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65122A - 新能源车用倒置高压储液罐 - Google Patents

新能源车用倒置高压储液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65122A
CN116465122A CN202310519616.9A CN202310519616A CN116465122A CN 116465122 A CN116465122 A CN 116465122A CN 202310519616 A CN202310519616 A CN 202310519616A CN 116465122 A CN116465122 A CN 1164651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ring
section
liquid storage
storage tank
pressure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196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65122B (zh
Inventor
林子程
范土生
杨俊俊
范琪琦
郑红飞
舒震昊
吴伟平
江卫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engruif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engruif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engruif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engruif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1961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651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65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651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651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651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25B43/006Accumul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能源车用倒置高压储液罐。其技术要点是:罐体、盖子、干燥剂,盖子上设有进口、出口,盖子设置在罐体的下端,罐体内设有中心管、出气管,中心管的下端与进口连接,且在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组件,上端向罐体的上侧延伸,中心管上套设有挡板,挡板上设有通孔,中心管上设有干燥包,出气管的一端与出口连接,且在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组件,另一端设有滤网套,滤网套与出气管之间设有密封环,本发明倒置的储液罐使得汽车空调的管路设计、机舱内零部件布局有更多的方案,并且能减少管道的使用,使得零部件更紧凑,缩小汽车空调、机舱内部零件的体积,降低汽车质量,进而提升汽车的续航;降低机舱体积,进而扩大乘坐空间/缩小汽车体积。

Description

新能源车用倒置高压储液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储液罐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能源车用倒置高压储液罐。
背景技术
储液罐是空调系统中必备的零件,用于存放冷媒,目前的储液罐均采用正装的方式,内部具有干燥剂、出水管、滤网,然而该结构的储液罐只能正装,直接倒装就会出现冷媒倒流的问题。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对于汽车空调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只能正装的储液罐安装位置固定,机舱设计方案匮乏,空调所需管道长,使得汽车空调的体积难以缩小,质量大,影响汽车的续航。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车用倒置高压储液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新能源车用倒置高压储液罐,包括有:罐体以及设置在罐体上的盖子,所述盖子上设有进口、出口,所述罐体内设有干燥剂,所述盖子设置在罐体的下端,所述罐体内设有中心管、出气管,所述中心管的下端与进口连接,且在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组件,上端向罐体的上侧延伸,所述中心管上套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中心管上设有干燥包,所述干燥剂设置在干燥包内,所述干燥包位于挡板与盖子之间,所述出气管呈“U”形,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与出口连接,且在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组件,另一端设有滤网套,所述滤网套与出气管之间设有密封环,所述滤网套的下端与盖子抵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心管的上端的侧边设有环形的安装槽,所述挡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套在安装槽上,将内部的中心管包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心管的上端套设有上座,所述上座上设有若干分流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板的上侧设有上弹簧,所述上弹簧的下端与挡板相抵触,上端与罐体的上端相抵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心管包括由依次连接且一体成型的上段、中段和下段组成,所述下段与进口连接,所述上段与下段平行设置,所述中段倾斜设置,与上段、下端均形成钝角,所述出气管由依次连接且一体成型的“J”形的第一段,直的第二段、第三段组成,所述第一段的端部与滤网套连接,所述第三段与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段倾斜设置,与第一段、第三段均形成钝角,所述第一段与上段相抵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段设有圆弧形的容纳凹陷,部分所述第一段位于容纳凹陷内,且与容纳凹陷的吻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子上设有容纳槽,部分滤网套嵌入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内设有下弹簧,所下弹簧的上端与滤网套相抵触,下端与容纳槽的槽底相抵触,所述下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网套倾斜设置,与第一段形成钝角,倾斜方向与容纳凹陷垂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有:
第一外密封圈,所述第一外密封圈套在中心管上,且外侧边与进口抵触,所述第一外密封圈朝罐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上设有第一挡沿;
第一内密封圈,所述第一内密封圈与第一外密封圈抵触,且第一内密封圈朝罐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设有第一吸水树脂,所述第一容纳空间朝罐体的一侧设有第一间隙;
第一内环,与中心管贴合,且与第一挡沿抵触;
第一外环,与进口贴合,且与第一外密封圈抵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有:
第二外密封圈,所述第二外密封圈套在出气管上,且外侧边与出口抵触,所述第二外密封圈朝罐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上设有第二挡沿;
第二内密封圈,所述第二内密封圈与第二外密封圈抵触,且第二内密封圈朝罐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设有第二吸水树脂,所述第二容纳空间朝罐体的一侧设有第二间隙;
第二内环,与出气管贴合,且与第二挡沿抵触;
第二外环,与出口贴合,且与第二外密封圈抵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倒置的储液罐使得汽车空调的管路设计、机舱内零部件布局有更多的方案,并且能减少管道的使用,使得零部件更紧凑,缩小汽车空调、机舱内部零件的体积,降低汽车质量,进而提升汽车的续航;降低机舱体积,进而扩大乘坐空间/缩小汽车体积。并且解决了冷媒倒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中心管、出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中心管、出气管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二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标记说明:1、罐体;2、盖子;21、进口;22、出口;23、容纳槽;231、下弹簧;3、干燥剂;4、中心管;401、上段;4011、容纳凹陷;402、中段;403、下段;41、挡板;411、通孔;412、安装孔;413、上弹簧;42、干燥包;43、安装槽;44、上座;441、分流孔;5、出气管;501、第一段;502、第二段;503、第三段;51、滤网套;511、密封环;6、第一密封组件;61、第一外密封圈;611、第一凸起;612、第一挡沿;62、第一内密封圈;621、第一容纳空间;622、第一吸水树脂;623、第一间隙;63、第一内环;64、第一外环;7、第二密封组件;71、第二外密封圈;711、第二凸起;712、第二挡沿;72、第二内密封圈;721、第二容纳空间;722、第二吸水树脂;723、第二间隙;73、第二内环;74、第二外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新能源车用倒置高压储液罐,包括有:罐体1以及设置在罐体1上的盖子2,所述盖子2上设有进口21、出口22,所述罐体1内设有干燥剂3,所述盖子2设置在罐体1的下端,所述罐体1内设有中心管4、出气管5,所述中心管4的下端与进口21连接,且在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组件6,上端向罐体1的上侧延伸,所述中心管4上套设有挡板41,所述挡板41上设有若干通孔411,所述中心管4上设有干燥包42,所述干燥剂3设置在干燥包42内,所述干燥包42位于挡板41与盖子2之间,所述出气管5呈“U”形,所述出气管5的一端与出口22连接,且在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组件7,另一端设有滤网套51,所述滤网套51与出气管5之间设有密封环511,所述滤网套51的下端与盖子2抵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新能源车用倒置高压储液罐使用时,冷媒经过管道从进口21进入中心管4,然后与罐体1的底部碰撞,再向下移动,流向挡板41,然后经过通孔411向下流动,通过挡板41、通孔411控制了冷媒流阻,进入挡板41下方的冷媒混合的水汽被干燥包42内的干燥剂3吸收,然后流到底部,接着冷媒经过滤网套51进入出气管5,然后进入出口22,最后离开出口22进入外部管道。
具体的,出气管5呈“U”形,且弯曲部分位于上方,两端口位于下端,避免冷媒倒流,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密封环511使得滤网套51与出气管5之间密封,避免杂质进入出气管5,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第一密封组件6密封中心管4与进口21,第二密封组件7密封出气管5与出口22,避免高压储液罐泄漏,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滤网套51的下端与盖子2抵触,使得出气管5的位置更加稳定。
倒置的储液罐使得汽车空调的管路设计、机舱内零部件布局有更多的方案,并且能减少管道的使用,使得零部件更紧凑,缩小汽车空调、机舱内部零件的体积,降低汽车质量,进而提升汽车的续航;降低机舱体积,进而扩大乘坐空间/缩小汽车体积。并且解决了冷媒倒流的问题。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中心管4的上端的侧边设有环形的安装槽43,所述挡板41上设有安装孔412,所述安装孔412套在安装槽43上,将内部的中心管4包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板41通过中心孔套在安装槽43上,与中心管4连接,结构简单,稳定性高,并且安装方便。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中心管4的上端套设有上座44,所述上座44上设有若干分流孔44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心管4内的冷媒先进入上座44,然后经过分流孔441,进入罐体1。分流孔441圆周分布在上座44上,能均匀的对冷媒进行分流,更好的控制冷媒的流阻,进而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升产品性能。
具体的,中心管4上端位于罐体1的中心位置,冷媒经过分流孔441,进入罐体1时分布更加均匀。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挡板41的上侧设有上弹簧413,所述上弹簧413的下端与挡板41相抵触,上端与罐体1的上端相抵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完成后,上弹簧413处于被压缩状态,对挡板41提供一个向下的压力,使得挡板41的位置稳定,避免挡板41活动出现异响。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中心管4包括由依次连接且一体成型的上段401、中段402和下段403组成,所述下段403与进口21连接,所述上段401与下段403平行设置,所述中段402倾斜设置,与上段401、下端均形成钝角,所述出气管5由依次连接且一体成型的“J”形的第一段501,直的第二段502、第三段503组成,所述第一段501的端部与滤网套51连接,所述第三段503与出口22连接,所述第二段502倾斜设置,与第一段501、第三段503均形成钝角,所述第一段501与上段401相抵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心管4、出气管5一体成型,稳定性高。中段402倾斜设置,与上段401、下端均形成钝角,使得中心管4的强度高,提高中心管4位置、结构的稳定性。第二段502倾斜设置,与第一段501、第三段503均形成钝角,提高出气管5位置、结构的稳定性。第一段501与上段401相抵触,形成三角稳定结构,进一步提高中心管4、出气管5位置的稳定性,避免高压储液罐出现异响。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上段401设有圆弧形的容纳凹陷4011,部分所述第一段501位于容纳凹陷4011内,且与容纳凹陷4011的吻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第一段501位于容纳凹陷4011内,使其吻合后,然后再将中心管4、出气管5与盖子2连接。使用过程中,第一段501位于容纳凹陷4011内,使得第一段501位于容纳凹陷4011两侧的部分与容纳凹陷4011抵触,避免第一段501在容纳凹陷4011内活动,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测试过程中,在上段401挤压出容纳凹陷4011后,容纳凹陷4011位置的内径小,使得经过该位置的冷媒的流速加快,进而提升冷媒流出中心管4的流速,提高冷媒经过分流孔441、通孔411的流速,改变冷媒流阻,提升高压储液罐的产品性能。
具体的,U形的弯曲位置位于凹陷内,第二段502倾斜方向,与容纳凹陷4011垂直,进一步提高中心管4、出气管5位置的稳定性。该位置为出气管5的最高处,使得容纳凹陷4011靠近挡板41,进一步提升从中心管4流出的冷媒的流速。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盖子2上设有容纳槽23,部分滤网套51嵌入容纳槽23内,所述容纳槽23内设有下弹簧231,所下弹簧231的上端与滤网套51相抵触,下端与容纳槽23的槽底相抵触,所述下弹簧231处于被压缩状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先将下弹簧231装入容纳槽23内,再将连接后的中心管4、出气管5装到盖子2上,安装完成后,下弹簧231处于被压缩状态,
通过滤网套51对出气管5施加一个向上的力,使得第一段501能更稳定的位于容纳凹陷4011内,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异响、松动,延长使用寿命。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滤网套51倾斜设置,与第一段501形成钝角,倾斜方向与容纳凹陷4011垂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滤网套51倾斜设置,于第一段501形成钝角,使得下弹簧231通过滤网套51能对第一段501施加一个向上倾斜的力,使得第一段501能更稳定的位于容纳凹陷4011内,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异响、松动,延长使用寿命。与此同时,倾斜设置的滤网套51在高度一定的情况下扩大了过滤面积,提高流量,进而提升了高压储液罐的性能。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密封组件6包括有:
第一外密封圈61,所述第一外密封圈61套在中心管4上,且外侧边与进口21抵触,所述第一外密封圈61朝罐体1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起611,所述第一凸起611上设有第一挡沿612;
第一内密封圈62,所述第一内密封圈62与第一外密封圈61抵触,且第一内密封圈62朝罐体1的一侧设有第一容纳空间621,所述第一容纳空间621内设有第一吸水树脂622,所述第一容纳空间621朝罐体1的一侧设有第一间隙623;
第一内环63,与中心管4贴合,且与第一挡沿612抵触;
第一外环64,与进口21贴合,且与第一外密封圈61抵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间隙623小于第一吸水树脂622的直径,安装时,先将张开第一间隙623,再将第一吸水树脂622填充到第一容纳空间621内,然后将第一外密封圈61、第一内密封圈62组合到一起,然后套在中心管4上,并装入进口21;然后再在进口21的内外两侧放置限位件,然后在限位件与中心管4/进口21的缝隙中填充光敏树脂,接着进行紫外线照射,使其硬化形成第一内环63、第二内环73,硬化过程中第一内环63与中心管4、第一挡沿612连接,第一外环64与进口21、第一外密封圈61连接,并在连接处密封,最后取下限位件。
使用过程中,第一内密封圈62、第一外密封圈61具有基本的密封效果,长期使用后,内部的少量没被干燥剂3吸收的水汽会经过第一间隙623进入第一容纳空间621,第一吸水树脂622吸水后膨胀,能抵消长期使用后,第一内密封圈62、第一外密封圈61的不可逆形变,进而使中心管4、出气管5的连接处能长期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第一内环63与第一外环64限制第一外密封圈61、第一内密封圈62的位置,使得第一吸水树脂622膨胀后能水平挤压第一内密封圈62与第一外密封圈61,使其更加贴合中心管4、进口21,进行密封。并且膨胀后的第一吸水树脂622能使中心管4与下弹簧231配合,使中心管4与出气管5更加稳定的抵触,避免异响,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安装第一外密封圈61、第一内密封圈62时,第一凸起611与第一挡沿612包裹第一内密封圈62,使其安装后位置稳定,便于后续安装,并且能使第一吸水树脂622产生的形变通过第一凸起611、第一挡沿612稳定的作用于第一内密封圈62、第一外密封圈61,使得密封更加稳定。
第一内环63、第一外环64未完全连接进口21与中心管4,使得震动时中心管4与盖子2之间具有活动空间,延长使用寿命,并且便于拆卸。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密封组件7包括有:
第二外密封圈71,所述第二外密封圈71套在出气管5上,且外侧边与出口22抵触,所述第二外密封圈71朝罐体1的一侧设有第二凸起711,所述第二凸起711上设有第二挡沿712;
第二内密封圈72,所述第二内密封圈72与第二外密封圈71抵触,且第二内密封圈72朝罐体1的一侧设有第二容纳空间721,所述第二容纳空间721内设有第二吸水树脂722,所述第二容纳空间721朝罐体1的一侧设有第二间隙723;
第二内环73,与出气管5贴合,且与第二挡沿712抵触;
第二外环74,与出口22贴合,且与第二外密封圈71抵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间隙723小于第二吸水树脂722的直径,安装时,先将张开第二间隙723,再将第二吸水树脂722填充到第二容纳空间721内,然后将第二外密封圈71、第二内密封圈72组合到一起,然后套在出气管5上,并装入出口22;然后再在出口22的内外两侧放置限位件,然后在限位件与出气管5/出口22的缝隙中填充光敏树脂,接着进行紫外线照射,使其硬化形成第二内环73、第二内环73,硬化过程中第二内环73与出气管5、第二挡沿712连接,第二外环74与出口22、第二外密封圈71连接,并在连接处密封,最后取下限位件。
使用过程中,第二内密封圈72、第二外密封圈71具有基本的密封效果,长期使用后,内部的少量没被干燥剂3吸收的水汽会经过第二间隙723进入第二容纳空间721,第二吸水树脂722吸水后膨胀,能抵消长期使用后,第二内密封圈72、第二外密封圈71的不可逆形变,进而使出气管5、出气管5的连接处能长期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第二内环73与第二外环74限制第二外密封圈71、第二内密封圈72的位置,使得第二吸水树脂722膨胀后能水平挤压第二内密封圈72与第二外密封圈71,使其更加贴合出气管5、出口22,进行密封。并且膨胀后的第二吸水树脂722能使出气管5与下弹簧231配合,使中心管4与出气管5更加稳定的抵触,避免异响,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安装第二外密封圈71、第二内密封圈72时,第二凸起711与第二挡沿712包裹第二内密封圈72,使其安装后位置稳定,便于后续安装,并且能使第二吸水树脂722产生的形变通过第二凸起711、第二挡沿712稳定的作用于第二内密封圈72、第二外密封圈71,使得密封更加稳定。
第二内环73、第二外环74未完全连接出口22与出气管5,使得震动时出气管5与盖子2之间具有活动空间,延长使用寿命,并且便于拆卸。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新能源车用倒置高压储液罐,包括有:罐体(1)以及设置在罐体(1)上的盖子(2),所述盖子(2)上设有进口(21)、出口(22),所述罐体(1)内设有干燥剂(3),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2)设置在罐体(1)的下端,所述罐体(1)内设有中心管(4)、出气管(5),所述中心管(4)的下端与进口(21)连接,且在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组件(6),上端向罐体(1)的上侧延伸,所述中心管(4)上套设有挡板(41),所述挡板(41)上设有若干通孔(411),所述中心管(4)上设有干燥包(42),所述干燥剂(3)设置在干燥包(42)内,所述干燥包(42)位于挡板(41)与盖子(2)之间,所述出气管(5)呈“U”形,所述出气管(5)的一端与出口(22)连接,且在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组件(7),另一端设有滤网套(51),所述滤网套(51)与出气管(5)之间设有密封环(511),所述滤网套(51)的下端与盖子(2)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倒置高压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4)的上端的侧边设有环形的安装槽(43),所述挡板(41)上设有安装孔(412),所述安装孔(412)套在安装槽(43)上,将内部的中心管(4)包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倒置高压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4)的上端套设有上座(44),所述上座(44)上设有若干分流孔(44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倒置高压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1)的上侧设有上弹簧(413),所述上弹簧(413)的下端与挡板(41)相抵触,上端与罐体(1)的上端相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倒置高压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4)包括由依次连接且一体成型的上段(401)、中段(402)和下段(403)组成,所述下段(403)与进口(21)连接,所述上段(401)与下段(403)平行设置,所述中段(402)倾斜设置,与上段(401)、下端均形成钝角,所述出气管(5)由依次连接且一体成型的“J”形的第一段(501),直的第二段(502)、第三段(503)组成,所述第一段(501)的端部与滤网套(51)连接,所述第三段(503)与出口(22)连接,所述第二段(502)倾斜设置,与第一段(501)、第三段(503)均形成钝角,所述第一段(501)与上段(401)相抵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倒置高压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401)设有圆弧形的容纳凹陷(4011),部分所述第一段(501)位于容纳凹陷(4011)内,且与容纳凹陷(4011)的吻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倒置高压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2)上设有容纳槽(23),部分滤网套(51)嵌入容纳槽(23)内,所述容纳槽(23)内设有下弹簧(231),所下弹簧(231)的上端与滤网套(51)相抵触,下端与容纳槽(23)的槽底相抵触,所述下弹簧(231)处于被压缩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倒置高压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套(51)倾斜设置,与第一段(501)形成钝角,倾斜方向与容纳凹陷(4011)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倒置高压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6)包括有:
第一外密封圈(61),所述第一外密封圈(61)套在中心管(4)上,且外侧边与进口(21)抵触,所述第一外密封圈(61)朝罐体(1)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起(611),所述第一凸起(611)上设有第一挡沿(612);
第一内密封圈(62),所述第一内密封圈(62)与第一外密封圈(61)抵触,且第一内密封圈(62)朝罐体(1)的一侧设有第一容纳空间(621),所述第一容纳空间(621)内设有第一吸水树脂(622),所述第一容纳空间(621)朝罐体(1)的一侧设有第一间隙(623);
第一内环(63),与中心管(4)贴合,且与第一挡沿(612)抵触;
第一外环(64),与进口(21)贴合,且与第一外密封圈(61)抵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倒置高压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组件(7)包括有:
第二外密封圈(71),所述第二外密封圈(71)套在出气管(5)上,且外侧边与出口(22)抵触,所述第二外密封圈(71)朝罐体(1)的一侧设有第二凸起(711),所述第二凸起(711)上设有第二挡沿(712);
第二内密封圈(72),所述第二内密封圈(72)与第二外密封圈(71)抵触,且第二内密封圈(72)朝罐体(1)的一侧设有第二容纳空间(721),所述第二容纳空间(721)内设有第二吸水树脂(722),所述第二容纳空间(721)朝罐体(1)的一侧设有第二间隙(723);
第二内环(73),与出气管(5)贴合,且与第二挡沿(712)抵触;
第二外环(74),与出口(22)贴合,且与第二外密封圈(71)抵触。
CN202310519616.9A 2023-05-08 2023-05-08 新能源车用倒置高压储液罐 Active CN1164651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19616.9A CN116465122B (zh) 2023-05-08 2023-05-08 新能源车用倒置高压储液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19616.9A CN116465122B (zh) 2023-05-08 2023-05-08 新能源车用倒置高压储液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65122A true CN116465122A (zh) 2023-07-21
CN116465122B CN116465122B (zh) 2023-09-26

Family

ID=87175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19616.9A Active CN116465122B (zh) 2023-05-08 2023-05-08 新能源车用倒置高压储液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65122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30873A (ja) * 2000-10-26 2002-05-09 Calsonic Kansei Corp リキッドタンク
KR20040102686A (ko) * 2003-05-29 2004-12-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리시버 드라이어의 배플 조립 구조
KR20090011023U (ko) * 2008-04-23 2009-10-28 이용호 물 접촉 팽창성 고무재와 복합되는 파이프용 패킹링
CN201795648U (zh) * 2010-09-02 2011-04-13 陈基镛 用于汽车空调系统的储液干燥器
CN205561360U (zh) * 2016-04-26 2016-09-07 吕美 拆卸式干燥过滤器
WO2019069641A1 (ja) * 2017-10-04 2019-04-11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アキュームレータ
CN111765668A (zh) * 2020-05-19 2020-10-13 章世燕 一种制冰机的制冷系统
CN211823297U (zh) * 2020-03-26 2020-10-30 新昌县南明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耐用型汽车空调贮液干燥器
CN217483039U (zh) * 2022-05-31 2022-09-23 浙江金宝得汽车制冷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高稳定汽车空调储液罐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30873A (ja) * 2000-10-26 2002-05-09 Calsonic Kansei Corp リキッドタンク
KR20040102686A (ko) * 2003-05-29 2004-12-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리시버 드라이어의 배플 조립 구조
KR20090011023U (ko) * 2008-04-23 2009-10-28 이용호 물 접촉 팽창성 고무재와 복합되는 파이프용 패킹링
CN201795648U (zh) * 2010-09-02 2011-04-13 陈基镛 用于汽车空调系统的储液干燥器
CN205561360U (zh) * 2016-04-26 2016-09-07 吕美 拆卸式干燥过滤器
WO2019069641A1 (ja) * 2017-10-04 2019-04-11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アキュームレータ
CN211823297U (zh) * 2020-03-26 2020-10-30 新昌县南明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耐用型汽车空调贮液干燥器
CN111765668A (zh) * 2020-05-19 2020-10-13 章世燕 一种制冰机的制冷系统
CN217483039U (zh) * 2022-05-31 2022-09-23 浙江金宝得汽车制冷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高稳定汽车空调储液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65122B (zh) 2023-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38546B1 (en) Guiding movement of capless filler neck closure
SK278962B6 (sk) Spätný ventil
CN102797543B (zh) 废热回收装置
JP2016528419A (ja) 一体化されたガス抜きおよび/または吸気弁を有する作動流体リザーバ
US6652629B2 (en) Filter apparatus
CN116465122B (zh) 新能源车用倒置高压储液罐
CN207790318U (zh) 一种柴油车泡沫防提前跳枪装置
KR102371227B1 (ko) 요소수 필러넥 장치
JP2019143580A (ja) 燃料バルブ
CN113309884A (zh) 一种汽车空气管道用单向阀
JP3853122B2 (ja) 給油管の逆流防止装置
CN207945029U (zh) 一种燃油精滤器
CN209096475U (zh) 一种加油管装置
CN219995604U (zh) 一种新能源车用倒置高压储液干燥器
CN220852682U (zh) 新能源车用倒置同轴储液器
CN110843507A (zh) 车辆及其高压燃油箱
CN210205981U (zh) 一种具有外置于汽车燃油箱油气分离装置
CN207147004U (zh) 空调贮液罐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6054825U (zh) 一种消声阀
CN216077374U (zh) 一种燃油泵内置恒压阀
CN217584955U (zh) 一种焊接防泄汽车空调干燥器
CN214697992U (zh) 曲轴箱通风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1245174Y (zh) 可弯曲磁性管式进油过滤器
CN219446725U (zh) 一种集成大容量积液器的油箱内置控制阀模组
CN215675954U (zh) 一种汽车用储液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Inverted high-pressure storage tank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926

Pledgee: Zhejiang Longquan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Nanqin Branch

Pledgor: Zhejiang Hengruif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330002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