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12974B - 一种换热器用密封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器用密封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12974B
CN116412974B CN202310682029.1A CN202310682029A CN116412974B CN 116412974 B CN116412974 B CN 116412974B CN 202310682029 A CN202310682029 A CN 202310682029A CN 116412974 B CN116412974 B CN 1164129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heat exchanger
guide pipe
storage tank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820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12974A (zh
Inventor
白婉芝
冯锦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olinsiba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olinsiba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olinsiba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olinsiba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8202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129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12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129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129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129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2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用密封检测装置,涉及换热器检测技术领域,换热器的检测通常采用表面检测法、超声检测法和射线检测法进行检测,目的是检测出壳体上的焊缝,但是检测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没有实际使用换热器,只是通过一系列成像数据检测焊缝,检测效果不精准,所述检测台的一侧设置储存罐一和储存罐二,所述储存罐一和储存罐二之间设置导管一,所述导管一上设置导管二,所述导管二与检测台内部密封连接,上述气密性检测流程,需要进行两次检测,原因在于每次气密性检测流程通过的管路总长不一致,导致在出液孔二15和进液孔一14处的气压不同,为了提高检测容错率,设置两种通路的气密性检测,确保将每一个不合格的换热器筛选出来。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器用密封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换热器用密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换热器为常规设备,其内部结构与运行步骤均被公开,在其内部分成两个通路,两个通路之间存有导热壁,利用导热壁进行热能交互;
换热器的检测通常采用表面检测法、超声检测法和射线检测法进行检测,目的是检测出壳体上的焊缝,但是检测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没有实际使用换热器,只是通过一系列成像数据检测焊缝,检测效果不精准,因此,设计一种换热器用密封检测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用密封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用密封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以及控制检测流程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的一侧设置储存罐一和储存罐二,所述储存罐一和储存罐二之间设置导管一,所述导管一上设置导管二,所述导管二与检测台内部密封连接,所述导管一与导管二的连接处设置三通阀门,所述储存罐一上设置导管三,所述导管三的一端密封,所述储存罐二上设置导管四,所述导管四的一端密封,所述导管四上设置导管五,所述导管三上设置若干根导管六,所述导管五和导管六均呈折弯状且在折弯后靠近螺旋管处的部分设置为可伸缩管结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检测台的内部底壁上固定安装若干根固定桩,若干根所述固定桩的顶部均设置孔槽,所述孔槽的侧壁上固定安装升降轨道,所述升降轨道上设置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检测板。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检测板的顶部设置若干个置放槽,所述置放槽内的底板上均匀密集设置漏孔,每两个所述置放槽为一组,用于放置一个换热器接受检测,每一个所述置放槽内均固定安装一组承载组件,一个换热器使用两组承载组件,分别为承载组件一和承载组件二。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承载组件一和承载组件二的顶部设置换热器主体,所述换热器主体上分别设置进液孔一、出液孔一、进液孔二和出液孔二。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导管五的端头处螺纹连接螺旋管一,所述螺旋管一的底部与进液孔二外部的螺纹匹配,所述导管六的端头处螺纹连接螺旋管二,所述螺旋管二的底部与出液孔一外部的螺纹匹配。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承载组件一和承载组件二均包括设置在置放槽内的下沉板,所述下沉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支撑块,所述下沉板的顶部两端固定安装卡板,两块所述卡板之间设置多功能板,所述多功能板的顶部中间设置对接孔,所述对接孔贯穿下沉板,所述承载组件一中的对接孔的底部设置一根中空伸缩杆,所述中空伸缩杆的底部设置水泵机二。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承载组件一上的对接孔与出液孔二匹配,所述承载组件二上的对接孔与进液孔一匹配。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检测台的侧壁上设置手动阀门,所述手动阀门通过人工控制开合,继而控制所述检测台内的介质进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导管四和导管三,上述气密性检测流程,需要进行两次检测,原因在于每次气密性检测流程通过的管路总长不一致,导致在出液孔二和进液孔一处的气压不同,为了提高检测容错率,设置两种通路的气密性检测,确保将每一个不合格的换热器筛选出来,先进行水流检测的目的是以换热器实际运行的介质为检测工具,仿真检测在检测密封性的同时还能由人工查看换热器的水流排出和排进的状态是否合格,在进行水流检测结束后再通过气密性检测,筛选出不合格的换热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正面检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导管与换热器、储存罐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检测台内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检测台顶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图4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换热器主体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图1中B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螺旋管与导管连接示意图,本附图以螺旋管一为例示出,螺旋管二的结构与本附图一致,且操作也一致;
图9是本发明的升降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承载组件二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承载组件一示意图;
图中:1、检测台;2、检测板;3、置放槽;4、漏孔;5、固定桩;6、升降杆;7、下沉板;8、卡板;9、多功能板;10、对接孔;11、换热器主体;12、出液孔一;13、进液孔二;14、进液孔一;15、出液孔二;16、螺旋管一;17、螺旋管二;18、承载组件一;19、承载组件二;20、导管五;21、导管六;22、导管四;23、导管三;24、储存罐二;25、储存罐一;26、导管一;27、导管二;28、三通阀门;29、孔槽;30、升降轨道;31、支撑块;32、中空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1,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用密封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1以及控制检测流程的检测系统,检测台1内部中空,且在检测台1的内部底壁上固定安装若干根固定桩5,每一根固定桩5的顶部均设置可容纳升降杆6移动的孔槽29,在孔槽29的侧壁上固定安装升降轨道30,升降轨道30与升降杆6滑动连接,升降轨道30电连接电机一,升降杆6的顶部固定安装检测板2,检测板2与检测台1之间设置成非密封结构,检测板2的顶部设置若干个置放槽3,置放槽3内的底板上均匀密集设置漏孔4,每两个置放槽3为一组,用于放置一个换热器接受检测,每一个置放槽3内均固定安装一组承载组件,一个换热器使用两组承载组件,分别为承载组件一18和承载组件二19,承载组件一18和承载组件二19的结构一致,分居于换热器的前后端;
检测台1的侧壁上设置手动阀门,手动阀门通过人工控制开合,继而控制检测台1内的介质进出;
承载组件包括设置在置放槽3内的下沉板7,下沉板7的底部固定安装支撑块31,支撑块31的底部与置放槽3的顶部接触,在下沉板7的顶部两端固定安装卡板8,卡板8用于置放承托换热器,两块卡板8之间设置多功能板9,多功能板9的顶部中间设置对接孔10,对接孔10贯穿下沉板7,承载组件一18中的对接孔10的底部设置一根中空伸缩杆32,中空伸缩杆32的底部设置水泵机二;
承载组件一18和承载组件二19的顶部设置换热器主体11,换热器主体11上分别设置进液孔一14、出液孔一12、进液孔二13和出液孔二15;
在检测台1的一侧设置储存罐一25和储存罐二24,储存罐一25用于储存液体,储存罐二24用于储存气体,在储存罐二24内部安装一台气泵机,储存罐一25和储存罐二24之间通过导管一26连接,导管一26上延伸出导管二27与检测台1内部密封连接,在导管一26与导管二27的连接处设置三通阀门28,储存罐一25上设置导管三23,导管三23的一端密封,储存罐二24上设置导管四22,导管四22的一端密封,导管四22上设置若干根导管五20,导管三23上设置若干根导管六21,导管五20和导管六21均呈折弯状且在折弯后靠近螺旋管处的部分设置为可伸缩管结构,且导管五20的端头处螺纹连接螺旋管一16,螺旋管一16的底部与进液孔二13外部的螺纹匹配,导管六21的端头处螺纹连接螺旋管二17,螺旋管二17的底部与出液孔一12外部的螺纹匹配;
每一根导管五20和导管六21上均设置电磁阀门,当需要使用此根导管五20和导管六21时,通过检测系统打开相应的电磁阀门;
导管四22上设置第一阀门,导管三23上设置第二阀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受检测系统控制;
导管五20和导管六21上均设置抽吸泵,抽吸泵电连接电机二;
承载组件一18上的对接孔10与出液孔二15匹配,承载组件二19上的对接孔10与进液孔一14匹配,将换热器主体11放置在承载组件一18和承载组件二19上时,需要将对接孔10对准出液孔二15和进液孔一14,同时在对接孔10与出液孔二15的连接处、对接孔10与进液孔一14的连接处安装上密封卡合件,密封卡合件为外界结构件。
安装流程:
将换热器主体11依次放置在检测台1上,图1中的检测台非完整长度检测台1,每一个换热器主体均需要按照设定方位布置,确保每一个换热器的安装位置一致,否则无法对准导管五20和导管六21,同时在放置检测台1的过程中,也需要将进液孔一14和出液孔二15对准承载组件一18和承载组件二19,通过承载组件一18和承载组件二19上的卡板8限制换热器主体11的位置,即起到固定换热器主体的11的效果,接着利用密封卡合件将对接孔10与出液孔二15的连接处、对接孔10与进液孔一14的连接处密封住,增加检测精准度;
将换热器主体11放置完成后,人工手动旋转螺旋管一16,使得螺旋管一16下降与进液孔二13表面螺纹契合,直至旋转至进液孔二13所在换热器凸出的底部,使得螺旋管一16与进液孔二13密封连接在一起,相同的,人工手动旋转螺旋管二17,使得螺旋管二17下降与出液孔一12表面螺纹契合,直至旋转至出液孔一12所在换热器凸出的底部,使得螺旋管二17与出液孔一12密封连接在一起,后期检测完成或者中途需要拆卸则只需要反向旋转螺旋管一16和螺旋管二17,则可以将螺旋管一16和螺旋管二17从换热器主体11上拆卸下来。
检测流程:
三通阀门28关闭,储存罐一25连接水源,同时在储存罐一25中安装一台水泵机一,水泵机一受检测系统控制,经由水泵机一将储存罐一25内的水排入导管三23中,经由导管三23、导管六21、螺旋管二17、出液孔一12排入换热器主体11中,水流经过换热器主体11中的管道由进液孔一14排出,水流沿着承载组件二19中的对接孔10流入置放槽3中,再经由漏孔4进入检测台1内部,检测台1内部的设置水量监测器,用于实时监测进入检测台1内部的水量数值,记录为V1,同时在水泵机一自带水量监控模式,将记录的输出水量记录为V2,检测系统控制水泵机一运行H时长,目的是提高检测精准度,保证每次流入检测台1内部的水量占据检测台1内部空间的四分之三,等待水泵机一运行完毕,则检测系统控制抽吸泵运行,利用抽吸泵将存留在换热器主体11中的水抽出来,接着检测系统比较V1和V2的差值,V3=V2-V1,若是V3的差值在检测系统设定的误差区间V4-V5内,则表示换热器主体11内,进液孔一14至出液孔一12这一通路为密封合格状态,若是V3的差值在检测系统设定的误差区间V4-V5外,则表示换热器主体11内,进液孔一14至出液孔一12这一通路为密封不合格状态,若是进液孔一14至出液孔一12这一通路出现密封不严谨的状况,则出现水流泄露的问题,水流会通过通路上的漏孔存留在换热器主体11内,导致经由进液孔一14排出的水量减少,若是进液孔一14至出液孔一12这一通路密封性好,则排进换热器主体11内的水量和流出换热器主体11的水量误差是在误差范围内的;
检测系统控制中空伸缩杆32下降,带动水泵机二下降至检测台1内部底面,检测系统控制水泵机二运行,水泵机二将检测台1内的水抽走,经由中空伸缩杆32、对接孔10、出液孔二15、进液孔二13、螺旋管一16、导管五20、导管四22进入到储存罐二24中,此阶段检测系统控制三通阀门28打开,使得储存罐二24和储存罐一25之间形成通路,进入储存罐二24中的水经由导管一26回流至储存罐一25中,等待水泵机二运行完毕,检测系统控制导管五20上的抽吸泵打开,将换热器内的水流排出,水泵机二记录排出的水量为V6,设置在储存罐一25中的水位监测仪监测返流水量为V7,V8=V6-V7,检测系统通过判定V8数值是否存在V9-V10区间内,若V8在V9-V10区间内,则表示出液孔二15和进液孔二13这一通路密封性检测合格,若是V8不在V9-V10区间内,则表示出液孔二15和进液孔二13这一通路密封性检测不合格;
上述检测为初步检测,且每次检测时长足够,水量和水压均在检测要求内,检测合格的批次换热器可以取下;
在检测前,需要人工根据检测的换热器数量调整误差范围区间,若是在检测台1上同时检测多台换热器,当出现一台换热器故障,则进行下一步检测,判定进液孔一14至出液孔一12、出液孔二15和进液孔二13这两个通路中的哪一个出现故障,若是进液孔一14至出液孔一12出现故障,则再次执行上述检测进液孔一14至出液孔一12通路的步骤,再次确证是否出现密封性不合格的情况,再进行气密性检测,若是出液孔二15和进液孔二13出现故障,则无二次水流检测步骤,直接进行气密性检测;
若是进液孔一14至出液孔一12出现故障,待检测台1内部蓄水完成,则检测系统驱动升降杆6下降,升降杆6下降带动检测板2下降,继而带动检测板2上的所有换热器下降,换热器主体11下降时带动导管五20和导管六21下降,确保气密性检测可完成,直至换热器主体11沉没在水中;
检测系统控制三通阀门28打开,第一阀门关闭,使得储存罐二24和储存罐一25之间形成通路,在储存罐二24中设置加热器,加热器受检测系统控制,打开加热器和气泵机,使得进入储存罐二24内的气体温度升高,预热过程结束,检测系统控制气泵机运行,将储存罐二24内气体排入导管一26中,导管一26进入导管三23、导管六21,由进液孔一14的位置排出气体生成气泡,此时人工观察所有浸没在水中的换热器,若是出现由出液孔二15位置处排出气泡,则表示此个换热器内部管路密封性不合格;
若是出液孔二15和进液孔二13出现故障,则检测系统控制三通阀门28打开,使得储存罐一25与导管二27之间形成通路,水流直接通过导管二27进入检测台1内部,直至检测台1内部的水量占据检测台1内部空间的四分之三,三通阀门28关闭,升降杆6下降带动换热器主体11沉没在水中;
检测系统控制三通阀门28关闭,使得导管一26断路,气泵机将热气传输至导管四22中,经由导管五20进入换热器主体11中,由出液孔二15排出气体生成气泡,若是由进液孔一14的位置排出气泡,则表示此个换热器内部管路密封性不合格;
换热器主体11下降的过程中,部分水流会通过对接孔10进入换热器主体11中,设置漏孔4的目的就是减少水压对下沉板7的压力,继而减少进入换热器主体11中的水量,配合上气泵机,使得气体能顺利排出换热器,被人工察看到;
上述气密性检测流程,需要进行两次检测,原因在于每次气密性检测流程通过的管路总长不一致,导致在出液孔二15和进液孔一14处的气压不同,为了提高检测容错率,设置两种通路的气密性检测,确保将每一个不合格的换热器筛选出来,先进行水流检测的目的是以换热器实际运行的介质为检测工具,仿真检测在检测密封性的同时还能由人工查看换热器的水流排出和排进的状态是否合格,在进行水流检测结束后再通过气密性检测,筛选出不合格的换热器,检测结束后,检测系统通过控制升降杆6上升,带动换热器复位,此时继续往换热器主体内部通入高温气流,对换热器内部管路进行烘干,防止水堆积在换热器内部对换热器内部管路造成腐蚀或者其它损坏,通过控制检测顺序,可以使得检测后合格的换热器直接出厂,节省中间再次加工烘干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侧”、“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换热器用密封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1)以及控制检测流程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1)的一侧设置储存罐一(25)和储存罐二(24),所述储存罐一(25)和储存罐二(24)之间设置导管一(26),所述导管一(26)上设置导管二(27),所述导管二(27)与检测台(1)内部密封连接,所述导管一(26)与导管二(27)的连接处设置三通阀门(28),所述储存罐一(25)上设置导管三(23),所述导管三(23)的一端密封,所述储存罐二(24)上设置导管四(22),所述导管四(22)的一端密封,所述导管四(22)上设置导管五(20),所述导管三(23)上设置若干根导管六(21),所述导管五(20)和导管六(21)均呈折弯状且在折弯后靠近螺旋管处的部分设置为可伸缩管结构;
所述检测台(1)内设置检测板(2),所述检测板(2)上设置若干个置放槽(3),所述置放槽(3)内的底板上均匀密集设置漏孔(4),每两个所述置放槽(3)为一组,用于放置一个换热器接受检测,每一个所述置放槽(3)内均固定安装一组承载组件,一个换热器使用两组承载组件,分别为承载组件一(18)和承载组件二(19);
所述承载组件一(18)和承载组件二(19)的顶部设置换热器主体(11),所述换热器主体(11)上分别设置进液孔一(14)、出液孔一(12)、进液孔二(13)和出液孔二(15);
所述导管五(20)的端头处螺纹连接螺旋管一(16),所述螺旋管一(16)的底部与进液孔二(13)外部的螺纹匹配,所述导管六(21)的端头处螺纹连接螺旋管二(17),所述螺旋管二(17)的底部与出液孔一(12)外部的螺纹匹配;
三通阀门(28)关闭,储存罐一(25)连接水源,同时在储存罐一(25)中安装一台水泵机一,水泵机一受检测系统控制,经由水泵机一将储存罐一(25)内的水排入导管三(23)中,经由导管三(23)、导管六(21)、螺旋管二(17)、出液孔一(12)排入换热器主体(11)中,水流经过换热器主体(11)中的管道由进液孔一(14)排出,水流沿着承载组件二(19)中的对接孔(10)流入置放槽(3)中,再经由漏孔(4)进入检测台(1)内部,检测台(1)内部的设置水量监测器,用于实时监测进入检测台(1)内部的水量数值,记录为V1,同时在水泵机一自带水量监控模式,将记录的输出水量记录为V2,检测系统控制水泵机一运行H时长,目的是提高检测精准度,保证每次流入检测台(1)内部的水量占据检测台(1)内部空间的四分之三,等待水泵机一运行完毕,则检测系统控制抽吸泵运行,利用抽吸泵将存留在换热器主体(11)中的水抽出来,接着检测系统比较V1和V2的差值,V3=V2-V1,若是V3的差值在检测系统设定的误差区间V4-V5内,则表示换热器主体(11)内,进液孔一(14)至出液孔一(12)这一通路为密封合格状态,若是V3的差值在检测系统设定的误差区间V4-V5外,则表示换热器主体(11)内,进液孔一(14)至出液孔一(12)这一通路为密封不合格状态,若是进液孔一(14)至出液孔一(12)这一通路出现密封不严谨的状况,则出现水流泄露的问题,水流会通过通路上的漏孔存留在换热器主体(11)内,导致经由进液孔一(14)排出的水量减少,若是进液孔一(14)至出液孔一(12)这一通路密封性好,则排进换热器主体(11)内的水量和流出换热器主体(11)的水量误差是在误差范围内的;
检测系统控制中空伸缩杆(32)下降,带动水泵机二下降至检测台(1)内部底面,检测系统控制水泵机二运行,水泵机二将检测台(1)内的水抽走,经由中空伸缩杆(32)、对接孔(10)、出液孔二(15)、进液孔二(13)、螺旋管一(16)、导管五(20)、导管四(22)进入到储存罐二(24)中,此阶段检测系统控制三通阀门(28)打开,使得储存罐二(24)和储存罐一(25)之间形成通路,进入储存罐二(24)中的水经由导管一(26)回流至储存罐一(25)中,等待水泵机二运行完毕,检测系统控制导管五(20)上的抽吸泵打开,将换热器内的水流排出,水泵机二记录排出的水量为V6,设置在储存罐一(25)中的水位监测仪监测返流水量为V7,V8=V6-V7,检测系统通过判定V8数值是否存在V9-V10区间内,若V8在V9-V10区间内,则表示出液孔二(15)和进液孔二(13)这一通路密封性检测合格,若是V8不在V9-V10区间内,则表示出液孔二(15)和进液孔二(13)这一通路密封性检测不合格;
在检测前,需要人工根据检测的换热器数量调整误差范围区间,若是在检测台(1)上同时检测多台换热器,当出现一台换热器故障,则进行下一步检测,判定进液孔一(14)至出液孔一(12)、出液孔二(15)和进液孔二(13)这两个通路中的哪一个出现故障,若是进液孔一(14)至出液孔一(12)出现故障,则再次执行上述检测进液孔一(14)至出液孔一(12)通路的步骤,再次确证是否出现密封性不合格的情况,再进行气密性检测,若是出液孔二(15)和进液孔二(13)出现故障,则无二次水流检测步骤,直接进行气密性检测;
若是进液孔一(14)至出液孔一(12)出现故障,待检测台(1)内部蓄水完成,则检测系统驱动升降杆(6)下降,升降杆(6)下降带动检测板(2)下降,继而带动检测板(2)上的所有换热器下降,换热器主体(11)下降时带动导管五(20)和导管六(21)下降,确保气密性检测可完成,直至换热器主体(11)沉没在水中;
检测系统控制三通阀门(28)打开,第一阀门关闭,使得储存罐二(24)和储存罐一(25)之间形成通路,在储存罐二(24)中设置加热器,加热器受检测系统控制,打开加热器和气泵机,使得进入储存罐二(24)内的气体温度升高,预热过程结束,检测系统控制气泵机运行,将储存罐二(24)内气体排入导管一(26)中,导管一(26)进入导管三(23)、导管六(21),由进液孔一(14)的位置排出气体生成气泡,此时人工观察所有浸没在水中的换热器,若是出现由出液孔二(15)位置处排出气泡,则表示此个换热器内部管路密封性不合格;
若是出液孔二(15)和进液孔二(13)出现故障,则检测系统控制三通阀门(28)打开,使得储存罐一(25)与导管二(27)之间形成通路,水流直接通过导管二(27)进入检测台(1)内部,直至检测台(1)内部的水量占据检测台(1)内部空间的四分之三,三通阀门(28)关闭,升降杆(6)下降带动换热器主体(11)沉没在水中;检测系统控制三通阀门(28)关闭,使得导管一(26)断路,气泵机将热气传输至导管四(22)中,经由导管五(20)进入换热器主体(11)中,由出液孔二(15)排出气体生成气泡,若是由进液孔一(14)的位置排出气泡,则表示此个换热器内部管路密封性不合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用密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一(18)和承载组件二(19)均包括设置在置放槽(3)内的下沉板(7),所述下沉板(7)的底部固定安装支撑块(31),所述下沉板(7)的顶部两端固定安装卡板(8),两块所述卡板(8)之间设置多功能板(9),所述多功能板(9)的顶部中间设置对接孔(10),所述对接孔(10)贯穿下沉板(7),所述承载组件一(18)中的对接孔(10)的底部设置一根中空伸缩杆(32),所述中空伸缩杆(32)的底部设置水泵机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用密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1)的内部底壁上固定安装若干根固定桩(5),若干根所述固定桩(5)的顶部均设置孔槽(29),所述孔槽(29)的侧壁上固定安装升降轨道(30),所述升降轨道(30)上设置升降杆(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用密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一(18)上的对接孔(10)与出液孔二(15)匹配,所述承载组件二(19)上的对接孔(10)与进液孔一(14)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用密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1)的侧壁上设置手动阀门,所述手动阀门通过人工控制开合,继而控制所述检测台(1)内的介质进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用密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根所述导管五(20)和导管六(21)上均设置电磁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用密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四(22)上设置第一阀门,所述导管三(23)上设置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受检测系统控制。
CN202310682029.1A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换热器用密封检测装置 Active CN1164129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82029.1A CN116412974B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换热器用密封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82029.1A CN116412974B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换热器用密封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12974A CN116412974A (zh) 2023-07-11
CN116412974B true CN116412974B (zh) 2023-10-31

Family

ID=87054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82029.1A Active CN116412974B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换热器用密封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12974B (zh)

Citation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0251A (zh) * 2009-09-02 2010-02-17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汽车空调用多台换热器同步自动试压检漏系统
CN102620582A (zh) * 2012-04-19 2012-08-01 刘猛 一种能够实时监测泄漏的安全性换热器
CN203203757U (zh) * 2013-01-24 2013-09-18 辽宁宏圣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换热设备打压试验装置
CN103712752A (zh) * 2012-10-03 2014-04-09 千代田化工建设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用管束的气密试验装置
CN105300804A (zh) * 2015-11-11 2016-02-03 四川沃姆斯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壁挂炉热交换器测压机
CN206353069U (zh) * 2017-01-13 2017-07-25 江门市东联热工设备有限公司 换热器气密气压测试夹具
CN108061624A (zh) * 2017-11-21 2018-05-22 四川成发普睿玛机械工业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空气流量与密封性试验台及试验方法
CN207515971U (zh) * 2017-09-27 2018-06-19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冷凝换热器的通气检测装置
CN209043534U (zh) * 2018-09-05 2019-06-28 中粮可口可乐饮料(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板式换热器的免拆卸内漏检测装置
CN210071251U (zh) * 2019-06-10 2020-02-14 鲁西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管水下气密实验装置
CN210741785U (zh) * 2019-11-18 2020-06-12 张会珍 一种在线自动检漏换热器
CN211205659U (zh) * 2019-12-25 2020-08-07 上海瑞迈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便捷的列管式换热器在线检漏装置
CN111678656A (zh) * 2020-06-05 2020-09-18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程换热器的密封检测方法
CN213180567U (zh) * 2020-08-04 2021-05-11 安徽英太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板式换热器密封性三工位测试设备
CN213902774U (zh) * 2020-12-28 2021-08-06 内蒙古天巨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机械设备管壳式换热器的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14843845U (zh) * 2021-04-09 2021-11-23 濮阳市海林特种设备制造防护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用检测装置
CN215217969U (zh) * 2021-04-22 2021-12-17 安阳益和采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板式换热器的防渗漏检测平台
CN216309359U (zh) * 2021-12-17 2022-04-15 抚顺荣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浮头式换热器试压工装
CN114484488A (zh) * 2022-04-15 2022-05-13 秦皇岛信能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漏水自检和清洗功能的烟气换热系统
CN217237113U (zh) * 2022-04-20 2022-08-19 河南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快速查漏系统
CN217765392U (zh) * 2022-06-13 2022-11-08 海门市飞鹭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热交换器压力测试装置
CN218956113U (zh) * 2022-12-30 2023-05-02 上海板换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换热器打压测试系统
CN219015574U (zh) * 2022-12-28 2023-05-12 北京新世翼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氟塑料换热器在线查漏检修装置
CN219084326U (zh) * 2022-11-03 2023-05-26 李旭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换热器快速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0251A (zh) * 2009-09-02 2010-02-17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汽车空调用多台换热器同步自动试压检漏系统
CN102620582A (zh) * 2012-04-19 2012-08-01 刘猛 一种能够实时监测泄漏的安全性换热器
CN103712752A (zh) * 2012-10-03 2014-04-09 千代田化工建设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用管束的气密试验装置
CN203203757U (zh) * 2013-01-24 2013-09-18 辽宁宏圣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换热设备打压试验装置
CN105300804A (zh) * 2015-11-11 2016-02-03 四川沃姆斯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壁挂炉热交换器测压机
CN206353069U (zh) * 2017-01-13 2017-07-25 江门市东联热工设备有限公司 换热器气密气压测试夹具
CN207515971U (zh) * 2017-09-27 2018-06-19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冷凝换热器的通气检测装置
CN108061624A (zh) * 2017-11-21 2018-05-22 四川成发普睿玛机械工业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空气流量与密封性试验台及试验方法
CN209043534U (zh) * 2018-09-05 2019-06-28 中粮可口可乐饮料(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板式换热器的免拆卸内漏检测装置
CN210071251U (zh) * 2019-06-10 2020-02-14 鲁西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管水下气密实验装置
CN210741785U (zh) * 2019-11-18 2020-06-12 张会珍 一种在线自动检漏换热器
CN211205659U (zh) * 2019-12-25 2020-08-07 上海瑞迈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便捷的列管式换热器在线检漏装置
CN111678656A (zh) * 2020-06-05 2020-09-18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程换热器的密封检测方法
CN213180567U (zh) * 2020-08-04 2021-05-11 安徽英太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板式换热器密封性三工位测试设备
CN213902774U (zh) * 2020-12-28 2021-08-06 内蒙古天巨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机械设备管壳式换热器的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14843845U (zh) * 2021-04-09 2021-11-23 濮阳市海林特种设备制造防护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用检测装置
CN215217969U (zh) * 2021-04-22 2021-12-17 安阳益和采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板式换热器的防渗漏检测平台
CN216309359U (zh) * 2021-12-17 2022-04-15 抚顺荣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浮头式换热器试压工装
CN114484488A (zh) * 2022-04-15 2022-05-13 秦皇岛信能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漏水自检和清洗功能的烟气换热系统
CN217237113U (zh) * 2022-04-20 2022-08-19 河南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快速查漏系统
CN217765392U (zh) * 2022-06-13 2022-11-08 海门市飞鹭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热交换器压力测试装置
CN219084326U (zh) * 2022-11-03 2023-05-26 李旭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换热器快速检测装置
CN219015574U (zh) * 2022-12-28 2023-05-12 北京新世翼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氟塑料换热器在线查漏检修装置
CN218956113U (zh) * 2022-12-30 2023-05-02 上海板换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换热器打压测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12974A (zh) 2023-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412974B (zh) 一种换热器用密封检测装置
CN115165238A (zh) 一种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6202220B (zh) 应用于原油加热工艺的热泵及热泵中原油泄漏的监测方法
CN203810978U (zh) 暖气多管导热壳管储水承压换热器
CN220119663U (zh) 一种冷却循环装置
CN103791738A (zh) 联通管承压多管加热储水式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CN114927727B (zh) 一种燃料电池低温冷启动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
CN103542745B (zh) 联箱壳管储水暖气多管导热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KR102023914B1 (ko) 모듈형 레독스 흐름 전지
CN215641256U (zh) 一种推力下导冷却器回油管检测装置
KR102420454B1 (ko) 산소 배출로를 포함하는 열 교환 시스템
CN203605766U (zh) 联箱壳管储水暖气多管导热换热器
CN113692205A (zh) 一种液冷机架及其焊接方法
CN103542746B (zh) 圆联箱壳管储水暖气多管导热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CN107860704B (zh) 一种抗盐类侵蚀试验装置
KR20210005990A (ko) 팽창수 환원 장치
CN112539884A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核心的水压试验方法
CN203810977U (zh) 联通管承压多管加热储水式换热器
CN216645878U (zh) 一种热交换器运行状态监测试验装置
CN220854022U (zh) 用于pvc管路测漏的测试机构
CN219141134U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内管试漏设备
RU218201U1 (ru) Биметаллический радиатор отопления с нижним подключением к системе отопления
CN219798623U (zh) 一种初冷器冷却水管查漏系统
CN113391055B (zh) 一种推力下导冷却器回油管检测装置
CN215573598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气密性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