在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上,从而进一步实现对引线框架主体2针脚的限位固定,进而进一步防止引线框架主体2针脚被打磨轮牵引扭动弯折不能正常使用,当需要打磨时,通过两个电动伸缩杆分别带动两个移动杆1002在两个第三滑孔1001内滑动,从而实现带动连接块1003移动,进而便于带动打磨轮1007移动打磨,通过控制第三气缸1004可以调节打磨轮1007和引线框架主体2的间距,从而便于将打磨后的引线框架主体2取出,通过控制驱动电机1005便于驱动打磨轮1007旋转,从而便于对引线框架主体2表面进行旋转打磨,在连接块1003带动打磨轮1007移动的过程中,连接块1003可以带动连接块1003下端面的套筒11移动,由于第三气缸1004、驱动电机1005和连接杆1006均位于套筒11内,因此套筒11移动可以推动横向支撑板601移动,从而实现挤压板604通过滚动柱挤压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的同时移动,进而避免打磨轮1007移动打磨过程中挤压板604被阻挡,进而便于打磨轮1007对引线框架主体2表面进行打磨,当套筒11不再挤压横向支撑板601后,在第二弹簧605的弹性下推动横向支撑板601复位,从而便于挤压板604对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根部进行按压固定,进而进一步避免打磨过程中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弯折不能正常使用。
本发明工作原理:当打磨引线框架主体2前需要固定引线框架主体2的位置时,将引线框架主体2放置在打磨台1的上端面,移动引线框架主体2,使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位置与插孔4相匹配,从而避免插板401向上移动将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抬起,进而避免固定引线框架主体2时造成引线框架主体2的弯折,打开伺服电机304,伺服电机304的输出端旋转带动一个转杆302旋转,转杆302旋转带动蜗杆305旋转,蜗杆305旋转带动蜗轮306旋转,蜗轮306旋转带动另一个转杆302旋转,从而实现两个转杆302在不同方向上同时旋转,从而实现四个T形夹持板301可以同时向相靠近的一侧移动或同时向相远离的一侧移动,进而实现四个T形夹持板301夹持引线框架主体2的前后左右四端面,进而实现对引线框架主体2进行固定,当两个转杆302旋转时,一个转杆302上的两个第二螺纹槽405跟随该转杆302旋转,由于两个第二螺纹槽405的螺纹方向相反,从而实现带动两个滑动板404向相靠近的一端面移动或向相远离的一端面移动,进而实现两个滑动板404在两个连接盒403内滑动,从而实现滑动板404带动连接板402向上移动,进而实现连接板402带动四个插板401向上移动,进而实现插板401在插孔4内向上滑动,最终实现插板401分布在引线框架主体2针脚的周围,从而实现插板401对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进行限位支撑,当T形夹持板301夹持插板401从插孔4内伸出对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进行支撑限位时,打开第一气缸506,第一气缸506的输出端伸长带动密封板505在第二容纳槽507内向上移动,从而实现密封板505带动推板503向上移动,进而实现推板503在第二滑孔508内向上滑动,进而实现方形夹持板501从第一容纳槽5内伸出,进而实现一个插板401上的两个方形夹持板501向相靠近的一端面移动夹持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从而进一步对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进行限位固定,当对引线框架主体2进行吹冷气降温时,通过通风管701连通冷风机7的出风口和前侧的第一风腔702,使冷风机7吹出的冷气吹入到前侧的第一风腔702内,当四个T形夹持板301移动至紧贴引线框架主体2的四个侧端面时,四个T形夹持板301上的第一风腔702形成一个连通的通道,打开冷风机7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实现对引线框架主体2进行降温冷却,前侧通风管701内的冷风进入第二风腔9内,第二风腔9内的冷风通过连通管901进入到连接板402的第二容纳槽507内,第二容纳槽507内的冷风可以进入到第二滑孔508内,第二滑孔508内的冷风进入到第一容纳槽5内,第二容纳槽507内的冷风进入到第一容纳槽5内,当插板401从插孔4内伸出支撑限位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后,在插板401上的方形夹持板501伸出夹持引线框架主体2前,可以通过吹出的冷风对引线框架主体2的侧端面进行吹拂,当方形夹持板501从第一容纳槽5内伸出夹持固定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时,方形夹持板501向外移动的过程中从而减小滑面902和密封块906的间距,直至滑面902和密封块906完全接触,实现对第一容纳槽5进行密封,从而避免毛刺卡在方形夹持板501和第一容纳槽5的内壁之间造成方形夹持板501不能收回到第一容纳槽5内,此时第二容纳槽507和第一容纳槽5内的冷气被存储,从而实现对插板401和打磨台1进行降温冷却,再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对与打磨台1和插孔4接触的引线框架主体2针脚进行降温冷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引线框架电镀粗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引线框架预处理:将需要电镀的引线框架进行清洗,去除引线框架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步骤二、引线框架烘干:对清洗后的引线框架表面进行烘干处理,去除引线框架表面的附着的清洗水;
步骤三、固定引线框架:将烘干后的引线框架放置在打磨台上,通过支撑装置对引线框架进行支撑固定,并且通过支撑装置对引线框架上的针脚进行限位支撑,避免打磨轮旋转牵引引线框架的针脚弯折;
步骤四、打磨引线框架:使旋转的打磨轮与固定后的引线框架接触,通过打磨轮对引线框架表面进行打磨,去除引线框架表面的毛刺和铜锈;
步骤五、引线框架喷吹:将开启的风机在打磨后的引线框架表面喷吹,通过风机的风力吹掉引线框架表面粘黏的毛刺和铜锈;
步骤六、引线框架电镀:将喷吹后的引线框架放入到电镀溶液内,对电镀溶液和引线框架通电,使电镀溶液中的金属离子附着在引线框架表面;
其中,步骤三中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打磨台(1),所述打磨台(1)上放置有引线框架主体(2),所述打磨台(1)的上端面上下贯穿开凿有四个第一滑孔(3),四个所述第一滑孔(3)内均滑动有T形夹持板(301)以实现夹持引线框架主体(2)的四个侧端面,四个所述T形夹持板(301)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四个T形夹持板(301)同时向引线框架主体(2)移动,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打磨台(1)的下侧;
所述打磨台(1)的上端面上下贯穿开凿有与引线框架主体(2)四个针脚相匹配的四个插孔(4),四个所述插孔(4)内均上下滑动有与插孔(4)相契合的插板(401),四个所述插板(401)分别用于对引线框架主体(2)的四个针脚侧端进行支撑限位,四个所述插板(40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02),且连接板(402)位于驱动机构与打磨台(1)之间,所述连接板(402)的下侧设置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用于控制插孔(4)的上下移动对引线框架主体(2)的针脚进行限位支撑,所述顶出机构与驱动机构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电镀粗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转杆(302),两个所述转杆(302)交叉呈十字状位于连接板(402)的下侧,两个所述转杆(302)的表面均卡凿有两个第一螺纹槽(303),且每个转杆(302)上的两个第一螺纹槽(303)螺纹方向相反,两个所述转杆(302)分别通过四个第一螺纹槽(303)螺纹连接于四个T形夹持板(301),两个所述转杆(302)的圆周表面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蜗杆(305)和蜗轮(306),所述蜗轮(306)啮合连接于蜗轮(306),所述打磨台(1)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304),且伺服电机(304)的输出端贯穿打磨台(1)的前内壁固定连接于一个转杆(302)的前端面以实现驱动所述转杆(302)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电镀粗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包括两个连接盒(403),两个所述连接盒(403)均固定连接于连接板(402)的下端面,两个所述连接盒(403)的上内壁均设置有斜面,两个所述连接盒(403)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404),一个所述转杆(302)的圆周表面开凿有两个第二螺纹槽(405),且两个第二螺纹槽(405)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个所述滑动板(404)分别螺纹连接于两个第二螺纹槽(405),两个所述滑动板(404)分别滑动于两个连接盒(403)的斜面上以实现支撑四个插板(401)向上顶出,所述打磨台(1)的前后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406),两个所述滑动板(404)均前后滑动于限位杆(406)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电镀粗铜工艺,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插板(401)的左右内壁均开凿有第一容纳槽(5),八个所述第一容纳槽(5)内均滑动有用于夹持引线框架针脚的方形夹持板(501),八个所述方形夹持板(501)的下端面均开凿有斜槽(502),八个所述第一容纳槽(5)的下内壁均开凿有上下贯穿的第二滑孔(508),八个所述第二滑孔(508)内均上下滑动有推板(503),八个所述推板(503)分别滑动连接于八个斜槽(502)内以实现推动八个方形夹持板(501)在八个第一容纳槽(5)内滑动,每个所述方形夹持板(501)和对应的每个第一容纳槽(5)的内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504),所述第一弹簧(504)用弹性牵引方形夹持板(501)滑动复位,所述连接板(402)的上端面开凿有第二容纳槽(507),所述第二容纳槽(507)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506),所述第一气缸(50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505),八个所述推板(503)均固定连接于密封板(505)的上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电镀粗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台(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底座(8),所述底座(8)的上端面右部放置有冷风机(7),所述冷风机(7)的出风口对准引线框架主体(2)以实现对引线框架主体(2)降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电镀粗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机(7)的出风口固定连接有通风管(701),四个所述T形夹持板(301)的侧端面均开凿有第一风腔(702),四个所述T形夹持板(301)夹持引线框架主体(2)后四个第一风腔(702)形成连通的风道,所述通风管(701)固定连接于前侧的T形夹持板(301)的右端面,且通风管(701)和前侧的T形夹持板(301)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电镀粗铜工艺,其特征在于,前侧所述第一风腔(702)的下内壁开凿有第二风腔(9),所述第二风腔(9)和第二容纳槽(507)之间固定连接有连通管(901),且第二风腔(9)、连通管(901)和第二容纳槽(507)之间相连通,八个所述方形夹持板(501)的侧端面均开凿有滑面(902),八个所述第一容纳槽(5)的侧内壁均开凿有限位槽(903),八个所述限位槽(903)内均滑动连接有密封块(906),八个所述密封块(906)分别滑动连接于八个滑面(902)上,八分所述密封块(906)的侧端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904),八个限位板(904)分别滑动连接于八个限位槽(903)内,八个所述限位板(904)和八个限位槽(903)的内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9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电镀粗铜工艺,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T形夹持板(301)相远离的一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纵向支撑板(6),四个所述纵向支撑板(6)上均滑动连接有横向支撑板(601),四个所述横向支撑板(601)均与对应位置的所述纵向支撑板(6)之间连接有弹性支撑件,四个所述横向支撑板(601)的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603),四个所述第二气缸(603)的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板(604),四个所述挤压板(604)分别位于引线框架主体(2)四个针脚的上侧以实现向下按压四个针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电镀粗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圆杆(602),所述圆杆(602)固定连接在所述横向支撑板(601)表面开设的凹槽的内壁上,所述圆杆(602)的圆周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605),所述第二弹簧(605)位于对应位置的所述纵向支撑板(6)和所述横向支撑板(601)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引线框架电镀粗铜工艺,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挤压板(604)的底面均转动连接有滚动柱。
CN202310690621.6A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引线框架电镀粗铜工艺 Active CN1166071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90621.6A CN116607185B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引线框架电镀粗铜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90621.6A CN116607185B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引线框架电镀粗铜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07185A true CN116607185A (zh) 2023-08-18
CN116607185B CN116607185B (zh) 2023-11-03

Family

ID=87683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90621.6A Active CN116607185B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引线框架电镀粗铜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0718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45885A (en) * 1984-06-01 1985-10-08 Shinko Electric Industries Co., Inc. Selective electroplating apparatus having a cleaning device
JPH0641782A (ja) * 1992-07-24 1994-02-15 Fuji Kiko Denshi Kk 部分メッキ用シール装置
JP2005133139A (ja) * 2003-10-30 2005-05-26 Think Laboratory Co Ltd 被製版ロールの硫酸銅メッキ方法及び装置
CN105603496A (zh) * 2016-03-16 2016-05-25 无锡出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镀设备的水冷式导电座
CN112663123A (zh) * 2020-12-24 2021-04-16 铜陵蓝盾丰山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引线框架用片式电镀夹具及其夹持方法
CN113882001A (zh) * 2021-10-25 2022-01-04 天水华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机械模板无侧面漏银电镀装置
CN116103739A (zh) * 2022-12-26 2023-05-12 迁安鼎泰五金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低碳镀锌丝表面覆膜用精处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45885A (en) * 1984-06-01 1985-10-08 Shinko Electric Industries Co., Inc. Selective electroplating apparatus having a cleaning device
JPH0641782A (ja) * 1992-07-24 1994-02-15 Fuji Kiko Denshi Kk 部分メッキ用シール装置
JP2005133139A (ja) * 2003-10-30 2005-05-26 Think Laboratory Co Ltd 被製版ロールの硫酸銅メッキ方法及び装置
CN105603496A (zh) * 2016-03-16 2016-05-25 无锡出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镀设备的水冷式导电座
CN112663123A (zh) * 2020-12-24 2021-04-16 铜陵蓝盾丰山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引线框架用片式电镀夹具及其夹持方法
CN113882001A (zh) * 2021-10-25 2022-01-04 天水华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机械模板无侧面漏银电镀装置
CN116103739A (zh) * 2022-12-26 2023-05-12 迁安鼎泰五金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低碳镀锌丝表面覆膜用精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07185B (zh) 2023-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52193A (zh) 翅片蒸发器排片推胀一体机
CN210586186U (zh) 一种汽车顶棚制造生产用冲压模具
CN112828082A (zh) 一种自动化弯折机器人
CN116607185B (zh) 一种引线框架电镀粗铜工艺
CN215419056U (zh) 一种高效散热电气柜
CN212350096U (zh) 一种零件加工用便于维修的冲压模具
CN115069813B (zh) 一种铝型材挤压后部生产线冷却机构
CN207757936U (zh) 一种保护开关塑料模具
CN114639318A (zh) 一种带有防撞结构组件的led显示屏
CN211465667U (zh) 一种定柱立式加工中心机
CN219083873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冷却器
CN217252112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
CN218334672U (zh) 一种f头自动插接机
CN213795907U (zh) 一种回转体抛光生产线的侧面抛光装置
CN117564679A (zh) 一种接线用拧螺钉装置
CN215199906U (zh) 一种用于铝板加工用的切割装置
CN221009758U (zh) 一种散热母线槽
CN219789194U (zh) 一种木塑地板冷却干燥装置
CN219122194U (zh) 一种化成箔性能检测样品自动夹持装置
CN115473103B (zh) 一种金具与电缆导体的压接装置及其压接方法
CN215864245U (zh) 针对智能终端的高温合金加工设备
CN219724131U (zh) 一种冷拉型钢高效冷却设备
CN220806338U (zh) 一种锥体防变形工装
CN221862176U (zh) 一种电气柜电气元件接线锁紧装置
CN118492097B (zh) 一种钢绞线拉丝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